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部分街道的历史介绍

太原部分街道的历史介绍


古 城 街 陌 序
一个城市的街巷,仿佛一个人体的脉络。
太原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建城很早,从北宋初迁建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说它年轻,那是因为它在共产党执政之前的千余年来,多经战火,数次兴衰,降及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已呈凋敝的苍颜。共产党执政已五十多年,但太原仍远未达到她曾经辉煌的地位。



太原的巨变,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科技上,都能一目了然。但是,如果从太原的街巷着眼,那将可以使每一个了解太原过去的人瞠目结舌。这些大大小小、宽宽窄窄、新新旧旧、直直曲曲的街巷,会从各个方面揭示出太原的过去和现在,甚至表示太原的未来。正是基于这一目的,我们撰写了《古城衢陌――太原街巷捭阖》,选择出七十多条新街古巷,大道小里,从它们的产生、演变、发展和现状,去纵横捭阖太原的历史变迁。个中不乏太原的历史古迹,名人传奇,佚闻轶事,故事传说,企业经济,园林文物。


“ 柳 巷” 和 它 的 传 说




柳巷,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商业闹市区。说起它来,那在太原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街道之一。它繁华,繁华到百货俱全、店铺栉比、一家接着一家;它热闹,热闹到人流熙攘、接踵摩肩、络绎不绝;它古老,古老到没有一个人能说清它究竟问世于哪一朝、哪一代。至于这条街为什么要叫柳巷?似乎也成为一个谜,难觅真谛。不过,在老柳巷人的口中,却代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明朝皇基的开创者朱洪武――朱元璋,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挥戈直指元军的军事要塞――太原。驻扎太原的元军,凭借太原城高池深的地理优势,以逸待劳,垂死固守。明西征大将军常遇春,为了解守敌详情,遂亲自化装成樵夫,混进太原城卧底。不料,事不机密,常遇春的行迹被元军探子探得 。当他刚刚穿过太原城东门外的桥头街 ,混进朝曦门时,就被元军伏兵四面包抄。常大将军急迫之中,杀开一条血路,拐入城墙根下的一条小巷,钻进巷北的一个破旧小院。



这所残颓的小院里,只住着一位年愈花甲的孤寡老妇人柳氏。她的丈夫早年被元兵残杀,儿子又被元军抓夫,一去不归。所以,她恨透了元朝统治者。她见这位樵夫被元兵追杀,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便把常遇春藏进了后院的柴垛中。追兵闯入院中搜寻,柳氏装聋作哑,将他们哄走。



常大将军获救后,深谢老人救命之恩。临别时,他顺手摘下院中树上的一根柳枝,交给柳氏说:“老妈妈,这里不久要打仗了。为不使您

老再遭战火,请把它插在街门上,明朝大军见到柳枝后,便会尽心保护。”



不过几日,明军果然攻入太原。柳氏眼见战火即起,唯恐街坊四邻难逃战劫,遂走家串户,告诉众邻,各取柳枝插于门首。由于常遇春深清了城中敌情,安排了内应坐探,明军里应外合,迅速拿下太原城。攻入城中的明军士兵,按常大将军的命令,看到门上插有柳枝的院子,便格外小心保护,秋毫无犯。



战后,众街坊为了感谢柳氏,也为了纪念太原的光复,便把门首的柳枝,植入门前街畔。这些柳枝便生根、抽技、发芽、吐翠。插入街头巷尾的柳枝,随着时光的推移,长成了小柳树、大柳树、老柳树。从春到夏,从夏到秋,这条不起眼的小巷,绿柳成荫,枝条烟娜,凉爽惬意。于是,一个美丽的街名“柳巷”,来到了太原的大地上。



传说,往往揭示着历史。据地方志书的记载,柳巷起初并不是一条繁华的大街,而是一条院落破旧的市井小巷,居住着饱经风霜的穷苦市民。是清光绪中叶的那一场大水患,淹没了城南和南关城的商市街巷,商贾们才逐渐向柳巷、桥头街一带迁转,使这条僻静、萧条的小巷,变成店铺毗连、行商坐贾云集的闹市。尤其是在辛亥革命之后阎锡山主政的二十多年中,山西经济繁荣,柳巷的商品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太原当时的商业中心。“大隆祥”、“庆记”等五大绸缎庄,在这里竞争;“大兴茂”、“志成”、“福利生”、“庆华源”、“履华新”等鞋庄 ,在这里角逐 ;“中华”、“中德”、“顺天立”等药行 ,在这里争衡 ;“恒隆源”、“东方德永”、“近亿号”、“三和兴”、“三义永”、“稻香村”等菜店、茶庄、点心铺、水果铺,在这里发迹。享有盛誉的“正大饭店”、“晋隆饭店”,在这里新建洋式楼堂,烹炒中西大菜,经营豪华旅馆,达官贵人多下榻消遣于此。









柳巷商市的急速发展,使不少京津豫冀的商贾们也慕名接踵而至。津商黄厚甫在河南经营的“华泰厚”服装业,在柳巷开办了太原的“华泰厚”;天津著名的“乐仁堂”大药店,在柳巷建立了“乐仁堂”分店;冀贾两兄弟集资,也在柳巷一隅,经营起“双合成”食品店;……一时间短短的一条柳巷,变成了寸土寸金的商业大闹市,云集了四五十家商铺。



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叶,日本侵略军践踏了太原,柳巷的店铺纷纷倒闭,商贾大都破产,一派调蔽萧条的景象,直到共产党占领太原前夕,都难以恢复往日的元气。



共产党执政后柳巷继续萧条。直到实行市场经济后,古老的柳巷才又焕发出勃

勃生机,老商号迅速恢复,新商店急速增加,商品之丰盛,种类之齐全,成交数额之巨大,超过了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问巷北之唐槐,你经历了千余载沧桑,问巷畔之明柳,你经历了数百载磨难,可曾见过如今之盛世?你倾诉吧,向涉足于柳巷的每一个中外游人!








说 柳 巷 南 路 话 八 旗 会 馆




柳巷是太原城中古老的街巷之一,而由柳巷之名派生衍演的柳巷南路,则是一条问世不久的新街巷,屈指算来也就是四十余年的历史吧。

柳巷南路成街于1956年,是在原大袁家巷、右字巷、地藏庵、麻绳巷等旧街巷的故址上拓宽、取直、打通的。在柳巷南路问世之前,今呈十字路口的钟楼街、桥头衔一字连通 ,与柳巷丁字相交 。虽为太原的繁华之所,却并不畅通,向南行走极不方便,需东绕海子边,西曲四岔楼,浪费很多时间。柳巷南路打通后,一条北起柳巷南口、南达迎泽大街的交通干道,沟通了商业闹市与南部街巷的联系 ,为太原商品的流通 、经济的发展、行人的方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柳巷南路,和其名字的内涵一样名符其实、街道内侧植有青一色的柳树。春日,嫩叶鹅黄,争相吐翠;夏日,柳絮袅袅,绿树成荫;秋日,枝条烟娜,迎风起舞;冬日,倩青斑驳,婆娑迷人。比老柳巷更妩媚,更动人。

说起柳巷南路,离不开“长风剧场”,述及长风剧场,又使人想起晋剧名优筱吉仙和早年的“八旗会馆”。

八旗会馆问世于清代中叶,那时往来于山西太原的各地旗人颇多,为方便之计,遂在中校尉营 ―― 太原府的中心地带,专门辟建了供山东德州、河北沧州、保定、以及其它各地旗人,过往太原休息驻足、洽谈生意和集会活动的场所。因其专为满族旗人服务,所以名为“八旗会馆”,更因在这里长往的旗人,多属东北、河北一带的满民,遂别称“旗奉鲁燕会馆”。逮于清王朝覆灭前夕,八旗会馆已不似先前那样显赫,也接待除旗人之外的一些过往行人和商帮等类宾客。于是,晋剧的梨园弟子们便经常出没于此,在这里粉墨登场,唱念作打,成为一处名为会馆、实是剧场的地方。大约在民国17年(1928年),干脆将名不符实的八旗会馆废弃,取名“ 鸣盛楼”,成为省城名著一时的戏园 。曾在这里登台表演的晋剧名派,已无法计算,而独占鳌头、久负盛名者,非筱吉仙莫属。

筱吉仙,本名张宝魁,十岁从师学艺,初攻河北梆子,拜在名家张吉仙门下。17岁出科时,便名闻张家口、包头一线。20岁时转攻晋剧,熔晋剧、河北梆子、京剧唱腔特色于一炉,集小旦 、刀马旦 、花旦技艺于一身,

文武兼能,神形俱佳,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创立了晋剧中的“筱派”艺术。

筱派艺术的成名,与“鸣盛楼”,即当年的八旗会馆是分不开的。筱氏来到太原后曾借用颓败的会馆自成班社,收徒纳弟,自编自演大批连台本戏,一时哄动太原,饮誉省内外,传为艺苑佳话。

而今的长风剧场,就是在柳巷南路成街的那一年,在原鸣盛楼的故址上重建的。这里曾接待过许多著名的文艺团体和表演艺术家,是五六十年代太原最著名的剧场之一。享有盛誉的梅兰芳剧团、上海京剧院、中国京剧团二团、四团、北京人艺及中央广播说唱团,都曾在这里为省城人民演出。著名的梅兰芳 、尚小云 、周信芳、马连良、奚啸伯、裘盛戎、李和增、郭兰英、侯保林以及丁果仙等艺术家,都曾在这里作过精湛的表演。柳巷南路及坐落在这里的长风剧场,为太原市、为山西省,接待了如此众多的名优名伶,太原人民是永远不会忘怀的。













清 民 之 际 的 三 晋 金 融 中 心 “ 鼓 楼 街”




太原的鼓楼是明清至民国上下近六百年中,太原城内最高大、最宏伟的建筑,完全可以与遐迩闻名的西安钟楼媲美。鼓楼创建于何时,尚难确定。清道光《阳曲县志》中有《顺治庚子重修鼓楼记》云:“楼建自唐,鄂公监之”。但此说凭空无据,似属讹传。因为唐代之时,太原府城在距现太原城三十五里之南的古城营一带 ,今太原城区只有唐明镇 ,尚无州县,怎么会建有与府城相配置的鼓楼呢?但是这段记载却告诉人们,既然清初顺治间鼓楼已是“风日摧剥,木瓦颓败”,那么它最迟问世于明代,当属无疑。据载,太原鼓楼“楼高愈十丈,雄镇八门。下为楼座,积土为台,外砌砖围,高达三丈,东西长百余步,南北宽八十余步。上为木结构三层楼阁,高达七丈。飞檐斗拱,雕栏画栋,琉璃瓦覆项,十分壮观”。早年,每逢三月三的“登楼古节”,更是城民集聚 ,游人如鲫 ,热闹非凡。鼓楼街因此而得名。可惜巍巍古楼,被山西军阀阎锡山做为抵御太原解放的堡垒,在解放太原战役中毁于一旦。



从明代的太原地方志书中得知,鼓楼街形成于元明之际,清初正式命名“鼓楼大街”。我们现在的鼓楼街,就是由原鼓楼大街、唱经楼街、楼儿底街、估衣街和过门底等五条街巷合并而成。多经劫难的鼓楼,虽已荡然无存,而鼓楼街却在近五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欣欣向荣。



在鼓楼街的中段北侧,还有一座明代的古建筑幸存于世,它就是“唱经楼”。唱经楼位于原鼓楼东边的唱经楼街北侧,是封建

社会科举考试宣唱考生名次的地方。每次乡试,入考的秀才都要按规矩做笔试和口试,考后十天揭榜 。发榜的前一天 ,主考官吏登唱经楼,唱考生名次及籍贯住址,唱毕即于第二日发正榜。榜名由第六名写起,直到写完最末一名,再由第五名倒写至第一名。此前五名称“五经魁首”,简称“五魁首”。第一名便是“三元”之一的“解元”。正榜完毕写副榜,全榜完毕,书吏重登唱经楼,高唱五名“魁首”的姓名并表示祝贺。经唱经楼唱名,名登正榜之列的秀才便擢升为“举人”,成为有功名的人。



鼓楼街还是清以来至民国时山西的金融中心。山西是钱庄票号业的发祥之地,太原是省内钱庄票号的及集之地。名目繁多的庄号,散布在城内各街,但中心却在鼓楼街。大清银行的山西总行就设在鼓楼的东侧,山西官钱局与之毗邻。1919年,山西督军阎锡山为控制全省的经济实权,将前清银行和山西官钱局合二为一,重建“山西省银行”,全省主币、辅币以及各种流通货币,都需流通于此。日本侵略军投降后,蒋氏的中央银行山西分行,也驻行于此。鼓楼街在清中叶之后及整个民国年间,成为三晋金融的中心。



共产党占领太原后,在原旧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建起了新的社会主义的金融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太原分行,亦开办于鼓楼街。



今日的鼓楼街 ,是一个居民住宅区 ,居住着汉、回、蒙等民族的市民,沿街除保留着明代的唱经楼、民国初的古典式洋楼外,新建的高楼大厦参差于传统的旧式四合院之间。古朴中见新姿,更是别有一番景致。








百 年 商 市 话“ 钟 楼”




钟楼街与柳巷、桥头衔、柳巷南路,成“十”字衔连,是太原百余年来的商品集散中心。在这条长不足 600米,宽仅13米左右的街道两侧,大型商场毗连,中型店铺林比,小型摊位参差,……把它称作商业一条街,那是再准确也不过了。



在钟楼街上经销的商品,从吃到穿,从玩到用,从大到小,从高档贵重到低档做廉,从出生婴儿的用品,到耄耋之年的寿礼寿品,无所不有,无所不包。钟楼街像一条色彩斑斓的河,集散着品种繁多的商品,招引着南来北往的顾客,飘荡着沁人心脾的欢乐。



追溯其街名,得之于古代的钟楼。说起太原的钟楼,虽不及鼓楼那样巍峨雄宏,却比它玲珑娟秀。这座早已踪迹全无的钟楼,建于明代,明中叶曾在傅山的祖父傅霖的倡导下集资重修。楼分台基和楼阁两部分,上部楼阁高三层五丈 ,重檐宏甍 ,椽拱飞扬,十字结顶。楼阁中高悬巨钟一口,高达丈余,重千余斤。每逢清晨报时,声闻四

达远及十余里,与鼓楼巨鼓日暮发出的鼓声,互为珠壁,是为全城士民的计时依托。









民国20年,因年久失修,钟楼颓废残败,遂被拆除。并在其旧址辟建了“斌记五金行” 。太原沦陷后 ,名赫一时的“斌记五金行”,濒临破产,迁出。行址遂新辟为“同仁医院”。1956年,经中商部批准,将上海中华路鸿运楼酒菜馆搬迁太原,在原同仁医院旧址的基础上,新建了“上海饭店”。如今的上海饭店,重建为仿明代建筑的古典式楼阁,烹制香酥鸡、于烧鱼、咕老肉、蟹壳黄等拿手南味名菜,饮誉三晋。



今钟楼街,由早年的钟楼街、按司街和东羊市并为一街。按司街得名于原山西省提刑按察司署衙,是明清两代山西最高执法机关的所在地。至于东羊市,则是原羊市街的东畔,顾名思义,早年为畜羊的交易集市。据载,清中叶之后,原钟楼街、按司街以及东羊市,逐渐发展为三晋大地上的主要商市 。逮至正太铁路通车后 ,交通事业的发展,使这里的商品交易,急速膨胀。津京沪穗商贾接踵而来,省内各地行商纷至沓来。以至于位居钟楼街、按司街的名刹宝梵、佛寺禅林“开化寺”、“大钟寺”,亦被行商坐贾们看作经商发财的宝地,改辟为商场,成为钟楼街上最早的的两大商业区。



大中市原为大钟寺,是创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1015年 )的古刹,原名“寿宁寺”。因明永乐八年(1410年),寺内新建钟楼,和尚们作课、念经、打禅,均以钟声为准。该钟声音宏亮,全城都可听到,遂得名为“打钟寺”或“大钟寺”。清季,佛事不振,大钟寺日见萧条,商业却大大发展,寺内两廊遂租赁商贩设铺开摊,以为庙产收入,维持生计。于是京广杂货、金银首饰、钟表眼镜以及吸毒器具等商行和商品,率先在此流通 。辛亥革命之际 ,清朝乱兵,乘乱闯入大钟寺抢劫财宝,火焚寺院。一日之间历经八百余载的宝刹,毁之于兵燹,与其为邻的大宁堂药店等商号也未能幸免。1913 年阳曲商人刘占元 ,集股成立房产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钟寺的废墟上,重建楼房,辟为市场。因其址原为寺院,为避邪之故,遂将新建筑设计为龟形,楼顶为圆形,以示龟盖,四角开四门,表示龟足;前门向南通按司街,门左右各辟一店铺,表示龟头和龟眼;北端连火焚后的残宇千佛阁,有一火巷通出,表示龟尾。新商场竣工后,以原寺院名的谐音命名为大中市。此后,商贾店铺分行云集于此:楼下西边为古玩业,晋宝斋、翠恒豫、双盛斋、永升斋……等二十余家,集结于此。东边以眼镜、玻璃、杂货业为主,有“津广天吉盛”、“

北京三盛恒”等十余家大型商店,多为客籍商户。楼上则开设了太原第一家高级澡塘,访京津等大都市式样,豪华高级,辟单间盆池,聘专家名手修脚、搓背。达官贵人闻讯光顾,生意颇为兴隆。此外,还配设茶馆、烟馆、理发馆、说书馆、小戏场等一整套服务行业。成为“七七”事变之前,太原最繁华、最享盛誉的大市场。



开化市,原亦为名梵宝刹 ,创建年代已不可考 ,宋绍圣年重修,名“汉寿寺”。元大德年间改称“延寿寺”。明正统年间第三代晋王朱美坚重修,表赐“开化禅林”,故称“开化寺”。寺院殿堂梵塔,宏伟雄健,贮藏经书颇丰 ,是太原府城内最大的佛寺之一 。及至清之季年,年久失修,栋宇颓废,经书散失,壁断墙倾,成为乞丐与流浪汉的寄宿之所。辛亥革命前夕,不少行商小贩亦在此设摊经商。民国元年将其寺北部临钟楼街的部分,辟建为商市,取名“共和市场”。因这里临近钟楼街、柳巷、按司街,是繁华热闹之所,所以不少茶商、票号商、绸布百货业,逐渐跻足于此。民国9年(1920年),一些豪富达官看到这里是一块经商宝地,有利可图 ,遂合股集资组成新化房产公司 ,拆除断壁残垣,清除大小佛像,辟建为市场,并与原共和市场打通。由于开化寺的称谓传习既久,一直被沿用,遂以其谐音取名开化市,取代了共和市场之称。解放前的开化市,以中小商户为主,约200余家。在这里做买卖的人,常常以次充优,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以至生出“开化市的货价――拦腰砍”的俗谚。









共产党占领太原后,百年商市钟楼街发生了令人痛心的变化。早先分布在钟楼街的大中市和开化市经过几番改建,面目全非,历史风格荡然无存。









北京有大栅栏,广州有高第街,我们太原有钟楼街








起 凤 街 和 腾 蛟 起 凤 的 贡 院




位于五一广场北部街心游园西畔的起凤街,是明初洪武年间扩建太原城后,由城郊圈入城内,开始形成的古老街巷之一。在当时,这条街地处府城的东南隅,其街面就缘南城墙根而自东向西。高大的城墙,斜坡形的马道,太原南门之一的承恩门以及巍峨的门楼,一字而就列于街南,近在咫尺。

起凤街之名,据说是由唐代王勃《腾王阁序》中“腾蛟起凤”一词引得,因为在该街的东段北侧,即今铁路宿舍和太铁一小所在地,曾经是明清两代、上下五百多年间山西省的贡院。封建时代的帝王们,从山西选拔供自己驱使和服务的人才时,就是通过这里的贡院举行乡试,而山西全省的文人学子 ,在取得秀才的资格之

后 ,就指望着经过贡院三年一试的秋闱,争得榜上有名,才能获得举人的功名,步入梦寐以求的仕途,完成由鸡变凤的脱胎换骨,产生质的变化,即所谓的“十年寒窗人未知,一朝闻名天下扬”。起凤街之得名,是读书人的一种良好愿望,哪一个参加乡试的人,不想由此得中?这似乎就是街名产生之因吧!

据地方志书载,明清两代的山西贡院,建筑辉煌,“周围五百六十二步”。它雄踞起凤街头,面对城墙马道和坐落在城头的奎星楼,背负文瀛水,“规则洪敞”。其大门三楹,前立三门四柱石牌坊,坊额“贡院”,门额“开天文运”。

整个贡院分东、西名点厅,东、西大栅坊,前版楼、明远楼、四座了望楼、大公堂、吏承所、弥封所、对读所、誊录所、受卷所、衡鉴堂、藻鉴堂、东监院、抡材堂、五径房、文昌祠、提调监试馆以及东西号舍八千余座。

关于贡院的号舍,因明初科举无定年,贡院未问世,所以考场也没有定所,据记载考举的秀才也不太多。每次乡试多借府署或巡署为考场。宣德年间,这种借署为考场的形式,已不能适应太原和山西考生日多的科举需要,便占用都指挥使陈彬的宅地(今起风街铁路宿舍)建起了考场。逮至正统十年(1445年),又在这个地方正式建起宅院,以木板为质建成考舍四千舍座,当时的贡院占地50多亩。又过了一百多年,也就是到隆庆四年(157O年),才改木板考舍为砖石结构达六千多号。







位于贡院大门两边的是参加乡试者点卯划到之所――东西点名厅。

东、西大栅场,位于点名厅之后,是检查考生是否藏有夹带的地方。

大公堂,是主考官对点卯受检查后入场考生宣讲考场纪律和要求的场所。堂阔七间,中是乾隆皇帝御制七律四首匾额。

大公堂之后,东为供给所,西为吏承所。是专司考场各级监官所需和听候传唤的公务人员办公的场所。之后是封存试卷、领取试卷、核对试卷的弥封所、对读所、誊录所、受卷所。之后是检查、监督考场考生的衡鉴堂、藻鉴堂和东监院、抡材堂。再之后,即为提调试馆和如囚笼似的八千多所考舍(清道光年间号舍增至数)。

从这些厅、堂、所、号的设置,就可窥见明清两代科举制度森严之一斑。但是,在那考场龌龊、士风日下的封建社会末期,制度尽管森严,程序尽管繁杂,而真正受制于考场规矩的,只是那些无钱无势、没有门道的白衣秀士。至于有钱有势的官宦之后和手眼通天的名门之子,照样上下徇私,相互舞弊,稳操胜券。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3),废除科举之后,五百多年来,“腾蛟起

凤”“禹门鱼变辞凡水,乔木莺迁出故林”的贡院,顿失往日的光彩。先是阳曲县及太原府地方人士,在此兴办了“太原府中学堂”。后因太原府辖十县,首县阳曲,末县兴县,遂取首本二县县名的第一字为学堂名,更为“联合阳兴中学”。六年之后,山西省办的“公立中学堂”,亦在贡院创办。因此址原为省贡院,联合阳兴中学为太原府办,遂迁往桥头街。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公立中学堂 ,改称“晋阳学堂” 。民国元年三月,改称“山西省立范模中学堂”,第二年八月又改“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简称“省立一中”。


起凤街、贡院、省立一中,这个曾经引起无数人暇想的地方。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似蚊龙摆尾扶摇直上,似凤凰展翅腾空万里。我们祝愿你能为社会主义的建设造就更多的英才。升腾吧!起风街!








从 狄 公 祠 到 狄 梁 公 街




傍临山西省博物馆和三晋名刹崇善寺的狄梁公街,并不为大多数人们所熟悉。它全长不过二百米,宽也就八米左右,是一条地地道道的小街。

狄梁公街,原名狄公祠街,顾名思义,因该街有奉祀唐初名相――梁国公狄仁杰的祠堂,故名。据地方史料记载,当年的狄公祠并不在太原城中,也不在今天的狄梁公街。“旧祠在(城南)狄村”,即南距太原城十里之遥的狄仁杰故里。随着时代的推移,狄村的狄氏人家先后迁徙,不知所处,狄公祠亦因无人祭祀、维修,逐渐颓坏。一直到明代为续祀狄公,才将狄公祠由狄村的废址上迁入城中崇善寺北端东侧,仍用旧名。

关于梁国公狄仁杰,是海内外盛知的著名历史人物,他是地地道道的太原人,故里在今市区东南的狄村。他活动于初唐,以明经举第,先后任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豫州刺史等职 。任官期间 ,刚正廉明,明察善断,多平冤狱,扶善除恶,倍受世人称赞。在武氏则天执政时代,仁杰数次被佞官酷吏诬陷,被谪被贬,甚至落入牢狱,几丧性命。但是,每次都智破罗网,安度险关。后来,他的聪明才智和公正无私得到武氏的赏识,遂成为武周时期的肱股之臣,官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成为初唐至盛唐之际的风云人物。







仁杰为官,知人善任,为唐王朝连连举荐德才兼备的良臣,被朝野公认为“唐祚送俊之臣”,武则天也尊称其“国老”。死后,追进梁国公,世称“ 狄梁公”,有“ 北斗之南一人而已”之誉。关于狄仁杰的传奇故事,千百年来流传不绝。尤其是描述他神机妙算、断案如神的奇闻轶事,更是风靡海内外,享有“东方福尔摩斯”

的美誉。

狄梁公街的中段东侧,便是红墙映掩、古树森森、梵殿巍峨、经藏繁富的名刹“崇善寺”。此寺,原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大约创建于隋唐之际。相传隋炀帝北巡时曾以此为行宫,唐高宗李治亦携武则天,临幸于此。明初之前,该寺是太原府城东门外的古刹。洪武初扩建太原城时,将其圈入城内。洪武十六年(1383年),晋王朱( 木冈 )之母“孝慈高皇后”去世,晋王便在这所寺院,为其母颂经超度。事后,他为纪念母亲,遂在原古寺的基础上 ,大肆扩建 ,历时十载 ,寺院扩建后更名“ 宗山寺”。扩建后的宗山寺,南北长 169丈,东西宽89丈,总面积历16.4万平方米,真是“规模宣序,貌若仙宫”,“不惟甲于太原,诚盖晋国第一之伟观也”。后来,晋王依堪舆(风水先生)家提议,在宗字上加一山字,以辟镇山祟,宗山寺遂更名“崇山寺’”,一直沿用至今。

不幸的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寺宇失火,寺内主要建筑毁于一旦,仅存最北的大悲殿院落一隅。现存的文庙,便是光绪七年(1881年)在原崇山寺主要建筑的废墟上重建的。

狄梁公街,在它问世后的年代里,目睹了这里的兴衰与巨变,陪伴着寺院的晨钟暮鼓,度过了漫长的一年又一年。它将以它古老的传说,古老的文化,以及古老的风貌,赢得人们的青睐。







上 马 街 趣 话 及 其 它




“太原有个上马街,北京有个下马街。”这是老辈太原人口头流传的一句民谚。这句谚语说的是,李自成就是从这里上马后,挥戈北上一直打到北京,在北京某街下马。于是,太原就此产生了“上马街”,北京也由此出现了个“下马街”。

李自成是否从上马街上马?北京是否有个下马街?姑且不论。需说明的是,上马街的名称,本与李闯王没有丝毫关系,它得名于明初问世的皇庙,清初与下马街合二为一 。比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早二百余年 。不过,这句民谚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太原人民对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是支持的,是寄以深切怀念和同情的。绝非清代《阳曲县志?志余》中所说的“满纸荒唐言”。

太原的皇庙,是民国之前太原地区唯一的黄琉璃瓦建筑,是代表封建皇权的地方。明代晋藩就在这里奉祀皇帝和皇后的神位,每逢国家大典,如万寿(帝后生日)、国丧、元旦、新帝登极,朱氏皇族诸王和驻并文臣武将,都必来此祭祖。

皇庙,坐北朝南,原庙的后墙就在上马街中段南侧。通往皇庙的街巷有三条,正街因皇庙得名,叫皇庙巷。明代每逢祭祀,只有朱家诸王和晋省高官,方可由此巷直入庙宇。而一般的地方官吏不

论文武,只能经上马街在皇庙西巷北口下马、下轿,穿巷南去入庙。祭祀毕,则从皇庙东巷南口拐至上马街,上马上轿离去。久而久之,人们便把下马的地方,即皇庙西巷北口之西叫做下马街;将上马的地方,即皇庙东巷北口之东,叫做上马街。

逮于清代,废弃明代规矩,改皇庙为万寿宫,皇庙巷亦更名为万寿宫街。凡去皇庙即万寿宫祭祀,均由万寿宫街直入,再无明代上马下马之赘举。于是,原本是一条街巷上的两个名称“上马街”、“下马街”,遂会二而一,统称为上马街。

上马街是太原旧城区中文化教育单位比较集中的街巷。在长七百米、宽九米许的走道两边,分驻着太原教育学院、进山中学、太原七中等各大中学校。在这些学校中,又以进山中学历史较长,名声较大。

进山中学创建于1922年,由当时山西都督阎锡山私办。初创之际,取名“山西省私立进山中学校”,据说是以阎锡山召开的“进山会议”所命名。在民国时期,进山中学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各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诸如王瑶、徐士瑚、张沛霖、李振麟、张桂联、常凤、李亚晋、常时贞、邢炳南、卫兴华,以及台湾中央大学教授阎沁恒、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大学东方历史系朱葆晋。他们为祖国和世界的文化科学事业,做出卓著的贡献。














张 之 洞 与 文 庙 巷




说起张之洞,每一个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他是清末洋务派的首领之一,是“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的倡导者。但是,也许还有一些人,主要是生活在太原的人,对他在光绪十年(1884年)之前,任山西巡抚驻节太原时的情况亦了解一些。我们将要谈到的文庙巷就和张之洞有着不少的瓜葛。

文庙巷是一条小街 ,因巷中有古老的文庙而得名 。此巷东起新城西街,西至上官巷,另一街口则达崇善寺街,走向很不规则,是为太原街巷中走向奇特的一例。但是,就在这条弯弯曲曲、长不足四百米、宽仅九米的小巷深处,荟萃着太原的古老传统民宅建筑――四合院以及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和全省最高层次的文物考古单位,构成它别具一格的街巷风貌和古色古香的特色。

说文庙巷,自然是离不开文庙的。所谓文庙,即文宣王庙的简称,也是孔庙的别称。据史籍所载,我国最早建立的孔庙,是在春秋末季的鲁哀公时期,就建在孔子的故乡曲阜。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声名日见显赫,为中国之后二千余年的封建正统文化――孔学,奠定了基础。盛唐的玄宗开元中叶,唐明皇追谥孔子为文宣王,于是,孔庙从此之后被称

为文宣王庙。创建孔庙之风,随之而盛行。

元明之际,全国所有府、州、县均建孔庙,无一例外。达至明以后,奉祀关羽的“关帝庙’”即“武庙”,也后来居上,陆续在各府、州、县治问世。迄于明永乐年间,为和武庙之称相骈,遂改文宣王庙为“文庙”,一直沿用至今。

太原府城之文庙,原在城西县前街(即令府西街西段)一带,规模虽壮观,但远不及今文庙。清光绪七年(1881年),汾河决堤,文庙毁于大水。水退之后,山西巡抚张之洞,遂在原崇山寺的废墟( 今文庙址 )之上,大兴土木,新建文庙,文庙巷之名称亦得于此时。

据说,光绪七年,文庙被水冲圯后,府城缙绅学土,无不为之大惧,以为天降凶示于文人,水退之日,遂集聚府衙请求太原知府出面重建。太原知府把府城众文士的联名书上呈山西巡抚张之洞,请巡抚大人定夺。当时张之洞就任抚台不久,为稳定太原文人之心,便决心重建一座规模更大的文庙 。他亲自选址于同治年间焚毁的崇善寺废墟之地 ,并倡导省城集资。在他的积极提倡下,没有动用公款,很快便建起一座规模宏伟的新文庙。

新建的文庙,占地13000多平方米,由亭、殿、门、庑、祠,组成三进院落,利用前崇善寺末毁的零星建筑,较之原庙更为恢宏 、庄重 、婉雅、俊逸。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原文庙的功用,由奉祀孔圣人逐渐发生了演变,到1920年,文庙改辟为“山西省图书博物馆”,1927年又易名为“山西省民众教育馆”。在这一期间,供奉孔子的大成殿,作了“古代礼物乐器陈列室”;威严肃穆的大成门,成了“礼堂讲演厅”。其它殿宇或为阅览室,或为书库,或为其它活动室和陈列室。太原沦陷之后,伪太原市政府,又把它更名为“山西省新民教育馆”。共产党执政后,于1951年,将一大批劫后余生的文物,收藏于此,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山西省博物馆”。

共产党执政五十年来,文庙――山西省博物馆本部,在旧有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如今已是一个收藏和保管有陶器、青铜器、雕塑、书画等 9万余件文物、陈列面积达2500余平方米的大型博物馆。经专家初步鉴定:馆藏的诸多文物中,一级文物四百余件,二级文物六百余件,三级文物五千余件。其中,不少物器是国内现存的稀世珍品。这些丰富的、珍贵的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了我省各个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为了使这些文物 ,古为今用,服务于现实,山西省博物馆本部,利用原文庙的旧有建筑,以历史分期为界,开辟了“山西古代史”、“山西近代史”、“

山西革命史”三个大型陈列室,展出了我省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各种文物,揭示了汾河流域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新 满 城 和 新 城 南 街




新城南街,早年与新城北街是一条街,叫做新满城街,俗呼新城街,得名于新满城的创建。所谓新满城,乃于旧满城(今旧城街一带)相对而言。

新满城创建于光绪十三年( 1887年 )。建城之因,是因旧满城的废毁。据太原地方史籍所载,光绪十二年秋,汾河秋汛,冲决东堤,泛滥于太原城郊,府城内西南低凹处顿成泽国。旧满城地处太原西南最洼处,积水丈余,房倒屋塌。久居满城的满族居民和城中旗兵,只好临时迁居府城贡院( 今起凤街铁路宿舍 ),聊以栖身。直到第二年春,即光绪十三年春,才以每亩地价16吊钱的廉价,购得西起文庙、崇善寺,东至山右巷南口泰山庙,东、南两面迄至城墙根的土地,重建满城,新筑旗兵署,修栅盖舍,取名新满城。

新满城,东、南两边依托太原府城城墙,西、北两边修筑栅栏,以为城。与初建于顺治康熙年间的旧满城规模,难以同日而语。新满城城内,共四条大街,取三个街名,即新满城街(今新城南街和新城北街)、新满城西街和新满城东后街。据载:新满城内十字路口以北(即今新城北街),马路东侧建房13排,分属正蒙旗满民居住,前面设小旗校衙门 4座,方尉府衙门 4座(今新城街小学一带),路西侧建排房9排,分给镶蒙旗满民居住,前面设有城守衙门、关帝庙、万寿亭和传习所(现太原 17 中一带)。在十字路口以南,即今新城南街路东,建房新房16排,给正蓝旗居民居住。路西也盖新房16排,分属镶蓝旗。此外,还在新满城南栅外,即今小五台一带,辟建了练武场、演武厅,为满营旗兵操练习武的场所。在西栅外新建农工实验场,作为满族青年学习工、农、牧技艺的地方。

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山西商业专门学校,由西羊市迁入新满城中的满城营守尉署及农工传习所。居住在新满城的满民,失掉了多年来由国家下拨的粮银和生活费用,生计没有着落。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进了晋绥军。一部分人则外出寻找营生,另谋出路。尤其是 30 年代初,阎锡山兴办“西北实业公司”后,多数满族青年涌入“西北公司”下属各厂,学徒从工,成为太原新兴的工人阶级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民国中叶,新满城街一分为二,南段改称“ 新城南街” ,北段定名“新城北街”,构成新的格局,一直延用至今。而令的新城南街,东起五一东街,北至

新城北街,全长310多米,均宽9米左右。








满 洲 城 的 兴 衰 和 旧 城 街 的 变 迁




太原有很多街巷的名称是相互对称的,本文将要述及的旧城街就是与前文已述的新城街对应成名。

自清末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秋,汾水泛滥,决堤入城,冲圮府城西南隅的满洲城后,满洲城中的满族居民和旗兵丁众,便在太原城东南隅另辟满城,另建它居,取名新满城。于是,自清代顺治年间创建的太原满城,经历 200余年后,被废弃。为了与新建满洲城相区别,遂给其冠以“旧”字,得名旧满城。原城中的主要街巷满城大街,遂更名旧城街。

据康熙年间编纂的《 阳曲县志 》记载:“满洲城,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巡抚祝世昌、巡抚赵班玺、布政司使孙茂兰、提刑按察司使张儒秀、(太原)知府曹时举、(阳曲)知县刘汉光,奉旨建。”新建的满洲城南、西两边街连太原府城墙,“南至城(太原南城墙)北,北至西米市(今水西门街),东至大街(原大南门街今解放路),西至城根(西城墙根地南北长260丈,东西宽161.7丈,周长843.4丈(合3.4华里)。东门二,北门一”。这座新城自成体系,犹如一座县城的规模。

满城中街衢通达,房屋高大,与东门相直的满城大街,均宽 3丈有余,通达西城根。街北驻正蓝旗,街南驻镶蓝旗。是时,正蒙旗和镶蒙旗,尚未迁来太原。

为什么要建满城呢?据说,清军入主中原初,太原汉族敌视清政权,为保证驻太原府清军和旗民的安全,同时也有利于太原的城防,另在城中建城,以成堡垒。







随着历史的推移,清王朝的没落,太原的满洲城江河日下,降及光绪年间,败相日甚一日。先是满城北墙与大城的衔接之处,即满城西北角塌圮,无力修补。继而北门城楼失火,仅存门洞。及至光绪中叶,城墙崩裂之处,比比可见。未见,又遇汾河发水,满城房塌壁裂,满目疮痍,以至最低洼的西边终年积水,成为后来的南海子。随着新满城的问世,旗民的迁出,这座曾经雄踞于太原城西南隅的城中之城,成了名符其实的“旧满城”。

民国之后,太原的不少妓院,相继麇集于旧满城中的旧城街派生巷。所谓的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四道巷,遂成为妓院之别称。许多良家妇女,或被拐骗诱逼,贩卖于此,或因生活所迫为娼。这一带,成为畸形社会最黑暗的一角。

太原解放之后,旧城街获得了新生。如今的旧城街,一座座居民住宅楼,如雨后春笋,相继拔地而起。旧城街虽然街名如故,却充满了新的活力,日新月异,进放出异彩。








话 说 教 场 巷




教场巷,成街于清末,得名于清代精骑营练武之教场。明代时为晋王府宫城东华门外的一片空旷地。

清初,随着晋王府的毁灭,这里变为一片人迹罕至、 杂草丛生的荒野。大约是在雍正年间,位于太原城水西门外的驻军操练场――演武场,被泛滥的汾水冲没,已不能供驻防太原的清军继续作训练使用。所以,在乾隆壬申十七年(公元1752年),重建精骑营时,把精旗营驻地东边的荒野,新辟为演武场,取名“大教场”,供“精营士卒时以习武”。

据地方志书记载:新建的大教场,“建庙院二所,内正殿楹祀关帝、火神、马王诸神,其余以栖僧众”。另建“乐楼一座,演武厅三楹,帅台一座。院官厅三楹,东西厢房各三楹,大门一楹,大照壁一。司道官厅三楹,东西厢房各三楹,大门一楹,大照壁一”。还有“箭道宽敞,地僻而廓”的马道和箭场。每逢操练演习,比武较量,“剑戟辉煌,鸣镝传响,马声啾啾,金鼓喧扬”,军威颇壮。

但是,降及清之季年,颓象大露,军纪废弛,兵丁吸毒,经年不闻习武之声。当年不可一势的八旗子弟,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气势雄壮的大教场,狐兔安巢,门可罗雀。加之,太原城中居民,不堪旧地拥杂,纷纷向教场周围寻地,建宅安家。使这个原先森严壁垒的大教场,逐渐成为新的居民点,一条新的街巷自然而生。因其是依教场而建,故得名为“教场巷”。

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相继修筑正太铁路和同蒲铁路。山西地方政府为安排筑路工程的本籍和外籍工程技术人员的住宿,在教场巷一带新建住宅。所以,当时教场巷也有“工程师街”的别称。








精 营 东 边 街 和 退 思 斋




清初,顺治丙戌三年(公元1646年)四月十二日深夜,那股不知从何而来的大火,“烈焰烛天,俱成五色”,把一个有着 270余年历史的晋王府古建筑群,“尽为灰烬”。据说,“飞烟逾月始熄”。于是,当年的殿阁宫廷,变为断壁残垣。直至雍正乾隆之际,清王朝才在原晋王府宫城的城垣之内,清除废墟,辟建军营,驻扎了“标太三营官兵”。这个标太三营属“绿营兵”中的“精骑兵”,简称“精营’”。这样,原晋府宫城便以军营为名,得名“精营”,成为后来太原精营诸街命名的依据。

经过清中叶的乾隆盛世,太原城民逐年增加,至清末废止精骑营的百余年中,不少城中民户和外来户,陆续在精营周围的空地上建宅盖院,谋生于当年的晋府遗址。于是,以原来精营营房中间的南北大道为中心的几条街巷,先后问世,出现了“精营中

街”、“精营西边街”、“精营东边街”等街巷和街巷名。

精营东边街,顾名思义,位于精营之东的最边。要说此街并没有什么可说可写的,但是,就是这条不太起眼的 350余米长的街道两端,却有两个不能不提的私人庭园。







位于北端者,是民国间建起的国民政府山西省省长徐永昌的公馆;位于南端者,是清末民初颇有些名声的商家大贾贾继英的“退思斋”庭园。

徐永昌公馆,就是如今作为太原市的几个民主党“民革”、“民盟”、“民进”太原市委的领导机关所在地。因旧物依在,随经修建,规模已然,无须赘述。而位于该街南端的“追思斋’”,已被毛泽东当“四旧”破的毫无踪迹了,因此需用些笔墨道来。

贾继英,山西榆次六堡村人,名隽臣,继英是其字。此人先后做过大清银行、晋胜银行、山西省银行的行长。是清季与民初的理财能手。辛亥革命后,继任山西省财政厅厅长。曾经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狩”西安途经太原府时,为他们筹足巨款而博得帝、后的青睐。民国16年(公元1927年),他赋闲之后,买得精营东边街与东华门交接处地皮一块,并于次年在此辟建了退思斋庭园。

这个庭园位于明晋王府宫城东华门北侧,建园之时,宫城遗址尚存。据说,开工前期仅拆城土,就耗时半年之久。后园中假山就是依城墙废址而建。历时二年之后,退思斋宣告竣工。园中楼屋轩昂,树影婆娑,怪石磷峋,鱼塘田田。尤其是园中主要建筑,依原城废址而建的假石山,翠柏花草点缀,半圈长顾起伏。山前、山后、山顶分建八角亭、六角亭、四角亭三座,相互呼应,别具一格。沿假山建有曲折小径,步步登高,蛇曲逶迤,可临山顶幽雅廊亭。引古句而赞其“曲径通幽”,绝无丝毫夸张。有退思斋铭文曰:“远树如列翠屏,高睨大潭,焚香煮茗,亦何异宋仲温之再系渔庄耶!”

极为可惜的是,如此幽雅的追思斋庭园,在后来的年月中被拆毁,改建为民宅楼堂,消失于不久之前的80年代。








“西华门”和晋王府城话古




太原有三条以“华门”命名的古街小巷,以其所处原晋王府的地理方位,依次叫做“西华门”、“东华门”、“南华门”。述及华门诸街,必然要追溯其有明一代,显赫于三晋大地的晋王府邸――晋王府城。

元之季年,朱元璋领导的明军,驱逐元顺帝,定鼎南京,建立明王朝。明初,被驱出长城之外的元王朝残余势力,时刻图谋复辟,经常率军南下骚扰明之北境。为防御元势力的南扰,巩固既得的政权,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藩篱北境。号

称为“多谋善断,威猛能征”的三子朱(木冈),遂被封爵晋王,来到“控带山河,居天下之肩臂”的北方军事重镇太原。

据载,洪武三年(公元 1370 年)四月,朱(木冈)受封之后,并未即刻赴并,而是派遣他的岳父――永平候谢成,先行太原勘测府址,兴建晋王府城。当时之太原城,“周一十二里七十步,门四”。城内狭窄且饱经战乱,难以修筑浩大的晋王府邸。谢成遂选址于太原城之南30余里的晋阳古城遗址,动土兴工。谁知,兴工之初,“椽础既具,一夕大风尽坏”。主建者谢成以为这是选址不吉,上天示警。便另选宫址于太原城外东北,以太原府城之东城墙为府邸外城之西墙,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宫殿巍峨,有宫城、外城两座城池,六座城门(宫城三门,外城三门)的晋王府。这三座宫城之门,就分别叫作西华门、东华门、南华门。而今日的西、东、南华门三街,正是当年宫城西、东、南华门通往外城三门的走道。

清初,晋王府城失火,化为灰烬。关于这次失火之因,《阳曲县志》载曰:“丙戌(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四月十二日夜,不知火从何起,烈焰烛天,俱成五色,比日出。自内城,至宫门、大殿、东西斋、灵寿等宫,尽为灰烬。飞烟逾月始息。传曰人火,曰天火,曰灾。晋藩之毁,天与人必当有辨之者。”一座历经二百多年的宏伟建筑,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技艺的古建筑群,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毁之一旦。

前朝的志书曾肆意地抵毁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占太原之后的所谓“暴行”,但是,除去太原城东南角楼,自毁于城中所藏火药之外,城中各类建筑物均无毁之记载,就连晋王府城,亦保护如初。然而,清军攻占太原近半年之后,“督抚马公下令禁止,不许一人人府,布政陆公封扃晓示”的晋王府,却平地起火,夷为废墟。联想到清初,大同代王府之火,长治沈王府之火,西安秦王府之火,究竟是人火?还是天火?岂不昭然若揭!







晋王府失火之后,仅留两座土城垣尚存。后来清军“精骑营”驻入火焚故址,随之城中百姓亦逐渐迁入,修建民宅院落,若干年后,这里成为居民密集的住宅区,留下的只是以王府旧址引得的街巷名称,诸如,以原宫殿台基为名的“东丹墀”、“西丹墀”,以原祭天祈地的祭坛为名的“天地坛”,以原晋王管理膳食遗址为名的“典膳所”,以及以宫城门遗址为名的“西华门”等等。

每当我们漫步在这些以晋王府城遗址为街名的街巷时,一种追寻往事、回顾历史的心绪油然而生。西华门,这个曾经是晋府宫城的走道,曾几何时变成

了一条小街。城市的演变,构成历史发展的一个侧面,昔日的晋王府城,早已烟飞灰灭不复存在,那怕是一点点遗迹。今日的西华门小巷,也将必然被将来的大道或是高楼所取代,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但愿这种取代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进步,而不要像晋王府的毁灭那样,成为一种破坏。








昔日晋藩园林“杏花岭”




太原有许多美丽的街巷,也有许多美丽的街名,杏花岭,就是其中之一。

说及杏花岭,那在太原是小有名气的街巷,对于体育爱好者来说,那是建国以来,太原最大的体育活动中心,也是他们心目中的明珠。但是,如今的杏花岭,既无杏树、杏花,更无坡岭之势。这是为什么呢?

杏花岭原本不是一条街,也不是一个街名,而是一个花园林苑的名称,是诞生于五、六百年之前的明晋王府花园之一。当时的杏花岭,确实是个有坡有岭,遍植杏树,令人赏心悦目的去处。它与毗邻的松花坡,亦称松花园,相映为趣,堪称太原城中的园林之最。

据记载,早年的杏花岭,地处晋王府城内东南隅。每逢仲春之际,坡岭翠绿,杏花簇簇,绿红掩映,香气喷溢,简直是一个杏花的世界。后来,晋王府城寿终正寝,杏花岭也逐渐荒芜。直至清中叶之后,这里又慢慢地得到开发,杏树、榆树成林,成为太原城中的一片公共林地。大约是在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山西农林学院垦植杏花岭一百余亩林地,作农林试验场,栽培新的苗木。民国八年前后,晋军的两个团在这昔日的杏花岭和松花坡的树林中进行军事演习,可见这片林地之大了。

日本侵略军攻陷太原后,看中了杏花岭这块风水宝地,砍伐林木修建神社。40年代初,这些侵略军又将杏花岭北坡上的林木砍伐一净。为掩饰其掠夺行为,他们在这被砍伐殆尽的岭坡上修建了简陋的体育场,供在并日人和军队操练服务。

日寇投降后,阎锡山又在这个所谓的体育场上,修筑碉堡加固城防。共产党占领太原前夕,这个体育场则成为阎军固守太原的炮兵阵地。一个延袭数百年的林木茂密,花香鸟语的闹市中的良好自然景观,就这样在短短的十多年间,葬送在日本侵略军和国共战争的炮火之中。日军投降及共产党占领太原,这里已是树木凋零、花卉无几、满目苍夷的荒坡秃岭。

共产党占领太原之后,人民政府和太原人民,在这片荒坡之上重新修建了体育运动场,以其原称杏花岭命名,全称杏花岭体育场。

对于美好的东西,人们总是怀念不忘的。杏树、杏花虽一去不返,土坡土岭虽已湮设为平地,然而,这使人向往的名字――杏花岭,却演

变为街名流传了下来,给太原的人们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晋藩祈天祀地之所和“天地坛正街”




凡名挂“正街”两字的街巷,严格地讲都应该是呈正北正南走向的。但是,在后来的使用中,对那些呈正东正西走向的街巷,往往也出现“正街”的字样。然而,绝少有像“天地坛正街”这样,既非正南正北走向,也非正东正西走向,而是呈西北至东南走向。何以出现如此现象呢?不揣冒昧地说,这是一个工作中的失误。这是对汉语的文字中“正”的概念,理解偏颇的一个具体反映。我想,当年的命名者之所以要给这条街加上“正街”的字样,可能是为了与其它的派生巷――天地坛一巷、二巷……,起个区别的作用吧。

天地坛正街,形成于民国初年,当时街名叫做“天地坛街”,因其地原为晋王府祭祀天地的祭坛而得名。至于明代创建的天地坛是什么造型?还有什么建筑?规模怎么样?一因年代久远,原物早毁之于清初,而且没有留下遗址痕迹,二因不见文献记载,所以,其本来面目无法窥测。只能从其街的命名和所处的方位得知,当时的天地坛,位于晋王府城宫城之外,外城之内的西南角。它是历代晋藩供奉“皇天”和“皇地祗”即后土之神位,祭天地、祈谷物的祭坛。







按明代建坛规制以及供奉和祭祀的规范,晋王府之天地坛,应分别建有“天坛”和“地坛”,分别供奉“皇天”和“皇地祗”之神位,分别举行“祭天”和“祭地”的活动。依当时祭祀的礼仪和规范来要求,每年的夏至前夕,晋王都须香汤沐浴,忌荤吃素,在夏至这一天日出时,登地坛祭祀皇地祗,举行隆重的祭祀礼。而在冬至日的前夕,依然要沐浴吃斋,亦在冬至日太阳出山时,登天坛祭祀皇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约是因晋王府祭祀天地的神坛,建在一处或是相距极近之缘故吧,所以把这里叫成了“天地坛”。

祭祀天地,祷告神灵,是我国传统的封建迷信活动之一。在高贵的封建帝王、权贵将相以及富有的豪门,祭祀活动尤为隆重和讲究。既便在民间这种活动也不鲜见,只不过因陋就简而已。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人类的进步和文明,这些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祭祈活动,大都被送进了历史的和民俗的博物馆以及陈列室。昔日祭天祀地的圣坛,留下的仅是一个地名而被一代一代地传流。








“七府坟”带来的质疑




七府坟村是怎么得名的呢?据当地农民相传,村名所以叫做七府坟,那是因为这里原来是晋王朱(木冈)的第七个儿子朱济(火高)

的墓地。朱公子被其父封为广昌王,其府地称广昌王府,亦称七府。所以埋葬他的墓地亦别称“七府坟”。

但是,乡间父老所传与地方志所载不合。《阳曲县志》中有这样两段记载:其一,《卷二?舆地下》中载:“广昌悼平王墓,在县北十二里尹家沟。”其二《卷十六?志余》中载:“广昌王,恭王第七子,府在晋府西,永乐初封,谥悼平,子安僖王美坚袭。”从这两段史料看,朱(木冈)七子朱济(火高),被封广昌王,死后追谥“悼平”,其墓地在尹家沟,而不在七府坟。

另据其它零散的明清笔记所说,广昌王一生娶妃二妾一,大妃刘氏无子而先卒,二妃杨氏生一子袭爵。由此可知,前述资料所说的“子安僖王美坚”,正是二妃杨氏所生,乃他唯一的儿子。大妃刘氏既先广昌王而卒,关于广昌王的墓地又有七府坟和尹家沟两说,而县志又明确记载,广昌王葬于“县北十二里尹家沟”。可否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所谓七府坟虽然实是七府所采的坟地,但是,坟地采好后广昌王还健在。后来,刘氏先卒入埋此坟地。而待到广昌王死后,由于某种原因另采坟地于七府坟之东数里的尹家沟。于是,所谓的七府坟,并没有成为七府的主坟地,只是刘氏的葬身之所。而真正的七府主坟则在尹家沟。至于杨氏百年之后,无疑与广昌王合葬。因为,她虽为二妃,屈居刘氏之下,但是封建社会母以子贵。杨氏既为广昌王生有传宗接代之人,而其卒之时其子早已袭爵王位,她不与广昌王合葬又能是谁?








东 缉 虎 营 漫 笔




太原市有两条街叫做“缉虎营”。一条位于解放路东侧,名“东缉虎营”;一条位居解放路西侧,名“西缉虎营”。它们隔解放路相望。追溯东、西缉虎营的成街历史及得名缘起,似需上及明初。早在明洪武年间,这两条街实为一街,街名叫做“广昌府前街”。因此街位于广昌王朱济熵府宅之前,故名。广昌王朱济熵是第一代晋藩朱(木冈)的七儿子,所以广昌王府也别称“七府”,由是之故,广昌府前街也称“七府前街”。据说晋王有七个儿子,其七子聪明尚武,颇受青睐,当年晋王府兵丁便由广昌王辖带,驻于广昌王府一带,所以广昌府前街俗称“七府营”。

相传,某年七府子弟前往晋王府拜谒晋王,行至七府营东口,不知从何处窜出一只斑斓猛虎,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七府子弟和随行人马,顿受惊挫,仓慌失措向西鼠审,躲藏于“多马巷”。晋王闻得此讯,赶忙派兵遣将缉虎于七府营,将虎射杀。于是“七府营”便更名为“缉虎营”。后来,缉虎营一分为二,以与之丁字相交的方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