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a8000问题搜集

Chroma8000问题搜集
Chroma8000问题搜集

Chroma8000问题搜集

在台湾电源论坛上看到关于Chroma 8000的问题讨论,觉得对我们熟悉Chroma 8020有较大的帮助,故整理如下。

1 关于CHROMA 8000的问题提问

(1)8000软件打不开,屏幕显示“Unrecognized database format d://….// Usermanage .mdb”.对此,我每次在其它ATE上COPY其文档.有时可以打开8000,但有时却不能,仍显示上述出错信息.这样只能重装软件,造成大量资料丢失吗?

(2) 6011抓取时间不良,测量Turn on &Sequence Test 与Hold up & Sequence Test 时抓取不到时间值,但产品起机正常.

(3)6011测量Noise 时常出现警报信息,如“Error On Calling Test Command “Get All 6011_Noise ”! Read All 6011_Noise (Vpp_Nosie_temp=0.000000, 0.000000)Device Message: Time out expired before oper ation completed!”

附图如下:比较模糊,呵呵…

(4)8000自检时,出现“ NO Listeners condition is detected (both NRFD and NDAC are deasserted .”与“Identification query failed.”这两个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

(5)测量Nosie时,采用TI: Nosie Test 时可以通过,但采用TI: Total Regulation With Nosie Test 时却不能通过,它们的NOISE读值往往相差几十个mv.难道是后者测量NOISE 时不稳定造成的吗?这两个TI从效率、准确度、稳定性等方面来讲,用那一个好一些呢?

(6)针对同一产品,若OLP测试OK,则Short Circuit Test 一定可以通过吗?主要是以节省时间而言!即同时存在两项测试,可以删掉后者吗?

(7)若编写的TI 要求同时测试两个产品, 其Short Circuit Test 中其Pin读值准确吗?因其PA 只有一个Channel ,当其中一颗UUT短路时,其另一颗却正常输出.这种测量方式合理吗?

(8)Short Circuit Test 中,设定有时是空载,有时是吃载(轻载与满载).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8000中应当设定为那种呢?其Trigger点呢?如果采用手动测试短路时的输入功率其吃载量呢?而且实际测量时功率分析仪显示示值不太稳定,且跳动较大.

(9)同一产品,其空载时电压跳动,为什么在8000中测量不出来呢?附产品规格:5V 5%1A当264V, 0A时,其输出为4.3V左右,明显FAIL!!!(手测时)

(10)在一个程式中,当short ,olp, ovp测试时,其电压均不能回复,不能进行下一步测试,但每一个TI单独测试时OK!调整其TIME OUT & DELAY TIME 后情况还是一样!( UUT为200w)

(11)在测试5W系列小产品时,设定为115V,100% LOAD,但有时6334只出现电压示值显示,而无电流显示.DOWN机处理后出现同样问题!

(12)用两台ATE在测试Total Regulation With Nosie Test时,其NOISE读值为什么相差有10mv 左右,(同一产品,同一程式)从而造成不能判断该产品是否存在杂讯不良.

(13)测量Hold up 时间,其Compare Point 一般设定为百分之多少呢?如95%,97%;

但针对240W产品时,其输出为24V,10A要求关机时间大于60ms,设定为99%可以吗?但实际测试时,往往不能通过.

(14)用6334组合平台单独进行开机测试时,为什么输出端反接(如DC 线材焊反)时,6334不报警呢?

(15)63030其额定功率为300W,但测试240W产品时,为什么其会出现OPP呢?这样就只好并联电子负载了!(规格:24V,10A)

(16)有一句英文,没看明白!呵呵,客户问我的!V1 is protected on hiccup mode. The SCP(Short Circuit Protected) is auto recovery. Hiccup 不懂啊……

(17)TI的测试顺序有严格规定吗?怎样调整才最有效呢?

2 针对Chroma8000的问题回答

1:很有可能是中毒了,或則8000安裝的有問題.8000修復安裝可以解決此問題,也能保存原來的數據.

2:抓時間不良你首先檢查程序設置(開始點,結束點)是否正確,再檢查連接線是否OK,檢查Trig信號電平等.

3:可能是6011的通訊問題,可以將6011重新開機,更新GPIB線等.

4:Download問題,應該後面還有提示了,更據後面的提示錯誤找到硬件配置的問題或單機問題.

5:請檢查是否在相同的條件下得到?如Delay時間,輸入電壓?

6:OLP保護電路與SHort保護電路不是同一個電路,不能合並測試.

7:如果隻有1個PA作兩台測試需要遇到讀功率均需要切換會比價麻煩,建議增加功率表,如66200系列功率表幾台產品同時測試就使用幾台功率表.

8:根據產品規格設置就可以了,一般在產品規格上有具體要求.

9:產品輸出電壓跳動在負載端肯定可以反應出來,隻是負載取的是一個個點的電壓,這樣8000測試空載時會不穩定.

10:你首先確認你產品的保護後重新開機條件,對應選擇不同的Recover方式.

11:你產品輸出電壓有多大?是否V on點設置正確等,再檢查LOAD及sense線連接是否OK.

12:檢查測試治具,注意並聯電容.重復測試比較.

13:Hold up時間規格書有嚴格規定,如果沒有按掉出電壓正常范圍.

14:load端接反後肯定會保護,電壓要大於0.2V.

15:可能Peak超過了,最好有些余量.

16:打嗝的意思.

17:TI沒有嚴格的順序,主要考量節約時間.

3 Chroma8000使用中的问题提问:

(1)UUT Type 类型有两种:

I Single UUT / Multi Outputs(单颗待测物,多组输出)

II Multi UUT / Single Output(多颗待测物,单组输出)

目前我们通过治具,一次性同时测试3PCS产品,但采用的是第I种测试类型.请问这样做是否合理?就效率而言,那一种测量方式较好?

(2)TEST PROGRAM >Setting>Test Infro>Customer name中,在输入有些中文字符时会产生乱码现象.如输入“鸿”,会出现“?”字符.所采用的版本为WINDOWS XP 繁体版!

(3)在REPROT GENERGRATOR 中下载测试报告时,不知为何出现部分测试报告丢失现象?且下载的报告中混有不良品报告?如SN 为001—100,下载后不见“003”,“046”等10PCS.

注:测试前已点击 Auto-increment only for pass uut选项.

(4) CHROMA 8000中6334组合平台配有4台电子负载,其Front panel 的CHANNEL有8个,同时测试两pcs产品时,为何其指示灯为CHANNEL 7?Channel 1---8如何划分?

(5)8000中电子负载的档位有两种:6A/60A ,16V/80V.其系统设定为60A,80V MAX.但有时测试输出为24VDC产品时,其电子负载会显示OVP警示.好象是电子负载档位发生跳变造成.

(6) 在Total Regulation Test 中,有时会出现输出电压不稳定现象.通过调节Delay time(1500ms) 与Delay time after turn on(2500ms) 后正常.但其是否可随意调整?调整“幅度”如何掌握?是UUT本身电气特性造成的吗?

(7) Total regulation with noise test 与noise test在测量noise时差别较大,是由其在前者条件下涟波造成的吗?

(8) 在OLP测试中,有时偶尔会出现由于Recovery Time Out(如3500ms)过短而造成OLP NOT WORKING,通过延长时间后OK.是否随意调整?

(9) 最头疼的问题了,6011在测试noise过程中发生报警现象,大概意思是测试完成前,时间已超出设定值.且读取的杂讯数值大多为0.

(10)在进行效率测试时,一次性同时测试3PCS产品,但PA通道只有1个,这样做的话其读取的数值是否准确?能否通过 LOAD VECTOR来设定如:LOAD1(100%LOAD,0%LOAD,0%LOAD);LOAD2(0%LOAD,100%LOAD,0%LOAD);LOA D3(0%LOAD,0%LOAD,100%LOAD)来进行改善呢?

(11)用CHROMA 19053 进行耐压测试时,其显示为“UUUUUU”符号,不知是何意思?耐压测试时,一次测试时NG,再次测试时OK,折开产品分析后无任何异常.不知是何原由?

注:测试参数为:AC 3KV,10毫安,电弧10毫安.

4 Chroma8000使用中的问题回答

1:多顆產品用MultiUUT這樣測試報告才可以分離,你這種測試方式測試效率時應該切換了AC,測試哪一台,AC單獨供電,使用PA測試輸入參數這樣才可以得到準確的效率值.如果多台同時測試還是需要3台功率表,Power Meter就很好.

2:不支持中文.

3:提取報告可以選擇所有的,pass的或則fail的.

4:指示燈指示的是最後一次掃描或設置的通道,一般最後落到底七通道.一個模塊標準佔兩個通道,如果一個模塊隻有一路如63303就隻有一個通道,如佔用3,4通道,其channel為3.佔用7,8通道其channel為7.

5:檢查以下電壓檔位是否正確,確實有設置到電壓高檔位.

6:Delay時間就是產品的穩定時間,這些量隻有在產品穩定後測試才有意義.其由產品決定,穩定時間短就可以適當減小此Delay時間.

7:同上.

8:Recover time OUT應該是產品在OLP保護後沒有自動回復,可以看看你的恢復條件,如是需要重新送AC或則打PS_ON等等,還有Timeout時間必須大於產品的恢復時間.

9:可能是儀器問題,需要看到現象才比較好確認,可以考慮聯系售後服務.

10:切換輸入端,先測第一台,再測第二台......

11:最後一個問題我就無能為力了,但願對你有所幫助.

5关于安规方面的(CHROMA 19053&19073) 的提问,暂无回答

(1) 漏电流下限值如何设定?(LOW) 是根据Y电容的容量吗?

(2)ARC 值如何设置呢?要根据输入电压值吗?

(3)打直流与打交流有何区别?它们可以通过(直流电压=交流电压*1.414)来换算吗?可以随意替代吗?

(4)在进行耐压测试过程中,为什么其电压数值跳变较大呢?如设定为3KVAC,测试中显示值约为2.95KV左右或3.05KV左右.

(5)HI-POT 与IR 的区别是什么呢?是不是HI-POT 通过,则IR就一定可以能通过呢?当测试IR时,显示示值“UUUUUU”是无穷大的意思吗?

(6)耐压测试时,3KV AC,3S 为什么有时第一次测试时不良,第二次测试又可以通过呢?拆开产品后又无异常.(治具上并无问题)

(7)19073的8通道怎么利用好呢?怎么使用才最安全呢?因为我们现在还只是用主通道!在治具上可以改善成同时测试4台或8台产品!那怎么利用才最安全呢?

(8)耐压测试时,如设定3KV AC,测试时到1.4KV AC时,显示FAIL,是说明该测试产品的耐压就是1.4KV AC吗?

(9)耐压测试时,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定RAMP时间呢?数值大概多少呢?

(10) 对于直流高压时,如何点检仪器是否运转正常呢?

施工图设计中常见问题整理-

施工图设计中常见问题 一.图纸表达: 1.图纸不满足甲的深度要求,漏项较多,如缺出入口钢结构雨棚、室外坡道顶棚等。 2.图纸不满足甲的技术标准及部品标准,如构造做法标准、门窗标准、栏杆标准、空调位 标准、电梯标准等。 3.住宅小区的不同楼号建筑标准不一致,如构造做法、门窗立面、节能设计等。 4.外墙上应予留的洞口水平和竖向定位不全,留洞没有和结构、水暖、电气专业、人防专 业图核对,出现漏留、冲突现象。 5.地下室平面轴网应与地上建筑物轴网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地下室平面中应标注与地上建 筑物轴网的相对关系尺寸。 6.总平面中应标注地下室外轮廓线,并在四角处标注轴线、号,轴线交点处标注坐标,保 证出图前总图和单体建筑形成统一整体,避免因设计过程中地上地下单体的局部变动,而总平面未跟踪变动导致的不对照。 7.设计人员提供的审核校对图普遍对设计说明和总平面位置图不重视,甚至不提供总平面 位置图。 二.防火设计: 1.没有结合不同的功能分区进行防火分区划分。 2.防火墙上的门洞没有设置甲级防火门。 3.防火分区两侧的门窗洞口防火间距不足时,没有相应防火分隔措施。 4.上下层之间门窗洞口防火间距不足时,没有相应防火分隔措施。 5.楼梯间及前室与相邻部位门窗洞口防火间距不足时,没有相应防火分隔措施。 6.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的房门及外窗洞口没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7. 不同的功能分区在一层共用出入口,如住宅配套用房与住宅、商业与住宅等。 8. 对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的理解: 1)地面上无人员进入的机械停车库,可以理解为停车场,停车场的定义是停车的露天场地 或构筑物,很明显它是用于停车的构筑物。这样它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最少为6米。 2)对于敞开式汽车库,要注意是指多个防火分区都要达到定义的要求,如对于平面尺度很 大的,有可能个别防火分区不直接对外通风,这样就不能认定它是敞开的。 3)新规对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的分类增加了面积控制项,是车位和面积的双控,不要 试图少计算车位规避汽车疏散坡道不够的手法。 4)防火规中计算汽车疏散口的数量時,单车道即可。但是建通评价是按双车道计算的,单 车道只能算半个。

[余世维]人力资源管理的常见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的常见问题 人力资源主管的地位,在各企业内为什么不受到重视? 1、背景检讨 a、用人权不在HR经理的手中。 b、对公司的业务发展没有建设的能力。 c、总经理没有刻意强调他的重要性。 2、演变结果 a、HR经理行事低调,为人谦和。要求其他部门配合时,力度不够。 b、有很多计划想做,却无人支持。例如:职位轮调、教育训练、生涯规划---。 3、改善建议 a、重要计划应要求总经理支持,对各部门主管作公开说明。 b、平常应多充实产品知识,有关制造流程和市场营销,甚至财务报表等问题,都应学习了解。 c、大计划不能做,也要尝试做小改革。例如:职位轮调不能做,就建议二元升迁体系。 d、主动争取参与公司战略决策的机会—别忘了,ERP中有“人力资源”这一块。

选、育、用、留人才如果是一个流程,对它的“机制”(mechanism) 我们要注意什么? 1、说明 “机制”是一个系统的投入产出“运作功能”。 2、问题 我们要保持这个系统的运转,以下的障碍要注意排除: a、彼得原理 b、共振现象 c、烫炉法则 d、不敢劣汰的乡愿作风 e、集体平庸化

人力资源常强调“以人为本”,也主张“人性本善”。其实我们替公司用人或管人要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1、用人的心理准备 a 、每个人的天性和本质均很难改变。 b、早晚要面对平庸与能力不足。 c、过度信任就会出错。 d、积极(善意)的批评并不存在。 e、工作表现一直良好的人毕竟太少。 f、不能指望大家都同舟共济。 2、参考建议 a、左脑与右脑思考不同,需要补救。 b、每一个职位都有它的“真正目的”,所以对每一种不同功能的部门主管,也都应该有不同的绩效评估方法。 c、信任之余,不忘查证(建立安全防范措施)。 d、批评要附带方法。解决问题之前,要先解除制度上的缺陷或技术上的错误。 e、用人,不妨考虑一下他的出生时辰、成长环境、血型搭配与遗传因子。

LS-DYNA常见问题集锦

1 如何处理LS-DYNA中的退化单元? 在网格划分过程中,我们常遇到退化单元,如果不对它进行一定的处理,可能会对求解产生不稳定的影响。在LS-DYNA中,同一Part ID 下既有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则四面体,五面体既为退化单元,节点排列分别为N1,N2,N3,N4,N4,N4,N4,N4和N1,N2,N3,N4,N5,N5,N6,N6。这样退化四面体单元中节点4有5倍于节点1-3的质量,而引起求解的困难。其实在LS-DYNA的单元公式中,类型10和15分别为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比退化单元更稳定。所以为网格划分的方便起见,我们还是在同一Part ID下划分网格,通过*CONTROL_SOLID关键字来自动把退化单元处理成类型10和15的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 2 LS-DYNA中对于单元过度翘曲的情况有何处理方法 有两种方法: 1. 采用默认B-T算法,同时利用*control_shell控制字设置参数BWC=1,激活翘曲刚度选项; 2. 采用含有翘曲刚度控制的单元算法,第10号算法。该算法是针对单元翘曲而开发的算法,处理这种情况能够很好的保证求解的精度。 除了上述方法外,在计算时要注意控制沙漏,确保求解稳定。 3 在ANSYS计算过程中结果文件大于8GB时计算自动中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超大结果文件的方案: 1. 将不同时间段内的结果分别写入一序列的结果记录文件; 2. 使用/assign命令和重启动技术; 3. ANSYS采用向指定结果记录文件追加当前计算结果数据方式使用/assign指定的文件,所以要求指定的结果记录文件都是新创建的文件,否则造成结果文件记录内容重复或混乱。特别是,反复运行相同分析命令流时,在重复运行命令流文件之前一定要删除以前生成的结果文件序列。具体操作方法和过程参见下列命令流文件的演示。 4关于梁、壳单元应力结果输出的说明 问题:怎样显示梁单元径向和轴向的应力分布图(我作的梁单元结果只有变形图DOF SOLUTIN –Translation,但是没有stress等值线图,只有一种颜色)和壳单元厚度方向的应力、变形图(我们只能显示一层应力、变形,不知道是上下表层或中间层的结果)。

LS_Dyna的问题总结

一、影响穿透的一些因素解释 I.接触厚度 接触厚度定义的是一个参数——当接触体/面相互穿透的距离大于接触厚度时,程序将不计算这个接触,即认为没有接触了。什么是接触厚度与距离?在自动接触中,接触厚度是一个默认值,大概是面厚度的几倍,在普通接触中,接触厚度无穷大。 II.壳厚度和接触厚度 1. 壳厚度:影响刚度和单元质量; 2. 接触厚度: ①决定解除中的厚度偏移量; ②并不影响刚度或壳体质量; ③默认接触厚度等于壳厚度; ④可以在*CONTACT 或*PART_CONTACAT 中直接缩放接触厚度; ⑤在穿透节点被释放之前影响最大允许穿透深度。 III.运动速度对穿透的影响 如果物体相对运动速度过大,在一个时间步长中所走过的距离会远超过一个单元的尺寸,若缩小时间步长,即缩小在一个时间步长内所走过的距离和单元尺寸的差异,基础检查可以正常进行,若初速度过高,会搜索不到接触,计算会出现问题。 IV.非对称接触算法中,主从面的定义原则 ①粗网格表面定义为主面,细网格表面为从面; ②主从面相关材料刚度相差悬殊,材料刚度大的一面为主面;

③平直或者凹面为主面,凸面为从面。 V.接触刚度的影响 穿透可以认为是一种虚拟穿透,如果设定的穿透刚度(fkn)值,就可以减小这种穿透, 但却不可避免。如果fkn 值过大,会使到那元刚度病态,而不能求解。 二、穿透的可能解决方案 I.接触方面: 1. 修改接触类型,尝试自动接触类型: ①STS(面面接触),当一个体的表面穿透另外一个体的表面是创建 ②SS(单面接触),当一个体的表面自身接触或者接触另一个体的表面时创建 2. 接触定义存在问题: ①增加接触刚度因子 ②改变接触面的主从设置,将刚体设置为主面,同时使用单向接触 ③修改关键字CONTROL_CONTACT中RWPNAL=2 3. 接触穿透距离超过了接触厚度,从而不再计算接触; 4. 如果两个接触体的材料属性和网格差别较大,可以修改SOFT值为1 或者2. 5. 接触群组设置不直接用PART,将可能接触的地方设置为segment; 6. 修改摩擦系数: Fs和Fd通常设置为相同的值,避免额外的噪声产生。 7.注意设定接触厚度;

企业管理中常见问题汇总

企业管理中常见问题汇 总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企业管理中常见问题汇总问题1:“摸着石头过河” [崔氏梦工场]“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句名言,也是目前我们中国企业管理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常讲这句话,走到哪儿是哪儿,爱谁是谁。企业赢了是赚的,输了是“交学费”——我们的企业穷得叮当响,但是学费却没少交。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刚刚打开国门,中国企业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还不了解,摸着石头过河无可厚非。但是走到今天,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并且中国已经加入WTO,如果您的企业还在摸着石头过河,那恐怕就是下下之策了,结果只有四个字:灭顶之灾!所以,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企业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但如果不摸着石头过河,那应该怎样过河我们中国许多企业至今还不能切实有效地回答这一问题。 问题2:“西部牛仔”现象 我们中国的企业家,今天也往往变成了“西部牛仔”,每天早晨起来,四处奔波于茫茫的商场。忽然前面来了一只“老虎”(重大问题),怎么办管理者马上拔下腰间的“长 枪”(对策),对准这个“老虎”一枪把它射倒!(解决问题)。但问题往往是无穷无尽的,突然间又来了一群“土狼”(更多的问题):工商局审核年检了、税务局查收税款了、银行催交贷款了、产品质量出问题了、员工辞职了、客户退款了、竞争对手又有行动了……这时管理者再想拔枪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只能拎出“宝刀”(急策),对这些问题一阵砍杀,从晨曦微明一直杀到夕阳西下,才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回家。 中国许多企业家40岁之前在用命换钱,40岁以后却又再用钱去买命,这是今天一个非常值得人们警醒的现象。许多职业经理人的身心健康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而一些

lsdana 常见问题

1如何处理LS-DYNA中的退化单元?在网格划分过程中,我们常遇到退化单元,如果不对它进行一定的处理,可能会对求解产生不稳定的影响。在LS-DYNA 中,同一Part ID 下既有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则四面体,五面体既为退化单元,节点排列分别为N1,N2,N3,N4,N4,N4,N4,N4和N1,N2,N3,N4,N5,N5,N6,N6。这样退化四面体单元中节点4有5倍于节点1-3的质量,而引起求解的困难。其实在LS-DYNA的单元公式中,类型10和15分别为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比退化单元更稳定。所以为网格划分的方便起见,我们还是在同一Part ID下划分网格,通过*CONTROL_SOLID关键字来自动把退化单元处理成类型10和15的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 2 LS-DYNA中对于单元过度翘曲的情况有何处理方法 有两种方法: 1. 采用默认B-T算法,同时利用*control_shell控制字设置参数BWC=1,激活翘曲刚度选项; 2. 采用含有翘曲刚度控制的单元算法,第10号算法。该算法是针对单元翘曲而开发的算法,处理这种情况能够很好的保证求解的精度。 除了上述方法外,在计算时要注意控制沙漏,确保求解稳定。 3在ANSYS计算过程中结果文件大于8GB时计算自动中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超大结果文件的方案: 1. 将不同时间段内的结果分别写入一序列的结果记录文件; 2. 使用/assign命令和重启动技术; 3. ANSYS采用向指定结果记录文件追加当前计算结果数据方式使用/assign指定的文件,所以要求指定的结果记录文件都是新创建的文件,否则造成结果文件记录内容重复或混乱。特别是,反复运行相同分析命令流时,在重复运行命令流文件之前一定要删除以前生成的结果文件序列。具体操作方法和过程参见下列命令流文件的演示。 4关于梁、壳单元应力结果输出的说明 问题:怎样显示梁单元径向和轴向的应力分布图(我作的梁单元结果只有变形图DOF SOLUTIN –Translation,但是没有stress等值线图,只有一种颜色)和壳单元厚度方向的应力、变形图(我们只能显示一层应力、变形,不知道是上下表层或中间层的结果)。

2014年版管理学原理问题汇总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的产生:1、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2.管理的必要性: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 3.管理: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4.管理概念包含的内容: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3.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4.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 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5.管理的特性:1、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2、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3、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6.管理活动与作业活动的关系:两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1、管理活动的范围更广,它不仅贯穿于作业活动的始终,而且包括作业活动之前的调研、作业活动之后的经验教训总结等;2、管理活动比作业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3、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是管理活动而非作业活动。 7.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1、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2、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3、领导是指挥和影响

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4、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 8.管理有效性的衡量:效率和效果。1、效率: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具体衡量标准有:设备利用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资金周转率以及单位生产成本等(正确的做事)。2、效果: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具体衡量标准有:销售收入、利润额、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做正确的事)。管理的有效性既追求效率更追求效果,即“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9.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分类:1、按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分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2、按管理者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及专业不同,分综合和专业管理者。10.管理者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分三大类:1.人际关系方面(包括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2.信息传递方面(包括监听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和发言人角色)3.决策制定方面(包括企业家角色、混乱驾驭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和谈判者角色)。 11.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1、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2、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3、概念技能: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要

LS-DYNA常见问题汇总10

LS-DYNA常见问题汇总 1.0 资料来源:网络和自己的总结yuminhust2005 Copyright of original English version owned by relative author. Chinese version owned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111552180.html,/Kevin 目录 1.Consistent system of units 单位制度 (2) 2.Mass Scaling 质量缩放 (4) 3.Long run times 长分析时间 (9) 4.Quasi-static 准静态 (11) 5.Instability 计算不稳定 (14) 6.Negative Volume 负体积 (17) 7.Energy balance 能量平衡 (20) 8.Hourglass control 沙漏控制 (27) 9.Damping 阻尼 (32) 10.ASCII output for MPP via binout (37) 11.Contact Overview 接触概述 (41) 12.Contact Soft 1 接触Soft=1 (45) 13.LS-DYNA中夹层板(sandwich)的模拟 (47) 14. 怎样进行二次开发 (50)

1.Consistent system of units 单位制度 相信做仿真分析的人第一个需要明确的就是一致单位系统(Consistent Units)。计算机只认识0&1、只懂得玩数字,它才不管你用的数字的物理意义。而工程师自己负责单位制的统一,否则计算出来的结果没有意义,不幸的是大多数老师在教有限元数值计算时似乎没有提到这一点。见下面LS-DYNA FAQ中的定义:Definition of a consistent system of units (required for LS-DYNA): 1 force unit = 1 mass unit * 1 acceleration unit 1 力单位=1 质量单位× 1 加速度单位 1 acceleration unit = 1 length unit / (1 time unit)^2 1 加速度单位= 1 长度单位/1 时间单位的平方 The following table provides examples of consistent systems of units. As points of reference, the mass density and Young‘s Modulus of steel are provided in each system of units. ―GRA VITY‖ is 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

设计中常见问题总结

这个是我自己在设计中遇到过的问题,都是自己总结的,如有错误,请见谅(多为规范内容)【室外消火栓系统】 1.消防水源问题:城市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消防水池。 2.一般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储罐区,堆场等都应设置室内消防给水和室外消防给水。 3.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建筑物体积小于等于3000立方的厂房或居住人口不超过500人 且不超过2层的居住区可不设消防给水。 4.室外消火栓: 1)室外高压消火栓给水达到最大总用水量且建筑物的最高处时,水枪充实水柱不小于10m; 2)室外低压消火栓给水,室外消火栓栓口水压从室外设计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Mpa; 3)计算水压时,应采用喷嘴口径19mm的水枪和直径65mm,长度120m的有衬里消防水带参数,每支水枪流量不应小于5L/s; 4)高层厂房,仓库的高压给水水压应满足室内最不利点消防设备水压要求; 5)消防给水管道设计流速不大于2.5m/s。 6)建筑的低压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可与生产、生活管道合并。【合并后的给水管道,当生产、生活用水达到最大小时用水量时,应保证全部的消防用水量】 5.消防用水量=室外+室内消防用水量(消火栓,自喷,泡沫,喷雾等系统) 6.民用建筑一次灭火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L/s) 耐火等级建筑体积m3 <=1500 1500~3000 3000~15000 5000~20000 20000~50000 >=50000 一级、二级10 15 15 20 25 30 三级10 15 20 25 30 --- 四级10 15 20 25 -- ---- 【室外消防用水量应按消防用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计算】 【成组布置的建筑物应按消防水量较大的相邻两座计算】 7.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 1)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当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时,可布置成枝状;2)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进水管不应小于2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进水管应能满足消防用水量的供给要求。 3)环状管网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消火栓数量不宜超过5个; 4)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直径不宜小于DN100; 5)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应符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室外消火栓保护建筑物不需要两股充实水柱保护,满足消火栓间距即可】 6)两建筑的防火间距为7m。 7)商店疏散人数 地上面积*(50%~70%)*[0.8地下二层,0.85地下一~二层,0.77地上三层,0.6地上四层以上] 8.室外消火栓的布置: 1)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当道路宽度大于60m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并靠近十字路口。 2)室外消火栓的间距应不大于120m; 3)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应不大于150m;在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150m以内,且当室外消火

研究生复试常见问题回答 管理类专业

1.简答介绍一下本科所学知识,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本科我们所学的知识涉及到管理学、财务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等科目,但是我最喜欢的是财务管理。说实话,财务管理和其他科目比起来要难一些,因为涉及到的公式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但是由于我本身从小就比较喜欢逻辑性、框架性比较强的东西,所以当我们学到第二章财务分析部分时,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兴趣,我记得当时书上有个框架图,从净资产收益率出发,分别分解后引出了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的相关指标,然后又进一步分解细化为各个小指标。就是这样一个图表让我瞬间喜欢上了这门课,将复杂的问题通过一步步的分解进行处理,这也是我们生活的哲理。 2.对管理学的认识 管理学是。我记得我们本科所学的内容先是简单介绍了一些管理思想,然后主要是围绕着管理的基本职能展开的。管理思想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他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以及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在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的手段中主要强调的是标准化操作。记得我们老师当时讲了一个特别形象的例子,拿快递员来说,公司可以把快递员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研究后,确定下最省时的动作,再给每个员工培训。这样子,就可以粗略的估计到每个快递员完成一次任务需要的时间。虽然这个例子听起来有些不近人情,但是确实能提高工作效率。个人感觉好像有点像在说现在的流水线标准化操作。 还有一个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在管理职能中,计划中有个木桶原理,就是限制因素,妨碍组织计划实施的因素。 印象最深的是目标管理。以工作和人为中心,一个组织内的上下级管理人员以及员工一起制定组织目标,共同实施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它的特点是:使目标与组织内每个员工的责任和成果相联系,并用目标来衡量评价每个成员的贡献的方法。 这样更强调人的因素,不仅能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公司目标的实现。 组织:各种组织结构: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还有个非正式组织。 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3.对金融学的认识(为什么选金融) 1.金融学与我们的专业息息相关。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各 类经济单位几乎每天都要接触货币金融,任何商品都需要用货币来计价,任何购买都要用货币来支付;人们与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有各种经济关系。以及银行的各种理财产品。 2.经过货币银行学的学习后,感觉比较喜欢+内容 3.金融应该属于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经济学分为宏微观,不仅涉及到单个经济单位 而且还涉及到整个经济系统。感触最深的就是平时看新闻会听到,不太懂,而学了后感觉活得更明白,自己也成了这个国家的一份子。听李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会有更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这会增加政府的责任。政府要尽职履责,尽自己最大的可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确保在海外我国公民的生命安全。[10:40] 简政放权:去年和今年都提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动力。

管理学常见名词解释

管理学常见名词解释 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外部环境:民族文化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便成为影响管理活动的外部环境. 3.管理职能:即是管理的职责的权限。管理职能有一般职能和具体职能之分。 4.决策: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系统的目标,在占有信息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客观的条件,提出各种备选的行动方案,借助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中选择出一个最满意的方案,以之作为目前和今后的行动指南。 5.协调:即和谐,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能配合得适当,以便于工作使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并有利于企业取得成功。 6.组织的效率: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 1.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1)工厂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试验;3)谈话研究;4)观察试验。: 2.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寒舍环境中人的千米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组织行为学: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 4.企业再造:企业再造的实施方法是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顾客中长期需要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的质量和

生产规模发生质的变化。 5.管理理论的丛林: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6.案例教学:经验学派所谓的经验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 7.企业文化: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8.战略管理:根据对企业经营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总的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并且制定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战略,使企业达到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动。 1.计划工作: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2.目标:是组织在一定时期要达到的具体成果,它是为实现组织目的或宗旨而提出的。 3.策略:拽确立组织的基本长期目标,合理分配必需的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 4.政策:拽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 5.程序:规定了如何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问题的方法、步骤。 6.规则:是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

LS_Dyna初学者常见问题

LS-DYNA初学者常见的问题 LS-DYNA在1976年由美国劳伦斯·利沃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J.O.Hallquist博士主持开发,时间积分采用中心差分 格式,当时主要用于求解三维非弹性结构在高速碰撞、爆炸冲击下的大变形动 力响应,是北约组织武器结构设计的分析工具。LS-DYNA的源程序曾在北约的 局域网Pubic Domain公开发行,因此在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和大学。从理论和算法而言,LS-DYNA是目前所有的显式求解程序的鼻祖和理论基础。 1988年,J.O.Hallquist创建利沃莫尔软件技术公司(Livermore Software Technology Corporation),LS-DYNA 开始商业化进程,总体来看,到目前为止在单元技术、材料模式、接触算法以及多场耦合方面获得非常大的 进步。 以下为LS-DYNA初学者常见的问题: 一、LS-DYNA与市面上其它的前处理软件兼容性如何? 解答:由于LS-DYNA是全球使用率最高的结构分析软件,因此其它的前处理软件与LS-DYNA是完全兼容的。在此要强调的是:LS-DYNA的官方前处理程序为FEMB,因为FEMB是专门为LS-DYNA量身订作的前处理程序,有许多设定条件及架构逻辑是其它前处理软件所难望其项背的,为了避免在学习LS-DYNA的过程 及操作上产生困扰,强烈建议使用者采用原厂出品的FEMB来做为LS-DYNA的前处理工具,使用者必定更能体会LS-DYNA直觉式的设定与强大的分析能力。. 二、LS-DYNA似乎很重视「Contact Algorithm」,这是为什么? 解答:是的,LS-DYNA很早以前就已经发展「接触算法」,这是因为基础力学 所分析的对像均只考虑「力的受体」,故输入条件皆为外力量值。然而在真实 情况下,物体受力通常是因为与其它的物体发生「接触」(Contact)才受力,此时外力量值是无法预期的,应该输入的条件往往都是几何上的接触条件。因 为有完备的接触力学演算方式,LS-DYNA才得以忠实的仿真现实环境的复杂结 构行为。 三、如果要利用LS-DYNA进行MPP(平行运算)的计算,硬件配备及操作系统有 无特殊需求? 解答:不论是PC cluster、工作站及一般的PC环境,都适合执行LS-DYNA的MPP平行运算功能,一般我们还是会建议要用来执行平行运算的计算机群组, 彼此的等级宜尽量一致;操作系统方面并无特别需求,以一般的windows2000、LINUX或是UNIX皆可执行。国外已有很多厂商利用非办公时间,将办公室内 的计算机串连在一起,结合LS-DYNA来分析问题,宛如一部超级计算机,不仅 可以有效提升研发的竞争力,同时亦可弹性地运用计算机资源,一举数得。 四、FEMB能够自动产生有限元素网格吗?

管理者的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之道

管理者的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之道管理者的常见问题一:管理者对于管理的认识 分析:管理是什么?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有成套的理论,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管理又是一门艺术,它的内容全部是和人打交道。管理是通过管人达到理事的目的,是通过调动团队的力量去完成企业的目标。管理的核心是调动他人的力量,初做主管者往往不能突破这个瓶颈,勤劳有余,策略不足。 解决之道:尽快充实管理的理论基础并在实践中加以印证,不断摸索总结,将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管理技巧和艺术。尽快转换角色,以调动他人为核心,在学习、摸索、尝试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管理者的常见问题二: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新老员工的优势,避免其不足 分析:老员工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学习、实践之后会形成自己的“制式思维”,工作内容和环境的固定更强化了这种轨道效应,虽然经验丰富,但却没了创新,从而显得“斗志衰退,老气横秋”。而新人带着原有的其他领域的知识和体验,面对一个新的工作内容和环境,加上新人的热情,自然可以擦出许多“火花”来,但是却经验不足,容易冲动。 解决之道:利用“鲇鱼效应”激发团队战斗力。对新员工要善加引导,激发他们的动脑能力,对好的想法及时予以肯定表彰,保护新人的建议欲望;利用“鲇鱼效应”激发老员工的动脑意愿和干劲。同时要防止新员工“得意忘形”,告诫他们在知识和经验上的欠缺,防止新老员工间产生矛盾。 管理者的常见问题三:团队缺乏完善的制度,纪律松散、效率低下 分析:每一个人都有惰性,当员工出现失误、谎言、偷懒等现象之后,首先应该反思的是主管,要认识到究竟是什么让员工出现这些问题,去找到事情发生的根源。 解决之道:用制度来指导人、约束人,让员工一言一行无不有法可依,有标可考,这样主管才能从“烦琐”中脱身。 1.首先建立考勤、卫生、办公室及会议室纪律等基本制度。 2.建立日常管理制度: (1)主管应充分熟悉每位员工的工作内容及容易出现的漏洞,形成日常业务管理制度的初步思路;(2)召集骨干员工提出日常业务管理制度的框架; (3)召集全体人员确定管理制度内容草案,包括员工日常工作的规范及科学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 我院施工图质量抽查、审图机构的审查中出现的常见和重要的问题,分专业整理如下,各设计单位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需予以注意,不断提高设计质量。 建筑专业: 一、强条与规范方面的问题 1.地下车库停车位,未表达无障碍停车位的数量和位置。 2.地下车库坡道出入口应按照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5.2.4条,调整与基地道路保持不小于7.5m的安全距离。 3.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规定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4.不应穿过其他功能房间才能到达安全疏散出口。位于袋形走道尽端的房间,室内安全疏散距离越过规定。 5.室外拦板用玻璃的厚度应符合JGJ113-2009《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7.2.5条要求之外,还应进行玻璃抗风压设计并考虑地震作用的组合效应。 6.JGJ113-2009《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第8.2.2条,屋面玻璃必须使用安全玻璃,当屋面玻璃最高点离地面大于3m时,必须使用夹层玻璃。用于屋面的夹层玻璃其胶片厚度不应小于0.76 mm。

7.JGJ113-2009《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第9.1.2条,地板玻璃必须采用夹层玻璃,点支承地板玻璃必须采用钢化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应进行均质处理。 8.有45层的高层住宅厨房排烟道选用10EJ507《排烟道图集》,但该图集说明只适用于40及40层以下住宅,故不应选用此图集。9.自2012年9月1日起应按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设计,原《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同时废止。10.按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8.1.2条规定公共建筑基地内总停车位在100辆以下时应设置不少于1个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100辆以上时应设置不少于总停车数1%的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11.按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7.3.1条规定居住区内凡为居民服务的建筑应设无障碍出入口,有电梯的则至少设1部无障碍电梯,无电梯的则至少设1部无障碍楼梯。无障碍楼梯应符合3.6.1条的要求。 12.某工程共十栋超高层住宅,总户数为3568套,按2%规定应配70套无障碍住房,但说明中其数量未达标,位置亦无法核实。 13.设备用房的门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 14.按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规定,当A级或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在建筑物内时,主机房与其它相邻空间应以耐火等级不低于2h的隔墙分隔,隔墙上开门应为甲级防火门。15.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4.9.2条规定,配变电所的门应为防火门,并应符合(1)-(6)条规定。 (1)配变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或裙房内时,通向其它相邻房间的

可制造性设计中常见的二十个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在设计多层次板时,内层孔到导体的间距设计太小,不能满足生产厂家的制程能力。 后果: 造成内层短路。 原因: 1、设计时未考虑各项补偿因素。 2、设计测量时以线路的中心来测量 解决方案: 1、在设计内层孔到导体的间距时,应当考虑孔径补偿对间距的影响,一般孔径补偿大小为0.1MM,单边增加了2MIL. 2、测量间距时应以线路的边到孔边来测量。 二、孔焊盘设计不够大,布线时没有考虑安全间距设置过小及螺丝孔到线或到铜皮的距离。 后果: 制造商在工程处理文件时无法修改,需要重新修改文件,降低了文件处理速度,也容易造成开短路现象。 解决方案: 1、设计文件时器件孔内径比外径最小大20MIL,过孔内径比外径最小大8MIL。 2、设计时考虑螺丝孔到线或到铜皮的距离保证12MIL以上,布线时可以在螺丝孔对应的地方的KEET OUT层画个比孔大12MIL以上的圆圈以防布线。 三、电地短路:电地短路对印制板来说是一个很严重的缺陷。 原因: 1、自定义的器件库SMT钻孔未删除。 2、定位孔隔离环设计不够大。 3、设计更改后未重新对电地进行处理(内层以负片的形式设计,网络无法检查)。 4、高频板手工加过孔时未对照其它层。 解决方法: 1、设计时对自定义同类型的元件进行确认,将贴片的孔设计为0; 2、设计时控制定位孔的隔离环宽度在15MIL以上; 3、更改了外层的孔位一定要对内层重新铺铜; 4、高频板在加边缘过孔时过孔设计网络属性,如不侧设计属性的,一定要打开其它层进行对照。 四、内层开路:内层开路是一个无法补救的缺陷。

1、内层孤岛,主要在内层以负片设计时,隔离盘太大,隔离盘围住了散热盘,使之与外无法连接。 2、隔离线设计时经过散热焊盘的孔,造成孔内无铜 3、隔离区过小,中间有隔离盘造成开路 4、内层线路离板边太近,叠边时造成开路。 解决方法: 1、设计时对过孔的放置时考虑位置的合理性。 2、设计时对隔离线的设计避开散热盘。 3、将隔离区放大,保证网络连接8MIL以上。 4、设计时不要将线条、孔、梅花焊盘太近板边,内层设计0.5MM以外,外层0.3-0.4MM以外。 五、设计时对一些修改后残留下来的断线未进行去除。 后果: 影响后端制造商在工程制作对PCB的通断判定,造成进度延误。 解决方案: 1、设计时尽量避免断线头的产生。 2、对一些特意保留的断线头进行书面的说明。 六、铺铜设计时,文件大面积铺铜时使用的线条D码太小,还有将铜面铺成网格状时,将网格间距设计过小。后果: 造成数据量大,操作速度缓慢,增加生产难度与影响产品外观。 解决方案: 1、铺铜时尽量选用8-10MIL的线来铺及避免重复铺铜。 2、铺网格时将网格间距最小设成8*8MIL,即8MIL的线,8MIL的间距。 3、尽量不要用填充块来铺铜。 七、槽孔漏制作与孔属性制作错误 原因: 1、设计孔层时,未对相对应的孔给予属性定义,特别是安装孔的设置。 2、槽孔的设计未设计在孔层上面或分孔图上,而设计在KEEPOUT层。 3、槽孔的标识与指示放置在无用层上。

《管理学》常见问题

《管理学》常见问题 第章 .掌握管理二重性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掌握管理的二重性,对于我们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①认真总结我国四十多年来在管理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③注意揭露资本主义管理的剥削本质。 ④要结合实际,灵活的学习与运用。 .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原因。 答:①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②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③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④管理是促进现代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它与科学和技术三足鼎立;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管理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 以上这些都表明管理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组织经济的能力,即管理能力。目前国与国的差距,已由“技术差距”转到“管理差距”上来。由此可见,先进的技术要有先进的管理与之相适应,否则落后的管理就不能使先进技术得到充分发挥。管理在现代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章 .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经济人又成为理性-经济人,也称实利人。这种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再经世纪合理主义而形成的。它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动机是为了获取经济报

酬。其基本观点是:①多数人十分懒惰,他们总是设法逃避工作。②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的受别人的指导。③多数人的个人目标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④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工作。⑤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上述假设的人,另一类人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服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承担管理的责任。 .人际关系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① 本世纪年代前后,工人日益觉醒,工会组织日益发展,工人组织起来对雇主进行反抗和斗争。 ② 经济发展和周期性危机的加剧,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单纯用古典管理理论和方法已不能有效的控制工人,来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增加利润的目的。 ③ 一些学者开始从生理学、精神病理学方面进行“疲劳研究”和“动作研究”,提出了“性格检查”的方法,按工人的性格分配工作。 ④ 还有一些学者从营养卫生、墙壁色彩、车间照明、空气调节和个人欲望方面进行试验和研究,力图平息工人的不满。 ⑤ 在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帮助下,西方电器公司邀请哈佛大学心理学专家梅奥和罗特里斯伯格等来厂进行研究和试验。这就是管理史上著名的“霍桑试验”,由此创建了“人际关系学说”。 第章 .管理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是什么? 管理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管理为科学技术的充分发挥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证,管理水平是与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的。 .未来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现代管理理论应是所有各种管理理论的综合。管理的基本目的是要在不断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保持一个充满活力的组织,使之能够持续的低消耗、高产出,完成组织的使命,履行其社会责

LS-DYNA新手入门

LS-DYNA新手入门 1.LS-DYNA简介 LS-DYNA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通用显式动力分析程序,能够模拟真实世界的各种复杂问题,特别适合求解各种二维、三维非线性结构的高速碰撞、爆炸和金属成型等非线性动力冲击问题,同时可以求解传热、流体及流固耦合问题。在工程应用领域被广泛认可为最佳的分析软件包。与实验的无数次对比证实了其计算的可靠性。 由J.O.Hallquist主持开发完成的DYNA程序系列被公认为是显式有限元程序的鼻祖和理论先导,是目前所有显式求解程序(包括显式板成型程序)的基础代码。1988年 J.O.Hallquist创建LSTC公司,推出LS-DYNA程序系列,并于1997年将LS-DYNA2D、 LS-DYNA3D、LS-TOPAZ2D、LS-TOPAZ3D等程序合成一个软件包,称为LS-DYNA。PC版LS-DYNA 默认前后处理采用ETA公司的FEMB,另外还包括另一个前后处理软件为LS-PREPOST。LS-DYNA 的版本分为按:950版,960版,970版,971版和980版(将发行版)等,同时每个版本还有更细的分类,如:LS-DYNA971R3.1.exe和LS-DYNA971R4.2.exe等。这些分类是依据求解器的版本分类 2.运用LS-DYNA分析问题的全过程(BlankingPig提供,补充) a.把现实过程转化为程序模型(你要搞明白自己已经知道什么,还能查到什么,想要知道什么,该建个什么样的模型);(知道要建立什么模型,最重要,但是很容易被忽视。最终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这一步基本上就决定了)。 b.前处理(画图,建模,设边界)(建立模型,最终得到K文件,里面包含所有的模型数据 c.计算(DYNA兄上!)(求解计算,将k文件提交DYNA求解器计算) d.后处理(把想要知道的结果读出来)(提取你关心的数据或动画) e.写报告(你最初以及最终的目的。。。)(根据你的研究内容,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非软件的事,是自己的事)。 3.ANSYS/LS-DYNA与LS-DYNA的关系 1996年LSTC与ANSYS公司合作推出ANSYS/LS-DYNA,以ANSYS作为前后处理,以LS-DYNA 的求解器(即为ls960.exe or ls970.exe等,ANSYS/LS-DYNA的版本不同,对应的求解器不同,求解器在ANSYS安装目录bin\intel文件夹下),这个求解器和LSTC公式发行的 LS-DYNA对应的版本求解器版本没有任何区别。而通常大家说的PC版LS-DYNA指的是LSTC 自己公司发行的软件包,以LS-DYNA Manager作为管理平台,可以调用默认的前处理软件FEMB(ETA公司)和前后处理软件LS-PREPOST(LSTC公司),并可以调用ls960.exe or ls970.exe等LS-DYNA求解器对建立好的模型文件k文件进行计算。 因此,他们的关系如下: a.从计算功能上说,两种没有任何差别;都采用ls960.exe or ls970.exe等作为求解器。 b.从发行公司上说,ANSYS/LS-DYNA是ANSYS和LSTC共同推出,PC版LS-DYNA由LSTC推 c.从前处理上说,ANSYS/LS-DYNA以ANSYS作为前处理,PC版LS-DYNA默认的前处理为FEMB 和LS-PREPOST。 d.从后处理上说,ANSYS/LS-DYNA以ANSYS和LS-PREPOST(和求解器在同一目录下),PC版LS-DYNA以LS-PREPOST作为后处理(也可以设置关键字输出ANSYS的后处理格式)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DYNA求解器(ls960.exe or ls970.exe)才是软件的核心,前处理可以任意,最终都是要得到关键字文件,k文件。手动编写都没有问题。另外,如HYPERMESH(A06:HyperWorks),TUREGRID(A22:TrueGrid)等都可以作为前处理软件,如果你对关键字比较了解,ABAQUS等任何能输出单元,节点信息的有限元都可以作为你的前处理软件。我就经常用ABAQUS作为前处理,建模,网格划分,导出节点,单元信息文件in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