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研究

玄玉玺

(西北大学可视化技术研究所)

摘要:云计算技术应用于教育、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云计算下的移动学习。文章讨论了移动学习与云计算的关系,简述了当前移动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云计算对移动学习的支持。

关键词:云计算;移动学习;互联网;资源

Abstract:The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ields, which has created a new way of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under cloud comput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bile learning and cloud computing, describe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mobile learning, and proposes the support of cloud computing for mobile learning.

Key words:cloud computing; mobile learning; Internet; resources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传统的学习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出现,它能够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当前,移动学习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云计算技术的兴起正好为移动学习带来广泛发展的应用前景。

1 移动学习与云计算

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非固定和预先设定的位置下发生的学习,或有效利用其移动技术能力所发生的学习[1]。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它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通过互联网服务来提供动态易扩展的虚拟化的资源。

移动学习是一种能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云计算技术是基于互联网的、将大量资源聚合于巨大存储器中的、具有超强计算能力的一种先进技术,它的核心是资源集中、能力发布和服务模式。通过计算机群聚集大量的资源,并将信息进行聚合和分布处理,然后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服务,客户只需通过各种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即可获取所需的信息[2]。

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为移动学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为移动学习者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习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学习。云计算以其技术特点和网络服务,

非常适合应用在移动教育领域。“云”上可存储大

量数据,对学习资源进行深度聚合,能够为移动学

习者提供强大的学习支持服务,适合大规模使用移

动智能终端进行学习的学习模式。云计算对移动终

端的设备要求不高的特点决定了其将会在教育领域

大行其道,在云计算技术支持下,学校师生可以低

成本、高效率地使用云服务,满足“教”与“学”

的需求[3]。

2 移动学习存在的问题

移动学习存在的问题是制约移动学习发展和普及

的重要因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缺乏理论和技术支撑

任何一种学习形式的开展都需要有相关的理论和

技术支撑,移动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需要

在数字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结合计算机技术与移动通

信技术,而在云计算下的移动学习尚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对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持进行更加深

入的研究和探索。

2.2 教育平台转变的问题

移动学习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当前大量的教

育平台、学习资源都是基于PC端的,教育平台在由单一的PC端转向多终端中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尤其是教育平台从PC端到移动端的转变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3 缺乏适用于移动学习的学习资源

手机屏显与PC屏显在着巨大差异,需要开发、

设计适用于不同需求移动学习者的移动学习资源。

移动学习资源库与传统的资源库有着很大的不同,

要满足移动设备的访问、浏览、检索等功能,要满

足移动学习内容碎片化学习的需求。

2.4 移动学习受网络条件的制约

通过智能终端的移动学习依赖于网络的状况,受

到网络带宽、网络流量、使用费用的影响。网络带

宽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学习体验,使用费用的高低直

接影响到移动学习者的使用。

2.5 移动学习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困扰开展移动学习教育产业的最大问题是投入产

出比。当前有大量学习类APP涌现,而可以真正实

现赢利的A PP很少,企业对开展移动学习业务最大的困扰是“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移动APP的开发

需要大量前期成本,需要开发多操作系统的版本,

后期还要适应版本升级带来的影响,也大大增加了

移动应用开发的成本。

3 云计算对移动学习的支持

云计算对移动学习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3.1 降低了对移动学习设备的要求

移动学习的发展和普及受到移动学习设备的制约。传统情况下,需要移动设备具有较高性能,而在云

计算模式下,系统的运行、数据的存储、处理都将

在云服务器上进行,其强大的分布式处理能力能够

完成移动学习的数据处理任务,作为移动设备只需将结果呈现,完成了由“胖客户端”转向了“瘦客

户端”的转变。由于所有的数据处理都在“云”上

进行,学习者只需通过浏览器便可通过相应的操作

完成信息处理,无需特别的硬件系统支持,对移动

设备除运行浏览器本身所需的性能要求外,无需别

的数据处理要求,这样普通的智能手机就可以胜任。

3.2 建立共享云平台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教育领域信息化的一大弊端是各自为政,普遍现

象是学校甚至院系各自建设自己的计算中心,购买

自己的服务器,建立独立的机房,配置相应的技术

人员,造成大量IT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如果利用云计算建立共享平台,共享软硬件资源,使得校内、校外具有统一教育云应用,将彻底改变传统配

置的格局,不再需要购买大量的服务器,减少在教

育基础设施上的被动重复投资,减轻资金压力。云

计算与教育整合实现了教育信息的融合,通过网络

服务提供资源共享,从而使教育资源得以最大限度

的整合和利用。

3.3 支持远程教育平台的移动学习

中国的远程教育由于覆盖范围广、参与人数多、

经济条件所制约而遇到了诸多困难,现有的远程教

育系统具有对硬件要求高,教学资源重复建设问题

严重,系统扩充能力弱,对客户端运行要求高等难题,无法为移动学习提供有效的后端支持。而基于

云计算技术构建的远程教育系统能够发挥云计算的

特点,有效统筹软、硬件资源,共享教育教学资源,提供强大的远程服务能力,不再强调高性能的服务器,而由许许多多普通的服务器组合成“云”来提

供高性能的服务,为远程教育的移动学习提供坚实

的后盾[3]。

3.4 云计算能够为移动学习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服务

信息化教学已经在各高校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

学校注重对教学信息的存储。对于学生,需要浏览

校园内共享各类教学资料如论文、课件、作业等,

并将其存储在相应的设备上;对于学校,需要高效、安全地对各类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管理,并将信息

的使用和快速访问相结合,这样就需要利用云计算

技术建立数字化资源共享和管理平台。通过云存储

服务满足教师和学生对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

资源共享存储和访问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

解决移动学习资源共享和存储安全的问题。

3.5 通过云计算构建移动虚拟社区

云计算下,所有资源都整合在“云”上,教师和

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自由创建虚拟社区,构建虚

拟学习环境,既可以开展网上教学讨论,也可以开

展协作学习。由于这些虚拟社区是基于云计算的,

资源更加丰富多彩,可以让虚拟社区变得更真实。

4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现实应用

云计算下的移动在线教育,例如“一起作业网”,是基于互联网的在线作业和专项应试练习等系统的

学习功能的网站。对移动端提供了全平台的支撑,

它与课堂教学同步,提供了大量的英语练习试题;

通过游戏化的学习形式,采取有效奖励的方式,能

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与玩结合,在潜移默

化中提高了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

云计算下的即时课堂反馈系统,例如“Mentimeter”,教师可以在Mentimeter向学生提问,然后可以通过手机、平板和其他的移动设备获

取实时的反馈。其用户界面友好,非常容易使用,

可做多项选择题、问答题、投票、量表题等,此外

还具备资源库功能,对所有的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处理。

播客技术,是数字广播技术的一种,它的英文是Podcast,由Podcast构建的网站其本质是基于云计算技术。教师和学生通过基于Podcast网站共建、共享教学资源。教师可在Podcast上发布自己课程

的计划安排、教学视频、案例、材料等,供学生订阅。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订阅Podcast节目,当有

资源更新时,Podcast将会把新资源推送给订阅者,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可以浏览、学习。

5 结语

云计算将硬件、软件、平台等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通过互联网服务进行呈现,具有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按需服务、廉价等特点。在当代,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背景下,应在对云计算研究的基础之上将其进一步应用于教育领域,充分发挥其在移动学习中的优势,真正实现随时随地、按需订制的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杨建伟.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3-45.

[2]孙建华.未来计算在“云端”—浅谈云计算和移动学习[J].现代教育技术,2009

(8):60-63.

[3]王杰.开放大学移动学习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7):5-7.

移动云计算服务端技术-课程学习总结

移动云计算服务端技术-课程学习总结 一、基础知识点 1.1 云计算与移动云计算 1)定义 云计算:硬件和软件都是资源并被封装为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按需访问和使用。 移动云计算:移动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基础设施、平台、软件等工厂资源或者服务交付与使用。主要技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web技术寻址和定位。 2)特点 云计算特征:(大规模、高可用、可压缩、高性能)网络是云计算的基础,用户一般只享用资源,而不参与,做海量信息处理,虚拟化技术如武器,存储设备和其他硬件统一添加修改和删除任一节点,不会导致数据中断和数据丢失。 3)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主机(mainframe) 第二阶段:个人电脑(PC) 第三阶段:局域网(Network) 第四阶段:因特网(Internet) 第五阶段: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 第六阶段: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4)典型的云计算服务模式 IAAS基础设施层服务:海量数据存储,云安全,虚拟化,管理平台。 PAAS平台层服务: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服务总线,工作流控制。 SAAS应用层服务:web开发、管理提供服务。

1.2 云计算服务端概述 1)云计算服务端和客户端 服务端:复杂计算,海量存储,数据处理,消息推送,LBS服务。 客户端:产品展示,信息查询,简单计算,简单存储。 2)云计算服务端的定位和关注点 服务端:功能模块实现。 客户端:要求的功能和用例。 1.3 云计算服务端架构 1)云计算服务端的分层架构 IAAS基础设施层:虚拟的IT资源。 PAAS平台层:运行应用平台。 SAAS应用层:各类互联网应用软件和系统。 2)云计算服务端的各个层的定位和特点 IAAS基础设施层:以IT资源为中心,包括经过虚拟化的硬件资源和相关管理功能的集合。包括了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内部管理和资源管理优化。 PAAS平台层:以平台软件和中间件为中心,包括通用性和可复用性的软件资源集合。满足应用层可伸缩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IAAS应用层:云上应用软件的集合,构建在基础设施层提供的资源和平台层提供的环境之上,通过网络交付给用户。 1.4 业界主流厂商的云计算产品及解决方案 微软:云+端的组合,以云为中心,用户便捷的使用各种终端访问。 运营模式:微软运营、伙伴运营及客户自建 典型特点:即“软件+服务”、平台战略和自由选择。 部署类型:公有云和私有云。

移动云计算方向-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 移动云计算方向 一、培养方向 专业方向:软件工程(移动云计算方向) 培养方式:全日制双证(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培养地点: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苏州) 二、培养目标 云计算是一种动态扩展的计算模式,通过网络将虚拟化的资源作为服务提供。通过技术创新及服务模式创新,云计算产业日益成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新兴领域的重要支撑,云计算所带来的低成本、灵活、快速部署与交付等特性为新业务的产生与拓展提供了可能。 移动互联网领域,移动终端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3G技术的普及,中国手机上网用户已经突破3亿,而且仍将不断上升,这也带动了移动应用市场的迅速成长。同时,在企业级的商务应用中,随着信息化应用场景的持续完善,移动应用通过广泛的产业链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将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变革。实现这些大量创新移动终端应用的关键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结合,企业对于既掌握移动应用开发,又能掌握云计算技术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成为未来的需求热点。 软件工程移动云计算方向将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软件工程、人机交互相结合,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国际化软件工程硕士人才。通过一年的软件工程基础课程和移动云计算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1-2年的企业项目训练和论文写作,达到毕业后能够遵循规范的软件工程思想,熟练掌握最新的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可靠的云计算及移动应用产品。 三、课程体系与优势 1)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包括移动云计算导论、移动云计算服务端技术、虚拟化技术、软件过程与管理等。专业选修课包括iOS 平台开发移动云计算开发,Android平台移动云计算开发,Linux内核与Android架构分析,高级程序设计工程实践等。 从入学开始,就强调将实践转化为各种形式融入课程之中,让学生在学习每一门课程的同时,得到实践运用的锻炼,并及时得到老师的指导,从而打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基础。为业界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 2)培养优势 软件学院与工信部移动云计算教育培训中心联合多家IT知名企业,投入高端服务器,共建多功能型的联合实验平台,聘请资深云计算架构师与学院资深教授共同组成指导教师团队,专门开设“云计算应用开发实践”课程,将真实的企业项目嵌入实验室平台,由企业派遣工程师亲自指导学生进行开发,为企业培养和选拔移动云计算方面的专业人才。 为学生设计“在校期间全程职业发展规划”,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咨询、职业测评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学生获得职业生涯起步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搭建学生与行业之间的桥梁,拓展选择机会,奠定职业生涯成功的第一步。

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各界已经达成共识特别是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进步移动设备的成本价格日

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各界已经达成共识。特别是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进步,移动设备的成本价格日趋降低,这为移动设备的普及奠定了更好的基础,这也使得我国家移动设备用户大幅增长。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2012年我国移动设备销售量累计超过10亿部(台),移动互联网发展环境渐佳。 尽管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缺乏盈利方式的问题却逐渐显露出来。由于移动设备屏幕小、移动流量昂贵等问题,移动互联网的广告盈利模式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用户面对这类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最优考虑就是卸载。 根据《2013-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调研显示:85%以上的用户在遇到广告展示的应用后都会把应用卸载(新浪微博等除外)。这也就是说,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第三方广告给用户的体验是极差的,更重要的是给用户遗留了不可信的坏印象。 当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格局逐渐稳定,移动互联网的投资热情也逐渐减退,盈利模式缺失开始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游戏会是移动互联网突破盈利模式缺失的重要突破口吗?最近的微信传言已经开始内测游戏了。显然,作为移动互联网第一阵营排头兵在迟迟找不到盈利模式之后,也选择进入游戏领域。但能否成功还有待观察。但是从其他手游公司的发展来看,微信要取得成功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但是对于小公司却依然存在推广以及产品更新速度快等问题,耗费巨大。 移动电商其实是移动互联网实现盈利最简单的方式,但是前面说到的移动设备屏幕小、移动流量费用昂贵的问题也制约了它的发展。如果你想在淘宝购买一件衣服,需要消耗100M 的流量吗?其实这是很昂贵的。更何况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电商企业都没有公布移动电商的

基于上下文感知的移动计算应用

基于上下文感知的移动计算应用 李玲玲,高 新 (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摘 要:移动计算由最初简单的单一实体计算逐步发展到网络协同计算,而最新的发展方向则是可以对环境自适应 的智能感知计算。从上下文感知的角度研究了移动计算的基本方法,并通过近似选择、语境自动重构、语境信息和命令以及上下文触发动作对基于上下文感知的移动计算进行了结构建模和运行仿真,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智能移动计算结构。 关键词:上下文感知;移动计算;近似选择;重构;上下文触发 中图分类号:T P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1)06-0017-02 作者简介:李玲玲(1984-),女,安徽合肥人,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技术;高新(1986-), 男,安徽淮南人,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技术。 0 引言 移动计算不会发生在单一的地点、单一的上下文中,而是跨越了众多的情境和地点,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家里、机场、宾馆、教室、商场、公共汽车等。用户可以通过无线便携机访问计算资源,并通过固定设备和计算机连接到本地网络。这种新兴计算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断变化的执行环境。任务处理器、用户输入输出设备、网络容量、网络连接以及成本都会随时间和地点的改变而改变。 1 上下文感知计算 移动分布式计算的关键就是要利用不断改变的环境信息。而这些改变的环境要有能够在运行中感知上下文信息的新的应用类。上下文感知软件根据位置来适应用户需求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的事情。一个具有以上能力的系统能够检查计算环境并且对环境的改变做出反应。 上下文3个重要的方面是:你在哪里,你和谁在一起以及关联的原因。上下文涉及的不仅仅是用户的位置,因为其他相关因素也是移动的、不断改变的。上下文包括照明、噪声水平、网络连接、通信费用、通信带宽甚至是社会状况。我们正在研究使用PA RCT AB,它利用红外线蜂窝网络进行通讯。T ab 充当图形终端,大多数应用程序运行在远程主机。1.1 近似选择 近似选择是一种用户接口技术,强调临近的目标物体 或使定位目标更容易被选择。一般来说,近似选择涉及两 个变量:/轨迹0和/选择0。用户界面自动默认轨迹到用户的当前位置。 至少有3类定位目标选择使用这种技术。第1类就是需要协同定位使用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第2类是与你发生相互作用对象的集合。第3类是地点的集合。 位置信息可用于权衡附近打印机的选择。打印中近似选择所需要的3个方面:打印机的名称、打印机的地点以及与用户的距离。接口涉及的问题是如何浏览这个包含更多地点信息的对话框。比如说,浏览是应该按照名称的字母顺序还是应该按位置排序。表1表示的是(a)按名称的字母顺序排列;(b)近似排序;(c)按照附近强调的打印机字母顺序排序;(d)按照近似选择的字母顺序。 表1 UI Techniqu es for Proximate Selection Nam e Room Distance caps 35-2200200ft claudia 35-210830ft perfector 35-230120ft snoball 35-2103100ft (a) Distan ce Name Room 20ft perfector 35-230130ft claudia 35-2108100ft sn ob all 35-2103200ft caps 35-2200 (b)Nam e Room Distance caps 35-2200200ft claudia 35-210830ft perfector 35-230120ft snoball 35-2103100ft (c) Distan ce Name Room caps 35-2200200ft claudia 35-210830ft perfector 35-230120ft s noball 35-2103100ft (d) 1.2 语境自动重构 重构就是添加新的组件移除已存在组件的过程,或者改变组件之间的联系。如何利用上下文才能够带来不同的系统配置以及如何适应这些配置是上下文感知系统的

移动云计算专业介绍

移动云计算简介移动云计算是在谷歌提出云计算概念这是一个美丽的网络应用模式的升华,通俗讲就是将云计算概念应用到移动互联网上。目前在国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率先提出这一产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移动云计算专业简介一、概述北航软件学院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北京市政府、联想集团、Adobe、中国云计算联盟、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望京科技创业园、宏达电HTC和多普达Dopod(拥有全球Google Android和Microsoft Windows Mobile最大的市场份额)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开设全国第一个“移动云计算”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努力将北航软件学院打造成为中国移动应用开发领域的“黄埔军校”。学生将学习云计算、移动开发、软件服务、软件工程相关理论与技术,并必须参与完成至少一款商业级应用软件服务产品设计和开发。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军计算服务端和各类终端技术开发能力的实用型工程师及移动项目管理高端人才。目前本领域人才需求极度缺乏,学生毕业后可保证高薪就业。根据2010年洽谈的用人单位需求和薪酬情况,具有项目实战经验的移动云计算人才,严重供不应求。预计平均初始月薪将达到8000元人民币。大型企业直接定制,银行全额贷款,零风险、零投入获得名牌大学硕士学位并高薪就业,从此改变您的人生。专业前景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结合,催生新的巨大的产业机会!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无疑是当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最热门的话题。当移动互联网产业与云计算技术结合,移动云计算成为IT行业炙手可热的新业务发展模式。2009年7月ABI Research的一份关于移动云计算的研究报告,提到云计算不久将成为移动世界中的一股爆破力量,最终会成为移动应用的主导运行方式,引起了投资界以及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由于拥有开放的技术接口、分布式的计算理念,超强而又灵活的处理能力,云计算正在被人们所接受。我们看到,经过了一年多的市场培育期,人们将注意力逐渐从对云计算的技术特点和业务模式的分析转向其业务所提供的可用性与响应速度。借助于移动云计算,Google的手机导航系统,手机语音搜索系统以及Android平台上的各种服务的表现已经让人赞叹不已。美国Apple公司的市值最近超越了Microsoft的市值,Apple公司被世界上公认为最有创意的最有价值的IT公司,其CEO Steve Jobs也被认为是最近10年来最明星的CEO,也证明了移动云计算的重要性。我国投入了万亿规模的3G网络的成功也一定必须依赖于类同Apple AppStore这样的移动云计算的成功。根据ABI Research的最新预测报告,2008年全球移动云计算用户数量为4280万,占全球手机用户数量的1.1%。未来5年移动云计算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2014年全球用户数量将达到9.98亿,占全球手机用户的19%,每年能够以30-50%的速度发展。移动云计算市场巨大,发展迅速,人才缺口极大!2009年中国各大运营商获得3G 牌照,标志着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利用移动云计算的各种无线互联网的服务也将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对无线互联网各类服务的大量使用又将反过来进一步推动“移动云计算”市场与技术的发展,这势必会引发市场对此领域技术人才的极大需求。据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预计,3G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后,按目前的培养速度,“移动云计算”人才需求缺口将达百万。2010年8月,共青团中央和中国移动联合启动“移动应用商场百万青年创业计划”,预示着一个“移动开发”时代的来临,而目前主流“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还不能直接开发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移动云计算”正是解决这一巨大产业需求的精准定位专业,而目前国内还没有基于“移动云计算”的专业教育和培训机构,这正是同学们的机遇所在。培养目标n 培养具有云计算服务端和各类移动终端技术开发能力的实用型软件工程师;n 在Adobe 的全力支持下,培养基于云计算服务端和各类移动终端的UI/UE、界面设计、RIA开发等实用型美工设计师;n 培养移动云计算领域的项目管理高端人才(并与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建设课程体系中)将云计算技术、3G技术、应用服务技术等结合,培养“高层次、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的具有实战经验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通过一年的软件工程基础课程和移动云计算核心

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

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移动数据库逐步走向应用,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中移动数据库更显示出其优越性。本文研究了移动数据库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了移动数据库在应用中关键点,并指出了移动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有的基本功能。 1. 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的发展现状 数据库技术一直随着计算的发展而不断进步,随着移动计算时代的到来,嵌入式操作系统对移动数据库系统的需求为数据库技术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嵌入式移动数据库技术目前已经从研究领域逐步走向广泛的应用领域。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对移动数据实时处理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嵌入式移动数据库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从而被学界和业界所重视。 2. 移动计算与嵌入式移动数据库 移动计算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它使得计算机或其他信息设备在没有与固定的物理连接设备相连的情况下能够传输数据。移动计算的作用在于,将有用、准确、及时的信息与中央信息系统相互作用,分担中央信息系统的计算压力, 使有用、准确、及时的信息能提供给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需要它的任何用户。 所谓移动数据库是指支持移动计算环境的分布式数据库。由于移动数据库系统通常应用在诸如掌上电脑、PDA、车载设备、移动电话等嵌入式设备中,因此,它又被称为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系统。 移动计算环境比传统的计算环境更为复杂和灵活。计算平台的移动性、连接的频繁断接性、网络条件的多样性、网络通讯的非对称性、系统的高伸缩性和低可靠性以及电源能力的有限性等因素对移动数据库的性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移动技术的发展必将对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的发展起强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的发展也能促进移动计算的广泛应用。 3. 嵌入式移动数据库在应用中的关键 移动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解决好数据的一致性(复制性),高效的事务处理,数据的安全性等问题。 3.1 数据的一致性 移动数据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移动终端之间以及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是一种弱连接,即低带宽、长延迟、不稳定和经常性的断开。为了支持用户在弱环境下对数据库的操作,现在普遍采用乐观复制方法(Optimistic replication 或 Lazy replication)允许用户对本地缓存上的数据副本进行操作。待网络重新连接后再与数据库服务器或其他终端交换数据修改信息,并通过冲突检测和协调来恢复数据的一致性。 3.2 高效的事务处理 移动事务处理要解决在移动环境中频繁的、可预见的拆连情况下的事务处理。为了保证活动事务的顺利完成,必须设计和实现新的事务管理策略和算法。 1)根据网络连接情况来确定事务处理的优先级,网络连接速度高的事务请求优先处理。

中国移动5G+揭秘云计算习题库

单选题 1、单选-云计算的一大特征是(),没有高效的网络云计算就什么都不是,就不能提供很好的使用体验 A、按需自助服务 B、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 C、资源池化 D、快速弹性伸缩 2、单选-要使端口组到达其他VLAN上的端口组,必须将VLAN ID设置为() A、80 B、4095 C、8080 D、3306 3、单选-对于公有边缘节点,通常以()的形式部署于() A、小型数据中心,地市及以下的自有机房 B、大型数据中心,公有云机房 C、大型数据中心,私有云机房 D、大型数据中心,地市及以下的自有机房 4、单选-对于公有边缘节点,边缘连接网元和边缘云()置于同一机房,()放置于不同机房 A、不可以,可以

B、不可以,不可以 C、可以,可以 D、可以,不可以 5、单选-对ANSIBLE框架下包含的几个模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nnetcion plugins:负责和被监控端实现通信 B、playbook:剧本执行多个任务时,非必须可以让节点一次性运行多个任务 C、hosinventory:借助于插件完成记录日志邮件等功能 D、各种模块核心模块、command模块、自定义模块 6、单选-Saltstack 是基于什么语言开发 A、c++ B、java C、PHP D、Python 7、单选-Linux返回上一级目录使用那条命令(C) A、cd B、cd . C、cd .. D、cd …

8、单选-Nova-scheduler创建和迁移虚拟机时,通过两个步骤选择合适的节点创建和迁移虚拟机,这两步中第一步是过滤(filter),第二步是() A、随机选择(random) B、权重计算(weighting) C、选举(election) D、投票(vote) 9、单选-Raid5需要至少几个硬盘组成的磁盘阵列 A、1 B、2 C、3 D、4 10、单选-()指的是降低运维开销,实现IT的敏捷交付,实现企业业务的自动化交付,是IT可以更加关注业务的本身。 A、简单化 B、平台化 C、服务化 D、专一化

移动计算复习资料

1.移动计算基本概念 ○1指节点处于移动状态下或非预定状态下的网络计算技术; ○2移动计算是使人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运动过程中能够不间断地访问网络服务(数据)的技术的统称-ACM; ○3利用移动终端通过无线和固定网络与远程服务器交换数据的分布计算环境。 2.移动计算主要研究内容 ○1关键技术:移动计算机制、情景感知、移动计算环境、应用任务迁移方法、移动计算软件支撑平台、移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2核心内容:情景认知建模方法、服务自发发现与资源自适应管理策略、用户任务无缝主动迁移方法、面向普适服务的移动应用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移动设备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无线网络技术、移动安全、移动数据管理、人机交互技术、移动商务。 ○3未来五大关键:移动支付、手写笔重生、企业业务、广告业务、语音业务 3.应用领域 ○1信息访问设备:掌上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穿戴计算机、传感器节点、智能家电、智能玩具 ○2军事应用:穿戴计算机(实施快速作战指挥与控制、实施战场侦察探测、作战信息处理、广泛地应用于各兵种);传感器网络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战场观测与监视、敌方侦察、目标跟踪与分类、核生化攻击检测、有害物质(气体、液体、辐射等)检测、战场可视化、导向系统)。 ○3民用应用:智能交通、智能手机、穿戴计算机、传感器网络 其中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城市交通(高速公路车辆监测、交通状况监测、停车场位置导引、车辆识别);健康医疗(医疗检测与诊断、医疗设备联网、病人状况监测、人体内部情况监测);商务应用(商场保安监测、交易过程监视、工厂内部监视);家庭应用(网络家电监控、家庭保安、儿童监护、智能玩具);环境监测(农田环境监测、土壤监测、气候监测、水文监测、森林火灾观测) 4.环境模型 MH:Mobile Host 移动主机FH:Fixed Host 固定主机 MSS:Mobile Support Station 移动支持站 5.简述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思想 OFDM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其主要思想就是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各子载波并行传输。尽管总的信道是非平坦的,即具有频率选择性,但是每个子信道是相对平坦的,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的是窄带传输,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应带宽。OFDM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消除或减小信号波形间的干扰,对多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不敏感,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可实现低成本的单波段接收机。

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

无线网络发展状况 计算机通信分两种: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包括卫星,微波,红外等等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技术可以非常便捷地以无线方式连接网络设备,人们可随时、随地、随意地访问网络资源。在推动网络技术发展的同时,无线局域网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本文分析了无线局域网的优缺点极其理论基础,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阐述了无线局域网的体系结构,探讨了无线局域网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以太网无线局域网扩频安全性移动IP 一、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局域网络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尽管目前无线局域网还不能完全独立于有线网络,但近年来无线局域网的产品逐渐走向成熟,正以它优越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在网络应用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无线局域网是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专业角度讲,无线局域网就是通过无线信道来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并实现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宽带化。通俗地讲,无线局域网就是在不采用网线的情况下,提供以太网互联功能。 广阔的应用前景、广泛的市场需求以及技术上的可实现性,促进了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完善和产业化,已经商用化的802.11b网络也正在证实这一点。随着802.11a网络的商用和其他无线局域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局域网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无线局域网概述 无线网络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50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陆军研发出了一套无线电传输技术,采用无线电信号进行资料的传输。这项技术令许多学者产生了灵感。1971年,夏威夷大学的研究员创建了第一个无线电通讯网络,称作ALOHNET。这个网络包含7台计算机,采用双向星型拓扑连接,横跨夏威夷的四座岛屿,中心计算机放置在瓦胡岛上。从此,无线网络正式诞生。 1.无线局域网的优点 (1)灵活性和移动性。在有线网络中,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网络位置的限制,而无线局域网在无线信号覆盖区域内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无线局域网另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于其移动性,连接到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可以移动且能同时与网络保持连接。 (2)安装便捷。无线局域网可以免去或最大程度地减少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的局域网络。

移动计算考试重点1

******第一章**************** ●ISO七层参考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网络节点之间建立、管理和释放物理连接; 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物理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比特。 ●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数据链路层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 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包;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的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主要功能: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为数据在 节点之间传输创建逻辑连接;实现网络互连功能。 ●传输层主要功能:向用户提供可靠端到端(end-to-end)服务;处理数据包错误、数据 包次序,以及其他一些关键传输问题;传输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是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中关键的一层。 ●会话层的主要功能:负责维护两个节点之间的传输链接,以便确保点-点传输不中断; 管理数据交换。 ●表示层的主要功能: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数据格式变换; 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 ●应用层的主要功能:为应用程序提供了网络服务;应用层需要识别并保证通信对方的可 用性,使得协同工作的应用程序之间的同步;建立传输错误纠正与保证数据完整性的控制机制。 ●对OSI参考模型的评价:层次数量与内容选择不是很好,会话层很少用到,表示层几乎 是空的,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有很多的子层插入;OSI 参考模型将“服务”与“协议”的定义结合起来,使得参考模型变得格外复杂,实现困难;寻址、流控与差错控制在每一层里都重复出现,降低系统效率;数据安全性、加密与网络管理在参考模型的设计初期被忽略了;参考模型的设计更多是被通信的思想所支配,不适合于计算机与软件的工作方式;严格按照层次模型编程的软件效率较低。 ●对TCP/IP参考模型评价:在服务、接口与协议的区别上不很清楚,一个好的软件工程 应该将功能与实现方法区分开,参考模型不适合于其它非TCP/IP协议族;TCP/IP参考模型的主机-网络层本身并不是实际的一层;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划分是必要和合理的,但是TCP/IP参考模型却没有做到这点。 ●无线通信通常影响OSI中的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物理层:无线系统中 关键资源是无线频谱,物理层重点是设计如何有效利用频谱资源的调制、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信号检测等技术。链路层:重点是如何在时间上、频率上或空间上共享频谱,其中MAC层协议的设计尤为重要。网络层:重点是路由和服务质量。 ●跨层设计的思想就是使任意两层之间能够互相提供和利用有用信息。 ●自适应是跨层设计的核心思想,所谓自适应就是指协议栈能够分析和提取所需信息,并 根据这些信息做出正确反应的机制,它既包括协议栈的上层对下层变化的自适应,也包括下层对上层要求的自适应。 ●移动计算:是一种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在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不间断访问数据的能 力。 ●游牧计算:人们在不同的地点要求连续同样的工作,这些地方是固定的工作场所,在移动 过程中不要求工作.工作环境:计算机+ 互联网 ●普适计算又称普存计算、普及计算(英文中叫做pervasive computing或者Ubiquitous computing)这一概念强调和环境融为一体的计算,而计算机本身则从人们的视线里消

移动计算技术

063815移动计算技术32学时/2学分英文译名: Mobile Computing Technology 适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理论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移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若干移动计算典型案例,重点掌握无线网络MAC协议原理以及移动自组网和无线Mesh网的基本组成、 结构、原理、相关协议以及实现与应用,为后续学习和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预备知识或先修课程要求:计算机网络 教学主要内容以及对学生的要求: 要求学生应预先学习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信等相关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的 演变、移动计算技术概论、通用计算技术简介、无线网络MAC协议原理、移动自组 网、无线Mesh网、下一代无线Internet、移动计算的仿真技术以及移动计算的典型应 用案例等。 内容摘要: 移动计算技术是随着无线网络、移动网络以及移动设备的发展而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技 术提升,主要解决不同网络的接入和无缝计算;它是分布式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与 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以移动性为特征的新的计算和问题求解规范,是 下一代分布、移动、开放环境中的工程系统模型,是目前的一个学术研究热点,并在 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本课程主要对以上内容进行概念性介绍,使学生了解计

算技术的演变过程,把握信息技术的未来。同时,本课程将系统讲解移动计算的基础 理论、系统结构、关键技术和方法,并描述了移动计算多个应用案例。此外还对与移 动计算相交叉的移动自组网技术、无线Mesh网技术、穿戴计算技术、和移动计算仿 真技术作了详细讲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移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熟悉若干移动计算典型案例,为后续学习和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考核方式: 总成绩(百分制)=平时成绩(10%)+实验(10%)+口头报告(30%)+大作业(50%)。 平时成绩根据上课出勤情况和课堂参与度评定;课程讨论要求每名学生作口头报告并 提交PPT,根据报告难度和质量评定成绩;课程结束时,每名学生需将自己研究方向 与移动计算技术相结合,撰写一个完整、可行的研究计划,根据完成质量评定成绩。课程主要教材: 无. 主要参考书目: [1]《移动计算技术》徐明、曹建农、彭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 [2]《GloMoSim网络仿真-从入门到精通》高振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5 [3]《普及计算》[德]Uwe Hansmann, Lothar Merk 等(著),英春、孙沛(译) 清华大 学出版社2004-1 [4]《Mobile Computing》Chander Dhawan 世界图书出版社1997 [5]《下一代无线因特网技术:无线Mesh网络》方旭明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5 [6]《Ad Hoc移动无线网络》王金龙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5

移动云计算服务端技术-考试总结

1.云计算:硬件和软件都是资源并被封装为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按需访问和使用。 2.移动云计算:移动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基础设施、平台、软件等工厂资源或者服务交付与使用。技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web 技术寻址和定位。 3.云计算特征:(大规模、高可用、可压缩、高性能)网络是云计算的基础,用户一般只享用资源,而不参与,做海量信息处理,虚拟化技术如武器,存储设备和其他硬件统一添加修改和删除任一节点,不会导致数据中断和数据丢失。 SAAS 软件服务、P aas 基础平台层、I aas 基础设施曾 4.移动云计算服务端功能:存储、计算、管理和应用,是云端基于云计算搭建的平台式系统。 5.云计算系统组织方式:云架构通过虚拟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的方式整合软件和硬件通过网络将服务交付给用户。 6.云架构三个层面:(后面更详细) 1) 基础设施层:虚拟的IT 资源 2) 平台层:运行应用的平台 3) 应用层:各类的互联网应用软件和系统 7.基础设施层:经过虚拟化后的硬件资源和相关管理功能的集合(计算、存储、网络)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内部管理,操作流程自动化和资源管理优化。 8.平台层:平台软件和中间件为中心,通用性和多用性软件。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 9.应用层:云上应用的集合。 10.关键技术:基础设施层、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关系型数据库NOSQL 中间层:分布式技术、并行处理、应用服务器MapReduce 展示层:J avaScript、C SS、si lverlight 管理层:账号管理、安全管理 11.技术体系: 1) 体系结构:以构件、构件之间的关系、构件与环境之间的基本组织结构 2) 虚拟化技术:基础设施技术,完成一对多的处理 3) 操作系统:控制盒管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 4) 分布式文件系统:D FS、存储于网络平台 5) 海量数据分析和处理;MapReduce、非关系系统数据库NoSQL 6) 云管理技术:维护管理调度、资源性能的技术 7) 云安全技术:虚拟化可信技术、存储技术、计算安全 12.云计算关键技术体系:由体系结构、虚拟化、海量存储、云调度、云计算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云安全和 系统管理等几部分组成。(选择题) 13.云计算体系按功能模块划分:最下面两层属于硬件管理部分,主要是设备提供商和数据中管理负责的内容; 中间三层属于系统管理部分,主要是服务提供商负责的主要内容,其将面向用户的服务和面向资源的需要联系起来并躲闪管理,最上面一层是用户服务部分。(云体系) 14.云计算平台架构概述:通过虚拟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的方式整合硬件和软件资源,并通过网络将服务交付, 包含基础设施、平台和应用。 IAAS——基础设施层,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GFS/Bigtable HDFS/HBASE PAAS——平台层,提供开发、运行和管控环境。W eb(J2EE)MapReduce。 SAAS——应用层,web 开发,提供服务。 15.虚拟化包括三个方面:基于设施虚拟化(存储和网络)、系统虚拟化(服务器和桌面)、软件虚拟化(语言和应用程序)。 16.虚拟化的分类:硬件仿真、全虚拟化、半虚拟化、硬件辅助虚拟化、操作系统虚拟化。 17.分布式计算: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部分,然后把这些问题分配多个计算机进 行处理,最后把计算结果综合起来。 18.分布式网络存储技术:是将数据分散的存储于多台独立的机器设备上,分布式网络存储系统采用可扩展系统 结构,利用服务器定位存储和多台存储服务器分担存储。 19.虚拟化技术:指计算机元件在虚拟的基础上而不是真实的基础上运行。

移动通信网络云计算的设计和实现讲解学习

2011 08-30 移动通信网络云计算的设计和实现 1 通信行业的新要求 纵观当前我国信息产业,3G无疑是今年最大的亮点,随着3G市场的启动,移动互联网产业将成为亟待开拓的市场,移动搜索、无线社区、手机视频等都可能成为3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为此,广大传统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发力,进军移动互联网市场,以期在"3G元年"跑马圈地,抢占市场。对于云计算给产业带来的变革,首先,云计算打破了传统的IT产业格局,但目前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链分工,传统的设备提供商正利用云计算广泛地进入服务领域;其次,现有云计算解决方案呈现封闭、私有、定制化的特征,国际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云计算开源项目非常活跃;再次,互联网服务商,如谷歌和亚马逊等,他们在云计算方面领先于传统的设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对于云计算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他认为,首先需要做互操作和标准化的工作,如果没有一个国际标准或者一些事实标准,用户从一个云平台迁移到另一个云平台将面临很大的困难;其次,运营商的管理模式也要相应变化,云计算强调的是集中资源形成资源共享,运营商如果想打造一个云计算平台,必须建设一个统一的资源池,将其与未来的应用协调在一起,形成对最终用户的服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各业务平台采用的外购软硬件类型各异,对于外购件异常带来的业务中断、系统故障等问题较难控制和规避;各厂家业务平台提供的操作维护手段不同,需要运营商培训大量的技术人员熟悉各种维护系统,加大了维护成本的投入;业务平台独立建设,不同地域、不同业务的处理能力严重负载不均,投资建设的硬件资源利用率不高。 从理论上分析,无论是何种业务,其处理逻辑都仍然属于应用程序范畴,任何应用程序都可以简单归纳为计算模式+存储模式+通信模式的集合。为带来有弹性、容量无限的系统,一般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在同一机器上部署单一业务的多模块或者选择性地部署多个业务;二是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统计性复用资源。前者对业务程序的依赖度很高,需要相互之间互不影响,对于同厂家同类型业务相对比较容易实现,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而虚拟化技术可以较好地隐藏资源复用和共享的实现细节,能最大程度地减小结构上与业务的耦合性。 当然,仅依靠虚拟化技术还不能完全做到业务级弹性的调用控制,文章在下一章节将重点介绍业务调度和虚拟化的完整解决方案。通过该方案移动运营商可得到: (1)业务按实际处理需要合理的获取计算资源。从而使运营商不用在提供某种业务服务之前就要做计算资源的预测,消除了事先投入的风险,使业务可以从小规模做起,随着需求的增加通过业务调度和虚拟化技术快速扩展业务占用的硬件资源。 (2)解决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业务不均衡问题。一方面可以在日常业务量相对较低的情况下通过减少硬件资源的占用降低电源损耗;另一方面可以在节假日或未预期到的业务峰值出现时通过扩大硬件资源占用来规避运营风险。 (3)提供了一种将大量移动网络资源对外租借的可能。计算资源虚拟化后,能以短时间为单位付费,租借方可按需申请使用计算资源。 2 业务调度和虚拟化方案 针对上述移动运营商的迫切要求,文章给出了一种将虚拟化与业务调度相结合的整体解决方案,其模型架构如图1所示。

移动云计算导论——企业云计算架构

?企业应用 ?网络平台 ?系统服务器?中间件 ?数据库 ?存储 ?虚拟化资源池 ?业务连续性(高可用性)?安全性 ?可管理性(ITIL) ?可扩展性 ?高性能 ?业务战略 ?IT战略 ?业务架构 ?应用架构 ?IT架构 ?流程架构 ?架构准则 ?组织架构 ?运维架构 环境:国家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经济环境。例如通胀,银行的贷款政策。竞争的策略。 业务: 组织:分析企业的管理架构,包括对人员的组织能力和流程的思路 文化:考绿本公司的企业文化,能不能吸引高精端人才。 从技术角度:IT行业环境,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STEP:面向2020年未来战略 社会趋势 人口增长 城市化 全球化 信息爆炸 十几年前,外企走进中国,现在,中国本土的企业发展起来,并走出去。比如思科,华为。 行业趋势 移动化 云计算将打破今天的计算和应用模式,同时创造出心地商业与服务模式。

公司收购与合并 内部重组 价值链升级Array新产品 新流程 未来的战略举措 战略发展方向 业务多元化 建立联盟 市场扩张 战略执行主线 企业经营管理 以客户为中心 云计算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创新,同时是商业模式的创新 重构业务模式 “新”运营商 全新的生态系统 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平台提供商or基础设施服务商or云应用提供商 云计算促进信息产业发展 intel定位为硬件芯片行业 打造城市云平台,成就服务新经济 业务战略决定CIO工作

结合企业将业务、管理与技术进行关联 结合企业战略 CEO view 99%认为技术有助于企业成功 科技创新与企业战略规划总方法论和阶段 核心分析框架模型:动成长企业达尔文架构 企业IT转型战略内容模型 从最佳实践角度来考虑,设计定位,到未来的规划架构。企业信息化驱动力:青岛科技商务园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核心成果 BATOG现状评估模型 云演进规划总体方法 产业园区云计算的整理架构设想 新一代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的商业化运营 企业业务流程和应用架构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服务和产品生命周期 云计算的战略角色 IT规划的过程(1) IT规划的过程(2) in detail:信息系统详细架构 AS-IS to-be 管理的三种模式 管理的分析模式 数字医疗应用即服务 智能汽车/交通即服务 物流/供应链可视化应用即服务 智能家居应用即服务 专题技术和管理的演进 传统架构→云架构 云计算和新一代数据中心 IT基础架构规划

移动计算论文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综述 崔婷婷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随着Internet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无线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也出现了许多的无线通信协议,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成为了当今的热点。本文对目前使用较广泛的蓝牙、802.11(WiFi)以及ZigBee分别进行了阐述。 关键字:无线通信; 蓝牙; WiFi; ZigBee Xxxx Cui Tingting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computer,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people have a great deman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a hot topic today. This paper describe the popular technology such as Bluetooth, 802.11 (WiFi) and ZigBee described. Keywor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luetooth; WiFi; ZigBee 引言 随着Internet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网络逐渐走入人们的眼帘,在有线网络技术已经发展成熟的今天,无线网络具有巨大的潜力。人们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在人和环境融为一体的模式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近年来无线组网通信发展迅速的原因,不仅是由于技术已经达到可驾驭和可实现的高度,更是因为人们对信息随时随地获取和交换的迫切需要,从而要去各种通信技术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无处不在”。在技术、成本、可靠性及可实用性等各方面的综合考虑下,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成为了当今的热点。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范围很广,在一般意义上,只要通信收发双方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并且传输距离限制在较短的范围内,通常是几十米以内,就可以称为短距离无线通信。接下来就目前使用较广泛的蓝牙、802.11(Wi-Fi)以及ZigBee分别进行阐述。 1蓝牙 蓝牙(Bluetooth)[1]是由爱立信公司于1994年首先提出的一种工作在2.4GHz频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