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其确切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好发于中年女性,儿童和老年人也有发病。RA基本的病理改变为滑膜炎。由于关节滑膜炎症和增生,形成绒毛状突入关节腔,对关节软骨、软骨下、轫带、肌腱等组织侵蚀,造成关节软骨、骨和滑囊破坏,最终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劳动力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RA是最为常见的风湿性疾病。我科每年风湿专科门诊量中约一半为RA患者。初步调查我国患病率千分之四左右,推测我国至少有500万RA患者。未经及时诊治的患者,二年后致残率为50%。三年后有7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与同龄人相比,RA患者的平均寿命缩短10-15年。

目前RA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而其临床表现又有个体差异。从轻微、短暂的少关节炎、到急剧进展的多关节炎,甚至可出现肺、心、肾、肝、神经系统等内脏损害。典型的RA以双手近端及掌指关节、腕、膝、足关节受累最常见,且有明显的晨缰、关节肿胀和压痛。典型的关节畸形是掌指关节的半脱位和手指尺侧偏斜,并由于近端指间关节过伸,使远端指间关节屈曲,呈"天鹅颈"样畸形。严重者出现关节纤维化、融合或骨性强直,从而关节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

实验室检查中,虽然活动期RA常有血沉、C反应蛋白(CRP)增高,但不具有诊断特异性。因为在感染性疾病这些炎症也可升高。关节液的检查对RA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无特异性。众所周知,类风湿因子(RF)与RA相关,但其阳性率为70-80%,即并非每个RA患者RF阳性。另一方面,RF阳性的患者,也不一定患RA。大量的临床实践表现,正常人,尤其老年人约5%RF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其他结缔组织病,感染性疾病:传染性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麻疯、血吸虫病以及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结节病,巨球蛋白血症等患者中均可RF阳性。已肯定,RF滴度越高,对RA的诊断特异性越高。持续的高滴度RF,常提示RA疾病活动,且骨破坏的发生率高。但如上所述绝不能凭RF阳性与否来作为诊断RA的唯一依据。

X线等影像学检查对RA的诊断具有诊断价值。X线检查共分为Ⅳ期。I期:正常或关节端骨质疏松;II期:除有骨质疏松外,可有关节软骨下囊样破坏或骨侵蚀;III期:明显软骨下囊性破坏,出现关节脱位;IV期:除有II、III期的改变外,并有关节融合,关节纤维化或骨强直。至今世界上公认诊断RA的标准是采用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的分类标准。1、晨僵:关节及其关节周围晨缰持续至少一小时;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痛;3、腕、掌指和近端指间关节中,至少有一组关节肿痛;4、对称性关节炎;5、类风湿结节;6、RF阳性;7、双手X相有典型的RA表现:即有关节侵蚀、关节局部或其周围有明显脱钙。在1-4条中至少存在6周;凡7条标准中符合4条可诊断为RA。

但是应该指出:7条标准主要为临床标准,其中X相仅在关节被破坏之后才有典型表现。对于早期的骨质疏松在中老年的骨关节炎中也可发生。如前所述,RF缺乏诊断特异性且不少非RA患者亦可阳性。在疾病早期RA常阴性。不少RA患者在疾病发作半年后才出现RF。

RA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大多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减少RA致残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只有早期诊断才能早期治疗。因此,寻找对RA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手段成为当今研究RA的热点。

1964年荷兰学者Nienlucis和Mandema首先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到抗核周因子(ARF),并很快被许多学者证实这种抗体对RA有极高的诊断特异性。1979年Young等同样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在大白鼠食道角质层见至板层状荧光,发出现RA有诊断价值,将其命名为抗角蛋白抗体(AKA)。1991年,Menard,Despres 等从人胎盘及脾中提取出Sa抗原,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a抗体对RA的诊断有高度特异性。1989年Hassfeld 采用Hela细胞核提取液以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抗KA33抗体对RA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与RF不同,APF、AKA、抗Sa抗体和抗RA33都对RA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因此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将上述四种抗体结合作为RA早期诊断的抗体谱系,彼此互补印证,则可弥补RF对RA诊断特异性差的缺陷,从而提高RA的早期诊断率,缩短诊断时间,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另外,某些抗体与疾病的活动性或严重性显著相关,通过对这些抗体检测,可对疾病转归和预后做出判断,从而使患者能在疾病的早期得到正确和合理的治疗,减少了致残率。

APF以人颊粘膜细胞为抗原底物、AKA以Wistar大白鼠食道中段切片为抗原底物,皆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Sa抗原从人新鲜胎盘中提取,用免疫印迹法测抗Sa抗体。抗RA33抗体以腹水Ehrlich瘤细胞提取,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我们对门诊及住院患者600余例进行APF、AKA、抗Sa抗体和抗RA33抗体的检测后发现:APF、AKA、抗Sa和抗RA33对RA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48.7%、44.1%、36.7%和34.7%;其特异性分别为91.6%、89.0%、91.6%和89.8%。我们还对116例不能满足1987年ARA分类标准的多关节炎患者进行了这四种抗体的检测,并进行了为期4-18个月的随访,发现APF、AKA、抗Sa抗体和抗RA33抗体,分别对不典型、早期RA的诊断敏感性为55.6%、47.1%、52.8%和32.3%。其诊断特异性为100%、90.9%、82.6%和83.3%。因此,我们的结论是APF、AKA、抗Sa抗体是对早期RA最具诊断价值的指标。

尽管人们在寻找更为特异的实验手段来提高RA的诊断率,但作为临床医师,必须正确看待每一种检验的结果,除了要考虑某种检查手段的正确性以外,(实验操作的误差或试剂的保存问题)还要分析其疾病的复杂性。RA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与其他结缔组织病交叉重叠。RA常常合并干燥综合征,这样必然造成该患者化验结果的多样性。另外,对于老年RA患者,应与骨关节炎区别,因为老年人可有RF阳性。骨关节炎为退行性改变,X线检查除有关节唇样增生或骨刺形成外,在严重患者亦可出现骨破坏,有时难以与RA区别。RA很少并有强直性脊柱炎。中老年的痛风性关节炎有时被误诊为RA,这除了掌握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外,还应及早作关节液检查。关节液或滑膜检查发现尿酸盐结晶则可确认为痛风关节炎。应该懂得,高尿酸血症并不是痛风关节炎的同义词。即不能把血尿酸增高就诊为"痛风"。回纹性风湿症可以表现为突发性关节红肿,症状在数小时或数天内消退,发作间期正常,无X线改变和实验室检查异常,易被误诊为痛风性关节炎,应注意鉴别半数患者在该病反复发作多年后可发展RA,因此,密切随访甚为重要。RA的早期应与其他结缔组织病相鉴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可有双手指关节肿胀。对年轻女性"RA"患者除检查RF及RA相关的自身抗体外,还应检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及抗ENA抗体等。

总之,临床医师必须把握每一个临床表现和症状,必须将实验结果结合临床进行综合考虑,千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正确的判断来源正确的思维,只有在复杂临床实践中,善于思索,不断总结,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诊断水平。

135系统精讲-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第六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1.下列哪项不是类风湿性皮下结节的特点 A.最常见于肘关节鹰嘴处 B.骨隆起受压处也多见 C.大小由数毫米至数厘米 D.它的存在表示本病活动 E.质硬、有压痛、非对称性分布 【答案】:E 【解析】:皮下结节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皮下,如上肢鹰嘴突、腕、踝等关节。其大小不一,直径自数毫米至数厘米,黏附于骨膜、肌腱,坚硬如橡皮,无压痛,呈对称分布。类风湿结节的存在表示本病的活动。 2.关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护理措施,下列错误的是 A.限制受累关节活动,保持关节功能位 B.避免肢体受压 C.关节肿痛时卧床休息 D.给予舒适卧位 E.避免关节活动 【答案】:E 【解析】:活动期发热或关节肿胀明显时应卧床休息,并保持正确的体位,病情缓解时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可做关节的被动活动。以保持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3.患者男性,50岁,教师。患有类风湿关节炎近20年,目前因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而影响生活和工作。常出现忧虑、孤独感和失望。护士列出的护理诊断那个不适合该病人 A.清理呼吸道无效 B.躯体移动障碍 C.预感性悲哀 D.活动无耐力 E.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答案】:A

【解析】: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病人目前不存在呼吸道堵塞现象,因此清理呼吸道无效,不适合该病人。 4.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常见诱因是 A.紫外线 B.阳光直射 C.寒冷潮湿 D.过敏反应 E.遗传因素 【答案】:C 【解析】:一般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是某些可疑病原体感染人体,在某些诱因(如潮湿、寒冷、创伤等)作用下发生的。 5.患者女性,33岁,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5年,出现受累的关节炎性肿胀是 A.匙状指 B.梭状指 C.杵状指 D.爪形手 E.O形腿 【答案】:B 【解析】: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畸形多见于较晚期病人。急性发作期,由于滑液增加和关节外软组织的肿胀,使关节肿胀呈梭形,特别是近端指间关节,称梭状指。 6.类风湿关节炎最早出现的关节表现是 A.发热 B.咳嗽 C.关节疼痛 D.关节肿胀 E.关节畸形 【答案】:C 【解析】:关节痛是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最早的关节症状,表现为小关节、对称性、持续性疼痛。

如何预防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如何预防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发表时间:2019-07-16T11:29:41.383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5期作者:刘莉君 [导读]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做好保养,尽量减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 新津县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1430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慢性侵蚀性关节炎,随后会逐渐转变为全身性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滑膜炎,而且会造成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最终使得人的关节变形。近年来,我国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人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总人数超过五百万。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研究,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结论,一般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外部的感染有关。人们通常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年纪有关,年纪越大,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几率越大,其实不然,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高峰期是30-50岁之间,一般女性的发病几率比男性高,发病部位大多数为手、腕、足等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症状主要为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以及功能障碍,发展到晚期,还可能出现关节僵硬、畸形等,严重的甚至可能的导致残疾。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做好保养,尽量减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点 关节疼痛、畸形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特点,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节病变 第一,关节僵硬。关节出现运动鞋障碍,活动受限,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明显的标识就是晨僵,即早晨起来之后关节十分僵硬,不灵活。 第二,关节肿胀。由于关节腔内部有积液,导致关节部位肿胀。 第三,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会导致关节受到破坏和损伤,引起疼痛。 第四,发热与发红。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部位的皮肤会出现发红与发热现象。 通常来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变部位主要见于手腕、手肘、指关节等部位,同时,颈椎以及颞颌关节、锁关节等部位也会出现症状。类风湿性关节炎发展到中期以及晚期,患者的手指可能出现畸形,指关节半脱位等问题。 (二)其他症状 除了在关节上表现出来的病变以外,类风湿性关节炎还有很多其他的症状。 第一,类风湿结节,这种症状主要出现在关节突起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压迫,不容易活动,类风湿结节也可能出现在心脏、心内膜、中枢神经系统等位置。 第二,血管炎。血管炎主要出现在各种血管中,其中小动脉和中动脉受到的影响最大。 第三,心脏病变。心脏可能出现心包炎、非特异性心瓣膜炎、心肌炎等症状。 第四,肾脏问题。肾脏可能出现膜性及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等病变。 第五,造血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还可能对人体的造血系统造成危害,患有该病的人可能出现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发病期间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升高。 二、预防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措施 (一)饮食疗法 首先,加强饮食管理是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措施,在饮食上可以尽量食用一些容易消化的、清淡的食物,烹饪的时候以清淡口味为主,少吃辛辣和油腻的食物。要根据患者的身体属性进食,比如患者的体质如果属于凉性,则应该多吃羊肉、牛肉等食物,但不能吃太多,如果患者的体质属于热性,则可以多吃绿豆、西瓜等食物。 其次,多吃一些开胃的食物,比如大枣、薏仁等,尤其是薏仁,有很好的去湿祛风效果,可以将薏仁和绿豆一起熬成粥,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很好的帮助。 第三,尽量减少脂肪的吸收。由于人体的热量来源主要是糖类和蛋白质,所以有的人在吃东西的时候过度进食糖类和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但由于消化不良,导致脂肪沉积,影响身体健康,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不利。 第四,尽可能的减少脂肪的吸取,热量来源要以糖类和蛋白质为主,如果体重超过规范,要逐步减轻体重。 第五,补充维生素。人体对维生素以及各种矿物质元素、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很大,在日常饮食调理中应该要加强对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微量元素的吸收。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措施 一旦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常见的治疗措施有以下几种。 第一,使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方法,主要的药物有非甾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等,可以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症进行有效抑制。

类风湿性关节炎题库2-0-8

类风湿性关节炎题库 2-0-8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 A.中老年退行性变,非炎症疾病 B.与IgM半乳糖化缺陷有关 C.非对称性多关节为主的疾病 D.与A族乙型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疾病 E.以多关节炎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老年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IgG半乳糖化缺陷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有关。与A族乙型链球菌感染无关。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类风湿关节炎最早的关节症状是() A.关节疼痛 B.关节畸形 C.梭形肿大 D.皮肤发红 E.关节强直

问题: [单选]类风湿关节炎的遗传易感基因是() A.HLA-B27 B.HLA-DR2 C.HLA-DR3 D.HLA-DR4 E.HLA-DR5 出处:辽宁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2e19186727.htm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类风湿结节的特点错误的是() A.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 B.质硬 C.有压痛 D.常出现在关节伸侧受压部位的皮下组织 E.对称性 类风湿结节大小约0.2~3cm,呈圆形或卵圆形数量不等,触之有坚韧感,按之无压痛,易发生在关节隆突部以及经常受压部位。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见关节畸形有() A.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尺侧腕伸肌萎缩,手腕向桡侧旋转、偏移,手指向尺侧代偿性移位,形成指掌尺侧偏移 B.掌指关节强直畸形 C.肘、膝、踝关节脱位 D.远端指间关节严重屈曲,近端指间关节过伸呈"钮孔花"样畸形 E.远端指间关节过伸,近端指关节屈曲畸形,形成"鹅颈样"畸形 掌指关节脱位;肘、膝、踝关节强直畸形;近端指间关节严重屈曲,远端指间关节过伸呈"钮孔花"样畸形;近端指间关节过伸,远端指关节屈曲畸形,形成"鹅颈样"畸形。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记录 查房时间:2015年7月16日5PM 主持者:护士长 主查者:高责护士: 协查者:初责护士: 参加人员:各层级护士19人,学生5人 查房形式:典型护理案例查房 查房目的:制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退热方法、观察要点、心理护理等方法 查房地点:儿科示教室、儿科病房 一、示教室:病历资料汇报 1.主持者: 护理查房的目的:制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退热方法、观察要点、心理护理等方法 2.汇报病例资料:初责护士: (1)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岁入院时间:2015-07-12住院号:主诉:发热20余天,咳嗽4天。 (2)病史摘要: 现病史:患儿于2015年6月22日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达40C,气促,发热时有肌肉疼痛,无关节痛,四肢乏力,胸腹部、下肢散在分布皮疹,热退后皮疹消退,肌肉疼痛缓解,至当地医院住院,诊断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经过治疗以后仍发烧不退,7月8日出现咳嗽,无胸闷胸痛。今日我院急诊查胸片提示:支气管炎;双侧胸膜增厚,胸腔少许积液可能。7月12 日由急诊以"发热查因: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收入院。入院症见:患儿神清,精神一般,发热,气促,全身乏力,偶有咳嗽,腕关节、踝关节关节肿胀,肤色如常,肤温高,无胸闷胸痛,无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关节痛,纳眠可,大便干,小便可。 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既往史:无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1.湿温肺胃热盛 西医诊断:1.发热查因: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川崎病? 实验室检查:查血示:白细胞:22.56 X 10A9/L,血红蛋白:73 g/L,血小板总数:448X 10A9/L :中性粒细胞比:93.7%,淋巴细胞比:4.7%。C反应蛋白:177 mg/L肝功:ALT (谷丙)49U/L、AST(谷草)17U/L ;铁蛋白:1725.44ng/ml , 抗链“O' 143IU/ml,血沉65mm/h,淋巴细胞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流感病毒B 抗体IgM阳性,彩超示肠系膜淋巴结可见(10.7mm*4.6mm,全腹部CT示:1. 肝脾大; 2.左侧胸腔少量积液;盆腔少量积液。心脏彩超示:1.二尖瓣反流(轻微) ; 2.左室假腱索声像。骨髓细胞涂片检查:1.中性粒细胞增多、左移伴中毒性改变;2.增生性贫血。胸片提示:支气管炎;双侧胸膜增厚,胸腔少许积液可能。 (3)简要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完善相关检查,治疗上予吸氧缓解呼吸困难, 一级护理,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生命体征,静滴还原型谷胱甘肽钠、维生素b6、肌苷护肝,静滴头抱曲松钠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口服补液盐川补充体液,口服泰诺林退热;13/7日仍予持续中流量面罩吸氧,于局麻术下行左髂后骨髓穿刺术,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口服复方川贝枇杷止咳露、小儿宣肺止咳颗粒宣肺化痰,异丙托溴铵溶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气喘,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4)治则:清泻肺胃实热,兼以生津为法。 (5)患儿目前状况:神清,精神可,暂无发热,气促较前缓解,全身乏力较前好转,少许咳嗽,无胸闷胸痛,无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关节痛,纳眠可,口渴欲饮,大便可,小便可。 二、床边:中医四诊收集 1.物品准备:听诊器、血压计、手电筒、压舌板、手消毒液等。专科用品:无 2.四诊及专科资料收集:高责护士: 望:患儿神志清楚,面色如常,形态自如,舌淡红,苔白厚。 闻:患儿身上、口中无异味、呼吸无异味。 问:第1胎,足月顺产。出生无窒息史,无病理性黄疸史,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按当地防疫部门要求预防接种。母亲孕期体健,无特殊服药史。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仿。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纳眠可,大小便调。

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畸形的预防措施

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畸形的预防措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常常伴随着关节畸形的出现,这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该怎么预防关节畸形呢?其实这是有以下四种方法的,首先最重要的是患者一定要有好的心理状态。 一、想要远离疾病的发生,首先的心理状态就是好,积极乐观的面对自己的生活就会远离疾病的发生。心理状态要良好,很多患者就是由于精神受刺激,过度悲伤,心情压抑等而诱发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绪的波动又往往使病情加重。这些都提示精神因素对于风湿病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我们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二、由于发生类风湿的疾病是因为收到了风寒的影响,因此,在生活中最好就是进行受寒的预防。风寒湿邪要避免,应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等。秋季气候干燥,但秋风送爽,天气转凉,要防止受风寒侵袭。冬季寒风刺骨,注

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三、除了以上的外在条件的预防之外,进行及时的强身健体的运动也是必要的,也是可以远离疾病的发生。增强自我身体素质,平时我们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 四、劳逸结合要注意,我们的饮食要有节、起居要有常,劳逸结合是强身保健的主要措施。临床上,有些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病情虽然说基本上控制了,处于疾病恢复期,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畸形的预防措施。出现这样的类风湿

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有一种疾病会让关节畸形甚至丧失功能,并且病情易反复,让患者痛苦不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一种慢性的全身免疫性疾病,40-60岁是这个疾病的高发年龄段,且发病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是怎样引起的呢?早期又有怎样的症状?以下做出比较详细的解答。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是什么?四大因素为主要原因 “虽然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认为它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比较主要的四大因素是遗传、感染、内分泌、以及其他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有家族发病的倾向,家族中若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则直系亲属患病的几率比普通人更高一些。其次,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抗EB病毒抗体及抗奇异变形杆菌抗体滴度明显增高,也提示本病与感染因素有关。最后,在内分泌因素方面,服用避孕药及妊娠的女性患病率低,而产后发生类风湿关节炎者明显增多,并且类风湿关节炎男性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比正常人低一些。 因此,造成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是多因素参与的,可能是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内分泌因素,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包括风寒、湿冷、疲劳、外伤、吸烟及精神刺激等综合起来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 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类风湿关节炎的起病有快有慢,隐匿型起病的占50%,亚急型的占35%~40%,突发型的占10%~25%。 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可以表现为关节的晨僵、关节疼痛及肿胀。晨僵是指早上起床后关节的僵硬感,在活动后可以逐渐减轻僵硬感,晨僵时间往往大于1小时,这是类风湿关节炎早期比较明显的症状,其次就是关节疼痛及肿胀,尤其是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疼痛及肿胀,可以出现“板机制”或“铰链-解锁”现象,小关节周围因滑膜增厚而导致的囊性感,腕关节伸侧软组织的肿胀及压痛等,这些症状都是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比较常见到的。 若是中老年人出现晨僵或是关节疼痛、肿胀,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概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进行性、反复发作的、全身性的结缔组织疾病,主要侵犯四肢小关节, 早期受累关节疼痛肿胀,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侵蚀性改变及进行性强直(ankylosis)和畸形(deformity),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自身免疫反应 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抗体,尤其是RF-IgG可形成自身免疫复合物,可引起关节滑膜(synovial membrane)及附近组织中的炎性细胞浸润,溶酶体酶的释放,从而导致关节软骨(articular cartilage)、肌腱、韧带及滑膜组织的局部破坏。而70%~80%的患者血清RF阳性。 2. 感染 由于本病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受累关节肿胀、白细胞增多等炎症性表现,与感染性炎症相似;50%~80%的RA病人是在反复发作的咽炎、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或其它链球菌感染之后,经过2~4周开始发病的;而且应用抗生素治疗及摘除病灶性扁桃体后,对RA的病程和发病率均有良好的影响,故认为感染病灶可能与本病发病有关,可能是引起发病或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启动的因素, 也可能是本病的诱因。

3. 遗传因素 本病病人HLA-DR4抗原检出率明显升高,在某些家族中发病率也较高,故提示发病与遗传有关。 4、内分泌因素: 因为RA多发生于女性,而怀孕期间关节炎症状常减轻,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本病等,故认为内分泌因素和RA似有一定关系。研究发现RA病人存在皮质醇节律率乱,可能与RA的发病有关。 5、发病诱因: 一般说来,各种感染可诱发或加重RA,受凉、潮湿、劳累、精神创伤、营养不良、关节扭伤、跌伤、骨折等,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病理 RA呈慢性、进行性、侵袭性经过,其基本病理改变是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articular cartilage、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腱),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在急性期,关节滑膜表现为大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锻炼方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锻炼方法 文章目录*一、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锻炼方法1.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锻炼方法2.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3.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饮食注意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锻炼方法 1、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锻炼方法针对膝关节:可适当进行下蹲运动,但要注意下蹲的幅度,不要过度下蹲,因为下蹲幅度过大不但没有康复效果,还很可能导致病情的加重。针对肩关节:一侧手臂经肩部后置于背部,而另一侧手臂经腰部后置于背部,然后,使双手在背后相接触。 针对肘关节:双手平伸与肩同高,握拳屈肘,尽量使手接触到肩部,然后再恢复平伸状态,反复进行数次,双手交替进行。针对腕关节:可选用哑铃来做锻炼用具,用患侧手紧握哑铃,做手腕的屈曲运动和伸展运动。这样可使患部得到很好的锻炼。针对指关节:可适当进行手指握伸运动,在指关节拳握时,可紧握住圆珠笔;在指关节平伸时,可将手指平贴桌面,患者可反复进行此动作。 2、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类风湿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主要有滑膜衬里细胞增生、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的形成及软

骨和骨组织的破坏等。 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晨僵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不灵活的主观感觉,它是关节炎症的一种非特异表现,其持续时间与炎症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多关节受累呈对称性多关节炎,关节畸形,正中神经/胫后神经受压引起的腕管∕跗管综合征。关节外可有发热、类风湿结节,还常见有各器官各累如心脏,肾脏,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眼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1、预防风湿性关节炎应避免风寒湿邪侵袭。很多关节疾病都是从不注意季节变化和不合理穿衣造成的。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 2、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3、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是强身保健的重要措施,也是预防各种疾病的措施,预防风湿性关节炎也不例外。 4、预防和控制感染。专家指出:有些风湿性关节炎是在患了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这是由于人体对这些感染的病原体发生了免疫反应

类风湿性关节炎鉴别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 1.强直性脊柱炎:以往认为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变型,现知两者各异。强直性脊柱炎的特点有: ①绝大多数为男性发病。 ②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 ③与遗传基因有关,同一家族有较高发病率,HLA-B27阳性达90%~95%。 ④血清类风湿因子为阴性,类风湿结节少见。 ⑤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及脊椎,四肢大关节也可发病,易导致关节骨性强直,椎间韧带钙化,脊柱呈竹节状。 ⑥手和足关节极少发病。 ⑦如四肢关节发病,半数以上为非对称性。 ⑧属良性自限性疾病。 2.Reiter综合征:又称Reiter病,多见于20~40岁男性,反复发作多关节炎,主要发生在下肢、骶髂关节及脊椎。病人伴有泌尿及生殖道炎症。腹泻、结膜炎、虹膜炎、黏膜及皮肤病变也较常见。关节炎以膝、踝、跖趾及趾间关节等受累较常见,多为急性起病,受侵关节不对称。皮肤出现红斑,压痛明显。跟腱炎或跖筋膜炎明显,可发生痛性后跟综合征。骶髂关节炎可引起强烈下部背痛。这些症状在3个月内自行缓解。复发常伴有结膜炎、尿道炎、膀胱炎或皮疹。继之,逐渐发生脊椎炎。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 3.银屑病性关节炎:又称牛皮癣性关节炎,属血清阴性关节炎。伴有牛皮癣的皮肤表现。关节病变多发生在手指末端指间关节,指指间关节及足趾间关节,骶髂关节和脊柱也常受侵。当皮肤病变发展到指甲时指间关节炎相继发生。早期的关节病变就可呈强直性变,后期累及骶髂关节及脊柱。脊柱中以颈椎较多见。无皮下结节,但血沉加快,有时血尿酸增高,在诊断银屑病性关节炎时,首先应肯定牛皮癣的诊断。 4.肠病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和局限性回肠炎,约20%合并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约10%合并肠病。说明这些疾病在病因及发病机制方面有某些联系。肠病性关节炎可分为二型; ①周围关节炎,先有慢性肠炎,后发生关节炎。不对称性关节炎,有自限性,一般不出现侵蚀性病变,若出现也很轻微。以膝、踝及腕关节最常受侵,但髂关节、肩及肘关节也可发病,往往同时伴发结节性红斑。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②肠炎并发强直性脊柱炎,病变主要在脊椎及骶髂关节,x线摄片与典型强直性脊柱炎没有区别。 5.感染性关节炎:有两种类型。 ①病原体直接侵犯关节,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球菌及链球菌等感染,尤其发生败血症时。在原发感染的基础上,病人出现寒战、高热、受累关节剧烈疼痛,关节肿胀、活动障碍。以下肢负重关节(如髋关节和膝关节)发病最多,不对称,多为单关节炎。关节腔穿刺液呈化脓性改变。涂片或培养可找到细菌。X线关节摄片可见关节局部脱钙、骨质侵蚀及关节间隙变窄。易并发骨膜炎及骨髓炎。 ②为感染性变态反应性关节炎,在感染过程中,由于细菌毒素或代谢产物所致,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后关节炎、菌痢后关节炎、脑膜炎后关节炎及布氏杆菌性关节炎等。主要表现为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可有局部红肿,一般经1~2周自愈。 6.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以急性发热及关节肿痛起病。主要侵犯大关节,如膝、踝、腕、肘、肩等关节,关节红肿热痛,呈游走性,、一处关节炎症消退,另处关节起病。关节炎症消退后不留永久性损害,X线关节摄片骨质无异常,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抗链球菌溶血素、抗链激酶及抗透明质酸酶阳性。 7.结核性关节炎:表现为全身性结核及低热、盗汗等结核病毒性症状。初期关节肿及瘘管

一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查房

一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3年5月30日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查人:柳秀英 主要内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 参加人员:内五科护理人员 病例介绍:柳秀英,女,67岁,因“反复四肢关节肿痛20余年加重20余天”于2013年5月15日08时32分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指关节、双掌指关节、双肘关节、双膝关节肿痛,晨起及夜间明显,活动后稍好转,无红肿及皮温增高,就诊于本院门诊,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予抗风湿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遂自行改服中药治疗,多地求中药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病情逐渐加重,3年前逐渐出现双手指关节、双腕关节、双足趾关节、双膝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未规范就诊。20余天前双膝关节疼痛明显加重,出现双下肢浮肿,行走受限,服用曹清华药物,效果不佳,今为求系统诊治,遂就诊于本院,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收住我科。自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差,睡眠差,体重无明显变化,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体查:体温36.5℃脉率:86次/min 呼吸:20次/min 血压:130/80mmHg 辅助检查:结核抗体[2013-5-15 11:21:31]:结核抗体TBAbIgG:阴性;结核抗体TBAbIgM:阴性;血常规五分类[2013-5-15 11:21:3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0%↑;淋巴细胞百分比:14.9;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5.9pg↓;凝血常规检查[2013-5-15 11:38:56]:凝血酶原时间(PT):12.6;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6.4;肝功能、血糖、血脂检查[2013-5-15 13:12:27]:肌酐:86.5umol/L ↑;尿酸:482umol/L↑高尿酸血症;球蛋白:44g/L↑;谷草转氨酶(68U/L↑;甘油三脂:1.82mmol/L↑;总胆固醇:6.8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91mmol/L ↑;氯:111mmol/L↑;类风湿因子(RF):77;C反应蛋白:33.7;免疫球蛋白 G:395mg/dL↓;铁:6.52umol/L↓;肾功能、电解质常规检查[2013-5-15 1]:肌酐:86.5umol/L↑;尿酸:482umol/L↑;球蛋白:44g/L↑;氯:111mmol/L↑ 入院诊断 :1、类风湿性关节炎 2、骨性关节炎 3、高脂血症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与早期未分化关节炎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与早期未分化关节炎 现肯定:在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 的早期予以积极干预,降低疾病活动度,可极大改善类风湿关节炎远期结局。然而,早期诊断 RA 是困难的。 对于一般医生,能根据类风湿关节炎(RA)分类标准做诊断即可,但对风湿科专科医生则有更高要求。 风湿科医生必须充分了解 RA 本身的自然病程,也应了解同样具有早期未分化关节炎特征(Early Undifferentiated Arthritis,EUA)的其他疾病。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及早识别出早期 RA,并能恰当的做出合理的干预措施,最终改善关节炎病人的远期预后。 1临床前期的类风湿关节炎 研究证实,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经历这样四个阶段: 1. 基因背景+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和炎症活动。 2. 血液循环里可以探测到跟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自身免疫性因子,比如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抗体等。 3. 开始出现关节痛,伴或者未伴关节肿胀等关节炎性特征(部分病人先有关节痛,再有关节炎)。 4. 典型的侵蚀性外周多关节炎。 然而,并非第一个阶段的人必然走向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人也不是必然走向第三阶段…… 三阶段就可识别出类风湿关节炎。 但即便如此,仍有「符合分类标准」的人并非真正类风湿关节炎。 跟人类进化一样,疾病也有演化过程 部分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先是症状、体检明确出现滑膜炎,然后随时间推移,类风湿因子从阴性转变为阳性的约 18%,抗环瓜酸抗体从阴性转变为阳性者约 11%。 不过,该现象不排除跟检测的方法学有关。比如,在早期可能是 IgA 形式的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抗体,而并非经典的 IgM/IgG 型的抗体,而目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几种常用处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几种常用处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历节”等范畴,中医辨证常见为: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 湿热痹阻证 病因:久居湿热之地;过食肥甘厚味。 临床表现:恶风发热,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晨僵,得热加剧,遇凉稍解,口渴欲饮,搜赤便干,舌红苔黄腻,脉糯数。 食疗原则:清热除湿,宣痹通络。 食疗处方: 忍冬藤薏苡仁粥 原料:忍冬藤(鲜)60克,通草9克,防风9克,薏苡仁90克,粳米100克。 烹制方法:将全部用料洗净,煎汤,去渣留汁,去渣留汁,放入粳米于瓦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煮2小时即可。 食用方法:每日1次。 防已桑枝煨母鸡 原料:防己12克,桑枝30克,意茵仁60克,赤小豆60克,老母鸡1只。 烹制方法:将全部材料洗净,放入药袋。老母鸡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将药袋塞火鸡膛,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文火煨烂。去药袋,调味后即可食 用。 食用方法:食肉喝汤,3天食1只。 石膏薏苡仁粥 原料:粳米100克,生石膏30克,薏苡仁50克,桂枝9克。 烹制方法:将石膏用纱布包好,先煎20分钟,将薏苡仁、桂枝同放入锅内,再煎20 分钟,去药留汁,加粳米和适量清水,文火煮成粥即可。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防风薏苡仁煎 原料:薏苡仁30克,防风10克。 烹制方法:将防风洗净,与薏苡仁同放入瓦锅内,加适量清水共煎,取药液约200毫升。 食用方法:顿服,每日l剂,连用1周。 薏苡仁丝瓜粥 原料:薏苡仁100克,薄荷15克,豆豉50克,丝瓜100克。 烹制方法:将薄荷、豆豉洗净,放火锅内,加水1500毫升,沸后用文火煎约10分钟,滤汁去渣;薏苡仁、丝瓜洗净,倒入锅内,注入药汁,置火上煮至薏苡仁熟烂,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食时可酌加糖或盐调味,空腹服,当日服完。 墓头回糖姜汤 原料:墓头回30克,红糖30克,生姜3片。 烹制方法:将墓头回、生姜洗净,放大沙锅中,加适量水煎煮,沸后加入红糖即可。 食用方法:每日1剂,随量服食。 木瓜蜂蜜 原料:木瓜4个,蜂蜜500克。 烹制方法:将木瓜洗净、蒸熟、去皮,研烂如泥,取熬炼好的蜂蜜,与木瓜拌匀,装入

类风湿性关节炎(李振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1.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什么疾病?病因有哪些?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炎症性、进行性、对称性和破坏性的关节疾病。病因有:(1)遗传因素;(2)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3)内分泌紊乱;(4)营养代谢障碍。 2.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及病理是什么? 其发病机理是机体对抗原刺激免疫反应的结果,其中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早期的改变是滑膜下组织水肿、微血管损伤及滑膜表层细胞增生。类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在病变全过程中,滑膜大致包括炎症、增生、肉芽组织形成诸阶段。初期以滑膜渗出性病变为主,血管扩张、水肿,滑膜表层有纤维蛋白释出,关节腔内有中性白细胞渗出液和小淋巴细胞的炎性细胞浸润,并在局部聚集而淋巴滤泡形成。由于血管炎,血管结缔组织增殖,可形成肉芽组织。血管肉芽组织的继续发展可形成肉芽血管翳。肉芽血管翳向关节腔内的软骨面发展,在软骨周边发生侵蚀性破坏,致关节腔遭到破坏,骨相对面融合,形成纤维性强直错位,甚至骨化。 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好发年龄、性别、地区、有无遗传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好发于中年女性。以温带、亚热带和寒带地区多发。我国发病率为0.32-0.4%。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与遗传有关。 4.中医认为类风湿的病理病机是什么? 一.邪气偏胜致病 因风、寒、湿、热、寒热、痰、淤等病邪所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此皆属实证范畴。临床上既可单一的病邪致病,又可相并致病。其病邪总以邪阻络脉常见。 1.风邪致病:风为阳邪,其性善动而数变,又为百病之长。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约有70%的病人因风邪伤害而致病。一般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或间歇后的再发时,易见到风邪侵害的表现。 2.湿邪致病: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湿气重者为著痹。著,不易消除之意。肢体困着疼痛,经久难愈,乃是湿邪致病的特征。气候潮湿或涉水作业,多可导致湿邪致痹。 临床上湿邪多与风、寒、热相兼为病。 3.寒邪致病: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主痛。寒邪致病多关节疼痛剧烈,痛位固定,伴四肢不温、形寒,逢阴寒之气则痛著。临床上单纯寒邪致病并非少见,但与湿邪相合为病更为多见,亦可与风邪相兼为病。 4.热邪致病:热为阳邪,多以关节灼痛、肿胀红赤、恶热为主要表现。每因感于外界阳热之邪;或素体阳盛,又感风寒湿之邪,郁而化热致病。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热盛郁久,则发为火毒,其症状加剧,证情险恶,俗云“白虎历节”以名其证,根据热盛所极之变,实为“火毒痹”之证。 5.湿热致病:初发既具湿热表现者为感受自然界的“湿热”之邪,此病不是两种邪气相加而致,而是一种单独的邪气,即“湿热”之邪。 6.寒热致病:初发即具寒热表现者为感受自然界的“寒热”之邪,此病不是两种邪气相加而致,而是一种单独的邪气,即“寒热”之邪。 7.痰浊致病:在类风湿中晚期多可见到痰浊之证,痰邪大多来源于津伤和湿聚,津伤有寒邪凝浊和热邪灼炼而成;湿聚有外湿浸渍壅盛和内湿停蓄而致。 8.淤血致病:在类风湿中晚期多可见到淤血之证,淤血的生成,可见于寒湿痰浊痹阻、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药物盘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药物盘点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类风湿性关 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统计表明,RA在全世界均有发病,平均发病率为1%,而我国患病率为0.3%~0.4%。临床上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性病变为其主要特征,可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以及功能下降,好发于中年女性,儿童和老年人也有发病。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慢作用抗风湿药物(SAARDs)、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和中药及中药制剂,国市场的治疗药物主要为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糖皮质激素和中药及中药制剂。近年来,中药抗RA 作用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在抗RA作用的效果显著,同时具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等作用,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适宜长期服用,显示出了中医药治疗RA独特的优势。【治疗RA的化学药】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也称作一线抗风湿药。自阿司匹林于1898年首次合成后,100多年来已有百余种上千个品牌非甾体抗炎药上市。NSAIDs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从而抑制花生四烯酸最终生成前列环素(PGI2)、前列腺素(PGE1,PGE2)和血栓素A2(TXA2),减少前列腺素、

血栓素等炎性介质的合成而具有抗炎、止痛、消肿等作用。20世纪90年代COX异构体理论的提出使选择性COX-2抑制剂用于RA治疗成为现实。这类药在发挥抗炎镇痛作用的同时较少干扰COX-1在胃肠、肾和血小板中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胃肠不良反应较传统NSAIDs明显降低。 NSAIDs对COX-1,COX-2选择性不同,将NSAIDs分为4类:①COX-1特异性抑制剂,如小剂量的阿司匹林;②COX非特异性抑制剂,绝大多数传统的NSAIDs如布洛芬、消炎痛、双氯芬酸等;③COX-2倾向性抑制剂,如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尼美舒利;④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罗非昔布等,另有艾瑞昔布,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一类化合物,已于2011年5月获得SFDA的批准。 NSAIDs的严重不良反应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如上消化道出血、肝肾不良反应等。此外,头痛、认知障碍、过敏反应等也常使患者终止治疗,很大程度的限制了NSAIDs的使用,现如今最为常用的治疗RA为阿司匹林、美洛昔康、沙利度胺、塞来昔布。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已应用百年,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阿司匹林主要通过对环加氧酶-1(cyclooxygenase-1, COX-1,PGH2合成酶-1)及环加氧酶-2(cyclooxygenase-2,COX-2,PGH2合成酶-2)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进行不可逆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习题讲解

类风湿性关节炎习题讲解

项目五任务七风湿病(1)类风湿关节炎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关于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说法欠妥者是 A.疼痛的关节均可有肿胀和压痛 B.关节腔有积液 c.滑膜可肥厚 D.关节晚期以活动受限为主 E.关节晚期出现活动受限、功能丧失 2.下列关于风湿性疾病关节疼痛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为缓慢起病 B.类风湿所致的膝关节痛活动后减轻 c.滑膜肥厚不会导致疼痛 D.类风湿关节炎多影响近端指间关节 3.慢性关节疼痛的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描述是 A.急性期不应卧床休息 B.保持关节的功能位 c.合理应用非药物止痛措施 D.创造舒适环境 E.遵医嘱用药 4.风湿性疾病多系统损害中发生率最高的是

A.肾脏 B.关节 C.心血管 D.肺和胸膜 E.皮肤 5.风湿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 A.关节痛 B.肌肉痛 C.软组织痛D.神经痛 E.关节致残 6.下列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疾病是 A.心肌病 B.心包炎 C.风湿热 D.支气管哮喘 E.类风湿性关节炎 7.属于风湿热关节痛特点的是 A.固定于少数关节 B.游走性关节疼痛c.活动后减轻 D.活动后缓解 E.常致关节畸形 8.风湿性疾病关节疼痛致躯体活动障碍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绝对卧床休息 B.急性期限制活动c.缓解期限制活动 D.活动量越大效果越好 E.关节应保持在伸展位 9.风湿性疾病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 A.自杀 B.悲观 c.躁狂 D.抑郁E.焦虑

10.不符合风湿性疾病共同特点的是 A.慢性起病 B.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 c.同一疾病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不大 D.病变可累及多个系统 E.对治疗的个体反应差异较大 11.类风湿关节痛的部位理 A.多累及少数或单一关节 B.影响指近端关节,多对称分布 c.影响指近端关节,多不对称分布 D.影响指远端关节,多对称分布 E.影响指远端关节,多不对称分布 12.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处理,错误的是 A注意姿势,减轻疼痛 B预防褥疮C保持关节功能位 D禁止病变关节活动 E使用支架,避免关节畸形 13.下列哪项不是类风湿关节炎表现的症状 A以小关节为主 B呈对称性 C晨僵 D.急性期关节明显肿胀 E.后期关节无畸形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健康指导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本病为进行性、侵龙性疾病、主要是滑膜病变、对关节侵龙破坏、最后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及不同程度残疾,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1临床表现 初发时起的缓慢,患者先有几周到几个月的疲倦乏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发生某一关节疼痛、僵硬,以后关节肿大日渐疼痛。开始时可能一、二个关节受累,往往是游走性。以后发展为对称性多关节炎,关节的受累常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以后再累及其它关节。近侧的指间关节最常发病,呈梭状肿大;其次为掌指、趾、腕、膝、肘、踝、肩和髋关节等。晨间的关节僵硬,肌肉酸痛,适度活动后僵硬的现象可减轻。僵硬程度和持续时间,常和疾病的活动程度一致,可作为对病变活动性的估价。由于关节的肿痛和运动的限制,关节附近肌肉的僵硬和萎缩也日益显著。以后即使急性炎变消散,由于关节内已有纤维组织增生,关节周围组织也变得僵硬。随着病变发展,患者有不规则发热,脉搏加快,显著贫血。病变关节最后变成僵硬而畸形,膝、肘、手指、腕部都固定在屈位。手指常在掌指关节处向外侧成半脱位,形成特征性的尺侧偏向畸形,此时患者的日常生活都需人协助。关节受累较多的患者更是终日不离床褥,不能动弹而极度痛苦。 2临症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急性期关节肿痛明显,且全身症状较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不宜睡软床垫、枕头不宜过高。 2.1.2类风湿病人关节及周围血管、神经受侵犯,血管收缩缓慢且不充分,使皮温升降迟缓,应注意关节的保暖、避免潮湿寒冷加重关节症状。 2.1.3缓解期的病人应加强活动,在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2.2症状护理 2.2.1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注意保持正确体位。 2.2.1.1肩关节不能处于外旋位、肩两侧可顶枕头等物品,双臂间置枕头维持

类风湿性关节炎习题

类风湿性关节炎题库 [单选]可以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进展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非甾体类抗炎药 C.甲氨蝶呤 D.强的松 E.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单选]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的基本病理改变是() A.滑膜炎 B.血管炎 C.关节囊、韧带及肌腱附着点炎 D.软骨变性 E.类风湿性肉芽肿 [单选]下列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无关的是() A.晨僵 B.关节畸形 C.类风湿结节 D.血沉增快 E.C反应蛋白增高 [单选]男性,38岁,全身多发性周围关节肿痛,反复发作4余年,发作时伴有晨僵现象,活动后减轻,化验:RF(+)。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说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A.发病和免疫反应有关 B.RA最基本病理变化是滑膜炎 C.血中类风湿因子本质是IgM抗体 D.类风湿因子阳性具有诊断价值 E.高滴度RF提示预后较差 [单选]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的作用是() A.缓解该病病情,并有阻止关节结构破坏的作用 B.在一定疗程后达到治愈 C.很快控制症状 摆客中国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e19186727.html,/ 摆客中国

D.减轻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 E.促使关节骨破坏的愈合 [单选]RA的诊断标准包括() A.晨僵至少1小时、(>6周)和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 B.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6周)和对称性关节肿(>6周) C.皮下结节和手X线片改变 D.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 E.以上均是 [单选,案例分析题]女性,40岁,3年前双手指关节肿痛,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以后虽有关节痛,但不影响正常工作。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38℃左右),感乏力、气短,咳嗽不明显。查体:双手中指近指关节梭形肿胀,双腕功能略差,有压痛。右肘关节不能完全伸直,伸面有一个 1.0cm×1.5cm皮下结节,无压痛。胸片示左侧胸腔中等量积液,肺纹理稍粗,血沉67mm(第1小时末),CRP增高,RF高滴度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见三种肺部病变是() A.肺间质病变、肺类风湿结节、胸膜炎 B.肺实质病变、肺类风湿结节、胸膜炎 C.肺炎、肺脓肿、胸膜炎 D.支气管扩张、肺类风湿结节、胸膜炎 E.肺类风湿结节、胸膜炎、肺炎 [单选]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贫血() A.不经常发生,但很严重 B.常常需要输血 C.血清铁增加 D.25%为缺铁性,铁剂治疗无效 E.骨髓为再障表现 [单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哪一条不正确() A.可有骨质破坏 B.骶髂关节偶被累及 C.好发于手、腕、足的小关节 D.好发于末端指间关节 E.多关节受累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本病为进行性.侵袭性疾病,主要是滑膜病变,对骨关节侵袭破坏,最后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及不同程度残疾。 一.一般护理. 1.急性期关节肿痛明显,且全身症状较重的患者,应卧床休闲,不宜睡软床垫,枕头不宜过高. 2.类风湿病人关节及周围`血管.神经受侵犯,血管收缩缓慢且不充分,使皮温升降迟缓,应 注意关节的保暖,避免潮湿寒冷加重关节症状。 3.饮食:营养丰富,纠正贫血。 4.缓解期的病人应加强活动,在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二.症状护理 1.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注意保持正确体位。 1〕肩关节不能处于外旋位,肩两侧可顶枕头等物品,双臂间置枕头维持肩关节外展位,维持功能位。 2〕双手掌可握小卷轴,维持指关节伸展。 3〕髋关节两侧放置靠垫,预防髋关节外旋。 4〕平躺者小腿处垫枕头,防止膝关节固定于屈曲位。 5〕防止足下垂。 2.给予肿痛关节按摩并辅以热水疗,蜡疗等。 3.对于急性者可给予短期内(2-3周)使用夹板制动,保持关节功能位。4.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注意关节的活动,给予功能锻炼,包括手指的抓捏练习,如织毛衣,跳棋玩球。腕.肘.膝关节的屈伸练习,并配合一定的被动肢体运动,但以有强直的关节禁止剧烈运动。 5.对于关节活动受限.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做好生活护理,增强舒适感。6.培养病人自理意识。

7.胸部护理:扩胸运动,拍背咳痰,防止感冒。 8.关节处皮损及溃疡护理:加强换药,预防感染。平时涂润肤霜保护皮肤。 9. 评估病人疼痛,关节痛明显者遵医嘱给予非甾体类消炎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三.药物观察: 注意观察非甾体消炎药及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 四.病情观察: 1.关节肿痛情况;活动情况;自理情况;关节症状。 2.贫血情况。 3.肺部情况:肺间质纤维化。 4.神经压迫症状。 5.关节周围皮损情况:由于血管炎引起。 6.了解关节炎影响程度的测量标准。 五.心理护理: 六.出院指导: 七.常见护理问题: 1.疼痛——与类风湿有关。 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关节活动受限有关。 3.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关节骨质破坏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