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语新解(6)天机不可泄露

熟语新解(6)天机不可泄露

熟语新解(6)天机不可泄露

天机不可泄露------这句话大家并不陌生吧,历史上的军事家,一国的军师没少说这句话,象诸葛亮、徐达、刘伯温等。有人会说:这不是玄乎套或故弄玄虚吗?不深谙天机的人都会这样想,但一旦一个人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天机话那他还会对你说:这件事天机不可泄露或干脆什么也不说。这并不是什么故弄玄虚,它的原理非常近似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是说一旦你的话出了你的口(高层机密也不例外)它就会通过宇宙间的巨大“电脑网络” 反馈回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那么有着和你一样层次的人就会收到相同信息,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挫败你的全盘部署。远古时代的君王或军事家们的层次更高,他们深谙此理,在采取军事行动之前根本没有任何军事部署,敌对的双方都是边作战边指挥,这样才不会让对方提前捕获你发出的任何信息而提前采取行动来对付你。

成语熟语误用分类及例题解析

成语熟语误用分类及例题解析 熟语源远流长、形式精练、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格言和惯用语。它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从电台、报刊对熟语使用的情况看来,用错的地方很多。综合分析一下,熟语误用主要包括以下八种类型: 一、割离整体,望文生义。熟语结构固定,其义往往不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因此只能把它作为整体来理解,切不可望文生义,更不能断章取义。例如: 1、丹霞餐厅明天开始营业,消息传出,社区居民口耳相传。 2、最近犀利哥迅速走红网络,他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碴子,那帅到无敌的风衣,还有那杂乱的头发,迅速秒杀了观众,由于这潮流型乞丐帅哥的举止特立独行,亦有网友对其身份表示质疑。 3、销售商当初承诺若有质量问题,双倍赔款,如今顾客找上门来,他们却打起退堂鼓,死不认帐。 4、2002年以前是7月份才高考,“七月流火”,热得要命,对考生不利。 5、两位选手的实力,旗鼓相当,比赛之激烈简直就是针尖对麦芒。 例1中“口耳相传”好像是“互相传递消息”,其实指“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如“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口耳相传一代代保留下来的”。例2中“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并不是“另类”的意思。例3中“打退堂鼓”比喻办事中途退缩,句中应改为“出尔反尔”。例4中“七月流火”往往被人们理解成形容天气热,多年来报刊上早已这样错用,习非成是。但实际上指夏天

秋初,名叫“火”的红星西移下坠,天气渐渐凉了。“火”在这里独禀内涵,其义特殊,专指名叫“火”的红星,绝非“赤日炎炎似火烧”之“火”。例5中,“针尖对麦芒”指争执时针锋相对,用于句中属望文生义。 此外,常用的“文不加点”、“危言危行”、“不刊之论”、“噤若寒蝉”、“惨淡经营”、“耳提面命”、“首当其冲”在使用时也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毛病。 二、不辨色彩,褒贬失当。熟语也有褒中贬三性,运用熟语应使其与全句感情色彩保持一致,准确表达讲话者的本意。例如: 6、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领导带头苦干,群众自会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 7、侯宝林与马季的相声艺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8、培根和笛卡儿提出的科学方法论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 9、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10、敌人疲惫了,我们就要骚扰,来他个“树欲静而风不止”。毛主席的这一战术,在如今的商战中依然奏效。 11、他反应很敏捷,听风就是雨,教练在场外作几个手势,他就能迅速组织球队转换阵型,由守转攻。 12、记者经过多次奔波,终于找到了营救小王燕的英雄;拔出萝

常用俗语释义集锦

常用俗语释义集锦 二字篇 1、上乘:一般指境界高妙的文学作品、选工精巧的工艺品和传世的美术作品。 2、大亨:指社会上有权势地位的人。 3、斗胆:形容胆量很大。 4、双簧:一方出面,一方在背后操纵的活动叫做演双簧或唱双簧。 5、吃香:原意为凭借职权而享受到的某种好处,现在一般指受人欢迎的意思。 6、舌耕:教书。 7、沙龙:原指装点有美术品的屋子,后指在欣赏美术品时,谈论艺术、玩纸牌的场合。 8、抬杠:两人互相狡辩,互相驳斥,南方称作“讲扳理”,北方叫做“抬杠”。 9、说项:表示替别人讲好话,替别人说情。也叫“逢人说项”。 10、映雪:表示勤学苦读。 11、点卯:旧时官吏的一种考勤方法,现在常用来指到时上班应付差事。 12、借光:指请求别人给自己方便。 13、捉刀:指请人代笔作文,也可指代人做事。 14、狼烟:原是古代军队报警时燃放的,后成了“烽火”的同义语,“敌兵”的代名词。 15、圈阅:“阅毕”文件的特殊符号。 16、悬壶:比喻行医卖药,后称那些医药名家为“悬壶济世”。 17、黑马:喻指那些潜心努力,不畏强手而一举成名的后起之秀。 18、蓝桥:人们把恋人或夫妻一方失约,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断蓝桥”。 19、碧血:“碧血”常与“丹心”连用,称赞忠臣义士为国殉难,保持高尚的节操。 20、鼻祖:多用来称最早创始人或祖师。 21、囊萤:比喻勤学苦练。 三字篇 22、捧臭脚:对权贵言过其实的吹捧夸耀,博得一欢。 23、二百五:有些傻气、做事莽撞的人。 24、八斗才:“八斗才”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形容富有才学。 25、三不足:形容反对守旧、勇于革新的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26、耳旁风:又叫耳边风,比喻对事情漠不关心,丝毫不往心里去。 27、闭门羹:泛指拒绝客人进门,回避不见。也有用来指拜访他人时,主人不在而自喻。 28、老皇历:人们常把过去的事称作“老皇历”,指与现在的形势不符。 29、应声虫:比喻那些毫无主见、只会随声附和别人的人。 30、忘年交:指不够年龄辈分而结成莫逆之交的朋友。 31、阿堵物:指这个东西,即指钱。 32、花架子:指那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33、护局子:护自己孩子、单位或下属的短儿。 34、刮地皮:指地方上的赃官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的行为。 35、变色龙:比喻见风使舵的人。 36、卖关子:泛指设置悬念或故弄玄虚的那一套手法。 37、破天荒:形容创举或头一次出现的新鲜事。 38、铁公鸡:比喻极其吝啬的人。 39、鬼门关:比喻僻远险阻的地方,也指克服困难的关键所在。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高考专题复习词语之三——正确使用熟语 (包括成语) 考查重点: 实用性强、流传性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 大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课本中常见的 成语,几乎未出现过于陌生的成语; 日常生活、报纸杂志容易出错的成语出现频率较高。 考查难点: 容易误解词义的成语和容易误解感情 色彩的与使用范围的成语等。 正确使用熟语熟语常指固定短语,包括成语、俗语、谚语和歇后语。?正确使用?是指考查熟语的使用能力,而不是机械地考查熟语的字典意义,更不是考查识记了多少个熟语。但是,平时多练习,随时积累,掌握好语义却是正确使用的前提。 考点分析: 对这一考点,重点在正确理解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熟语。

熟语的种类 1、成语 定义:人们相沿习用的意义完整、结构定型、表达精炼、含义丰富的固定词组,在 语言运用中常常作为独立的语言单位来使用。 形式: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个别不止四个 字来源:书面记载的和口头流传的 书面记载的见于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和古代诗文等,口头流传的包括一些俗语和人们按照成语的结构规律仿造出来的一些词语。 历史事件: 寓言故事: 名言名句: 口头用语: 流行用语: 来自外语: 注意:成语在最初形成时,大都代表一定的 意义,具有一定的适用对象和感情色彩 2、谚语:?说句俗话?

定义:民间广为流传的通俗简练而蕴义 深广的固定短语 内容:一是反映人生哲理的,二是反映生 产经验的,三是反映阶级斗争的。 3、格言 定义:广为沿用的富有劝诫、启发、教 育作用的短语。 形式:多文言成分。 4、惯用语:?打个比方?定义:一种比喻 定型化的具有抽象整体意义的词 语。结构简洁,形象生动,含义 准确,出现率高,用处广。 特点: 首先,它在用法上是整体的,意义上 是单一的,已从字面转化为较深 刻的抽象意义。 其次,形式上多为三字格,结构上多 为动宾形式。 5、歇后语:?猜个谜语? 定义: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 而诙谐有趣的口头语言(包括一部分谜语)。 形式:分两部分,前后为引注关系。前

成语熟语运用“八项注意”

成语熟语运用“八项注意” 一、望文生义 生活中,很多人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生活。因此,此错误类型是生活常见的,也是高考(Q吧)常考的。如: 例1、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全国卷Ⅰ) 例2、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全国卷Ⅱ) 例3: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安徽卷) “拍手称快”意思是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该句意思是“为节目叫好”。例2的成语的意思是不能当作效法的经典或法则。该句误用为“不足以拿来教训”的意思。例3也因为望文生义而致误了,“不容分说”不是“不用说,肯定是”的意思,而是“不容许别人讲话就直接做某事”。 二、褒贬误用 成语中,有些是有感情色彩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就要分辨出这些成语的褒贬色彩,否则就会产生误用现象。如: 例4: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安徽卷) 例5: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作了周密安派,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广东卷) 例6: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年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重庆卷) 例7: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江苏卷) “巧立名目”指“定出许多名目,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是个贬义词,不能运用于该句的“光彩事业”。“睚眦必报”是个贬义词,意思指极小的仇恨也要报复,这里所用的感情色彩刚好相反了。“无所不至”多含贬义,多指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和句中的“关心”感情色彩刚相反。“品头论足”是贬义词,用到该句明显属于褒贬不当 三、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是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使用的对象和使用范围就乱用成语,就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如: 例8: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着人居环境。(山东卷) 例9: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流掌声。(湖北卷) 例10: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辽宁卷) 例: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江苏卷) “潜移默化”所用的对象是人的思想性格,而该句的对象是人气、环境,因此属于对象用错致误。“绘声绘色”所形容的对象是文艺或作品,而该句却用于话剧表演,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教案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教案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教案 复习目标 1、熟悉成语辨析题的命题特点; 2、熟悉成语辨析的四个方面。 自主复习 一、成语略解: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浓缩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堪称汉语宝库中的精华。包括: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成语 二、考纲解读 1.过去怎么考(命题特点) (1)成语题属容易题。中华成语虽多,但考查立足于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不考冷、偏、怪的成语。 (2)语料取自生活,鲜活生动。 (3)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大家辨析句中的成语是否使用恰当。); (4)近义成语辨析(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近义成语的使用) 2.将会怎么考: 极可能继续考查近义成语辨析 (1)考查重点明确。一是熟语中的成语是考查重点,二是考查的误用类型一般集中在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不合逻辑等方面。 (2)所考熟语一般是常用且易误易混的。尤其突出三不辨(不辨词义、不辨对象、不辨色彩)、三不合(不合语境、不合逻辑、不合习惯)。 三、同学们存在的问题 1. 积累的量不够大,存在盲区 2.积累时未形成体系,似是而非不扎实 3.容易受报刊、电视等媒体成语误用的影响 4、语境意识不够,对所记成语不能灵活应用。 四:如何复习备考: 1、积累是前提,是根本。 坚持记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 要多要素并重而有侧重。即意义、色彩、对象、搭配等兼顾,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突出易导致误用的因素。 不可死记,要结合语境识记。要在理解中,在运用中识记,并及时地把它们用到作文中。 近义成语。1.联想记忆;2.不但要记清楚各自的意思,还要理解彼此的差别。 积累的四大途径: 随时记忆,积少成多 追本溯源,了解出处 合理联想,举一反三 课外训练,巩固落实 2、把握语境是关键。知道了成语的意义,只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在于把握语境。要能根据语义找照应,划分关系看搭配。 3、灵活使用做题技巧。考场上要避难就易,灵活使用排除法。

【师说 全程复习构想】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正确使用熟语课时作业 (2)

课时训练19 正确使用熟语 1.合肥质检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地方“专升本”的诸多利益诉求和冲动下,一些老牌高等专科学校改头换面加入综合性大学的群体,成为一批“四不像”大学。 B.全球资本市场已有好转迹象,世界经济不像半年前那样陷于如履薄冰的危险境地,但是,今年的预期增幅不会较去年大幅上升。 C.近日,提高语文作为母语学科重要地位的有关高考改革的言论,在母语教学被忽视的当下,真可谓空谷足音。 D.美国“监听门”事件触发的新风波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抨击美国,其中不乏铁杆盟友,令美国左支右绌,理屈词穷。 解析:A项,“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形式,内容不变。B项,“如履薄冰”指好像踩在薄冰上;形容谨慎恐惧。C项,“空谷足音”指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D项,“左支右绌”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现多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 答案:B 2.郑州质检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占据销售渠道优势又爱打价格战的电子商务,“倒逼”着出版社给予其更高折扣,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多数出版社往往顺水推舟,索性将书价越定越高,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B.据美国“自由灯塔”网报道,在2月12日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前数小时,两架俄罗斯“图—95”战略轰炸机挂载核弹,抵近美太平洋关岛基地飞行。此新闻已被证实纯属骇人听闻。 C.发泡餐具从14年前“被枪毙”到如今“被重生”,有关部门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权威说法前后矛盾,而且全部振振有词,这对有关部门的公信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D.对于重大新闻事件,传统媒体已基本能够做到有闻必录了。但其反应还不够迅速,往往只是在其将近尘埃落定的时候,才敢亮出自己的观点,发出比较响亮的声音。 解析:B项,应为“耸人听闻”。“骇人听闻”所指的内容通常是真实可信的;“耸人听闻”所指的内容是夸大的,甚至是有意编造的。A项,“顺水推舟”指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C项,“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D项,“有闻必录”指听到什么,不管对不对,全都记录下来。 答案:B 3.蚌埠质检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今年中秋之夜的月亮分外明亮,面对碧玉盘中一轮珠圆玉润的明月,我们这群求学异乡的学子也不禁乡情悠悠,思绪翩翩。 B.莫言被归类为寻根作家,他立足于家乡山东高密,惨淡经营,创作出许多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的作品。 C.蚌埠义乌国际商贸城是一个具有蚌埠城市标志性景观功能的建筑综合体,它的建成将为蚌埠重返全省第一方阵添枝加叶。 D.广药集团本就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此次收回“红罐王老吉”的生产经营权更是为虎添翼,这将会确保其市场领先地位。 解析:A项,“珠圆玉润”比喻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用错对象。B项,“惨淡经营”指艰苦从事某种事业。使用正确。C项,“添枝加叶”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D项,“为虎添翼”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答案:B 4.齐齐哈尔一模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高三语文常用熟语解释大全(601-800)

常用熟语解释大全(601-800) 601、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602、三折肱为良医——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603、杀风景——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604、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605、杀人不见血——杀人不露一点痕迹。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 606、杀人不眨眼——杀人时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极其凶狠残暴。 607、山锐则不高——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 608、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609、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610、山雨欲来风满楼——欲:将要。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611、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比喻两头没有着落。 612、上方不足,下比有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613、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 614、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615、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6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617、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618、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619、身后识方干——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620、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621、身在江湖,心悬魏阙——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622、神不知,鬼不觉——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623、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624、神龙见首不见尾——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625、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626、胜败乃兵家常事——胜利或失败是带兵作战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 627、胜不骄,败不馁——胜了不骄傲,败了不灰心。 628、胜读十年书——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629、失败为成功之母——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630、失之东隅(yú),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63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632、狮子大开口——比喻要价或所提条件很高。 633、湿肉伴干柴——形容拷打。

常见的误用成语及分类

2016年中考语文——常见的误用成语 常见的误用成语 误用成语第一类:感情色彩 (1)褒贬颠倒 褒义词 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贬义词 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考,死了的父亲;妣,bǐ,死了的母亲。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丘,土山;貉,hé,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多用贬义)。 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语文高考熟语运用的几项注意(完美整理版)

语文高考熟语运用的几项注意 基础知识 0604 1157 一、望文生义 生活中,很多人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生活。因此,此错误类型是生活常见的,也是高考常考的。如: 例1、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全国卷Ⅰ) 例2、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全国卷Ⅱ) 例3: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安徽卷) “拍手称快”意思是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该句意思是“为节目叫好”。例2的成语的意思是不能当作效法的经典或法则。该句误用为“不足以拿来教训”的意思。例3也因为望文生义而致误了,“不容分说”不是“不用说,肯定是”的意思,而是“不容许别人讲话就直接做某事”。 二、褒贬误用 成语中,有些是有感情色彩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就要分辨出这些成语的褒贬色彩,否则就会产生误用现象。如: 例4: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安徽卷) 例5: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作了周密安派,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广东卷) 例6: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年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重庆卷) 例7: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江苏卷) “巧立名目”指“定出许多名目,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是个贬义词,不能运用于该句的“光彩事业”。“睚眦必报”是个贬义词,意思指极小的仇恨也要报复,这里所用的感情色彩刚好相反了。“无所不至”多含贬义,

正确使用熟语(练习绝对好)[整理]

正确使用熟语(练习绝对好) 广东怀集一中语文组整理汇编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的、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词组或句子,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1)结构上的稳固性,即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2)意义上的整体性,即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原挨”之意,使用中与“周瑜”“黄盖”无关。 (一)、熟语考查形式 第一、辨别读音。(与语音题结合起来考查) 例如: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傅粉果脯鹄立手无缚鸡之力 B、谒见歇凉喝彩远水不解近渴 C、花蕾对垒打擂胜不骄败不馁 D、栈道辗转纤绳吃一堑长一智 这里的“吃一堑长一智”、“远水不解近渴”、“胜不骄败不馁”、“手无缚鸡之力”都是很常见的熟语,解答这一类试题的难度不是很大。答案是B。 第二、辨析字形。(与字形题结合起来考查) 例如: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003年全国卷) A、部署备受青睐恰如其分可望而不可即 B、报道伶牙利齿群贤毕至一年之计在于春 C、揣度共商国是唾手可得冒天下之大不违 D、通谍猝不及防大相径庭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作为选择题中的错别字选项出现,这里错别字选项中的“一年之计在于春”其实已经是熟语。答案是A。 第三、判断用法。(将成语和熟语混在一起,让考生判断成语、熟语使用的正误) 例如: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发展发育,扩大招生,也要看本地区的具体条件,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切不可只为了什么“率”而盲目进行。 B.妈妈每次出差前,都把食物交给姐姐保管,可姐 姐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造成寅吃卯粮 ....的局面。 C.搞经济开发区占一点地,也在情理之中,可这个 镇的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营私之实,这种换汤不换药 .....的做法,就使农民难以忍受了。 D.他反应很敏捷,听风就是雨 .....,教练在场外作几个 这一类题型是高考熟语考查的最主要的形式,考生应在这一题型上下功夫。答案是A。 第四、名句填空。(与名言名句结合起来考查) 例如: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熟语 (1)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义接近的有《醉翁亭记》中的。(答案:醉翁之意不在酒)(2)与“八竿子打不着”意义接近的熟语有。(答案:风马牛不相及)(3)与“好死不如赖活”意义相反的熟语有。(答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4)与“痴心妄想”意思相近的熟语有。(答案:赖蛤蟆想吃天鹅肉)(注:这种题的答案可以有多个) 第五、成语替换。 例如: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 ①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驳回。 ②“豪强”与“官家”,历来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 ③我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 ④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 (参考答案:①吹毛求疵②沆瀣一气③直言不讳④贪得无厌) 六,综合运用。(以语言综合运用题出现,写一段话,要求在所写的这一段话中用到某个熟语) 例如:请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一熟语写一段话,不得少于30字。 参考答案: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熟语能力训练】 1.找出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姚明已经闪出空当,拿球正要上篮,防守不及的波拉德一不做,二不休 .......,伸出长腿就摆在了姚明和篮筐之间,姚明躲闪不及,被绊倒在地。 B.这次考试有道题本来我会,却因为粗心写错了公式, 丢了10多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 C.虽说很多经典名片如《洛奇》、《虎胆龙威》,甚至《终结者》,它们的续集都被人诟病为“一蟹不如一蟹”,但 《无

部编版小学语文100个常用俗语,有解释,有例句

1.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马不卸鞍,人不解甲,比喻时刻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2.拔出萝卜带出泥。 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事情办得不干净不利索,使得其他的人或事受到牵连,也比喻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烦。 3.饱汉不知饿汉饥。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4.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这句话是四川的俗语,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5.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6.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告诫人们不要孤注一掷,把所有的精力资本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应该做多手准备,留几条后路。 7.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 8.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9.唱白脸。 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10.唱对台戏。 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11.唱高调。 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12.唱空城计。 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饿。 13.唱主角。 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 1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15.鞭长不及马腹。 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16.吃不了兜着走。 比喻某人行为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17.吃错药。 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 18.吃小灶。 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顾。 19.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 比喻不好的东西迟早要让人知道。 20.穿小鞋。 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21.闯红灯。 比喻超越法现有的规则办事。

常见的熟语误用类型和分析

常见的熟语误用类型和分析 积累容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的熟语,做到能举一反三,同时注意平时广泛地搜集、整理;然后通过平时学习中的题目进一步全面总结熟语误用的类型,为提高解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最后利用讲义的形式进行训练、总结、积累。 1.梳理掌握熟语误用类型。 2.对易错熟语的搜集整理。 3、全面掌握熟语辨析方法。 4、.学会分析不同熟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万人空巷】并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家家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 误用示例: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地。 误用分析:本句从语意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因此“万人空巷”用在此处错误; 2.【三人成虎】原指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了。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误用示例: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误用分析:这里将“三人成虎”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会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3.【河东狮吼】比喻悍妇发怒。 误用示例: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 误用分析:这里将“河东狮吼”错解为“东方睡狮醒来,发威长吼”,致使意义、适用对象、色彩均不当。 4.【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误用示例: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 误用分析:这里将“下里巴人”错解为“普通的乡下人”。 5.【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极纯熟的地步。 误用示例: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

熟语运用(教招)

熟语运用(用于教招) 一、成语 1.望文生义 (1)文不加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2)墙倒众人推:失势后,所有人趁机打击。 (3)如履薄冰:谨慎小心。 (4)登堂入室:学问由浅入深。 (5)忘乎所以:因高兴、骄傲而失去分寸。 (6)惟妙惟肖:描写、模仿逼真。 (7)一挥而就:写字、文章、画画快。 (8)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了。 (9)捕风捉影:说话无根据。 (10)炙手可热:气焰盛、权势大。 (11)别无长物:形容贫穷。 (12)瓜田李下: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13)久假不归:长期借走不归还。 (1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15)差强人意:基本使人满意:一般的,普通 (16)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17)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8)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19)不名一文:形容极其贫穷。 (20)噤若寒蝉: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21)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22)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23)曾几何时:指才过了没多少时间,即时间没过多久。 (24)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 (25)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26)安步当车: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27)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28)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29)明日黄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30)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31)珠圆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32)不速之客:指不期而至的客人。 (33)不赞一词:一句话也不说。 (34)不经之谈: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35)吊民伐罪: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36)细大不捐: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37)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38)泥沙俱下: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 (39)妙手回春:医生医术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 (40)呼之欲出: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41)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中考常见108个成语、熟语

媒体中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过度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15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能够赶上。只用否定形式。很多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21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2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高考语文备考训练:正确使用词语之“熟语”(考点解读+真题示例+巩固练习+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备考训练 正确使用词语之“熟语” (考点解读+真题示例+巩固练习+答案解析) 考点02 词语(熟语) 考点解读 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词语是组句成段的基本材料,正确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能否恰当地使用词语,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高考语文中,对词语的考查涉及实词、虚词和熟语(包括成语)等考查点。综观近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高考对词语的考查有如下特点: 1.以同音词、近义词的辨析为主。 2.所选实词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但容易被忽视以及容易被混淆的词语。 3.干扰点为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不一致的词语。 4.判断使用正误类选择题和近义词语辨析类试题交替考查。 针对上述考情,考生应该注重对词语运用综合性考查的复习与训练,同时,应打好基本功,抓住常见常用的实词、虚词、成语进行记忆,分类巩固。需要注意的是短时间内,同类试卷考查过的词语基本不会重复。由于可以考查的词语太多,所以同一词语在短期内不可能连续考查,循环周期较长。具体设置形势有两种:辨析近义词语选择填空;判断词语运用正误题。 重点考向 考向一正确使用熟语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熟悉的人而言,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________,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________,并可根据需要________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大洋

100个常用俗语,有解释,有例句,用在作文里,简直清新脱俗!

2019-24-18 俗语,简练而形象化, 反映人民生活经验、智慧和愿望。 恰当地运用俗语,可以点缀话语、活跃气氛, 甚至可以指点迷津、令人警醒。 100个常用俗语, 仔细读来真是一点也不俗呢! 用在作文里,更是清新脱俗! 1.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马不卸鞍,人不解甲,比喻时刻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2.拔出萝卜带出泥。 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事情办得不干净不利索,使得其他的人或事受到牵连,也比喻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烦。 3.饱汉不知饿汉饥。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4.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这句话是四川的俗语,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5.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6.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告诫人们不要孤注一掷,把所有的精力资本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应该做多手准备,留几条后路。 7.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 8.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9.唱白脸。 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10.唱对台戏。 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11.唱高调。 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12.唱空城计。 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饿。 13.唱主角。 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 1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15.鞭长不及马腹。 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16.吃不了兜着走。 比喻某人行为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17.吃错药。 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 18.吃小灶。 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顾。 19.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 比喻不好的东西迟早要让人知道。 20.穿小鞋。 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21.闯红灯。 比喻超越法现有的规则办事。 23.打官腔。 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 24.打水漂。 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 25.打退堂鼓。 比喻办事中途退缩。

成语及熟语练习(丁洪生)

成语及熟语 广州·丁洪生 1.下列各句中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 B.别说这事办不成,即使办得成,老天爷不帮忙,继续干旱下去,那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C.谁也不曾注意到,巧夺天工的石林,原来是风沙为害的罪恶见证。 D.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2.下列各句中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们兄弟俩谁也不肯让步,那么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们有机会便溜了吧。 B.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C.在严打斗争中,公安干警发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他们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的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 D.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3.下列句中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一到长沙就受到人们的追捧,大熊猫“公主”受宠若惊,居然一晚上都躲在树上,怎么都不肯下来。 B.在动物园举办的动物认养活动中,许多人提出的问题让饲养员啼笑皆非,难以回答。 C.家访中我们发现,正是由于家长的无为而治,孩子才会无所顾忌,并由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D.对于“和平号”的坠落,美国人应该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偃旗息鼓了,他们可以放下多年压在心头的石头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如果他自己都没有搞好学习的愿望,即使请专家来辅导,也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B.这部小说的构思既精巧又严密,真是无可厚非。 C.刚才放的那些歌都不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D.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鼎立相助。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集合哨已经响了,他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行李。 B.仔细分析一下他的“宏论”,其实多是无稽之谈,其目的是挑起别人的矛盾。 C.他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别人的建议或劝告,他一概置之度外。 D.姐姐性格孤僻,而我性格活泼,我和她之间话极少,向来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干扰。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的同志孤陋寡闻、见微知著,他们的见解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B.这篇文章写得太美了,但其中的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时半刻难以说清楚。 C.他在敌人的监狱里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D.七真祠里供着七尊像,有坐着的,站着的,有的仰天大笑,有的怒目而视,每一尊都惟妙惟肖。

正确使用熟语(成语)限时训练

正确使用熟语(成语)限时训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言不由衷 ....的情况。所以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B.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 ....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C.有的同志孤陋寡闻,见微知著 ....,他们的见解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D.潜在的市场价值或立竿见影 ....的商业利益,也许才是驱动这场表演的真正引擎,也许才是这些人参演的真正动力。 解析“立竿见影”,比喻立见功效。A.“言不由衷”,说的不是真心话。B.“久假不归”,长 期借用而不归还。C.“见微知著”,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发展的趋向和实质性的问题。 答案 D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对孪生姐妹在向记者自我介绍时,活泼的妹妹先声夺人 ....,文静的姐姐却笑而不答。 B.王老师学识渊博,幽默风趣,有时为了使课上得生动形象,不停地指手画脚 ....,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C.这篇散文结构严谨细致,语言大气磅礴,如江河日下 ....,一泻千里。 D.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 ....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解析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之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此用一义项。 A.“先声夺人”是指做事抢先一步,在别人之前。 C.“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D.“铤而走险”指因走投无路而采取冒险行为。 答案 B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最近,一个自称“龙飞虎”的神秘人物搅得国内棋坛颇不宁静,此人枪疾马快,着法诡异,左支 .. 右绌 ..,屡挫劲敌。 B.余秋雨,博学多才,有“立地书橱 ....”之美称,一部《文化苦旅》引无数人为之倾倒。 C.田世国为使患上尿毒症的母亲延续生命献出了自己健康的肾,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让那 些不肖子孙 ....汗颜无地。 D.环境污染曾一度成为某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经过大力治理,该市现在已是天蓝地白, 河清海晏 ....了。 解析“立地书橱”,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A.“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C.“不肖子孙”,指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不能理解为“不孝子孙”。D.“河清海晏”,形容天下太平。 答案 B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些人简直是不可理喻 ....,明明没有票还骂骂咧咧硬是想闯进来,素质实在太差了。 B.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 ....。 C.你这人究竟还有没有同情心?!现在灾区的人们生活非常困难,你自己细大不捐 ....也就罢了,人家捐钱捐物你还在一旁说风凉话! D.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里最冤的恐怕非陈汤莫属——阵斩匈奴单于,平定西域土地,陈汤的功业 自不必说,可他却偏偏落了个功高不赏 ....的凄凉结局。 解析“不可理喻”,无法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 B.“轻诺寡信”,轻易许诺的人就一定很少守信用。C.“细大不捐”,大的小的都不愿舍弃。 D.“功高不赏”,形容功劳极大,无法加以赏赐。 答案 A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经过乡亲父老的艰苦奋斗,只不过几年,我的家乡就已经改头换面 ....,山青水绿,牛肥粮多了。 B.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间逐渐增加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 ....,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友好睦邻关系。 C.少数为官者,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追求个人享受,一饭千金 ....。 D.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 ....,这不仅得力于他写作的高超技艺,更因为他对国民劣根性体味深刻。 解析“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 A。“改头换面”是只换形式,不换内容。B.“城下之盟”,指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C.“一饭千金”,受人之恩,给予很重的回报。 答案 D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研究员们津津乐道 ....着“龙芯”1号的研发成功,这是我国首次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GPU,又称“中国芯”。 B.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 ....前人成句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堪称化 典入词的范例。 C.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表示坚决拥护,还与调查组的同志畅所欲言 ....,反映了不少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