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整理

会计基础整理
会计基础整理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一、会计概念与特征

(一)会计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还有:实物计量和劳动

计量) ★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证—账—表(基本环节,七种方法要记)★填制和审核会

计凭证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复式记账

登记会计账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编制财务报告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结绳记事

第一阶段

1.会计的产生刻记事

第二阶段:独立只能

商朝:甲骨文

古代会计—单式记账西周:司会

复式记账:会计之父

2、会计的发展近代会计

《薄记论》: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财务会计-是面对过去的对外提供数据

现代会计管理会计-是面对未来的对内提供数据

多元化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的对象

①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②凡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③资金运动

④价值运动

所有者投入

资金投入

债权人投入

供应:原材料、之父材料的买价、运输费、装卸费、

采购费、供货方结算货款

资金运动的表现资金的运用生产:用原材料进行产品生产、支付职工薪酬、计提折

销售:收回货款、支付销售费用

资金退出:偿还债务、上缴税费、分配利润

(二)会计的目标

1、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自认履行情况

2、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关信息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一、会计的职能

(一)会计的基本职能━━财务会计应具备的职能

1、核算(反映职能)①三个重要环节:★★

确认(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解决的是定性

计量 (计录和计算)-解决的是定量★

保证基础报告 - 解决的是结果

②核算职能特点:

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为经济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2、监督(控制职能):是对合法性和合理性,真实性所实施的审查。★

①特征:

利用核算职能进行货币监督。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3、两者关系:核算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核算的保证

(二)会计的其它职能━━管理会计具备的职能★

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

(三)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库存现金银行本票存款–定额和不定额–同城使用①款项(3种) 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不定额–可跨省使用

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

(6种)★信用保证金存款

外埠存款 - 只付不收-不计利息

存出投资款 - 如委托证卷公司炒股

国库券

②有价证券股票★★

(要求记)公司债券

非公司债券

投资基金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是财产和物资的简称具有实物形态的★

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

流动资产类在产品–地点在车间

财物库存商品–地点在仓库(以完成检验入库)

固定资产类一年以上

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

3、债权(别人欠我的)、债务(我欠别人的)的发生和结算

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

(资产) 应收账款 (赊销)

债权应收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单位与单位之间

商业承兑汇票★

预付账款

其他应收账款 --- 单位与个人之间

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等偿还的现时义务★★

短期借款 -- 1年以内(含一年)

长期借款 -- 超过一年

应付账款 (赊购)

(负债) 应付票据 -- 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

债务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福利、保险

应交税费

应付股利

其他应付账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债权应收债务应付

预付预收★★

4、资本、基金的增减

概念: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

肉容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大于注册资本的那部份金额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①收入

概念: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内容:销售商品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提供劳务收入

销售不需要的原材料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利得

概念: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增加

内容收到捐赠

罚款等营业外收入★

②支出

概念: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及正常营业外的支出和损失。

内容购买原材料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支付职工薪酬

对外投资

对外损赠

罚款损失(非日常活动) —营业外支出

③费用

概念: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内容其他业务成本★

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④成本

概念: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的费用。

内容:直按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间接费用★★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盈利

亏损

内容:利润计算

所得税计算★

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7、需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二、会计的核算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1、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2、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3、复式记账

4、登记会计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的时间空间的设定。

(一)会计主体 1.明确会计记账立场 - 特定单位或组织

2.是会核算的空间范围★★

法人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法人

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企业,也可是非法人企业,也可

以是独立核算某个单位的一个部门

会计基本假设 (二) 持续经营:永远不倒假设,对会计核算的时间的界定★

★15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三)会计分期年度 - 会计度度(公历1月1日-12月31日)★

半年度

季度会计中期★

月度

(四)货币计量记账本币 - 人民币

也可选外币,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应折算成人民币。★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会计报告也应折算成人民币

总结★★:上述是会计核算的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即时间范围,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没会会计主体就没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没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记量就没有现代会计。

二、会计基础

是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基础,是确认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确定收益的标准。

权责发生制★★★—(应计制)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或费用,以权力和风险是否转移为标

志,与收没收到钱无关

收付实现制★★★—(现金制)以实际收到或付出钱为标志,不考虑这钱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企业:权责发生制

行政: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其他)

事业单位:

收付实现制(经营)

第三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投资者: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决定是否调整投资、更换管理层、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债权人:关系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判断企业能否按约支付所欠货款、偿还贷款本金和支付利息

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进行控制、作出财务决策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关心经济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市场经济秩序的公正、有序。制

定税收政策、进行税收征管和国民经济统计

社会公众: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提供社会服务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第四节会计准则体系

①财务会计报告目标

②会计基本假设

③会计基础

基本准则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⑤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计量原则

⑥财务会计报告

企业会计准则

一般业务准则: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

具体准则投资、收入、所得税

计特殊业务准则:外币业务、租赁业务、资产减值业务、债

务重组业务、非货币性交易业务

则报告类准则:财务报表列表、现金力量表、中期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

应用指南:会计实操

解释公告:法律法规实施的解释

小企业会计准则

2013.1.1实施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费用)

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收入费用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一节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1、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化,是资金运动的第二层次。

2、 内容: 资产(企业的东西)

(六大要素) 负债(借来的东西)相对静态 — 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所有者权益(老

板的东西) 关系:企业东西的要么是借来的要么是老板自己的 收入

费用相对动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利润

(一)资产

1、定义

是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特征:①企业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开成的

②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营租凭出租方—拥有和控制

承租方—使用权

融资租凭出租方—拥有权

承租方—控制权

融资租赁进来的设备看作自己的固定资产★★

③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

3、条件

①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4、分类

按其流动性分流动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

及预付款项、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原材料,在

产品,产成品,库存商品,修理备用件)等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机械设备等

非流动资产: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一年以上) 无形资产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

可辨认非货币性资)在建工程—未完工的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开发支出

4商誉权不能做为无形资产。★

(二)负债

1、定义

是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利出企业的现实义务。★★

2、特征:

①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③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业务

④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条件

①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③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偿还负债形成 1.

2.实物资产偿还

3.提供劳务偿还

4.部分转移资产部分提供劳务偿还

5.将负债转为所有者权益(债转股)

4、分类

按其流动性分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预收账

(一年以内含一年) 应付股利,应付利息,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

(一年以上) 应付债券等

(三)所有者权益=净资产★

1、定义

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同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股东权益)

来源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利得和损失—罚款,捐赠,处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即出售固定资产和出售无形

资产)

留存收益

2、特征 1.它是一种剩余权—权益可分为债权人权益和所有都权益

债权人权益优先于所有者权益

2.除非发生减资,清算,否则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3.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算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分配

3、分类

1.实收资本(或股本)—投资者投入的金额

2.资本公积—大于注册资本的那部分金额

3.盈余公积—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公益金法定盈余公积—提取率为10%

留存收益任意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作用转曾资本(再投资)

4.未分配利润等利润分配

(四)收入

1、定义

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2、特征★:1.日常活动形成的

2.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3.收入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3、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增加、负债减少两者兼而有之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分类

1.按性质不同分:销售商品收入

提供劳务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出租资产)

2.按地位不同分: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原材料销售收入

包装物出租收入

注意:出租固定资产或出租无形资产的收入是其他业务收入;而出售(处置)固定资产、出售(处置)无形资产的收益是营业外收入★★

(五)费用★

1、定义

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2、特征:1.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

2.会导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资产减少

负债增加

两者兼而有之

3.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4.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3、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减少、负债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分类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差旅费,招待费,办公用品,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存

货盘盈)

★销售费用—广告费用

财务费用—和金融机构有关的手续费,利息等

(六)利润

1、定义

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强调:一段时间)

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直按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2、分类

营业利润 = 营收入 - 营业成本 - 营业税费 - 期间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 投资净收益后的金额)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利得(营业外收入)- 损失(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利润总额×25%)

注意: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总利润三个概念区别,考试非常重要★★★

三、会计要素的计量

历史成本—过去的交易金额固定资产—实际成本

重置成本—重新取得价格(盘盈固定资产)—现行成本

五大点★★可变现净值—现在的价格

现值

公允价值—双方都认可的价值

注意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会计等式

一、资产=权益(即资金占用=资金来源)★

基于此等式可以把经济活动划分为四大类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a)计恒等式: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

第一等式意义表面上反映是三个静态数量关系

又称★恒等式本质上反映资产来源★★

静态等式

基本等式

特点静态等式

企业某一特定时点的资产分布和权益构成★

是企业财务状况的表现★

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和设置会计账户,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来资于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债权人借入资金及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归属所有者和债权人

2、基于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把经济活动分为九小类★

b)收入-费用=利润

第二等式★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

又称特点是企业经营成果的表现

动态等式是编制利润表(损益表)的基础

利润:企业在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收入扣除费用后的余额

三、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期间(周转)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 收入 - 费用 )

3.期末(周转)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利润

4.分配(退出)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概念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对资金运动的第三层次的划分

资金运动①会计对象②会计要素③会计科目★★

具体分类

凡特定主体能够以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对会计要素的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化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意义是编制会计凭证的基础

★为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保证账实相符提供必要条件)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方便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二)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统驭关系分类

总分类科目

又称总账科目,一级科目

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科目及统驭关系

不同明细类科目 又称明细科目

科目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具体的会计信息

三、 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 设置原则 ★

1、 合法性:设置的会计科目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质量

和对

外提供会计报告的前提下,企业可根据自筹特点增补或合并会计科目(合并会计

科目是两收并一收,两付并一付★★,应收、预收,应付、预付)

2、 相关性: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要求

3、 实用性: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二) 常用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简表(要记住名称及属于哪一类)★★★★★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二节复式记账

一、复式记账法

记账符号(借,贷) 单式记账法:重点考虑的是现金,银行存款债权

债务

记账方法:文字 (会计科目) 分类它是一种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数字 (金额) 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登记。★★

(二)复式记账法的意义

1.如实的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2.形成了清晰的对应关系

3.进行试算平衡

(三)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1.借贷记账法

2.增减记账法

3.收付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我国所有企事业单位都必须采用的一种会计核算的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

(一)概念

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以借贷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将会计科目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左方和右方,一般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会计科目的性质及结构。

(三)借货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

1、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借方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

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借方登记资产增加数,贷方登记资产减少数,期初和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期末借方余额 = 期初借余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借方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减少数:本期增加数;

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借方登记权益减少,货方登记权益增加,期初和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期末贷发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3、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结构相同

4、损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1) 收入类会计科目结构

借方贷方

收入的减少数或转销数:收入的增加数;

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及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会计科目,贷方登记收入的增加,期末结转后一般无余额。

(2)费用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借方贷方

费用的增加数;本期减少数:

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借方登记费用的增加,贷方登记费用的减少及其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一般无余额。(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方和贷方金额相等。★

(五)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1、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

所有经济业务在进行会计记录时必须同时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中就形成了一定的相互联系依存的对应关系

例:从银行取得现金500元备用。

借:库存现金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对应科目

2、会计分录

1.概念

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货会计科目及期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应借应贷的方向

★三大要素构成对应会计科目的名称

应记金额

2、分类

简单会计分录:只涉及一个会计科目借方和一个货方一借一货

复合会计分录:可分解成若干简单会计分录一借多贷

(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会计科目组成) 一贷多借

★多借多贷:只在某项经济业务较繁杂,确实需要编制时才可以编制,一般不允许将不同的经济业务合并编制多借多货会计分录

例:购买原材料一批,货款8万元,银行存款支付5万,其余尚欠。

借:原材料 8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应付账款 30000

3、会计分录编制步骤

1.确认(属于哪类会计科目)

2.记录(涉及会计科目及是增加或是减少)

3.计算(确定记入哪个会计科目借方和贷方)

4.报告(确定应借应贷科目是否正确,金额是否相等)

1.上借下货

编制会计分录格式 2.每一个会计科目占一行

3.借方与货方应错开一字格(金额也要错开写)

★ 4.金额后面不加单位

(六)借货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1、含义

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依据★★

通过对所有会计科目的记录进行汇总和计算—对象★★★

检查各类会计科目记录是否正确(查错) —目的

2、分类

发生额试算平衡:依据“借货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 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余额试算平衡:依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资产 =负俩 + 所有者权益)★★★

期初余额试算平衡

全部会计科目借方期初余额 = 全部会计科目贷方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试算平衡

全部会计科目借方期末余额 = 全部会计科目货方期末余额

应收、预付,应付、预收属于双重性质,期末余额可在借方也可在贷方★

4.①如

漏记 1

关系★★★★

三、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一)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类科目的关系

1、两者的联系★

1.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相同

2.登记账簿的依据相同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 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 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 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 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式户,科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相互通用。 第四章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哪方登记增加与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及结构。 3、资产、成本、损益(费用)增加为借,减少为贷,负债、所有都权益、损益(收入)增加为贷,减少为借。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会计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会计学复习资料整理版(A卷)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会计结算方法. ----相当于现代会计的:期初结存+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期末结存. 2、财务报告要素----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一定标准进行的基本分类,为会计分类核算提供基础,也为报表编制构筑了基本框架。(一)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特征 ①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②资产必须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③本质是一种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利益,是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所有者权益表明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即会计主体归谁所有。)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一般表现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 2.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一般表现为资产减少和负债增加 3.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活动成果,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 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权益 存量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增量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补充: ●会计对象---企业的资金运动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一)相关性---对决策有用(二)可靠性—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三)可理解性---清晰易懂(四)可比性---统一性和一贯性 ●利得与收入、损失与费用之间的区别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利得和损失之间不存在配比关系

会计基础知识必备(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1、会计六大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一定时日的财务状况,对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反映,是构造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也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会计的基本等式也是恒等式。) 资产=权益(权益分为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反映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反映,是构造利润表的理论基础。) 3、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费用) 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类相同,即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一般为0,若有余额在借方。 收入类账户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相同,即贷方增加,借方减少,余额一般为0,若有余额在贷方。 应交税费属负债类且为流动负债(含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为损益类 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未达账项有四种情况: (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企业和银行双方都在各自金额的基础上加(或减)对方已记账,自己尚未记账的未达账项(包括增加额和减少额)。

5、错账更正法 (1)划线更正法-账簿记错; (2)红字更正法-记账凭证(科目写错、金额写大) (3)补充登记法-记账凭证(金额写小)(蓝黑色笔)。 *登账后,记账凭证无误纯属登记时文字或数字上的错误可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登账后,发现记账凭证有误的(记账凭证上的会计科目、借贷方向、金额错误的)采用红字更正法。 *登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借贷方向均未发生错误,但所记录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可将正确金额与错误金额之差填制一张红字凭证,将错误部分冲销。*登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借贷方向均未发生错误,但所记录金额小于应记金额,可用补充登记法更正错误。 6、会计中只有以下几种情况才能使用红笔(红色墨水或碳素笔) (1)根据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 (2)在只设借方或贷方专栏的账页中登记减少数; (3)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4)结账划线; (5)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其他内容。 7、结账方法红色笔(月末下行划单红色线;年末下行划双红色线) (1)月度:在各账户的最后一笔数字下,结出本月借方、贷方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或“本月发生额及期末余额”字样,并在该行下划通栏单红线。对需要逐月结转累计发生额的账户,在计算本月发生额及期末余额后,还应在下一行增加“本年累计”或“本年累计发生额”,并在下面划通栏单红线。(2)季度:半年度结账方法下,结出本季度(本半年度)发生额合计数,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季累计”(本半年累计),并在该行下划通栏单红线。 (3)年度结账:应结出本年四个季度的发生额合计数,记入第四季结的下一行,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累计”字样,并在该行下划通栏双红线,表示年末封账。

基础会计复习资料

基础会计复习资料-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判斷题(每题1分,共10分) 1.会计只能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2.会计的本质是一项管理活动· ( √ ) 3.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特点不同·但其目标是一致的·(×) 4.资产是指由企业拥有或者控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实物资源.(×) 5.企业济利益的总流入.统称为收入·(×) 6.一般情况下,对会计要素的计量应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7.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并导致企业资产总额的增加或减少。(×) 8.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为依据,对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相互关联的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9.在借贷记账法下,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 10.“材料采购”账户按经济内容分,既属于资产类账户,又属于成本类账户·(√)

二、项选择题(每题巧分,共15分) 1.现代会计产生的标志(D) A. 会计专职人员的出现 B. 会计机构的产生 C. 复式记账法的诞生 D. 管理会计的出现 2.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基本前提是(B) A. 持续经营 B. 会计主体 C. 货币计量 D. 会计分期 3.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确认,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实质重于形式) 4.下列会计报表中,反映企业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C) A. 利润表 B.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C. 资产负债表 D. 现金流量表 5.比较收入和利润,表述正确的有(D) A 收入和利润都一定会使利润增加 B 收入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不一定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 C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利得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D收入源于日常活动,利得源于非日常活动 6.企业资产总额为15000,负债总额为3000,则企业的权益总额为(A) A. 15000 B. 30000 C. 12000 D. 18000 7.下列各项,不属于负债的是(B)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一会计的产生 含义: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处理、转换经济数据,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 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角度反映。 2、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 3、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收发、增减和使用;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二)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特点: 1、伴随会计核算进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2、利用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内容: 1、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经济业务合法性; 3、财产安全和完整; 4、财经法纪执行。 三会计的任务:反映财务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决策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五会计定义: 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目标,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和各单位经济过程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六会计的特点 1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又是经济管理的工具 2 以企业、事业等单位为服务对象

3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七会计学学科分类 财务会计:(对外报送会计)管理会计:(对内报送会计) 八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九会计核算方法 内容: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与其它核算的关系 业务核算:业务活动中各种手续及其产生记录 统计核算:业务活动中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 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业务活动信息 三者关系:PPT 第二章 一会计对象 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客体,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 资金循环: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回到货币资金的运动过程。 资金周转: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 该过程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察:PPT 1、资金进入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发行股票或债券、借款)取得资金。 2、资金的循环周转:表现为供应、生产、销售过程. 3、资金退出企业:经营过程或资金循环周转完成时, 交纳所得税、分派盈利、偿还借款等形式而退出企业。 二会计要素 概念: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会计的定义:会计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个对经济业务以货币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的信息系统;会计又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内容:也称会计对象,从广义来说包括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 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得遗漏其中的任何一项。 连续:对各项经济活动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进行记录和核算。 系统:对各种经济活动,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核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取得系统的会计信息。 3、会计核算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利用货币计量,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 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利用各种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是对那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确的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一种合理判断。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些单位在经济上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同。(意义:明确了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所有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假设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按照现在的形式和目标,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不会进行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规定了会计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要求将会计建立在一个正常状态下。(意义: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解决了会计上资产的分类、计价,收入、费用的确认等问题。如果企业破产,持续经营假设便不存在。) 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常以一年称为一个会计期间,即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是以十二个月份为终止的历年制,也可以以一个月份为终止的营业年。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意义: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长度。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有了会计分期假定,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概念;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产生了收入和费用相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 4、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结果。在货币计量假设中,以币值不变作为前提。(意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用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客观性——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真实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2、相关性——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可理解性——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全)

银行招聘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总论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 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 的。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会计基础复习资料

一、 1、借贷记账法下发生额平衡的依据是()。 A借贷记账规则B会计等式C会计恒等式D平行登记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反映与分析B核算与监督C分析与控制D控制与监督3、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是()。 A权责发生制B收付实现制 C实收实付制D现收现付制 4、提取“存货跌价准备”这一做法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A真实性B谨慎性C可比性D重要性 5、某企业2014年8月末“本年利润”账户为贷方余额,其余额表示()。 A本年1—8月发生的亏损B本年8月份发生的亏损 C本年1—8月实现的利润D本年8月份实现的利润 6、限额领料单是一种()。 A记账凭证B汇总凭证C一次凭证D累计凭证 7、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按外表形式应采用()账簿。 A活页式B订本式C卡片式D方便式 8、“应付账款”明细账应采用()帐页。 A三栏式B多栏式C数量金额式D平行式 9、企业厂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应记入()。 A制造费用B管理费用C生产成本D销售费用 10、下列会计报表中属于静态报表的是()。 A 资产负债表 B 利润表 C 现金流量表 D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1、提取“坏账准备”这一做法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A真实性B谨慎性 C可比性D重要性 12、从银行提取现金应填制的记账凭证是()。 A现金收款凭证B现金付款凭证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13、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应采用()。 A账户式B报告式 C多步式D单步式 14、“生产成本”明细账应采用的帐页是()。 A三栏式B多栏式 C数量金额式D平行式 15、下列会计报表中属于静态报表的是()。 A资产负债表B利润表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5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5会计基础知识重点,会计基础知识归纳,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参考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来进行复习。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会计档案归档整理制度

一、会计档案归档的范围 1、会计凭证。包括外来的和自制的各种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表,涉及对外对私改造资料,银行存款(借款)对账单及余额调节表等。年度终了都必须按照规定归档。 2、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各种辅助登记簿等。 3、财务报告。包括《会计制度》规定和主管部门临时通知编报的主要财务指标快报,月、季、年度会计报表,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上级主管部门对报告的批复及社会审计的审计报告。 4、其它会计核算资料。凡与会计核算紧密相关的,由会计部门负责办理的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资料。 5、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 二、会计档案的整理 会计年度终了后,应将装订成册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立卷。各种会计档案应按会计档案材料的关联性,分门别类地组成几个类型的案卷,将各卷按顺序编号。 1、会计凭证 (1)按月立卷:每月末将装订成册的凭证,统一登记案卷目录,每月立卷一份。 (2)分散装订:根据凭证的多少,分散装订,做到整齐、牢固、美观。 (3)装订封面的所有内容要填写齐全,包括:单位名称、年度、月份、起止日期、号码、装订人签章等。

2、会计账簿。各种会计账簿办理完年度结账后,除跨年使用的账簿外,其它均需整理妥善保管。 (1)会计账簿在办理完年度结账后,只在下一行的摘要栏填写“结转下年”字样,不填其它内容。 (2)会计账簿在装订前,应按账簿启用表的使用页数,核对各个账户账面是否齐全,是否按顺序排列。 (3)活页账簿去空白页后,将本账面数项填写齐全,撤去账尺,用坚固耐磨的纸张做封面、封底,装订成册。不同规格的活页账不得装订在一起。 (4)会计账簿的装订顺序: 会计账簿装订封面→账簿启用表→账户目录→按本账簿页数顺序装订账页→会计账簿装订封底。 (5)装订后的会计账簿应牢固、平整、不得有折角,掉页现象。 (6)账簿装订的封口处,应加盖装订人印章。 (7)装订后,会计账簿的脊背应平整,并注明所属年度及账簿名称和编号。 (8)会计账簿的编号为一年一编,编号顺序为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借)款日记账、分户明细账、辅助账。 3、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编制完成并按时报送后,留存报表均应按月装订成册,年度终了统一归档保管。 三、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

会计师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提供 第一章 总论 考情分析 本章是会计基础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章,也是考生入门会计关键的一章。本章的概念较多,也比较抽象,考生对本章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对后面章节的理解和把握。考试涉及各种题型,最近三年考试平均分为 7 分。本章的学习难度较大,要求考生牢记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1. 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人们为了适应生产管理、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例题 · 判断题】( 2010 年)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 『正确答案』√ 2. 会计信息系统论把会计的本质理解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背)这些专门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这是会计管理活动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背)会计的基本职能为核算与监督。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信息的目的。(背)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它反映的是资金运动情况。从内容上讲,它体现了(背)记账、算账、报账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实施的审查。 (背)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中外部监督又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会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例题 · 单选题】( 2010 年)会计监督分为( )。 A. 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B. 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C. 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 D. 国家监督和外部监督 『正确答案』 B

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4-05-13 10:32:59 10570 仁和会计小编整理了最新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会计基础知识归纳,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参考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来进行复习。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会计入门基础知识会计基础知识讲解

什么是会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词典定义: 1、监督和管理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填制各种记账凭证,处理,编制各种有关报表等。 2、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 专业定义: 会计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的一项管理工作。 会计基本职能的是什么: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1、是指主要运用货币计量形式,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连续、系统和完整的反映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会计信息。 2、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会计的特点: 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阶段,会计核算有如下三个基本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核算以货币量度为主、以实物量度及劳动量度为辅,从数量上综合核算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2.以真实,合法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3.会计核算和监督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会计作用 从正面看主要有四点:一是为国家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信息;二是加强经济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三是保证企业投入资产的安全和完善;四是为投资者提供财务报告,以便于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 会计分类 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可分财务会计(对外报告会计)和管理会计(对内报告会计)两部分。 财务会计:编制财务报表,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用户提供信息。财务会计的信息是提供广泛的用户。其重点在于报告财务状况和营运状况。 管理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的管理层提供信息,作为企业内部各部门进行决策的依据。没有标准的模式、不受会计准则的控制。 按行业分为: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会计、金融证券会计、保险企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房地产业会计、邮电通讯会计、农业企业会计、旅游餐饮会计、医疗卫生会计、交通运输会计、文化教育会计、物业管理会计、行政事业会计、上市公司会计、物流企业会计、连锁经营会计、出版印刷会计、私营企业会计、小企业会计(制造业) 会计、小企业会计(商业) 会计、电力企业会计、煤炭企业会计、钢铁企业会计、石油化工会计、汽车行业会计、烟草企业会计、酒类企业会计、食品企业会计、药品企业会计、加工制造会计、轻工纺织会计、外经外贸会计、信息咨询服务业会计、广告服务会计、房屋中介服务会计、市场(农贸、五金、批发、建材、服装等)会计、个人独资企业会计、高新技术企业会计、软件及集成电路会计。 按工作内容分为:总帐会计、往来会计、成本会计、材料会计等。 按工作范围分为:公共会计、私用会计、政府会计。

会计基础培训资料全

1 . 属于“营业外支出”账户核算的是 A.材料销售成本 B.借款利息费用 C.产品销售费用 D.固定资产处置净损失 答案:D 2 . 不可以作为总分类账登记依据的是 A.记账凭证 B.科目汇总表 C.汇总记账凭证 D.明细账 答案:D 3 . 利益关系人比较明确,用途基本定向的是 A.固定资产 B.无形资产 C.资本 D.存货 答案:C 4 . 属于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是 A.科目汇总表 B.会计凭证 C.会计科目表 D.会计要素 答案:B 5 . 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比例应为净利润(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 A.5% B.10% C.15%

D.25% 答案:B 6 . 关于会计科目分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B.会计科目按照会计要素的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和费用类 C.“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资产减值损失”都属于资产类科目 D.为了适应企业管理精细化的要求,每一个总账科目下都应设置明细科目 答案:A 7 . 属于资产要素项目的是 A.应收账款 B.销售收入 C.实收资本 D.主营业务成本 答案:A 8 . 以“收入-费用=利润”为依据,编制的财务报表是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答案:B 9 .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适用围是 A.规模较小,业务量较多的单位 B.规模较小,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C.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的单位 D.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答案:B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重要)-会计基础知识必背重点

会计基础重点归纳 第一章总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种计量单位 { 实物计量辅助的计量单位,计量结果通常无法 劳动计量直接进行汇总、比较。 货币计量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能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 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 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 查所使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 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2 ?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运用。它又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 三个阶段。(1)供应过程。(2)生产过程。(3)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 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二)会计目标

会计档案的整理与归档方法

会计档案的整理与归档方法 一、会计档案含义料归档范围 会计档案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和会计核算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经过整理归档保存起来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工资表和综合管理等材料。 二、会计档案材料归档范围 根据财政部、国家档案局1998年制发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会计档案归档范围包括预算会计、建设银行会计、企业会计和建设单位会计所形成的会计凭证、帐簿、会计报表、工资表和综合管理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而对于上级有关财务的普发性(非指本单位)不办的文件;未生效的合同、协议、单据;未定稿和重份文件;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一般性、临时性文件都不应归档。具体包括: (一)会计凭证类 包括现金凭证、银行转账凭证、销售凭证、成本核算、工资凭证等; 会计凭证分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两种:(企业会计中还有汇总凭证)1、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所填写的书面证明,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原始凭证分自制和外来凭证两种。 自制凭证是由本单位填写的(如验收单、领料单、借款单),外来凭证是在外单位、部门和个人取回来的。如由供货单位开给的发票和结算凭证,由收款单位开给的现金收据等。 2、记帐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加以归类整理编制的,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帐凭证三种。企业还有汇总凭证。

综上所述:会计凭证归档范围包括: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汇总凭证以及其他的会计凭证。 (二)会计帐簿类 会计帐簿是全面地、连续地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会计凭证只能反映某项经济业务,而帐簿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状况、形成一种经济信息体系。帐簿主要有下面几种: 1、序时帐簿(又称日记帐)、出纳帐、银行帐; 2、分类帐簿: 分类帐簿分总帐和明细帐两种 (1)总帐(总分类帐),即按总分类帐户分类登记的帐簿; (2)明细帐(明细分类帐),即按明细帐户分类登记的帐簿; 3、辅助帐(备查帐簿),还有固定资产明细帐(卡片)各种登记簿等都要归档,即在明细帐里不能记载的事项而进行补充登记的帐簿。 (三)会计报表类 会计报表是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综合地反映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财务收支计划情况的报告文件。是根据帐簿的记载,加以归纳、整理和汇总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种类,主要有: 1、从内容分:资金平衡表、产品成本计算表、年终奖金结算表等; 2、从时间分:旬报、月报、季报、年报等; 3、从单位分:基层报表、汇总表等。(按各机关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所作的文字说明和分析材料是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报表一起归档

入门会计基础知识

第2章会计基础知识 2.1会计结算种类: 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支票、信用卡、汇兑、委托收款、托付承付、信用证 2.2会计的职能: 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2.3会计基本六要素: ①、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 ②、负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③、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④、收入 ⑤、费用:制造费用、期间费用 ⑥、利润 2.4利润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2.5确认收入与费用的两种标准: 权责发生制(应计制)、收付实现制(现金制) 2.6会计恒等式: 资产=权益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7会计游戏规则: 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A、体现总体性要求的一般原则:客观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 则 B、体现会计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 性原则 C、体现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要求的一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 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D、体现会计修订性惯例要求的一般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2.8会计法规体系: 会计法→根本大法 会计准则→基本规范 会计制度→具体规范 第3章记帐是怎么回事 3.1借贷记帐法的原则: 借——资产的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贷——资产的减少、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会计基础知识点汇总

会计基础 第一章 %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综合地核算与监督,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属于管理范畴。 %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会计的职能: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评价经营业绩,预测经济前景 %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或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并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反映职能) 5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 3项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7种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 除事后核算,还包括事前核算(经济预测,分析和参与经济决策)事中核算 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及考评等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所实施的审查,促使经济活动按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控制职能)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没有严格的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工业企业为例: 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债权人投入的资金 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以生产过程为核心的供应,生产,销售的循环与周转资金形态一次转变: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资金的循环:从货币资金形态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 资金的周转:资金周而复始地循环 资金的退出:偿还债务,上缴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是指应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 %经济业务事项:各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 经济业务:又叫经济交易,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购买固定资产) 经济事项:企业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无形资产摊销)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会计控制的重点)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