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上市化工股份有限HSE管理制度汇编【非常经典,58份管理制度与主程序】10

DG上市化工股份有限HSE管理制度汇编

HSE制度目录

一、XX装备XX分公司HSE管理文件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

2、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3、HSE网络管理办法

4、HSE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办法

5、项目施工检维修安全管理办法

6、HSE培训教育管理办法

7、承包商HSE管理办法

8、劳防用品的发放和使用管理办法

9、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10、员工HSSE考核办法

11、安全生产八大禁令

12、综合性应急预案

二、XXXX有关HSE管理文件

1、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

2、厂区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3、抽堵盲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4、电气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5、公司门禁管理规定

6、健康安全环保(HSE)协议书

7、设备检修安全交出管理规定

8、外包合作单位作业时间和加班申请管理办法

三、XX(集团)有关HSE管理文件

1、事故管理规定

2、未遂事故管理规定

3、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5、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6、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7、起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8、破土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9、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0、办公区域安全、健康行为规范

11、易燃、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规定

12、防雷防静电装置安全管理规定

13、关于实施安全巡检卡的通知

14、放射防护管理规定

一、XX装备XX分公司HSE管理文件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为了加强对危险源的控制,确保安全生产。本程序规定了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程序。

1.2本程序适用于XX装备XX分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以及及时更新在生产和服务活动中的危险源和风险。

2.职责

2.1经理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领导工作以及审批重大风险和重大危险源。

2.2HSE执行部负责组织和指导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负责对各部门和装置的危险源辨识结果进行汇总、审核,并组织分公司风险评价,确定分公司重大风险。

2.3各职能部门经理和各装置主任应负责组织人员对所属范围内进行危险源辨识、更新和风险评价。并结合分公司重大风险和本单位风险评价情况,确定本部门或装置得重大风险。2.4各职能部门和装置部门负责建立、保持和监督风险控制的有效实施。HSE执行部定期对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2.5综合管理部组织对涉及公司重大风险的岗位进行培训。

3.管理内容和方法

3.1危险源辨识

(1)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A.根据分公司作业活动的性质,危险源辨识的范围主要包括:生产装置、辅助装置

(水、电、气)、贮存区(库)、检修和管理等5大类。

B.各职能部门和装置应根据各自所属范围作业活动的性质,结合以下内容进行危险

源辨识:

(a)常规活动(如装置的正常运行等)和非常规活动(如装置的开车、停车或检修活动等);

(b)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包括内部人员和供方、承包方人员及访问者的活动;

(c)作业场所的所有设施,包括分公司及外部提供的设施和装置的辅助设施;

(d)施工作业场所的地理位置及环境;

(e)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C.危险源辨识时还应考虑危险源的状态、时态和危险源的性质:

(a)危险源的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b)危险源的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c)危险源的性质:

●物理性

●化学性

●生物性

●心理性

●行为性

●其他

(2)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源辨识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可通过询问、交谈、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现场观察、生产流程分析等相结合方法。

(a)在辨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产生危险源的五种因素(即:能量、有害物质、失控、人员失误、环境),六种类型(即: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行为性和其他)。

(b)用提问的形式,进行危险源辨识。存在什么伤害源,谁会受到伤害,伤害怎样发生。

(c)危险源辨识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直观经验法、类比法、系统的安全分析法等进行。

(3)危险源辨识的步骤

(a)分公司各职能部门和装置负责组织本区域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应组织全体员工,按《危险源辨识表》的要求,开展以班组为单位的危险源辨识活动,并做好危险源辨识活动记录。

(b)各装置危险源辨识应包括生产过程活动(开、停车和装置运行)、检修作业活动、人员巡检活动、产品的储存活动等,并考虑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设施和工具以及相应的作业环境等。

(c)各贮存区(库)危险源辨识应包括贮存活动(进、出货和贮存)、人员巡检活动以及出入贮存区(库)相关人员的活动等,并考虑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设施、单元、部件

和工具以及相应的作业环境等。

(d)检修作业危险源辨识应包括涉及的作业类型。如:登高作业、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并考虑活动过程所涉及的设施和工具以及相应的作业环境等。

(e)管理活动危险源辨识应包括办公、进入作业现场以及相关方人员活动等。

(f)分公司各职能部门和装置应将各自的危险源辨识结果填写在“危险源辨识表”上,层层汇总到安全环保部。

(4)重大危险源辨识

(a)各装置应按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要求对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按规定确定其在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临界量。当生产场所或储存区达到或超过临界量时,则作为重大危险源。

(b)各装置应根据辨识的重大危险源编制《重大危险源一览表》报HSE执行部。HSE执行部进行审核后,形成分公司《重大危险源一览表》,并报经理审批。

3.2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的依据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b)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c)装置实际情况;

(d)相关方的要求。

(2)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方法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价。

评价因子包括: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和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风险值D为三个因子的乘积:D=L*E*C;

根据风险值D,将危险性等级分为5类。即: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显著危险,需要整改;一般危险,需要注意;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具体评分依据见“风险评分标准”。

(3)重大风险的判定准则

(a)不符合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b)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c)相关方、员工合理抱怨或提出要求的;

(d)直接观察的重大危险;

(e)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评价的结果,当风险值被确定为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时,以及可能的显著危险时,即被认为是重大风险。

(4)风险评价步骤

(a)各职能部门和装置应组织相关工艺、设备、HSE技术人员对本单位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填写“风险评价表”。根据判定准则初步确定风险等级,并将确定风险等级2级以上的危险源上报安全环保部;

(b)HSE执行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将各单位上报的风险等级2级以上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填写“风险评价表”,并根据判定准则初步确定重大风险,编制《重大风险清单》。

(c)HSE执行部对编制的《重大风险清单》进行编制和审核后,报经理批准。并负责将批准后的《重大风险清单》发布给各职能部门和装置。

(d)各职能部门、装置依据分公司发布的《重大风险清单》,结合本单位危险源风险评价情况,制定本单位《重大风险清单》。对于分公司《重大风险清单》中涉及本单位的危险源,必定是本单位的重大风险,对于在本单位危险源风险评价中确定为风险等级3级的,结合本单位HSE工作实际,可以确定为本单位的重大风险。

(e)《重大风险清单》作为各职能部门、装置建立HSE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和运行控制程序的依据。各装置应将《重大风险清单》进行分解,制订本单位的《重大风险清单》。对于没有生产运行设施的纯办公室单位,可以不制订本单位的《重大风险清单》。

3.3风险控制的策划

(1)控制范围

(a)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风险作为分公司和各装置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依据。

对于分公司的重大风险和重大危险源,由HSE执行部和职能部室通过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和监视测量或他们之间的结合加以控制,并通过制定程序、管理文件、作业性文件的方式予以实施。

(b)对于各装置的重大风险和重大危险源,由各部门负责通过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和监视测量或他们之间的结合加以控制,并通过制定程序、作业性文件的方式予以实施。这些控制措施,是对分公司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和监视测量或他们之间的结合措施的分解,或结合本单位HSE工作实际,由本单位制订措施,加以实施。

(c)装置须对分公司级的《重大风险清单》和《重大危险源一览表》进行分解,结合装置HSE工作,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和监视测量或他们之间的结合加以控制。

(2)控制要求

(a)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风险由安全环保部、控制部和相关各装置制订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全过程的控制要求,并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明确重大危险源控制点,规定控制标准或参数,必要时应制订《作业指导书》作详细补充。

(b)确定为重大风险的岗位按人力资源管理有关制度要求进行必要的培训。

(c)各职能部门和装置应按《HSE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办法》要求对重大风险和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和定期监测。

(d)各部门在日常检查中发现不符合,应及时按《HSE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必要时向经理汇报。

(e)定期监测应有监测记录,并有信息传递的要求(包括检测结果的传递与通报,不符合信息的传递及纠正要求。

(3)与供方或承包方有关的程序和要求由对口部门通报供方或承包方,具体执行《承包商HSE管理办法》。

(4)如发生紧急情况,则按《综合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及时处理。

3.4危险源和风险更新

(1)各单位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及控制,当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风险发生变更时,应及时通报HSE执行部,HSE执行部在确认后及时更新《重大危险源一览表》和《重大风险清单》:

(a)管理评审要求;

(b)分公司的生产活动内容或工艺发生重大变化(如生产新产品、增加新设备、采用新工艺等);

(c)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

(d)相关方提出抱怨和合理要求。

(2)每年年初,由HSE执行部组织对重大风险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进行重新确认、报批和发布,并针对更新后的重大风险和重大危险源,组织制、修订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文件。各职能部门和装置也需要作相应的重新确认、报批和发布。

4.附件

4.1《危险源辨识表》

4.2《风险评价表》

4.3《重大风险清单》

4.4《重大危险源一览表》

XX装备XX分公司

危险源辨识表

QG-02-01-01

部门:编号:

序号活动/区域(设施、设

备)

危险源事故

状态危险源性质

备注

编制:审批:日期:

XX装备XX分公司

风险评价表

QG-02-01-02

部门:编号:

序号活动/作业

场所

危险源事故

现有控制措施

拟采取的控制措施

备注

运行

控制

应急

预案

监视

测量

编制:审批:日期:

XX装备XX分公司

重大风险清单

QG-02-01-03

部门:编号:

序号活动/场所危险源事故

风险

等级

控制措施

备注

目标

指标

管理

方案

运行

控制

应急

预案

监视

测量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

2、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识别分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判定和评价那些对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或可能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以便对其管理。

1.2本程序适用于分公司有关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2.职责

2.1经理负责环境因素的辨识、评价和控制的领导工作以及审批重要环境因素。

2.2HSE执行部负责组织和指导环境因素的辨识、评价和控制策划工作。负责对各部门和装置的环境因素辨识结果进行汇总、审核,并组织分公司评价,确定分公司重要环境因素。2.3各职能部门主管和各装置主任应负责组织人员对所属范围内进行环境因素的辨识、更新和评价。并结合分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本单位评价情况,确定本部门或装置得重要环境因素。

2.4各职能部门和装置部门负责建立、保持和监督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的有效实施。HSE执行部定期对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2.5综合管理部组织对涉及分公司重要环境因素的岗位进行培训。

3.管理内容和方法

3.1环境因素识别的时间和方法

(1)随着环境体系范围的变更,对新增区域的产品、活动和服务,应及时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

(2)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增加或原材料更改以及相关方要求等情况发生时,各相关装置应根据变化情况,随时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

(3)在装置工艺改造、新生产装置建设期间或装置设备检修等环节,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应根据项目各阶段涉及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不同内容随时进行环境因素识别。

(4)上述环境因素的识别,可以描述在技术改造方案、施工方案、检修方案、开停车方案等中,并在该些方案中制定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5)各装置在识别环境因素时,需结合工艺流程和现场环境,以物料输入和输出为主线。在选择和确定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时,可涉及采购、加工、装配、调试、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维修、绿化、动力供应等多方面活动和服务,还应考虑产品的特性及外观形状对环境的影响。

(6)除对上述能够直接控制的环境因素外,公司还应当对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加以考虑。包括:产品设计和开发、承包商和供应商的环境表现(行为)及做法、废物处置管理、公司产品的使用和报废(产品寿命周期的管理)、和野生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因素。

(7)在识别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时,应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九个方面。即: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九个方面: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向土地的排放、废物管理、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当地/社区环境问题、能源使用、能量辐射、废物和副产品、物理特性。

分公司各职能部门和装置负责组织本区域的环境因素辨识工作。应组织全体员工,按《环境因素登记评价表》的要求,开展以班组为单位的辨识活动,并做好辨识活动记录。

办公大楼等非生产区域的环境因素识别,由HSE执行部牵头,相关部室人员共同进行。

3.2环境因素的评价

3.2.1各职能部门和装置在环境因素汇总基础上,应组织专业人员根据本程序的评价原则,对环境因素进行初步评价,填写《环境因素评价打分表》,并将《环境因素评价打分表》中的“总分”填写在《环境因素登记评价表》中“分值”内,同时将《环境因素登记评价表》报HSE执行部。分公司区域内非生产性区域识别的环境因素,由HSE执行部组织进行初步评价。

3.2.2在各单位初步评价的基础上,HSE执行部进行汇总,然后组织环保专业人员进行评价,在综合考虑各项环境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和潜在影响基础上,确定分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填写公司《重要环境因素一览表》,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发布。

《重要环境因素一览表》,在每年年初进行确认后,经过审核、批准后发布。各职能部门、装置,应根据公司发布的《重要环境因素一览表》,结合本单位识别的环境因素,进行层层分解,编制本单位的《重要环境因素一览表》。

3.2.3HSE执行部组织分公司专业人员对分公司环境因素中“紧急”状态进行评价,具体实施按《综合应急预案》进行。

3.2.4环境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其程度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从环境方面考虑

----环境影响的规模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控制情况

----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

2).从经营方面考虑

----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改变环境影响的难度

----改变环境影响的费用

----这种改变对其它活动和过程的影响

----对公司的公众形象的影响

3.2.5环境因素评价准则

1)各职能部门和装置按照《环境因素评价打分表》,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得出评价分值。

2)HSE执行部组织专业管理人员,对汇总后的《环境因素登记评价表》进行集体评价:

a.凡是违反法律法规的,一定是重要环境因素。

b.凡是污染源超标的,一定是重要环境因素。

c.装置评价的环境因素评分达到26分,并经公司环境因素评价工作组确认评价合

理,是重要环境因素。

d.在评价环境因素和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时,还应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改变该环境因素的难度、费用,以及这种改变对其它活动和过程的影

响等各方面因素。

3)具体评分依据见“环境因素评分标准”。

3.3环境因素的更新

3.3.1正常情况下,HSE执行部组织各职能部门和装置每三年对原有的环境因素进行确认或更新。

3.3.2当发生3.1中法律法规改变、工艺改变、技术改造等的情况时,各职能部门和装置应进行环境因素补充或更新。

3.4环境因素的管理

3.4.1凡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由相关单位通过制订程序文件来加强对环境因素的管理。

3.4.2对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应尽量体现在年度环境目标和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中。对因技术条件、经济状况等原因暂时无法解决的,由综合管理部、HSE执行部和相关装置组织调研,提出实施计划。

3.4.3对于重要环境因素关键岗位的作业人员,综合管理部需对其进行专业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