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练习题

思想品德练习题
思想品德练习题

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

一、课标透析

课标要求:(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

1、“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整体形象,”

2、“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3、“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相互帮助。”

二、单元内容介绍

1、单元地位:

本单元是初一下册教材的第一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学期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本单元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在上学期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变化和自身的成长,对自己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本单元,进一步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本单元的学习,也为后几个单元的学习做了铺垫。只有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才能做生活的主人,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我们知道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我意识的产生与迅速发展。中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评价水平提高,自尊心增强,强烈的成人意识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给予信任。但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完全成熟,学生的自我意识不稳定,有时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出现评价过高;当遇到失败时,又很快丧失斗志,产生自卑,失去自信。因此,帮助学生正确树立起自尊与自信,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是十分必要的。

2、主要内容:

本单元包括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和“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的主题探究活动。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包括三框内容:“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本课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什么是自尊,进而逐层分析自尊的表现,让学生明白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彼此尊重,使得青少年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包括三框内容:“我能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唱响自信之歌”。第一框“我能行!”主要是引导学生肯定自我,让学生体验自信的感受,区别自负、自卑和自信。第二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主要说明自信与成功的关系,自负和自卑使人远离成功。

第三框“唱响自信之歌”主要讲如何树立和增强自己的自信。

“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主题探究活动是通过“快乐人生三句话”来帮助学生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的实践活动。“太好了”就是遇事从正面来思考。“我能行的”就是自信、大胆、主动地承担自己的责任。“我能帮你吗”就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快乐人生三句话”正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本单元的要旨:自尊、乐观、自信、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在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使活动结果真正发挥作用。

三、学情分析

这一单元内容的设计是符合学生自身实际的需要的:

1、初一学生正处在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生理变化突出,身体成长快速,心理上开始寻找自己的位置,关注自我形象,自尊的需要非常强烈。人们总是通过评价标准的选择来获得较高的自我尊重水平,一般来说,人们都倾向于看重自己那些非常优秀的特点,而认为自己的那些缺点是无关紧要的。这就使得人们很容易出现对自身弱点的有意回避.这有碍于获得真正的自尊。研究证明,具有高自尊的学生比低自尊的学生在学业成就上倾向于为自己树立较高的标准。具有高自尊的学生均比低自尊者对自己的观点更加自信,更能影响别人,更不容易受别人的影响,从而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维护尊严,维护人格。所以,学习如何树立自尊,对于学生的品德与学业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2、初一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对自己的评价要么过高要么过低,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对待,以致于形成自负或自卑的心理障碍。而认识上的偏差带来行动上的偏颇,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出现狂妄、偏激、虚荣、焦虑、害怕困难、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识及作出恰当的评价,增强自己的自信。学生只有树立了自信之后才会获得成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

四、课的内容分析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

B、在掌握自尊含义的基础上,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C、懂得知耻是自尊的表现。

(2)能力目标

A、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

B、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缺点。

C、学会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A、不断地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

B、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被尊重。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自尊的理解,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他人。

教学难点:对尊重他人和人格概念的理解。

(三):课时建议

建议用4课时。用2课时让学生从多角度把握自尊的含义:在体验中感悟什么是自尊,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区别虚荣与自尊。用1课时让学生明白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的关系。用1课时讲解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彼此尊重,使得青少年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活动设计:

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导入:四幅图片(结合书本内容香港回归、北京申奥成功、神州五号上天、西气东输工程)讨论:回想起这些情景,你有怎样的感受?

根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这种尊严和欢乐是怎么样产生的?

目的:通过对系列历史事件的回顾来体会自尊心的满足带给人的快乐感受。

活动:自尊的人最快乐

找一找:让学生查找有强烈自尊者的典型事例或采访身边的有自尊心的人,发现有自尊的人才会快乐,自尊的人才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享受生活,引导学生走上树立自尊,获得快乐的

成功之路。

如:居里夫人、周恩来、童第周、爱迪生、华罗庚、等

举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尊重与被尊重是人的本能需要。

引出:自尊的概念:自尊即自我尊重,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自尊能使人体验到快乐与感动。

想一想:

当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或有很大进步时,我希望老师、父母_________。

当我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

当我给外地的游客指路,受到感谢与称赞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

说一说:在你的生活经历中,你觉得自己做的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你被人尊重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填一填:课本P5页活动设计,填写句子,体验自尊与快乐。

(可以选择其中的1、2项进行)

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自尊的存在,以及由自尊带来的快乐。每个人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只要自己尊重自己,就可以通过努力,赢得别人的尊重。

举例子:“耻辱戒指”

议一议:“耻辱戒指”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发?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知耻的人首先做到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努力改正它,是对自己良好形象的维护,是自我尊重的表现。(在分析事例时,重点分析坏事可以转变成好事,关键是如何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不足。对待自身的不足要敢于正视,要有勇气改正,这是对自尊的有力维护。)

智慧泉:对待自身的不足要敢于正视,要有勇气改正,这是对自尊的有力维护。你有哪些缺点呢?能否参照小明的方案将它们改造一下。

结合课本“帮小明制定改造方案”教师可在班上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为自己制订改造方案,然后在班内交流。

现有的缺点改造方案将拥有的优点

活动过程:①参照书中样子为每个同学印制一张表格。②组织学生填表。如果填写有困难,可以分小组讨论,然后再填写。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必要时要加以引导。

④填写完毕,学生展开讨论,在相互支持与鼓励中找到自尊。

讨论:P8页三种情景,你认为他们的言行反映怎样一种心理?

是虚荣的表现。中学生在追求自尊带来的满足时,常常会陷入虚荣的误区。虚荣的行为表现是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虚荣是扭曲的自尊心。

你能举出身边类似的事例吗?

通过活动多角度体验自尊的含义。

第一课第二框《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一:学习本课的重要性

本框是第一课第二框,在第一课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在第一框强调自尊的情况下,讲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启下;它为下一框彼此尊重作了铺垫,打下了基础。使学生理解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关心他人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尊重他人,形成自尊自重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心理。

知识、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懂得自尊,理解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学会换位思考,能

够与人为善,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三:学生学习方式:自学、互相讨论、换位思考。

教师教学方式:讨论式、启发式、情景演示。

四:教学构想

1)学生自学第一目“同样的自尊,同样的快乐”,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①你心目中的“他人”是谁?②畅想一下我们个人从小到现在自己在别人尊重下感到快乐的事情。

2)请两个同学表演一下:在公共汽车上由于人太多太挤的原因,一个人的脚踩在另外一个人的脚上。请同学们思考: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

3)又上述活动得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是我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然后出示挂图(书上第十页的四幅画的挂图),思考:假如你有下述经历,你会怪谁?

4)通过对挂图中四个人的做法,由学生分组讨论:怪谁?你会怎样做?小结: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我们必须自尊。接着再问: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自尊?(学生讨论)

5)小结:在平时的生活中,由于某些原因(如习惯、知识的局限性等)常常需要别人善意的提醒,更好地认识自己,然后把自己感受的再传递给他人,做到彼此尊重,相互接纳,共同在自尊中成长。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第一目同样的尊重同样的快乐

第二目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资源设计:教材、挂图、学生表演。

学生活动:表演、讨论。

教师引导:①引导学生思考从小到现在得到过哪些尊重?

②引导学生通过表演得到的启示。

点评:本课学习,通过学生自我感受、活动,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六:课堂反馈

1)生活体验:(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李三期中考试成绩有点不理想,心理非常害怕,担心父母责怪,但最终回到了家里,父母的反映使他大吃一惊,从此自信心倍增,他的父母表现是()

A)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但没有打他。

B)回到家里父母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

C) )回到家里父母问了考试情况,并询问他最近的情况,并鼓励他。

②小李和小王是七0三班的同学,并且他们的关系非常好,但最近一段时间由于班上的同学互相取绰号,小王和小李也被同学取了绰号,并且他们也在不自觉中喊了起来,两个人关系也逐渐疏远,后来,小王逐渐意识到这样的危害,改掉了,小李也意识到这样的危害,改掉了,两个人也好了。这说明()

A)哪个人尊重我,我就尊重别人,不尊重我,我也不尊重你。

B)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

C)取绰号无所谓,不会伤害同学之间的感情。

③小李的同学在一起聚会,他的同学都不抽烟,但他的一个同学的哥哥再一旁抽烟,有的同学劝他不在抽,他却说:“你们玩你们的,我抽我的,各不相干。”这说明()

A)这个同学的哥哥既尊重了自己,也尊重了他的同学。

B)这个同学的哥哥不懂得尊重他人,只尊重了自己。

C)同样的自尊,同样的快乐。

2)生活中的我

从儿时到现在,成长中或多或少有一点进步,自己的家人就会大加赞赏,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赞赏,如甘霖似雨露,滋润这我们的心田,使我们充满了做人的自豪与快乐。你还记得吗?

①请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你得体验。

②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七:板书设计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一)同样的自尊同样的快乐

(二)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认为在公共汽车上的表演活动可以使学生从情景中获得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学会相互尊重,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设问导入新框题教学:

80多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沃尔逊小镇来了一群饥饿的难民。当镇长杰克逊先生发放食品时,许多难民大嚼大咽,只有一个年轻人例外,,他对镇长说:先生,你送给我这么多好吃的,有什么活让我干吗?杰克逊笑了说,我只不过想给你们提供些帮助而已,哪里来的活让你做呢?但年轻人却没有领情的意思:不,先生,如果没有活做的话,我不会接受你的食物,真的,先生,我总得为你干点什么呀!但杰克逊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活可给这年轻人干,于是情急之中蹲了下来,让年轻人给他捶一下背。后来,年轻人被留下来了,杰克逊镇长把女儿嫁给了他。再20年后,这位年轻人成了世界石油大王,他的名字叫哈默。请问:石油大王哈默取得成功依靠的是什么?

哈默先生的成功,固然有许多因素,但他那种拒绝不劳而获的做法,却为他赢得了宝贵的自尊,而自尊却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古话说:“自尊比吃饭更重要”,“自尊是生命的衣裳。”还有句古话说:“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吃嗟来之食”这些话都道出了自尊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一个有志气的人,一定是个懂得自尊的人,一定是一个敢于善于维护自尊的人。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呢?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我们应该做到:1)维护人格最重要。

2) 自尊者豁达乐观。3)善于尊重他人。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人格呢?应该如何做一个能正确面对他人的态度和议论的达观者呢?又应该怎样尊重他人呢?这就是我们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要学习和探究的内容。

展开教学:

一、维护人格最重要

1、组织学生听故事谈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的重要性:

1)惟利是图的人,历来有之。这种人为了钱,一切都可以不管不顾,包括自己的人格尊严。其结果,不仅败坏了名声,往往连应得的东西也失掉了。请大家听一听下面的两个小故事:

※※※《蠢事大全》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个商人准备开店做买卖,请唐伯虎为他写对联。唐伯虎提笔写下“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岂知商人很不满意地说:“这两句太抽象,

最好写看得见摸得着,一堆一堆的。”于是唐伯虎想了想,又写道:“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堆出堆进;柜里铜钱,要像冬天虱子,越捉越多。”商人一看,连连拍手称赞:“这两句好,这两句好,这两句太合我意了。”

面对商人的称赞,唐伯虎想来必定会啼笑皆非。因为,那商人很可能无论什么黑钱、脏钱、血腥钱都敢赚,心里只有钱,把人格尊严都丢掉了,因而感觉不到对联是对他的莫大嘲讽,多么可悲!

※※※晏子使楚的故事(略)

请问:宴子为什么要坚持从大门进城?宴子的行为说明他有什么样的品质?晏子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自尊的呢?(宴子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和国家的自尊,他坚持要从大门进城;宴子的行为说明他把自己的人格和国格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晏子是通过巧妙的回击楚灵王的种种刁难和侮辱来维护自己的自尊的。)

从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谁若丢了人格尊严,那是自我作贱,别人自然也就不把他当人了。

2)《检察日报》有这样一则消息:

一对夫妇到某餐厅吃饭,而一对母女带着一只狗坐在这对夫妇的对面点来饭菜,让狗在饭桌上与人同吃。这对夫妇认为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了损害,请餐厅老板解决而不得,遂向法院起诉,要求餐厅赔偿精神损失。这对夫妇不仅捍卫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也捍卫了人类的尊严,受到舆论的广泛支持。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人格?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一个真正自尊自爱的人绝不会贪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比如,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因为这些不良习气有损于人的人格尊严。有时,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他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绝不可以丧失人格,做有损于人格尊严的事。

3、组织学生讨论教材第13页上面一个虚框的内容:

1)如果你在穿着方面不如同学,是否就低人一等,有点儿抬不起头来?

2)如果你的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差,怎样与他相处才能维护他的自尊?

3)如果你有些“与众不同”,比如相貌丑一点儿,成绩差一点儿,脾气暴一点儿,有点儿口吃,带点儿外地口音,你将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

4)爸爸、妈妈的职务不高,收入较低,甚至下岗待业。如果有人问起,你会怎样介绍他们?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小结)维护自尊不一定非得有漂亮华丽的服装,也不一定非得有出众的容貌,也不一定非得有显赫的家庭财富和地位,维护自尊最重要的是勤学苦练,踏实工作,努力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多做贡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要注意维护自己的人格,又不要去做有损周围同学人格的事,这样你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总之,青少年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二、自尊者达观

1、组织学生讨论教材第13页上面一个虚框的内容:关于“司马懿”的插图故事材料,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辩论,他的这种行为是不知耻还是自尊?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自尊有时需要适度。

司马懿的行为是“临辱不惊”、“遇侮不怒”的大智大慧的表现。为了顾全大局,为了守住城池,他没有为自己的所谓的自尊而开门迎战,情愿自己受辱。

2、场景分析:

1)如果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如何处理?

※※如果你得知有人曾说过你的坏话。

※※早上一开门,你就发现有人在门口放了一个骨灰罐子。

※※如果你是一名老师,班上有个爱搞恶作剧的学生向你后背洒墨水。

尽量让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2)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是怎么做的呢。

武则天常听众大臣说狄仁杰为人宽厚。于是,她故意要试试狄仁杰,就问他想不想知道谁在背后说过他的坏话。狄仁杰坦然地答道:“如果臣有过错,臣便改正;陛下明察臣无过错,这是臣的幸运。至于有人到朝廷讲臣的不是,臣不想知道他是谁。”

有这么个故事:有个乡下人,正月初一一开门,就发现有人在门口放了一个陶罐(装骨灰用的)。这事儿干得够缺德的,大过年,这么一闹就全没气氛了。这人一转悠,就知道了,“好事”是邻村的仇人干的,估计也就是你拿了他的钉耙、鸡鸭不给,他挖了你的萝卜、青菜之类的仇吧。那个乡下人把陶罐拿到田里装了泥土,并种进一棵梅花。又是年初一,花开了,他悄悄地把花送回那仇人的门口。在这一天,仇人羞愧地来到这位乡下人家里作揖说:老兄,我输了。

有个爱搞恶作剧的学生向老师后背洒墨水。老师没有说什么,只是给他写了首小诗。“土地

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彩霞。拥有了美丽;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学生看后,深思良久,主动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对老师更加敬仰。

德国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人通过的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我恰恰相反。”

相传古代有位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只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是有一位出家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遛搭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位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3)在这些故事中,当事人的上述种种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宽容是一种伟大,一种崇高。自尊的人要懂得宽容,要有一种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人人都能学会宽容,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美好。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个小小的过失,一个个淡淡的微笑,一句句轻轻地歉语,带来的是包涵和谅解,这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而不被信任,却不苛求任何人,而是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寓于此。

所以,自尊的人要懂得宽容,要有一种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此外,自尊的人还要能够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议论。

3、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为什么应该豁达乐观呢?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别人的议论与批评呢?

1)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分析他(她)们面对批评的态度是否可取?

《迟到遭到批评讥笑3女孩不堪惩罚出走散心》

她们说自己是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有天下午上学迟到了几分钟,数学老师问她们是什么原因。她们没有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便拿黑板擦打她们的手,然后让她们站在教室前面。下课后,老师走了,但没有说让她们3个怎么办,她们就自己回到座位上了。可是有的同学就在教室里大声讥笑她们:“老师没有让你们回座位,你们应继续站着”。她们受不了,就在下了第三节课后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她们怕老师把今天的事说给父母,就决定在外面躲几天。

《13岁女孩被老师批评后离家出走父亲寻女遇车祸》

刘女士向记者介绍,女儿杜瑶走时还未满13周岁。一向要强、懂事的女儿突然离家出走,这让她们全家都无法接受。杜瑶是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五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呼和浩特市东风路小学学习期间成绩很好,刚上初一可能还一时不能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第一次模拟考试时数学只考了67分,孩子压力很大。10月8日国庆假期过后第一天的第3节课上,数学老师说杜瑶放假期间的作业没做够,还差几道数学题。老师批评了她,并把她叫到办公室,

第四节课也没让上,不知老师跟她说了什么,孩子中午就离家出走了。只找到一张女儿留下的纸条,上面写道“爸爸妈妈:老师让我叫家长,我没脸叫,我走了,你们不要找我,要是找我,我就永远不回来……”后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对不起!”

后来,杜父和4位亲戚开车行驶在去往山西运城的途中,为避开路上的两辆摩托车,不幸连人带车翻入沟下,5人当时都昏迷了,汽车撞了个稀烂,过了好长时间,5人才苏醒过来,所幸没有大伤。大家简单包扎、休养之后又开始在山西四处寻找杜瑶,可半个月过去了,杜瑶仍无一点消息。

老师李某提问小东,小东由于思想开小差没听清问题,李某便讥笑小东“听不懂人话”、是“老外”、“脑瓜注水了”。小东大声顶了一句:“老师您别侮辱人。”李某一听越发恼怒,指责小东“总是拖全班后腿”,讥讽他“智商比猪还低”、“简直就是人渣”等等。

2)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为什么应该豁达乐观?

在生活中,人际交往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各不相同,生活环境与阅历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处事风格。有的人和善,有的人尖刻,有的人性急,有的人拖拉;有的人沉着,有的人暴躁……正是不同性格的人生活在一起,才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不同性格的人生活在一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磨擦、纠纷甚至是茅盾,因此,我们应该养成宽容、豁达、乐观的性格。

如果我们养成了宽容、豁达、乐观的性格,就不会太在意他人的评价与态度,还可以更多的欣赏来自他人的智慧与乐趣,享受更多的快乐。

3)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别人的议论与批评呢?

有的时候,我们会很在意别人一点议论、一点评价,认为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其实,议论只能代表个别人的意见,未必正确;批评是对我们行为的评价,针对的是具体行为,而不是人本身。对待议论与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关紧要的议论,忍一下就过去了,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那不是自尊,而是情结冲动,更不能做出一些傻事。

自尊要适度,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正确面对别人的批评,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过度的自尊则会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当然,如果别人的批评不是善意的,而是恶意的侮辱和诋毁,则要及时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自尊。

三、善于尊重他人

1、组织学生讨论教材第15页上面一个虚框的内容。

教师提问:这名学生犯了错,为什么陶校长反而给他四块糖?

有一天,陶行知校长看到一名男生正要用砖头砸同学,立即将其制止,并让他到办公室等候。陶校长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候,,便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

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校长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对“阶级敌人”就是应该狠狠的打击。”随后,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着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校长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给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教师引导分析:陶校长是通过这种方式表示对学生的人格的尊重,促使学生能够从心灵的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错误。

2、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有哪些方面?(组织学生讨论教材第15页的相关知识链接“萧伯纳与小姑娘”)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3、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他人呢?

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具体做到:

1)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就是与他人相处时,能由衷地欣赏和赞美别人的优点、长处,允许他人有超越自己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不可能事事都超过别人;对别人与自己不同的地方,要能接纳,不排斥,不藐视。

2)学会尊重,还要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对于他人的缺陷和缺点,我们不能取笑和歧视。取笑、歧视和侮辱他人,就是冒犯别人的尊严,极其容易制造矛盾,引发冲突、仇恨和报复,最终令冒犯者自取其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我们需要别人的承认,我们也需要承认别人的缺点。

事实说明: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可以使人悔过,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教师小结: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自尊,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彼此尊重。只有彼此尊重,我们的人生才能弹奏出美妙的旋律。

最新整理思想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很诚实》教案.docx

最新整理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 与法治《我很诚实》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很诚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诚实、认识诚实的重要性,做到不说谎。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说谎的原因,避免说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诚实的品质,拒绝说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养成诚实的品质。 难点:学会分析谎言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亲吻小猪: (1)提问:如果你是这名校长,你会兑现你的承诺,去亲吻一头小猪吗? (2)思考:我们应该向这名校长学习哪一种重要的品质? 2.导入语:我们应该向这位校长学习诚信的品质。 二、讲授新课 我心中的诚实行为 1.播放视频《诚信歌》承上启下。 2.诚实与说谎:你赞同图中同学的做法吗?为什么? 3.我心中的诚实行为:你认为“诚实”是什么呢?

4.解释与总结:诚实是什么。 诚实的重要性 1.故事屋:明山宾卖牛。 2.我看“明山宾”:有人认为,明山宾太傻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3.诚实故事会: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吗?召开一个诚实故事会,讲一讲有关诚实的故事。 4.古今智慧:诚信值千金。 5.教师寄语: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之本。(总结诚实的重要性) 说谎的原因与危害 1.数据:英国人平均每天撒谎四次。 2.思考:我们都知道撒谎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行为,但是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说谎话。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3.谎言探测仪:课本18页探究。 (1)小文为什么说家里养了金鱼? (2)设想一下后面会发生什么事? (3)同学们会怎么看小文? (4)这件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4.温馨提示:谎言就像是一个雪球,它会越滚越大。我们撒一个谎,往往就需要十个其他的谎言来弥补。我们能欺一人一时,不能欺人一世。谎言总有一天会被拆穿。(谎言的危害) 5.思考:小文很苦恼,你能帮小文解决这个问题吗? 6.试一试,出主意:请你判断一下,下面两位同学各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说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4及参考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4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A、政治思想 B、经济思想 C、社会思想 D、文化思想 2、( B )政治思想史沟通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史和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桥梁。 A、古埃及 B、古罗马 C、迈锡尼 D、马其顿 3、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叶,文艺复兴逐渐走向繁荣,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域。这一时期的文艺复兴开始在( C )全面地走向繁荣。 A、意大利 B、罗马 C、欧洲各地 D、英国 4、伏尔泰猛烈地抨击封建制度和教会,以自由、所有制和平等为公正社会的秩序原则,主张个人自由,主张共和制,代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 D )思想特征。 A、封建贵族阶级 B、地主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 5、拿破仑主持编制的《民法》法典以( A )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法典详细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确定了农民土地私有制,这些都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革命 C、文艺复兴运动 D、宗教改革 6、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 B )的认识定点。 A、天人合一 B、重民思想 C、抑民思想 D、重农思想 7、( C )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突出部分,也是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共同思想主张。 A、民轻 B、民权 C、民本 D、民主 8、( A )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他引老庄思想入儒,提出太极说。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又名《易通》)。 A、周敦颐 B、胡瑗 C、韩愈 D、邵雍 9、( C )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子语类》等。他继承发展前人思想,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为理学上升为统治思想提供了条件。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张载 10、在王守仁的心学中,心有多层含义。心不是( D )。 A、人的感知和认识 B、天地万物的本原 C、心的道德属性 D、一个物质器官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 2.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它突出强调了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并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鉴于此,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他认为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因此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来治国。 3.洛克: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政府论》上下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总结

第一学期三年级品德与生活工作总结 一、学期目标 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本人承担了三(2)班品德与生活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实施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三、评价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学复习题

思想政治工作学复习题 一至三章复习: 一、单选题 1、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是由党的“宣传工作”这一概念逐渐演变而来的。 2、在1951年召开的每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刘少奇同志提出者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科 学概念。 3、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肯定了这一概念。 4、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思想政治工作所指的政治,一般是指教育内容的政治性以及人们言行中的政治立场,主要是 观念性的政治。 6、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说到底是要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7、思想政治工作学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 义特别是党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的。 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理论基础。 9、所谓“精神万能论”是离开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作用夸 大到无所不能,甚至可以脱离物质、代替物质的程度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谬论。 10、必须正确理解列宁关于“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的真正含义,这个论断是从取 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这个根本问题上讲的。 11、社会生产关系最重要的是研究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阶层和群体的物质利益关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说,思想家教育如果离开了物质利益那就要出丑。 12、思想政治工作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基础上的。 13、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主要是指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同时还包括伦理道德关系和人际关系等。 14、人的思想具有的基本特性:一是稳定性,二是可塑性,三是时代性,四是导向性,五是 传递性。(横向交流和传播,历史的延续和继承) 15、恩格斯: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咱历史产物,在不同的 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

第十三章 政治文化 思考题参考答案编辑定稿

第十三章政治文化 思考题参考答案 1. 什么是政治文化? 它有哪些特性? 政治文化指的是社会文化的政治方面,它是特定政治共同体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长期积淀而成的一整套政治取向模式。具体而言,构成这套模式的包括政治认知取向、政治态度取向、政治情感取向、政治信仰取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等,这些取向在人们长期的政治交往过程中组合为特定的政治传统和政治价值观念,塑造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影响着政治体系的合法性。 政治文化的特性有:(1)显著的民族性。民族共同体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模式,导致了不同民族政治文化的差异性。(2)突出的继承性。政治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是政治共同体成员政治生活的世代积累过程。一些相对稳定的心理取向世代相传,绵延不断。(3)特有的复杂性。这首先表现在其开放性,即变迁和适应带来的多样性;同时还表现在其结构的复杂性和历史发展的综合性。(4)明显的相对独立性。一方面,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政治文化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逻辑;另一方面,政治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还通过其稳定性的特征表现出来。 2. 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1)政治认知,即人们对社会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是对于政治共同体、政治人物、政治事件及其规律的感知,包括政治知觉、政治印象和政治判断等,是政治心理体系的基础。 (2)政治情感,即人们对于政治体系、政治人物和共同体政治事务的内心体验和判断。如果说认知偏重个别感知和认识,那么情感则偏重于整体性感受和理解。 (3)政治态度,即政治心理过程的综合体,是人们对政治现象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是政治行为的前提和基础。 (4)政治评价,即人们对政治事务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权衡和评判过程。其关键的内容是政治价值,它决定着人们对国家的认同和对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判断。 (5)政治象征,即具有政治意义的象征性表达或表现形式,包括象征符号、象征物、象征仪式等等。它可以代表政治权威或秩序,表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也可以昭示人们的心理

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学院 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天命不常 周公旦辅政后,有鉴于殷亡的教训,多次强调“惟命不于常”认为上天所授予的大命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转移的,天命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而是根据君主的道德修养高低和社会政治、人事的好坏进行转移。 2.儒家 儒家思想的源头主要是周文化,儒原本是官学教师或者礼官,孔子把官学通过私人教学传播到民间,学习的内容(六艺)基本是原来儒的专业,所以逐渐把这一学派称为儒家。 3.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总和。不忍之心决定了人善的本性,这种善的本性又经常地支配人的行为。 4.“法后王” 荀子反对孟子那样言必称“三代”(夏、商、周),盲目崇拜“先王”的倒退的历史观,而提出了“法后王”的思想。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在他看来,三代以前的历史非常渺茫,已没有什么可资借鉴,有历史记载和文字可考的还是三代以后。所以,他更注重当前的现实。荀子并不反对学习“先王”有益的东西,但不应抱残守缺。他提倡应根据现实的需要,对“先王”的东西加以改造。 5.道 从本体论的认识角度,混沌,自然的独立的不可名状的存在,天地之母,万物之根,社会人生观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从宇宙自然观到社会人生观再到政治观,是逐层递进的。 6.小国寡民 老子认为按照无为而治的办法就可以造就一个理想的社会,即“小国寡民”。老子所描述的这个理想社会,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国小民少,国与国之间,民与民之间互不交往;生产力落后,没有分工,没有交换,没有赋税,没有剥削;没有文化教育,没有文字,人们无知无欲;虽有国家,但没有战争,没有暴力镇压,没有纷争欺诈,人们之间自由平等,民风纯朴自然,人人都过着“甘食、美服、安居、乐俗”的闲适生活。老子的这些美好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在贪暴统治者的压榨下所遭受的苦难,表达了下层人民对暴政的抗议,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美好自由生活的无比向往,因而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 7.法家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主张“以法治国”,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8.君利中心论 君主之利高于国家之利,但并不取消臣民的私利,应采用利导的方法,将臣民的自为之心用来为君主服务。 9.人性好利论 关于人性,韩非发挥了他的老师荀子“性恶论”的观点,也延续了杨朱、商鞅的利己思想,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拾金不昧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拾金不昧 行为: 拾到钱物及时交还失主,找不到失主要交公。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诚实守信”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诚实表现在很多方面,本课着重对学生进行拾金不昧的教育。在学校生活中,常常有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但也有一些学生,拾到钱物后不还给失主或不交公,占为 己有。有的拾到东西为了得到表扬,明知失主是谁,却不还给失主,而是交给学校;还有个别同学为了受到表扬,而弄虚作假。针对这些问题,应当认真地进行拾金不昧的教育,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拾金不昧,为什么要拾金不昧和怎样做到拾金不昧,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指导他们的行动。 本课选取了林积还珠的故事,林积是一个拾金不昧的人,而且非常聪明,巧妙地找到了真正的失主,关于这一点,应着重让学生体会。 教法建议: 1、教学重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1、爱占小便宜,捡到东西占为己有的; 2、为图表扬明知谁是失主,偏要交公。 3、为得表扬,弄虚作假的。 2、拾金不昧是一种好品质,对学生来说有的能做到,有的还做不到,老师应给学生树立榜样,用榜样引导学生。教学中不要批评做得不好的学生。 3、有些学生的家长做得不好,老师不要当众点是哪位同学的家长。让学生分清是非即可。 4、在导行时,应采取演一演的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白,拾到东西要先交给失主,找不到失主再交公。 5、针对有些人冒领失物的情况,教师还应提醒学生,也可在课上分角色演一演,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课拾金不昧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拾金不昧是诚实的表现。 2、知道一些拾金不昧的格言或故事。 情感: 1、愿意做到拾金不昧,并以此为荣。 2、拾到钱物时,替失主着急。 行为: 拾到钱物及时交还失主,找不到失主要交公。 教学重点:知道拾金不昧是诚实的表现;拾到钱物要急人所急,替失主着想;拾到钱物要及时送还失主,找不到失主要交公。 教育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同学们,你们谁曾经丢过东西?你当时是什么心情? 小结:同学们丢了东西,特别是自己所喜欢的、急需的或经常要用到的东西丢失了,心里很

思政习题及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形成和意义》柯健 1、中国特色社义经建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 ①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形成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③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创新与深化 2、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标志着中特社义经建思想的形成: ①邓小平理论强调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不是照搬任何外国模式的社会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共性与个性有机统一的理论。 ②邓小平理论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必然要求, 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③邓小平理论强调市场经济必须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反对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这是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的伟大目标, 这是付出几十年沉重代价得出的沉甸甸的科学结论, 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计划时代的重大突破。 ④邓小平理论主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不是一大二公三纯的社会主义。这是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 ⑤邓小平理论主张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长期共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 是社会主义的分配理论, 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 也是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突破和发展。 ⑥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反对僵化封闭。这是强国之路的理论, 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最重要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这是党的基本路线“两个基本点”中的一个。 3、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特社义经建的丰富和发展: ①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了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思想并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进程出发, 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③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 发展和完善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析形式并存的分配理论和分配制度。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分配形式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 正是所有制的多样化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 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政策 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国家如何适应和利用国际经济并正确处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问题, 广义地说也属于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问题。 总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4、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对中特社义经建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 生产力的发展,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 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地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 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 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为此, 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范文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责任承担家务劳动。 2、懂得承担家务劳动既是自己的责任,又能够分担父母的辛苦、劳累。 3、懂得承担家务劳动还能培养生活自理水平,养成劳动习惯。 情感 愿意参加家务劳动,分担父母的辛苦劳累,并由此产生愉悦的感受。 行为 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当好爸爸妈妈的小助手。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勤劳节俭”德目中的相关要求编写的,是劳动教育的一个内容,教学时要注意层次。二年级已经实行了学做家务活的教育,但要求比较低,只要求学生从事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儿,如扫地、擦桌子、洗菜等等。对三年级学生,则要从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出发,家务活儿是自己应尽的责任这个角度,要求他们做爸爸妈妈的小助手,这比学习做家务活儿要高一些,但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所以要求不要提得太高,但要求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 本课的教学要点是: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自己的责任。这样既能够分担父母的辛苦,同时还能

培养自己的生活自理水平,养成劳动习惯。我们应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妈妈的小助手。 教法建议: 1、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做家务的水平,此时实行劳动教育是时期。他能够学以致用。所以在实行教学时,能够让经常做家务的同学介绍做家务的经验,还能够安排学生实行现场表演,以树立身边的榜样。 2、本课是属于爱劳动的教育,主要是从“我是家庭的一员,家务活也有我一份,做家务是我的责任,”这个角度对学生实行教育。教学时能够通过提问来解决:“你为什么要做家务?”学生会从:爸爸妈妈很辛苦;做家务是爱劳动的表现;做家务能够培养自食其力的水平;等来答都是对的。但要特别强调做家务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是自己的责任。因为你是家庭的一员。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责任承担家务劳动。 2、懂得承担家务劳动既是自己的责任,又能够分担父母的辛苦、劳累。 3、懂得承担家务劳动还能培养生活自理水平,养成劳动习惯。 情感 愿意参加家务劳动,分担父母的辛苦劳累,并由此产生愉悦的感受。 行为

思想政治课后练习题答案1-4章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了解大学生活的变化。 大学生活的新特点:宽松与自主并存的学习环境;统一与独立并存的生活环境;丰富与平等并存的人际环境;多彩与严谨并存的课余环境。 (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不断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客观地对待别人的优势。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4)培养优良学风。 高度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勤奋、严谨、求是、创新”。 2\大学生应该塑造怎样的崭新形象?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爱因斯坦:“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应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当代大学生应掌握善于创新的技能,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使自己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要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把握正确的方法论,做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先锋。 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 才者, 德之资也; 德者, 才之帅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当代大学生要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 德才兼备,只有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只有以才支撑德,德才兼备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会以开阔的视野观察中国和世界;向历史、向人民学习。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的大我之中,在实现国家利益中创造个人的辉煌人生。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3\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具有共同的性质、任务和目标。 1.有着共同的指导思想和阶级本质。 思想: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都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2.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有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 二、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和互相补充关系。 1.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关系主要表现在: ①法律和道德都把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作为自己的行为规则来要求,使之得到强化。 ②社会主义法律把社会主义道德的某些要求法律化,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并运用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其实施。我国法律把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规则的行为用法律来加以制裁和打击。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德把“遵纪守法”作为社会美德来倡导,对破坏法纪的行为加以谴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A.社会思想 B.经济思想 C.政治思想 D.文化思想 2.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 A.城邦 B.帝国 C.部落 D.村社 3.()是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 A.托马斯.阿奎那 B.教皇尼古拉一世 C.教皇格里高利七世 D.奥古斯丁 4.恩格斯高度赞扬(),称其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国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英国革命 D.巴黎公社 5.通过时期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形成了以个人权利、财产权利为核心的()观念, 同时也形成了以限制权力、分权、法治为核心的()观念,这为英国自由宪政思想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权利权力 B.集权主义个人主义 C.共和制度君主立宪 D.主权专制 6.()运动发生于英国17世纪的勾芡,很快传到北欧大多数国家,并且对美洲产生了 影响。但是,()的最高表现是在法国的18世纪。 A.思想启蒙(或启蒙)思想启蒙(或启蒙) B.文艺复兴文艺复兴 C.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 D.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7.强调个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是法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正是这一 主张的典型代表。 A.保守主义 B.民族主义 C.自由主义 D.国家主义 8.在周公的诸多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与()。 A.保民慎刑罚 B.敬天尊天命 C.敬祖尊王命 D.怜小民重刑罚 9.汉武帝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儒学和儒生的政治社会地位,儒学成为官方学说。到汉武帝时, 儒学的地位更加巩固,最终完成了政治指导思想的转换。此后,()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流。 A.法家 B.道家 C.儒学 D.墨家 10.()在位期间大体能做到从谏如流,是历史上最善于求谏、纳谏的帝王。 A. 周公 B.秦王赢政 C.曹操 D.李世民 11.()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子语类》等。他继承发展前人思想, 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为理学上升为统治思想提供了条件。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张载 12.清代()直言“帝王皆贼”,揭露了帝王的历史罪恶。但他仍寄希望于君主,提出 了调整绝对君权的具体设想。 A.王守仁 B.唐甄 C.黄宗羲 D.戴震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 2.西塞罗 3.永恒法 4.东汉名教 5.道统 6.朱元璋 三、简答题 1.布丹指出了主权的哪些特征? 2.什么是无为政治? 四、论述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7年秋) 教者:*** 紧张的一学期已结束,为了更好的开展下学期的教学工作,提高本班教学成绩,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掌握情况 1、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了生活,适应社会。 2、通过学习、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学会了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念,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广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主题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社会性的良性发展。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 2、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

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4、抓好培优扶差工作。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优生培养好了,优秀率才能升高,班级才有榜样;也只有把差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扫清障碍,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我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效果、有记录、有辅导、有鼓励、努力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三、存在的不足 1、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导致一部分同学应该记忆的东西没有记住。 2、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 3、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本班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发言积极,导致课堂纪律比较乱。 4、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以为品德与生活不是主要科目,学习积极性较差,虽然所学内容浅湿易懂,却不能很好地掌握。 5、继续更新观念,努力实践主体教学;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四、改进的具体措施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方法。 2、多读,多说,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中掌握知识。

初中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3咸阳师院附中青年教师业务考试初中政治 (共100分,9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犯罪的法律标志是() A、严重违法性 B、刑罚当罚性 C、刑事违法性 D、严重危害性 2.商务部2012年11月15日公布《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酒类流通实行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和溯源制;向______售酒者,处2 000元以下罚款。() A.未成年人B.老年人C.智障人士D.妇女 3.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______全面实现15年免费教育,即学前3年、小学6年、初中3年和高中3年。() A.新疆B.西藏C.贵州D.甘肃 4.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首次将______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十七科学发展观 B. 十七三个代表 C. 十八科学发展观 D. 十八三个代表 5.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 ①对人有礼貌②尊重他人的劳动③尊重他人的隐私④尊重他人的人格⑤专讲他人的好话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6.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有() ①正在中国读书的外国留学生②潜逃在国外的中国政府腐败官员③尚未成年没有领取身份证的中学生 ④在监狱服刑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作了重要补充和完善,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大修改刑事诉讼法是在行使。() A.监督权 B.重大事项决定权 C.立法权 D.人事任免权 8.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建立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检查制度,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社会保护C.司法保护D.学校保护 9.2011年5月至12月,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为期约七个月的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共抓获涉嫌故意杀人在逃人员1.2万人,潜逃10年以上在逃人员 2.3万人。我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清网行动”。() ①说明国家的中心工作已经开始转移②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③从根本上杜绝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④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截止到2011年2月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共有239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近8600件。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体现了依法治国基本要求中的() A.违法必究 B.执法必严 C.有法必依 D.有法可依 11. 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我们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是() A.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 B.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014年电大《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试题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试题 总共50题共100分 一.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A.神学政治观 B.人文主义 C.权利政治观 D.自由主义 A.古埃及 B.古罗马 C.迈锡尼 D.马其顿 3. 17世纪初,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传统国家的包围之下,()突破封锁,首先建立起 A.英国 B.尼德兰 C.意大利 D.希腊

4. 黑格尔的政治思想是德国政治思想最系统、最丰富的表现。在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上,他明确认为国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为了实现德国的统一,他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2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 C.民主制 D.君主制 5. 强调个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是法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正是这一主张的典型代 A.保守主义 B.民族主义 C.自由主义 D.国家主义 6. 荷兰政治思想家()较早地对自然法的理论进行全面的阐释,初步地提出了自然权利的主张。他 A.奥兰治 B.格老秀斯 C.斯宾诺莎 D.霍布斯

7. 王通主张的(),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儒学的改造、复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 A.三教可一 B.三教合一 C.三教归儒 D.独崇儒术 A.改革土地制度 B.改革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 C.三教合流 D.强本节用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0. 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是以()为主要特征的。(2分)

A.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 B.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C.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 D.民族国家和个人精神 A.表象和实际 B.片段和部分 C.本质和规律 D.宏观和微观 12. 西汉末,儒学中的神秘成分增大,发展出()。东汉则给予其官方身份,使之成为东汉政治思 A.天人合一 B.谶纬之学 C.纲常名教 D.玄学政治 A.产生到繁荣 B.繁荣到衰落

(完整版)练习题3—思政全部试题.doc

一. 判断题注:每题 1 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得分:12.0) 1. 唯物辩证法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认识是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错 2.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容易陷入不可知论和诡辩论。对 3. 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凝结商品的价值。:对 4.“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 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标准答案:对 5. 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容易导致教条主义。标准答案:对 6.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 变化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标准答案:对 7.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 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错) 8.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就是要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 理论。(错) 9.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错) 10.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错) 11.价值增值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标准答案:对 12.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通过实践)创造客观世界,这表明人的意识具有能 动性。标准答案:对 13.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标准答案:对 14.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错) 15.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标准答案:对 16.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在循环中的职能 不同。标准答案:对 17.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对 18.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生产社会化。(错) 19.“流射说”、“影相说”、“蜡块说”、“白板说”属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对 20.人类的意识能动性是指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对 21.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劳动。标准答案:对 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过多超过劳动人民需要的矛盾。(错) 23.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谬误,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转化为真理。(对 ) 24.不变资本能够发生价值增殖。(错) 25.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质的直接表现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错) 2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对 27.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标准答案:对 28.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标准答案:错 29.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标准答案:对 30.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人权。标准答案:错 二. 单选题注:每题 1 分。(得分: 13.0) 31.认识论是研究() A. 世界是什么的科学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其现实意义。 答: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解为主,充分体现了重民思想。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主张以民情见天命的思想。周公施政的指导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2、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仁和仁政,主张德治和教化;道家的老子反对严刑峻法,认为民众生活贫困是因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却奢侈腐化,大力提倡无为政治;在社会治理政策上,墨家的墨子主张实行富民政策; 3、西汉时期的贾谊,他的重民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强调了民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民是国家之本、政治之本,民心向北会直接影响统治者的成败行失,提出与民为敌,民必胜之的思想。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4、唐朝时期李世民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三点:一、立君为民。二、民养君。三、民择君。 5、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就人才问题:他认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众之中有大量人才,因此他一生也培养和推荐了不少人才。 6、柳宗元的民本思想有:君民关系上,以民为国本、君本。所以民是国之根本,在官民关系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 7、王安石的政治改革思想表现在王安石变法注重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上。

8、明清时期的朱元璋,在明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生产争需恢复,他采取了恤民、安民政策。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明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评价和意义: 古代重民思想史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通知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钟敏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政治上,吸收钟敏思想的合理成分,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复兴作 用非常重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发挥民众的作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公民思想意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确定正确的公民意识,抛弃官本思想。 3、经济吸收重民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有重大的知道作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告诉我们要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繁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和谐社会建设,吸收重民思想的利民爱民,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简要概括一下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发展情况 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冷落。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这些主张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设计三篇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设计三篇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学校展开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校园特色角等,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理解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 二、教学重点: 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教学难点: 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收集学校展开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校园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及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 2、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照片。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 1)播放歌曲《校园中的喜悦》 2)提问:听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吗?你们喜欢学校的生活吗? (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看图片,了解学校展开了哪些活动。 2)说说自己参加学校活动的纪念品,回忆自己参加的学校活动,如入队时的照片,参加活动时的照片,比赛中获的奖,春游时买的小纪念品,活动后写的日记,上课时画的图画,制作的美术作品。 3)讲一讲对自己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 (三)校园文化探秘 1)将学生实地了解到的本校的校园文化写成一个小报告。内容能够为“校园文化面面观”、“我最感兴趣的一角”、“我给校园文化的寄语”等几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学校设计这样的校园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3)“小小设计师”: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际,动手设计学校文化环境,并交流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 (四)我给学校写历史 2)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访问学校成立至今的历程,学校历年来取得的成绩,优秀学生、模范教师的事例。 3)多种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各组收集的资料。 4)大家谈谈自己调查后的感想,畅想学校的未来能够是怎样的。 (五)学习研究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