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尝试


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尝试

上海市顾路中学 顾华明



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外地民工子女和城市拆迁居民子女的大量涌入,带来了生源多样性,加剧了学生间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上的差异,为使各层次的学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落实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这一精神,本人结合教学进行了课堂分层教学的初步尝试和实验,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来探讨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实施方法。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所谓分层递进教学,就是针对班内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有区别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交换教授方式,是因材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分层递进教学以学生存在的差异为前提,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既承认差异,同时也看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力,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条件,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方面:

1、学生主体原则

通过学习获取知识,最好的途径就是自己去发现,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学习发展潜能,教育的过程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客观规律,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独立活动,将知识据为己有的内化过程,因此从主体性教育角度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尊重学生在知识、智能、兴趣、个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2、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表明,学生有两个发展水平,第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第二个是最近发展区,主要指学生靠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经老师启发帮助后可以达到的水平,教师的教学应是善于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把它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分层递进教学就是建立在能够正确认识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以合理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知识水平,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提高和认知水平的发展。

3、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

在我国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设想中,将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技能领域,其中发展性领域包括对数学的认知,情感体验,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等方面。教育具有两重性,它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也有可能让学生产生消极的情感,因此我们的教育方式应带有鼓励性,促使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