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 毒理学基础总结

第七版 毒理学基础总结
第七版 毒理学基础总结

毒理学基础总结归纳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毒物性质与机体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毒性、入侵途径、中毒机理和病理过程)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和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adverse/harmful effects)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答: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

①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

①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②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③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2、毒理学方法:

答:体内试验(整体动物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

3、3R原则:

答:替代,减少,优化和改良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toxic substance , poison ,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生物题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6、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

7、迟发型毒作用(delayed toxic effect):在一次或多次暴露某种外源性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作用。

8、局部毒性作用(local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9、全身毒作用(systemic toxic effect):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后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10、剂量(dose):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

11、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的物质的量;动物的暴露剂量被称为给予剂量。

12、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液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13、靶器官剂量:为发生损害作用部位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更好地反映剂量-效应关系,也称到达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

14、靶器官: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15、生物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通常把生物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16、暴露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包括内剂量标志和生物效应标志。

17、效应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和其他改变

的指标,包括反应早期的生物效应结构和功能改变及疾病的三类标志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18、易感生物标志( 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化学物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19、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指毒物在低剂量时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有抑制作用。其基本形式是U 型,双相剂量- 反应曲线。

20、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100/LC100):指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21、半数致死剂量/浓度( LD50/LC50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所需的剂量或浓度。通过统计处理计算得到,常用以表示急性毒性的大小,最敏感。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 的数值越小。

22、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 MLD,LD01或MLC):指一组试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23、最大非致死剂量或浓度(LD0或LC0):指在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24、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A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25、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水平(NOA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可检测到的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26、阈值(threshold):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27、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 Zac):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Zac 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28、慢性毒作用带(chronic toxic effect zone, Zch):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ch= Limac /Limch。Zch值大,说明Limac 与Limch 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毒作用带

的概念以化学物对实验动物的毒效应为中心反映其毒作用特点。

29、毒效应(toxic effect):又称为毒作用,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

物学改变。毒效应是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

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果。当改变暴露条件时,毒效应会相应改变。毒性是

一种能力,中毒是一种状态,而毒效应是一种表现。

30、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是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由于化学物

的性质和剂量不同,可引起机体多种变化。

31、量反应(graded response):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用某种测量

数值表示。效应(effect)是量反应,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造成的个体,器

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

32、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

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反应(response)是质反应,

指暴露某一些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

二、问答题

1、生物学标志有哪几类:

答:(1)暴露生物学标志: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

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

学物的信息。

(2)效应生物学标志:机体中可测出的生理、生化、行为或其它改变的指标。反映

与不同靶剂量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有关的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3)易感生物学标志: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

能力的指标。

2、半数致死量的概念和意义:

答:半数致死量是指引起半数动物死亡所需的剂量。意义:常用以表示急性毒性的大小,最敏感。LD50是药物重要特征性参数之一;有助于计算其他相关的毒性参数;为药物急性毒性分级依据;为长期毒性试验、特殊毒性试验和临床药理评价提供指标及剂量设计依据;为毒效应靶器官确定和机制分析提供线索;作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的检测措施。

3、简述急性毒性求LD50 的计算方法:

答:(1)霍恩(Horn)法:

a.要求:①4 个剂量组,且各剂量组呈等比排列,组距为2.15 倍或3.16 倍。

②每组动物数相等,为4-5 只,根据动物死亡情况查表求LD50 值及其95%可信区间。

b.优点:简便,使用动物数少。

c.缺点:求得的95%可信限范围大,不够精确。

(2)改进寇氏法:

a.要求:①各剂量组组距呈等比排列,设6~8 组;②各组动物数相等;③最低剂量

组死亡率<20%,最高剂量组死亡率>80%。

(3)序贯法:

a.方法:先以一个剂量进行试验,如动物死亡,则以下一个小剂量试探,若仍死亡

则以更小剂量试探;如动物存活,则以较大剂量试探,依次类推,最终求出LD50。

b.优点:节省动物,一般12 到14 只动物即可完成试验。

c.缺点:只适用于动物快速发生中毒反应及死亡的化学毒物,凡引起迟发死亡的化

学物不适用。

d.⑷Bliss 法:又称最大似然性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被认为是最精确的

LD50 计算方法。我国《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指导原则》及《新药(西药)毒理技术要求规范》均推荐此法。Bliss 法试验设计要求不是太严格,但该法计算复杂,现多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运算。

第三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一、名词解释

1、生物转运(biotransport):外源化学物穿越生物膜的过程,且其本身的结构和性质不发生变化。包括吸收,分布,排泄。

2、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转化,化学毒物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改变而转化为心得衍生物的过程。

3、代谢解毒(metabolic detoxification):化学毒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成为低毒或无毒的代谢物的过程。

4、代谢活化(metabolic activation)或生物活化(bioactivation):一些化学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致畸作用

的现象。

5、蓄积(accumulation):化学毒物的吸收速度超过排泄速度,以相对较高的浓度富集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现象,包括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其蓄积的部位均可认为是储存库。

6、肠肝循环(enterohepati circulation):一部分如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可为肠道菌群水解,脂溶性增强,被肠道重吸收,返回肝脏,形成肠肝循环。毒理学意义:排泄速度减慢、延长生物半减期、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7、脂水分配系数:脂水分配系数=脂相中溶解度/水相中溶解度,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

8、血气分配系数:气压差为零,吸收不在进行时,某气态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mg/L)与在肺泡中的浓度(mg/L)之比。

9、穿透阶段:化学毒物通过被动扩散透过角质层的过程。

10、吸收阶段:化学毒物通过表皮深层(颗粒层,棘层和生发层)和真皮层并经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进入体循环多的过程。

11、酶的诱导:许多化学毒物可以引起某些代谢酶的含量增加并伴有活力增强的现象。

12、毒物代谢酶的激活:化学毒物直接作用于酶,使其活性增加,但不涉及酶蛋白的诱导合成。

13、 ADME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

二、问答题

1、简述经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

答:(1)经胃肠道吸收:吸收方式主要通过简单扩散,还可以通过主动转运、滤过、胞饮或吞噬;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

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

①化学物的脂溶性和水溶性;

②胃肠道的酸碱度;

③消化道内容物的数量和性质、胃肠的蠕动和排空速度以及肠道菌丛等也可对吸收产生一定的影响。

(2)经呼吸道吸收:吸收对象气态物质(气体、蒸汽)气溶胶(烟、雾、粉尘);吸收的方式——简单扩散;主要的吸收器官——肺;经肺吸收的特点经肺吸收十分迅速,

仅次于静脉注射;不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直接进入体循环而分布全身。

影响因素:

①主要取决于脂溶性和浓度;

②外源化学物在肺泡气中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浓度差;

③血气分配系数;

④肺通气量和经肺血流量;

⑤气溶胶颗粒的直径大小。

(3)经皮肤吸收:外源化学物经表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穿透阶段,第二阶段为吸收阶段。

主要的影响因素:

①化学物溶解性:既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脂/水分配系数接近于1,易被吸收进入血液。光有水溶性或光有脂溶性吸收困难;

②皮肤条件表皮损伤可促进外源化学物吸收。皮肤潮湿,促进吸收充血和炎症。

2、简述体内主要的贮存库及分布的毒理学意义:

答:(1)毒物在组织中的贮存:①血浆蛋白作为贮存库(清蛋白);②肝和肾作为贮存库;③脂肪组织作为贮存库;④骨骼组织作为贮存库。

(2)意义: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贮存具有两重意义,一方面对急性中毒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靶器官中外源化学物的量,毒效应强度降低;另一方面贮存库是不断释放毒物的源头,使毒物在机体作用的时间延长,并可能引起毒性反应,故认为贮存库中蓄积的毒物是慢性毒性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

3、试述几种主要的排泄途径及排泄的主要物质:

答:(1)经肾脏(尿)排泄:分子量<60,000,且未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外源化学物分子,机制: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排泌。

(2)粪便排泄:①混入食物中的毒物;②随胆汁排出的毒物;③肠道排泄的毒物;

④肠道菌群。

(3)经肺排泄:体温下以气态存在的物质、挥发性液体。

4、简述生物转化的意义、主要类型以及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答:(1)毒物经过生物转化可以:①多数化学物经生物转化后毒性降低,毒效应减弱,水溶性增加,易于排泄;②一些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明显增强,甚至产

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生物转化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的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2)生物转化反应类型:I 相反应和II 相反应;①I 相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②II 相反应主要——结合反应。

(3)影响生物转化因素:①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②代谢酶的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

③遗传与代谢酶的多态性;④代谢饱和状态;⑤其他。

5、简述毒物代谢酶的诱导和阻遏,以及酶诱导的意义:

答:(1)许多外源化学物可引起某些代谢酶的合成增加并伴有活力增强,这种现象称为酶的诱导(enzyme induction)

(2)毒物代谢酶的阻遏(enzyme repression)指对某些代谢酶诱导的同时可阻遏另一些代谢酶的合成。

(3)酶诱导的意义:①经生物转化后毒性降低的化学物,在诱导物作用下,毒性作用降低的速度加速;②经生物转化后毒性升高的化学物,在诱导物作用下,毒性作用增强。

第五章毒作用的影响因素

一、名词解释

1、毒物的联合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生物体所引起的毒作用。

2、相加作用(addition joint action):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各自以相似的方式和机制,作用一相同的靶,但他们的毒性彼此互不影响,其对机体产生的度效应等于各化学物单独对机体产生效应的算术总和,也称为简单的相似作用或剂量相加作用。

3、独立作用(independent action):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由于作用的模式和作用的部位等不同,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彼此互不影响,表现出各自的毒效应,也称为简单的不同作用或反应/效应相加作用。

4、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性效应大于各化学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即毒性增强。

5、拮抗作用(antagonistic joint action):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

合毒性效应低于各个化学物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有功能性拮抗,化学性拮抗,配置型拮抗,受体性拮抗。:

二、简答题

1.简述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四类因素:

(1)化学物因素:①化学结构(取代基不同毒性不同;异构体和立体构型的影响;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的影响);②理化性质(脂/水分配系数;大小;挥发性;气态物质的血/气分配系数;比重;电离度和荷电性);③不纯物和外源化学物的稳定性。(2)机体因素:①物种、品系及个体的遗传学差异;②宿主其他因素对于毒性作用敏感性的影响

(3)环境因素:①气象条件;②季节或昼夜节律;③动物宠养形式;④外源化学物的接触特征和赋形剂。

(4)联合作用:①非交互作用;②交互作用

2、试述联合作用的类型:

答:(1)非交互作用:

①相加作用:剂量相加作用指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等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所产生效应的算术总和。每一化学物以同样的方式,相同的机制,作用于相同的靶,仅仅它们的效力不同;

②独立作用:各外源化学物不相互影响彼此的毒性效应,作用的模式和作用的部位可能(但不是必然)不同,各化学物表现出各自的毒性效应。

(2)交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造成比预期的相加作用更强的(协同,增强)或更弱的(拮抗作用)联合效应,在毒理学中称之为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

①协同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即毒性增强。

②加强作用:一种化学物对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或先后暴露时使其毒性效应增强,称为加强作用。

③拮抗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性效应低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即为拮抗作用。

第六章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一、名词解释

1、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某外源化合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健康损害作用和致死效应(毒性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

2、局部毒性作用(local toxic effect):亦称局部刺激作用,指机体暴露于化学物后,在其接触和暴露部位造成的局部毒性损伤,刺激(如眼刺激,皮肤刺激)和(或)变态反应等。

3、蓄积作用(accumulation):外源化学物连续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

4、物质蓄积(material accumulation):当机体反复多次接触化学物后,可以用分析方法在体内测出该物质的原形或其代谢产物的蓄积,称为物质蓄积。

5、损伤蓄积(damage accumulation):如果在机体内不能测出其原形或代谢产物的蓄积,却产生了相应的慢性毒性作用,称之为损伤蓄积(功能蓄积)。

6、眼刺激性(eye irritation):指眼球表面接触受试物后产生的可逆性炎症变化。

7、眼腐蚀性(eye corrosion):指眼球表面接触受试物后引起的不可逆性组织损伤。

8、皮肤刺激性(dermal irritation):是指其皮肤接触或涂敷受试物后,局部产生的可逆性的炎症变化。

9、皮肤腐蚀性(dermal corrosion):指其皮肤接触或涂敷受试物后,引起局部不可逆性组织损伤。

10、亚慢性毒性(subchronic toxicity):指实验动物或人连续较长期(约相当于其生命周期的1/10)接触外源化学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

11、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指实验动物或人长期接触外源化学物所引起的毒性效应。

12、食物利用率:即动物食入100g 饲料所增长的体重克数,表示为体重(g)/饲料(100g)。

13、脏器系数:或称脏器相对重量,指某个脏器的湿重与单位体重的比值,通常是每

100g 体重中某脏器所占的质量,表示为脏器质量(g)/体重(100g)。

二、简答题

1、试述急性毒性作用概念、目的:

答:(1)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h 内多次接触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性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以及死亡效应。

(2)目的:①测试和求出毒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的急性毒性参数,通常以LD50 为最主要的参数,并根据LD50 值进行急性毒性分级。②通过观察动物的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和死亡情况,初步评价毒物对机体的毒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和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性。③为后续的重复剂量、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以及其他毒理试验提供接触剂量和观察指标选择的依据。④为毒理学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2、毒理学试验染毒途径有哪些:

答:①经口灌胃染毒:是最常用的染毒途径;

②呼吸道静式吸入染毒、动式吸入染毒;

③皮肤染毒:研究外源化学物经皮肤吸收应当尽量选择皮肤解剖、生理与人类较近似的动物为对象,目前多选用家兔和豚鼠。但由于研究化学物经皮肤吸收的毒性(求经皮LD50)所需的实验动物较多,使用家兔、豚鼠不够经济,也常用大鼠代替。

④注射染毒。

3、简述急性毒性试验动物的选择:

答:急性毒性试验动物的选择:大鼠为首选的啮齿类动物,动物要求刚成年,健康,未曾交配和受孕的,试验动物的体重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常用的动物体重范围:大鼠180~220g,小鼠18~25g,兔2~2.5kg;动物的性别是雌雄各半。

4、简述LD50 概念、毒理学意义:

答:(1)LD50:引起一组收拾试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2)意义:

①标准化药物毒作用强度,评价药物对机体毒性的大小;②计算药物的治疗指数,药效剂量和毒性剂量的距离;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③为后续的重复给药毒理学试验剂量的选择提供参考;④通过比较不同途径的LD50 值,

获得生物利用度的信息;⑤试验结果推测人类的致死剂量以及中毒后的体征,为临床毒副反应提供监测参考。

5、皮肤致敏试验2 阶段:

答:诱导接触和激发接触

6、简述蓄积系数计算、分级:

答:⑴蓄积系数: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效应(或死亡)的累积剂量与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相同效应(或死亡)的剂量的比值。 K=LD50(n)/LD50(1);K=ED50(n)/ED50

⑵蓄积毒性分级:

数值范围蓄积级数

<1 高度蓄积

1~明显蓄积

3~中等蓄积

5~轻度蓄积

7、简述短期重复剂量毒性作用、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作用的概念、目的:

答:(1)短期重复剂量毒性:指实验动物或人连续接触外源化学物超过14 天~30 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28 天短期毒性试验)。

(2)亚慢性毒性:是指实验动物或人连续较长期(1-6 月,相当于生命周期的1/10)接触外源化学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90天亚慢性毒性试验)。

(3)慢性毒性:是指实验动物长期染毒外源化学物所引起的毒性效应(6 月以上,24 个月慢性毒性试验)。

(4)重复染毒毒性、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①观察长期接触受试物的毒性效应谱、毒作用特点和毒作用靶器官,了解其毒性机制。②观察长期接触受试物毒性作用的可逆性。③研究重复接触受试物毒性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从初步了解到确定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AEL)和其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为制定人类接触的安全限量提供参考值。④确定不同动物物种对受试物的毒效应的差异,为将研究结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据。

8、简述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动物的选择(年龄)、剂量选择、染毒期限:

答:(1)实验动物的选择:亚慢性毒性作用研究一般要求选择两种实验动物,一种为

啮齿类,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如大鼠和狗,以便全面了解受试物的毒性特征。由于亚慢性毒性试验期较长,所以被选择动物的体重(年龄)应较小,如小鼠应为15g 左右大鼠100g 左右。

(2)染毒方式、剂量选择、染毒期限:尽量选择和人类接触途径相似的方式,尽量与预期进行的慢性毒性作用研究的接触途径相一致。

①经口染毒:灌胃法、喂饲法、胶囊法,大小鼠建议灌胃,犬胶囊法或灌胃法。受试物掺入饲料的最大量有严格的规定,30 天试验不得超过10g/100g 饲料,亚慢性90 天试验不得超过8g/100g 饲料,慢性试验不得超过5g/100g 饲料,否则会影响动物的营养状况,从而影响生长发育。亚慢性毒性试验每日染毒的时间应保持一致,一般在每日上午进行,给药后喂食;

②呼吸道染毒:通常每日2-6h,工业毒物可以缩短至1h,环境污染物③可延长至8h;

③经皮染毒:每天6h,每周对染毒部位脱毛一次。

④静脉注射染毒:长期操作实施困难,必要时可用腹腔替代。

9、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有哪些观察指标:

答:观察指标有:①一般观察:观察实验动物的进食量、体重、外观体征和行为活动、粪便性状等;②实验室检测项目: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系统尸解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可逆性观察、指标观察时间、特异性指标及其他。

10、简述常用毒性试验的动物种类选择:

答:急性毒性试验 (大鼠、小鼠、狗) 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 (大鼠、狗 ) 皮肤刺激试验和致敏试验 ( 兔、豚鼠) 眼刺激试验 (兔)

遗传毒理学试验 (小鼠 ) 致畸试验( 大鼠、小鼠和兔 )

致癌试验 (大鼠和小鼠) 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 母鸡)

11、简述静式吸入染毒与动式吸入染毒法的优缺点:

答:(1)静式吸入染毒法:实验动物置于一个有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加入定量的易挥发的液态化合物或一定体积的气态化合物,在容器内形成所需要的受试化合物浓度的空气环境。染毒柜体积、动物数、时间,依据实验动物最低需气量计算。①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受试物消耗少,适合于小鼠方②缺点:氧气减少,浓度不稳定,经皮吸收,不适合稍大动物

(2)动式吸入染毒方法:即采用机械通风为动力,连续不断地将含有已知浓度受试

物的新鲜空气送入染毒柜内,并排出等量的污染气体,使染毒浓度保持相对稳定。动式吸入染毒装置的组成:染毒柜、机械通风系统、配气系统。①优点:受试物浓度和氧分压比较稳定,特别适于低浓度、长时间的慢性吸入染毒及大动物急性吸入染毒。②缺点:设备要求高,消耗受试物量很大,操作比较复杂,费时费工,易于污染操作室环境。

第七章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一、名词解释

1、突变(mutation):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引起的变异称为突变,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分为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和诱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

2、致突变作用或诱变作用(mutagenesis):外来因素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此种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

3、致突变物(mutagen):能够引起突变的物质。

4、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基因中DNA 序列的变化,因基因突变限制在一特定的部位,也称为点突变(point mutation )。DNA 中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改变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5、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指染色体的结构改变,是遗传物质大的改变,一般可用光学显微镜检查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来发现。

6、S9 混合液:经多氯联苯处理后制备的肝匀浆,再经9000g 离心分离所得上清液,加上适的缓冲液和辅助因子。主要含有混合功能氧化酶(MFO),是国内常规应用于体外致突变试验的代谢活化系统。

7、遗传负荷(genetic load):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每个个体所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

8、遗传毒性(genetic toxicity):指对基因组的损害能力,包括对基因组毒性作用引起的致突变性及其他各种不同效应。

二、简答题

1、简述遗传学损伤(致突变作用)的类型及其后果:

答:

(1)基因突变,包括碱基置换(转换、颠换)、移码突变(插入或缺失)和大段损伤。

A.碱基置换后果:

①错义突变:突变后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

②无义突变:突变成终止密码子,使肽链合成提前终止;

③同义突变:突变后不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

B.移码突变的后果:较易形成致死性突变。

(2)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单体型畸变、染色体型畸变。

A.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类型:①缺失(末端缺失、中间缺失);②重复;③倒位(臂内倒位、臂间倒位);④易位。

B.后果:产生稳定的畸变或不稳定的畸变。

(3)染色体数目改变(基因组突变)。

后果:对于人类,多倍体大多不能存活。

2、简述化学毒物引起突变的分子机制:

答:化学毒物引起突变的分子机制,如下表:

直接以DNA 为靶不以DNA 为靶

碱基烷化(常见烷化剂)对细胞分裂过程影响(纺锤体抑制,秋水仙碱)

平面大分子嵌入(吖啶染料)对DNA 合成酶系统影响

碱基类似物取代(5-溴脱氧尿嘧啶)对修复功能的影响

碱基的化学结构改变或破坏(亚硝酸盐和自由基)

二聚体的形成(环丁烷嘧啶二聚体,TT)

DNA 加合物形成(共价结合)

DNA-蛋白质交联物(共价结合,核蛋白)

3、简述生殖细胞突变和体细胞突变的后果:

答:突变的后果取决于化学毒物所作用的靶细胞。

(1)生殖细胞:①致死性突变(显性致死:杂合子就引起胚胎死亡;隐性致死:需纯合子或半合子才引起胚胎死亡);②非致死性突变(显性遗传:杂合子就出现疾病;隐性遗传:纯合子或半合子才出现疾病)。

(2)体细胞:①癌变(体细胞突变是细胞癌变的重要基础);②致畸胎;③其他不良后果。

4、简述化学致突变作用的模式以及常见的DNA损伤修复机制:

答:(1)化学致突变作用的模式为损伤-修复-突变。只有修复功能饱和或能力不足时才会引起突变,修复成功,损伤不发生,修复失败,发生突变。

(2)常见修复机制:

Ⅰ.直接修复:依赖光聚合酶的光复活以及依赖烷基转移酶的“适应性”反应。

Ⅱ.切除修复:

①核苷酸切除修复:DNA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是所有生物体内最

常见的修复机制。

②碱基切除修复:DNA糖基酶、AP内切酶、聚合酶、连接酶。

Ⅲ.错配修复:识别并除去错配的碱基对。

Ⅳ.双链断裂修复。

Ⅴ.交联修复。

5、遗传毒理学试验的主要遗传学终点有哪些:

答: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组畸变和DNA原始损伤。

6、简述遗传毒理学试验成组应用的原则:

答:成组试验原则:

(1)一组可靠的试验系统应包括每一类型的遗传学终点。

(2)通常的实验材料有病毒、细菌、真菌、培养的哺乳动物、植物、昆虫记哺乳动物等。包括进化程度不同的物种,至少应包括真核和原核两个系统。

(3)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配合。

7、简述Ames试验、微核试验的基本原理:

答:(1)Ames试验,又称为细菌回复突变实验,是利用突变体的测试菌株,观察受试动物能否纠正或补偿突变体携带的突变改变,判断其致突变性。

(2)微核试验,是观察受试动物能否产生微核的试验,主要可检出DNA断裂剂和非整倍体诱变剂。

第八章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

一、名词解释

1、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是指具有化学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大多数是亲电子活性产物。

2、化学致癌作用(chemical carcinogenesis):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为肿瘤的过程。

3、直接致癌物(direct carcinogens):本身直接具有致癌作用,在体内不需要经过代谢活化即可致癌。

4、间接致癌物(indirect carcinogens):本身并不直接致癌,必须在体内经代谢转化,其所形成的代谢产物才具致癌作用。

5、终致癌物(ultimate carcinogen):近致癌物进一步代谢活化生成的产物。

6、促长剂:本身无致癌性,在给以遗传毒性致癌物之后再给以促长剂可增强致癌作用,也可促进“自发性”转化细胞发展成癌。

7、微核:是由于外界损害因素使染色体发生断裂,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时,染色体不能随有丝分裂进入子细胞,而导致染色体丢失或断裂,从而形成一个或数个小核。

二、问答题

1、简述化学致癌的三个过程及主要特征:

引发阶段促长阶段进展阶段

1、不可逆性

2、存在自发引发作用

3、引发作用必须发生在促

长作用之前

4、引发的“干细胞”在形

态学上无法识别

5、需经细胞分裂“固定突

变”

6、对外源和其他化学物敏

7、剂量-反应关系良好,但

没有可测定的最大反应8、引发剂的强度经一定的

促长阶段后发生癌前病

变来定量1、可逆性

2、致突变物需要持续、反

复暴露

3、促长细胞群的存在取决

于促长剂的持续时间

4、内源促长剂可起“自发”

促长作用

5、对衰老、饮食、激素因

子敏感

6、剂量-反应关系显示有

可测阈值和最大作用

7、以能否有效扩大引发细

胞群来确定促长剂的相

对强度

1、不可逆性

2、伴随生长和侵袭性增

加,出现核型异常

3、在早期,已改变的细胞

对环境因子敏感

4、可以观察到良、恶性肿

5、进展剂使已促长细胞进

入此期

2、简述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答:根据化学致癌物引起癌变的机制和模式分类:⑴遗传毒性致癌物;⑵表观遗传毒性致癌物;⑶未分类:二恶烷、美舍吡伦等。(4) IARC对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组1,对

人类是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者属于本组。组2又分两组:组2A,对人类很可能是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组2B,对人类是可能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组3,现有的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组4,人类可能非致癌物。

3、简述啮齿类动物致癌试验在动物选择、动物数量、剂量选择、观察期限及观察指标选择的特点(化学致癌试验的要点):

答:(1)动物选择:

①物种和品系:可选用两种啮齿类动物,如大、小鼠。在选择物种和品系时,应考

虑自发肿瘤率;

②性别:雌雄各半;

③年龄:使用刚断乳的动物,以保证有足够长的染毒和发生癌症的时间,而且幼年

动物解毒酶及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对致癌作用比较敏感。

(2)动物数量:每组雌雄至少50 只,共100 只

(3)剂量选择:一般设3 个染毒剂量组和1 个对照组。

①高剂量:发生肿瘤剂量组,最大耐受剂量MTD;

②中剂量:阈剂量组,高剂量1/2 或1/3(按等比级数下推);

③低剂量:无作用剂量组,中剂量的1/2 或1/3

(4)试验期限与染毒时间:原则上试验期限要求长期或终身。一般情况下小鼠最少1.5 年,大鼠2 年

第九章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

一、名词解释

1、畸形(malformation):指出生前因素引起发育生物体的严重的解剖学上形态结构的缺陷(异常)。

2、畸胎(terate):具有畸形的胚胎或胎仔。

3、致畸性(teratogenicity)和致畸作用(teratogenic effect):均指在妊娠期(出生前)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后代结构畸形的特性或作用。(致畸作用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异常,在出生后立即可被发现)

4、致畸物或致畸原(teratogen):凡在一定剂量下,能通过母体对胚胎或胎儿正常发育过程造成干扰,使子代出生后具有畸形的化学物。

5、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通常是指外源性因素造成的孕体着床前后直到器官形成期结束的所有的毒性。表现为:胚胎期染毒而出现畸胎、生长迟缓、着床数减少和吸收胎,也偶有晚死胎。

6、发育毒理学(deve1opmenta1 toxico1ogy):研究出生前暴露于环境有害因子导致的异常发育结局及有关的作用机制、发病原理、影响因素和毒物动力学等。

7、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

8、致畸作用敏感期:器官形成期的胚胎对致畸物最为敏感,一般称为危险期(critical period)或致畸敏感期。

9、致畸指数:致畸指数=母体LD50/胎体最小致畸作用剂量。

二、简答题

1.发育毒性有哪些主要表现:

答:发育毒性的主要表现有:

(1)发育生物体死亡:受精卵未发育即死亡或胚泡未着床即死亡,或着床后发育到某一阶段死亡。

(2)生长改变:生长迟缓,胎儿生长发育指标低于正常对照均值2 个标准差。

(3)结构异常:胎儿形态结构异常,即畸形。

(4)功能缺陷:生理、生化、免疫、行为、智力等方面的异常。

2、试述发育各阶段毒作用特点(主要表现):

答:(1)着床前期:一般认为,此时很少发生特异的致畸效应,易发生胚泡死亡,称为着床前丢失。

(2)器官形成期:着床后孕体即进入器官形成期,直到硬腭闭合。发育毒性的表现以结构畸形最为突出,也可以有胚胎死亡和生长迟缓。该期是发生结构畸形的关键期,也称致畸敏感期。

(3)胎儿期:胎儿期外源化学物的不良作用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特异的功能障碍、经胎盘致癌和偶见死胎。

(4)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发育期围生期是一生中对致癌物最敏感的时期。研究较多

的是发育免疫毒性、神经行为发育异常和儿童期肿瘤。

3、简述发育毒性作用的特点:

答:致畸作用敏感期是器官发生期、剂量反应关系复杂、典型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比较大、发育毒性尤其是致畸作用存在明显的物种差异。

4、简述传统致畸试验要点:

答:传统常规致畸试验是评定外源化学物是否具有致畸作用的标准方法,动物首选大鼠(小鼠和家兔),可以作为致畸试验阳性对照物的是维生素A、敌枯双、五氯酚钠。

5、简述常用的发育毒性替代试验有哪几种:

答:⑴体外初筛试验:

①大鼠全胚胎培养;

②胚胎细胞微团培养;

③小鼠胚胎干细胞试验。

⑵体内初筛试验

6、致畸作用的影响因素:

答:致畸敏感期,遗传类型,剂量,母体因素和母体毒性,胎盘毒性与发育毒性,其他。

第十一章管理毒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安全性(safety):即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对人体和人群不引起健康有害作用的实际确定性。(化学物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条件下,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损害)。

2、安全性评价(safety evaluation):利用规定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评价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损伤、疾病或死亡),并外推和评价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对人体和人群的健康是否安全。

3、危险度:指在具体条件下,某一种因素对机体、系统或(亚)人群产生有害作用的概率,可分为绝对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

4、可接受的危险度:是指公众和社会在精神、心理等各方面均能承受的危险度。

5、危险度评定(risk assessment):以损害作用评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和接触评

电工技术总结

电工技术总结 百度《电工技术总结》,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 篇一:电工技术总结电工技术工作总结郝金玉我自工作以来,在单位一直从事维修电工工作,多年来,我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努力学习电工技术,为本单位的用电安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一、政治思想方面:认真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思想政治学习、业务技术培训,自觉听从单位统一管理,服从分配。 团结同事,尊重领导。 二、安全生产方面:、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增强责任心。 、落实完善安全用电组织体系,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按规章制度操作。 、加强班组用电安全管理,巩固安全基础、牢记一个确保,用电者要确保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 三、培训学习方面:多年来,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努力学习电工知识基本知训,供电系统知识,线路装置,照明装置,接地装置,变压器的运行和维护,电动机维修和维护,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控制等有关知识体系。 每次学习,我都学到一些新的理论,并用来指导工作实践,运用到工作中来,对工厂的供电系统,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受到一致的好

评。 四、实际运用方面:我积极运用已学的知识,为单位的节能降耗方面做了较大贡献。 如对单位夜间照明线路改造及自动控制方面,为单位每年节约电能约近千度。 同时又对工厂的老的设备,进行电气改造,使一些老设备重新焕发青春。 五、实践生产方面:在生产实践中,因单位配套有较多电动机,针对电动机的电气故障的查找和排除我进行了认真的学习。 百度对电动机各类故障检修,总结出如下经验:、检查引出线绝缘是否完好,电动机是否过热,查其接线是否符合铭牌规定,绕组和首、尾端电否正确;、测绝缘电阻及直流电阻测查绝缘是否损坏。 绕组中有否断路、短路及接地等现象;、通电检查在上述检查后末发现问题时,可以直接通电试验,用三相调压器开始施加较低的电压,再逐渐上升到额定电压等。 利用上述检查方法,为工厂多台电机查找故障,并将其修好。 及时总结各种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并记录在案,用来指导实践,同时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总之,在生产实践中做到规章制度上墙,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 多年来,我所在单位未发生一起因电气引起的人生安全故障,为单位的技术改造,设备运行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做出了较大贡献。

电工学心得体会

电工学心得体会 电工学是一门应用极其广泛的学科,不论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社会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电工学。毫无疑问,我们得将这们课程学好。但如何才能学好呢?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仅是学好课本知识就足够了的,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工作能力更为重要。怎样才能让自己全方面的提升呢?除了学好老师教的,我们课后应该广泛阅读与学习有关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我们还应该做到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刻苦专研,抱着执着、坚定的心态去学习。我相信,以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我们每个同学都可以学的很好。 目前电工学下册的学习已接近尾声,我归纳总结了一下,这个学期的学习内容主要有、 一、理解PN结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和电流放大作用; 二、了解二极管、稳压管和三极管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特性曲线,理解主要参数的意义; 三、会分析含有二极管的电路。 1. 理解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放大作用和共发射极、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掌握静态工作点的估算方法和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了解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的概念,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互补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5. 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6. 了解场效应管的电流放大作用、主要参数的意义。放大的概念: 放大的目的是将微弱的变化信号放大成较大的信号。 放大的实质: 用小能量的信号通过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将放大电路中直流电源的能量转化成交流能量输出。 对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 1. 要有足够的放大倍数(电压、电流、功率)。 2. 尽可能小的波形失真。 另外还有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通频带等其它技术指标。 1. 了解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及主要参数的意义。 2. 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理解理想运算放大器并掌握其基本分析方法。 3. 理解用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加减、微分和积分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有源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4. 理解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很高放大倍数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是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拟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把整个电路的各个元件以及相互之间的联接同时制造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 组成一个可分的整体。 集成电路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价格低。 集成电路分类 1. 理解反馈的概念,掌握反馈的判别方法,能判别电子电路中的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正反馈和负反馈以及负反馈的四种类型。2. 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 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自激振荡的条件,振荡电路中正反馈的作用在这么多的内容中,个人认为最难学的是放大电路的内容,然而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汗水的浇灌,我对放大电路也渐渐有了一些体会,放大电路的学习首先掌握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这是往后学习的基础,对于微变等效电路,决不能死记硬背,应该了解教材中转换电路的原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否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题目稍微变一下就不知所措了. 另外,作为一名工科专业的学生,任何不以实践为目的的学习都是纸上谈兵,纵然谈得滔滔不绝也无用武之地,所以电工学的学习最终还是要回归实践和实际应用上,然而虽然学校设有电工实验课,但是动手操作能力,电路设计能力上终究是薄弱的环节,这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常常问问自己,我们学这东西,究竟有什么应用,又应该如何改进等问题,这样会帮助我们摆脱书呆子的思维。

(完整版)《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378 课程名称:环境毒理学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36 学分:2 适用对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态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环境毒理学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种环境因素,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是研究和理解环境与健康、与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等重要问题的工具和手段。本课程主要介绍环境毒理学基础理论,首先对环境化学污染物的生物吸收、体内分布、代谢转化及排泄进行讲解。继之讲述环境化学污染物的一般毒性、特殊毒性(致癌变、致畸变及致突变作用)的基本理论及其评价方法,然后介绍环境化学物对人群健康危险度和安全的评价理论和技术。最后简单介绍环境主要污染因素的毒性作用。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工程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环境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并懂得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任务 3.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内容 4.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概论;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内容;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3.问题与应用 环境毒理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 (三)课后练习 什么叫环境毒理学? 阐述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 第二章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2.了解化学物的吸收、分布与贮存、排泄等过程 3.了解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4. 了解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转运 1.主要内容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吸收;分布与贮存; 化学物的排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3.问题与应用 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第二节生物转化 1.主要内容 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3.问题与应用 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人卫第七版药剂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药剂学: 研究药物制剂得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 理使用得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得需要而制备得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 3. 制剂: 为适应治疗或预防得需要而制备得不同给药形式得具体品种,称为 药物制剂,简称 药剂学任务:就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得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安全、有效、稳定得制剂,以满足医疗卫生得需要、 药物剂型得重要性: 改变药物作用性质,降低或消除药物得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速度,靶向作用,影响药效 药剂学得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 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 药典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得依据 第二章:药物制剂得稳定性 药物制剂稳定性得概念 药物制剂得稳定性系指药物在体外得稳定性,就是指药物制剂在生产、运输、贮藏、周转,直至临床应用前得一系列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得速度与程度、 药用溶剂得种类(一)水溶剂就是最常用得极性溶剂、其理化性质稳定,能与身体组织在生理上相适应,吸收快,因此水溶性药物多制备成水溶液 (二)非水溶剂在水中难溶,选择适量得非水溶剂,可以增大药物得溶解度。 1.醇类如乙醇、2.二氧戊环类3。醚类甘油。4。酰胺类二甲基乙酰胺、能与水混合,易溶于乙醇中。5.酯类油酸乙酯。6、植物油类如豆油、玉米油、芝麻油、作为油性制剂与乳剂得油相、7、亚砜类如二甲基亚砜,能与水、乙醇混溶。 介电常数(dielectricconstant) 溶剂得介电常数表示在溶液中将相反电荷分开得能力,它反映溶剂分子得极 性大小、 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表示同种分子间得内聚能,也就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得 一种量度。溶解度参数越大,极性越大。 溶解度(solubility)就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药物溶解在溶剂中达饱与时得浓度,就是反映药物溶解性得重要指标。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

[电工技术实训总结]电工技术总结

[电工技术实训总结]电工技术总结 转眼间,我到xx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工作四个月了.这段时间了,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帮助下,认真学习公司规章制度,技术理论知识,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在这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中,经过短短几个月的锻炼,使我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这段经历使我的电工工作生涯再上新台阶,这段时光也将成为我今后生活中值得回忆的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以前也做过值班电工,也和许多人一样认为值班电工只是简单的抄抄表,巡视设备,写个操作票,导致操作,自从我来到商贸路电力室,才深深的人知道,要保证电力室的安全运行,只做到以上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要保证配电安全运行,万无一失,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对设备的缺陷进行分析,对故障进行正确的判断,迅速的处理.这就要求值班人员必须有深厚的理论知识,熟练的实践工作技能.还有不可忽视而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值班人员处理突发事件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正常的发挥技术水平. 认真学习岗位职能,工作能力有了提高,在正值的引导下,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和快熟悉了工作流程.制定工作计划,执行工作计划,有了合理的工作计划,任务明确,工作有顺序.打扫卫生,检查设备,发现问题技术解决.做好记录,填写设备档案,以备以后故障分析,有据可查.抄表,巡视,夜间检查,分段总结使工作不断改进.使我真正懂得

了,人为什么要工作?怎样去工作?为谁去工作?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 价值,把个人的得失与公司厉害相结合,只有公司发展壮大,个人才能 有所前途,公司个人是相辅相成,相互关系. 在经济冲击的浪潮下,我公司采取措施,节能降耗,发展业务,广 开财源,毅然建立了新乡,濮阳,鹤壁等新的机站.看到了公司前景,公 司在前进,员工要发展,我愿早日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我愿为树立仪 德人形象,创造仪德人辉煌而努力工作. 自从事本职工作以来,我一直在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地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认真地进行各项文化和专业知识的深化学习,不断地探求新知,锐意进取,积极地开展智能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完整履行好一个技师的工作职责,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技术交流和科技创新活动,大地做好了传、帮、带的作用,并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及指标,在公司的生产和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现将本人任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如下: 没有坚定真确的政治方向,就不会有积极向上的指导思想。为 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这几年来我一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内外形势,结合形势变化对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把这种思想付诸实际行动到生产过程中去,保证自己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和企业保持一致。同时,也把这种思想带入工作和学习中,不断追求

药剂学人卫版第七版名词解释

1.pharmacopoeia P9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 solubilization P23 增溶是指某些表面活性剂增大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作用。 3. isotonic solution P179 等张溶液系指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 4. critical micell concentration P37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 5. Krafft point P41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升高至某一点时,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称为krafft 点。 6. microemulsion P158 微乳,即纳米乳(nanoemulsion),乳滴粒子小于100nm时称纳米乳,粒径一般在10-100nm范围。 7. liposome P402 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薄层中所制成的超微球形载体制剂,称为脂质体。 8. crystal form 晶形 9. passive targeting preparation P445 被动靶向制剂系指由于载体的粒径、表面性质等特殊性使药物在体内特定靶点或部位富集的制剂。 10. thixlotropy P117 触变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非牛顿流体在恒定剪切力(振动、搅拌、摇动)的作用下,黏性减小,流动性增大,当外界剪切力停止或减小时,体系粘度随时间延长而恢复原状的一种性质。 11. Cosolvency P23 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液中的溶解度大,而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 12. Sterilization P181 灭菌系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手段。 13. suppositories P298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状制剂。 14. Angle of repose P98 休止角系指粒子在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上滑动时所受重力和粒子间摩擦力达到平衡而处于静止状态下测得的最大角。 15. elastic recovery P109 弹性恢复 16.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tion(SFE)P328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是利用超临界流体提取分离药材中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新技术。 17. Solid dispersion P347 固体分散体是指药物高度分散在适宜的载体材料中形成的一种固态物质。 18. inclusion compound P356 包合物系指一种分子被全部或部分包合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特殊的复合物。 19. Microencapsulation P378 微囊化是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材,制备囊膜,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成微囊(microcapsule);若使药物溶解和分散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骨架型微小球状实体,称为微球(microspgere)。 20. Prodrug P447 前药是通过化学反应将药物活性集团改构或衍生形成的一种新的惰性结构,其本身不具有药理活性,在体内特定的靶组织中经化学反应或酶降解,再生为活性药物而发挥治疗作用。 21.OTC P12 非处方药系指不需凭借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22.emulsions P157 乳剂系指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

环境毒理学word版

第七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微生物生态学在一定意义上也可称作环境微生物学。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和揭示微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包括动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功能表达规律,探索其控制和应用途径。主要研究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种群组成、数量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微生物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功能,以及微生物与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等。 微生物生态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充分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更好地发挥微生物的作用,更充分地利用微生物资源,为解决人口膨胀、资源匮乏、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生态学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手段等,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in soil) (一) 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1. 营养丰富 2. 水分满足 3. 酸碱度, 渗透压 4. 氧气 5. 温度 (二)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 1. 种类分布 异养种类较多细菌90-230kg/亩 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2. 垂直分布 5-22cm 数量最多 逐渐减少,2m深处几个/克 3. 数量和种类随季节而变化 4. 微生物对土壤的作用 二. 水体中的微生物(in water) (一) 淡水中的微生物 1. 来源: 土壤、雨水 2. 数量和种类: 贫营养细菌(oligotrophic bacteria) 兼性贫营养细菌 富营养细菌 硫细菌、铁细菌、色杆菌属 微球菌属 3. 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大肠菌群:100ml不得检出 粪大肠菌群: 100ml不得检出 细菌总数:100个/ml 4. 水体中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营养、温度、溶解氧 5. 人类活动对水体的影响 6. 保护水资源

电工学下册(电子技术)知识点总结

电子技术知识点总结 模拟电路处理模拟信号,数字电路处理数字信号 第14章半导体器件 1.本征半导体概念 2.N型和P型半导体的元素、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复合”运动 3.PN结的单向导电性,扩散运动,漂移运动 4.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等效电阻(14.3.8) 5.稳压二极管的工作区 6.三极管的放大电流特性(非放大电压)、输出特性曲线(放大区、截止区、饱和区), 判断硅管和锗管、PNP型和NPN型(14.5.1,14.5.2,14.5.3) 第15章基本放大电路 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计算电压放大倍数(远大于1,输 入输出电压反相)、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 2.静态工作点的稳定: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组成 3.非线性失真:饱和失真(静态工作点高)、截止失真(静态工作点低) 4.射极输出器的组成、静态分析(估算法、图解法)、动态分析(微变等效电路法、图解 法),计算电压放大倍数(接近1,但小于1,输入输出电压同相)、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 5.多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耦合方式三种:变压器耦合、阻容耦合(静态工作点相对 独立)、直接耦合(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零点漂移) 6.差分(差动)放大电路:针对缓慢变化的信号,采用直接耦合,共模信号,差模信号,抑 制零点漂移,电路对称性要好 7.功率放大电路状态:甲类、甲乙类、乙类,为避免交越失真,需工作在甲乙类状态下

第1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1.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理想化条件:开环电压放大倍数∞,差模输入电阻∞,开环输出电 阻0,共模抑制比∞,工作区:线性区和饱和区 2.虚短、虚断 3.运算放大器的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 4.电压比较器 第17章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1.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降低放大倍数、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改善波 形失真 2.深度负反馈的条件(AF>>1) 第18章直流稳压电源 1.整流电路的作用 2.滤波器的作用 3.稳压环节的作用 第20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1.二进制、十六进制和十进制的转化 2.基本逻辑门电路概念:与、或、非 3.逻辑代数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吸收律、反演律 4.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 5.例:判奇电路 第21章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1.触发器的触发条件、触发时间、功能 2.可控RS触发器可能会出现空翻现象 3.JK触发器如何转化为T触发器和D触发器 4.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寄存器(数码和移位)、计数器

环境毒理学考试资料

环境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的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体、土壤中已经存在或者即将进入的有害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 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污染物进入人体的剂量;污染物毒性的大小;机体毒性反应的强弱。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内容: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以及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作用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与毒性大小以及影响毒作用的各种相关因素。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体外试验和整体内实验,结合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体外试验分为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四种水平;整体实验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毒性实验。 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相对移动过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有三种:机械性迁移、物理-化学性迁移、生物性迁移。 生物性迁移:污染物通过生物体的吸收、吸附、代谢、死亡等过程而发生的迁移。生物性迁移有三种形式:生物浓缩、生物积累、生物放大。 生物浓缩:生物体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使这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在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生物浓缩系数(BCF)=生物体内该种污染物的浓度/环境中该种污染的浓度) 生物积累:生物个体随着其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使其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生物积累系数(BAF)=生长发育前阶段污染物的浓度/生长发育后阶段污染的浓度) 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的同一食物链上,某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数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生物放大系数(BMF)=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低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 污染物的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而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化有三种形式:物理转化、化学转化、生物转化。 化学转化作用: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络合反应、光化学反应。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以光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为主;在水体中的转化以氧化-还原反应和络合水解反应为主。土壤中,在pH较低时,金属溶于水而成离子状态易于迁移;在pH较高时,金属易与碱性物质化合,呈不溶态沉淀难迁移(游离金属离子和脂溶性金属络合物是金属产生毒作用的主要形态)。 脂溶性污染物,以被动扩散吸收;水溶性污染物,以特殊转运吸收。 生物转化:污染物通过生物相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而发生转化的过程。污染物生物转化的结果:1.使大部分有机污染的毒性降低,形成更容易降解的分子结构;2.使部分有机污染物的毒性增强,形成更难降解的分子结构。 各种环境污染物与机体接触后,在体内的全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吸收、分布、排泄使外来化学物在体内发生位移,称为生物转运;代谢过程使污染物发生化学结构和性质的改变,转变成新的代谢产物,称为生物转化。生物转运是污染物质反复多次透过生物膜的过程。细胞膜主要是由类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各种蛋白质镶嵌在类脂层内或附在膜表面上。蛋白质有多种功能,有的是转运膜内外物质的载体,有的是接受化学物质的受体,有的是具有催化作用的酶,有的是能量转换器。膜上具有亲水性膜孔。 毒物代谢动力学:用数学方法研究毒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随时间而发生的量变动态规律,即研究毒物代谢的量变的经时过程,目的在于了解毒物在体内消长的规律,从而对毒物安全性评价提出科学依据。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给予机体时,能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或剂量虽微,但累积到一定量,就能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合物。 毒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 1.被动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用载体,不消耗能量) 2.滤过(通过膜孔,以水为载体,不消耗能量) 3.主动转运(逆着浓度梯度,蛋白载体,消耗能量) 4.易化扩散(顺着浓度梯度,蛋白载体,不消耗能量) 5.膜动转运(吞噬作用和胞吐作用—细胞膜的变形、移动和收缩) 毒物吸收的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气溶胶和颗粒状物质以被动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吸收,吸收情况与颗粒大小有关。颗粒直径>5um的粒子在鼻和支气管树中沉积;颗粒直径<5um的微粒,粒子愈小,到达支气管树的外周分支就愈深;直径≤1um的微粒,附在肺泡内;极小的微粒(0.01—0.03um),由于布朗运动速度快,附在较大的支气管内。

电工技术总结

电工技术总结 篇一:电工技术总结 我自工作以来,在单位一直从事维修电工工作,多年来,我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努力学习电工技术,为本单位的用电安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思想政治学习、业务技术培训,自觉听从单位统一管理,服从分配。团结同事,尊重领导。 二、安全生产方面: 1、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增强责任心。 2、落实完善安全用电组织体系,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按规章制度操作。 3、加强班组用电安全管理,巩固安全基础 4、牢记一个确保,用电者要确保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 三、培训学习方面: 多年来,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努力学习电工知识基本知训,供电系统知识,线路装置,照明装置,接地装置,变压器的运行和维护,电动机维修和维护,机床电气控制线路,PLC控制等有关知识体系。每次学习,我都学到一些新的理论,并用来指导工作实践,运用到工作中来,对工厂的供电系统,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受到一致的好评。 四、实际运用方面:

我积极运用已学的知识,为单位的节能降耗方面做了较大贡献。如对单位夜间照明线路改造及自动控制方面,为单位每年节约电能约近千度。同时又对工厂的老的设备,进行电气改造,使一些老设备重新焕发青春。 五、实践生产方面: 在生产实践中,因单位配套有较多电动机,针对电动机的电气故障的查找和排除我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对电动机各类故障检修,总结出如下经验: 1、检查引出线绝缘是否完好,电动机是否过热,查其接线是否符合铭牌规定,绕组和首、尾端电否正确; 2、测绝缘电阻及直流电阻测查绝缘是否损坏。绕组中有否断路、短路及接地等现象; 3 、通电检查在上述检查后末发现问题时,可以直接通电试验,用三相调压器开始施加较低的电压,再逐渐上升到额定电压等。利用上述检查方法,为工厂多台电机查找故障,并将其修好。及时总结各种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并记录在案,用来指导实践,同时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总之,在生产实践中做到规章制度上墙,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多年来,我所在单位未发生一起因电气引起的人生安全故障,为单位的技术改造,设备运行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做出了较大贡献。 篇二:维修电工技术总结 一、主要工作经历 我于1982年3月参加工作,进入XX供电公司,现年15岁,群众。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家电公司、物业公司、安装公司从事维修电工工种。2020年3月在¥¥¥电力学校参加岗位培训;2020年5月在临沂电力学校参加供电所管

环境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和毒理学的一个分支。用毒理学从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研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可能产生的生物效应、机理和早期危害检测指标,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机理的学科。它是环境医学的组成部分,也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和毒理学的一个分支。用毒理学从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研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可能产生的生物效应、机理和早期危害检测指标,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机理的学科。它是环境医学的组成部分,也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一般有以下特点:暴露剂量小;反复接触时间长甚至终身接触;多种环境污染物同时作用于人体;既有青少年也有成人,也有老少,易感性差异很大。 环境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及其机理的学科。它是环境医学的组成部分,也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环境毒理学主要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环境污染

物对人体的影响一般接触剂量较小;长期反复接触甚至终身接触;多种环境污染物同时作用于人体;既有青少年也有成人,也有年轻人和老年人,易感性差异很大。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有三个: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降解转化产物在环境中的危害和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观察指标,即利用最灵敏的检测手段,找出环境污染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初始生物变化;定量评估有毒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并确定剂量效应或剂量反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环境毒理学主要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降解转化产物在动植物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生物传递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阐明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产生、发展和消除毒性效应的各种条件和机制。

电工学学习心得体会

电工学学习心得体会 电工培训心得体会 xx年8月份,我分别参加了特种安全技术电工取证培训学习。感触很深,受益匪浅。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掌握了很多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在原有的综合理论水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就参加这次培训学习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点自己粗浅的体会。 通过学习认识和了解了电工的基础知识、触电危害和互救、电器 安全工作与措施、电气安全用具与安全标志、什么是直接接触电击防护、间接接触电击防护、电气防火防爆、防雷与防静电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和防治等,让我初步了解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对我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的知识和理论,为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在工作中如何去安全操作和自我保护的能力等。 在实际操作学习中,认识了电工常用的基本工具,怎么样来操作 安装工具;还学会了如何检查和使用绝缘手套等绝缘用具。尤其是一些模拟活动使人身临其境,培养了我们的胆大、心细、谨慎的工作作风。知道操作的时候要心细、谨慎,避免触电及意外受伤等危险事故的发生。通过实操,我确实是学到了很多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的视野,增强了我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最后,我衷心的感谢领导给予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次学习,我一定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到我的工作中不负领导所望,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努力工作,再创辉煌! 电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电工实习心得体会是很多进行电工实习同学的必交作业,因此网络上有很多关于电工实习心得体会的搜索。作为大家学习、交流的最佳平台,星火教育也收录了一些与电工实习心得体会相关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借鉴。 了解电工的基础知识,是进行电工实习、写电工实习心得体会的前提条件。从事电力生产和电气制造电气维修、建筑安装行业等工业生产体系的人员(工种)。从事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研究及其应用的人员,通常称电气工程师。特变电工,即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电工学,一门学科,与电子学相对,主要研究强电。也可以是电气工程的简称。 其次,掌握实习的作用,有利于我们更有效的写电工实习心得体会。一、验证自己的职业抉择,当大学生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未来的职业理想时,需要以身试水,需要在真刀真枪的实际工作中检验自己是否真正喜欢这个职业,自己是否愿意做这样的工作,举例来说

题目版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1

第一章绪论 【选择题】 1. 环境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D A.有机污染物 B.细菌 C.病毒 D.各种化学物质 2. 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D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以上都是 【名词解释】 1.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和人群,以及相关生物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生态毒理学是研究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特别是环境污染物对非人类生物个体和群体以及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 【问答题】 1.环境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 P2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P3-5 3.环境毒理学的研究趋势是什么?P5 第二章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选择题】 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 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B.溶解度 C.气血分配系数 D.以上都是 3.pKa为 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A.胃 B.十二指肠 C.小肠 D.结肠 4.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A.动物种属 B.年龄 C.生理状态

D.以上都是 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A.肠道 B.唾液 C.汗液 D.肾脏 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A.肾小球简单扩散 B.肾小球主动转运 C.肾小球滤过 D.肾小管主动转运 7.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 A.N一氧化.苯胺 N羟基苯胺(毒性增强) B.脱硫反应,对硫磷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增强) C.环氧化,苯并(α)芘 7,8-二醇-9,10环氧化物(致癌) D.以上都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 8.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 B.酶的含量增加 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 D.以上都是 9.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 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 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 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 10.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滤过 11.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 A.肝 B.肾 C.肺 D.小肠 12.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反应 A.甲基化 B.羟化 C.共氧化 D.环氧化 13.外源化学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

药剂学 人卫版 考试试题

(用○或×表示)一、判断是非题 )1.甘油具有防腐作用的质量分数是10%。()2.苯甲酸在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较好,苯甲酸钠在碱性溶液中防腐作用好。()3.均相液体制剂均应是澄明溶液。()4.能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液体制剂是指药物溶解在适宜的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5 制剂。()6.矫味剂是指天然或合成的甜味剂,加入制剂中以改善制剂口感。()(但溶解度则减小。)7.尼泊金类防腐剂的抑菌作用随其烷基碳数增加而增加,)8. 对于质重、硬度大的药物和中药制剂,在粉碎时可采用“水飞法”。( .制备复方硫磺洗剂时,除使用甘油作为润湿剂使硫磺在水中能均匀分散外,9 )还可加入聚山梨酯或软肥皂做润湿剂使成品质量更佳。( )10.沉降溶剂比是指沉降物的体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体积之比。( 【答案】1.×2.×3.○4.×5.×6.×7.○8.○9.×10.○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以下不正确的是() A.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B.非均相液体制剂分散相粒子应小而均匀 C.口服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D.贮藏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外用液体制剂无刺激性E. 【答案】A

2.下列不属于均相分散体系的是() A.糖浆剂B.非水性高分子溶液剂C.O/W型乳剂D.胶浆剂E.酊剂【答案】C 3.醑剂中药物浓度一般为() A.5%~10%B.20%~30%C.30%~40%D.40%~50%E.60%~90% 【答案】A 4.高分子溶液剂加人大量电解质可导致() A.高分子化合物分解B.产生凝胶C.盐析D.胶体带电,稳定性增加E.使胶体具有触变性 【答案】C 5.亲水胶体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可出现沉淀,这是因为() A.溶媒浓度改变析出沉淀B.盐桥作用析出沉淀C.质量电荷改变析出沉淀D.胶体水化膜被破坏析出沉淀E.电荷中和凝结成沉淀 【答案】D ).延缓混悬微粒沉降速度的最有效措施是(6. A.增加分散介质黏度B.减小分散相密度C.增加分散介质密度 D.减小分散相粒径E.减小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

环境毒理学

环境: 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称为环境。 环境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是2010年6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建政。 内容简介: 《环境毒理学(第2版)》是针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微生物、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编写,涵盖了环境毒理学从分子到生态系统水平的大部分内容。 《环境毒理学(第2版)》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环境毒理、安全工程和环境保护工作专业人员以及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概论 1.1 环境毒理学的概念及学科地位 1.1.1 概念 1.1.2 学科地位 1.2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主要任务 1.2.3 研究内容

1.3 环境毒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3.1 毒理学溯源 1.3.2 现代毒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3.3 环境毒理学的发展 1.4 环境毒理学发展趋势 第2章污染物的环境生态行为 2.1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2.1.1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 2.1.2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形态和分布 2.1.3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化 2.2 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内的转运 2.2.1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跨膜转运2.2.2 外源化学物的吸收 2.2.3 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 2.2.4 外源化学物的排泄 2.3 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 2.3.1 基本概念和一般机理 2.3.2 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2.3.3 外源化学物对生物转化酶的诱导和抑制2.3.4 生物转化的物种和个体差异 2.4 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蓄积与放大 2.4.1 生物蓄积和生物浓缩

环境毒理学重点

外源化学物:泛指自然界存在着的或人工合成的各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是一类“外来生物活性物质”区别于机体内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和中间产物——内源化学物。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体内实验法多在整体动物进行,也称整体动物实验。 一般的实验动物有:狗、小鼠、大鼠、家兔、豚鼠、仓鼠 方法:按人体可能接触的剂量和途径使实验动物在一定时间内接触环境污染物,然后观察动物出现的形态和功能的变化。 特点:整体动物实验不仅可以反映环境污染物的综合生物学效应,而且可以反映在动物整体状态下环境污染物的各种生物学效应。 按照染毒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急性、亚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实验; 按照实验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繁殖实验、蓄积实验、代谢实验及“三致实验”(即致癌变、致畸变和致突变实验)。 饮水和食物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消化道被吸收入体内。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均有吸收作用,但其主要作用的是小肠。 肺是呼吸道中最主要的吸收器官。 环境化学物经皮肤吸收的途径:①表皮;②毛囊、汗腺及皮脂腺 有的化学物对其积聚的部位可直接发挥毒作用,该部位称为靶部位,即靶组织或靶器官。有的部位化学物含量虽高,但未显示毒作用,称为该化学物的贮存库。机体的主要蓄积部位是血浆蛋白,肝和肾,脂肪组织和骨骼。 排泄是环境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由体内向体外转运的过程。 排泄的主要途径是经肾随尿液排出和经肝随同胆汁通过肠道随粪排出。 环境化学物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并形成其衍生物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或代谢转化。生物转化发生的主要部位在肝脏。 污染物经过I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形成初级代谢产物,经过Ⅱ相反应(结合(半胱氨酸,氨基酸,葡萄糖,谷胱甘肽等)),形成结合产物。 氧化作用分为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氧化作用和非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氧化作用。 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MFOS)催化的氧化反应 (1)脂肪族羟化是脂肪族化合物侧链(R)末端倒数第一个或第二个碳原子发生氧化,形成羟基。(2)芳香族羟化:芳香环上的氢被氧化形成-OH。3)环氧化反应:外源化学物的两个碳原子之间与氧原子形成桥式结构,即形成环氧化物。4)N-脱烷基反应:胺类化合物氨基N上的烷基被氧化脱去一个,形成醛类或酮类5)O-脱烷基和S-脱烷基反应(6)脱氨反应:伯胺类化学物在邻近氮原子的碳原子上进行氧化,脱去氨基,形成醛类化合物。7)N-羟化反应:外源化学物的氨基上的一个氢与氧结合的反应。(8)烷基金属脱烷基反应9)

药剂学人卫版考试试题

一、判断是非题(用○或×表示) 1.甘油具有防腐作用的质量分数是10%。()2.苯甲酸在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较好,苯甲酸钠在碱性溶液中防腐作用好。()3.均相液体制剂均应是澄明溶液。()4.能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5.液体制剂是指药物溶解在适宜的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6.矫味剂是指天然或合成的甜味剂,加入制剂中以改善制剂口感。()7.尼泊金类防腐剂的抑菌作用随其烷基碳数增加而增加,但溶解度则减小。()8.对于质重、硬度大的药物和中药制剂,在粉碎时可采用“水飞法”。()9.制备复方硫磺洗剂时,除使用甘油作为润湿剂使硫磺在水中能均匀分散外,还可加入聚山梨酯或软肥皂做润湿剂使成品质量更佳。()10.沉降溶剂比是指沉降物的体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体积之比。() 1.×2.×3.○4.×5.×6.×7.○8.○9.×10.○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以下不正确的是() A.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B.非均相液体制剂分散相粒子应小而均匀 C.口服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D.贮藏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E.外用液体制剂无刺激性 A 2.下列不属于均相分散体系的是() A.糖浆剂B.非水性高分子溶液剂C.O/W型乳剂D.胶浆剂E.酊剂 C 3.醑剂中药物浓度一般为() A.5%~10%B.20%~30%C.30%~40%D.40%~50%E.60%~90%A 4.高分子溶液剂加人大量电解质可导致()

A.高分子化合物分解B.产生凝胶C.盐析D.胶体带电,稳定性增加E.使胶体具有触变性 C 5.亲水胶体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可出现沉淀,这是因为() A.溶媒浓度改变析出沉淀B.盐桥作用析出沉淀C.质量电荷改变析出沉淀D.胶体水化膜被破坏析出沉淀E.电荷中和凝结成沉淀 D 6.延缓混悬微粒沉降速度的最有效措施是() A.增加分散介质黏度B.减小分散相密度C.增加分散介质密度 D.减小分散相粒径E.减小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 D 7.混悬剂加入少量电解质可作为() A.助悬剂B.润湿剂C.絮凝剂或反絮凝剂D.抗氧剂E.乳化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