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教学导案

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教学导案
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教学导案

复杂电磁条件下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教案

作业准备

1、清点人数

2、宣布作业提要

课目:复杂电磁条件下无线电通信抗干扰

目的:使同志们了解复杂电磁条件下无线电通信干扰的主要形式和特点,掌握抗干扰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提高在复

杂电磁条件下完成通信保障任务的能力。

内容:1、敌实施电子干扰的手段;

2、受电子干扰的种类和特点;

3、抗干扰的基本方法。

时间:30分钟

方法:理论讲解、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地点:专业教室

要求:1、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2、勤于思考,踊跃发言。

作业实施

[提示要点]

同志们,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是复杂电磁条件下,无线电通信抗干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通信作为信息的传输渠道,被一下子从战争的后台推到了前台,成为战争进程中

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本世纪初,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国防大学金田教授针对在这场战争发表了题为《“人间蒸发”的共和国卫队》的文章,文章中写道:“共和国卫队由南北两个军构成,共编为3个装甲师、1个机械化师、2个步兵师和若干个独立旅,总兵力约14万人。主要负责保卫伊首都巴格达。战争之初,各国军事专家都认为在巴格达的郊外将会发生此次战争中最激烈的战斗。然而,当美军的地面部队兵临城下时,巴格达城内几乎见不到这支部队的影子,只有大量被丢弃的坦克、火炮和散落的共和国卫队军旗证明着这支部队存在过。”那么,为什么共和国卫队会“人间蒸发”呢?美国的战争报告给出了答案。原来,在战争之初,美军即以精确火力打击,摧毁了伊军的通信枢纽和指挥中心。随着美军地面部队的不断推进,又先后利用电子战飞机、无人机、电子战分队等电子对抗力量对共和国卫队的指挥控制中心、通信枢纽实施干扰。导致共和国卫队的通信联络陷入瘫痪,同时又利用各种通信渠道散布萨达姆政权已被推翻、战争已经结束等假消息。共和国卫队的士兵在得不到上级指令、真假消息又难以分辨的情况下,早已军心涣散、无心应战,纷纷丢下武器,扮成平民,逃出了巴格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未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如何面对复杂的电磁环境,保障通信畅通,已是摆在我们每一个通信兵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一课题。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12-18T11:43:54.6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张斌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信息化的脚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无线通信技术也被广泛的使用,它让人们的生活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内容更充实。 陕西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宝鸡 721006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信息化的脚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无线通信技术也被广泛的使用,它让人们的生活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内容更充实。无线电通信技术和有线电通信相比,具有不用架设传输线路线、脱离传输距离限制、传输距离远、通信灵活等优点,备受市场的青睐。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无线通信技术。无线电通信在高科技信息化时代拥有更大的发展机会。本文主要从无线电波的来源开始,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目前的情况及其发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现状;趋势 随着当前无线电通信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其在发展中的各种应用使得其成为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手段和应用过程。随着当前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不断增加,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普及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在发展过程中的普及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通信方法随着当前科学技术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无线电通信技术愈来愈成为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通信手段,拥有者广阔的市场。因此,在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应用开发的发展潜力无穷,这就使得我们在研究和开发的过程中对其展开全方位的施工方式,为无线电通信技术创新出谋划策,为全球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的通信事业贡献力量。 1.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基站、无线终端、应用管理服务器三部分组成,按照传输距离可以分为基于IEEE802.15 的无线个域网(WPAN)、基于IEEE802.11 的无线局域网(WLAN)、基于IEEE802.16 的无线城域网(WMAN)、基于IEEE802.20 的无线广域网(WWAN)等四类。无线通信技术按照不同的要求,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照移动性可以划分为移动接入式和固定接入式;按照带宽可以分为宽带无线接入和窄带无线接入;按照传输距离可以分为长距离无线接入和短距离无线接入等。 2.无线通信技术的历史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信息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线通讯技术的创新不断涌现,并在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沟通方式、管理方式等发生重大改变,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通信技术从固定方式发展到移动方式,在移动通信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五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军用装备,这个阶段的移动通信设备是采用短波频及电子管技术,在50年代初,才出现了150MHZ VHF 单工汽车公用移动电话系统MTS。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这个时期的移动通信设备器件已开始向半导体过渡,频段扩展至UHF450MHZ,并形成了移动环境中的专用系统。同时,也很好的解决了移动通信网络与公用电话网的融合问题。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这个阶段提出了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并在70年代末开始进行AMPS试验。频段扩展至800MHZ。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是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大发展时期,移动通信技术开始逐步向个人通信业务方向转变;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至今,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始兴起并应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化工作加速推进,样机研制和现场试验蓬勃发展,第二代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平滑过渡,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不断增加。 3.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现今,无线通信产业两个重要特点是:1.大众移动通信发展十分强劲,新技术应用更新不断加快。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2.无线宽带通信技术的研究、应用不断发展。 全球移动市场呈总体增长,不均衡增长的趋势。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新增用户日益减少;而在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用户数增长迅猛。从数据新业务市场的增长来看,韩国、日本呈现爆发态势,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发展的新热点。移动通信仍是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移动通信用户超过30亿人,四大3G标准(WCDMA、CDMA2000、TD - SCDMA、WiMAX)演进技术不断出现,商用进程加速,全球有10亿人被3G网络覆盖。光通信已成为电信业务传输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得到了高速发展。在超长距离传输方面,也已达到了4000km无中继的技术水平。源于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巨大冲击,固网主导运营商开始寻求各种形式的FMC(Fixed Mobility Convergence,固定移动融合)整合服务。IMS(IP多媒体子系统)为网络融合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结构,极大地促进了网络融合的进程,三网融合进程加速。 4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不同通信技术相互补充与融合 无线通信技术的种类使得他们在一些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覆盖范围、使用领域、传输速率、技术水平等方面,但是也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因此,把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构成一体化的无线通信网络,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从而提高无线通信技术的服务水平与服务领域,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捷。 3.2 无线通信技术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有效结合 将这两个相结合,能够扩大无线通信技术的覆盖范围,并极大提高无线通信技术的数据传输速率。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基本应用于固定环境中的高速接入。要实现两种技术的融合,开发商应充分结合二者的技术特性以及应用范围,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达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目的。 3.3 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NGN的有机融合 就NGN技术的发展趋势而言,固定网络会朝着信息化、高宽带化的信息通信方向发展。因此,基于这一发展背景,无线通信技术的相关传输方式便会得到广泛地应用,从而促进NGN技术的发展。实现系统化的技术整合,促进固定无线通信技术一体化的形成,充分发挥出不同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作用。不过,这个发展趋势要经历极为漫长的过程,需要在技术、资金、人力方面的投入。

无线通信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目录 一、引言 (2) 二、无线通信的分类 (2) 1.GSM接入技术 (2) 2.CDMA接入技术 (2) 3.GPRS接入技术 (2) 4.蓝牙技术 (3) 5.WCDMA接入技术 (3) 6.3G通信技术 (4) 7.无线局域网 (4) 三、无线通信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4) 1.无线通信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4) 2、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4) 3.无线通信技术在调度通信中的应用 (5) 4.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在消防中的运用 (6) 5.激光无线通信技术在宽带接入中的应用 (7) 6.无线通信技术在远程医疗系统中的应用 (8) 四、无线通信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9) 1.技术分析 (10) 2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11) 五、结束语 (12) 参考目录

无线通信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前言 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微波是一种无线电波,它传送的距离一般只有几十千米。但微波的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很大。微波通信每隔几十千米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卫星通信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在地面上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或移动体之间建立微波通信联系。 二、无线通信的分类 1.GSM接入技术 GSM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是目前个人通信的一种常见技术代表。它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 2.CDMA接入技术 CDMA即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缩写,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CDMA手机具有话音清晰、不易掉话、发射功率低和保密性强等特点,发射功率只有GSM手机发射功率的160,被称为“绿色手机”。CDMA数字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高效的频带利用率和更大的网络容量、简化的网络规化、通话质量高、保密性及信号覆盖好,不易掉话等。另外,CDMA系统采用编码技术,其编码有4.4亿种数字排列,每部手机的编码还随时变化,这使得盗码只能成为理论上的可能。 3.GPRS接入技术 GPRS是分组交换技术。GPRS的用途十分广泛,包括通过手机发送及接收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浏览等。GPRS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数据传输速度非WAP所能比拟。目前的GSM移动通信网的数据传输速度为每秒9.6K字节,而GPRS达到了115Kbps 此速度是常用56Kmodem理想速率的两倍。除了速度上的优势,GPRS还有'永远在线'的特点,即用户

无线通信的发展历程

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两项基础是多址接入(Multiple Access)和双工(Multiplexing)。从1G到4G的无线通信系统演进史基本上就是在这两项技术上进行不断改进。 多址接入技术为不同的用户同时接入无线通信网提供了可能性。给出了三种最典型的多址接入技术:FDMA、TDMA和CDMA的比较。 双工技术为用户同时接收和发送数据提供了可能性。两种最典型的双工技术:FDD模式和TDD模式。 中国无线通信科技发展史和未来走向范文 当今,全球无线通信产业的两个突出特点体现在:一是公众移动通信保持增长态势,一些国家和地区增势强劲,但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二是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热点不断,研究和应用十分活跃。 1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人们要通信息化开创新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商贸方式、金融方式、思想交流方式、文化教育方式、医疗保健方式以及消费与生活方式。无线通信也从固定方式发展为移动方式,移动通信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主要用于舰船及军有,采用短

波频及电子管技术,至该阶段末期才出现150MHZ VHF单工汽车公用移动电话系统MTS。 第二阶段为50年代到60年代,此时频段扩展至UHF450MHZ,器件技术已向半导体过渡,大都为移动环境中的专用系统,并解决了移动电话与公用电话网的接续问题。 第三阶段为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频段扩展至800MHZ,美国Bell研究所提出了蜂窝系统概念并于70年代末进行了AMPS试验。 第四阶段为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为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兴起与大发展阶段,并逐步向个人通信业务方向迈进;此时出现了D-AMPS、TACS、ETACS、GSM/DCS、cdmaOne、PDC、PHS、DECT、PACS、PCS等各类系统与业务运行。 第五阶段为90年代中至今,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开始兴起,其全球标准化及相应融合工作与样机研制和现场试验工作在快速推进,包括从第二代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平滑过渡问题在内。 2 第一代无线通信系统 采用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组建的模拟蜂窝网也被称为第一代(First Generation,下称1G)无线通信系统。这些系统中,话务是主要的通信方式。由于采用模拟调制,这些

物理第八章 电能与磁 8.4 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

物理第八章电能与磁 8.4 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不属于电磁波 B.电磁波的波长越短则频率越低 C.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2 . 如图所示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和直升飞机,关于它们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B.航空母舰利用的核能是在核反应堆中轻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它属于一种新能源 C.当甲板上的飞机都升空执行任务后,航空母舰在大海中的吃水深度将不变 D.航空母舰上的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发现敌方的军事目标 3 .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 B.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就系统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C.汽油机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燃烧的汽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D.超导材料可以应用于电饭锅的电热丝 二、实验题 4 . 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所用的实验电路及器材规格如图1所示.

(1)小明闭合开关进行实验,他将滑片调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2所示.示数为_____V,为使灯泡正常发光,他应将滑片向移动_____(选填“左”或“右”): (2)在后续的实验中,小明发现由于电压表量程的限制,小灯泡两端电压无法调至3.8V.在器材不变的情况下,为达到实验目的,你的具体改进方案是_____; (3)小华同学利用图3所示的实验方案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实验步骤如下:第1步:将电阻箱R0阻值调至19Ω,断开S3,闭合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_____A;第2步: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断开S2,闭合S1、S3,电流表示数如图4所示,为_____A;第3步: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_____W; ②若在①第2步中,小华无意中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了少许,则据此可判断他最终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值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 5 . 如图所示,R1=25Ω,小灯泡L的规格为“2.5V 0.3A”,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S1、S2都断开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压; (2)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变为0.6A,求R2的功率.

最新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 知识讲解

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 【学习目标】 1.知道无线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它的速度等于光速。知道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 2.知道无线电波的几个主要波段,它们的传播特点和主要用途。 3.知道什么是模拟信号、调频、调幅和调谐。 【要点梳理】 要点一、无线电波 1、定义:电磁波中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部分,叫作无线电波。 2.无线电波主要可分为四个波段:长波、中波、短波、微波。 要点诠释: 1.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磁场产生的,它的频率范围为30HZ~1019HZ。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电磁波,但它们处在不同的频率范围 2.无线电波与声波一样也有不同的频率,不同的频率对应不同的波长,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反之,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要点二、无线电波的传播及应用 1.无线电波传播的特点: (1)与光的传播相同,不需要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3×108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几乎相同。 (2)无线电波也具有能量,但在沿地球表面附近的空间传播时能量会不断损失,而且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能量损失越大;频率越低(波长越长)能量损失越小。 (3)频率越高,传递信息就越多。 (4)波长越长,如长波、中波,能绕过障碍物的本领越大。波长短,如短波、微波,遇较大的障碍物不能绕过,会受到阻挡。 (5)微波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还能穿过电离层。 2.不同频率范围的无线电波的传播特点和应用 1.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及应用如图所示。

2.无线电波的三种传播方式,如图所示。 3.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的三颗同步卫星基本上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如图所示。 要点三、无线电通信 以广播电视为例(如图,与运输货物进行类比): 1.货物装箱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 较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蓬勃发展,出现了各种标准的无线数据传输标准,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和不同的应用场合,本文将目前应用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总结和预见了它们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Zigbee Bluetooth UWB Wi-Fi NFC Sever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mparison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computer technolog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ve a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emerged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tandard,they hav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different applications,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and summarized and foresee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一.几种无线通讯技术 (一)ZigBee 1.简介: Zigbee是基于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根据这个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技术。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ZigBee是一种高可靠的无线数传网络,类似于和网络。ZigBee数传模块类似于移动网络。通讯距离从标准的75m到几百米、几公里,并且支持无限扩展。ZigBee是一个由可多到65000个无线数传模块组成的一个无线数传网络平台,在整个网络范围内,每一个ZigBee网络数传模块之间可以相互通信,每个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可以从标准的75m无限扩展。与的CDMA网或GSM网不同的是,ZigBee网络主要是为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数据传输而建立,因而,它必须具有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价格低的特点。而移动通信网主要是为语音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摘要:认知无线电是一种通过与其运行环境交互而改变其发射参数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新的智能技术,其核心思想是CR具有学习能力,能与周围环境交互 信息,以感知和利用在该空间的可用频谱,并限制和降低冲突的发生,认知无线电就是通过频谱感知(Spectrum Sensing )和系统的智能学习能力,实现动态频谱分配(DSA 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 )和频谱共享(Spectrum Shari ng )。本文主要分析认知无线电的起源,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概要,认知无线电的相关标准化进程以及认知无线电的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对认知无线电进行一个概述,从而加深对无线电的认知与了解。关键字:认知无线电、起源、关键技术、标准化、应用 随着无线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无线通信技术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香农信息理论,这些通信系统对无线频谱资源的需求也相应增长,从而导致适用于无线通信的频谱资源变得日益紧张,成为制约无线通信发展的新瓶颈。另一方面,已经分配给现有很多无线系统的频谱资源却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为解决无线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出现了许多先进的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如链路自适应技术、多天线技术等。这些技术虽然能提高频谱效率,但仍受限于Sha nnon理论。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大量研究表明:ISM频段以及适用于陆地移动通信的2GHz 左右授权频段过于拥挤,而有些授权频段却经常空闲。因而提出了认知无线电。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智能频谱共享技术。它通过感知频谱环境、智能学习并实时调整其传输参数,实现频谱的再利用,进而显著地提高频谱的利用率,通过从时间和空间上充分利用那些空闲的频谱资源,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难题。 1.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历程

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

第一章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 我们在物理学的学习中知道,通有交流电的导线,会在它周围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又能在它周围引起变化的电场,而变化的电场还将在它周围更远的空间引起变化的磁场。这种不断交替变化,由近及远传播的电磁场就叫电磁波。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叫无线电波。 无线电广播、电视广播都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传播信号的。现代通讯离不开无线电波。本章将介绍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波段划分,以及它的发射与接收。 第一节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与波段划分 一、无线电波波段的划分 表1-1无线电波波段的划分 理论和实验都可以证明,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跟实验测得的光速相等,即 C=3.0×108m/s 无线电波在一个振荡周期T内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长。波长、频率和无线电波传播速度c的关系为 λ=c/f

式中:λ一无线电波的波长,单位m ; c 一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单位m/s; f 一无线电波的频率,单位H Z 无线电波的波长从不到一毫米到几十千米(频率范围由几十千赫到几十万兆赫)。通常根据波长〔频率)把无线电波划分成几个波段,如表1-1所示。 二、无线电波的传播 无线电波是横波,即电场和磁场的方向都跟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在无线电波中各 处 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也总是互相垂直的,如图1-1所示。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传播特性不相同;其传播方式大致可分为地波、天波和空间波三种形式。 (一)地波 沿地球表面空间向外传播的无线电波叫地波,如图1-2(a)所示。波具有衍射特性,当无线电波的波长大于或相当于山坡、建筑物等障碍物的尺寸时,它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 地球是导体,地波沿地面传播时,地球表面因电磁感应而产生感应电流,因此要消耗能量,并且能量损耗随频率升高而增大。考虑到能量损失,只有中、长波才利用地波方式传播。由于地波传播稳定可靠,在超远 程无线电通讯和导航等方面多采用中长波。 图1-1无线电波传播示意图 (二)天波 依靠电离层的反射作用传播的无线电波叫做天波,如图1-2(b 〕所示。在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中,大约在60km 到400km 的范围内,由于太阳光的照射,气体分子分解为带正电的离子和自由电子,这就是电离层。电离层一方面可以反射无线电波,反射本领随频率增大而减小。实践表明,波长短于10m 的微波会穿过电离层飞向宇宙,它只能反射短波或波长更长的无线电波。电离层另一方面要吸收无线电波,吸收本领随频率减小而增大,中波和中短波一部分被吸收,因此,只有短波多采用天波方式传播。 天波传播受外界影响较大,它与电离层强度、太阳辐射强度等多种因素有关,.由于这些原因,收音机夜晚收到的电台比白天多, (三)空间波 沿直线传播的无线电波叫做空间波,它包括由发射点直接到达接收点的直射波和经地面反射到接收点的反射波,如图1-2(C 〉所示。

第八章8.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

第八章8.4 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 执教:上海市姚连生中学翟连娣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学习无线电波的传播和应用、无线电通信。本节涉及的是现代科技的内容,学习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对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高中物理学习打基础。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学生知道奥斯特实验和声波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通过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对无线电波的产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声波作类比,说明无线电波也有不同的频率,对频率与波长的关系有个定性的了解。通过推测各波段可能的传播方式以及设想无线电波的应用,知道无线电波的用途。通过将无线电波传递信息的过程与飞机运输货物的过程作类比,知道无线电波传递信息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经历对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进行推测及对应用进行设想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家探索的历程,激发求知欲,提高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了解我国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的发展状况,激发爱国热情,感悟无线电通信在文明进步、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无线电波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知道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 (3)知道无线电波的几个主要波段,它们的英文缩写、传播方式和主要用途。 (4)知道模拟信号、调频、调幅和调谐。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进行推测及对应用进行设想的过程。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经历对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进行推测及对应用进行设想的过程,体验科学家探索的历程,激发求知欲,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了解我国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的发展状况,激发爱国热情,感悟无线电通信在文明进步、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无线电波的应用。 难点:无线电通信。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收音机、导线、一节1号电池。 2、演示实验器材:电池组、线圈、小磁针、电流计、蹄形磁体。 3、课件:自制演示PPT幻灯片、Glodwave软件。

浅析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历史与最新趋势

浅析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历史与最新趋势 摘要:文章主要追溯了国内外无线充电技术在近一百年里的发展历史。通过对无线充电技术最新发展现状的解读,浅析其当今发展的四大趋势,即发展领域扩展化、发展动力多重化、实现方式多样化与智能化以及发展瓶颈明朗化,并就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无线充电;历史;发展现状;趋势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充电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无线充电,顾名思义,就是在不借助金属导线以及其他物理连接的条件下,以空气为介质实现电能传输,为设备进行充电。现阶段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实现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利用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实现电能传输的电磁感应式,第二种是利用电磁耦合共振效应的电磁共振式,第三种是将电力以微波的形式辐射到接收端的电磁波辐射式。目前,无线充电技术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 发展历史与现状 1.1 国外发展历史与现状 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WCT)并不是一项新兴的技术,早在1890年,克罗地亚的发明家、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就提出一个大胆的构想:把地球作为导体,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建立起低频共振,利用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远距离传输电力,并且将这一设想付诸于实践。虽然这项研究最终因经费被撤、危险系数过高等原因终止,但却为人们打开了无线充电技术梦想的大门。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研究人员沿着特斯拉的脚步,对该技术有了非常多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2007年6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利用电磁共振器和电源隔空点亮了一盏2 m开外的60 W电灯泡。日本昭和飞机工业公司在2009年At International 会展上展出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无线传输电力的非接触式电源供应系统。2010年9月,日本富士通公司利用磁共振技术实现设备无线充电。2011年7月第一辆无线充电电动车在韩国首尔公园试运。2012年9月,诺基亚发布的两款智能手机:Lumia920和Lumia 820,可实现无线充电,引发公众热议。2013年芬兰首都机场,为乘客免费提供无线充电器。2013年3月,苹果公司的一项名为“保护外套综合感应充电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书曝光。在各经济大国的研究团队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无线充电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它已经从最初的概念设想发展到如今的生活实用地步。 1.2 国内发展历史与现状 我国在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的起步滞后于国外,目前还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在国外市场旋风般的影响下,近十年来我国的无线充电技术取得了一些进展。

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教学设计

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 【教学目标】 1.知道无线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它的速度等于光速。知道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 2.知道无线电波的几个主要波段,它们的英文缩写、传播方式和主要用途。 3.知道什么是模拟信号、调频、调幅和调谐。 【教学重难点】 1.无线电波的应用; 2.无线电通信。 【教学过程】 1.无线电波。 无线电广播和无线电通信都离不开电磁波,电磁波是继语言、文字、和电流之后人类发明和使用的又一信息载体。 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磁场产生的,电磁波和其他类型的波一样都有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 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电磁波,但它们处在不同的频率范围。 电磁波不仅可以用来通信,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用途,但电磁波也会带来新的污染,知道它的利弊,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电磁波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0×108m/s。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2.无线电波的分类及特点。 电波类型。特点。应用。 长波。 中波。 短波。 微波。 3.无线电通信。

(1)无线电波的发射:高频振荡电流→声音信号电流→高频调制电信号→发射无线电波。 (2)无线电波的接收:接收无线电波→调谐选择所要接收的电磁波→检波获得声音信号电流→耳机放音。 【作业布置】 一、填空题。 1.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跟光速相同,等于米/秒,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千米/秒。 2.无线电波主要可分为四个波段,分别为、、、和。 3.要实现全球通信,只要颗卫星就可以实现。 4.叫频率。 5.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航天器“神州五号”,当其在离地球两万米的高空中给地面控制中心发送信号后,经过秒延迟地面才会收到。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频率越高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越快; B.频率越低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越快; C.频率不同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相同; D.频率不同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也不同。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无线电波是一种信息运载工具; B.无线电波在真空的传播速度等于3×105米/秒; C.飞机导航可以用无线电波实现; D.我们生活的空间充满无线电波。 3.微波炉门的玻璃内嵌有金属网,这样做的目的为() A.为了美观; B.为了使玻璃门的强度更高,不易破碎; C.为了防止微波泄漏; D.通电加热,使微波炉内温度更高,食物熟的更快。 4.美国人正在致力研究一种比“飞毛腿”更加“苗条”的导弹,关于让导弹更“苗条”的目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析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f2218037.html, 分析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创新 作者:邓恒 来源:《锋绘》2018年第06期 摘要:无线电通信技术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尽管中国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较晚,但随着近年来该领域的投资增加,发展趋势有所提高。无线电通信技术使人们能够在没有地理和时间限制的情况下进行通信,这大大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本文主要阐述了无线电通信技术仪表的发展,优缺点,分析了其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未来创新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无电线;通信技术;创新 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基本上是将信号转换成无线电波进行传输,以确保信号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满足人们的通信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了更先进的技术,使无线技术的使用更加成熟,为人们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好。 1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分析 1.1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 在19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马克斯韦尔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并预测了电磁波的存在。1895年,俄罗斯物理学家发明了无线电并宣布了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诞生,于1901年,英国和纽芬兰进行了2,700公里的长途无线通信,而无线电技术正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目前,计算机技术将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和超远程信息管理技术相结合,创造出在制造、气象、军事和其他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 1.2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优势 首先,在应用无线电通信技术之前,地理限制是人们沟通的最大障碍。沟通越多,沟通就越困难。无线电技术克服了地理限制,允许不同地区的人们以语音、文本、视频和数据的形式进行通信。其次,沟通的稳定性很高。无线电波不易影响环境因素影响,使通信过程非常顺畅。最后,无线电移动性非常好,人们可以随时进行通信。 1.3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不足 与其他通信方法相比,无线技术也具有一些缺点。同时,外界可以轻易拦截无线电信号,造成重要信息或机密性的丢失,影响人们的信息安全,甚至对企业、军队和政府造成重大损害。因此,由于現代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缺点,目前研究最佳通信方法以提高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机密性和可靠性已成为热门话题。

无线电导航的发展历程

无线电导航的发展历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1.无线电导航的发展历程 无线电导航是20世纪一项重大的发明 电磁波第一个应用的领域是通信,而第二个应用领域就是导航。早在1912年就开 始研制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电导航设备,即振幅式测向仪,称无线电罗盘(Radiocompass),工作频率一兆赫兹。1929年,根据等信号指示航道工作原理,研制了四航道信标,工作频率为一兆赫兹,已停止发展。1939年便开始研制仪表着陆系统(ILS),1940年则研制脉冲双曲线型的世界第一个无线电定位系统奇异(Gee),工作频率为28一85兆赫兹。1943年,脉冲双曲线型中程无线电导航系统罗兰A(Loran-A)投入 研制,1944年又进行近程高精度台卡(Dessa)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研制。 1945年至1960年研制了数十种之多,典型的系统如近程的伏尔(VOR)、测向器( D ME)、塔康(Tacan)、雷迪斯特、哈菲克斯(Hi-Fix)等;中程的罗兰B(Loran-B)、低频罗兰(LF-Loran)、康索尔(Consol)等;远程的那伐格罗布((Navaglohe)、法康(Facan)、台克垂亚(Dectra)、那伐霍(Navarho),罗兰C(Loran-C)和无线电网(Radionrsh)等;超远程的台尔拉克(Delrac)和奥米加(Omega)与。奥米加;空中交通管制的雷康(Rapcon)、伏尔斯康(VOLSCAN)、塔康数据传递系统(Tacandata-link)和萨特柯((Satco)等,另外还有 多卜勒导航雷达(Doppler navigation tadar),这期间主要保留下来的系统如表1 表1主要地基无线电导航系统运行年代表 1.1 无线电导航发展的重大突破 1960年以后,义发展了不少新的地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如近程高精度的道朗((TORAN)、赛里迪斯(SYLEDIS)、阿戈(ARGO)、马西兰(MAXIRAN)、微波测距仪(TRISPONDER)以及MRB-201,NAV-CON,RALOG-20,RADIST等等;中程的有罗兰D (Loran-D)和脉冲八(Pulse8)等;远程的恰卡(Chayka);超远程的奥米加((Omega与);突破在星基的全球导航系统,还有新的飞机着陆系统。同时还开始发展组合导航与综合导航系统,以及地形辅助导航系统等。表2列出几种常用的系统及主要性能与用量。 表2几种常用的地基系统性能与用量 *D为飞行距离。

南昌市2020年九年级下册物理 8.4 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 练习题A卷

南昌市2020年九年级下册物理 8.4 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练习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B.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之比为1:8 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 D.乙物质的密度为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庭电路中漏电保护器开关突然断开,一定是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B.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使用煤炭、石油和利用太阳能都会造成空气污染 D.摩擦生热过程中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3 . 微波通讯的“微波”是 A.电磁波B.声波C.次声波D.超声波 4 . 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将在中国的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我国运动员备战冬奥会时,在不同比赛项目上的英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速度滑冰运动员在水平冰道上加速冲刺的过程中,其所受合力为零 B.乙图中: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C.丙图中:越野滑雪运动员在斜坡雪面向下滑行的过程中,其惯性增大 D.丁图中:运动员将冰壶沿水平冰面推出后,冰壶的动能逐渐减小 5 .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通常用来制作光纤的材料属于 A.绝缘体B.导体C.超导体D.半导体 6 . 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生利用激光治疗近视眼是电磁波在信息方面的应用 B.微波炉内的微波是一种波长很长、频率很低的电磁波 C.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提供全天候的即时定位服务 D.光在光导纤维中沿直线传播,光能损耗非常少 7 . 手机是人们常用的通讯工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机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B.给手机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接听电话时靠声音的响度来辨别对方是谁D.手机既能接收电磁波,也能发射电磁波 8 . 关于磁场、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m/s B.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弯曲导线周围不存在磁场 C.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经多次反射进行传输光信号的 D.发电机是利用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原理进行工作的 9 . 小明家的计算机通过光纤接入互联网,光纤的作用是() A.输电B.通信C.导热D.照明 10 .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由“长征二号”FT1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并分别成功实现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的交会对接,成就了中国人民的“航天梦”如图所示,目前“天宫一号”已超出设计寿命,处于超期服役阶段;将来“寿终正寝”时,在指令控制下落向地球,在大气层烧尽或落进海洋。关于“天宫一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无线通信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全面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通信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发展,通信技术越来越多的渗入到我们的生活并改变我们的生活。无线通信技术在日益增长的无线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这个网络遍布全球的时代,无线网络因其免去了使用实体接线,而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多方面的便利。 一.无线个人网络 蓝牙(Bluetooth)是短距离范围的射频技术,可以用于传送语音和数据资料。蓝牙技术是一种最新的开放式无线通讯标准,蓝牙无线技术使用了全球通用的公开频道(2.4GHz),以确保能在世界各地通行无阻,传输速率可达到10Mb/s。它可以应用于无线设备(如PDA、手机、智能电话、无绳电话)、图像处理设备(照相机、打印机、扫描仪)、安全产品(智能卡、身份识别、票据管理、安全检查)、消费娱乐(耳机、MP3、游戏)、汽车产品(GPS、ABS、动力系统、安全气袋)、家用电器(电视机、电冰箱、电烤箱、微波炉、音响、录像机)、医疗健身、建筑、玩具等领域。在家庭里,蓝牙技术能够让台式电脑与笔记本电脑、便携设备、PDA、移动电话、可照相电话、打印机、数码相机、耳麦、键盘甚至是电脑鼠标在9米距离之内无线沟通,让散落各种连线的桌面成为历史。 蓝牙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你随心所欲地安排室内的家用电器,也不必要找电视遥控器、空调遥控器、音响遥控器等,你可用手机或是车钥匙就能“尽在掌握”;当你的爱人出差在外时,你可通过蓝牙摄像机拍摄你和孩子的生活画面,通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你的爱人就可以看到你们的画面,距离不再是割断亲情的障碍;当你准备开始新的一天工作时,蓝牙技术可以让你在家中就可先行激活汽车,在临近工作地点时,就可激活你的计算机、打印机。你能不受任何约束地通过蓝牙耳机来接听拨打电话,而不用考虑手机放在哪里。 不仅家电产品将不再需要繁琐的电缆连接,而且个人的生活方式也将因此发生改变。人们热切期待蓝牙技术成为“家庭信息化的王牌”。 二.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利用无线电频率的技术,令电脑用户可以以无线的方式,通过电磁波于空中传输信息。除了为用户带来更多的方便外,也免去了不少电缆布局以及因电缆损坏而使网络中断的烦恼。Wi-Fi(Wireless Fidelity)就是这一种无线网络技术。 Wi-Fi原是无线高传真的缩写,现被视为802.11无线局域网络的代名词。Wi-Fi接入点可以为15个用户提供长达50米~100米的无线连接能力。 凭借Wi-Fi技术,用户再也不需先在家中或公司的墙壁上钻孔,才能把缆线接入各个房间。相反,用户只要安装一个无线接入点,并在每台手提电脑上插入无线网络卡(或内建无线模组),就可以在家中或办公室内轻轻松松的使用无线上网。一些公共地方如机场、大型购物商场、休闲咖啡店等,为了方便用户以自己的手提电脑或个 无线通信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 聂立文 湖南交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421002 摘 要: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的角色,使我们的生活更时尚、更便捷。关键词:无线;网络;生活 人数码助理进行无线上网,也架设了与互联网相连的无线局域网以供客户使用,用户可以利用Wi-Fi在任何地点连接到互联网。这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Wi-Fi的自配置技术使得安装和使用都相当简单廉价。 Wi-Fi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一旦所有的条件都成熟了,各种设备就会应运而生。例如,GPS产业可以把Wi-Fi和GPS结合起来使用,为高尔夫选手提供地面障碍物、距离和击球策略等方面的具体信息。出租车司机可以根据信号源地图就可以确定乘客的位置,乘客也可以知道出租车离他还有多远。随着互联网搜索引擎在满足具有本地特色的需求方面做得越来越好,Wi-Fi可以让你确切把握自己的位置;如果你想知道距离你最近的比萨店在哪里,Wi-Fi能够确保让你获得精准得多的信息。 在未来还不止仅仅指出你的准确位置这样简单:在购物时你可以给你的孩子一个小型Wi-Fi信号发射器,让他们去玩具区玩耍,而这样你就可以安心地购物,并且能随时随地地掌握他们在玩具区的行踪;给你的宠物带上一个能发射Wi-Fi信号的项圈,这样它们就不会跑丢了;在博物馆里,你可以利用Wi-Fi来判断你面前的是哪个出口,或者通过支持Wi-Fi功能的个人数字助理或手机来获得展品的有关信息。你还可以知道一个配备Wi-Fi信号发射器的同事是还在工作、能接听电话,还是他正穿过走廊去往洗手间。 三.无线城域网 WiMAX即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系统,是定 点宽带无线城域网(MAN)技术,其技术标准为IEEE 802.16。 WiMAX相对于Wi-Fi的优势主要体现在Wi-Fi解决的是无线局域网的接入问题,而WiMAX解决的是无线城域网的问题。Wi-Fi只能把互联网的连接信号传送到几百米远的地方,WiMAX则能把信号传送约50千米之远。Wi-Fi网络连接速度为每秒54Mb/s,而WiMAX为每秒70 Mb/s。 典型的802.16a通常由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基站或办公场所内的用户接入端组成,每隔50千米建立一个基站,每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可达6 ̄10千米,在该范围内,WiMAX的非视距传输特性与穿透性都极理想,因此,每个基站可连接数千个WiMAX访问者。 WiMAX有望成为目前城市内宽带接入的替代产品,比如DSL、有线电缆、以及其它有线上网方式。一些分析家认为WiMax将替代Wi-Fi热点,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将通过类似于热点的方式接入互联网,代替现有的有线宽带接入。大部分人都希望企业可以通过WiMAx连接到远方的办公室,因为WiMAx标准具有很高的传输速率,有可能成为3G的最大对手。 四.无线广域网 3G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其速率从144Kbps~2Mbps。同时,它具有全球漫游功能,因此3G设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通用。用户可以 使用3G设备收发传真、拨打电话、收发大型电子邮件、上网冲浪以及处理一些高速在线业务。使用3G技术的设备还可以用来接入企业应用,实现视频会议以及收看宽带电视节目。3G将多频无线通信和IP服务这两股重要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为个人化门户网站、移动商务、统一信息(包括高速数据、高质话音、视频)和本地化服务等高级移动互联网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G不仅支持经常出差的商业人士的需要,而且能够帮助我们实施更新的灵活的工作方式,如居家办公和下班后远程接入公司网络。同时,3G也是家庭生活变革的催化剂,它将在许多方面影响我们的家庭和社会生活。3G提供的服务能帮助我们管理个人信息、简化购物等工作,更好地利用我们的时间和提供一些用起来很有意思的服务。 当你乘火车时,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登录银行账户,查看账户余额,再付清几笔账,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你的3G终端完成。一方面节省了时间,另一方面在管理个人财务方面也可以变得更加灵活。当你度假时,你来到一个新的城市。你没有提前预订旅馆,因为你可以抵达目的地时再做。利用你的3G电话,你就可以获得该城市包括旅馆空房情况在内的最新信息。订房后,你还可以用你的移动电话浏览当地旅游景点的视频片断,并可同时与当地旅游局的人员谈话。当你工作时,你收到家里智能冰箱发来的一条信息,告诉你有一些物品用完了,需要添置并已准备好了一份订单等你批准。这样,你在回家的路上就可以去取货了。 五.卫星网络 卫星通信是指地球上的无线电通信站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的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面站组成。特点是通信范围大,电磁波覆盖的范围内任何两点间都可通信,不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只要设置地球站电路就可开通。同时可在多处接收,能经济的进行广播、多址通信。绕地球轨道运行的通信卫星可以处理包括语音、数据以及图像在内的任何通信内容。 只要用户端(小区或者ISP)只需装上一个1.2米~1.8米的卫星天线和卫星接收机,就可以直接从R45接口输出端接收数据。根据不同需要,小区或者ISP的用户可选择DVB接收机、路由器、PC卡、甚至机顶盒等作为远端设备。 卫星通信的服务对象一是大客户,把这个卫星网络作为传输手段;二是一般中小型客户,把卫星作为宽带接入的手段;三是一些特殊的行业和个体的客户,卫星通信对于他们来说是唯一的通信手段,比如地质勘探、森林防火、边防警戒、探险旅游、海上作业等等。这些其他手段不能涉及的地方,卫星通信责无旁贷。 同时我国村通工程的实施,由卫星通信而缩小了数字鸿沟。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可以使我们的千千万万个家庭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 目前,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太空通信卫星则是其重要工 (下转第6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