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听课记录簿与反思

中学语文听课记录簿与反思
中学语文听课记录簿与反思

写在前面的话

听评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原方法和手段。听评课是教师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也是教育业务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的方法之一。在倡导大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今天,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研究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学被认为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以教师活动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的过程,所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从而把教师活动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而且由于听课者既不参与课堂教学、也不直接参与教学容的学习,通常被认为是与教学不发生直接关系的人员。因而在听课前无充分准备;听课过程中也就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这样的听评课,显然是有悖于课程改革精神的,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研究的效果。为此,必须依照现代教学理念,革新听课、评课。

一、听评课的功能

1、教研科研功能

听评课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它既是一个验证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操作、升华为理论的过程。在听评课中可以学习吸收大量的教学理论、经验和先进的教改信息,在执教中去运用。也可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概括形成理论。如此循环反复,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另外,听评课也是教育同行进行教材分析、教法研究、教学经验交流的一种好形式。一位哲学家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是两个思想。”所以,教师之间开展听评课活动,就能达到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艺的目的。

2、激励发展功能

通常就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来说,可能有两条路可走(从相对意义来说)。一条是磨道式的循环,是走一条自我封闭的教学发展道路;一条是螺旋式上升,采取的是对外开放,对改造的策略,是教学能力发展的道路。

听评课对开阔教师的视野,激励他们上进,发展他们的教学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引导教师走教学能力螺旋式上升的道路。

3、教学诊断功能

学校领导抓教师的教学有各种各样的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临床指导。所谓临床指导是指学校领导深入到教室中去,诊断教师教学中的毛病,评估教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具体技术。这里的“床”是指教室,“临床”是指深入到教室中去。“临床指导”的操作技术包括观察前活动、课堂观察、观察后材料分析与交谈等三个阶段。

听评课就有“临床指导”的性质。为了查清教师教学质量一直很差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去听课,在评课时,对课做出综合分析。分析过程中,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问题。要对教师钻研教材、处理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教学程序的设计诸方面做一透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具体改进的意见。这是一个“诊──断──治”的过程。

改革与问题总是相伴而生的,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如其它学科一样遇到许许多多的新问题,譬如,如何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行为,优化语文的教学过程?如何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等等,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对于教研人员来说,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既是工作的需要,又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基本形式是观察与思考,新课程起步不久的2003年秋季,我开始从课堂教学入手,作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将平时听课中发现的典型课例及时记录下来,加

以整理,然后如牛儿吃草一般反刍琢磨,形成反思的文字。尽管这是草根式的研究,但它来自于亲历的课堂,都是发生在身边的教学现象,因此这些来自于教学原生态的观察和思考是具体鲜活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语文教学上曾有过“得得派”,主一课一得,我的这些反思也是如此,力求一例一得,每个课例侧重解决一个问题。

反思可以提高我们对教学行为的认识水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依靠“经验+反思”,这个关于教师成长的公式告诉我们,强化教学反思以提升认知水平和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需要鸿篇巨制,以建立理论大厦,但我们也需要零砖碎石,以铺垫前进的路途。因此我企盼这40篇听课与反思能起到铺路砖石的作用,让它铺垫在实践与理论之间,使成长中的教师少走一点弯路。

教研之路是苦乐旅程,正当我感受到这种课例研究的乐趣时,不料2004年的搬家将所写的十来篇“听课与反思”全部遗失,当时颇为泄气,打算放弃,后来到底拗不过职业的执着,又重新动笔。朝来暮往,不知不觉中走过了四个春秋,辛勤的汗水终于结出了零星的果实,尽管它如此微不足道,但“自己的孩子自己疼”,所以还是倍感欣慰。

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深知自己热情有余而学养不足,书中的一些看法肯定缪误不少,恳望同行坦诚批评指正。好在教研无禁区,思想唯有碰撞才会飞溅智慧火花。愿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相互切磋研讨,共同营造语文园地的万紫千红。

2007年12月

1、让诵读走进文本

【课题点击】

课题:《童趣》(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童趣》选自清代文学家复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它叙述了作者童年生活中的一些“物外之趣”,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平常的景象或事物在作者笔下变得美丽而奇特。文章篇幅短小,生动有趣。

【听课回放】

2004秋季我市有六个县进入义教课改实验,这节课是市教研室到这些课改实验区进行教学视导时所听的一节课,听课的学校为一所农村初中。

上课开始,教师演唱校园歌曲《童年》,由此导入新课学习;接着检查课文预习情况,学生介绍课文作者、上黑板给生字注音

;随后师生交流,了解课文记叙了哪几件趣事。完成了以上教学步骤之后,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诵读上面,课堂活动主要围绕诵读展开,具体做法如下:

1、诵读课文,交流感受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师生对话交流。

师:读过课文之后,请同学们谈谈对文言文的感受。

生:文言文读起来比较拗口,语言较现代文难懂。…………

师小结:文言文一要读准字音,二要注意朗读的停顿。

2、听课文朗读录音

教师提出要求:注意朗读时字的读音和语句的停顿;

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并在文中作圈点批注。

3、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4、推荐代表朗读

先由女生推选一位代表朗读课文,读后学生与教师进行评价;再由男生推选一位代表朗读课文,读后进行评价。由于男生代表的朗读不够理想,评价过后,另一位男生主动起来再

次朗读,教师对这位同学给予表演鼓励。

5、同桌互读

同桌之间,一个读一个听,然后交换进行。

6、教师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诵读活动作简要小结。

【课例反思】

《童趣》一文短小精悍,文笔生动形象,教师以诵读为主进行教学是十分得当的,也很适合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但这节课存在的问题也集中反映在诵读上面,即诵读停留于形式,未能进入文本。

首先,诵读的目标不够明确。教学中的五个诵读环节,每次要达到什么目标以及有什么要求,没有体现出来,教师仅在“听课文朗读录音”时,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字音和停顿”,而其它几个诵读环节皆未提出具体的要求。五次朗读活动尽管形式上有变化,但基本上处在同一个层面,缺乏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

其次,诵读感知未能触及文本的容。诵读是为了感知文本,品味语言,不能为了诵读而诵读。教师先让学生理清课文所写之事,再进行诵读,实际上将诵读与感知分离开来,不符合先感性后理性的一般认知过程。再如“诵读课文,交流感受”这一环节,诵读之后理应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容,交流认识,但教师并没有顺势而为,而是让学生“谈谈对文言文的感受”,将诵读的关注点转移到了文本的形式上,的确是一个遗憾。

诵读是一种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它对感知文本、形成良好的语感作用重大。新课程实施以来,诵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但诵读只是手段,只有当它真正走进文本,成为理解文本的有效途径,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2.问题——解读文本的钥匙

【课题点击】

课题:《山中访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山中访友》是一篇很适合七年级学生阅读的写景散文,作者用一颗纯真的童心体察自然,视山水为知己,赋景物以灵性,在拟人化的和想象丰富的文字中,表达出对山水自然挚爱之情。

【听课回放】

这是我在一所普通中学听的一节调研课,导入新课之后,教师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作相应指导,由此感知课文的容要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问题讨论法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教师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

①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你得到哪些启发?

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阅读思考、交流讨论,教师与学生对话,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解决得比较顺利,而第二个问题由于设计不当,效果不佳,来看几例学生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生①

读课文:“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入扎进泥土和岩石……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回答:树林启发我们要扎扎实实地做人。

生②

读课文:“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

回答:山泉启发我们要表里如一,做一个心灵美的人。

生③

读课文:“你好,瀑布大哥!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进嗓子,从古唱到今。”

回答:瀑布启发我们要无私奉献,不要贪慕私利。

……

【课例反思】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师大)。可见,问题不仅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动力。正因为如此

,新课程十分强调问题在教学中的作用。

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有价值的,如何设计(生成)有价值的问题,是对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检验。本节课设计的两个问题,我认为第一个问题颇有价值,它直奔文章中心,可以有效帮助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容、领会作者思想感情。但第二个问题的设计值得商榷,因为这个问题提得生硬牵强,简单化概念化,且偏离了教学目标。如果课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这样设计当然很好,但《山中访友》不是这类文章。从容上看,本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以及爱美之心。因此我建议将第二个问题重新定位,可以作这样修改:“作者对山中景物充满了感情,你有类似的生活体验吗?”如果说这节课的第一个问题是感知和揣摩文本,那么修改后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拓展延伸,其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说问题是我们解读文本的钥匙,那么这把“钥匙”开启的只能是相匹配的“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课文,从课文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准备)教学问题,以优化教学过程。

3.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

【课题点击】

课题:《郭沫若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郭沫若诗两首》分别是《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两篇诗皆为作者早年留学日本时所创作。在这两首诗中,诗人以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描绘出两幅奇妙的景象,将我们带进美妙的“星空”世界。同时,诗中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在五四运动“退潮后”那种缥缈、孤寂和忧郁的思绪。

【听课回放】

这篇课文的教学共两个课时,第一节课时学习《天上的街市》,第二课时学习《静夜》并研讨课后练习。两节课上得相当成功,尤其是第二课时的《静夜》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节课一开始,教师便结合《天上的街市》进行诗歌阅读方法的指导(屏显):①了解写作背景;②把握诗的形象;③理解诗中的联想和想象;④领会诗人的感情;⑤品味诗歌凝练的语言。这个起始环节既是对上节课学习容的总结,又是学习《静夜》之前的方法引领。接下来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诗歌学习的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阅读,思考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当中。然后每组推选一位学生在全班交流。下面是学生讨论

交流的容要点:

1.关于本诗的背景和感情

《静夜》与《天上的街市》一样,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诗中既抒发了对于时代失望的情绪,也流露出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2、关于诗的形象

本诗虽短,但颇具形象性,美好的月夜景象,凄婉的“天上鲛人”故事,构成了诗歌鲜明的形象。

3、关于本诗的想象

诗人由月光和疏星联想到遥远的天河,又由天河想象“鲛人”在岸上对月流珠,诗人的想象既丰富又合理。

4、关于本诗的语言

《静夜》的语言非常凝练,全诗共两节,45个字,却表达出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感情。

学生发言交流之时,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师生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完成了课文的学习。最后,学生表情朗读《静夜》一诗,并当堂背诵。

【课例反思】

教育的本质即促进受教育者自主、全面地发展,传统教学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教,而常常忽视了学习主体——学生该如何学,这种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更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容之一。

这个课例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教师不再仅仅关注如何教,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指导学生如何学上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由于有了《天上的街市》一文的示讲解和新诗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所以学生自学《静夜》一诗时显得十分轻松,而且对课文的理解十分到位。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叶圣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句看似通俗的话语蕴涵着教育的大智慧,它告诉我们,教学的过程是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传授学生以有效的方法,

让他们知道如何去学习。对此,吕叔湘先生也有过精辟的阐述:“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是的,一般来讲,学生都具备潜在的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需求,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正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有途径之一,从而使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自我发展的过程。

4、教学结构之美:凤头与豹尾

【课题点击】

课题:《诗两首》(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是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两首诗皆以孩子的口吻抒发了对母亲的挚爱。诗的形象具体鲜明,感情真切自然。

【听课回放】

2004年11月初,省新课程语文学科(7--9年级)优质课评选及观摩活动在我市举行,

这是其中的一节参评课,执教的是一位年轻女教师。这节课开头导入和最后的结课颇具匠心,形成了

两个教学亮点,现将这两个环节实录入如下:

一、导入环节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作个调查,父母记得你的生日吗?记得的同学请举手。

(生几乎全部举手)

师: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知道的请举手。

(生十余人举手)

师:哦,我们班同学记住父母生日的还不少。我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说的中学生能记得父母生日的不足30%,而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记得自己孩子的生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生沉思)

好,今天我们一道来学习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看看两位文学大师怎样表达对母亲的爱。

二、结课环节

师:两首诗我们学完了,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编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呢?它们有什么异同?

生(1):它们都歌颂了母爱。

生(2):两首诗都借助某种事物抒发了对母亲的爱。

师:对,《金色花》借助金色花抒发了对母亲的依恋,《纸船》借纸船表达出女儿对母亲的思念和挚爱。这是它们的相同点,再来说说它们的不同点。

生(3):一篇是写男孩的,一篇是写女孩的。

生(4):作者不同,前一篇作者是印度的男作家泰戈尔,后一篇是我国的女作家冰心。(同学笑)

生(5):《金色花》写得比较活泼,《纸船》感情比较悲伤、低沉。

师:说的好,它们的感情基调不同。明确了两首诗的异同点,下面请同学们仿照《金色花》,用“假如我变成了——,我会——”的句式,说几句表达自己对母亲孝心的话。(多媒体投影句式)

生(6):假如我变成了一架飞机,我会载着妈妈到世界各国去旅游。

师:你的母亲一定很高兴。

生(7):假如我变成了一只蝴蝶,我会跳出最美的舞蹈让母亲欣赏。

师:很有诗意。

生(8):假如我变成了一双手套,我会戴在母亲的手上,让她的手冬天不再生冻疮。

师: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生(9):假如我变成了一只百灵鸟,我会每天唱出动听的曲子,让妈妈不再烦恼。

……

师:同学们说得很生动,都能通过丰富的想象,借助具体的形象表达对母亲的爱。刚才大家说的那些话能不能再具体点儿,把它们扩展成一段话呢?课后请同学们将自己说的或写那几句话扩展成200字左右的短文,并自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课例反思】

写文章讲究凤头豹尾,一堂好的课从技术层面上讲就象一篇好的文章,简洁的导语直入课文中心,可谓凤头;有力的收束画龙点睛,称得上豹尾,这节课正是如此。

上课开始教师以调查的方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参与,而学生反馈出来的调查结果又引人思考——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为什么孩子对父母缺乏爱心?由此进入新课学

数学课听课心得体会【精选】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数学课听课心得体会》的详细参考,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数学课听课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有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我有幸去泰安听了“山东省小学数学优质课竞活动”,现在我把听课后的心得体会向老师们作一个汇报。老师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也不具备教学专家那样的水平,还不能把竞赛课的所有内容原封不动告诉大家。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说得不好的地方,请老师们谅解。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这次竞赛课中的变化。 (一)还数学课堂安静 听完这次竞赛活动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次竞赛课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大型公开课在我眼里是热闹有加,整堂课如雷贯耳的掌声、赞扬声、小组合作讨论声,游戏高兴地叫喊声,真的声声入耳,还有那变幻莫测能刺激视觉的课件,一个比一个美,让我们可望不可即。而这次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课堂返璞归真,已经安静了很多,留给学生安静思考时间,回归数学课堂抽象性或逻辑性。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二)课堂教学体现数学味道 很多老师心里想,数学课堂肯定体现数学味道,这还用说。老师们都知道,为了迎合课改的精神,一些公开课,老师为了让数学课堂更加充实生动,更加吸引学生,老师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生活方面知识;为了扩展学生知识面,老师又加入了相关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手机版为了丰富课堂语言,有感情,用着诗意一般语调讲课;为了节省时间,用了大量画面精致的课件。一节课下来,涉及的科目很多。学生不知这节课到底是什么课,数学课也像,自然科学也像,综合课也像,最终成了“四不像”。但这次的课堂却体现了数学应有的味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次讲课内容多样,不像以前公开课那样多讲几何知识,或讲简单数学认识。对于一些抽象代数知识是避之若骛。这次不仅讲一些比较抽象知识——如比、用字母表示数、有余数的除法、百分数的意义、中位数等。还讲了一些比较有难度的知识如可能性的大小、鸡兔同笼、莫比乌斯圈、邮政编码等。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二是重视数学语言表达,教师语言简洁精炼,言简意赅,没有多余的话,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注意学生语言的严谨性。 (三)是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间变化的关系 这次听课另外一个感受是:一走进教室,我们发现学生的课桌的摆放跟我们平常教室一样,一排十人,三排,共三十人。不再是五六个学生围坐在一起,以前一见到这样的大型公开课,为了方便小组间合作、交流。往往是五六张课桌拼在一起。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为了迎合课改的精神,一些老师把合作学习看成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认为课堂上有了小组合作就有了课改意识,就是一种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把学生独立思考说成是一种封闭的弧军备战,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于是在课堂上,特别是公开

听课记录及反思

涉江采芙蓉听课记录 班级:高一年级3班授课人:47中董祥 授课内容:涉江采芙蓉 一、导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荷塘月色》“莲“谐音”怜“,爱怜喜爱的”莲“。”莲子“谐音”怜子“,就是爱你的意思。莲,这个美丽的生物也代表了爱情,是恋爱男女常用来传递爱 情的媒介莲别名”芙蓉“,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与芙蓉有关, 与爱情有关。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涉江采芙蓉》。 二、文学常识背景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 名氏所作的19 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写的 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 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 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三、朗读(重点) 1. 请两名同学分别朗读这首诗。(老师点评) 2. 老师介绍这首诗的朗读技巧。 五言诗在短诗上一般构成二三格式或者二一二格式,本诗采用二三格式断句,但朗 读时可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五言诗在音乐上奇偶相配,富于音乐美。 3.播放配音朗诵。(老师提前下载好的音乐) 4. 同学齐读《涉江采芙蓉》。 四、翻译诗句。(老师课件展示内容) 踏过江水去采莲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 远在故乡的爱妻。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飘流异乡两地相 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五、师生互动,描摹画面。 这首诗看是明了简单,可是这首诗歌中却蕴藏着丰富广阔的想象空间, 那么,同学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描摹这首诗的画面,可以选其中的一句或几句或全诗。在这里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可以加入细节描写,比如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景物描写等等 … 我给大家一个例子,供参考一下。 这个季节里, 沿江的芙蓉开的霎时灿烂, 红白相间的花朵竞相争艳着, 时而飘下来的绒球, 好似飞雪,一朵朵轻轻的坠落。 六、分析及赏析 1 主题:表达别离情绪 在古代农业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夫妻朋友的关系,由于 战争、徭役或仕宦,这种亲密的关系往往长期地被截断。这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 心的事。因此,中国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别离情绪的。 2 乐景写哀情 诗是在盛夏时节,看见荷花芳草,而想到远在他方的心爱的人。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

听课记录范文

怎样写听课记录 一、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 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而在听课记录本上的体现,左边是实录,右边是评点。 (一)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包括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课时等;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学生活动情况;教学效果等。 教学实录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三种形式:(1)简录:简要记录教学过程、方法策略、板书设计等。 (2)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过程、方法策略、板书设计等都记下来,甚至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 (3)实录:把教师从开始讲课到下课结束的整个教学环节、内容、时间、师生双边活动等一点不落的如实记录下来。 (二)教学评点 教学评点是指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教材的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等等。 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 (1)简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 (2)总评:就是对简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待课后与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教学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二、好的听课记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堂课教学设计的内容很丰富,要非常详细地记录每一细节,是很难办到的,因此,应该有选择地做好记录。 (一)要关注教学环节设计 关注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教学环节设计。看是否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教学,达到激活教学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教学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教学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得是否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的,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二)要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

初中数学课评课记录20篇

初中数学课评课记录20篇 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趣的。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挑战,渴望挑战带来的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 二、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和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都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做到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但要有准确的数学专业用语,让学生听懂理解知识,而且教师要有及时的课堂评价,随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多表扬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 五、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体现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以上是我听数学课的几点心得体会,因为各科的教学理念都是相通的,我以后要把通过听课学习到的优秀经验,用到自己的信息技术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让自己的课堂也更加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的教学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课的魅力!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目录篇一: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范文 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品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浅谈几点反思。 一、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自身素质,一是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 1.坚持学习。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绝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需要。知识是相关的、互通的。因此,只有掌握丰富知识,才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丰富知识,跟上时代节拍。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努力使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有学生对我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没兴趣,喜欢你上课,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为了充

电,要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还是杂志、历史、经济、心理访谈等。 2.勇于反思。老师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还需勇于反思,敢于面对和改进自己的偏差、错误,才能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课教学的好方法,有效推行素质教育。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 3.为人师表。正人先正已,老师必须以高尚师德为学生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①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不成熟。②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 4.尊重学生。学生尊重老师天经地义,但老师也应尊重学生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有的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认为自己是为学生好,常常忽略学生权利。于是,上课经常拖堂、挤占课间活动时间、随便把学生活动课或课外课挪用、作业没完没了,久而久之学生难免厌倦、反感。老师尊重了学生,学生才会尊重老师,这也许是作为教师比较幸福的事了。 5.保持快乐心态。只有老师轻松快乐教学,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近老师、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学生快乐情愫。当然,老师也是人,现实生活中,有种种烦恼和不如意,要保持快乐心态好难。但只要本着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忘我工作,在面对学生时摒弃懊恼,

听课记录及反思

听课记录及反思-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涉江采芙蓉听课记录 班级:高一年级3班授课人:47中董祥 授课内容:涉江采芙蓉 一、导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荷塘月色》“莲“谐音”怜“,爱怜喜爱的”莲“。”莲子“谐音”怜子“,就是爱你的意思。莲,这个美丽的生物也代表了爱情,是恋爱男女常用来传递爱 情的媒介莲别名”芙蓉“,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与芙蓉有关, 与爱情有关。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涉江采芙蓉》。 二、文学常识背景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 名氏所作的19 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 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 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三、朗读(重点) 1. 请两名同学分别朗读这首诗。(老师点评) 2. 老师介绍这首诗的朗读技巧。 五言诗在短诗上一般构成二三格式或者二一二格式,本诗采用二三格式断句,但朗 读时可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五言诗在音乐上奇偶相配,富于音乐美。 3.播放配音朗诵。(老师提前下载好的音乐) 4. 同学齐读《涉江采芙蓉》。 四、翻译诗句。(老师课件展示内容) 踏过江水去采莲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 远在故乡的爱妻。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飘流异乡两地相 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五、师生互动,描摹画面。 这首诗看是明了简单,可是这首诗歌中却蕴藏着丰富广阔的想象空间, 那么,同学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描摹这首诗的画面,可以选其中的一句或几句或全诗。在这里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可以加入细节描写,比如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景物描写等等 … 我给大家一个例子,供参考一下。 这个季节里, 沿江的芙蓉开的霎时灿烂, 红白相间的花朵竞相争艳着, 时而飘下来的绒球, 好似飞雪,一朵朵轻轻的坠落。

小学数学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听课反思 我有幸参加了小学数优质课评选,一共听了7节课,开阔了眼界,收获颇丰。这几节课都充分运用了现代化教育手段,课件制作科学、实用、美观,让教学更加直观,分解了难点,使整个教学充满了活力和乐趣。教师的个人素质都很高,语言丰富,点评及时、到位;教学设计新颖独特,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学习知识,学生兴趣盎然。 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具有语言魅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语言要做到严谨简练,并且要具有亲和力,对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武警春蕾沈安教师上的线段、直线、射线、这节课有很多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地方。 1.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基本保障,备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备课的关键是对教材的解读,如果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就容易造成很清楚明了的数学问题,让老师越讲越糊涂。因此在解读教材上下功夫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进行的内容。 2.教师语言很轻柔,很具有亲和力,他儿童化的语言一直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并且能够及时的表扬孩子。 3.在数学课上,必须让学生知道在现实中的应用。教师都会把今天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也是我以后课堂上应该做的。数学源于生活,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如果脱离实际来学知识的话,其学习的意义不大。 4.教学更多的是为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在课堂上我们更应该放手给学生更多思考的

时间去思考去交流,这也是年轻教师所缺少的经验。留给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整堂课教师少讲,甚至不讲,都是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帮学生,学生带学生,学生掌握非常快整节课教师的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因此要让我们的课堂是绿色的生态课堂,就应让我们的课堂激情饱满、个性张扬。。 总之,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教师走上了讲台,不是重复一次教案,而是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进行的一次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应深入解读教材,了解课堂,寻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课堂生命的再创造,争取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走进数学,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并且能自主地进行尝试,为学生真正营造一个绿色的生态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见解、善于理性思考、积极开拓应用、勇于创新变革的人。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我们需要学习,需要成长,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努力锻炼自己。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精选3篇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精选3篇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怎么写?下面以本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精选》为例,为 大家展开介绍,希望大家可以尽快掌握其写法。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一 反思过去,许多感慨,酸甜苦辣一应俱全。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在初中阶段,思品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结合自己的教学,浅谈几 点反思体会。 一、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 自身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 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要提高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习。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绝不能满 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 的需要。知识是相关的,互通的。因此,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尤其现实知识,才能做到融 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 形势的发展。所以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跟上 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记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 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有学生对我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是没兴趣,喜 欢你上课,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为了充电,我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历史,经济,心理访谈等。尽可能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 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丰富经历,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 也许才有如此效果吧。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责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质;形成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2.勇于反思。老师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还需勇于反思,敢于面对和 改进自己的偏差和错误,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好方法, 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几乎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有时不用多。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学生的每一句话我都会在意。 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有个学生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您以后能把一节课内容讲完吗?”

《秋天的雨》听课记录及课后反思

《秋天的雨》听课记录及课后反思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它有着一种难以言喻、不可形示、超越言象的无声之美、无形之境。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回归本真,刘晶老师的课堂教学正让我们有这样一种直觉的感受。一、畅谈秋色,调动情感1、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秋天的雨》,我们一起亲切地呼唤。有人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为什么呢?2、秋天的大门会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感受吧。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地听,一边听一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2、同桌交流自学成果。3、检查初读情况。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轻声和多音字的读法。课文中写秋天的雨是怎样的?A 全班交流B 朗读,初识总起句。C 课文是从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三、品读课文,文中寻美感悟色彩美1、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感受色彩之美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秋雨的颜料盒里有哪些颜色?它们分别给了谁?边读边把课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划下来。2、交流:秋雨的颜料盒里有哪些颜色?他们分别送给了谁?3、赏读句子,体会色彩之美自由读,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边读边想:你从句子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个中读出来的。学生自由读。指名赏读自己喜欢的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A 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这个感受你是从什么地方读出来的?B 我们都来读读这句话,你又读出了什么不同的感受?C 交流、体会用词之美、之妙:拓展运用。D 朗读。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仙子在秋雨里频频点头。A 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你读出什么来了?从哪里读出来的?B 大家都来读一读,还可以从哪里看出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很多、很美? C 交流、朗读。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A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B 体会丰收之喜悦、朗读。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A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 B 金色的海浪多美啊,你们想不想去看看?体悟“五彩缤纷”一词。美读全文。三、拓展练习,升华情感四、自选作业,拓宽运用1、我会写:练写生字。2、我会积累:选择你喜欢的课文背诵。摘录你喜欢的句子。3、我会思考:再读读课文,提出你的问题。我的感悟与思考:这是一节真实的课,是一节朴实无华的课,一节扎实训练语言文字的课,主要体现了如下一些特点:一、执教老师很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为使学生“喜欢阅读”,教师设计了很多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调动阅读兴趣、促进阅读的作用。例如在指导第二自然段的阅读中,教师通过一边读一边想像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使学生逐渐对阅读文本产生兴趣,学生因此读出自己对文本的体会;配乐朗读和课件再现情境的方法,把阅读引向感悟的高潮。 二、执教老师很重视指导学生更多地与文本对话。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对话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的作用,我们看到课堂上真正实现了“以读为本”,摈弃了教师的分析讲解和问答。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朗读、默读、表演读,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把文本读得正确流利;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体会感悟,走进情境,把文本读出感情。在这个过程中,语感得以训练,语文素养得以培养。三、执教老师很重视读的层次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很好地发挥了主导作用,每一次读都有每一次的目的和要求,螺旋上升,层层推进,真实体现了学生从读得磕磕绊绊,到读得流利有感情的过程。例如第二自然段的读,足有十几遍,但绝不是一个层面上的读,我们看到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四、执教老师很重视读中积累。《秋天的雨》是一篇写景的抒情小散文,语言文字很美,精彩的描写集中在第二、四自然段,第一课时教师把阅读的重点指导放在第一自然段,重锤出击,抓住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词语,夯实基础。由于学生在

初中思想政治听课记录及评课1

初中思想政治听课记录及评课 时间:XXXX年X月X日 地点:XXX 讲课人:XXX 班级:X年级(X)班 听课记录: 一、复习 教师复习上一单元知识(青春期要注意事项) 二、导入新课 1、看待问题的方法: (1)全面的看问题:包括二分法、正反、内外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教师举例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使用一次性卫生筷子、用塑料袋等。(优点)三、进行新课 (课题)日新又新我常新 一、自我新认识 1、学生默读课文(看完后举手,好方法) 2、教师提问:用看问题的两种方法评价一下优点、缺点。 学生:优点爱劳动、干家务活等,缺点市学习不好, 教师:学习不好不能说是缺点,可能是你的方法不对,要挖掘自己的潜能(优点:随时鼓励学生提高学习自信心)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作点评,并鼓励女生发言,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 3、回到课本第46页小故事并分析: 教师:我看她不是美女而是“霉女”(幽默的语言,全班同学哈哈大笑)从而引出衡量“美”的标准:内在美和外在美,并举例自己认为央视十套《百家讲坛》中的美女,大家可以猜猜是谁? 学生:于丹, 教师:她就是我心目中的美女,她外在虽然不是特别美,但内在、言谈学识等却非常美。(优点:举了一个内在美和外在美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让学生从理性上懂得了这个问题) 教师提问: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自己上初中后的变化(行为习惯等) 学生:爱帮助人、学习认真、不断进步等 (在学生回答问题说自己的优点的时候,其他同学嘲笑并发出“嘁”的声音,教师幽默的说,你们在发出这样的声音,我就说“吧”了,这样婉转的指出了学生的错误,并使课堂气氛活跃,非常好) 点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使在其他同学嘲笑的情况下也不怕,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平时的课堂气氛一定更活跃。 二、认识自我的途径 4、教师点名认识自己的方法,并通过课本故事逐个分析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我校组织全体教师的同课异构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这两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两位老师在课件里呈现游戏,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两位老师联系游戏----激发兴趣----探索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们会非常乐意参与这项游戏,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

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听课反思 我有幸参加了小学数优质课评选,一共听了7节课,开阔了眼界,收获颇丰。这几节课都充分运用了现代化教育手段,课件制作科学、实用、美观,让教学更加直观,分解了难点,使整个教学充满了活力和乐趣。教师的个人素质都很高,语言丰富,点评及时、到位;教学设计新颖独特,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学习知识,学生兴趣盎然。 一、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基本保障 备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备课的关键是对教材的解读,如果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就容易造成很清楚明了的数学问题,让老师越讲越糊涂。因此在解读教材上下功夫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进行的内容。例如这7节课,每位教师都在教材的解读上下了功夫,毕竟是精英风采展示课,体现出各位教师备教材、用教材很充分,而且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认知理解就容易了一些。当然,备课的另一个侧重点是要关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生命。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怎样预设才能让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另外,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策略的选用,也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课,都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充分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才能有足够的底气,才能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偏离教学的重点、难点,去生成和丰富课程内容。 二、课堂生成是课堂生命灵性的体现

如何做好听课记录

一、掌握听课记录的基本要求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1、教学实录包括: (1)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2)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 (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4)学生活动情况; (5)教学效果。 教学实录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一种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种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记下来;三种是记实,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都记录下来。 2、教学评点 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 (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3)课堂结构设计; (4)教学方法的选择; (5)教学手段的运用; (6)教学基本功; (7)教学思想; (8)其他。

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二种是总评,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有的记录本专设有意见栏)待课后与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人偏于记课堂实录,而不做评点。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记录的内容多是教者板书什么就记什么,成了讲授者的“板书”,此外别无它记。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值是不太大的。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进入听课现场,记录听课重点 听课者上课开始前就进入教室,坐在教室的后面或角落里。这样既能看清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又能避开任课教师的视线,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对任课教师的压力和对学生视线的干扰,消除课堂听课带来的负面影响。 课一开始,听课就进入记录状态,不时地将教师和学生语言、行为、活动转换的时间记录下来。记录时尽量避免与教师和学生的目光接触,以免干扰教学过程。 听课过程中可以观察的内容很多,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堂环境和课堂教学条件、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互动情况等。要完整地记录教师和学生的一言一行是不可能的,听课记录的内容必须根据听课的重点有侧重和选择。 经验丰富的听课比较重视教师的导入和过渡语、教师的提问、教师独特的见解、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完成情况的反馈、学生的提问、学生独特的见解、学生的典型错误、学生的听课时的表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各项教学活动所用的时间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记录,分析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例如,教师的导入和过渡语体现了教师对教学的设计和构思,经验丰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课的导入以及不同教学活动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力求流畅、自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再如,记录教

初中思想政治听课记录及评课1教学文稿

初中思想政治听课记录及评课1

精品资料 初中思想政治听课记录及评课 时间:XXXX年X月X日 地点:XXX 讲课人:XXX 班级:X年级(X)班 听课记录: 一、复习 教师复习上一单元知识(青春期要注意事项) 二、导入新课 1、看待问题的方法: (1)全面的看问题:包括二分法、正反、内外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教师举例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使用一次性卫生筷子、用塑料袋等。(优点)三、进行新课 (课题)日新又新我常新 一、自我新认识 1、学生默读课文(看完后举手,好方法) 2、教师提问:用看问题的两种方法评价一下优点、缺点。 学生:优点爱劳动、干家务活等,缺点市学习不好, 教师:学习不好不能说是缺点,可能是你的方法不对,要挖掘自己的潜能(优点:随时鼓励学生提高学习自信心)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作点评,并鼓励女生发言,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 3、回到课本第46页小故事并分析: 教师:我看她不是美女而是“霉女”(幽默的语言,全班同学哈哈大笑)从而引出衡量“美”的标准:内在美和外在美,并举例自己认为央视十套《百家讲坛》中的美女,大家可以猜猜是谁? 学生:于丹, 教师:她就是我心目中的美女,她外在虽然不是特别美,但内在、言谈学识等却非常美。(优点:举了一个内在美和外在美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让学生从理性上懂得了这个问题) 教师提问: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自己上初中后的变化(行为习惯等) 学生:爱帮助人、学习认真、不断进步等 (在学生回答问题说自己的优点的时候,其他同学嘲笑并发出“嘁”的声音,教师幽默的说,你们在发出这样的声音,我就说“吧”了,这样婉转的指出了学生的错误,并使课堂气氛活跃,非常好) 点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使在其他同学嘲笑的情况下也不怕,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平时的课堂气氛一定更活跃。 二、认识自我的途径 4、教师点名认识自己的方法,并通过课本故事逐个分析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小学数学课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课听课反思 这周听了两节课:第一节五年级的《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二节四年级的《三角形的认识》,第三节三年级的《认识分数》。听课后 有几点思考: 一、教师板书 教师的板书非常规范。在信息技术时代,提倡教师重视板书。两位老师的字写得很端正,数字很标准,直线用尺,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 建议:1.课堂板书上不要随便擦。这么整洁、好看的板书擦了有点可惜,留下不仅给学生美的享受而且学生会跟着模仿。 2.在第一节的单元复习课上,如果能将本单元所学知识板书成知识网络结构,更加能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二、教学目标 两节课知识目标达成都很好。第一节课学生能说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并能会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简单的问题。第二节课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大部分生都会都能说出估算的过程与方法。 但这两节课都有追求知识技能单一目标的倾向,“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目标在这两节课中没有很好地落实。

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但它们各自又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所以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 三、有效提问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不能太开放。问得太宽泛,学生不知从哪里思考,但也不能过于细碎,这样也不利学生的思维。三年级的这一节练习课,78×45,师问估最小怎样估,生答;最大怎样估,学生又回答。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直接问你是怎样估算的,因为这是一节练习课,我相信学生能回答出来。练习四的1.(1)38×42,师问先怎样算,写在哪里,2和谁等等,这些问题过于细碎,老师提问一个,学生回答一题。这一个个细小的简单问题,等于是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教师是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没有什么思考的价值,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可以让全部学生练习一下第1题的3道题,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地方提醒大家的。 四、容量 第一节课容量适中,1节复习课做了八道大题,30道小题,符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二节课是练习课,教师讲解了4道题,学生练习了3道题。练习量少了。 五、全员参与 这两节课共同点是全员参与不够,课堂上比较安静,互动很少或没有。在这样的安静课堂上我们不能避免多个学生游离课堂外。第一节课应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对本单元进行回顾整理,这样可以取长补短。当学生回忆本单元知识有困难时,要发挥好课本的作用(本

思品教学反思

让校园更美好:学会观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是创造的重要技能,而教材给学生列举的正是学生天天见却不易引起其注意的问题,由此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教学时,根据教材内容,再引导学生去发现本校客观存在的一些其它问题和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活动。 生活中的小创造:学会思考是教育的真缔,学会提问是创造的开始,陶行知的这首诗定会给孩子们很大的启发,关键是应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仔细思考理解其意义。教学时结合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从中可以引出一串为什么。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个启发,怎样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并由问题而去思考解决的方法,在课堂上让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金点子发布会展示的是孩子们的思维过程和创新过程。孩子们作品的优劣程度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展现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会使每一个孩子相互受到启发。教学时,除了教材提供的以“伞”为例子的“金点子”活动外,鼓励学生自己来出点子 我也能研究: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小学生学习研究时最难的是不会提问题。本文通过学生最熟悉的书包这一物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且告诉学生,生活中到处都有可以研究的问题。“小小研究发布会”实质上是给孩子们提供了写“实验报告”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每个学生的“研究报告”不求千篇一律,而求有内容有个性,这一场景实质上是在引导同学们去尝试像科学家那样去召开“科学讨论会”,学会把自己的发现去告诉别人。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何能把自己研究的东西讲给别人听,如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研究成果,如何从研究的问题中生发出新的问题再继续研究,这些都可以成为一种“经验”。这种“以验”应充分让学生去体会和吸收。 走进聪明屋:学生最爱听故事,因此课前就搜集了瓦特发明蒸汽机、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上课初始就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从这些故事中得到启示,观察是创造的基础,创造与生活密不可分,人的聪明才智来自实践与探究。“没有了太阳”是大胆的想象,也是一种假设。因为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也就没有地球生命,通过这种想象,真是让学生用科学的头脑去思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去学习和认识自然规律。学生在说时,老师绝不要否定,不论孩子们说像什么,都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孩子的想象力很宝贵,需要保护,因此,孩子在说的时候老师要表现出耐心,欣赏和赞扬,这样就会发现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 我的好习惯:本课向我们呈现了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方面,引导学生自我对照,自我检测,形成一个初步的自我评价:我有哪些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白在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的好习惯尚需去培养,学习时我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思考:我还要养成哪些好习惯?怎样使自己能不断进步?怎样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好习惯?好习惯怎样从小事做起?等等,让学生能切实地给自己定出一个“成长坐标”。最后,用“成长树”的形式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好习惯,共享学习、生活的成果,共享成长的快乐。 我不任性:任性是指个人的需要,愿望和要求缺少克制、抗拒或不听别人的正确教育和指导,或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或由着自己的性子说话做事等。如果任其发展会导致儿童无法正确认识和判断事物,不明事理,不善与人交往,难以适应环境。教学时由生活事例引发学生思考、分析,使学生对“任性”这一儿童问题有所认识和感悟,儿歌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通过颂读儿歌,进一步认识到改掉任性,应该就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劝告,改掉犟脾气,真正做个懂道理,明事理,讲明理,讲文明的好孩子。

初中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在玉田三中观摩了两位老师数学优质课,半天的听课学习我收获很大,下面就这半天的听课情况谈点自己的感受。 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趣的。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挑战,渴望挑战带来的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 二、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和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都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做到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但要有准确的数学专业用语,让学生听懂理解知识,而且教师要有及时的课堂评价,随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多表扬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 五、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体现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以上是我听数学课的几点心得体会,因为各科的教学理念都是相通的,我以后要把通过听课学习到的优秀经验,用到自己的信息技术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让自己的课堂也更加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的教学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课的魅力!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听课反思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些数学课:有的教师讲得井井有条,知识分析透彻,算理演绎清晰,学生听得轻轻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变式和实际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教 师设计了许多细碎的问题,师生之间一问一答,频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畅,但结果检 测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却并不理想;有的教师注重精讲知识,留出大量的时间练 习各式各样的习题,虽然学生解题能力尚可,但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有 的教师让少数优等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操作、演示、活动、汇报……表面上看热热闹闹, 实际上多数学生作陪客旁观,个别学困生更如雾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这些课在平时的 听课活动和观摩教学中并不少见,其中有些课甚至还被评为好课。众所周知,评价具有很 强的导向功能。笔者以为,如果不对好课的标准进行重新认识,势必会影响素质教育的深 入实施。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一堂小学数学好课的评价标准。 “一个都不少”——面向全体学生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 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 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 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学 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 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 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 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 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 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在活动中学数学”——关注学习过程 “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 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引自《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 求意见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 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 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说,教学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 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新知学习的必要经验和预备知识奥苏贝尔 称之为“先行组织者”,从而为新知学习提供认知固定点,提高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