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选用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选用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选用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选用

【摘要】配筋率是保证安全使用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合理确定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确保建筑物安全并带来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本文根据现行设计规范对结构的最小配筋率分析探讨。

【关键词】钢筋砼结构;最小配筋率;受弯构件;带肋钢筋

现行的国家规范“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中把HRB400钢筋确定为钢筋砼结构的主导用筋。其后冶金企业研制开发的符合国情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 的新型号筋。HRB500钢筋具有强度高、延性好、耐高低温、耐疲劳和可加工性能好的优点,符合砼结构对建筑用筋性能指标的主要内容要求。HRB500钢筋在建筑行业中己得到广泛使用,会促进其它相关建筑材料的发展提高,因此而带来可观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钢筋砼梁的主筋纵向筋配筋率是保证安全使用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配筋率的变化不仅使梁的受弯承载力产生变化,而且会使梁的受力性能和破坏特征发生质的变化。当纵向主筋配筋率少到一定值后,梁的受力性能会产生大的变化,同无筋素砼梁没有什么差别。当这种梁一旦在受拉区的砼出现开裂,裂缝截面的拉力会很快超过屈服强度而进入强化阶段,造成整根梁发生撕裂,甚至使整个钢筋被拉断,这种破坏现象没有明显的预兆,属于脆性破坏。为了防止这种脆断的产生,钢筋砼结构设计规范明确规定:钢筋砼受弯构件的纵向受力主筋的配筋率不能低于某一限定值,该值即为受控钢筋的最小配筋率。HRB500钢筋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强钢筋,已经在工程实践应用范围较广,必须合理确定其作为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在实践应用中探讨对HRB500钢筋作为受弯构件纵向主受拉的最小配筋率作浅要分析。

1最小配筋率确定的一般原则

钢筋砼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试验和理论分析均表明,构件的最小配筋不仅与受力形态、表面尺寸及形式、材料强度有关,而且与受荷时间的长短、温度变化的大小、收缩及徐变的程度有关。目前世界一些国家对钢筋砼受弯构件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的取值方法基本上有两种:即模型法和经验法。模型法是以截面受拉区砼开裂后,受拉钢筋由于配置过少而立即屈服进入强化阶段,此时的受拉钢筋配筋的最小配筋率。经验法是指直接给出最小配筋率的的取值,而没有受完整的受力模型作为取值准则,但其中也从不同角度考虑了一些因素对最小钢筋率取值的影响,所考虑的这些因素的影响规律与模型方案的趋势有一定的近似性。

而国内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钢筋砼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的确定原则是:截面开裂后,构件不会立即失效(裂而不断),即在最小配筋率的条件下,构件的抗弯承载力不低于同截面素混凝土构件的开裂弯矩,即:

钢结构之受弯构件的强度

受弯构件的强度、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计算 钢梁的设计应进行强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和刚度四个方面的计算。 一、强度和刚度计算 1.强度计算 强度包括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局部承压强度和折算应力。 (1) 抗弯强度 荷载不断增加时正应力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以双轴对称工字形截面为例说明如下: 图1 梁正应力的分布 1)弹性工作阶段 荷载较小时,截面上各点的弯曲应力均小于屈服点y f ,荷载继续增加,直至边缘纤维应力达到y f (图1b )。 2)弹塑性工作阶段 荷载继续增加,截面上、下各有一个高度为a 的区域,其应力 σ为屈服应力y f 。截面的中间部分区域仍保持弹性(图1c ),此时梁处于弹塑性工作阶段。 3)塑性工作阶段 当荷载再继续增加,梁截面的塑性区便不断向内发展,弹性核心不断变小。当弹性核心完全消失(图1d )时,荷载不再增加,而变形却继续发展,形成“塑性铰”,梁的承载能力达到极限。 计算抗弯强度时,需要计算疲劳的梁,常采用弹性设计。若按截面形成塑性铰进行设计,可能使梁产生的挠度过大。因此规范规定有限制地利用塑性。 梁的抗弯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单向弯曲时 f W M nx x x ≤= γσ (1)

双向弯曲时 f W M W M ny y y nx x x ≤+= γγσ (2) 式中 M x 、M y —绕x 轴和y 轴的弯矩(对工字形和H 形截面,x 轴为强轴,y 轴为弱轴); W nx 、W ny —梁对x 轴和y 轴的净截面模量; y x γγ,—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对工字形截面,20.1,05.1==y x γγ;对箱形截面, 05.1==y x γγ; f —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当梁受压翼缘的外伸宽度b 与其厚度t 之比大于y f /23513 ,但不超过y f /23515时,取0.1=x γ。 需要计算疲劳的梁,宜取0.1==y x γγ。 (2)抗剪强度 主平面受弯的实腹梁,以截面上的最大剪应力达到钢材的抗剪屈服点为承载力极限状态。 v w f It VS ≤= τ (3) 式中 V —计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剪力设计值; S —中和轴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I —毛截面惯性矩; t w —腹板厚度; f v —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当抗剪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常采用加大腹板厚度的办法来增大梁的抗剪强度。 型钢腹板较厚,一般均能满足上式要求,因此只在剪力最大截面处有较大削弱时,才需进行剪应力的计算。 (3)局部承压强度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复习思考

课题:第三章思考题、作业讲评 课型:习题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2.掌握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取值。 3.熟悉结构的构造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可以设计简单的梁。 教学重点、难点: 荷载组合、受弯构件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综合应用 采用教具、挂图: 复习、提问: 1.基本概念、,,,,min λρρb h w sv 2.基本公式的适用条件 3.正、斜截面的构造要求 课堂小结: 本节通过分析思考题与作业题,以巩固大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能熟悉构件的构造要求, 达到熟练应用公式进行解题的目的,并能够结合建筑力学的知识解综合题。 作业: 练习卷 课后分析:

梁、板的截面尺寸应满足哪些要求从利于模板定型化的角度出发,梁、板截面高度应按什么要求取值 答:梁、板的截面尺寸必须满足承载力、刚度和裂缝控制要求,同时还应满足模数,以利模板定型化。 按模数要求,梁的截面高度h一般可取250、300…800、900、1000㎜等,h≤800mm时以50mm 为模数,h>800mm时以100mm为模数;矩形梁的截面宽度和T形截面的肋宽b宜采用100、120、150、180、200、220、250mm,大于250mm时以50mm为模数。梁适宜的截面高宽比h/b,矩形截面为2~,T形截面为~4。 按构造要求,现浇板的厚度不应小于表3.1.2的数值。现浇板的厚度一般取为10mm 的倍数,工程中现浇板的常用厚度为60、70、80、100、120mm。 钢筋混凝土梁和板中通常配置哪几种钢筋各起何作用 答:梁中通常配置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箍筋、架立钢筋等,构成钢筋骨架,有时还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及相应的拉筋等。 配置在受拉区的纵向受力钢筋主要用来承受由弯矩在梁内产生的拉力,配置在受压区的纵向受力钢筋则是用来补充混凝土受压能力的不足。 架立钢筋的作用,一是固定箍筋位置以形成梁的钢筋骨架;二是承受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拉应力,防止发生裂缝。受压区配置的纵向受压钢筋可兼作架立钢筋。 弯起钢筋在靠近支座的弯起段弯矩较小处则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产生的主拉应力,即作为受剪钢筋的一部分。 箍筋主要用来承受由剪力和弯矩在梁内引起的主拉应力,并通过绑扎或焊接把其他钢筋联系在一起,形成空间骨架。 腰筋:为了防止在梁的侧面产生垂直于梁轴线的收缩裂缝,同时也为了增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增强梁的抗扭作用,当梁的腹板高度h≥450mm时,应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亦称腰筋),并用拉筋固定。 梁式板的受力钢筋沿板的短跨方向布置在截面受拉一侧,用来承受弯矩产生的拉力。 分布钢筋垂直于板的受力钢筋方向,在受力钢筋内侧按构造要求配置。分布钢筋的作用,一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形成钢筋网;二是将板上荷载有效地传到受力钢筋上去;三是防止温度或混凝土收缩等原因沿跨度方向的裂缝。 什么是双筋截面梁有何特点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双筋截面梁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正确配筋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 配筋 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 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 (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 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 =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 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应该填0.25%(或者0.20%)。 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墙竖向分 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 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

第3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习题和思考题及答案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问答题 1.适筋梁正截面受弯全过程可划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与计算有何联 系? 1.答:适筋梁正截面受弯全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混凝土开裂前的未裂阶段、混凝土开裂后至钢筋屈服前的裂缝阶段和钢筋开始屈服前至截面破坏的破坏阶段。 第Ⅰ阶段的特点是:1)混凝土没有开裂;2)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是直线,受拉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在第Ⅰ阶段前期是直线,后期是曲线;3)弯矩与截面曲率基本上是直线关系。I阶段可作为受弯构件抗裂度的计算依据。 a 第Ⅱ阶段的特点是:1)在裂缝截面处,受拉区大部分混凝土推出工作,拉力主要由纵向受拉钢筋承担,但钢筋没有屈服;2)受压区混凝土已有塑性变形,但不充分,压应力图形为只有上升段的曲线;3)弯矩与截面曲率是曲线关系,截面曲率与挠度的增长加快了。阶段Ⅱ相当于梁使用时的受力状态,可作为使用阶段验算变形和裂缝开展宽度的依据。 第Ⅲ阶段的特点是:1)纵向受拉钢筋屈服,拉力保持为常值;裂缝截面处,受拉区大部分混凝土已退出工作,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曲线图形比较丰满,有上升曲线,也有下降段曲线;2)由于受压区混凝土合压力作用点外移使内力臂增大,故弯矩还略有增加;3)受压区边缘 时,混凝土被压碎,截面破坏;4)弯矩—曲率关混凝土压应变达到其极限压应变实验值0 cu 系为接近水平的曲线。第Ⅲ阶段末可作为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2.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全过程与匀质弹性材料梁有何区别? 2.答: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全过程与匀质弹性材料梁的区别有:钢筋混凝土梁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第Ⅱ阶段开始,受拉区混凝土就进入塑性阶段,梁就开始带裂缝工作,受拉区拉力都由钢筋来承担,直到第Ⅲ阶段末整个梁破坏,而匀质弹性材料梁没有这两个阶段,始终是在弹性阶段内工作的。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 9.5.1规定的数值。 第8.2.3条解释: 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s/(bh0); 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p+As)/(bh0)。 第10.1.8条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注: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限制。 柱的配筋率:取全截面。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3.1条: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柱的最大配筋率为5%。 4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箍筋也可焊成封闭环式;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第6.3.3条: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 1 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8-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IV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1。 注: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时应允许减少0.1,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应增加0.1。 2 柱箍筋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和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般情况下,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8-2采用; 注:d为柱纵筋最小直径;柱根指框架底层柱嵌固部位。 2)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3)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6.3.9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宜对称配置。 2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 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习题之三含答案(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习题集之三 5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填空题: 1.影响梁斜截面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是____ 、___ ____ 、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2.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点应设在按正截面抗弯计算该钢筋强度全部发挥的截面以外h/2处,以保证_______ ;同时弯起钢筋与梁中心线的交点应位于按计算不需要该0 钢筋的截面以外,以保证________ 。 3.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有三种主要破坏形式,就其受剪承载力而言,对同样的构件,___ 破坏最低,_ 破坏较高,_ 破坏最高;但就其破坏性质而言,均属于_ 破坏。 4.在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时,用________ 防止斜拉破坏,用______ 的方法来防止斜压破坏,而对主要的剪压破坏,则给出计算公式。 5.抗剪钢筋也称作腹筋,腹筋的形式可以采用____ 和___ 。 6.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主要破坏形态有__ 破坏,__ 破坏和___ 破坏。 >βfbh时,应______ V0.25或7.在设计中,当一般梁的剪力设计值0cc _____ ,避免出现_______ 破坏。 8.在设计中,对梁纵向钢筋的弯起必须满足三个要求:满足__________ 的要求; 满足 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满足__________ 的要求。 9.纵向钢筋的配筋率越大,梁的抗剪强度也越大。纵向钢筋对抗剪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个是_____________ 。 二、选择题: 1.条件相同的无腹筋梁,发生斜拉、剪压、斜压三种破坏形态时,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的大致关系是( )。 A.斜压破坏的承载能力>剪压破坏的承载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能力; B.剪压破坏的承载能力>斜压破坏的承载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能力; C.剪压破坏的承载能力>斜压破坏的承载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能力。 βfbh, ≥0.25可/b≤4.0),若V2.在进行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对一般梁(h0ccw 采取的解决办法有( )。 A.箍筋加密或加粗B.增大构件截面尺寸C.加大纵筋配筋率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其他形式加筋混凝土结构。 2 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很多受力构件组合而成,主要受力构件有楼板(梁)、(柱)、墙、基础等。 3. 在测定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时,我国通常采用的立方体标准试件的尺寸为(150mm×150mm×150mm)。 4.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力保持不变,它的应变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大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5.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体积会发生变化。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要(缩小);在水中结硬时,则体积(膨胀)。 6.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屈服强度)和(延伸率)是选择钢筋的重要指标。 7.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构件中的钢筋由单根钢筋按设计位置构成空间受力骨架,构成骨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绑扎骨架)与(焊接骨架)。 8.当构件上作用轴向拉力,且拉力作用于构件截面的形心时,称为(轴心受拉)构件。 9、轴心受拉构件的受拉承载力公式为(N≤fyAs或Nu=fyAs )。 10.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根据箍筋配置方式和受力特点可分为(普通钢箍)柱和(螺旋钢箍)柱两种。 11.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的稳定系数为(长柱)承载力与(短柱)承载力的比值。 12.长柱轴心受压时的承载力(小于)具有相同材料,截面尺寸及配筋的短柱轴心受压时的承载力。 13.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性系数是考虑了(附加弯矩的影响)。 二:简答题 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答: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等14个 2.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答:1.采用高强度钢筋可以节约刚材,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2.为了使钢筋在断裂前有足够的变形,要求钢材有一定的塑性;3.可焊性好;4满足结构或构件的耐火性要求;5.为了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粘结力。 3徐变定义;减少徐变的方法。 答: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力保持不变,它的应变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大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4.钢筋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 1).二者具有相近的线膨胀系数; 2).在混凝土硬化后,二者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粘结力,包括a. 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化学吸附作用力; b混凝土收缩握裹钢筋而产生摩阻力; c 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力 3). 钢筋至构件边缘之间的混凝土保护层,起着防止钢筋发生锈蚀的作用,保证结构的耐久性。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选用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选用 【摘要】配筋率是保证安全使用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合理确定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确保建筑物安全并带来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本文根据现行设计规范对结构的最小配筋率分析探讨。 【关键词】钢筋砼结构;最小配筋率;受弯构件;带肋钢筋 现行的国家规范“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中把HRB400钢筋确定为钢筋砼结构的主导用筋。其后冶金企业研制开发的符合国情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 的新型号筋。HRB500钢筋具有强度高、延性好、耐高低温、耐疲劳和可加工性能好的优点,符合砼结构对建筑用筋性能指标的主要内容要求。HRB500钢筋在建筑行业中己得到广泛使用,会促进其它相关建筑材料的发展提高,因此而带来可观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钢筋砼梁的主筋纵向筋配筋率是保证安全使用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配筋率的变化不仅使梁的受弯承载力产生变化,而且会使梁的受力性能和破坏特征发生质的变化。当纵向主筋配筋率少到一定值后,梁的受力性能会产生大的变化,同无筋素砼梁没有什么差别。当这种梁一旦在受拉区的砼出现开裂,裂缝截面的拉力会很快超过屈服强度而进入强化阶段,造成整根梁发生撕裂,甚至使整个钢筋被拉断,这种破坏现象没有明显的预兆,属于脆性破坏。为了防止这种脆断的产生,钢筋砼结构设计规范明确规定:钢筋砼受弯构件的纵向受力主筋的配筋率不能低于某一限定值,该值即为受控钢筋的最小配筋率。HRB500钢筋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强钢筋,已经在工程实践应用范围较广,必须合理确定其作为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在实践应用中探讨对HRB500钢筋作为受弯构件纵向主受拉的最小配筋率作浅要分析。 1最小配筋率确定的一般原则 钢筋砼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试验和理论分析均表明,构件的最小配筋不仅与受力形态、表面尺寸及形式、材料强度有关,而且与受荷时间的长短、温度变化的大小、收缩及徐变的程度有关。目前世界一些国家对钢筋砼受弯构件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的取值方法基本上有两种:即模型法和经验法。模型法是以截面受拉区砼开裂后,受拉钢筋由于配置过少而立即屈服进入强化阶段,此时的受拉钢筋配筋的最小配筋率。经验法是指直接给出最小配筋率的的取值,而没有受完整的受力模型作为取值准则,但其中也从不同角度考虑了一些因素对最小钢筋率取值的影响,所考虑的这些因素的影响规律与模型方案的趋势有一定的近似性。 而国内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钢筋砼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的确定原则是:截面开裂后,构件不会立即失效(裂而不断),即在最小配筋率的条件下,构件的抗弯承载力不低于同截面素混凝土构件的开裂弯矩,即:

第11章深受弯构件分析

第11章深受弯构件 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是指跨度与其截面高度之比较小的梁。按照《公路桥规》的规定,梁的计算跨径l与梁的高度h之比l/h≤5的受弯构件称为深受弯构件。深受弯构件又可分为短梁和深梁:l/h≤2的简支梁和l/h≤2.5的连续梁定义为深梁;2<l/h≤5的简支梁和2.5<l/h≤5的连续梁称为短梁。 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因其跨高比较小,且在受弯作用下梁正截面上的应变分布和开裂后的平均应变分布不符合平截面假定,故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的破坏形态、计算方法与普通梁(定义为跨高比l/h>5的受弯构件)有较大差异。 11.1深受弯构件的破坏形态 11.1.1 深梁的破坏形态 简支梁主要有以下三种破坏形态。 1)弯曲破坏 当纵向钢筋配筋率ρ较低时,随着荷载的增加,一般在最大弯矩作用截面附近首先出现垂直于梁底的弯曲裂缝并发展成为临界裂缝,纵向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最后,梁顶混凝土被压碎,深梁即丧失承载力,被称为正截面弯曲破坏[图11-1a)]。 当纵向钢筋配筋率ρ稍高时,在梁跨中出现垂直裂缝后,随着荷载的增加,梁跨中垂直裂缝的发展缓慢,在弯剪区段内由于斜向主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出现斜裂缝。梁腹斜裂缝两侧混凝土的主压应力,由于主拉应力的卸荷作用而显著增大,梁内产生明显的应力重分布,形成以纵向受拉钢筋为拉杆,斜裂缝上部混凝土为拱腹的拉杆拱受力体系[图11-1c)]。在此拱式受力体系中,受拉钢筋首先达到屈服而使梁破坏,这种破坏被称为斜截面弯曲破坏[图11-1b)]。 图11-1 简支深梁的弯曲破坏 a)正截面弯曲破坏b)斜截面弯曲破坏c)拉杆拱受力图式 2)剪切破坏 当纵向钢筋配筋率较高时,拱式受力体系形成后,随着荷载的增加,拱腹和拱顶(梁顶受压区)的混凝土压应力亦随之增加,在梁腹出现许多大致平行于支座中心至加载点连线的斜裂缝。最后梁腹混凝土首先被压碎,这种破坏称为斜压破坏[图11-2a)]。 深梁产生斜裂缝之后,随着荷载的增加,主要的一条斜裂缝会继续斜向延伸。临近破坏时,在主要斜裂缝的外侧,突然出现一条与它大致平行的通长劈裂裂缝,随之深梁破坏。这种破坏被称为劈裂破坏[图11-2b)]。 3)局部承压破坏和锚固破坏

配筋率的计算

1.7 配 筋 率 1.7.1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1.7.1.1 不考虑地震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1)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构件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表1-75及表1-76规定的数值。 表1-75 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min ρ(%) 注:1.轴心受压构件、偏心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各类构件一侧受压钢筋的配 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轴心受拉构件及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计算;受弯的梁类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 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边缘面积(b b f -')' f h 后的截面面积计算。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的受压钢筋”或“一侧的受拉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2.当温度、收缩等因素对结构有较大影响时,构件的最小配筋率应按上述规定适当增加; 3.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当采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少0.1;当混凝土强度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 4.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 表1-76 受弯构件、偏心受拉构件、轴心受拉构件一侧 受拉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min ρ(%) 续表1-76

注:本表是1-75序号3的具体化。 2)对于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1.7.1.2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min (%)如表1-77及表1-78所示。 表1-78 y f =300N/mm 2 (y f =360N/mm 2)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 续表1-78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第3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1概述 1、受弯构件(梁、板)的设计内容:图3-1 ①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破坏截面垂直于梁的轴线,承受弯矩作用而 破坏,叫做正截面受弯破坏。 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破坏截面与梁截面斜交,承受弯剪作用而破 坏,叫做斜截面受剪破坏。 ③满足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对受弯构件进行设计与校核时,应满足规 范规定的要求。比如最小配筋率、纵向 2 ①板 ⑴板的形状与厚度: a.形状:有空心板、凹形板、扁矩形板等形式;它与梁的直观 区别是高宽比不同,有时也将板叫成扁梁。其计算与 梁计算原理一样。 b.厚度:板的混凝土用量大,因此应注意其经济性;板的厚度 通常不小于板跨度的1/35(简支)~1/40(弹性约束) 或1/12(悬臂)左右;一般民用现浇板最小厚度60mm, 并以10mm为模数(讲一下模数制);工业建筑现浇板 最小厚度70mm。 ⑵板的受力钢筋:单向板中一般仅有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双向 板中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一般情况下互相垂直的

两个方向钢筋应绑扎或焊接形成钢筋网。当采用绑扎 钢筋配筋时,其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度h≤150mm 时,不应大于200mm,当板厚度h﹥150mm时,不应大 于1.5h,且不应大于250mm。板中受力筋间距一般不 小于70mm,由板中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其间距不应 大于400mm,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 面积的1/3,其锚固长度l as不应小于5d。板中弯起钢 筋的弯起角不宜小于30°。 板的受力钢筋直径一般用6、8、10mm。 对于嵌固在砖墙内的现浇板,在板的上部应配置构造钢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直径不宜小于8mm(包括弯起钢筋在内), 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l1/7(l1为单向板的跨度或双向板的短边跨 度)。 b. 对两边均嵌固在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伸出 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l1/4。 c. 沿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且单位长度内的 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 ⑶板的分布钢筋:其作用是: a.分布钢筋的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 b.把荷载均匀分布到各受力钢筋上; c.承担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 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还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单位宽度上 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应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 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经不宜小于6mm,对于集中荷载较大的情 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按双向 板设计时,应沿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布置受力钢筋。 在温度和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尚应布置附加钢筋。附加钢筋的数量可按计算或工程经验确定,并宜沿板的上,下表面布置。沿一个方向增加的附加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2%,其直径不宜过大,间距宜取150~200mm,并应按受力钢筋确定该附加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 ⑷板中钢筋的保护层及有效高度:保护层厚度与环境条件及混凝 土等级有关,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保护层取15mm,详见规范; 有效高度是指受力钢筋形心到混凝土受压区外边缘的距离,用

边缘构件选筋规则

精心整理边缘构件选筋规则 纵筋的选筋规则 1)按照纵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间距计算确定边缘构件纵筋的允许根数范围; 2)按照纵筋的优选间距计算出优选纵筋根数(在根数范围内),根据该边缘构件需要的纵筋面积计算出纵筋直径规格,如果该规格在纵筋直径优选序列中且不小于最小构造直径要求则纵筋选配成功; 3)如果按优选间距未成功选配,则按纵筋直径优选序列进行选配。先对排在最前面的满足最小构 4)如果仍未配出,程序自动逐次增加两根纵筋并重选纵筋直径,直至能选配出箍筋或者纵筋根数达到构造最多根数。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少会有选配不出来箍筋的情况。 5)如果有选配失败的情况,软件将标记为N/A(NotAvailable,不可用)。 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箍筋的选筋规则

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只对配箍提出了要求,非阴影区的箍筋需要墙身的竖向分布筋来固定,所以其位置需要尽量与墙身的竖向分布筋协调。同时为了尽量利用墙身的水平分布筋替代非阴影区的封闭箍,还需要考虑非阴影区的箍筋间距与墙身水平分布筋的直径、间距协调问题。 所以本软件在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箍筋的选筋中执行的是协调优选原则,具体来说: 1)非阴影区拉筋的水平间距(肢距)取200mm和相应墙身竖向分布筋间距的较小者,非阴影区长度200和竖向分布筋间距的较小者的整数倍且不小于计算值(参见04SG330P4); 2)如果墙身配筋强度等级和直径不小于边缘构件箍筋等级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墙身水平分布筋替代封闭箍筋。 3 注意:(优先级低) 4 显大于2 尽量是 5 6 条件, 的钢筋, 箍钢筋条件,则完全标记为等级直径@竖向间距。如下右图中的Ф8@100表示:非阴影区长度为600mm,采用一级直径为8mm的钢筋,竖向间距同阴影区箍筋的间距为100mm,水平间距同墙竖向分布筋间距为150mm。这种情况下,是否还可以由墙身水平筋替代非阴影区封闭箍钢筋,由设计方和施工单位判断,比如右图示意情况下还可以部分利用墙身水平筋替代非阴影区封闭箍钢筋。 边缘构件箍筋计入墙水平分布筋原则 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均可以选择考虑墙水平分布筋。 《高规》第7.2.15明确提出约束边缘构件可以考虑墙水平分布筋的。 图集11G101-1给出了剪力墙水平分布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做法。

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第三部分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一、选择题1.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瞬间,受拉钢筋的应力S与配筋率的关系是: (A) ↑?σs↓(B) ↑,σS↑(C)σS 与关 系不大D.无法判断 2.受弯构件的纯弯曲段内,开裂前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应力 (A) 0 (B) 均匀分布(C)不 均匀分布D.无法判断 3.少筋截面梁破坏时, A.S>Y, C=CU 裂宽及绕度过大(B) SY,C CU 即受压区混凝土压碎 4.对适筋梁,受拉钢筋刚屈服时, A.承载力达到极限B.受压边缘混凝土达 C . S= Y, C< CU D.S

②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以 为基础。 ③承载能力计算以 f 阶 A . ( Ⅰ ) ( C . (Ⅱ) D . (Ⅱa ) (F ) (Ⅲa) 6.受弯适筋梁,MY

深受弯构件计算规定计算规定

附录G 深受弯构件 G.0.1简支钢筋混凝土单跨深梁可采用由一般方法计算的内力进行截面设计;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深梁应采用由二维弹性分析求得的内力进行截面设计。 G.0.2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M≤f y A s z(G.0.2-1) z=αd(h0-0.5x)(G.0.2-2) αd=0.80+0.04l0/h(G.0.3-3) 当l0<h 时,取内力臂z=0.6l0。 式中:x——截面受压区高度,按本规范公式第 6.2 节计算;当x<0.2h0时,取x=0.2h0; h0——截面有效高度:h0=h-a s,其中h 为截面高度;当l0/h≤2 时,跨中截面a s 取0.1h,支座截面a s 取0.2h;当l0/h>2 时,a s 按受拉区纵向钢筋截面重心至受拉边缘的实际距离取用。 G.0.3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当h w/b 不大于4 时 (G.0.3-1) 当h w/b 不小于6 时 (G.0.3-2)

当h w/b 大于4 且小于6 时,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式中:V——剪力设计值; l0——计算跨度,当l0小于h 时,取2h; b——矩形截面的宽度以及T形、I形截面的腹板厚度; h、h0——截面高度、截面有效高度; h w——截面的腹板高度:对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h0;对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对I形和箱型截面,取腹板净高; β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按本规范第6.5 节的规定取用。 G.0.4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深受弯构件,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当配有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时,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G.0.4-1) 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深受弯构件(包括作用有多种荷载,且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况),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G.0.4-2) 式中:λ——计算剪跨比:当l0/h 不大于2.0 时,取λ=0.25;当l0/h 大于2 且小于5 时,取λ=a/h0,其中,a 为集中荷载到深受弯构件支座的水平距离;λ 的上限值为(0.92l0/h-1.58),下限值为(0.42l0/h-0.58); l0/h——跨高比,当l0/h 小于2 时,取2.0。 G.0.5一般要求不出现斜裂缝的钢筋混凝土深梁,应符合下列条件:

梁底受拉钢筋为何没有最大配筋率要求审批稿

梁底受拉钢筋为何没有最大配筋率要求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一个例子解释,把一根梁想象成一个大馒头,弯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掰馒头,梁底受拉就是馒头底下被手往两边掰,自然是受拉的,梁面受压就是馒头上面被手往中间挤,自然是受压的,那么中间有一个位置是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这个位置在截面上就叫中和轴,所谓受压区高度呢,就是受压面的最外缘到中和轴的距离弄清楚了弯曲的过程我们就可以很快解释弯曲破坏了,梁的弯曲破坏分三种形式,少筋,适筋和超筋: 1.少筋破坏,顾名思义就是抗拉钢筋配少了,弯曲时梁底受拉最先抵抗拉力的其实是混凝土,但是混凝土抗拉强度就是个渣,所以自然很快就会裂开,裂开的时候由混凝土承担的拉力自然转给了配在里面的受拉钢筋,但是钢筋配少了抗拉强度不够,混凝土一裂开钢筋就屈服甚至断掉了,这种就叫少筋破坏; 2.适筋破坏,假设梁底钢筋配的是足够的,我们就不担心梁底了转去看看梁面的情况,我们上面说了弯曲梁底受拉的话梁面是受压的,假设梁面没有配钢筋,那么承受压力的是混凝土,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是很好的,但是强度也有限值,在梁底钢筋被拉屈服的时候恰好梁面的混凝土也被压坏了(也就是超出抗压强度了) ,这种时候我们说梁底的钢筋是配得正好够的,所以这种破坏叫适筋破坏; 3.超筋破坏,假设梁底钢筋配多了,梁面混凝土都压坏了梁底钢筋还没点事儿,那其实梁也是不能用了的,所以梁底钢筋就浪费了不少,没有起到应该有的作用,这就叫超筋破坏.

啰啰嗦嗦扯这么多大家肯定困了,怎么还没讲到点子上.由超筋破坏我们知道,其实是有最大配筋率的,梁底钢筋会有配多了的情况啊,但是转念想想,既然破坏是梁面混凝土压坏为判断标准的,那有什么办法不让它过早破坏吗,当然有,加钢筋,梁面加抗压钢筋,这种配筋形式就叫双筋(梁底有受拉筋,梁面有抗压筋),梁底承担多少拉力,根据力的平衡梁面就要承担多少压力,混凝土不够钢筋来凑. 那有小伙伴就想不明白了,那照你这么说,只要梁面与梁底钢筋保持一个平衡的关系,梁底就永远不会超筋了吗,受压区高度不会超限吗? 我们翻到《混凝土规范》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确定公式为(不考虑预应力):α1 fc b x= fy As -fy'As' 恭喜你,理论上就是这样的,调整梁底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配筋面积,x 是在可控范围内的,可以保证不超限,只要你钢筋放得下. 那梁面受拉钢筋配筋率为啥有个不宜大于% ,不应大于% 的规定呢这是个抗震的问题,既然是抗震免不了要说延性,这其实是个延性的要求,每天大谈特谈延性,延性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梁的弯曲是中和轴上部受拉(压)下部(拉)的,在梁柱附近的梁端部,通常是承担负弯矩,即是上部受拉下部受压的,现在

剪力墙边缘构件的配筋计算刘孝国

1.工程实例: 第一类:短肢墙的边缘构件 (一):构件信息 图一 横向墙的信息如下: 混凝土墙短肢墙加强区,截面参数(m)B*H=0.300*0.700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NF=3AS=873.(图一取为9) 竖向墙肢的信息如下: 混凝土墙短肢墙加强区,截面参数(m)B*H=0.300*1.850 墙分布筋间距(mm)SW=200.0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NF=3计算配筋为0 (二):边缘构件信息:

上部 中部 下部 图二 (三):配筋计算结果及过程 图二中,竖向墙肢上部(标注上部的地方)边缘构件配筋信息及计算过程: 第28号:约束边缘构件 抗震等级:3 楼层属性:加强层 竖向墙肢总长度1850,底部加强区三级短肢剪力墙的最小配筋率1%(高规规定),墙宽300,所以整个墙肢的配筋为: 1850*300*1%=5550(cm2) 图二中间部分按照分布筋配筋(分布筋配筋率为0.25%): (1850-400-400)*300*0.25%=787.5 剩下的部分两边边缘构件按面积分配,两边面积相同 所以上部边缘构件配筋面积为: (5550-787.5)/2=2381.25(cm2)(包括竖向分布筋和阴影区纵筋?) 图中横向墙肢的配筋:从构件信息中知道AS=873 横向墙肢总长700,计算的时候,aa取40 (350-40)*300*0.25%=232.5 计算配筋+分布筋=873+232.5=1105.5 两边分布筋相等,下面也是232.5 图二下部第15号:约束边缘构件 楼层属性:加强层 由2个边缘构件合并而成

(1)纵筋原始数据: 阴影区面积(cm2):2700.0:(300*300+300*600=270000) 构造配筋率(%): 1.00 构造配筋(mm2):2700.00 计算配筋(mm2):3487.15 3487.15=下部配筋面积+分布筋面积+横向墙右侧配筋=2381+873+232.5 (2)纵筋当前结果: 采用最大构造配筋率的计算结果:3900.00 构造钢筋取值:采用求和后,再调整的算法(3900.00) 有效阴影区面积(cm2):3900.0 构造配筋(mm2):3900.00 计算配筋(mm2):4593.07(=3487.15+1105) 主筋配筋率(%): 1.18 第二类:转角加洞口的边缘构件 异形柱框剪的工程,6层,按照规范此工程是3级框架,2级剪力墙,底部一层加强区,构造配筋率0.008Ac和6Φ14中较大值,为其他部位的构造配筋为0.006Ac和6Φ12,那PKPM 里的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率0.94怎么来的?

各种最小配筋率

各种最小配筋率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6%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为0.2和45ft/fy中的较大值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抗震等级梁中位置 支座跨中 一级0.4和80ft/fy中的较大值0.3和65ft/fy中的较大值 二级0.3和65ft/fy中的较大值0.25和55ft/fy中的较大值 三、四级0.25和55ft/fy中的较大值0.2和45ft/fy中的较大值 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柱类型抗震等级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框架中柱、边柱 1.0 0.8 0.7 0.6 框架角柱、框支柱1.2 1,0 0,9 0,8 注: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应按上面数值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上面数值增加0.1。 规范上不是有么? 框架梁的最小配筋率取大值 一级支座0.4 ,80ft/fy 跨中0.3 ,65ft/fy 二级支座0.3 ,65ft/fy 跨中0.25,55ft/fy 三、四级支座0.25,55ft/fy 跨中0.2 ,45ft/fy 带边框的剪力墙连梁最小配筋率同相应抗震等级的框架梁。 基础哪,尤其是独立基础是多少啊 怎么算最小配筋率?谢谢! 现行规范上没有最小配筋率的明确规定,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执行,扩展基础底版受力钢筋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100~200。 最大配筋率 当受弯构件的配筋率达到相应于混凝土即将破坏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大配筋率,以ρmax (ρ=As/b h0)表示。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 | 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 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 =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应该填0.25%(或者0.20%)。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