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博士碳氢油月度

油博士碳氢油月度

油博士碳氢油月度(月)劳务用工工资计划核定表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特征分析

导师园地 第15期 研究生院编 2011年4月18日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特征分析 张淑林彭莉君古继宝 摘要:对全国优博论文指导教师的特征(导师年龄、指导博士生经验、学术身份、学历和海外学术经历)进行了描述统计,重点对各个特征维度进行了纵向比较。共收集了1999~2008年975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导师的特征数据,从时间序列分析中可以看出:导师的年龄呈现下降趋势;指导博士生的经验基本都是6年左右;导师的学术身份呈现多样化趋势;导师的学历与出国经历都呈现上升趋势。 关键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生导师;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 作者简介:张淑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教授,合肥 230026;彭莉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合肥 230026;古继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副教授,合肥 230026。 一、导言 199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以来,就有研究人员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生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着重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的导师进行研究,希望从中获得一些规律,为博士生培养单位提供借鉴。 关于导师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系,国内外的一些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Yoakum认为导师的学术地位、是否拥有终身职位对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有重要的影响[1];Buchheit等认为教学负担、科研经费、任期以及导师的时间分配都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2];潘艺林等认为质量标准、博士生教育体系对个人的作用、导师的影响力度、导师素质、指导频率、指导方式、指导范围、指导周期(修业年限)、学生入学时的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均对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有影响[3];叶松等认为导师的考核评估指标应包括:导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业绩(导师科研成果情况、导师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情况)、导师的科研支撑条件(导师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导师科研经费)、导师指导博士生的投入和业绩(工作量考核、过程考核、目标考核)[4]。 本项研究从数据的可获得性角度选择了导师年龄、指导博士生经验、学术身份、学历、国外交流经历、国外学习经历等维度进行研究。

深圳醇基燃油、环保燃油、碳氢油

中国.深圳宝安50区开屏路4号Tel:+86-755-29998833Fax:+86-755-29998855https://www.360docs.net/doc/275628933.html, 营销中心: Tel :+https://www.360docs.net/doc/275628933.html, 产品介绍 新型“深燃石化”醇基环保燃油 由于石油、天然气资源日趋紧张且价格不断上涨,燃油供需矛盾日渐突出。2007年由国家能源部、环保总局、深圳市市政府联合提出:“开发可再生高效燃料,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开发廉价、清洁的替代能源迫在眉睫。”由此新型“深燃石化”醇基环保燃油响应号召、顺应民意应运而生。 “深燃石化”醇基环保燃油是一种来源广泛的清洁燃料--醇类为主要成分的环保燃料,按照“深燃石化”特定工艺配方,通过纳米添加剂催化反应,经物理合成的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的液体燃料。其技术、性能、安全指标均超过普通燃料要求,是普通的醇基燃料“生物醇油”的升级品,可直接代替石油、液化气、柴油、重油等作用于家用燃气、酒店宾馆锅炉燃料、饭店酒楼燃气的新型可再生环保节能的生物燃料。 产品优势 A.安全可靠 深燃石化”醇基环保燃油在常温下储存、运输、使用,无需高压钢瓶、无压力要求,普通容器封口储存、运输、使用即可,使用方便,万一失火,用水即可扑灭,泄露为液体易发现,不会引发中毒、爆炸等致命危险。 B.清洁卫生绿色环保 “深燃石化”醇基环保燃油含氧量高、燃烧充分,无黑烟、无积碳、不黑锅底,

中国.深圳宝安50区开屏路4号Tel:+86-755-29998833Fax:+86-755-29998855https://www.360docs.net/doc/275628933.html, 营销中心: Tel :+https://www.360docs.net/doc/275628933.html, 无残液残渣,燃烧后废弃排放比液化气低80%以上,名副其实的环保、清洁,绿色科技产品。 C.火力猛、高效节能 “深燃石化”醇基环保燃油炉口最高温度可达1200摄氏度,与柴油、液化气热值相当,由于价格低廉,将为用户节约20-30%左右的开支。 D.用途广泛 “深燃石化”醇基环保燃油完全可以替代柴油、液化气、重油等普通燃料,适用于饭店、酒店、宾馆、学校、工厂企事业单位食堂,还可应用于其他工业用途,如工业窖炉、锅炉、烘房、燃烧机等。 产品对比 一、与其他燃料优势比较 对比项目 液化气柴油 深燃石化醇基环保燃油安全对比易泄露,易中毒 泄露易发现,易着火 易发现,着火泼水即灭 气体难发现易爆炸 失火不易扑灭无毒燃烧温度900-1000℃1100-1200℃1100-1200℃燃料消耗 4.5KG/H 4.2KG/H 5KG/H 燃料价格8.0元/KG 8.9元/KG 4.5-5元/KG 耗量价比36元/H 37.38元/H 22.5元/H 开水时间 4.4分钟 3.4分钟 3.4分钟容量对比压力钢瓶容通容器需增压容通容器无需增压残夜残渣有残液,燃烧不充分无残液,燃烧不充分无残液,燃烧充分环保状况 有毒,无黑烟 废弃多,有黑烟 废弃极少,无黑烟 备注:以上数据为85#单灶,所需烧开水为5公斤为实验依据.

霍姆林斯基简介

霍姆林斯基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世界著名教育家。 1918年9月28日苏霍姆林斯基诞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他进本村小学上学,1933年从七年制学校毕业后进入克列明楚格师范学院的师资培训班。1935年,17岁的苏霍姆林斯基返回母校,成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 从开始教师生涯的第一天起他就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勤奋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并向别的教师请教,以获得更多的经验。他用四年的时间完成了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函授班的学业,接受了高等师范教育,获得了中学教师证书。在函授学习期间,他结合教学工作实践,从思想深处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从而更加热爱并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志为农村教育事业奋斗终身。1939年9月至1941年7月,苏霍姆林斯基在一所完全中学当语文教师兼教导主任,领导全校的教学工作。这为他广泛探讨和研究教育理论提供了有利条件。 卫国战争开始后苏霍姆林斯基以政治指导员的身份上了前线。在战争中他身负重伤。伤愈后他重返教育岗位。起初任中学校长,不久调往家乡任区教育局长,全力以赴投入战后恢复学校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热爱教学第一线的火热的生活,因此提出了回学校工作的申请。1947 年他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从此他就一直在这一岗位上勤奋地耕耘,直至1970年9月2日去世,历时23年。其间,苏联各地的许多师

范学院都邀请他去工作,甚至波尔塔瓦师范学院院长,他的学位导师也亲临帕夫雷什,动员他去基辅工作,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他以自己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苏霍姆林斯基深信,要当好一名校长,就必须一天也不脱离学生和教学。他明确地提出了口号: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到教师中去。他身为校长,还兼了一个班的班主任,从一年级一直跟到该班学生毕业。他全身心地热爱学生,殷切地期望他们每个人,不管聪明还是愚笨,健康还是体弱,品德优良还是有"精神创伤",都成为优秀的公民。他认为,"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①因此,他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了如指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痛苦,关心他们的成功和失败。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的研究对象。经他长时间直接观察的学生达三千七百多人,他还为每个学生写了观察记录。他愉快地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读书,一起旅行,探索各年龄期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规律。他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工作,担任一门课程(语文、物理或历史等学科)的教学,像其他教师一样批改学生的作业。他把到教师中去,发现教师,帮助和培养他们,看作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他每天都要花两个小时去听课,对所听的每一节课都要进行分析,在连续听了十几节课后进行整体剖析。他为青年教师上公开课,与他们谈话,要求他们多写多读学术性文章;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和精神生活。他把全校教师团结成一个优秀的教师集体,这是帕夫雷什中学取得成功的有力的保证。帕夫雷什中学原本

俄罗斯其实不存在副博士学位

上一篇下一篇个人分类:旧作选登 查看( ) 评论( ) 评分( )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副博士这个学位是困惑许多朋友地问题,估计不少人会像彭教授小地时候一样,认为苏联、俄罗斯地副博士其实就是硕士地另一种称呼或比博士低一层地一种学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老彭之前这样想,主要是来自于中文翻译地字面意义,望文生义.但“副博士”这个中文词其实是咱们中国人造地,原文并无此意……其原文实际为“候选人”,原则上与学士、博士地这些名称一样,是一种起源于欧洲地学位.当然,学士、博士这些词也是咱们从古代中文里借用地,不然地话,博士地中文应该叫“道可特”吧?“道可特”挺好地,还有点强调学术创新地意思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俄罗斯等国家继承了苏联地学位体制,保留了“候选人”学位,与欧美现代“学士硕士博士”地三级学位系统并不相符.但如果一定要给“候选人”学位找一个对等地,那就是博士.这也可能就是在中文中被翻译成“副博士”地原因之一,别管正地副地,都是博士.樱桃也是桃……不太合适,太小,这样吧:蟠桃也是桃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候选人”学位在欧美被认为等同于博士学位,当然,在我国也一样,我国教育部学位认证机构也认定这是博士.这一点彭教授在年《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地一篇论文中曾经涉及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至于各国这样认定地原因,老彭觉得可能有以下几点: )“候选人”研究生地入学要求与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地博士研究生入学前所受教育要求基本相同. 如果想考入俄系体制中地“候选人”研究生部,必须具备硕士学位或者专家学历.硕士这个东西好像是都明白.至于专家,也是俄系学制地特有学历.这种学历在欧美一般被认为是硕士,在我国据说经历了曲折地变化,哈哈哈,曾被我国认为是硕士,后被认为是学士,现在又风言风语地说被认为是一种类似于硕士地东西……老彭并不知道真相,只是觉得几种都有道理,具体原因老彭高兴地时候再专门撰文说明.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候选人”与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地博士地培养过程基本相同. 我国地博士生培养大家都明白,导师领导下地年博士研究生部学习与研究,通过相关科目考试,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可获得博士学位.欧美地博士与俄系地“候选人”培养过程基本也是这样.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候选人”与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地博士地培养目标相同. 原则上,我国地博士就是要培养一个在某一方向领域有重要学术创新(发表重要论文并作出很厚地学位论文),并且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地学者.这一点与欧美地博士培养目标没有差别,当然,与俄系地“候选人”也没有差别.而且说起来,欧美地博士与俄系地“候选人”通常因某种学术要求而无法年内答辩,我国博士研究生在年内答辩拿学位地比例要远远高出许多.因为中国人比较实用主义,哈哈,能年拿地绝不年拿!跟欧美一些人那样,年甚至年才搞到博士学位,实在是有点“弱智”.但这个差别最多只能说明一少部分中国博士有可能名不符实或水平偏低,不能说明中国地博士与欧美地博士、俄系地“候选人”有甚差别,因为本身要求都是一样地(国外也也未必都高嘛,对不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候选人”与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博士地就业去向大致相同. 一般来说,博士面前两条路:科研与教学.这跟盲人一样:算命与按摩.当然了,博士也有从事打假地,正如盲人也有搞民主地.对进入欧美地科研机构与高等教育机构从事相关工作来说,获得博士学位是基本地门槛.我国地这类机构中虽然有不少硕士、学士,但那是在我国暂时没有能力培养与引进足够地博士学位获得者地时候实行地权宜之计.现在我国已经几乎是所有地科研机构与大量地高校要求:想来吗?拿博士学位先.另外,我国前些年搞地高等

关于编制碳氢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碳氢油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https://www.360docs.net/doc/275628933.html, 高级工程师:高建

关于编制碳氢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说明 (模版型) 【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 核心提示: 1、本报告为碳氢油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专 业 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单位 (1) 1.1.3项目建设性质 (1) 1.1.4项目建设地点 (1) 1.1.5项目主管部门 (1) 1.1.6项目投资规模 (2) 1.1.7项目建设规模 (2) 1.1.8项目资金来源 (3) 1.1.9项目建设期限 (3)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 1.3编制依据 (3) 1.4编制原则 (4) 1.5研究范围 (5)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 1.7综合评价 (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 2.1项目提出背景 (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 2.3.1促进我国碳氢油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 2.4.1政策可行性 (10) 2.4.2市场可行性 (10) 2.4.3技术可行性 (11) 2.4.4管理可行性 (11) 2.4.5财务可行性 (11) 2.5碳氢油项目发展概况 (12)

朱斌博士个人简历和研究

朱斌博士个人简历和研究 1.一般情况 朱斌,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87年),瑞典Chalmers技术大学获副博士(93年)和博士(95年)学位,并在瑞典Uppsala大学做博士后2年(95-97年)。现任职于瑞典皇家工学院高级研究员,博士导师,副教授。同时受聘于中国科技大学任客座教授(2000-),哈尔滨工程大学特聘教授(2005-04),曾受聘为清华大学/国家教育部春晖学者(2003/2004)。拥有本人发明的新型燃料电池的瑞典,中国和国际专利。 朱斌赴瑞典前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参加中科院七、五重大攻关项目,做新型高能固体电池的研究。89年去瑞典在瑞典Chalmers技术大学开创中温燃料电池(ITSOFC或ITCFC)的研究,为国际上最早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人。后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新型燃料电池材料和技术。获博士学位后在瑞典Uppsala大学做博士后2年,专攻纳米材料和膜,取得材料研究的突破,发明了超功能的燃料电池纳米陶瓷材料和膜。后受聘于瑞典皇家工学院进一步进行新型ITSOFC的特种功能材料工程与技术方面的研究,获得ITSOFC的国际领先成果。朱斌在燃料电池和高能电池领域已发表120多篇学术论文。 朱斌曾受美国加州大学能源学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nergy Institute)和新加坡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局(Singapore Agency for Sci. Tech & Res (A*STAR))邀请作为SOFC项目评审的国际专家。 朱斌多年来独立主持瑞典国家燃料电池和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项目。正在进行的项目有:和瑞典Chalmers技术大学,瑞典陶瓷研究所共同主持的瑞典国家工程技术研究理事会“全功能纳米陶瓷膜和现代应用”国家级联合研究项目;领导/主持瑞典国家工业和技术发展署与中国国家科学技术部政府间双边合作项目‘中温陶瓷燃料电池的组装’;领导/主持瑞典国家工程技术研究理事会/瑞典研究理事会“一种先进环境-能源技术的基础研究”项目和瑞典CTS科学基金会“发展现代陶瓷燃料电池技术”的项目;同时受瑞典国家能源委员会资助参与“燃料电池系统研究”的项目。 曾被如下机构派遣多次往返于中国进行合作和研究,发展中国的新型燃料电池技术:一)联合国援华项目(材料和燃料电池专家,, 1995年);二)瑞典国家国际合作基金委(STINT,中-瑞燃料电池合作项目领导,1996-1998);三)瑞典国家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NFR,材料和燃料电池专家,1997);四)瑞典国家工程技术研究理事会(TFR,材料和燃料电池专家,1998,参与组织第97次香山科学会议-新型国体燃料电池国际研讨会);五)瑞典皇家科学院(KV A,材料和燃料电池专家,1999,2000,2001,2004)。此外,还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资助(95 ,2001,2003 和2004年)短期回国服务。 2.研究的评定

碳氢油项目(33个问题)相关问题解答 (1)模板

碳氢油项目相关问题解答 一、什么叫碳氢油?其用途有哪些? 碳氢油是以醇类、脂类、烃类为主要原材料,在乳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分子剪切逆向对撞反应原理生成的一种生物液体燃料。碳氢油不仅能够用于各种汽油车,取代传统汽车用油,而且还能广泛应用于宾馆、酒店、机关、学校食堂、大排档及家庭作为非动力燃料使用,低排放、高效率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新能源。 二、碳氢油除了作燃烧油使用?汽车真能用吗? 碳氢油完全可以取代汽油,用于在汽车领域,各种汽油车均能使用,汽车使用碳氢油,发动机不做任何改动,并且对发动机没有任何损害,其技术指标不仅符合国家标准,而且我们自身已经通过了国家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体系,有着自己的企业标准,在我们碳氢油总部,我们有自己标准的年产3万吨的自动化生产基地,有碳氢油的加油站以及功能齐全的碳氢油车辆维护中心,我们单位自己的十多台车辆以及我们当地驾驶学校的上百台车都在使用我们的产品,欢迎你随时过来,实地考察,眼见为实,现场加油,亲自试车。 三、现在你们常德有多少台车在用?能不能看看你的客户? 我们单位有十多台车辆(包括悍马)以及我们当地驾驶学校,当地政府领导的车以及社会营运上百台车都在使用我们的产品,您来我们这里后不仅可以去看使用我们碳氢油的车辆,而且还可以亲自加油亲自试驾。 四、跟汽油比,动力怎么样?冷启动怎样? 其动力性能优于93#汽油,低于97#柴油,碳氢油为94#,冷启动在零下40度以内无异常情况。 五、100公里的碳氢油跟汽油相比油耗是多少?跟汽油比可省多少? 碳氢油与汽油的耗量是1:1,综合使用成本比汽油节省20%以上,其中每吨还有800元左右的利润。

六、对汽车发动机有影响吗?需要改装吗?能和汽油混合使用吗? 对汽车没有任何影响,并且发动机不做任何改动,碳氢油不仅能够单独使用,还能和汽油任意比例混合使用,非常方便实用! 七、碳氢油技术是否成熟?碳氢油技术是否通过国家权威部门认可? 碳氢油历经六年时间,耗资千万研发。即从2004年到2010年六年时间的研发与试用,不但得到了市场与消费者的验证,而且得到各级政府的认可与大力支持,无论从理论到实践都能充分说明该技术已完全成熟。 碳氢油技术通过国家权威专家反复论证,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碳氢油发明专利,专利号(200610031990.0),是国家唯一认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各项指标指数不仅符合国家标准,并且碳氢油总部企业自身也已经通过了ISO9001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着自己的企业标准。 八、碳氢油技术在全国是否独一无二? 碳氢油技术属国家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号:ZL.200610031990.0),在全国仅此一家,绝无二家。碳氢油发明于湖南·常德,是由湖南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新能源研究所龚坤自主创新研发的,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九、碳氢油与同类产品相比有哪些优势? 无论在动力领域还是非动力领域,与柴油、汽油、液化气、生物醇油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1、价格优势:至少可节约使用成本20%以上; 2、环保优势:无黑烟,其有害气体排放低于柴油、汽油若干倍,清洁、环保已被公认; 3、安全优势:无论在生产、使用采取常温常压,运输、储存极为安全,一旦着火可用水扑灭; 4、使用方便:炉灶、汽油车可通用,操作简单、安装方便。 十、碳氢油与生物醇油有哪些区别? 1、碳氢油是生物醇油的换代产品,克服了生物醇油耗油量大、火力小(火焰

地球物理相关院士风采

地球物理相关院士风采
曾融生院士
固体地球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1924年出生,福建平潭人。1946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从1958年开始利用地震波方法研究地壳 结构,开创了中国地球深部构造探测的研究工作,著有《固体地球物 理学导论》 一书。 在中国首次应用地震面波的相速度来研究地壳构造, 发现1974年5月云南昭通大震的多重性, 从而对大地震的破裂过程有 了新的认识。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提出张性盆地和盆地中强震发生 的统一动力学模式,以及印度一欧亚大陆碰撞过程的新模式。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丁国瑜院士
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年出生,河北高阳人。1952年北京大学地 质系毕业。1959年获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副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新 构造、地震构造和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在建立我国地震监测、分析预 报系统方面作了大量开创性工作。提出了我国地壳现代破裂网络与地震 活动关系的模型, 率先编制了中国活断层滑动速率图和现代板内运动图, 并主编了中国活断层图集。在活动构造、古地震、活断层习性、活断层 分段以及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许多重大工程地震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作出了贡献。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85年
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马宗晋院士
马宗晋,195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普查系,1961年中国科学院地 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他是地质学家、减灾专家和全球构造的探索者, 节理构造定性分析、 渐进式地震预报模式和全球三大构造系统的创立者。 曾获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现为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 灾害综合研究组组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陈运泰院士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导师介绍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李德生,男,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AAPG国际石油地质学杰出成就奖章。研究方向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 ——翟光明,男,北京大学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勘探部主任。研究方向为区域构造和含油气沉积盆地。 ——王涛,男,莫斯科古勃金石油大学毕业,研究方向为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 ——胡见义,男,莫斯科石油学院硕士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全国科学大会个人突出贡献奖、孙越琦能源大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研究方向为石油地质与勘探,油气藏形成分布与分布理论。 ——戴金星,男,南京大学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为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与地球化学。 ——邱中建,男,重庆大学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石油及天然气成藏,石油勘探战略问题。 ——贾承造,男,南京大学博士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孙越琦能源大奖、国家“九五”攻关先进个人,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研究方向为盆地构造地质与油气勘探。 ——童晓光,男,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孙越崎能源大奖,“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技术顾问。研究方向为为石油地质与勘探。 ——赵文智,男,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毕业,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现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天然气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为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与含油气系统评价。 ——顾家裕,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研究方向为石油地质学和沉积储层。 ——靳久强,男,德国国宾根大学博士毕业,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研究方向为板块构造与含油气盆地研究,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盆地动力学分析与模拟和区域层序地层学与油气勘探。 ——薛良清,男,美国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博士毕业,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公司非洲地区勘探项目组主任。研究方向为沉积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和层序地层学与沉积体系分析。——宋岩,女,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所博士毕业,现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煤层气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天然气地质地球化学,天然气藏形成条件和煤层气成藏与富集规律。 ——张水昌,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毕业,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油气生成及成藏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海相碳酸盐岩有效烃源岩评价和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的地质应用。 ——赵政璋,男,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硕士毕业,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总经理。研究方向为砂体成因与沉积环境,油气勘探目标评价与优选和地

上海自贸区与世界主要自贸区比较要点

【政策比较】 上海自贸区与世界主要自贸区的政策比较 自由贸易区,一般被分解为广狭二义。广义的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协定,在WTO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服务业领域改善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从而形成涵盖所有成员全部关税领土的“大区”。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美洲自由贸易区、中欧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狭义的自由贸易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单独关税区内设立的用栅栏隔离、置于海关管辖之外的特殊经济区域,区内允许外国船舶自由进出,外国货物免税进口,取消对进口货物的配额管制。如:如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德国汉堡自由贸易区、美国纽约港自由贸易区。 上海自由贸易区属于狭义上的自由贸易区范畴,因此,这里选择香港、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美国纽约港自贸易区、德国汉堡自由贸易区等几个典型自贸区,在功能定位、贸易投资、金融政策、税收优惠、产业发展等方面,与上海自由贸易区进行对比分析。 一、功能定位

自贸区在亚洲兴起,尤其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吸引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而欧美则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现象,美国自贸区的数量越来越多,已发展到277个,政策稳定而且开放自由,而德国则在2013年1 月取消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之一的汉堡自贸区,自贸区的栅栏反发而成为了阻碍汉堡发展的藩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世界贸易更加开放自由的但实际上,篱。. 汉堡自贸区的趋势表明了整个欧盟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发展趋势。 更广意义上的自贸区。 二、产业发展

与其他几个发展相对成熟的自贸区相比,上海自贸区的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战略选择清晰,但是在具体的产业政策上,还尤其在金融业的开放程度上,在开放度与自由度还略显不足,需进一步探索推进。

邹世昌院士:我国集成电路芯片仍待掌握核心技术

邹世昌院士:我国集成电路芯片仍待掌握核心技术 作者简历 邹世昌材料学家,1931年7月27日生,1952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1958年在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79-1980年受聘为德国弗朗霍夫学会客座教授。 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所长、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会长、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离子注入和材料改性学术会议国际委员。 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科学顾问,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名誉会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我刚懂事时,“八·一三”战争爆发。目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暴行,懂得了我国之所以受侵略遭压迫,国力不强与技术落后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上海解放后,我开始接触新的思想,迫切追求进步,决心投身到国家经济建设中去。于是舍近求远,转学唐山交通大学冶金工程系,这是我响应国家建设与重工业发展的需要作出的一次重要选择。1952年,我从唐山交通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开始了我的科研生涯。 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创办数十年来一贯坚持的传统。老一辈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言传身教引导我沿着正确的轨道成长。 协同研制甲种分离膜 钱三强副部长说:“有人扬言,苏联专家走后,中国的浓缩铀工厂将成为一堆废铜烂铁。其中关键之一就是我们不会制造分离铀235的分离膜元件。这个技术是绝密的,不可能得到任何资料。党和国家决定把研制分离膜的任务交给你们去完成。” 天然铀中,核燃料铀235的含量只占0.7%,其余99.3%是铀238。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浓缩铀中,铀235的丰度要达到90%以上。分离铀同位素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技术,因为铀的两个同位素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都极相似,在上世纪60年代,唯一可行的工业规模分离铀同位素的技术是气体扩散法。这种分离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分离膜。当时只有美国、英国、苏联掌握制造分离膜的技术,但均被列为重点国防机密,严禁扩散。苏联把这种分离膜称为“社会主义阵营安全的心脏”。 1960年8月,苏联专家撤完的前几天,我正在长春出差,一封紧急电报把我召到了北京原子能所。二机部副部长、原子能所所长钱三强亲自向我们下达了研制“甲种分离膜”的任务。钱副部长说:“有人扬言,苏联专家走后,中国的浓缩铀工厂将成为一堆废铜烂铁。其中关键之一就是我们不会制造分离铀235的分离膜元件。这个技术是绝密的,不可能得到任何资料。党和国家决定把研制分离膜的任务交给你们去完成。”大家深感责任重大,回到上海后,立即组织人力,开展“甲种分离膜”(代号“真空阀门”)的研制。同时沈阳金属所、复旦大学、北京原子能所等单位也分头开展研究。 鉴于任务的迫切性,1961年,有关科研人员和设备被集中到上海冶金所联合攻关。副所长吴自良兼任室主任,下设三个大组。 我领导的第二大组负责分离元件制造工艺的研究,包括粉末成型、压力加工、热处理、焊接、物理性能测量等环节。焊接成型是其中一个难题,当时我国能生产供应的焊头材料性能较差,达不到分离膜焊接工艺的要求。我曾研究出一种高强度、高电导、热稳定的铜合金新材料,将这一材料加工成焊接电极,使用效果非常好,为甲种铀分离膜的研制成功铲平了一大障碍。1964年,符合要求的分离膜元件终于研制成

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实施细则

中国地质大学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 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实施细则 中地大研字〔2012〕31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1998年第16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通过)暨国务院学位办《关于进一步完善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有关规定的通知》(学位办〔2011〕57号),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修订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第二条凡是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水平已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人员(以下简称“同等学力人员”),均可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向我校申请硕士、博士学位。 第三条我校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已有一届毕业研究生后,均可开展授予同等学力人员博士、硕士学位工作。 第四条我校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的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学校

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五条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受理机构为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学位办公室”),申请人员可向学位办公室提出申请,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章硕士学位的申请与授予 第六条申请硕士学位的基本条件 1.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水平已达到所申请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标准,可按现行办法,向有关学位授予单位申请硕士学位。已获得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其所获得的国(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2.按照研究生培养计划要求修完申请专业所要求的学分,并通过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部分学科、专业要求通过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3.按照《中国地质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规定》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第七条申请硕士学位必需的材料 具备申请硕士学位基本条件的申请人应在我校规定的时间内,向学位办公室提交以下材料: 1.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成绩单、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证明; 2.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国(境)外学位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证明);

培养出二十五位博士的导师潘富恩

培养出二十五位博士的导师潘富恩 潘富恩今年70岁,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潘富恩自幼生长在农村,对旧社会农民的贫苦生活和受欺压的境遇耳闻目睹。母亲总是想要潘富恩通过读书求有较好的前途。 中学时代开始,潘富恩进城就读教会学校——浙南三育学校。在校喜欢阅读文艺作品。读到高中二年级时,温州解放。1950年初,转学往南京中华三育学校继续读高中,这时该校有一位年已75岁的老教师,原是文史界知名的老前辈顾实先生。他晚年皈依基督教,性情有点怪癖。给潘富恩上第一课时,就要大家用文言文写自传,全班同学也只有潘富恩还能“之乎者也”地凑成一篇,于是受其赏识,亲授以《说文解字》,《昭明文选》。他对潘富恩说:“文选烂,秀才半”。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潘富恩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 高中毕业回上海姐姐家,统一高考时间已过,于是潘富恩考入上海学院中文系,读了一年。1952年院系调整,按专业潘富恩等并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当时复旦大学中文系有十大教授,郭绍虞先生为系主任,有刘大杰、陈子展、朱东润、吴文祺、赵景深、蒋天枢、张世禄、王蘧常、方令孺等,中文系的教师阵容非常强大,学生们学习很认真。全班三十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学业上的发展方向,

有的钻研美学、文艺理论,有的埋头中国古典文学,有的搞现代文学或搞语言学,大家各从所好。安排的课时甚少,一周总共不过十八课时,潘富恩对先秦诸子感兴趣,阅读《墨子间诂》后,写了《墨子散论》,这是他的习作。潘富恩撰写的本科毕业论文是《论汉代的乐府诗》。他们正面临着毕业,各人怀着美好的理想,准备奔赴分配的单位,干出一番事业。然而震惊全国的“胡风反党集团”案平地骤起,他们班级里的同学受不同程度牵连的竟达三分之一,有的开除党籍、团籍,有的受批斗,其中施昌东被捕,弄得人人自危。潘富恩由于平日木讷少言,且喜欢搞古典文学而与涉及政治的文艺理论学科较远,因而幸免“胡风”案连累,被学校留下当助教。起初分配在中文系中国古典文学教研室,后改调为学校政治课的哲学助教。潘富恩学生时代原本对哲学不太感兴趣,觉得不适宜搞哲学,但又一想,同班的同学被整得七零八落,自己能有这样的安排已属万幸了。于是跟着哲学课的主讲教师,做教学辅助工作,同时旁听苏联哲学专家柯斯切夫的课,认真学习马列哲学的原著,以弥补往日哲学知识的贫乏。 潘富恩与他指导的2001届博士生合影

俄罗斯其实不存在副博士学位

俄罗斯其实不存在副博士学位 上一篇/ 下一篇 2012-05-09 17:01:12 / 个人分类:旧作选登 查看( 32 ) / 评论( 4 ) / 评分( 0 / 0 ) 副博士这个学位是困惑许多朋友的问题,估计不少人会像彭教授小的时候一样,认为苏联、俄罗斯的副博士其实就是硕士的另一种称呼或比博士低一层的一种学 位。 老彭之前这样想,主要是来自于中文翻译的字面意义,望文生义。但“副博士”这个中文词其实是咱们中国人造的,原文并无此意……其原文实际为“候选人”,原则上与学士、博士的这些名称一样,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学位。当然,学士、博士这些词也是咱们从古代中文里借用的,不然的话,博士的中文应该叫“道可特”吧?“道可特”挺好的,还有点强调学术创新的意思呢…… 俄罗斯等国家继承了苏联的学位体制,保留了“候选人”学位,与欧美现代“学士-硕士-博士”的三级学位系统并不相符。但如果一定要给“候选人”学位找一个对等的,那就是博士。这也可能就是在中文中被翻译成“副博士”的原因之一,别管正的副的,都是博士。樱桃也是桃……不太合适,太小,这样吧:蟠桃也是 桃啊…… “候选人”学位在欧美被认为等同于博士学位,当然,在我国也一样,我国教育部学位认证机构也认定这是博士。这一点彭教授在2006年《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的一篇论文中曾经涉及过。 至于各国这样认定的原因,老彭觉得可能有以下几点: 1)“候选人”研究生的入学要求与其他国家(包括中国)的博士研究生入学前 所受教育要求基本相同。 如果想考入俄系体制中的“候选人”研究生部,必须具备硕士学位或者专家学历。硕士这个东西好像是都明白。至于专家,也是俄系学制的特有学历。这种学历在欧美一般被认为是硕士,在我国据说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哈哈哈,曾被我国认为是硕士,后被认为是学士,现在又风言风语地说被认为是一种类似于硕士的东西……老彭并不知道真相,只是觉得几种都有道理,具体原因老彭高兴的时候 再专门撰文说明。 2)“候选人”与其他国家(包括中国)的博士的培养过程基本相同。 我国的博士生培养大家都明白,导师领导下的3年博士研究生部学习与研究,通过相关科目考试,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可获得博士学位。欧美的博士与俄系的“候选人”培养过程基本也是这样。

科技改变世界——记我国多学科领域创始人金日光

科技改变世界 记我国多学科领域创始人金日光 金日光,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33年出生于吉林省 图们市。1956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物理化学专业,1960年吉林大学 原苏制四年制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PhD)学位,师从国内外著名的 催化反应动力学理论家蔡镏生教授、著名的量子化学家唐敖庆教授。是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中国高分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传统中医药学产学研联盟副主席等职务,也是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在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期间,金日光教授第一个提出建国家工程院提案,也特别强调了美国式的院士制度,还提出在中国建立世界第一流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提案,获得了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奖。 金日光教授一生都奋斗在多学科一线,进行着前沿性的研究,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科学进步,为我国在国际上科学领域占有一席之位。 第四统计力学创始人 统计力学是研究大量粒子(原子、分子)集合的宏观运动规律的一种科学,在20世纪,欧洲人在国际上先后创立了三大统计力学,即第

一个Boltzmann-Maxwell经典统计力学;第二个Bose-Einstein非电荷型量子统计力学及第三个Fermi-Dirac电荷型量子统计力学。 从上世纪70年代,读博士研究生的时候起,金日光开始研究统计力学,一直在思考建立第四种统计力学,经过刻苦研究,整整推导了两麻袋草稿纸,终于在这三个统计力学基础上发展出来一种全新群子概念的统计理论,并出版了《模糊群子论》专著。 第四统计力学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全面地概括了前三大统计力学,即只要改变边界条件,那么就可以从第四统计力学定量公式分别转化为上述三大统计力学的定量公式。金日光教授形象地描述第一个统计力学研究的是许多互不相干的人住进许许多多房间的分布方案;第二个统计力学研究的是许多人中由若干人总是爱住在一个房间,一起过日子,且不受限制地住进某一房间的分布方案;第三统计力学研究的是有许多人,但是互相都不愿意一起住,即单个单个地住进很多房间的分布方案;第四统计力学研究的是许多人之间有的愿意住一起,有的不愿住一起,而且不愿意限制在一个房间,即若干人共同占有若干房间的方案。这样,第四统计力学就可以很顺利地研究那些既有吸引、又有排斥的对立统一的体系,从而使统计力学真正接近客观实际,并使物理化学中非常复杂的BET吸附方程、气-液平衡方程、非理想气体方程等公式的推导过程大大简化了。

汪集旸院士谈博士研究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汪集旸院士谈博士研究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 力培养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汪集旸院士谈博士研究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2004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汪集旸院士报告 汪集旸:1935年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1956年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1958-1962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副博士(相当于)学位;1962-197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助研、副研、地热室副主任;1979-1981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做访问教授及美国地质调查所客座研究员;1981-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地热室主任;1986-1995年,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教授、研究员、地热室主任;1995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0月2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应邀出席在河海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博士生论坛,并为与会博士生们就创新作了专场报告。在报告中,汪院士从自身的实际经验出发,以生动的语言、幽默的谈吐、真实简单的例子侃侃道出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博得全体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 我们需要怎样的博士 其报告主要思想为高素质人才有高创新能力,而培养良好的创新能力必须先从培养良好的素质做起。 当前社会上一些评论说“博士不博、大学不大”,那么到底该培养怎样的博士呢汪院士讲到,博士就应该“博”,所谓“博”,就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大学就应该“大”,所谓“大”,就应“兼容并包”。 尽管社会上的评论有些牵强,不可否认的是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一些事实。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汪院士分析了几个方面的原因。

过窄的专业教育直接导致了“博士不博”。现代科学分科太细,汪院士举例子说,水文学科中将“地表水”与“地下水”分家,割裂了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使学习者往往只接触到其中的一面而忽视另一面,不利于学科的发展与研究的深入。 过弱的文化熏陶造就了“单面人”或“半个人的教育”。汪院士提到,很多理工科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已经没有“语文”这门课程,存在比较明显的重理轻文现象,文化艺术的熏陶不够,个人修养不高。没有文化内涵的人,人们称其为“半面人”。一个社会人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艺术、文学与科学同样可以在科学家身上得到完美的结合。他拿爱因斯坦高超的小提琴造诣和自己所带的一位博士生糟糕的读书报告为例进行对比,形象生动且用心良苦地说明了文化熏陶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过重的功利主义导致一部分人过于“经济人”倾向。现代人往往显得浮躁,不踏实,对于研究总是太过于功利,一味追求“财富”、“金钱”,忽略了自身的真正发展,忽略了对文化艺术的修养。汪院士表示,追求富有可以理解,但追求精神上的富有更重要。 过强的共性制约导致当前的人才缺乏个性。汪院士认为应该培养有个性的人,这样我们的大学里才能多出几个“陈景润”,多出几个“钱钟书”。 汪院士表示自己关注到教育部已经做出的“新动作”,赞同教育部提出的“注重全面发展、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注重个性的发展”培养人才新思路。 怎样培养我们需要的博士 培养博士生的模式有两种:“游泳式”和“手把手式”。“游泳式”的培养模式倡导博士生在不断的“呛水”之后学会“游泳”,导师要心“狠”一点,不到其要被“淹死”决不伸出援手,自然,这样培养出来的博士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不需要太多质疑的;“手把手式”的培养模式则导致博士生对“家长”的过度依赖,长大了了仍然不能“断奶”,做不了事情,这样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显然已不合时宜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