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曹顺庆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学科理论,而任何学科理论,都不可能凭空产生,而是在学术实践中一步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较为清晰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学术之链。这条学术之链历经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三大阶段,呈累进式的发展态势。这种累进式的发展态势,其特点不但在于跨越各种界限(如国家、民族、语言、学科、文化等等),而且在于不断跨越之中圈子的不断扩大和视野的一步步拓展。我把这种发展态势称为“涟漪式”结构,即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发展,就好比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漾起一圈圈涟漪,由小到大,由里到外荡漾开去。但无论有多少个圈子,中心却是稳定的,即始终稳稳地确立在文学这一中心点上。尽管各个发展阶段中曾经或多或少地以各种方式偏离文学(如法国学派过多关注文学“外贸”,忽略了文学性这一问题,又如当今比较文学界“泛文化”的倾向等等),但并没有从根基上脱离文学这个中心点。

一圈圈的“涟漪”构成了比较文学不同的发展阶段,所有的涟漪便共同构成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涟漪式的基本框架。因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不是线性的发展,不是“弑父”般的由后来的理论否定先前的理论,而是层叠式地、累进式地发展。后来的理论虽新,但并不取代先前的理论。例如,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并不能取代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当今我们倡导的“跨文化研究”(跨越东西方异质文化),也并不取代“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时至今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涟漪结构的最内圈——“影响研究”仍然有效,仍然在当今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大显身手,充满学术生命力。不同阶段的学科理论构筑起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了独特的涟漪圈,而这些不同的学科理论又共同构筑起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宏伟大厦。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涟漪式”学科理论结构?这是因为比较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不同的学术文化背景,不同的学术问题,不同的学术切入点所形成的。正因为背景不同,问题不同,切入点不同,所以各阶段皆各自解决了某一方面的学科理论问题,从而形成了各阶段学科理论的互补性,包容性。“涟漪”正是这样构成的。

在这“涟漪式”结构中。每一个“涟漪”都代表着学科发展的某一阶段。迄今为止,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至少有三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在欧洲,第二阶段在北美洲,第三阶段在亚洲。

按照学者们通常的看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第一阶段是由法国学派所奠定的“影响研究”。然而,纵观比较文学发展史,往往令人疑窦丛生。人们不难发现,最早倡导比较文学和总结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其实并不是(或并不仅仅是)法国学者,例如,最早(1827年)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德国学者,著名作家歌德,被公认为推动比较文学发展的最重要人物。写出第一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专著的人也并不是法国人,而是英国人波斯奈特(H. M.Posnett)。1886年波斯奈特发表了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比较文学理论的专著《比较文学》,(当时,波斯奈特在新西兰

奥克兰大学任教)该书对文学的本质、相对性、发展的原理、比较研究等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并从氏族文学、城市文学、世界文学、国家文学等观点对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了比较考察,堪称比较文学先驱。波斯奈特对比较文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都较为宽容,认为文学发展的内在特征和外在特征都是比较研究的目标。这实际上肯定了后来确立的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创办第一份比较文学杂志的也不是法国人,而是匈牙利人。1877年,全世界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于匈牙利的克劳森堡(今罗马尼亚的克卢日),刊名为《世界比较文学》(Acta Comparationis Litterarum Universarum),关于杂志的性质,编者指出:这是“一本关于歌德的世界文学和高等翻译艺术,同时关于民俗学、比较民歌学和类似的比较人类学、人种学的多语种的半月刊。”该杂志1888年停刊。1886年,德国学者科赫(Marx Koch)创办了另一本颇有影响的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史》(Zeitschrift fur die Vergleichende Literaturwissenschaft),后又创办了它的副刊《比较文学研究》,被视为德国比较文学的正式开端。科赫为该杂志确定了如下内容:一、翻译的艺术;二、文学形式和文学主题研究,以及跨越民族界限的文学影响研究;三、思想史;四、政治史与文学史之间的关系;五、民俗学研究。这些内容不但涉及到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而且还包括后来的所谓跨学科研究。例如,1871年索布里就写出了《文学与绘画比较教程》。

由上述史实,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两个问题:第一,比较文学早期的学科理论,并非仅仅由法国人奠定,在法国学者之前,已有德国的、英国的、匈牙利的学者率先提出了有影响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第二,欧洲早期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并非仅仅着眼于“影响研究”,而是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的,它已经蕴含了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一开始就具备了世界性的胸怀和眼光。令人费解的是,这样一个良好的比较文学开端,为什么偏偏会走向旨在限制比较文学研究范围的所谓“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轨道上呢?迄今为止,并没有人认真深思过、探问过这一问题。威勒克(Rene Wellek)曾深刻地批判过法国学派,但却同样并未深究过这一问题。

为什么欧洲早期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会转向仅仅强调实际影响关系的“文学关系史”?为什么欧洲的比较文学会走上自我设限的道路?主要原因或许有如下数点:其一,圈外人对比较文学学科合理性的挑战;其二,圈内人对比较文学学科科学性的反思与追寻;其三,世界胸怀与民族主义的矛盾。兹详述之:首先是圈外人对比较文学学科合理性的挑战,最突出的标志是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发出的挑战。克罗齐认为:“比较”是任何学科都可以应用的方法,因此,“比较”不可能成为独立学科的基石。他指出:比较方法“只是历史研究的一种简单的考察性方法”,不仅普通,方便,而且也是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不能作为这门学科独有的基石。克罗齐说:“我不能理解比较文学怎么能成为一个专业?”因而下结论道:“看不出比较文学有成为一门学科的可能。”由于克罗齐的学术地位和影响,他的强烈反对其意义是重要的,因此在意大利,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探讨长期陷入停滞不前的困境。意大利学者本纳第托在其《世界文学》一书中不得不悲哀地表示,他与他的同龄人在童年时代的梦想——比较文学将会在他们的国土开花结果——没有实现。克罗齐的坚决反对在整个欧洲比较文学界同样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有学者指出,克罗齐是“带着与比较文学公然为敌的独裁观念,在各种场合用种种不同的沉重打击来对付我们这门学科,并将它们几乎打得个片甲不留。” 这种“打得片甲不留”之势,可以说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第一次危机。克罗齐的反对,不能不引起欧洲比较文学学者的震撼,引起他们对危机的

反思。这种反思,集中在比较文学能不能成为一门学科的问题上,如果能够成为一门学科,那么,其学科的科学性何在?

“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这句名言是挡住克罗齐等学者攻击的最好盾牌。既然反对者集中攻击的是“比较”二字,那就不妨放弃它,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可以不建在饱受攻击的“比较”上。基亚明确指出:“比较文学并不是比较,比较只不过是一门名称有误的学科所运用的一种方法。” 既然比较文学不“比较”,那比较文学干什么呢?法国学者们在甩掉了倍受攻击的“比较”二字后,将比较文学的范围大大缩小,缩小为只关注各国文学的“关系”上,以“关系”取代“比较”。法国学派的奠基人梵?第根说:“比较文学的目的,主要是研究不同文学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不注重关系的所谓“比较”是不足取的。梵?第根说:“那…比较?是只在于把那些从各国不同的文学性取得的类似的书籍、典型人物、场面、文章等并列起来,从而证明它们的不同之处,相似之处,而除了得到一种好奇的兴味,美学上的满足,以及有时得到一种爱好上的批判以至于高下等级的分别之外,是没有其它目标的。这样地实行…比较?,养成鉴赏力和思索力是很有兴味而又很有用的,但却一点也没有历史的含义;它并没有由它本身的力量使人向文学史推进一步。” 法国学派的主要理论家基亚一再宣称,“比较文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联系”,“凡是不存在关系的地方,比较文学的领域也就停止了”。因此,比较文学的学科立足点不是“比较”,而是“关系”,或者说是国际文学关系史。所以他说:“我们可以更确切地把这门学科称之为国际文学关系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国学派的自我设限,抛弃“比较”而只取“关系”,正是对圈外人攻击的自我调整和有效抵抗:你攻击“比较”二字,我就从根本上放弃“比较”,如此一来,克罗齐等人的攻击也就没有了“靶子”,其攻击即自然失效。“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这句妙语恰切地蕴含了欧洲学者们的苦衷和法国学者的机巧。而正是对“比较”的放弃和对“关系”的注重,奠定了法国学派学科理论的基础,形成了法国学派的最突出的、个性鲜明的特色。

其二,法国学派学科理论的产生,也是圈内人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科学性的反思与追寻的结果。作为一门学科,应当有其学科存在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确定性和“科学性”。克罗齐等圈外人指责比较文学随意性太大,他们的批评实质上也暗含了这一点。怎样建立一门科学的、严密的学科,是法国学者们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登斯贝格(1871-1958)、梵?第根(1871-1948)、伽利(1887-1958)、基亚(1921- )都不约而同地着重思考了这一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即:要去掉比较文学的随意性,加强实证性;放弃无影响关系的异同比较,而集中研究各国文学关系史;摆脱不确定的美学意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涵义。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正是在这种反思和追寻中形成的。

巴登斯贝格在法国《比较文学评论》创刊号上写了一篇纲领性的导言《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极力反对主观随意性的比较,强调实证性的严格研究。他指出:“有人说:比较文学,文学比较,这是毫无意义又毫无价值的吵闹!我们懂得,它只不过是在那些隐约相似的作品或人物之间进行对比的故弄玄虚的游戏罢了。……不消说,一种被人们这样理解的比较文学,看来是不值得有一套独立的方法的。”他说:“人们不厌其烦地进行比较,难免出现那种没有价值的对比”,因为“仅仅对两个不同对象同时看上一眼就作比较,仅仅靠记忆和印象的拼凑,靠主观臆想把一些很可能游移不定的东西扯在一起来找类似点,这样的比较决不可能产生论证的明晰性。”怎样才能产生“论证的明晰性”?怎样的比较才“值得有一套独立的方法”?那就是加强实证性,加强科学性,使比较文学研究落到实处。

正如法国学派奠基人梵?第根所明确指出的:“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事实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总之,…比较?两个字应该摆脱全部美学的涵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涵义。” 显然,摆脱美学涵义,取得科学涵义,这就是关键所在!法国学者们试图用科学的方法、实证的方法来建立一套独立的方法论体系,因而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反对“随意性”的宽泛的且倍受攻击的“对比”,从而走上缩小研究范围,限制研究领域的自我设限道路。为了建立一套独特的方法论,他们宁肯放弃美学的涵义,而追求科学的涵义。

法国学派代表人物伽利在1936年接替巴登斯贝格任巴黎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后,便致力于使比较文学精确化的工作,试图通过这种“精确化”来设限,并以此建立独特的方法论体系。他在为他的学生基亚的《比较文学》一书撰写的序言中指出:“比较文学的概念应再度精确化。我们不应无论什么东西、什么时代、什么地方都乱比一通。”伽利还指出:“我们不喜欢停留在狄更斯与都德的异同上,比较文学不等于文学比较。”比较文学不是异同的平行比较,而是实证性的关系研究:“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分支;它研究国际性的精神联系,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司各与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在作品、灵感,甚至生活方面的事实联系。”基亚坚守其师伽利的立场,在经受了美国学派的猛烈攻击之后,1978年他在《比较文学》一书的第六版前言中仍坚持认为:“比较文学并不是比较。比较不过是一门名字没有起好的学科所运用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更确切地把这门学科称为:国际文学关系史。”他仍大力反对泛泛的比较,反对“总体文学”及“世界文学”。基亚指出:“这两种雄心壮志对大多数法国的比较文学研究人员来说似乎都是空想和无益的。继保尔?哈扎和斐南?巴登斯贝格之后,我的老师让―玛利?伽利认为,凡是不再存在关系——人与作品的关系、著作与接受环境的关系、一个国家与一个旅行者的关系——的地方,比较文学的领域就停止了,随之而开始的如果不是属于辩术的话,就是属于文艺批评的领域。”基亚甚至警告道:“就我个人来说,我很担心,比较文学的研究原想包罗一切,结果却会什么价值也没有。”

今天我们重温基亚的这一意味深长的警告,并非没有意义。我曾在一篇论文中指出:“当今世界比较文学界,由于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原有学科理论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日益趋向不确定性,甚至有人认为根本不用确定,或不屑确定。这种失去理论的茫然、困惑,这种不能确定或不屑确定学科理论的消解态度,必然将比较文学导向严峻的学科危机。”

其三,世界胸怀与民族主义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比较文学的早期研究者们。本来,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来确立其学科地位的,跨国界、跨民族,乃至跨文化的世界胸怀应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题中之义,但是,由于法国比较文学的诞生与民族文学史的研究密切相关,其倡导者竭力强调比较文学在文学关系史上的定位,因而在比较文学研究中,他们最感兴趣的是法国作家和作品在国外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影响如何产生又如何表现出来?法国文学受到了哪些外来影响?这些影响又是如何与法国文化传统交融与排斥的?如此等等。因此,在梵?第根的眼中,比较文学只研究“二元关系”,而且“往往依附于本国文学观念的目标”;伽利主张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基亚更明确地把比较文学称作国际文学关系史,甚至提出比较文学的目的就是比较民族心理学。他们都认为比较文学的目的就是研究欧洲诸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只限于一国对一国的“二元的”事实

关系研究。在这种研究中,法国自然成为各种文学现象的放送者、传递者,一切关系的清理和材料的排比,不过是具体地坐实文学影响的存在,为自己国家的文学评功摆好。在这种“法国中心”或“欧洲中心”思想指导下的比较文学,必然表现出明显的狭隘民族主义倾向,成为威勒克所批评的“两种文学之间的…外贸?”,“记文化功劳薄”,违背了比较文学的初衷,限制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

如果说法国学派学科理论引发的危机是一种学科收缩的危机,或者说是“人为的设限”而形成的危机的话,那么,在批判法国学派中诞生的美国学派的学科理论,则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便面对着扩张的危机,或者说是没有设限的漫无边际的无限扩张的危机。这个危机,美国学派的中坚人物其实从一开始便意识到了。比如,雷马克虽然在他著名的比较文学学科定义中称“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其突破法国学派人为限制的态度似乎很坚决。然而,在同一篇文章中,他又不无担忧地说:“比较文学要是成为一个几乎可以包罗万象的术语,也就等于毫无意义了。”所以并不赞同以“过于松弛的标准”来为比较文学划界。韦斯坦因也认为,像雷马克那样“把研究领域扩展到那么大的程度,无异于耗散掉需要巩固现有领域的力量。因为作为比较学者,我们现有的领域不是不够,而是太大了”。因此,他们又提出各种新的限制来修正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

首先是关于“系统性”标准的限制。雷马克提出:“文学和文学以外的一个领域的比较,只有是系统性的时候,只有在把文学以外的领域作为确实独立连贯的学科来加以研究的时候,才能算是…比较文学?。”他还列举了不少实例来说明这种系统性。比如,将莎士比亚戏剧与其历史材料来源进行比较,只有把文学和史学作为研究的两极,对历史事实或记载及其在文学上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比较和评价,并且合理地作出了适用于文学和历史这两种领域的结论之后,才能算是比较文学。其次是对“文学性”的限制。韦勒克虽然在著名的《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中针对法国学派的主张,提出了不要把文学“当作争夺文化威望的论战中的一个论据,不作为外贸商品,也不当成民族心理的指示器”的观点,还提出“把文学作为不同于人类其他活动和产物的一个学科来研究”的正确主张,但他同时也认为,文学作品是为特殊审美目的服务的语言符号结构,它包含声音和意义单位两个层面,以及由这二者产生出的情境、人物和事件的“世界”,比较文学应该以对这一多层结构的“内部研究”,即“文学性”研究为核心,才能“获得人类能够获得的唯一真正的客观性”;而研究文学作品与作者生平和心理,文学与社会环境、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等等属于“外部研究”,“是在研究不同的问题”,理应排除在这种“客观性”的追求之外。因此,他批评“许多研究文学、尤其是研究比较文学的著名学者其实并非真正对文学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公众舆论史、旅行报告、民族性格的概念等等——简言之,在于一般文化史”。再次,是对“跨文化”研究的限制。美国学派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建构中,明确反对法国学派的狭隘民族主义立场,提出了跨国家、跨民族、跨学科的“世界主义”观点。但是,在研究实践中,一遇到跨越东西方异质文化圈的比较,他们就难以做到这一点,甚至打算从“世界主义”的立场后退,否认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的可能性,如韦斯坦因就曾对“把文学现象的平行研究扩大到两个不同的文明之间仍然迟疑不决”。他说:“在我看来,只有在一个单一的文明范围内,才能在思想、感情、想象力中发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维系传统的共同因素。”

就这几个方面的“修正”来看,所谓”系统性“的标准,如美国学派自己的中坚人物韦勒克在《比较文学的名称和实质》中所非议的那样,只是为实用目的而作

出的“人为的、站不住脚的区别”,它并没有实际的可把握性和学科理论价值,反而会导致对跨学科比较研究的进一步限制和取消;“文学性”在美国学派提倡的平行研究中,既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学科目标,又是文学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他们对“文学性”的刻意强调,其实质是要把从西方文化传统演化而确立的文学研究目标和任务扩展为世界文学(包括东方文学)研究的目标,并试图建立起融构一个“客观”的世界性文学理论的学科信念。如此一来,比较文学必然会走向“泛文学性”,亦即“泛理论”的道路,甚至走向以文学理论代替比较文学的道路。因此,连前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佛克玛也认为,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去专门谈比较文学理论了,因为文学理论研究已具有了比较文学的意义,讨论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意义已经不大。与此同时,这种“泛理论”的比较文学研究,势必使美国学派走向以西方中心主义立场来消解东方文化与文论异质性的道路。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跨越东西方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之所以“迟疑不决”,甚或根本就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由于对“跨文化”比较研究的限制,美国学派因此无法兑现其“世界主义”的承诺,也难以对世界比较文学作出更大的贡献。自雷马克写下经典的学科定义以来,美国学派一直以“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 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相标榜。然而,在具体的比较研究实践中,其学科界限却总是比较模糊:一方面似乎是无所不包的充分扩张,另一方面却又不把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化圈的文学纳入其视野。正是这种扩张与收缩的矛盾,为新一轮的比较文学危机埋下了隐患。当人们按照美国学派的定义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时候,尤其是当世界范围的文化研究潮流形成的时候,美国学派的学科理论必然受到巨大的冲击,危机不可避免地会再次产生。90年代兴起的文化研究大潮,主要指当代的文化理论研究,以及非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研究。它既包括了自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崛起以来的各种精神分析、接受理论等等向文学外部转移,并最终指向文化研究的理论,也包括日后逐渐兴盛的那些传统文学研究不屑于光顾的社区生活、种族问题、性别问题、身份问题、流亡文学、大众传媒等等。特别是它们当中的各种“差异”研究和“亚文化”研究,以其鲜明的当代性、大众性和“非边缘化”、“消解中心”为特征的文化研究,对传统的经典文学艺术研究(包括比较文学研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就文学研究而言,它要求考虑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学的多元文化背景,要求注重“文学性”背后的文化因素,要求比较文学实现自身定义的“世界主义”承诺。因此,它以跨学科、跨文化、跨艺术门类的特点,为比较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尤其是它所主张的文化多元性与包容性,文化的互动、互通和互补的思想,为东方和第三世界国家文学研究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显然,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立场上的比较文学美国学派已无法胜任这一使命,于是,一向重视跨越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便历史性地承担起这个重任,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第三个阶段,就是跨异质文化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从世纪初梁启超“文学是无国界的,研究文学自然不限于本国” 的开放胸怀,王国维立足中国本土,以阔大的眼界吸收异域养料的学术研究和文学批评活动,到鲁迅对外来的东西进行理智的选择和充分的吸收,并融入自身文化和文学改造实践的基本态度,再到钱钟书以广阔的国际眼光和通晓古今中外文学理论精神实质的学识来进行切实的中外文学比较研究,以及朱光潜既借用西方文学理论阐释中国文学,又以中国文学经验来补充西方理论的互证互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跨文化研究的实践经验。自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复兴以来,中

国学者吸取中外比较文学研究经验和教训,既不囿于“影响研究”的据实考证,也不满足于“平行研究”所引导的“西方中心主义”式的比较研究,努力探索一种跨越东西方异质文化的文学比较,以达到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理解和融通,并在相互的尊重、交流、对话中,认识各民族文学的独特个性,进而探寻人类文学创作发展的规律。在九十年代中国学派的倡导中,中国学者更是明确把跨文化比较研究作为学科理论的基础,并主张在总结近百年中国比较文学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方法论体系。我曾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一文中提出:“…跨文化研究?( 跨越中西异质文化)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生命泉源,立身之本,优势之所在;是中国学派区别于法、美学派的最基本的理论和学术特征。” 而“中国学派的所有方法论都与这个基本理论特征密切相关,或者说是这个基本理论特征的具体化和延伸。” 这个方法论体系包括“阐发法”、“异同比较法”、“文化模子寻根法”、“对话研究”和“整合与建构研究”等五大方法论。文章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并得到充分的肯定。

跨文化比较研究最关键之处就在于对东西方文化异质性的强调。所谓的异质性,就是从根本质地上相异的东西。就中国与西方文论而言,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文明,在基本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和文学话语上是从根子上就相异的(而西方各国文学则是生长于同根的文明)。这种异质文论话语,在相互遭遇时,会产生相互激荡的态势,并相互对话,形成互识、互证、互补的多元视角下的杂语共生态,并进一步催生出新的文论话语。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并处理中西文学的异质性问题,就很可能使异质性相互遮蔽,而最终导致其中一种异质性的失落。在比较文学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学者们都忽略了或有意遮蔽了东西方文化的异质性,因而形成了长时期的东西方文化和文论的隔膜,造成了东方文论异质性的丧失,使得强调世界胸怀的比较文学研究却无法真正具有世界性。在如今比较文学发展的新阶段,我们特别强调文化的异质性问题,可以使比较文学研究从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人为制造的一个个圈子中超脱出来,使之成为真正具有世界性眼光与胸怀的学术研究。首先,跨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突破了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比较文学的法、美学派,都往往从科学主义的立场出发,并先验地在心理动机上确立了欧洲或西方文学具有普适性价值的认知模式,因此,无论是法国学派的“国际关系史”的划分,还是美国学派的“文学性”标准的建立,都是从中心/边缘、文明/野蛮,或主体/客体、本质/现象等等二元关系来进行文学比较研究,并以此对东方异质文化进行遮蔽的。也正因为如此,法、美比较文学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矛盾与悖论之中。而跨文化比较研究主张从二元世界到多元世界,认为比较文学是一个没有中心的多元文化场,在文化与文化之间没有主/客之分和中心/边缘之分,任何文化方式都具有存在的合法性和主体地位,相互之间只有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才是正常的关系。

其次,跨异质文化的比较研究拓宽了异质文化间文学比较的路径。比较文学法、美学派热衷于求同的研究,把类同性作为比较文学存在的基础。这正是造成比较文学长期限于西方文化圈子和一次次危机的一个原因。而第三阶段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以多元文化的视野,从既成的文化形态出发,把异质文化各自的基本价值范式作为评价自身文化现象的基础,强调辨“异”的重要性。也就是从异质文化文学表述形式的异处着眼,去发掘不同文学传统各自存在的根基,并以此作为解析文学经验与文学现象最内在的根据。如此一来,所谓世界文学“共相”的探寻,就是以根本“模子”的相异为参照,去统合各异质文化文学中可以汇通的各种因素,而不是把西方文学及其理论视作东西方文学共有的典范,并以此作为非西方

文学归顺、“臣服”的依据。从主要以同质文化圈中的求同扩展到异质文化间的求异,无疑扩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并为异质文化间的沟通和融汇建立了桥梁。

第三,跨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有利于新文学观念的建构。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文化的趋同化与多元文化的共生、互补都在并行发展,而在多元文化的交流、融汇中寻求新的文学观念生长点,是一种积极的文化态度。在日益迅猛的全球化大潮中,西方文学观念往往会借助于强大的经济与文化力量强调自身的重要性、普适性,并迫使非西方文学同化。对异质文化与文学比较的充分重视,一方面可以使非西方文化与文学不至于走向简单趋同的道路,另一方面可以抵制西方文化与文学在技术主义影响下日趋单一化、工具化的态势,从而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建构起生气蓬勃的新文学观念。

总之,只有进行跨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西方霸权话语一家“独白”的局面,使比较文学成为异质文化间平等的、开放的和有“交换性”的对话。当然,在跨异质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互识与互补的过程中,还必须特别强调这样两点:一是兼收并蓄。前面已经提到,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发展,不是以新的理论取代先前的理论,而是层叠式、累进式的前进。我们可以把中国学者贯常运用的东西方诗学对话研究和双向阐发研究等等作为主要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不排斥注重实际影响和接受关系的影响研究、偏重于平行比较和理论分析的平行研究等等方法,这样才能使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更加完善,更富有生命力。二是紧紧抓住文学研究这个中心,任何研究都围绕“文学”来进行,以免“泛文化”倾向的抬头。我在《“泛文化”:危机与歧途,“跨文化”:转机与坦途》一文中说过:“应当将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相结合。这种结合,是以文学研究为根本目的,以文化研究为重要手段,以比较文化来深化比较文学研究。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并正确处理文学与文化的这种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那么,文化研究不但不会淹没比较文学,相反,它将大大深化比较文学研究,并将比较文学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 我至今仍然坚持这个观点。只要我们切实关注异质文化之间的撞击、交流、理解与汇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我们就可以从容面对这个多元文化主义时代,把比较文学研究推向更加繁荣辉煌的明天!

(原载《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第4期)

高等教育学概论

专题一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演变 1.古代高等教育 西方古代高等教育形式:专门性的学校,博物馆和图书馆。萌芽于古埃及印度,发展于古希腊罗马,延续至中世纪欧洲。修辞学校内容三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哲学学校增加四艺---算数、天文、几何、音乐。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形式:①西周大学②私学(春秋齐国的稷下学宫,不仅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世界中世纪教育史上最早的大学。始于唐末的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湖南长沙岳鹿书院号称宋代四大书院) ③太学(汉武帝)宋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建立。王安石改革太学考试制度,实行“三舍”法,择优授官。 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 高等教育的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专业教育性质模糊,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以成人为主要教育对象,学生年龄参差不齐;高等教育思想尚未从哲学、政治思想中分化出来。 2.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 欧洲中世纪大学:最早的大学建立于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中世纪大学中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大学主要有: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律院校);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医科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综合性大学,有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四个学院) ①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 ②早期中世纪大学四大学科文科法学医学神学 ③高等教育近代化教育活动的制度分层化,世俗化,国家化④洪堡的两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学术自由的原则⑤1900年美国大学协会成立,意味着研究型大学这一体系初步建立 ④通过“莫利尔法案”、“赠地学院运动”建立的名校: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威斯康星思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高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3.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1862年成立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学堂中开办最早、最具代表性也最富高等教育性质的一所,是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1901年清政府的壬寅学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学 制,1903年清政府的鍨卯学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 颁布并予以实施的学制高等教育的概念表述: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二)高等学校的职能演变 高等学校职能是高等学校为实现自身价值所承担的社会任务和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①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也是其最古老的职能,高等学校为社会培养从专科到本科到研究生的各层次专门人才。②发展科学。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中获得了越来越独立的地位,发展科学因而也成为高等学校一项相对独立的职能;③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高等学校为社会直接服务的职能主要途径有人员培训、技术推广、专家咨询、图书仪器开放等等。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也是多种多样。高等学校通过广泛的社会服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岩孙毅颖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奇和赞叹的巨大成就。在这三十年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曲折折、起起伏伏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成为培养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1977年―2007年)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一)专科教育恢复 1977年,中国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恢复时期。这期间,高等专科教育恢复招生、职业大学诞生。 1976年十年“文革”结束,1977 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专科教育随之恢复。1978 年全国恢复和新建专科学校98 所,招收专科生12.37万人,在校专科生37.96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45.3% 。1979 年,专科招生人数减少,在校生人数为34.85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34.2% 。专科教育在满足当时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上模仿本科教育,以学科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快地适应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 (二)职业大学诞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工作为中心,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发和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为适应改革开放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才紧缺的矛盾,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提出创办职业大学的设想,一种新型高等院校——职业大学诞生。1978 年,天津、无锡等中心城市开始试办为地方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这一时期,我国恢复了高等专科教育,发展了以职业大学为代表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用较少的资源、较小的投入方式,提供了更多的上学机会,解决了社会人才紧缺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 二、探索与调整阶段(1985年―1994年) (一)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福建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历年考研试卷汇编

福建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历年考研试卷汇编 2004年 外国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 骑士文学、奥林匹斯神统、德廉美修道院、未来主义 二、简答(每题12分,1、2必答,3、4任选一题) 1如何理解古罗马文学是古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的中介 2如何理解少年维特的烦恼 3如何理解卡夫卡笔下的“弱的英雄” 4简述莎士比亚传奇剧的特征(喜剧、悲剧特征都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1、2必答,3、4任选一题) 1试述19世纪俄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概况 2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熙德》主题的不同,分析文艺复兴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的不同 3“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结合这句话,谈谈对海明威笔下硬汉性格的理解 4以拉斯蒂涅为例,说明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四、分析理解题(30分) 以任何一种文学观点分析以下诗歌,文体不限(诗歌例外),字数在500字以上。 诗歌为华兹华斯的《水仙》 2005年 外国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黑色幽默、感伤小说、意识流小说、湖畔派、破晓歌、威塞克斯小说 二、简答(每题10分) 1简要说明“荷马史诗”是欧洲叙事文学的典范 2以《熙德》为例,简要说明古典主义戏剧的基本特征 3简要说明《堂吉诃德》对现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4简要说明《麦克白》中人物心理的刻画笔法 三、论述(每题25分,3选2) 1以英国文学为例,说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异国情调 2以《变形记》为例,说明20世纪西方小说的基本特征 3以《鸟》《巨人传》《乌托邦》等作品为例,说明欧洲古典文学中的理想国主题 四、作品分析(30分) 分析一下作品,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作品略,不知是谁的文章) 2006年 外国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潘多拉的盒子、温柔的新体诗派、拜伦式英雄、魔幻现实主义、迷惘的一代、音乐小说 二、简答(每题10分) 1简要谈谈你本人对下列作品最深的一点体会(不必面面俱到,仔细集中谈一点体会即可。3题选作2题) (1)《安娜卡列尼娜》 (2)《雪国》 (3)《老人与海》 2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在苏联战争题材文学中有何地位

(完整版)萨帕职业发展理论

美国代表性的职业管理学家萨柏(DonaldE·super)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他把人生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一)成长阶段(growthstage),属于认知阶段。(0—14) (二)探索阶段(explorationstage),属于学习打基础阶段。(15—24) (三)确立阶段(establishmentstage),属于选择、安置阶段。(25—44) (四)维持阶段(maintenacestage),属于升迁和专精阶段。(45—64) (五)衰退阶段(declinestage),属于退休阶段。(65岁以后) 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 Super是职业生涯发展研究领域中最具权威性的人物之一,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生涯发展研究者。从1940到1950年,Super出版了两本生涯发展的专著:《职业适应动力学》和《职业心理学》,奠定了他在该领域的权威地位。1980年代末,Super在许多研究者的成果的基础上,综合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人格理论等四个学术领域的内容,系统提出了生涯发展理论,提出了生涯发展的十四项基本主张,从而构成了其生涯发展理论的基础。 与其它理论相比,Super的理论为生涯咨询和辅导提供了更加有用的工具,指导了生涯辅导的具体实施,得到了各国生涯辅导专业人士的普遍支持。针对我国现阶段高校研究生的就业特点,以下主要介绍Super生涯发展理论中的生涯发展阶段、自我概念、生涯成熟度、生涯彩虹几个方面的内容: 1.生涯发展阶段 Super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阶段(又称大循环):成长期(growth),从出生到14岁;探索期(exploration),15岁到24岁;建立阶段(establishment),25岁到44岁;维持期(maintenance),45岁到64岁;衰退期(decline),65岁以上。在每个时期至下个时期之间,称为转换期(transition),又称为小循环,包括:新的成长、再探索以及再建立等三个历程。他认为不同的阶段,面临的发展任务不同,个人必须达成其每一阶段的生涯发展任务,并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好预先规划与准备。个人一旦进入一个新的生涯发展阶段,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循环,需重新经历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等一系列历程。 2.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Super生涯发展理论中的核心重点。Super认为职业生涯发展是发展和实现自我概念的过程,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结合体,包括了生物学特征以及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自我概念指的是个人看待自己和自身境况的观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个人或心理上的,包括个人如何选择以及如何对选择进行调整;另一个是社会的,重点是个人对其社会经济情况及与工作和生活有关的当前社会结构的个人评价。自我概念不是静态的,而是持续发展的。自我概念影响生涯决定,正确的自我概念是生涯成熟的必要条件。 3.生涯成熟度 Super关于生涯成熟度(career maturity)的概念,是生涯发展理论的贡献之一。生涯成熟度是发生在生命中某个阶段内,由成功完成生涯发展任务而获得的,它为生涯咨询及生涯教育目标及策略提供了信息。Super认为在各个阶段完成适当的任务,即是生涯成熟,生涯成熟的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指个人在整个职业生涯历程中达到社会期望的水准,二是以职业生涯各发展阶段的发展任务为标准所作的衡量。生涯成熟度与自我认知、生涯知识及发展规划的能力相关联。生涯成熟度包含了以下六个维度:1.职业选择的定向,是决定个人是否关心做出最终的职业选择的态度维度;2.职业信息和规划,与个人所有的未来生涯决策及过去所完成的计划的能力维度;3.职业偏好的一致性,指个人偏好的一致性;4.个人特质的具体化,指个人朝向自我概念形成的过程;5.职业选择的独立性,指工作经验的独立性;6.职业偏好的智慧,个人将现实偏好与个人任务维持一致的能力维度。

教育的发展历程

教育的发展历程 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这五个阶段。以下主要就按这五部分展开说明,从古至今的探讨它的必要性。 一、教育的起源--原始社会的教育 教育大约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教育源自人类的生产劳动,服务于人来的发展和生存。起初,人类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劳动,如打猎、捕鱼等活动,这逐渐便成为我们实际生活中所必需的保障,劳动即是教育,随着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教育的形式也随之变化着,随后人们逐渐开始发展畜牧业,人们学会了架设栅栏、赶羊喂牛,这些都只是他们生活所必须的教育,除了这些,他们还有原始宗教的教育和原始艺术教育。首先,他们对自然很崇这些崇拜都是原始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拜、对图腾很崇拜以及对鬼魂也很崇拜。其次,他们对音乐和舞蹈像是有一种天赋一样,对于艺术教育体现出原始文化正逐渐变化着,在后面就逐渐形成了文字,文字的形成标志着教育的升级,为以后产生学校建立了基础。总之,原始教育呈现多方面的特点: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教育内容为多方面的生活经验; (3)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 (4)言传身教为主要的教育手段; (5)男女教育分工明确; (6)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 有以上诸多内容,使得原始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开始。 二、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制时期大约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四百七十六年,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夏代为奴隶制初期,它是由夏部落首领的儿子启建立的,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注重军事训练和人伦道德; (2)其次,便是商代,这一时期文字已经基本达到成熟阶段,文字成为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并有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理论,这使得商代的教育上升为一个层次,其教育思想水平得到提高; (3)西周是奴隶教育发展鼎盛时期,西周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学在官府”,教育形式是先接受家庭教育在进行学习教育,主要学习内容是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它不仅注重道德思想,而且也注重文化知识;不仅注重传统的文化,而且也重视实用的技能;不仅对于文事武事都注重;而且要求符合礼仪规范和要求内心情感修养。从而,在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军事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与夏商相比,西周的教育已经相对成熟,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各种教育; (4)春秋时期奴隶制崩溃,这是向封建制转变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 三、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征及贡献--封建社会的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形式,上面已经提到了西周教育,它不仅对奴隶制有影响,对封建社会的教育也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要论述古代教育,我们首先就要知道一下对我国教育有贡献的一些伟人,孔子当是第一人,他是儒家的创始人,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子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1. 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他首先提出的,强调注重教育; 2. 私人讲学之风由他打开,从而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 3. 他主张“有教无类”的对策,使受教育者的范围逐渐扩大; 4. 提倡培养从政君子,提出“学而优则仕”原则;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后现代理论与比较文学)【圣才出品】

第1章后现代理论与比较文学 1.1 复习笔记 一、后现代理论与非文学化、泛文化化 (一)解构派理论对比较文学的消解 从根本上说,解构派理论对比较文学的消解来自对文学和文学研究的消解。 1.文学观念的发生和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长期以来,无论中外,文学的涵盖面都是非常宽泛的。 (2)文学这一相对独立的领域像别的领域一样,近几十年来受到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巨大冲击。一种情形是从对语言本身的怀疑导致对文学的否定。 (3)语言是有缺陷的,它不足以表达人类最精妙、最深沉的感情,甚至无法说明一朵花的神秘,因此,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也就是虚幻的。 (4)文学自身的失落,文学和非文学的界限丧失,导致文学研究也失去了存在的前提。于是种种“超批评”大量涌现。 2.文学的非文学化 (1)文学自身本质特征的丧失; (2)文学边界向文化领域无限延伸,文学研究被文化研究取代的倾向。 3.文学的“泛文化化” (1)文学的“泛文化化”的含义“文学边界向文化领域无限延伸,文学研究被文化研究取代的倾向。

(2)文学泛文化化的原因 ①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相关的符号学、叙事学把文学研究变成语言学研究 它们过分注重语言本身的问题,而往往忽视文学的审美特征,把文学文本等同于任何一种文本,这样,文学文本就有了文化文本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研究被语言学研究取代。 ②新历史主义对后结构主义等思潮非历史化倾向的反拨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历史主义是对后结构主义等思潮非历史化倾向的反拨,但在如何对待历史的问题上却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后结构主义的影响。新历史主义不仅颠覆旧历史主义关于历史真实、确定性等观念,而且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整个人类文化作为研究对象。新历史主义的创造者是葛林伯雷。 ③女性主义是从女性角度出发的一种理论 女性主义早期阶段较多关注文学,但后期则逐渐转向文化的各个领域。新马克思主义继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其关注的焦点始终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因此二者对文学的巨大影响也必然导致文学研究向文化领域转移。 (二)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非文学化和泛文化化倾向 1.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非文学化和泛文化化倾向的原因 (1)比较文学本来就是一门跨民族文学、跨学科、跨文化的学问,其研究领域似乎比任何一门人文学科都要大。由于比较文学自身理论的不完善,加上解构大潮的冲击,它的研究近年来迅速向更大的领域扩展,研究的重心已经转移到文化的层面。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比较文学主要是影响研究,六七十年代的比较文学主要是平行研究,八九十年代的比较文学则主要是文化研究了。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历史 第一节比较文学学科的兴起 时间和地点:19世纪后期的欧洲 原因:一、社会经济——决定作用 各民族文学间存在着交流和融合、影响和接受的历史需要——首要前提; 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主义意识对学科的催生 (法)基亚:资本主义促成了民族间的交流,使世界主义意识开始觉醒; (德)施莱格尔兄弟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时期,先后提出“文学开放性”和“文学普通性”; 歌德: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 世界主义意识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文学观念,其表现是: (1)认为文学既是民族的,也是全体人类的; (2)不同民族或地区的文学既有共同性存在差异性; (3)各民族文学是在相互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三、科学主义的发展 19世纪上半叶,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风靡欧洲,其内在本质就是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强调真实与准确 第二节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学科形成的标志 第一次用“比较文学”这个词是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在1816年主编的《比较文学课程》1829,维尔曼《比较文学研究》 (1)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表明学科在理论上的成熟。1877,匈牙利梅茨尔《总体文学比较》——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 (2)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出版。1886,英国波斯奈特《比较文学》——世界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预示着比较文学从具体的研究实践向学科理论建设方向的发展; (3)比较文学作为正式课程进入大学; (4)学术论文、工具书的出现。1897,瑞士贝茨《比较文学目录初稿》——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工具书;<老师提了这一点> (5)比较文学教授职位的设立。<书上的> 二、各个学派的观点(学派、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一)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发展第一阶段)戴克斯特(前驱)、巴尔登斯贝格、梵.第根、伽列、基亚影响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实证主义 巴尔登斯贝格:1921《比较文学评论》杂志 梵.第根:巴黎大学教授,1931发表《比较文学论》(专著) 该书主要观点:(1)划出比较文学研究的界域。首次将文学研究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2)在两国之间的文学关系中,重点是探究互相影响的具体情况,方法必须是实证的。(3)将影响研究的领域、对象等进行分门别类。领域:1、“物质”部分:主题学; 2、文学交流:誉舆学、源流学、媒介学。对象:放送者;接受者;传递者 (二)美国学派(第二阶段)亨利.雷马克、哈瑞.列文、奥尔德里奇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 1958.9,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二次大会,耶鲁大学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 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 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可以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是以日本为模式的。 第三个时期(1912年至1927年)。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1912年至1927年的十几年间,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时期。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作了相应的改革。其间,教育部还陆续公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法令。众所周知,作为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蔡元培非常关心高等教育,《大学令》就是由他亲手制定的。他多次谈到,《大学令》中许多内容是“仿德国制”,“仿德国大学制”[2]。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借鉴德国高等教育是蔡元培多年的宿愿。但是,从实践的层面考察,蔡元培的理想并未实现。摆脱日本单一模式束缚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大学设评议会、教授会的条文列入了《大学令》,但在当时的高等学校中并未实行。直到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才部分地在他所主持的北京大学付诸实施。 就在蔡元培以德国高等教育为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深刻改造的同时,另一所国立大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南大学迅速崛起。留美归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的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为榜样,延揽一批留美学生到校任教,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从管理体制、系科设置、课程内容以至经费筹措等,全面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至20年代中期,东南大学声誉日隆,影响日广,成为与北京大学南北呼应、交相辉映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重镇。 第四个时期(1927年至1949年)。在此22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旋律是,在融合美国和欧洲各国特点的进程中,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如果说20年代后期曾经是美国高等教育影响最盛的时期,从对地方分权制的教育体制的模仿,到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以至于大学各专业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等等都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强大影响;那么,进入30年代,则表现出一种比较主动地吸收和借鉴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经验的倾向。如在高中毕业生中实行会考制度,以整齐大学生的入学程度;教育部制订并实行有关大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法令;强调大学毕业考试制度等等,这些举措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吸收了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做法。但是,这一时期从总体上讲是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其间,有一个短暂的插曲,即1927年至1929年期间实行的大学区制。实行“大学区制”用蔡元培的话来说是“仿法国制度,以大学区为教育行政之单元”[3]。众所周知,大学院制试行不及两年就无疾而终,对全国高等教育的实

析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的局限性

析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的局限性 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理论,是对欧荚发达国家特别是对荚国20世纪40~70年代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进行总结而形成的。他的理论除了其本身固有的缺陷外,西欧、日本的高等教育发展也不符合这种理论预测。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更为复杂,因而,不能照搬马丁·特罗理论来规划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 [标签]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局限性 对此我们应持慎重和科学的态度。 一、特罗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 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1973年“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中,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为例,系统地阐述了高等教育发展从“精英”向“大众”、“普及”阶段过渡的三段论。同时,他从高等教育规模、观念、功能等11个维度,论述了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从量变到质变的全过程,其思想可概括为表1。 如表1所示,在表征高等教育发展的11个维度中,高等教育规模即毛入学率的提高就是特罗教授所指的量变,另外10个维度则是指由量变而导致的质变。根据唯物辩证法质变量变规律,我们认为,第一,特罗教授所讲的11个维度都是高等教育这一事物质的不同方面,都有着一个量的变化的问题,高等教育规模或毛入学率在度的范围的变化是量变,其它10个维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也是量变,而不是质变,如学分制的普及等。第二,表中的11个维度在突破原有度的范围时,即达到或超过大众化阶段的要求时,都要发生质变。高等教育规模或毛入学率突破原有度的范围时,也要发生质变,而不是量变。可见,特罗理论的问题在于对量变和质量概念进行了简单化的理解。 二、特罗理论在西欧及日本的境遇 1973年,特罗教授在提出其发展阶段论时,欧洲大部分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15%这一指标。因此,他预测欧洲高等教育要走美国的发展模式,即在进人大众化后仍然持续增长。然而,事实证明他的这一预测是错误的,欧洲

北语比较文学专业03至08年考研试题回忆版

北语比较文学专业03至08年考研试题回忆版 2003级比较文学试题 名词解释 法国学派译介学比较诗学欧洲中心主义比较视域 简答: 1 为什么说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2 什么是异质文化间的互证互识互补? 3 试辨析"比较文学""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几个概念内在意蕴的异同? 4 比较语境下怎样去理解和而不同原则? 论述 1 以英美意象派(如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和接受为例分析不同文化语境下文学翻译和接受不是单一的,还可能存在创造性转化,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 有人批评某些研究将西方文艺理论生搬硬套到与之截然相反的中国文学文本的作法弊大于利,请从比较诗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对待中西批评传统,如何进行中西比较诗学的对话 04年的考题 名解 三一律孟尔康赋比兴二十四诗品审美直觉王尔德平行研究 简答 中国学派发展历程及强势弱势 影响研究的定义及缺点 克伦威尔序言的意义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论述 庄子思想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民族文学在多原文化语境中的生存与发展 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比较萧伯纳与易卜生 比较文学产生的背景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 2005年研究生考题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Y 一,填空 1.波斯奈特代表作—— 2.《李白与歌德》作者—梁宗岱— 3.钱钟书在比较文学方面的代表作—— 4.忘了什么题了,好像答案是文化孤立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 二,名词解释 形象学 法国学派 文化研究 拜伦式英雄

三 是雷马克关于比较文学定义的一段英文,要求翻译为中文 四答 : 1. 文学比较与比较文学的区别 2、怎么理解“接受本身就是批评” 3. 《红与黑》中的于连从乡下进城后备受歧视,结合相关作品中的人物分析“外省来的年轻人”五.论述 1.意识流小说 > 2.(给了一段话,忘了是什么了,大意是阐述一下中西比较诗学的建构问题) 文艺理论 . 一.名词解释 有意味的形式 韵味 风骨 《沧浪诗话》 二.简答 1. 虚境与实境 2. 话语的虚构 3. 误读 4. 结构与解构 三.论述(三选二) 1. 文学的大众化趋势及其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2. 传统语境下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3. 论述西方形式主义批评的发展趋势与理论特点 06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部分) 一、填空题 1、是关于比较文学的一个人物,具体忘了 2、 3、 4、《源氏物语》受唐代诗人——的影响最大 10<安提戈涅〉作者——《力士参孙》作者——,《希腊古瓮颂》作者——。《太太学堂》作者—— 二、名词解释 1、间离化 2、《万叶集》 3、互文性 4、 三、韦勒克的一段英语,翻译 四、简答 1、莎士比亚笔下“穿裙子的英雄“形象? 2、比较诗学基本方法? 3、 五、论述 1、卡夫卡第一个表达了当代人的感受,开创了时代,如何理解? 2、亚里士多德时代的戏剧&古典主义戏剧的比较 3、有关文化研究的问题 综合试题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概述

?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霍兰德人业互择理论 ?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帕金森的职业--人匹配理论 ?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美国的施恩教授立足于人生不同年龄段面临的问题和职业工作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分为9个阶段。 1、成长、幻想、探索阶段。一般0~21岁处于这一职业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1)发展和发现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发展和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为进行实际的职业选择打好基础;(2)学习职业方面的知识,寻找现实的角色模式,获取丰富信息,发展和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作出合理的受教育决策,将幼年的职业幻想变为可操作的现实;(3)接受教育和培训,开发工作世界中所需要的基本习惯和技能。在这一阶段所充当的角色是学生、职业工作的候选人、

申请者。 2、进入工作世界。16~25岁的人步入该阶段。首先,进入劳动力市场,谋取可能成为一种职业基础的第一项工作;其次,个人和雇主之间达成正式可行的契约,个人成为一个组织或一种职业的成员,充当的角色是:应聘者、新学员。 3、基础培训。处于该阶段的年龄段16~25岁。与上一正在进入职业工作或组织阶段不同,要担当实习生、新手的角色。也就是说,已经迈进职业或组织的大门。此时主要任务已是了解、熟悉组织,接受组织文化,融入工作群体,尽快取得组织成员资格,成为一名有效的成员;二是适应日常的操作程序,应付工作。 4、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此阶段的年龄为17~30岁,取得组织新的正式成员资格。面临的主要任务:(1)承担责任,成功的履行与第一次工作分配有关的任务;(2)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技能和专长,为提升或进入其他领域的横向职业成长打基础;(3)根据自身才干和价值观,根据组织中的机会和约束,重估当初追求的职业,决定是否留在这个组织或职业中,或者在自己的需要、组织约束和机会之间寻找一种更好的配合。 5、职业中期。处于职业中期的正式成员,年龄一般在25岁以上。主要任务:(1)选定一项专业或进入管理部门;(2)保持技术竞争力,在自己选择的专业或管理领域内继续学

二十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

1.二十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有技术的现代化。 【记忆口诀:全民多现身】 2.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1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普通教育学》。 (1)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 (2)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3)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4)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5)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3.杜威的相关教育思想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1)论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目的 “主张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3)提出五步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4)提出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4.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5.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如下: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大纲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大纲 【说明】 1.外国文学是指我国传统文学以外的全部世界文学,它包括欧美文学(西方文学)和亚非文学(东方文学)两大部分。本课程重点介绍和学习欧美文学部分。 2.本课程是中文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各个时期各个阶段各个国家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以及不同时 期的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情况。本课程的教学,意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外国 文学的鉴赏能力,进而培养和提高其对本学科的评论和研究的能力。 3. 本课程总课时数为54学时,平均周3课时 【本文】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欧美文学的本源、特质,以及古希腊罗马文学的概况。 内容要点:一、古希腊罗马文学概况。二、希腊神话。三、荷马史诗。四、古希腊戏剧。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结合 教学手段:影视资料与书本相结合 授课时数:8课时。 作业与思考:如何理解古希腊文学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教学目的:一般性了解中古文学的总体特点 内容要点:一、中世纪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与基本特征。二、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三、但丁和他的《神曲》。 教学方法:以讲为主, 思辨结合。 教学手段:介绍故事,解读分析。 授课时数:3课时。 作业与思考:如何理解《神曲》主题的双两重性。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资产阶级的第一个思想文化体系人文主义,了解莎士比亚的伟大文学成就。 内容要点: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二、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和薄伽丘。 三、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和塞万提斯。四、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和 莎士比亚。 教学方法:以讲为主, 思辨结合。 教学手段:影视资料与书本相结合,介绍故事,解读分析。 授课时数:5课时。 作业与思考:1、《堂吉诃德》的哪些特质使它成为世代流传的世界文学经典? 2、莎士比亚的高度。 第四章、17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 教学目的:了解古典主义的概念和特点。 内容要点:一、17世纪欧洲文学概况。二、清教徒文学和弥尔顿。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和莫里哀。 教学方法:以讲为主,思辨结合。 教学手段:影视资料与书本相结合,介绍故事,解读分析。 授课时数:3课时。 作业与思考:达尔杜弗形象分析。 第五章、18世纪启蒙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和把握启蒙主义思想,了解歌德的创作和浮士德形象的深意。内容要点:一、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二、启蒙文学在英国的发展。三、法国启蒙文学和卢梭。四、德国启蒙文学和歌德。 教学方法:以讲为主, 思辨结合。 教学手段:影视资料与书本相结合,介绍故事,解读分析。

职业生涯的四阶段

职业生涯的四阶段 整个职业生涯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特征。识清各阶段的特点和需要非常重要,对于员工本身而言,有利于正确地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对于组织而言,则有利于引导和协助员工职业发展、协调组织与个人目标、提供相应的培养机会和晋升机会,从而吸引员工、用好员工、留住员工,实现最大限度地开发员工潜能为组织做贡献。 比较有影响力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划分理论,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萨柏(Donald E.Super)将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growthstage)、探索阶段(exploration stage)、确立阶段(establishment stage)、维持阶段(maintenance stage)和衰退阶段(decline stage)。成长阶段从0岁到14岁,分为幻想期(10岁前)、兴趣期(11-12岁)和能力期(13-14岁)。受到家人、老师、同学、朋友的影响,逐步建立自我概念,对职业产生好奇、幻想和兴趣,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职业能力。探索阶段从15岁到24岁,分为试验期(15-17岁)、转变期(18-21岁)和尝试期(22-24岁)。积极地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现实地评价个人能力和天赋,根据职业选择做出教育决策,最后完成择业和初就业。确立阶段从25岁到44岁,

分为尝试期(25-30岁)、稳定期(31-44岁)和职业中期危机阶段(30-40岁)。经过早期的探索,确立稳定的职业,谋求发展,此阶段是职业生涯的核心阶段。维持阶段从45岁到64岁,这一阶段已获得一定成就,不再考虑更换职业,更多地是维持已取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衰退阶段从65岁开始,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渐渐衰退,即将结束职业生涯,权利和责任开始减少。 第二,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金斯伯格(Eli Ginzberg)将职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幻想期指11岁以前的儿童时期,儿童对所接触到的职业充满好奇,幻想着自己长大从事什么职业,并极力效仿。但只是单纯的兴趣爱好,没有考虑自身的条件和机遇,完全是幻想。尝试期从11岁到17岁,是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分为兴趣阶段(11-12岁)、能力阶段(13-14岁)、价值观阶段(15-16岁)和综合阶段(17岁)。此阶段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增长,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初步了解社会,开始结合自身的条件和机遇考虑职业。现实期指17岁以后的青年期和成年期,分为试探阶段、具体化阶段和专业化阶段。这个时期能客观地将职业愿望和实现条件结合,有具体和现实的职业目标。 第三,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格林豪斯从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的角度来划分

请您简单介绍马丁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

请您简单介绍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并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渡特征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973 年6 月,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在世界经合组织(OECD ) 召开的“关于中等后教育的未来结构”的国际会议上,发表了《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 首次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理论。马丁?特罗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程度并划分其历史发展阶段的量化指标, 将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 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 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 时, 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 转向大众化。如果这个过渡成功, 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的前提下, 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 时, 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化阶段。” 马丁?特罗的《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文中,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为例,阐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普及”阶段过渡的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理论,以毛入学率为指标,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并且对每一阶段的量的变化都给出了具体的规定。他提出了三方面的数量指标:“成长率”———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巨大化”———高等教育机构规模的扩大;“在校率”———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占适龄人数的百分率。接着他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一发展观出发,剖析了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高等教育在观念、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方面所存在的“质”的变化。他认为,伴随高等教育对象从少数精英向大众化过渡,直到普及化的发展进程,在观念上,接受高等教育从“少数出身好或天赋高或两者兼备

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概况与问题

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概况与问题 一、关于比较文学研究转向的合理性问题 (一)国际文学研究“向外转”趋势必然指向文化研究 文学研究的“向外转”自然都指向了文化。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几乎是当代文学研究各派别的共同趋势。比较文学的开放性决定它向来都能对学术研究的变化做出敏感的反应,更何况它本身就有着文化研究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初期比较文学的“理论化”倾向就是这种“文化热”的开始,而90年代以后文化研究的趋势变得更加明确更加自觉。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决定了文化研究的合理性 随着全球趋势的日益迅猛,从比较文学的本体论—比较视域来看,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必然成为比较视域的基本内涵,而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比较视域中的两个基本要素。比较视域具有联系及流动的特点,使比较文学不断打破自身的局限,拓展自身的领域,并使这一学科超出文学研究的范畴,进而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文学研究。与比较视域的联系性特征相联系,比较视域始终持一种多元的,开放的研究态度,随时间变化和时代变迁调整自身,这是比较文学研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比较视域走出了欧洲中心,进入了一种在多元文化语境中进行文学研究,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相互参照、相互阐释的时代。大家熟知的美国学者厄尔?迈纳、加拿大学者米列娜?多列热诺娃等,都积极地对中西文化、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再从比较文学安身立命的基点———比较视域来看,

在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也是符合这一学科自身的学理特征的。 二、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概况及问题 “二战”后,文化研究在英国逐步兴起,80年代传到美国并形成多元发展的趋势。它主要关注当代的非精神文化及大众文化,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的态度,把文本分析与其他研究方式,诸如结构学、人类学、心理学相结合。它所运用的多学科、多维度的方法给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比较文学研究要求彻底打破“欧洲———西方”占据世界文化中心地位的观念。于是结构主义、文化相对主义等学说,有了施展理论价值的天地。比较学者用这些理论来说明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的平等关系,说明文化交流中的对等原则和互补、互惠关系等等。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引入包括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在内的后现代理论,有效地调整了比较文学近十几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偏颇,大大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疆域,为比较文学输入了新观念、新术语,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与比较文学、女性主义与比较文学等颇具特色的研究领域。通过上述文化理论的研究,有利地推动了东西文化的对话与沟通。中外许多著名学者都把目光投向本民族以外的其它文化体系,并对之进行研究,如艾田伯的巨著《中国的欧洲》、美国学者厄尔?迈纳出版了《比较诗学———东方与西方》等。 另一方面,比较文学的具体研究中引进文化比较,这也是比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