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训:在设计和制造的防错法

企业内训:在设计和制造的防错法
企业内训:在设计和制造的防错法

企业内训:在设计和制造的防错法

明阳天下拓展

培训主题:FTA故障树分析 POKA-YOKE防错法 SPC统计过程控制天数:2 天

课程大纲:

第一讲、防错法概述

1、防錯法的作用

2、防错的概念

3、为什么要防错?为什么要这么做?

4、失误与缺陷

5、产生失误的一般原因?

6、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常见失误类型

7、交易过程的常见失误

8、三类检测方法

9、如果事情做对了会意味着是什么?

10、克劳斯比和零缺陷

11、FTA故障树分析

12、福特生产体系FPS衡量标准

13、人机工程学

第二部分、防错方法的应用

1、对待失误的两种出发点

2、POKA-YOKE的四种模式

3、防错的技术思维

4、防错的基本原则

5、防错的四种模式

6、防错的思路

6.1消除失誤

6.2替代法

6.3简化

6.4检测

6.5减少

7、防错案例展示与分析

8、防错法则

8.1只生产所需的产品

8.2ERCS

8.3每个人都参与预防

8.4追求完美

8.5设计系统和程序来消除产生缺陷的机会

9、防错在现场的应用案例

9.1专用防错工具和仪器

9.2工序精简

9.3SPC

9.4在线测试

9.5FMEA

9.6通止规

9.7PPAP

9.8文件确认和批准

9.9生产前确认

9.10首末件对比

9.11预防和预见性维护

9.12电子表格和程序

9.13防错检测

第三部分、防错方法实战案例分析

1、防错装置随处可见

2、防错装置设计原理

2.1防错装置的设计水平

2.2觉的检测项目与检测装置

3、防错的正确观念

4、防错法实施的一般步骤

5、防错法的应用例

6、防错装置设计的案例演示与分析第四部分、防误措施

1、防误措施的意义和目的

2、防误措施与精实管理

3、最常见的错误

4、防误措施范例设计

5、最常见的防误设备

6、防误码程序的改变

7、创建防误措施

8、用“恶心的试验”来验证防误措施

9、防误措施的三个等级

10、防误措施合格水平内容

11、头脑风暴转换原则

12、创新过程

13、是/不是分析

14、五个为什么工作表

本文转自明阳天下拓展,转载请注明出处。

(生产管理培训)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 有人同行告诉我,生产制造型企业由于人员素质平均不高,技术性操作不强,工作程序化和固定化相对固定,培训工作相对来说,体系建立就有一定的难度。前段时间,笔者通过一个培训行业研讨会,与相关的同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由于行业的性质、发展规模等不同,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呈现不同。结合自己工作的情况,将生产制造型培训体系构架的建立总结如下,供大家探讨。 一、生产制造型企业特点、培训重点和方式 生产制造型企业大部分生产制造线或作业上是以生产制造为重心,长久而把培训忽略;教室理论教学和OJT没有办法配合很好;人员密度大,基层人员工人的文化水平不高,生产制造管理人员大部分从基层提拔上来,技术比较过硬,但团队和领导教练水平不强,管理人员升迁大部分是根据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自动升迁。在平时工作中,主要是接受一些“点”的技术类专业培训,而很少收到“面”的培训。常用错教学方法,延误教学效果。所以升迁上去后,有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学习过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生产制造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产制造流程和检查标准,所以规范性操作要求较严格。培训材料有时太过时,有的太深涩,培训课程没有明确的职务分析。 因此,根据上述的特点和笔者调查反应情况中,生产制造型企业也有自己的培训重点。笔者认为,在层级方面,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培训重点应该在新员工技术培训和管理人员管理和技术进阶提升这两个方面。 培训采用的方式根据培训性质的不同而需要有所不同:高科技性的培训宜采用Off-JT;技术性的培训宜采用Off-JT或OJT;半技术的培训宜采用OJT;新进人员采用OJT,主管或资深员工采用Off JT。 二、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的“三维”构架 在设计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时,应依据“三维”建立培训体系,第一维度按职务层次划分,从普通员工到高层经理都有相应的培训;第二维度按专业类别划分,有专业技术培训、管理培训等;第三维度则按部门类别划分,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培训。 “三维”构架是建立在企业的人员稳定基础上的进阶培训体系,强调的是人员发展和提升。当然,设立课程的时候,除专业性课程外,可以设计不同的课程。 A、生产制造技能培训。生产制造技能培训以各工厂的现场技术人员为对象。包括生产制造管理类培训和技能类培训。管理类培训的对象为骨干技师、监督者、作业主任和专职人员(监督员、执行员、企划员和技术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管理、监督者研修、管理技法、人际关系和新技术、系统等。技能类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工程技巧,取得国家或行业资格。培训分为上级(高水平)、执行员、技师、企划员和技术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技能专门研修(以骨于技师为对象,上级和中级培训),机械加工、电气电子、自动机器、机器控制、OA、半导体制造和焊接等。 针对国内目前技术工人缺乏的情况,我们可以对生产制造技能人员实行特殊的储备培养方式。例如,西门子早在1992年就拨专款设立了专门用于培训工人的“学徒基金”。这些基金用于吸纳部分15岁到20岁的中学毕业后没有进入大学的年轻人,参加企业3年左右的第一职业培训。期间,学生要接受双轨制教育:一周工作5天,其中3天在企业接受工作培训,另外两天在职业学校学习知识。由于第一职业培训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年轻人进入企业提

防错方法作业指导书

XX有限公司 防错方法作业指导书 B/0版 编号:QSS/JZQ08-08-2011 管理类别: 分发号: 发布日期:二0 一三年八月三十日实施日期:二0 一三年八月三十日

1、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防错装置设计和使用的关键要求,使操作者从错误中解脱出来,消灭失误,实现零缺陷生产,集中精力增值的操作。 2、适用范围 防错适用于以下情况: 2.1 新产品设计阶段考虑防错。 2.2 现有制造过程的防错控制。 2.3 纠正/ 预防措施的策划和实施过程。 3、定义 3.1 防错:又叫防呆,顾名思义就是防止呆笨的人做错事的一种方法,是一种一经采用,错误就不会发生,可以消灭错误,或错误发生的几率减至最低程度的科学方法,它能在缺陷产生前发现错误或缺陷产生时能及时发现与分离出错误。 3.2 防错标准样件:又叫边界样件,是指通过防错装置时能证明不符合操作或者能被探测出的不合格产品,专门用于检测生产线的防错装置。 3.3 备份模式:也称备用方案,是指防错装置失效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为保证正常生产而采取的临时措施,如100%的人工检测;使用其他替代性的检验工具等。 4 职责 4.1 产品实现策划时:项目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工艺、制造、采购、质量、市场、供方和顾客代表组成的项目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2 产品设计(包括设计变更)时:研发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工艺、制造、售后服务、质量及可靠性等方面的专家小组及与设计有关的上游和下游部门组成的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3 过程设计(包括设计变更)时:工艺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制造、售后服务、质量、供方等人员组成的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4 安全防错装置由设备科及制造部门负责设计 4.5 质量部和技术部负责对防错应用的确认和审核。 5、工作程序

面向制造的防错设计

论文题目:防错设计应用 课程名称:学科前沿专题 姓名:秦晔 学号:201214024 专业:工业设计工程 所在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2013年 1 月 3 日

摘要:在产品开发中我们常常会抱着侥幸心理寄希望于装配过程的管控和操作人员的专业度来掩盖和纠正设计本身的问题,但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该发生的问题终究会发生。我们试想一个操作人员每天进行同样的装配工作上百次千次甚至上万次如果产品设计不能防止提前预防装配错误的发生那么就算是万分之一的概率操作人员稍微不留神错误就发生了。因此产品设计必须进行防错的设计提前预防装配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we often hold fluky psychology in the hope of assembly process control and operator expertise to cover and correct design problem itself, but the brutal truth told us that the problem will happen. We imagine a operation personnel every day the same assembly work hundreds of thousands and even tens of thousands of times if product design does not prevent early prevention assembly errors included it even 1/10000 probability operator slightly inattention mistake happened. Therefore the product design must be carried out to prevent the wrong design to prevent the assembly may occur in the process of error. 关键词:防错法原则特点原理思路模式方法等级

制造企业员工培训方案

制造企业员工培训方案 1.制造企业员工培训的背景 2.制造企业的各岗位员工的特点及培训重点 3.制造企业班组长培训 3.1班组长培训的意义 3.1.1班组长的地位和作用 3.1.2班组长的管理水平现状 3.1.3合格班组长的素质要求 3.2班组长培训的内容 3.2.1认识基层管理 3.2.2生产管理的知识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生产的准备和组织、生产计划与生产控制。 2、生产管理的目标 生产管理追求的目标是质量高、成本低、交货及时 生产的准备及组织指生产的物资准备和组织工作,包括: 生产过程组织对生产系统内所有要素进行合理安排,以最佳的方式将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使其形成一个协调的系统 生产过程组织的基本要求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生产过程各个环节在空间布局上合理、使物流尽可能短; ?生产过程的比例性,生产安排数量上的比例性; ?生产过程的均衡性,按计划、有节奏的进行; ?生产过程的准时性,在需要的时候生产; ?生产过程的柔性,即适应性。 ?方法研究 ?工时测定 ?劳动组织 ?物资管理 ?设备管理

班组长管理技能 1、如何搞好现场管理 2、如何处理与上级、下级、同级的关系 3、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4、怎样降低成本 5、各种浪费及整治 6、目视管理 7、生产协调会 8、工作汇报 3.2.3现场管理 “麻雀虽小,五脏据全”,作为企业的基层管理人员同样有其特定的管理对象及职能,与中高层管理相比,基层管理有一下特点: ?基层管理的管理的对象是工作与员工;是真正的“父母官” ?技术所占的权重较高;作为一个兵头将尾,一定要是业务的尖子,只有如此才能说话有分量、有权威; ?基层管理人员需具备较强的人际协调能力; ?计划所占的权重最低;基层管理人员也需要计划,但是其工作精力主要应用管理的执行及控制的职能上; 基层管理的三个要点: ?闭环检查 ?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来说话 ?分析事实,追求本质 3.2.4生产管理的知识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 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生产的准备和组织、生产计划与生产控制。 2、生产管理的目标 生产管理追求的目标是质量高、成本低、交货及时 生产的准备及组织指生产的物资准备和组织工作,包括: 生产过程组织对生产系统内所有要素进行合理安排,以最佳的方式将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使其形成一个协调的系统 生产过程组织的基本要求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生产过程各个环节在空间布局上合理、使物流尽可能短; ?生产过程的比例性,生产安排数量上的比例性;

工业工程七大手法修订稿

工业工程七大手法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工业工程七大手法 前言:质量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生产水平、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 产品质量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提高.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正经历着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市场竟争也由人格竟争为主转向质量竟争为主. 而所有企业的目的均系希望以最小的投入(INPUT)得到最大的产出(OUTPUT),以致独得最大的效益.那么如何在质量保证的基础上,使企业独得最大的效益呢只有降低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把这些“投入”做最有效的组合,以达到质量稳定、效率高、交期准、浪费少、成本低.这就是近代工业界工业工程(IE)所要做 的主要工作. IE简介 1.甚么是IE? IE就是指INDUSTRIAL(工业) ENGINEERING(工程).它由两字词之首字母组合而成. 的起源

IE的基础也是最早的起源来自于『工作研究』,而『工作研究』的主要构成是来自泰勒(Frederick 1856~1915)的『工作研究』与吉尔布雷斯(Frank B Gilbreth 1868~1924)的『动作研究』二者所构成. 的目的 应用科学及社会学的知识,以合理化、舒适化的途径来改善我们工作的质量及效率以达到提高生产力增进公司之利润进而使公司能长期的生存发展下去,个人的前途也有寄托之所在.因此,简单地说,IE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工厂的人力、设备、材料,以最经济有效的工作方法,使企业独得最大的效益. 4.为甚么要有IE? *持续的进步是企业及个人长久生存的根基. *改善就是进步的原动力,没有改善就没有进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改善是永无止境的,必须长久持续去进行. 的主要范围 *工程分析*价值分析*动作研究*工作标准 *时间研究*时间标准*工厂布置*运搬设计 5.为甚么要有改善(IE)七大手法

大型制造企业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一、公司培训现状、问题分析 (一)员工流动大,人力成本高 据信息系统初步统计,自2016年1月1 日截止到2016年5 月26日,xxx 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人员流动共4061 人次,其中入职新员工2466 名人次,离职员工1595? 名人次。根据传统制造业人力成本数据分析,入职前1-3 个月的工作、生产效率均比较低,80%的新员工无法做到工作、生产的输出能够大于薪酬成本。且人力的招聘成本、办理员工关系、缴纳五险一金等人力成本均随着人员流动量增多而增大。人员流动量大,直接或间接都增大了公司的人力成本。 (二)培训需求大 1、直接培训需求分析 一是自2016年1月1日截止到2016年5月26日,共入职新员工2466名人,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直接需求大。二是截止目前公司员工共计3200多人,车位工、指导工、基层主管等重要岗位的胜任能力急需提高,操作技能、管理能力的培训需求大。 2、隐形培训需求分析 据服装制造企业最新离职原因调查数据,%的员工因技能培训缺失,无法胜任岗位而导致离职。也就是说从2016年1月1日自2016年5月26日离职的1595名员工中,约有500 名是急需培训的员工而又无法得到有效培训的员工离职。

3、潜在培训需求分析 (1)基础车位工效率低 以重点岗位车位工为例,截止2016年5 月26 日,公司员工共计3212人,其中车位工1444人,结构占比45%。下图是2、3、4 月份的车位工根据入职时间段的平均效率统计(以 下柱状显示为平均效率值): 从表中数据中可以对比出,不同入职时间段的车位工平均效率,根据入职的时间增长 而效率也呈递增的趋势。为进一步确认数据,找准培训需求点,以公司4 月份车位工为基 准,4 月份低于平均效率值的车位工共计887名,占车位工数量的%。 下表是低于平均效率值(%)的人员数量与入职时间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低于人均效率的车位工无论是占比,还是数量总和都比较大,而且 参照的效率标准值还较低(%),远远低于目标效率。人员数量和提升的培训空间比较大。 (2)基层干部管理技能薄弱 公司基层干部主要是依托内部员工晋升和竞聘,因此,基层干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比较丰富,管理方法比较单一。根据对各分厂、部门的培训项目调研中,大多培训仅限于岗前培训、在岗技能培训等培训。在通用管理类的培训方面几乎为零。更多依靠干部骨干个人成长与自学,成长缓慢而且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 (三)培训体系不够健全 1、培训覆盖面少 2、内部讲师素质参差不齐

生产型企业的员工培训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 发布时间: (熊永喜)有人同行告诉我,生产制造型企业由于人员素质平均不高,技术性操作不强,工作程序化和固定化相对固定,培训工作相对来说,体系建立就有一定的难度。前段时间,笔者通过一个培训行业研讨会,与相关的同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由于行业的性质、发展规模等不同,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呈现不同。结合自己工作的情况,将生产制造型培训体系构架的建立总结如下,供大家探讨。 一、生产制造型企业特点、培训重点和方式 生产制造型企业大部分生产制造线或作业上是以生产制造为重心,长久而把培训忽略;教室理论教学和没有办法配合很好;人员密度大,基层人员工人的文化水平不高,生产制造管理人员大部分从基层提拔上来,技术比较过硬,但团队和领导教练水平不强,管理人员升迁大部分是根据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自动升迁。在平时工作中,主要是接受一些“点”的技术类专业培训,而很少收到“面”的培训。常用错教学方法,延误教学效果。所以升迁上去后,有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学习过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生产制造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产制造流程和检查标准,所以规范性操作要求较严格。培训材料有时太过时,有的太深涩,培训课程没有明确的职务分析。 因此,根据上述的特点和笔者调查反应情况中,生产制造型企业也有自己的培训重点。笔者认为,在层级方面,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培训重点应该在新员工技术培训和管理人员管理和技术进阶提升这两个方面。 培训采用的方式根据培训性质的不同而需要有所不同:高科技性的培训宜采用;技术性的培训宜采用或;半技术的培训宜采用;新进人员采用,主管或资深员工采用。 二、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的“三维”构架 在设计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时,应依据“三维”建立培训体系,第一维度按职务层次划分,从普通员工到高层经理都有相应的培训;第二维度按专业类别划分,有专业技术培训、管理培训等;第三维度则按部门类别划分,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培训。 “三维”构架是建立在企业的人员稳定基础上的进阶培训体系,强调的是人员发展和提升。当然,设立课程的时候,除专业性课程外,可以设计不同的课程。 、生产制造技能培训。生产制造技能培训以各工厂的现场技术人员为对象。包括生产制造管理类培训和技能类培训。管理类培训的对象为骨干技师、监督者、作业主任和专职人员(监督员、执行员、企划员和技术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管理、监督者研修、管理技法、人际关系和新技术、系统等。技能类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工程技巧,取得国家或行业资格。培训分为上级(高水平)、执行员、技师、企划员和技术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技能专门研修(以骨于技师为对象,上级和中级培训),机械加工、电气电子、自动机器、机器控制、、半导体制造和焊接等。 针对国内目前技术工人缺乏的情况,我们可以对生产制造技能人员实行特殊的储备培养方式。例如,西门子早在年就拨专款设立了专门用于培训工人的“学徒基金”。这些基金用于吸纳部分岁到岁的中学毕业后没有进入大学的年轻人,参加企业年左右的第一职业培训。期间,学生要接受双轨制教育:一周工作天,其中天在企业接受工作培训,另外两天在职业学校学习知识。由于第一职业培训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年轻人进入企业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防错装置管理规定(新制)

1 目的 1.1本标准规定了防错装置设计和使用要求,使其能够达到预防因疏忽及错误的方法,所造成的不良发生,实现零缺陷生产。 2 定义及适用范围 2.1定义:防止加工或装配不合格品的装置; 2.2使用范围:公司内所有用于生产制造的工装、设施、设备。 3 职责 3.1 技术部负责在产品开发的初期及中期,依据类似产品的经验来考虑防错装置的设立。 3.2技术部负责制订《防错装置作业指导书》。 3.3质量部负责对防错装置进行验证。 3.4 装备部负责建立防错装置履历,并进行防错装置的维修、维护保养等管理工作。 3.5生产部负责防错装置的点检及日常检查工作。 4 要求 4.1开发阶段防错装置的设立 4.1.1在产品开发的初期,依据类似产品的经验(产品不合格报告、顾客意见和抱怨、服务中反馈的信息、市场调研的信息、管理评审中的信息、质量体系审核中的信息收集产品存在的问题)、同类厂家的设立情况等来考虑防错装置的设立。原则上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应考虑设立防错装置。 (1)涉及性能、安全方面的; (2)风险系数和严重度高的; (3)左右件的防错; (4)关键特殊特性优先考虑防错装置的使用。 4.1.2在设计和设计验证阶段,防错是FMEA(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的关键输出。4.1.2所有在设计和设计验证阶段输出的防错应整合到控制计划中,并在批量生产阶段被严格执行,同时对其可靠性进行确认。 4.2防错装置的分类 4.2.1接触型:接触类型的传感器,如果接触到,就会传输一个信号,并中断过程和/或发出报警信号;

4.2.2能量型:如果某个物体中断了能量的传输,设备就发出信号,并自动中断; 4.2.3报警型:一旦发生问题,就自动使用诸如颜色、警报、灯光等方式向操作者发出信号。这种方式可能同时采用接触开关和能量传感器来实现。 4.3《防错装置作业指导书》 4.3.1技术部门应为每个防错装置制订详细和清晰的《防错装置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内容应包括: (1)防错装置的编号; (2)工作原理; (3)检查方法; (4)检查频次。 4.3.2《防错装置作业指导书》应在现场有涉及到有防错装置工位展示,易于操作人员者得到最准确的信息。 4.4防错装置的使用 4.4.1每个操作人员应按《防错装置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经过防错的培训。培训包括防错装置的使用和失效后的应急措施。 4.4.2操作人员按照规定的频次,正确地检查防错装置,一般是在首件检查、模具更换和设备维修后。必要时,应使用防错标准样件检查防错装置是否有效。 4.4.3防错装置验证合格后方能继续生产,同时应按《防错验证记录表》作好记录。 4.4.4应确保防错装置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效的,如果防错失效,操作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停机并通知班组长,并记录防错失效信息; (2)班组长通知相关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3)对防错装置失效前的产品做全检,并做好记录; 4.4.5班组长和质检员应做好防错装置的日常确认和验证工作,包括防错装置是否有效、作业者是否对防错装置避而不用。 4.4.6防错装置的失效备用方案应包括: (1)100%人工全检并进行标识; (2)备用方案由技术部制定,质量部确认。备用方案下生产的零件应能确保所生产的不合格品不流入下道工序; (3)防错装置失效后所采取的措施应在防错验证记录表中记录(包括产品和防错装置的

iatf 防错方法作业指导书

防错方法作业指导书 (ISO9001:2015) 1、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防错装置设计和使用的关键要求,使操作者从错误中解脱出来,消灭失误,实现零缺陷生产,集中精力增值的操作。 2、适用范围 防错适用于以下情况: 2.1 新产品设计阶段考虑防错。 2.2 现有制造过程的防错控制。 2.3 纠正/预防措施的策划和实施过程。 3、定义 3.1 防错:又叫防呆,顾名思义就是防止呆笨的人做错事的一种方法,是一种一经采用,错误就不会发生,可以消灭错误,或错误发生的几率减至最低程度的科学方法,它能在缺陷产生前发现错误或缺陷产生时能及时发现与分离出错误。 3.2 防错标准样件:又叫边界样件,是指通过防错装置时能证明不符合操作或者能被探测出的不合格产品,专门用于检测生产线的防错装置。 3.3 备份模式:也称备用方案,是指防错装置失效后,在保证质量的前

提下,为保证正常生产而采取的临时措施,如100%的人工检测;使用其他替代性的检验工具等。 4 职责 4.1 产品实现策划时: 项目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工艺、制造、采购、质量、市场、供方和顾客代表组成的项目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2 产品设计(包括设计变更)时: 研发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工艺、制造、售后服务、质量及可靠性等方面的专家小组及与设计有关的上游和下游部门组成的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3 过程设计(包括设计变更)时: 工艺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制造、售后服务、质量、供方等人员组成的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4 安全防错装置由设备科及制造部门负责设计。 4.5 质量部和技术部负责对防错应用的确认和审核。 5、工作程序 5.1 开发阶段防错装置的设立 5.1.1 在产品开发的初期,依据类似产品的经验(产品不合格报告、顾客意见和抱怨、服务中反馈的信息、市场调研的信息、管理评审中的信息、质量体系审核中的信息收集产品存在的问题)、同类厂家的设立情况等来

某制造型企业新员工培训方案

浙江XXXX股份有限公司 新员工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的 1.使新员工尽快熟悉公司,顺利开展工作。 2.使新员工熟悉公司各种制度,方便后期管理。 3.传递企业文化,形成企业凝聚力。 4.规范员工操作,提升员工意识,提高公司效益。 5.帮助员工转变思想,培养员工归属感。 6.引导员工树立职业心,更好地创造价值。 二、培训内容 1.公司介绍及企业文化 2.公司基本管理制度 3.基本人事制度 4.工伤与保险 5.消防与安全知识 6.5s现场管理 7.产品质量控制 8.工艺流程 9.各车间介绍 10.各车间内部制度 11.各车间岗位操作 三、培训分类 1.岗前培训 制造部与人事部协调,员工每天上午体检,下午12:30——15:10由制造部培训专员和人事部对新员工进行首场培训,培训课时为3个课时,培训地点为多功能厅,培训课程依次为公司介绍(含集团与公司概况、企业文化、公司基本工艺流程和各车间介绍)、基本人事制度、社保与工伤知识。之后分配车间。 每周星期三上午由制造部对上周星期六、本周星期一、二入职的员工,每周星期六上午对本周星期三、四、五入职的新员工进行第二场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为8:00——11:00培训课时为4课时,培训地点为多功能厅,培训课程为规章制度(厂纪厂规、宿舍管理、净化区管理等)、消

防与安全(含消防器材使用、消防与安全生产意识)、产品与质量、5S现场管理。之后安排考核。部分不认识字的员工采取岗位考核,考核不通过重新培训或报车间主任,根据车间主任意见处理。 2.车间现场培训 岗前培训结束后,新员工到车间报到,车间内部培训师代表全体车间员工欢迎新员工到来,介绍新员工认识车间管理人员,介绍车间结构与功能、车间内部规定、车间内部各个危险源及应急消防通道;之后描述新员工工作、职责要求,对新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培训后开始上岗。(具体参考《星星科技车间内部培训方案》)。 3.车间内部每月培训 每个车间每月开展一次针对新员工的集中培训,培训地点为多功能厅,讲师为内部培训师,主要内容为车间文化、特色、岗位操作规范、产品不良控制等,培训结束后考核,考核通过之后颁发上岗证,正式结束试用期,开始上岗。 四、培训课程 1.岗前培训

防错控制程序

对防错的要求和方法进行管理,消灭失误,实现零缺陷生产。 2 范围 适用于新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防错考虑、现有制造过程的防错控制、策划 和实施纠正/ 预防措施的防错。 3 术语 防错:又叫防呆,是防止人为做错事的一种方法,是一种采用后,可以消灭错误,或将错误发生几率减至最低的科学方法,他能在缺陷产生前发现错误或缺陷产生时能及时发现与分离处错误。 防错的思路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消除:消除可能的失误,通过产品和制造过程的重新设计,加入防错方法,是防错设计原则中的最好方法。 替代:用更可靠的过程代替目前的过程以减低失误,如运用机器人技术或自动化生产。 简化:使作业更容易完成,通过合并生产步骤,实施工程改善。 检测:在缺陷流入下工序前对其进行检测并剔除。减少:将失误影响降至最低,采用保险丝进行过 载保护等。 挑战件:又叫边界样件或防错样件,是指通过防错装置时能证明不符合操作或者能被探测出的不合格产品,专门用于检测生产线的防错装置。 临时替代方案:也称备用方案、屏蔽( By-pass ),是指防错装置失效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为保证正常生产而采取的临时替代措施,如100%的人工检测;使用其他替代性的检验工具等。 4 职责 4.1 技术部负责在产品和过程的设计和开发阶段(包括设计变更)组织多方论证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2 质量部负责制造现场的防错装置首次验证和挑战件的定期校准。 4.3 生产部部负责防错装置和挑战件的制作。 4.4? 各车间主管负责本区域防错装置的日常管理 4.5 各班组长负责本区域防错装置日常点检。??? 5 管理内容

5.1 新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防错 5.1.1 在新产品设计开发的初期,技术部应依据类似产品的经验(以往产品不合格报告、顾客反馈和投诉、服务中反馈的信息、市场调研的信息、管理评审提供的信息、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收集产品存在的问题的信息 )、同类厂家的设立情况等来考虑防错装置的设计。原则上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应考虑设立防错装置。? a) 涉及安全、性能方面的;? b) 风险系数和严重度高的; c) 左右件的防错;? d) 关键和重要特殊特性优先考虑防错装置的使用; 5.1.2 在设计和设计验证阶段,防错是PFMEA的关键输出。 5.1.3 所有在设计和设计验证阶段输出的防错应整合到控制计划中,并在批量生产阶段被严格执行,同时对其可靠性进行确认。? 5.1.4 技术部根据PFMEA的设计输出,以及制造现场防错装置的设立,形成产品和过程《防错装置清单》。清单内容包括: a) 防错装置的工位和编号(与控制计划对应); b) 防错方法; c) 验证方法; d) 验证频次; e) 临时替代方案 ( by-pass )。临时替代方案管理应包括:? 1) 100%人工检验;? 2) 1 00%检查过的特性进行可视化标识(在产品标签上说明);? 3) 保持应用临时替代方案时的相关记录,以便于追溯; 4) 临时替代方案由技术部确定,质量部确认。临时替代方案下生产的零件应能确保所生产的 不合格零件不流入下道工序;? 5)临时替代方案必须在“ 防错标识卡” 红色的一面简单而清晰的描述; 6)防错装置失效后所采取的措施应在《防错验证检查表》中记录(包括产品和防错装置的处理措施)。?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 有人同行告诉我,生产制造型企业由于人员素质平均不高,技术性操作不强,工作程序化和固定化相对固定,培训工作相对来说,体系建立就有一定的难度。前段时间,笔者通过一个培训行业研讨会,与相关的同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由于行业的性质、发展规模等不同,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呈现不同。结合自己工作的情况,将生产制造型培训体系构架的建立总结如下,供大家探讨。 一、生产制造型企业特点、培训重点和方式 生产制造型企业大部分生产制造线或作业上是以生产制造为重心,长久而把培训忽略;教室理论教学和OJT没有办法配合很好;人员密度大,基层人员工人的文化水平不高,生产制造管理人员大部分从基层提拔上来,技术比较过硬,但团队和领导教练水平不强,管理人员升迁大部分是根据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自动升迁。在平时工作中,主要是接受一些“点”的技术类专业培训,而很少收到“面”的培训。常用错教学方法,延误教学效果。所以升迁上去后,有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学习过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生产制造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产制造流程和检查标准,所以规范性操作要求较严格。培训材料有时太过时,有的太深涩,培训课程没有明确的职务分析。 因此,根据上述的特点和笔者调查反应情况中,生产制造型企业也有自己的培训重点。笔者认为,在层级方面,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培训重点应该在新员工技术培训和管理人员管理和技术进阶提升这两个方面。培训采用的方式根据培训性质的不同而需要有所不同:高科技性的培训宜采用Off-JT;技术性的培训宜采用Off-JT或OJT;半技术的培训宜采用OJT;新进人员采用OJT,主管或资深员工采用Off JT。 二、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的“三维”构架 在设计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时,应依据“三维”建立培训体系,第一维度按职务层次划分,从普通员工到高层经理都有相应的培训;第二维度按专业类别划分,有专业技术培训、管理培训等;第三维度则按部门类别划分,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培训。 “三维”构架是建立在企业的人员稳定基础上的进阶培训体系,强调的是人员发展和提升。当然,设立课程的时候,除专业性课程外,可以设计不同的课程。

超实用全套企业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一、建立公司教育及培训作业程序 1.0 目的 为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借由适宜的教育训练,以增进员工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充分了解公司整体工作系统的各项要求。对承担各岗位职责的人员规定出相应岗位的能力要求,并进行培训以满足规定的要求。 2.0 适用范围 公司全体职工。 3.0 权责 3.1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教育方案的核准,批准本部门年度培训计划,核定部门 负责人的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 3.2人事部门:公司内训练地点安排、资料管理,公司外训的安排,教育训练执行、 考核及记录。 a)负责编制各部门负责人的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 b)负责批准各部门员工的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 c)负责季度、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及监督实施; d)负责上岗基础教育; e)负责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f)负责《员工档案》的管理。 3.3各部门 3.3.1编制本部门员工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 3.3.2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 3.3.3应工作需要提出培训申请。 4.0工作程序: 4.1人员能力 4.1.1承担教育培训职责的人员应是具有相应能力的,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 培训、技能和经历方面考虑; 4.1.2各部门负责人编制本部门《岗位说明书》,由部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 4.1.3《岗位说明书》经审批后,作为人事部门选择、招聘、安排人员的主要依据。 4.2培训和意识 应识别从事不同岗位工作的人员的能力需求,分别对新员工、在岗员工、转岗员工、各类专业人员、特殊工种人员等;根据《岗位说明书》的要求编制《员工培训大纲》,制定并实施培训。

5.0培训的种类及学历及经验要求 5.1新进人员培训 5.1.1训练对象及时机:人事部门每月底针对新进人员安排2小时以上课程的培训。 5.1.2训练课程:公司简介(经营/品质政策、公司组织架构、服务范围介绍)、 公司规章制度/福利制度、岗位技能、工作规则及卫生守则,消防安全等。 a) 公司基础教育:包括公司质量手册、安全和环保意识,相关法律法规,行 业标准基础知识等的培训。在进入公司一个月内,由人事部门组织进行; b) 部门基础教育:学习本部门运作的内容(包括部门手册和所涉及的程序文 件、相关制度等),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 c) 岗位技能培训;学习作业指导书、规则及规范、所用设备的性能、操作步 骤、安全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并进行书面和操作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5.2在职人员培训 5.2.1所有执行技术操作以及及质量相关的在职人员,均须按培训计划实施在职训练。 5.2.2训练计划 5.2.2.1每季度末,各部门应根据服务情况提出下季度教育训练申请单,由 厂或部门领导审核后,交人事部门汇总成季度教育训练计划。 5.2.2.2临时性训练或外训,则由相关单位提出教育训练申请单,经公司领导审核后执行。 5.2.2.3按培训计划,每年应对在岗在职员工至少进行二次全面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 5.3特殊工作人员培训 5.3.1特殊工序、关键工序人员的培训,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培训,培训 合格后持证上岗;每年对于这些岗位的人员还应进行培训和考核; 5.3.2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应由质量认证咨询机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5.4研发人员培训 各类研发技术人员是新产品开发的主力军,应创造条件使他们的知识不断更新,由生产部研发室负责人安排老师组织培训或送外培训。 5.5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员工意识到: 5.5.1满足用户和法律法规要求以及不断地充实自己的重要性; 5.5.2违反这些要求所造成的后果; 5.5.3自己从事的活动及公司发展的相关性。 5.6 评价所提供培训的有效性 5.6.1 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和观察等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 评价被培训的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

制造型企业培训方案培训方案

制造型企业培训方案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的 1.使新员工尽快熟悉公司,顺利开展工作。 2.使新员工熟悉公司各种制度,方便后期管理。 3.传递企业文化,形成企业凝聚力。 4.规范员工操作,提升员工意识,提高公司效益。 5.帮助员工转变思想,培养员工归属感。 6.引导员工树立职业心,更好地创造价值。 二、培训内容 1.公司介绍及企业文化 2.公司基本管理制度 3.基本人事制度 4.工伤与保险 5.消防与安全知识 6.5s现场管理 7.产品质量控制 8.工艺流程 9.各车间介绍10.各车间内部制度11.各车间岗位操作 三、培训分类 1.岗前培训 制造部与人事部协调,员工每天上午体检,下午12:30——15:10由制造部培训专员和人事部对新员工进行首场培训,培训课时为3个课时,培训地点为多功能厅,培训课程依次为公司介绍(含集团与公司概况、企业文化、公司基本工艺流程和各车间介绍)、基本人事制度、社保与工伤知识。之后分配车间。每周星期三上午由制造部对上周星期六、本周星期一、二入职的员工,每周星期六上午对本周星期三、四、五入职的新员工进行第二场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为8:00——11:00培训课时为4课时,培训地点为多功能厅,培训课程为规章制度(厂纪厂规、宿舍管理、净化区管理等)、消防与安全(含消防器材使用、消防与安全生产意识)、产品与质量、5S现场管理。之后安

排考核。部分不认识字的员工采取岗位考核,考核不通过重新培训或报车间主任,根据车间主任意见处理。 2.车间现场培训 岗前培训结束后,新员工到车间报到,车间内部培训师代表全体车间员工欢迎新员工到来,介绍新员工认识车间管理人员,介绍车间结构与功能、车间内部规定、车间内部各个危险源及应急消防通道;之后描述新员工工作、职责要求,对新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培训后开始上岗。(具体参考《星星科技车间内部培训方案》)。 3.车间内部每月培训 每个车间每月开展一次针对新员工的集中培训,培训地点为多功能厅,讲师为内部培训师,主要内容为车间文化、特色、岗位操作规范、产品不良控制等,培训结束后考核,考核通过之后颁发上岗证,正式结束试用期,开始上岗。 四、培训课程 1.岗前培训新员工岗前培训日程安排表 时间上午08:00-11:0012:30—12:40内容体检1.学员签到、领取资料(培训记录表等)2.过程中播放集团歌1.播放宣传片12:40—12:50首日开班典礼2.讲述培训安排、要求3.欢迎新员工到来下午12:50—13:501.公司介绍(公司、集团概况)介绍篇2.企业文化(含企业方针、福利、员 工服从意识与素养培训)3.工艺流程及各车间概况14:00—14:40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修订版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 系如何做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 有人同行告诉我,生产制造型企业由于人员素质平均不高,技术性操作不强,工作程序化和固定化相对固定,培训工作相对来说,体系建立就有一定的难度。前段时间,笔者通过一个培训行业研讨会,与相关的同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由于行业的性质、发展规模等不同,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呈现不同。结合自己工作的情况,将生产制造型培训体系构架的建立总结如下,供大家探讨。 一、生产制造型企业特点、培训重点和方式生产制造型企业大部分生产制造线或作业上是以生产制造为重心,长久而把培训忽略;教室理论教学和OJT没有办法配合很好;人员密度大,基层人员工人的文化水平不高,生产制造管理人员大部分从基层提拔上来,技术比较过硬,但团队和领导教练水平不强,管理人员升迁大部分是根据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自动升迁。在平时工作中,主要是接受一些“点”的技术类专业培训,而很少收到“面”的培训。常用错教学方法,延误教学效果。所以升迁上去后,有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学习过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生产制造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产制造流程和检查标准,所以规范性操作要求较严格。培训材料有时太过时,有的太深涩,培训课程没有明确的职务分析。因此,根据上述的特点和笔者调查反应情况中,生产制造型企业也有自己的培训重点。笔者认为,在层级方面,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培训重点应该在新员工技术培训和管理人员管理和技术进阶提升这两个方面。培训采用的方式根据培训性质的不同而需要有所不同:高科技性的培训宜采用Off-JT;技术性的培训宜采用Off-JT或OJT;半技术的培训宜采用OJT;新进人员采用OJT,主管或资深员工采用Off JT。 二、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的“三维”构架在设计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时,应依据“三维”建立培训体系,第一维度按职务层次划分,从普通员工到高层经理都有相应的培训;第二维度按专业类别划分,有专业技术培训、管理培训等;第三维度则按部门类别划分,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培训。“三维”构架是建立在企业的人员稳定基础上的进阶培训体系,强调的是人员发展和提升。当然,设立课程的时候,除专业性课程外,可以设计不同的课程。 A、生产制造技能培训。生产制造技能培训以各工厂的现场技术人员为对象。包括生产制造管理类培训和技能类培训。管理类培训的对象为骨干技师、监督者、作业主任和专职人员(监督员、执行员、企划员和技术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管理、监督者研修、管理技法、人际关系和新技术、系统等。技能类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工程技巧,取得国家或行业资格。培训分为上级(高水平)、执行员、技师、企划员和技术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技能专门研修(以骨于技师为对象,上级和中级培训),机械加工、电气电子、自动机器、机器控制、OA、半导体制造和焊接等。针对国内目前技术工人缺乏的情况,我们可以对生产制造技能人员实行特殊的储备培养方式。例如,西门子早在1992年就拨专款设立了专门用于培训工人的“学徒基金”。这些基金用于吸纳部分15岁到20岁的中学毕业后没有进入大学的年轻人,参加企业3年左右的第一职业培训。期间,学生要接受双轨制教育:一周工作5天,其中3天在企业接受工作培训,另外两天在职业学校学习知识。由于第一职业培训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年轻人进入企业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因此深受年轻人欢迎。 B、专业技术人员

工业工程基本知识点汇总汇编

1, 简述什么叫生产线平衡? 依照流动生产线的工程顺序,从生产目标算出作业周期时间,将作业分割或结合,使各个工位的工作负荷达到均匀,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法叫生产线平衡; 2,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现场改善? 1), 生产系统发生变更时; 2), 因技术的进步变化时; 3), 设计变更时; 4), 现状的工场布置效率低时; 5), 生产量常有增减时; 6), 现场必须移动时; 7), 新产品投入时 5,请说说作为一名IE工程师应具备哪些条件? 问题的创造能力,问题的解决能力,抽象化能力,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经济性价值判断能力,理解人际关系能力,表现能力,推销自己的能力等; 6.标准时间由作业时间,宽放时间组成; 7.生产的四要素指的是人员,机械设备,原材料和方法 8.生产效率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实际生产的合格品数量与标准产能的比值; 9.作业周期指的是加工对象从投入至产出所需要的总时间 10.通常作业的基本动作有:伸手,搬运\,抓取,放手,拆卸,安置,旋转,加压等 11.影响生产质量的因素有: 人员,机器,设备,方法,环境及材料等 12.通常产品投放流水线时主要依据工程作业流程图文件进行排拉作业; 13. ‘5S’管理中,5S指的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14, ○--- (加工) ◇---- (质量检查) □--- (数量检查) ▽----- (储存) 15.质量改善循环‘PDCA’指的是计划,执行,检查,矫正 16. ‘PTS’指的是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 17,ISO是(国际化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DARDIZATION) 18, ISO-2000版体系文件包括: 质量手册/QM,程序文件/QP,作业指导书/OP,窗体/WI四阶文件; 19.ERP (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它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和交付,最后得到客户付款。ERP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20.MRPⅡ(制造资源计划)是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目的是合理配置企业的制造资源,包括财、物、产、供、销等因素,以使之充分

防错装置管理办法

1目的 1.1 本标准规定了防错装置设计和使用要求,使其能够达到预防因疏忽及错误的方法,所造成的不良发生,实现零缺陷生产。 2适用范围 公司内所有用于生产制造的工装、设施、设备。 3 术语定义 防止加工或装配不合格品的装置 4职责 4.1技术部负责在产品开发的初期及中期,依据类似产品的经验来考虑防错装置的设立。 4.2技术部负责制订《防错装置作业指导书》(如需要)。 4.3品管部负责对防错装置进行验证。 4.4生产部设备工装负责人,负责建立防错装置履历,并进行防错装置的维修、维护保养等管理工作。 4.5生产部负责批量后防错装置的点检及日常检查工作。 5内容要求 5.1开发阶段防错装置的设立 5.1.1在产品开发的初期,依据类似产品的经验(产品不合格报告、顾客意见和抱怨、服务中反馈的信息、市场调研的信息、管理评审中的信息、质量体系审核中的信息收集产品存在的问题)、同类厂家的设立情况等来考虑防错装置的设立。原则上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应考虑设立防错装置。 (1)涉及性能、安全方面的; (2)风险系数和严重度高的; (3)左右件的防错; (4)关键特殊特性优先考虑防错装置的使用。 5.1.2在设计和设计验证阶段,防错是 FMEA(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的关键输出。5.1.2 所有在设计和设计验证阶段输出的防错应整合到控制计划中,并在批量生产阶段被严格执行,同时对其可靠性进行确认。 5.2防错装置的分类 5.2.1接触型:接触类型的传感器,如果接触到,就会传输一个信号,并中断过程和/或发出报警信号; 5.2.2能量型:如果某个物体中断了能量的传输,设备就发出信号,并自动中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