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的课例

《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的课例

松江二中(化学学科)范汝广

电话:137********,信箱:frg1964@https://www.360docs.net/doc/1f10413343.html,

一、设计思路

本节的题目是《从……到……》,强调的是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我的教学设计也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但在进行这条明线研究的同时,也融入了另一条暗线,即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对于教学中的每一个科学模型,我是按照“科学事实——科学猜想——评价”这个探究过程进行的。

学生的认识过程,要经过三个层次要素的因果层次性,即:探索感知层次,研究加工层次,运用升华层次。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首先是收集信息,为思维加工准备丰富的感性材料,其次是加工信息,掌握知识的规律与内涵,最后是升华信息,使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具体运用,从而提高思维的品质。

设计思路简单表示为:

二、教材分析

在《课程标准》中,本节内容对“知识与技能”要求是A级,即“知道”,“过程与方法”

为B级,即“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为B级,即“感悟”。

原子结构和构成物质的微粒,不仅是中学化学学科学习的基础,而且是培养学生从感性学习走向理性学习的开始。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物质结构”是贯穿于始终的一条线:从“原子结构”到“化学键”,进而探究物质的结构(如:分子结构、晶体)。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认识到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能够从“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学生还能够从科学家探索物质微观世界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体验科学的态度与精神。

《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是“物质结构”的开篇,无论从化学的科学价值上,还是从化学的教育功能上,都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学情分析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而化学成为科学是从道尔顿原子论开始的,所以在高中的第一课就安排了有关原子结构的启蒙知识,是符合这个学科特点的,也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学生在初中的化学学习中,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化学用语,对原子、分子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有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大多数同学也对化学充满着好奇与兴趣,这些都是学习和研究本课时内容的基础。本课时是高中与初中的衔接内容,它在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也在为后面的物质结构知识的学习打基础,是物质结构知识的起点,它将引导学生逐渐走入原子的世界,就像本章标题所说的一样:“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作为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开始阶段,学法指导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本节内容既是科学方法的学习,也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探究能力的培养的很好的载体。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不同阶段以及各主要阶段的观点;

(2)对一些主要观点进行简单的评价。

2、过程与方法:

(1)以化学史为顺序了解人类的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2)以此为载体了解科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的模型方法和实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体验科学家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感悟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重点难点

重点:人类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难点:科学研究方法的提炼。

六、教学策略

以教材为线索,在教师的引导下,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

七、课前准备

1、学生按预习提纲预习教材;

2、教学多媒体设备。

八、教学过程

[引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是“中国馆”,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而在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上,也有一个表现人道主义的光芒、渴望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原子球。

[展示] “中国馆”和“原子球”的图片。

(设计意图:世博会标志性建筑的呈现,既是课堂的引言,更是对学生进行两纲教育的一个契机。)

(课堂实录:看到这两幅图片,学生感到很兴奋。我又加了一句:“每一个原子球都是一个世博会的展馆,球与球之间是通过装有电梯的管道连接的。”学生中有很好奇的声音。) [过渡]原子真的是这样的形状吗?让我们把时光倒流,从我国的战国时代出发,一路走来:

(课堂实录:“原子真的是这样的形状吗?”一步到位,课堂立即安静下来,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

[投影]说明惠施、墨子、德谟克利特有关物质结构的观点。

[学生1]惠施——物质可无限分割。

墨子——物质不可无限分割,终点叫“端”。

德谟克利特——物质是不可以无限分下去的,它的最小单位叫原子。

[提问]如果惠施的观点可以用图示“”来描述,那么墨子的观点可以怎么描述?

[学生2](板演:短线逐渐变短,最后是一个“点”)

(设计意图:这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与巩固。)

[投影](道尔顿图片)简述道尔顿原子学说的要点;

[学生3](直接从书上念出了要点)

[投影]从你现有的知识看,道尔顿原子学说的是否合理,请逐条进行评价。

[学生4]“化学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这种微粒称为原子”。我的理解是原子还可以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以这句话不对。“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其不可再分性”,我感觉这句话是对的。

[引导]如果原子通过电子的得失而发生化学变化,原子不就分出电子了吗?比如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中,钠失去了电子,就相当于把钠原子分成了Na+和自由电子。所以这句话也是不完善的。

(学生点头。)

[讲述]“同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不相同”,这个观点也是不对的。我们在第二节学习了同位素的知识后就明白了,比如碳元素有12C、13C、14C这几种原子,它们的质量和性质就不完全相同。

[引导]我们知道H2O2吧?请大家思考“不同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这句话对不对?

[学生5]不对,H2O2分子中H与O的简单整数比为1︰1,如果这句话正确的话,过氧化氢的分子式应该为HO了。

[表扬]你用反证的方法思考问题,很好!

(受到表扬,该学生很得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过渡]电子的发现宣布了“原子不可再分”论点的错误。英国科学家汤姆孙经过研究,提出了“葡萄干面包模型”。

[投影](汤姆孙图片)简述汤姆孙的葡萄干面包模型的主要观点。

[学生6] (直接从书上念出了要点)

[追问] “葡萄干”指什么?“面包”指什么?

[学生7] “葡萄干”指电子,“面包”指整个原子。

[提问]如果你就是汤姆孙,能否把你研究问题的思路说一下?

[学生8](略)

(设计意图:这是对学生的演绎能力的培养。)

[讲述]“葡萄干面包模型”表明了原子是有结构的,人类在对原子结构的探索中还在继续进行着,X射线和元素的放射性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原子可分。

[过渡]射线有多种,a射线、β射线、γ射线就是其中的三种。请大家根据课本P5,填写下面的表格。

[投影]

是什么(本质)带电情况

a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实录:学生把a射线填写为He2+,未能给学生及时纠正,应为“He2+的粒子流”,而He2+只能叫a粒子。这一点很遗憾。)

[提问]在课本P6的图1.8中,为什么a射线偏向阴极,β射线偏向阳极,γ射线不发生偏转?[学生8](从微粒带电方面回答,正确。)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与反馈教学效果。)

[拓展]这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如何呢?请看投影:

[过渡] a粒子好像炮弹一样,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著名的“a粒子散射实验”:

[动画] a粒子散射实验

[投影]

[讨论](投影展示问题)在a粒子的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1)绝大多数a粒子,这说明了;(2)但有极少数的a粒子,有的甚至,这说明了。[学生9]我们认为,……。

[讲述]很好!你们讨论的结果就是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

[投影](太阳系行星图片)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质量很集中,占据整个原子的极小一部分空间,而电子带负电,绕着原子核高速运动,如同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进行推理。)

[拓展]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二者相互吸引,但事实上二者并没有吸在一起,猜想可能的原因。

(学生讨论。教师提醒:“你们坐过过山车吗?为什么过山车运行到最高点时人不会掉下来?”)

[学生10]电子在高速运动着。

[追问]你感觉卢瑟福的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有什么漏洞?

(学生讨论,好像思维没有方向。教师提醒:“你在操场上跑步,如果让你永远跑下去,你能做到吗?”)

[学生11]噢,电子好像永动机一样永远在运动着,是不可能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也是情感教育的一个方面。)

[过渡]在前面的研究中,使用了两种基本研究方法:实验法和模型法。

[投影]方法:模型法和实验法

过程: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结论假设的三种命运:①上升为定律,②进行再次的修正和验证,③被否定。

(边投影边讲解,其中讲到“假设被否定”时,穿插了一个小故事:爱迪生试验了一千多种材料才找到钨丝作为灯泡的材料,他的助手沮丧地说:“我们前面的试验都是失败的。”爱迪生纠正说:“不对!我们已成功地证明了那一千多种物质不能作为灯泡的材料。”) (设计意图: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归纳与指导。)

[总结]科学给人以知识,科学的历史给人以智慧。本节课,我们通过化学史认识了原子的结构及相关知识,……(边讲解边板书,见板书设计)。

[结课]让我们齐声朗读马克思的一段名言:

[投影]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艰辛沿着陡峭山路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升华。)

九、板书设计

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十、课后练习

1、首先发现原子具有可分性的科学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道尔顿

C、汤姆孙

D、卢瑟福

2、(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模型?

(2)根据你的想象,用图形表示道尔顿、汤姆孙、卢瑟福的模型。

3、课本P7的《思考与复习》。

十一、课例说明

这节课是我于2009年9月23日开设的一节区级公开课,参与听课的老师有60多人,除本区的化学教师外,还邀请了上海市著名的特级教师陈基福进行点评。

在这节课之前,我们学习的是《物质的量》,目的是做好高中与初中化学的衔接。

十二、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按预设进行的,学生思维积极,气氛浓郁,我灵活地处理了许多课堂上一些生成性问题,根据课堂实际,适当地拓展和引申了教学内容,做到了预设与生成的灵活结合。课堂的引入用世博会标志性建筑——“原子球”,只有了一句话“原子真的是这样的吗?”,直接明了。教学过程在体现自己人文特色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了有思想、有激情,师生互动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由于本节内容属于化学史的教学,我本着“科学给人以知识,科学的历史给人以智慧”的思想,尽量在方法、感悟方面着力,也收到了预期效果。

在教学中,我注意仔细观察学生的感受,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教学的反馈:学生的回答、学生的表情、学生的板演、习题的诊断。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校正自己的教学安排,使“教”

与“学”和谐共生。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使用一些形象化的语言,体现课堂教学的人文化的色彩。

用一个课时完成本节教学内容,只能是对有关原子结构化学史的轮廓的勾画,所以教学的线条显得粗了些。在教学细节上,个别地方的需要处理,比如“a粒子”和“a射线”的区别就应该给出明确的交待,对于“a粒子的散射实验”与“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没有注意史实的先后顺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