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

浅谈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
浅谈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

摘要:一直以来,稳定物价都是各国政府追求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近年来,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我国实行的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但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通货膨胀,各类价格指数均成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利用CPI指数分析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形势、原因以及其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并且根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字:物价;CPI指数;通货膨胀;经验建议

Abstract: since always, stabilize prices are governments pursue one of macroeconomic policy goals. In recent years,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of the era of our country executes moderate loose monetary policy, promoted the economic recovery, but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also brings a inflation, various price index are into rising trend.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CPI index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inflation, reason and its brings a series of influence, and according to the 20th century 70's American governance inflation experience,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 price ;CPI index ;inflation ;experience Suggestions

目录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3)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3)

(二)通货膨胀的测量 (3)

二、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形势 (3)

三、通货膨胀对我国的影响 (6)

(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6)

(二)对财富再分配的影响7(三)对国际影响力的影响 (7)

四、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8)

(一)浅层原因 (8)

(二)深层原因 (8)

五、借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通货膨胀治理的经验 (10)

六、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建议 (11)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inflation)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其包涵以下几层意思:(1)一般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一般物价水平包括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在内的总物价水平,而不是个别物价和部分物价的上涨,如政策性的调价和季节性的物价上涨等。(2)物价水平是持续上涨的,不是短期或一次性的上升。(3)物价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持续上升,一般每年上涨小于3%不是通货膨胀。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二)通货膨胀的测量

通货膨胀的测量是由观察某个经济体中的大量的劳务所得或物品价格的改变得到的,通常是基于由政府所收集的资料,工会和商业杂志也会做这样的调查。目前最常用的测量方法主要有: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等。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超过3%,则是通货膨胀;如果是超过了5%,则是严重通货膨胀。这一指数是主要衡量通货膨胀的因素。

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也称产品价格指数。是从生产者方面考虑的物价指数,测量在初级市场上出售的货物(即在非零售市场商首次购买某种商品时的价格变动的一种价格指数,反映与生产者所购买、出售的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扣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率与剔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率之差。它的计算基础比CPI广泛得多,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

二、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形势

2010年前三季度,我国CPI同比上涨2.9%,比上年同期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CPI同比上涨2.2%,二季度上涨2.9%,三季度上涨3.5%。11月份,

我国CPI 同比上涨5.1%,再次刷新年内纪录并创下28个月以来的新高,显示我

国当前面临处于严重通货膨胀的时期。如下图所示可见:当期我国物价上涨压力

大。目前,物价上涨已成为国内经济发展中一个突出矛盾。一方面四季度的物价

并未如年初预期的那样有所回落,反而逐月走高;另一方面国内物价水平和国际

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交替上升,CPI 与PPI 全面上涨,通胀预期明显增强。物价

上涨的势头短期内恐仍难以扭转。粮价菜价飞涨,中国市场通货膨胀的影响已经

使老百姓越来越明显的感受到了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

近年的我国GPI

指数

图(一)

从上图可以看出,2010年我国的通货膨胀速度在增快,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增长幅度较大。尤其是进入11月份物价的上涨更是达到了5.1%的水平。统计局、

商务部、发改委等国家机构的目标是把我国的年内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以内,

但是以目前的形式看是不可能的,随着年关临近,居民的消费需求增加,通货膨

胀的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增强。 月份

CPI PPI 2010年11月

5.1% 5.6% 2010年10月

4.4%

5.0% 2010年9月

3.6%

4.30% 2010年8月

3.50%

4.30% 2010年7月

3.30%

4.80% 2010年6月

2.90% 6.40% 2010年5月

3.10% 7.10% 2010年4月

2.80% 6.80% 2010年3月

2.40% 5.90% 2010年2月

2.70% 5.40% 2010年1月

1.50% 4.30% 2009年12月

1.90% 1.70% 2009年11月

0.60% -2.10% 2009年10月

-0.50% -5.80% 2009年9月 -0.80% -7.00%

下图(二)通过2010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我国四大权威机构发布的国内物

价变动的资料,依次说明近期我国通货膨胀的表现

我国二三季度物价变动情况

发布信息

的机构

发表日期发布信息

国家统计局2010年9

月11日

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5%,非食品

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3.8、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5.0%,

其中采掘工业上涨14.8%,原料工业上涨7.8%,加工工业上涨2.5%;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7.5%。其中,有色金属材料

类购进价格上涨16.6%,燃料动力类上涨10.2%,化工原料类上涨

5.9%,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

6.5%。1-8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

购进价格上涨10.1%。

商务部2010年12

月3号项目名称上年同月

=100

上年同期

=100

上月

=10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5 102.7 100.5

一、食品108 105.9 101.1

二、烟酒及用品101.5 101.8 100.2

三、衣着98 99.3 101.1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1.1 99.9 100

五、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3.4 103 100.2

六、交通和通信98.8 99.5 99.7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

服务101.7 100.5 99.8

八、居住104 103.6 100.2

图(二)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从2010年2月开始,我国的物价水平开始了起伏不

定的增长,二进入7月分以后,全国的物价水平开始了大幅度的持续的增长,。

我国近期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食品价格、能源稀有金属价格、工业原料价格等方

面。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有所扩大。第三季度,CPI同比上涨3.5%,涨幅比

上个季度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各月涨幅分别为3.3%、3.5%和3.6%。从食品

和非食品分类看,食品价格上涨较快,非食品价格涨幅稳定。第三季度,食品价

格同比上涨7.4%,涨幅比上个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5%,

涨幅与上个季度持平。从消费品和服务分类看,消费品价格涨幅大于服务价格涨

幅。第三季度,消费品价格上涨3.8%,比上个季度高0.5个百分点;服务价格

上涨2.4%,比上个季度高0.6个百分点。从基期因素和新涨价因素看,第三季

度,基期因素平均为1.8%,与上个季度持平;新涨价因素平均为1.7%,比上个季度高0.6个百分点。

生产价格同比涨幅有所回落。第三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5%,涨幅比上个季度回落2.3个百分点,各月分别上涨4.8%、4.3%和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7.7%,涨幅比上个季度回落4.0个百分点,各月分别上涨8.5%、7.5%和7.1%。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23.57,0.37,1.59%)生产价格(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同比上涨8.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9%。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监测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同比上涨6.0%,涨幅比上个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各月分别上涨5.9%、6.0%和6.1%。其中,CGPI中农产品、矿产品和煤油电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2.8%、12.0%和7.6%。

进口价格涨幅继续回落。第三季度,进口价格同比上涨10.9%,涨幅比上个季度回落7.8个百分点,各月同比涨幅分别为12.8%、10.5%和9.5%;出口价格同比上涨5.1%,涨幅比上个季度扩大3.5个百分点,各月同比涨幅分别为4.0%、6.5%和4.9%。第三季度,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当季平均价格比上个季度下跌2.4%,比上年同期上涨11.7%。伦敦金属交易所铜和铝现货当季平均价格比上个季度分别上涨3.0%和下降0.2%,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23.8%和15.4%。

三、通货膨胀对我国的影响

2010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缓解、全球流动性充裕的大环境下,随着国内经济较快回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也出现了通胀预期上升、经济金融运行存在风险隐患等问题。2010天涯版网络热词给出的“蒜你狠”、“糖高宗”、“油你涨”等新词都和通胀扯上了关系。这说明通货膨胀让人们对消费品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高。通货膨胀对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国民经济,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解释: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它会使得国民经济产出减少,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引致失业。成本上升的重要体现是人力资源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对于制造业占半壁江山的中国来说,人力资源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必然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企业成本的增加必然又会减少企

业的利润,而利润的减少又会使得企业减少产出,进而引致失业。但目前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对于经济产业结构急需转型的中国来说,不一定是坏事,相反我认为还会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极为之不合理,第二产业产值几乎占了三大产业产值总和的一半,与此同时,区域发展也不平衡。通货膨胀的出现,它帮助制造业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淘汰高污染和低效益的制造型企业,转型为发展高增值,高效益,低污染的第三产业,达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同时还可以逼使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迁移到劳动力成本廉价的中西部地区,这样既可可以帮助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产出水平,促进当地就业水平提高,又可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从产业结构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角度看,目前的通货膨胀还未必是坏事,它有可能会优化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二)对财富再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储蓄者或持有现金者是不利的。在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人们储存在银行的存款和持有的现金都等于在不断地贬值,它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都在不断地下降。因此,理性的人们会努力地寻找其它的投资渠道,将多余的空闲资金用于投资,以保证所持资金可以保值增值。在中国现阶段来说,投资渠道不多,也不成熟,无非只是可以投资股市、楼市和国债等主要的市场。在保值增值的需要和投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股市牛气冲天和楼市一片繁荣的氛围下,再加外资热钱极力炒作下,很多人都会从银行体系转移资金到股市和楼市中去,寻找更高的资金回报率。人们从银行体系转移出大量的资金到时股市和楼市,必然会带到股市楼市的进一步发展,但在现阶段中国的股市和楼市都不是发展得很成熟,尤其是股市。在缺乏信息优势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普通个人的投资行为注定是以失败告终。当股市和楼市一片欣欣向荣时,机构和外资热钱会早于普通投资者先入市,牟取更多的回报;当股市和楼市呈现一片恐慌,甚至陷入衰退时,机构和热钱会提前抽逃出资金,防止损失;最终的结果只能让普通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因此,财富会从缺乏信息的普通投资者的手中转移到具有信息优势的机构和投资者。

(三)对国际的影响力

通货膨胀将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降低中国的国际竞争能力。从生产者的角度看,在一个通货膨胀时期,最简单的谋取利润的办法就是涨价;而且是争取自己的产品以更快的速度涨价。虽然到头来轮番的价格上涨将冲销自己产品涨价所带来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收益,但是如果不涨价损失则将更高。这种俗话说的“浑水摸鱼”的价格战略是企业在通货膨胀中的唯一理性选择。既然直接涨价能够迅速地带来更多的收益,那么谁都不会花气力去从事新产品的研发、新技术的应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经济已经是一种外延性的经济,技术的含量并不高,在国际上完全靠价格低廉来赚取微博的利润。通货膨胀不仅将使得中国经济长期无法摆脱在国际分工中的这种底端地位,甚至有可能使得中国在与其他劳动密集型经济国家在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的竞争中败北。

四、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浅层原因

第一、自然灾害多发,部分国家2010年遭遇干旱和洪灾造成粮食减产,因而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国内价格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自然灾害引发食品供应紧张,导致物价上涨进而引起通货膨胀、2010年中国进行了价格调整,电、水、天然气价格都上涨,从而更加剧了通货膨胀。

第二、内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结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涨,成本因素导致物价上涨推动通货膨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农资成本不断上涨,同时城镇对农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使得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成为长期趋势。

第三、发达国家物质产业的比较优势在长期内丧失,物质产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且持续拉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逆差;全球化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物质产业转移出现了加快趋势,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主体转移的加速,发达国家对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物质产品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品与生产要素价格形成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对中国的商品与生产要素价格形成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从而形成由外部需求拉动导致抬高商品价格水平和生产要素价格水平的通货膨胀

(二)深层原因

第一、货币供应量增加。2010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9.6万亿元,同比增长19.0%,增速比6月末高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

余额为24.4万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比6月末低3.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较快,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同比增长19.8%,增速比6月末高1.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稳中趋升。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5%,增速比6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3万亿元,同比少增2.4万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小幅上升,9月份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59%,比6月份上升0.02个百分点。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7011元,比2010年6月19日升值1.89%,比2009年年末升值1.90%。

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后中国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货币量发行太多,理论上超过GDP两倍,市场流动的货币偏大,当货币供应偏多的时候物价自然要上涨。再加上中国的市场经济不太规范,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后,社会上的很多游资从楼市退出后对农产品进行严重炒作。在当前流动性过大的情况下,资本的保值增值投资性需求造成了通货膨胀。

图(三)

第二、国际游资的流动。 2010年随着中国经济慢慢的复苏回暖,人民对经济的信心增加,中国的大国崛起,也让国际商品市场体现着13亿人需求的变化,今天,中国已经成为海外铁矿石最大买家,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尤其是中国的建筑行业和制造行业,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巨大,这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大宗商品价格通货膨胀现象的主要原因。”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加剧了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而美元贬值则以一种更为“诡谲”的方式向全世界输出通胀:首先,美元的贬值推动了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上涨,其次,为了对冲美元贬值风险,国际风险资本投资黄金和原油等大宗商品

保值,增加了大宗商品需求,导致价格屡创新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当前价格走势与未来趋势分析》的报告指出,因美元币值变动导致原有期货价格涨幅提高了109%,而中国对全球大宗商品需求旺盛,自然会受到美元贬值的巨大影响。因此物价有所上涨。

五、借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通货膨胀治理的经验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年平均通货膨胀率达到7.09%,1979年n月达到了13.29%的高峰。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后提出了“振兴经济计划”,主要采用供应学派和货币主义的经济学理论一手抓“滞”,一手抓“胀”。

首先,里根总统采用了供应学派的理论,即供给(生产)能够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加供应。供应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弗认为,如果降低税率,达到最优税率点,就可以刺激储蓄和投资,促进生产,增加政府收入。减税的同时,里根对社会福利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削减不必要的社会福利开支和社会保障项目,减少对州政府的医疗补贴。但同时他加大了国防开支,推行所谓“星球大战”计划。1983年美国国防开支占总开支的比例已经超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扶植新型工业和中小企业。1982 年,联邦储备银行给中小企业提供的科研贷款达50多亿美元。

其次,里根总统赞成货币主义关于通货膨胀形成的判断:通货膨胀是个货币现象是货币发行增长过快的结果,要遏制通货膨胀必须控制货币发行。里根认为,“一项实现货币供应量稳定和适度增长的计划要取得成功,就会使通货膨胀和利率下降,恢复我国金融机构和市场的活力”。而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正好是具有“通涨斗士”之称的沃克尔,美联储实行了严厉的货币政策。1981到1982年美联储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实际增长为2.1%,比预期目标下降了1.5%。同时,提高银行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平均优惠利率,1981年最高曾达到 18.875%。改变了坚持数年的美元高汇价、高利率政策,实行降低美元汇率以带

动利率下降的政策。

里根总统接受了弗里德曼关于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实行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反对福利主义的思想。里根执政期间,政府对社会活动的干预大为减少,一些重要的环境保护、技术安全、保健、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标准和规定大为放松。

六、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建议

对当前通货膨胀的治理要着眼于其显现的特征,并根据美国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建议要以国际的视野,采取综合措施,调整结构、增加供给、稳定预期,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收入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预见性。

第一、当前面临的经济基本面问题,根本出路在于调结构以治本,防通胀以治标。针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为有效削弱输入型成本推动造成价格上涨的影响,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能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兴产业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一个根本出路。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今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重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发展服务业等产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过剩产能是我国经济基本面短期内面临的三大矛盾,今年以来政策监管和调控的着力点也在于此。其实这三大问题的核心是房地产,房地产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房地产繁荣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无虞,相关产业的过剩产能得到消化;而房地产倒下,则融资平台与过剩产能的矛盾就会异常激烈的显现,经济稳定的现状将遭到重创。因此保持房地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根据国内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适当调整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中性甚至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一方面,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引导货币信贷合理投放,注重引导预期;另一方面,更大程度发挥市场供求的作用,增强汇率弹性,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抑制物价上涨的作用所有资产泡沫或金融危机都是信用过度扩张所引起,偏离需求的信用扩张最后都会导致经济周期大起大落。二战前的法西斯货币泡沫、中国解放战争期间的国民党金元泡沫、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俄罗斯卢布泡沫,前两年的津巴布韦货币泡沫,以及最近的全球货币泡沫起因都不例外。管理层决策应当具有前瞻性,防患于未然。

第三、加强对国际热钱的监控,加强对大宗商品市场异常波动情况的监管,防止证券、期货、股市、楼市出现巨幅波动,严厉打击类似于大蒜、生姜等部分农产品的恶性炒作行为,保障市场平稳运行,这对于控制通货膨胀是十分必要的。

不管是"蒜你狠"还是“姜你军”,还是最近出现的"苹什么",实际供需未必有游资喊得那么紧张,它们不过是通胀背景下的一些另类"符号",你方唱罢我登台,有一定市场基础,也有恶意操纵的炒作成分。如果不注意加强监管,会加剧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甚至恐慌情绪。

第四、增加消费领域的投资力度,对于农业、农产品的供求平衡,特别对于粮食安全问题要高度关注。粮价稳,人心安,对于国家粮食储备的充实,农业生产与气候问题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充分预见,未雨绸缪。近几年灾害频繁发生,影响农业生产的情况愈演愈烈,看来灾害频繁,将是未来农业不可回避的现实,“抗灾农业”不能仅仅停留在专家口中,而要变成实际行动。

第五、处理好劳动力成本上升因素。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造成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得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未来物价总水平上升中必须考虑的长期因素。

通货膨胀问题已经不容回避,不可等闲视之。只有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协调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收入分配改革,相互配合,才能构筑起一道治理通货膨胀的真正有效的“防火墙”。

【参考文献】

[1].黄达.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国悦.戴泽华.论通货膨胀的社会影响.华章,2004

[3].章茜.我国通货膨胀诱因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21)

[4].全国农村定态监测点辽宁省沈阳市发展改革委《气候异常呼唤“抗灾农业”》:国家发改委网站

[5].当前通货膨胀形势及治理浅析:经济改革网

浅析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政策解读

浅析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政策

浅析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政策 内容摘要: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并不是单一的一般类型,而是具有中国式的特点。我们主要从投资、出口和消费三大方面来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银行贷款过多,出现大量流动性过剩;出口方面:出口过多,外汇储备增加,央行被动购入大量外汇,导致货币投放量过多;消费方面:居民遵从谨慎性消费观念,整体收入偏低,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且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居民预防性储蓄较高,造成流动性过剩。鉴于学者对通货膨胀特殊成因的相关分析和应对通货膨胀的综合性措施的建议,以及政府已经采取的一些相应的货币政策。我们对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做了一些简单的预测。 关键词:通货膨胀出口投资消费货币政策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原因 近年来,人们发现蔬菜贵了,肉价涨了,食堂的米饭少了、馒头小了、面条细了,我们的生活费很快就用光了······人们开始议论,通货膨胀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十分严重,通货膨胀已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不仅向来被经济学家所关注,也备受广大居民的关注。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在通货膨胀时期, 单位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呈持续下降局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教授认为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发生, 都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需求拉动通胀——通货膨胀发生于因GDP所产生的高需求与低失业,又称菲利普斯曲线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胀——今称“供给震荡型通货膨胀”,发生于油价突然提高时。固有型通货膨胀——因合理预期所引起,通常与物价/薪资螺旋有关。工人希望持续提高薪资,其费用传递至产品成本与价格,形成恶性循环。固有型通货膨胀反应已发生的事件,被视为残留型通货膨胀,又称“惯性通货膨胀”,甚至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而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它套不上哪一种通货膨胀的类型,其本质是由货币过多引起的。当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时,必定会导致物价的上涨。中国的通货膨胀先由两大资产价格上涨(楼市与股市),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但并非过多的货币会平均式地同时流向各个行业导致各种商品的物价同

中国通货膨胀的三个故事

中国通货膨胀的三个故事 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张明 [ 2012-06-25 ] 共有0条点评 2012年5月,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速下降至3.0%,达到自2010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同月,中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增速下降至-1.4%,这是自2012年3月以来的连续第3个月负增长。通货膨胀压力的下降为央行放松货币政策打开了空间。近来央行先是下调了一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又下调了一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如果说未来中国宏观经济与资产价格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松紧程度,而后者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货膨胀压力的话,那么分析通货膨胀走势就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研判中国的通货膨胀走势呢?笔者认为,如果理解了关于中国通货膨胀的三个故事,我们就大致掌握了分析中国通胀走势的比较完整的分析框架。 中国通货膨胀的第一个故事是“食品价格(猪肉价格)决定论”。其核心观点是,中国CPI走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食品价格走势决定的,而食品价格走势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猪肉价格走势。如图1所示,首先,在过去10年时间内,在CPI、食品价格与肉禽制品价格的同比增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其次,肉禽制品价格波动幅度显著高于食品价格波动幅度,而食品价格波动幅度又远高于CPI波动幅度;再次,在大多数时间内,肉禽制品价格变动领先于食品价格变动,而食品价格变动又领先于CPI变动;最后,CPI、食品价格与肉禽制品价格同比增速的变动具有很强的周期性,一个完整的周期大致是3年左右时间。 图1 猪肉价格、食品价格与CPI同比增速的关系 资料来源:CEIC。 如何理解“食品价格决定论”呢?在中国的CPI篮子中,食品所占权重大致为30%,而肉禽类制品在食品中所占权重大致为三分之一。通常而言,肉禽类制品价格波动幅度相对于其他食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而食品价格波动幅度相

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深层次原因简析

2008年至今中国通货膨胀深层次原因简析 宋亦明 (政府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12班)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开始了新的一轮通货膨胀。此次通货膨胀历时较长、影响巨大,对处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有深远影响。研究此次通货膨胀对于吸取宏观调控经验,把握当前宏观经济局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笔者查阅大量资料,搜集诸多文献数据,从较为主流的视角,对2008年以后的通货膨胀情况做简要梳理、对造成此次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做简要分析。 一、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变化情况的简单梳理 2007年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就保持在较高水平,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表明中央已经认识到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日益严重。但2008年初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更是联创新高,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投放的力度迅速加强。但直到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的通货膨胀仍然保持在高位。 [附图1:2008年1月到2012年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图][1] 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扩展成为拐点并带来了短暂的通货紧缩,紧缩之后伴随而来的是政府4万亿的扩张性投资和中国人民银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些政策短期

之内很好地应对了金融危机,拉动了内需。但是政策还在保持影响力,在物价结构性增长等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直接导致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并且持续了相当的时间。2011年初到2012年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后用CPI表示)长期保持在高位,在政府长期宏观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在2012年之后CPI才保持在5%一下,通货膨胀才得到初步遏制。 二、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所体现的特点 [1]此轮通货膨胀持续时间长,影响巨大。此轮通货膨胀始于2007年,但是在2008年初达到第一个高峰,虽然中间穿插全球金融危机,但是受政策等因素影响在2010年年末重归高位。长期的高通货膨胀导致民众购买力持续相对下降、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国民经济总体上呈过热的态势。 [2]此轮通货膨胀受全球化经济的影响明显。此次通货膨胀中间穿插了经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但是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高速发展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世界宏观经济大背景下,在经济全球化的助推之下,“使国家间的通货膨胀有了水平互动,既有输入型通货膨胀,也有输出型通货膨胀”[2]。当前世界各国的通货水平普遍保持在较高水平,中国并非可以独善其身。受全球经济整体高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应的中国经济的通货膨胀也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3]此轮通货膨胀带有明显的结构性。[3]一方面通过比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统计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食品类价格的增幅要高于非食品类价格的增幅。另一方面通过对比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后用PPI表示)的变化情况和趋势,可以明显看出CPI和PPI基本上保持相同变化趋势,但是PPI的变化幅度要大于CPI(对比附图1和附图2)。PPI的变化对对于CPI的预测有预见性作用。 [附图2:2006年1月到2012年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走势图] 三、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 导致此次通货膨胀的的作用因子有很多方面,综合分析来看,其主要诱因为以下3个方面: [1]政府财政支出过大导致经济过热。2008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政府为了有效缓解金融危机造成的出口下滑和贸易顺差的大幅缩减,出台用4万亿人民币投资的财政扩张计划以刺激经济复苏和拉动内需。2009年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发行了7500亿和2000亿的债权[4],政府进一步集资进行经济建设。初步估计,将近5万亿资金的直接注入会在接下来的5年内实现数次的“完全流动”,这就意味着5万亿的资金的直接注入会在接下来衍生出数十万亿的现金流。虽然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解决方法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解决方法 一、通货膨胀的一般定义、特点及类型。 (一)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 (二)特点: 1.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 2.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 (三)类型: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了物价普遍上涨。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3.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1]。 二、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成因分析: 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个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2]。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我国当前需求矛盾引起的价格上涨受国际和国内两个因素的影响。从国际市场来看,全球粮食减产,粮食库存下降,再加上大量粮食用于燃料乙醇生产,造成国际市场粮食供需关系总体趋紧,价格不断上涨。这些因素向国内市场传导,助长了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从国内市场来看,粮食涨价除了受国际市场、气候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以外,还和我国国内耕地面积减少,务农劳动力减少和工业用粮快速增长密切相关。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从成本推动的因素来看,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首先,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猛增导致生产

成本增高。从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看,国际石油价格等其他能源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通过进出口贸易传导到国内市场,引起国内产品成本增加。其次,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和工资收入,使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过同期GDP增长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推高物价的总水平。 3、结构性通货膨胀。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价格的结构性上涨,猪肉和粮食等价格的上涨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从市场实际情况看,总体上粮食、生猪、玉米等产品的总供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矛盾突出,引发了价格的上涨。 三、通货膨胀的抑制措施 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它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并刺激储蓄增加,从而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通过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减少流通货币,缩小信贷规模,从而减少投资规模,达到平衡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进而达到了防止通货膨胀的目的。 2、收入政策。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中特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

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

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 摘要 随着国际局势的动荡和中国经济伴随物价的快速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增大,通货膨胀问题越来越严峻,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其影响了我国的资产结构和经济竞争力加剧了消费者由于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所引发的恐慌,同时通货膨胀还为投机行为提供了运作的平台。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共同作、货币供应量增加、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国际因素的推动作用在通过系统研究通货膨胀的概念、形成机理,来分析中国目前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以提出治理当前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在通货膨胀中出现的固定资产贬值的现象会对低收入群体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我国的通货膨胀理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而且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正确认识和对待通货膨胀,并相应调整宏观政策方向,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而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货币政策

ABSTRACT With the turbul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China's economy is accompanied by the rapid rise in prices, inflationary pressures are increasing, inflation has become more critical problem, which requires us to answer theoretically. Affected China's ass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exacerbated the panic caused by the consumer due to a further rise in prices, while inflation operational platform for speculation. Demand-pull and cost-push together for the money supply increased public expectations of rising prices, driven role of international factors in the concept of inflation through the system,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the inflation formation to proposed governance suggestions for the current inflation, inflation,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of low-income groups will be adversely affected, and so can not only enrich our theory of inflation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can learn from other countries in controlling inflation the experience of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inflation, and adjust the direction of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promote sustained,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thu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nflation money supply macro-control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

2011年10月 财经视点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分析 文/路美弄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141-01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商品流通实际所需货币量而引起物价水平持续普遍上涨导致货币贬值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的实质是货币发行的太多,超过了实际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引起的物价水平持续显著上涨。 二、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1、自然灾害频发,引发农产品价格飞速上涨 自2008年的雪灾、地震等一直到今年的干旱,造成粮食减产,而且随着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推进,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农用物资等成本也不断上升,更进一步推动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由于饲料涨价,并且养猪风险相对较大,所以农民养猪积极性不高,出现猪肉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近一年来,肉蛋、粮油、蒜、绿豆等为首的疯涨之势。 2、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原材料、能源等自然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2010年,我国对水、电、天然气价格都做了调整,因此,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更加剧了通货膨胀。 三、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即货币供给的太多将导致通货膨胀,过多的货币量将会引起流动性(M1占M2的比重)过剩甚至泛滥,流动性过剩将会产生投资过热以致引发通货膨胀的危险。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错综复杂,本人认为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 1、农产品或能源类供给和需求因素 完发达国家为了应对石油价格的上涨,开始利用玉米和大豆生产工业燃料,从而引发了国际性的粮食需求大增,导致价格上涨。在国内,农产品也供给不足,极端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加之我国农业科技不发达,农民收入低,因此农民种粮积极性低,同时,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占用大量耕地面积,致使农产品供给不足,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投资需求持续增长,对原材料、能源等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同时,美元的贬值,让我国面临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这导致资源类价格的提高,势必造成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的提高,必将导致工业产品价格的上升。 2、信贷原因 2008年,我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开始实施财政货币“双积极”的政策,我国实施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这形成了大量的投资需求,较低的利率助长了巨量的投资信贷,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在短短26个月的时间里,银行信贷增长达18.75万亿元。而2003年至2007年四年时间银行信贷增长仅是14.7万亿元,信贷的增加无疑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再有,很多实业投资转向房地产、股市等,形成了资产泡沫。2010年9月份广义货币(M2)余额为69.6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96%,比2009年底增加了14.9%以上;到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7%。以这上些势必将引起通货膨胀。 3、国际收支的长期顺差,造成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我国连续贸易顺差并有较高的增长率,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导致大量热钱涌入我国,我国又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并以稳定汇率为目标,这样造成中国人民银行被迫大量收购外汇,截至2010年1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到2.8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长,导致外汇占款大幅增加,这就大大增加了人民币基础货币的投放,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货币乘数效应,货币供应量将成倍放大。所以,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也是本轮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4、通货膨胀预期将助长通胀的发生 美元不断贬值,黄金不断创新高,油价一直在飞,将引发全球通货膨胀预期,人们已估计将要发生通用,势必提前做媒好迎接通货膨胀的准备,国内近期出现的购房热、买车热,炒金热等与通货膨胀有直接关系。 四、当前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1、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与应用,培养高素质农民等,以扩大农业生产,投入力量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缩小农业与非农业收入的差距。打通农业物流通道,降低过路、过桥费用,使中间环节费用降低,以通过降低生产、运输方面的成本,实现农产品的物价稳定。 2、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可以对国内货币起到收缩作用,但目前我国存款准备金已经经到达理论的最高限,上升空间已经很有限,但是存款准备金率是非常强大的工具,对信贷有急剧收缩作用。提高利率的政策对银根的收缩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因为利率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成倍收缩。所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都将对货币的供给产生较大影响。效果较为明显。 3、汇率政策 我国应逐步扩大汇率浮动幅度,适度放松对汇率的管制。以汇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应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下,制定适当的政策。2007年5月21日起,国家规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波动区间浮动从上下0.3%扩大到上下0.5%,但这并没产生抑制流动性的效果。2008年,汇率的波幅可以逐渐放宽到上下0.8%到1%的范围。通过对人民币波动范围的控制,使投机动力逐步减少。 4、政府妥善引导通货膨胀的预期 一方面应建立健全价格监督机制,通过不断地公开政策信号对通货膨胀预期进行正确引导,另一方面完善国际热钱流动控制机制,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防止热钱流入。 作者单位:衡水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参考文献: [1]李长密.通货膨胀风险预期分析及宏观经济调整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0(04). [2]方平.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调控策略研究[J].西部金融,2010(07). [3]苏 芳.中国通货膨胀持续性时变特征及其来源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05. 2011.10 141

浅析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现状

浅谈通货膨胀及其在我国的历史和现状 ——金融11级2班郭天资 摘要:通货膨胀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经济现象,而新中国从成立以来一直在间断地受到其影响。在我国的不同时期所发生的数次规模较大的通货膨胀都分别与其历史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前金融危机余波未平,我国再次遭遇到通胀压力,我们应从其本质入手分析,并针对本次通胀的特点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 关键字:通货膨胀危害成因综合背景应对措施 (一)通胀现象的表现、危害及其成因 事实上,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西方经济学家长期以来也一直在争论不休。其中大致可以分为“货币派”和“物价派”两个派别。其中“货币派”认为通胀即为物价的普通上升,而且这种上升正是由于货币过度供应引起的。而“物价派”则主张以一般或总物价水平的上升来定义通胀。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便曾指出当达到充分就业后,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引起的有效需求的增加已没有增加产量和就业的作用,物价便随货币供给的增加作同比例的上涨。但无论如何,通货膨胀的具体表现一般即为货币过多,供应量超过了经济运行客观的需要,致使货币贬值,从而引发物价飞涨。 通货膨胀百害而无一利,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对于人民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通胀会引起货币实际购买力降低,即由于工资上

涨幅度低于物价上涨幅度因此消费降低,导致人们生活水平下降。此外通胀还会引起工资上涨,这便使得人们被动进入了更高的纳税档次,而实际收入反而降低。在宏观经济方面,一来会使得国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下降,使出口受阻;而来也会使得居民消费投资下降,从而国民收入下降。 此外,抛开通胀在经济上的影响不谈,这一现象同时也有着很大的道德危害。在通货膨胀期间,由于人们在经济上收到负面影响,生活水平普遍降低,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更多地关注自己在经济方面的获得。为了达到原有的生活水平,人们便会更多地倾向于一些投机性的投资及借贷,而这样的行为很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经济危机。近年来影响世界的美国次贷危机也受到了这类因素的一定影响。严重的通货膨胀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有可能会从道德上腐蚀人们的心灵。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原因即为货币供应过多。而在更根本的层面,又具体分为不同情况。譬如需求拉上、成本推动、结构失调、供给不足、预期不当或本身体制因素等。需要注意到对于某一次具体的通货膨胀其成因未必是单一的,更多时候通胀是由多种原因综合在一起所导致的,需要综合各个方面,做出更加全面的分析。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通胀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致上共经历过五次较大规模的通货膨胀。第一次大规模通货膨胀发生在建国初期(约1949——1953年),当时

论中国当前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

论中国当前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 核心提示: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社会各方面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社会也不断暴露出各种体制以及经济结构问题:现阶段的投资需求不断的扩张进而推动固定资产投资也别是房地产投资的过度扩展;进出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以及合格境外投资者的推出而带来了我国外汇储备量的加速...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社会各方面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社会也不断暴露出各种体制以及经济结构问题:现阶段的投资需求不断的扩张进而推动固定资产投资也别是房地产投资的过度扩展;进出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以及合格境外投资者的推出而带来了我国外汇储备量的加速增长;货币流动性过剩导致信贷扩展并且即使使用存款准备金率也难以达到收缩这些流动性的目的。而根据一般的经济学原理,这些问题的出现无疑会推动我国的物价上涨,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通货膨胀问题成为一大焦点。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对策一、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表现对于通货膨胀程度的度量, 主要有gdp平减指数(又称缩减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简称cpi) 、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等指标。我国较多地采用cpi来衡量通胀水平。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二、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出现的原因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有四种类型: 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混合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另外, 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 通货膨胀的国际间传递也是一国(地区) 出现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一) 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上涨过快,产生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本轮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这些商品既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又是工业生产的上游产品, 当其价格上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必然会传导到下游产品。由于这些产品的产业关联度强, 其价格上涨会导致诸多产品价格(包括工资) 的上涨。 (二) 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由于去年美国次贷风暴爆发,造成全球流动性紧缩,美国为了挽救其金融机构及经济增长,向市场大量注资,同时连续多次减息,造成美元贬值,全球流动性泛滥,食品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但创历史新高,直接导致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三) 经济快速增长, 固定投资过热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3月份增长17.8%),比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分企业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2.9%;集体企业增长11.6%;股份制企业增长18.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4.3%。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7.3%,轻工业增长14.7%。分产品看,发电量和原煤产量分别增长14.0%和14.6%;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增长8.6%和12.2%;汽车增长15.8%,其中轿车增长14.7%。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一季度,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7%,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三、政策建议经济学中存在所谓“有多少目标就应该有多少手段”的说法, 即在面临多重目标的情况下, 为实现目标, 必须使用多重政策手段, 而且要掌握好“度”。鉴于我国既要防止通胀, 又要预防经济通胀转入通缩的双重目标, 以及当前通货膨胀是由诸多因素所导致的现实, 笔者认为缓和当前通胀局面应采取“一揽子”措施, 赞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配合的“组合拳”出击。(1)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

浅谈我对中国通货膨胀的认识

浅谈我对中国通货膨胀的认识 每个刚刚接触经济学的学生都会好奇,电视、报纸、网络上说的通货膨胀是怎么一回事,在学习了西方经济学的宏观部分的相关章节后,我们知道,通货膨胀指的是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的货币超过经济所需的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我们学习到的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的解释是三个方面的,一是从货币超发的角度阐释的,二是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来解释的,三是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说的。 从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来看(也就是俗称的货币超发),这是造成中国通货膨胀的一大问题,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表示,货币的超发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财政的透支,王永利认为,14万亿资金闲置,就是货币超发的具体表现,也是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但这14万亿是超发货币的现象,而不是超发的数量,从去年的年末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发表的数字来看,在2010年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达到了69.64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GDP达26.866万亿元计算,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 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角度来讲,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而中国的通货膨胀又有需求拉动的因素,又有成本推动的因素,从需求方面来看,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在图像上来看,AD曲线持续向右移动,造成物价水平P上涨,但国民收入Y会增加,在我国,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常常会导致我国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出现。从供给来看,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增长。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工资的提高和利润提高造成的。在图像上来看是由于AS曲线想左移动导致物价水平P上升,收入Y下降。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厉以宁表示中国当前遇到的新问题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会造成滞涨,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凯恩斯的政策是没用的,因为凯恩斯政策对需求拉动会有用,而对成本推进是没用的。 而结构性通货膨胀指的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慢,另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慢,一些部门正在迅速发展,另一些部门逐渐衰落,一些部门同世界市场联系紧密,一些部门同世界市场没有紧密联系,而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吧,正在趋向衰落的部门及非开放部门在工资和价格问题上要向生产率提高的快的部门、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以及开放部门看齐,结果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我国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远不如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当上述产业部门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无法在短期内弥合时,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会导致低劳动生产率部门的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上涨状态,否则,没有人(或资本)愿意留在低劳动生产率部门从事生产活动(低生产率部门商品价格相对于高生产率部门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随着农村劳动力过剩程度的不断下降,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制度障碍逐渐消除,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在工资谈判中开始掌握主动,农民工工资出现了快速上涨的趋势。农民工工资上涨必然倒逼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否则没有人愿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而都会选择到城里打工。 通货膨胀不利于那些领取救济金退休金的人,通货膨胀对储蓄也有不好的影响,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在分配的作用。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促进作用,而如果通货膨胀率达到了8%的话,就会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会产生经济危机。 以上便是我通过对于学习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后,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的几点认识。

通货膨胀与我国当前财政政策

通货膨胀及我国当前财政政策选择 [摘要]本文通过对通货膨胀现象的探讨,对通货膨胀与财政政策关系进行论述,进而探讨我国当前财政支出结构以及需要完成的转变,总结在经济结构转型期财政支出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我国财政支出政策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通货膨胀财政支出公共财政 近几年,CPI增长率几乎达到10%以上的水平,如此剧烈的物价波动,必然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何保持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而又不至于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胀的根本原因,因此认为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唯一方法,但货币供应过多只是诱发通胀的原因之一,解决通胀问题不能单纯依靠货币政策,尤其在转型期的中国,引起通胀的原因错综复杂,仅仅依靠紧缩的货币政策不仅不能有效的解决通胀问题,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加速通胀。当前形势下要注重财政政策的使用,在新形势下我国宏观政策调控的策略,应该从偏重于“抑制通胀”转变为“抑制通胀与防止衰退”并重,重新探索政策调控的最优组合点,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与预见性。 一、文献综述 (一)通货膨胀定义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呢? (1)需求拉动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过度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所以,任何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 (2)成本推进 腹有诗书气自华

分析中国的通货膨胀

提纲 一、当前全球性通胀情况 二、导致亚洲发展中国家通胀的原因 三、当前中国的通胀情况 四、如何应对当前情况 一、当前全球性通胀情况 受美国次贷影响,自去年8月,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出现大规模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失业率增加等迹象,以下是欧美国家的一组资料: 2007年8月9日 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卷入美国次级债,全球大部分股指下跌 金属原油期货和现货黄金价格大幅跳水 2007年8月11日 世界各地央行48小时内注资超3262亿美元救市 美联储一天三次向银行注资380亿美元以稳定股市 2007年8月22到8月30 美联储五度向金融系统注资达355亿美元

2008年3月13日 美国财长保尔森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等监管官员将提议对银行资本实行更严格的监管 美国官方首次预测经济衰退 2008年4月15日 英国3月RICS房价指数跌至30年最低-78.5,低于-67.5的预期值 新加坡投资局有意参与瑞银150亿瑞郎的融资计划 2008年4月18日 花旗集团宣布,在冲减逾130亿美元损失后,一季度净亏损51.1亿美元,合每股损失1.02美元 东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预计,截至3月31日,该集团在次级贷上的相关损失为950亿日元(折合9.21亿美元) 次贷危机带给美国经济的影响还在进一步深化。”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22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正在恶化,表现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恶化、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失业增加、居民预期收入减少、消费者信心在下降、消费支出增长处于停滞、信贷紧缩,投资者的信心受挫等方面。由此可见,次贷危机不仅让美国楼市乃至整个金融市场出现动荡,还波及全球大中国家的金融机构甚至是市场。 再者,次贷风暴的影响远不及于此。亚太发展中国家也被卷入这场危机。据报道,韩国和泰国通胀率已分别创下七年和近十年新高,印尼通胀率也升破10%,这令亚洲决策者面临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就越南方面,为促使越南盾对美元升值并降低通胀,越南央行自2007年底至今先后三次提高每日越南盾兑外币交易浮动幅度至2%。同时,越南央行设定了每日参考汇率。然而,越南盾情况却不见好转。上周末,在Panasonic Communications Vietnam Co.

以来中国通货膨胀历程

西 方 经 济 学 (宏观) 标题:1980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历程的了解专业:经济管理学院12人力(2)班 鲍泽成 2013年11月

1980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历程的了解 摘要: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自1980年左右前后开设共经历了 4 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最近一次通货膨胀持续时间较长。物价水平,特别是房价、食品价格水平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是国际热钱的涌入,货币流动性过剩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工资价格螺旋式上升。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应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做为宏观调控的目标,积极应对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强市场价格的监管,完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由流通性过剩,大力整顿金融秩序。 关键词:中国通货膨胀历程原因对策 一、通货膨胀相关概念 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努力探究通货膨胀现象,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而统一的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关于通货膨胀概念,在经济学文献中大多定义为:它是指在货币流通中的这样一种现象,即投入流通中货币,尤其指纸币发行量过多,大大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以至引起物价快速上升的结果。 二、我国的通货膨胀历程和影响 (一)、1980年以来我国的货膨胀历程 我国在历史上一共有 4 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发生在 1979-1980 年。在这 2 年

期间,我国财政赤字已达到了 170 亿元,国家不得不通过增发 130 亿元货币来弥补国库亏空,1980 年底,全国市场货币流通量比1978 年相比增长了 63.6%,大大超过了同期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的 16.6%和社会零售业增长 37.3%。自然引发了改革开发以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使物价水平空前上涨了 6%。之后通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的办法控制了本次通货膨胀。 我国历史上第 2 次通货膨胀发生在 1986-1988 年。1986 年后,随着商品价格的放开和工资改革的推行,旧有价格体系和经济结构中的不合理因素又使通货膨胀再次爆发。1987 年,我国的货币供给量达到了 1454 亿,比1983 年增加了 925 亿元,增幅达到了 174%。这是因为职称评定、工资改革、基础建设的升温,乡镇企业以及银行信贷形式的大批上马,导致了货币需求的大量增长,央行采取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和百元大钞的形式应对本次货币需求增加,却导致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1988 年 3 月,上海率先对 280 种商品提高价格,相继大中城市也对商品提高价格。提高价格的商品占总商品量的 80%,平均价格增长率达到 30%,最高的上涨 80%。最终依靠政府的行政 力量解决了本次通货膨胀。 第 3 次发生在 1992-1994 年,由于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国家全面放开了对过去发放票证,限额供应的商品限制,允许以溢价的形式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定价。同时,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统一定价和指导定价的几乎所有商品都根据成本和市场需求重新订立价格。为了弥补差价,提高职工待遇,企业新上项目,对外投资,一再扩大银行信贷规模,政府也大搞开发区、开发房地产,这使许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 40%,许多企业要靠“三角债”来维系生存,国内货币发行量增幅达到 35%直接导致物价普遍上涨,1993 年通货膨胀率为 13.2%,1994 年达到 21.7。 第 4 次是从 2003 通货膨胀开始算起。除 2009 年我国经济回暖等因素,我国近几年的通货膨胀率都在 5%上下波动。但我国政府为了能够使社会稳定,所统计出来的官方统计数据比较保守。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计算方法或者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统计方式,我国近几年的通货膨胀率都维持在13%左右。 (二)、通货膨胀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如果是比较温和通货膨胀,往往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一些好处。比如当出现低通货膨胀时,企业主看到商品价格有所增加,就会增加投入和产出,雇佣更多的劳动力,这就增加了劳动岗位,并且在物价缓慢上涨的同时,企业主会在社会与工会的压力下增加工人的工资,工资提高了,劳动者的消费倾向也会增加。从总的角度来看,国民经济是向前发展的。但是此次通货膨胀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大多是消极的,后面提到的通货膨胀均指高通货膨胀率的通货膨胀。 三、我国本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一)、我国的货币流通性过剩 我国的货币流通性过剩主要是因为我国近年来的贸易顺差严重,导致国内外汇储备过多引起的。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推行“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战略,实行以创汇为主要目标的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通货膨胀分析报告

《金融概论》分析报告 学院:商学院 班级:09物流管理2班 组员:黄金安 王飞 张帅 葛梦 姜雪健

《中国通货膨胀》分析报告 1.通货膨胀的定义 2.通货膨胀的衡量与计算方法 3.各年通货膨胀率与分析 4.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与后果 5.通货膨胀政府与个人应采取的措施 6.辩证分析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一般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普遍的上升过程,或者说货币价值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下降过程。通货膨胀也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膨胀不是指这种或那种商品及劳务的价格上升,而是只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物价总水平或一般物价水平是指所有商品和劳务交易价格总额的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也就是价格指数。 2.通货膨胀的衡量与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通过一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价格指数的变动是如何表明一定时期中发生了多大程度的通货膨胀。 为了简化我们的理解,假定经济中只有A、B、C三种产品进行交易,这些产品价格变动和价格指数的编制如下: 品种数量(件) 基期价格(美 元)本期价格(美 元) 价格变化百分 比 A 2 1.00 1.50 50 B 1 3.00 4.00 33 C 3 2.00 4.00 100 总交易量=2件A+1件B+3件C 基期价格总额=1*2+3*1+2*3=11美元 本期价格总额=1.5*2+4*1+4*3=19美元 基期价格指数=11/11*100=100 本期价格指数=19/11*100=172.7 通货膨胀=(172.7—100)/100*100=72.7% 在这个例子中,本期价格总水平即本期价格指数比基期价格总水平上升72.7%。即这一时期(从基期到本期)的通货膨胀率为72.7%。 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一般有三种: 消费价格指数(CPI),又称生活费用指数,指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的生活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计算公式是: 一定时期消费价格指数=本期价格指数/基期价格指数*100% 生产者价格指数,又称批发价格指数,指通过计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这种指数用于修正GDP数值,从中去掉通货膨胀因素,其统计计算对象包括所有计入(GDP)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因而能较全面地反映一般价格水平变化,但作为厂商和消费者,主要关心与自己有关的价格水平变化,从中判断自己受到通货膨胀影响有多大。在了解了如何计算通货膨胀率与价格指数的运用,我们通过具体的数据来探讨中国的通货以及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3.各年通货膨胀率与分析

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我国在经历了1998-2002年的通货紧缩以后,迎来了物价缓和性和波动起伏性上涨的新一轮通货膨胀周期。2003-2006年,我国的CPI指数上升幅度较小,分别为1.2%,3.9%,1.8%和1.5%。而进入2007年后,物价上涨幅度明显加大。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低迷期,接着在2010年又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 年份GDP增长率通胀率存款利率外汇(10亿 美元)2002 9.1 -0.8 1.98 286.407 2003 10 1.2 1.98 403.251 2004 10.1 3.9 2.25 609.932 2005 11.3 1.8 2.25 818.872 2006 12.7 1.5 2.25 9545 2007 14.2 4.8 3.6 15282.49 2008 9.6 5.9 3.6 19460.3 2009 9.2 4.3 23991.52 2010 10.3 4.4 28473.38 中国2002-2010年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存款利率及外汇 1

理论上,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需求拉上的通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因而要使产量再增加已经不可能,引起物价的普遍上升。2003年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上最宽松货币的时期。期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表述历经了“适度宽松、宽松、适度从紧、从紧”等多次变化,但每年央行都向市场注入大量货币,2006年为14500亿元,2007年为14700亿元,2008年高达18600亿元,2009年更高达27500亿元。2002-2009年,央行资产从5万亿元涨到24万亿元,广义货币从18万亿元涨到68万亿元(超过美国的8.8万亿美元,而中国的GDP 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银行资产从23亿元涨到88万亿元,而同期名义GDP只涨了1.83倍。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增加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一旦人们意识到经济正处于通胀时,就会要求工资上涨,以求得和以前同等的购买力。这样,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便会进一步提高商品价格,进而导致物价进一步上涨,形成恶性循环。通胀会使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如棉花、糖、石油等等,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发生以后,大多数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商品和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