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实用】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实用】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实用】

2018 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

一、一些常见词语的理解

1、简述、简要述评、简要评述、简要说明、概括说明、概括指出、概述、试述(1)“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评”,就是评论、评价,即讲道理,谈观点。“述评”或“评述” ,就意味着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评价:评定价值高低。(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评述与评价二者的区别在于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偏重于结论。历史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

(2)说明(表明),一般来说就是从事实(材料)得出结论的意思。

如 2005 年江苏卷工业化题第②问“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为例结合史实加以

说明,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此外,“说明”有时相当于“表明”的意思,或相当于从所给材料可得出什么结论(有时题目直接用“表明” )。例如: 1995 年高考三大发明材料题第④问“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问“表明了什么?”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表明什么,说明什么,就是结论是什么。此外还有阐述、分析的含义。指出:是直接说出

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说明”、“指出”,实际就是评述、解答

问题的依据是什么,怎么样?★列举(举出):一个一个的举出来。一般应

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

(3)“简”“简要”“概”“概括”,说到底意思差不多,都包含两层要求:一是要求“简”,就是要求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 ,简单扼要,既要简单、精炼,又要准确抓住要点,亦即抓主干去枝节,点到为止,否则是面面俱到或简而不要。

例如,“,, 指出 19 世纪 70 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此题只要简明扼要地答出有哪三股潮流,

每股潮流写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就行了。当然写出“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必须先回顾 19 世纪 70 年代以前在世界政治领域内的重大历史事件,然后进行归纳、提炼,书写虽然简单,但思维过程并不简单。而学生往往拿到题目总是力求在头脑中直接想出答案(一般很难做到,除非是史实直接再现),一旦想不出就会将记忆库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和盘托出或想起老师“多多益善”的谆谆教导后,一开始就盲目的下笔如有神,结果长篇大论、离题万里,即使有那么一些沾边的内容也因为卷面拥挤、不清楚而成了水草中隐匿的小鱼。

2、体现、反映、表现、意味

体现、反映和说明、表明在历史试题中意思相近,都有由甲而得乙的意思。

体现是某种性质或者某种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反映是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因此,它是间接说明、深层说明、本质说明,而不是直接、表面、现象的说明。换句话说,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透过此现象看到彼险象。表面的能直接看到现象的东西,觉不是体现、反映的东西。

表现,则是就历史情况、历史事实而言,是历史事物本身具体情况外在的表现。

与“反映”、“体现”不同,不是由现象而本质,而是由本质而现象。 ,, 。“表现”部是多方面的,若干点的。

3、结合、联系、据、依据、根据

联系,是联络,结合相关的人或事。结合在这里与“联系”意思差不多。

一般设问的形式是“联系(结合),, ,分析/说明/评价,, 等”。在这类设问中,“联系”、“结合”也可以换成“据”、“依据”、“根据”,题意并为发生变化。联系(结合)的对象,在历史题目中实际上是以之作背景和依据而存在的,用以

说明或论证或阐述后面的问题,也就是说,题中要求“结合(联系)”的内容和后面要回答的问题都是答案所在,但前者要简明扼要,重心应放在分析/评价/说明的事物而不是联系(结合)的对象。

例如:“结合 13 世纪至 20 世纪 20 年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演变”。此题要求答出英国在 700 年间的“经济”、“阶级关系”、“议会”、“政党政治”四个方面的变化,但前两个方面是次要的,后两方面是主

要的;同时后者以前者为背景、依据,两者有密切联系,而不是毫无关系。因此,此题答题内容虽包括四个方面,但不能分别将四个方面的史实一一列出了事,而必须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先述前两个方面的情况,后述后两个方面的情况,才符合题目要求。

★“结合”题要注意“结合”后面与之搭配的求答词的不同。

4、背景、历史背景、原因、社会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客观原因、主

要原因、基本原因、条件、前提条件、前提和条件。

(1)背景: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一般是指一历史事物

在何种情况下发生的,实际上包含了原因、条件两方面内容。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历史背景”与“背景”本质是一致的,在这里“历史”并无实在意义。

(2)原因: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生的因素。一般是回答“为什么” ,也就是必要性;

原因有一因和多因之分,多因又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

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之分,甚至在主要原因中还可以

分出最主要的原因和“决定性因素” 。对于这些相关概念的内涵如果没有准确清楚地认识,不能区别对待,肯定会出现严重失误。

一般地说,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都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在这诸多

原因中,历史发展的客观因素(一般指历史条件)是客观原因,而人的因素(人

们促成事物发展的主观努力)则是主观原因。

“主要原因”和“主观原因”大相径庭,它是指在导致历史事物发生的诸多原因

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这种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有时还不止一种,其中起决定性作

用的又可称之为“最主要的原因” 。在众多原因中,不属于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

“根本原因” 是从本质上说的,即导致事物发生的最本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反映着历史客观规律的要求。一般应在经济基础、社会性质、阶级本质中去寻找。

★尽管‘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都反映都反映了人们的历史认识(不同的人

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根本原因”反映的是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例如对太

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的分析,就应该从农民起义不可能获得成功的理论高

度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透过“中外反动势力绞杀”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所

以,“根本原因”揭示的是事物实质。

“根本原因”不同于“主要原因” ,但某些单项组合选择题的设计,也有将“根

本原因”并列为“主要原因”的情况,这是应该注意的一种特殊情况。在这种设

计中,“根本原因”本身的性质并为改变。

“直接原因” 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因果之间不存在任何中间物,它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往往是指导火线之类的原因。如西安事变的直接原因是张、杨不愿意打内战,要求抗日,与坚持内战剿共的蒋介石发生了矛盾;而事变的根本原因则是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原因”与“社会原

因” 、“基本原因”其实也是一回事。

(3)条件:影响事物发生、存在或发展的因素。一般是回答“有什么” ,也就是回答可能性。

在历史试题中,原因和条件含义基本接近,二者分列时,其含义又基本相同,甚至可以互相替代。当然,这也是不是绝对的,如“抗战为什么能胜利?”等,原因就不仅仅是“必要性” 。原因、条件并列于设问中时,二者的界限较为明显,略有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 ,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 ,即可能性;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革命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前提”,本来是指推理中已知的判断。前提条件,也就是先决条件,若干条件

中主要条件。

前提和条件,实际是指主要条件和其它一般条件。

★解答历史选择题,一定要区别题干中这些相关概念的内涵,明确考察的指向,

这样才能减少失误。

5、目的、直接目的、主要目的、根本目的“目的”是指当时人们在进行某一历

史活动时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它常常用“为了 , ”的介词结构表

示,实质上也属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并且一般都

属于直接原因。

目的或目标可能是多样性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主要目的”。目的有近期、长远之分,一般将近期而又明显的目的称为“直接目的” ,将终极的、实质性的目的称为“根本目的”“根本目的”一般是从从其阶级本性(立场)、阶层(集团)利益、民族利益或所处的历史环境等方面出发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例如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其直接目的在于分割王国的封地,而根本目的则是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分析根本目的要求作深入的思考,它往往反映了我们的历史认识,揭示的是本质问题。

例 1 (2000·全国卷) 1961 年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

高”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A.克服严重的自然灾害

B.巩固“反右倾”斗争的成果

C.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

D.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解析:“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中心是调整,即按照实际情况

降低工农业指标,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建立国民经济新的平衡。而工农业指标过高正是“大跃进”运动的错误的具体表现,所以尽管这一方针有助于克服严重的自然灾难、有助于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但起着主导作用的目的则是为了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故答案为 D 项。

例 2(2000·上海卷)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解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途径。

显然,史实 A、D 不是其所要达到的终极结果。史实 C 项并存于苏俄的其它经济政策中,主要反映了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特点。通过比较,可得出正确答案为 B 项。

5、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事件或概念辨别异同。

这种题一般可分两类:一是在题目中规定了比较的项目,就要按题目规定的项目(也包括顺序)作答,例如:“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等远航在目的、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 ;二是在题目中没有规定具体的比较项目,这

样题目难度就加大了许多,先要在头脑中按历史事件的前(原因、背景、条件等)、中(过程、性质、特点等)、后(结果、作用、影响等)顺序回顾出各自的内容,然后进行提炼、归纳,最后按异、同进行分类作答,这样作出的答案既全面又层次清晰。

6、分析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

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与“综合”相对。

7、经过过程、经历。

一个历史事件的经过一般至少包括发生、发展和结局三个部分。

8、状况(情况):情形。

例如“试述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状况”就包括资本主义经济

危机的爆发情况、特点和影响。

9、现象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

历史试题中“现象”、“表现”都指历史史实或情况,回答时要将与其前面限定

语相关的史实(或情况)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若干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

条理性,切忌东拉西扯。

10、特点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

通俗地讲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因此回答一个历史事件的特点,就要把同类事件进行比较、鉴别,从而找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就要把它与早期革命的法美相比,这样就可以找出:一在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掌握革命的领导权(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二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也不具备)。(特征: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11、焦点比喻事物或道理引人注意的集中点。如“改良派和革命派论战的焦

点是什么?”

12、性质、实质、本质

性质:是事物所具有的特质,即此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属性。

实质:是事物、问题的实在内容。二者都有本质的意思。

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性质,往往从它产生的原因和目的就可抓住一点苗头来。性质着重于区别,定性于是什么,常因所指事物的不同,其具体含义也不一样。如“战争” 的性质,需要着重谈战争的正义性、非正义性(侵略性、反侵略性)等;“革命”的性质,就要从当时的社会形态出发,看革命动力和革命对象,看斗争

纲领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为哪个阶级谋利益等,最终要确定它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

实质:本质。它是指事物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着重于寻根,着眼于固有。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如俄国 1861 年改革,就其性质而言,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

革;表面看是对农奴的解放,就其实质而言,实际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厚颜

史上最全2000个写材料常用词语集锦 (1)

史上最全2000个写材料常用词语集锦 按用途分类 4个字素材 关于学习 静心沉潜,目标专一,洗礼心灵,涤荡灵魂,内正其心,外正其行,学以修身,学以增智,学以提能,学以致用,入脑如心,意解情通,嵌入灵魂,学思践悟,融入血液,铸入灵魂,日积月累,勤学不倦,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引向深入,推向持久,见到实效 关于成果 稳步提升稳中有进稳步提高全面加强全面提升全面深化全面进步全面推进持续 改善持续壮大持续向好持续发展扎实推进成效显著成效明显不断深入不断优化不断增强不断改善不断巩固不断涌现不断扩大明显提升明显增强明显加强明显好转显著增强更加完善更加凸显更加巩固更加彰显更加坚定得到增强得到提高 取得突破加速形成初步形成基本形成初具规模日益规范日益健全扎实推进纵深推进进展顺利深刻转型成果丰硕逐步完善健全完善更趋协调空前释放极大提振 步伐加快均衡普惠殷实安康卓有成效多点开花亮点纷呈硕果累累切实加强富有成效普遍提高活力增强丰富多彩频繁活跃健康发展形成品牌优化提升有序推进蔚然成形大幅提升同频共振合拍共鸣力度空前举世瞩目作用明显空前高涨竞相迸发

1、更加完善更加凸显更加巩固更加彰显更加坚定更加强劲更加响亮更加广泛更加坚强更加鲜明。 2、不断深入不断优化不断增强不断改善不断巩固不断涌现不断扩大不断发展不断提升不断健全。 3、全面加强全面提升全面深化全面进步全面推进全面展开。 4、持续改善持续壮大持续向好持续发展持续完善持续繁荣。 5、明显提升明显增强明显加强明显好转。 6、稳步提升稳中有进稳步提高。 7、得到增强得到提高得到改善。 8、基本建立基本实现基本形成。 9、更趋完备更趋协调逐步完善逐步扭转日益规范日益健全初步形成初步构建加速形成加快完备成效显著成效明显成果丰硕深入推进深入人心大幅提升大力实施相继问世相互促进多点开花亮点纷呈点上出彩线上结果面上开花扎实推进显著增强取得突破初具规模扎实推进纵深推进进展顺利深刻转型健全完善空前释放极大提振步伐加快均衡普惠殷实安康卓有成效硕果累累切实加强富有成效普遍提高活力增强丰富多彩频繁活跃健康发展形成品牌优化提升有序推进蔚然成形同频共振合拍共鸣同步实施力度空前举世瞩目作用明显空前高涨 竞相迸发,名列前茅蓬勃发展创新推进有效实施广泛弘扬普遍增加胜利完成顺利实施焕然一新为之一振巩固发展落地实施 关于领导

世界史名词解释

世界中世纪史 1. 西欧封建制度: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概念是:①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主封臣关系; ②形成了与封主封臣制相适应的封土制度;③中央权力衰落,各封建主在其领地内有独立的政治权力。 2.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特征是封建的大土地所有制;农民的小生产;自然经济。即大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小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叫封建社会。 3. 封建化:即西欧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其中包括自由民的农奴化过程和封主封臣与封土制有形成与发展。它的起点是《萨利克法典》。封建化完成的标志是:封臣制与封土制相结合,土地所有权与政治统治权相结合,大贵族在其世袭领地内具有独立 的政治经济权力,而王权衰落。 4. 农村公社(马尔克):是从氏族公社会发展而来的自由农民的社会组织。其特征是土地公有私耕,行政自治,但也有人认为,它是在中世纪地主庄园内重新形成的。 5. 《萨利克法典》:萨利克法典是萨利克人的习惯法汇编,形成于六世纪初,511 年前后.它反映了五、六世纪法兰克人在进入高卢以后的社会生活状况,既包含了日耳曼人的社会因素,也反映了一些高卢一罗马人的社会因素.西欧社会的封建化过程,就以此为出发点。 6. 委身制(投托、庇护):是西欧封建化过程中,农民依附于贵族的一种形式。由于战乱、社会动荡以及官府的勒索,使众多农民无法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同时,军事制度由轻装发展到重装,农民不堪费用,便把自己的土地交给贵族,依附于贵族,从而减轻自己的负担,这种形式叫做委身制。 7. 丕平献土:751 年矮子丕平登上法兰克王位,建加洛林王朝.为报答教皇对他的支持,754、756 年两次进攻与教皇作对的伦巴德人,并把意大利中部的土地送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形成教皇国。 8. 凡尔登条约:查理帝国的皇帝虔诚者路易的三个儿子将查理帝国永久分裂的一个条约。签定于843 年,具体内容有:日耳曼路易统治东法兰克,秃头查理分得西法兰克,老大罗退尔保皇帝称号,得到的是东、西法兰克之间的领土,从意大利北部经勃艮第、阿尔萨斯、洛林到尼德兰.这一条约是查理帝国永久分裂的标志,也是造成近代德法领土纠纷的根源。第二单元 1. 卡诺萨觐见:11 世纪时,格利格里七世进行教会改革,禁止世俗授职,结果与德皇亨利四世发生冲突,亨利拒绝这一作法,于是格利哥里宣布开除亨利教籍,废黜他的皇位.亨利面对国内诸侯和主教的趁机反叛,别无它法.1077 年1 月,他在寒冬越过阿尔陴斯山,到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萨,身披罪衣,赤足立于雪地之中,请求教皇宽恕.此即为闻名于世的卡萨觐见. 2. 阿维农之囚:1308~1377 年,教廷长期迁于法国边境阿维农,七十年间,教皇一直受法王控制,教皇称之为“阿维农之囚”.这一事件充分说明了西欧政坛上教权与王权此消彼长的趋势,从此教皇一蹶不振,罗马教廷日益衰落。 3. 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罗马教廷、西欧骑士和意大利各城在宗教、战争狂热、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对近东各国的侵略性远征,时间从1096~1270 年.前后共八次.结果均以失败告终,曾灭亡拜占廷帝国。十字军东征虽对被侵略国家造成具大的灾 难,但却对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产生了巨大影响。 4. 沃姆斯宗教协定:1122 年德皇亨利五世与教皇签订的一个调和双方矛盾的协定。它标志着教权与王权之争趋于缓和。该协定规定:主教和修道院长由教士选举,选举时须有皇帝或其代表参加,教皇赐予主教代表教权的指环和权杖,德皇赐予主教代表世俗权力的权节. 5. 末日审判书:也叫“最终税册”。1086年英国国王征服者威廉下令编制的全国土地调查清册。目的是确定土地税额和附庸对于国王的封建义务。调查时将部分自由农降为农奴,人们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高中文言文主要字词解释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w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 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

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 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w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w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 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考古学名词解释

1.考古学:是主要根据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其社会的状况并进而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规律的一门科学。考古学属于广义历史学的一部分与文献历史学共同承担着研究人类历史的任务。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由于它是以研究人类的文化和社会为目的,故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又由于获取和研究这些遗迹和遗物需要利用纤中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而通过这些遗存解释过去人们的意识行为以及社会状况还需要运用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因此,考古学属于最大的一个交叉学科。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考古层位学和考古类型学分别来自地质学的地层学和生物学的分类学。其基本的研究步骤为:考古调查、考古发掘、调查发掘所获田野资料的整理,各种标本测试分析,编写考古调查或发掘报告、进行专题研究或综合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或专著。考古学可分为多个分支学科。如根据其研究的物质遗存的时代特征可分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青铜时代考古、铁器时代考古、近代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地域可分为欧洲考古、美洲考古、东亚考古、地中海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国度可分为埃及考古、印度考古、中国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领域和方法可分为田野考古、环境考古、农业考古、冶金考古、动物考古、社会考古、认知考古、航空考古、水下考古等。考古学并非只是研究过去的学问。它还可以通过研究阐述人类所走过的道路、所积累的历史经验,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提供历史经验的借鉴参考。例如,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文化和观之间的相互交流、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保护人类文的保护等。 2.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考古学是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科学,与其他许多学科都有关系,必须得到这些学科的支持和协助,才能完成各项研究任务。与考古学有关的学科,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三大方面。①在自然科学方面,自然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主要是协助研究遗址所在地区的地史和天然资源,从各个方面复原当时的自然环境。生物学(动物学和植物学)和体质人类学,主要是用以鉴定发掘出土的植物遗存、动物和人类的骨骸,并判定它们的年代。物理学和化学则应用于对遗迹的勘探,对遗物成份和性质的分析,并测定它们的年代。②在工程技术科学方面,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应用于对遗址的发掘、测量、制图,对发掘出来的遗迹进行复原或在现场加以保存等。采矿冶金学、陶瓷学和染织学应用于对工场址、矿址、窑址等遗迹的考察,对铜器、铁器、陶瓷器、玻璃器、纺织品等遗物的分析和研究。造船学则专门应用于对发掘出来的造船工场遗址和船舶的遗物进行考察和研究。③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等,都是分别就遗迹和遗物所提供的有关各该学科的资料,进行研究和解释。美术史学和建筑史学主要是研究发掘出来的美术品和各种建筑物遗存,就其样式、风格、年代、建筑技术以及保存方面的问题,作出判断和说明。历史学除了为发掘出来的种种遗迹和遗物提供文献上的解释并帮助判断它们的年代以外,还广泛地就古代的政治组织、社会结构、经济制度以及涉及精神文化方面的各种问题提供文献上的资料,作出详细的说明,以补考古学在这些方面的欠缺和不足。 3.遗物:指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可移动的古代遗存,包括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具及装饰品等。也包括墓葬的随葬品和墓中的画像石、画像砖及石刻、封泥、墓志、买地券、甲骨、简牍、石经、纺织品、钱币、度量衡器等。遗物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因而它们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当时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情况。由于地域、时代与民族的不同,各种遗物的用材(石、木、陶、金属──青铜与铁等)、制作方法及其形制、风格亦各不相同,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考古学对人类所遗留下来的各种遗物的研究,不应仅限于类别、类型的研究及年代的鉴定和用途的确定,而是要通过对遗物的研究去了解人类古代社会的社会生活、生产技术水平及文化面貌。 4.文物: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 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

高中历史命题常用词语

2009年11月06日星期五下午 10:36 高中历史试题命题常用词语浅释及应用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周文新 一、背景要素:原因、条件 [概念解释]“背景”是指: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他事情发生的条件。可见,“背景”、“原因”、“条件”三者有时可以通用。但严格说来“背景”所包含的内容又比“条件”和“原因”更宽,纵横的范围更广,“原因”和“条件”只是“背景”的组成部分。“原因”和“条件”虽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则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客观性强些,更具体一些,有时不能算作原因。 (一)原因类 1.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概念解释]“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它事情发生的条件,在哲学上与“结果”相对,组成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从现象和本质分,原因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矛盾方面分,原因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从主客观方面分,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以下是其特定概念的必要解释。 ①根本原因 [概念解释]是指在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影响全局并处于支配地位的必然性的原因。一般应从历史事件的本质的、深层次的因素去分析,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性、内因等方面。因而提出“根本原因”的试题体现了较高层次的考查目标。 ②直接原因 [概念解释]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直接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原因,又称为近因。“直接原因”往往是表面现象的一种。 ③主要原因

[概念解释]指在各种原因中最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主要原因是相对于次要原因而言的。 ④主观原因 [概念解释]在历史事物的诸原因中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因素称主观原因。它是人为的因素,即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它与客观原因相对应。 ⑤客观原因 [概念解释]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在因素。自身的因素通称主观原因,而自身以外的其它因素是客观原因 2.目的、直接目的、主要目的、根本目的 [概念解释]目的是指当事人在进行某一历史活动时想要达到的境地、目标或希望实现的结果,目的或目标可能是多样性的,其中主要的一个就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往往也要结合历史背景去分析)。目的有近期的、长远的,一般将近期而明显的目的称为“直接目的”,将终极的、实质性的目的称为“根本目的”。它常常也用“为了”这一介词来表示,或“主要是为了”“意图是”“动机是”等用语。目的在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主要目的强调其“重要性”。根本目的强调其“终极性”。) ①目的 ②直接目的 [概念解释]是指近期的、急于马上达到的,不经过其它中介而能够达到的目的。直接目的一般是就事论事,和史实本身往往同属于一个方面。 [应用训练]鸦片战争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 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解题思路]A、B选项属于贩运鸦片的客观后果,不是目的;C项中清政府的禁烟法令是在鸦片泛滥后才颁布的,因此不符合题意;只有D项符合。直接目的一般是就事论事,贩运鸦片和扭转逆差都属于经济方面。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指教育机构设立于官府之中,官府垄断着学术典籍。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 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由于只有官府有学,民间无学术,所以要学习专门知识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这种历史现象有其客观原因: (1)、奴隶主阶级是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资料的垄断者。 (2)、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较低。 (3)、氏族宗法制度形成的家有世业传统导致官学不分的状况。 (4)、社会分工的状况:官与师尚未分离。 2、私学:私学是中国古代私人办理的学校,与官学相对而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士阶层兴起,随着文化教育的下移,私学骤兴。 根据现有的历史材料来看,私学的首创者是孔子,它是由学在官府向百家之学的转折点。直接促进了文化下移和士阶层的兴起,推动了历史潮流。稍后一些大办私学的是墨子。此外,还有道、法、名、农诸家都有私学,从师成为一时的风尚。各学派都有自己的信仰,以私学为中心,结成政治集团,虽未掌握政权,但活动量很大,由于这时期私学的巩固和发展,为几千年的私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私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它冲破了政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的独立化过程。这也是学校教育和自然形态教育的第二次分离。 3、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对象,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类”即族类。不分族类就是不分庶鄙,不分贵贱。“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表现在:一方面华夷诸族为异类,华夏诸族中被统治的氏族皆同教育无缘;另一方面,居统治地位的氏族内部也有森严的等到级性。孔子冲破了这二个界线,不仅把教育及于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 4、《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则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它着重阐明大学教育的纲领,被认为是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大学》对大学教育的目的、程序和要求作了完整、扼要、明确的概括,以其对为学过程表述的严密逻辑性和程序的一定合理性,对后人的为学、为人产生莫大影响。大学从年龄阶段来看,是15岁以上的教育;从内容来看,是在初步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教育之后的儒家经术教育和儒学思想教育。 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学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的特点首先在于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其次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 5、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学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八条目”是实现“三纲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word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 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 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 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 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 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 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 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 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 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 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 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 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 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 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 一、一些常见词语的理解 1、简述、简要述评、简要评述、简要说明、概括说明、概括指出、概述、试述(1)“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评”,就是评论、评价,即讲道理,谈观点。“述评”或“评述”,就意味着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 ★评价:评定价值高低。(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述与评价二者的区别在于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偏重于结论。历史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 (2)说明(表明),一般来说就是从事实(材料)得出结论的意思。 如2005年江苏卷工业化题第②问“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为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此外,“说明”有时相当于“表明”的意思,或相当于从所给材料可得出什么结论(有时题目直接用“表明”)。例如:1995年高考三大发明材料题第④问“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问“表明了什么?”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表明什么,说明什么,就是结论是什么。此外还有阐述、分析的含义。 指出:是直接说出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 ★“说明”、“指出”,实际就是评述、解答问题的依据是什么,怎么样? ★列举(举出):一个一个的举出来。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 (3)“简”“简要”“概”“概括”,说到底意思差不多,都包含两层要求:一是要求“简”,就是要求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简单扼要,既要简单、精炼,又要准确抓住要点,亦即抓主干去枝节,点到为止,否则是面面俱到或简而不要。 例如,“……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此题只要简明扼要地答出有哪三股潮流,每股潮流写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就行了。当然写出“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必须先回顾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世界政治领域内的重大历史事件,然后进行归纳、提炼,书写虽然简单,但思维过程并不简单。而学生往往拿到题目总是力求在头脑中直接想出答案(一般很难做到,除非是史实直接再现),一旦想不出就会将记忆库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和盘托出或想起老师“多多益善”的谆谆教导后,一开始就盲目的下笔如有神,结果长篇大论、离题万里,即使有那么一些沾边的内容也因为卷面拥挤、不清楚而成了水草中隐匿的小鱼。 2、体现、反映、表现、意味 体现、反映和说明、表明在历史试题中意思相近,都有由甲而得乙的意思。 体现是某种性质或者某种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反映是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因此,它是间接说明、深层说明、本质说明,而不是直接、表面、现象的说明。换句话说,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透过此现象看到彼险象。表面的能直接看到现象的东西,觉不是体现、反映的东西。 表现,则是就历史情况、历史事实而言,是历史事物本身具体情况外在的表现。与“反映”、“体现”不同,不是由现象而本质,而是由本质而现象。……。“表现”部是多方面的,若干点的。 3、结合、联系、据、依据、根据 联系,是联络,结合相关的人或事。结合在这里与“联系”意思差不多。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1.鸦片战争: 事件:“闭关锁国”后的中国落后于世界大潮。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来获取暴利。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借口1839年六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最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并签订《南京条约》。 影响:1.政治上,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经济上,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3.思想文化上,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2.《南京条约》: 又称《江宁条约》,是1842年由于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而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共13款,主要涉及五口通商、割地赔款、灌水自主权等内容。 影响:1.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3.社会革命任务(革命对象)的变化: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马关条约》: 是1895年由于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而与日本签订的刻毒的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1.中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中国不再是朝鲜之宗主国;2.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3.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4.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等。 影响:1.中国主权沦丧,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2.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民发展3.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对江浙两省财富的掠夺。 4.义和团运动: 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并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运动过程:扶清灭洋、转入直隶、列强介入、对外宣战、八国联军侵华、东南互保、余部抵抗。 事件影响:1.守旧顽固派被清除;2.统治威信下降;3.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5.《海国图志》: 描述:《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嘱托而编著的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它以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不足九万字的《四洲志》为基础,将当时搜集到的其他文献书刊资料和魏源自撰的很多篇论文进行扩编,全书达到100卷。全书详细叙述了世界舆地和各国历史政制、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 影响:1.弥补了《四洲志》和《康輶纪行》等书的缺憾,被誉为国人谈世界史地之开山;

2018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及必备术语有哪些

2018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及必备术语有哪些【一】2018你那高考历史必背答题术语1、现象、表现“现象”、“表现”俱指情况、史实而言,回答时要将其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若干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条理性,切忌东拉西扯。如“上引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即要求答出材料中反映的史实。“南朝和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即要求答出经济发展的情况。 2、体现、反映“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 如,“下列19世纪中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历史潮流的有……”此题的含义可这样理解:“资本主义历史潮流”这个实质,通过“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史实来“体现”。 又如,“试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民族关系既有“战乱和分裂”,又有“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且后者是主流,这样的答案,要转几道弯才能组织现来(不是直接能够得现结论的),考生如不能领会此意,何能作出符合命题者意图的答案? 3、说明、表明“说明”,“表明”的含义也相似,就是说从什么材料得出结合论,(这个意义多用“表明“),;此外,“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这个意义多用于问答题,如“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以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94年高考历史第43题最后一问“(恩格斯)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说“表明了什么?”也就是“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的意思。 4、评述、评价、评论;评述就是评论性叙述。评价就是评定历

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特指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评述偏重于叙述,评论(评价)偏重于结论。高考中的评论(评价)题,作答不要求面面俱到,关键是要准确而又深刻,精炼而又恰当。在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如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和评论顾炎武八股之害的观点等。评价和评论历史问题有一套专门的方法,设问呈现: (1)“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或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评述”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2)评价、评述类设问含有这样的词语:评价、简评、评论、说明、证明、解释、你认为、如何理解、你的看法等。 答题模板:(1)评价类历史评价=史实(即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是否促进社会或生产力发展)+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结论 (2)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①“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是什么或你同意的观点是什么。②“为什么”,即你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③“怎么样”,即你对持有该观点的人有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对或错的根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二】2018年高考历史答题思路有哪些历史大题答题思路

古代文学史(二) 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白体:即白乐天体,是北宋初年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李昉、姚铉和王禹偁,他们倡导学习白居易后期的闲适唱和诗。 西昆体:是北宋初年的一个诗歌流派。特点是模拟李商隐追求词藻、堆砌典故。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代表作《西昆酬唱集》收录“更迭唱和”的诗作。 晚唐体:这是指宋初诗人们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种诗体,代表人物潘阆、魏野、林逋、寇准。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 六一风神: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所谓六一风神即指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欧文措辞平易,语言精炼而有变化,亲切自然,条达疏畅,让读者从寻常的叙说和描写之中体悟出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意境,于一波三折、吞吐反复之中领略特有的情致韵味。这种偏于阴柔之美,纡余委备而婉曲有致,诗味醇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平易自然的风格,标志着欧阳修的散文创作倾心于风神姿态,故称之为六一风神。 东坡体:即指宋代苏轼的诗歌。其诗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各体兼备,风格多样。其基本风格有二:一是刚健中含婀娜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中加平淡的清旷闲逸。而最能体现其“坡仙”的旷达品格的主导倾向,是其高风绝尘的诗风,即一种超越世俗尘虑羁绊的风神韵致和审美境界,“东坡体”是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对宋诗能于唐诗之后别开生面起了关键性作用。 半山体: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 山谷体: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他写诗提倡以学问为诗,为主学习杜诗、韩文的“无一字无来处”,提倡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之说,工于炼字和用典,造语好奇尚硬,力求出人意表。创制拗句和拗律,讲究语意老重和规模宏远,笔势奇纵,风格生新瘦硬。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称黄庭坚诗为“山谷诗体”,严羽《沧浪诗话》将其列为“山谷体”。 江西诗派:北宋后期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因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其中尊黄庭坚为诗派之祖,下列25人。他们在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比较接近,都主张以杜甫为宗,但过分强调技巧,讲究章法句法,喜用拗句拗律,形成一种奇峭艰涩、瘦硬生新的诗风。 一祖三宗:元方回论诗的一种见解。他贬斥北宋杨亿﹑刘筠等所创的西昆派,而推崇黄庭坚等所创的江西诗派,并主"一祖三宗"之说。一祖指的是杜甫;而三宗的话就是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各体兼备,卓然大家。 后山体:宋诗风格流派之一,具体指北宋陈师道诗风。陈师道号后山居士,他作诗全凭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历史专业西方名词解释

吉尔伽美什史诗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作品。最早成书在巴比伦第一王朝时期,比《伊利亚特》和《奥德 赛》早七个世纪。全诗共三千行,用楔形文字分别记述在十二块泥板上,基本内容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时即具雏形。是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思想内容丰富,艺术表现力高超。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歌颂了巴比伦人民同自然灾难和社会暴力进行斗争的英雄事迹。1872年被发现后出现多种译本,中文译本转译自日文和英文版本 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十八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一部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一根黑色玄武岩的大石柱上。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全文二百八十二条,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制度均作了规定。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所发现的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和奴隶主专政的实质。法国考古队于1901年在伊朗的苏撒发现了它。现存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进攻巴勒斯坦,并占领了犹太王国的首都耶路撒冷,曾将几万被俘的犹太人押送到巴比伦,大部分人被当作奴隶,少数人保留了人身自由。这些被俘的人,在犹太历史上称为“巴比伦之囚”。他们直至波斯帝国灭新巴比伦后,才陆续返回故地,在波斯人控制下,又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祭司贵族统治的神权国家 犹太教犹太人信奉的宗教。该教奉雅赫维(基督教人读作耶和华)为“唯一真神”,认为犹太人是雅赫维的“特选子民”,教义、教规由雅赫维通过摩四传授而来。主要经典称为《圣经》,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部分,后为基督教所继承,称为《圣经·旧约全书》。另有2—6世纪编纂的口传律法集《塔木德》。该教规定:男孩出生后第八日需受…割礼”,星期六为安息日,凡教中视为不洁之物,不得取食或接触,产妇和麻疯病患者亦被视为不洁,应予回避,严禁拜偶像,禁止教徒与未受割礼的外族人通婚,外族人归化犹太教者必须受割礼。现有正统犹太教、改革犹太教、保守犹太教等派别。由于历史和思想渊源上的原因,天主教习惯上将犹太教称为“古教”。12世纪初,有少数犹太人来到中国开封,设立会堂,称其教为“天教”或“一赐乐业教 荷马史诗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当时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整理加工而成的长篇叙事诗。共有两部:《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因作者的名字而被称作“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产物,它既反映了原始社会解体时期部落之间的矛盾与战争,也表现了当时新兴奴隶主阶级的理想愿望。史诗的情节以特洛亚战争为背景,前一部是描写战争的巨著,后一部则记载了特洛亚将领奥德修斯战争后海上飘流、归家团圆的故事。为欧洲叙事诗的典范 奔尼撒战争史古希腊史学名著。为史学家修昔底德所著。共八卷,大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追述战争的起因;第二部分记述战争最初十年的历史;第三部分记述尼西阿斯和约和远征西西里的历史;第四部分叙述雅典海军在西西里及其全军覆灭的过程;第五部分记述战争的最后阶段。修昔底德是这次战争的目击者和参加者,在其流放期间又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故书中的记述真实可靠,结构严谨,我们今天见到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据说是古希腊史学家色诺芬对修昔底德的遗稿整理编辑而成。 希腊化时代通常指地中海区域和近东自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或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至前30年罗马灭埃及托勒密王朝这一历史时期。特点是: 亚历山大帝国瓦解后鼎足而立的马其顿、托勒密、塞琉西三王国称霸于东方,罗马势力则在西方悄悄兴起; 前1世纪罗马霸权扩展到整个地中海区域。在此期间,希腊与其他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广泛交流,前人的成就得到发扬光大,尤其在科学方面。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内各地学者云集,为当时最富盛名的国际学府 伊壁鸠鲁学派又称花园学派,欧洲古代希腊化和罗马时期的重要哲学派别。公元4世纪末,唯物主义哲学家在雅典买下一座花园,创办学校,形成学派。他们补充和发挥了原子论哲学,并把原子论作为建立快乐主义伦理学的知识基础。浪柏沙可的梅特罗多洛被称为“伊壁鸠鲁第二”,但他早逝于老师,伊壁鸠鲁的继承人是赫尔马柯。这个学派大约流传到公元前后。伊壁鸠鲁主义在哲学和伦理学上都是斯多亚主义的对立面 米兰敕令313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位在米兰发布的敕令。311年后,君士坦丁依靠基督教会和蛮族军队的支持,先后击败了帝国西部的几个竞争者,于312年成为西部帝国唯一的奥古斯都,决心进一步利用基督教。313年,他与战败的东部皇帝李锡尼在米兰达成协议,结束对基督教的迫害。《米兰敕令》主要内容有,(一)正式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与其它宗教享有同等的权利;(二)没收的基督教堂和财产一律发还;(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