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迎泽大街周边微循环路线图教您少走冤枉路

太原迎泽大街周边微循环路线图教您少走冤枉路
太原迎泽大街周边微循环路线图教您少走冤枉路

太原迎泽大街周边微循环路线图教您少走冤枉路

目前,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而道路微循环系统主要是由部分次干路、支路以下道路组成。太原交警部门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73.6万辆,且自2007年以来,太原市机动车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微循环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主干道交通压力,缓解了交通拥堵。

但4月以来,不少路段陆续封闭施工,让缺乏立体交通的道路资源更加捉襟见肘。那么,如何有效使用微循环道路,方便市民出行?这些微循环中,哪些是单行、不能通行?对此,4月25日,记者实地走访微循环道路密集的迎泽大街周边进行了调查。

■样本

没走微循环绕了不少路

4月25日上午,忻州商人梁来峰来太原,去青年路一家文化公司谈生意。梁来峰对太原市的道路不太熟悉,从松庄高速口下高速后,翻开地图查找到了公司地址。“目的地就在迎泽大街青年路口附近,没想到,就在眼前却过不去。”

原来,梁来峰驾车沿经园路、五龙口街行至建设北路后,就右拐上了迎泽大街。车行至迎泽大街青年路口,溜边准备左拐时,竟发现没有左转车道。没办法,开车往前走。结果,一直到和平北路,除了公交车之外,全线都禁止机动车左转,“幸亏桃园南路和新建路之间,有一处可以调头。”

后来他才知道,迎泽大街沿线两侧有19条微循环道路,实际上迎泽大街相交的各条南北干道,相当于实现了平面立交,所有路口禁止左转,车辆通过两侧的微循环道路可以出入迎泽大街。

微循环道路有效减少了拥堵,加大了车辆通行量,分流了高峰车流。但对像梁来峰一样的外地人来说,实在不了解微循环该如何走。此外,不少太原市民对如何走微循环以及近期微循环道路的变化,也并不熟悉。

■行驶线路

并州路

如果借助微循环,如何从迎泽大街东口(火车站)或者建设路五龙口,经行迎泽大街拐向并州路?

对此,记者按照辖区交警介绍,从迎泽大街东口出发,在迎泽大街五一广场东路口右拐,进入广场东街,之后绕行五一广场北环,再沿路向南直行,进入并州路。

如果从建设路五龙口去往并州路,除了走建设路,还可以经五一东街,再走五一广场北环,南行至并州路。

青年路

如果是从柳巷去往青年路,则需要绕行新南四条,经行新南一条。

而从迎泽大街自东向西如何去往青年路?记者探访中发现,这需要绕行一个包含两个路口的大微循环。具体是,车辆需要在解放路口右拐,至后铁匠巷路口右拐,然后单向直行至柳巷口。这样,就可按上述柳巷去往青年路的路线行驶。

新建路

相比并州路、青年路,从迎泽大街拐向新建路,微循环路线稍微复杂。

如果沿迎泽大街自东向西行驶,不能在天龙大厦路口左转入新建南路,而需要在南海街路口右转,在迎泽佳园北口附近左转进入新海街。新海街东西双向通行,当车辆行驶到新建路新海街口时,被隔离栏阻挡,不能左拐上新建路,只能右拐。“放置中间隔离栏,是因为该路口紧邻迎泽大街口,从新建南路方向过来的车辆,容易与该路口车辆交汇,致使车辆停滞在路口,进而影响迎泽大街通行效率。”交警介绍,因此从新海街出来的车辆,需要右拐上新建路,之后一直往北行驶。

行驶过程中,会接连通过水西关南街、水西关街两个路口。这两个路口没有隔离栏,却有禁止左拐的明显标志。记者注意到,当车行至桃园四巷路口时,出现右拐和左转掉头标志,从这儿可以左转直行至新建南路。里程表显示,该路口距迎泽大街口为1公里。

桃园南路

而从迎泽大街去往桃园南路,则需要在水西关南二巷(新建路和桃园北路之间)右转,之后在水西关南街左转,至桃园北路,再左拐直行驶入桃园北路。

解放南路

从迎泽大街自东向西行驶,如何上解放南路呢?

交警介绍,这需要绕行南宫,具体路线为,车行至省人大附近时,路中间隔离栏可以左转,改为迎泽大街西向东行驶,至南宫时,绕行南宫南侧路段,进而通向解放南路。

■提醒

后铁匠巷:“后铁匠巷(柳巷至解放路)自西向东单行,但不少车辆仍然逆行。”交警迎泽一大队六中队副中队长孟雄介绍,由于靠近繁华商业区柳巷,是车辆逆行重灾区,需要司机特别留意此处。

水西关南二巷:水西关南二巷是南向北单向通行。其东侧不远处,就是水西关南一巷,而该路段是北向南单向通行,如果从迎泽大街误入该路段,就是闯单行,会被拍照处罚。

认准单行道的白色标线

由于微循环道路的增加,个别路段也实行了单向通行,司机也需特别留意。那么,该如何辨别是单行路段?对此,太原交警部门提醒,每一处单行路段,路口都设置了单向通行标志。其次,在单行片区内,还会有一个蓝底白色的单行箭头标志牌,立在道路各个节点上,表明机动车由此单行。

单行道路面的标志与双向通行标志的最大差别是,双向通行的路段中央有黄色虚线或实线来分道,而单行道则全是白色标线。

对于单向通行路段或片区,交警部门安装有“电子眼”,非现场处罚闯禁行的车辆;违反禁令标志标线行驶的车辆,将被依法处以200元罚款并记3分。“市民在出行前,最好熟记一下线路,提前做好出行准备,免得走错路,耽误事。”太原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太原市煤炭资源概况

3.1太原地区煤炭资源赋存与利用现状 3.1太原市煤炭资源赋存与开发现状 1. 太原市煤炭资源概况 太原市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西山煤田中、北部,汾河西侧太原市辖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清徐县及古交市;北缘娄烦县跨入宁武煤田南端,与吕梁市岚县毗邻;东侧阳曲县、市辖杏花岭区跨沁水煤田北西缘,与晋中市榆次区相邻。含煤面积合计2597.83km2。占全市面积的37%。 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太原组合山西组,地层总厚150m。含煤11~13层,含煤系数8.67%~10.75%。山西组2/3号煤层和太原组8、9号煤层(西山)及15号煤层(东山)为主要可采煤层。 含煤区主要位于吕梁复背斜东侧,汾河断陷盆地与沁水盆地北翼西侧。走向北西,褶曲平缓,主要褶曲有石千峰向斜雨庙前前山向斜等;东部以轴向北北东、向南西倾伏的东山背斜为主体。区内次一级构造一断裂为主,断层走向多为北东与北东东。陷落柱较发育。 西北部娄烦含煤区位于宁武煤田南端,主要为一走向北东的向斜构造,两翼倾角较缓。区内发育有走向北东的断层,东南边缘为下静游逆断层,走向北东,落差150m。 主要可采煤层以贫煤、瘦煤煤类为主,肥煤、焦煤、无烟煤次之。在娄烦北部、古交市镇城底镇与马兰镇之间分布有气煤。 截至2007年底,太原市查明保有煤炭资源储量1722409.9万t,其中基础储量1055425.0万t(含储量629177.9万t),资源量666984.9万t。 2.太原市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 太原市境内煤炭采矿登记的煤矿214处,设计规模合计6224万t/a,占用面积903.43km。其中≥120万t/a的大型煤矿10处,矿井规模合计2850万t/a,占用面积566.68km2;45~120万t/a的中型矿井13处,矿井规模合计771万t/a,占用面积99.43km2;<45万t/a的小型矿井191处,矿井规模合计2603万t/a,占用面积237.32km2,其中30万t/a的矿井22处,矿井规模合计660万t/a,占用面积76.16km2。

太原地区婚礼风俗习惯和婚礼流程

太原地区婚礼风俗习惯和婚礼流程 一、婚前准备 1.定结婚日子 2.领结婚证 3.确定参加婚礼人数及桌数 4.预定饭店 5.购买、填写请帖,根据邀请人数购买,连新娘的一起买了 6.准备喜联(家门、卧室门) 准备大红喜字(包括单喜、双喜,大喜、小喜)家门上要贴红色双喜、卧室门上要贴红色双喜,楼单元门上要贴红色双喜,小区门前要贴一对红色双喜,楼梯上每个 台阶里面上贴一对小喜;女方家里贴单喜。 准备拉花(客厅、卧室均要使用拉花装饰);准备帐本(预估来宾人数之后,买适当数量,记得买签字笔);准备烟(除了婚礼当天用的烟,还要准备给丈人带的烟,给帮忙的人准备的烟,家里用的烟);准备酒(和烟的情况一样,要准备接亲的酒);准备饮料;准备糖(除了婚礼当天的糖,还有家里招呼客人的糖)、花生、瓜子、水果;准备点心(接亲的时候用,买两种,一种买四块,一种买八块);准备气球(婚车用,婚礼头天晚上新娘踩的用);准备彩带(婚车用);准备饭桌上来客登 记纸(每桌一张记名字)。 7.车辆确定 摄像车一辆、婚车一辆、车队。 8.人员确定 总管一名、礼房 2名(一名记帐、一名收钱)、司仪 1名、娶亲代表最少六名、饭店负责人两名、车队长一名(车队最好有电台)、炮长一名、炮手三人、录相师 1名、摄影师1名、伴郎一名。 9.包饺子、铺床人两名(要求父母双全、公婆健在、未离异、有后代的女性)。10.准备结婚前一天晚上饭 11.安排婚车装饰、安排车队集合报到时间 12.确定行车路线(结婚前一天晚上) 13.结婚前一天下午或当天早上派人到饭店送给饭店负责人烟、酒、糖、饮料、干果、礼簿。

二、结婚前一天晚上到女方家负责谈判 参与人员总管、接亲代表、介绍人 商量事项:1.酒席钱(协商);2.压箱钱(协商、一般情况888或者1888);3.开箱钱(200);4.开门钱;5.岁数钱虚岁+2(天、地)(一元硬币);6.包袱皮(红色) 8 个、带20个别针;7.四色礼:2瓶酒、2条烟、2盒点心(一种四块儿,一种八块儿)、2包糖(散糖用红纸包);8.猪肉十斤;9.红腰带 1条(共2条给新郎各新娘1条);10.红手绢(带喜字)10个;11.五色线:红、黄、兰、绿、紫各1条;12、内衣、内裤 1套(背心、短裤红色);13、红手套 1副;14、红袜子 1副;15、顶针十个;16、开心饺子宽心面(饺子的数量取决于新娘的岁数,即新娘虚岁+天+地+子孙,其中子孙饺子是大套小,套的多一些最好,所以饺子一定要袖珍,面条必须是宽面条,且只能是一根);17.鞭炮若干;18.红色脸盆、牙刷、香皂盒、漱口杯、毛巾各一对。 三、结婚正日子 1、早晨6点放3根大炮、贴喜字、贴对联(头天晚上准备好也行) 2、婚车、车队、摄像车集合 3、每车红包、糖一包、烟一盒。 4、接亲车辆出发前放炮 5、电话通知女方接亲车已出发 6、接亲车辆出发人员安排(接亲代表带开门钱) 7、接亲车到女方家放3根报信炮(临走时征求女方意见是否能放炮) 8、接亲车队回男方家开始放炮 9、安排接亲代表、介绍人、女方送亲人员休息 安排 1桌8个盘(点心、水果、烟、花生、瓜子、糖、茶水等)招待 10、新娘换衣服 11、典礼认亲摄像摄影留念 12、送亲朋到饭店,新郎、新娘乘婚车到饭店 四、饭店 1、饭店负责人及放炮人员带烟、酒上午10点左右到饭店 2、饭店负责人饭前每桌摆酒、烟、饮料、花生、瓜子、糖 1盘 3、饭店负责人把花生、瓜子、糖1盘给饭店服务员 4、放炮负责人在饭店门口摆放鞭炮 5、新人车到放炮 6、客人每桌10人安排 7、安排送亲人员到包间 8、司仪讲话 9、家长、新人感谢来宾 10、开饭 11、每桌 ...

太原文化及其特点

太原文化及其特点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阅读:21次 太原日报 2003-08-29(本馆入藏) 从人文环境来说,太原自古处于华夏民族与草原民族交往和冲突的中心地带。从夏商周直到宋元明清,先后有群狄、诸戎、匈奴、鲜卑、羯、氐、羌、突厥、回纥、女真、契丹、蒙古、满等民族在此与汉民族进行过激烈的冲突和斗争。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或缘于仿效,或缘于抵御外敌,保家立国,太原一带“人性劲悍,习于戎马”,如杜佑在《通典》中说的“并州近狄俗,尚武艺”,形成了尚武、强悍、侠义的民风。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自然造化赋予太原这样一种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使得太原在文化层面上具有了极富个性、极具风采的特点。 1、太原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 由于自古地处汉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错地带,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过渡地带,因而太原必然在文化层面体现出包容的特性。 其首先表现在政治上的包容。汉族、胡民族政权统治时,在国家大政方针上,常常照顾对方的利益,缓和矛盾,加速民族融合,以维护巩固其统治。 其次表现在民族上的包容。汉民族主导下的游牧民族内迁,使太原成为北方民族融合的中心,丰富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组成。 第三,文化上的兼容并蓄。政治的包容与民族的融合,促进了文化上的兼收并蓄。 2、太原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不同民族间的反复冲突与交融,各种政权你来我往的攻伐征讨,促进了人员的频繁流动,必然带来文化上的开放性。

3、太原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错与过渡的地理因素,汉胡融合杂处的人文环境,其在文化上必然体现出一种多样性的特点。 首先是种族的多样性。我国古代几次大的民族融合,太原地区都是重要的场所。至今,太原仍然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有26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太原。 其次是性格上的多样性。久受儒家文化教育的熏陶,太原人知义、尚信、讲求气节,务实纯朴。又因久居边塞和民族冲突与融合的要冲,频临战事,强化了太原人尚武的精神,使他们具有了粗犷豪放,坚韧刚烈、尚武侠义的性格。而太原曾经作为几个割据政权的都城,百姓身上又或多或少有一种雄视天下,桀傲不驯,不甘于人后的精神。但是同时,山西黄土高原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又赋予太原人保守恋土,安于现状的社会心理。明清以后晋商的兴起,商业的发展,使得太原人身上又具有了善于商贾,勤俭创业,吃苦耐劳的品性。 第三,宗教思想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与开放,最主要的特征是思想的多元性。太原地区是多种宗教的汇合之地。儒、佛、道、伊斯兰等宗教在历史上都在太原地区盛行。太原附近的交城卦山玄中寺,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其影响远播日本等国;曾属于太原地区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不仅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主要场所,而且还是汇集了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重要道场;金元时期,道教中的全真教派在太原地区曾经兴盛一时,全真教派弟子宋德芳开凿了龙山石窟;介休绵山、北武当山是古代极有盛名的道教场所,迄今还留有纯阳宫等古建遗存;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侵入,基督教、天主教的太原得到传播,太原阳曲县的板寺山圣母堂就是全国著名的天主教堂之一;历史上,太原还是唐统治者允许设立摩尼教寺的三个城市之一。多种宗教并存发展,显示了太原文化组成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为古老的太原增添了不少神秘的魅力。 4、太原文化具有完备性的特点 太原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它表现在文化层面上所具有的完备性。 一是历史传承的完备性。2500多年的悠久的建城历史,使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在太原的履历表上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它也见证了中国所有朝代的兴衰更替。因此是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古城;

太原市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功能地域

城市地理学课时作业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城市规划专业2011级

一、太原市的行政地域: 解放后太原的行政区划范围经过两次调整,直到1997年5月8日形成了今天6区3县1市,2个国家级开发区(太原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太原民营经济园区、太原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区)的格局。截至2009年,太原共有50个街道办事处、61个建制镇、22个建制乡、570个社区居委会和934个村民委员会。其中地处建设路以东、北大街以南、南内环街以北的杏花岭区、迎泽区两个区是传统上的内城区,而随着城市的扩张,小店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和晋源区也被认为是城内地区,形成了“城六区”的概念。规划中太原市城区的范围是太原二环高速路以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合并晋中市榆次区的趋势。由于太原市政治、文化中心的定位,工业重心正在逐渐外移。

太原市行政地域划分表: 二、太原市的实体地域: 城市建成区:中国的城市并不是地理学上的城市化区域,而是一个行政区划单位,管辖以一个集中连片或者若干个分散的城市化区域为中心,大量非城市化区域围绕的大区域。所以市的面积并不能反映城市化的区域即地理学意义上城市的面积。中国统计部门用建成区来反映一个市的城市化区域的大小。具体指一个市政区范围内经过征用的土地和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的地段,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近郊区域城市有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建设用地(如机场、污水处理厂、通讯电台)。从广义上讲,建成区是指城市行政范围内,实际建成或正在建成的、相对集中分布的地区。是城市建设发展在地域分

太原市城市规划

太原地理位置: 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位于山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的北端,于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全市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区域轮廓呈蝙蝠形,东西横距约144公里,南北纵约107公里。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横贯太原市全境,流经境内约100公里。全市面积6988 平方公里(中国地级行政区第207名)。其中太原市区总面积1460平方公里,2012年底太原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400平方公里(中国城市第10名),2012年底太原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有300万人。(附图1) 政区建制: 太原是6区3县1市,2个国家级开发区(太原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太原民营经济园区、太原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区)的格局。面积1460平方公里。其中省会功能区:迎泽,杏花岭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尖草坪、万柏林、晋源,小店区。3县为:清徐县,娄烦县,阳曲县,其中城市发展新区:清徐县,阳曲县,生态涵养发展区:娄烦县。1市为古交市。(附图2) 区位优势: 交通: 公路:太原环城高速公路、大运高速公路、太旧高速公路、太古高速公路、太长高速公路、太佳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太原第二环城高速公路铁路:太中银铁路,北同蒲铁路,南同蒲铁路,太焦铁路,石太铁路,太兴铁路,上兰村铁路,环城铁路,石太高铁 火车站:汽车站有太原长途汽车站、太原客运西站、太原迎宾汽车站、太原建南汽车站、太原客运北站,太原客运南站(在建)、太原客运东南站(在建)机场:太原武宿国际机场 太原外围的城市道路规划是环形加网状的格局。中环由北中环街,东中环路(太行路),南中环街,西中环路(吕梁路)连接而成。最外围有太原环城高速公路,连接大运高速公路、太旧高速公路、太古高速公路、太长高速公路、太佳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附图3) 资源:太原处在“煤海”中部,地质上称太原的煤藏为“太原系煤”,储量居全省第七位,是山西煤炭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自然条件: 太原市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较长,日照充足。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6.8℃;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5℃ 中城区规划指导思想:

山西省太原市地理与交通

山西省太原市地理与交通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7题;共60分) 1. (4分) (2018高一下·邻水月考)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正确的是() A . 70%鼓励生育 B . 60%计划生育 C . 15%采取移民政策 D . 30%鼓励人员出国 2. (2分) 2007年联合国人口司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人口将在未来43年间增加25亿,达到92亿。

报告说,许多国家都将出现人口迅速老龄化的现象。在2005年至2050年之间,世界人口增长的半数将来自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而15岁以下儿童的人数将略微下降。到2050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增加10亿。结合下表分析回答问题。 根据各大洲人口状况和表中资料,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地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人口自然增长率 1.9% 2.8%0.3%0.7% 2.2% 1.2% A . 非洲的人口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 B . 欧洲的新增人口最少 C . 世界新增人口至少50%分布在非洲 D . 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至少是北美的3倍 3. (2分) (2015高二上·南长期中) 农民工是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体之一。和澳大利亚相比,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我国部分居民迁移到澳大利亚。我国的农民工和迁移到澳大利亚的中国居民在图中分别为()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③ 4. (6分) (2017高二下·成都期中) 下面为欧洲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流域界线),该河流水量充沛,季节变化大,流域内出产优质葡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太原气候

太原市地处大陆内部,距东海岸线较远,其西北部为广阔的欧亚大陆。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环境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太原地区所处的北半球中纬度地理位置和山西高原的地理环境,使之能够接受较强的太阳辐射,光能热量比较丰富,在农业光能利用划分上属于高照率范畴。同时,受西风环流的控制及较高的太阳辐射的影响,又使其气候干燥,降雨偏少,昼夜温差大,表现出较强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的控制,夏季受东南海洋湿热气团影响。随着季节的推移,两大气团在太原上空交互进退,此消彼长,发生着规律性的周期更替,形成了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湿热多雨,春季升温急剧,秋季降温迅速,春秋两季短暂多风,干湿季节分明的特点。太原地区复杂多样的地貌形态,形成了差异明显的气候区域,既表现出清晰的垂直变化,又具有一定的水平差异。 第一节气候特征 全年气候特征 光照充足,降水集中年日照总时数为2360小时~2796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442.8兆焦耳/平方米~5652.18兆焦耳/平方米,属全国高照率范畴。每年7月~8月是降水高峰期,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60%以上。冬春干燥,雨雪稀少。 季风环流交替明显冬半年(11月~次年3月)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控制,盛行偏北气流,寒冷、干燥;夏半年(4月~10月)受南来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侵入,盛行偏南气流,温高湿重。 气候年际变化大境内多雨年雨量曾达749毫米,少雨年仅有180毫米。无霜期最长年份202天,最短年份仅117天。气温年平均7.8℃~10.3℃,最热年可达9℃~11℃,最冷年只有7℃~9℃。日照时数年平均2675.8小时,最多可达2991.3小时,最少2359.6小时。 气象灾害频繁春旱、夏旱、春夏连旱,局部地区暴雨、大风、冰雹,是太原市各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尤其是干旱和冰雹几乎年年遭遇。 四季气候特征 春季(3月~5月)气温回升快,光照充足,降水少,蒸发大,大风日数多。平均气温9℃~12℃。3月中旬土壤完全解冻,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4月中旬,日平均地温稳定在10℃以上。地下5厘米~10厘米,日平均地温稳定在12℃以上,正常情况下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播种出苗的需要。春季降水总量仅为50毫米~65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3%~15%,大风日数占全年的40%~60%。 夏季(6月~8月)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7月下旬至8月上旬,降水平均为250毫米~28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8%~65%,平均气温22℃~24℃。 秋季(9月~11月)气温下降快、风少、多晴朗天气。平均气温8℃~10℃。9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15℃以下,11月上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3℃以下。基本可以满足冬小麦播种出苗和入冬前有2个~4个分蘖所需的热量。 冬季(12月~次年2月)寒冷干燥、多晴朗大风天气。平均气温零下5℃~零下9℃,寒冷期(5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零下5℃)50天~60天。1月为全年最冷月份,平均气温零下8.0℃~零下5.1℃。降水量平均只有8毫米~14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2%~3%。晴天日数在40天左右,占全年总晴天日数的40%左右。整个冬季土壤完全封冻,冻土深度达60厘米~106厘米。 区域气候特征 太原市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冲积平原,地形复杂,大气垂直变化大,地形气候明显。在同一时间内,境内海拔最高处和最低处的温差可达12℃。根据日平均气温稳定大

山西省太原市旅游概况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交通、信息中心,是一座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而闻名天下。太原位于东经111°30′—113°09′,北纬32°27′─38°27′之间的山西中部,太原盆地,南北最长约107公里,东西最宽约144公里,总疆长达563公里。全市国土总面积为6988平方公里,其中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川地约占五分之一。我市海拔标高相差悬殊,最高点海拔2760米,最低点只有海拔760米。约为168平方公里的太原城区,座落在汾河两畔海拔780─800米的平原谷地上。鸟瞰太原地貌,东、西、北三面环山,重峦起伏,沟壑穿插其间;中、南部为汾河洪积扇和冲击扇河谷平原,土地肥沃。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入境于西部的崇山峻岭之间,呼啸东来,进入河谷平原后由北自南而去,纵贯全境。整个地势北高南低,逐渐倾斜。涵太原市、晋中地区、吕梁地区和阳泉市。200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308.75万人。太原,是我国北方的文明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交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早在十万年之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太原的土地上。义井和东太堡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又告诉我们,在七、八千年前的母氏氏族公社早期,太原的先民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殷商时太原为古国北唐,考古学家曾在太原许坦村一带,发现了商代的文化遗址,定名“许坦型文化”。春秋末期,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显赫于世的晋阳古城问世于汾河晋水之畔,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晋阳古城在战国初期,曾做过赵国的都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设置了太原郡,郡治晋阳。汉代并州刺吏部设治晋阳,这也是太原称并州之始,太原简称“并”亦来源于此。是时,太原已成为全国十三州部治所之一,闻名遐迩。南北朝时,晋阳又是东魏和北齐的“别都”,始终保持着“霸府”的地位。隋代,太原是全国的第三大城市,地位仅次于长安和洛阳。强盛的唐王朝发祥于太原,因晋阳古有唐国之称,李渊父子定都长安后,遂以“唐”为国号。唐代初期的几位帝王曾数次扩建晋阳城,并相继封其为“北都”、“北京”,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战乱的五代十国,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为国都,一时间太原名声显赫于举国,传为“龙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太宗赵光义灭北汉,焚晋阳城,又引汾、晋之水夷晋阳为废墟。一座历经1476年悠久历史的古城遭到彻底破坏。三年之后新的太原城在距古晋阳北四十余里的唐明镇崛起,嘉祐四年,设太原府治。金、元时代,太原城饱经战乱。明初,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棢为晋王,扩建太原城,为九边重镇之一。明、清两代,太原经济迅速发展,其矿业、商业、手工业,对全国的经济影响很大,有“晋商执全国牛耳”之誉。旅游点的分布,以太原市为中心,沿铁路和公路向四周扩散,其中沿南同蒲线向西南方向延伸的汾河两岸及其周围山地,形成了旅游价值最高的景点集群区。这里的精华旅游点有:晋祠古典园林,其宋代的建筑和塑像尤为珍贵;天龙山佛教石窟,其石雕像为中原地区罕见的佳作;龙山道教石窟,是中国仅有的元代道教石窟;双塔永祚寺,其〖双塔凌霄〗已居为太原的标志;交城玄中寺,为佛教净土宗的祖庭;交城西北的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黄土高原上保存完整的绿色宝库;方山县的北武当山,是集雄、险、奇、秀景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榆次的城隍庙,是山西省年代最久的城隍庙之一;平遥古城,是中国仅存的三座完整城池之一;平遥双林寺,内有数千尊彩塑是中国罕有的五代原作;阳泉平定的娘子关,是唐平阳公主挂帅驻防的著名关隘;昔阳的大寨,曾在现代农村发展史上名重一时;汾阳的杏花村汾酒厂,是著名的汾酒之乡;祁县乔家堡民俗博物馆,把昔日晋商的豪宅变为展示晋中民俗风情的胜地。

太原市地质概况

太原市地质概况(地层) 太原市境内出露地层有中太古界前五台系,上太古界五台系,中元古界长城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 二迭系,中生界三迭系,新生界第三系及第四系。 太原市地质图(略) 太古界 太古界地层是境内最古老的结晶基底。现出露有两处:一为西部吕梁山系的娄烦县及古交市西部;一为云中山南 端阳曲县与静乐县、忻州市交界一带。 中太古界前五台系 混合岩化杂岩出露有两处。一处在阳曲县北小店以北地区,由黑云变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变粒岩、绿泥透闪岩夹白云石英岩、含矽线石石英片岩、长石石英岩及透镜状磁铁石英岩等组成。岩石普遍遭受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形成各种混合岩化岩石,局部形成条痕—似斑状混合岩体和均质混合岩。岩层出露总厚度2029米~2480米;另一处在娄烦县与古交市西部交界的岔口、天池店、康家坪一带。前五台系杂岩由混合岩化红色浅粒岩、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条纹状石英岩、白云母长石石英片岩等深度变质岩组成。局部则已形成混合岩化花岗岩,出露总厚度2853米~2930米。 上太古界五台系 境内五台系主要为吕梁群的中、下部地层,包括青杨沟组、周家沟组、宁家湾组、袁家村组,出露于娄烦县境内。 下吕梁群(含青杨沟组、周家沟组) 该群为一套变质较深的沉积—火山岩系,分布于东起汾河水库,西南至龙虎山、青杨沟,延展于方山、交城县境 内。 青杨沟组底部为一套碎屑岩,中上部为泥质岩系。主要为云母石英片岩、细粒黑云变粒岩、含石墨二云片岩、斜长角闪岩等,上部出现厚约200米的透闪大理岩、白云大理岩。在大理岩下部与石英岩之间有大片长英质岩石(似变流纹岩)分布,具有流纹构造,向西南则变为混合片麻岩,其原岩可能为中酸性火山岩。本组总厚度1562米。 周家沟组该组地层混合岩化强烈,岩层几乎成为残留体状出露。中部为一套富铁地层,由磁铁石英岩、铁闪石英岩、镁铁闪石岩、透闪岩等组成,均夹于斜长角闪岩中,总厚度约300余米。单层磁铁石英岩厚不足2米,且含铁较贫,其上、下岩系是一套混合岩化的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呈基性火山熔岩残余构造。本组总厚度4697米。 中吕梁群(含宁家湾组、袁家村组) 分布于娄烦县与岚县交界一带。为一套中级至低级变质岩系,变质程度北浅南深,于寺头、尖山一带受强烈混合 岩化作用。 宁家湾组底部为黑云绿泥石英片岩,含砾石;下部以千枚岩、石英片岩为主;上部以角闪片岩、角闪片麻岩为主,原岩为基性火山岩、火山凝灰岩。局部地段的绿泥石英片岩中有4米~5米厚的白色粗晶大理岩夹层,东部东 水沟一带夹多层磁铁石英岩。本组总厚度890米。 袁家村组主要岩性为绿泥千枚岩、阳起片岩及原岩为基性火山岩的变辉绿岩。磁铁石英岩主要产于泥质岩及 原岩为基性火山岩的绿泥片岩中。本组总厚度1150米。 上吕梁群(含裴家庄组、近周峪组及杜家沟组) 分布在娄烦县盖家庄以西地段出露下部的裴家庄组地层。 裴家庄组为一套巨厚的浅变质沉积岩系,其底部以白色石英岩与中吕梁群分界,其上为约1000米厚的千枚岩、碳质千枚岩夹变粉砂岩、石英岩,本组总厚度2010米。 元古界 太原境内元古界地层出露很少。除中元古界长城系汉高山群(含霍山砂岩)出露外,其它地层均未出露。 长城系汉高山群该群于娄烦县白家滩附近,出露约3.5平方公里,岩性为砾岩、砂岩、页岩夹安山岩、安山

太原市统计年鉴

2012年太原市统计年鉴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稳中求进”总基调,抓投资、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对标一流、攻坚克难,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一流省会城市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02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035.57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1239.84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8.44亿元,增长7.6%;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增加值430.13亿元,增长14.8%;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41.22亿元,增长14.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440元,比上年增长9.8%,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8624美元。 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为1.6%、44.8%、53.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4.4和6.0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8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

财政:全市财政总收入45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市级财政 完成246.16亿元,增长18.2%;县(区)级财政完成208.33亿元,增长12.7%。 全市一般预算收入215.67亿元,增长23.4%。其中:税收收入172.38亿元,增长21.7%,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共计完成税收112.20亿元。 全年一般预算支出27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 支出增长7.3%,教育支出增长22.9%,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3.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7.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0%,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1.9%,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06.5%,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65.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下降5.4%。 物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8%,非食品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8.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4%。

太原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太原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1-2015年 太原市是山西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太原市地处山西高原中部,太原盆地北端,地理坐标东经111o30'~113o09',北纬37o27'~38o25'。太原市现辖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等6个市辖区,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等3个县及古交1个县级市,总面积6909平方公里,占山西省国土总面积的4.43%。截至2010年底,太原市常住人口42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1.77%。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78亿元,占全省的19.6%,全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71.4亿元、黑色金属矿采选业6.7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8.96亿元,分别占全省相关行业工业总产值的5.7%、35.9%和13.3%。 太原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利用一直是太原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矿业是全市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为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资源开发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山西省国土厅<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以及《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通知>》要求,编制《太原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中有关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等方面工作的部署与安排主要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山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山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的实施意见》; 《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太原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规划》是指导太原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太原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重要依据。 《规划》基期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1-2015年,展望至2020年。《规划》适用范围为太原市所辖行政区域。 一、现状与形势 (一)资源概况 截止2010年底,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45种(按亚矿种计),其中,18种矿产正在开发利用,12种矿产有查明资源储量并编入《山西省矿产资源储量表》。所有矿种中,以煤、铁为优势矿种,保有资源储量分别为煤166.2亿吨、铁4.08亿吨,分别占全省保有资源储量的6.3%、12.2%;白云岩、铝土矿、水泥用灰岩为具有潜在优势的矿种,保有资源储量为白云岩862.7万吨、铝土矿2620.8万吨、水泥用灰岩10500.7万吨。 截至2010底,全市共保留煤矿68座,其中地方监管53座,非地方监管煤矿15座。全市共保留非煤矿山114座,其中,铁矿25座、铝土矿1座;非金属矿山88座。 (二)首轮矿产资源规划取得重要成效

太原城市定位

太原城市定位 太原城市定位 提纲:一、城市定位基本理论 二、所用理论 三、太原城市定位的逻辑思路和科学依据 四、太原城市定位的阐释 摘要: 城市定位是引导城市发展的指南针,是谋划城市中长期发展必须解答的重大课题。城市功能的合理正确定位对于一个城市的稳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定位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坐标系中综合地确定城市坐标的过程。太原作为山西的省会城市,对山西的发展具有带头的作用。本文以城市定位理论为基础,太原的现实依据,确定太原城市定位的综合性方案。 关键词:城市定位;太原市;定位原则;定位依据;地域分工 一、城市定位基本理论 1、城市定位的内容 城市定位是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需求趋势等及其动态变化,在全面深刻分析有关城市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复合效应的基础上,科学地筛选城市地位的基本组成要素,合理地确定城市发展的基调、特色和策略的过程。其含义是通过分析城市的主要职能,揭示某个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本质的差别,创新个性化的城市形象,抓住城市最基本的特征,引领自身发展的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臵。 从内容分析, 城市定位由定性、定向、定形和定量四个方面或环节组成。“定性”是指确定城市的性质, 即在详尽分析城市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所承担的各种职能作用的基础上, 筛选出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主导性和支配性的城市职能。“定向”是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 包括城市的发展方针、目标走向、战略模式等, 这一工作是以区域分析、城市对比分析和发展战略研究为基础的。“定形”是指城市形象的确定, 这里不仅是指城市的代表性的景观特色, 更重要的是指城市内在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化的东西。为此, 必须处理好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创新的关系, 处理好自然生态潜质和人文社会发展的关系, 做到城市形象与城市灵

太原市中学名录大全

太原市中学名录大全 太原市市辖区太原市第五十六中学校[原大众中学] 太原市和平南路小井峪街40号 太原市市辖区太原市第五十九中学校[原十三冶二中] 太原市尖草坪区恒山路光社89号 太原市市辖区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太原市小店区龙堡街2号 太原市市辖区太原市双塔中学太原市迎泽区双塔二马路三号 太原市市辖区太原市第十二中学校太原市杏花岭区旱西关南二条2号 太原市市辖区太原市第十六中学校太原市和平南路320号 太原市市辖区太原市第三十中学太原市迎泽区水西关南街10号 太原市市辖区山西通宝育杰学校太原市小店区许坦西街114号 太原市市辖区山西大众学校太原市万柏林区和平南路83号 太原市市辖区太原科林中学太原市万柏林区千峰北路28号 太原市市辖区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校太

原市杏花岭区柏杨树2号 太原市市辖区太原市第五十八中学校[原十三冶一中] 太原市杏花岭区北大街178号 太原市市辖区太原树人中学太原市杏花岭区享堂南街2号 太原市市辖区太原市育英中学校太原市杏花岭区城坊东街6号 太原市市辖区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太原市迎泽区侯家巷9号 太原市市辖区太原市第三实验中学校[原南洋] 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许坦桥西 太原市市辖区太原市第五十七中学校[原星火二中] 太原市杏花岭区五一路272号 太原市市辖区太原市第十五中学校太原市迎泽区水西关正街3号 太原市市辖区太原市第十八中学太原市杏花岭区国师街23号 太原市市辖区太原市第二十七中学校太原市小店区并州南路99号 太原市市辖区太原市第六十二中学校[原化二建中学] 太原市万柏林区义井东街北二条18号 太原市市辖区大明中学太原市尖草坪区解放北路

太原介绍

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简称并,别称并州,古称晋阳。北接忻州,东连阳泉,西交吕梁,南界晋中。位于山西省中北部的晋中盆地,是太原经济圈和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山西省的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国际交流中心。也是中国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其亦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背靠二龙山,汾河自北向南流经全市,是一座有四千七百余年历史的历史名城,荟萃了自中华民族诞生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中文名称: 太原 外文名称: T aiyuan 别名: 并州,晋阳,龙城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省会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北 下辖地区: 杏花岭区,迎泽区,万柏林区 政府驻地: 杏花岭区 电话区号: 0351(+86) 邮政区码: 030000 地理位置: 山西中北部,北纬37度东经112度 面积: 6,988平方千米 人口: 420万(2010年) 气候条件: 温带半干旱季风性气候 著名景点: 晋祠,天龙山石窟,永祚寺,纯阳宫,崇善寺,窦大夫祠,龙山石窟 机场: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 火车站: 太原站,太原南站 车牌代码: 晋A 市花: 菊花 市树: 槐树 市委书记: 陈川平 现任市长: 耿彦波 设市: 1947年

太原市徽 太原市徽图案内容为双塔、并字、煤层和火焰,象征太原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煤炭资源丰富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和四化建设蒸蒸日上的新气象。如今位于省城迎泽大街上的湖滨会堂上方悬挂着这枚市徽,从中也可以一睹市徽的风采。 城市荣誉 2010年,太原市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2011年3月14日,太原市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 2012年5月10日,太原成为第六个“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2012年11月23日,太原市成为第一批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城市; 2012年,太原获得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称号; 2013年1月17日,太原进入第二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2013年1月29日,太原市正式住建部公布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行政区划 解放后太原的行政区划范围经过两次调整,直到1997年5月8日形成了今天7区3县1市,2个国家级开发区(太原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太原民营经济园区、太原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区)的格局。截至2009年,太原共有50个街道办事处、61个建制镇、22个建制乡、570个社区居委会和934个村民委员会。其中地处建设路以东、北大街以南、南内环街以北的杏花岭区、迎泽区两个区是传统上的内城区,而随 着城市的扩张,小店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和晋源区也被认为是城内地区,形成了“城六区”的概念。规划中太原市城区的范围是太原二环高速路以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合并晋中

太原市统计数据

太原市《统计公报》解读 【提要】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太原市经济出现了一轮明显的波动。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果断决策,沉着应对,有效遏制了经济下行的趋势,全年呈现出经济总体企稳向好,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等亮点。目前经济实现加速回升仍面临诸多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促进经济全面回暖的任务依然艰巨。 2009年是我市经济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所产生的波及效应对全市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多年以来固有的结构矛盾在金融危机环境中凸现,加剧了经济增长的困难,全市经济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进入了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经过一年的奋力拼搏后,经济下行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全市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区间,回升向好的积极走势越来越明朗。《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市经济总体企稳回升,应对危机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七大亮点:一是经济总体企稳回升,二是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改善,三是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继续巩固,四是经济运行环境逐步好转,五是经济运行结果稳步趋好,六是社会事业更加和谐,七是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一、经济总体企稳向好,应对危机初现成效 2009年,我市经济发展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考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效显著,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全市经济总体企稳回升,重新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一)经济总体稳步回升

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45.24亿元,较上年增长2.6%。一年来我市经济经历了急速下跌、止跌、企稳、回升等阶段,并实现了“保增长”的预期目标。受金融危机影响,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我市经济增速急速下滑,2009年一季度为新世纪以来的最低点,仅为-0.8%;伴随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及时、有效贯彻落实,上半年我市经济触底回升,增长速度由负转正至0.8%;前三季度GDP增速为1.4%,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2009年底,经济增长的回升态势更趋稳固,比前三季度又加快了1.2个百分点。 农业保持平稳增长。2009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30元,比上年增长3.1 %。其中:农业产值30.20亿元,增长0.3%;林业产值4.37亿元,增长30.6%;牧业产值13.93亿元,增长1.7%;渔业产值0.30亿元,下降0.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0亿元,增长6.6%。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5.16千公顷。粮食播种面积85.4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4%,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93千公顷,秋粮播种面积82.55千公顷。 粮食产量创近十年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31.85万吨,比上年增长4.1%,其中:夏粮1.43万吨,下降7.8%;秋粮30.42万吨,增长4.7%。 畜牧业产品产量稳定增加。全年肉类产量4.64万吨,增长5.8%;禽蛋产量3.86万吨,增长0.8%;牛奶产量9.74万吨,增长1.1%。 工业降幅加速收窄。由于我市工业经济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较大,金融危机袭来后,工业成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一季度出现了19.1%的负增长,上半年降幅减小到-17.2%,前三季度进一步减小到-13.1%。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0.14亿元,比上年下降9.9%,降幅首次收窄到一位数。

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年,太原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10)》,2000年6月14日国务院予以批复。 城市性质:山西省省会,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基地,华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城市规模:规划期末主城区人口规模223万人,市中心区人口规模208万人。主城区用地规模212平方公里,市中心区用地规模197平方公里。 主城区总体布局:主城区由市中心区和三个新区组成,市中心区以自然河沟、城市干道和城市不同功能划分了:城北钢铁工业区、核心区、城南居住生活区、城南高科技产业区等12个分区;三个新区为小店新区、晋源新区和柴村新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南部平原。 市区规划 市区包括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六个行政辖区,面积1460平方公里,规划期末常住总人口为271万人。 主城区充分发挥对外辐射功能,以区带乡,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市中心区以内涵集约化发展为主,重点建设外围三个新区。小店新区为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以电子、轻工、食品加工、机电为支柱的新兴工业区;晋源新区为以旅游及其服务业为支柱产业的旅游型新区;柴村新区为以建材、食品加工为主,兼有旅游服务业的综合型新区。 综合交通规划 对外交通发展目标:以国家级区域交通干线为骨架,逐步形成公路、铁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紧密衔接和安全高效的综合对外交通体系。 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完善和建立多层次、网络化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加快发展静态交通,强化多种方式和集约化运输,形成功能完善、管理先进、经济合理和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 市中心区道路网形式为棋盘式加三个环的路网系统,道路系统由十纵十横的主干路辅以次干路和支路组成。 绿地系统规划 园林绿化目标:城镇实现园林化,全市宜林荒山基本实现绿化。规划期末,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绿地率30%,人均公共绿地7平方米。建设汾河主轴线绿化、边山支沟绿化、城市道路绿化、城西水系、公园小游园。

太原的气候特点[资料]

太原的气候特点[资料] 太原的气候特点 太原市地处大陆内部,距东海岸线较远,其西北部为广阔的欧亚大陆。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环境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太原地区所处的北半球中纬度地理位置和山西高原的地理环境,使之能够接受较强的太阳辐射,光能热量比较丰富,在农业光能利用划分上属于高照率范畴。同时,受西风环流的控制及较高的太阳辐射的影响,又使其气候干燥,降雨偏少,昼夜温差大,表现出较强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的控制,夏季受东南海洋湿热气团影响。随着季节的推移,两大气团在太原上空交互进退,此消彼长,发生着规律性的周期更替,形成了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湿热多雨,春季升温急剧,秋季降温迅速,春秋两季短暂多风,干湿季节分明的特点。太原地区复杂多样的地貌形态,形成了差异明显的气候区域,既表现出清晰的垂直变化,又具有一定的水平差异。 第一节气候特征 全年气候特征 光照充足,降水集中年日照总时数为2360小时,2796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442.8兆焦耳,平方米,5652.18兆焦耳,平方米,属全国高照率范畴。每年7月,8月是降水高峰期,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60,以上。冬春干燥,雨雪稀少。 季风环流交替明显冬半年(11月,次年3月)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控制,盛行偏北气流,寒冷、干燥;夏半年(4月,10月)受南来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侵入,盛行偏南气流,温高湿重。 气候年际变化大境内多雨年雨量曾达749毫米,少雨年仅有180毫米。无霜期最长年份202天,最短年份仅117天。气温年平均7.8?,10.3?,最热年可达

9?,11?,最冷年只有7?,9?。日照时数年平均2675.8小时,最多可达2991.3小时,最少2359.6小时。 气象灾害频繁春旱、夏旱、春夏连旱,局部地区暴雨、大风、冰雹,是太原市各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尤其是干旱和冰雹几乎年年遭遇。 四季气候特征 春季(3月,5月) 气温回升快,光照充足,降水少,蒸发大,大风日数多。平均气温9?,12?。3月中旬土壤完全解冻,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4月中旬,日平均地温稳定在10?以上。地下5厘米,10厘米,日平均地温稳定在12?以上,正常情况下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播种出苗的需要。春季降水总量仅为50毫米,65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3%,15,,大风日数占全年的40%,60,。 夏季(6月,8月) 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7月下旬至8月上旬,降水平均为250毫米,28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8%,65,,平均气温22?,24?。 秋季(9月,11月) 气温下降快、风少、多晴朗天气。平均气温8?,10?。9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15?以下,11月上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3?以下。基本可以满足冬小麦播种出苗和入冬前有2个,4个分蘖所需的热量。 冬季(12月,次年2月) 寒冷干燥、多晴朗大风天气。平均气温零下5?,零下9?,寒冷期(5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零下5?)50天,60天。1月为全年最冷月份,平均气温零下8.0?,零下5.1?。降水量平均只有8毫米,14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2%,3,。晴天日数在40天左右,占全年总晴天日数的40,左右。整个冬季土壤完全封冻,冻土深度达60厘米,106厘米。 区域气候特征 太原市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冲积平原,地形复杂,大气垂直变化大,地形气候明显。在同一时间内,境内海拔最高处和最低处的温差可达12?。根据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