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养老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

浙江省养老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
浙江省养老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

浙江省养老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发展,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问题。自2010年5月起,省政协调研组就加快我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先后赴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丽水及其有关县(市、区)、乡镇进行实地调研,详细考察了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点和养老公寓,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医疗护理、卫生保健、文化娱乐等情况,并与当地政府、政协分管领导、部分部门和养老机构负责人,以及省发改委、老龄委、民政厅、国土资源厅、建设厅等职能部门和部分院校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参阅了国内外相关材料和调研成果,形成了这一调研报告。

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养老服务需求趋于多层、多元化

(—)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四个突出特点

据浙江省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截至2009年底,我省总人口4700万,有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达到762.3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6.18%;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115.95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2%。近年来,我省人口老龄化呈现四个突出特点:一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加快,目前正处于加速期。老年人口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近两年均以每年4.5%左右的速度增长,高出全国约1.5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比全国快10年左右。2008年全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2%,我省1998年底就已达12.4%。据预测,到

2020年,全省老年人口将达1122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1%;到2040年前后将迎来老年人口最高峰值,约146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32%。

二是高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近两年高龄老人增速均在5%左右。

三是“未富先老”。西方发达国家步入老龄化社会,经济增长和老龄化是同步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至少是三千美元以上,但中国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几百美元时就已进入老龄化了,是目前唯一比较低的收入进入老年型社会的国家。我省1987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当时生产总值大约四五百美元。

四是独居和空巢老人日益增加。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成年,逐步进入“421”的家庭结构,即一对夫妻要供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作为“421”供养关系中的中间代,无法抽出时间照顾年老父母,尤其是众多农村年轻劳动力人口进城打工,老年人口空巢率不断提高(据2006年省抽样调查,全省城镇独居和空巢老人比例达到71.6%,农村也超过了50%,),“空巢化”现象日益突出,传统的家庭养老已无法适应时代需求。

(二)养老服务需求趋于多层多元化

1、当前养老需求具有五个特点:一是居家养老是主要的养老方式选择,近80%的老人希望居家养老。既使在机构养老的人群中仍有多数人青睐于居家养老。如60%愿意在家里养老。二是家务帮助是居家养老的基本服务需求。要求做饭、采购日用品、打扫卫生等服务的占60%以上。三是社区医疗服务是老年人备受关注的服务需求。有90%以上的老人希望得到就近或入户医疗服务。四是老人购买养老服

务的经济支付能力有限。老人的整体经济收入明显偏低,尤其是边远山区更是如此,渴望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五是机构养老是养老服务提供的重要形式。当照顾或护理需求增大、家庭和社区缺乏足够照顾支持时,机构养老可以集中式地承担大量老人的照顾或护理。

2、老人的养老需求存在差异。如在消费观念和支付能力上,农村老人不同于城市老人;在生活格调和需求层次上,文化程度低的老人不同于文化程度高的老人;在需求结构上,低龄老人不同于高龄老人,健康老人不同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二、养老服务体系初见端倪,问题较多

2008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全省养老福利、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逐步建立健全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服务方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居家养老普及化、服务队伍专业化,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并明确了“到2012年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覆盖,机构养老服务床位数保持年均增长10%以上,享受机构养老服务人数达到老年人口总数3%以上”的总体目标。我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全面落实上述各项政策,通过规划引导、蹲点调研、试点推广、加大投入、机制创新等各项措施,养老服务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截止2009年底,全省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95.5%,城镇“三无”集中供养率达到99.1%。建设各类养老机构1850家,

床位数17.2万张,床位占老年人口数的2.3%,其中民办养老机构610家,床位数7.2万张,占总床位数的41.8%。建成市、县(市、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60个,占市、县(市、区)总数的59.4%;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610个,占乡镇(街道)总数的40.3%;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050个,占社区数的37.3%;农村社区“星光老年之家”7500个,占农村社区总数的25%。

虽然我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但应该看到,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尤其是与快速增长的老龄化、高龄化趋势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是:养老机构冷热不均,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步履艰难,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缓慢;重公办轻民办,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受到制约;养老服务人员严重不足,服务质量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亟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一)认识不到位,政府角色定位不够准确。在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正在得到逐步重视的大背景下,不少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悄然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发展趋势和4-2-1社会结构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认识不够,措施不力;对老年人是家庭人还是社会人,是负担还是财富认识模糊;对老年服务是个人之事还是社会之事,是公益性还是非公益性定位不清,导致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角色不准。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府主体作用缺位。如有的政府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缺少调查研究、统筹规划、政策扶持、科学引导、监督管理、组织协调,缺乏投入机制、准入机制、监管机

制和回报机制。导致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场所因无规划而发展缓慢;财政对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占社会事业支出比例偏低;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存在以文件代替工作的现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不少方面存在无序状态。二是政府职责错位。根据政府的职能,公办的养老机构,主要应解决伤残荣誉军人、“五保对象”、“三无人员”等特殊老人,以及高龄或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然而,一些地方政府花巨额资金建设高标准、高档次的养老机构,进而公益性养老服务出现福利反导向现象:有钱、健康的老人正享受着有限的机构养老福利资源,而正真需要的老人却进不了养老机构大门。三是政府越俎代庖。一些政府不通过扶持社会力量,自己直接组建机构、组织人员从事具体服务工作。这种做法在短期内效果明显,但是从长远看,政府过度介入,会使社会力量退避三舍,社会福利社会化将难以实现。

(二)养老机构冷热不均,供需矛盾突出

在养老机构和床位总量不足的情况下,有些养老机构门庭若市,一床难求,甚至出现“千人等一床”的现象;有些养老机构却门可罗雀,入住率很低。据调查,全省现有养老机构床位闲臵率平均达30%左右,其中乡镇养老机构闲臵率大约在40%—50%之间。造成养老机构资源冷热不均,供需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一是城市中心基础设施完备的公办养老机构受青睐。由于城市中心的公办养老机构生活方便,离家较近,便于家人就近照顾和探望;政府投入多、收费低、条件好、服务质量高;运营时间较久,有一定的口碑和知名度,并有一定的人气集聚效应,因此一些老年人呼朋引伴,愿意住到一起。二是

医疗护理型养老机构缺乏。据调查,健康老人多数希望居家养老,而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特别是有精神疾病、癌症晚期、临终窘境的老人,希望在医疗型的养老机构,通过舒缓治疗或姑息治疗等方法,缓解疼痛、保护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得到医疗、康复、护理一体化全方位的服务。但目前我省大部分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偏重于生活护理、家庭服务,缺乏医疗康复和精神慰藉服务,护理型养老机构的床位数不足养老机构总床位数的20%,远不能满足需要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老人们的需要。三是多数郊区养老机构交通不便,设施简陋。多数郊区养老机构因交通设施不配套,不仅工作人员难找,还给家属看望老人带来不便,进而入住率难以提高。一些乡镇(街道)办的养老机构,还存在用房陈旧、护理设施落后、医疗设备简陋或缺乏等问题,难以满足入住者生活起居、医疗护理需求,更难以达到国家民政部关于养老机构要由单纯供养型向收养、治疗、康复、教育、娱乐相结合方向发展的功能定位。四是无证现象严重。许多正在运营的民办托老所、老人公寓因硬件设施不达标,尤其是消防安全不合格,或无土地证和房产证,属违章建筑,而没有取得社会福利机构执业证书。如瑞安市34个民办托老所有26个无证运营,存在安全隐患;66个农村老人公寓,不能登记为社会福利机构,发展遇到瓶颈。

(三)居家养老服务步履艰难,基础作用未能发挥。居家养老服务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目前我省杭州、宁波、嘉兴等地探索了许多好的经验,但是发展仍然步履艰难:一是居家养老服务缺乏基础设施。由于居家养老服务场所没有列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多

数社区(村居)尤其是老城区和农村缺乏居家养老服务场所、老人活动设施等硬件设施,住宅设计和社区服务网络布局远不能满足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二是缺乏长效的经费保障机制。由于居家养老是一项长效服务工程,具有长期性、连续性,需要政府实行长效资金保障,但目前我省尚未出台专项经费保障政策服务经费没有着落,制约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三是居家养老服务氛围不浓。一些居民对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情况知晓度不高,居家养老社会化氛围还不够浓厚。特别是农村,由于人口居住分散,观念落后,服务半径较大,单位服务成本较高,养老资源难以整合;老人养老保障水平普遍较低,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缺少财力支撑,老年人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四是服务需求底数不清。多数社区没有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做过详尽的调查,服务缺乏针对性。同时,多数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单一,侧重于家政服务,缺乏为老年人助餐、助医、助困、助急、助乐等服务内容,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五是“星光之家”建设的补助政策,惠及的只是条件好的社区(村居),而大多数更需要政府帮助的条件较差的社区(村居)则享受不到资源分割,缺少共享。由于居家养老服务资源分散在各社区、社区各单位、各组织,彼此之间对外开放程度都很低,加上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者之间互联、互补、互动不够,有限的资源只能服务于非常少数的辖区内老人,致使一方面,服务价格较高,老年人承受不起,市场范围无法扩大;另一方面,收入不足以弥补成本,亏损经营,违反市场经济规律,不可能得以长久发展。

(四)重公办轻民办,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受到制约。我省是民营资本丰厚,但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却不高、动力也不足。其主要原因:一是土地使用政策制约。民办养老机构因其民办性质,用地不能实行划拨,也不能保证优先供地。二是资产归属制约。《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浙江省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其收益和积累的资金不能在出资人中分红。这规定大大挫伤了民间资本兴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致使众多企业家认为,与其兴办养老机构无经济利益可图,还不如直接把资金捐给公益组织省心省力。三是政府财政扶持上重国办轻民办,优惠扶持政策重点倾斜于国办养老机构,致使民办与国办养老机构无法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四是融资渠道不畅。按照现行有关规定,目前我国民办养老机构一般只能在民政部门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才能享受有关政策优惠。但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后,却难以融资,不能获得商业贷款。五是优惠政策可操作性不强,难于落实。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明确要求对社会福利机构在用地、用电、用水、通信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但由于相关部门没有配套制订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在实际执行中难以落实。六是管理不够规范。从目前情况看,公办养老机构为事业性质,受当地民政部门管理,民非养老机构在民间组织管理部门登记,并受其管理,民营养老机构在工商部门登记,并受其管理,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行

业组织或者政府部门,对所有养老机构进行统一管理,缺乏独立的行业标准和行业管理规范。

(五)养老服务人员严重不足,服务质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是护理人员和老人不成比例。一般要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和老人之比是:全护理1:2,半护理1:3,自理1:5。但事实上,全省能够达到这个比例的机构很少。有的机构一个护理人员需要照顾十几个乃至七八十个老人。造成养老服务人员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和社会地位较低,年轻人特别是城镇年轻人不愿意进入养老机构就业。二是服务人员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培训。我省现有养老护理人员大都为外地劳动力和本地已退休人员,且以女性居多,男性护理人员较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化培训,与老年人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受过专门培训的护理、助老人员,因为待遇不高、劳动强度大、社会有偏见等原因,流动频繁。有的养老机构甚至出现护理人员经培训拿证后即走人的现象。三是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综合素质较低。管理人员有的是下岗职工,有的是改行转业的,普遍存在整体年龄偏大、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不易接受最新护理理念、护理技能不够过硬等问题。特别是乡镇敬老院,普遍缺乏专业管理人员,院长多以快退休的原当地乡村干部为主,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护理人员以临时招聘为主,未经过专业培训,边做边学。四是志愿者服务队伍总量不足,作用较小。在专业养老服务员严重不足的现状下,志愿者队伍作为养老服务员的重要补充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就目前情况看,由于我省还没有健全完善志愿者激励和培训机制,志愿者

在养老服务中发挥的作用还比较小,主要是总量不足,真正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志愿者远不能填补缺口;质量不高,目前从事养老服务的志愿者多为离退休老人,青壮年较少,与报名参加奥运志愿者相比少得可怜;专业性较差,由于缺乏专业化的培训,因此志愿者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养老服务的要求。

三、完善我省养老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1、区分养老服务对象,明确政府、社会、个人三者的责职。一般来说,根据老年人的困难程度、家庭状况等特点将服务对象分为特殊老人群体和普通老人群体两大类。普通老人群体又可以细分为需要帮助的人群和不需要帮助的人群两大类。特殊老人群体是指传统的民政对象,主要包括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人员及特殊贡献者,这一类老人由政府承担养老责任,是养老服务公共产品的享用对象。除了特殊老人群体之外的老人都属于普通老人群体,在普通老人群体中,对于经济条件好、生活自理能力强的老人所需的养老服务,主要由个人或者家庭向市场购买,享用民办机构提供的私人养老服务产品;对于普通老人群体中80岁以上高龄、失能和半失能、低保及低保边缘、空巢等老人,他们所需的养老服务可以由个人、社会和政府三者共同承担,在他们没有能力完全享用私人产品的情况下,由政府为其提供部分公共产品作为补充,以确保这一类老年人所需要的养老服务得到保障。

2.总结经验,加强规划和领导。一要加快规划。要抓住国家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浙江试点”的机遇,全面总结“十一五”以

来我省发展养老事业的工作经验,根据我省老年人口发展速度和养老服务需求状况,对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内涵、服务范围及相关设施建设的功能定位、政府责任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加快制定具有我省特点的养老事业发展总体规划;要尽快建立科学的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制度,在此基础上,制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近、中、长期规划。二要加强领导。要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我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像基础教育和医疗机构那样将各类养老机构、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建设布局,列入住宅小区配套公建项目,统一规划;养老服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随经济的增长而增长;养老服务目标列入各级政府年度政绩考核内容。

3.按需分类,建立资源优化型机构养老服务体系。

根据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情况,建立服务多样、功能完善、目标明确的机构养老体系,是适应老年人养老需求日益广泛、要求不断提高的针对性举措。因此,我省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时,应积极探索按需分类,建立资源优化型机构养老体系。

1).建立以福利型和市场型养老机构。福利型养老机构,应是公办或民办非营利型养老机构的主要职能定位。服务对象应该是特殊老人和普通老人群体中80岁以上高龄、失能和半失能、低保及低保边缘、空巢等老人,体现政府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的职责和作用。市场型养老机构,应是营利型养老机构的主要发展方向,目标满足有较高支付能力群体的养老需求。收费标准市场化,养老服务高标准,以

满足一部分经济条件好、生活自理能力强的老人的养老需求,服务主要由个人或者家庭向市场进行购买。这是民办养老机构的主要发展方向。

2).依照功能和医疗介入程度分类组建和管理养老机构。可借鉴美国的经验,由省市两级统筹规划,将现有的各类养老机构,依照其功能和医疗介入程度,科学合理分类,分点布局,分类管理,解决机构养老城乡之间不平衡的问题,实现机构与老年人之间的有效配对。依据老人们需求,可将养老机构进一步划分为:一般照顾性养老机构,主要收养需要提供膳舍和个人帮助,但不需要医疗服务及生活护理服务的老人。中级护理照顾型养老机构,主要收养没有严重疾病,需要监护和护理,但又不需要技术护理照顾的老年人。技术护理照顾型养老机构,主要收养需要精心医疗照顾,但又不需要医院提供经常性医疗服务的老年人。老年康复医院和老年护理医院,主要收治患有老年慢性疾病,如老年痴呆、脑中风偏瘫之类的老人以及部分残疾人。除了日常的看护照料之外,还要对他们进行康复治疗。临终关怀医院,以“善终”服务为宗旨,专门收留年迈久病、弥留于人世的老人,以生活护理和临床护理为主,姑息支持疗法为辅,为患者做生活护理,并通过谈心、暗示等心理疗法,缓解疏导病人的情绪,以此延长患者生命,减少其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让他们平静度过最后人生。各类机构可以依据服务范围和标准,分别收养不同身体条件和服务需要的老年人,老人们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机构。

3).大力发展老人护理院、护养院、关怀院。养老机构资源有限,对于健康老人,主要是居住、吃饭、卫生,娱乐,应以居家养老为主,而对于半失能尤其是完全失能老人需要半护理或者全护理服务,即使家中有人照料,也需要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服务。从未来趋势分析,高龄老人中有许多人将被送到护理型养老机构,一般老年人中也有一部分需要进入护理型养老机构。因此,我省应大力支持和鼓励各类养老机构发展成护老院、护养院、临终关怀院;对公立医院改革中生存困难的一、二级医疗机构进行功能转型,发展成老年(护理)医院,逐步实现养老机构的分类管理、分类发展,改变目前养老机构集健康老人到失能老人、临终关怀于一院的状态。

4)、进一步强化养老机构示范、辐射职责。要确实发挥养老机构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骨干作用,除提升、凸显其专业性、规范性服务,以满足特殊老年群体的服务需要外,还应大力发挥其对家庭、社区示范和辐射职能。一是以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机构建设为平台,发挥机构的示范作用。重点建设一批建筑设计符合国家标准,设施设备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养老机构,为社区养老服务建设提供组织、管理、服务等示范。二是以组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契机,发挥机构的管理作用。以现有国营综合养老机构为依托,利用其在组织、人员、技术方面的集中优势,建立具有组织、指导、服务、培训功能的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管理和指导。三是立足开放办院,发挥机构专业服务资源的辐射作用。如以走进来的方式,欢迎社区及老人到机构参观、交流和咨询;养老机构内设老

人医疗、康复门诊可向周边社区、老人开放。以走出去的方式,为社区及老人做有关老年专业康复、护理的辅导讲座和培训;也可为社区及家庭提供专业护理设备的租借服务等。

(三)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编织互为补充、有序衔接的养老服务网络

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破解养老服务难题的根本出路。

1、加快实现社区或街道(村居)居家养老服务网点的全覆盖。各级政府要大力扶持,对经济条件较差的社区(村居),帮助其合理建设“星光老年之家”或养老工作服务站;对无养老服务场所的旧住宅小区,可开放、扩建和提升周边已建的“星光老年之家”和敬老院,也可整合周边资源,利用社区(村居)周边企业改制和重组后的空闲房,或因上学和入院人数减少而空闲的小学、幼儿园等进行改建;对新建的或者旧城改造的社区,应将居养老服务站与住宅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对不具备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僻远山区,应结合移民下山或并村计划,让老年人在自愿的基础上逐步集中供养或者纳入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农村敬老院应逐步向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转型,解决城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2、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一是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库。依托已有信息化平台,由社区(村居)全面动态地录入每位老人的基本情况,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服务需求等信息库,提供为老服务

热线、居家呼叫系统、数字网络系统等求救求助和服务形式,增强居家养老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全面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要整合各方资源,在提供家政服务、生活照料、代办代购、中介联系、文体娱乐、精神慰藉、就餐送餐等为老服务项目的基础,大力开展专业化的老年医疗卫生、康复护理、信息咨询、法律援助、老年教育等服务项目,全面构建功能齐全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实现五分钟或十分钟半径服务圈,为老年人提供便利、优质、价廉的服务。

3、编织起一张无缝接的养老服务网。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及疾病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老年人因健康状况的变化而需在家、医院、专业照护机构之间转移。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通盘设计养老服务体系的分层、合理布局,使老人得到衔接良好,考虑全面、连续有序的照护;要区分不同养老平台的职责、功能,构建起家庭—社区—护老院—护养院—关怀院,内在层层衔接、逐节过渡的老年照护网络系统,做好老人在各环节转换的服务、评估、引导工作。其中,社区(村居)养老服务站要在这一网络系统中发挥主要作用。如社区(村居)养老服务站要为老人及家人联系各类医院和养老护理院,提供相关服务信息及身体状况的专业评估,引导和规范老人选择适宜的治疗和养老平台,满足不同老人及老人个体动态变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为老人编织起一张无缝接的养老服务网。

(四)加强扶持和监管,大力发展各类养老服务事业

1、建立长效的养老服务政府补贴机制。一是每年给予城乡社区(村居)“星光老年之家”或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站必要的运行保障经

费。二是政府的各类补助应逐步向政府购买服务转化。三是建立养老服务建设基金。

2、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的监管。一是加快地方性立法。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由省政府或民政厅修订和出台《浙江省机构养老管理办法》和《居家养老服务指导意见》等规章,明确养老机构建设标准、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准入、服务标准、收费机制、队伍建设等管理规定,以提高服务质量,切实维护老年人的权益。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评估、评审制度。三是强化社会福利机构的监管。四是建立老年服务督察制度。要在城市每个街道、在农村每个乡镇至少设立一名专职老年服务督察员。

3、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

1、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服务员队伍。定向培养一批有爱心、能奉献、素质全面的专职服务人员。二是要广开门路,大力引进人才。吸收一批学历较高、年轻优秀的人才充实到养老机构管理队伍。三是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待遇。

2、加强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

2020年养老调研报告

2020年养老调研报告 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调研调研总结老年群体更需要我们的关注据资料显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大。据XX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显示,XX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1、1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占亚洲的38%。 二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来势猛。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分惊人。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将达到 11、92%,比XX年提高 4、96个百分点,届时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2020年以后老龄化程度继续提高,到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5%,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三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发达时期出现的,对老龄化的承受力强。同时,由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速度较慢,允许其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准备和适应。 中国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急剧下降造成的,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即“未富先老”,薄弱的经济基础尚不具备供养老年人口的能力。

目前,中国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但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未来中国人口类型将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深度老龄化,进而转化成重度老龄化,“银发浪潮”将成为21世纪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要减轻人口老龄化问题,还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国策。 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使得老年人生活稳定健康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虽然人口老龄化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但还应该看到现阶段我国近五成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从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来源看,46%的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次是靠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养老金生活,分别占 25、9%和 23、6%。老年人的生活来源并不固定和稳定,他们还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 首先,社会应继续加强对老年人的帮助扶植力度。切实实行各种针对老年人的福利制度,如廉价乘车,免费参观等制度;完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让老年人有固定的收入;其次,加强社区医疗站,乡村医疗所等基础医疗单位的建设和完善,方便老年人的就医;完善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制度,让老年人生病看得起病,方便就医;再次,社会应对那些既无养老金有没有儿女供养的老人给予一定的经济上的帮助,使他们能有起码的温饱和健康;最后,社会和社区应该加强各种方便老年人生活的基础设施

大学生对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 前言: 老年人口问题在我国早已存在,既表现为老年人的生存与发展,如物质保障、医疗服务、住房等问题;还表现为因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所带来 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社会生活的变化等等。这其中,仅仅满足老年人在年老时的供养问题就已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面对中国老年人70%以上居住在农村的现实 国情,显然,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是我国养老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为了更深入具体地了解当前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现状,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城关镇保障村的XXX位老人进行调查。结合调查所得的及自己的肤浅认识,当前中国农村养老仍是以家庭养老为主。 一、家庭养老还存在强劲的生命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会支持能力。然而,家庭养老告别是子女养老对中国农村老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并起着社会养老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城乡,家庭仍然是一个基本的生活单位,是老年人最后的大本营。而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家庭养老的作用也就越大。在社会保障尚不健全和完善的条件下。家庭养老起到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一旦家庭养老的基础遭到破坏,几千万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将失去保障。 (一)家庭养老方式符合当前我国的现实国情。当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趋势快、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地区差异较大。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民支付能力相当有限,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尚处于温饱阶段,只有小部分达到小康水平,少数农村仍处于贫困状态。不仅地区间存在差异,而且在同一地区中的不同乡镇、同一乡镇中的不同村庄、甚至在同一村庄中的不同家庭之间,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有较大悬殊。在这种情况,若完全依靠建立起统一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来解决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显然是不合实际的,因为一定的保障制度必须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而当前我们仍有必要依赖家庭养老方式来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也明确指出,我国老年人养主要领先依靠家庭,从而使家庭养老模式法律化,增强了家庭养老模式的生命力。 (二)家庭养老方式的文化根基深夺厚悠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养老向来是 中华民族恪守的传统美德。家庭养老作为一种文化在我国经历史岁月,从农业经济开始至今,大约有三四千年之久,支撑家庭养老功能是传统伦理“孝”的价值取向,孝是“天经地义”的行为的最高准则,自然也是家庭成员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传统的中国家庭作为一 个福利单位,表现在养老机制作用上是天然的养老组织,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老年人生活在家庭中,不但基本生活有保障,而且日常还能得到应有的照料,并享有子女满堂的天伦之乐,精神上得到寄托。所以家庭养老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就算将来我国经济

关于社会养老服务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社会养老服务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内容如下-关于社会养老服务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加快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9年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从4月份开始,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方青带队,农业农村工委牵头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和专业人士,对我市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视察了淡溪镇皇景养老院、市福利中心、翁垟街道太阳谷养老项目等7个养老机构和项目,详细听取介绍,深入了解情况。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了相关部门的工作汇报。还邀请温州市养老专家作专题讲座,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乐清市养老服务业若干意见》等文件,养老服务工作制度初步建立。建成621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9个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市社会福利中心,养老床位从2014年以前的不到900张增加到2018年的5000多张。养老机构开展了助餐、配送餐、生活照护等服务。民政部门向老年人免费发放老年手机、健康手环,提供一键通综合服务;开展社会化运营和医养结合的探索;培训了一批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和养老护理员。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服务形式和管理能力都有了较大进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截止2018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3.25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7.77%。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老年人口增长快。我市老年人口正在以年平均3.9%的增速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已形成一个重要的养老窗口期。二是高龄化倾向凸显。80岁以上老人约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7.2%,比全国数据高近2个百分点,已形成了“高龄少子”的局面。三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偏高。全市失能、半失能、空巢老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8.5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一是养老床位供给不足。由于2000年至2010年基本没有新建养老机构,导致了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底子薄、历史欠帐多。现有的669家养老机构仅有养老床位5227张,还不足目标要求(每百位老人5张床位)的一半,部分养老床位还是整合医疗机构统计的数据。此外,养老资源浪费的现象也值得关注,调查发现部分养老机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如市福利中心投资3000多万,每年运行经费100多万,却只有17位养老对象入住。二是养老机构发展迟缓。前些年叫过一阵子的民办养老机构“余霞乐园”和“华仪翔云福利院”已停建,“太阳谷”养老项目也因各方面原因处于搁浅状态。目前仍有11个乡镇街道没有建立养老机构,辖区内的三无、五保对象只能寄住到附近镇街的养老院。三是养老服务设施严重落后。现有养老机构中有10家乡镇、街道养老院(原敬老院)都修建于2000年前,房屋陈旧,设备落后老化。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大部分还只是概念性状态,实体运行没

关于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关于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 关于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 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保持家庭关系和睦稳定、促进老年群体健康幸福生活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按照省局的要求,市统计局走访了相关部门,对全市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资金得到保障 今年以来,由市发改委牵头,争取健康服务业类项目290个,获得资金1408 4.26万元。其中,医疗服务类项目286个,获得上级补助资金1215 4.26万元;健康健身类项目1个,获得上级补助资金1430万元,为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基本保障得到加强 201X年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 7.4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 4.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 43万人,工伤保险 1 1.59万人。拥有卫生机构3299个,其中,医院49个,卫生院2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 个,诊所382个,村卫生室244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 个,卫生监督所6个。卫生技术人员14011 人,

增加94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749人;注册护士4424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4624张,增加1165张。我市实行“非禁即入” 鼓励社会兴办健康服务业,并在土地、医保、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目前,全市已建成民营医院36家,开放床位2366张;新审批巴中肛肠专科医院、巴中东大肛肠医院、巴州外科医院等民营医院,新建XX市中心医院南坝院区、XX市第一人民医院、巴中中医医院回风院区、XX市妇幼保健院、XX县中医院等建成后,将切实缓解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三)商业保险产品得到丰富 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积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医疗责任保险,年内,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参保率达80%。201X年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2 06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 1 6.25亿元,占全市保费收入的7 3.66%。小额人身保险保费收入2309.73万元,参保人数7 7.01万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费收入 834 7.61万元。 (四)中医药保健服务全面发展 XX市治未病研究所的建设进展顺利,市、县中医医院均已设立“治未病”科,XX市中医医院设立了“老年病科”,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85%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五)积极促进全民健身

上海大众产品市场调查报告.

上海大众产品市场调查报告 2009 年全球汽车市场处于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下,但我国汽车市场一枝独秀,随着国家十大产业政策和汽车消费政策的相继出台,中国汽车市场从第一季度开始逆势而上,创造了年销售量破千万辆的历史记录,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上海大众汽车凭借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从 2009 年初起就率先感知市场回暖,紧紧抓住市场契机,以满足用户的优质产品和卓有成效的营销运作,最终创造年度销量的历史新高,成为国内第一家累积销量突破 500 万辆的轿车企业。一、2009 年上海大众市场总体表现 2009 年虽然受到产能的限制,但上海大众抓住快速增长的市场机会,销量连续创造新高。2009 年上海大众共完成批发 72.8 万辆,同比增长 48.6%完成零售 72.9%万辆,同比增长 45.6%(见图 1)无论批发和零售均名列狭义乘用车行业第一,充分显示了一个成熟企业的市场应对能力。图1上海大众历年销量及同比增长率 2009 年以来,上海大众的双品牌战略日趋成熟,旗下大众和斯柯达品牌各款产品均保 持了良好的销售势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其中大众品牌 2009 年实现零售60.56 万辆,同比增长 37.2%,继续保持单品牌排名第一位。斯柯达品牌初步完成了产品战略布局,产品结构更为完善,2009 年实现零售 12.35 万辆,同比增长108.2%。探究上海大众优秀的市场表现,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积极响应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深度把握政策导向,及时采取合理的市场营销手段抓住了市场机遇。第二,产品结构不断完善,多款“蓝筹” 产品推动销量持续增长,并形成了新车型与成熟车型均衡结合的市场销量结构。第三,上海大众完备的服务网络和区域差异化市场战略也为市场的开拓创造了先机。二、2009 年上海大众各产品的市场表现在中国经历了 25 个年头的风雨征程,上海大众不仅引入了制造精良,个性突出的各款车型,引领着细分市场的潮流风向,而且还针对中国道路特点与中国消费者审美观,对成型进行了出色地本土化设计与调校,完美地融入了中国本土市场,充分满足了不同消费人群的需要,成功地实现了由“产品导向”向“市场导向”的转变。 (1) PASSAT 新领驭 PASSAT 新领驭自 2009 年 4 月份上市后月销量一直保持在万辆左右,稳居中高级车市场前三甲;尤其是 2009 年下半年,受益于PASSAT 新领驭的市场发力,上海大众在 B 级车市场增长明显。PASSAT 新领驭

养老服务调研报告4篇

养老服务调研报告4篇 养老机构社区服务等服务项目,增加如托管、心理咨询、康复治疗等各种养老服务,为家庭提供支持。 (五)服务参与公共化。养老服务网络的构建,除了政府的主导和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外,广大志愿者的参与也是一个重要的系统支持,特别是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通过互帮互助为老年人提供便利,而且还有利于加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我县实施养老社会化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全面落实各项养老政策。我县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把社会养老工作摆在民政工作的突出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五保供养、高龄补贴等政策的落实。全县现有五保户2599人,城市三无人员1754人。自xx年10月起,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原240元/人·月调整为270元/人·月,城市三无人员供养标准由原370元/人·月调整为415元/

人·月,均达到市政府规定的供养标准。全县1686名9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按时领取了高龄生活补贴,其中,90—9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200元,百岁老人每人每月400元,补贴标准居全市前列。 (二)统筹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xx年,筹集资金1500万元修建铜梁县福利中心,采取慈善损赠、市级支持、自筹等方式,筹集资金940余万元,新建了土桥、二坪、安溪、白羊、蒲吕、围龙敬老院;xx年,投资690万元,新建少云、安居和石鱼3所敬老院,扩建高楼敬老院;目前公办养老机构74所,共有床位2400张。同时,鼓励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目前民办养老机构共6所,有床位800张,入住率达90%。我县还建成老年大学1所、老年活动中心1所。 (三)顺利推进社区养老。xx年以来,我县相继建成巴川街道正街、和平、龙山、东方4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所,为老年人提供文体娱乐、培训和免费体检等服务。xx年,又在8个镇街各选定1个社区或村作为全县社区养老示范点建设,建成10个星光老年之家和12个社区综合服务站,为老年人开展健康娱乐活动提供了阵地保障,为xx年前实现全县50%的村、100%的社区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站做好示范、引领。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市老科协XX 年活动安排,市老科协会长**组织部分副会长、常务理事,于5月中旬围绕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调研了市社会福利中心、**区福利院、**镇敬老院、**养护院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深入了解有关情况。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全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了新的进步,取得的成绩是充分肯定的:一是研究出台了指导性文件。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制定实施了《**市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明确了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措施和扶持政策。二是养老机构建设逐步加强。市社会福利中心、农村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市现有养老机构123所,其中公办养老机构7所,农村敬老院93所,社会办养老机构18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个,总床位达到13400余张,每千名老

人拥有床位达31张。三是加大了财力投入力度。各级财政投入近3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93所;投资亿元新建市社会福利中心;启动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符合条件老人每人每月享受110元补助。四是加强了专业队伍技能培训。从XX年起,先后安排80余名福利机构管护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了管护能力和水平。 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我们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社会养老能力仍然十分薄弱,总体上看,我市养老事业发展仍然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矛盾和困难。目前,我市60周岁以上常住人口达万人,占比达%表明我市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主要特征有:一是老龄化速度加快。我市人口老龄化正处于加速期,预计到XX年,60周岁以上人口达万人,以后将平均每年新增8000人左右,而且高龄人口增速加快。二是“未富先老”。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老龄化同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0 美元以上步入老龄化社会,而我市在人均不足1000美元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物质基础还不够丰富,支撑能力明显不足。三是独居和空巢老人日益增加。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成年,逐步进入421家庭结构, 即一对夫妻要供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中间代由于工作繁忙或外出务工,致使老年人口空巢率不断提高。

上海啤酒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上海啤酒市场调研报告

————————————————————————————————作者:————————————————————————————————日期: 2

第一组:庞善芳,金晶,张立 上海啤酒市场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了解市民对啤酒口味的偏好和评价,以及各啤酒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二、调查对像:进出大润发超市购物的市民,年龄在18岁以上80岁以下。 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黄兴大润发超市进出口处,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共发出调查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达100%。同时还到超市内啤酒摆放架进行调查。 四、调查时间:2010年11月26日下午1点到4点 五、调查内容(见附一) 六、调查结果 本小组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到超市内调研的情况,具体如下: 从问卷调查看: 调查的市民当中,男女比例为3:2,调查的年龄段分别位于16岁以下,16–24岁,25–30岁,31–40岁,41–50岁,51岁以上,每个年龄段都有一定的比例,职业有学生,商人,服务员,办公室人员以及退休人员。经常喝啤酒的比例有45%,偶尔喝喝的占了35%,从来不喝的也有20%,其中夏天的时候是喝最多的,有些人会一天两三瓶。在上海,因为地方保护政策,三得利啤酒占的市场份额较大,占了78%,其次是力波,青岛和燕京,其他的牌子几乎没有。市民普遍都是从超市购买啤酒,在便利店和大酒店中也占了相当一部分,几乎没有人会在夜市小摊购买啤酒。市民们喝啤酒的场合大都在正常进餐,占了60%,聚会也占了35%,休闲放松野会喝喝。瓶装的啤酒比较深的大众的喜欢,其次是易拉罐的较多,但市民们表示,聚会时大都是整箱的买,口味都是偏向于清爽,占了90%,市民购买某一品牌的啤酒是多因为口感的,他们在啤酒的月消费上有30元以下,30元到50元,50元到80元,80元到100元,100元以上几个阶段都有分布。 从超市调研来看: 一、市场概况 据上海市酿酒工业协会提供的信息,2009年申城啤酒消费量将呈两位数字的增长,由2008年的120万千升,增长到160万千升。每天的消费量达到1800千升。上海1-7月份啤酒产量56.59万千升,同比增长20.9%,正可谓产销两旺。在这个总量中,居民家庭的啤酒消费量高达九成,餐饮业的啤酒消费量只占到一成左右。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与国外的消费习惯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商务消费多选择葡萄酒、黄酒等酒种;二是啤酒一进酒店就身阶陡升,一瓶2.4元的中档青岛啤酒,在高一些档次的酒店要价在10元至20元之间;三是上海啤酒市场的销售网络相当发达,商场超市及1.6万家烟杂店遍布全市,居民一般不出小区就能买到啤酒,小店不仅对成箱购买者送货上门,还负责回收酒瓶。上海当仁不让地再次成为国内年人均啤酒消费量最高的城市之一。上海市民消费啤酒的动向已逐步趋同国际化,乐意接受一种清爽型风味的啤酒。如今市内外,30多家啤酒生产厂家几乎都是在生产这种啤酒。价格定位低档,各啤酒单价约在 1.9-2.5元之间,例如三得利、力波的售价 2.3-2.5元。精装的单价约在3.2-5.5元之间,上海啤酒市场主角是700毫升瓶装啤酒,其所占的比例约在80%以上;其次是易拉罐啤酒,其所占的比例约在15%左右;其余的则是其它性质的

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龄人口的过快增长已经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大陆总人口数已达13.39亿,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为了解决各种复杂的老年问题,国家颁布了许多社会福利政策,目的是不断地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体系,使老年人群体老有所依、老有所靠。根据这一问题,本公司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以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为例,共有706份问卷,其中北京市有403份,上海市有303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和分析,我们了解到了一些有关养老问题的真实状况: 1、是否担心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 担心和不太担心可以说是各占一半,有将近43%的人对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有所担心,57%的人不太担心或尚未考虑养老问题。从所获得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人们对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并不是很担忧。一是北京上海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更发达;二是北京上海的养老机构非常多,并且有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做后盾;三是在北京和上海工作生活的人要面对的其他方面的问题(譬如说房价问题)比较多,因而养老问题属于次要;四是北京上海适合年轻人打拼,许多年轻人选择年老后退居二线城市。 2、选择的养老方式 在这一问题上,选择有子女抚养的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及公立养老机构占多数,也有少部分人选择其他的养老方式。总体而言,养老方式的选择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各种各样的养老方式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可见,人们对未来的养老有了更新的认识,不再死守着家庭养老和养老院等单一的养老概念了。同时,随着北京上海等地社区服务中心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更

生态养老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养老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ecological endowment industrial par k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生态养老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言:研究报告分为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研究的内容和假设、研究的步骤及过程以及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本文档根据研究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第一章概论 1.1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新概念生态养老产业园 建设地点: 1.2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申报单位: 项目法人代表: 1.3项目提出背景 1、结合区域自然资源特点,建设绿色生态养老产业,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发展是迫切需要的。河北怀来紧邻官厅水库是典型的农业资源县,绿色生态度假经济整体发展较为滞后,相关观光养生养老产业基础薄弱,受自然条件影响,绿色生态产业链结构还不完善,具有优势的生态养生养老产业开

发依旧不足,荒山荒地面积较广,综合规划开发力度还待加强。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十八大再次论及“生态文明”的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面对资源约束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区域发展集中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2、项目区位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位于北京延庆县旁, 隶属于河北省怀来县,官厅水库。新概念生态养老产业园占地面积近2000余亩,温带气候,空气干爽,光照充足,山清水秀,适于建设绿色生态养生及养老产业园区。 3、我公司根据实地情况,经过长期调研、考察,研究十 八大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及国家政策法规和产业发展指导纲领,结合中国城市老龄化现状,为北京及周边地区建设新概念生态养老产业园项目。 1.4 项目申报理由 1、根据以上的.项目背景及相关政策,我公司为了适应 未来发展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决定投资兴建新概念生态养老产业园项目。

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

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 健康的国民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国民健康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民族兴旺的重要保障。下面为你送上健康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 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保持家庭关系和睦稳定、促进老年群体健康幸福生活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按照省局的要求,市统计局走访了相关部门,对全市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资金得到保障 今年以来,由市发改委牵头,争取健康服务业类项目290个,获得资金14084.26万元。其中,医疗服务类(卫计)项目286个,获得上级补助资金12154.26万元;健康健身类(体育)项目1个,获得上级补助资金1430万元,为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基本保障得到加强 xx年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7.4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4.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2.43万人,工伤保险11.59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3299个,其中,医院49个,卫生院2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82个,村卫生室244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卫生监督所(中心)6个。卫生技术人员14011人,增加94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

理医师6749人;注册护士4424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4624张,增加1165张。我市实行“非禁即入”鼓励社会兴办健康服务业,并在土地、医保、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目前,全市已建成民营医院36家,开放床位2366张;新审批巴中肛肠专科医院、巴中东大肛肠医院、巴州外科医院等民营医院,新(扩)建XX市中心医院南坝院区、XX市第一人民医院(ppp模式主体竣工)、巴中中医医院回风院区(XX区人民医院)、XX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XX县中医院(已投用)等建成后,将切实缓解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三)商业保险产品得到丰富 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积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医疗责任保险,年内,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参保率达80%。xx年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22.06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6.25亿元,占全市保费收入的73.66%。小额人身保险保费收入2309.73万元,参保人数77.01万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费收入8347.61万元。 (四)中医药保健服务全面发展 XX市治未病研究所的建设进展顺利,市、县(区)中医医院均已设立“治未病”科,XX市中医医院设立了“老年病科”,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85%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五)积极促进全民健身

养老机构情况调查报告

养老机构情况调查报告 我们**区养老机构调查小组由***组成。*月*日,我们接到协会“授渔计划”走进敬老院“益行夕阳”活动的安排,在**市**集团4S店的大力支持下,集中*月**日和**日两天时间,对**区*个养老机构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已全部调查完毕,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有正式注册的养老机构*个,注册床位数***,实际入住***人,入住率达**%,最大入住老人年龄***岁,最高收费(单间全护理)****元,最低收费***元,共有护工**人,厨师(包括厨房工作人员)**人。这*所养老机构全部通过该区民政局考核验收合格,卫生条件达标,正式注册,证照齐全。但是,这*家养老机构中,由于居住、设备和环境条件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大的注册床位达***个,最小的才**个;最高入住率达**%,最低只有**%。这些养老机构的负责人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有的曾经是医务人员,自身就有护理保健知识,如温馨家园养老公寓;有的曾经是厨师,具有一定的食品烹调技能,后来转行到养老行业,如安乐居养老院。在这些养老机构中,由于经营规模不同,其经营方式也有较大的差异,有的是公建民营,如龙华老年康复颐养园,由**市二运公司投资,个人承包经营,规模较大,设备较好,管理规范;有的是家庭作坊式,全家甚至亲戚朋友齐上阵,设备和环境还存在一定差距。 在这*家养老机构中,无论经营方式如何,其负责人都有一颗敬老

爱老之心,他们都说:虽然盈利不多,但是敬老养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自己也有老的时候,现在社会正向老龄化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养老问题越来越重视,我们更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为入住的老人服好务,减少痛苦,愉快的度过晚年生活。 在这些养老机构中,各种的社会组织都与他们建立起不同程度的帮扶关系,有的学校在这些养老机构设立道德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养老机构帮助打扫卫生、表演小节目等公益活动,如**市第**中学在温馨家园养老公寓建立了“践行雷锋精神校外活动基地”;还有些自发的公益团体和个人到这些养老机构中开展各种帮扶活动,如**社区老年公寓反映,住在“商业大院”的一名退休干部,共产党员,经常到他们那里免费为老人理发,请吃不到,送礼不要,精神可嘉。 二、基本需求 在此次调查过程中,也了解到一些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1.资金短缺,政府补贴至今没有兑现;星光老年之家希望得到投资**万元,帮助其翻修住房,利益可以分成。 2.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加重养老院负担;数字化改造,使得原来一条线路可以带多台电视机,变为一台机顶盒只能带一台电视机,收视费大幅度提高,使得养老机构难以承受,大多数养老院都没有采购网络公司的机顶盒,有的采取自行购买卫星电视接收设备,有的采用网络机顶盒,有的干脆不接受改造,电视节目只能收到5、6个台,使得入住老人生活更加单调; 3.燃气公司实行阶梯价格,加重养老机构负担

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2016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除了日常生活照料外,更关注疾病治疗、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等问题,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一) 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民革中央一直思考的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上,民革中央提交的37篇提案中,《关于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民革中央认为,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养老问题则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热点之一。健康与养老产业(以下简称康养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被打造成为我国又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这份提案源自民革中央去年的调研。去年4月和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率民革中央调研组分别赴四川攀枝花和河北秦皇岛,就健康与养老产业发展问题展开调研。 调研组发现,由于我国康养产业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目前各地尚未形成集养老、医疗、休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与养老服务体系,致使相关产业无法得到突破性发展。调研结束后,民革中央在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20xx年12月,由民革中央与四川省政协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四川攀枝花召开。论坛达成了《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攀枝花共识》,

并推动240亿元的21个攀枝花康养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计签约意向高达400多亿元,为康养产业发展注入一剂强针。 找准切入点,就能推动经济发展。针对当前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民革中央提出,将康养产业定位为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康养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医疗、社保、体育、文化、旅游、家政、信息等多方面,可以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健康与养老产业对扩内需、促就业、惠民生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健康老龄化巨大刚性需求的长久之计。民革中央参政议政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国务院已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康养产业顶层设计基本完成。为此,民革中央建议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研究出台产业子领域专项政策,督促政策落实、落地。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指导地方结合实际进行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设立国家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为引导,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中医药服务为特色,鼓励自然环境优渥地区先行先试;以医疗资源为保障、以规范标准为基础,推进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融合,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路子、新标准。 康养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如何寻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在民革中央看来,医养结合就是最大的突破口。建议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和扶持医养结合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健全健康保险体系,发展护理保险,鼓励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加强合作。将养老机构所设医疗部门提供的医疗服务纳入医保范围,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采取远程医疗、委托管理、健康管理咨询等多种形式,提高对失能失智老年

上海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完整版

上海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本次调研以分析2010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为基础,提出上海房协对于上半年市场形势的看法和下半年市场情况的预判,并形成本调研报告,供会员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参考。 一、2010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一)土地供应2010年上半年,全市共计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206幅1087公顷,比上年同期(以下简称同比)增长67.3%其中居住用地38幅416.2公顷,增长189.7%居住用地中,2010年新增182公顷。2010年上半年,开发企业在上海共购置土地106.08 2010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_房地产调研公顷,同比增长14.6%共完成土地开发85.93公顷,同比增长56.1%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2010年上半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45.28亿元,同比增长35.5%全国为19747亿元,同比增长38.1%增幅上升38.6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8.3%占比上升9.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建设投资为518.18亿元,增长44.3%住宅建设投资中,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48.78亿元,增长17.7倍。2010年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691.83亿元,同比增长32%增幅上升18.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524.27亿元,增长42.6%利用外资19.63亿元,减少56.9%自筹资金511.80亿元,增长47.9%定金及预付款362.82亿元,减少0.6% 三)房地产开发建设2010年6月末,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为9220.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5%增幅上升13.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为5969.28万平方米,增长11.6%住宅施工面积中,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为561.59万平米,增长3.9倍。施工面积中,新开工面积1380.59万平方米,增长25.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974.67万平方米,增长29%住宅新开工面积中,经济适用房新开工面积105.19万平米,增长5.3倍。2010年上半年,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积686.46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0.9%减幅扩大3.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92.25万平方米,减少11.4% 四)房地产交易2010年上半年,全市商品房批准预售71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4.6%减幅扩大4.6个百分点。其中新建商品住房批准预售面积56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0.2% 2010年上半年,全市商品房销售(包括现房销售和期房销售)1009.1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5.8%全国为3.9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4%增幅下降63.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840.51万平方米,减少41.8% 2010年6月末,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积1157.39万平方米,比年初增加2%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443.17万平方米,比年初减少3.8%住宅空置1年以上的面积为283.89万平方米,比年初

关于社会养老问题调查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社会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编号:FS-DY-14819 关于社会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为掌握全县人口老龄化状况,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从3月份开始,县政协由一名副主席带队,社会管理委员会部分委员组成调研组,走访统计、人口计生、民政等相关部门,掌握了我县老龄人口结构、赡养情况等数据,深入县光荣院、西红庙敬老院、郭磊庄敬老院、新羊屯益寿园老年公寓,以及高新区上小站夕阳红老年公寓、四杰屯春雷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机构,实地查看了养老机构的运营情况和老人生活状况,对我县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认真地调查、分析和研究。并于20**年6月29日,组织县政协常委视察了郭磊庄敬老院、杏园庄农村互助幸福院、新羊屯益寿园老年公寓、西红庙敬老院。从中总结了经验,发现了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建议。主要有: 一、万全县人口老龄化状况和养老情况 (一)我县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较高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10%,或者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7%,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县常住人口211706人,其中60岁以上33885人,占16.01%,65岁以上23475人,占11.08%,无论使用那一年龄段,都已大幅度超过老龄化社会标准。我县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为:一是老龄化程度高,比全国平均水平(60岁以上占13.26%、65岁以上占8.87%)高出很多,也是全市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县区之一;二是老年人增速快,60岁以上老人以年均一千人以上的规模不断增加,“xx”期间极有可能突破4万人;三是空巢老人多,约占全县老人总数的37.82%。 (二)传统居家养老负担正在加重 社会养老主要存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形式,我县目前最主要的养老形式仍是居家养老,但由于各种原因,家庭的养老功能正在弱化。一是我县仍属贫困地区,还有部分群众没有脱贫,遭遇“未富先老”,低收入老年人无力承担各项居家养老支出。二是随着城市化、老龄化程度加重,多数子女难以平衡工作和照顾父母的关系,也难以找到

养老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

养老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 【篇一】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安排,6月上旬,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带领区人大法制委、部分区人大代表以及专家组成员对我区养老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区民政局关于养老事业发展情况的汇报,与民政、发改、财政、卫计、规划、国土、人社(医保)等部门及养老机构、人大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实地查看了上饶市福海老年公寓、心连心老年公寓、春华医院、秦峰镇敬老院等养老机构。通过实地查看、召开汇报座谈会等形式,调研组对我区养老事业发展情况有了较为详实的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年底,我区60岁以上人口6.67万人,占总人口的15.5%,老龄化呈逐年加速上升之势,我区已处于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把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称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我区紧跟老龄化形势,把发展养老事业作为事关社会和谐、全面小康的重大之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提早谋划部署,对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进行了规划布局,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正在逐步推进。

(一)明确发展思路,推进统筹规划 紧跟人口老龄化大趋势,着眼于养老事业的长远发展,早谋划、早部署。一是科学规划布点。依托我区区位、交通和市场优势,对养老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点,使之相互策应、各具特色,为养老产业的长远发展理清脉络。二是统筹工作部署。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将养老产业作为重点新兴服务业,推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等相关领域互动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健康养老基地与知名品牌。 (二)改革管理体制,强化工作导向 一是高位推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多次听取养老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并协调解决了福海老年公寓等养老企业的通公交车、通自来水等具体问题。二是合力攻坚。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任组长的养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民政、发改、财政、人社、卫计等部门的职责分工。 (三)创新养老模式,合力推进发展

养老服务调研报告文档5篇

养老服务调研报告文档5篇Research Report on elderly care service

养老服务调研报告文档5篇 小泰温馨提示: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养老服务调研报告文档 2、篇章2:养老服务社会化文档 3、篇章3:关于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文档 4、篇章4: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研报告文档 5、篇章5: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研报告文档 篇章1:养老服务调研报告文档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在老有所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为贯

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探索破解人口老龄化的新途径,加快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最近,我们对集安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结合各地的做法和经验,就进一步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集安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截止目前,集安市60周岁 以上老年人已达2587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8%;80周岁以 上高龄老年人口达到3829人,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14.8%; 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4425人,占老年人口的17.1%。集安市 人口老龄化程度,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且老年人口数量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到XX年,集安市老年人口 将达到36000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6%。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青壮年人口流动性增强,老年人口呈现出基数大、发展速度快,老龄化伴随空巢化的特征,因丧偶等原因独居的高龄老人比重也相当高。据统计,集安市现有空巢老人2460人,城区三无 老人109人。人口老龄化势必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照料功能不断弱化,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激增。据调查,集安市城区约85%的老人有享受居家养老服务 的意愿,约15%的老人想入住老年公寓,所有老年人都希望实 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在养老观念上,正在由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