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近代史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近代史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西方国家关于中国的一些论调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自两汉以来,中国就与西方世界有了初步的交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联络了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国的关系,东汉甘英最远抵达波斯湾,虽然从地理上相对来说也是中国的西方,但还不是我们今天通常意义上的西方。直到公元166年,大秦(古罗马帝国)安敦王朝派遣使者来到东汉首都洛阳,中国与西方才算有了直接的接触。此后,中国历代王朝与西方世界也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尤其是唐宋、元明清时期。但这些时期内,由于古代世界生产力与交通的制约而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加上中国古代后期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西交往的广度与深度均大大受限,双方对于各自的印象基本上处于一种想象,尤其是西方对于中国的印象,更是由于时代转型的需要而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因此,在前近代,中西双方,尤其是西方对于中国的印象处于一种虚幻的状况,直到19世纪通过武力打开中国国门。

19世纪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一时期西方世界已经确立了对东方世界的优势地位,技术的发达和实力的强大使得西方得以直接有力深入东方世界,作近距离以至零距离的观察,从而改变了之前对于中国的美好想象,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虽不无感性也更为理性的更为真切的印象。这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定型的关键时期。

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一书中,人们可知,在18世纪,“欧洲对中国的崇拜达到了异乎寻常的高度”,受耶稣会士报告影响的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宽容推崇备至,还特别赞美中国的手工制品,尤其是陶瓷。这些主要体现在18世纪的法国,而同时期的英国虽然也出现了类似推崇中国的现象,但热烈程度稍低,甚至还出现了与此对立的声音。这与英国在中国贸易中受到的挫折有关。此后,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更加迫切打开中国市场,而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严重阻碍了英国意愿的达成,尤其是18世纪最后几年马戛尔尼访华目的的落空之后,西方对中国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充满梦幻的盲目推崇,而是多了批判的眼光,尽管这种批判是基于个人在中国的体验。

19世纪中西交往的标志性事件——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初步反映了西方人对中国及中国人的近距离观察得出的印象。这样的初次中西正式直接的接触即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差异的影响,例如乾隆皇帝赏赐给马戛尔尼的玉如意在中国文化中是极具尊贵意义的,但对他来说却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价值。巴罗的游记就直接指出中国人总的特征是“傲慢和自私的,伪装的严肃和真实的轻薄以及优雅的礼仪和粗俗的言行的牢固结合”。

而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生活的观察主要局限于在当时的通商口岸,诸如广州、汉口、宁波、福州等地。《泰晤士报》特约记者柯克发现广州的房子并不十分高大,

所有的建筑都很脆弱,不堪一击。英国医学传教士马根济观察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汉口街道非常狭窄,但窄巷里整天人群拥挤,“从街道上穿过是件十分令人恼火的事情”。唐宁的《番鬼在中国》反映了对中国士绅阶层的厌恶,认为“他们几乎都是一副令人厌恶的病态像……上层阶级脸上显露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女气味;许多陌生人甚至一瞥见他们就会觉得恶心和讨厌”。此外,西方人对中国的乞丐现象、抽鸦片、卫生状况等都表现出了震惊和担忧。与十八世纪西方人眼中繁荣昌盛的中国开始相反,十九世纪的中国在西方人眼中变成了另外一种模样:停滞取代了繁盛;经济急剧衰退,缺乏进步,生活艰难;在农业上屈指可数的成就之一是系统地利用大粪做肥料;中国的农业生产恪守古训,由此阻碍了中国农业生产的进步……

至于中国的军事力量,从十九世纪初即受到西方人的贬抑,而这种对于中国军事力量软弱的怀疑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得到了印证。但通过进一步观察,西方人发现中国的一些士兵和将领也有英勇无畏的表现,尤其是19世纪中叶面对大规模的起义后通过实施“自强”计划训练的新式军队使得西方人开始看好中国的军事力量,而中法战争中中国军队的表现也证明了其作战能力,中日战争之后袁世凯训练的军队被西方人认为是一支完全合乎西方标准的真正的军队。但是,总体上,西方人观察得出结论“在现存的愚顽不化反对改革的地方官僚的错误指挥下,最优秀的人力和最精良的训练都会被白白浪费掉”。对于中国的文化,十九世纪西方人对中国的诗歌文学态度冷漠,德庇时指出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缺乏对主题的选择,而是对待中国文学的模式的兴趣和评价严重不足。中国的语言则被西方人认为缺乏语法。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其他方面的通常态度是居高临下和轻视的,这体现在“卫三畏用了一些篇幅来记录中国的乐谱、乐器等,但对他所听到的音乐却几乎未表现出什么兴趣……整个十九世纪,中国画几乎不被欣赏,除非按照西方的风格来作画……琼斯对中国的装潢艺术几乎没有什么肯定的评价……”。

十九世纪的西方人还对中国社会中的特殊人群——妇女和儿童进行了关注,西方人对中国妇女地位的总体印象是她们的地位低贱受歧视,这来自于西方人观察到中国妇女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受到压迫奴役,她们在婚姻中没有自主权,“只是一件交易品,是一种待价而沽的商品”;她们“一降生就被公认为是家庭的耻辱……没有立即被溺死……就被当作一个卑贱的动物,几乎不被看作人……”;她们还要恪守贞操,一旦被怀疑不贞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她们还要忍受残忍的裹脚的习俗……溺死杀害女婴的现象被西方人看成是中国司空见惯的现象。但这凭借的只是他们自己社会的经验及价值尺度来进行的特殊观察。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在距离遥远的西方人眼中的形象是一个充满戏剧化色彩的历史变迁以至逆转过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中国东北的争夺

列强在中国东北的争夺与中东铁路所有权的历史演变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列强在远东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沙俄因担忧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在远东势力的发展威胁沙俄利益,联合德国和法国干涉中日战争的善后事宜,迫使日本放弃占有辽东半岛。此后,沙俄加强了对中国的影响,并借机攫取中东铁路的筑路权和使用权。在中东铁路存在的近半个世纪的时期里,被骗取铁路筑路权并且至多拥有名义上共管权的中国,由于国家积贫积弱,虽有心收回铁路路权,却无力实现自己的意愿,只能旁观列强在中国东北任意角逐,目睹铁路在列强手中辗转易手。中东铁路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演变,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因软弱而蒙受的屈辱。 一沙俄修建中东铁路与列强对铁路的争夺 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沙俄与其他列强在远东争夺和对中国进行扩张的产物。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导致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日本的崛起,并且冲击了英国和俄国在远东地区争霸的原有格局。为了阻止日本在远东的势力发展,俄国联合德国和法国,于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不久(4月23日)分别照会日本,要求日本放弃占有辽东半岛。在列强的干预下,日本被迫退让,同意放弃辽东半岛,但又向中国索取了3 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三国干涉还辽突出了俄国在远东的作用,加强了俄国对中国的影响,并使俄国借机另作图谋。 1896年5月,清政府代表李鸿章赴俄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在与李鸿章密谈时,俄国财政大臣维特以便于对华军事援助和利于两国边界经济资源开发为借口,提议修建一条穿越蒙古和满洲北部的通往海参崴的铁路。初始末敢答应的李鸿章最终不耐对方诱导,与俄方签订了后来被称为《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中俄密约》)的文件。根据该约第四款,俄国获得使西伯利亚铁路穿越中国东北直达海参崴的筑路权。 在从1897年8月开始的筑路过程中,沙俄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俄旅大租地条约》,取得了修建从哈尔滨至旅顺和大连支线的权利[2]。 在列强特别是俄日在远东的争夺日益加剧的形势下,沙俄在中国东北强行借地修路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拟建的铁路缩短俄国西伯利亚铁路通往俄国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留学生

外国人眼中的xx 留学生 在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 2011 年中国占世界第一位: 总人数 12.8万,中国留学生带来的花费大概 31 亿美元,随着人数的增加,影响力和出事率也增大。 前几天,有感于加拿大华裔留学生林俊惨案的启发,写了博文: xx 留学生在海外该怎样保护自己? 很多博友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人提到,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有些留学生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这其中,有地域文化的差别因素,也有留学生自身的问题。 留学生到了国外,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有些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有些人很不习惯,度日如年。 学业的繁重,生活习惯截然不同,文化难以融合,再加上语言问题,导致有些留学生困在自己中国同学的圈子里,没法融入到美国当地的文化中。 问题到底出在哪?俺高娓娓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专家学者,只是听到一下说法,看到一些报道。 那些中国留学生身边的老外们,是怎么看中国留学生的呢?或许我们也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看到 yahoo 上一篇报道,讲几点老外关于中国留学生的评价,不完全准确,但很有意思。 评价一: 读书用功,看重成绩,却缺乏创造力 美国学生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太用功,对考试过于重视,对创造力和独立思考却不注重。只顾埋头学习,却对自己的人生和将来缺乏思考。 有一个老外说,中国学生都是“用功狂”。他们学校的老师有时候会列出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目,但经常都是只有中国学生会认真看完的。而且中国学生的总分却还是

比不上外国学生,因为他们不会积极地参加课堂讨论,那也占分数的 50%。 我有几个教授朋友,他们也和我聊过,说中国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讨论不太喜欢发言。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说什么,而是不敢说。网上有一个留学生说: 课堂讨论时,我经常知道问题答案或有个不错的点子,但憋死也不举手说,当老师把目光转移到我身上时,我却或装痴呆状,或做羞涩状,等到老师把这个话题结束了,才后悔刚才没说两句露露脸儿。

评价二: 缺乏幽默感,开不起玩笑

美国人很喜欢聚会,经常在自己或朋友家开办各种派对,各种主题,各种玩法,其中免不了喝酒和整人逗趣的小游戏。但奇怪的是,很多老美学生,很少邀请中国留学生参加这种聚会。

因为他们担心中国留学生会不习惯他们的玩法。毕竟,大多数中国学生思想还是非常保守。

评价二:缺乏幽默感,开不起玩笑

美国人很喜欢聚会,经常在自己或朋友家开办各种派对,各种主题,各种玩法,其中免不了喝酒和整人逗趣的小游戏。但奇怪的是,很多老美学生,很少邀请中国留学生参加这种聚会。

中国传统市场的整合:11—19世纪的历程

中国传统市场的整合:11—19世纪的历程 中国传统市场的革命性变化[①a]至宋代已趋完成,同时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即由分散趋向整合,由封闭趋向开放,由割据趋向统一。本文无力面面俱到地阐述这一进程的全貌,而是综合以往的相关考察,选择较为突出和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内容,试图展示11—19世纪中国传统市场的整合轨迹。 一、市场资源配置与全国性经济地理布局的重组 唐代以前,全国农作物与手工业分布呈现强烈的自然均衡状态,各地的作物构成都具有较强的自给自足特征,远距离的物资交流很大一部分通过政府调拨手段来实现。商品流通在品种上多局限于名特产品,在时间上局限于丰歉调剂,在空间上地域延展度不大,尤其是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稀疏。“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史记·货殖列传》所载的这一民谚,直到唐代仍为商人恪守不逾,因为运输成本的巨大耗费会抵销商品地区差价所带来的商业利润。 宋代多种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有了长足发展,几个地区之间的商品粮流通突破了丰歉调剂的模式就是其显着的表征。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太湖平原米谷供给杭州、浙东以至福建,长江中游各地的商品粮顺江而下销江淮,两广米谷供给福建及浙东,北宋时南方米谷通过官府及私商运至汴京。同时与全国市场相配合的专业化商品生产在一些局部崭露头角。如纺织品有,河北东路、京东西路一带蚕丝传统产区,成都平原的蜀锦,两浙路的湖州、杭州、越州的绢与罗,江西抚州的纱,福建、蜀川等地的麻布,都开始跨区域流通。此外,洞庭山等地的柑桔、福建的荔枝、四川遂宁的糖霜、江州的鱼苗等各地的特产,都形成专门化的商品生产,远销四方。[②a]但总体而言,市场作用下的资源配置及其对全国范围内经济地理布局的影响相当微弱。 这些变化在明清继续深化和扩大,在作物引种推广、产区重组优化的过程中,各地农作物的商品生产、手工业品的加工制作,经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的作用,自然均衡分布状况被打破,全国范围内的区域性商品基地出现。这种变化以蚕桑丝织业、陶瓷业、稻米业最为突出。 蚕桑丝织业是我国的传统作物,唐宋以前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明清则发生了深刻变化。历史最为悠久、产品质量上乘的华北蚕丝区已基本上退出商品生产领域,陕西、山西绝少存在,河北、河南及山东仅稀落残存于少数地区,如山东部分州县的山蚕。另一大传统产区川西平原清代也在相当程度上衰落了。而江南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古诗

由于这些往事在我们记忆中留下的痕迹,我们欣赏风物景致时就有了成见,处处要以眼中已有的框子来取景;我们站在蚬山,举目四顾,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不可能再是抱朴守真的自然景色,历史已经在它身上打下了烙印。在人们的相互往来中,有人已经使得他们自己的某些东西同永恒的自然联结在一起,留下了孟浩然诗中所说的这种“胜迹”。 人被困陷在自然的那种既定的机械运转中,他们逃脱不了盛衰荣枯这种自然的循环往复的变化。这个过程偏巧是人们在回顾历史时见得最多的东西:它的样式是哀歌,是一种时间造成的距离,它相当于想象在唤起悲剧观众的“怜悯和恐惧”时所造成的距离。 诗歌中最常见的是出现在一首诗的结尾的沉默,在落入诗的结尾很容易落入的俗套之前就同语词分手。这样的沉默为诗人提供了一种可以利用的形式,使他可以把诗的不完整作为来自生活世界的一个断片,而发掘出它更深一层的涵义。 宇文所安:为中国古典诗歌而生的美国人 宇文所安,美国著名汉学家,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比较文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诗歌,是唐诗研究领域首屈一指的美国学者。 其英文本名Stephen Owen,直译应该称作“斯蒂芬·欧文”。他偏偏给自己取了中国字中的姓氏“宇文”,并且从《论语·为政篇》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中摘得“所安”两字,作为自己的身份符号。而“宇文”是古代胡人的姓,所以这也是一个胡汉结合的名字。他常说搞不清自己是个汉化的胡人还是胡化的汉人。 但宇文所安的确是地道的美国人,他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1959年移居北方大城市巴尔的摩。宇文所安从少年时期就对诗歌感兴趣。坊间流行的一个传说是,14岁那年,他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里随手翻阅,第一次读到了李贺的《苏小小墓》:“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中国唐朝诗人的忧郁吟唱,成为少年宇文痴迷唐诗和中国古典文学的机缘。自此他欲罢不能,沉迷期间。宇文所安身为物理学家的父亲,曾一度担心他对遥远而陌生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嗜好,会让他将来饿肚皮。宇文所安曾自嘲说,自己后来竟能够自食其力,“实属侥幸”。 后来,他进入耶鲁大学东亚系学习。1972年,26岁时以论文《韩愈与孟郊的诗》获文学博士学位。1972—1982年任教于耶鲁大学。1977年,31岁的他发表了令学界耳目一新的的研究著作《初唐诗》。1982—1984年任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1984年至今担任哈佛大学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成为美国汉学界研究唐诗的著名学者。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文化

外国人眼里的xx文化 __读《我的留学》xx土木工程24 学习在深圳大学,我的心里时常有一种喜悦,因为我在感受着这里的文明,生在中国,我更有着无比的自豪,因为古老而又生机盎然的中国给了我不屈的灵魂。 作为深大人,我一直在体味着身边的事物,我来自东北,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奇。时日久了,这个在我心中有着无限传奇色彩的特区大学的魅力却在不断淡化,每当我窥透她的一丝面纱,她便以很平凡的面貌立在我的面前。也许总会有那么一天,我将看到她赤裸的身躯,他便不再神秘。 然而,当我无意中翻开一本作文书时,我感到万分的惶恐与遗憾,之后又有一丝的欣喜。我为自己曾经幼稚的思维忏悔,又为终于发现我的幼稚而庆幸。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只身于深大的百余名留学生中,我参加了他们组织的一个演唱活动。那次活动在我的思想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而更让我兴奋的是我得到了他们赠送给我的一本作文书《我的留学》。 确切的说,《我的留学》仅仅是一本普普通通的作文选,根本不是什么名著,也不是什么有艺术色彩的文学作品,更不是什么名人大家所为。甚至内容语言的精彩程度还比不上我们的中学作文选。但是他的可贵之处在于,这本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深大01级的留学生所作,里面虽然没有什么高谈阔论,却凝结了数十名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与生活的理解与探索,他们的独到见解有时让人匪夷所思。 在我看来,任何一名大学生或者是中学生都应该拿这本书来读读,它会让你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震撼,它会让你对一直流行着的中国文化而慨叹,更能让你了解一个外国人身在中国的特殊的细腻的心理,会让你感觉到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世界却能塑造出许多传奇的经历。而后你会感叹: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