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改革开放史

一个人的改革开放史
一个人的改革开放史

一个人的改革开放史:1978-2013

——老李的口述史[第一部分口述正文]

大别山尾南缘的这座小镇,多山多河多雨水,它所隶属的县城,衔接着鄂皖赣三省,是鄂皖赣毗连地区公路交通重要枢纽。这里是长江经济带和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是中三角重要节点,也是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和环鄱阳湖城市经济区的结合部。西山挪步园云雾缭绕,幽静清新,实属避暑胜地;蔡山晋梅花开二度,老而弥香;四祖寺、五祖寺、妙乐寺,寺寺通灵;龙感湖、太白湖、乱石塔,熠熠生辉。

老李生于1960年,从小成绩优异,特别是数学成绩很好,出生的时候正好碰上三年自然灾害,当时全国都在闹饥荒,老李家里是农民,在那个年代,农民的身份还是很“高贵”的,但毕竟生活条件太差,从小营养不良,知道上学前,都比同龄的的孩子显得瘦小,但他成绩很好,初中上完后,考到县里的高中念书,当时学杂费一共是2.5元每学期,搁到现在,真心算不得贵,可是,当时老李的家里真是穷的叮当响,唯一的“财富”就是家里养了六个月大的猪,这个时候,老李的父亲决定把猪给卖了,供他读书,老李的父亲是个农民,应该是家里世代都是农民出身,没读过书,建国初期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回来后继续当农民。但老李的父亲却很支持儿子读书,让自己的儿子将来有出息,至少不能饿肚子。恰好做出这个决定时,隔壁的大婶劝他,大致意思是,学费够了,生活费怎么办,总不能让孩子饿着肚子上学吧!这时候,老李的父亲陷入了思考,或许用焦虑更为贴切。当晚,老李的父亲做了决定,把猪给卖掉,家里能供他能念多久就读多久,多读点书总归是好事情。老李对我说:当时他父亲做这个决定之前他就已经打定好辍学的主意了,可是父亲在做那个决定的时候,那份坚持给了他信心,他感觉,父亲说的对。就这样,家里尽了最大的努力,最终在一年半后,老李离开了学校。从此他的校园学习生涯就此结束。

转眼到了十八岁,那一年正好是1978年,老李准备入伍参军,当时军人的社会地位和待遇都不错,老李很幸运的入伍,当时在部队里,老李认识了很多战友,有好多还是老乡,哥几个关系自然是相当的好,老李在部队的表现也不错,他自己当时是想转正成为一名士官的,可是当时家里发生了一件事情,让他放弃

了这个想法,决定复员回老家,就这样,老李又提早的结束了他的部队生涯。退伍回来的他,在老家很快找到了一份工作,做会计,由于老李数学好,因此打算盘之类的活交给他完全没有问题,再加上人年轻,办事效率高,领导对他印象都很好,因此很快就升职了,按他的原话:当时那真是春风得意!工作上的事情落地后,老李的父亲开始催他找媳妇成家,老李却不急,他想着先干几年,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去创业。这么一晃三年过去了,恰好,此时他的一些战友也有一些人转业回来了,他便和战友们一起合计着创业,几个年轻人,很有激情,很快他们瞄准了纺织布匹业,他们先每人凑一点钱,到江浙和广东那边寻找货源,很快,几个年轻人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大家变得更有激情,决定做的大一点,可是毕竟几个年轻人还是欠缺市场的远见,结果到了年末,全赔进去了,第一次创业就此以失败告终。

时间到了1985年,这年刚过完年,老李的父亲就张罗着给老李找个媳妇,刚好正月拜年串门的时候,老李的父亲和他的老友聊到这个事情,老友一下子就应下了这个事情,很快,这个事情有了眉目,双方约定端午节的时候见一面,就这样男女双方见了一面,老李的原话是:我当时对那个姑娘印象一般,姑娘很腼腆,不爱说话,有点木讷,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因为第一次见面,女方的家里很热情,要老李留在家里吃饭,老李不好拒绝,就答应了。吃饭之前老李准备到村子里转悠转悠,本来是想让人家姑娘陪他一起去的,但看到姑娘很害羞,就没让她陪,自己一个人就出去转去了,这是他走到一条小溪边,此时已经仲夏,温度已经很高,看到小溪的流水,给人的感觉很是清凉,老李就走下去了,忽然他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姑娘在洗衣服,额头上还留着汗水(或者是溪水沾上的),由于姑娘在洗衣服,老李看不全到她的正脸,但很明显老李对这个姑娘动心了。他记住了姑娘的样子。后来老李向父亲的老友说明他的想法,这让他感到很为难,老李最后还是说动了他,让他去给那个姑娘的父亲沟通一下。很快,这年的中秋节到了,这次老李做了精心的准备,很快他见到了姑娘和她的家人,姑娘家里一共四口人,包括她的父亲和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老李和姑娘的哥哥聊得来,弟弟当时还在读书,但姑娘的父亲好像不太喜欢老李,这些老李都不不是很关心,他只想知道姑娘对他的看法。吃过午饭后,老李主动陪姑娘到厨房帮她干活,姑娘知道他是想和她单独说会话,就悄悄对他说:你到小溪边上去,我一会儿找你去。

老李听到这一句,当时很开心。他的原话是:当时我就感觉这事应该能成,至少我老婆这边已经搞定,剩下的就是要把岳父搞定!果不其然,姑娘说对他印象不错,但自己的终身大事要听家里的意见,特别是父亲的意见。然后老李就开始了他的爱情攻势,其实主要是打通他岳父这一关,老李他很聪明,他先和大舅子搞好关系,然后再“曲线救国”,最终,岳父松口了,两人结婚了,结婚的时候由于两家的亲戚都不多,只摆了两桌酒席,后来单独请他的战友们吃了一顿便饭。成家不久,老李的父亲就去世了,这个了老李不小的打击,不过在妻子的陪伴下,他还是走出了伤痛,不久老李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这次他打算一个人出去闯,这一年的冬天他再一次南下广东,广东的冬天不冷,可是,他知道家里的妻子一个人在家会冷,他因此很努力的拼搏,很快,赶在大年三十回家和老婆团聚,这一个多月,老李赚的不多,但足以应付生活费了。夫妻二人的春节过得很温馨,可是妻子知道,丈夫不久又得出去了,尽管自己有太多的不舍。

很快,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老李赚了一些资本,他想自己当自己的老板,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开一家面粉公司。当时他做这个决定时,妻子其实是不太赞同的,但为了老李,妻子还是支持他的决定。很快,公司于1988年正式成立,刚开始一段时间公司还没有完全打开局面,老李很是焦虑,但很快公司迎来了转机,订单开始有小变大,并越来越多,老李的脸色开始有了笑容,到了年末,老李已经赚得很多了,那一年,老李给家里买了一台“熊猫牌”彩电,家里的家具全都换成时下最好的,儿子那时已经两岁了,一家人过得着实让人羡慕。可是真的是“天有不测风云”,没想到第二年公司就面临危机,由于订单过大,老李没法按时交货,最终公司倒闭。这是老李创业的第二次失败!到了1991年,这一年家里诞生了新的生命,小儿子降生给了家庭以慰藉,老李在一起站起来了,这次他没有创业,而是出去打工。要知道那个时候正好遇上国企改制,大批下岗职工等待就业,竞争相当激烈。老李自然也不能幸免于其中,因此很长时间老李和其他人一样都处于待业状态。可是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和老婆等着吃呢,老李当时感到非常焦虑,他的原话是:当时真是愁死了,感觉自己特别窝囊,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顾不了。中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当时由于计划生育管的很严,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当时老李的妻子是得到过“准生证”的,但后来还是有相关人员下来调查这类事情,对于超生的是要给予处罚的。当时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

老李当时又不在家,妻子没有办法,只得让他们拿走家里值钱的东西当做处罚,家里的“熊猫牌”彩电也被拿走了。事后老李回到家听妻子讲起这个事情的时候忍不住抱着妻子流下了眼泪。

很快到了1997年,老李经过几年实打实的工作,家里逐渐富足,他仍没有忘记自己曾经说过的:给自己当老板的话。他开始了第三次创业,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水产养殖业,他吸取前两次的教训,这次变得很谨慎,他最开始小范围的引进一些优质“鱼苗”,在自己承包的一个人工池塘里进行放养,过了两年,他获得了成功,鱼儿养的很好,价钱卖的也不错,随后他慢慢加大投资,逐步在当地形成自己的品牌,时机成熟后,2003年,他成立了自己的水产养殖厂。现在他每天都过的相当忙碌并且充实。他说自己实现了自己的心愿,事业上自己是在给自己打工,家庭生活也很美满,大儿子在外地工作,小儿子现在在某大学念书,当问到他是否想过让儿子接班的时候,他说了一句:我正年轻,还没到那个时候的嘛!

[第二部分思考与分析]

通过这次以“一个人的改革开放史”为主题的口述史活动,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重新认识和了解改革开放这段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实地的访谈,让我能够以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视角去观察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发生在具体个人身上的变化。让我真切的体会到了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的改变。通过这次交流学习,我觉得口述史的形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用一种更加鲜活的方式去呈现历史的现象,而这正是书本上的理论所做不到的。

从上述主人翁老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生活经历,可以发现他的个人经历实质上是和一些比较典型的时间节点点和事件紧密相联系的。

第一个是1978年,这一年老李应征入伍,而这一年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讨论批准了《关于兵役制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为了加速我军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决定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从1978年起,义务兵服役的年限分别为:陆军部队的战士3年;空军、海军陆勤部队和陆军特种技术部队的战士4年;海军舰艇部队、陆军船舶分队的战士5年。同年,改变中国命运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做了重要讲话,他在部队的三年时间恰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为关键的开局的几年。

第二个是1984年,这一年年初,邓小平来到南方,马不停蹄遍走特区,并为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题词。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强调了增强企业活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政企分开等重大问题。这是这一年,老李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创业,挖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第三个是1988年,此时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九个年头,进入第十年,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同年9月,中国进入了三年治理整顿阶段。这一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两次会议和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方针,同年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内容。这一年老李在经历了第一次创业,创业失败,结婚,第二次创业等事情后,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并由此开始进入更大形式的商业活动。

第四个是1997年,这一年老李在经历第二次创业失败后开始了几年的奋斗打拼,并于2003年开办了自己的水产养殖厂。这样一种转变,充分说明了非公经济已明确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这段时间正是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窗口期”。1993年,在党的十四大决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宪法修正案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非公经济纳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肯定;1999年,我们党系统地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经验并根据跨世纪发展的客观要求,审时度势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政策调整,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将非公有制经济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再仅仅视为一种补充,最终通过修正案加以固定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从2003年开始,正是我国进行金融改革的开始。在这个阶段,很多民营企业通过这次改革得到了新的发展契机。

通过对关于主人翁老李生活经历的典型时间点和事件与跟改革开放的关键

时间点以及相应的政策对应起来看,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政策对人民大众生活的直接影响,有力的证明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有效性。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近35个年头。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35年来的历程,总结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探讨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进一步指导实践。当前阶段,我们正处于改革深水区,我们唯有继续高举“改革”这面大旗,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才是最大的红利!这次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在政治体制方面,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的根本要求,研究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向人们释放了以更大勇气和智慧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信号。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的政治体制改革,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令人耳目一新!

[附录1:被访者基本信息]

姓名:老李

性别:男

出生年份:1960年2月

出身地:湖北省黄梅县

现居住地:湖北省黄梅县

最终学历:高中

现职业:水产养殖

访谈时间:2013年10月3日

[附录2:访谈原始记录]

访问者: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访谈,给我这么宝贵的机会,从您的经历中了解改革开放。那么我们从您的童年生活讲起吧。

老李:我是1960年2月出生的,恰好赶上三年自然灾害,那时候大炼钢铁,搞得生态环境破坏的很严重,闹饥荒,大家都吃不饱,可能是先天营养不良,我小时候身体特别差,经常感冒发烧什么的。

访问者:您当时的家庭情况是怎样的呢?

老李:我们家世代都是农民,而且是贫农,就是最穷的人家,我父亲没念过书,记得他跟我说过,50年那会儿他参加过“抗美援朝”,当时是一名后勤兵,他和我们村的另一位叔叔一起去的,那个叔叔因为懂点推拿做了医务兵。这不打完仗后,他们就回到老家继续种地。我呐,那个时候身体又很不好,不能像同龄的孩子那样进行体力劳动,母亲身体也很差,家里就只靠父亲一个人撑着,可以说是相当艰辛。

访问者:那您当时看到其他孩子上学怎么办?

老李:我是高中学历的,在那个年代算是高学历的了,应该说我的成绩还是很优秀的,特别是数学成绩很好。虽然我父亲没念过书,但他知道读书一定有用,他很支持我读书,举个例子,当时我要读高中,当时学校的学费是2.5元,这个你可能不知道2.5元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我给你说一下,当时猪肉的价格也就是几毛钱一斤,2.5元钱也就够买几斤的猪肉,当然对比现在的2.5元,当时的钱还是很值钱的哈。重点是当时我们家拿不出这个钱,我父亲当时急的睡不着觉了,家里当时就只有一头养了六个月的小猪,要供我念书的话就只能把猪给卖了,可是你要知道,但凡有点常识的都知道这个时候正是猪长个的时候,你这个时候卖猪肯定是倒贴钱呀,这不邻居家的婶子见我父亲要把猪给卖掉,就劝我父亲:你现在把猪卖了兴许孩子能去上学,可是孩子要生活费你怎么弄?你家里还有什么可以卖的?这句话还真把我父亲给问住了。其实当时我是打算好了不念书的,我不想继续成为家里的负担,就在当晚父亲做了决定:把猪给卖掉。父亲的那份坚持给了我信心,虽然我的校园学习生涯只坚持了一年半。

访问者:那您之后怎么办呢?

老李:之后我当兵去了,当时当兵是个好出路,当兵是荣誉,待遇也不错,我记得当时参军的人好多的,大家都相当的积极踊跃,当兵的那段日子可以说是我最怀念的时光,那些昔日一起肩并肩的战友,那些训练的日日夜夜,我当时其实是想转正的,但是后来家里出了点事情,我就复员回家了,回来后我进了乡镇府做了一名会计,干得不错,因为我算得快算得准,再加上年轻干劲足,领导对我蛮欣赏的。父亲看我工作也有了着落,就催着我赶紧找个媳妇,我当时没想这么早就结婚,就用工作之类的理由搪塞他。就这么安逸的过了三年,觉得年纪轻轻的

应该出去闯一闯,恰好当时有几个战友也转业了,我们几个便打算干一番事业,当时我们瞄准了纺织布匹业,我们几个人先一人凑一点钱,到江浙和广东那边寻找货源,很快,我们赚到了,尝到甜头后,我们几个有点膨胀,决定做的大一点,可是我们还是太年轻,最后栽了个大跟头。

访问者:那也就是说您的第一次创业失败了哈,那您之后呢?

老李:是失败了,当时连本都全赔进去了,经过那次失败后,我回到老家,父亲接着催我结婚,想让我找点定下来。我呢这次也不含糊,真答应了,当时父亲拜托他的老友帮我找个好姑娘,那个叔叔很热心,很快就找到了,我们约定端午节的时候双方见个面,那个时候天气很热,当时见面的时候女方家长很热情,姑娘比较害羞,有点木讷,说实话,我不怎么喜欢她,当时我原想让她带我出去转转,但怕她害羞,就自己一个人出去瞎转悠去了,走到一条小溪边,看到我的老婆了。哈哈哈,真的感觉很奇妙,要是我那天没有出去,没有走到那条小河边,也许我就碰不到我老婆。当时她正在洗衣服,额头上不只是汗水还是溪水,虽然没看全她整个人,但我还是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后来我和我的那位叔叔商量,能不能让我和那家的女孩处处,叔叔当时还有点为难,关键是那家的家长很难搞定,他指的是我的岳父哈。其实我一直都坚信一点,只要我老婆看得上我,我和她的事就一定能成。所以关键的第一步是我要先探明她的态度。那天吃过午饭后,趁着岳父不在的空档,我走到厨房帮她干活,她知道我的意思哈,当时她就悄悄对我说:你到小溪边上去,我一会儿找你去。我当时听到这句话,哎哟,高兴的不得了,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事应该能成,至少我老婆这边已经搞定,剩下的就是要把岳父搞定!果不其然,最后她说对我印象不错,但终身大事要听家里的意见,特别是父亲的意见。然后我就开始打通我岳父这一关,我和我大舅子比较聊得来,我呢就通过我的大舅子来做我岳父的工作,最终,他老人家松口了,我们两的事成了,老婆他还有一个弟弟,当时还在念书。结婚的时候由于两家的亲戚都不多,只摆了两桌酒席,当时没通知战友,后来我单独请他们吃了一顿便饭,直到现在他们还老提这个,说我当时不够意思呢。婚后有了我的大儿子,当时我第一次做爸爸,感觉真的是很开心,可是不久,我的父亲去世了,当时整个人都几乎崩溃了,那段时间,老婆一直鼓励我,安慰我,还要带孩子,帮我分担家里的琐事,有时候想想真的感觉亏欠她太多了。

访问者:那您接下来的打算是?

老李:我很快就走出了悲痛,我是个爷们,我得撑起这个家呀,于是我开始了我的第二次创业,这次我准备一个人出去闯,那年冬天我又去了广东,当时自己很努力,很快,不到一月的时间,便赚了一些钱,不是很多,但应付我们几个月的生活费是够了的。正月初,老婆当时知道我很快又要出远门了,彼此都很不舍,但我们是成年人,明白日子还是要过的,暂时的分开是必要的,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更加努力的工作,赚了一些资本。应该说我很早就有一个想法,就是自己给自己打工,自己当自己的老板,而恰好那个时候,手头逐渐宽裕了,于是我就做了一个决定:准备开一家面粉公司。其实我老婆当时妻子虽然支持我的决定,但看的出来她还是很担忧的,只是为了我,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很快,我的公司于88年正式成立,刚开始一段时间公司还没有完全打开局面,当时很焦急,但很快公司迎来了转机,订单开始有小变大,并越来越多,我呢是一天比一天忙,但看着账单,我几乎每天都是笑着的。过年前,我给家里买了一台“熊猫牌”彩电,把家里的家具全都换成当时最好的,可是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没想到第二年公司就面临危机,由于订单过大,公司没法按时交货,最终倒闭。我第二次创业又失败了!

访问者:当时那段时期应该是最艰难的哈,您是怎么走过来的呢?

老李:你说的很对,当时那段时期真的是我人生中最低沉的时期,当时就觉得自己活得特窝囊,让老婆孩子跟着我受苦,真的,要不是老婆经常鼓励我,我真的就成了个废人。后来我小儿子出世了,我感觉从那以后我和我的家庭就时来运转了,不过这中间还是有一个小插曲要给你说说,那时计划生育抓的很严,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相关人员下来调查我们家小儿子是否是超生,但当时我老婆是有“准生证”的,后来他们还是认定属于超生,要给予处罚。当时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我当时又不在家,老婆没办法,只能让他们拿走家里值钱的东西,家里的“熊猫牌”彩电就是当时被拿走的。我后来回到家听老婆讲起这个事情的时候忍不住抱着她流下了眼泪。

访问者:真的太不容易了!

老李:很快到了97年,那一年恰好香港回归哈。我呢,经过几年打拼,家里又逐渐富足了,我还是没有忘记自己曾经说过的话:要当自己的老板。这次我把目

光投向了水产养殖业,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经过前两次的失败,这次我变得很谨慎。我呢,先在自己承包的一个人工池塘里小范围的引进一些优质“鱼苗”进行放养,也就是相当于前期试验,就算试验失败了,也没什么损失。两年之后,我的鱼儿养的很好,当然价钱卖的也很不错,我随后开始慢慢加大投资,扩大养殖规模,逐步在当地形成自己的品牌,2003年,我成立了自己的水产养殖厂,也就是现在这个养殖厂,不过规模远没有目前这么大。现在我每天忙得不得了,生意做大了,有时候想想确实很累,感觉家里顾得少了。

访问者:那您有想过你未来的接班人的问题吗?

老李:应该这样说,我每天过的还是很充实的,我一直认为人还是忙点好,闲着的话会出事的,特别是我,我是绝对闲不下来的。至于你刚刚说的接班人的那个问题,我想现在还没考虑。我大儿子现在在外地工作,小儿子现在在大学念书,再说我一直都不认为我老了诶,我正年轻,还没到那个时候的嘛!

访问者:您感觉到目前为止最让您满意的地方是?

老李:其实前面我已经讲到过,就这么几点吧:首先我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自己是在给自己打工,其次,我的家庭生活也很美满,我有一个好妻子,这是最值得我骄傲的,如果还要加上一条,前面提到的我的身体还很棒,还很年轻哈!

访问者:最后我还想向您求证一下相关事例具体的时间。主要是:您入伍、第一次创业、结婚、生小儿子的时间。

老李:额,入伍记得那会儿是78年,第一次创业84年的样子,因为我是85年结的婚嘛,小儿子是91年的。

访问者: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我的访谈,再一次谢谢您!

概述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概述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内容摘要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革命斗争的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改革开放,不仅使我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回首这30多年,历史走出了一条清晰的轨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我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改革、发展 一、包产到户的实行和私有资本的产生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这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革命,始于“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危机局面。一方面,十年内乱导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也处在十分混乱的状态。另一方面,从粉碎“四人帮”到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两年间,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两个凡是”大行其道,成为拨乱反正的最大障碍。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彻底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路线,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上来;必须通过改革开放,解除对社会生产力的体制性束缚,结束闭关锁国状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包产到户的实行和私有资本的产生 1978年安徽凤阳县农民冒死按下手印,实行包产到户。不甘于受奴役的农民开始自发地挣脱人民公社的桎梏,相对于落后僵化的人民公社,即使是小农经济也足以冲破这一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樊笼。1979年,全国农村只有1%的生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上升到14%,1981年为45%,1982年为80%,1983年则达到98%。到了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赢得了全面的胜利,人民公社在全国范围内寿终正寝。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束了人民公社的人身依附关系,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成为独立的生产者,靠耕种自己的小块田地为生。这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使农村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大幅度增产: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为30477万吨,1984年达到40731万吨,棉花总产量1978年为216.7万吨,到1984年猛增到1625.8万吨,油料总产量1978年为521.8万吨,1984年增加到1191万吨。 农民在短短的几年里,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使他们对土地充满了希望。他们原本指望依靠土地发家致富,可是农民现在贫困的原因正是他们的小块土地,只经过十几年就产生这种不可避免的结果。 小农经济本身是不稳定的,随时都在分化,包产到户造成的小农的理想王国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短暂的历史现象。随之而来的就是剧烈的商品竞争,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日益加快,小农的生产条件不断恶化,农民开始分化,生产开始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则落入无产者的队伍。。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工学分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51班 姓名:张鹏 电话:584863 学号:201535560135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近代史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我们采访一位老人他所知道的历史,并编辑整理成口述史,但是我在学校这边没有认识的老人,也不好意思去打扰不认识的老人,于是我便打电话给我远在安徽老家的外公,在电话中对他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采访。采访的主题是,您所感受到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并根据这次电话采访写了一下的口述史: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那么这场改革的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怎么去规划这场改革的?改革的进程有哪些?改革前后中国的变化又有哪些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追寻过去吧! 1.问:您好,请问您是什么时候才知道国家要改革开放的这个信息的呢? 答:我们这些个小老百姓当时知道个啥?那时候又没有电视,网络什么的,只是八几年的时候吧,村里说是要实行包产到户,每家人按人口数分田地,人多则分到的田地就多。那时候可热闹了,因为当时都是集体的,干农活也是所有人都一起,挣工分,吃大食堂,所以对于这种新玩意,大家都愿意去尝试一下! 历史补充:包产到户最初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安徽省凤

阳县小岗村的十八个农户最先开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条件下,把耕地农作物和某些畜牧业、养殖业和副业生产任务承包给农户负责,实行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一种做法。由于是以农户为单位负责完成整个农业生产周期内的全部生产任务,劳动的最终成果和承包户的经济利益联系比较直接,因此有利于改进技术,提高产量,促进生产的发展。包产到户作为家庭承包经营的一种形式,在全国农村迅速地采用和推广。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包产到户逐步演变为包干到户的形式。同时,包产到户也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创新! 2.问:请问您知道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吗? 答:这个嘛,当让是因为穷呗,穷则思变嘛!那时候我们国家很穷啊,自然灾害频发,老百姓日冻挨饿,大食堂的饭根本不够这么多人吃,而且供销社的商品也少的很,关键是你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因为买东西还需要各种票,比如粮票啊,布票啊等等,所以啊上头的人啊也要想办法啊,不能一直这么下去了啊,不然国家还不得完了? 历史补充: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源。3、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4、要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改革开放40年纪实观后感三篇

改革开放40年纪实观后感 范文一 观看今天的中央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心晴非常激动,心晴溢于言表。对今天表彰的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深表崇敬!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人欢欣鼓舞,热血澎湃,催人奋进! 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正如总书记所说,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和内陆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

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四十年的改革,带来了四十年的变革,让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四十年改革,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全面推进教育、医疗、住房等一系列改革,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人民生活在不断改善、人民福祉不断增进。凭票供应的时代,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 作为六十年代出生的我,1978年我还是一名初中生,也如今天和我一起观看的学生们一样,从对改革的懵懂,到伴随改革的成长,到参与祖国的改革发展,历历在目。至今我依然记得,刚进入初中时亲眼目睹了我的老师在那一年考上了大学的场景。当他接到78年的大学入取通知书时,大家兴奋、欢呼祝贺的场景至今难忘。我也从一个农村娃,由春季家里没粮吃不饱,衣服传承哥哥们的旧衣裳,到如今的饮食的挑肥拣瘦。从土孩子到能有资格考大学,听从志愿分配做教师,再到能够实行职业自由流动,从山东来到上海发展,可谓一路走来享受着改革的红利,见证者改革带来的变迁。遇上这个改革的时代感到无比荣幸!参与到改革的大军中感到无上荣光!享受着改革的成果,无比幸福!

改革开放30年之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30年之基本经验 摘要:改革开放30周年,最重要的是系统地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并将其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改革开放实质上是一次真正的革命,其主要任务是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在于从传统的社会主义道路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核心问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本的判断标准是“生产力标准”,而科学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其中,我国现阶段的历史定位是改革开放的基本理论依据。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结经验,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改革开放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开放30周年,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将“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继续解决那些尚未根本解决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 一、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开放伊始,中央就明确提出,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凡是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都应当清除。从这一根本目的出发,判断是非、正误和取舍的标准,只能是“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尤其是生产力标准。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必须同现实的生产力相适应。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就必然超前了。党的“八大”发现了这个矛盾,但并不认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超前的生产关系,而是落后的生产力。其实,在这种名为“先进”实则超前的生产关系中,生产力不仅不能发展,而且受到了束缚、阻碍甚至破坏。改革开放就是要改变这种形式上超前而实际上倒退的生产关系。 改革开放的根本判断标准只能是“生产力标准”。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四个化”,就必须实现“四个转变”: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生产、市场经济的转变;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由贫穷愚昧落后向富裕文明发达的转变。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生产的物质内容,就是高度发达和科学的生产力;二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包括公有制、消灭资本主义、消灭阶级和剥削;三是人本身的文明状态,就是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离开生产力谈论社会主义,就完全失去了社会主义的内涵。正因为如此,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认为,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事实上不够格”。 二、改革开放的社会性质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将改革开放看做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于明确改革开放的性质、对象、重要性和艰巨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改革开放本质上是一场真正的社会革命。正确认识和判断改革开放的性质至关重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曾经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改革的对象是传统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作为真正意义的革命,自然是革束缚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命”。但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总体和制度化形式就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因而,改革的对象应当是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能不能深化,就在于能不能根本变革原有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三个革命性转变:一是由两种公有制转向多种所有制并存;二是由统制经济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三是由供给制和平均分配转向按要素所有权分配。改革开放

中国改革开放的探索历程

中国改革开放的探索历程 [论文关键词]改革;历史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文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历经了十年动乱的严重挫折之后艰难启动的,正确地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是改革的重要前提;改革三十年,中国最大的成就是摆脱了苏联模式的负面影响,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深入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取向,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深入、持续地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党统一思想的宣言书、科学发展的动员令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报告从七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取向,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深入地发展。 一、改革开放的重要前提:正确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前是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和斯大林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毛泽东曾对斯大林模式所体现的传统社会主义原则进行过总结,包括:实现工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消灭剥削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度,消灭阶级;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积极准备条件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奋斗等等。这些原则本身无可厚非,也确实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但问题出在教条式地照上述原则去做,没有真正从中国国情出发。1957年之后,‘左’倾逐步发展,以致发生“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政治体系方面,党的一元化领导使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而党委的权力又集中于第一书记,公民权利得不到有力地保障。严重的挫折,沉痛的代价,从反面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以史为鉴,邓小平认为:“如果说我们建国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他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在这些论述的基础上,他总结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唯一目的就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邓小平所开创的改革与毛泽东时期的改革,思路是不同的。毛泽东坚持用生产关系的标准,通过改革使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达到一大二公三纯,认为只要公有化程度高,生产关系就能自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后来的实践中,毛泽东注重单纯的生产关系变革,以致于又回到阶级斗争的立场,通过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来确保所谓社会主义的纯洁性。邓小平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的标准,即以生产力为标准,指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转眼之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早已有了32个年头了。在这32年当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不错,要是没有当初的邓小平一声令下喊出来改革开放的口号,谁又能知道今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以珠海为中心的经济特区,使工业规模显著扩大,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所有制结构日益完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行业分类广泛、技术含量较高、外向度突出的工业格局。按照近几年统计显示,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46.97亿元,比1978年增长8.1倍,平均每年递增11.7%增长. 改革开放不仅仅使国内的生产总值达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使得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了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工建运商服综合经营的新局面。农民们的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的就是中国的工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 中国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从而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还可以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的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其次,,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自从2001年中国申请加入WTO组织来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紧接着就是2001年中国的申奥成功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 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也是世界给中国最大的肯定。之后神州五号,六号乃至七号的升天,是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都证明了中国无论是在经济上面还是在科技上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中国不再是停留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了。 再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吃的方面,人们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并趋于优化。我国商品早已告别短缺,进入物质资料相对丰富的年代,七、八十年代“吃粮凭供应,副食要票证”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总量增加,在质量上面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工学分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51班 姓名:张鹏 电话:584863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近代史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我们采访一位老人他所知道的历史,并编辑整理成口述史,但是我在学校这边没有认识的老人,也不好意思去打扰不认识的老人,于是我便打电话给我远在安徽老家的外公,在电话中对他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采访。采访的主题是,您所感受到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并根据这次电话采访写了一下的口述史: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那么这场改革的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怎么去规划这场改革的?改革的进程有哪些?改革前后中国的变化又有哪些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追寻过去吧! 1.问:您好,请问您是什么时候才知道国家要改革开放的这个信息的呢? 答:我们这些个小老百姓当时知道个啥?那时候又没有电视,网络什么的,只是八几年的时候吧,村里说是要实行包产到户,每家人按人口数分田地,人多则分到的田地就多。那时候可热闹了,因为当时都是集体的,干农活也是所有人都一起,挣工分,吃大食堂,所以对于这种新玩意,大家都愿意去尝试一下! 历史补充:包产到户最初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八个农户最先开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实行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条件下,把耕地农作物和某些畜牧业、养殖业和副业生产任务承包给农户负责,实行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一种做法。由于是以农户为单位负责完成整个农业生产周期内的全部生产任务,劳动的最终成果和承包户的经济利益联系比较直接,因此有利于改进技术,提高产量,促进生产的发展。包产到户作为家庭承包经营的一种形式,在全国农村迅速地采用和推广。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包产到户逐步演变为包干到户的形式。同时,包产到户也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创新! 2.问:请问您知道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吗? 答:这个嘛,当让是因为穷呗,穷则思变嘛!那时候我们国家很穷啊,自然灾害频发,老百姓日冻挨饿,大食堂的饭根本不够这么多人吃,而且供销社的商品也少的很,关键是你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因为买东西还需要各种票,比如粮票啊,布票啊等等,所以啊上头的人啊也要想办法啊,不能一直这么下去了啊,不然国家还不得完了? 历史补充: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改革是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源。3、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4、要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

中国改革开放的十条重要历史经验

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总结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首要经验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3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思想理论创新为发端,以观念变革为先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带来了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带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突破性进展。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能丢,同时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的提出,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所得出的必然结论。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史,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史。3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时代的和民族的内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运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成功地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2.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始终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辩证统一 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实践证明,无论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是坚持改革开放,都必须基于两者的统一,一旦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割裂或对立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陷入停顿或倒退。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政方针建立在对国情的清醒和正确认识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积极争取和团结改革开放中新产生的各社会阶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挥他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积极作用。 3.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是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依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依靠人民、积极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奋斗目标和检验标准,切实做到改革发展为了

试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伟大意义

试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伟大意义 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华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 【关键字】改革开放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正文】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华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的。 从国内的情况看,当时中国刚刚经历文化大革命的摧残。 政治上,首先,“文革”时期,作为政治主体的人(决策者和执行者)的政治素质整体下降。作为政治主体的各类政治组织功能缺失。“文革”时期,包括中共各级党委、人大、政协等在内的各种原来常设政治组织或残缺或虚置,其正常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也随之缺失。作为政治主体的国家政权与公共机关职能变形。第二,政治运行制度规则极度失范,政治文化日趋非法理化。“文革”期间,各项政治制度与规则或残缺虚置或极度变形,整个政治系统的政治实践处于随意化、无规范化的状态。第三,政治实践紊乱无序,加速了政治文化的畸变进程。 经济上,这十年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较快的提高。 1976年我国人均年消费粮食只有381斤,低于1952年的395斤,到1978年,全国农村还有2.5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全国职工人均工资下降,只在1971年底对少部分人提高过一次工资。住宅、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方面也造成了严重欠账。“文革”前经过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城市居民供应的商品本来已经有不少取消了配给票证,“文革”时期又不得不恢复甚至增加。城市市民基本上靠工资生活。住房相当困难。至于农民的生活,相当多的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不仅挣不到钱,还倒欠生产队的钱。 文化上,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不仅耽误了一代人,而且使教育质量急剧下降。“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间,估计为国家少培养了10 万名研究生、 100多万名合格的大学生、专科毕业生和 200 多万名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因而,造成了人才青黄不接、知识匮乏的严重问题。全国大量文物受砸毁,古迹被破坏,对中国,以至人类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很多历史文物、私人古玩,甚至祖辈遗物在(破四旧)的口号下被红卫兵砸烂;一部分科学工作者被迫下乡,研究工作因而停顿。 从国际环境看,当时,世界各种基本矛盾日益激化,苏美两霸的争夺和他们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矛盾尤为尖锐,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中心问题。当时国际形势的特点,仍然是天下大乱,而且越来越乱。资本主义世界面临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各种基本矛盾进一步激化。一方面是世界人民的革命倾向蓬勃发展,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一方面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越来越激烈。它们的争夺遍及世界各个角落。世界上到处讲缓和、讲和平,恰恰证明,这个世界没有缓和,更谈不上什么持久和平。而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运动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

学习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史有感

学习《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史》心得体会 最近,我自学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史》上、下卷,作为一位80后,出生在“文化大革命”之后,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目睹了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经历了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善,读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史,像是在诉说着一篇连载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你、我、他,在细细品味故事的同时,也总结出了几点感悟,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主要如下: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976年,“文化大革命”走到尽头,中国的政治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困境,中国的老百姓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有一多半的农民都挣扎在饥饿线上。改革开放4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老百姓已基本实现小康生活,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个人都不会掉队。改革开放是在战胜困难和风险中一步步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走得更远。 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结构在持续较快增长中不断调整,,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改革开放带来了人民生活巨大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实现由长期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社会事业显著进

步。实事有力的证明,40年的改革开放不但重塑了当代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开创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三、改革开放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但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等物质成果上,也体现在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发展等精神成果上。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再思考、再创造、再探索,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等一系列理论成果及认识,表明今日之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摸索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新的开创和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前回忆录

庆祝改革开放回忆录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消费者早已适应了充斥市场、琳琅满目的进口消费品。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 由1978年的3645亿元,至2017年的82.7万亿元,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40年间迅速跃升了200多倍。中国经济总量已提升到世界第二。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史无前例的25974元。40年来,丰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让广大人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理解了民生方面的变化,才能正确地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今天,当年轻人在超市选购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很少有人知道,20世纪90年代以前,存在过一个特殊的“票证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和民生带来的巨大变化,1992年,中国告别了长达40年之久的票证时代。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农业基础落后,粮食等关系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国家于1953年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实行统购统销,人们要凭票证来限量购买粮食、油、布、煤、肥皂等生活必需品。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票证。我国的票证种类数量堪称“世界之最”,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商品票证。此外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部队、公社等也印发了各种票证。 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三大类。吃的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鸡鸭蛋票,各种糖类票,各种豆制品票及各种蔬菜票等等。穿的除了各种布票外,有化纤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棉胎票等等。用的有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抹布票、煤油票,各种煤票、商品购买证、电器票、自行车票、手表票,还有临时票、机动票等,五花八门,涉及方方面面。总之,大多数商品都是凭票供应的。什么样的商品就

口述史整理稿

口述史整理稿 我的生命历程与家风——口述史整理稿访谈时间:xx年5月28日9:00-9:30 访谈地点:XXX 受访者:XXX 访谈者:XXX 整理者:XXX 一、家庭情况 1、家庭成员的关系我叫XXX,1944年腊月初九生,今年73岁,生于XXX。 小时候,我父母之间的关系很好,他们对我也很疼爱。他们有一些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过在过去那种社会,重男轻女在农村是一种普遍现象。 从前,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有十七八个人,同住在XX大院里,都是普通的农民。我的父亲还有一个哥哥,也就是我的大伯,他们两兄弟从来没有分过家。我大伯生了三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而我父亲的前三个孩子都是女孩,所以在那时候我父亲有点被我奶奶歧视,在家里说话也没有分量。几年后才生了我们三兄弟,实际上是四兄弟,在我头上还有一个哥哥,不过他早年去世了。在我爷爷奶奶都相继过世、我们几兄弟都出生之后,基本上就由我父亲当家了,我大伯一般不太过问家庭。至于家庭关系,不论是弟兄之间、姊妹之间、叔子之间、叔伯之间,关系都非常和睦。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家庭。

2、兄弟分家从小到大,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好,那时候也不存在什么分家。58年的时候,成立了人民公社,大炼钢铁,搞大跃进、大协作,吃的是大食堂,每家每户不准做饭,都吃集体食堂,一个队三十至五十人都在同一个食堂吃饭。那个时候,我叔伯、大伯还有我父亲,他们都在外面烧炭、挖矿,而我的两个姐姐都已经出嫁了,所以家里还剩我们四个兄弟姐妹。我大伯家的两个哥哥也在外面工作,其他人都留在家里。我们人多,吃饭的时候一直是各称各的。62年的时候,伙食下放了,既然以前是各称各的,那么之后也各吃各的吧,这样,也就算分了家吧。我们仍然住在一起,原来住的哪间房就还是哪间房,只是大体上划分了一下,谁谁谁要哪几间,都只是口头上说一下。之后过了很多很多年,等到我们的孩子都大一些的时候,我们才修了各自的房子,这才真正意义上分了家。 3、父母的赡养我父亲是74年去世的,我母亲是85年去世的。 我父亲在的时候,我们三兄弟还没有分家,大家都在一起。那时候我在隔壁镇子的小学教书,我弟弟在政府工作,就剩我的大哥和我们的妻子在家。如果生了病,就大家一起去给他医治,谁有钱就谁出,谁有时间就谁照顾,不分你我。我父亲生病的时候,每天晚上都是我们三兄弟轮流照看。 我父亲过世之后,我母亲还是由我们三弟兄负责,她想去谁家住就去谁家住,三兄弟都给她准备了床铺。有什么好东西,也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中国正是自己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走出来一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 从清朝的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到如今改革开放。中国可谓是日新月异。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一国两制,都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正是这些,才促使中国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让从前的通信靠电报,信件,到今天的电话,微信,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实现了首次量子通信,青蒿素的发现,原子弹成功爆炸,这都是改革开放的成就。 在今当今21世纪的中国,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科技强国的中国,已不同于昔日的中国,在当时,改革开放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但时间证明了一切,时间证明改革开放是对的,是有利于中国的,历史是偶然的,时代发展是必然的,顺应时代潮流,才能跟上时代发展。中国正不断创造奇迹,不断向世界顶尖科技靠近。中国在特色发展之路上越走越远! 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过潮起潮落,但中国人民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从当初的没有网络到如今的5g网络。中国已走在世界的前沿。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国与沿路国家的发展,这也是一条中华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中国人民用理性与热情,坚持与永不服输的精神实现了中国的由贫穷到富贵的改变,由弱国到强国的改变。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坚信科技强国,不断发展高端科技,坚持走中国民族的特色发展之路,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四十年中国的改变,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政治与扶贫,开展民生工业,带动农民科学养殖致富,用科技的力量带动民生经济的发展,中国正在不断的创造奇迹,是中国的奇迹。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占比最小,但中国人民却衣食丰足,这也是一个奇迹,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关心的问题,如何才能更快,更稳实的发展。是中国当今的问题,但中国靠着坚持不懈的精神走过了40年的风雨,不得不说是艰难的,但是也是快乐的。 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完善,走出了一条中国民族的特色发展之路,正是因为坚持走中国的特色发展之路,中国才从当初的贫弱到如今的富强,中国还在不断发展,创造更多的世界的奇迹! 评语: 本文较为精彩,语言优美,凝练生动。

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个人)

改革开放四十年心得体会篇 根据我的经验,当人们开始纪念某件事情之日,其实是开始思考和部署下一步行动之时。 比如说,目前中国最大的纪念活动,就是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纪念活动当然是发自内心的、无比真切的、有伟大意义的,所以,纪念活动是应该彻头彻尾的、认认真真的、轰轰烈烈的。 但是,纪念的意义如果仅仅是纪念成就的辉煌,而辉煌的成就又主要是前人的创造和智慧的历史,那么,为前人的历史fdsafdsafdfdafa做纪念的目的,就不可能仅仅是怀旧。 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为了今天,和明天。 特别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特别是这个民族正在进行的是伟大的民族复兴,特别是这个民族考虑的从来就不仅仅是当代而是千秋万代。 风雷激荡的四十年,当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类似今天的成就的历史时段却不仅如此,如此类似的历史时段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够得上大发展的盛世的,至少应该还有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等。 四十年,应该是两代人的努力,其实中外都有“富不过三代”的警世之言,中国领导人最近几年多次告诫国人要“居安思危”,邓小平在中国还没有完全看到现在的成功时就告诉大家要“三步走”,100年不动摇,这都是非常中肯的。 为什么?我们继续看历史。 从国际上看,日本明治维新40年的积累,最终因走上了“军国主义”而毁于一旦(弹),美军踏上了日本四岛;斯大林用特别的统治获得了苏联的迅速强大,但埋下了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种子。 回到中国历史,文景之治,从汉文帝刘恒的公元前203年到汉景帝刘启的前141年,两位共在位38年,两代努力建成盛世,但接着汉武帝穷兵黩武导致西汉结束;开皇之治,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奋力开创,但很快“二世而斩”于隋炀帝的骄奢淫逸;最辉煌的“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贞观之治,很快就是人治特征明显的李唐王朝的被武则天取代并有不久之后的“安史之乱”;至于康乾盛世,纵使有115年的三代治世明主,也先后出现明珠、和坤这样的巨贪而以腐败闻名,同时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中国被西方超越而到现在我们仍然在苦苦追赶。

近代史口述史

《近代史口述史—改革开放40周年》 1.请问您是什么时候才知道国家要改革开放的这个信息的呢? 甲:那时候农村又没有电视,网络什么的,只是九几年的时候吧,诸如“责任包干、分田到户”之类的说法就在农村传得沸沸扬扬,虽然也不怎么理解改革开放的真实含义,但从生产队的广播里也就知道这个关乎民生大计的信息了。什么都是集体的,所有人一起干农活,挣工分,吃大食堂。 乙:当时从课本里了解到改革开放,知道恢复了高考,而且中专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国家统一安排工作和转为城镇户口这两个条件,于是不少优秀的青年选择报考中专,成为国家包分配的中专生。当时的中专甚至比本科还要“吃香”。所以我就选择了师范方向。 历史补充: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 2.请问您知道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吗?(或者在您看来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 放?) 甲:改革就是为了改变现有的社会体制,作为老百姓来说就是让我们生活的方式更好!工资待遇,生活水平呀,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更好,如果不改革,我们就这些物质享受和精神文明这些享受就没有那么优越了。 历史补充: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名族。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全面发展,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3.简单说一下您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或对改革开放有哪些评价? 甲:改革的开放对老百姓来说,家里有多余的经济能力去享受一些生活,比如说购买衣服,购买私家车呀,家电呀!如果不去改革,老百姓也许会享受不到这么多的物质生活,对于国家来说吧,就是国防能力强大,科技进步,国家地位优越,电子科技信息的大力发展。 乙:改革开放就是为了国家复兴,而国家复兴的前提必定少不了人才的培养。改革开放恢复了文革时期废除的高考,可以继续为国家输送良好的人才基础。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辉煌成就和艰巨任务 资料整理八年级二班李树山 风雨兼程,一路高歌,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这是不平凡的30年,光辉的30年,伟大的30年。在此举国欢庆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一下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辉煌成就,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前瞻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对于继往开来,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胡锦涛同志有一段经典论述。他说: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两方面的背景。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邓小平同志曾经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潮流。[1](P2)为了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这一经典论述,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建国以来走过的曲折道路。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说过:“我们建国三十九年,头八年好,后十年也好,当中那些年受到‘左’的干扰,情况不大好。”“我为什么讲这个历史?因为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现在已经建国59年,头8年(1949—1957)好,后30年(1978—2008)也好,中间21年(1957—1978)情况不大好。 建国后的头三年,我们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全国工农业生产1952年底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53—1957年我们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是从1957年下半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21年中,我们执行了一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由此导致了一系列“左”的错误和严重后果。从1957年下半年起,反右斗争被

中国改革开放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的变化 第一篇: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7年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6%,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6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目前,95%以上的商品价格已由市场确定,95%以上的投资来源于企业、银行和社会。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年多来,严格信守承诺.清理和修订法规,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贸易,推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为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协调,城乡、区域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目前,中国正在制定2006-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把握未来,开拓创新。在理论创新方面,中国认真总结自身建设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在体制创新方面.中国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明确了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将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提高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中国的发展是立足国内的发展。中国国内需求潜力大,可以为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过去5年,中国新增电话用户5.14亿户,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就是市场规模大的客观反映。今后5年,我们将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同时,积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又是能源生产大国,多年来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能源增产的潜力很大。例如,中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到1/3.核电装机占电力装机的比重只有1.7%。我们将坚持立足国内,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气供给能力,协调发展煤电、水电、核电,加快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我们还将立足国内,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加快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中国有40%左右的国民储蓄率,8亿多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国土蕴藏着自然资源:还有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较好的科技教育基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长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发挥好国内资金、劳动力、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作用。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 第二,中国的发展是结构优化的发展。中国首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3.1:46.2:40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今后5年。我们将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继续加强农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装备制造的整体水平。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促进金融、物流、咨询、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继续加强能源、矿产、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中国的发展是资源节约的发展。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将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节约优先,大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