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蓓卡的“双性同体”特征透视-2019年精选文档

吕蓓卡的“双性同体”特征透视

前言

“双性同体”(androgyny)又名雌雄同体,源自希腊语“andro(雄)”和“gyn(雌)”。朱光潜翻译的《柏拉图文艺对话集》里的“会饮篇”,就涉及到了这个概念。柏拉图说,在远古时期,人类有两副面孔和两幅四肢,由现在的两个人合成。宙斯由于害怕人的力量过于强大,又不想灭绝人类,便将人劈成两半,因而就形成了现在的男人和女人。从现代心理学上讲,“双性同体”指同一个体,既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即兼有强悍与温柔、果断与细致等双重性格。英国的女权主义先驱,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则明确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思想,她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个力量在支配,一个是男性的力量,一个是女性的力量, 最适意的存在状态就是这两种力量能够和谐共处,精诚合作。按照这个观点,纯粹的男性人格特征和纯粹的女性人格特征都是有缺憾的, 只有两者的和谐统一,才能形成理想的人格形象。显然,伍尔夫的这一理论是对男权文化中心论的一种对抗,也是对性别二元对立的解构。她的“双性同体”理论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蝴蝶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

《蝴蝶梦》是英国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发表于1938年。作者在书中成功塑造了一个男女气质兼有的女

性形象--吕蓓卡。她貌若天仙,典雅高贵,有着女性的温柔细致;她风流倜傥,举止洒脱,有着男子的强悍果断。这种双性同体的个性特征打乱了父权社会中男性主体的秩序,呈现给我们一个鲜活而丰满的女性形象。作者通过塑造一个具有双性气质的女性形象,向父权社会暗示,女性的能力和潜力是人类文明社会不可忽视的一股强大的力量。

1. 吕蓓卡的女性人格特征

在《蝴蝶梦》中,杜穆里埃笔下的吕蓓卡女人味十足。她天生丽质,相貌出众;她身材颀长,婷婷玉立。无论什么样的衣服,

穿在她身上都好看,可谓“浓妆淡抹总相宜”。头上的云鬓乌黑发亮,光洁的肌肤白里透红,张口说话面带微笑,言谈举止大方得体。如果说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吕蓓卡就是追求美丽的典型,名副其实的贵妇人。她对衣着十分讲究,卧室的衣柜里面“挂满了衣服……礼服用白布袋包着,布袋的袋口上方闪着银光,是件金黄

色的织锦缎礼服。旁边是件颜色淡黄、质地柔软的丝绒外衣,另外还有条白缎子长裙……”(达夫妮•杜穆里埃,232)。此外,衣柜里漂亮的毛衣皮饰,如黑貂皮的围脖,栗鼠皮披肩等不计其数。每次在曼陀丽举行舞会,她都要专程到伦敦定做衣服,把自己打扮得像女王。在舞会上,她总是最耀眼的明星。她喜欢身着一袭白裙,翩然起舞时,“空气中就滞留着一股白杜鹃似的浓香。简直“是个尤物,充满奕奕活力”,是个“出众的美人”。(261)显然,这是一个颇能吸引男人眼球的女人,她打男人身边走过,就

会有一些花心的转过头来直勾勾地瞅她。难怪她的表兄费弗尔和迈克西姆的姐夫贾尔斯先后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女人天性喜欢营造浪漫温馨的生活环境,吕蓓卡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室内陈设及庄园环境布置是其施展个人审美力的重要场所。她生就一双灵巧的手,那双手会插枝养花,能写出娟秀的字体,能把晨室装扮得“美得出奇,无懈可击,……栩栩如生,鲜明而光彩夺目”(87)她精心挑选家具,房间里的椅子、花瓶、每一件小摆设,都搭配得当,与女主人的性格亦相和谐。再看吕蓓卡的卧室,里面摆放着精致的壁炉架,床架上雕刻着美丽花纹,窗帷上荡着漂亮流苏,墙上悬挂着时钟,梳妆台上摆放着烛台,一切都井然有序。就连对吕蓓卡恨之入骨的迈克西姆也不得不承认妻子的审美力,承认是吕蓓卡那魔鬼般的鉴赏力把曼陀丽装扮成了目前的样子。花园、灌木丛和幸福谷里的石南花都是吕蓓卡亲自设计的。按迈克西姆的话说,他父亲在世时,这里少有花草,庄园只是一片荒芜。虽然庄园急待高明之手修缮,但是吝啬的父亲怎么也不愿意花这笔钱。是吕蓓卡嫁入庄园之后,这里才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今天见到的美丽的曼陀丽,有口皆碑的曼陀丽,上了照片和绘画的曼陀丽,那都是吕蓓卡她的杰作”(297)。

2. 吕蓓卡的男性人格特征

吕蓓卡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父亲对她宠爱有加,百依百顺。这样的娇纵使她养成了大胆刚烈,洒脱不羁,争强好斗的性格。十四岁生日那天,她与表兄杰克争强驾驭一辆四匹马拉的车,

两人像野猫一样争夺了三分钟,让拉车的四匹马在野地里撒蹄狂奔。最后还是她赢了,并且在表兄的头上狠狠地抽了一鞭,让他跌了个倒栽葱,嘴里还不住地笑骂着他。十六岁那年,她驯服了父亲的一匹惯于撒野的高头大马。马夫以为那马性子太烈,她驾驭不了。可她偏不认输,稳稳地贴在马背上,扬鞭抽打胯下的坐骑,抽得它冒出血来,同时用马刺紧夹那畜生的肚子。等她跨下马背,那匹马已是遍体鳞伤,血迹斑斑,满嘴白沫,不住打着哆嗦。她的贴身女仆,曼陀丽的女管家丹弗斯太太如是说,“她应该在娘肚子里投个男胎才是”,“她有着男子的胆略和精力”。曼陀丽的总管事弗兰克也说吕蓓卡“常常独个儿出海,爱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夜里宿在海滩小屋。……她什么都不

怕。”(136)。显而易见,吕蓓卡对待生活始终保持着斗争和征服的姿态。可以想象,在男权主义盛行的时期,在大多数女人躲在安乐窝里做“厨房里的天使”的年代,吕蓓卡的这些男子特性,可见一斑。

吕蓓卡的男性特点还表现在对待疾病的态度上。她不幸罹患上了癌症,对此她表现出了异常的坚强。她不需要医生的遮掩和安慰,没有悲伤的痛哭流涕,不乞求人们的同情和怜悯, 却利用自己的这一不治之症,与迈克西姆进行最后的对峙。承受着身体的巨大痛苦,吕蓓卡的表现依然镇静自若。她用怀了别人孩子的谎言,激怒迈克西姆杀死她,临死之前,她还在放声大笑。面对癌症和丈夫的枪杀,吕蓓卡所表现出的冷静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在

一个女人处于绝对弱势的年代里,她的表现决不亚于一个内心强大的男性。

3. 两种性格的和谐统一

正是吕蓓卡双性同体的特性才使得她的女性形象如此生动和完美。正是男女两种力量的和谐统一,吕蓓卡才能够把曼陀丽庄园建成这么一座远近闻名的“仙园”。管理一个庞大的庄园并非一件易事,这既需要男人的威严和魄力,也需要女人的周到和细心。在用人方面,她知人善任,男管家弗兰克忠心耿耿,女管家丹弗斯太太干练利落。庄园的其他仆人对她也是俯首帖耳,惟命是从。在社交方面,她高瞻远瞩,用定期举办盛大聚会或舞会的方式,与社会名流、乡邻和亲朋好友保持友好关系,以扩大曼陀丽庄园对外的影响。在处理内外事务方面,她既抓大事,也不忽视小事。看她那张写字桌,“纵然纤巧精致,却绝不是女人的小玩意儿”(77)桌上设有鸽笼式的文件架,上边贴有“待复信件”、“需保存信件”、“家务”、“田庄”、“菜单”、“通讯地址“等标签。以招待宾客为例,她有一本亲手记录的《曼陀丽宾客录》,内容按照星期和月份编排,逐一登记着宾客的姓名,住过的房间以及他们的伙食。真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说她是庄园的主人当之无愧。在那个时代,吕蓓卡就拥有了个人专用名片,足以见她平日社交活动之频繁,与外界打交道之多。身为一贵妇,却有能力像男人一样去应酬。完全有理由说,在成功管理曼陀丽庄园方面, 吕蓓卡的男女双重角色在她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