贯彻中小学党建工作意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贯彻中小学党建工作意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学校在贯彻《中小学党建工作意见》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业务、轻党建

一些学校领导片面认为,学校的发展必须以教学、科研和硬件建设为永恒主题。为了使学校在竞争中提高地位,学校花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抓专业建设,引人才,发展规模,严抓学生成绩等,不能从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党建工作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特别是在当今,新疆仍面临着“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我们的一切工作应以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为出发点,党建工作更应该是重中之重。但即便是这样,造成党建工作在文件中提得多,行动上落实得少,从事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工作人员热情不高,党建工作队伍业务不精、理论水平不高,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效果和力度。

2、重使用、轻培养

学校发展的党员质量既来自党员本人的素质,也来自学校党建队伍的素质。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往往由于学校党员教师是教学主干力量,平时主要是陷于纷繁复杂的教学工作事务中,除了日常政治学习之外,很难拥有继续学习党务知

识的机会。而一些学校领导又往往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少主动去考虑怎样创造条件帮助学校党建队伍提高自身水平。由此一来,就造成了一些学校领导对所属党建队伍是重使用、轻培养,特别是欠缺对党建工作者的系统培训,没有相关的党建专业知识学习,无疑极大的影响了学校的党建工作。

3、重数量、轻质量

部分学校党支部对工作重点把握不准确。在实际的工作中,部分学校存在对党建工作的实质理解不深不透,在党建工作中“重数量、轻质量”,重视发展新党员,忽视党员的再教育和管理。特别是近几年,一些基层党支部把发展党员的人数作为衡量支部工作开展的成效,支部在吸收新党员时,注重数量,而对其思想、入党动机、日常表现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则非常缺乏,结果考察不充分,发展匆忙,留下隐患,从而造成党员的质量大打折扣,如今,在教育系统反分裂斗争中出现的“两面人”多数是共产党员,这便是在发展党员时考察不彻底、教育不深刻留下的严重隐患。

4、没有严格把握入党标准

(1)在对待入党问题时,有的入党积极分子考虑的眼前现实利益更多。入党动机功利化倾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抱着为自己以后升迁、发展提供方便等功利性目的入党。注重物质追求,忽视了精神追求,忘记了共产党员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党性理论知识不扎实,没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激情,一些入党积极分子往往不了解党的奋斗历程,不了解党的奋斗目标,对党的历史及大政方针一知半解,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基本上不会主动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严重缺乏积极性。

(3)发展标准错位。什么样的入党积极分子已经达到了党员的标准,可以发展入党,这是目前学校发展工作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经验中的入党标准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学业绩好;第二是为集体所作贡献比较多;第三是在纪律方面表现优秀;第四,人际关系良好。把以上四点作为发展党员的重要标准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把这些表现作为主要的标准,甚至是唯一的标准,而忽视了对他们的共产主义信念的培养、在反分裂反渗透等大是大非面前的坚定立场以及对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的认识和理解。

5、对党员的继续教育没有很好的落实

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忽视党员的再教育。有些党支部很少甚至没有组织预备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注意继续发挥入党介绍人的作用,培养联系人只注重入党前的关心和培养,入党后往往就停止了联系和教育,一些党支部不再强调预备党员定期汇报思想,找党员谈心、交流减少,党支部在讨论预备党员转正时,没

有入党时那么认真、广泛地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只在党内议一议,过得去就行。

6、党建工作队伍自身存在着问题

由于党务干部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对党建工作不细致、不深入,缺乏从事党务工作的经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没有吃透,对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感到束手无策,甚至放弃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对习近平新时代下学校党员思想教育工作研究不够,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其深层次思想问题的研究不够,其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能力已不适应新的党建形势的需要,不能提供给受教育者更新、更多、更有说服力的信息,甚至脱离教育实际。

二、解决当前学校在贯彻《中小学党建工作意见》存在问题的对策

1、严格入党程序

(1)党员选拔要严格。做好对申请入党同志的摸底工作。根据组织发展程序规定,确定为培养考察对象的教师,其入党申请时间应不少于六个月。党支部应全面了解申请同志的思想水平、工作成绩,生活作风等情况,特别是对新疆总目标的认识以及在大是大非面前的立场。其次,深入了解教师入党动机,党支部应指定人员就其入党动机进行深入交谈,了解其对党认识的程度,对其认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帮助和分析,端正其入党动机。

(2)党员转正要严明。首先,继续落实预备期的培养教育任务。党支部要做到“三个不放松”,即党支部督促检查联系工作不放松,入党介绍人跟踪考察工作不放松,预备党员定期汇报思想学习生活情况不放松。其次,抓好预备党员入党宣誓教育,使他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和鞭策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按期转正创造条件。

(3)建立党员的监督约束机制。改变过去的管理与监督不分的工作模式,将监督约束职能分离出来,实行党员监督透明制,只要不涉及党组织机密的事宜,都可以向全体教师公开,及时将党支部有关动态公布于众,广泛深入地了解党员的情况,形成一套党员日常工作和学习的行为准则,便于党员践行。

2、提高党务业务水平是基础

学校一定要注重党务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建设和业务水平提升,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一要组织他们学习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党中央治疆方略的系统学习,使他们明确工作方向,对发展党员的指导方针、工作重点、党员标准及有关政策有较深的理解;二要组织他们学习发展党员工作的业务知识,使他们明确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操作方法;三要组织他们学习一些相关的

知识,如心理学、思想政治工作学等,使他们学习和掌握较多的科学知识和工作方法。只有这些同志做到政治过硬、作风过硬和工作过硬,才能发挥他们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卫士作用。

3、做好学校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1)强化党员意识教育,增强党员教师“四个意识”、“五个认同”以及光荣感和责任感。作为学校基层党支部,要时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始终以党性教育为根本,端正其入党动机、强化其党员意识,以增强其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党员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先进的理论知识,积极参加组织生活,按时自觉主动地交纳党费,要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定期开展党员活动或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开展学习党员模范活动,并进行评比表彰。同时,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要根据党员的特点,发扬民主,增强他们的党性修养,保持先进性。

(2)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要带头在群众工作、民族团结、发声亮剑、遵纪守法等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做出表率。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校服务、为各族人民服务的思想,把广大教师和学生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其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党员教师可以有效地将课堂上所讲、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促进党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4、进一步加强支部建设,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活力

制订和完善党支部工作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如党员组织生活制度、联系人考核制度、党员学习制度、思想汇报制度、党外民主评议制度等等,做好党员的监督考核工作,使学校党支部工作的开展有章可依。规范支部生活,严肃生活纪律,提高生活效率。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要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合理解决党内矛盾。同时还要探索支部工作的新模式、新思路,创新开展党日活动,逐步引导学校的党建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