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哲学研究(二):以德为安与《论语》的“无为”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二○一八年第四期先秦哲学研究(二):以德为安与《论语》的“无为”

森舸澜著,史国强,闫怡恂译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系,不列颠哥伦比亚渥太华V6T 1Z2)

收稿日期:圆园18原02原01

作者简介:森舸澜(Edward Slingerland),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人,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中国思想与涉身认知

(Embodied Cognition )研究所所长、宗教史数据库主任,沈阳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先秦哲学、比较

宗教学与认知哲学研究。

①天作为统治者的概念具有隐喻性质,因为,

可以发号施令,也能喜怒哀乐,但天毕竟不是人,不能说话,没有情感,这种隐身的隐喻实体结构完全来自具体的社会关系领域。概念隐喻往往以文字的形式发生在意识层面,但概念隐喻的性质并未因此而发生变化。摘要:从表面上看,“无为”概念与儒家可谓风马牛,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借助隐喻研究法得以发现,“无为”是《论语》的核心理想。儒家提出漫长的修身过程,其最终目的即是拥抱“安”或自如自在的“宜”或“适”,如孔子七十自述达到的那种精神高度,即“从心所欲不逾矩”。“修”“技”等隐喻作为重点讨论,皆因它们是《论语》修身的一大特色。此外,孔子希望的那种无为至境,也将面对“无为悖论”的掣肘,即如何才能“无为”,因为在修身过程中,内在秉性的“质”和外在规范的“文”形成了彼此矛盾的紧张关系,进而使修身过程变得更为复杂。

关键词:《论语》;孔子;儒家;修身;“无为”;自发性

中图分类号:H05;C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50(2018)04-0117-13

“无为”二字在《论语》里仅仅出现一次———“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不过,在《论语》里还能找到与无为同属一个谱系的其他例证。其中最著名的大概是孔子说自己的那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这是无为的经典范例,无出其右者。主体(孔子)不再用力、不再控制,顺从自我(从心所欲)。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论语》表达“不再用力”的理念,是通过“安”字谱系的隐喻来完成的,往往与非自我意识(unselfconsciousness )(不知)共同构成隐喻,所谓非自我意识也是无为的第二标志。《论语》有时使用的隐喻更为普通,如“忘我”和“不知”,但用隐喻表达这方面的无为,却多用自发的“乐”:那种对身在其中的活动忘我的高兴状态。“乐”字一词多义,既指高兴,也指音乐,因其是双关语,所以也在乐/非自我意识和音乐/舞蹈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乐”原是描写无为的隐喻,最先在《论语》里出现,后来的儒者对其推崇备至。然而,在《论语》里,这一谱系的无为隐喻却和与其矛盾的隐喻共同存在,后者指用功、努力,甚

至对自然倾向施以暴力。下文将探讨各种无为隐

喻概念之间的关系,同时,透过孔子的入世哲学,发现“无为”隐喻与“用力”隐喻是以什么方式发生关联的。

一、拯救的使命

孔子感叹说:“予欲无言”。迟钝的弟子子贡不知所以然:“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的回答简明扼要,话语生动,但多少有几分悲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1227

上文使用了与社会相关的隐喻,其源头远在儒

家出现之前:作为统治者的天,而自然界却被描写成被统治者①。天以无为的方式驾驭自然界,但不发号

施令。四季往复,万物生长,凡此种种都要依赖天。在社会上与天对应的是昔日的圣王,如舜。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1]1062。昔日天人和谐的理想状态是指统治者不必行文化与传播

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