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行为的防范及处置措施1

暴力行为的防范及处置措施1
暴力行为的防范及处置措施1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一、概念

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患者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以攻击行为较突出,具有极强的爆发生和破坏性,会对攻击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可能发生在患者家里、社区、医院等,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危害及严重后果。

二、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评估

1.行为:兴奋激动可能是暴力行为的前奏。一些早期的兴奋行为包括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鄂或面部的肌肉紧张等。

2.情感:愤怒、敌意、异常焦虑、易激惹、异常欣快、激动和心不在焉不稳定可能表示患者将失去控制。

3.语言:患者在出现暴力行为之前可能有一些语言的表达,包括对真实或想象的对象进行威胁,或提一些无理要求,说话声音大并具有强迫性等。

4.意识丧失: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记忆力损害也提示暴力行为的可能发生。

三、预防暴力行为发生的措施

对有多次或恶性暴力行为史或现在具有某些暴力行为征兆的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1. 适宜的环境:将患者要安置在安静、宽敞、温度适宜的环境

中,关掉音响、电视等可能产生的噪音,减少环境的刺激作用。

2. 减少诱发因素:适当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如吸烟、打电话、吃小零食;提前或退后一些打扰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项目,如留取检验标本、注射、处理个人卫生如洗澡理发等;暂不安排这类患者参加竞争性的工娱疗活动;不与患者争执等。

3. 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鼓励患者以适当方式表达和宣泄情绪,明确告知患者暴力行为的后果;设法提高患者的自信;设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转移患者的暴力意图;告知患者觉得无法自控如何求助等。

4. 加强对精神症状的控制:保证药物的供给;把患者可能的暴力倾向及时告诉医生,以便做出及时有效的医疗处理。

四、发生暴力行为时的措施

1. 寻求帮助:当有攻击他人或破坏物品等暴力行为出现时,首先要呼叫其他人员帮助,以便能尽快控制场面。

2. 控制场面:疏散围观病员,转移被攻击对象,维持周围环境的安全与安静。

3. 解除武装:以坚定、冷静的语气告诉患者,将危险物品放在一旁,然后将其移开,同时向患者解释此物品是暂时保管,以后归还,以取得病人信任;如语言劝说无效,一组人员转移病人注意力,另一组人员趁其不备快速夺取危险物品。

4. 转移病人:将患者转移到安静的房间,减少外界干扰。

5. 身体保护:患者无法控制自己行为时,可采用保护性约束方式协助患者控制自己。保护过程中需告知其约束的目的、陪伴在旁与

其谈话,以降低其焦虑。

6. 药物治疗:当患者出现躁动不安时,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如氟哌啶醇,地西泮(安定)等肌注来控制患者的情绪,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用药反应。

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教中心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材,团结出版社,2010)。有限空间作业涉及的行业领域非常广泛,如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住宿等。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复杂,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多,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发生中毒、窒息、淹溺、燃爆等事故。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2001年至2009年8月,我国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因中毒、窒息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死亡人数共2699人,每年平均300多人。2011年全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工贸行业企业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15起、共死亡57人,分别占工贸企业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37.5%和35%。2012年以来发生较大事故10起、共死亡37人,分别占工贸企业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占37%,同比分别上升66.7%和76.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的通知安监总管四C2012)93号)。

1有限空间典型案例 1.1“2.20”水封罐缺氧窒息事故 (1)事故经过。 2006年2月20日,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某球罐分公司经理马某、副经理余某、技术员赵某及工人史某按照该石油 管理局化工集团甲醇分公司的安排,到合成氨装置火炬系统检查蒸 汽伴热系统冻堵情况,当检查卧式水封罐(?2.4mx8.9m)罐内是否 有漏点时,余某与赵某将罐顶人孔盖(中480mm)卸开,余某先下到罐内进行检查,因罐内充满氮气(未投入生产),晕倒在罐内。赵某发 现后钻进罐救人又晕倒在罐内,马某随后拴上绳进到罐内再次救人,也晕倒在罐内。随同在场的工人史某立即呼救,施工现场附近的两 名司机赶到施工现场将马某拖出,同时报警。医院和消防队员先后 到达现场,将余某和赵某抬出,经现场抢救无效,3人全部死亡。(2)事故原因分析。

精神科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患者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以攻击行为较突出,具有极强的爆发生和破坏性,会对攻击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可能发生在患者家里、社区、医院等,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危害及严重后果。因此,精神科护理保同需要对患者的暴力行为及时预测,严加预防和及时处理。 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评估 1.行为:兴奋激动可能是暴力行为的前奏。一些早期的兴奋行为包括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鄂或面部的肌肉紧张等。 2.情感:愤怒、敌意、异常焦虑、易激惹、异常欣快、激动和心不在焉不稳定可能表示患者将失去控制。 3.语言:患者在出现暴力行为之前可能有一些语言的表达,包括对真实或想象的对象进行威胁,或提一些无理要求,说话声音大并具有强迫性等。 4.意识丧失: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记忆力损害也提示暴力行为的可能发生。 评估工具:

预防: 1.合理安置,环境安静、宽敞、明亮,避免不良刺激 2.注意观察病情,掌握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如睡眠障碍及月经期均可以是暴力行为发生的先兆。及时发现与处理。 3.减少诱因:态度和蔼,适当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提供治疗及护理前,充分地告知患者,取得患者同意,尊重患者,不与其发生争执;避免患者参与一些竞争性的工娱活动,如下棋、打蓝球等。 4.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鼓励患者以适当方式表达和宣泄情绪,如捶沙袋、枕头、棉被、撕纸、做运动等,无法自控时,求助医护人同帮助。同时,告知患者暴力行为的后果,并设法提高患者的自信心,让患者相信自己有控制行为的能力。 5.控制精神症状: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实践证明, 长期或短期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和减少患者的冲动行为的发生。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一概念 暴力行为是由于愤怒、敌意、憎恨、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或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 攻击行为,可造成成严重伤害或危及生命。如个体针对自己的伤害则属于自残、自杀、自伤行为。暴力具有极强的爆发性和破坏性,会对攻击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威胁生命。 精神病人由于心理活动紊乱,是发生暴力行为的主要危险人群,他们的暴力行为可能发生在家中、社区、医院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等。精神病人常见的暴力行为有口头的攻击,如谩骂、威胁、讽刺、嘲笑等;身体攻击,如打人、踢人、咬人等。) 二防范与护理 护理评估 发生暴力行为原因评估 1.精神疾病:其中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等最高。这主要是与精神症状包括幻觉、妄想、躁狂状态、冲动和意识障碍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临床中认真评估与暴力行为有关的精神症状和精神状态,对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非常重要。 2.心理因素:个体在早期心理发育过程中,经历过严重的情感剥夺或性格形成期处于暴力环境容易采取暴力应对方式。社会学习理论也认为,暴力行为是在社会化过程中,由内在和外在的学习而来的,内在学习是实行暴力行为时的自我强化;外在学习是对角色榜样的模仿,如父母、同伴、娱乐界偶像等。此外,特殊的处境、某些功能性精神疾病、人格障碍的人有暴力倾向。 3.生特因素:智力低下、内分泌失调、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改变、疾病、药物、脑外伤等。 4.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是导致暴力行为的因素。如对成员、同辈、媒体或周围人们不良行为方式的模仿会增加暴力倾向,尤其是从暴力行为中获益之前后更容易产生暴力行为。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如炎热、拥挤、嘈杂、冲突、缺乏交流也可引发暴力行为、精神科病人如果在病房聚集一起、过分拥挤、处于被动、封闭式管理、天气炎热等环境因素中时更容易发生暴力事件。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目录 一、风险辨识 (1) 二、防范措施 (3) 附1: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 (4) 附2:当心粉尘、当心窒息、当心中毒(黄色警示标识牌) (4) 一、风险辨识 1.有限空间的概念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比如锅炉、密闭容器、工业炉窑、贮罐、布袋除尘箱体、烟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地坑、阀门井、管道井、污水池(井)、化粪池、隧道、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料仓、煤气管道、蓄水塔(池)、储藏室及其它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1.2事故类型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 1.3本公司有限空间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 有限空间或受限空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间作业所特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以下几点: A、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质。 B、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C、淹溺。显然,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类危险有害因素不加以控

制和防范,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面对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事故,人们常常感到茫然,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因为灾难就发生在瞬间,受害者无法自救、在场者难以施救。其实,这类瞬间灾难与有限空间通风不良、进出受限密切相关。有限空间很可能属于缺氧环境,而缺氧则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当含氧量低于12%时,人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去知觉,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受害者根本无法自救;当含氧量处于12%至14%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症状,同时动作协调性、感知能力和判断力明显变差;当含氧量处于15%至19%时,除影响动作协调性外,还会诱发早期的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及肺部问题。 1.4事故发生的原因 1.4.1作业人员和监护人不了解现场情况或未辨识出潜在的风险。 1.4.2在缺氧、有毒环境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绝、置换、通风、监测、个体防护等措施。 1.4.3有限空间作业采取的措施不当。 1.5事故风险评估 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根据监测结果、作业环境条件、物的状态、人的行为等因素进行火灾爆炸风险、人身伤害风险评估,按事故风险程度大小制定相应的消除、控制事故风险的有效措施,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安全风险辨识与防范对策.doc

安全风险辨识与防范对策 近年来,在交通安全风险辩识上开展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但交通事故、交通违章现象仍然时有发生,虽然没给我站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安全的健康发展,通过对近几年来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例、交通违章现象的分析,我们发现任何风险因素其背后都蕴含着事故发生的“必然”规律。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风险因素并不一定立即形成交通事故,当遇到一些偶发事件后就演化为事故。对于突发的风险因素人们一般很难料到,而对于固有的风险因素则完全有能力克服。因此,如何严格控制已察觉到的“固有”与“变动”风险,是交通安全风险辩识的根本问题。 一、交通安全系统中的危险 经我们过分析发现,目前交通安全中的风险应被分作两类:一类为固有风险,另一类为变动风险。 (一)固有风险 所谓固有风险是指由设备自身性质与结构所决定的,与管理共生的,对管理工作的安全始终构成潜在威胁的,在某种条件下将会对管理工作的运作可靠性造成重大影响的一种危险因素。 就交通安全系统而言,管理体现的则是对系统中“风险”的疏导。疏导是为了避免“风险”的紊乱。“风险”的紊乱将会导致交通安全管理状态恶化引起事故。除了不可抗拒的原因外,交通安全系统中“风险”的紊乱多由管理者的失误引起。换句话

说,交通安全的紊乱,管理者是主要诱因。 在交通安全系统中,运输设备是系统的固有危险,设备是交通运输效率的重要体现。交通安全系统在某种意义上设备与安全是相对的,呈现某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本质上讲,运输设备的能力,是由最小的的缺陷所决定。因此,对交通安全系统固有风险险的辨识,可归结为对运输设备性能的辨识。 (二)变动风险 所谓变动风险是指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中各要素相互作用,在各种内外部条件影响下,可能导致管理状态恶化的一种变化着的危险因素。变动风险指交通安全系统中的风险险是变化的,这种变化具有3个基本特征: 1.风险程度的变化性,即风险随内外条件的改变发生程度上的变化,亦可能增大,亦可能减小; 2.风险轨迹呈随机游走性,从宏观角度表现为在人、车、路的游动,类似于证券市场热点板块轮动; 3.风险征兆的突发性,受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限制,一些风险征兆往往不易被查觉,待到被查觉已是非常明显,故在感觉上是一种突变。 鉴于以上分析,显然对系统变动危险的辨识要比对固有危险的辨识来得困难。 二、交通安全系统的危险辨识 (一)实现管理安全控制,就交通安全管理而言,首先要

暴力行为的防范及处置措施1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一、概念 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患者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以攻击行为较突出,具有极强的爆发生和破坏性,会对攻击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可能发生在患者家里、社区、医院等,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危害及严重后果。 二、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评估 1.行为:兴奋激动可能是暴力行为的前奏。一些早期的兴奋行为包括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鄂或面部的肌肉紧张等。 2.情感:愤怒、敌意、异常焦虑、易激惹、异常欣快、激动和心不在焉不稳定可能表示患者将失去控制。 3.语言:患者在出现暴力行为之前可能有一些语言的表达,包括对真实或想象的对象进行威胁,或提一些无理要求,说话声音大并具有强迫性等。 4.意识丧失: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记忆力损害也提示暴力行为的可能发生。 三、预防暴力行为发生的措施 对有多次或恶性暴力行为史或现在具有某些暴力行为征兆的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1. 适宜的环境:将患者要安置在安静、宽敞、温度适宜的环境

中,关掉音响、电视等可能产生的噪音,减少环境的刺激作用。 2. 减少诱发因素:适当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如吸烟、打电话、吃小零食;提前或退后一些打扰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项目,如留取检验标本、注射、处理个人卫生如洗澡理发等;暂不安排这类患者参加竞争性的工娱疗活动;不与患者争执等。 3. 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鼓励患者以适当方式表达和宣泄情绪,明确告知患者暴力行为的后果;设法提高患者的自信;设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转移患者的暴力意图;告知患者觉得无法自控如何求助等。 4. 加强对精神症状的控制:保证药物的供给;把患者可能的暴力倾向及时告诉医生,以便做出及时有效的医疗处理。 四、发生暴力行为时的措施 1. 寻求帮助:当有攻击他人或破坏物品等暴力行为出现时,首先要呼叫其他人员帮助,以便能尽快控制场面。 2. 控制场面:疏散围观病员,转移被攻击对象,维持周围环境的安全与安静。 3. 解除武装:以坚定、冷静的语气告诉患者,将危险物品放在一旁,然后将其移开,同时向患者解释此物品是暂时保管,以后归还,以取得病人信任;如语言劝说无效,一组人员转移病人注意力,另一组人员趁其不备快速夺取危险物品。 4. 转移病人:将患者转移到安静的房间,减少外界干扰。 5. 身体保护:患者无法控制自己行为时,可采用保护性约束方式协助患者控制自己。保护过程中需告知其约束的目的、陪伴在旁与

风险辨识及控制措施

华祥工程分公司现场危险源辨识及防控措施 一、作业中人员遭落物砸伤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作业人员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监护。 二、抬运管材、设备时,人员碰伤、砸伤、摔伤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加强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监护,材料搬运、装卸时,安全员现场指挥,操作方法正确合理。 三、车辆伤害、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现场工程车辆驾驶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禁止违章驾驶。作业区域设置围挡、警示标志,夜间施工穿着反光背心,并派专人对车辆进行引导。 四、静电引发火灾与爆炸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进入作业区时,先消除自身所带静电,并穿着防静电工作服、鞋。作业时使用防爆工具。 五、氧气、乙炔间距不足或放置不当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氧气、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10米。气瓶不准在烈日下爆嗮,乙炔瓶禁止卧放。 六、电、气焊工具及设备设施工具有缺陷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及设备设施,保证安全可靠,发现

问题要及时进行更换,并填写设备设施日常检查、保养、维修、记录。 七、动火点周围有易燃物的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除易燃物后予封闭。 八、动火作业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气体检测,凡在带气管线上动火时,需每隔5-10分钟对碰头点或抽头点进行甲烷气体检测,当甲烷气体浓度小于爆炸下限10%时,方可进行碰头或抽头作业。 九、作业操作坑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作业操作坑土质疏松地带必须进行支护。作业坑深度达到2.2米时,应设立逃生通道或逃生梯,作业前对作业坑进行氧气浓度检测,空气中油气浓度应低于其爆炸下限10%,含氧量在19.5%-23.5%内,下坑作业时,作业人员需要佩戴安全带、安全绳,并有专人在坑边进行监护。 十、土方开挖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按图施工,开挖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作业中出现不安全险情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组织撤离危险区域,报告领导解决,不准冒险作业。 机械挖掘时要了解施工现场的地面及地下情况,以便采取安全和有效的作业方法,避免操作人员和机械以及地下重要设施遭受损害。作业前,

暴力行为的防范及处置措施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一)预防暴力行为发生的措施 对有多次或恶性暴力行为史或现在具有某些暴力行为征兆的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1、适宜的环境:将患者要安置在安静、宽敞、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关掉音响、电视等可能 产生的噪音,减少环境的刺激作用。 2、减少诱发因素:适当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如吸烟、打电话、吃小零食;提前或退后一 些打扰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项目,如留取检验标本、注射、处理个人卫生如洗澡理发等; 暂不安排这类患者参加竞争性的工娱疗活动;不与患者争执等。 3、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鼓励患者以适当方式表达和宣泄情绪,明确告知患者暴力行为的 后果;设法提高患者的自信;设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转移患者的暴力意图;告知患者觉得无法自控如何求助等。 4、加强对精神症状的控制:保证药物的供给;把患者可能的暴力倾向及时告诉医生,以便 做出及时有效的医疗处理。 (二)发生暴力行为时的措施 1、寻求帮助:当有攻击他人或破坏物品等暴力行为出现时,首先要呼叫其他人员帮助,以 便能尽快控制场面。 2、控制场面:疏散围观病员,转移被攻击对象,维持周围环境的安全与安静。 3、解除武装:以坚定、冷静的语气告诉患者,将危险物品放在一旁,然后将其移开,同时 向患者解释此物品是暂时保管,以后归还,以取得病人信任;如语言劝说无效,一组人员转移病人注意力,另一组人员趁其不备快速夺取危险物品。 4、转移病人:将患者转移到安静的房间,减少外界干扰。 5、身体保护:患者无法控制自己行为时,可采用保护性约束方式协助患者控制自己。保护 过程中需告知其约束的目的、陪伴在旁与其谈话,以降低其焦虑。 6、药物治疗:当患者出现躁动不安时,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如氟哌啶醇,地西泮(安定)等肌注来控制患者的情绪,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用药反应.

精神病人暴力行为应急预案

(1)先兆行为 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颚紧绷;呼吸增快;突然停止动作 (2)语言方面 威胁真实或想象的对象;强迫他人注意;大声喧哗;妄想性言语(3)情感方面 愤怒、敌意;异常焦虑;易激惹;异常欣快;情感不稳定意识水平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记忆力损坏;无力改变自身现状 3. 暴力行为的预防 密切注意有暴力行为的患者,若发现患者有暴力行为的先兆,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把暴力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具体措施:(1)交流技巧 通过早期的语言或非语言的交流来化解危机状态。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会使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下降。 ①用平静低沉的声音与患者说话可以降低患者的激动程度,并避免不恰当的笑。 ②可向患者说明工作人员关心、理解其心情,并会尽力帮助其摆脱困境,以减轻患者的激动程度。 ③鼓励患者倾诉内心困扰,参与治疗决策,给其提供治疗信息。 ④鼓励患者自己控制冲动,处于冲动早期的患者受到安慰后,可能会离开刺激性环境来增加对自我的控制。

护士采用的非语言交流方式也会影响干预的效果。护士应该将手置于口袋外面,避免威胁性、紧张性或突然性的姿势,并调节身体位置,平视患者的眼睛,这样可使患者感觉是平等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常需要四倍于常人的空间。如果护士侵犯了患者的个人空间,会让其感到威胁,从而激发其攻击性。因此,护士在接近患者时应细心观察患者的行为,紧握拳头、面部肌肉紧张或转身走开等都提示患者可能感到威胁,应立即纠正与患者的距离。 (2)服用药物 药物治疗可有效地减少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护士应及时执行医师的处方,以加强对精神症状的控制。 (3)环境管理 保持环境的安静与整洁,避免嘈杂、拥挤,可使患者感觉到安全。提供丰富活动的病房可减少患者不适当的行为,并增加其适应性的社会功能。要管理好各种危险物品,以免被冲动的患者拿作攻击的工具。(4)患者教育 通过沟通性咨询及健康教育,教会患者人际沟通的方法和表达愤怒情绪的适宜方式是一项有效预防暴力行为的措施。应鼓励患者探讨自己被尘封的、忽视或压抑的情感,与其一起讨论情绪的表达方式,向其提供处理愤怒情绪的一些实用方法,如体育锻炼、改变环境、听音乐等,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4. 暴力行为发生时的处理 (1)寻求帮助

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

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 八、人车司机(维护工) 岗位危险源:1、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位绞伤 2、钢丝绳断丝严重或插接头有抽头现象挤伤 3、拆卸、吊装设备碰伤 4、带电的设备触电伤人 5、电气火灾烧伤 预防措施: 1、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停止运行必须闭锁开关 2、立即停机,排除故障 3、避免在可能发生设备倾倒或掉落的地方走动、停留 4、严格按规程操作,不擅自接触电气设备 5、保持消防器具齐全、完好,停在上风侧,积极灭火 九、皮带司机 岗位危险源:1、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位绞伤 2、皮带损伤或接头开裂严重断带伤人

3、皮带上的“四超”物料碰伤或挤伤 4、带电的设备触电伤人 5、电气火灾烧伤 预防措施: 1、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停止运行必须闭锁开关 2、立即停机,排除故障。 3、立即停机,去除“四超”物料 4、严格按规程操作,不擅自接触电气设备 5、保持消防器具齐全、完好,停在进风侧,积极灭火 十、给煤机司机 岗位危险源:1、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位绞伤 2、煤库突库砸伤 3、煤库蓬库砸伤 4、登高作业摔伤 5、带电的设备触电伤人 6、电气火灾烧伤

预防措施: 1、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停止运行必须闭锁开关 2、煤库内水煤多,有发生突库的可能或征兆时,要远离出煤口 3、与底板保持安全距离,并避免面对出煤口 4、上下梯子时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5、严格按规程操作,不擅自接触电气设备 6、保持消防器具齐全、完好,停在上风侧,积极灭火 十三、清煤工 岗位危险源:1、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位绞伤 2、设备上的“四超”物料碰伤或挤伤 3、巷道顶板或两帮砸伤 4、带电的设备、电缆触电 5、工作场所其它危险 预防措施: 1、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运转时保持安全距离 2、通知司机停机,去除“四超”物料 3、穿戴好工衣鞋帽,不在可能发生伤害的地方滞留

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 施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目录 一、风险辨识 1.有限空间的概念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比如锅炉、密闭容器、工业炉窑、贮罐、布袋除尘箱体、烟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地坑、阀门井、管道井、污水池(井)、化粪池、隧道、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料仓、煤气管道、蓄水塔(池)、储藏室及其它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事故类型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 本公司有限空间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 有限空间或受限空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间作业所特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以下几点: A、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质。 B、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C、淹溺。显然,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类危险有害因素不加以控制和防范,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面对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事故,人们常常感到茫然,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因为灾难就发生在瞬间,受害者无法自救、在场者难以施救。其实,这类瞬间灾难与有限空间通风不良、进出受限密切相关。有限空间很可能属于缺氧环境,而缺氧则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当含氧量低于12%时,人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去知觉,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受害者根本无法自救;当含氧量处于12%至14%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症状,同时动作协调性、感知能力和判断力明显变差;当含氧量处于15%至19%时,除影响动作协调性外,还会诱发早期的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及肺部问题。 事故发生的原因 事故风险评估 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根据监测结果、作业环境条件、物的状态、人的行为等因素进行火灾爆炸风险、人身伤害风险评估,按事故风险程度大小制定相应的消除、控制事故风险的有效措施,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二、防范措施 从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对有限空间作业活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防范措施不到位,极易引发多人伤亡事故。同时,有限空间中作业存在的危害,极大多数情况下均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在有限空间内作业,认真落实以下防范措施:

重大危险源识别与防范措施

编号:SM-ZD-14496 重大危险源识别与防范措 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重大危险源识别与防范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建筑施工现场是建筑施工的作业场所,也是建筑施工生产中易发生伤亡事故的场地。这主要是建筑施工产品固定性,生产方式多样性,生产流动性,作业环境特殊性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根据我公司多年来生产实际,有五个方面是事故多发性的隐患,即高空坠落、坍塌、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现制定原因分析及防范控制措施。 发生事故原因分析 一、高处坠落:主要发生在脚手架作业,各类登高作业,洞口临边作业所涉及的部位。其主要原因如下: (1)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 (2)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道口)五边(楼面临边、屋面临边、阳台临边、升降口临边、基坑临边)处不设防护拦杆。 (3)搭设脚手架时,材质过细,钢木混用,立杆间距过

精神科患者发生暴力攻击行为的防范处理机制

患者发生暴力攻击行为的防范处理机制 暴力(violence)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暴力行为是基于愤怒、敌意、憎恨或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和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攻击行为,可造成严重伤害或危及生命。精神疾病患者因为心理活动紊乱,是发生暴力行为的主要危险人群。精神科的暴力行为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人格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依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患者中。因此,精神科临床工作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暴力行为及时预测、严加预防和及时处理。 1. 诱发因素 社会环境、文化等因素会影响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如;当患者聚集在一起、过分拥挤、缺乏隐私及处于被动时,容易发生暴力事件;强行入院和封闭式管理环境也容易引起患者的怨恨和反感,促使暴力行为的发生。另外,临床工作人员也可能由于工作态度和自身行为对患者的影响,而有意或无意地参与了患者的暴力行为。如歧视或挑逗患者,管理经验不足,与患者的人际距离掌握不准确等,均可能对患者的情绪有消级的影响。 2. 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及具体表现 (1)先兆行为 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颚紧绷;呼吸增快;突然停止动作

(2)语言方面 威胁真实或想象的对象;强迫他人注意;大声喧哗;妄想性言语 (3)情感方面 愤怒、敌意;异常焦虑;易激惹;异常欣快;情感不稳定意识水平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记忆力损坏;无力改变自身现状 3. 暴力行为的预防 密切注意有暴力行为的患者,若发现患者有暴力行为的先兆,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把暴力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具体措施: (1)交流技巧 通过早期的语言或非语言的交流来化解危机状态。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会使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下降。 ①用平静低沉的声音与患者说话可以降低患者的激动程度,并避免不恰当的笑。 ②可向患者说明工作人员关心、理解其心情,并会尽力帮助其摆脱困境,以减轻患者的激动程度。 ③鼓励患者倾诉内心困扰,参与治疗决策,给其提供治疗信息。 ④鼓励患者自己控制冲动,处于冲动早期的患者受到安慰后,可能会离开刺激性环境来增加对自我的控制。 护士采用的非语言交流方式也会影响干预的效果。护士

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完整版

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 (一)建筑施工主要危险源成因 建筑施工是高危作业,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较多,其中有较大部分是重大危险源,危险源的触发、造成了形形色色的各种伤亡事故,将其分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塌坍、机械伤害、触电等五大类型,现将造成这五大伤害的各类危险源概述如下: 1、高处坠落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的高处作业面,就存在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危险源,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作业平台和作业面周边、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边、物料提升设备及施工电梯进料口等部位,往往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造成的原因有:作业面脚手板未满铺,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水平防护和立面防护,虽设置了防护但强度、刚度、高度不够或不严密,高处临悬空作业未系好安全带等。 2、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造成的伤害在建筑施工作业活动中经常发生,操作人员受到坠落的打击,往往来自于高处作业面层放置不妥的工具、材料及在垂直运输过程中因捆绑不牢固的物件坠落、立体交叉作业中的物件坠落、吊装工艺过程、违章作业的高空抛物、爆破作业、自然灾害引发的物体坠落打击等。造成的原因有: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未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工具、材料、小型设备放置不稳固无防护坠落措施;人员主要上、下通道未设置防护棚、塔吊旋转半径范围内的作业场所无防护棚,作业人员违章上下抛掷物料,高处作业面层未设置挡脚板,水平防护及立面防护不严密等原因。 3、坍塌倾覆: 土石方基坑作业、人工挖孔桩施工、脚手架搭拆、模板工程、拆除工程、挡土墙;物料提升机、塔吊、滑模、接料平台、移动操作台等均可能造成坍塌倾覆事故。 此类事故的发生,性质非常严重,后果不堪设想,甚至造成群死群伤。 造成的原因:无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土方不按规定放坡和支护;桩孔砼护壁未按设计施工,地下水未及时抽取或无降水措施;发现流砂、流泥没有及时的有效防治;脚手架搭设无设计计算书,搭设未经验收擅自投入使用,架体与建筑物未按规定拉结,未设置剪刀墙;支模架未经设计验算,无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拆除工程施工无方案,未按规定顺序拆除等等。 4、机械伤害 塔吊、施工电梯、卷扬机、平刨机、电锯、钢筋加工机械、砼搅拌机、砂浆拌和机等机械伤害(场内运输工具),一旦出现事故,将会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塔吊、施工电梯和卷扬机可能引发群死群伤事故。引发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有:大型机械设备基础不坚固引起倾覆;无资质安装、拆除、维保;机械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各种限位保护装置失灵;机械传动部位无防护罩;起重作业信号不

危险源的辨识及防护措施

危险源的辨识及防护措施 一、危险源和危险源辨识的定义 (一)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可分为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根源危险源有:高速行驶的汽车和泥石流、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其他都是状态危险源,根源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是控制状态危险源。 (二)危险源辨识:就是找出道路运输活动中存在哪些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二、危险源分类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安全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于是,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如车辆)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在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车辆安全机件故障),则将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 三、危险源的识别。实际道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危险源很多,存在的形式也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驾驶员、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 ⑴、驾驶员性格、心理缺陷; ⑵、驾驶员生理异常; ⑶、驾驶员违规驾驶; ⑷、驾驶员操作错误; ⑸、驾驶员注意力分散; 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 2、车辆、行李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⑴、车辆本身特点的不安全因素: 主要表现在结构存在风险:车体庞大,车辆存在视觉盲区;行驶特点存在风险:存在速度差,内外轮差大,加速性能差,惯性大,制动距离长。 ⑵、车辆技术状况的不安全因素: 主要表现在技术状况不良:制动失效,转向不良,照明装置故障,减振系统不好,车速表故障,轮胎磨损严重,有裂纹或扎入杂物,发动机故障。主动安全装置失灵:视镜损坏,刮水器失效,喇叭失效,防抱死装置失效。被动安全装置失效:安全带、座椅损坏,保险杠损坏,玻璃损坏,灭火器、安全锤、警告标志缺失。 ⑶、行李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主要表现在行李物品装载存在危险,重心过高、偏载,使车辆稳定性降低,转弯易侧翻,超载易使车辆制动失效,易引发爆胎,传动轴断裂,车辆结构损坏,引发事故。行李物品中有“三危”物品,易导致车辆发生燃烧、爆炸。 3、道路的不安全因素。 ⑴、典型道路的不安全因素: 山区道路:连续上下坡,频繁制动易导致制动失效,上长坡使发动机温度过高,或换档不当,引起发动机熄火或溜车;路窄弯急,视线不清,易驶出路外,超车、会车危险性大;山体滑坡,云雾缭绕,易引发交通事故 高速公路:路况好,车速快,制动停车时间长,长时间驾驶易疲劳,车辆性能易发生变化,容易引发事故。客车重心高、速度快,突发情况易侧滑、侧翻。 ⑵、特殊路段不安全因素:

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及预防措施

一、危险源识别与评价 (一)工程特点与安全控制重点 1.环保工程施工有三大特点,一是产品固定,人员流动;二是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体力劳动繁重;三是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随工程进度变化而变化。基于上述特点,施工现场必须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安全防护设施,方能消除隐患,保证安全。 2.按照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的规定,我国将职业伤害事故分成20类,主要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其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是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风险源: (1)高处坠落。作业人员从临边、洞口、电梯井口、楼梯口、预留洞口等处坠落;从脚手架上坠落;在安装、拆除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和塔吊过程中坠落;在安装、拆除模板时坠落;吊装结构和设备时坠落。 (2)触电。对经过或靠近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没有或缺少防护,作业人员在搭设钢管架、绑扎钢筋或起重吊装过程中,碰触这些线路,造成触电;使用各类电器设备触电;因电线破皮、老化等原因触电。 (3)物体打击。作业人员受到同一垂直作业面的交叉作业中和通道口处坠落物体的打击。 (4)机械伤害。主要是垂直运输设备、吊装设备、各类桩机和场内驾驶(操作)机械对人的伤害。 (5)坍塌。随着城市地下工程的建设发展,施工坍塌事故正在成为另一大伤害事故。施工中发生的坍塌事故主要表现为:现场浇混凝土梁、板的模板支撑失稳倒塌,基坑沟槽边坡失稳引起土石方坍塌,施工现场的围墙及挡墙质量低劣坍落,暗挖施工掌子面和地面坍塌,拆除工程中的坍塌。 3.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是项目职业健康安全控制的重点,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项目施工中必须把好安全生产“六关”,即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 (二)危险源辨识 1.按照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和代码> GB/T 1386J,危险源可分为六大类: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以及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等。 2.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障碍、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 (1)物的障碍是指机械设备、装置、元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 (2)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而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 (3)环境因素指施工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或通风等方面的问题,会促使人的失误或物的故障发生。 3.危险源辨识必须根据生产活动和施工现场的特点进行。主要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故树分析、故障数分析等。为使工程项目危险源得到全面、客观辨识,企业和项目应组织全员参与,采用综合评价等方法。(三)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的关键是围绕可能性和后果两方面来确定风险。对于辨识后的危险源项目部应进行风险评价。估计其潜在伤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然后对风险进行分级。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LEC)。当条件变化时,项目部应对风险重新进行评审。 2.定性分析法 主要根据估算的伤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风险分级的方法。

精神病人暴力行为应急预案

(1)先兆行为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颚紧绷;呼吸增快;突然停止动作 (2)语言方面威胁真实或想象的对象;强迫他人注意;大声喧哗;妄想性言语 (3)情感方面愤怒、敌意;异常焦虑;易激惹;异常欣快;情感不稳定意识水平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记忆力损坏;无力改变自身现状 3.暴力行为的预防 密切注意有暴力行为的患者,若发现患者有暴力行为的先兆,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把暴力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具体措施: (1)交流技巧 通过早期的语言或非语言的交流来化解危机状态。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会使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下降。 ①用平静低沉的声音与患者说话可以降低患者的激动程度,并避免不恰当的笑。 ②可向患者说明工作人员关心、理解其心情,并会尽力帮助其摆脱困境,以减轻患者的激动程度。 ③鼓励患者倾诉内心困扰,参与治疗决策,给其提供治疗信息。 ④鼓励患者自己控制冲动,处于冲动早期的患者受到安慰后,可能会离开刺激性环境来增加对自我的控制。 护士采用的非语言交流方式也会影响干预的效果。护士应该将手置于口袋外面,避免威胁性、紧张性或突然性的姿势,并调节身体位置,平视

患者的眼睛,这样可使患者感觉是平等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常需要四倍于常人的空间。如果护士侵犯了患者的个人空间,会让其感到威胁,从而激发其攻击性。因此,护士在接近患者时应细心观察患者的行为,紧握拳头、面部肌肉紧张或转身走开等都提示患者可能感到威胁,应立即纠正与患者的距离。 (2)服用药物 药物治疗可有效地减少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护士应及时执行医师的处方,以加强对精神症状的控制。 (3)环境管理保持环境的安静与整洁,避免嘈杂、拥挤,可使患者感觉到安全。提供丰富活动的病房可减少患者不适当的行为,并增加其适应性的社会功能。要管理好各种危险物品,以免被冲动的患者拿作攻击的工具。 (4)患者教育 通过沟通性咨询及健康教育,教会患者人际沟通的方法和表达愤怒情绪的适宜方式是一项有效预防暴力行为的措施。应鼓励患者探讨自己被尘封的、忽视或压抑的情感,与其一起讨论情绪的表达方式,向其提供处理愤怒情绪的一些实用方法,如体育锻炼、改变环境、听音乐等,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4.暴力行为发生时的处理 (1)寻求帮助 当有攻击他人或破坏物品等暴力行为发生时,首先要呼叫其他工作人员,集体行动。

危险源辨识及防范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防范措施 序号 危险源 类别 危险源名称防范措施 1 触电 带电作业未正确使用方触电 保护用品 带电作业时正确使用防触电保护用品电动机械操作台无绝缘措施电动机械操作台采取绝缘措施 电动机械接地不符合规定检查电动机械接地,使其符合规定要求 电焊作业时电焊机二次线接 头固定 电焊作业前检查电焊机二次线接头固 定是否牢固 电焊机电路对机客热态绝缘 电阻低于0.4MΩ 禁止使用电焊机电路对机壳热态绝缘 电阻低于0.4MΩ的电焊机 电焊作业时电焊机二次线接 头固定不牢 电焊作业前检查电焊机二次线接头固 定是否牢固 电线直接勾挂在闸刀或直接 插入插座内使用 禁止电线直接勾挂在闸刀上或直接插 入插座内使用 电源线路接近热源或直接绑 挂在金属构件上 禁止电源线路接近热源或直接绑挂在 金属构件上 非电工从事电工作业 电工持证上岗,禁止非电工从事电工 作业 非电焊工从事电焊作业 电焊工持证上岗,禁止非电焊工从事 电焊作业 使用冲击工具或机械在有电 缆埋设处开挖 在有电缆埋设处开挖时,采用人工开 挖,禁止使用冲击工具或机械开挖使用未经检测(检测不合 格)的电动工具进行作业 禁止使用未经检测(检测不合格)的 电动工具进行作业 狭小、潮湿场所焊接作业未 采取防触电措施 狭小、潮湿场所焊接作业采取防触电 措施 使用电源线破损的便携式卷 线盘、机械及电动工具 检查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连接是否正 确、牢固;检查电缆或软线是否完好;电 动工具需经检验合格 电动工具未经过漏电保护装 置或漏电保护装置不合格 电动工具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 保护”,装设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的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 0.1s,额定漏电动作电压≤36V 照明灯具的悬挂高度不当, 低于2.5米时未设保护罩 照明灯悬挂高度低于 2.5米且设保护 罩 照明灯具火线与地线接反电工持证上岗作业 2 火灾 电火焊作业场所易燃物品未 清理干净或未可靠隔离 在焊接、切割地点周围5m的范围内, 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无法清除时,采 取铺设石棉布等可靠的隔离或防护措施;

安全风险辨识与防范对策(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风险辨识与防范对策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621-50 安全风险辨识与防范对策(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近年来,在交通安全风险辩识上开展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但交通事故、交通违章现象仍然时有发生,虽然没给我站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安全的健康发展,通过对近几年来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例、交通违章现象的分析,我们发现任何风险因素其背后都蕴含着事故发生的“必然”规律。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风险因素并不一定立即形成交通事故,当遇到一些偶发事件后就演化为事故。对于突发的风险因素人们一般很难料到,而对于固有的风险因素则完全有能力克服。因此,如何严格控制已察觉到的“固有”与“变动”风险,是交通安全风险辩识的根本问题。 一、交通安全系统中的危险 经我们过分析发现,目前交通安全中的风险应被分作两类:一类为固有风险,另一类为变动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