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报告A3]莆田市玉湖片区玉湖路(一期)

[勘察报告A3]莆田市玉湖片区玉湖路(一期)
[勘察报告A3]莆田市玉湖片区玉湖路(一期)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拟建玉湖路西起荔园路,东至迎宾大道,全长3030米,本次修建的玉湖路一期工程为待建望湖路至迎宾大道1445.884米长路段,其中待建望湖路至待建明珠路段红线宽度50米,待建明珠路至迎宾大道段红线宽42米,设计行车速度50km/h,属于城市II级主干道。

拟建玉湖路走向大致呈东西向,本次修建西端起点桩号为YH1+520m接待建望湖路,东端终点桩号为YH2+965.884m接迎宾大道,路面设计高程为5.36~9.40m,坡度为0.323%~1.701%。该道路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荷载等级为标准轴载BZZ-100,其路面布置均采用双幅路型式,望湖路至明珠路段:红线宽度50米,机动车道为双向8车道,两侧横断面组成各为6米慢行交通+2米侧分带+15.5米机动车道+3米中央绿化带;明珠路至迎宾大道段:红线宽度42米,机动车道为双向6车道,两侧横断面组成各为6米慢行交通+2米侧分带+11.5米机动车道+3米中央绿化带。建成后主要为配套玉湖片区服务。

拟建玉湖路YH1+913.0~YH2+113.0m处设一桥梁,该桥梁横跨河道,拟建桥梁中心桩号为YH2+013m, 桥梁结构上部采用5跨40米预制小箱梁,下部桥台采用实体式桥台、桩基础,墩柱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桥梁总长度150米,宽度为50米,桥梁与道路的交叉角度为120°,桥面设计标高9.4,荷载等级为城-A级,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第 2.0.7条,本桥梁类别为特大桥;YH2+640.0~YH2+680.0m处设一桥梁,该桥梁横跨河道,拟建桥梁中心桩号为YH2+660m,桥梁结构上部采用2跨20米预制空心板梁,下部桥台采用实体式桥台、桩基础,墩柱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桥梁总长度40米,宽度42米,桥梁与道路的交叉角度为90°,桥面设计标高6.99,荷载等级为城-A级,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第2.0.7条,本桥梁类别为大桥。

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第2.0.4条,本市政工程建设场地分类为Ⅱ类。我院受福州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委托,对拟建玉湖路一期工程--待建望湖路至迎宾大道(YH1+520~YH2+965.884m)路段、YH1+013m及YH2+660m桥梁场地进行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工作。依据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拟建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其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二)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本次勘察目的是查明道路沿线及桥(涵)位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路基土结构特点,提供路基土及桥(涵)位区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设计参数,为设计提供必要的工程地质图件资料和评价依据。

本次勘察的具体任务及要求如下:

1、搜集附有标明坐标、道路走向、桩号和现状地形的道路工程及桥涵工程建筑物总平面图。了解道路及桥梁的类别,设计标高及宽度、路面类型、排水方式、桥涵的基础类型、荷载和结构特点。

2、查明沿线各地段、及桥位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

3、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措施。

4、查明沿线地段、及桥位区岩土层类型、分布情况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提供各岩土层的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5、判定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及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6、路基及桥梁基础持力层的选择。

7、对岸坡的稳定性和地基的稳定性、适宜性作出评价。

8、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及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查明地表水的来源、水位,论证地表水、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判定环境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查明桥位区河床的冲刷情况及深度。

9、调查桩基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出成桩可能性的分析意见;提供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计算所需的桩侧极限摩阻力、桩尖极限承载力及岩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

本次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为: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10、《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1、《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3、《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1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15、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和任务委托书的要求执行。

(三) 勘察方法、勘察工作量及主要工作质量评述

1. 勘察方法

本次勘察主要采用工程地质调查配合钻探、原位测试、取样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等手段进行。

2.勘察工作量

本次野外勘察我院采用XY-1型钻机6台套自2011年11月28日至2010年12月20日完成野外施工任务。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

实际工作量一览表表1

3.主要工作质量评述

①勘探点布置:本次勘察钻孔孔数及位置根据委托书的要求及拟建物的特征布设,共布设49个钻探孔,其中路基孔25个,编号为WHLZ1、YHLZ29~YHLZ52,均为控制孔,孔位按道路中线两侧布置;桥梁孔24个,孔位按墩位基础的周边及中线布置。钻孔布置的网度和深度按《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及《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规范要求执行。因受场地施工条件限制,施工时钻孔YHLZ36~YHLZ39、YHLZ45、YHLZ47、YHLZ52、YHQZ13、YHQZ14、YHQZ19、YHQZ25、YHQZ30有移位1.00~15.00m。

②测量放点:勘探点坐标和高程的测定是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路线总平面图、现场定位测量控制点N4412、A4350(N4412点位于木兰溪排水渠支流堤岸上,A4350位于迎宾大道上),采用RTK进行钻孔放样,两个控制点坐标为N4412:X=2812924.127,Y=403626.814,H= 5.28;A4350: X=2813226.734、Y=404623.093,H=5.59m。各钻孔坐标为北京坐标,各钻孔孔口标高为黄海高程。各钻孔平面位置和N4412、A4350点位置详见工程地质平面图,钻孔坐标及高程详见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③钻探:采用锤击钻进、无泵反循环钻进,或泥浆护壁回转钻进,中风化基岩采用金刚石Φ75mm单动双管钻探工艺。每回次进尺控制在2m以内,并采用泥浆护壁干钻投球取芯法工艺,使素填土、淤泥、粉质粘土、残积砂质粘性土、全风化岩及中风化岩芯采取率达85%以上,卵石、砂土状强风化岩及碎块状强风化岩岩芯采取率达65%以上,满足了岩土层的描述要求,确保了分层的准确性。钻孔施工完成后,用粘性土回填捣实。

④标准贯入试验及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每次试验前严格清孔,使孔内岩芯残留少于5cm,然后遵循操作规程严格测试,保证测试数据在空间分布上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⑤土层剪切波速测试:采用单孔检层法进行波速测试。测点自下而上进行,测点竖向间距1.00~3.00m。

⑥取样:取原状样,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取土器并按规范要求取土,土样长度200;淤泥质土采用薄壁取土器快速静力连续压入法取样,土样长度300mm,并及时封蜡送回实验室;扰动样采用岩芯管干钻取样;岩样在岩芯中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所取岩、土试样质量满足试验要求,取样数量及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代表性。

⑦土工试验严格按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执行;岩石试验按照《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1999)执行。

二、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一)沿线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

拟建玉湖路YH1+520m~YH1+940m路段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白埕村,交通方便,周边环境良好。场地现为耕地、民房、河道,大部份地段地形较平坦,堤坝位置地势较高,各钻孔位置地表高程为3.50~5.56m。拟建玉湖路YH1+940m到迎宾路段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办事处张镇村,交通方便,周边环境良好。场地现为河道、耕地、民房、堤坝,地形较平坦,水上各钻孔孔口高程为0.16~2.86m,其余各钻孔孔口高程为3.66~5.42m。场地地貌上属于兴化海积平原地貌单元。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勘察结果,场地内未发现有断裂通过。

在YH1+940m~YH2+100m处为木兰溪排水渠支流,该排水渠与木兰溪连通,河底标高为0.16~1.78m,河道口设有一闸门,河宽约100m,水深约0.50~3.00m,河底较为平坦,两岸为人工填筑的土质堤坝,河西岸未做支护,东岸为石砌堤坝,标高约为4.30~5.56m,岸坡度约80.00~90.00度,平时水流缓慢,对河道及两岸冲刷作用不大,但泄洪时水流急湍,对河道及岸堤冲刷作用较大;在YH2+310m~YH2+330m 处为渠道,渠宽约20.00m,水深约0.50~2.00m,该处河道按设计方案将进行回填;在YH2+557.20m~YH2+720m处为两渠道交汇处,渠宽约40.00~50.00m,水深约0.50~2.90m,渠道中部地势较低,靠近两岸地势较高,渠道底部标高为0.56~2.86m,

为石砌河岸,河岸标高为4.00~4.30m,岸坡度约80.00~90.00度,该渠道按设计方案将进行改道,新河道里程为YH2+640m~YH2+680m,其余河道将填埋;在YH2+723.5m处为渠道,渠宽约1.00m,水深约1.00m,该渠道按设计方案将进行回填;在YH2+840~YH2+920m为渠道,宽度约50m,水深约1.0m,该渠道按设计方案将进行回填。沿线及其附近区域地貌单元属兴化海积平原地貌。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区域地质构造属闽粤东南沿海新华夏构造体系,岩性为燕山晚期花岗岩。主要构造形迹以北东向高角度断裂为主,比如长乐~南澳大断裂通过该区,北西向的永安晋江断裂带。这些构造形迹主要表现为沿构造产生强烈的岩石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现象带内岩石挤压破碎,并且呈带状出现超基性岩脉侵入。但由于沿线表层分布较厚的第四系地层,未见明显的构造痕迹。

莆田市以及我省沿海一带的强弱地震活动带受长梁-诏安深大断裂所控制,该带大地构造环境为菲律宾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碰撞之西侧板块过渡为长梁-诏安断裂带,西起福鼎、宁德、福州西、安溪、漳州一线,南、北分别伸入广东、浙江,带宽在莆田以南转为北东400~500,该带主要活动时期在中新生代,中新生代之后逐渐减弱,小震活动频繁,反映出具孕育高强度地震的构造背景。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勘察结果,场地内未发现有断裂通过。

(二)沿线各岩土层特征及分布情况

拟建玉湖路一期工程场地内分布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素填土、②粉质粘土(1)、③淤泥(1)、④中砂(1)、⑤-1淤泥(2)、⑥-1中砂(2)、⑥卵石、⑧全风化花岗岩、⑨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⑨-1碎屑状强风化花岗岩、⑩-1碎块状强风化辉绿岩、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及⑾中风化花岗岩,各岩土层的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①素填土(Q4ml):灰色、灰黄色,湿,呈松散状态。主要成份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石英中、粗砂粒,局部地段填较多碎石,砖瓦等。硬杂质含量可达29%,粒径可达8cm,均匀性差,路基土类型为中液限土。堆积年限约1-3年,欠固结,该层在场地内分布不均匀,局部地段缺失,厚度为0.50~2.70m。

②粉质粘土(1) (Q4al):灰褐色、灰黄色,湿,呈软塑~可塑状态。主要成份为粘土矿物,含少量石英中、粗砂粒及植物根茎。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光泽反应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路基土类别为中液限粘质土。该层在场地内在YHQZ14~YHQZ17、YHQZ20~YHQZ23、YHQZ26~YHQZ29、YHLZ45、YHLZ46、YHQZ31~YHQZ33 、YHQZ36、YHLZ50、YHLZ51等钻孔缺失,其余钻孔均有分布,厚度为0.70~2.40m,层顶埋深为0.00~1.20m,层顶高程为2.90~4.93m。实测标贯击数 N=4.0~8.0击,经杆长修正后标贯击数N=4.0~7.9击。

③淤泥(1)(Q4m): 深灰色,饱和,呈流塑状态,主要成份为粘土矿物,含少量有机质及朽木等腐殖质,略具腥臭味,含少量贝壳碎屑,局部含有较量中细砂,稍有砂感。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光泽反应有光泽,摇震反应慢,土的结构性按灵敏度分类为灵敏。路基土类别为高液限粘质土。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为

3.20~1

4.70m,层顶埋深为0.00~3.40m,层顶高程为-0.02~3.69m。

④中砂(1)(Q4al):黄色、灰黄色,饱和,呈松散~稍密状态。成份以石英砂为主,含少量粘性土。颗粒级配为:0.5-2mm含量为21.9~24.0%,0.25-0.5mm含量为33.7~39.9%,0.075-0.25mm含量为19.6~32.0%,<0.075mm含量为7.8~16.8%。路基土类别为含细粒土的砂。该层在场地内分布不均匀,仅在YHLZ29~YHLZ37、YHLZ39、YHQZ13、YHQZ19、YHQZ20、YHQZ24、YHQZ25、YHQZ30等钻孔有分布,其余钻孔缺失,厚度为1.20~4.70m,层顶埋深为 4.90~14.90m,层顶高程为-9.97~-0.93m。实测标贯击数 N=6.0~13.0击,经杆长修正后标贯击数 N=5.1~10.5击。

⑤-1淤泥(2)(Q4m):深灰色、灰色,饱和,呈流塑状态,主要成份为粘土矿物,含少量有机质及朽木等腐殖质,局部含有少量粉细砂及贝壳碎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光泽反应有光泽,摇震反应慢,略具腥臭味,土的结构性按灵敏度分类为灵敏。路基土类别为高液限粘质土。该层在场地内分布不均匀,仅在YHLZ29~YHLZ35、YHQZ13、YHQZ19、YHQZ24、YHQZ25、YHQZ30等钻孔有分布,其余钻孔缺失,厚度为

3.20~5.90m,层顶埋深为8.70~12.20m,层顶高程为-7.77~-

4.17m。

⑥-1中砂(2)(Q4al):灰白色、灰黄色,饱和,呈稍密状态。成份以石英砂为主,含少量粘性土。颗粒级配为: 0.5-2mm含量为20.4~23.8%,0.25-0.5mm含量为32.7~41.7%,0.075-0.25mm含量为23.0~31.6%,<0.075mm含量为9.5~17.5%。路基土类别为含细粒土的砂。该层在场地内分布不均匀,仅在YHLZ29~YHLZ35等钻孔有分布,厚度为1.10~2.60m,层顶埋深为12.10~13.40m,层顶高程为-9.43~-7.57m。实测标贯击数 N=10.0~15.0击,经杆长修正后标贯击数 N=7.6~11.6击。

⑥卵石(Q4al+pl):灰色、灰黄色,饱和,呈松散~密实状态,以稍密为主(据原位测试及野外特征综合判定)。主要由卵石、砾、砂及少量粘性土组成。颗粒级配为:>20mm含量为51.4~65.7%(其中大于60mm的含量约50%),2-20mm含量为8.1~12.0%,0.5-2mm含量为7.0~9.7%,0.25-0.5mm含量为4.9~8.8%,0.075-0.25mm 含量为3.4~8.2%,<0.075mm含量为4.6~17.0%。卵石粒径>50mm含量为50~60%,卵石粒径>100mm含量约占10%,呈亚圆状、次棱角状。卵砾石母岩为花岗岩及火山岩,卵砾石呈中风化。卵石呈交错排列,分选性差,部分接触,充填物为砂粒及粘

性土,胶结一般,路基土类别为微含细粒土的砾。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部分钻孔未揭穿,厚度为4.40~12.50m,层顶埋深为5.30~18.10m,层顶高程为-12.81~-5.14m。其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10cm实测击数 N63.5=4.0~43.0击,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10cm击数修正值为N63.5=3.1~17.0击。

⑧全风化花岗岩(r53):灰黄色、褐黄色,中粗粒花岗结构,散体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长石及石英颗粒组成,长石基本已风化,原岩结构基本破坏,手捏即散,岩芯呈砂土状,遇水较易崩解和软化。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属于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在场地内分布不均匀,在YHLZ40、YHLZ43、YHQZ13~YHQZ20、YHQZ22~YHQZ26、YHQZ28~YHQZ31、YHQZ34、YHQZ35等钻孔有揭露,并在YHQZ13~YHQZ20、YHQZ22~YHQZ26、YHQZ28~YHQZ31、YHQZ34、YHQZ35等钻孔揭穿,部分钻孔缺失,厚度为1.40~6.30m,层顶埋深为15.30~22.90m,层顶高程为-19.12~-14.34m,实测标贯击数 N=32.0~49.0击,经杆长修正后标贯击数N=22.4~

34.3击。在勘探过程中未发现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岩层等不良地质作用。

⑨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r53):灰白色、灰黄色、黄褐色,中粗粒花岗结构,散体状构造,原岩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及少量暗色矿物,长石大部份已蚀变成粘性土。风化裂隙很发育,裂隙面多以次生矿物及铁质氧化物所充填。岩芯呈砂土状,遇水可崩解和软化。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属于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仅在均桥梁孔YHQZ13~YHQZ36等钻孔有揭露并揭穿,厚度为5.40~37.0m,层顶埋深为17.8~25.70m,层顶高程为-24.34~-15.35m,实测标贯击数 N=51.0~125.0击,经杆长修正后标贯击数N=35.6~87.3击。在勘探过程中未发现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岩层等不良地质作用。

⑨-1碎屑状强风化花岗岩(r53):灰黄色、黄褐色,中粗粒花岗结构,散体状-碎裂状构造,原岩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及少量暗色矿物,长石局部已蚀变成粘性土。风化裂隙很发育,裂隙面多以次生矿物及铁质氧化物所充填。岩芯呈砂土状,遇水可崩解和软化。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属于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仅在桥梁孔YHQZ13、YHQZ14、YHQZ16~YHQZ28、YHQZ30、YHQZ31、YHQZ35等钻孔有揭露,且除YHQZ13、YHQZ19~YHQZ21、YHQZ25~YHQZ26等钻孔外,其余均有揭穿,部分钻孔缺失,厚度为1.30~20.0m,层顶埋深为29.40~39.00m,层顶高程为-38.34~-25.22m,实测标贯试验均为反弹。在勘探过程中未发现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岩层等不良地质作用。

⑩-1碎块状强风化辉绿岩(β):灰色、褐黄色,辉绿结构,碎裂状构造。原岩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及少量暗色矿物,长石部份已蚀变成粘性土。风化裂隙很发育,裂隙面多以次生矿物及铁质氧化物所充填。岩芯呈碎屑、碎块状。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属于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在场地内分布不均匀,仅见于YHQZ15、YHQZ22、YHQZ29钻孔,在YHQZ22、YHQZ29钻孔揭穿,层厚度为3.40~20.80m,在YHQZ15钻孔未揭穿,控制厚度为17.80m,层顶埋深为33.20~43.80m,层顶高程为-43.12~-32.71m。在勘探过程中未发现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岩层等不良地质作用。

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r53):灰白色、褐黄色,中粗粒花岗结构,碎裂状构造。原岩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及少量暗色矿物,长石部份已蚀变成粘性土。风化裂隙很发育,裂隙面多以次生矿物及铁质氧化物所充填。岩芯呈碎屑、碎块状。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属于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仅在桥梁孔YHQZ14、YHQZ16、YHQZ17、YHQZ22~YHQZ24、YHQZ28~YHQZ30、YHQZ34、YHQZ35等钻孔有揭露,且除YHQZ16钻孔外,其余均有揭穿,部分钻孔缺失,厚度为0.80~13.60m,层顶埋深为30.70~59.60m,层顶高程为-58.73~-26.52m。在勘探过程中未发现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岩层等不良地质作用。

(11) 中风化花岗岩(r53):灰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长石、石英组成,岩芯大部分呈短柱状,部分呈碎块状及长柱状,节理裂隙较不发育,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大部分呈闭合状态,节理面与岩芯轴夹角约呈40~60度,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值为37.20~42.70MPa,岩石坚硬程度为较硬岩,岩石质量指标RQD值为28~82,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Ⅲ级。该层仅在桥梁孔YHQZ14、YHQZ17、YHQZ18、YHQZ22~YHQZ24、YHQZ28~YHQZ36等钻孔有揭露,控制厚度为6.00~6.70m,层顶埋深为32.20~60.80m,层顶高程为-60.12~-28.22m。在勘探过程中未发现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岩层等不良地质作用。

以上岩土层厚度及空间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

(三)各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的选用

根据现场钻探、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按照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4.2条有关规定进行数理统计,各岩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标准贯入试验及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统计结果见附表10,颗粒分析统计结果见表2。

根据野外钻探、标贯试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及室内试验统计结果,结合当地建筑经验,并参照有关规范,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参数推荐值列于表3-1、3-2,承载力基本容许值推荐值列于表4。

主要物理力学参数推荐表 表3-1

注:括号内数值为经验值,④中砂(1)、⑥-1中砂(2)及⑥卵石为休止角。

a0

三、场地气象、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1、场地气象条件

拟建场地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根据市气象站及有关资料,年平均气温18.5℃,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8.6℃;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3℃;极端最高气温37.9℃,最低气温0.6℃。多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122毫米,极端年最大降雨量约为2500毫米,年最小降雨量约为1200毫米;日最大降雨量约为579.4毫米,降雨量受季节性影响较大3~6月份为春季梅雨季节,占全年降雨量的30~40%左右;7~9月份为台风暴雨季节,占全年降雨量的45~65%;最大连续降雨天数为20~25天。自然灾害主要为台风。雨量变化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场地范围内勘察期间进行钻孔水位观测,各钻孔初见水位埋深为1.27~4.13m,混合稳定水位埋深为0.72~3.51m, 标高在1.79~3.46m 之间。据了解场地内地下水年变化幅度约为0.50m,近期年平均最高水位高程为3.50m 。

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上部①素填土中的上层滞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受季节性气候影响,其水位水量变化较大;赋存于④中砂(1)、⑥-1中砂(2)、⑥卵石中的孔隙水及全~中风化花岗岩、辉绿岩中的基岩裂隙水,各含水层

具一定水力联系,为微承压水,其补给来源主要为河水、大气降水的垂向渗透补给

及相邻含水层侧向径流补给。

②粉质粘土(1)、③淤泥(1)及⑤-1淤泥(2)渗透性差,为相对隔水层;④中砂(1)、⑥-1中砂(2)、⑥卵石富水性丰富,根据邻近场地经验,其渗透系数经验值K分别为54m3/d、59 m3/d、59m3/d;全~中风化花岗岩中由于风化作用,孔隙裂隙多有风化物填充,为闭合裂隙,水量分布不均匀,受节理裂隙控制,渗透性能一般,⑧全风化花岗岩渗透系数经验值K=1.0×10-4cm/s,⑨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渗透系数经验值K=2.0×10-4cm/s,⑨-1碎屑状强风化花岗岩渗透系数经验值K=8.0×10-4cm/s。场地内的地下水由北向南排泄。

沿线路段地表水主要为分布于局部路段上的河水、渠水及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水等,主要受季节性气候影响。在YH1+940m~YH2+100m处为木兰溪排水渠支流,均已采取护岸支护措施,该排水渠与木兰溪连通,河道口设有一闸门,河宽约100m,水深约0.50~3.00m,河底局部地段为周边工地的泥浆所覆盖,地势较高,河底标高为0.16~1.78m,河岸标高约为4.30~5.56m,岸坡度约80.00~90.00度,平时流速缓慢,泄洪时流速急湍。在YH2+310m~YH2+330m处为渠道,渠宽约20.00m,水深约0.50~2.00m,该处渠道按设计方案将进行回填;在YH2+557.20m~YH2+700m处为渠道,渠宽约40.00~50.00m,水深约0.50~2.90m,渠道中部地势较低,靠近两岸地势较高,渠底标高为0.56~2.86m,为石砌河岸,河岸标高为4.00~4.30m,岸坡度约90.00度,该渠道按设计方案将进行改道;在YH2+723.5m处为灌溉水渠,渠宽约1.00m,水深约1.00m,该水渠按设计方案将进行回填;在YH2+840~YH2+920m为渠道,该渠道按设计方案将进行回填。场地内河渠水与地下水无直接关系。根据调查,河水近期最高水位高程为4.50m,历史洪水位高程为5.00m。场地周边未见污染源。

3、环境水的腐蚀性评价

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和气候特征,本场地环境类别属于Ⅱ类, 按地层渗透性影响属A型。

根据YHLZ32、YHLZ42、YHQZ34及YHLZ52四组地下水, YHQZ20、YHLZ45两组河水共六组水样分析结果表明(见附表8水质分析报告):场地内环境水化学类型为Na++Ca2++~ Cl-+SO42-型水。

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有关条款判定,场地环境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分析评价见表5-1及5-2。

环境水腐蚀性评价表表5-2

从表5-1及5-2判定结果表明,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有关条款判定时:环境水对混凝土不会产生结晶类腐蚀、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及分解类腐蚀,综合判定桥位区环境水对混凝土腐蚀等级为无腐蚀。

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有关条款判定,场地内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分析评价见表5-3、表5-4。

从表5-3判定结果表明,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有关条款判定时: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等级为弱腐蚀,在长期浸水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等级为微腐蚀,在干湿交替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等级为弱腐蚀。应按现行国标《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规定进行防护。

从表5-4判定结果表明,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有关条款判定时:场地内河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等级为微腐蚀,在长期浸水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等级为微腐蚀,在干湿交替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等级为微腐蚀。应按现行国标《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规定进行防护。

注:按环境类型,对混凝土结构评价在无干湿交替条件下时,表中硫酸盐评价标准数值应乘以1.3的系数

根据此次勘察时在YHLZ33、YHQZ24钻孔取的①素填土、在YHQZ34孔取的②粉质粘土(1)共三组土样进行土壤浸出液分析(见附表9的土壤浸出液分析报告表)。从表5-5判定结果表明,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有关条款判定时:地基土按结晶类腐蚀评价时对混凝土无腐蚀,按分解类腐蚀评价时对混凝土无腐蚀,按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评价时对混凝土无腐蚀,该路段地基土对混凝土综合评价腐蚀等级为无腐蚀,防护措施按常规防护;依据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有关条款判定,场地内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等级为微腐蚀。应按现行国标《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规定进行防护。

四、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1、建筑场地类别判定

根据场地内YHQZ25、YHQZ30孔进行场地土层剪切波速测试,各岩土层剪切波速值见下表6,场地类别划分见下表7,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6条表4.1.6的划分方法,该建筑场地综合类别为Ⅱ类,其相应特征周期为0.45s。详见附件1《莆田市玉湖片区玉湖路(一期)场地土层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2、抗震设防烈度及场地特征周期

根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莆田市荔城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根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5.1.4-2,拟建场地特征周期为0.45s。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5.1.3条该道路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表3.1.2拟建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B类,应进行E1及E2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

3、砂土液化与软土震陷问题

场地内存在③淤泥(1)、⑤-1淤泥(2),但其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值大于震陷临界等效剪切波速(90m/s),根据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5.7.11条条文说明判定,③淤泥(1)、⑤-1淤泥(2)在7度抗震设防烈度下可不考虑软土震陷问题。

场地内存在较厚的④中砂(1)及⑥-1中砂(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规定,计算饱和砂土液化指数的公式:

I lE=∑(1- N i/ N cri)·d i·w i 。

路基孔砂土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见附表6,按各试验孔计算的液化指数结果I lE介于0.96~11.06,平均值为4.2;结合场地的地质地貌地质条件,综合评价确定场地液化等级为轻微液化。

桥梁孔砂土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见附表7,按各试验孔计算的液化指数结果I lE介于0.37~17.59,平均值为4.7,结合场地的地貌地质条件,综合评价确定场地液化等级为轻微液化。

故该道路场地液化等级综合评定为轻微液化。

4、建筑抗震地段划分

场地内分布有软弱土①素填土及③淤泥(1)、⑤-1淤泥(2),道路均为填方,桥梁河道处存在岸坡,根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1条判定,本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五、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一)建设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及本次勘察结果,场地及附近范围内未发现严重影响本工程建设的滑坡、泥石流、构造断裂、岩溶、危岩和崩塌、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存在,且无埋藏的河道、沟浜、防空洞、洞穴等对工程不利的地下埋藏障碍物,沿线地下水、地表水对路基稳定性不会产生较大影响,场地及河岸相对较稳定,场地范围内虽存在较厚的软弱土,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但采用桩基础穿越软土或对软土进行改良后,沿线路基稳定,桥(涵)位区地基稳定,场地适宜本工程建设。

(二)各岩土层的岩土性能评价

经勘察查明场地内地基土在勘察深度范围内为①素填土、②粉质粘土(1)、③淤泥(1)、④中砂(1)、⑤-1淤泥(2)、⑥-1中砂(2)、⑥卵石、⑧全风化花岗岩、⑨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⑨-1碎屑状强风化花岗岩、⑩-1碎块状强风化辉绿岩、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及⑾中风化花岗岩。各岩土层的工程性能分析评价如下。

①素填土: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为60kPa,承载力低,土质不均匀,层位不稳定,工程性能差。路基土干湿类型为中湿土。

②粉质粘土(1):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为120KPa, 属中等~高压缩性土,工程性能一般,层位不稳定,厚度薄,为非均匀性地基。路基土干湿类型为过湿土。

③淤泥(1):为高灵敏度、高含水量、高压缩性、低强度软弱土层。路基土干湿类型为过湿土。

④中砂(1):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为150KPa, 呈松散~中密状态,力学性能变化大,工程力学性能一般、均匀性差。在7度地震烈度作用下会产生轻微液化。路基土干湿类型为过湿土。

⑤-1淤泥(2):为高灵敏度、高含水量、高压缩性、低强度软弱土层。路基土干湿类型为过湿土。

⑥-1中砂(2):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为180KPa, 呈稍密状态,工程力学性能一般、均匀性差。在7度地震烈度作用下会产生轻微液化。路基土干湿类型为过湿土。

⑥卵石: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为300KPa,属低压缩性土,层位较稳定,具一定层厚度,厚度变化较大,工程性能较好,垂直方向上粗颗粒分布不均匀,其工程性能均匀性较差,为非均匀性地基。

⑧全风化花岗岩: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为350KPa, 工程性能较好,未发现有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夹层。但遇水易崩解和软化,扰动后会降低其工程性能,层面坡度局部大于10%,为非均匀性地基。

⑨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为450KPa, 层位稳定,厚度变化大,为场地勘察范围内工程力学性能较好土层,未发现洞穴、临空面软弱岩层。但该层层顶埋深变化大,层面坡度局部大于10%,为非均匀性地基。

⑨-1碎屑状强风化花岗岩: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为500KPa,层位不稳定,为场地勘察范围内工程力学性能较好土层,未发现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岩层。但该层层顶埋深变化大,层面坡度局部大于10%,局部地段缺失,为非均匀性地基。

⑩-1碎块状强风化辉绿岩: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为550KPa,工程力学性能好,未发现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夹层。层位不稳定,风化不均匀,本次勘探范围内仅分布在YHQZ15、YHQZ22、YHQZ29钻孔,为非均匀性地基。

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为550KPa,为场地勘察范围内工程力学性能较好土层,未发现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岩层。但该层层顶埋深变化大,层位不稳定,层面坡度局部大于10%,局部地段缺失,为非均匀性地基。

⑾中风化花岗岩: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为3000KPa,层位稳定,厚度大于6.00m,为场地勘察范围内工程力学性能最好土层,未发现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岩层。但该层层顶埋深变化大,层面坡度局部大于10%,本次勘探仅在桥梁孔YHQZ14、YHQZ17、YHQZ18、YHQZ22~YHQZ24、YHQZ28~YHQZ36等钻孔有揭露为稳定岩体。

根据本次勘察钻探揭露,地基的岩土层主要由第四纪覆盖土层及风化程度差异的花岗岩基岩组成,从各岩土层空间分布特征看,平面上各岩土层分布较均匀,垂向上各土层及风化岩层厚度变化大、层面坡度大,同时各风化岩层的力学强度、性状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故地基存在不均匀性。

(三)、道路工程

1、道路路基的选择

综合考虑沿线路段路基土的特征、道路路面设计标高以及经济性等因素,该路段现地面标高为0.16~5.56m,路面设计标高为5.36~9.40m,沿线路段均属填方路段。该路段地面平整至设计路面标高后,路基土主要由回填土、①素填土、②粉质粘土(1)、③淤泥(1)及④中砂(1)组成。可选经分层压实、机械碾压后的回填土和①素填土、②粉质粘土(1)以及经处理后的③淤泥(1)作为路基。③淤泥(1)宜采用水泥搅拌桩(湿法),或粉喷桩进行软基改良处理,采用此法处理较快。也可采用塑料板排水法或砂井排水法进行处理,并经堆载预压使其排水固结,达到提高承载力的目的。塑料板及砂井打入深度宜穿透③淤泥(1),普通砂井直径可取300~500mm,袋装砂井直径可取70~120mm,但此法固结周期长。软土处理后的效果应按有关规范进行检验。回填土的压实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路堤土回填及其支护

该路段现地面标高均低于路面设计标高,路基施工时需进行回填处理。路段路堤土回填及其支护如下所述:

沿线路段均为填方,回填厚度为0.21~5.78m,道路形成后将在路两侧形成回填土人工边坡,回填段两侧宜采用重力式(砌石)挡土墙进行支护,挡土墙持力层可选②粉质粘土(1)及经处理后的③淤泥(1),墙基入土深度应不小于1.00m,墙脚处适当设置排水沟,回填土层应进行分层压实。对回填厚度小于1.00m边坡也可采用浆砌片石护坡。路基填土前,原地面上杂草、树根、农作物残根、腐殖土、垃圾、河道淤积土等必须全部清除,对该路段的表层①素填土应进行压实处理;在水沟处回填时宜采用抛石挤淤法回填。

挡土墙的抗滑、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其土的侧压力建议采用主动土压力。有关挡土墙结构设计中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见表8。

3、路基排水

沿线路段地下水水位均低于路面设计标高,可不考虑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但应考虑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对路基的影响,路基地表排水可沿路段两侧设置边沟或排水沟等设施并与路面排水、路基防护措施等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

挡土墙结构设计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表8

(四)桥梁工程

1、桥梁基础选型分析及持力层选择

拟建玉湖路YH1+013m及YH2+660m桥梁最大墩位荷载为3500KN,同时考虑桥梁主要受动荷载力影响,加上风力、地震力水平荷载作用,基础承受一定的上拔作用,为确保该桥梁基础稳定性及解决差异沉降问题,同时综合考虑地基土结构特征及场地交通条件(大型机械不易到达场地)、工期、经济费用及建筑安全性等因素。拟建桥梁基础型式可选用桩基础,⑨-1碎屑状强风化花岗岩、⑩-1碎块状强风化辉绿岩、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或⑾中风化花岗岩可作为拟建桥梁的桩基持力层,桩基础型式宜选用冲(钻)孔灌注桩。桩基承台埋深应符合(JTGD63-2007)第5.1.3条规定。

2、沉桩可行性分析

冲(钻)孔灌注桩具有穿透能力强,单桩承载力高,为排土桩,不会产生挤土效应。但其施工工艺较复杂,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泥浆,应考虑外运避免污染环境。场地内存在③淤泥(1)及⑥卵石,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孔壁坍塌问题,施工中应加强泥浆护壁,采取适当措施,该桩型较易成桩。采用此种桩型,应选择富有经验、技术力量雄厚、现场管理水平较高的施工单位。施工中应加强沉渣控制,加强泥浆排放管理,施工中产生的废浆不应直接排入河、水渠内,防止污染环境。桩径建议采用Ф1000~1500mm,对于⑨-1碎屑状强风化花岗岩、⑩

-1碎块状强风化辉绿岩、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不宜小于1D 。对于⑾中风化花岗岩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不宜小于0.5m 。

桩基设计参数一览表 表9

i k ξn rk 3、场地各岩土层的主要桩基设计参数

根据地基土的力学性能以及拟建物的性质,参照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并结合当地建筑施工经验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综合分析研究,确定其桩基础设计参数可按表9选用。 4、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估算 冲(钻)孔灌注桩:

冲(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容许值采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5.3.3公式计算:

冲(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容许值:[R a ]=

2

1 u ∑

=n

i 1

l

i q ik +A p q r ,(5.3.3-1)

桩端处土的容许值承载力计算公式:q r =m 0λ{[f a0]+k 2r 2(h-3)};(5.3.3-2) 嵌岩桩承载力容许值计算公式[R a ]= c 1A p f rk +u Σc 2i h i f rki + 21

ζs u Σl i q ik (5.3.4)。

以YHQZ25孔为例,采用⑨-1碎屑状强风化花岗岩作为桩尖持力层,设桩长为35.10m ,桩径为1.50m ,经估算[R a ]=9721.89KN 。

以YHQZ34孔为例,采用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作为桩尖持力层,设桩长为

32.30m ,桩径为1.50m ,冲(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容许值采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5.3.3公式计算,经估算[R a ]=9079.98KN 。

以YHQZ36孔为例,采用⑾中风化花岗岩作为桩尖持力层,设桩长为33.20m ,桩径为1.00m ,冲(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容许值采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5.3.4公式计算,经估算[R a ]=20894.73KN 。

以YHQZ25、YHQZ34、YHQZ36钻孔为例,进行冲(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容许值估算见表10(计算时未考虑负摩阻力的影响):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容许值估算表 表10

注:5、桥梁变形预测

拟建YH1+013m 及YH2+660m 桥梁。桥梁变形主要由地基土的不均匀性引起的沉降变形不均匀。拟建桥梁基础采用桩基,持力层选用⑨-1碎屑状强风化花岗岩、⑩-1碎块状强风化辉绿岩、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或⑾中风化花岗岩,力学强度高,压缩性低,桩基沉降变形相对小。但仍应考虑桩基施工因素对桩基沉降的差异影响,如钻(冲)孔桩的沉渣厚度控制等,施工中应做好关键工序的验收和把关。

桥梁现河岸两侧均处于稳定状态,河水对河岸不产生冲刷影响,桥梁两岸的防洪措施,可采用浆砌石挡土墙防护。

在填方路基于桥梁接驳处易产生差异沉降,桥梁与路堤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其压实度应满足有关规定要求。

(五)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路沿线用地现状主要为耕地、空地,局部为果树及民房。工程施工前应做好青苗及果树赔偿工作,做好民房拆迁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道路施工均为填方路堤,其对周边环境会产生一些影响,沿线应做好截、排水导流及防洪工作,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

拟建玉湖路工程东端迎宾大道,同时该工程穿过村道,道路上来往车辆及行人较多,施工时不应将建筑材料堆放于路边,土、石方的运输不能撒落于道路上,以确

保车辆及行人的交通安全。

拟建桥梁场地周边50.00m范围内已建物已在拆迁,故基础施工时对周边已建物的影响较小。

桥址墩位位于沟岸及沟床上,应做好围堰,以确保施工安全,桩基础施工中产生的废浆应及时外运,严禁直接排入河道、水渠中,以免污染环境。施工时应做好安全警示标志。

(六)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

沿线路段均为填方路段,路基施工可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拟建桥梁桩基础采用冲(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考虑地下水会稀释泥浆,降低泥浆性能,易产生塌孔事故,故应采取护壁措施及调配泥浆性能,以免地下水稀释降低泥浆性能,防止塌孔。冲(钻)孔灌注桩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浇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含砂率≤8%;粘度≤28s。桩基设计时应考虑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七)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及其对桩基的危害程度分析

场地内未发现危及拟建场地稳定性的活动断裂、滑坡、地面沉降、岩溶、崩塌和危岩、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

桥址场地中分布有填土、淤泥及风化岩特殊性岩土。填土为软弱土,淤泥为高灵敏度、高含水量、高压缩性、低强度软弱土,在外加荷载作用下,均易产生压缩变形,对桩基易产生负摩阻力引起下拉荷载,设计应考虑其影响,施工中应采取减少负摩阻力措施。风化岩具遇水易崩解和软化,强度降低等特点。对本工程所建议的冲(钻)孔灌注桩有一定影响,应考虑地下水作用效应,冲(钻)孔桩施工中应采取措施避免桩孔长时间水浸泡。

冲(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应合理选择成孔钻孔机具,并在桩身浇注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桩身质量,对处在淤泥层中的桩身段,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配筋,以提高桩身强度及抗震弯曲能力。

(八)桩基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冲(钻)孔灌注桩为排土桩,废浆排放量大,易污染环境,并且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桩周土层、桩端持力层容易长时间泡水而软化,从而降低承载力,采用泥浆护壁,泥皮会影响侧摩阻力发挥,冲(钻)孔灌注桩桩身质量不易控制,常出现桩端沉渣厚度过大、缩径、夹泥等施工质量而影响桩身承载力,沉渣厚度大小难于控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桩基质量,如:

(1)正式施工前宜进行试桩,通过试桩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与设备,确定管理好的施工队伍。

(2)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泥浆比重、粘度、冲程等参数,防止粘性土缩孔、糊钻,同时应防止桩孔长时间长浸泡,造成孔壁软化,塌孔,增

加清渣难度,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 m以上。

(3)施工中应采取有效的二次清孔措施,控制沉渣厚度,沉渣厚度应采用多点测定或专用测渣仪器,沉渣厚度应小于5cm。

(4)桩基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桩基质量检测,冲(钻)孔灌注桩应对成孔后清孔、钢筋笼制作及安放、混凝土搅拌及灌注等工序应质量检查。

(5)成桩后应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试验(一般为总桩数的1%,并不少于3根)和桩身动测检验,对灌注桩还应进行桩身质量及完整性检测,如采用超声波测试及钻取岩芯检测法,其数量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本次勘察,达到详勘要求,所提勘察成果可以作为施工图阶段设计依据。

2、沿线场地及附近范围内未发现严重影响本工程建设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存在,场地及河岸相对较稳定,地下水及地表水对路基稳定性不影响,场地范围内虽存在较厚的软弱土,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但采用桩基础穿越软土或对软土进行改良后,对桥位区岸堤加固后,沿线路基及桥(涵)位区地基相对稳定,场地适宜本工程建设。

3、根据现场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及当地经验提出该路段上各土层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如表4所示。

4、全线路段均为填方路段,对于河道宜采用抛石挤淤法回填,回填土层应进行分层压实,可选经分层压实、机械碾压后的回填土和①素填土、②粉质粘土(1)以及经处理后的③淤泥(1)或④中砂(1)作为路基。软基改良处理方法宜采用水泥搅拌桩(湿法)或粉喷桩。全线路段为填方,此段回填厚度为0.21~5.78m,道路形成后将在路两侧形成回填土人工边坡,回填段两侧宜采用重力式挡土墙进行支护,对回填深度小于1.00m边坡也可采用浆砌片石护坡。挡土墙持力层可选择②粉质粘土(1)及经处理后的③淤泥(1),墙基入土深度应不小于1.00m,墙脚处适当设置排水沟。

路基填土前,原地面上杂草、树根、农作物残根、腐殖土、垃圾等必须全部清除。

5、YH1+013m及YH2+660m桥梁基础型式可选用桩基础,以⑨-1碎屑状强风化花岗岩、⑩-1碎块状强风化辉绿岩、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或⑾中风化花岗岩作为拟建桥梁的桩基持力层,桩基础型式宜选用冲(钻)孔灌注桩。以⑨-1碎屑状强风化花岗岩、⑩-1碎块状强风化辉绿岩、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作为拟建桥梁的桩基持力层时桩端全断面应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D ,以⑾中风化花岗岩作为拟建桥梁的桩基持力层时桩端全断面应进入持力层不小于0.50m。有关桩基设计参数见表7。

7、拟建建筑场地抗震类别为Ⅱ类,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莆田市荔城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场地特征周期为0.45s。拟建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B类,应进行E1及E2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

8、场地内存在饱和中砂层,综合评价确定场地液化等级为轻微液化。

9、沿线路段地表水系一般不会对路基产生较大冲刷影响,路基排水宜在路两侧设置排水沟。沿线地下水水位均位于路面设计标高以下,地下水对路基的稳定性一般不会产生影响。场地内河渠水与地下水无直接关系。

10、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有关条款判定时:场地内环境水对混凝土不会产生结晶类腐蚀、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及分解类腐蚀,综合判定桥位区环境水对混凝土腐蚀等级为无腐蚀。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有关条款判定时: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等级为微腐蚀,在长期浸水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等级为微腐蚀,在干湿交替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等级为弱腐蚀。场地内河水及塘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等级为微腐蚀,在长期浸水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等级为微腐蚀,在干湿交替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等级为弱腐蚀。场地内地下水以上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等级为微腐蚀。应按现行国标《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规定进行防护。(二)建议

1、填方路段施工时,应把好回填材料关,同时应分层铺垫、压实、分层质量检验。填方路段施工时,路基填土前,原地面上杂草、树根、农作物残根、腐殖土、垃圾等必须全部清除。在水稻田地段修筑填土路堤时,应先挖纵、横明沟、疏干积水,挖除淤泥和清除稻根及腐殖土,压实后再填筑土方。沟槽地段,必要时应将松土翻挖,打碎土块,然后分层回填整平压实。路基范围内的所有的沟、浜和水塘的处理须筑坝抽水,清除淤泥。遇淤泥较深无法彻底清除时,可采用抛石挤淤的措施。对场地内原有的填土应重新分层压实并满足设计要求。

2、施工过程宜进行必要的信息化监测,并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变形验算指标见表3-1、3-2。

3、软土处理后的效果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测。

4、基础施工时应加强验槽及试桩工作,同时严格按有关桩基施工规程规范进行。

5、单桩承载力容许值应通过现场静载试验确定。工程桩的检验,应符合有关规定。

6、桩基设计中应考虑负摩阻力的影响,采用冲(钻)孔灌注桩,桩长应以标高控制为主。终孔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

7、建议加强桥两岸的防洪措施,可采用两岸浆砌石挡土墙防护。

8、应注意控制填方路基于桥梁接驳处的差异沉降。涵洞及桥梁与路堤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路基压实度不应少于96%,同时应综合考虑填料强度,地基处理,台背防排水系统的相互协调。

9、鉴于施工时场地尚未全部开挖整平,本次勘察时部分钻孔位置有移位,且场地内主要持力层层面坡度部份大于10%,对于加密勘探点经与业主协商后,建议在施工阶段必要时进行施工勘察。

10、建议施工前应跟各部门联系查明沿线分布情况,并对埋设的各管线(道)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所有已有管线的正常使用后方可进行施工。

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第一章、前言 一、勘察目的与任务 受石狮市市政建设管理处的委托,我院承接了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目的是查明沿线工程地质条件,为路基设计、边坡的稳定性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施工设计排水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体任务为: (1)、查明沿线各地段地质构造,岩土类型,各岩土层的空间揭露规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2)、查明不良地质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揭露范围、发生和诱发条件等,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 (3)、查明地下水的类型、水位、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积水时间以及排水条件,查明沿线路基的湿度状况提供划分干湿类型所需的参数;并判定地下水和地表水对路基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及稳定性影响; (4)、查明沿线暗埋的河、湖、沟、坑和坟场的揭露情况,回填土的土类、厚度及密实度,判定场地地震效应等。 (5)、未尽事宜详见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订本)及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等有关规范要求。 二、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 (1)勘察合同及委托技术要求; (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

订本); (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2008年修订本); (5)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7)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8)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9)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10)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1)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12)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3)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14)福建省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 (15)福建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 (1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等。 三、拟建工程概述 拟建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本次施工路段从K0+036.074至K1+165.795,道路全长为1129.721m,;道路设计起点坐标(X=35809.166 Y=14831.661),终点坐标(X=35519.613 Y=16014.400),设计起点位于濠江路,桩号为K0+000,设计路面标高为23.75m,西北至东南走向,终点相交于东环路,桩号K1+165.795,设计路面标高为40.89m;为城市Ⅱ级主干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行车速度为40 km/h,设计荷载城-A,设计年限30年,设计道路宽为26m,双向四车道,两侧设人行道,路面交通等级为轻等级,轴载标准BZZ-100,

桥梁勘察报告

1 概述 1.1工程概况 随着鄂尔多斯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鄂尔多斯市成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成为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区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为继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原工业发展中总量小、增长粗放、发展缓慢、污染严重、科技含量较低等问题,鄂尔多斯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建立东胜区机械装备业制造基地,以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六个高”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推进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产业集群,开创工业化发展的新局面。 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位于东胜区罕台镇境内,场地内地势较为平缓,略呈缓坡状起伏。距康巴什新区9km,东距210国道0.7km,南距青春山50万伏变电站2.8km,西至补洞沟河沿,北至打坝渠,面积约为25km2。本次实施的基础设施包括产业区内道路、场平、供水、供热、供电、供气、排污及处理、排水(雨水)、通信、弱电、绿化等项目。拟建桥梁位于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内,为该工程的子项之一。四座桥梁横跨区内唯一季节性雨水冲沟——补洞沟,连接补洞沟两岸待建道路。 受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经济贸易局委托,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机械装备业制造基地项目补洞沟桥梁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根据设计要求,本次勘察分两个阶段进行。初步勘察野外工作开

始于2007年11月14日,结束于2007年12月4日,历时21天,对拟建补洞沟1桥、2桥、3桥及4桥进行初步岩土工程勘察

;2008年3月6日,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对本工程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拟建补洞沟4桥由于桥位更改,不在本次详细勘察任务之列,故我院对补洞沟1~3号桥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为保证成果资料的完整性与统一性,满足设计部门的使用要求与方便,我院综合初步勘察与详细勘察成果,编制本报告书。 1.2勘察目的与任务 根据拟建工程方案设计及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按照《市政工程勘察规范》,拟建场地为Ⅱ类,拟建桥梁为中桥;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确定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拟建主要构(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综合分析确定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本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按详细勘察要求进行,其目的是为本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地基基础设计及工程施工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和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依据相应规范要求,结合拟建场地地质条件及拟建工程特点,确定本工程勘察工作的具体任务为:(1)调查了解拟建桥位场地的地形地貌与环境地质条件,详细查明拟建场地是否存在不良地质作用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以及对工程安全和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对场地的稳定性做出评价,提出防治或整治措施的建议。

市政道路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市政道路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点击此处下载全文) 资料目录 ?勘察基本情况 ?工程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 ?地层岩性 ?区域地质构造 ?地震 ?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评价 ?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 ?路基工程地质评价 ?管涵工程地质评价 ?水文地质评价 ?岩土设计计算参数评价 ?深路堑稳定性评价

沿线筑路材料质量、储量评价 内容简介 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工程地质评价】 填方路基段工程地质评价 LK0+220~LK0+260段地基土表层为种植土②,厚约0.7米;其下为软塑含砂中液限黏质土③-1,厚2.0~3.5米;再下为硬塑含砂中液限黏质土③-2,厚度3. 6~大于4.5米。表层种植土②应清除,软塑含砂中液限黏质土③-1压缩性较高,分布厚度较大,清除较困难,宜进行地基处理,以处理后的复合地基作为路基持力层。该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为120kPa,回弹模量为13.2MPa。 …… 路堑段地基及边坡工程地质评价 LK0~LK0+220段含砂中液限黏质土④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为250kP a;基岩全风化层⑤-1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为240kPa。地基土均可作为路基持力层。路堑边坡为土质边坡,边坡最高处为17.7米,建议分三级放坡,采用锚杆混凝土框架植物防护,其放坡坡率宜缓于1:1。 …… 管涵工程地质评价 表层种植土②与软塑含砂中液限黏质土③-1应清除,其下硬塑含砂中液限黏质土③-2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为200kPa,可作为管涵持力层。 ……

含:原状地形图、柱状图42张、地质纵断面图14张、地质平面图7张、公路勘察图例、路堑路堤管涵综合地质说明8张、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填方地段工程地质评价表、路堑边坡工程地质评价表、涵洞(通道)工程地质评价表、岩土的力学指标推荐值、土的动力触探试验成果总表 道路工程地质勘察要点 受建设方委托,对此道路工程提出如下地质勘察要点: 一、勘察范围 本工程为城市主干道,标准路幅宽度为60m,西起湘芸路,东至西环线西辅道,道路全长2133.182米,平面图见附图。 二、勘察任务 通过勘察,应对沿线各地段路基的稳定性和岩土性质作出工程地质评价,为路基设计、确定设计回弹模量、路面设计、路基压实、防护与加固、路基排水、管道基础设计、地基处理、深基开挖、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岸坡设计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勘察内容 1、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 2、查明治线地段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特征,查明各类土层的类型、性质及其空间分布,查明基岩风化层厚度、分布界线及风化破碎程度,提出承载力指标,沿山地段应查明对设计和施工方案有影响的基岩。 3、查明沿线各地段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范围,发生和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整治措施的建议和必要的防治工程设计参数。 4、查明沿线各地段路基的湿度状况,提供划分土基干湿类型所需参数。 5、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查明含水层范围,颗粒组成,渗透系数、补给来源,并提供施工降水设计参数,评价承压水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 6、查明沿线各地段暗埋的河、湖、沟、坑的分布范围,埋深及其覆盖层的工程地质特性。 7、调查了解地下埋设物加填土的土类、厚度及其密实度。 四、布孔原则

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第一章、前言 一、勘察目的与任务 受石狮市市政建设管理处的委托,我院承接了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目的是查明沿线工程地质条件,为路基设计、边坡的稳定性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施工设计排水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体任务为: (1)、查明沿线各地段地质构造,岩土类型,各岩土层的空间揭露规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2)、查明不良地质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揭露范围、发生和诱发条件等,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 (3)、查明地下水的类型、水位、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积水时间以及排水条件,查明沿线路基的湿度状况提供划分干湿类型所需的参数;并判定地下水和地表水对路基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及稳定性影响; (4)、查明沿线暗埋的河、湖、沟、坑和坟场的揭露情况,回填土的土类、厚度及密实度,判定场地地震效应等。 (5)、未尽事宜详见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订本)及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等有关规范要求。 二、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 (1)勘察合同及委托技术要求; (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订本); (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2008年修订本); (5)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7)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市政道路岩土勘察报告2015.10

xx市产业示范区 xx路(xxx~xxx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工程概述 本次勘察的xx市产业示范区xx路(xxx~xx路),道路总长约1953.984米,设计里程桩号K0+000- K19+53.984,呈南北向,设计道路宽24m,拟建道路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属支路,市政建设场地类别为II类,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岩土条件复杂等级为二级,市政工程勘察等级乙级。 我院受园区管委会委托,承接了该道路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 二、勘察目的和任务要求 1、勘察依据 (1)勘察合同及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 (2)《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 (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6)《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2013);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8)《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 (1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0年版)。 2、勘察的目的、要求

(1)查明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 (2)查明道路沿线的岩土的类型、性质及其分布; (3)提供道路沿线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地基承载力; (4)实测地下水位,并查明道路沿线各地段的地下水类型、来源、水位、排水条件及对路基稳定性影响; (5)查明沿线暗埋的河、湖、沟、坑的分布; (6)查明沿线各路段路基干湿状况,提供划分土基干湿类型所需参数; (7)对地表水及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进行评价; (8)查明道路沿线不良地质现象成因、类型、性质及空间分布等; (9)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10)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3、工程进程 (1)准备工作:2015年3月20日~2015年3月20日 (2)野外作业:2015年3月21日~2015年3月30日 (3)室内试验:2015年3月29日~2015年3月31日 (4)资料整编:2015年3月29日~2015年4月1日 (5)提交报告:2015年4月1日 4、勘察工作 (1)勘察工作方法 本次勘察方法主要有:钻探、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等。各勘探孔定位采用全站仪测放,原位测试主要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取土样采用厚壁敞口取土器,取样方法采用重锤少击法。室内试验主要对土样进行了常规试验、膨胀四项。 (2)勘探点布置及勘察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勘探点布置根据设计院要求沿道路中心、边线交叉布置,中线间距50.0m。遇水塘、沟增加钻孔,共布置勘探孔48个,本次道路线路勘察实际完成勘探孔48个,其中取土孔17个,标贯孔8个,鉴别孔23个,外业采用XY-1型工程钻机、小螺纹钻施工。 道路勘探工作量一览表表1

道路勘察报告

道路勘察报告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宜宾临港纵一路(220KV高压线迁改路 径通道)道路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 告 工程编号: 勘察起止时间:2012年05月24日~2012年06月04日 提交单位: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赵翔 技术负责人:康景文 审定人:陈麟 审核人:颜光辉

工程负责人:余超贵 报告编写人:聂俊 提交日期: 2012年06月15日 中国建筑西察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 目录

1.概述 工程概况 勘察目的、任务及工作依据 勘察工作布置及方法 完成的勘察工作量 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2.工程地质条件 自然地理特征 区域地质概况 地层结构 水文地质条件 水和土的腐蚀性分析评价不良地质作用及埋藏物情况3.岩土的测试成果 标准贯入试验 室内试验 击实试验 4.场地地震效应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场地和场地土的分类 砂土液化评价 5.岩土工程评价 拟建场地的稳定性 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路段区土基的干湿类型评价 地层工程特性评价 路基工程地质评价 6.结论与建议 附件: 1.综合图例 1张 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张 3.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4张 4.工程地质横断面图 6张 5.岩土测试报告 1份 宜宾临港纵一路(220KV高压线迁改路径通道)道路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概述 工程概况 拟建的宜宾临港纵一路(220KV高压线迁改路径通道)道路工程,位于宜宾市临港工业园内,地处沙坪镇百胜村。本工程为1条规划城市道路,详情见表。该工程业主为宜宾临港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受四川中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拟建的道路作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勘察道路情况说明表表 勘察目的、任务及工作依据

(完整word版)城市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星子县西湖新区道路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前言 1.1 工程概况 拟建的星子县西湖新区道路工程,全长约2500米,路基宽度为18米,道路等级Ⅲ级城市次干道,设计行车速度20km/h。工程主要内容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 1.2 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 1.2.1 勘察目的 为星子西湖新区道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提供详尽的地质勘察资料,对道路修建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适宜性评价,提供道路区域内的岩土的设计参数。 为道路中的桥梁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提供详尽的地质勘察资料。对建桥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适宜性评价,提供桥型方案的基础类型、基底设置高程、地基岩土的设计参数。 1.2.2 勘察任务 1 查明场地土层成层条件和分布规律、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空间分布特点及地基土层岩土工程特性,为本工程设计、地基整体稳定性分析等工作提供地层分布资料和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指标。 2 查明有无影响本工程建设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若存在,分析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预测其发展趋势,并评价其对本工程建设的影响。 3 查明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基本规律,以及场区历年最高、最低地下水位标高,并分析其对本工程设计与施工可能产生的影响,判定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的腐蚀性。 4 划分场地类别,查明有关砂土、粉土的地震液化可能性,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作出评价。

5 查明场地周围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 6 对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特性作出评价,结合本工程性质,对基础型式及相应的持力层进行分析论证。 7 查明本区域场地气象条件,包括降雨、温度等情况。 1.2.3 勘察技术要求 建设单位提出的技术要求如下: 1.勘察范围和钻孔布置 勘察范围为星子县西湖新区道路及桥梁部分,道路部分,孔位一般布设在道路中线,遇特殊地段,如水塘、小河等路段适当加布孔位。 桥梁部分孔位布设在桥梁墩台的原位处,拟建桥梁为3×10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桥,共设桥台两个,桥墩一个。 钻孔坐标见附表,另附勘探孔位平面图。 2. 钻孔深度 道路部分要求单孔总钻孔深度一般情况下不大于8米。 桥梁部分要求探明中风化或微风化层分布,钻孔进入中风化或微风化层深度不小于8米,总钻孔深度一般不大于30米。当土层深度变化较大及不能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时,勘察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钻孔和适当延长钻孔深度(增加钻孔和延长钻孔深度前请通知设计方,经双方共同研究后决定)。 3.取土样 原则上各土层均需取土样,一般要求每1~2m取一组试样。 4.室内土工试验内容 天然含水量、比重、容重、孔隙比、液限、塑限、非粘性土颗分;压缩系数、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渗透系数和固结系数、c、φ值、土的承载比试验(CBR值)、土的击实试验、有机质含量及易溶盐含量试验等。 5.现场原位测试 标准贯入试验:根据本工程需要布置标准贯入试验孔,各土层均须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竖向间距按地层特点和土的均匀程度确定。 静力触探试验:确定各土层的强度及桩周摩阻力、桩端承载力标准值;若为岩层,需提供岩石饱和含水率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

道路勘察报告

道路勘察报告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拟建“北二环线”是二环线的重要部分,位于贵阳市北面金阳新区、白云区、云岩区、乌当区范围,起于金阳新区东北面,起点于210国道与金朱路交叉口,经大关村、黑石头村、偏坡村,至新天大道。起点中桩里程:K0+000(坐标:X=365806.5533,Y= 2950262.9530);终点中桩里程:K12+600(坐标:X= 2946262.947,Y= 374191.701),全长12.6Km。拟建道路沿线设四个立交工程;隧道2座,共长2110.0m;桥梁八座,共长2130.0m。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设计。 受“贵阳金阳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北二环线主线段(K0+000~K4+180)路基及桥梁进行勘察。本次勘察范围为主线路基(K1+240~K3+220段)段道路工程,本次勘察范围里程为K1+240(坐标:X = 366957.6714,Y = 2949918.4636);K3+220(坐标:X = 368728.7694,Y = 2950385.5493),全长1.8km。其中里程K1+260~K1+940段设置甲秀北路立交(K1+580~K1+620段为主线跨线桥),设计为城市Ⅰ级主干道,荷载汽20挂100,双向六车道,标准路段道路总宽34.0m,道路分为左右两幅,每幅宽12.0m,中间分隔带宽4.0m,设计基准期为30年。该段设计路面标高为1309.2~1268.59m,道路纵坡度0.32%~6.12%。 根据地表地质调查,该场地地质情况、地形地貌复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划分,拟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为岩溶强发育场地,场地复杂等级为一级,地基等级为二级,故本次勘察等级为甲级。 (二)勘察工作任务 受“贵阳金阳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了甲秀北路立交桥及匝道路基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根据委托勘察内容及《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等规范要求及设计提出的勘察要求结合建筑物的基本特征,本次勘察的要求如下: (1)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条件及其危害程度; (2)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的地层结构及其均匀性,以及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3)查明地表水流量、流向、最高洪水位标高、变幅情况;查明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 (4)划分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土类型和场地类别,评价场地区抗震条件。 (5)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的问题提出建议; (6)查明基岩的岩性、构造、岩面变化、风化程度,确定基岩坚硬程度、完整程度和基本质量等级,判别有无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岩层。 (7)查明各种岩溶洞隙和土洞的位置、规模、埋深,岩溶堆栈填物性状和地下水特征。 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有关规范,本次勘察的具体任务如下: (1)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构成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供相关设计参数。

[勘察报告a3]莆田市玉湖片区明珠路(一期)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拟建明珠路拟建的文龙路,南至拟建溪滨路,全长1953.098米,本次修建的明珠路(一期)为待建玉湖路至拟建溪滨路562.384米长路段,红线宽36~43米,设计行车速度50km/h,属于城市次干道。 拟建明珠路(一期)走向大致呈南北向,本次修建北端起点桩号为MZ1+390.714m,接拟建玉湖路,南端终点桩号为MZ1+953.098m接溪滨路,路面设计高程为6.697~7.44m,坡度为0.313%~0.741%。该道路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荷载等级为标准轴载BZZ-100,其路面布置均采用双幅路型式,MZ1+390.714~MZ1+655.714m红线宽36米,MZ1+655.714~MZ1+953.098m红线宽43米。建成后主要为配套玉湖片区服务。 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第2.0.4条,本市政工程建设场地分类为Ⅱ类。我院受莆田市万科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对拟建明珠路(一期)工程场地进行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工作。依据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拟建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其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本次勘察目的是查明道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及路基土结构特点,提供路基土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设计参数,为设计提供必要的工程地质图件资料和评价依据。 本次勘察的具体任务及要求如下: 1、搜集附有标明坐标、道路走向、桩号和现状地形的道路工程总平面图。了解道路的类别,设计标高及宽度、路面类型、排水方式。 2、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 3、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措施。 4、查明沿线地段岩土层类型、分布情况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提供各岩土层的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5、判定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及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6、路基基础持力层的选择。 7、对地基的稳定性、适宜性作出评价。 8、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及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查明地表水的来源、水位,论证地表水、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判定环境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本次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为: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7、《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0、《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12、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和任务委托书的要求执行。 (三) 勘察方法、勘察工作量及主要工作质量评述 1. 勘察方法 本次勘察主要采用工程地质调查配合钻探、原位测试、取样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等手段进行。 2.勘察工作量 本次野外勘察我院采用XY-1型钻机2台套自2011年12月11日至2012年02月20日完成野外施工任务。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 3.主要工作质量评述 ①勘探点布置:本次勘察钻孔孔数及位置根据委托书的要求及拟建物的特征布设,共布设11个钻探孔,编号为MZLZ25~MZLZ35,均为控制孔,孔位沿道路中线布置。钻孔布置的网度和深度按《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及《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规范要求执行。 ②测量放点:勘探点坐标和高程的测定是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路线总平面图、

道路勘察报告模板

常熟市沿江开发区万和路道路、挡墙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目 第一部分 工程勘察文字报告 录
1 前言 .................................................... 2 1.1 工程概况 .............................................. 2 1.2 目的与任务 ............................................ 2 1.3 依据技术标准 .......................................... 2 1.4 外业施工概况 .......................................... 2 2 工作内容及方法 .......................................... 3 2.1 地面调绘 .............................................. 3 2.2 测量定位 .............................................. 3
第二部分 附图、表 1、勘探孔平面位置图 2、工程地质剖面图 3、钻孔柱状图 4、静力触探单孔曲线图
1、土层工程物理力学指标与建议设计参数一览表
2.3 钻探 .................................................. 3
2、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2.4 资料整理 .............................................. 3
3、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3 工程地质条件 ............................................ 3
4、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统计表
3.1 自然地理条件 .......................................... 3
5、分层固结试验曲线成果表
3.2 地层岩性 .............................................. 3
6、水质分析报告表
3.3 地震效应 .............................................. 4 3.4 水文地质条件 .......................................... 4 3.5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 4 4、路基与挡墙基础方案评价 ................................. 5 5、结论与建议 ............................................. 6
1

庆洪路K1 790中桥详细勘察报告(审核)

庆洪路K1+790中桥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为加速黄石黄金山开发区建设,黄石市拟新建黄金山开发区庆洪路K1+790中桥。 拟建庆洪路K1+790中桥起止桩号为(K1+767.00-K1+813.000),工程自北向南延伸,全长46m,桥面宽度40m。桥梁结构为2*20m空心板梁。拟建桥梁基础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受业主委托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自2015年8月23日开始,到2015年8月28日外业结束,总共完成了钻孔6个,采取原状土样14件,扰动土样1件(颗粒分析),利用单管采取岩样10组,满足了详细勘察的要求。拟建桥内主要建构筑物如下表1所示 庆洪路K1+790中桥工程一览表表1 本次勘察为庆洪路K1+790中桥的详细勘察。拟建桥梁单孔跨径20米,属中桥,拟建工程设计规模为中型市政工程。本工程中的桥梁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划分庆洪路K1+790中桥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其市政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目的与任务 本次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拟建桥梁的工程特点,查明地基的岩土条件,为确定桥梁基础方案的选定和编制该桥梁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等提供所需的岩土参数及有关结论和建议。 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有: 1、查明拟建工程场地的地层岩性及各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查明场地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作用的分布、规模、成因,分析发展趋势,评价其对拟建场地的影响,提出反制措施的建议。

2、查明场地的特殊性岩土、河湖沟坑及暗浜的分布范围,调查工程周边环境条件,分析评价其对设计与施工的影响。 3、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其和地表水的补排关系,提供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规律,根据需要分析评价其对工程的影响。 4、判定水、土对工程材料的腐蚀性。 5、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进行评价,提供抗震设计所需的有关参数。 6、对地基的工程性质、边坡稳定性等进行分析与评价。 7、对设计与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提供岩土工程技术建议和相关参数。 8、设计方对勘察的具体要求详见《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三)勘察依据的规范、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勘察) 《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TG D63-2007)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 《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2012) 其它现行有关规范、规定 (四)勘察过程与勘察工作量 1.本次勘察概况 由于本工程已初步选定嵌岩桩桩基方案,所布设的勘察孔均为控制性钻探孔,孔深以深入完整基岩面以下3-5倍桩且不小于5米,钻孔深度以不小于40m

勘察报告正文(最新)

第1章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五台县东冶镇东街村委拟建的东清苑小区位于五台县东冶镇,包括1栋11层、2栋7层、2栋6层住宅楼,均含一层地下室。2013年3月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详勘)。 本次勘察外业钻探工作始于2013年2月28日,至3月8日结束。室内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由我公司完成,土工试验于2013年3月16日结束,并提交了全部土工试验成果资料。内业资料整理及报告书编写工作于2013年3月21日结束。 1.2.场地地形 拟建场地东侧距居民楼(5~6层)约20~30m,西侧紧邻黄土陡崖(崖高约6m左右)。场地地势北高南低,勘探点实测高程最高767.54m,最低759.47m,最大高差8.07m。 1.3.拟建建筑物 本工程住宅楼小区平面呈反L形,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No.01)。拟建建筑物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及埋深等详见各拟建建筑物情况表(表1.2)。 各拟建建筑物情况表 表1.2

1.4.勘察目的及要求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以及相关规范,本次勘察的目的与要求为: 1.查明拟建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有无影响该工程安全与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其成因、分布、规模、发展趋势。对场地的稳定性与建筑适宜性做出评价。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做出评价。 2.查明拟建场地各建筑物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岩土类别、结构、岩土工程特性、各岩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以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3.查明拟建场地内是否存在湿陷性黄土,并对场地土的湿陷类型和地基的湿陷等级作出评价。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情况、类型、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幅度及规律,并对地下水与地下水位以上土体的腐蚀性作出评价。 5.对各建筑物建议经济合理的基础类型、地基处理方案或桩基方案,选择合理的桩尖持力层,分层提出桩周极限摩阻力与持力层的极限端阻力。 6.对基础埋深较大的建筑物提供基坑开挖、支护以及降低地下水的各种参数,并对其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 7.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第2章勘察工作 2.1.勘察依据 本次勘察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为: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XXXX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及勘察等级 1、工程概况 拟建“XXXXXX市政道路工程”为XXXXXX水库周边的路网工程,由道路一(路宽12m,道路长0.5879KM)、道路二(路宽15.5m,道路长 1.63KM)、道路三(路宽12m,道路长0.32KM)、道路四(路宽40m,道路长0.325528KM)、道路五(路宽16m,道路长0.214KM)及洛平新街(路宽43.5m,道路长 1.067KM)共6条道路组成,道路四及洛平新街设计为城市Ⅰ级主干道,其余为城市Ⅰ级次干道,路面设 计荷载标准为BZZ-100,道路分为左右两幅,设计基准期为20年。 受建设单位委托,本次勘察范围为道路四及道路五,道路四、五位于场区的南侧,几乎平行,距离约150m左右。其中道路四全长 0.325528KM,道路段起点中桩里程:K0+000(中桩坐标:X=2922355.217,Y=365668.869;中桩设计高程H=1125.00);终点中桩里程: K0+325.528(中桩坐标:X=2922418.343,Y=365988.218;中桩设计高程H=1115.30),道路五全长0.214258KM,道路段起点中桩里程: K0+000(中桩坐标:X=2922175.618,Y=365697.838;中桩设计高程H=1119.264);终点中桩里程:K0+214.258(中桩坐标:X=2922209.736,Y=365909.362;中桩设计高程H=1115.571),两段道路均无桥梁及隧道工程。 本工程建设单位为XXXXXXXX公司,设计单位为XXXXXXXXXXXXX公司。 2、勘察等级 根据现场踏勘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条规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确定如下: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勘察工程地质包括报告内容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勘察报告主要内容成都地质勘察报告 篇一:地勘报告包含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1)勘察目的、要求和任务; (2)拟建工程概述; (3)勘察方法和勘察任务布置; (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的描述与评价; (5)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6)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7)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 (8)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的预测、监控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9)必要的图件。

篇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重庆市城投公租房建设有限公司 经开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一、二组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一次性勘察) 重庆市勘测院 二○一二年十一月 重庆市城投公租房建设有限公司 经开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一、二组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院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参与人员:报告编写:审核:(一次性勘察)陈翰新教授级高工注册岩土工程师 冯永能教授级高工注册号:何忠良 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注册号: 何忠良、陈小平、陈永川、李沙、朱维、任亚飞陈小平高级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江景雄 教授级高工 注册号: 重庆市勘测院 建设部勘察综合类甲级证书号:311018-KJ 二○一二年十一月 . . 目录 4.2 环境边坡稳定性评价 .................................................................... ....................... 13 4.3 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 .................................................................... ....................... 16 4.4 小区道路 .................................................................... ........................................... 24 4.5 地基持力层及基础型式的选择 .................................................................... ....... 24 4.6 场地施工建议 ....................................................................

市政道路桥梁勘察报告-荒漠戈壁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工程名称:=======道路工程 工 程 号:============== =======研究院 ====年====月====日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第一部分:文字报告) 工程名称:===================道路工程 工 程 号: =============== 工程负责人: 审 核: 审 定: ==========研究院 ====年====月====日

目 录 1 前言 (1) 1.1 拟建工程概况 (1) 1.2 主要勘察依据 (1) 1.3 勘察目的及要求 (2) 1.4 勘察工作概况 (3) 1.4.1 勘察工作量布置 (3) 1.4.2 勘察工作方法 (4)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 2.1 区域地质资料 (4) 2.2 地形地貌 (5) 2.3 道路沿线地层的构成与特征 (5) 2.4 不良地质作用 (7) 3 气象与水文地质条件 (7) 3.1 气象资料 (7) 3.2 区域水文地质资料 (7) 3.3 地下水 (8) 4 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选用 (8) 4.1 原位测试指标统计 (8) 4.1.1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8) 4.2 室内试验指标统计 (8) 4.2.1 酸碱度和土腐蚀试验 (8) 4.2.2 卵石颗粒分析试验 (9) 5 岩土工程分析和评价 (9) 5.1 道路场地适宜性评价 (9) 5.2 路基土腐蚀性评价 (9) 5.3 路基土的干湿类型评价 (10) 5.4 路基土的压缩性及湿陷性评价 (10) 5.5 路基土的冻胀性评价 (10) 5.6 场地地基地震效应评价 (10) 5.6.1 场地类别 (10)

道路地勘报告

目录 1 前言................................................................ 1.1工程概况................................................. 1.2勘察目的................................................. 1.3勘察工作执行的依据及主要标准............... 1.4勘察方案布置 .......................................... 1.5勘察工作方法 .......................................... 1.6高程系统和坐标系统................................ 1.7完成工作量.............................................. 2 沿线自然地理慨况........................................ 2.1地形、地貌及环境条件............................. 2.3区域地质................................................. 2.4地震背景................................................... 2.5地基土的分布、构成与特征...................... 2.6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2.7水文地质条件............................................ 2.8场地与地基地震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