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鲁迅《铸剑》中的目光与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e476088.html,

再看鲁迅《铸剑》中的目光与剑

作者:莫凡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2015年第03期

研究者总是热衷于解开鲁迅小说《铸剑》中诸层寓意:或从复仇来阐释其严肃与荒诞,或从借古讽今来消解启蒙的意义,或进行美学与历史的分析,或探究黑色人究竟是谁。然而,对复仇、权力、成长、启蒙、荒诞等单一命题的论述都或多或少削减了《铸剑》的完整性。从根本上说,还是应该回到文本内部窥探它的深意。《铸剑》中承载重担的意象甚多,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恰恰是一些本身“看不见”的意象,比如不可捕捉的“目光”,比如无形无迹的“剑”。

目光

目光并不是《铸剑》重点描摹的意象,却贯穿始终。眼睛以观察作为人与世界无声沟通的渠道,目光便直观、形象地展示着自身。对于眉间尺的目光,并没有细致描述,只是在黑色人将眉间尺的头颅放入沸鼎中提到他秀眉长眼脸带笑容。他的转变是在父母的目光下开始的,眉间尺的母亲不像传统的中国式母亲那样温顺求全,她用闪着光芒的目光将仇恨的往事严肃地讲给儿子。而在母亲转述给儿子的父亲的故事中,在她的记忆里也对丈夫的目光不能忘怀。剑铸成之时父亲眼里四射欢喜的光彩,随之而来的是对自我命运参透和决心复仇的目光。母亲恰似剑鞘,保存着记忆,连同父亲的目光和仇恨。父母的目光使得眉间尺从混沌中苏醒过来,唤醒少年的自我意识,复仇的精神开始苏醒,经过一夜的辗转未眠这位刚刚16岁的少年踏上了复仇之路。

复仇心理毕竟是一夜之间催化生成,眉间尺还不够成熟,迫切复仇的心态和毫无头绪的行动让他焦躁不安,初次尝试的失败让他窘迫。此时,黑色人的出现使得眉间尺真正成熟,开始引导着这场复仇走向高潮。鲁迅用“燐火”来形容黑色人的目光,甚至直接用“燐火”指代他,燐火象征着墓地与死亡,黑色人要求眉间尺给他剑与头颅,要取眉间尺的性命才替他去报仇。这时,在黑色人的目光之下曾经软弱稚嫩的少年毅然砍下了自己的头,与过去的自己决绝,何其悲壮。杉树林里的饿狼们吞噬了眉间尺的身体,而被黑色人砍去头颅的那匹大狼也被狼群吞噬。饿狼们的目光和黑色人一样是燐火一般,或许饿狼大约就是黑色人的影子,又或许眉间尺通过“自噬”蜕变成了黑色人。再次写到目光是在沸鼎中,眉间尺的目光注视着王,似曾相识的微笑让王惊疑,接着三头撕咬之后眉间尺和黑色人含笑相视,这是将死之人的目光,是复仇胜利的目光。

看不见的“目光”贯穿始终,父母的目光引领眉间尺走上复仇之路,黑色人和饿狼的目光将眉间尺彻底吞噬取代,与王的目光狭路相逢挑起厮杀,胜利的目光又在臣民后妃的目光中被消解。目光既是文本的表面细节,也是内在多重自我的象征。

对于“黑色人”究竟是谁的问题,让我们回到这样一段自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