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10-4

优化探究10-4
优化探究10-4

A组考点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若在同等条件下进行n次重复试验得到某个事件A发生的频率f(n),则随着n的逐渐增加,有()

A.f(n)与某个常数相等

B.f(n)与某个常数的差逐渐减小

C.f(n)与某个常数差的绝对值逐渐减小

D.f(n)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并趋于稳定

解析:随着n的增大,频率f(n)会在概率附近摆动并趋于稳定,这也是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答案:D

2.装有红球、白球和黑球各2个的口袋内一次取出2个球,则与事件“两球都为白球”互斥而非对立的事件是()

“①两球都不是白球;②两球恰有一个白球;③两球至少有一个白球”.()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

解析:从口袋内一次取出2个球,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Ω={(白,白),(红,红),(黑,黑),(红,白),(红,黑),(黑,白)},包含6个基本事件,当事件A“两球都为白球”发生时,①②不可能发生,且A不发生时,①不一定发生,②不一定发生,故非对立事件,而A发生时,③可以发生,故不是互斥事件.

答案:A

3.某射手的一次射击中,射中10环、9环、8环的概率分别为0.2,0.3,0.1,则此射手在一次射击中不超过8环的概率为()

A.0.5 B.0.3

C.0.6 D.0.9

解析:依题设知,此射手在一次射击中不超过8环的概率为1-(0.2+0.3)=0.5.

答案:A

4.在第3,6,16路公共汽车的一个停靠站(假定这个车站只能停靠一辆公共汽车),有一位乘客需在5分钟之内乘上公共汽车赶到厂里,他可乘3路或6路公共汽车到厂里,已知3路车和6路车在5分钟之内到此车站的概率分别为0.20和0.60,则该乘客在5分钟内能乘上所需要的车的概率为()

A.0.20 B.0.60

C .0.80

D .0.12

解析:“能乘上所需要的车”记为事件A ,则3路或6路车有一辆路过即事件发生,故P (A )=0.20+0.60=0.80.

答案:C

5.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事件M :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事件N :至少一次正面朝上.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P (M )=13,P (N )=1

2

B .P (M )=12,P (N )=1

2

C .P (M )=13,P (N )=3

4

D .P (M )=12,P (N )=3

4

解析: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M ={(正,反),(反,正)},N ={(正,正),(正,反),(反,正)},故P (M )=12,P (N )=3

4

.

答案:D 二、填空题

6.口袋内装有一些大小相同的红球、黄球、白球,从中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或白球的概率为0.65,摸出黄球或白球的概率是0.6,那么摸出白球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设摸出红球、白球、黄球的事件分别为A 、B 、C ,由条件知P (A ∪B )=P (A )+P (B )=0.65,

P (B ∪C )=P (B )+P (C )=0.6,

又P (A ∪B )=1-P (C ),∴P (C )=0.35, ∴P (B )=0.25. 答案:0.25

7.中国乒乓球队中的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比赛,甲夺得冠军的概率为37,乙夺得冠军的概率为1

4

,那么中国队夺得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由于事件“中国队夺得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包括事件“甲夺得冠军”和“乙夺得冠军”,但这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即彼此互斥,所以可按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进行计算,即中国队夺得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的概率为37+14=1928

.

答案:1928

8.盒中有3张分别标有1,2,3的卡片.从盒中随机抽取一张记下号码后放回,再随机抽

取一张记下号码,则两次抽取的卡片号码中至少有一个为偶数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对立事件为:两次抽取的卡片号码都为奇数,共有2×2=4种抽法.而有放回的两次抽取卡片共有3×3=9种基本事件,因此所求事件概率为1-49=5

9

.

答案:59

三、解答题

9.袋中有12个小球,分别为红球、黑球、黄球、绿球,从中任取一球,得到红球的概率是13,黑球或黄球的概率是512,绿球或黄球的概率也是5

12,求从中任取一球,得到黑球、

黄球和绿球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解析:从袋中任取一球,记事件“得到红球”“得到黑球”“得到黄球”“得到绿球”分别为A ,B ,C ,D ,则事件A ,B ,C ,D 彼此互斥,所以有

P (B +C )=P (B )+P (C )=512

P (D +C )=P (D )+P (C )=512,P (B +C +D )=P (B )+P (C )+P (D )=1-P (A )=1-13=2

3,解

得P (B )=14,P (C )=16,P (D )=1

4

.

故从中任取一球,得到黑球、黄球和绿球的概率分别是14,16,14

.

10.(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设每个工作日甲、乙、丙、丁4人需使用某种设备的概率分别为0.6,0.5,0.5,0.4,各人是否需使用设备相互独立.

(1)求同一工作日至少3人需使用设备的概率;

(2)实验室计划购买k 台设备供甲、乙、丙、丁使用.若要求“同一工作日需使用设备的人数大于k ”的概率小于0.1,求k 的最小值.

解析:记A i 表示事件:同一工作日乙、丙中恰有i 人需使用设备,i =0,1,2, B 表示事件:甲需使用设备, C 表示事件:丁需使用设备,

D 表示事件:同一工作日至少3人需使用设备,

E 表示事件:同一工作日4人需使用设备,

F 表示事件:同一工作日需使用设备的人数大于k . (1)D =A 1·B ·C +A 2·B +A 2·B ·C ,

P (B )=0.6,P (C )=0.4,P (A i )=C i 2×0.52,i =0,1,2, 所以P (D )=P (A 1·B ·C +A 2·B +A 2·B ·C )

=P (A 1·B ·C )+P (A 2·B )+P (A 2·B ·C )

=P (A 1)P (B )P (C )+P (A 2)P (B )+P (A 2)P (B )P (C ) =0.31.

(2)由(1)知,若k =2,则P (F )=0.31>0.1. 又E =B ·C ·A 2,

P (E )=P (B ·C ·A 2)=P (B )P (C )P (A 2)=0.06. 若k =3,则P (F )=0.06<0.1. 所以k 的最小值为3.

B 组 高考题型专练

1.从1,2,…,9中任取两数,其中:①恰有一个偶数和恰有一个奇数;②至少有一个奇数和两个数都是奇数;③至少有一个奇数和两个数都是偶数;④至少有一个奇数和至少有一个偶数.

在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是( ) A .① B .②④ C .③

D .①③

解析:从1,2,…,9中任取两数,包括一奇一偶、二奇、二偶,共三种互斥事件,所以只有③中的两个事件才是对立的.

答案:C

2.4张卡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从这4张卡片中随机抽取2张,则取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为( )

A.12

B.13

C.23

D.34

解析:因为从四张卡片中任取出两张共有6种情况,其中两种卡片上数字和为偶数的共有2种情况,所以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为偶数的概率为13

.

答案:B

3.(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4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为( )

A.18

B.38

C.58

D.78

解析:由题意知4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有24种情况,

而4位同学都选周六有1种情况,4位同学都选周日有1种情况,故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为P =24-1-124=1416=7

8

,故选D.

答案:D

4.某中学部分学生参加全国高中数学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指导老师统计了所有参赛同学的成绩(成绩都为整数,试题满分120分),并且绘制了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则该中学参加本次数学竞赛的人数为________,如果90分以上(含90分)获奖,那么获奖的概率大约是________.

解析:由题图可知,参加本次竞赛的人数为4+6+8+7+5+2=32;90分以上的人数为7+5+2=14,所以获奖的频率为14

32

=0.437 5,即本次竞赛获奖的概率大约是0.437 5.

答案:32 0.437 5

5.某学校成立了数学、英语、音乐3个课外兴趣小组,3个小组分别有39,32,33个成员,一些成员参加了不止一个小组,具体情况如图所示.

现随机选取一个成员,他属于至少2小组的概率是________,他属于不超过2个小组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至少2个小组”包含“2个小组”和“3个小组”两种情况,故他属于至少2个小组的概率为P =

11+10+7+86+7+8+8+10+10+11=3

5

.

“不超过2个小组”包含“1个小组”和“2个小组”,其对立事件是“3个小组”. 故他属于不超过2个小组的概率是 P =1-86+7+8+8+10+10+11=13

15

.

答案:35 1315

6.某产品分甲、乙、丙三级,其中乙、丙两级均属次品.若生产中出现乙级品的概率为0.03,丙级品的概率为0.01,则对成品抽查一件抽得正品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记“生产中出现甲级品、乙级品、丙级品”分别为事件A ,B ,C .则A ,B ,C 彼此互斥,由题意可得P (B )=0.03,P (C )=0.01,所以P (A )=1-P (B +C )=1-P (B )-P (C )=1-0.03-0.01=0.96.

答案:0.96

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历史(人民版)练习:选修4 专项测评(选修4) Word版含解析

专项测评(选修4) 1.明末清初,明廷重臣洪承畴兵败被俘,初宁死守节,经清太宗反复劝降后降清。以下是对他的不同评价: 材料一我朝开创之初,明末诸臣望风归附,如洪承畴……不可胜计。盖开创大一统之规模,自不得不加以录用,以靖人心,而明顺逆。……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功勋谅之于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之于死后。今惟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变节)臣传一门。 ——[清]《贰臣传表》乾隆上谕材料二承畴负时誉久,生平疵行,亦少概见,一旦变节,殊出意外。吾人若舍民族国家之观念而论断之,似属人之常情,惟当君主专制时代,则不免遗贰臣之羞耳……运筹策划,经略四方,篼理机要,创制规模者,如范文程、洪承畴、金之俊、冯铨辈,虽以汉人投效,行节有亏,史书所载,黜之贰臣;然经营勤劳,亦不失为开国之良辅。 ——[民国]萧一山《清代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乾隆皇帝、萧一山对洪承畴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历史评价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解析:(1)据材料一“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功勋谅之于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之于死后。今惟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变节)臣传一门。”得出乾隆皇帝认为洪承畴虽然对清朝有功但仍是变节之臣,因为它背叛了明朝;据材料二“筹策划,经略四方,篼理机要,创制规模者,如范文程、洪承畴、金之俊、冯铨辈,虽以汉人投效,行节有亏,史书所载,黜之贰臣;然经营勤劳,亦不失为开国之良辅”得出萧一山认为洪承畴才能出众,功劳巨大,是开国功臣。

(2)从乾隆和萧一山的不同评价得出个人身份、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会对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价有所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历史评价还受时代背景的影响。 答案:(1)不同评价:乾隆皇帝认为洪承畴虽对清朝有功,但背叛明朝,属变节之臣。萧一山认为洪承畴才能出众,功绩卓著。 原因:乾隆身为统治者,倡导三纲五常,维护专制统治。萧一山是民国时期的历史学家,主张抛弃狭隘民族观念和忠君思想,从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出发评价历史人物。 (2)因素:历史评价受时代背景;思想文化;政治立场;个人身份;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在不同立场、角度上,对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价会有所不同。2.材料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仁寿四年(604),隋文帝驾崩,汉王叛逆,“从反者十九州”,都城长安局躇西北,“关河悬远,兵不赴急”。而洛阳“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足”。遇荒年,关中经济难以供应时,君臣即领到洛阳“就食”。大业元年(605),隋炀帝下诏开工营建东都洛阳,“恃其富强,不虞后患”“每月役丁二百万”“结怨于民”,经十个月完成,“制造颇穷奢丽,前代都邑莫之比焉”。运河建成后,洛阳成为全国的漕运中心。后来,唐朝也长期以洛阳为东都,五代时的后梁、后唐、后晋也先后定都于此。 ——据王家范《大学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隋炀帝营建东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炀帝营建东都的影响。 解析:(1)据材料中“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得出隋朝国库充盈,据材料中“汉王叛逆”“都城长安局躇西北,‘关河悬远,兵不赴急’”得出平定叛乱、巩固政权的需要,据材料“遇荒年,关中经济难以供应时,君臣即领到洛阳‘就食’”得出洛阳比长安更具地理和经济优势。 (2)据材料中“洛阳‘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足’”得出加强了隋对

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英语练习:必修一 Unit 1 Lifestyles 含答案

课时作业(一)题型组合练——练速度 (阅读理解+阅读七选五+语法填空)限时:35分钟 Ⅰ.阅读理解 A After the earthquake had stopped,when the rescuers reached the ruins of a young woman's house,they saw her dead body through the cracks.But her pose was somehow strange that she knelt on her knees like a person was worshiping(做礼拜);her body was leaning forward,and her two hands were supported by an object.The collapsed house had crashed her back and her head. With so many difficulties,the leader of the rescue team put his hand through a narrow gap on the wall to reach the woman's body.He was hoping that this woman could be still alive.However,the cold and stiff body told him that she had passed away for sure. He and the rest of the team left this house and were going to search the next collapsed building.For some reasons,the team leader was driven by compelling force to go back to the ruined house of the dead woman.Again,he knelt down and used his hand through the narrow cracks to search the little space under the dead body.Suddenly,he screamed with excitement,“A child!There is a child!” The whole team worked together; carefully they removed the piles of ruined objects around the dead woman.There was a 3-month-old little boy wrapped in a flowery blanket under his mother's dead body.Obviously,the woman had made a sacrifice for saving her son.When her house was falling,she used her body to make a cover to protect her son.The little boy was still sleeping peacefully when the team leader picked him up. The medical doctor came quickly to exam the little boy.After he opened the blanket,he saw a cell phone.There was a text message on the screen.It said,“If you can survive,you must remember that I love you.”This cell phone was passing around from one hand to another.Everybody that read the message wept.“If you can survive,you must remember that I love you.”Such is the mother's love for her child! [语篇解读]本文为一篇记叙文。作者讲述了一个感人的真实故事。在地震中一位普通而又伟大的母亲在危难时刻为自己的孩子开辟了一条生命通道,她把死留给了自己,把生留给了自己的孩子。 1.Why did the leader of the rescue team decide to leave the house? A.He didn't notice the woman. B.He knew the woman was dead. C.He left to ask for help. D.The gap was too narrow for his hand to get through.

2020年一轮优化探究地理(人教版)练习: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一讲 地球与地球仪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基础巩固组] 读经纬网圆柱投影图(局部),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处在北寒带B.b点位于西半球 C.c点位于大西洋D.d点位于c点东南方向2.关于L1、L2表示的实际距离的比较,正确的是() A.L1=2L2B.L1=1.5L2 C.L1=L2D.L1=0.87L2 解析:第1题,a点位于60°N纬线上,属于北温带;b点位于45°E经线上,属于东半球;c点位于150°E,不位于大西洋;d点的坐标为(0°,135°W),c点的坐标为(60°N,135°E),所以d点位于c点的东南方向。第2题,L1位于60°N,a、b两点的经度差为180°,L1表示的实际距离为cos60°×180×111 km=90× 111 km。a、d两点位于同一经线上,纬度差为60°,所以L2表示的实际距离为60×111 km。 答案:1.D 2.B 3.下图为阿拉斯加输油管道位置图。该石油管道的长度最接近() A.800千米B.1 200千米 C.1 600千米D.2 200千米

解析:G1与G2相隔约10个纬度,两点大致位于同一经线上,计算可得管道长度最接近1 200千米。 答案:B 读图,完成4~5题。 4.与图乙比较,图甲所示()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5.楠迪位于莫尔兹比港的() 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 解析:第4题,两幅图图幅大小相等,但图乙所跨经纬度大于图甲,则图甲的比例尺大于图乙,表示的范围小于图乙。第5题,楠迪经纬度大约为(18°S,178°E),而莫尔兹比港经纬度大约为(10°S,147°E),则楠迪位于莫尔兹比港的东南方向。答案:4.D 5.D (2017·大连模拟)读下图,完成6~7题。 6.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A.①>②B.②>③ C.①=③D.无法比较 7.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历史一轮优化探究历史(人教版)练习:单元提升强化练(九)

单元提升强化练(九) 一、选择题 1.以下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计表,这表明( ) A. B.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美国家庭稳定 C.经济水平与家庭稳定程度正相关 D.家庭稳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 解析: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故A项错误;1927—1930年美国一直推行自由主义思潮,故B 项错误;1927年到1929年是美国经济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离婚率比1930年资本主义大危机之后的离婚率要高,故C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之后,离婚率反而下降了,说明家庭稳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故D项正确。 答案:D 2.1924年,苏联同外国资本家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数量为5个,1929年时,增加到70多个,1931年,已增加到124个;1931年,苏联进口机器设备的数量,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到1932年,约占50% 。材料主要反映出苏联( ) A.尝试打破原有的经济体制 B.抓住契机为工业化服务 C.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支持 D.沦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 解析:材料中并没有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提及,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数据并结合所学不难得知,苏联利用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的契机大量进口其先进的机器和设备,极大地促进了

本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飞,故B项正确;大量进口西方的机器设备并不意味着苏联已经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承认支持,这实际只是西方国家减轻经济危机对本国冲击的无奈和被迫之举,故C项错误;“(苏联)沦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这属于明显的史实谬误,故D项错误。 答案:B 3.《强国之鉴》把美国的崛起归纳为五个台阶,即奠基与立国(1607—1789)、扩张与起飞(1789—1865)、重建与发达(1865—1930)、危机与调整(1930—1945)、称霸与冷战(1945—1990)。其中,第四台阶美国崛起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关系的调整 B.科技革命的推动 C.政治制度的创新 D.侵略战争的刺激 解析:“第四台阶美国崛起”指的是“危机与调整(1930—1945)”即罗斯福新政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面对1929—1933年世界大危机,罗斯福进行了调整,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开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这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故A项正确;在1930—1945年期间,世界没有发生科技革命的推动,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前后,其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没有变化,故C项错误;在1939—1945年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故D项错误。 答案:A 4.英国工党秘书布克斯顿曾于1920年6月访问俄国,他在关于俄国农民态度的报告中写道:“他们在土地问题上很感激苏维埃政府,但是他们十分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抱怨强制性捐献。他们抱怨它,咒骂它,但是,当有机会推翻它时,他们又说‘不’。”布克斯顿的描写( ) A.贬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为“新经济政策”实施找依据 C.为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找借口 D.反映了苏俄农民较复杂的心态 解析:材料只是说苏俄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态度,没有涉及材料作者对“战时共产主义”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优化探究练习(含答案)

课时作业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相等的O 2和O 3,物质的量之比为2∶3 B .2 mol 氧气的摩尔质量为64 g·mol -1 C .1 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D .2 g H 2含有1 mol 氢分子 答案:D 2.(2017·邢台模拟)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气体分子的大小决定 B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同 D .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答案:B 3.已知a g N 2含有b 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 ) A.b 28 B.a 28 C.28b a D.28a b 解析:由n =m M =N N A 可知,N A =NM m =b ×28 g·mol -1a g =28b a mol -1。 答案:C 4.如图是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 A .所含原子数相等 B .气体密度相等 C .气体质量相等 D .摩尔质量相等 解析: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的两瓶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因为都是双原子分子,故所含原子数相等,由于N 2和O 2的比例不确定,故两瓶气体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密度和摩尔质量也不一定相等。 答案:A

5.在三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 B.p(O2)>p(Ne)>p(H2) C.p(H2)>p(O2)>p(Ne) D.p(H2)>p(Ne)>p(O2) 答案:D 6.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 A.相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O和CO2 B.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CO和C2H4 C.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O2和O3 D.相同压强、相同质量的NO2和N2O4 解析:A项中N2O和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44,故质量相同时,分子数一定相等;B项中CO和C2H4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8,体积相同、密度相同,则质量相等,故分子数相等;C项为同温、同压、同体积,则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相同。答案:D 7.(2017·济南模拟)同温同压下,质量忽略不计的两气球A和B,分别充入X气体和Y气体,且充气后两气球的体积相同。若相同条件下,A气球放在CO中静止不动,B气球放在O2中上浮。下列叙述或表示正确的是() A.X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比Y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B.X可能是N2,Y可能是CH4 C.X气体的密度小于Y气体的密度 D.充气后A气球质量比B气球质量大 解析:A气球放在CO中静止不动,B气球放在O2中上浮,说明X气体的密度和CO的密度接近,Y气体的密度小于O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与CO相近(M=28),Y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氧气,即小于32,但X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比Y大,A错误;N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H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所以X可能是N2,Y可能是CH4,B正确;X的密度接近CO,但不一定小于Y的密度,C错误;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因为其摩尔质量的相对大小未知,所以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1.3地球的运动(一)自转练习

1.3地球的运动(一)自转 题组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2013年高考天津文综卷)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 解析:恒星视运动实质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地球每小时自转15°,故需要连续拍摄3个多小时。 答案:B 题组二晨昏线图的判读 (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文综卷)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2~3题。 2.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3.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B.澳大利亚东南部易发森林火灾 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 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解析:第2题,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位于晨线上,此时中山站(69°S)为极夜,依此信息可作右图,图中AB为晨线,AB与赤道交点O所在的经线NS时刻为6时,再结合甲、乙日出时刻,可大致画出甲、乙的位置(如右图),则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第3题,中山站出现极夜,说明南半球为冬半年,此时北半球为夏半年。墨西哥湾热带气旋在夏半年活动频繁,故D项正确。

答案:2.B 3.D 题组三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 4.(2013年高考广东文综卷)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 A.0 B.1 3 C.1 2 D. 2 3 解析:当2012年12月21日北半球迎来冬至的时刻,全球分为12月21日和12月20日两个日期,还没有进入12月22日,故A项正确。 答案:A 5.(2012年高考广东文综卷)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解析:春分日,各地日出地方时均为6:00。105°E日出地方时为6:00,计算可知,此时北京时间为7:00。丙地日出北京时间7:20,与7:00最接近,故C项正确。 答案:C 6.第30届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依据下图中的( ) 解析:当零时区区时为2012年7月27日19点12分时,72°E为0时,则由72°E向东到180°为7月28日,向西到180°为7月27日,从而可知A、B选项中A项正确;7月27日19点12分时伦敦应位于昼半球昏线附近,C、D图中伦敦位于夜半球,故排除。 答案:A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5年北京101中学期中考试)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甲沿南纬60°逆时针方向

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历史(人民版)练习:专题五专题提升强化练(五)含解析

、选择题 专题提升强化练(五) 1.1974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再次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 世界”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 第三世界” 。“三个世界”战略提出的背景是( ) A .反霸统一战线形成 B.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中国开始改变意识形态外交 解析:中国在任何时候都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中国也愿意联合世界上一切愿 意反对霸权主义的国家共同反对霸权主义,故A项错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上各种势力经过“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后,新的战略格局形成,美国因深陷 越战泥潭,在美苏争霸中逐渐处于守势;苏联则在国际事务中愈发表现出咄咄逼人 之势,对中国构成很大威胁,毛泽东敏锐地捕捉到世界格局的这一巨大变化,开始 重新审视中美关系,并且利用美国的急切需要,推动中美关系走向缓和,随着中国 和美国关系的逐步改善,一个新的世界政治地图的轮廓开始形成,在这一背景之下,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首次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观点,故B项正确;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时间是1961年,故C项错误;1953年底,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故 D 项错误。 答案:B 2.1950 年英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 年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0年,中英两国互换大使的问题被再度提上议程,1972年3月中英两 国 正式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国( ) A .追随美国而不断调整外交政策 B .对华外交采取灵活务实的策略 C. “冷战”思维下帝国主义的傲慢 D .外交政策受制于中国的“一边 倒” 解析:“1950年英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中英建立代办 级外交关系”与此时美国对华封锁的外交完全不同,故A项错误;通过1950年、1954

高校学生管理优化探究-学生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高校学生管理优化探究-学生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就茶文化的价值功能看,其在具体展现和应用过程中,有着浓厚的教育功能。尤其是对于高等教育活动来说,需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通过筛选和融入合适的管理理念及文化思维,进而提升学生培养活动的理想效果。本文拟立足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活动的问题,通过探究高校学生管理活动的创新要求,结合茶文化管理理念的具体内涵认知,从而探究利用茶文化管理理念优化高校学生管理活动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茶文化管理理念;优化机制;高校学生;管理思维;文化思维 就当前高等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而言,学生是其中的“核心”和“焦

点”,对于高校学生培养来说,如何更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参与性,就至关重要。事实上,高校学生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能从“管理”这一思维来认知该活动,结合学生培养实际看,只有以“服务学生”、“引导学生”这一思维和心态出发,才能实现高校学生的最佳培养。 1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活动是一项复杂多样且极具内涵特色的活动,因此,在当前开展高校学生管理机制时,不仅需要丰富管理思维,同时也需要注重丰富学生培养理念,特别是对于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活动来说,其需要注重将素质教学理念和人文素养培养等诸多内容应用其中,从而实现学生“人性化”管理。 1.1管理活动缺乏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融入

文化是一种稳定且成熟的内涵,对于管理活动的整体实施而言,如果能够有效发挥文化的应用价值和本质属性,其将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客观地看,传统的学生管理过程中,其更多只是从“客观”数字标准和和管理规范来实施,未能诠释应有的文化特色。 1.2管理活动缺乏学生主导的关键性支撑 如果我们对当前高校学生培养的整体诉求和特征进行分析,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自身在整个管理活动中的价值作用,所以,想要实现学生管理与培养的理想效果,就需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在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机制中,其实施的仍然是传统的老师主导,学生被动模式,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和价值,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有效培养。

2019版高考一轮优化探究化学练习(含答案)

课时作业 1.(RJ必修1·P202题改编)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的保障,下列实验处理或方法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尾气(主要含氯气)用澄清石灰水吸收 B.氢气和氯气混合光照制氯化氢 C.导管口点燃一氧化碳时要先验纯 D.将鼻子贴近集气瓶口直接闻气体气味 答案:C 2.(2017·甘肃河西联考)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①NaOH固体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细口瓶中 ②Na2CO3溶液通常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细口瓶中③液溴通常用水封保存④锂保存在煤油中⑤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A.①③⑤B.②③⑤ C.②④⑤D.①③④ 答案:B 3.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试管可以做液体或溶液反应的实验,不能做固体反应的实验 B.用蒸发皿小心蒸发碳酸氢钙溶液,最终得到碳酸氢钙晶体 C.做氯气与钠反应的实验时,可用玻璃燃烧匙或在普通燃烧匙中铺一层细沙 D.熔融氢氧化钠固体,可用陶瓷坩埚 解析:试管可以做固体反应的实验,如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Ca(HCO3)2在溶液中受热会分解生成CaCO3;熔融的NaOH与陶瓷中的SiO2发生反应,所以不可用陶瓷坩埚熔融NaOH固体。 答案:C 4.在做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①在点燃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②浓硫酸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溅到皮肤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③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④点燃添满酒精的酒精灯⑤用10 mL量筒量取8.55 mL蒸馏水 A.仅①B.仅①② C.仅①③D.全部 答案:C 5.下列操作中错误之处最多的是()

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地理练习第四部分第十三单元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

一、选择题 下图为沿23°26′S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图中⑤地气候成因无关的是() A.地形B.东南信风 C.暖流D.东北信风 2.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⑤地位于②地的正东方向 B.该剖面线穿过的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④地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其北部的平原地区 D.甲、乙、丙三海域依次为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解析:第1题,⑤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受马达加斯加暖流、东南信风以及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这里没有东北信风,故选D项。第2题,同一纬线圈两地的东西方向,按两者之间的劣弧算,⑤地应位于②地的正西方向,排除A项;④地所在国家是巴西,其人口主要集中在其国土的东南部沿海平原,排除C项;甲、乙、丙三海域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排除D项;从示意图就可以看出,沿线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故选B项。 答案:1.D 2.B (2017·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模拟)2014年5月4~11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对非洲四国和非盟总部进行访问,这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总理首次访问非洲。下图为此次访问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访问期间四国白昼越来越长

B.四国都有热带草原气候 C.访问期间四国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D.访问期间四国正值多雨季节 4.下列关于几内亚湾及其沿岸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有暖流流经 C.海岸线平直,无港口分布 D.人口密度较高 解析:第3题,总理访问的四国分别位于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降水变化趋势不可能一致,排除A、C、D三项;这四个国家都有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故选B 项。第4题,几内亚湾海岸线平直,港口建设条件较差,但在一些地区还是有港口,C项说法错误,故选C项。非洲几内亚湾及其沿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几内亚湾有暖流流经,该地区人口增长快,人口密度高,A、B、D三项说法都正确。 答案:3.B 4.C (2017·湖北四校联考)读某区域图,回答5~6题。 5.图中植被带的界线为下列哪两者的分界线() A.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B.高寒草甸、热带草原 C.热带草原、灌木林 D.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 6.下列关于该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东北陡、西南缓 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形成内部褶皱山脉 C.河流以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水稻和冬小麦是该地的主要粮食作物 解析:第5题,该地区东部受信风影响,从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在地形的抬升作用下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植被为热带雨林;而在背风的一侧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植被为热带草原,A项正确。第6题,从河流的长度来看,西南坡坡度较陡,该地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区,大陆板块一侧隆起形成褶皱山脉,山脉最高处海拔为4 220米,位

历史总复习优化探究-选1-2(001)

1.(2014年济南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的力量大大削弱。思想文化上,经院主义神学日渐衰落,文艺复兴唤起的理性主义和批评精神在知识分子中迅速传播,产生巨大影响,这一切都为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16世纪20年代。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全德;在瑞士,加尔文的改革活动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新教的影响……到16世纪中叶,新教的三个主要教派,即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宗、加尔文创立的归正宗和作为英格兰国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欧洲出现。……新教虽然有很多派别,但在教义方面有三个共同原则,即因信称义、信徒人人都可成为祭司和《圣经》具有最高权威,这三大原则和天主教是针锋相对的。 ——《鳌江论坛》 (1)依据材料概括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因信称义”与天主教的“针锋相对”之处,并指出这一思想的进步意义。 解析:第(1)问材料主要从政治“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的力量大大削弱”、思想文化“经院主义神学日渐衰落,文艺复兴唤起的理性主义和批评精神在知识分子中迅速传播,产生巨大影响”两方面阐述了宗教改革背景,概括即可;第(2)问天主教强调因行称义,人得救要靠教皇和教会,而因信称义,则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作用,进步意义主要是动摇天主教会地位,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等方面。 答案:(1)新兴的民族国家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作用。 (2)不同之处:天主教宣扬因行称义,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而新教宣扬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 意义: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起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 2.(2014年长春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尔文认为教会不可能救世赎罪,上帝早已预定了一切。得救与否由上帝决定,最重要的不是因信称义,而是坚持圣洁的生活。加尔文鼓励经商致富、放贷取利,认为正当的经济活动是增加上帝荣耀的一种途径。 ——根据维基百科摘编材料二马丁·路德神学思想强调: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

优化探究英语(人教版)练习:选修7 Unit Sharing Word版含答案

Ⅰ.阅读理解 A Patient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Alzheimer's disease often struggle to remember recently learned information, meaning they forget things like important appointments or where they left their keys. But it seems that these memories are not lost. They are still filed away in the brain somewhere; they just can't be easily accessed. Now, researchers at MIT have developed a means of getting back memories in mice suffering from Alzheimer's. The method relies on a technique that uses light to control genetically modified neurons (转基因神经元). Currently it is too early to be used in human trials as it involves inserting light emitting(发光) equipment into the subjects'brains, but the same principles still apply, the researchers said. “The important point is that this is evidence of the concept. That is, even if a memory seems to be gone, it is still there. It's a matter of how to get it back,”said the senior researcher Susumu Tonegawa. The team took two groups of mice, one genetically engineered to develop Alzheimer's and one healthy. They then placed them into a room and gave them a mild electric shock.All of the mice showed fear when put back an hour later. When placed in the room a third time several days later, the Alzheimer's mice acted normally. They had forgotten the shock. The researchers were then able to bring back the memory of the shock by activating(激活) the cells in which the memories were stored. Even when the mice were put into an unfamiliar room, they showed fear when the cells associated with the shock were activated. “Short-term memories seem to be normal in order of hours.But for long-term memories, these early-Alzheimer's mice seem to be damaged,”said the lead researcher Dheeraj Roy.“Directly activating the cells that we believe are holding the memory helps t hem get it back. This suggests that it is indeed an access problem to the information, not that they are unable to learn or store this memory.” [语篇解读]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光控制转基因神经元使早老性痴呆病患者恢复记忆的技术。 1.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researchers at MIT? A.They are the pioneers of brain research. B.They have used the method in human trials. C.They can cure Alzheimer's using the new method. D.They can get back memories in mice with Alzheimer's.

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地理(鲁教版)练习:第三部分 单元检测(九)

单元检测(九)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一、选择题 中国幅员辽阔,区域特色鲜明,“各处食性之不同,由于习尚也。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到清末时,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的“八大菜系”。据此材料,回答1~2题。 1.不同的饮食文化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特征B.差异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D.共同性特征 2.“八大菜系”形成的原因可能有( ) ①地形、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②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③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④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第1题,区域差异是指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饮食文化体现了区域之间的饮食文化差别,即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特征,选择B项。第2题,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特的烹饪特色分不开,同时也受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经济、交通等综合作用,各地气候差异形成不同口味,所以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地烹饪方法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菜肴特色,所以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选择B项。 答案:1.B 2.B (2017·广东六校联考)下表是我国某平原农业区的气候资料。读表,回答3~4题。 ①冬春受寒潮(低温)天气影响②近海平原、土壤较肥沃③农业生产可能遭受春旱威

胁④滑坡、泥石流毁坏农田⑤夏季暴雨造成洪涝灾害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4.下列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干湿区域属于半湿润区,温度带属于亚热带地区 B.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C.该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降水多、水能资源较丰富 D.该地沼气池中可能有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 解析:第3题,从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判断,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春季节的低温影响农业生产活动,春季降水少,有可能遭受春旱,夏季降水丰富,有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平原土壤肥沃对农业生产有利;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山区,因此A项正确。第4题,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湿润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水资源丰富(平原地区水能资源贫乏);沼气池中有水稻秸秆,也可能有小麦秸秆(冬小麦产区),D项正确。 答案:3.A 4.D 读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和高速公路分布比较图(2012年),完成下题。 5.图中信息反映出( ) A.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高速公路里程长 B.东、中、西部地区之间高速公路发展梯级差异明显 C.我国东部地区的高速公路运输效率最高 D.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高速公路,缩小和东部地区的差异 解析:东部地区虽然高速公路里程最长,但人口稠密,人均高速公路里程并不长,故运输效率高;东部和中部高速公路发展差距不是很明显,和西部差距较大。运输效率决定于经

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历史(人民版)练习:专题十四 专题提升强化练(十四) 含解析

专题提升强化练(十四) 一、选择题 1、“轴心时代”是雅斯贝尔斯提出概念,他认为: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重大突破时期。古希腊先哲和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几乎同时都把关注目标转向了() A、宗教神学 B、自然哲学 C、社会现实 D、民主与科学 解析:古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探索人生;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形势下,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主张。据此可知,东西方先哲都把关注重点转移到了社会现实方面,故C项正确。 答案:C 2、苏格拉底在被处死前说:“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分手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去路好,唯有神知道。”材料 () A、表明了坚定不移宗教信仰 B、反映了对道德和生命思考 C、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衰落 D、体现了追求永生终极目标 解析:材料强调“好人”,而不是“神”,故A项错误;材料“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表明苏格拉底重视道德,表明了他对死亡超然态度,把道德(好人)与死亡连接了起来,故B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追求永生,体现是对死亡超然态度,故D项错误。 答案:B 3、“我们人类骨肉都是用同样物质造成,我们灵魂都是天主赐给,具备着同

样机能和一样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才能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话主要体现() A、古代希腊智者学派观点 B、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主张 C、宗教改革王权至上思想 D、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精神 解析: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忽视道德,与“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标准”不符,A项错误;材料肯定了人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B项正确;王权至上思想与“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不符,C项错误;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精神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与“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标准”不符,D项错误。 答案:B 4、以支持路德教诸侯和信徒为一方,以罗马教廷及其追随者为另一方,德意志发生宗教内战。1555年内战双方签订和约,路德教成为合法宗教。由此可见,马丁·路德改革成功原因之一是() A、宣扬“因信称义”,信徒众多 B、符合了资产阶级时代需求 C、罗马教廷军事实力并不强大 D、与封建王权实现了暂时结盟 解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内容中主张教随国定,王权高于教权,符合德国各诸侯国加强王权需求,故他们大力支持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与罗马教廷展开了军事斗争,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D 5、伏尔泰极其推崇中国皇帝能够接受法律约束,并称“人类绝不可能想象出比它(中国政府)更好政府来。”他曾歌颂乾隆皇帝:“伟大国王,你诗句与

【人教版】2019版高考英语一轮优化探究同步练习精编全集(含答案)

Ⅰ.阅读理解 A After the earthquake had stopped,when the rescuers reached the ruins of a young woman's house,they saw her dead body through the cracks.But her pose was somehow strange that she knelt on her knees like a person was worshiping(做礼拜);her body was leaning forward,and her two hands were supported by an object.The collapsed house had crashed her back and her head. With so many difficulties,the leader of the rescue team put his hand through a narrow gap on the wall to reach the woman's body.He was hoping that this woman could be still alive.However,the cold and stiff body told him that she had passed away for sure. He and the rest of the team left this house and were going to search the next collapsed building.For some reasons,the team leader was driven by compelling force to go back to the ruined house of the dead woman.Again,he knelt down and used his hand through the narrow cracks to search the little space under the dead body.Suddenly,he screamed with excitement,“A child!There is a child!” The whole team worked together; carefully they removed the piles of ruined objects around the dead woman.There was a 3-month-old little boy wrapped in a flowery blanket under his mother's dead body.Obviously,the woman had made a sacrifice for saving her son.When her house was falling,she used her body to make a cover to protect her son.The little boy was still sleeping peacefully when the team leader picked him up. The medical doctor came quickly to exam the little boy.After he opened the blanket,he saw a cell phone.There was a text message on the screen.It said,“If you can survive,you must remember that I love you.”This cell phone was passing around from one hand to another.Everybody that read the message wept.“If you can survive,you must remember that I love you.”Such is the mother's love for her child! [语篇解读]本文为一篇记叙文。作者讲述了一个感人的真实故事。在地震中一位普通而又伟大的母亲在危难时刻为自己的孩子开辟了一条生命通道,她把死留给了自己,把生留给了自己的孩子。 1.Why did the leader of the rescue team decide to leave the house? A.He didn't notice the woman. B.He knew the woman was dead. C.He left to ask for help. D.The gap was too narrow for his hand to get throug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