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思维导图

高一上思维导图
高一上思维导图

曲线运动???????????

??????基础知识???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条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平抛运动规律?????v x =v 0,v y =gt ,速度偏向角tan θ=v y

v x

x =v 0t ,y =12gt 2,位移偏向角tan α=y

x

匀速圆周运动?????

??????物理量:线速度、角速度、转速、周期、频率线速度和角速度关系:v =rω向心加速度:a n =v 2r =rω2=r ? ??

?

??2πT 2向心力:F n =m v 2r =mrω2=mr ? ?????2πT 2实际应用?????火车转弯、拱形桥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离心现象

万有引力与航天?

????????

?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轨道定律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万有引力定律???内容公式:F =G m 1m 2

r

2引力常量G =6.67×10-11

N ·m 2/kg 2

应用????

?地球质量M =gR

2

G (或GM =gR 2

)计算中心天体质量G Mm r 2=m 4π2T 2

r →M =4π2r

3GT 2

发现未知天体

宇宙航行?????

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7.9 km/s 第二宇宙速度:11.2 km/s

第三宇宙速度:16.7 km/s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G Mm r 2

=ma =m v 2r =m ω2

r =m 4π2

T

2

r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只适用于宏观、低速、弱引力作用的物体

机械能守恒定律???????????????????基本概念???????

????????????功???

?

???????做功的两个要素???

??力力方向上的位移

公式:W =Fl cos α,α为F 和l 的夹角正功和负功???????0≤α<π

2,力做正功

α=π2,力不做功

π2<α≤π,力做负功合力做的功?????W =F 合

l cos αW =F 1l 1cos α1+F 2l 2cos α2+…

功率???????定义式:P =W

t 计算??

???P =W t (平均功率)P =F v cos α(瞬时功率)

动力机械的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

最新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生物 生物类型 生命活动 基本特征 说明 SARS 病毒 非细胞生物 侵入肺细胞 繁殖 病毒要在活细胞中繁殖 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 运动与分裂 运动与繁殖 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衣藻、酵母菌等) 人 多细胞 生殖发育 繁殖生长发 育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的 人 多细胞 缩手反射 应激性 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人 多细胞 免疫 应激性 免疫作为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 叶绿体和液泡 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支原体 真菌、植物、动物 第一章 走进细胞 走进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起而构成系统 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低倍镜的视野大(小),通过的光多(少),放大倍数小(大); 物镜放大倍数小(大),镜头较短(长)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把要放大观察的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看到物像是倒像,因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实际材料(装片)移动方向相反 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 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 从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1、 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 3、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啊

高中化学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2020-2-26 9:09:5 【老师】俸? KH 高中化経套思“.版).pdf (18.11MB ) 髙中化学全套思谁导图(高清版),pdf} 来目群文件 打开打开文骸 转发三1 【老师】俸 自己没有思维导图的可以借鉴。

1 /43 高中化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取用固体 取用液体 防火与灭火 常见危险与安全措施 了解实验安全常识及意外事故处理方法 学法指导 操作的先后顺序 操作的注意事项 操作的目的 适用范围 化学与人类健康 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萬 实验安全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离溶于溶液中的固体溶质 适用范围 1 .蒸发过程不断搅拌 I 注意事项 蒸发 是否易潮解. 物质的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少 量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质 将物质的分 萬与提纯混淆 吸取少量液体用滴管 (专用,垂直悬滴,不倒置) 实验基 本操作 物质分离提 纯必须遵循 注意防火、防爆炸、防倒吸 不増、不减、易分离、易复原 2.当大量固体析岀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知识 梳理 化学实解 通过动手实验,熟练掌握常用化学 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较多液体用倾倒法 (瓶塞倒 放,标签向手心, 抓住物质的特性寻找突破口 物质检验和实验综合题 块状固体用锻子 粉末状用药匙 中及故 取用药 品的仪器 的意的 热覗 分离 仪器 热源,温度可达400 - 500 r 酒劈/龜精不超过2/3,不少于1/4,用外 / 5,不对 火,不吹灯,先灭后添酒精 喷灯温度可达I 000 X ) 水浴 漏斗 loop 以下 普通漏斗 长颈漏斗 分液 漏斗 主要 用途 萃取,分液, 反应加液体 用器 常仪 冷凝管 洗气瓶 于燥管 注意 事项 用前先检査是否漏液, 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 倒岀,下层液体从下层 放出,放液时应打开分 液漏斗上玻璃塞或将塞 上的凹槽对准上口小孔。 使漏斗内外大气压相等 反应器1 是否易被氧化 是否易燃、易爆 是否易与空 W 中某些成分作用 是 否易挥发、,1 尹华 是否具有毒性、 腐蚀度 便于取用 防止变质 防独、防爆等 细口瓶、产口瓶、 通瓶 塑料瓶、赢r 笑是器等 剂质 试性 则 原 仪器 据 依 学 剂保 化试的存 密封:水封、 油封、蜡封 方式/开放式存放 阴凉、避光处 ( 干燥器中存放 利用沸点不同,除去难挥发和不挥发的杂质适用范围 1.蒸憎烧瓶加热要垫石棉网,温度 、 计的水银球与支管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 注意事项 2.冷水是下口进,上口出 3.要加碎瓷片,防暴沸 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差别较大的溶质适用范围 1 .溶液总量不超过漏斗容积的3/4 2.把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分层 注意事项 蒸饌 分液 3.打开塞子,先从下口放出下层 液体,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其他基本 操作 计量仪器 玻璃仪器的洗涤 药品的取用 药品的保存 装置气密性检验 溶液的配勉 气体的收集和体积的测量 量筒 试管、柑垠、 f 隔网可加热或液浴 烧杯、烧瓶、 蒸憎烧瓶、锥形瓶 乂_不能加热 集气瓶、试剂瓶、滴瓶、 启普发生器 主要用途 粗略量取液体,精度0.1 mL 刻度由下而上增大,无0刻度线, 读数平视。取用原则:次数越少 越好,量筒越小越好,不反应, 不溶解,不受热,不配制 飞芝S 事项 主要用途 精确至0.1 mL,可估读到0.01 mL 滴定管 托盘天平 酸式滴定管盛酸性、氧化性溶液,碱式滴定 管盛碱性、非氧化性溶液,二者不能互代; 注意使用前要洗净并检查是否漏液,先润洗再装 事M ——亠宀 溶液;0刻度在上方,但不在管最上端,最大 刻度不在管最下端 容量瓶 精确配制溶液 标有温度、容积,用前检漏, 注意 不反应、不加热、不换塞、 事项不贮存、不溶解 温度计量程 使用注意事项《备銀球不要羸器壁 使用注 意事项 称前调零点,称时“左物右码” 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 \腐 蚀性药品放在玻璃器皿中秘量—

2019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2章-思维导图【1】(含答案)

化学·必修2(人教版) 1.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见( ) A.NH 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CO2↑+H2O 答案:B 2.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反应S(s)+3F2(g)===SF6(g)的能量变化为( ) A.放出1 780 kJ的能量B.放出1 220 kJ的能量 C.放出450 kJ的能量 D.吸收430 kJ的能量 答案:B 3.已知H2(g)+Br2(l)===2HBr(g) ΔH=-72 kJ·mol-1,蒸发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 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则表中a为( ) A.404 B.260 C.230 D.200 答案:D 4.(双选题)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Q2均为正值): H2(g)+Cl2(g)―→2HCl(g)+Q1, H2(g)+Br2(g)―→2HBr(g)+Q2。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Q1>Q2 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C.生成1 mol HCl气体时放出Q1热量 D.1 mol 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 HBr(l)具有的能量 答案:AD 5.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表示2 mol H2燃烧放出571.6 kJ的热量),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表示1 mol CH4燃烧放出890 kJ的热量)。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 695 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13 C.14 D.23 答案:B 6.有下列物质:①NaOH固体;②浓硫酸;③NH4NO3晶体;④CaO固体。现将它们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管内滴有红墨水的水面呈现如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B 7.根据下面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 '. 生物 生物类型 生命活动 基本特征 说明 SARS 病毒 非细胞生物 侵入肺细胞 繁殖 病毒要在活细胞中繁殖 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 运动与分裂 运动与繁殖 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衣藻、酵母菌等) 人 多细胞 生殖发育 繁殖生长发 育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的 人 多细胞 缩手反射 应激性 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人 多细胞 免疫 应激性 免疫作为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 叶绿体和液泡 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支原体 真菌、植物、动物 第一章 走进细胞 走进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起而构成系统 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低倍镜的视野大(小),通过的光多(少),放大倍数小(大); 物镜放大倍数小(大),镜头较短(长)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把要放大观察的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看到物像是倒像,因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实际材料(装片)移动方向相反 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 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 从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1、 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 3、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啊

(完整word版)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生物 生物类型 生命活动 基本特征 说明 SARS 病毒 非细胞生物 侵入肺细胞 繁殖 病毒要在活细胞中繁殖 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 运动与分裂 运动与繁殖 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衣藻、酵母菌等) 人 多细胞 生殖发育 繁殖生长发 育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的 人 多细胞 缩手反射 应激性 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人 多细胞 免疫 应激性 免疫作为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 叶绿体和液泡 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支原体 真菌、植物、动物 第一章 走进细胞 走进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起而构成系统 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低倍镜的视野大(小),通过的光多(少),放大倍数小(大); 物镜放大倍数小(大),镜头较短(长)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把要放大观察的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看到物像是倒像,因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实际材料(装片)移动方向相反 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 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 从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1、 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 3、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啊

高一政治必修二思维导图=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人大——国家权力机关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 我国权力机关的地位和要求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2.怎么做: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⑴立法权。⑵决定权。⑶任免权。⑷监督权 人大代表的职权 ⑴议各项议案。⑵表决各项决定。⑶提案权。⑷质询权。 2.怎么做(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集中,集中指导下民主。 3.怎么样:

党——国家的执政党,领导力量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 党的执政理念,指导思想的体现 党的领导力量和地位的要求 2.怎么做: 领导: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3.怎么样: 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人民的主人公地位 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威信,推进党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国家: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党派,政协——国家的参政党 1.为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民主党派和政协的性质决定的(参政党,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要求的 2.怎么做 一个参加、三个参与 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3.怎么样 充分发挥政协与民主党派的作用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整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思维导图及试题 含答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A.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 B.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 C.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D.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答案】B 2.在SiO2+3C SiC+2CO↑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A.36∶30 B.60∶36 C.2∶1 D.1∶2

【答案】D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答案】A 4.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 ②粗硅与干燥的HCl 气体反应制得SiHCl 3:Si +3HCl=====300℃ SiHCl 3+H 2; ③SiHCl 3与过量的H 2在1 000℃~1 100℃反应制得纯硅。 已知SiHCl 3能与H 2O 强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硅与HCl反应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SiCl4(沸点 57.6℃)和HCl(沸点-84.7℃),提纯SiHCl3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SiHCl3与过量H2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图(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 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保证制备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验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鉴定产品硅中是否含微量铁单质,将试样用稀盐酸溶解,取上层清液后需再加入的试剂(填写字母代号)是() a.碘水b.氯水c.NaOH溶液d.KSCN溶液e.Na2SO3溶液 【答案】 (1)SiO2+2C Si+CO↑(2)分馏(或蒸馏)蒸馏 (3)①浓H2SO4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l3气化 ②D中应有固体物质生成在反应温度下,普通玻璃会软化SiHCl3+H2Si+3HCl ③排尽装置中的空气④b d 【解析】本题以晶体硅的制备为背景考查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综合分析能力。(1)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iO2+2C Si+CO↑ (2)由题目所给数目可知,相关物质的沸点明显不同,故可采用蒸馏的方式进行SiHCl3的提纯。 (3)由于SiHCl3能与H2O强烈作用,所以A装置中制备的H2,必须经B干燥,液体干燥剂可选浓 H 2SO4。为使H2与SiHCl3SiHCl3C装置需加热。由制备步骤③可知,D中发生的反应为SiHCl3+H2Si+3HCl显然反应一段时间后D中应有固体硅生成,由于反应温度高,普通玻璃在高温下会软化,故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由于SiHCl3在空气中会自燃,且Si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除把握好③中所给关键处,还需排尽装置中的空气。若含微量的铁,则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应含Fe2+,则需再加入氧化剂和

高中政治知识点重点总结思维导图与总结必修)

高考政治知识点 必修一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属性:价值与使用价值。 ③二者关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货币 ①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②货币的职能:a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3、纸币 ①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的。 ②纸币的发行: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③发行货币的影响: a发行过多——通货膨胀: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 表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利弊:对企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会影响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 b发行过少——通货紧缩: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 表现:大多数商品和劳动力的价格普遍下降; 利弊: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者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④解决办法: a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b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⑤货币升贬值: a本国货币升值:有利于进口、对外投资、本国人民的国际购买力、偿还外债、提高国际地位;不利于出口、吸引 外资、扩大外需、收回外债、加大国际投资风险。 b本国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吸引外资、扩大外需、收回外债、降低国际投资风险;不利于进口、对外投资、本 国人民的国际购买力、偿还外债、降低国际地位。 公式: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完整版)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第一章 走进细胞 走进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起而构成系统 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低倍镜的视野大(小),通过的光多(少),放大倍数小(大); 物镜放大倍数小(大),镜头较短(长)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把要放大观察的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看到物像是倒像,因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实际材料(装片)移动方向相反 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 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 从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1、 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 3、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啊

完整版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走进细胞第一章 生

命动离不生从 开物圈细细到胞胞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啊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起而构成系统走统生命系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动物和人)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个体:进层的结构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细次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胞生物)组成一个群落。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小),通过的光多少),放大倍数小(大低倍镜的视野大 胞) 大),镜头较短(长细观察物镜放大倍数小( 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

) 使用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把要放大观察的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看到物像是倒像,因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实际材料)移动方向相反(装片 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类别原核细多细胞的细胞大小较大较小胞与真统样性和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细胞核核细胞一性仁,无染色体仁和染色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有核糖体细胞质 叶绿体和液泡细菌、蓝藻、支原体真菌、植物、动物生物类群 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细胞学说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 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从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 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4. 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二章;Mo、Zn、B等(微量元素);基本元素C;H、O、N、P、S、K、Ca、Mg(大量元素)Fe、Mn、Cu、组成细胞的元素:C、H) 、、C、H、N(C、O、N 活(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依次为:O细胞中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物—水(活细胞中含量最多)、无机盐;有机物—蛋白质(干细胞中含量最多)元素和、核酸、糖 类和脂质 化合物检测蛋白质、还原性糖和脂肪: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反应;斐林试剂+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 →砖红色沉淀 脂肪→红色苏丹III染液+脂肪→橘黄色;苏丹IV染液+ 含量:占细胞鲜重的7%~10%,干重的50%以上,是细胞含量最多的有机物。R 等、FeO、N等元素组成,有些含有S组成元素:主要由C、H、万以上,属于大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几 千~100C COOH NH2结构特点是至少含有一个氨基本单位:氨基酸,大约有20多种, 结构通式:H 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将氨和一个羧基(-COOH)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有一个氨基(-NH基(-NH22。)R 基(侧链基团基酸区别为不同的种类的依据是脱水缩合:形成过程:(1) R RR R 2112

高考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

氯 溴 碘 及 其 氧 化 物 氯气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池) 氧化还原反应: 氯气实验室制法:4HCl(浓)+MnO ? =加热=MnCl ?+Cl ?↑+2H ?O 除杂:先通过饱和食盐水(HCl ),再通过浓硫酸(H2O ) 溴:深红色液体,易挥发 尾气处理:NaOH 溶液吸收 水中为橙黄色,CCl4和苯中为橙红色 氯气性质:与金属反应:Na (白烟),Cu (棕黄烟),Fe (FeCl3 棕褐烟) 碘:紫黑色固体,易升华 与非金属反应:H2(苍白色火焰,白雾产生) 水中为棕黄色,CCl4和苯中为紫红色 与碱反应NaOH (NaCl ,NaClO,H2O ) 氧化性:Cl2>Br2>I2 次氯酸的性质:弱酸性(:HClO ? H++ClO-)、漂白性、 溴、碘离子检验:1.加Cl2,再加入CCl4 不稳定性(2HClO=光照=2HCl 十O2↑)、强氧化性(消毒、杀菌) 下层紫红色为碘离子,橙黄色为溴离子 漂白粉(Ca (ClO)2和CaCl2)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2.加入AgNO3和HNO3溶液 2HClO=光照=2HCl 十O2↑ 黄色沉淀为碘离子,淡黄色沉淀为溴离子 物质分类 Na :银白色,密度小于水 钠的性质:与O2反应(4Na + O2 == 2Na2O (白色) 2Na + O2 =燃烧= Na2O2(淡黄色)) 与水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浮溶游响红 Na20性质:与酸反应:Na2O +2HCl=2NaCl+H2O 与酸性氧化物反应:Na2O +CO2===Na2CO3 与水反应:Na2O +H2O=2NaOH Na2O2的性质:与酸性氧化物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与水反应:2Na2O 2+2H2O=4NaOH+O2↑ Na 的制备:2Na Cl(熔融)=通电=2Na +Cl2↑ Na 的用途:制备Ti ;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Na ,K 合金);植被钠光灯(黄色) Na 及其化合物 Na2CO3和NaHCO3比较 碱性:NaCO3>NaHCO3 鉴别方法2::NaHCO3不与CaCl2反应 与酸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 (较慢) NaHCO3+HCl=NaCl+H2O+CO2(较快)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盐,用=号 eg.HCl=H+ + Cl-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用?号 eg.HClO ? H++ClO- 易错离子方程式(强酸、强碱、可溶性盐拆,其余不拆): 2H2O2OH- + 2H+ + Ba 2+ + SO4 2- = 2H2O + BaSO4↓ H+(少量) + CO32- = HCO3- 2H+(过量) + CO32- = CO2 + H2O 分散系 离子反应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区别 接离子反应 赤铁矿:Fe2O3 红棕色 磁铁矿:Fe3O4 黑色 黄铁矿:FeS2 黄铜矿:CuFeS2 高炉炼铁: C+O2=△=CO2 CO2+C=高温=2CO Fe2O3+3CO=高温=2Fe+3CO2 Cu 的化学性质: CaCO3=高温=CaO+CO2↑ 不与H+反应生成H2 CaO+SiO2=高温=CaSiO3 Fe+Cu2+==Cu+Fe2+ Fe ,Cu 的应用: Fe3+的化学性质(黄色): Fe2O3(铁红):红棕色,作颜料 强氧化性:2Fe3+ + Cu==2Fe2+ + Cu2+ FeSO4:补Fe 剂,抗氧化剂,净水剂 2Fe3+ + Fe==3Fe2+ FeCl3:净水剂 特性:Fe3+ + 3SCN- ==Fe (SCN )3(血红色) CuSO4:消毒 Fe2+的化学性质(浅绿色): Fe 的化学性质: 2Fe2+ + Cl2===2Fe3+ + 2Cl- 与非金属反应:2Fe+3Cl2=点燃=2FeCl3 Fe2+检验:先加入KSCN ,无现象,再加入Cl2,变为血红色 Fe+S=点燃=FeS Fe2+和Fe3+共存时Fe2+检验:加入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与H+反应生成H2 加入NaOH 后先有白色沉淀,再变为灰绿色,再变为红褐色 主要方程式:MgCl2(熔融)=通电=Mg+Cl2↑ 镁的性质:2Mg+CO2=点燃=2MgO (白色)+C Mg+N2=点燃=Mg3N2 镁的应用:炮火,镁铝合金做航天材料,MgO 可用于耐磨材料 镁的提取与应用 Fe 、Cu 的获取及其应用 铁三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