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静首次病程记录

尹静首次病程记录
尹静首次病程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

2012-04-19 14:00

患者尹静,女性,21岁,汉族,未婚,河北省沧州市人。主因反复血小板减少9年,面部红斑3个月加重1周于2012-04-19,09:30入院。一、病例特点:1、患者青年女性,21岁2、现病史:患者缘于2003年因月经过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磕碰后出现皮肤瘀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就诊,查血象:WBC8.8×109/L,Hgb57g/L,PLT12×109/L,MCV73fl。考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缺铁性贫血,给予口服强的松30mg,富马酸亚铁0.6,达那唑0.6,口服2周后复查血象WBC11.2×109/L,Hgb102g/L,PLT145×109/L。继续口服激素逐渐减量,停药一年后再次出现月经量过多,伴头晕,查血小板33×109/L ,将激素加至60mg/d,后逐渐减量至10mg,后因血小板反复波动,激素未停用,于2006年4月6日停用达那唑,改为长春新碱2mg/周,于2006年9月5日行脾切除术,术后第四天血小板由29×109/L 升至160×109/L ,2008年9月18日血小板降至34×109/L ,服用阿赛松32mg,自行减量至一片至半片服用至少一年,于2008年3月5日出现眼睑水肿,查尿蛋白(2+),2008年4月20日复查尿蛋白消失,2008年9月份始口服激素强的松15mg/d,于2008年9月9日因车祸左小腿外伤行手术治疗,后逐渐出现患肢水肿,渐进双下肢水肿,查白蛋白减低,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查ANA(-),抗ds-DNA(-),SSA(-),ALB18.7g/L,骨穿示:骨髓增生低下,粒红巨三系增生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骨髓象;诊断为:1.血小板减少待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双下肢水肿待查低白蛋白血症3.脾切除术后,给予白蛋白10g×2,人丙种球蛋白20g 及口服激素治疗,经治疗病情稍好转出院,于2011年4月4日复查血小板149×109/L。近几年一直口服激素,现口服激素甲泼尼龙片24mg/d,反复复查血小板时有波动。近3个月来出现面部红斑,开始局限于双侧面颊部,伴瘙痒,近1周面部红斑加重,面部片状红斑,呈鲜红色,伴瘙痒,无疼痛,时有脱屑,于2012年4月12日到沧州市中心医院复查:WBC7.09×109/L,Hgb139g/L,PLT30×109/L。尿蛋白(+1),血沉91mm/h,尿素氮1.7mmol/L,补体C4 0.04g/L,C3 0.60g/L。现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医,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入院。4、查体:T36.3℃P88次/分R20次/分BP100/85mmHg,神清语利,步入病室,查体合作,满月脸,面部及颈部片状红斑,呈鲜红色,伴瘙痒,突出于皮肤表面,压之不退色,牙龈无出血,无口腔溃疡,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8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腹部可见长约10cm陈旧手术瘢痕,双下肢无浮肿。5.门诊查血常规:WBC10.3×109/L,RBC2.18×1012/L,Hgb128g/L,PLT86×109/L;尿蛋白(2+),血沉69mm/h。二、初步诊断:1.系统性红斑狼疮2.血小板

减少。2、鼻出血、月经过多3.查ANA(+),抗Sm(+)。4.骨穿示:骨髓增生低下。四、鉴别诊断:该患者主要表现为出血、乏力、反复血小板减少,应与血液系统疾病鉴别,然该患者除血液系统损害外,尚有面部及颈部红斑,待免疫指标回报后明确诊断。五、诊疗计划:1.入院后完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乙肝五项,心电图等相关化验检查。2.给予红斑狼疮护理常规,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口服激素甲泼尼龙片24mg/d、钙片、中药,羟氯喹抗狼疮,静点双黄连、脉络宁清热解毒、凉血退斑等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中药方:

生地10g 丹皮10g 赤芍10g 玄参10g

知母10g 黄柏10g 青蒿30g 紫草30g

水牛角丝30g(先下)生石膏30g(先下)公英30g 地丁30g

蝉蜕10g 地肤子15g 甘草10g 五味子20g

水煎服

病程记录

2012-04-20 10:00

今日高金杰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入院第二天,诉面部及颈部片状红斑,呈鲜红色,伴瘙痒,全身乏力,无发热。今晨测血压100/70mmHg。精神可,饮食可,睡眠可,二便正常。化验结果回报:血常规:WBC10.3×109/L,RBC2.18×1012/L,Hgb128g/L,PLT86×109/L;尿蛋白(2+),血沉69mm/h。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且合并血小板减少,继续目前口服中药、激素,钙片,羟氯喹抗狼疮,静点双黄连、脉络宁清热解毒、凉血退斑等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中药方:

生地10g 丹皮10g 赤芍10g 玄参10g

知母10g 黄柏10g 青蒿30g 紫草30g

水牛角丝30g(先下)生石膏30g(先下)公英30g 地丁30g

蝉蜕10g 地肤子15g 甘草10g 五味子20g

水煎服

2012-04-21 10:00

今日秦长林主任医师查房:患者入院第三天,诉面部及颈部红斑,乏力,无发热。一般情况可。查体:BP110/80mmHg,神清语利,满月脸,面部及颈部弥漫性片状红斑,呈鲜红色,伴瘙痒,突出于皮肤表面,压之不退色,牙龈无出血,无口腔溃疡,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腹部可见长约10cm陈旧手术瘢痕,双下肢无浮肿。化验结果回报:ANA(+),抗ds-DNA(+)抗Sm(+),抗U1RNP(+),抗r-RNP(+)。ALT39u/L AST28u/L,ALB35g/L,CRE90umol/L,BUN3.2mmol/L。腹部B超示:肝胆肾心包、胸腔、腹腔未见明显异常。秦主任看过病人,患者目前诊断为:1.系统性红斑狼疮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脾切除术后。秦主任分析患者病情:患者目前存在皮肤损害,且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既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年,一直服用激素治疗,近几年反复血小板减少,现肝肾功能正常,目前不存在其他脏器损害,故现已控制面部红斑为主,兼顾升高血小板,秦主任指示今日停用口服激素,改为地塞米松10mg入壶抗狼疮,余治疗不变。观察病情变化。定期监测血常规。嘱患者用清水洗脸,禁用化妆品,避免磕碰。

今日高金杰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仍有面部及颈部片状红斑,时有瘙痒,无发热。精神、饮食可,睡眠可,二便正常。查体同前。复查血常规:WBC9.7×109/L,RBC2.78×1012/L,Hgb127g/L,PLT119×109/L。今日地塞米松10mg入壶第三天,继续应用。余治疗不变。中药方:

生地10g 丹皮10g 赤芍10g 玄参10g

知母10g 黄柏10g 青蒿30g 紫草30g

水牛角丝30g(先下)生石膏30g(先下)公英30g 地丁30g

蝉蜕10g 地肤子15g 甘草10g 五味子20g

水煎服

2012-04-26 10:00

今日秦长林主任医师查房:患者面部及颈部红斑较前变淡,时有瘙痒,伴脱屑,无发热。查体同前。患者应用地塞米松10mg第6天,秦主任指示继续应用,继续口服中药,羟氯喹,静点双黄连、脉络宁清热解毒,凉血褪斑及中药外洗等对症治疗。今日调整中药方:

生地10g 丹皮10g 赤芍10g 玄参10g

知母10g 黄柏10g 青蒿30g 紫草30g

水牛角丝30g(先下)生石膏30g(先下)公英30g 地丁30g

蝉蜕10g 地肤子15g 甘草10g 五味子20g

海桐皮30g 稀莶草30g

水煎服

2012-04-28 10:00

今日高金杰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面部及颈部红斑较前变淡,呈淡红色,伴脱屑,瘙痒,双手散在皮疹,有水泡,无发热。精神可,饮食可,睡眠可,二便正常。查体同前。患者应用地塞米松10mg入壶7天,症状较前减轻,故今日予以减量,减为7.5mg入壶。余治疗不变。继续口服中药,静点双黄连、脉络宁清热解毒,凉血退斑及中药外洗等对症治疗。观察病情变化。

今日秦长林主任医师查房:患者面部及颈部红斑较前变淡,有脱屑,轻微瘙痒,双手皮疹较前减轻,有水泡,无发热。一般情况可。查体大致同前。患者今日应用地塞米松7.5mg入壶第4天,继续应用。患者经治疗症状明显好转,继续目前口服中药、羟氯喹、钙片,静点脉络宁、双黄连清热解毒、凉血褪斑及中药外洗等对症治疗。观察病情变化。中药方:

生地10g 丹皮10g 赤芍10g 玄参10g

知母10g 黄柏10g 青蒿30g 紫草30g

水牛角丝30g(先下)生石膏30g(先下)公英30g 地丁30g

蝉蜕10g 地肤子15g 甘草10g 五味子20g

海桐皮30g 稀莶草30g

水煎服

2012-05-04 10:00

今日高金杰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面部、颈部红斑较前明显变淡,呈淡红色,有脱屑,双手皮疹较前消退,无水泡,无瘙痒及疼痛。精神、饮食可,睡眠可,二便正常。查体同前。复查血常规:WBC15.7×109/L,RBC2.83×1012/L,Hgb131g/L,PLT101×109/L。患者血象偏高,今日加用抗菌素抗感染治疗,两次复查血小板均正常,且无出血倾向。患者此次入院以皮肤损害为主,表现为面部及颈部片状红斑,经治疗症状减轻,秦主任指示地塞米松7.5mg用至7天减量,以巩固疗效。故明日减量。继续目前治疗。中药方不变。

2012-05-05 10:00

今日秦长林主任医师查房:患者面部、颈部红斑较前变淡,呈淡红色,有脱屑,双手皮疹消退,无水泡。一般情况可。查体同前。患者应用地塞米松7.5mg入壶已7天,今日减量,改为5mg入壶。继续静点脉络宁、双黄连清热解毒、凉血褪斑及中药外洗等对症治疗。观察病情变化。

2012-05-08 10:00

今日高金杰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面部及颈部红斑较前明显减轻,呈淡红色,无关节疼痛,无发热。精神可,饮食可,睡眠可,二便正常。查体大致同前。患者今日应用5mg入壶第4天,继续应用。患者症状较前

2012-5-11 10:00

今日高金杰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精神、饮食可,面部及颈部红斑较前明显消退,未诉特殊不适,无发热。查体同前。今日应用地塞米松5mg第7天,明日停用。余治疗不变。观察病情变化。

2012-5-13 10:00

今日秦长林主任医师查房:患者面部及颈部红斑较前明显变淡,呈淡红色,一般情况可,未诉特殊不适。查体:BP110/80mmHg,神清语利,满月脸,无口腔溃疡,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腹部可见长约10cm陈旧手术瘢痕,双下肢无浮肿。患者应用地塞米松疗程结束,已改为口服强的松片30mg/d。患者此次住院以皮肤损害为主,经治疗面部及颈部红斑变淡,多次复查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经治疗症状好转,要求出院,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感冒,勿劳累,防晒。继服中药、激素,激素逐渐减量。忌食辛辣刺激及海鲜类食物。定期复查血尿常规。有情况随诊。出院带药:

生地10g 丹皮10g 赤芍10g 玄参10g

知母10g 黄柏10g 青蒿30g 紫草30g

水牛角丝30g(先下)生石膏30g(先下)公英30g 地丁30g

蝉蜕10g 地肤子15g 甘草10g 五味子20g

海桐皮30g 稀莶草30g

30付水煎服 1/日剂

入院记录模板.pdf

入院记录 姓名:籍贯: 性别:现住址: 年龄:工作单位: 民族:入院日期: 婚姻:记录日期: 职业:病史陈述者:与患者关系: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 糖尿病、高血脂病史,否认外伤、中毒、手术史,无输血史及血制品输注史,否 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规律。 个人史:生于原籍,职业_,未到过牧区及疫区,无冶游、吸毒史,无吸烟、饮 酒史,____。 婚育史:初潮14岁,(5-7/30-60)XXXX-9-28,月经周期及经期正常,经量中 等,色暗红,无痛经史。25岁结婚,配偶体健,无离异、再婚、丧偶史。育有1 子,孕1产1,均为顺产。 家族史:父母均体健,兄弟姐妹体健,无家族史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 T ℃ P 次/分 R 次/分 Bp / mmH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正常面容,自如表情,自动体位,正常步态, 神志清楚,语态清晰,查体合作。

皮肤粘膜:色泽未见异常,未见皮疹、黄染、出血点及瘀斑,未见脱屑、紫癜。毛发分布正常,皮肤温、湿度正常,弹性正常,未见水肿、肝掌、蜘蛛痣。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部:头颅大小正常,未及压痛、包块、凹陷。眼睑正常,结膜无水肿,无充血,巩膜无黄染,眼球正常,角膜正常,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未见外耳廓畸形,双侧外耳道无分泌物,无乳突牙痛,听力粗侧未及异常。鼻外形正常,副鼻窦区无压痛。口唇红润,粘膜未见异常,腮腺导管开口无红肿、溢脓,伸舌居中,无震颤,牙龈正常,牙列齐,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 颈部:无抵抗,无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不大,无震颤及血管杂音。 胸部:胸廓:胸廓对称,无畸形,胸骨无压痛,胸壁无隆起或凹陷。 肺部:视诊: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肋间隙正常。 触诊:双侧语颤均等,无胸膜摩擦感,无皮下捻发感。 叩诊:呈清音,肺肝相对浊音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 肺下界肩胛下角线:右第10肋间,左第10肋间;移动度: 右6cm,左6cm。 听诊:呼吸规律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语音传导对称,无胸 膜摩擦音。 心脏:视诊: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未见异常,其他部位未见异常搏动触诊:心尖搏动最强点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cm处, 未及震颤,危及胸膜摩擦感。 叩诊:心界相对浊音界正常,如右表:

子痈首次病程记录

X年X月X日 17:20:14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XXX, 性别:男, 年龄:32岁,农民。因“睾丸肿胀疼痛反复发作1周”于X年X月X日 16:50:10由门诊以“睾丸炎”收入住院。值班医师于X年X月X日 16:58:40到病房及时查视患者。 病例特点: 1、现病史:患者于无明显诱因感睾丸肿胀疼痛反复发作1周,曾多次在院外诊治(具体不详),近日感病情加重,今日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急来我院就诊,由门诊以“睾丸炎”收住院。入院症见:睾丸肿胀疼痛,小腹抽痛,恶寒发热,口渴欲饮,患者神清语利,精神可,平素饮食可,夜寐可,尿黄便秘。 2、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史、手术史及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3、体格检查:T:36℃ P:78次/分 R:19次/分BP:120/85mmHg 患者一般情况差,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对答切题,言语清楚,体型适中,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痛苦病容,抬入病房,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未见斑疹、色素沉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眼睑无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灵敏,鼻外形正常,鼻窦区无压痛,鼻通气良好,鼻中隔无偏曲,鼻无出血。耳廓正常,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双耳听力无障碍,颜面无发绀,口唇红润,黏膜正常,腮腺导管开口正常,

舌、齿龈无红肿出血,齿齐,伸舌居中,扁桃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及淋巴滤泡增生,声音正常,颈对称,无抵抗感,气管居中,无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逆流征阴性,颈动脉无异常搏动,双侧甲状腺无肿大,质软。胸廓正常,乳房无异常,胸壁无静脉曲张、皮下气肿等,呼吸运动对称无异常,无肋间增宽或变窄,呼吸动度可,语颤对称无增强、减弱,无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等,双肺叩诊清音,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动度无异常,双肺呼吸规整,呼吸音正常,双下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语音传导无异常,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于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0.5cm,无弥散,心尖搏动正常,心前区无异常博动,心尖搏动正常,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叩诊心浊音界无增大、移位,心率78次/分,S1、S2正常,无S3、S4,律齐,A2>P2,无心音分裂、额外心音、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脉搏节律规则,强度适中,动脉壁弹性可,紧张度无异常,无异常血管征,全腹外形正常,胸式呼吸存在,胃肠型、蠕动波阴性,无凸脐、色素、曲张静脉、疝等,腹部平坦,肝胆脾肾未触及异常,墨菲征阴性,肋脊、肋腰、季肋、上中输尿管点无压痛,未触及膀胱,肝上界在第五肋间,肝浊间界无异常,肝区叩痛阴性,无移动性浊音,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无气过水声,无振水音及血管杂音等,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正常无畸形,棘突无压、叩痛,活动度正常,四肢无畸形,关节活动自如,无杵状指(趾)、静脉曲张、强直、水肿、肌肉萎缩,肌张力无异常,肌力5级,无不正常的动作,共济运动及步态正常,浅深复合感觉无异常,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脑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规定]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是指参加手术的医师在患者术后即时完成的病程记录。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 [解读] 1.术后首次病程记录一般应有“术后病程记录”标题,内容包括: ①手术时间、麻醉方试、术中诊断、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引流物名称、数量及位置,手术标本及其处理。 ②患者术中情况,如生命体征,异常反应,出血量估计,输血、补液量及用药情况,麻醉效果。 ③术后返回病房的情况、病情(特别是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处理措施,应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 ④危重患者需要急诊手术抢救时,术后第一次抢救记录可与术后病程记录合写作“术后病程记录并抢救记录”,以后视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2.术后病程记录应连记3天,以后按病程记录规定要求记录。 3.术后病程记录应有各专科的重点,如脑外科手术后的神经定位体征、心脏手术后的循环功能、肺手术后的呼吸功能、骨科手术后的肢体血液循环等观察和处理。 4.与术后康复有关疾病的诊治情况(如糖尿病、冠心病、尿毒症等)。 5.术后并发症(早期、晚期)的发现、诊治过程及转归。 6.术后常规处理事项(引流物状况及各种导管和引流管的处理、切口愈合、拆线情况、饮食和康复过程等) 例1 2008年05月26日19:00 术后病程记录 患者今日10:41在全麻下腹腔镜转开腹行膀胱癌根治性全切术+正位回肠代膀胱术。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脐下做一小弧形切口,长约1.0cm。于该切口置入气腹针,注入CO2,保持腹腔压力于14.0mmHg左右。拔出气腹针,置入10mmTrocar,维持腹腔内压力在15.0mmHg左右。用腹腔镜观察肠管及其他组织器官未见损伤。再在监视下于双侧麦氏点各置入10mmTrocar及外下方置入5mmTrocar,可见膀胱与周围组织未见明显粘连,探查内脏,肝、脾、胰无转移性包块,盆腔腹膜后及双侧髂总血管周围未扪及明确的肿大淋巴结。遂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因患者腹内脂肪较多,显露困难,行开放作正位回肠代膀胱术。手术顺利。蒸馏水冲洗腹腔,检查无活动性出血,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分层缝合切口。整个手术较顺利,术中出血量约500ml,术中未输血。术中麻醉满意,术后安返病房,生命体征平稳。术后予以抗炎对症支持处理。送检标本:膀胱、前列腺及淋巴结。 手术者签名:(打印)XXX (蓝、黑笔手签)XXX

乳痈首次病程记录

X年X月X日17:20:14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XXX性别: 女,年龄:32岁,农民。因右侧乳房红肿疼痛1周。”于X年X月X日 1 6 : 50 : 1 0由门诊以“右乳腺炎”收入住院。 值班医师于X年X月X日16:58:40到病房及时查视患者。 病例特点: 1、现病史: 患者于无明显诱因感右侧乳房红肿疼痛 1 周,曾多次在院外诊治(具体不 详),近日感病情加重,今日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急来我院就诊,由门诊以“右乳腺炎”收住院。入院症见: 右侧乳房红肿疼痛,疼痛如鸡啄,恶寒发热,头痛骨楚,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口渴饮冷,患者神清语利,精神可,平素饮食可,夜寐可,小便短赤, 便秘。 2、既往xx: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史、手术史及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3、xx: T:36C P:78次/分R:19次/分BP: 患者一般情况差,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对答切题,言语清楚,体型适中,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痛苦病容,抬入病房,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未见斑疹、色素沉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眼睑无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2mm,对光反射灵敏,鼻外形正常, 鼻窦区无压痛,鼻通气良好,鼻中隔无偏曲,鼻无出血。耳廓正常,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双耳听力无障碍,颜面无发绀,口唇红润,黏膜正常, 腮腺导管开口正常,舌、齿龈无红肿出血,齿齐,伸舌居中,扁桃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及

淋巴滤泡增生,声音正常,颈对称,无抵抗感,气管居中,无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逆流征阴性,颈动脉无异常搏动,双侧甲状腺无肿大,质软。胸廓正常,乳房无异常,胸壁无静脉曲张、皮下气肿等,呼吸运动对称无异常,无肋间增宽或变窄,呼吸动度可,语颤对称无增强、减弱,无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等,双肺叩诊清音,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动度无异常,双肺呼吸规整,呼吸音正常,双下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语音传导无异常,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于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0.5cm,无弥散,心尖搏动正常,心前区无异常博动,心尖搏动正常,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叩诊心浊音界无增大、移位,心率78 次/分,S 1、S2 正常,无S 3、S4,律齐,A2>P2无心音分裂、额外心音、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脉搏节律规则,强度适中,动脉壁弹性可,紧张度无异常,无异常血管征,全腹外形正常,胸式呼吸存在,胃肠型、蠕动波阴性,无凸脐、色素、曲张静脉、疝等,腹部平坦,肝胆脾肾未触及异常,墨菲征阴性,肋脊、肋腰、季肋、上中输尿管点无压痛,未触及膀胱,肝上界在第五肋间,肝浊间界无异常,肝区叩痛阴性,无移动性浊音,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无气过水声,无振水音及血管杂音等,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正常无畸形,棘突无压、叩痛,活动度正常,四肢无畸形,关节活动自如,无杵状指(趾)、静脉曲张、强直、水肿、肌肉萎缩,肌张力无异常,肌力 5 级,无不正常的动作,共济运动及步态正常,浅深复合感觉无异常,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阴性。舌红,苔黄干,脉滑数。 4、专科情况: 患者急性痛苦病容,右侧乳房皮肤掀红,灼热,压之疼痛,肿块中央渐软,有应指感;余未见特殊。 5、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 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B 超检查可明确诊断,其他检查已开等待回报。 拟诊讨论: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第四章 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第四章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病程记录是指继入院记录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证候演变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第一节首次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一、首次病程记录书写要求 1.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 2.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3.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1) 病例特点:应当在对病史、四诊情况、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本病例特征,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 (2) 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根据病例特点,提出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对诊断不明的写出鉴别诊断并进行分析。鉴别诊断包括中医鉴别诊断与西医鉴别诊断。中医鉴别诊断包括疾病鉴别与证型鉴别,若无可资鉴别疾病只进行证型鉴别。并对下一步诊治措施进行分析。诊断依据包括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与西医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包括中医鉴别诊断与西医鉴别诊断。 (3) 诊疗计划:提出具体的检查、中西医治疗措施及中医调护等。 4.首次病程记录应高度概括,突出重点,不能简单重复入院记录的内容。抓住要点,有分析、有见解、充分反映出经治医师临床的思维活动情况。 二、首次病程记录格式 年-月-日,时:分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疾病诊断 证候诊断 西医诊断: 诊断依据: 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2.西医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 2.西医鉴别诊断: 诊疗计划: 医师签名 三、首次病程记录示例 2010-07-20,15:00 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1.老年男性,慢性乙肝病史15年、肝硬化5年。 2.发病急,1小时前出现胸闷、恶心,口中咸味,随即反复吐出大量鲜血约1000ml,伴冷汗、心慌,四肢发凉、出汗。 3.体检:T36.4℃,P130次/分,R25次/分,BP100/60mmHg,精神差,面色苍白、呼吸急促,两肺呼吸音粗,心率130次/分。 4.患者面色暗黑,肌肤甲错,胸腹皮下青筋淤曲颈胸前见赤缕蛛纹,舌质紫并见瘀斑,脉细涩微弱。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吐血 瘀血内阻 西医诊断: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2.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诊断依据: 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反复口吐鲜血,累计约1000ml,伴有心慌、四肢发凉、冷汗出,诊为吐血。本病病变部位主要在于肝脾。因肝主疏泄,司藏血,肝病则疏泄不行,气滞血瘀,进而横逆乘脾,脾主运化,脾病则运化失健,水湿内聚,进而土壅木郁,以致肝脾俱病,气机滞涩,日久由气及血,脉络瘀阻而成,故见患者面色暗黑,肌肤甲错,胸腹皮下青筋淤曲颈胸前见赤缕蛛纹,舌质紫并见瘀斑,脉细涩微弱,证属瘀血内阻。 2.西医诊断依据: (1)原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并伴有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迂曲。突然出现大吐血。

中医科首次病程记录

年—月—日,时间病程记录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要症状和时间,入院时间(如今日9:00入院)。 病情特点:简明扼要不要重复入院记录内容 1、病因与诱因,发病急缓,主要症状、时间及演变,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外院诊治过程要精简。 2、查体所见:主要记录阳性体征和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体征,其他内容可省略。 3、辅助检查结果:主要记录与本次疾病相关的辅助检查异常结果,正常情况而无鉴别诊断意义的检查结果可省略。 西医初步诊断:包括可能性最大的主要及次要疾病、已证实或未证实者 西医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断明确的先写诊断名称,然后简明扼要地提出诊断依据,不必作分析讨论。如有数个诊断,应按主次分别书写各个疾病的诊断依据。诊断尚不明确,或病情比较严重复杂者,应行分析讨论,简明扼要地提出拟诊理由及鉴别诊断,分条列出支持点与不支持点,提出进一步检查内容以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初步诊断:有几个病(证)就写几个病(证),包括主要与次要、已证实与未证实者。除写病(证)外,还要写证侯,加括号写在病(证)后。 中医辨病辨证分析:①辨病:诊断明确的提出诊断依据,诊断尚不明确者,应行分析讨论,提出拟诊理由及鉴别诊断;②辨证:除进行辨病分析外还要作辨证分析,这是中医的重点内容,不辨证就不能论治,要根据四诊资料作综合分析,归纳出其所属的证候。 诊疗计划: 1、检查计划,包括一般常规检查和针对性的有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的检查两部分,检查项目书写要具体,最好提出完成的时间。 2、中西医治疗计划 ①西医治疗计划包括治疗原则和措施,拟定治则和措施要具体,重要的治疗要写药名、药量、用法和疗程。 ②中医治疗计划应按辨病辨证结果拟定出治则治法,要写明方药、煎服方法和注意事项。 南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科修定 2 0 0 5 年 9 月

首次病程记录格式范文

首次病程记首次病程记录 1994.7. 12. 11J5Am 患者:xxx,男性,35岁,xx省x><市人,汉族,已婚,xx市xx公司工人。因上腹、脐周、转右下腹痛6小时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为持续性,伴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无腹泻,大便一次,正常成形粪便,入院前4小时,疼痛逐渐转移至脐周围,继则转至右下腹疼痛,且逐渐加重,不发热,无寒战,自服“颠茄片”后未能缓解,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急性阑尾炎”收住入院。 入院检查: T37. 6C P84次/分R19次/分BP12O/8OmmFIg 急性痛苦面容,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检查无异常发现,腹平坦,腹式呼吸存在,右下腹紧张,压痛反跳痛阳性,未扣及包块,腰大肌试验及结肠充气试验阳性。化验检查WBC17. 6X10,/L,NO. 84,尿常规化验阴性。 腹部透视无异常发现。 诊断:急性阑尾炎。 诊断依据: 1.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 2.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局部肌紧张,腰大肌试验及结肠充气试验阳性。 鉴别诊断: 1.急性消化性溃疡穿孔:无返酸、唆气等溃疡病史。腹部透视:脆下无游离气体。 2.右侧输尿管结石:应无腹肌紧张及压痛和反跳痛,为纹痛性,尿化验应有红细胞. 3.急性胃肠炎及细菌性痢疾:应有腹泻,大便化验异常。 4.右下叶肺炎及脑膜炎:无发热、咳嗽及咳痰、X线胸部透视异常。 2.诊疗计划 (1)请xxx主治医师查看病人,确定诊断。 (2)急诊手术治疗。 (3)补充液体、控制感染,宜给:禁饮食,备皮,术前医嘱已开,手术通知单已送,即可准备手术。 医师签名:xxx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滞热壅证:乳汁淤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酸楚,口渴,便秘。舌红,苔黄。 (二)热毒炽盛证:壮热,乳房肿痛,皮肤焮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或切开排脓后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消,有“传囊”现象。舌红,苔黄腻。 (三)正虚毒恋证:溃脓后乳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全身乏力,面色少华或低热不退,饮食减少。舌质淡,苔薄。 二、常见症状/ 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观察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2.行抽脓术的患者,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以利引流),观察脓液的量、色、质、气味以及有无乳汁排出。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肝、神门、心、交感、阿是穴等穴。 4.遵医嘱中药外敷。 (二)肿胀 1.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是否形成脓肿或破溃。 2.遵医嘱使用排乳手法(详见附件),挤出淤积乳汁。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肾上腺、内分泌、肝、神门、阿是穴等穴。

4.遵医嘱中药外敷。 5.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发热 1.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及时协助更换衣被。 2.遵医嘱使用中药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曲池等穴。按摩时选择薄荷油、生姜水等介质。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耳尖、神门、内分泌等穴。 5.遵医嘱中药泡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2.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3.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4.中药泡洗(详见附录2)。 5.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指导患者按需哺乳,哺乳后要排空剩余乳汁;高热或脓肿形成时停止哺乳

住院病历痛风、首次病程记录

ⅩⅩ市ⅩⅩ医院 病史记录 科室:内5 病区:床号:住院号:1 姓名:ⅩⅩ性别:ⅩⅩ年龄:ⅩⅩ婚姻:ⅩⅩ职业:ⅩⅩ民族:汉族出生地:ⅩⅩ 住址:ⅩⅩ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可靠程度:供参考 入院日期:2012-05-03,09:00 记录日期:2012-05-03,14:00 主诉:反复趾指关节肿痛10年,加重7天。 现病史:患者10年前始无明显诱因下突发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肿,以夜间发病多见,持续数天后自行缓解,未予足够重视,后渐累及趾指各关节,同时伴关节功能障碍,疼痛发作时不能屈伸,曾于上海市长征医院就诊,确诊为“痛风”,平时不规则服用“小苏打片、别嘌醇”,患者关节肿胀渐为严重,关节畸形变硬,近7天来患者前述症状更为明显,经当地游医针刺疗法后,关节出现溃烂,疼痛难忍,故来本院要求住院治疗。本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呼吸困难,无咳嗽、咯痰,无腹泻、黑便,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无双下肢水肿。发病以后食欲差、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患者原有“冠心病”史4年,否认有肝炎、肺结核、血吸虫病等传染病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无溃疡病史,无食物、药物等过敏史,无手术、重大外伤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随社会进行。 个人史:出生本地,未长期居住外地,无疫水接触史,无烟酒等特殊嗜好。适龄结婚,配偶体健,育有三儿二女,子女体健。 家族史:家族中无传染病接触史、无遗传病史可询。 体格检查 T 36.9℃P 74次分R 19次/分Bp 135/80mmHg 神志清,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自主体位,体检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瘀点、瘀斑、蜘蛛痣、肝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畸形,无脓性分泌物。唇无发绀,口腔粘膜无溃疡,咽不充血,扁桃体不肿大。颈软,颈静脉不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胸廓无畸形、压痛,胸壁静脉不曲张,两侧呼吸运动均匀对称,两侧语颤对称,两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

首次病程记录

58岁,以发作性右下肢活动受限25小时,加重伴言语笨拙4.5小时于2018-08-19 入院。 1.病例特点: 生命体征: 体温:36.5℃脉搏:72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30/80mmHg 临床表现:包括病史、主要症状和体征。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25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活动受限,右下肢可站立,呈间断性,每次持续约10秒钟缓解,共发作10次,4.5小时前出现言语笨拙,未缓解,伴头部昏沉感, 无头晕,今为明确诊治而就诊我院。门诊以"言语笨拙原因待查"收入神经内科。病程中无发 热及抽搐,无饮食水呛咳,无咳嗽及咳痰,精神可,饮食可,二便正常。既往右手前臂及腕 部烧伤病史40余年,右手前臂及腕部有烧伤疤痕。糖尿病病史10年,现口服诺和龙2.0mg 每日3次。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病史,否认肝炎及结核病史,否认输血病史,未发现药物过 敏史。 体格检查:T 36.5℃,P 72次/分,R 19次/分,BP 13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 动体位,查体合作,头颅大小适中,鼻通耳畅,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神清,不全运 运动性失语,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鼻唇沟浅,伸 舌居中。颈软,克氏征阴性,四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正常,共济运动准确,四肢腱反射对称,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植物神经系统正常。NIHSS评分:2分。 辅助检查:头颅CT示:右侧丘脑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脑白质脱髓鞘。 2.拟诊讨论: 诊断依据: (1)中老年男性,以发作性右下肢活动受限25小时,加重伴言语笨拙4.5小时于2018- 08-19 入院。 (2)查体:BP 130/80mmHg;神经系统:神清,不全运运动性失语,双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约3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居中。颈软,克氏征阴性,四 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正常,共济运动准确,四肢腱反射对称,双侧巴彬 斯基征阴性,植物神经系统正常。 (3)辅助检查:头颅CT示:右侧丘脑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脑白质脱髓鞘。 鉴别诊断: (1)脑出血:发病年龄多在60岁以下,多为活动中起病,数十分钟至数小时症状达高峰,多有高血压病史,有头疼、呕吐、嗜睡、打哈欠等颅压高症状,意识障碍较重,多为均 等性偏瘫(基底节区),CT检查脑实质内高密度病灶,脑脊液为血性。 (2)脑栓塞:起病急,局灶性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常有心源性栓子来源如风 心病、冠心病、心肌梗死、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合并心房纤颤等,常见大脑中动脉 栓塞引起大面积脑梗死,导致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常伴痫性发作。 (3)颅内占位病变:颅内肿瘤、硬膜下血肿和脑脓肿可呈卒中样发病,出现偏瘫等局灶 性体征,颅内压增高征象不明显时易与脑梗塞混淆,须提高警惕,CT或MRI检查可以确诊。 入院诊断: 1、脑梗死 2、糖尿病 3.诊疗计划: 1.完善血常规、尿分析、血生化、头颅CT等相关检查;

三级甲等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病历模板.doc

仙桃市中医院 姓名:罗红霞住院号: 18762 首次病程记录 2012年 10月09日 09时40分 患者罗红霞,女,40岁,因“颈部僵痛伴双上肢窜痛麻木一周,加重一天”入 院。 患者于一周前清晨起床时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僵痛伴上肢窜痛麻木,头有沉重感,恶寒 畏风,无发热、恶心、呕吐,院外未做任何治疗,自行休息五日,无明显好转,于一天前加 重,昼轻夜重,夜间疼痛明显,今日遂来我院门诊求诊,以“项痹病”收入住院。入院症见: 患者颈部僵痛,活动不利,颈脊柱无侧凸,生理曲度变直,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 右旋转等活动功能部分受限,引出颈部疼痛加重,上肢怕冷,无发热、恶心、呕吐。舌脉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起病以来,神清,精神一般,纳差,眠差,二便正常,体重无 明显变化。 既往体健 , 否认有手术、外伤、输血、传染病等病史,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 T:36.8 ℃P:60 次/ 分R:20 次/ 分BP:110/75mmHg 神清,精神一般,急性面容,表情痛苦,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粘膜未见 黄染及紫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 3m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咽部无明显充血,扁桃体不大,颈部压痛明显,活动度减小。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腹平软,肝胆脾肋下未触及,无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脊柱及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红肿。神经系统正常 ,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望诊:神清,精神一般,表情痛苦,急性面容,舌质淡红,苔薄白。 闻诊:无特殊异味。 切诊:脉弦紧。 专科检查:颈部棘突旁压痛明显,颈脊柱无侧凸,生理曲度变直,前屈,后伸,左右 侧屈和左右旋转等活动功能部分受限 , 活动度减少,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 (+),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 压叩顶试验 (-), 余病理反射未引出。 门诊资料:暂缺。

首次病程记录模板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童晓燕,女,27岁。因“颈部肿大伴疼痛一月余,疼痛进行性加重20天”于2017年11月8日入院。 病史特点如下:患者系青年女性。自述1月余前感冒,有明显鼻塞、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0月1日出现发热,体温自测37.5摄氏度,右侧颈部肿大伴疼痛,有轻微压痛,吞咽时疼痛,疼痛加剧时向右侧头面部放射伴四肢发冷,自服止痛药布洛芬,无缓解。同时出现爬楼后气喘心累,活动耐量下降。步行超10分钟即自感较累,汗多,夜间畏寒,食欲增强,食量增大,自述易感饥饿,体重先下降后逐渐恢复,具体变化不详。10月5日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行血常规、血生化、甲功、甲状腺彩超、心电图等检查。血生化提示CRP:11.4mg/L,甲功检查示TSH:0.088mIU/L,彩超提示甲状腺双侧叶见多个弱回声区,甲状腺右叶多个低回声团。诊断亚甲炎,予甲强龙口服治疗。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激素减量后症状反复,出现左侧颈部疼痛并放射至左侧头面部,多汗。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患者自患病以来,体重先下降后恢复,大便次数增多,暗黑色,小便未见异常,精神尚可,疼痛时难以入眠,食欲增加,食量增大。既往身体状况良好。19年前因外伤致动脉出血输血,具体不详,对青霉素过敏。14岁接种乙肝疫苗,2年前于自贡市保健院检查为乙型肝炎,未予特殊处理。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月经规律,初潮13岁,月经周期30天,月经期3天。月经量少,色暗红,有血凝块。末次月经2017.10.15,阴道无异常分泌物。G3P1,丈夫、孩子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慢性传染病史。查体示甲状腺II度肿大,触诊有沙粒感,局部轻微触痛,无结节。 初步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 诊断依据:1.症状出现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甲状腺肿大,有疼痛、压痛。早期表现为高代谢症候群,后转为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3.外院甲状腺功能检测提示TSH降低,CRP增高。超声检查甲状腺多发低密度局灶病变。 鉴别诊断: 1.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支持点:1.症状出现前有明显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发热,甲状腺疼痛伴耳、下颌或头颈部放射痛。 不支持点:1.除持续性低热外,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2.外院血常规未见白细胞数量异常。 3.查体甲状腺触痛轻微。 下一步诊疗计划: 1.向上级医生汇报病情。 2.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签署知情同意书等。 3.完善血常规、 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生化1+4、甲状腺功能(TSH、FT3、T3、FT4、T4)测定、甲状腺彩超、输血免疫、心电图等检查。 病例记录者:

乳腺炎病历模板

姓名:**** 科室:中西科住院号:000000**** 入院记录 主诉:左侧乳房肿痛一周余现病史:患者于一周前因停止哺乳后,左侧乳房出现红肿,疼痛,无发热,自行给予按摩,热敷抗炎.对症.处理病情稍有好转,未作特殊处理,病情时好时坏。未给重视,近日左乳较前肿大,疼痛加重,今为求诊治,前来我院,门诊以“乳腺炎”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尚可,饮食一般,睡眠欠佳,易惊醒,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即往史:平素体质一般,否认“肝炎、结核”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及献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社会正规进行。 个人史:生于本地,无长期外地久居史,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无其它不良嗜好。 月经史:初潮年龄:15岁,行经天数:4-5天,间隔天数:28-30天,经量中等,色暗红,无痛经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家人均体健,家庭关系和睦。 家族史:父母均体健,否认家族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6.5 C P 80 次/ 分R 20 次/ 分BP 110/6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醒,精神欠佳,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无苍白、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心脏听诊区未闻及异常杂音。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 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

病程记录模板

2011-08-12 09:26 首次病程记录 刘廷贵男 52岁农民,此次因"间断咳嗽,咳痰,气短2年,加重1周"于2011年1月24日13时入院. 病例特点: 1.该患2年前因咳嗽在当地医院确诊为肺结核,在我院住院治疗2月,出院后继续服用1个月药后自行停药(具体方案不详)近2年咳嗽时轻时重,1周前自觉活动后气短明显,咳嗽咳痰加重,多为黄色粘痰,无痰中带血,多有不规则低热咳嗽后胸疼,右侧为著,到天津医院肺CT诊断为"肺结核并气胸"未住院,自行用药治疗,效果差,为系统治疗故来我院.以"肺结核并气胸"收入院。抗炎以来该患主力消痰,2便正常,及手术外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2.查体:T:36.5℃ P:80次/分R:21次/分BP:120/mmHg一般状态欠佳,神清,发音正常,营养欠佳,步入病室,自由体位,查体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无肿大,眼睑无浮肿,口唇发绀颈静脉无张,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病理征(-) 3.肺CT(2011-07-17天津静海县医院):右侧胸膜前外侧见新月形无肺纹理区,双肺影透过度强,右肺中叶及双肺下叶见多发纤维索条影,右肺上叶后段见不规则形致密影,期内见点状高密度钙的影及空洞形成,周围见纤维索条形,局部与胸膜相连,腋窝未见肿大淋巴影.

临床初步诊断:1.继发性肺结核(浸润型)右上中下涂(-)复治并空洞 2.右侧气胸 3.双肺肺气肿,右肺下叶肺大泡 依据:1.病史 2.咳嗽咳痰等结核中毒病状 3.肺CT示典型病状 4.双肺听诊右肺呼吸音弱可及湿罗音 5.抗炎治疗欠佳 鉴别诊断:肺占位:多年隆大,长期吸烟史,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伴胸疼,消痰,X线显示肺边缘模糊,有毛刺.分叶,中心 结构坏死,形成偏心空洞,多次痰脱落细胞及活组织病 理可确诊. 诊疗计划:1.内科入院常规,2级护理,普食,高浓度吸氧 2.抗结核,抗炎护肝,对症完善相应化验检查 3.请上级医师看病人 王宏宇2011-08-03 08:28 <孙静责任主治医师查房>刘廷贵男 52岁既往肺结核病史2年,曾在我院住院1次,此次因"间断咳嗽咳痰气短1年,加重1周"入院.1周前在天津医院摄肺CT诊断为"肺结核并气胸",为系统治疗故来我院. 查体:一般状态尚可,神智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听诊右肺呼吸音弱,可及湿啰音未及哮鸣音,心律齐,腹无压痛,下肢无水

首次病程记录

姓名:鲁力风科室:内性别:男年龄:34 病室:4床号:12住院病历号:3904 首次病程记录 2011-8-25 13:30 患者鲁力风,男性,34岁,农民,主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1个月”于2011.08.25 12:30以“低钾血症”由门诊收入院。 病例特点 1.患者于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食欲不振,周身乏力,行走困难,无恶心、呕吐,无低热、盗汗,经村医给予液体静点(具体药物不详),症状略有缓解,但自觉近日乏力加重,为求系统诊治,遂于今日来我院就诊,急查电解质:K+ 2.2mmol/L。心电图:正常范围心电图。指血血糖:4.5 mmol/L(入院即刻)。门诊以“低钾血症”收入我科住院治疗,刻下症:食欲不振,周身乏力,行走困难,无恶心、呕吐,无低热、盗汗。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状况欠佳,饮食差,睡眠差,二便可。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2.查体:T 36.6℃ P 68次/分 R 19次/分 Bp 120/80mmHg 心肺腹(-)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3.辅助检查:电解质:K+ 2.2mmol/L。心电图:正常范围心电图。指血血糖: 4.5 mmol/L (入院即刻)。 辨病辩证依据:患者主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1个月”入院,入院症见:食欲不振,周身乏力,行走困难。患者年轻男性,病程较长,久虚不复成劳,形神衰败,食少厌食,脉虚无力,发为虚劳。 西医诊断依据: 1.病史:食欲不振、周身乏力1个月。 2.症状、体征:食欲不振,周身乏力,行走困难,查体:心肺腹(-)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3.辅助检查:急查电解质:K+ 2.2mmol/L。心电图:正常范围心电图。指血血糖: 4.5 mmol/L(入院即刻)。 中医鉴别诊断:患者中医诊断为虚劳,虚劳与肺痨,肺痨系正气不足而被痨虫侵袭所致,主要病位在肺,具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其病理特点,以咳嗽,咯痰,咯血,

首次病程记录模板

2016.11.21 10:20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XXX,男,XXX岁,拄杖入院,病史自述,基本可靠。 劳力性心悸胸痛10余年,头昏头痛5天 患者于10余年前休息时无明显诱因渐起心悸不适,位于胸前区,自觉心跳感,持续数分钟,活动时明显,休息时缓解,伴有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无全身出冷汗,无双下肢乏力,无喘息憋气,无呼吸困难,无黑曚晕厥,无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失禁,病后患者曾多次以“冠心病”住院治疗,病后自服药物,症状控制可;5天前渐起头昏头痛不适,呈阵发性发作,持续2-5分钟左右,伴有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黑朦及意识障碍,今为求治疗来我院,以“心悸”收住院。 起病以来精神、食纳、睡眠一般,体力下降,体重无明显变化,大小便次数多。 既往史:高血压10余年,最高160/?mmHg,未服用药物;有脑梗塞病史,遗留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有帕金斯病史,自服药物治疗;有慢性胃炎病史,平素有反酸不适;1996年曾行阑尾炎手术;否认糖尿病、结核、肝炎等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查体:T36.4℃,R20次/分,P45次/分,BP140/70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无扩大,心音有力,心率4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s 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左下肢肌力3级,左上肢肌力2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对称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检: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TV3-6倒置。 初步诊断:1.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3级2.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3.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4.脑梗塞后遗症?5.慢性胃炎 诊断分析:1.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3级老年男性患者,因劳力性心悸胸痛10余年入院,活动时明显,休息时缓解,伴有胸闷胸痛,多次以“冠心病”治疗,结合入院时心电图考虑冠心病心绞痛。 鉴别诊断:与甲亢相鉴别:亦可出现心悸不适,伴有高代谢症状及甲状腺肿大,患者无高代谢表现、甲状腺无肿大,暂不考虑。 2.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电图可诊断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善Holter 检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相鉴别,Holter检查可资鉴别。 3.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高血压10余年,最高160/?mmHg,故考虑高血压病2级,合并靶器官损害,故考虑极高危组 鉴别诊断:与继发性高血压相鉴别,常有原发病表现,暂不考虑。 4.脑梗塞后遗症?有脑梗塞病史,遗留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查体:左下肢肌力3级,左上肢肌力2级,故考虑脑梗塞后遗症可能,完善CT检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与脑出血相鉴别,急性期CT可见高密度出血灶。 5.慢性胃炎有慢性胃炎病史,平素有反酸不适,查体剑突下压痛阳性,故考虑慢性胃炎,必要时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与反流性食管炎相鉴别,常表现为反酸烧心不适,胃镜可资鉴别。 诊疗计划:1.注意休息。 2.完善相关检查:血、尿、粪三大常规、血生化、动态心电图等; 3.暂予以改善循环、营养心肌等对症支持治疗; 4.请上级医师协助诊治,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医嘱。 医师签名:

首次病程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 2012-01-31 16:00 患者姓名 : 李睿性别 : 男年龄 : 16岁 一、病例特点 : 1.主诉:右足拇趾疼痛,趾甲旁流脓1个月。 2.现病史:该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拇趾趾甲旁发红,肿痛,当时未在意,此后上述症状加重,并于两侧趾甲旁出现脓液,于当地医院换药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今日自觉病情无好转,趾甲旁流脓,伴疼痛,为明确诊治来我院门诊,经门诊检查后以“甲沟炎”为诊断收入院。患者病来无发热,平素饮食及两便正常。 3.查体:3.查体:T:36.5℃,P:60 次/分,Bp:110/60mmHg,R:18 次/分.患者一般状态尚可,神清语明,查体合作,未见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头颈部发育无异常,瞳孔等大等圆,对称。无耳鼻口异常分泌物,甲状腺无肿大,听诊无杂音,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无肝区、肾区、脾区,输尿管区压痛,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4.辅助检查:心电图:正常。 二、诊断 : 右足拇趾甲沟炎 诊断依据 :1.根据主诉及病史; 2.根据查体及辅助检查。 三、拟诊讨论 鉴别诊断1 : 右足拇趾趾头炎 鉴别诊断依据1 : 表现为右足拇趾肿痛,甲沟无异常,可排除。 鉴别诊断2 : 右足拇趾骨折 鉴别诊断依据2 : 表现为右足拇趾功能障碍,右足X光片可鉴别。 四、诊疗计划 检查计划 : 1.抽血行血常规血型,凝血五项,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离子,肝炎病毒,尿常规,HIV+TPR+TRRP等检验:2.行心电图,胸片,右足X光片等检查。 治疗措施 : 完善检查,择期手术。 主治医师

脑梗塞首次病程记录模板

病程记录 2012-03-31 10:00 患者张桂芬,女,77岁,主因头晕、头痛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一年,加重5天。于2012年03月31日10时00分门诊入院。主诉: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一年,加重5天入院症见:右侧肢体活动受限,右手抬起时不自主抖动,静置时不明显,伴有头重脚轻,在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时减轻,纳眠可,大便干1次/日,小便调,自发病以来,精神尚可,纳眠可,大便干1次/日,小便调。既往史:有5年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达150/80mmHg,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控制血压,否认有肝炎、疟疾、结核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出生于原籍,未到过疫区、无不良嗜好。体格检查:T:36.5℃、P:78次/分、R:16次/分、BP:150/9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合作,步入病房,舌质暗淡,苔薄白,脉弦。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咽部不红,扁桃体不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颈静脉无怒张,颈动脉无异常搏动。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清,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HR: 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脊柱四肢无畸形,右侧肩胛下有一弧形疤痕,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神清语利,颈软,伸舌居中,颅神经(-),右上肢远端肌力4+级,右下肢近端肌力5-级,左侧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不高。腱反射对称(++),右上肢针刺觉减退,双下肢振动觉减退,掌颌反射右侧(+),双侧查多克征可疑。 王圣民2012-04-01 08:30

病程记录模板(首次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模板) 2013-01-02 12:30:25 患儿于博锴,男,1岁7个月,以“咳嗽5天,加重2天”为主诉于2013-01-02 12:30:25由门诊以“支气管炎”诊断收住入院。 病例特点: 1.(略) 2.(略) 3.(略) 4.辅助检查:(有相关检查必须写。若入院时无相关检查应写:相关辅助检查已开出,待回报。) 拟诊讨论: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形体娇嫩,腠理疏松,且肺常不足,卫表不固,易受外邪侵袭。肺为娇脏,位于上焦,首先受之。目前季节以寒邪为主,但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感邪后很快化热,故目前以热为主。热邪犯肺则使肺失宣肃,故见咳嗽。咽喉为肺胃之门户,热邪结聚于此,故见咽赤。舌质红,舌苔白厚,指纹浮紫均为风热之象。四诊合参,当属中医咳嗽范畴,本病病位在肺,证属风热犯肺,其病机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预后良好。 西医诊断依据: 1. (略) 2. (略) 3. (略) 4.辅助检查:相关辅助检查已开出,待回报。 中医鉴别诊断: 1. 本病可与哮病相鉴别:哮病以咳嗽、呼气相延长、哮鸣音为主症,多数无发热症状,常反复发作,多有过敏史,双肺听诊以哮鸣音为主。追问患儿家长,本次为患儿第二次发病,且患儿肺部听诊以湿啰音为主,故可排除。 2. 本病可与顿咳相鉴别:顿咳以阵发性痉挛性呼吸困难为主,日轻夜重,进行性加重,咳毕有鸡鸣样回声,甚则呕吐痰涎,病程较长,有传染性,可引起流行。本病可排除。 西医鉴别诊断: 1.本病可与支气管异物相鉴别:吸入异物可使支气管完全或不完全堵塞而致肺不张或肺气肿,继发感染则类似肺炎或合并肺炎。但根据异物吸入史,突然出现呛咳以及胸片可鉴别。本例患儿不支持。 2.本病可与肺结核相鉴别:婴幼儿活动性肺结核表现为发绀、气促,但肺部体征阴性。一般有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血清结核抗体检测以及胸片可鉴别。本例患儿可排除。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咳嗽 风热犯肺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诊疗计划: 1.儿科常规护理,I级护理。 2.陪护一人,防跌伤、防坠床,清淡饮食。 3.完善相关检查(血、尿、便常规,胸片)以明确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