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12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12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12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通过讲述日常发生的故事,矛头直指()

A.专制制度B.天主教会

C.资产阶级D.罗马教皇

解析:选B。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十日谈》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揭露教会的腐化与贪婪,抨击教士的伪善与丑行。

2.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B.提倡神性

C.主张人生的目的是死后升入天堂

D.主张禁欲主义

解析:选A。B、C、D三项是教会的主张,正是人文主义要反对的内容,应排除。

3.下列对文艺复兴运动积极影响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为新航路的开辟注入了新的活力

C.开辟了世界文明的新篇章

D.造成了个人私欲的膨胀

解析:选D。本题为逆向选择题,D项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消极方面,其它三项均为积极方面。4.文艺复兴的实质是()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再现

B.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C.反封建神学的斗争

D.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解析:选D。本题的突出点是“实质”,即最能反映文艺复兴本质内容的选项。B、C两项虽能揭示文艺复兴的实质,但不是最佳选项。D项将B、C两项的内容综合起来,故为最佳答案。

5.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为中古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中古时期,由于受到宗教的束缚,人们并不欣赏人体美。作品中的三女神平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

图二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作品极力赞扬人体之美,将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

请回答:

(1)从图一到图二作品特征的差别,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思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分别列举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作品,并简要说明他们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

答案:(1)变化:从迷信宗教神学到提倡人文主义。原因:14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

西欧出现、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要求打破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2)薄伽丘:《十日谈》,抨击了教会的腐败,肯定了人性。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画中人物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突出了人性。

一、选择题

1.(2012·济宁高二测试)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十日谈》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两部作品所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A.蒙昧主义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D.理性主义

解析:选C。由所学可知《十日谈》、《哈姆雷特》分别是文艺复兴前、后期的代表作,人文主义是其共同主题。

2.“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这是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中的台词。这段台词表达的思想是()

A.人文主义B.理性主义

C.禁欲主义D.蒙昧主义

解析:选A。莎士比亚是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反映的思想应为人文主义思想。启蒙思想是文艺复兴之后的启蒙运动中出现的,C、D是文艺复兴运动所要反对的思想。3.(2012·济南高二测试)“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这段话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维护教会的神学权威

解析:选A。材料不迷信神,而追求“人的光荣”,反映的是人文主义的主题,答案应在A、B两项之间选择,而追求现世生活从内涵上从属于崇尚人性,故选A。

4.(2012·济南高二测试)史学家认为,“14到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被发现始于()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解析:选A。由“14~16世纪”、“人”等信息即可知答案应选A。

5.(2012·济南高二月考)下列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作品的相同之处是()

A.属于绘画作品B.神学色彩浓厚

C.受启蒙思想影响D.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解析:选D。三幅图片均从神情、体态等角度刻画了“人”的美好,与人文主义时代主题一致,故选D。

6.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一些宗教题材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被认为包含着人文主义精神,主要因为它们()

A.讽刺了教士的虚伪和教徒的无知

B.表现了人的形象和现实世界

C.揭露了神的虚幻和教会的腐朽

D.贬低了神的地位和提高了人的形象

解析:选B。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通过写实的手法来揭示人性的善恶,表现了人的形

象和现实世界,对后世的现实主义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7.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绘画、雕刻等艺术闪现着时代的光芒。这些艺术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

B.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C.关注人性和人的内心感受

D.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

解析:选C。结合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潮流思考,可知C项最佳。

8.(2012·济宁高二测试)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人的本能。”如果你同意这一观点,可以找到能够证明这一说法的论据是() A.天赋人权——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理性主义——经世致用

解析:选C。在中国“禁人的本能”由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主张是典型代表,由此即可判断出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2: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3: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2和所学知识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2)请分别说出材料3中作品的名称与作者,并指出它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

(3)材料3中的三件作品都与宗教有关,请任举一例说明它们是怎样体现人文主义色彩的。

(4)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放弃宗教信仰了吗?

解析:比较材料1、2可以看出“已经湮没的事物”在文艺复兴中获得“新生”,由此可推导出第(1)问答案。第(2)问实则要求通过分析判断艺术作品来归纳文艺复兴的实质。第(3)问要结合人文主义的内涵来回答。第(4)问要综合文艺复兴的背景、特点等得出结论。

答案:(1)是指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被湮没的原因:中世纪基督教的文化专制统治。

(2)米开朗琪罗的《大卫》、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它们不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因为它们属于资产阶级新文化。

(3)以《蒙娜丽莎》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学艺术作品,要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把人从封建神学中解放出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任选其一即可)

(4)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和罪恶,但并未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宗教世俗化、个性化。

一、阅读与思考(教材P51)

请思考:人文主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提示:(1)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文学、艺术等创造的桎梏,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2)适应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3)动摇了神学的无上权威,对宗教改革运动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自我测评(教材P51)

1.为什么说《十日谈》和《哈姆雷特》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提示:薄伽丘的《十日谈》面对现实,描写的是完完全全的世俗生活,着意刻画的是“人”,而不再是天堂幸福和梦幻似的虚无飘渺的“神”。他的作品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他通过讲故事,描绘了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把人间的百态、人间的欢乐和幸福、形形色色的人物,作为自己描写的中心,塑造的人物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揭开了以“人”为中心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序幕。

中世纪对人的内心世界,对人们复杂、活生生的、有时是互相矛盾的感情不大感兴趣。文艺复兴时代才使“人”变成了人们注意的中心。如同那个时代的航海家们发现新海洋和新大陆一样,作家们也发现了人的内心世界的新深度。《哈姆雷特》的悲剧也就是莎士比亚时代人文主义的悲剧。《哈姆雷特》不可能解决问题。他的伟大在于他提出了问题。几个世纪以来,莎士比亚创作的这部天才的悲剧一直激励着人们去思考,召唤着人们去实现人文主义的光辉理想。

2.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

提示:人文主义思想主要通过艺术大师作品中的对话、故事情节的发展、绘画、雕刻作品的艺术特色、构图和色彩等表现出来。

高二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历史的学习也是需要积累以及背诵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高二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 “仁”; B. “礼”;C. “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影响最深远,打破官教限制) ;“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当时为受到重视,所倡导的儒家思想体系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保守的一面:主张按照周礼的制度达到名正言顺,贵贱

有“序”,承认等级制度也阶级压迫。 4、反映了春秋晚期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礼崩乐坏。 5、孔子的政治主张对现在有何现实意义:对今天的政治文明的建设、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 “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B. 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时局动荡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2、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各学派之间和同一学派的个流派之间的相互斗争。 3、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竞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统编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第5课 导学案

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导学案) 【基础扫描】 一、古代印度文化:古代印度文化的主要成就有哪些?简述其传播的情况。 (1)成就: ①思想:出现制度和教,严格规定社会等级制度;前6世纪, 教形成,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4世纪时,教开始兴起,后发展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②文学:有《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史诗。 ③艺术:佛塔、石柱、石窟都是艺术。 ④数学:发明“数字”和进位计算法。 (2)传播: ①公元前后,开始传播到东南亚,对东南亚产生广泛影响。 ②佛教文化、巴利文对东南亚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二、古代朝鲜文化(东亚):古代朝鲜文化的主要成就有哪些?简述中朝联系的情况。 (1)成就: ①科技和文艺:634年修建了台;12世纪完成《》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正史;13世纪开始使用活字印刷。 ②创制了本民族文字“”。音乐歌舞出名。 (2)中朝联系: ①教、教和学都从中国传入朝鲜,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②在朝鲜半岛长期使用,朝鲜乐舞传到中国中原地区。 三、古代日本文化(东亚):古代日本文化的主要成就有哪些?简述中日联系的情况。 (1)成就: ①思想:约9000年前,日本逐渐发展。12世纪后,逐渐形成。 ②文学:诗歌集《》和小说《》享誉世界文坛。 ③建筑和艺术:法隆寺;大和绘和浮世绘;茶道。 (2)中日交往:9世纪形成了“文字”;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四、美洲印第安文化:印第安人培育出的农作物有哪些?印第安文化的代表是哪几个?分别说出他们的主要文化成就。后来,印第安文化急剧衰亡的原因是什么? (1)农作物:印第安人培育出、、、南瓜、甘薯、辣椒、可可和烟草等农作物。 (2)三种代表文化及主要成就:文化、文化和文化。 ①3—10世纪,玛雅文明达到高度繁荣:创造了文字,发明了 “历”,创造出进位法。 ②12世纪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文化走向繁荣。 ●阿兹特克人:使用文字,制作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 ●印加人:建造庙,能使用,制定了历和历。 ③宗教上,多神崇拜,都建造了金字塔。玛雅人创拜神,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崇拜神。 (3)急剧衰亡:16世纪后,印第安文化急剧衰亡。原因:开辟后,殖民者的入侵。 【重点聚焦】

(完整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2.下列对老子哲学中“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万物的本原 B.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 D.无为的自然本体 3百家争鸣的意义是 ①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②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③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④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关于董仲舒的新儒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于先秦儒学,融合了阴阳、黄老及法家思想 B.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主张“绝圣弃智”、“积极无为” 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权力过度膨胀 5. 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A.道教思想融入理学 B.佛教思想融入理学 C.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出现本质变化 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 6.对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不正确的评价是

A.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B.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C.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D.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 7.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的到来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中国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8.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9. 下面叙述的是我国古代一项科技发明:“一版印刷,一版已布字。”这一技术是 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技术 D.指南针 10. 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书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下列属于“正楷”的基本特点的一项是 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 B.笔画简约,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审美价值 C.规矩和放纵并存,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兼具 D.注意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11. 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是 A.人物画B.山水画C.花鸟画D.文人画 12. 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 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③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高考海南单科)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 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 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 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 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 思想 2.(2009高考海南单科)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 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 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B.狄德罗C.洛克 D.伏尔泰 3.(2009高考四川文综)哥白尼日心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 场“革命”。这是因为它 A.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 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C.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 D.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4.(2009高考广东单科)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了古希腊的 A.民主思想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5. (2009高考广东单科)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 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A.促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B.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6.(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对美国人设计政府结构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 A.康德B.伏尔泰C.卢梭D.孟德斯鸠 7.(2009高考江苏单科)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8.(2009福建文综高考)“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 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到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到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古代史(包括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 政治: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商鞅变法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郡县制、三公九卿) 汉朝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加强(郡国并行、汉武帝的中外朝制度、推恩令、察举制、东汉纸的发明)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孝文帝改革) 隋唐(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唐后期的藩镇割据、火药应用于军事) 宋朝(二府三司制、设判官、地方割据矛盾的基本解决) 元朝(一省制、行省制)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海禁) 清朝(设南书房、军机处闭关锁国清末鸦片战争及封建制度的衰落) 经济:上古时期(养蚕缫丝、陶瓷) 西周(工商食官、井田制) 春秋战国( 小农经济的出现、牛耕的运用、私营手工业的出现、铁器的使用、重农抑商) 汉朝( 小农经济的初步发展、土地兼并的加剧、租佃关系的出现、东汉青瓷的出现) 魏晋南北朝(白瓷的出现、经济重心的开始南移) 隋唐(唐朝曲辕犁、经济重心的继续南移、陶瓷业的发展、坊市制、对外经济的发展) 宋朝(经济重心的完全南移、小农经济的成熟、交子的出现、商业的发展、打破坊市制、制瓷业的发展、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元朝(彩瓷的出现、黄道婆脚踏三锭纺车) 明朝(粉彩、麻的广泛运用、土地兼并的激烈发展) 清朝(鸦片战争钱前的经济发展) 文化:百家争鸣秦朝的法家思想西汉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道教对儒家的冲击隋唐时三教合一思想两宋理学的创立及发展(二程、朱熹、陆九渊的心学) 明朝(理学占统治地位明末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发展李贽的异端思想) 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医圣张仲景) 书法(相关朝代的书写主体书法名家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 绘画(帛画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画的出现顾恺之画圣吴道子宋朝文人山水画的出现及代表画家马夏的残山剩水明末的八大三人的奇特画风) 诗经与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政治上:主要是古希腊的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即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及其演进过程);古罗马的三个历史时期(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和帝国时期)及其代表性法律文献; 经济上:了解古罗马、古希腊的工商业发达以及海商业繁荣; 思想文化上:认识古希腊哲学家的哲学成就(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起源、智者学派中早期的人文主义精神、苏格拉底的道德与知识的联系和认识你自己以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其对哲学的发展 近代史(包括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 由于中国近代史与中国当代史的具体分界线争论不休,我这里就采用课本的观点,即以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我国近代史和当代史的分界线。其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 政治上:了解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具体时间,过程和战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以及对中国社会影响和主权的破坏,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记忆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时间点和《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颁布及其主要内容和地位,最后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总体影响),了解辛亥革命的具体时间和过程以及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一、文学的主要成就 1、19世纪的文学 (2)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有: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社会百科全书),列夫·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镜子)《安娜·卡列尼娜》等。2、20世纪文学 (1)西方文学: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托夫》,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等。 (2)苏联文学:“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高尔基所著的《母亲》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1)浪漫主义: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反映了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 (2)现实主义: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3)印象主义:法国莫奈《日出·印象》, 荷兰“扑向太阳的画家”凡高是“现代绘画之父”,绘有《向日葵》。 (4)现代主义: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格尔尼卡》反映了法西斯德国对西班牙的侵略。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的出现: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 2、电视的发明与发展:20世纪20年代电视在英国出现;后来出 现彩色电视机和卫星传播节目。 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 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 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 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著名 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 “至圣”。 2、早期儒学: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 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 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岳麓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岳麓版 1希腊(自然哲学→社会领域→人) 1、公元前7世纪,最早的哲学诞生 2、第一位自然哲学家“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创立了朴素的 唯物主义世界观。 意义: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3、公元前5世纪: 背景:民主政治发达,商业发展,思想活跃。 智者学派: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强调人的主题意义,否认神或命运,树立了人的尊严;但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 4、苏格拉底: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最高的知识“善” 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区别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智”强调实际功 用;“苏”强调作用;但都强调知识,否定权威。 5、亚里士多德:真理高于一切;自然界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创立 逻辑学;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 顶峰。 2文艺复兴 【14世纪出现→15世纪传到欧洲(全盛时期)→17世纪结束) 1、背景: (经济)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地中海工商业发达;

(政治)政治分裂使学术环境相对宽松; (思想)教会的精神阻碍; (阶级)正在形成的新兴资产阶级; (社会因素)黑死病; (文化)文学艺术人才辈出;丰富的文化遗产; 2、性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核心内容: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 3、文艺复兴前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 4、全盛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5、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39部戏剧,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最高成就 6、影响: ①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解放人的思想; ②适应资本主义的需要; ③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反封建教会,促成宗教改革出现; ⑤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清除思想阻碍。 3宗教改革 1、背景: (政治)天主教的腐败堕落,剥削人民;德国长期分裂 (思想)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活跃;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笔记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第一课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春秋儒家学派创始人) 1、思想内容: (1)政治: A、(核心)仁(仁者爱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核心)礼(克己复礼)→“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C、为政以德 (2)哲学(鬼神观):敬鬼神而远之(体现出孔子着重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2、评价: (1)在当时,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 (2)对后世,汉代大一统之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 二、老子(春秋道家学派创始人) 1、思想内容: (1)哲学: A、“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B、“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出老子着重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辩证法思想(老子思想的精华) (2)政治:无为而治 (老子消极思想还包括小国寡民和愚民政策) 2、评价: (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 (2)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背景: 1、经济:(为百家争鸣提供了物质基础) (1)、铁器、牛耕的应用,生产力提高 (2)、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封建经济发展。 2、政治: (1)、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开始瓦解到崩溃 (2)、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中出现统一趋势 (3)、封建地主阶级兴起,要求政治经济权力; (4)、各国争相改革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3、思想:礼崩乐坏,私学兴起、重视人才、士阶层兴起。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精练(带答案)

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 出题人:景秀敏审题人:侯宝玲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2.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3.“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D.胡适 4.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5.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推荐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说课稿 辽宁省大连二十三中学 霍玉侠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大连二十三中学的霍玉侠。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我说课的思路如大屏幕所示。 ●说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认为:历史课程要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即:转变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说课标: 对于本课,课标要求是: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近代报刊、电影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应该能讲述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理解掌握导致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并形成一定的认识。 ●说学情 经过在高一上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对于历史事物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于他们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是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中的第12课,本单元的前5课是以经济近代化为主线,介绍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而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则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和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深化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拓展思维,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如大屏幕所示):(一)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和阅读、分析教材,了解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深化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认识,提高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运用相关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

岳麓版新课标历史必修三.doc

岳麓版新课标历史必修三第十一课梨园春秋

1. 产生背景:原始时代,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形成了一种巫术仪式一一“傩” 2. 傩的发展:先秦汉唐祭祀中傩仪 3. 傩仪与戏剧起源的关系:服饰绚丽,载歌载舞,蕴涵古代戏曲的萌芽。

%1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诗文被认为是正统的艺术,而戏曲则被视为旁门左道。故元代以前的戏曲类艺术多为优伶、艺妓等下层人物为之,不受文人们重视,因此也很难产生高品位的作品。到元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剧作家和高品位的戏曲作品。使元曲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称的我国文学史上三大瑰宝之一。为什么许多元代的文人纷纷将一腔才情宣泄在戏曲创作之中?元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很低,蒙古灭金后,停止科举考试将近80年,文人入仕的机会相对地说要少多了,学而优则仕的愿望难以实现,就只好把一腔热情付诸笔端。元朝把人分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知识分子的地位仅高于乞丐,被打入了社会的底层,使他们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的群众,有机会了解底层群众的生活和情感,体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和愿望。他们较高的文化修养、广博的学识,推动了元杂剧的文学艺术水平,使之逐渐演变为一种成

第10课梨园春秋 -、戏剧起源和发展原始时代的傩仪(萌芽)宫廷宴乐,杂技百戏(元 素)梨园(教练场所)瓦舍(娱乐场所)宋代南 戏(完备形式)元杂剧表演形式和特点 1优化设计 2预习新课 作业 布置 三、总结: 对于戏曲艺术,我们当代人的态度大多是淡漠,排斥,不愿触碰;可是只要我们用心地了解了它接触了它,就不能为他强大的艺术魅力所感动;不仅是戏曲艺术,中国的诗歌、书法、绘画等所有这些从中国人灵魂里,骨髓里提炼和沉淀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极其宝贵极其华丽的。可遗憾的是,我们当今的社会当今的国民对她却那样淡漠甚至嘲讽。所以这就更增重了我们这些人肩头的任务,我们文科人,理应为往圣继绝学,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应该不负这样的使命,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用我们的一点力量,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美丽的文化,我们可爱的中国。

高中历史必修三,整理得太好 了(精华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笔记(精华版)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1)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视 (4)思想文化上:学术逐渐下移,“学在民间”(私学)出现 2、“百家争鸣”的含义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各派主张各不相同,而在不同之中又有其相同之处。儒、墨、法诸家,侧重于政治道德;道家侧重于对宇宙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共同精神。 3、“百家争鸣”意义 (1)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早期儒学思想家的思想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孟子 (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3、荀子 (1)主要思想: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三、其他学派的主要思想 1、道家(老庄之学) (1)老子 “道”是世界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社会。 (2)庄子 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 (3)影响 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法家 (1)李悝 在魏国变法:奖励耕战、严刑峻法。 (2)商鞅 在秦国两次变法:废旧制度、重农抑商、加强中央集权、以吏为师。(3)韩非子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4)影响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3、墨家 (1)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在认识论和逻辑学贡献。 (2)影响 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

【最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试题及答案-精选word文档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中必修三的历史期末考很快就要来临了,不少学生发现,历史课本内容 复习得挺不错的,但是做题却不高分,怎么办?那就多做几份历史试题吧,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必修三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 对大家有用! 历史必修三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50分) 1.“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下列各家思想最能体现这种意 识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 4.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 君主立宪制 5. 要了解中国古代的混合选种法,可参阅的资料有 ①《氾胜之书》② 《齐民要术》③《周髀算经》④ 《黄帝内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6.《诗经》中有一首诗写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下列各项,正确表达了以上诗句的含义是 A.描绘西周初年国家统一的盛况 B.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 C.表现了春秋时期霸主的赫赫权势 D.歌颂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伟业 7.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明朝的五彩瓷,图案内容丰富,“画必有意,意必吉祥” B. 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C. 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面貌,力求传神,以形写神 D. 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 8.右侧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A.①⑤ B. ②④ C.③⑤ D.①③ 9.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0.“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兄弟。”与这句话直接有关的信息是 A.五四爱国运动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毛泽东思想诞生 D.中国共产党诞生 11.“中国文武制度迥异外洋獉狉(草木丛杂,野兽出没)之俗……必谓转危为安,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庶几取外人知长技,以成中国之长技,不致见绌于相形,斯可有备无患。”以上最有可能是谁的观点 A. 林则徐 B. 李鸿章 C. 梁启超 D. 陈独秀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精品教案A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探讨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和意义;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发展轨迹,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发挥历史借鉴作用,利用人文智慧解决问题或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2、梳理从材料中获得的有效信息并联系自己生活经验和平时所学进行积极思考,再针对教师所提的问题作出自己个人的表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分析和解读材料事例中加深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深刻意义,认识人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2、理解人之为人的可贵理性,人要反思,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3、引导学生感受古希腊先哲勇于否定权威,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 4、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 B重点与难点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懂。 C教学方法: D教学过程 【分析导言与导入新课】 人文精神 1、含义: 西方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它和人文主义一样是发源于古希腊哲学,发展于文艺复兴,但是人文精神最后还经过了启蒙运动理性精神的滋养,对人和人性有着比人文主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 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 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2、人文精神的产生、复兴和发展成熟的过程 西方奴隶制时代(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文精神的萌芽——古希腊思想家们(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的思想。 14---17世纪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体现的思想 17---18世纪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弘扬——启蒙运动。 大家都知道古今中外有很多神话传说,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对神的敬畏与崇拜? 由于早期人类知识匮乏,对于自然界很多现象无法解释,处于对自然界的恐惧、对自身能力缺乏自信,所以早期人类流传下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我们今天就讲一个关于宙斯和赫拉的神话故事宙斯是众神之王,也是人类之王。有一天夜晚,宙斯和赫拉(宙斯的胞妹)悄悄的起来,站在草坪上完成了婚姻大事。宙斯经常离开奥林匹斯山,下凡拜会仙女们,赫拉以为自己被宙斯抛弃而大发雷霆。当丈夫回到家里的时候,就当着众神的面训斥他,并且离家出走,她来到和宙斯第一次幽会的地方,独自伤心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卷

高二历史期末测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2分) 1.?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君,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2.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谷,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如出一辙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3.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苏轼的书法主张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A.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矛盾尖锐B.理学思想的影响 C.书法艺术以进入自觉阶段D.反封建意识的出现 4.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B.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5.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6.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 7.希腊人认为神是和自己很相似的,区别仅仅是神更有力量、更长寿、更美丽。这一看法直接源于希腊人 A.长期的海外贸易B.繁荣的商品经济 C.丰富的人文精神D.成熟的民主制度 8.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东西,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A.商业征服B.财富侵蚀C.宗教皈依 D.文化同化9.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们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B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C 反君主的民主革命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10.欧洲启蒙思想家大都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A.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B 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C 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D.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11.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完善科举程序②创立行省制度③强化文化政治④世俗文学兴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据史载,元代前期,?九儒十丐?,文人纷纷将才情宣泄在戏剧创作中,促进了元杂剧的昌盛;元后期,科举考试恢复,文人对杂剧投入减少,加之表演模式呆板僵化,元杂剧由巅峰状态衰落下来。由此我们获得的启示是 ①戏曲是随着封建王朝的兴衰而兴衰的②戏曲的兴衰与政府的政策直接相关 ③新戏曲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旧戏曲的衰落④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是戏曲兴盛的根本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③④ 13.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汉赋在武帝时期走向创作全盛时期 B.唐田园派诗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南宋辛弃疾的词慷慨激昂沉郁悲凉 D.明清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世情小说14.19世纪初,英国兴起抵制教会的?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以自由、民主精神办学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剑桥、牛津大学也进行改革,取消必须信奉加尔文教的宗教宣誓,并增设许多自然科学课程。进入20世纪,甚至教会大学也大量增加了面向现实的世俗课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B.近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扩展 C.教育世俗化的不断发展D.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15.近代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技术的创新。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中,英国工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的原因是 A.科学理论直接应用于生产带来技术创新 B启蒙运动传播的科学知识转变成生产技术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pdf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篇一】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1、(危机出现)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重新光大)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4、宋代重文,学术氛围活跃。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1)内容:“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 (2)历史地位: ①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②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③流传到外国,影响深远。 2、陆王心学 (1)内容:

南宋,陆九渊: ①“心即理也” ②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进行内心反省) 明中期,王阳明: ①“致良知”,内心反省,克服私欲 ②知行合一 (2)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3、宋明理学的评价: 消极: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同异之处: 同: ①内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的”仁”“礼”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都强调社会秩序。 ②影响: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 积极影响。 异: ①宇宙构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观 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道德主张: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内心的 自省达到良知。 【篇二】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吸取秦亡的教训。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五单元西学东渐

一、课题: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以“西学东渐”一课为主) 二、课时:1 三、教材分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的前四个单元中,第一、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思想文化、文艺的灿烂瑰宝;第三单元主要讲述了西方从人文主义到科学理性的发展演变;第四单元则讲述了“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我国曾经的辉煌和逐渐落后于世界文明潮流的基本史实;并很容易引起反思:我国文化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落差?应如何才能使中华文化重燃灿烂之光?等诸问题。这就为本课题的提出与展开提供了很好的情景铺垫。在掌握并理解本课题“西学东渐”之后方能对第22课“新文化运动”中“思想文化层面”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更好地的把握。 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从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中国近代思想向西方学习发展的渐进过程: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思想。这些思想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先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后学习社会政治学说,探求强国之路。由于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社会背景材料或影视材料,增加学生对中国近代思想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这一阶段思想解放的意义奠定基础。 因此,本课题在必修Ⅲ乃至整个必修模块中都有着相对重要的地位,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引领作用,对了解转型期中国文明的初步走向作了简明的阐述。 【情感主线】:以史为鉴,知耻知辱,鼓励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重点】:维新思潮的背景、内容、影响。 【难点】:归纳总结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既包括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又包括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整体特点;如何整合知识的方法;以及理性、全 面评价历史事件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探寻变革的思想历程。 2.比较归纳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特点。 3.体会并学习先进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