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期末质量分析

高一物理期末质量分析
高一物理期末质量分析

南京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一物理质量分析

2013年6月24日南京市高一年级进行了学情调研测试,现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全体539名学生数据为例,对本次调研测试物理学科情况进行质量分析。

一、调研测试试卷基本分析

1.考试范围:

试卷考查内容为《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机械能》、《静电场》(前三节),对所涉及到主干知识点进行了重点考查。

2.考试时间与试卷分:

考试75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3.试卷结构与特点:

借鉴近年江苏省高考试卷结构,全卷共四大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题和计算题)。此次考试是对高一第二学期全部物理教学内容的一次质量检测。试卷力求考查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应用基本规律的情况,掌握物理思想方法的状态,渗透科学探究的水平和能力。命题中也试图对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有自己的选择。下面具体分析如下:

3.1

3.2 综述

从上述一些基本情况分析可以看出试卷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1)试卷结构跟进物理高考试卷结构模式,具有鲜明的特色。这种特色便于高一学生了解物理高考试卷结构特点。试卷考查内容覆盖高一第二学期学习的全部内容,且突出“曲线运动”与“机械能”两重点。

(2)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选择题以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为主体,计算题考查基本规律与物理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了解学生对基本规律的掌握以及基本的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实验题既考查了基本仪器的使用,又考查了实验数据处理。

(3)试题加强了能力的考查,着重考查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推导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及实验能力,这方面突出表现在实验与计算题中,要求学生能正确建立物理模型,准确分析物理过程。试卷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实验题的占分比例达18%。

(4)试题“易中难”比例约为1:5:5。可见试题难易程度的设计上定位偏高。本试卷容易题少了一些,较难与难题略显偏多一些。

二.调研测试试卷具体分析

1.调研检测成绩分析(均分与得分率)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539名同学,全卷总均分:57.0分,其中客观题:22.9分,主观题:34.1分。具体得分情况如下:

(1)客观题得分情况统计

表4.客观题得分和得分率情况统计表

上表可以看出,8、10、12三个题较难。

(2)主观题得分情况统计

表5.客观题得分和得分率情况统计表

上表可以看出,17题较难。

2.试题典型错误与分析

〖第1题〗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C.第谷最早提出“日心说”D.牛顿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统计与分析】本题考查对物理相关史实的掌握情况。11.1%的同学选错,说明这部分学生混淆了A、B、C、D所列历史事实,并且对一些著名实验、规律的认识,停留在记忆不清的水平层次上。

〖第2题〗下列运动物体中动能最大的是

A.奔驰的骏马B.被踢出的足球

C.从枪口飞出的子弹D.即将进入近地轨道的运载火箭

【统计与分析】本题借助生活中的物理实例,让学生比较物体的动能,考查学生对动能定义的理解和学生的估算能力。10.6%主要选择的是C,主要原因是认为动能有速度决定,子弹的速度快,所以动能大!这说明他们对动能的理解存在误差,同时对火箭的速度缺少常识性的了解。

〖第3题〗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拨动,一段时间内铅笔的速度v保持不变,悬线保持竖直.则关于这段时

间内橡皮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O

【统计与分析】本题通过实例来考查了解学生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程度。有13.9%的学生选A,说明学生对曲线运动中,合成运动与分运动关系认清比较模糊。例如,在评讲过程中,对于自己问什么选A,有同学这样解释:“我在做题的时,认为橡皮的速度不就是和铅笔一起向右运动的速度吗?根本没有想到合速度。”也有同学说:“题目没有说清楚,如果题目的选项改为‘橡皮的合速度大小为…’,我肯定不会选A了。

〖第4题〗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点电荷,Q1带正电,Q2带负电,其电荷量Q1

A.q一定是正电荷B.q一定是负电荷

-Q2

+Q1

C.q离Q1比离Q2近D.q离Q1比离Q2远

【统计与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库仑定律的掌握和物体平衡条件理解。13.2%同学选了D,说明学生对平衡条件理解较好,在库仑定律的理解上出现偏差。

〖第5题〗2011年8月,我国的“嫦娥二号”探测器成功到达距离地球约160万千米的第二拉格朗日点(如图中的L2所示),L2点处在太阳与地球连线的外侧,在太阳和地球的引力共同作用下,卫星在该点能与地球同步绕太阳运动(视为圆周运动),且时刻保持背对太阳和地球的姿势,不受太阳的干扰而进行天文观测.不考虑其他星球影响,下列关于工作在L2点的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它从地球上发射到L2点的发射速度大于7.9 km/s

B.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长

C.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小

D.它绕太阳运行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

【统计与分析】本题借助郎格兰日点这一知识背景,考查学生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13.0%同学选择B,11.1%选择D,说明这部分学生对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较为机械,仅仅停留在识记的水平上。

〖第6题〗我国于2010年1月17日在西昌成功发射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如图所示,该导航卫星先沿椭圆轨道1

飞行,后在远地点P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1进入地球同步轨道2.则

该卫星

A.在轨道2运行时的速度小于7.9km/s

B.在轨道2上运行周期小于在轨道1上运行的周期

C.在轨道2上运行时的角速度大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

D.在轨道1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2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统计与分析】本题考查卫星的速度、周期以卫星变轨等知识。35.3%的同学选择了D,说明这部分学生对卫星的加速的理解不够清晰,存在机械记忆的痕迹。

〖第7题〗如图所示,竖直墙壁上插有两只飞镖,它们是从同一位置水平射

出的,飞镖A与墙壁成53°角,飞镖B与墙壁成45°角,两只飞镖插入墙壁的

位置竖直排列,相距为d.设定飞镖的运动为平抛运动,则出射位置离墙壁的

水平距离为

A.6d B.7d C.8d D.9d

【统计与分析】本题借助飞镖游戏考查学生对平抛运动规律的理解。24.5%

的同学选择B,说明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存在着问题。另外学生普遍反映本题的计算量较大,花费时间很长,说明学生在规律运用的灵活性上不够。值得注意的是有6位学生本题没有作答。

〖第8题〗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

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

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该水平拉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统计与分析】 本题借助功率考查学生对能量变化的综合理解。此题得分率很低,说明学生在解决本题时,局限于利用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不能借助能量关系,将F 的功率变化情况等效为讨论重力的功率变化情况。能量规律综合运用能力欠缺。 〖第9题〗下列过程中物体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的有 A .被起重机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的建筑钢材 B .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 C .游乐场中乘坐匀速转动的“摩天轮”里的人 D .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

【统计与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10%的同学选择CD ,说明还有少数学生对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理解的不到位,对机械能的含义理解也存在偏差。

〖第10题〗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 ,要求出太阳的质量还需要知道下列哪些数据 A .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开普勒常量k B .地球的公转周期,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C .火星质量,火星半径,火星的公转周期 D .金星的公转轨道半径,金星的公转周期

【统计与分析】 本题考查中心天体质量计算掌握情况。错误选项中的C 选项有48.2%的人选择,说明这部分学生轨道半径的概念理解存在误差。教学过程可以借助培养学生画运动草图的习惯,来加以克服。从教学经验角度来看,此题得分率这么低,可能原因有:①对太阳的质量如何求本身还有不少困难,②C 项中火星质量、半径的作用认识不够,③教学中对这部分的应用重视不到位。

〖第11题〗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轻质细线相连的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 和B ,它们与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圆盘转速加快到两物体刚要发生滑动时,烧断细线,则

A .两物体均沿切线方向滑动

B .两物体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

C .物体A 发生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

D .物体B 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同时所受摩擦力减小

【统计与分析】 本题考查圆周运动相关知识。正确答案CD ,52.3%的同学选对。15.6%的同学有选择A 选项的情况,选择A 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烧断瞬间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刚要发生转动的物理意思是什么?A 、B 做匀速圆周运动不同点在哪?这几个问题没有弄清楚。

〖第12题〗一小球在离地高H 处从静止开始竖直下落,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下列图象反映了小球的机械能E 、重力势能E p 、动能E k ,以及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E '随下落高度h 的变化规律(选地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其中正确的是

E

H

H

E

E

E H

H

A B C D

【统计与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像的理解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从学生答题统计来看,A选项有265人次选择;B选项有209人次选择;C选项有219人次选择;D选项有285人次选择。可见正确答案略多,错误答案基本相当,说明学生图像分析能力总体来说很差,基本上靠猜来选择答案。此题对高一学生来说确实很难,学生对曲线的函数关系本身就很困难,如何建立各量间的函数关系本身就无从下手,加之对物理过程中的临界情况本身就很迷茫。然而,图像理解能力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

生图像理解能力的培养。

〖第13题〗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当金属锤D打击金属片时,A球水平飞出,B球同时竖直下落,改变高度,多次重复这个实验,均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到地面.实验表明A球_____(填写选项代号).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用一张坐标纸作出其轨迹如图(乙)所示,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已知小方格的边长为l,重力加度为g,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

【统计与分析】本题是常规“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考查学生实验现象的了解和数据处理的能力。13(1)学生得分率为70.0%,选错的同学主要是选择A,说明学生机械地理解平抛运动,看到“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做出选择,没有结合题目实际。13(2)

学生得分率为47.5%,说明学生对本实验中平抛运动中初速度的求法掌握得不好;对平抛运动的规

律理解不到位。

〖第14题〗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有如下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重物、打点计时器、纸带、秒表.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为▲ 电源(选填“直流”、“交流”);

(2)若实验中所用重物的质量m=1 kg,打出的某条纸带如图

所示,纸带中所标数据为该点到O点的距离,打点时间间隔为T=0.02 s,其中O点为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时打出的第一个点,则在打出B点时,重物速

度v B = ▲ m/s ,动能E kB = ▲ J ,从开始下落到打出B 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 p = ▲ J .重力势能减少量与动能增加量不相等的原因可能是 ▲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g 取9.8 m/s 2)

A .电源电压不稳定

B .重物的质量太大

C .计算造成的错误

D .纸带受到的摩擦力不能忽略

(3)根据纸带算出

各点的速度v ,量出对应的下落距离h ,则以v 2

2为纵轴、以h 为横轴画出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 )

【统计与分析】本题以自由落体纸带的处理来考查学生实验器材的使用、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能力。14(1)学生得分率为95.0%,说明学生对实验装置和试验电源掌握得很好。14(2)得分率为57.5%,说明部分学生不会进行数据处理,或是科学计数法不会,反映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缺失与计算能力较弱的特点。从得分率也可看,学生一方面不知道如何求解,也可能是计算能力太差造成的。14(3)学生得分率为60.0%,和选择题12题一样,图像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第15题〗如图所示,长L=0.8m 的轻杆,其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连接着一个质量m =1kg 、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 ,轻杆可绕O 点无摩擦转动.现使A 球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则:

(1)A 球经过最高点的速率为多大时,杆对球没有作用力?

(2)当A 球以4m/s 速度经过最高点时,求杆对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将杆换成等长的轻绳,通过计算说明A 球能否以1m/s 的速率通过最高点?同岁

本题考查学生竖直平面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和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从答卷情况来看,有一些学生乱套公式,同时集中反映了学生的数字计算能力太差,计算错误随时可见。15⑴ 问不少学生未

2H H

H

H

A

B

C

D

写出mg= m v2/r,而直接给临界速度v= gr;部分学生不理解题意,而不恰当地使用动能定理来解题。15(2)在A点不少学生认为弹力为F N = mg,还有学生认为弹力F N = m v B2/R;另外一些学生不会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mg+F N= m v B2/R或者mg-F N= m v B2/R式,而写成F N=m v B2/R+ mg等等,造成错误。这反映了学生是把m v B2/R(或ma)看成力的,把向心力m v B2/R当作力,这在高一是普遍现象。在作答中,相当部分的学生对弹力方向也不能正确辨别,或者没有回答弹力的方向。

〖第16题〗“愤怒的小鸟”是一款非常流行的游戏.如图甲所示,为了惩罚偷走鸟蛋的肥猪,鸟儿以自己的身体为武器,如炮弹般弹射出去攻击肥猪.假设某次攻击过程中,小鸟被弹弓沿水平方向弹出,如图乙所示,已知h1=0.8 m,l1=2 m,h2=2.4 m,l2=1 m.忽略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若甲小鸟的初速度较小,水平弹出后落到台面的草地上,求甲小鸟在空中的运动时间;(2)若乙小鸟的初速度v0=6m/s,求乙小鸟落到草坪时的速度大小;

(3)请通过计算判断,小鸟通过平抛运动能否击中肥猪?

【统计与分析】得分率统计如下表:

本题考查学生对平抛运动处理能力。要求学生根据平抛运动的实际情况,分别计算出平抛运动的时间和落地合速度。从答卷情况来看,学生16(2)多数的错误是学生不给出判断就做题,还有一部分学生直接认为小鸟落到台面草坪,利用速度公式或能量关系计算答案。16(3)错误类型主要是学生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所在,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缺少物理学科缜密的思维要求,对这部分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关键点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第17题〗如图所示,装置的右边CD部分是长为L2=2m的水平面,一水平放置的轻质弹簧右端固定于D点并处于原长状态;装置的中间BC部分是长为L1=1m的水平传送带,它与左右两边的台面等高,并能平滑对接,传送带始终以v=3.5m/s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装置的左边是一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面,半径R=1.5m,圆心为O',质量m=1kg的小滑块从A处由静止释放,到达O点时速度为零,OD间距x=0.4m,并且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已知滑块与传送带及右边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取g=10m/s2.求

(1)滑块第一次到达C 点时速度大小; (2)弹簧储存的最大弹性势能;

(3)滑块再次回到左边曲面部分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

【统计与分析】具体每一小问的得分率如下:

本题以传送带和弹簧相结合的模型为背景,考查学生的多过程分析能力。从答卷情况来看,本题的空白试卷非常多,有很多学生也只是写了第一个问题。这说明由于本次试卷的整体题量较大和难度较高造成学生的答题时间不够。具体学生答题中也存在一问题:17(1)学生由于受到传送带的影响,先计算出B 点的速度,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C 的速度,导致计算量较大,并由于计算错误导致失分。17(2)中,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能量关系计算出弹性势能的值,在计算中还发现学生对弹力做功和弹性势能的关系理解上存在问题。17(3)中,物体返回过程中,与传送带速度同向,当速度减小到和传送带速度相等时,一起匀速运动。学生对这种可能没有做出判断,直接利用能量关系进行计算得出错误答案。

三.调研测试问题分析

从考生的答题情况看,多数错误的产生是由于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的物理规律掌握不扎实,对基本物理概念理解不清楚;对物理数据的运算和处理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较差而造成的。对动手做实验不够重视,不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虽然笔试试卷很难反映考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但是从考生的试卷中还是可反映学生对物理实验重视程度不够。

1.高一学生的物理学科基础知识普遍都比较薄弱

从及格率角度来看,有43.0%的学生未能合格,足以说明本届高一学生物理基础薄弱,这一方面是江苏高考现状使得学校本身重视不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届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力不足,同时我们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还有更多的追求。

2.学生学习态度有待改善

这些现象本届高一学生物理学习态度有待改善,可以预见许多学生课外自己投入的学习物理

v

O’

B

C

D

O

A

的时间几乎为零,作业又不认真完成,为了完成作业而抄答案,没有注重自己独立学习,学生难以适应高中物理学习对能力的要求,学习起来很吃力。学习的积极性普遍都不够高。

3.教师教学思路有待调整

从本次考试结果来看,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因为本次测试就试题本身而言,难度不是很大,但的确容量可能偏大。换而言之,学生在每一个题目的得分率上不应该普遍偏低。但从统计来看得分率没有达到60%的题目有9题。除去难的第12题和第17题,还有7题,占试题的41.1%。由此可见,高一学生在一些知识点上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正如,许多物理教师在拿到本次物理检测试卷时,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卷子是不难,但我们现在的学生做不好!”

四.教学建议

1.认真备课、努力提高教学的效率。尝试采用分层异步教学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时期达标,不同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非智力因素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抓好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例如在我们学校坚持集体备课与个体二次备课相结合的原则。其中集体备课为主导,个人二次备课为核心。

2.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加强复习,自己总结,提高能力。平时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物理遇到什么困难,多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对学生的检查督促。针对不做或少做练习的学生,要布置作业,多检查作业,以督促学生做题。

3.加强课堂训练,精心组织试题,训练的题目以小巧为主,抓好定时训练并及时评讲,一心一意抓好基础。有针对性地讲评一些典型习题,对一些典型的大题,有必要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以帮助学生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加强对重点实验的特别训练、加强对计算题的解答能力,避免学习大题留空白。进行规范化解题的专项训练,教师要做好示范。

规范性解题:在这次调查测试中,学生在规范解题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规范解题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形成规范的解题习惯。一般来说,解决物理问题的规范表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于题目没有明确给出的物理量符号,应有说明,或用“设……为……”的形式;用文字和公式写明推导过程中的根据;对于数值计算的问题,应根据题中条件,列出相应的物理规律所适用的公式,再进行运算,解出正确的结果,然后再代入已知数值进行计算。这样即使数值算错了,也不会导致丢分很多。

4.开展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教学,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多开展些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习知识,增长知识。例如,在平抛运动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往往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平抛运动规律进行讲解,给出平抛运动的结论。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部分学生仅仅是机械的记忆,缺少对平抛的感性认识。因此,本次考试中的实验题13题中的第(1)题,原本能简单的一个实验现象和结论,有近30%的同学选了A。在和部分学生交流时,学生告诉我:“我一看到‘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想都没想就选了。”

5.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学科前沿领域的专题性科普资料要求学生学会背景材料的阅读,学会对背景材料的处理和运用,作为教师更需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新动向。

在习题课的复习中注意把理论性与应用性习题相结合,把涉及生产、生活、科技的知识编入物理习题中,加强习题的时代气息,但要适度,不可过多。

(王永胜执笔王德飞史献计审读)

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反思与分析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 高一物理试卷答案与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只有物体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B. 只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C. 只有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具有惯性 D. 物体处于任何运动状态都具有惯性 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绳的拉力 作用下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小球运动的角速度 为ω,则绳的拉力F 大小为 ( B ) A. 2 r m ω B. r m 2 ω C. r v m 2 D. 2r v m 3. 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B.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C. 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4.小船在水速较小的河中横渡,并使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到达河中间时,突然上游来水使水流速度加快,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小船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对岸 B. 小船到达对岸的位移将变大,但所用时间仍不变 C. 因小船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故所用时间及位移都不会变化 D. 因船速与水速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渡河时间及位移的变化 5.王强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网球,假定球在墙面以25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反弹,落地点到墙面的距 离在10m 至15m 之间。忽略空气阻力,g 取10m/s 2 .球在墙面上反弹点的高度范围是 ( A ) A .0.8m 至1.8m B. 0.8m 至1.6m C. 1.0m 至1.8m D. 1.0m 至1.6m 同理可得: m v x g gt H 8.12515102121212 2 2 222=??? ????=??? ? ??==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根据向心力公式: r m F 2 ω=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由于船头垂直指向对岸,故渡河的最短时间已被确定,与水速无关.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 101t v x = 2 1121gt H = m v x g gt H 8.02510102121212 201211=??? ????=??? ? ??==

高一物理试卷分析.

XX高中XX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分析 高一物理备课组XX 本次考试所采用试卷为高一物理备课组自行命题的《XX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共XX名高一学生参加了此次考试。 一、试卷结构及分值比例 二、试卷评价 (一)综合评价 1.题型多样。 全卷共21道题,满分100分。单选题14道,共42分;填空题4道14空,每空2分,共28分;计算题3道,设置多个小问,3道分别为8分、12分、10分,共30分。 2.内容全面,知识覆盖面较广。 (1)《运动的描述》:本章考察了各个运动学物理量的概念、强调矢量的方向性。(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本章考察了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位移关系式、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图像和速度图像、有效数据等知识点3.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能力要求相对偏低。本试卷总体难度系数为0.42。 通过考察考生对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物理规律的了解、认识、理解和应用,考察了考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处理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命题符合学科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全面准确检测上半学期所教学内容的落实情况。 4.区分度较好。试题表述准确、简洁,难易结合,循序渐进,如同样是位移速度关系式的考察,既有直接数据代入公式求解的简单单过程问题,也有相对复杂一些的多过程问题(最后一道计算题)。 (二)试题评价 单选题的特点 1.轻松上手。没有出现难题怪题,全部为平时要求的甚至训练过的类似试题。考生容易上手,有利于考生进入考试状态,有助于考生正常发挥水平。 2.贴近生活,体现新课改。题目情景多取自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例,体现知识回归生活和应用的新课程精神。 3.设置梯度,第12第14道设计了一定的难度梯度,第12考察了根据速度图像信息求位移应用。第4题要求学生速度概念、位移概念和空间上的概念提出了比较综合的要求。 填空题的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体现教学难度重心下移的落实。 2.题中涉及的物理情景简单,利于建模,便于物理过程分析。 3.重视实验内容,强调基本的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计算题的特点 1.考察全面到位,速度概念、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位移关系式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等知识点都得到了考察。试题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和建模能力的考查,体现了以能力为目标的命题原则。 2.第20题只所以设置了4个小问,出发点是为了降低难度,引导学生处理刹车问题

四川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 物理第一学期1月月考考试卷及解析

四川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1月月考考试卷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甲图中,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在乙图中,小孩用至少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才能被推动;在丙图中,小孩用大小为90N水平力推动木箱匀速运动.则() A.甲图木箱没有受到摩擦力 B.乙图木箱没有受到摩擦力 C.丙图木箱受到摩擦力 D.上述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100N 2.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C.前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D.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3.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在一条河宽300m,水流速度为4m/s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 A.能到达正对岸 B.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100s C.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400m D.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300m 4.如图所示,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M相对车厢静止于竖直车厢壁上,当车的加速度增大时,则() A.物块M受摩擦力增大B.物块M对车厢壁的压力增大 C.物块M沿车厢向下运动D.物块M沿车厢向上运动 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放置着一片树叶和一个小石子,现将玻璃管迅速翻转180°,玻璃管内非真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叶和小石子同时落到底部 B.小石子在下落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C.树叶在下落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D.将玻璃管抽成真空,重复上述实验,在树叶和小石子下落过程中,树叶和小石子都处于超重状态 6.一小孩在地面上用玩具枪竖直向上射出初速度为比的塑料小球,若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球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v A.小球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0 2 v B.小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1 2 C.小球射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为零 D.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增大,在下降过程中逐渐减小 7.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 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 8.由吴京主演的《攀登者》,重现了中国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英勇历史,体现了中国人不畏艰险,自强自立的爱国精神。如图为影片中登山队员的登山的照片。已知其中一名队员重为G,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o,绳子拉力也为G,则此时山峰对该队员的作用力()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高一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人教版考试年级:高一学科:物理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卷的重力加速度g都取10m/s2)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B.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运动的时间 C.研究地球的自转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B.对于力,只需说明其大小,而不需说明其方向 C.一个力,可能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 D.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与作用点的位置无关3.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有() A.重力、支持力 B. 重力、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支持力 D. 重力、下滑力、支持力和压力4.关于力的单位“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这个单位是由质量1kg的物体重力为9.8N规定下来的 B.“牛顿”这个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kma中k取l时定下来的 C.1N就是使质量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 D.质量1kg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并不是规定的,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到的结果 5.在拨河比赛中,下列各因素对获胜有利的是() A.对绳的拉力大于对方B.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对方 C.手对绳的握力大于对方D.质量大于对方 6.下列各图表示的是某一物体运动情况或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其中 (甲)图是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乙)图是某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丙)图表示某一物体的加速度-时间图象;(丁)图表示某一物体所受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四幅图的图线都是直线.从图中可以判断这四个一定质量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受到不为零、且恒定的合外力;B.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大;C.丙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丁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7.如图所示,弹簧秤右端用绳子系在墙上,左端一人用力拉,发现弹簧秤读数为100N,

物理高一上册 期末精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物理高一上册期末精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 s末,物体速度为9 m/s B.0~2 s内,物体加速度为6 m/s2 C.6~7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 D.10~12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 s末的速度为9 m/s,选项A正确; B.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 a= 126 2 v t ?- = ? m/s2=3m/s2 选项B错误; C.6~7 s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D.10~12 s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D 错误. 2.若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3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B.t=3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C.t=3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t=3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解决本题要明确v—t图象的含义:在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其运动方向,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的位移,时间轴上方面积表示位移为正,下方表示为负. 【详解】 A.根据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可知t=3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故A正确; B.在2~5s内直线的斜率一定,说明物体的加速度恒定,则t=3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B错误; C.物体在前3s内沿正方向运动,3s后沿负方向运动,则t=3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故C 正确; D.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t=3s时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AC。 【点睛】 图象由于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因此在物理中广泛应用,对于图象问题要明确两坐标轴的含义,图象斜率、截距、围成面积等含义。 3.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B.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M的任意时刻速度大小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率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相同,选项AB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故平均速度大小相同,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故平均速度方向相同,选项C正确;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三质点的路程不同,时间相同,故平均速率不同,选项D错误.综上本题选C. 4.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下列说法

物理试卷分析

龙陵县2017-2018学年末高二统测 物理.试卷分析 ——龙陵一中徐荣玖 一、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 单项选择题8个,每个4分,共32分;多项选择题3个,每个4分,共12分; 实验题2个,共12分; 12题6分(力学实验);13题8分(考电学实验);14题12分;15题15分(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选做题16题15分和17题15分考查看高中物理选修3-3和3-4的内容,难度适中,接近高考难度!总分100分。 2、试题特点: 试题涉及高中物理所有内容。很综合,是很好的高考模拟试卷,本试卷体现了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中对知识、技能的要求,注重过程和方法的测试,试卷总体难度稍微偏难,能力要求较高,对基础扎实的学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对普通班学生以及实验班成绩靠后的一部分学生来说,很难得到高分,也很难拉开差距,没有什么区分度,学生的得分率较低。 二、试卷分析 1.得分情况,全体学生平均分39.83分,最高分99分,最低分2分,从阅卷分析看,高二学生对高中学习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不注意学科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掌握。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熟练,基本技能应用能力、运算能力、实验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现将学生得分情况,统计如下: 表:各小题得分情况:

2.各题的得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选择题 总分44分,选择题中7、11得分率偏低,这两题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要求偏高,在新课教学阶段考查,难度偏大。 (2)实验题 12、13题虽然是课本上的实验要求,但题目的情景是新的,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考试结果上来看,成绩是令人满意的。失分的最大原因是学生的表述不规范和准确。 (3)计算题 计算题共计有3道,占全卷的42%。 14题考查学生动量守恒定律与平抛运动的综合知识,得分率较高。 15考查弹簧问题和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学生做的不太理想。主要是惯性思维,审题不认真,导致严重失分。 16和17.考查了学生对两个选修模块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分析能力还需要提高,学生对于作图对解决物理问题的认识还不深刻。得分率较低。 3.从本次考成成绩的分布特点看,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全卷16题中,有5选择题较简单,学生基本上都能较好的完成。实验题13题来自于课本,单从学生得分情况来看,不太理想。可见学生对于课本知识还不够重视和掌握的不够扎实。 (2)不善于审题,对复杂物理过程的分析不知道如何下手,更不会做出物理图,说明学生课堂上讲解的问题还理解的不够透彻。 (3).解题不规范。解题不规范反映了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不科学,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浮燥情绪。也可能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或认识不到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及试卷分析(1)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及试卷分析 一. 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根据作用效果命名,具有相同名称的力,其性质一般都相同。 B. 根据作用性质命名,具有相同名称的力,其效果一定相同。 C. 运动的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必受力的作用。 D. 任何性质的力,都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2. 两个大小恒定的共点力,合力的最大值为a ,合力的最小值为b 。当两个共点力互相垂直时,合力大小为( ) A. b a + B. 2b a + C. 22b a + D. 22 2b a + 3. 如图所示,小球系在细绳的一端,放在光滑的斜面上,用力将斜面在水平桌面上缓慢地向左推移,使小球上升(斜面最高点足够高)。那么,在斜面运动过程中,绳的拉力将 ( ) A. 先增大后减小 B. 先减小后增大 C. 一直增大 D. 一直减小 4.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都是m 的小球A 和B 用轻杆连接,斜靠在墙上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墙面光滑,水平地面粗糙。现使A球向上移动一点,B球向墙靠近一点,两球再次达到平衡状态。移动后的状态与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较,地面对球B 的支持力N 和轻杆上的压力T 的变化情况是:( ) A. N 不变,T 变大 B. N 不变,T 变小 C. N 变大,T 变大 D. N 变大,T 变小 5. 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 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增大水平力F ,而物体仍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都不一定增大 B.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都一定增大 C.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支持力不一定增大 D.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支持力一定增大 6. 如图所示,重为G 的球被轻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 点,球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缓慢的使轻绳与竖直线夹角θ增大的过程中,T 表示绳中拉力的大小则( )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 卷(选择题 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标量的运算一定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 B .若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在减小的过程中,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 .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与力的关系并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和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亚里士多德、牛顿. D .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可能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擦力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 .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看作质点 C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不一定恒定 D .马拉车加速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3.沿平直轨道以速度v 匀速行驶的车厢内,车厢前壁高为h 的光滑架上放着一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运动,如图,若车厢突然改为以加速度a 向前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将脱离支架而下落,在车厢内的乘客看来……………………………………( ) A .小球的运动轨迹为向后的抛物线 B .小球作自由落体运动 C .小球的运动轨迹为向前的抛物线 D .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斜向后的直线 4.图中所示A 、B 、C 为三个相同物块,由轻质弹簧K 和轻线L 相连,悬挂在 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若将L 剪断,则在刚剪断时,A 、B 的加速度大小a A 、 a B 分别为( ) A .a A =0、a B =0 B .a A =0、a B =g C .a A =g 、a B =g D .a A =g 、a B =0 5.质量为10kg 的物体置于一个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5 2 = μ,从t =0开始,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经过 时间t 1时滑动到最大位移处。则下列图中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f 随时间t 变化规律的是(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g =10m/s 2)(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 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关于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物理量 B .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C .1N/kg =1m/s 2 D .“米”、“千克”、“牛顿”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7.在高h 处以初速度v0将物体水平抛出,它们落地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s ,落地时速度为v1,则此物体从抛出到落地所经历的时间是(不计空气阻力)( ) A 、 B 、 C 、 D 、 8.下列所给的图像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9.某科技兴趣小组用实验装置来模拟火箭发射卫星.火箭点燃后从地面竖直升空,t 1时刻第一级火箭燃料燃尽后脱落,t 2时刻第二级火箭燃料燃尽后脱落,此后不再有燃料燃烧.实验中测得火箭竖直方 向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推力大小恒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 2时刻火箭到达最高点,t 3时刻火箭落回地面 B .火箭在0~t 1时间内的加速度大于t 1~t 2时间内的加速度 C .t 1~t 2时间内火箭处于超重状态,t 2~t 3时间内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K K A B C L F f /N 60 -60 t 1 t/s C F f /N 50 -60 t 1 t/s D F f /N -60 t 1 t/s B t/s F f /N t 1 A 340- 3 v O t 1 t 2 t 3 第9题图 1 2 2 x/m t/s O A v/ms ?1 t/s O B t/s O C t/s O D v/ms ?1 v/ms ?1 1 2 ?2 ?2 2 2 2

高一物理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物理下学期物理期 末试卷分析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4---2015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物理组李锋 一、试卷分析 高一物理期末考试是由高二物理组根据高一物理教学情况提供的试卷。试卷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知识覆盖面较大,贴近教材,符合学生与教学的要求,题量适中,题型符合同高一物理的测试要求,题目设计难度适中,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题目的设计中,区分度设计比较平稳,确实对高一物理的学习起到评价作用。 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考查了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规律的应用,题目较易,属于基本题,多数学生得分较高。 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也是考查了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规律的应用,题目较易,属于基本要求,但由于是多项选择题,学生在答题时,每小题得满分的较少,得部分分的学生较多(学生在答题时,由于对多项选择题的答案无十分把握,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选择答案中的一个选项或二个选项,这样虽然不能得满分,但至少可得一些分)所以学生的得分不高。 实验题题共2小题,第16、17两小题为实验题目,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知识在物理实验中的最基本应用,多数学生在该题的解答过程中,即不会实验的基本要求,也不懂物理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16题考查学生对基本规律的应用能力,简单考查了学生对平抛运动中的最基础的计算能力,学生错误率较高,也的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解答。尤其17小题在该章知识考查时是每次必考题,老师在新课教学和

章节复习、期末复习中都会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复习,但学生的正确率仍然较低,值得深思? 第18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将基础知识的考查蕴涵于具体的物理情景之中,试题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双基”的同时,又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与运用。 第19小题为动能定理的直接应用,学生在应用规律时出现了各种错误,状态、过程不会分析,代公式时各物理量出现错误等,说明学生在分析物理状态、物理过程时分析能力较差,在教学中应该有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分析,老师不能代替,要把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放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 第20小题为万有引力的最基本的应用,考查学生应用万有引力的基本规律解决天体运动问题,只要运用万有引力基本公式和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代入即解决问题,该题的得分率也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仍不能正确解答,该题对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低,方法也较死,不知什么原因,学生仍不能正确解答。 第21小题考查动能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在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应用,还有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和黄金代换式的考察,以及图象问题的理解。物理过程也分析不清,得分率较低。 二、成绩统计 1.平均分较低,各班差异较大。 2.非选择题得分分布图 3.平均分情况: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一、选择题 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 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 2.倾角为37°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连接的质量均为1 kg的小球A、B,在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一起沿斜面以4 m/s2的加速度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弹簧的原长为20 cm,劲度系数为200 N/m,sin 37°=0.6,cos 37°=0.8.此时弹簧的长度l和推力F的大小分别为 A.0.25 m,25 N B.0.15 m,25 N C.0.25 m,12.5 N D.0.15 m,12.5 N 3.在中国海军护舰编队“巢湖”“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用GPS定位系统研究“千岛湖”舰位置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护舰编队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4.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 B.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 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他的重力为零 D.物体在完全失重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5.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40 N B.2N C.2N D.10N 6.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

(完整版)高中物理试卷分析

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的分析 1、试卷覆盖的知识点全面,注重了对学生掌握与理解物理基本概念、规律的考查,重视对物量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考查,重视了对基本公式理解与直接的考查。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来说,选择题命题是成功的,突出了重点,涉及的知识点全面。 2、试卷注重了对学生掌握基本规律及其解题方法的考查。理解物理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公式的解题的方法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基础,试卷很好地注重了对基本公式的应用和方法的考查。本次考试主要内容是本学期的教学知识,分为这样的几个大块:(1)曲线运动(2)平抛运动。(3)匀速圆周运动(4)匀速圆周运动 的具体实例分析(5)万有引力定律(6)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3、注重了对实验教学的考查,突出了对常见题型的考查。试卷中填空题第 18小题是新课标中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做的实验,通过这道题可以检测出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教学效果。要求学生能够处理平抛运动实验。 4、试卷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突出了重点,对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较好的检测效果,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具体实例分析、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是本学期的重点和难点。本套试卷突出注重了对这几个知识点命题考查。计算题第20题、第21题、第22题突出了对这些主干知识的考查。考核的内容分 别为:汽车过凸形桥面的受力分析、平抛运动的处理办法、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中的应用实例,星体表面重力加速的求解办法,星体的线速度,周期求解办法。 二、考试诊断出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考后启示

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分析

高一月考物理试卷分析 高一物理组 一.试卷结构 本试卷共有17小题,其中选择题12个,每小题4分,共48分。实验题两小题,共14分。计算题3个题,共38分。全卷共100分。 二.试卷特点 1.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全卷17个题目考查的都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偏题、怪题和很难的题目,符合学生实际。 2.试题注重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覆盖面大。试卷对圆周运动规律、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的运动、功和功率及动能定理等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并兼顾了知识的覆盖面。 3.注重了高考所要求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五方面能力的考查。试题的起点和切入点都较低,设置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都是学生们所熟悉的,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是很常见的,试卷中没有涉及到复杂的物理过程和学生们所陌生的物理情境。整体来说试卷质量较高,比较理想。 4.试题的难易程度合理,区分度较好。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考试成绩统计

共有686人参加考试,平均分58.9,最高分为98分(4人),90分以上的42人,占6.1%,80分以上的144人,占21%,70分以上的250人,占36.4%,60分以上的344人,占50.2%. 2.答题情况分析 第1题:考查的是物理学史,答案为C,正答率83.3%.选A的占8.89%. 选B的占6.71%.有少数学生对物理学史不够重视。 第2题:考查的是曲线运动的特点,答案为A,正答率62.39%. 选BC的占32.2%,说明还有不少学生对曲线运动的特点没有真正掌握。第3题:考查的是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答案为BD,正答率52.478%.不少学生还没有真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第4题:考查的是描述圆周运动物理量间的关系,答案为A C,正答率75.346%. 第5题:考查圆周运动和机械能守恒,答案为AD,正答率39.942%. 选AC的占5.7%, 选AB的占4.23%.不少学生还不能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圆周运动问题,不理解圆周运动的临界条件。 第6题:考查行星的运动,答案为CB,正答率61.8%. 错选A的占29.97%.说明有不少学生对开普勒第三定律没有掌握。 第7题:考查人造卫星,答案为CD,正答率23.469%。错选A的占22.45%, 该题错误率之高,令人吃惊。说明多数学生还没有掌握处理行星运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8题:考查行星的运动,答案为D,正答率70.40%. 错选B的占11.81%, 选C的占13.7%。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A 类题《满分60分,时间40分钟,g 均取10m/s 2》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如上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30N ,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素为0.1,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A.0.1m /s 2 B.1m /s 2 C.3m /s 2 D.10m /s 2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4.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 后听到石块落到 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 A.10m B.20m C.30m D.40m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7.力F 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m/s 2,力F 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 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2。当F 1和F 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是( ) A .2m/s 2 B .4m/s 2 C .6m/s 2 D .8m/s 2 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 挡板的压力为( ) A.mgco s θ B. mgtan θ C. mg/cos θ D. mg 9.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为 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10.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物体的平 均速度- v 和加速度a 是( ) A.20v v v +>-,a 随t 减小 B.20v v v +=-,a 恒定 C.2 v v v +<-,a 随t 减小D.无法确定 二、计算题(共40分) 11.(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10kg 的物体,在F =60N 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 v t v v 0 t v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分析 一、考试内容与能力要求: 1、考试内容:本次考试主要考查本学期学习的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共两章知识。涉及的知识并不多,有质点,参考系,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平均速度,打点计时器的简单知识,运动的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包括自由落体运动)等。题量适中,试题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班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基本完成,特别难的题基本没有,本试卷特别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考查和运用,纵观全卷,对于实验班和尖子班的考生,试题难度稍易,没能更好地体现出优生的能力。 2、能力要求:能力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审题、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正确列方程式、应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期中考试主要考查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知识内容,题目难度适中,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这次考试考查的重点。但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还是集中表现了出来。 1、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审题和分析能力差:审题不细致,不准确,不全面,不按要求答;不会通过分析题目信息抓出问题的关键。②理解能力差:对概念的理解肤浅,答题时平着感觉答。③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差④数理结合意识差:不会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简单运算失误太多。⑤表达能力差:作图不严格,计算题不规范,逻辑性差。 2、试卷的具体问题: 选择题: 1题:主要考查质点的概念和质点的性质。学生掌握良好,正确率很高。 2题:主要考查瞬时速度的概念,学生掌握良好,正确率很高 3题:考查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选错的同学主要体现在不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和速度的变化量有关系而和速度无关。 4题:考查学生对位移和路程概念的理解和却别。学生概念比较清晰,基本能够区别开。选错的同学有的是对数学概念出现问题,不会计算圆周的长度。 5题:学生对物理图像的理解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对图

高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分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2012-2013学年高三物理学科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一)试卷结构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命题范围涵盖高中物理所考察的所有知识内容,力学占68%,电学占32%,试卷共18题,满分100分。其中:第一卷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二卷共7题52分,其中2个实验题,共15分;2个计算题,共32分;选修部分每个模块2个小题,共15分。 (二)命题指导思想 试卷以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为指导,依据物理学科新课程《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结合高三一轮复习的基本任务和特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知识考查注重基础、注重常规、不过多涉及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不过多涉及思维量较大的问题。 (三)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考查。试题涉及的基础知识有:电场线、场强、电势和电势能、运动学、卫星、受力分析等,每个题目都有其考查的能力点。 2.注重主干知识,兼顾覆盖面。试题重点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机械能、电场、电流、磁场、选修内容的主干知识,考查了较多的知识点,包括一些非主干知识。 3.注重常见物理模型、常用物理方法,体现学科基本要求。试题涉及的物理模型有:质点、斜面、同步地球卫星、交变电流、匀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

动、平抛运动、氢原子的能级跃迁等;涉及的物理方法有:整体法和隔离法、正交分解法、图像法、程序法、假设法等。 4.呈现新情境、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第16、18、24题属于新情景问题,24题最后一问属于开放性问题,这些题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5.依纲扣本设置难易梯度,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考试题目易、中、难比例结构合理,其中14、15、17、22、24属于容易题目, 19、20、21、25属于较难题目,整卷有较好的区分度。 二、试卷分析 (一)答卷情况统计(Ⅱ卷答卷情况为抽样统计) 第一卷平均分。第二卷抽样平均分,总平平均分。 (二)试题及答题情况分析 14.【说明】隔离法的运用,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答题情况良好。15.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对运动情景的理解和运动学推论,平时学生很少做这类题目所以正确率不高。 16.【说明】本题主要考查人造卫星运动与地表物体的模型,这道题学生审题没审好,错把距地面的高度理解为卫星的轨道半径导致计算失误。 17.【说明】本题主要考查整体法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题目比较简单得分率较高。 18.【说明】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竖直面内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动能定理等知识。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学生出错,很可能是对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基本情况未掌握,也可能是利用物理情景处理问题的能力差。19.【说明】本题主要考查了电磁感应定律的力与能量转化等知识,也考查了学生受力分析的技能。考察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简单推理能力。学生出错主要是多选一项,说明知识掌握不熟练。 20.【说明】本题主要考查了线圈发电机的特殊值以及学生对中性面的认识。

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7题为单项选择,每题4分,8―10题为多项选择,全选对得4分,选对未选错得2分,选错得0分,共40分) 1. 以下情景中,带下划线的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A.用GPS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 B.裁判员在跳水比赛中给跳水运动员评分 C.研究“嫦娥一号”从地球到月球的飞行姿态D.在国际大赛中,兵乓球运动员王浩准备接对手发出的旋转球 2. 关于运动中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越来越小。 B.速度变化越来越大,加速度反而越来越小。 C.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 D.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为零。 3. 在第44届校园会上,我校章力夫同学勇夺男子百米决赛冠军。测得他在50米处的速度是8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9m/s,全程历时12.05s, 则他在整个百米赛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 A. 8.00m/s B. 8.30m/s C. 8.50 m/s D. 8.75m/s 4. 质点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其在第10s内的位移和在第1s内的位移之比是( ) A. 10:1 B. 19:1 C. 99:1 D. 100:1 5.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1s内的位移是5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任意相邻1 s内的

位移差都是1m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B、C三点,位移XAB=XBC,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8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12m/s,那么物体在B点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 ) A. 10.0m/s B. 10.4m/s C. 10.6m/s D. 10.8m/s 7. 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的图象如图所示(x表示位移),则( ) A.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 B.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 C. 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0.75m/s D. 质点在1s末速度为1.5m/s 8.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从某点开始计时的速度图像如图中的A、B所示,则由图可知,在0―t2时间内:( ) A.在t1时刻B运动方向改变 B.在t2时刻,A、B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 C.A、B运动始终同向,B比A运动的快 D.A、B的加速度始终同向,B比A的加速度大 9.一辆汽车从车站由静止以加速度a1沿平直公路行驶时间t1,走过的位移为x1时,发现有一乘客没有上车,立即刹车. 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是a2,经时间t2,滑行x2停止. 则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一名滑雪者,从85m长的山坡上匀加速滑下,末速度是5.0m/s,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25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雪者运动加速度为5m/s2 B. 滑雪者运动的初速度为 1.8m/s C. 滑雪者下滑全程时间一半时速度为 2.5m/s D. 滑雪者下滑全程路程一半时速度大于3.4m/s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 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火箭加速上升的加速度为____m/s2,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球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已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F1与F4是一对平衡力 B.F2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F2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2.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以下是生活中对“加速度”的几种说法,其含义与物理学中的加速度不同的是() A.高铁列车比汽车运行快B.小汽车比大货车提速快 C.汽车刹车太急D.跑车比一般汽车的加速性能好 3.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 A.100 N B.20 N C.16 N D.0 N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加速运动.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θ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D.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为mg-F sinθ 5.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 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 6.一小孩在地面上用玩具枪竖直向上射出初速度为比的塑料小球,若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球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v A.小球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0 2 v B.小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1 2 C.小球射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为零 D.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增大,在下降过程中逐渐减小 7.某跳水运动员在3m长的踏板上起跳,通过录像观察到踏板和运动员要经历图示的状态,其中A为无人时踏板静止点,B为人站在踏板上静止时的平衡点,C为人在起跳过程中人和踏板运动的最低点,则() A.运动员在A点具有最大速度 B.运动员在B处与踏板分离 C.运动员和踏板由C到B的过程中,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D.运动员和踏板由C到A的过程中,运动员先超重后失重 8.由吴京主演的《攀登者》,重现了中国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英勇历史,体现了中国人不畏艰险,自强自立的爱国精神。如图为影片中登山队员的登山的照片。已知其中一名队员重为G,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o,绳子拉力也为G,则此时山峰对该队员的作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