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复习题A(粤教沪版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复习题A(粤教沪版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复习题A(粤教沪版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复习题A(粤教沪版含答案)《探究欧姆定律》复习检测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 【导学号45784601】下列用电器中,不需要用到变阻器的是() A. 可调温蒸汽电熨斗 B.普通家用白炽电灯 C.可调光台灯的调节旋钮 D.电视机上的音量调节装置 2. 【导学号45784602】一根锰铜线的电阻为R,要使这根连入电路的导线的电阻变大,可采取的办法是() A.减小导体两端的电压 B.增大导体中的电流 C.将导线拉长后连入电路 D.将导线对折后连入电路 3. 【导学号45784603】关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它们的滑动变阻器在实验电路中的作用是不同的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4.【导学号45784604】如图1所示,小红在做测定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将正常的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当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读数为零,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电流表读数有变化,电压表读数始终为零,其原因可能是( ) A.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B.开关接触不良 C.小灯泡两端短路 D.灯泡的钨丝断了 5.【导学号45784605】某学习小组在一次实验中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出了多组数据,并记录如表1中,请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分析判断出他们实验时所使用的电路图可能是图2中的()

表1 U/V 3.0 2.5 2.0 1.8 1.5 1.3 I/A 0.20 0.30 0.40 0.44 0.50 0.54

6.【导学号45784606】光敏电阻的特点是有光照射它时阻值变小。如图3所示是某小区门口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行人监控装置,R1为光敏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A、B之间接监控装置。则() A.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A、B间电压降低 B.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通过R1的电流变大 C.当仅增大R2 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通过R2的电流变大 D.当仅增大R2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可降

低A、B间的电压

7.【导学号45784607】如图4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4.5 V且保持不变,电阻R1=5 Ω,变阻器R2 的最大阻值为20 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为保护电表,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允许的取值范围是() A.0~5 Ω B.0~20 Ω C.2.5Ω~10 Ω D.5Ω~20 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导学号45784608】德国物理学家经过十年不懈的努力,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概况为数学表达式:。为了纪念他的杰出贡献,人们将他的名字命名为的单位。 9.【导学号45784609】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导体的______来改变接入电路的______,从而改变电路中的______。 10.【导学号45784610】如图5所示,M、N是两接线柱,当M接C、N接B时,闭合开关后,为了使小灯泡变亮,滑片P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如果要使电流表示数减小,当M接A、N应接同时滑片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11.【导学号45784611】小明设计了一个风力测定仪,如图6所示,O是转动轴,OC是金属杆,下面连接着一块受风板。无风时,OC是竖直的,风越强,OC杆偏转的角度越大。AB是一段圆弧形电阻,P点是金属杆与圆弧形电阻相接触的点,电路中接有一个小灯泡,测风力时,闭合开关S,通过分析可知:金属杆OC与圆弧形电阻AB组成一起相当于一个,观察可以粗略地反映风力的大小,若要提高该装置反映风力大小的性能,可采取的方法是。 12.【导学号45784612】如图7所示是丽丽同学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而设计的电路,她想通过在A、B 两点间接入不同的定值电阻,然后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进而确定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她在实验中选错了器材,应将它换为,同时还应再添加的实验器材是。 13.【导学号45784613】电阻R1=5Ω,R2=10Ω,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为,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I1:I2为;若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I1:I2为。 14.【导学号45784614】如图8甲所示电

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6 V,两块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均如图乙所示,则R1电阻是Ω,若将滑片P 向右移动,电流表A1的示数将,电流表A2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 【导学号45784615】如图9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图。(1)请按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左滑时接入电阻

变大)。(2)小华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在最(选填“左”或“右”)端。(3)闭合开关后小华发现,无

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指针有示数且不变,原因可能是。(4)接着小华取来三只阻值分别5Ω、10Ω、15Ω的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他将电阻5Ω换成10Ω,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目的是。 16. 【导学号45784616】小明、小红和小亮在做“探究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因素”实验时,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二: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三:导体的电阻

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

如下表所示: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25 1.0 B 镍铬合金 0.50 1.0 C 锰铜合金 0.25 2.0 D 锰铜合金 0.25 1.0

(1)如图10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在M、N 之间分别接上不同

导体,通过观察相关现象来比较导体电阻大小,小明、小红和小亮对图中的电路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小明认为:电流表是多余的,

观察灯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小红认为:灯泡是多

余的,根据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小亮认为:灯泡和电流表同时使用更好,因为灯泡可以保护电路,从而防止烧坏电流表。你赞同______(选填“小明”、“小红”或“小亮”)

的观点。

(2)为了验证猜想二,可依次把M、N跟和(选填“A、B、C、D”)的两端相连,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3)依次把M、N跟电阻丝A、B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分析比较 A、B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的关系,其结论是。(4)小丽在探究同样的课题时,手边只有一根电阻丝,那么,她利用这根电阻丝和上述电路,不能够完成猜想(选填“一”、“二”或“三”)的实验验证。 17. 【导学号45784617】小明想测2.5 V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阻值大约为10 Ω),电源电压为6 V。(1)小明按图11连好电路,并按正确的顺序操作,闭合开关后灯不亮。小明猜想: A.可能是灯丝断了; B.可能是滑动变阻器开路; C.可能是小灯泡短路。请根据电表示数判断故障原因,并将与故障对应的电表示数填入表1中。猜想电流表示数/A 电压表示数/V 如果 A成立① ② 如果③ 成立 0 0 表1

(2)小明排除故障后,再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通

过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记录的数据如表2所示。表2 次数 U/V I/A R/Ω 1 1.5 0.17 2 2.0 0.18 3 2.5 1.0

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表2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数据,这个数据是,产生的原因:。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Ω。(3)小明处理完数据后发现,三次测得灯丝电阻相差较大,与其他同学交流也是同样的情况,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四、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4分) 18. 【导学号45784618】(6分)如图12所示,R1=10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2的示数U2=2.4V,电流表A的示数I=0.4A。求:(1)电压表V1的示数U1;(2)电阻R2的阻值。以下是小谢同学的解答过程:解:因为R1、R2并联,所以U1=U2=2.4V,

I1=U1/R1=2.4V/10Ω=0.24A,I2=I- I1=0.4A-0.24A=0.16A,R2=

U2/I2=2.4V/0.16A=15Ω。小谢同学的错误根源是:。你的解答是:19. 【导学号45784619】(8分)如图13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1标有“50 Ω 2 A”字样。(1)将滑片P移到最右端,闭合S1,断开S2,求电流表的示数I1。(2)保持滑片P在最右端,闭合S1、S2,电流表示数I=5I1,求R2的阻值。(3)将滑片P移至某一位置,闭合S1、S2,电流表示数为0.68 A,求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2小题,共20分) 20. 【导学号45784620】(12分)如图14甲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量多少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连在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将某电流表的刻度进行重新标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量的多少,司机王师傅发现他的汽车油量表坏了,打开一看是电阻R'坏了,看到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50Ω 1A”的字样,为确定坏了的电阻R'的阻值,他只拆下车上的油量表(量程:0~50L),另外找来电源、滑动变阻器R1、定值电阻R2=5Ω和电压表、开关等器材,用导线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进行了实验,调节变阻器R1的阻值,得到下表所记录的数据:电压表示数/V 0.50 0.60 0.75 1.00 1.50 3.00 油量表示数/L 0 10 20 30 40 50

求:(1)观察分析图甲可知,油量增加时,电路中的电阻R将,油量表指针偏转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2)当油量表的示数为0L时,通过油量表的电流是______A;当油量表的示数为50L 时,通过油量表的电流是______A。(3)如图甲所示,已知油箱无油时,金属滑片在b端;油箱装满油时,金属滑片在a端(油箱容积为50L)。请你分析计算出图甲中损坏的电阻R'的阻值是多大? 21. 【导学号45784621】(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树木在低温时细胞受伤,会造成枝条电阻发生变化.用电阻测量法可以鉴别树木的耐寒能力。实验时,取某待测树种当年生长的粗细、长短相同的一些枝条分别放入不同的冷冻箱内,在不同的温度下冷冻,24h后取出。等恢复至室温时,测量这些枝条上相同距离的两点间电阻。该树种的部分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冷冻温度/℃ -40 -30 -20 -10 0 枝条电阻/Ω 21.1 27.2 39.0 45.1

(1)如图15甲所示为测量枝条电阻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在测量冷冻温度为-20℃的枝条电阻时,电压表读数为8.6V,

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请算出电阻填入表格中。(3)在图丙中画出枝条电阻和冷冻温度关系的图像。(4)由图像可知,该树种枝条电阻大小与冷冻温度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第11期参考答案《探究欧姆定律》复习检测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B 解析:调温电熨斗,能改变电路的电阻,改变电路中的电流,需要变阻器;普

通家用白炽灯,不用改变亮度,不用改变灯泡的电流,不需要变阻器;调光书写台灯,调光时改变了灯丝的电流,改变了灯泡的亮度,需要变阻器;电视机或收音机上的音量调节旋钮,能改变电路的电阻,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改变电视机音量的大小,需要变阻器。故选B。

2.C 解析: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阻碍电流的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AB错误;将这根导线拉长,长度变长、横截

面积变小,电阻变大,可以使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大,故C正确;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长度变小、横截面积变大,导体的电阻变小,故D错误。故选C。 3.A 解析: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需

要采用控制变量法,而“伏安法测量电阻”时不需要利用控制变量法,故A错误;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伏安法测定值电阻实验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改变电阻两端电压,这两个实验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不同,故B正确;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故C正确;伏安法测电阻阻值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故D正确。故选A。 4.C 解析:移动滑片,电流表示数变化,电压表示数始终为零,而电压表测导线电压时,电压表示数为0,因此灯泡被短路。故选C。 5.D 解析:AB选项中,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示数不变,故AB错误;C选项中,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当电压表示数变

小时,电流表示数也变小,且比值不变,故C错误;D选项中,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当电压表示数变大时,说明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则电流表示数减小,且比值改变,故D正确。故选D。 6.A 解析:两电阻串联,监控装置与R2并联。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R1阻值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当R2阻值不变时,其两端的电压变小,即A、B间电压降低,故A正确,B不正确;当仅增大R2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当 R1阻值不变时,其两端的电压变小,R2两端的电压变大,即A、B间电压升高,故C、D不正确。故选A。 7.C 解析:由电路可知,电阻R1和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因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所以电路中通过的最大电流为I最大=0.6 A 时,电路中总电阻最小为R总=U/I最大 = 4.5 V/0.6 A=7.5 Ω,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最小=R总-R1 =7.5 Ω-5 Ω=2.5 Ω。因电压表测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量程为0~3 V,所以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 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即U滑 =3 V,此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U1 =U-U滑=4.5 V-3 V=1.5 V,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I最小=U1/ R1 =1.5 V/5 Ω=0.3 A,则滑动变阻器

R2接入电路的最大电阻R最大=3 V/0.3 A=10 Ω。综上所述,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取值范围是2.5~10 Ω。故选C。二、填空题 8.欧姆;I=U/R;电阻解析: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经过实验得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关系,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关系,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用公式I=U/R表示。为了纪念他的杰出贡献,人们将欧姆的名字命名为电阻的单位。 9. 长度;电阻;电流. 10.右;C(或D);右解析:M、N是两接线柱,当M接C、N接B时,闭合开关S后,为使小灯泡变亮,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需减小,故将滑片P应向右端移动;若使电流表示数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需增大,当M接A、N应接C或D时,同时滑片应向右端移动。 11.滑动变阻器;灯泡L的亮度;串联一个电流表(或给灯泡并联一个电压表)解析:金属杆OC在弧形电阻AB上滑动时,可以

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大小,所以金属杆OC与弧形电阻AB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滑动变阻器。无风时OC竖直,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通过电路(小灯泡)的电流最小,灯最暗;风越大,OC杆偏转的角度越大,BP段越短,连入电路的电阻越小,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灯越亮,因此可根据灯泡亮度可以粗略地反映风力的大小。若要提高该装置反映风力大小的性能,就要测出当风力变化时,引起电路两端电压的变化,故可再串联一个电流表或在灯泡两端并联一个电压表,使风力的大小数字化,增加其可靠性。 12.定值电阻R′;滑动变阻器;电压表解析: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证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R后,它两端的电压不变,故需要将定值电阻R′更换为一个滑动变阻器,为了显示电压的大小,在定值电阻R上需要添加一个电压表。 13.1:2;1:1;2:1 解析: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通过各部分的电流是相同的;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 14.20;变小;不变解析:R1与R2并联,电流表A2测通过R1的电流,电流表A1测总电流。电流表A2示数是0.3 A,所以R1=U/I=6V/0.3A=20 Ω,当滑片向右移动时,通过R2的电流减小,所以总电流减小,电流表A2测通过R1的电流,其大小不变。三、实验题 15.(1)如图1所示;(2)断开;左(3)电阻R断路;(4)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解析:(1)因滑片P向左滑时电阻变大,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右边的电阻连入电路;因电源电压为3V,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如图所示;(2)小华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放在左端;(3)闭合开关后小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即电流表示数为0),说明电路中存在断路故障;而电压表指针有示数且不变,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两极是连通的,即电压表与电路中的其它元件串联了;所以,造成这一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R断路;(4)小华取来三只阻值分别5Ω、10Ω、15Ω的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他将电阻5Ω换成10Ω,根据分压原理,定值电阻的电压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分得电压变大,从而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16.(1)小亮(2)A;C(3)长度;在导体的材料、横截面

积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4)三解析:(1)当电路中有灯泡时,灯泡和导体串联后接入电路中,电路中电阻较大,电流较小,灯泡会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电路中有电流表时,可以通过电流表来判断通过导体电流的强弱。故小亮的观点正确;(2)要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控制材料、长度不变,改变横截面积的大小。在四导体中,只有A、C两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3)A和B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故可探究电阻跟长度的关系,其关系是在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4)手边只有一根电阻丝,导体的材料相同,所以不能完成探究电阻跟材料的关系。 17. (1)①0;②6 ;③B (2)1.0;读数时看错了电流表的量程;12.5(3)灯泡的电阻可能与温度有关解析:(1)灯丝断了或小灯泡短路都可以使灯泡不亮。当灯丝断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当小灯泡短路时,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2)数据的处理要注意以已知条件为依据,分析具体数据,找出错误原因。第3次实验中的“1.0”是错误的,原因是读数时看错了电流表的量程;由欧姆定律R=U/I得出U=2.5 V,I=0.2 A时的电阻值R=U/I=2.5V/0.2A=12.5Ω.。

(3)灯泡的三次电阻值不同且随电压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电阻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大,即灯泡的电阻可能与温度有关。四、计算题 18.把两电阻的串联错误的当作并联进行解答;4V;6Ω解析:小谢同学的解答是错误根源是:把两电阻的串联错误的当做并联进行解答。正确的解答是:因为R1、R2串联,所以I1=I2=I=0.4A, U1=

I1R1=0.4A×10Ω=4V, R2=U2/I2=2.4V/0.4A=6Ω。 19.(1)0.12A (2)12.5Ω(3)30Ω解析:(1)闭合S1,断开S2,通过R1的电流I1=U/R1=6V/50Ω=0.12A. (2)闭合S1、S2,R1和R2并联,所以U1=U2=U=6V,干路电流I=5I1=5×0.12A=0.6A,通过R2的电流I2=I-I1=0.6A-0.12A=0.48A, R2的阻值R2= U/I2=6V/0.48A=12.5Ω。(3)移到滑片P,通过R2的电流不变I2=0.48A,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1′= I′-I2=0.68A-0.48A=0.2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1′= U/ I1′=6V/0.2A=30 Ω。六、综合能力题 20.(1)变小;增大(2)0.1;0.6(3)10 解析:(1)由图可知当油量增加时,

电路中电阻R的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油量表的指针增大。(2)由表格数据可知,油量表的示数为0L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5V,对应通过油量表的电流为I0=U0/R2=0.5V/5Ω=0.1A;油量表的示数为50L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对应通过油量表的电流为I1=U1/R2 =3V/5Ω=0.6A。(3)当金属滑片在b端时通过油量表的电流为0.1A,电源的电压U=I (R+R′)=0.1×(50Ω+R′)(1)金属滑片在a端时通过油量表的电流为0.6A,电源电压U=I′R′=0.6R′(2)由(1)(2)联立,解得R′=10Ω。 21.(1)如图2所示(2)33.1(3)如图3所示(4)冷冻温度越高,枝条电阻越大解析:(1)滑动变阻器连接时要一上一下,并且滑片要滑到阻值最大处,电压表并联在枝条两端,注意正负接线柱如图2所示。(2)电流表选择的是0~0.6A量程,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的示数为0.26A,根据欧姆定律,此时枝条的电阻

R=U/I=8.6V/0.26A≈33.1Ω。(3)如图3所示,在图线上找到对应的点,并且连接起来。(4)由图象可知:电阻和冷冻温度呈线性关系,且随冷冻温度的增加,电阻也逐渐增大。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 远,足球飞出10m 的过程中人不做 功。(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 1N ·m 。 二、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 有用=Gh (提升重物)=W 总-W 额=ηW 总 斜面:W 有用= 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 额= W 总-W 有用=G 动h (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 额=f L 3、总功: 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 总=W 有用+W 额=FS= W 有用/η

斜面:W 总= fL+Gh=FL 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 公式: 斜 面: 滑轮组: 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④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 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 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四、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 Fv 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 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五、机械能 (一)、动能和势能 P W t = η W 有用 W 总 = η Gh FL = η Gh FS = Gh Fnh = G nF =

完整word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中考知识点复习——九年级上期(沪科版)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一.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 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5.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识记知识之概念篇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力、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 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4、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有光年(l·y)、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5、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和纳秒(ns) 6、单位换算关系: (1)长度单位:①1l.y.=9.4605×1012km=9.4605×1015m ;②1km=1000m=103m;③1dm=0.1m=10-1m;④1cm=0.01m=10-2m;⑤1mm=0.001m=10-3m;⑥1μm=0.000001m=10-6m; ⑦1nm=0.000000001m=10-9m (2)时间单位:①1h=3600s=3.6×103s;②1min=60s;③1ms=0.001s=10-3s; ④1μs=0.000001s=10-6s;⑤1ns=0.000000001s=10-9s (3)面积单位:①1km2=1000000m2=106m2;②1dm2=0.01 m2=10-2m2;③1cm2= 0.0001 m2 =10-4m2;④1 mm2=0.000001 m2 =10-6 m2 (4)体积单位:①1dm3=1L=10-3m3;②1cm3=1mL=10-6m3 7、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看。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放。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3)读。读数时,要估读 ..到分度值的后一位 ...,视线要垂直于尺面。 (4)记。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并注明单位。 8、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叫误差; (2)为了减小误差 ....,应该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利用多. 次测量取平均值 .......的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3)误差不可避免 ......,只能尽量减小,错误 .....。 ..是可以避免的 9、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例:测量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化曲为直法(例:测一段曲线长度、从地图上测京广线的长度) (3)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例: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 14、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或量杯中,观察液面 到达的刻度,即为液体的体积。读数 ...相平。 ..时视线要与液面凹面处 16、科学探究的过程: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 17、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重和摆角的大小无关 ..。摆长越长,摆动一 ..,只与摆长有关 次所需的时间越长。 18、在探究钟摆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如果你家 的摆钟老是走得比实际的要快 ..,你可以将摆锤下面的螺丝向下调节,增长它的摆长。 19、正确估读三法:在物理实验中测长度往往要求更精确些,这就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怎样才能正确地进行估读呢?分下面三种情况: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沪粤版)-(含答案)

V L1L2 S A 最新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沪粤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在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两端加20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A;现在把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5V,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分别为______,________. 2、现在有“6V 3W”的L1和“12V 3W”的L2两只小灯泡串联后接在电路中使用时,通过两灯的电流之比I1:I2= ,两灯消耗的实际功率之比P1:P2 == ,为了使电路能安全使用,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V。 3、接在家庭电路中的灯泡,100W的要比15W的亮,这说明在一定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成比;电炉丝烧得发红,而跟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说明在一定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成比。 4、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判断_____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慢,_____液体的比热 容较大。 5、将重物从长4m、高1m的斜面底部匀速推上斜面的顶端。已知沿斜面所用的推力 是300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则推力做的总功为________J,推力做的有 用功为_______J.而物体从斜面落下时是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6分。后两题为多选题) 6、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A1、A2和A3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 是I1、I2、I3,则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应该是【】 A、I1=I2=I3 B、I1<I2<I3 C、I1>I2>I3 D、I1>I2+I3 7、初二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功率知识后,进行了“比一比谁上楼功率大”的比赛.其中某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则他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 A.3W. B.30W. C.300W D.3000 W 8、如图所示的是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 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0为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示压力的大小。则当握 力F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 A.变大 B.变小 B.C.不变 D.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两只灯泡均发光,两表均有示数。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变为0,电流表示数增大。经检查除小灯泡外其余器材的连接良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A.灯L1断路 B.灯L2短路 C.灯L1短路 D.灯L1、L2均断路 10、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是m A>m B>m c,它们在同样大的力F作用下,都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则力F 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 () A.一样多 B.对A做的功最多 C.对B做的功最多 D.对C做的功最多 11、有质量相同的两块金属铜和铝,已知铜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则:( ) A、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铝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铜放出的热量 B、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铝吸收的热量 C、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铜降低的温度 D、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的末温一定高于铝的末温 12、以下提高效率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尽量减小热机功率 B、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C、保证转动部分良好的润滑 D、增加动滑轮重 13、关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的能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因为足球静止,所用足球的分子动能为零。 B、因为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所用足球的分子势能为零。 C、如果足球运动起来,足球的内能要增加。 D、如果足球的温度升高,足球的内能要增加。 三、计算题(21分) 14.(8分)如图所示:用40牛的拉力,使物体A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装置 的机械效率为75%。求:⑴物体A和动滑轮重各是多少牛?⑵若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 牛,此装置的机械效率可提高到多少?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 电流为0.9A C.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2.初二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功率知识后,进行了“比一比谁上楼功率大”的比赛.其中某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则他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 ( ) A.3W. B.30W. C.300W D.3000 W

3.如图所示的是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0为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示压力的大小。则当握力F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 A.

变大 B.变小 B. C.不变 D.无法确定 4.在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两端加20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A;现在把 该 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5V,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分别为( ) A.0.25A、20Ω B.1A、20Ω C.0.4A、10Ω D.1A、10Ω 5.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两只灯泡均发光,两表均有示数。过 一段时间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变为0,电流表示数增大。经检查除小灯 泡外其余器材的连接良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V L1 L2 S A A.灯L1断路 B.灯L2短路 C.灯L1短路 D.灯L1、L2均断路 6.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是m A>m B>m c,它们在同样大 的力F作用下,都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则力F 对三个物体所做 的功: ( ) A.一样多 B.对A做的功最多 C.对B做的功最多 D.对C做的功最多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不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B、通过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无关 D、对物体做功会使物体的比热容增大 8、有质量相同的两块金属铜和铝,已知铜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则: A、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铝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铜放出的热量 B、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铝吸收的热量 C、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铜降低的温 度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指导九年级同学学好物理呢?下面是由的沪粤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仅供参考。 为了更好贯彻、落实新课程的精神,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课堂角色,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有效、有序进行课改教学,我们在总结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基础上,特订下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期获得教学利益最大化。 一、加强理论学习,明确课程目标 1.每两周集体学习物理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解读新课程的理念,交流各自的看法,提高对新课程理解运用的水平。 2.选用学习的理论书籍有:《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学物理》、《教师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学生心理指导》等,以较高专业水平驾驽教学工作。 3.明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制定的根据与意义,紧紧抓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科学探究为根本”的两条教学主线。

二、发挥集备作用,理清教学思路 1.定期进行学情分析。随着新学期教学进展,学生在接受新知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通过集备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发现学生存在问题,作为教学工作与教学设计的依据,及时予以解决。 2.理清教学思路。教学的“大思路”是指理解初中物理教材编写的理念、编写的风格、编写的内容以及编排的体系。 教学的“中思路”是指确定每章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点,如何让学生有能力自主构建知识。教学的“小思路”是指较准确定位每节的教学目标,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合理教学设计。思路理清,教与学才会轻松;避免以其昏昏,示其昭昭。 三、开发利用教材,拓展教学资源 1.开发利用教材。我们不能把教材教条化,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可以作适当调整。对新教材必须有个性的解读,逐步形成目标明确、情景切入、感悟方法、过程理解与应用迁移教学套路。

粤沪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电子教材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1怎样才叫做 功 11.2怎样比较做 功的快慢 11.3如何提高机 械效率 11 .4认识 动能和势 能

怎样才叫做功 11.1 物理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 活中所说的“做工”有着不同的含义。 在如图11-1所示的实例中,推车车不动,搬石石未起。人虽竭 尽全力、大汗淋漓,但从物理学的 角度看,人却没有做功! 怎样才叫做功 那么,究竟怎样才叫做功呢? 图11-2中的两位同学正在做功。请仔细分析他们的活动,找出两者的共同点。 找找共同点 活动1 (a ) (b ) 图11-2 物理学中做功的实例 图11-1?人用了力,但没做功 (a )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b )用力搬石头,没有搬起 F s F F s

力对物体做了功吗 活动2 在图11-3的示例中,哪种情况力做了功?哪种情况力没有做功?为什么? 图11-3 做功了吗(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a)小鸟将虫子从地里叼起来(b)人将油桶推到仓库中 研究力做功的问题时,还要明确谁施力、谁受力,即谁对谁做功。

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人们不但要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而且还要计算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物理学中规定,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 功=力×距离 如果用W 表示功,F 表示力,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则 W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N )?,距离的单位 是米?(?m )?,功的单位就是牛·米?(?N·m )?。功的单位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焦耳?(?joule )?,简称焦,符号为J。这是 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焦耳?(?J.?P.?Joule,1818—1889?)?而命名的。 1?J=1?N·m 图11-4 焦耳 用手匀速托着两个鸡蛋升高1?m (?图11-5?)?,手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多少焦? 想一想 图11-5 手托鸡蛋上升“做功” 1 m 怎样测算功

粤沪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7----2018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 .. .. 7.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 A.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8.在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闭合开关S,三盏灯都能发光.若其中任意一盏灯的灯丝烧断,..

灯由两个开关控制,每个开关各控制三盏灯.在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 .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R 1是定值电阻,R 2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 13. 如图所示为电热水壶的三脚插头,其中脚 与电热水壶的金属外壳相连.(选填“A ”、“B ”或“C ”) 14.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 ,通过导体的电流为3A ,通电时间为10s ,电流做功 J . 15.氢气是无污染的环保燃料,而焦炭燃烧时会产生有害气体.已知氢气的热值为 1.4×108J/kg ,焦炭的热值为3.0×107J/kg .完全燃烧3kg 氢气放出的热量,跟完全燃烧 kg 焦炭放出的热量相等.

1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Ω.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P从一点移至另一点,使变阻器R3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时,电压表的示数从2V变为3V,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变化了0.25W.电源两端电压为V.17.将小灯泡L1和L2(均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串联接到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它们都正常发光,此时L1和L2的电功率分别为P1和P2(P1>P2).若把L1和L2并联接到另一电源两端,要求L1和L2两端的电压均不超过各自的额定电压,则并联时电路中流过干路的最大电流为. 18.如图所示,电度表的示数为kW?h. 19.如图所示,将一根带电的橡胶棒与验电器上方的金属球接触,验电器的两个箔片张开,这是由于箔片上带了种(选填“同”或“异”)电荷的缘故. 20.如图所示,电阻箱的示数是Ω. 第16题图第18题图第19题图第20题图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6分) 21.(10分)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电路如图甲所示. (1)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到(选填“a”或“b”)端; (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但电压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则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以下四种中的; A.R x发生断路B.滑动变阻器断路 C.R x发生短路D.电流表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整滑片P 到某一位置后,若两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V,电流表的示数为A,此次测得的结果为R x=Ω.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焦)。 二、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 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额=f L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斜面:W总= fL+Gh=FL 4、机械效率: 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加提升的物重、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粤沪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最新版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11.1怎样才叫做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知道功的单位。能用功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和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有关实例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物理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生产、生活中的做功实例,认识到物理知识与自然现象、生产生活 的紧密联系,培养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品格。 教学重点:1、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功。 2、会用公式对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功 教具(教学)准备:小车、木块、小车、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等 教学方法(策略):讨论、阅读 学情分析:本节是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机械运动的基础上,讲述了机械功以及做功的必要条件和功的计算。这些知识是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又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密切。

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知道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能说明有关问题并进行计算。(二)过程与方法:会用不同的方法判断做功的快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调查了解常用机械的铭牌,了解机械功率。 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功率的计算 教具(教学)准备: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η=W 有用/W 总进行有关计算,知道机械效率小于1。 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探究物理学的有关知识,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 2、经历测量机械效率的过程,通过参与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2、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1、区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教具(教学)准备:滑轮组、钩码、细绳 教学方法(策略):实验、讨论、阅读

九年级物理粤沪版上册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粤沪版)上册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粤沪版)上册知识点归纳 1.、静电现象: ⑴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⑵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⑶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⑸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⑹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 ⑵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

路,叫短路。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⑶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⑴用统一规定的符号; ⑵连线要横平竖直;⑶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⑷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⑸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别 (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⑴路径法⑵拆除法⑶支点法) 特点 连接方式 开关 有无 分支 用电器 串联 电路 等流(电流处处相等) 分压

用电器 顺次连接 控制整个电路 只有 一条路径 互相 影响 并联 电路 等压 分流(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用电器 并列连接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至少 两条支路 互不 影响 3、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粤沪版

(一)机械功 做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距离。 (1)物体由于惯性运动,虽然有距离,但不受力的作用。例如,在光滑水平面匀速滑动的木块,它由于惯性向前运动,在水平方向没有受到阻力,也没有受到动力,因此没有力对它做功。 (2)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保持静止状态,没有沿力的方向通过距离。例如,用力推车,但没有推动。在此过程中,缺少一个做功的因素,因此推车的力没有对车做功。 (3)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过了距离,但物体移动距离的方向跟物体受到力的方向垂直,因此这个力没有对物体做功。例如,手用竖直向上的拉力提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距离,水桶没有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距离,这个拉力没有对水桶做功。 2.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 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 功的原理:既省力又生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η=W有用/W总×100﹪ 6. 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1 W=1 J/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秒钟完成的功为1 J。 (二)动能和势能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总称为机械能。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方法规律:确定物体具有哪一种能量,先要认清“标志”,动能的标志是运动,重力势能的标志是否被举高,弹性势能的标志是发生弹性形变。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1)在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小,它具有的动能越小。 (2)在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它具有的动能也越小。 3、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物体的位置和质量。 (1)在质量相同时,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它的重力势能越大,物体所处的高度越低,它的重力势能越小。 (2)在高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重力势能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它的重力势能越小。 (3)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则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二)机械能及其转化

(完整版)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doc

(粤沪版 )九年级物理 (上册 )知识点整理 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 远,足球飞出 10m 的过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由于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 F 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 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焦()牛。·米 二、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 省功。 2、说明: 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 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 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 人们所做的功( FS) =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 Gh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 W 有用= Gh(提升重物) =W 总-W 额= ηW 总 斜面: W 有用 = 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 额 = W 总- W 有用 =G 动 h (忽略轮轴 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 额=f L

沪粤版安徽专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A)

离,火箭停止喷火、落向地面;接近地面时,火箭再次消耗燃料、向下喷火,并以 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如图所示。匀速下降时,火箭的动能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第1题)(第3题) 2.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则热量从__________(填“铜块传到铝块”或“铝块传到铜块”)。 3.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 已知箱子重800 N ,斜面倾角为30°,斜面长4 m,工人用500 N沿斜面方向的力将箱子匀速推到车上。在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4.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资料显示,在地球上阳光充足的地方,1 m2的面积每年获得的太阳能可达 4.2×109J。这些能量相当于________ kg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焦炭的热值为3.0×107 J/kg)。 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图乙是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与电流关系的图象。则定值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Ω。 6.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安德森发现了正电子,它具有质子的电性和电子的质量。当正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时,其运动方向与金属导体中电流的

________W。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当开关S和S1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电阻R=________Ω;此时断开S1,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3 A,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________Ω。 (第8题)(第10题) 9.小芳家里的电饭锅铭牌上标有“220 V880 W”的字样,电热水壶的铭牌上标有“220 V 1 100 W”的字样。有一天,在家庭电路的用电高峰期,小芳同时使用电饭锅煮粥和电热水壶烧水,电饭锅和电热水壶的实际工作电压是200 V,煮粥和烧水均用了11 min,则电饭锅和 电热水壶共放出______________J的热量。(设电饭锅和电热水壶工作时的电阻保持不变) 10.上图是研究“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装置。若电阻丝R 甲 =5 Ω,R 乙 =10 Ω,通过电路中的电流为0.5 A,则甲电阻丝在2 min内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J。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1.丽丽同学用一个距离手3 m高的定滑轮拉住重200 N的物体,从滑轮正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动4 m,如图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她至少做功() A.400 J B.600 J

2020-2021学年度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单元测试题(Word版,附答案)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第 5 题图) 2020-2021学年度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单元测试题 (Word 版,附答案) 第十一章达标检测卷 (100 分,6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 1.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提着滑板在水平面上前行 B. 搬而未起 C.推着小车向前运动 了一段距离 D.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2. 以下单位中,表示功率单位的是( ) A. 千克 B .瓦特 C .牛顿 D .米 3. 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 ,分别沿光滑的斜面和粗糙的水平面拉木箱,在力的 作用下移动的距离 s AB =s CD ,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F 所做的功( ) A .A B 段做功较多 B .CD 段做功较多 C .AB 段与C D 段做的功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4. 如图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吊起一袋沙的过程中,做了300 J 的有用功,100 J 的额外 功,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A .75% B .66.7% C .33.3% D .25% 5.(多选题)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做法能提高滑轮组 (第 3 题图) (第 4 题图 )

机械效率的有( ) A.增加物体被提升的高度B.减轻动滑轮的重力 C.改变绳子的绕法,减少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D.增加物体的重力 6.草原发生大面积蝗灾时,农业部门利用飞机喷洒农药消灭蝗虫。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它的( )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B.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C.动能增加,势能减少D.动能减少,势能减少 7.如图所示,在伽利略理想实验中,小球每次均从斜面A 点自由滚下,分别经过a、b 、 c 各位置(b、c 等高),关于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描述错误的是( ) A.从a 到b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在b、c 处重力势能相等 C.从a 到c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在a 处动能最大 (第7 题图) (第8 题图) (第10 题图) (第11 题图) 8.如图所示,在荡秋千时(不计能量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最低点时,动能最小B.到达最高点时,机械能最大 C.在整个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不变D.在向下摆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9.运动员站在地面用力竖直向下抛球,球碰地后会弹跳到高于原抛球的位置。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球开始下落时动能为零B.球弹跳到原抛球位置时仍具有动能 C.球离地后的上升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D.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10.一个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落,速度越来越大,相继经过B、C 两点,如图所示。若A、B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B、C 两点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粤版)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九年级(上册) 二○一○年九月

目录 第十一章电路初探第十四章热机与内能 11.1 从闪电谈起14. 1 认识内能 11.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14.2热量和热质 11.3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11.4 探究电路中的电流14.4热机与社会发展11.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第十四章补充训练题11.6 探究电路中的电压第十五章电磁铁与自动控制第十一章补充训练题15. 1 从永磁体谈起 第十二章探究欧姆定律15. 2 奥斯特的发现 12.1 怎样认识电阻15. 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12.2 探究欧姆定律15. 4 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12.3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十五章补充训练题

补充教材 第十二章补充训练题 第十三章机械功与机械能 13.1 什么是功 13.2 比较做功的快慢 13.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13.4 认识动能与势能 第十三章补充训练题2010.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第十一章电路初探 一、课标要求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3.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5.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二、本章教材分 本章是电学的入门篇,主要内容有: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和电流表,电压和电压表。 教材第一节“从闪电谈起”,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认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然后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这些知识为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关于电路,教学从最简单电路入手,由简单到复杂、从定性到定量逐步认识电路。先学习电路的基本组成,再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然后定量研究电流的强弱,学习电流的概念,进而用电流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最后探讨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用电压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作为电学部分的入门,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动手连接电路。通过“怎样使小灯泡发光”“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用电流表测电流”“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等一系列实验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在实验中观察、思考,逐步熟悉电路,认识电路,进而定量研究电路,并探究出串、并联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1章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十一章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用大小相同的力F,作用在质量不同的物体上,使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F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A.W1=1 2W2B.W1=W2 C.W1=2W2D.W1=4W2 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 A.动能一定增大B.机械能一定不变 C.重力势能一定减小D.机械能一定增加 3.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改进机械的性能可以使机械效率达到100% B.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D.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4.如图所示,小球沿轨道由静止从A点向D点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和轨道间存在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最大 B.小球在B点的速度最大 C.小球在C点和B点的机械能相等 D.小球不能到达D点 (第4题) (第5题) (第7题)

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45 kg的人,在10 s内连续5次跳上每级高度为0.2 m 的台阶,则此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是(g取10 N/kg)() A.450 W B.45 W C.5 W D.4 500 W 6.司机采取换挡的方法使汽车爬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汽车的速度增大,牵引力增大B.使汽车的速度减小,牵引力减小C.使汽车的速度增大,牵引力减小D.使汽车的速度减小,牵引力增大7.如图所示,斜面长20 m、高10 m,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位同学用平行于斜面向上40 N的拉力在20 s内把重60 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了10 m。 在此过程中() A.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6.7% B.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 C.该同学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10 W D.该同学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30 W 8.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20 s时间内将重为20 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 m,所用拉力F为12.5 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1 m/s B.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此段时间内,拉力做功为40 J 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5 W 9.已知雨滴在空中竖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成正比,且不同质量的雨滴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的比值相同。现有两滴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雨滴从空中竖直下落,在落到地面之前都已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两雨滴落地之前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 A.m1∶m2 B.m2∶m1 C.m1∶m2 D.m13∶m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