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方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方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方

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瘀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二)营血不调证: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消而未尽,局部疼痛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三)气血两虚证:损伤后期,气血不足,筋骨不坚,可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腰背部疼痛

1.评估疼痛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与体位关系,做好疼痛评分。

2.仰卧硬板床,慎起居,避风寒,以免加重疼痛。

3.配合医师行持续骨盆牵引,牵引重量为10~15千克,一般在24~48小时内腰背痛可逐渐缓解。及时评估牵引效果及腰背部疼痛的情况。

4.遵医嘱腰背部中药贴敷、中药离子导入、艾灸、拔罐、中药熏蒸等治疗,观察治疗后效果,及时向医师反馈。

5.给予垫枕复位:患者仰卧硬板床,于骨折脊椎平面垫约厚10cm

的软枕(杨氏万能包),并逐渐加高,在数日内加至15-20cm,达到使脊柱过伸复位。

6.遵医嘱给予耳穴压豆或镇痛药,减轻疼痛。

(二)肢体麻木

1.评估麻木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

2.协助患者按摩拍打麻木肢体,力度适中,增进患者舒适度,并询问感受。

3.麻木肢体做好保暖,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关节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4.遵医嘱局部予中药熏洗、中药塌渍、艾灸等治疗,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及损伤,观察治疗效果。

5.遵医嘱予穴位注射,常用穴位: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等。(三)下肢活动受限

1.评估患者双下肢肌力及步态,对肌力下降及步态不稳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跌倒及其他意外事件发生。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活动的注意事项,使用辅助工具行走。

3.卧床期间或活动困难患者,指导患者进行四肢关节主动运动及腰背肌运动,提高肌肉强度和耐力。

4.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臵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5.遵医嘱予物理治疗如中频脉冲、激光、微波等;或采用中药热熨、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等治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胸腰椎复位的护理

1.前告知患者复位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项。

2.复位后注意观察患者腰背部疼痛、活动度、双下肢感觉运动及大小便等情况。

3.一旦复位后吧,应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减少软垫厚度至10cm 以上,保持复位。

4、仰卧硬板床休息,定时轴向翻身,侧卧时背部臵长垫。

5.保持过伸姿势8-10周。

(二)骨盆牵引的护理

1.牵引治疗前做好相关解释工作,告知注意事项以取得必要配合。

2. 遵医嘱选择合适的体位及牵引重量、牵引角度,牵引时上下衣分开,固定带松紧适宜,使患者舒适持久。

3.牵引时嘱患者全身肌肉放松,以减少躯干部肌肉收缩抵抗力。

4.牵引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感受,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闷、心慌等不适,及时调整。出现疼痛加重等不适立即停止治疗,通知医师处理。

5.注意防寒保暖,用大毛巾或薄被覆盖患者身体。

6.牵引后患者宜平卧20分钟再翻身活动。

(三)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宣教与心理护理,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及相关准备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

(2)术前2天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及俯卧位训练。

(3)对于吸烟者劝其戒烟,预防感冒;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4)常规进行术区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及交叉配血等。2.术后护理

(1)术后妥善安臵患者,搬运患者时,保持脊椎一条直线,防止扭曲,使用过床板平托过床。翻身时,采取轴线翻身方法。(2)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正确指导患者进食,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3)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肌力等神经功能的变化。

(4)观察伤口敷料渗出情况,保持伤口负压引流管通畅,定时倾倒引流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观察引流液色、质、量的变化,并正确记录。

(5)指导患者进行足趾、踝部等主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评估患者下肢疼痛改善情况,循序渐进指导患者进行平卧抬臀,三、四、五点支撑及飞燕式等功能锻炼。

(6)积极进行护理干预,预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7)对排尿困难者,可采取艾灸关元、气海、中极等穴位,或予中药热熨下腹部,配合按摩,以促进排尿。对于便秘患者,采取艾灸神阙、天枢、关元等穴位,或进行腹部按摩,每天4次,为晨起、午睡醒后、早餐及晚餐后l~3小时进行,顺时针方向

按摩,以促进排便。

(8)卧床期间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满足各项需求。

(四)药物治疗

1.早期:内服损伤活血胶囊,1次4粒,1日2次;外用草乌南星软膏40g加15味消炎散腰背部外敷,乌樟镇痛外用液15ml腰背部涂擦,1日1次或隔日1次,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2.中期:内服参川生骨胶囊,1次6粒,1日3次,加味虎潜丸1次1丸,1日2次;外用通筋散40g加二乌南星散40g腰背部外敷,乌樟镇痛外用液15ml腰背部涂擦,1日1次或隔日1次,接骨续筋,舒筋活络。

3.后期:内服参川生骨胶囊,1次6粒,1日3次,加味虎潜丸1次1丸,1日2次;外用独香舒筋洗药200g熏洗腰背部,1日3次,舒筋活血通络。

(五)中医特色技术

1.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2.中药离子导入(详见附录2)

3.中药塌渍(详见附录2)

4.艾灸(详见附录2)

5.中药热熨(详见附录2)

6.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7.拔罐(详见附录2)

8.中药涂药(详见附录2)

9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早期卧硬板床休息为主,不宜下床。

2.指导病人及家属正确翻身,按摩骨突出处。

3.尽可能避免外伤,注意保暖。

4.功能锻炼

(1)早期行平卧位抬臀练习,每日做3-4次,每次100下,臀、背部抬得越高,速度越快越好,动作要协调,循序渐进,由少到多,逐渐加大。

(2)中后期行三、四、五点支撑法及飞燕点水法锻炼。

(3)嘱患者勿过早下床活动,锻炼时勿急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有利于早日康复。

(二)体位护理

1.患者平卧硬板床,骨突部位垫海绵垫,在骨折部垫一薄枕,使脊柱背伸。

2.为防止患者因卧床时间过长而发生压伤和压疮,需定时为患者翻身,翻身时切忌脊柱旋转扭曲,以免加重损伤。

3.按摩骶尾部或用酒精擦拭,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三)饮食护理

1.早期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的饮食或半流质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及易胀气的豆类食物。必要时以大承

气汤水煎服或灌肠。

2.中后期饮食应以营养和钙质丰富的食物为主,按照健脾和胃,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原则来调理饮食。

(四)情志护理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多属突发性损伤,伤及筋骨,以致气血瘀滞,导致不同程度的肿痛和功能障碍。患者表现出焦虑、急躁及对疾病预后惊恐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在详细了解病情、争取合理治疗措施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给予患者耐心细致的安慰和解释,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帮助患者了解损伤修复过程和治疗措施,以配合治疗。

(五)并发症的护理

1.腹胀便秘:按摩腹部,每日在右下腹顺着结肠向上、向左、向下按摩,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3次,可预防腹胀便秘。如出现上述症状,可针刺足三里、关元、气海、天枢穴以理气消胀,促进排便。根据患者年龄、体质不同采用相应行针疗法。

2.尿闭:由于部分患者不习惯卧位,常造成小便困难,甚至尿潴留。在排除神经功能损害性尿潴留的情况下,可用流水诱导排尿,同时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解除其紧张情绪,配合按摩期门穴1000下左右,耳穴取膀胱、肾、皮质下压迫3-7天,针灸疗法取三阴交、委中,针后加灸效果更好。以上处理均无效者予以导尿,但尿管留臵时间不宜超过3天,以免发生泌尿系感染。

五、护理难点

患者长期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较差。

解决思路:

1.告知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方法及重要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印制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教资料,向出院患者发放。

3.调动患者家属的积极性,协助、监督患者日常锻炼。

4.多与患者沟通及随访。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滞血瘀证:患者心烦急躁,唇色青紫,面色晦暗,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病损部位胀满疼痛,或痞块刺痛拒按,痛点固定不移,舌质紫暗或瘀斑,脉细或弦。

(二)营血不和证:面色萎黄,头晕心悸,气短乏力,自汗,失眠,病损部位骨折处久不愈合,疼痛、活动受限、舌淡嫩,脉细弱。

(三)肝肾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色淡,筋弛不收,肢体麻木,关节不利,爪甲无华,病损处活动不利,舌淡红,脉细弱。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无移位型

1.无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无需复位,直接以小夹板外固定。

2.小夹板固定: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前臂吊带悬吊。

3.卧位时自然伸臂并将前臂抬高与心脏成水平位。

4.观察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

5.根据患肢肿胀情况,及时告知医师,调整布带松紧度。

6.观察有无神经受压情况:患肢末梢的感觉,有无麻木,活动是

否自如,有异常,找原因,通知医师处理。

(二)伸直型

1.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

2.观察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

3.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4.小夹板固定后施护内容同前。

(三)屈曲型

1.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

2.夹板外固定后1~2周内,嘱患者行握拳活动,以活动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

3.2周后在继续行握拳活动基础上,可开始行肩、肘关节的活动。

4.从3~4周开始逐步行前臂旋转和肩关节的抬举运动。

5.约5~6周拆除夹板外固定后,逐步加强腕、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等功能活动锻炼。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手法整复治疗的护理

1.事前告知患者复位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项。

2.做好患肢皮肤清洁,检查皮肤有无破损、溃疡等。

3.整复时,一般选择坐位,老年人平卧位,嘱患者自然放松,配合固定体位。

4.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询问患者感受,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

施。

5.治疗中体现爱伤精神,注意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冬季注意保暖。

6.整复后以小夹板绷带固定稳妥。

(二)小夹板固定的护理

1.治疗前告知患者小夹板固定的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项。

2.整复完成后告知患者严格遵医嘱患肢制动,以防移位。

3.固定时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询问患者感受,根据情况调整小夹板。

4.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随着患肢肿胀逐渐消退,调整布带松紧度。

5.密切观察患肢远端感觉运动、血液循环及皮肤色泽等情况,重视患者的主诉,以便及时处理。

6.整复固定完成后,搬动患者时,注意患肢保护,保持正确的位臵,防止骨折端再移位。

7.固定期间,抬高患肢并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站立或坐位时肘关节屈曲90o,前臂旋前中位,绷带或三角巾悬挂于胸前。卧床休息时,帮助病人的患肢摆放舒适,保持固定位臵,抬高患肢30°。

8.骨折复位后2周内应固定在掌屈偏向尺侧位,在固定期间禁止手背屈位活动和向桡侧活动;2周以后应固定在功能位臵,即手略微背屈位臵。

9.整复固定后麻醉药效消失,患者感觉正常后,即可指导并协助

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三)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宣教与心理护理,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及相关准备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

(2)老年患者反应迟钝对病伤不敏感易掩盖临床症状,检查时应详细全面了解其是否存在合并症或内科疾病,针对其合并症,术前及早给予对应处理。

(3)吸烟者劝其戒烟,预防外感。

(4)常规进行术区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等术前准备。

2.术后护理

(1)搬运时,注意患肢保护。

(2)术后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选择适宜的体位,安臵患者于舒适卧位。

(3)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远端感觉、运动、血液循环及伤口敷料的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4)麻醉消除后,即应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5)根据麻醉方式,选择合理的膳食。

(6)吃饭、穿衣、下床等活动时,务必有家人保护,注意安全,以防跌倒,再次损伤。

(四)药物治疗

1.早期:内服行气祛瘀的损伤活血胶囊1.6g/Bid,痛甚加玄胡止

痛胶囊,肿甚加三七片;外用止血凉血的二乌南星膏加十五位消炎散,外敷1日1次。

2.中期:内服通经活络、接骨续筋的参川生骨胶囊2.4g/bid,肿痛消退较慢者加损伤活血胶囊1.6g/Bid;外用活血通络接骨续筋的骨伤消肿散加通筋散外敷1日1次。

3.后期:内服强筋健骨、补益肝肾的参川生骨胶囊2.4g/bid加味虎潜丸9g/bid;外用二乌南星散及骨伤消肿散外敷1日1次。夹板去除后可选用独香舒筋洗药200g熏洗。

(五)特色技术

1.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2.中药塌渍(详见附录2)

3.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4.艾灸(详见附录2)

5.中药涂药(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骨折初期以卧床休息为主,取舒适体位,卧床时帮助病人的患肢摆放舒适,保持固定位臵,抬高患肢30°。

2.站立或坐位时肘关节屈曲90o,前臂旋前中位,绷带或三角巾悬挂于胸前。

3.日常活动时注意对患肢的保护。

4.功能锻炼:

(1)早期:复位固定后当日及术后次日即可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张收缩练习,防止肌腱粘连和肌萎缩。进行患肢未固定关节的活动,包括肩部悬挂位摆动练习和肘关节主动屈伸练习。2~3天后做手部关节主动运动,手指屈伸,并逐渐增加运动幅度及用力程度。做肘关节屈伸活动,角度由小到大,逐步加大活动范围。

(2)中期::①手指抓握锻炼及手指的灵活性锻炼。②适度进行前臂旋转功能练习,旋前40度,旋后30度左右,逐渐加大,同时行肘关节伸屈活动。

(3)后期:拆除外固定后,以关节松动术为主,每日1~2次。

①桡腕关节松动

(a)牵拉与挤压,患者坐位,肢体放松,屈肘前臂旋前臵于桌面,术者面对患者,一手固定其前臂远端,另一手握住腕关节的近排腕骨处,作纵向牵拉、挤压桡腕关节。

(b)前后位滑动,患者前臂中立位,术者一手固定前臂远端,另手握住近排腕骨部位,轻牵引下,分别向掌背侧滑动近排腕骨。(c)桡尺侧方向滑动,患者前臂旋前位,术者一手固定桡骨远端另一手握住近排腕骨处,轻牵引下,分别向桡尺侧滑动桡腕关节。

(d)旋前,旋后位滑动,术者一手固定前臂远端,另一手握近排腕骨处,分别将腕关节做旋前、旋后运动。

②桡尺关节松动

(a)患者前臂旋后位,术者双手握住患者尺骨远端,拇指在掌侧,其余4指在背侧,术者尺侧手固定,桡侧拇指将桡骨折端向背侧推动。

(b)患者前臂旋前位,术者拇指在背侧,其余4指在掌侧,桡侧用手固定,拇指将尺骨向掌侧推动。

③腕间关节松动前后位滑动,患者前臂中立位,一手握近端,一手握远端,往返推动。做上述运动后,嘱患者向各方向活动腕关节,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4)注意在康复训练中,宜循序渐进,忌用暴力强扳,以免引起新的损伤。

(二)饮食指导

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 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3. 老年患者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三)用药护理

中药贴敷、涂擦者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过敏反应。

(四)情志护理

1.做好心理疏导和生活护理。

2.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五)并发症护理

1.骨筋膜室综合征掌屈尺偏加压固定,可使前臂筋膜室压力

升高,腕部过度屈曲可减少静脉回流,使筋膜室的压力进一步增

部血运及疼痛性质,如出现患肢被动牵拉痛,远端动脉搏动逐渐

减弱或消失等症状,应立即拆除一切外固定,及时报告医生予以

处理。

2.关节强直多由于骨折处理后未能积极主动活动所致,应向

病人解释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气血运行,防止患肢肿胀,避免

关节僵硬,以取得病人配合。在准确的复位及局部牢固外固定下,

指导患者及早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解除外固定后,配合中药熏

洗,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五、护理难点

骨折手法整复固定后由于患者依从性差导致骨折移位。

解决思路:

1.整复固定前告知患者手法整复固定稳妥前,务必保持患肢制动,

不得随意改变体位,以免骨折断端移位。

2.整复后固定稳妥,松紧度适宜,以确保效果。

3.在主管医师的指导下行功能锻炼,避免盲目冒进。

锁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血瘀气滞证:伤后2周以内。外伤后经络受损,血溢脉外,瘀于皮下筋膜,阻塞气血、气滞血瘀。局部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二)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除,断骨已正,骨折未愈,伤处疼痛拒按则加剧,功能活动障碍。舌红或有瘀点,苔白,脉弦。

(三)肝肾不足证:骨折4周以上。断骨未坚,筋脉疲软,可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肿痛

1.评估肿痛的诱因、性质、部位、与体位的关系,肢体感觉、运动情况。

2.避风寒、慎起居。

3.中药外敷患处并以绷带包扎固定稳妥。

4.包扎后三角巾悬吊患肢于胸前。

5.必要时药物消肿止痛。

(二)畸形

1.评估骨折碎裂的程度及断端移位的情况,观察病人有无合并血

管或神经的损伤。

2.配合医师整复,评估整复效果及疼痛情况。

3. 用“8”字形绷带固定,注意松紧度适宜。

4.遵医嘱中药贴敷、中药涂擦等治疗。

(三)活动受限

1. 伤侧肢体功能受限,肩部下垂,上臂贴胸不敢活动,以健手托扶患肘。

2.观察病人神志、面色、呼吸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伤侧肢端感觉血运及手指运动情况。

3. 评估活动受限的范围及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4.外固定时,注意观察病人双手及前臂有无麻木感,桡动脉搏动是否有减弱或消失,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5.生活用品臵于方便取用处,协助患者体位移动,患侧肢体悬吊于胸前,指导其功能锻炼。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手法整复的护理

1. 整复前告知患者整复的方法及需配合注意事项。

2.清洁局部皮肤,嘱患者自然放松。

3.患者取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不得随意移动身体。

4.观察患者的面色和反应,随时询问其感受,有不适及时处理。

5.手法整复后,患者需制动到包扎固定稳妥后,方可改变体位。

6.整复完成后,需家属或护理人员在侧保护,以免跌倒,再次损

伤。

(二)外固定治疗护理

1. 局部固定后,取半卧位或平卧位,避免侧卧位,以防外固定松动。

2.卧床休息时,应将肩胛区垫高,以保持两肩后伸。

3. 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将患肢悬吊于胸前。

4. 幼儿锁骨骨折无移位情况时,只要用三角巾悬吊患侧上肢2~3周即可;如发现有移位,用“8”字形绷带固定1~2周。

5.活动时,留意空间、注意幅度,加强保护意识。

(三)运动疗法

1.损伤初期,制动休息,避免活动。

2. 局部固定后,即可开始锻炼,做握拳、伸屈肘关节、两手插腰、后伸肩部等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促进骨折愈合,避免肩前屈、内收动作。

3. 解除外固定后则加强锻炼,着重练习肩的前屈、见旋转活动,如两臂做划船动作。

(四)围手术期的护理

1.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宣教与心理护理,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及相关准备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

(2)常规进行术区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等。

(3)防寒保暖,避免感冒。

2.术后护理

(1)转运时,注意保护伤肢。

(2)术后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选择适宜的体位,安臵患者于舒适卧位。

(3)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感觉、运动的情况,以便及时处理。(4)观察伤口敷料渗出情况,保证负压引流的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量的颜色、性状及量。

(5)麻醉消除后,即应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6)根据麻醉方式,选择合理的膳食。

(7)卧床期间给予必要的生活协助。

(四)药物治疗

1. 早期:内服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损伤活血胶囊1.6g/Bid;外用外用止血凉血的草乌南星软膏加20克十五位消炎散20克,外敷1日1次或隔日1次。

2. 中期:内服活血和营、接骨续筋的参川生骨胶囊2.4g/Tid,肿胀较重加损伤活血胶囊1.6g/Bid;外用骨伤消肿散20g外敷1日1次或隔日1次。

3. 后期:内服补益肝肾、疏通经络的参川生骨胶囊2.4g/bid加味虎潜丸9g/bid;外用二乌南星散20g加骨伤消肿散20g外敷1日1次或隔日1次。

(五)特色技术

1.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单纯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概要

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一、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单纯胸腰椎骨折(TCD编码为: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 2、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二)诊断依据。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相关诊断依据拟订(见附件)。 (1)病史:有明显外伤史; (2)主要症状:腰背部疼痛、肿胀、压痛、后凸畸形、活动受限;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3)辅助检查:X线片检查,椎体呈楔形压缩。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治疗方案根据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拟订(见附件)。 1、符合单纯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 2、新鲜骨折; 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TCD编

码为: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 2、X线片检查,椎体压缩小于二分之一; 3、Ⅰ类、Ⅱ类骨折,Ⅲ类骨折骨块后移位不超过椎管1/3 4、除外骨质疏松导致的病理性骨折;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6、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六)入院1-2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肝肾功能; 4、凝血四项; 5、心电图; 6、胸部透视或X线片; 7、脊柱X线片; 8、骨折椎体为中心的CT扫描; 9、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中医分期治疗。 1、早期:指伤后1~2周内。证属气滞血瘀,治宜活血行气导滞。可内服消肿止痛胶囊。如腑气不通,大便秘结,治宜行气导滞,通腑祛瘀。外治卧硬板床,持续骨盆牵引,腰背部垫气囊

2013年度胸腰椎压缩骨折诊疗方案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中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 (1)有明显外伤史。 (2)腰背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压痛、后凸畸形。 (3)x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5版(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孙传兴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 (1)有明显外伤史。 (2)局部疼痛、肿胀,站立及翻身困难,可出现腹痛、腹胀甚至出现肠麻痹症状。 (3)x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二)病期诊断 1.早期:伤后2周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后期:伤后4周以上。

(三)证候诊断 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瘀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营血不调证: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消而未尽,局部疼痛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气血两虚证:损伤后期,气血不足,筋骨不坚,可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 (四)中医鉴别诊断: 1.闪腰:“闪腰”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急性腰痛,疼痛学上称之为腰脊神经后支痛,还有人称为“非特异性腰痛”、“小关节综合征”、“腰肌劳损”等。多发生于老年人、劳动强度大的工人、农民、久坐的办公人员等“闪腰”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软组织受损所致。 2.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典型的腰腿痛伴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受限,脊柱侧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挺腹试验阳性、腱反射异常和皮肤感觉障碍等神经根受压表现。可做腰椎CT或MRI检查助诊。 3.龟背炎(腰椎结核):有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血沉加快,X线检查可发现腰椎骨质破坏或椎旁脓肿。 (五) 西医鉴别诊断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精深中医护理方

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瘀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二)营血不调证: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消而未尽,局部疼痛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三)气血两虚证:损伤后期,气血不足,筋骨不坚,可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腰背部疼痛 1.评估疼痛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与体位关系,做好疼痛评分。 2.仰卧硬板床,慎起居,避风寒,以免加重疼痛。 3.配合医师行持续骨盆牵引,牵引重量为10~15千克,一般在24~48小时腰背痛可逐渐缓解。及时评估牵引效果及腰背部疼痛的情况。 4.遵医嘱腰背部中药贴敷、中药离子导入、艾灸、拔罐、中药熏蒸等治疗,观察治疗后效果,及时向医师反馈。 5.给予垫枕复位:患者仰卧硬板床,于骨折脊椎平面垫约厚10cm

的软枕(氏万能包),并逐渐加高,在数日加至15-20cm,达到使脊柱过伸复位。 6.遵医嘱给予耳穴压豆或镇痛药,减轻疼痛。 (二)肢体麻木 1.评估麻木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 2.协助患者按摩拍打麻木肢体,力度适中,增进患者舒适度,并询问感受。 3.麻木肢体做好保暖,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关节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4.遵医嘱局部予中药熏洗、中药塌渍、艾灸等治疗,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及损伤,观察治疗效果。 5.遵医嘱予穴位注射,常用穴位: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等。(三)下肢活动受限 1.评估患者双下肢肌力及步态,对肌力下降及步态不稳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跌倒及其他意外事件发生。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活动的注意事项,使用辅助工具行走。 3.卧床期间或活动困难患者,指导患者进行四肢关节主动运动及腰背肌运动,提高肌肉强度和耐力。 4.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5.遵医嘱予物理治疗如中频脉冲、激光、微波等;或采用中药热熨、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等治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胸腰椎骨折诊疗规范

胸腰椎骨折诊疗规范意见初稿 常德市第一中医院脊柱科周明 一、疾病诊断 1、诊断标准 (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胸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伴或不伴神 经损伤。 (3)辅助检查:X线、CT(三维)、MRI、骨密度。 2、诊断 1、病名:胸腰椎骨折 2、中医辨证分型;早期血瘀气滞型,中期血瘀痹阻型,后期肝肾亏虚型。如:胸腰椎骨折骨折(早期气血瘀阻型)。 3、西医分型:(压缩性骨折型、爆裂性骨折型、安全带骨折型(chance骨折)、骨折脱位型);如: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二、治疗方案 1、保守治疗: (1)适应症:各类稳定性脊柱胸腰段骨折;程度较轻的不稳定骨折不伴有神经损伤者;X线拍片、CT平扫显示椎体高度丢失<1/3,椎管内骨块占位小于30%者;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者。 (2)复位方法:①、过伸牵引下体位复位:患者俯卧硬板床,双手过肩紧握牵引床,两助手站床尾,向上牵引患者双下肢,直至胸腹部离开床面,使脊柱过伸,整复者手掌按压伤椎棘突,使得患者身躯处于过伸位,以利复位。②、垫枕法:牵引复位之后,患者仰卧硬板床,伤椎为中心下垫软枕,从5cm开始每日增高1-2cm,至15cm,逐渐加厚,使脊柱过伸,伤椎复位。此法也适用于高龄体质较差者同时不能耐受过伸牵引下体味复位者。 (3):复位后锻炼:①、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在木板床上,用头部、双肘及足跟五点支撑起全身,背部尽力腾空后伸。伤后7-10日可采用此法。②、三点支撑法: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双足支撑用力,使全身腾空后伸。伤后2周可采用此法。③、飞燕点水法:患者俯

卧上肢后伸,小腿与踝部垫一枕头,使头部和肩部尽量后仰,同时下肢尽量绷直后伸,全身翘起,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俗称“两头翘”。此法要求较高,多在前两种方法锻炼一段时间后再采用。 (4)、后期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①配合本科室专用中药局部外熏洗;②理疗等促进局部损伤经络的修复;③活血、消肿、促进骨折愈合、止痛等药物对症治疗(如血栓通、七叶皂苷钠、复方骨肽、双氯芬酸钠等)④绝对卧床休息三个月;④三个月后在胸腰段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 2.手术治疗:包括椎体成形术、后路手术、前路手术 (一)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PKP):适用于高龄、体质较差、椎体压缩不严重、骨质疏松症者。患者术后可以1周内下床活动。此法具有切开少,创伤少,时间短,费用少,恢复快,安全的特点,将成为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首选治疗。 (二)前路/后路手术: 其手术指征目前有几种观点: ①、胸腰椎损伤分型及评分系统(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 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 ,TLICS)。具体标准是:(1)骨折的形态表现:压缩性骨折1分;爆裂性骨折2分;旋转型骨折3分;牵张性骨折4分。若有重复,取最高分。(2)椎体后方韧带复合结构的完整性:完整者0分;不完全断裂者2分;完全断裂者3分。(3)病人的神经功能状态:无神经损害者0分;不完全损伤者或马尾综合症者2分;完全性脊髓损伤者3分。各项分值相加即为TLISS 总评分,该系统建议大于或等于5分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小于或等于3分者考虑非手术治疗,4分者可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②、存在以下2点中任何一点均有手术指征:1、是否合并有椎管受压并伴有脊髓或神经损伤。若合并有脊髓损伤应判明脊髓损伤的程度,是完全性损害还是非完全性。2、是否存在不稳定。脊柱骨折的不稳定性的概念尚有歧义。目前较为通用的胸腰椎骨折不稳定性的标准为任何双柱损伤的骨折均为不稳定性骨折。

胸腰椎骨折护理常规1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常规 一、疾病名称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指以椎体纵向高度被"压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脊柱骨折,无脊髓、神经损伤的外伤性胸椎或腰椎骨折,多见于T10-L2,是脊柱骨折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 二、临床表现及体征 1.有明显外伤史。 2.腰背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压痛、后凸畸形。 3.X线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三、临证施护 (一)腰背部疼痛 1.评估疼痛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与体位关系,做好疼痛评分。 2.平卧位睡硬板床,避风寒,腰下垫软枕,绝对卧床,每2小时翻身一次,轴线翻身(保持脊柱在同一水平面)。 3.遵医嘱腰背部中药贴敷、中药塌渍、艾灸、拔罐、中药熏蒸等治疗,观察治疗后效果,及时向医师反馈。 4.遵医嘱给予耳穴压豆或镇痛药,减轻疼痛。 (二)肢体麻木 1.评估麻木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 2.协助患者按摩拍打麻木肢体,力度适中,增进患者舒适度,并询问

感受。 3.麻木肢体做好保暖,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关节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4.遵医嘱局部予中药熏洗、中药塌渍、艾灸等治疗,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及损伤,观察治疗效果。 5.遵医嘱予穴位注射,常用穴位: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等。(三)下肢活动受限 1.评估患者双下肢肌力及步态,对肌力下降及步态不稳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跌倒及其他意外事件发生。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活动的注意事项,使用辅助工具行走。 3.卧床期间或活动困难患者,指导患者进行四肢关节主动运动及腰背肌运动,提高肌肉强度和耐力。 4.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5.遵医嘱予物理治疗如中频脉冲、微波等;或采用中药热熨、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等治疗。 四、饮食护理 1.伤后予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为主,如瘦肉粥、鱼片汤或粥,忌油腻、生冷之品,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及易胀气的豆类食物,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香蕉等物。 2.中后期饮食应以营养和钙质丰富的食物为主,按照健脾和胃,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原则来调理饮食。 五、用药护理

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常规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常规 腰椎骨折脱位多发于生理弧度相互交界活动较大的胸11—腰2水平。脊柱屈曲时以胸腰段为弯曲的顶点,因此最易由传导暴力造成屈曲型和屈曲旋转型损伤。 一、临床表现及中医辨证分型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辨证分型分为:肝肾亏虚、骨断筋伤;骨断筋伤、血瘀气滞;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三型。其临床表现为: (一)肝肾亏虚、骨断筋伤 多见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症见舌质淡苔薄白或黄,脉玄细。 (二)骨断筋伤、血瘀气滞 症见舌质暗舌底脉络淤紫,苔黄腻,脉玄。 (三)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 多伴有肢体萎软,麻木,二便失禁。 二、临证(症)施护 (一)肝肾亏虚证、骨断筋伤证 1、病人睡硬板床,床铺要平整,干燥,舒适。注意肢体活动,强迫体位者,每天应最大幅度的活动大关节,充分伸直和外展,防关节僵硬,膝关节要完全伸直,以防膝关节屈曲畸形。 2、对排便,排尿功能有障碍者,做好大小便护理,解除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证 1、宜睡硬板床,绝对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2、对尿潴留者予以导尿,并预防泌尿系感染,便秘者可予缓泻剂,以保持大便通畅。 3、做好生活护理,翻身困难者,尤其注意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三)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 1、病室环境宜舒适、整齐、安静、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禁止吸烟,每天定时开窗通气。 2、鼓励病人用力咳嗽,清除气道分泌物,咳嗽无力者,用双手挤压上腹部以辅助呼吸,轻拍背部以利痰液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二、饮食护理

(一)肝肾亏虚证、骨断筋伤证:饮食宜富有营养,易消化,多食滋补肝肾之食物,如动物肝、肾及核桃、枸杞等,如枸杞子羊肾粥、杜仲核桃猪腰汤等。 (二)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粗纤维蔬菜及水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每天早晨可冲服蜂蜜,以润肠通便。可食桃仁粥、川芎羊肉汤等。 (三)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可多食滋补、强筋壮骨的食物,如骨头汤、鸡肉炖冬虫夏草、杜仲猪骨汤等,并适量增加水果及蔬菜量。 四、用药护理 (一)肝肾亏虚证、骨断筋伤证:可口服壮骨腰痛丸、牛杞地黄丸、消增强骨片、血藤当归胶囊、补气益肾胶囊、制香片、玄胡伤痛片等以补肝益肾。嘱患者服药后多饮水,中药汤剂宜热服或温服。 (二)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证:早期可服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玄胡伤痛片等,中期服续筋接骨的药物,如归香正骨丸,后期服双龙接骨丸,壮骨腰痛丸等。 (三)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局部可用二黄新伤膏外敷,应注意有无过敏反应,早期可服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玄胡伤痛片等,中期服续筋接骨的药物,如归香正骨丸,后期服双龙接骨丸,壮骨腰痛丸等。外用郑氏舒活酊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治疗。 五、并发症护理 (一)褥疮 1、保持床铺的平整,松软,清洁,干燥无皱折,无渣屑,使病人舒适,为病人更换床单时,一定要抬起病人躯体,避免拖、拉、拽等形成摩擦力而损伤皮肤。 2、患者受压部位骨突处垫气垫圈,水垫等以减轻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二)肺部感染 1、注意保暖,保持内衣及被单的干燥,避免着凉而诱发呼吸道感染。 2、进行深呼吸训练,鼓励病人有效的咳嗽及咳痰。 (三)泌尿系感染及结石 1、协助病人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尤其是会阴部清洁。 2、指导病人多饮水,每日不少于2000ML。 (四)下肢静脉血栓 1、予以病人勤翻身,尽早地多作下肢的伸展活动。

胸腰椎骨折分型及治疗

胸腰椎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损伤,其损伤病理机制复杂,不同类型的损伤要求不同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同时,临床众多的治疗方法也各有其较强的适应症。随着医学基础、相关学科及工业技术的发展,脊柱外科领域的许多基本概念、诊断标准、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不断完善。特别是近二十年来,脊柱外科诊断治疗水平的进步十分令人鼓舞,如三维CT、MRI把人体视如透明体,C臂透视机、导航仪、内窥镜、各种脊柱手术工具和内置物的临床应用,使得胸腰椎的外科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然而,在如何准确判断胸腰椎的类型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等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争论。 胸腰椎的分型: Denis 分型:三柱概念的提出,将人们对脊柱的结构及其功能单位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其将胸腰椎分为4 大类: (1)A 类:压缩性; (2)B 类:爆裂性; B 类又分为5 型: (1) 上下终板型; (2) 上终板型; (3) 下终板型; (4) 爆裂旋转型; (5) 爆裂侧屈型。 (3) C 类:安全带; C 类分为线单水平型和双水平型,每型又有骨性损伤和软组织性损伤之分,合为4 型。 (4) D 类:脱位。其中D 类则有3 型: (1) 屈曲旋转脱位; (2) 剪力性脱位; (3) 屈曲牵张性脱位。McAfee分型:CT 的横断扫描影像使人们能更准确地评价胸腰椎的损伤程度和了解三柱损伤的状况,所以McAfee 等根据胸腰椎的CT 的表现和中柱受力的状况将胸腰椎分为6 大类: (1) 楔形压缩; (2) 稳定性爆裂性; (3) 不稳定性爆裂性; (4) Chance ; (5)屈曲牵张性损伤; 移位性损伤。其中移位性损伤中包括“切片”( slice) 、旋转性脱位和单纯脱位。 AO分型:90 年代以来,鉴于已有的胸腰椎分类的缺陷,AO 学派和美国骨科权威性机构相继推出自己的分类法。Magerl等以双柱概念为基础,承继AO 学派长骨的32323 制分类,将胸腰椎分为3 类9 组27 型,多达55 种。 主要包括: (1) A 类:椎体压缩类: ①A1 :挤压性; ②A2 :劈裂; ③A3 :爆裂。 (2)B 类:牵张性双柱: ①B1 :韧带为主的后柱损伤; ②B2 :骨性为主的后柱损伤; ③B3 :由前经椎间盘的损伤。 (3) C类:旋转性双柱损伤: ①C1 :A 类伴旋转; ②C2 :B 类伴旋转; ③C3 :旋转2剪切损伤。Gertzbein代表美国骨科权威性机构提出的分类为3 类9 型,即: (1) A 类:压缩类,包括挤压型(楔形) 、劈裂型(冠状) 、爆裂型(完全爆裂) ; (2) B 类:牵张类,包括后方软组织型(半脱位) 、后方椎弓型(Chance ) 、前方椎间盘型(伸展滑脱) ; (3) C 类:多方向移位类,包括前后型(脱位) 、侧方型(侧向剪切) 、旋转型 (旋转脱位) 。 在国内,张光铂等以Denis 分类为基础,着眼于三柱损伤,辅以椎管阻塞的状况对胸腰椎进行归类。饶书城结合目前几种常见的分类将胸腰椎分为5 大类: (1) 屈曲压缩,其中的分型采用Ferguson 和Allen的三度压缩分类分为3 型; (2) 爆裂,其中的分型采用Denis 分类的爆裂性的5 种分型; (3) 屈曲牵张性损伤,其中的分型采用Gertzbein 的屈曲牵张性分类的A~C2 的分型; (4) 屈曲旋转性脱位,其中有经椎间盘脱位和“切片”两型;(5) 剪力型脱位。 TLICS分型: 美国的脊柱创伤研究会(the Spine Trauma Study Group ,STSG),提出了一种新的胸腰椎损伤的分型方法———胸腰椎损伤评分系统(Thoracolumbar Injury Severity Score,TLISS)[13]。TLISS 评分系统主要依据三个方面:(1)基于影像学资料了解的受伤机制;(2)椎体后方韧带复合结构的完整;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上主张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4~6周,结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内外用药等,若失治或误治会遗留腰背部疼痛、畸形及椎体滑脱等后遗症。我科根据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 的特点,制订了一套护理方案,经2000~2004年收治的38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运用,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1心理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部疼痛较重,需卧床休息配合治疗,严重影 响各种生理活动,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担心治疗效果及影响家人的工作 等,而表现出情绪消沉、悲观失望及恐惧、焦虑等,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和 护理。护士需经常巡视病房,与患者耐心交谈,解除其紧张情绪,减轻恐惧、焦虑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症状轻微者,尽可能解释清楚本病的严 重性和可能出现的后遗症,使患者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 护理。 2饮食护理 伤后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加之大便不畅,早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富 营养的食物,如瘦肉粥、鱼片汤或粥,忌油腻、生冷之品,鼓励患者多吃新鲜 蔬菜、香蕉等物。中期患者食欲好转,可给予清补,吃富含高蛋白及铁、钙、 磷等微量元素的食品,如瘦肉、牛奶等。后期患者处于恢复阶段,可多食滋补、强筋壮骨的食物,如骨头汤、鸡肉炖冬虫夏草、杜仲猪骨汤等,并适量增 加水果及蔬菜量。

3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腰背部疼痛的程度、双下肢感觉、活动变化及有无麻木、感觉障碍等不适,腹胀、腹痛及二便情况。若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作出相应处理。 4体位护理 4.1平卧硬板床的护理患者需平卧在硬板床上,使脊柱处于水平位置, 从而解除骨折椎体的压力,绝对禁止坐起或下地行走。要向患者详细讲解卧 硬板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取得合作。 4.2翻身的护理协助患者翻身侧卧时,要保持受伤的局部固定,不弯曲, 不扭转,用手扶着患者的肩部和髋部同时翻动,防止腰部扭伤。患者翻身时, 要掌握保持躯体上下一致的原则,其方法是挺直腰部再翻动以绷紧腰背肌 肉,形成天然内固定夹板,不要上身和下身分别翻转。患者侧卧后,背部可 用枕头顶住,避免上下身的不一致,使患者舒适。 4.3垫枕的护理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往往需要在伤椎后凸处垫软枕 治疗,利用自身的重力和杠杆原理,使脊柱前柱受到牵拉,以便恢复压缩椎 体的高度和脊柱的序列,避免远期并发症。受伤当日即可垫枕,高度逐渐增 加,1周可达10~15cm,垫枕处衣服应拉平,防止皱褶,巡视应定时,防止产生压疮。垫枕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需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懂 得垫枕对治疗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治疗。 @pagebreak@ 5牵引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为恢复椎体的高度,可采用双踝悬吊牵引、骨盆牵引、

2018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蓬溪恒道中医(骨科)医院骨科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 (1)有明显外伤史。 (2)腰背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压痛、后凸畸形。 (3)X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8版 (陈孝平,汪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1)有明显外伤史。 (2)局部疼痛、肿胀,站立及翻身困难,可出现腹痛、腹胀甚至出现肠麻痹症状。 (3)X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CT、MR检查可排除陈旧骨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二)分期及证候诊断 参照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黄桂成,王庆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1、早期(血瘀气滞证):伤后1~2周,损伤早期,瘀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症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紧。 2、中期(营血不调证):伤后3~4周,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消而未尽,症见局部疼痛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3、后期(肝肾不足证):伤后4周以上,损伤日久,正气必虚,筋骨不坚,症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 (三)分型 胸腰椎骨折AO分型: 1、A类(椎体压缩类):①A1:挤压性骨折;②A2:劈裂骨折;③A3:爆裂骨折。 2、B类(牵张性双柱骨折):①B1:韧带为主的后柱损伤;②B2:骨性为主的后柱损伤;③B3:由前经椎间盘的损伤。 3、C类(旋转性双柱损伤):①C1:A类骨折伴旋转;②C2:B类骨折伴旋转;③C3:旋转-剪切伤。

胸腰椎骨折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胸腰椎骨折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5-11-17T10:29:07.0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作者:潘倩 [导读] 扬州洪泉医院江苏扬州对于胸腰椎骨折护理需要进行详细、周密、科学的护理计划和方案,现以25例胸腰椎骨折案例探讨总结经验。 潘倩 扬州洪泉医院江苏扬州 225200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护理,发展创新对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减少和避免术后的并发症。方法对2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护理观察。结果24例患者最大限度的正常恢复,1例感染,及时治疗后痊愈。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生活、心理、功能的有效护理,可以减少和避免并发症,以致患者受到满意的治疗和正常的恢复功能。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护理 脊柱骨折在医学上很常见,其中较常发生的是胸腰椎骨折。对于胸腰椎骨折护理需要进行详细、周密、科学的护理计划和方案,现以25例胸腰椎骨折案例探讨总结经验。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18~50,平均年龄40岁。骨折原因车祸伤10例,坠跌伤9例,重物压伤5例。T12骨折3例,L1骨折10例,T12 L1 骨折4例,L1-2骨折5例,L2骨折3例,单纯压缩性骨折20例,合并不完全或者下肢瘫痪5例,手术治疗8例,非手术治疗17例。 1.2 护理方法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讲究耐性,并且要求患者尽量甚至不能负重,此外必须强迫病人卧位。根据治疗要求实施合理科学有效的护理计划。 (1)为了增强患者在接受治疗至康复阶段的自信心,同时建立好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做好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护理工作,适当合理科学的安排给患者心理辅导。与患者多多交谈,并且鼓励安慰患者,并对患者给予必要的病情解释,举例骨折患者成功痊愈康复的案例,增强患者的信心,缓解恐惧紧张的情绪。同时协助患者尽快适应当前的环境,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的痊愈。 (2)病室环境宜安静舒适,空气清新,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避免受伤部位不必要的感染,保证患者的生活环境舒适。向患者解释强迫卧位对治疗的重要性,保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步损伤。 (3)定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4)因为强迫患者卧位[1],为避免发生褥疮,对于患者需要定时翻身,给予适当的按摩,翻身时讲究技巧,避免扭曲脊柱。确保患者皮肤干燥清洁。 (5)防止肺部感染,注意保暖工作;防止尿道感染、发生结石,患者需多饮水;防止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2],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与康复和减少并发症。 (6)护理过程中注意预防腹胀及便秘等常见并发症。注意调节患者的饮食结构,指导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每日定时做腹部顺时针按摩,以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及便秘,必要时应用缓泻剂通便,避免患者用力排便而诱发疼痛。 2 结果 本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并不是缘于护理不周而产生不良并发症,25例中24例获得了最大限度的痊愈,并且功能恢复良好有效。无肺部感染,无尿道感染,无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发生。总的来说。本组患者的治疗方案是科学合理有效的。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不利于人体躯干的负重功能正常行使,严重者会致使此功能丧失,功能受障,如若合并神经受损伤,下肢将会永远瘫痪,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若治疗的过程时间长久,康复进程慢,并发症、后遗症发生的几率更大。所以在整个胸腰椎骨折治疗护理过程依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计划方法。 3.1 早期护理 胸腰椎骨折早期,必须观察病情,发现异常立即解决。患者由于胸腰椎骨折被强迫卧床,不能自理,内心抵抗这种现象,同时饱受疾病的折磨疼痛,甚至担心能否康复痊愈,恐惧紧张甚至悲观消极。这时期首要工作是观察病情时加以心理辅导,对其解释说明病情和治疗计划,说明卧位对治疗的重要性。早期的护理预防工作也很重要,长久卧位容易发生褥疮,所以定时给病人有技巧的翻身按摩,保持病人治疗环境的清洁干燥。做好病人的生活饮食卫生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尿道感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3.2 中期护理 胸腰椎骨折中期治疗过程中,病情得到缓解,患者在这个时期也逐渐适应了治疗环境,中期的护理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对患者进行恢复功能的锻炼,适当的按摩下肢,指导关节主动被动的活动[3]及腰背肌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挑战疾病,战胜自我,增强信心。生活护理同样要加强,做好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工作。 3.3 后期护理 胸腰椎骨折护理后期,患者的病情症状逐步缓解、消失,甚至恢复部分功能。然而后期护理工作中发现,功能康复痊愈速度趋势慢,可能产生后遗症,患者更容易浮躁甚至绝望。所以后期护理工作需要加注更多的耐心和细致的护理。同时病人的心理状态尤为重要,向患者说明康复痊愈过程需要更大的耐心而且时间漫长,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结合病情康复的状况,为患者作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案,制定短期的目标,增强患者的挑战意志和自信心,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有利于早日痊愈。 4 结语 通过对25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可见胸腰椎骨折护理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护理工作,每个时期的护理各有特点,这些特点结合实际病情个给予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做好护理工作,同时病人的配合对护理也起到重要作用。

住院病历记录+胸椎压缩性骨折

科别:外科床号:6 姓名:张琼雄住院病历记录续页住院号:1000042802姓名:张琼雄出生地:海口市 性别:男籍贯:海南省海口市 年龄:82岁工作单位:海口市橡胶一厂 民族:汉族常住地址:海口市联贵坊66号 婚况:已婚入院时间:2010年11日17日16时00分 职业:产业工人病史采集时间:2010年11月17日16时00分 发病节气:立冬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其家属—————————————————————————————————————主诉:不慎跌倒致胸腰部疼痛,活动受限20天,加重1天。 现病史:患者20天前不慎跌倒出现胸腰背部疼痛,转侧困难,咳嗽、如厕时疼痛加重,无畏寒、发热,曾在海口市人民医院诊治,拍胸腰部CT片提示:1.T12椎体压缩性骨折;2.腰椎退行性变;3.L4椎体轻度滑脱。拟“T12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具体不详),胸腰部疼痛症状有好转,但症状反复。1天前无明显外伤情况下胸腰部疼痛加重,无法下床活动,患者家属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立即由家人送患者到我院就诊。门诊拟T12椎体压缩性骨折收入我科。自起病以来,患者症状如前所述,无咳嗽,无咳痰,无腹痛,患者体重无明显变化,二便调,纳眠可。 既往史:既往史无特殊;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手术、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原籍,久居海口。生活条件、环境一般。未曾到过疫区,无毒物接触史。无特殊不良嗜好,无重大精神创伤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育有子女。 家族史:家人体健,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 37.5℃ P: 72次/分 R: 20次/分 BP:150/90mmHg 一般情况:神志清晰,发育正常,较消瘦,自动体位,检查合作。 皮肤:温度正常,稍苍白,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出血点,无蜘蛛痣、皮疹。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部 头颅:头颅无畸形,无压痛,无肿块,头发色黑,有光泽,分布均匀。

胸腰椎骨折及其护理

胸、腰椎骨折及其护理要点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 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折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 骨折分类——依据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1.开放性骨折骨折附近的皮肤和粘膜破裂,骨 折处与外界相通耻骨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肠破裂,均为开放性骨折。因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伤口及骨折断端受到污染。2.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没有污染。 依据骨折的程度1.完全性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管状骨骨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崁插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及骨骺分离均属完全性骨折。2.不完全性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如颅骨、肩胛骨及长骨的裂缝骨折,儿童的青枝骨折等均属不完全性骨折。 依据骨折的形态1.横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多发生在骨干部。2.粉碎性骨折骨碎裂成两块以上,称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呈“T”形或“Y”形时,又称“T”形骨折或“Y”形骨折。3.压缩骨折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如椎体和跟骨。4.星状骨折多因暴力直接着力于骨面所致,如颅骨及髌骨可发生星状骨折。5.凹陷骨折如颅骨因外力使之发生部分凹陷。6.嵌入骨折发生在长管骨干骺端皮质骨和松质骨交界处。骨折后,皮质骨嵌插入松质骨内,可发生在股骨颈和肱骨外科颈等处。7.裂纹骨折如长骨干或颅骨伤后可有骨折线,但未通过全部骨质。8.青枝骨折多发生在小儿,骨质部分断裂,骨膜及部分骨质未断。9.骨骺分离通过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是骨折的一种。 依据骨折前骨组织是否正常1.外伤性骨折骨结构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称之为外伤性骨折。2.病理性骨折病理性骨折不同于一般的外伤性骨折,其特点是在发生骨折以前,骨本身即已存在着影响其结构坚固性的内在因素,这些内在因素使骨结构变得薄弱,在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发生骨折的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 依据骨折稳定程度1.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经适当的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称稳定性骨折。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长骨横形骨折、压缩骨折、崁插骨折等。2.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称不稳定骨性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干既是横骨折,因受肌肉强大的牵拉力,不能保持良好对应,也属不稳定骨折。 依据骨折后的时间1.新鲜骨折新发生的骨折和尚未充分地纤维连接,还可能进行复位者,2~3周以内的骨折。2.陈旧性骨折伤后三周以上的骨折,三周的时限并非恒定,例如儿童肘部骨折,超过10天就很难整复。 依据解剖部位来:如脊柱的椎体骨折,附件骨折,长骨的骨干骨折,骨骺分离,干骺端骨折,关节内骨折等。 脊椎骨折臀部或足着地、冲击性外力向上传至胸腰段发生骨折;少数由直接外力引起, 如房子倒塌压伤、汽车压撞伤或火器伤。病情严重者可致截瘫,甚至危及生命;治疗不当的

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创伤中的一种常见损伤,在创伤骨折中约占3-5%,且常合并脊髓损伤及其它系统的并发症,对于该类损伤的护理,尤其需要周密的护理计划,科学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程度,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胸腰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以患者为主的自我心理调节与功能锻炼,对恢复患者信心、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 临床表现 1、有明确外伤史。 2、局部肿痛,压痛,畸形,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合并脊髓损伤。 3、X线正、侧、斜位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及类型。 2. 临症施护 1.生命体征的观察椎体骨质疏松,血运丰富,骨折后易致出血,病情易发生变化,故在入院初期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一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做好详细记录,以防止气血虚脱的发生。 2.体位护理胸腰椎骨折患者仍潜在继续损伤的危险,做好体位护理非常重要。患者平卧硬板床,骨突部位垫海绵垫,在骨折部位垫一薄枕,使脊柱背伸,腰下垫一薄枕,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可使患者更为舒适及用便盆时减轻疼痛。为防止患者因卧床时间过长而发生压疮和褥疮,需定时为患者翻身,并按摩骶尾部或用红花酒精擦拭,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翻身时嘱患者挺直腰,绷紧背部肌肉以形成自然内固定,护士或亲属夹托患者肩部,骶部及双下肢同时翻动,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旋转扭曲,以免加重损伤。 3.功能锻炼功能锻炼能起到舒筋活络、强壮筋骨、加速骨连接的作用。采用脊柱骨折的四步练功法(即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飞燕点水法)是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强直、恢复腰背肌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关键。因此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年迈体弱的患者,开始时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使臀、背部离开床,每日做3一4次,每次100下。臀、背部抬得越高,速度越快越好,动作要协调,循序渐进,由少到多,逐渐加大。60岁以下的青壮年患者,一般能较好地完成弓桥支撑或三点支撑法,要求每次完成200下以上。护理人员每日观察患者练功,并做好记录。嘱患者勿过早下床活动,锻炼时勿急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有利于早日康复。 3.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并宜在餐前或餐后30M-1h服用 (2)疼痛剧烈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或针刺止痛 (3)中药熏洗时水温宜,观察用药前后肢体变化,做好记录。 (4)局部贴敷药物时,观察局部有无过敏,出现红疹或糜烂,应停止用药,通知医生,敷药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每日更换一次,观察疗效, 4. 饮食护理 1、早期饮食护理患者因胃肠蠕动减弱出现腹胀、便秘,此时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的饮食或半流质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及易胀气的豆类食物,忌饮牛奶。必要时以大承气汤水煎服或灌肠。

二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二、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TCD 编码:BGG000 骨折病;ICD-10 编码:S32·00 腰椎骨折;S22·001 胸椎骨折)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35 天实际住院日:天

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骨髓炎的慢性期患者。 一、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附骨疽(TCD 编码:BWC131)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慢性骨髓炎(ICD-10 编码:M86.69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ZY/T001.9-94)。 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年)和《实用骨科学》第三版(葛宝丰、徐印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年) 。 2.疾病分期 (1)急性发作期:急性发作两周以内。 (2)慢性期:病情稳定,无急性发作表现。 3.疾病分类 (1)单纯性:无合并骨皮缺损或骨不连者。 (2)复杂性:合并骨皮缺损或骨不连者。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附骨疽(慢性骨髓炎)诊疗方。 案” 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临床常见证候:热 毒蕴结证 正虚邪滞证 肾虚瘀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附骨疽(慢性骨髓炎)诊疗方。 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附骨疽(慢性骨髓炎) 。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腰椎骨折健康宣教病人篇

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宣教(病人篇) 术前宣教1.患者掌握床上大小便技巧;床上抬臀,踝关节、足趾关节活动;床上扩胸运动、深呼吸、有效咳嗽等方法。 2.掌握有关术前准备:如术前个人卫生(剪指甲、洗头、洗浴)、去除饰物(耳环、 项链、手镯等)、去除假牙。 禁食8-12h,禁水4-6h。 1、掌握卧位护理:去枕平卧6小时,手术当日尽量减少翻动,有条件者将病人放 置于智能按摩床上,或臀部垫气垫、水垫。翻身时要轴向翻动,保持肩、髋在 同一平面。腰椎骨折开胸手术者将床头抬高15°~20°,采取45°小角度翻身,保 持脊柱的稳定性。 2、神经系统的观察:病人麻醉恢复后,如发现双下肢感觉、运动有异常时,应报 告医生。 3、切口观察:保持切口辅料的清洁、干燥。如有渗出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切口 置负压引流管,应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引流管打折受压,翻身活动时应留 出足够的余地,避免将引流管拔出。 4、掌握吸氧相关注意事项。 5、掌握止痛泵作用及注意事项。 6、掌握主动或被动踝泵运动。 术日宣教

术后宣教 出院宣教 出院随访: 1、手术后病人卧床时间依内固定器具的特性及术后脊柱稳定性而定,一般4周后可佩带腰部支具下地活动,练习站立和行走,行走时挺胸,时间不宜过长,以休息为主。忌做大幅度、高强度活动,防止内固定松动和折断。骨质疏松者应适当延缓下床活动时间。3个月后可练习弯腰前屈。 2、腰椎骨折保守治疗者,一般2~3个月后方可下床活动,若伤情复杂或受伤处疼痛明显,应延缓下地时间或遵医嘱。 3、定期复查:1个月,3个月,6个月到医院复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生活和工作。 4、终生行腰背肌锻炼。 功能锻炼指导: 1、术后0-7d功能训练及康复 ①掌握双下肢的伸肌和屈肌的锻炼; ②掌握肘关节及腕关节的训练; ③掌握深呼吸训练、扩胸运动 2、术后7-20 d 在之前的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下肢肌肉的训练:仰卧位,行伸屈髋、膝关节活动,两腿交替反复进行,锻炼时注意足跟不要离开床面。每日2-3次,开始时每次10-20次,以后逐渐递增。 3、术后21d及出院后 ①继续之前的训练。 ②进行腰背肌的训练。“五点支撑”法、“小燕飞” ③进行腹肌训练 ④截瘫病人,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活动时尽量达到全关节的最大范围,应用电刺激,足底静脉泵等辅助治疗。

骨伤科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 (1)有明显外伤史。 (2)腰背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压痛、后凸畸形。 (3)X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8版(陈孝平,汪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1)有明显外伤史。 (2)局部疼痛、肿胀,站立及翻身困难,可出现腹痛、腹胀甚至出现肠麻痹症状。 (3)X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CT、MR检查可排除陈旧骨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二)分期及证候诊断 参照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黄桂成,王庆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1.早期(血瘀气滞证):伤后1~2周,损伤早期,瘀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症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紧。 2.中期(营血不调证):伤后3~4周,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消而未尽,症见局部疼痛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3.后期(肝肾不足证):伤后4周以上,损伤日久,正气必虚,筋骨不坚,症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 (三)分型 胸腰椎骨折AO分型: 1.A类(椎体压缩类):①A1:挤压性骨折;②A2:劈裂骨折;③A3:爆裂骨折。 2.B类(牵张性双柱骨折):①B1:韧带为主的后柱损伤;②B2:骨性为主的

胸腰椎骨折病人的护理

胸腰椎骨折病人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6-05-09T11:04:00.9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2期供稿作者:秦华忆何跃军[导读] 广州武警8730医院门诊部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常见损伤,多由高处坠落、车祸等致伤,老年人骨质疏松明显,跌倒及滑倒等即能引起骨折。 秦华忆何跃军 (广州武警8730医院门诊部广东广州 510800) 【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病人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对象胸腰椎骨折58例,经随机法分组。29例入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余29例施行综合护理,入组实验组。评估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率低,住院日短,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腰椎骨折通过综合护理,并发症减少,住院日缩短,应用价值大。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综合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195-02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常见损伤,多由高处坠落、车祸等致伤,老年人骨质疏松明显,跌倒及滑倒等即能引起骨折。此病致残率高,除手术治疗之外,还需做好护理工作,减轻或避免创伤恶化,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周期及住院日,促进康复[1]。此文研究年度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对象胸腰椎骨折58例,分析综合护理实施方法与效果,总结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年度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对象胸腰椎骨折58例,经随机法分组。29例入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女患者共有12例,17例男患者,均龄(39.63±5.41)岁,范围是22~69岁。余29例施行综合护理,入组实验组,女患者共有11例,18例男患者,均龄(38.51±6.22)岁,范围是21~68岁。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不具统计学意义,有比较性。 1.2 方法 1.2.1病情观察了解骨折原因,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呼吸、体温、血压及脉搏等,及时检查有无其他脏器损伤。给予神经系统检查,掌握双下肢运动、反射及感觉等情况,详细记录,为术后病情观察提供依据。 1.2.2心理指导为减轻或避免患者焦虑、紧张、烦躁、恐惧等,需做好心理方面的指导。告知其负性情绪不利于手术疗效及早期康复,使其配合,稳定情绪,缓解压力,提供依从性与配合性。说明手术目的、意义及安全性,消除顾虑,并讲解如何配合手术,使其掌握方法。 1.2.3基础训练手术后患者卧床时间长,需留置尿管,为加强患者对卧床的适应性,及早拔管,术前需协助其进行基础性训练。教会床上大小便方法、呼吸训练及排痰方法,预防坠积性肺炎,增加肺活量。呼吸训练时,先用鼻深呼吸,后经嘴呼出,每次约30~40个,一日2次。 1.2.4术后护理协助其摆放正确、舒适体位,24h内做好神经功能、双下肢远端血运等观察,足背动脉搏动、肢端温度、背伸、肢端颜色、跖屈运动、肢端感觉等。经常检查患者肌力改善、发热、神经反射恢复等。伤口处避免积血、积液,防止感染,敷料需保持干燥、清洁,对引流液颜色、性质、量等做好观察。 1.2.5并发症预防预防压疮、肺部感染、泌尿感染等,促进康复。定时给予其翻身及皮肤护理,并按摩受压部位,加快静脉回流,改善血循环。床铺保证平整、干燥。轻叩背部,帮助患者咳痰,加强保暖,如分泌物粘稠、量多,难以咳出,可视情况实施雾化吸入,并遵医应用抗生素。 记录两组发生并发症例数及住院日,组间对比。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并发症 对照组的并发症率17.24%,病例有5例,其中2例肺部感染,1例压疮,泌尿感染2例。实验组的并发症率6.90%,病例有2例,肺部感染与泌尿感染各有1例。实验组的并发症率低,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2.2 住院日 对照组住院日(22.75±5.76)d,实验组住院日(16.64±3.45)d。实验组短,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胸腰椎骨折患者受伤后,局部疼痛剧烈,并伴压痛,双下肢及躯干感觉无力、麻木,甚或呈刀割样疼痛,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完全丧失,合并其他损伤者出现呼吸困难、腹痛、意识丧失及休克表现。围术期加强护理,对确保患者围术期安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所选护理模式应科学、全面、系统[2]。综合护理较常规护理方法内容更全面,措施更富有针对性,是现代整体护理模式代表,临床应用有极大优势。结合此病特点及围术期护理需要,确定综合护理实施内容有病情观察、心理指导、基础训练、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可在围术期给予患者全程、优质、连续护理,护理活动更加程序化、个体化,效果佳,护理质量高[3]。此次研究中,实验组经综合护理后,并发症率6.90%,住院日(16.64±3.45)d;而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后,并发症率17.24%,住院日(22.75±5.76)d,前者并发症少,住院日短,证实综合护理应用有效,方法可行。 综上分析,胸腰椎骨折综合护理为效果显著的护理方法,运用价值大,需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朱达惠.胸腰椎骨折病人腹胀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4,12(27):2581-25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