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镇明虾

冰镇明虾

品操作规范菜品名称:冰镇明虾编号:

中国淡水大虾种类

中国淡水大虾种类 【篇一:中国淡水大虾种类】 简介中文名称:罗氏沼虾 中文俗称:淡水长臂大虾、 拉丁学名: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英文名称:giant river prawn 罗氏沼虾在分类学上属于十足目、长臂虾科(palaemonidae)、沼 虾属(macrobrachium)罗氏沼虾 亦称白脚虾、马来西亚大虾、金钱虾、万氏对虾等,素有淡水虾王 之称。原产地集中在厄瓜多尔沿岸,是目前世界上养殖量最高的三 大虾种之一。其壳薄体肥,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除富 有一般淡水虾类的风味之外,成熟的罗氏沼虾头胸甲内充满了生殖腺,具有近似于蟹黄的特殊鲜美之味。每百克虾肉虾肉含蛋白质 20.6克,脂肪0.7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须的,系高蛋白 营养水产品。鲜食可烹调、煎白虾、溜虾段、、炒虾仁等。加工可 制成虾干、等海味品。形态特征体肥大,青褐色。每节腹部有附肢1对,尾部附肢变化为尾扇。头胸部粗大,腹部起向后逐渐变细。头 胸部包括头部6节,胸部8节,由一个外壳包围。腹部7节,每节 各有一壳包围。附肢每节1对,变化较大,由前向后分别为两对触角,3对颚,3对颚足,5对步足,5对游泳足,1对。成虾个体一般雄性大于雌性,最大个体雄性体长可达40厘米,重600克;雌性体 长可达25厘米,重200克。雄性第二步足特别大,呈蔚蓝色。产地 产季原产于印度太平洋地区,生活在各种类型的淡水或咸淡水水域,60年代以来,先后移养于、欧洲、美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1976年 自日本引进我国,目前主要在南方l0多个省(市、区)推广养殖,以 广东发展最快。生物学特性罗氏沼虾是一种生长速度快,食谱广, 营养丰富的经济虾类,体型大,最大可40厘米,重600克,原产东 南亚一带。池塘养殖虾体多呈灰黄色,不耐低温,生长适宜水温为 20~34℃,对水体溶氧量要求较高。 罗氏沼虾为杂食性甲壳动物,偏爱动物性食物,人工饲养的饲料要 求粗蛋白含量在37~38%左右,其中动物含量约占20%,植物蛋白 质占17~18%。刚孵出的罗氏沼虾体长1.7~2.0毫米,经两个月可长 至3厘米左右的小虾。放养3厘米左右的虾种,经5个月饲养,平 均体重可达30克左右。

虾类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案

虾类常见疾病 一:对虾白斑综合症 对虾白斑综合症是由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引发的一种综合性病症 流行情况 白斑病全国各地都流行,病程急,一般虾池发病后2-3天,最多也不过7天可使全池虾死亡。危害性极大。病虾小者体长4厘米,大者7-8厘米以上。白斑病主要是水平传播,经口感染。 病症及病理变化 病虾一般是停止摄食,空胃,行动迟钝,离群,很快死。病虾体色往往轻度变红或暗红或红棕色,部分虾体的体色也不会改变。病情严重的虾体较软,白色斑点扩大甚至连成片状。有严重者全身都有白斑。头胸甲很容易剥离。病虾的肝胰脏肿大、糜烂。电180--3712--8119 诊断 镜检头胸甲白斑清晰可见 防治 预防:(1)彻底清塘,生石灰25ppm

(2)防治苗种带毒,避免购买疫区种苗 (3)定期泼洒Em8调水王300ml/亩·米或Em6浓缩原液250ml/亩·米,每15天泼洒一次 治疗(1)全池泼洒五黄精华液200ml/亩·米 (2)同时内服参福康+高能免疫VC+高效免疫多糖+正大肽白金连用4天 二、桃拉病毒病 桃拉综合症病毒 流行特点:主要感染南美白对虾,主要发生在虾的蜕皮期,主要是水平传播。症状:甲壳变软,身体从尾扇开始发红,发红部位逐渐前推,病虾不变软,病情后期身体出现黑斑。肝胰脏水肿,发白。 防治: 预防:(1)彻底清塘,采用强氯精5-10ppm浓度或生石灰25ppm (2)防治苗种带毒,避免购买疫区种苗, (3)定期泼洒Em8调水王300ml/亩·米或Em6浓缩原液250ml/亩·米,每15天泼洒一次 治疗:(1)全池泼洒五黄精华液200ml/亩·米或水产保护神250ml/亩·米或安底福100ml/亩·米拌饵投喂 (2)同时内服参福康+高能免疫VC+高效免疫多糖+正大肽白金连用4天 三、红体病 应激性红体 应激性红体常发生于高温多雨的夏季。 症状:养虾水体中各种理化因子(水温、盐度、pH值、氨氮及亚硝酸盐等)突变时,南美白对虾出现触须变红、尾扇尖部变红等。有时捕捞、施药等也会出现

中国对虾育苗流程

中国对虾育苗流程 1 亲虾来源 1.1 采捕自然海区生殖洄游期的亲虾 在四月份育第一茬苗时,以山东沿海捕获性腺已发育但尚未成熟的亲虾为主,捕回后经室内一周左右时间的饲养,性腺可达成熟直至产卵的水平。 1.2 捕捞产卵场成熟亲虾 黄海北部每年五月上旬至中下旬可见生殖洄游对虾来产卵场索饵、产卵。此时可在大拉网、插地网、扒拉网中选取性腺成熟的亲虾作为二次育苗用的亲虾。 1.3 人工越冬培养亲虾 自己备有越冬亲虾,可不受海区自然资源的限制,并可人为的控制其性腺发育速度使性腺提早或推迟发育,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利用积温原理控制亲虾性腺在较适宜的时节达到性成熟,并作到提早产卵孵化的目的。 在选购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亲虾健康是首要条件,应选体壮力强的个体,淘汰身体瘦弱、体色异常、黑鳃、烂鳃和身沾异物以及有严重外伤的个体。在有条件时,应由检疫部门进行病毒病的诊断,淘汰带病毒亲虾,这是生产无病毒虾苗的前提。 (2)卵巢发育正常、丰满,纵贯整个虾体背面,无变红或变白的间断处.卵巢绿色或浅绿色,边缘轮廓清晰,无白色边缘。 (3)纳精囊饱满,能看到其内乳白色的精英。 (4)个体越大,怀卵量也越大,应选大个体亲虾。 2 亲虾运输 根据路途远近和运输条件,可采用陆运、水运或空运等方式来运输亲虾。 陆运,一般采用帆布桶以汽车运输,其优点是灵活性大.适合于24小时以内路程的运输。一般情况下,直径80~100cm,水深40~50 cm,水温8℃~10℃,可装运亲虾50~100尾,陆运时应注意配备充气机或氧气瓶,以确保亲虾的成活率。 水运,一般也是用帆布桶等容器以船载运,或以活水仓运输,其优点是取海水方便,可以经常换水或流水运输,可增大亲虾密度,而且也较安全可靠。

《中国明对虾的解剖与形态结构观察》教学组织方案

《中国明对虾的解剖与形态结构观察》教学组织方案 水产学院成慧中02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以及学生动手解剖观察的过程,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对虾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了解甲壳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的主要特征。 2、能力方面:(1)通过对中国明对虾的外部形态观察,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巩固知识的能力。(2)通过对中国明对虾解剖教学以及内部形态的观察,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对中国明对虾解剖与观察内外结构的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过程中的细致认真的品质。 4、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掌握解剖对虾的操作方法以及观察动物体内外部形态、描述物体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动物体解剖操作的原则和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对虾的解剖操作方法是重点。在解剖对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的顺序,由前到后,由外到内,每一步的解剖操作需要明确所要观察的目标结构,以使整个解剖实验完整、有章可循。 (2)对虾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是重点。通过对对虾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细致观察,掌握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的主要结构特征,从而对这一类群所适应的生活习性和环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本节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为水产养殖中主要的品种,学习这一内容,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解剖和观察能力,而且对水产养殖中的经济品种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具有实际意义。 2、难点分析 对虾解剖过程中的内部形态结构的辨识是难点。通过教学课件中解剖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对虾的内部结构的形态,但在学生实际解剖的过程中,鉴于每只对虾的外形大小内部构造略有差别,学生在解剖过程中的实际操作也难免存在差异和疏忽,导致不能完整的呈现所要观察的结构,使内部结构难以辨识。 三、教学方式的构建 1、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共同发展的原则。 2、使用多媒体,增强趣味性,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认识各种虾(组图)解读

[地方名]大虾、对虾、肉虾、黄虾(雄)、青虾(雌虾)、明虾。 [形态特征]体长大而侧扁。雌体长18~24厘米,雄体长 13~17厘米。甲壳薄,光滑透明,雌体青蓝色,雄体呈棕黄色。通常雌虾个体大于雄虾。对虾全身由20节组成,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除尾节外,各节均有附肢一对。有5对步足,前3对呈钳状,后2对呈爪状。头胸甲前缘中央突出形成额角。额角上下缘均有锯齿。 [产地、产季]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省及天津市沿海是对虾的重要产地。捕捞季节过去每年有春、秋两季,4~6月份为春汛;9~10月份为秋汛。10月中下旬为旺汛期。 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于70年末突破了对虾的人工育苗技术,解决了人工养殖对虾的苗种问题,目前在我国沿海北自辽宁丹东市,南至海南沿海均开展了中国对虾养殖生产,养殖年产量约20万吨,大大超过自然海域的捕捞量。 [经济价值]对虾肉质鲜嫩味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虾肉含蛋白质 20 6克,脂肪 0 7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系高蛋白营养水产品。鲜食可烹调红焖大虾、煎明虾、溜虾段、琵琶大虾、炒虾仁等。加工于制成虾干、虾米等为上乘的海味品。中国对虾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产品。

[地方名]花虾、竹节虾、花尾虾、斑节虾、车虾。 [形态特征]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l~2齿。第一触角鞭甚短,短于头胸甲的1/2。第一对步足无座节刺,雄虾交接器中叶顶端有非常粗大的突起,雌交接器呈长圆柱形。成熟虾雌大于雄。 [产地、产季]日本对虾分布极广,日本北海道以南、中国沿海、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非洲东部及红海等均有摆息。我国沿海]~3月份及9~10月份均可捕到亲虾,产卵盛期为每年12月~翌年3月份。虾汛旺季为l~3月份。常与斑节对虾、宽沟对虾混棲。 [经济价值]日本对虾是日本最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在日本养到25克左右出售价格最高,主要销售活虾。我国福建、广东等南方沿海近年来也已开始养殖。养殖180天体重可达20~25克。产卵群体体长为12~20厘米,体重为20~95克。该虾甲壳较厚,耐干露,适于活体运销,利润较高。营养价值与其他主要虾类相近。 斑节对虾

世界上最大的对虾有多大

世界上最大的对虾有多大 世界上最大的对虾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俗称鬼虾、草虾、花虾、竹节虾、斑节虾、牛形对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大虎虾。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litopenaeus亚属,是对虾属中最大型种。广盐性,能耐高温和低氧,对低温的适应力较弱。抗病能力较强。个体大,壳较厚,可食比例低于中国对虾,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体壳较坚实,经得起用手捉拿。离水后干露于空气的耐力很强,可以销售活虾。 【形态特征】体被黑褐色、土黄色相间的横斑花纹。额角上缘7~8齿,下缘2~3齿。额角侧沟相当深,伸至目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中央沟明显。有明显的肝脊,无额胃脊。 【产地、产季】分布区域甚广,由日本南部、南朝鲜、我国沿海、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泰国、印度至非洲东部沿岸均有分布。我国沿海每年有2~4月份和8~11月份两个产卵期。斑节对虾雄虾寿命一般为一年半,雌虾寿命大约两年。 【经济价值】为当前世界上三大养殖虾类中养殖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对虾养殖品种。我国南方沿海可以养两茬。该虾生长快,

适应性强,食性杂,巳可耐受较长时间的干露,故易干活运销。该虾是对虾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发现的最大个体长达33厘米,体重500~600克。成熟虾一般体长22.5~32厘米,体重 137~211克,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贵虾类。营养价值与其他主要虾类相近。 一、生态习性 斑节对虾喜栖息于沙泥或泥沙底质,一般白天潜底不动,傍晚食欲最强,开始频繁的觅食活动。其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5~25,而且越接近10生长越快。适温范围为14℃~34℃,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水温低于18℃以下时停止摄食,水温只要不低于12℃,就不会死亡。杂食性强,对饲料蛋白质的要求为35%~40%,贝类、杂鱼、虾、花生麸、麦麸等均可摄食。自然海区中捕获的斑节对虾最大体长可达33厘米,体重达500克~600克。虾苗在池塘养殖80天~100天,体长可达12厘米~13厘米,体长日均生长0.1厘米~0.15厘米,体重达25克左右。每公斤虾可达40尾~60尾,一般亩单产100公斤~200公斤,1年可养两造。 二、虾池建设 虾池应选择风浪小、潮浪畅通、滩涂平坦、水质清澈、没有污染源的中高潮线附近海区建设,以沙质底最好,沙泥底质次之。一般潮差应在2米~3米之间,高潮持续时间不少于3小时,海水盐度为10~20,ph值为7.8~8.5。虾池长方形,长、宽比为2∶1~4∶1,沿着进水渠道作非字形排列。虾池面积0.7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为好,池深2.0米,水深1.5米左右,池底要平坦,排水闸底低于池底30厘米~40厘米,便于排干池水。每口虾池都

中国对虾育苗流程

xx 对虾育苗流程 1 亲虾来源 1.1 采捕自然海区生殖洄游期的亲虾 在四月份育第一茬苗时,以山东沿海捕获性腺已发育但尚未成熟的亲虾为主,捕回后经室内一周左右时间的饲养,性腺可达成熟直至产卵的水平。 1.2 捕捞产卵场成熟亲虾黄海北部每年五月上旬至中下旬可见生殖洄游对虾来产卵场索饵、产卵。此时可在大拉网、插地网、扒拉网中选取性腺成熟的亲虾作为二次育苗用的亲虾。 1.3 人工xx 培养亲虾自己备有越冬亲虾,可不受海区自然资源的限制,并可人为的控制其性腺发育速度使性腺提早或推迟发育,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利用积温原理控制亲虾性腺在较适宜的时节达到性成熟,并作到提早产卵孵化的目的。 在选购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亲虾健康是首要条件,应选体壮力强的个体,淘汰身体瘦弱、体色异常、黑鳃、烂鳃和身沾异物以及有严重外伤的个体。在有条件时,应由检疫部门进行病毒病的诊断,淘汰带病毒亲虾,这是生产无病毒虾苗的前提。 (2) 卵巢发育正常、丰满,纵贯整个虾体背面,无变红或变白的间断处.卵巢绿色或浅绿色,边缘轮廓清晰,无白色边缘。 (3) 纳精囊饱满,能看到其内乳白色的精英。 (4) 个体越大,怀卵量也越大,应选大个体亲虾。 2 亲虾运输根据路途远近和运输条件,可采用陆运、水运或空运等方式来运输 亲虾。 陆运,一般采用帆布桶以汽车运输,其优点是灵活性大.适合于24 小时以内路程的运输。一般情况下,直径80?100cm,水深40?50 cm,水温8C?10C,可装运亲虾50?100尾,陆运时应注意配备充气机或氧气瓶,以确保亲虾的成活率。

水运,一般也是用帆布桶等容器以船载运,或以活水仓运输,其优点是取海水方便,可以经常换水或流水运输,可增大亲虾密度,而且也较安全可靠。空运,是指用尼龙袋装亲虾用飞机运输,适用于国际或国内长距离运输,方法是用20 L的尼龙袋装水,可放入亲虾5?8尾,充满氧气扎口后装于保温箱内运输。 高温期运输还应放冰袋降温,保持水温在10C左右,同时为了防止额角刺破尼龙袋,可在额角剑上套一段胶皮管。 不管哪种方式运输亲虾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运输工具要洁净,新帆布桶应浸泡几日后再使用。二是装运亲虾用的海水要清澈新鲜,换水温差小于2C。 三是途中应经常检查亲虾的活动情况,亲虾静卧于水底属正常,若浮于水面或跳动或侧倒说明氧气不足,应迅速充氧、搅水或换水。 要求亲虾人池前后的温差要小于2C,盐度差小于5,否则应进行温度、盐度调节。水温以每小时升降1C?2C的幅度调至正常值,盐度要求在24小时内逐步过渡到本育苗场用水的盐度范围。 亲虾入池前用250?300 mg/L的甲醛消毒3?5分钟,在入池后加1?5mg/L 的抗菌素。 3 亲虾暂养 亲虾数量较少时可放在网箱内暂养,网箱大小宜为2X 1 x 1jm箱底大小以不宜漏失饵料为好。如数量多时可直接放入池内,每平方米放亲虾25?30尾。此时水温应控制在16?18C。 4 亲虾日常管理 亲虾培育用水需经200目网袋过滤,其日换水量为培育水体的50%~ 100%。 每天早上换水时吸污,清除残饵、粪便,捞出死虾,检查亲虾性腺的发育情况,确定当天气的投饵量。

中国对虾产业发展研讨会会议纪要

中国对虾产业发展研讨会会议纪要 中国对虾产业发展研讨会会议纪要 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对虾产业发展研讨会于2020年6月18-19日在广东省湛江市召开。来自国内对虾种苗、养殖、饲料、加工、贸易、加工和质检设备、渔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和媒体代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全球水产养殖联盟(GAA)的国际组织代表,以及泰国、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厄瓜多尔等国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代表和相关人士近300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主持了开幕式。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张玉香、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李彦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巡视员魏平英到会。湛江市政协副主席欧先伟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湛江市在对虾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及交易量等7项指标均为全国第一,是我国对虾产业的风向标。他强调前五届中国对虾产业发展研讨会中有四届在湛江举行,凸显了湛江对虾产业的重要地位,对推动对虾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湛江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对虾产业,未来将全产业全方位推动对虾产业转型升级,扩大湛江对虾产业品牌影响力,并希望利用本次会议,认真听取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湛江对虾产业再创新辉煌。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魏平英副巡视员指出对虾是广

东水产业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是广东水产业中举足轻重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对虾产业在生产加工出口多个方面危机四伏,产业链条脆弱,本次研讨会是行业交流重要平台,相信通过本次研讨会可以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脉搏,及时分析行业难点问题,集思广益为解决行业难题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陈四副会长代表主办方致辞,希望对虾产业发展研讨会以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为目标,引进先进理念,把握市场机遇,促进产业升级,搭建沟通与交流桥梁,成为行业内最具有影响力活动,通过全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携手打造规范化对虾国际市场。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李彦亮副局长充分肯定了对虾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他在发言中表示对虾是我国水产养殖中的朝阳产业,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渔民就业增收、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与会的政府主管部门、专家代表和国内外同行能够凭借研讨会的平台,进行科技技术成果共享,发展成功经验互借,研究解决产业发展难点问题,研讨会汇聚全球产业发展智慧,相信这样一次产业发展的高端会诊,必将引领产业不断升级、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最终实现我国对虾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本次研讨会充分考虑目前产业形势和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为EMS(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生产和贸易、新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趋势三个专题报告。

中国明对虾3

中国明对虾——东方对虾 作者:褚晓青 C09化工学号:091324127 摘要:中国对虾又称东方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学名penaeus(Fennerpopenaeus)orientailis.英文名:Chinese shrimp 别名:东方对虾明虾。中国明对虾是中国的特产,也是重要的出口水产品,广受国际市场欢迎。作为东方对虾,它的生活习性、外观特征、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做了以下研究探讨。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亦称“中国对虾”、“明虾”、“东方对虾”、“对虾”。软甲纲,对虾科。学名penaeus(Fennerpopenaeus)orientailis.英文名:Chinese shrimp。十足目:Decapoda。对虾科:Penacidae。地方名:大虾、对虾、肉虾、黄虾(雄)、青虾(雌虾)、明虾。中国对虾又称东方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过去常因成对出售,故称对虾。 中国明对虾形态特征: 体形较大,体长达13-24cm。甲壳薄,光滑透明,雌体青蓝色,雄体呈综黄色。额角平直,齿式为7-9/3-5。额角侧脊不超过头胸甲中部。头胸甲无额胃脊和肝脊。第一触角上鞭约等于头胸甲长的4/3。第三步足伸不到第二触角鳞片的末端。雄性第三颚足指节与掌节约等长。对虾全身由20节组成,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除尾节外,各节均有附肢一对。有5对步足,前3对呈钳状,后2对呈爪状。头胸甲前缘中央突出形成额角。额角上下缘均有锯齿。 中国明对虾生活习性: 常栖于浅海海底。喜食底栖小型甲壳类、双壳类软体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也摄食海藻。中国沿海均产,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及朝鲜半岛西部沿海。经济价值高,是中国沿海的主要养殖虾类。中国对虾属广温、广盐性、一年生暖水性大型洄游虾类,雄虾俗称“黄虾”,一般体长155毫米,体重30-40克;雌虾俗称“青虾”,一般体长190毫米,体重75-85克。体色青中衬碧,玲珑剔透,长半尺许,故又叫大虾。平时在海底爬行,有时也在水中游泳。渤海湾对虾每年秋末冬初,便开始越冬洄游,到黄海东南部深海区越冬;翌年春北上,形成产卵洄游。4月下旬开始产卵,怀卵量30-100万粒,雌虾产卵后大部分死亡。卵经过数次变态成为仔虾,仔虾约18天经过数十次蜕皮后,变成幼虾,于6-7月份在河口附近摄食成长。5个月后,即可长成12厘米以上的成虾,9月份开始向渤海中部及黄海北部洄游,形成秋收渔汛。其渔期在5月中旬至10月下旬,主要渔具为拖网、锚流网和张网等,改秋捕后规定开捕期自9月份以后。对虾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如多毛类、小型甲壳类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等,有时也捕浮游动物。对虾属中最特殊的一种是中国对虾,它分布于亚热带海域的边缘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有长距离洄游习性。主要产在黄海和渤海湾中。对虾生活在浅海泥沙层,春季洄游产卵,可进行春季捕劳出虾籽,产卵后亲虾大部分死亡,幼虾长到秋季成为成虾,可见对虾生长繁殖很快,寿命为一年。 中国明对虾

对虾的解剖教案

实验九对虾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对虾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解剖,了解甲壳动物上的主要特征,认识甲壳纲的代表动物。 二、实验内容 1.对虾的外形和内部结构的观察; 2.甲壳纲各重要类群体代表动物的示范。 三、实验仪器设备 电脑、投影仪、解剖器、解剖盘、显微镜等。 四、使用材料、药品及试剂 对虾的活体或浸制标本、常见节肢动物的示范标本等。 五、实验操作与观察 (一)对虾(Penaeus orientalis)的外形的观察 取对虾标本于蜡盘中,先观察其头胸部和腹部以及额剑、复眼等,然后,左手拿虾,使其腹面向上,右手用镊子从腹部一侧最后一个附肢开始,摄住没个附肢的基部,由后向前依次将附肢取下,将取下的附肢,按照顺序排在蜡盘内,加少许水,再用放大镜观察每个附肢的构造。 对虾的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全体为二十一节。头部六节,胸部八节和腹部七节组成。除头部的第一节及最后一个节不具附足外,其它各节均有附肢一对。故共有十九对附肢。 1、头胸部(cephalathorax):十三节。 (1)头胸甲(carapax):为覆盖于头胸部的外骨賂。 额剑(rostrum):为头胸甲前端中央突出的长刺。螯虾的额剑是上、下扁齿在两侧。 (2)复眼(compound eye):一对。位于额剑的两侧,具柄。 2、腹部(abdomen)

七节。最后一节称尾节(telson),尾节无附肢,与腹部第六对附肢形成尾扇。 3、附肢(appendaga) 由原肢、内肢和外肢构成。全体共有十九对。头部五对,依次为小触角、大触角、大颚、第一小颚及第二小颚;胸部八对,依次为:第一颚足、第二颚足、第三颚足,第一至第五步足;腹部六对,第一至第五腹节的为腹肢,即第一腹肢、第二腹肢、……等,第六腹节的腹肢为尾肢。 (1)小触角(antennules):即第一触角,较短。单肢型,外肢退化,内肢分为两根触鞭,原肢三节,基部丛毛内有平衡囊。 (2)大触角(antenna):即第二触角,较长。双叉型。外肢宽叶片状,称大触角鳞片,内肢细长,末端呈须状。原肢二节,内有触角腺,排泄孔在基节的基部腹面。 (3)大颚(mandible):单叉型。内肢小,二节,外肢消失。原肢二节,分为扁而边缘有数个小齿的切齿部和接触面上有大小突起的臼齿部。 (4)第一小颚(1st maxilla):单叉型。外肢消失,内肢细小呈片状,边缘具毛。 (5)第二小颚(2nd maxilla):双叉型。外肢宽大呈叶片状,称颚舟片。内肢细,须状。 (6)第一颚足:(1st maxilliped):双叉型。外肢较长,内肢较短,原肢二节,底节基部的外侧具有薄片状的顶肢即肢鳃。 (7)第二颚足(2nd maxilliped):双叉型。内肢发达,外肢小,在一长节末端呈须状。原肢二节,具一个关节鳃和一个足鳃。 (8)第三颚足(3rd maxilliped):双叉型。内肢发达,外肢呈须状。原肢二节,具二个关节鳃和一个足鳃。 (9)步足(pereipod):单叉型。五对。前三对末端为钳状,但其中第一对步足的钳特别发达称为螯足,尤其是雄虾。后面二对步足末端均呈爪状。内肢发达共分七节,即底节、基节、座节、长节、腕节、掌节和指节。外肢消失。 第一步足(1st pereipod):内肢末端呈螯状,外肢消失。原肢二节,具一个足鳃和二个关节鳃。 第二、三、四、五步足(2nd、3rd、4th、5th pereipod):原肢二节,内外肢同上,但第二、三步足末端的螯小,第四、五步足无螯,末端呈爪状,第二、三、四对步足基部各有一个足鳃和二个关节鳃。雌生殖孔开口在第三步足的基部,雄生殖孔开口在第五步足的基部。 腹肢(pleopod):六对。为腹部的附肢。 第一腹肢(1st pleopod):雌雄有区别,雄虾变成管状交接器,雌虾退化。 第二腹肢(2nd pleopod):雄虾变成管状交接器,雌虾原肢二节,内外肢细长边缘有毛。 第三、四、五腹肢(3rd、4th、5th pleopod):内、外肢细长,边缘有毛。原肢二节。雌虾有抱卵和负幼虫的功能。 尾肢(uropod):为腹部的第六对附肢。原肢一节,内肢扁平卵圆形,外肢比内肢大,有横沟分成二节,与尾节构成尾扇。

螯虾与蝗虫的比较解剖

螯虾和棉蝗的比较解剖 姓名:曹丽学号:2010504101 专业:生物技术 摘要:利用比较解剖法,通过对甲壳亚门的代表动物螯虾和六足亚门的代表动物棉蝗外部形 态观察和比较解剖,学习虾类和昆虫的一般解剖方法,理解节肢动物高度发展与广泛适应性的主要特征:甲壳类适应水生生活的主要特征;昆虫适应陆生生活的主要特征。进一步认识动物体结构适应于其功能,动物与环境的统一及动物的整体性 关键词:螯虾、棉蝗、比较解剖 一、引言:介绍两种动物的生活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螯虾亚目共有5科约400多种。其中海螯虾科 (9属38种)和锯螯虾科(1属2种)为海生类型,其头胸甲前缘与口前板愈合,胸部末节腹甲与前一节相愈合,第2~5对步足基节与座节不愈合。种数虽不多,但有些种有重要经济价值。螯虾通常指淡水产的3科,其中螯虾科产于欧亚大陆和北美落基山以西,共 3属13种;美螯虾科产于北美大陆落基山以东,种数最多,至少有 10属260多种。拟螯虾科主要分布于南半球的淡水中,这科的特征是雌雄都不具第1腹肢,约14属120种。淡水产的各种螯虾许多种有经济价值,可供食用和观赏,人工养殖发展很快。 棉蝗一年只产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在每年春天五月中下旬出土。数量极多,生命力顽强,能栖息在各种场所。在山区、森林、低洼地区、半干旱区、草原分布最多。危害农作物,所过之处几乎颗粒无收。 二、实验方法:比较解剖 三、外部形态比较 螯虾 螯虾整个躯体由体表被覆几丁质甲壳的头胸部和腹部组成,全身有20节,头胸部13节。头胸甲保护着内脏器官,头胸甲前有一向前延伸的额剑,两边各有3~4个棘。头胸甲背部有4条沿身体纵轴方向排列的脊。双眼有柄而突起。头胸部有5对步足,第1对为粗壮的大螯,雄性的大螯在外侧有一膜质鲜红美丽的斑块,第2、第 3对步足为螯状,第4、第5对步足为爪状。腹部有7节,虽被覆甲壳,但节间关联处有纤维膜相连,可灵活运动。腹部第2节至第5节下面都有1对附肢,称为腹足或游泳足。腹部第6节附肢向后伸展,加宽称尾足,并与尾节组成尾扇,是螯虾快速运动器官。在头胸部的前端还有3对触角,1对大触角,2对小触角。 蝗虫 蝗虫的身体明显地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在头部的前端有一对呈丝状的触角,从基部到顶端一样粗细,能自由运动,有嗅觉作用。在头部两侧,有一对大眼睛,是由许多表面呈六角形的小眼构成,叫做复眼,它能观察较远的物体。头部前面

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

南美白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 南美白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EarlyMortality Syndrome(EMS)在泰国被定义为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Syndrome(APHNS),暂时翻译为“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长期位居世界南美白产量最高的亚太地区,持续受到大规模死亡疾病困扰。无论是大型水产公司,还是小型私人养殖户,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纵观过去十几年的对虾养殖病害历史,发光弧菌、白斑、黄头、桃拉等疾病对该区域的养殖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失。从某些方面上说,这些无可治愈的疾病摧毁了斑节对虾养殖产业,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兴起应运而生。而在近期,一种新的对虾疾病正在亚太地区蔓延。它就是所谓的“早期死亡综合征(EMS)”,也被定义为“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APHNS)”。该疾病早在2009年,在中国大陆地区被发现,随后越南(2010)和马来西亚(2011)相继报道了此疾病。2012年初,泰国的部分养殖场也发现了此疾病(Flegel, 2012)。Lightner D.V.等对早期死亡综合征的症状、病理和病因进行了精确的描述:这种突如其来的疾病造成斑节对虾(P. monodon)和南美白对虾(Litop. Vannamei)的大规模死亡(死亡率可高达100%)。一般在投苗20至30天后,疾病迅速扩散,死亡率显著上升。该疾病的表型症状包括:昏睡、厌食、生长缓慢、颜色苍白、软壳等等。将病虾解剖后发现,肝胰腺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褪色和坏死(Ligntner D.V., 2012)。造成该疾病的传染型病原尚未确定,然而,在病虾的解剖中发现了大量弧菌、少量线虫和微孢子虫(NACA-FAO, 2011)。在组织学检查中发现,该疾病似乎仅仅影响了肝胰腺(Ligntner D.V., 2012)。肝胰腺功能型障碍的病理可以概括为:1)肝胰腺E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力下降; 2)中央肝胰腺B、F、R细胞功能障碍; 3)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大量脱落,细胞核增大; 4)大量血细胞聚集,并伴随着继发性细菌感染(如弧菌)。 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于2009年底在中国就已被发现(Panakorn,S., 2012),但当时这种情况往往被养殖户认为是苗种质量问题而并未引起重视。直至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的疾病问题才愈发突出。调查报告显示,5龄以上的池塘和盐度高于20ppt的近海区的病害情况尤为严重(Panakorn, S., 2012)。2011年上半年,海南、福建、广东和广西部分地区的死亡损失高达80%。 Prachumwat等于2012年初收集了泰国的尖竹汶省和罗勇省的EMS病虾样本,组织病理学分析后得出了与美国亚历山大大学疾病实验室相同的结论,由病变导致的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退化和渐进功能障碍。已有的研究显示,这种类似的病变很有可能是有毒病因造成的,但对虾死亡的信息表明疾病的传播方式与传染性病原体有关。 马来西亚的南美白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在2010年中期曾有报道,主要疾病发生在彭亨州和柔佛州,当时还没有对该疾病命名。2010年,马来西亚约有7,0000吨的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产量,但FAO的2011年统计结果显示,总产量下降至4,0000吨。2012年5月,官方预计的2012年全年产量将不会超过3,0000吨。马来西亚对虾减产的根源就是早期死亡综合症(EMS),2011年,该疾病的区域危害程度已经超过了白斑综合症。但造成该疾病的病原和病因目前尚未确定,无法对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尽管如此,该疾病惊人的危害程度和蔓延速度不得不让马来西亚制定与邻国对虾进出口贸易的应急计划,尤其针对在亚太地区广泛养殖的南美白对虾。 2010年,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发现了该疾病,直到2011年3月,早期死亡综合症被确立并相继报道时,疾病问题已经泛滥(Mooney, 2012)。越南的田刚,坚江,槟知,朔庄,薄寮和金瓯等省份的总计9,8000公顷养殖面积受到该疾病的影响。2011年6月,斑节对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