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哲期末测试 (8)

大学马哲期末测试 (8)
大学马哲期末测试 (8)

安 庆 师 范 学 院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4思政)A

系别__________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注 意 事 项

1、本试卷共 页。

2、考生答题时必须准确填写系别、班级、姓名、学号等栏目,字迹要清楚、

工整。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唯

一正确的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45分)

1.事物的本质是( B )

A .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总和

B .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 .引起另一现象的现象

D .事物发展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2.辩证法发展的基本阶段是( )

A .思维辩证法、朴素辩证法和唯心主义辩证法

B .自然辩证法、朴素辩证法和思维辩证法

C .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

D .朴素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和自然辩证法

3.唯物辩证法是关于( )

A .世界本原的科学

B .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C .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

D .一切规律的科学

4.“只有我的感觉在交替变换,只有我的表象在消失和出现,仅此而已,在我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着——这就够了。”这是( A )

A .唯能论观点

B .形而上学观点

C.不可知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5.事物的质是指( )

A.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B.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程度、数量等规定性

C.事物的存在并区别于他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属性的直接表现

6.一切唯心主义者都( )

A.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原B.是不可知论

C.认为绝对精神产生万物D.是形而上学

7.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D.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和趋向

8.成为人们认识基础的有( )

A.事物矛盾的特殊性B.事物的度

C.事物的量D.事物的相互联系

9.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所以()A.不能解释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B.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C.必然最后倒向唯心主义

D.不能解释社会意识的独立性

10.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是( A )

A.具体真理B.绝对真理

C.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普遍真理D.一种斗争策略11.近代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是( )

A.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B.主观性、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C.主观性、片面性和不彻底性

D.机械性、片面性和不彻底性

1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其含义是( ) A.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是一样的

B.社会发展过程也是不受人的意志影响的

C.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受偶然性影响的过程

D.与自然界一样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13.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发展,因为( D )

A.它不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B.它的质量和数量不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C.它的密度与社会生产配置无关

D.人口数量的多寡和增长的快慢不是社会制度变化的原因

14.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 )

A.地理环境为生产提供了劳动对象

B.地理环境为物质生产提供劳动力

C.地理环境为生产提供了现成的劳动手段

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了交通工具

15.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 )

A.社会中现有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和各环节的总和

C.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总和

16.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因为( )

A.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尺度

B.它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来源

C.它是物质文明的唯一要素

D.它在生产过程中把人的劳动直接传导到劳动对象

17.脱离了人体的手就成了没有生气的、死的东西。这说明( )

A.失去了部分整体就不存在了

B.部分的性质是由整体决定的

C.生命是靠整体维持的

D.要通过整体认识部分

18.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

A.客观物质世界B.知识分子的头脑

C.人民群众的实践D.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19.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种观点是( A )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真m点

C.宿命论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20.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D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2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 )

A.各种物质形态的具体特性

B.人们感觉的复合

C.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D.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2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C )

A.事物的普遍联系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23.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阻碍作用表现在( ) A.消灭生产力中一切积极因素

B.把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C.生产力的发展达不到应有的规模和速度

D.使生产力完全解体

24.劳动对象是指( )

A.各种生产工具B.引入劳动过程的劳动资料

C.生产资料D.引入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对象25.真理一元论就是指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 )

A.只能有一种认识

B.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C.正确的认识只能一次获取

D.用同一种方法获得的认识

26.资产阶级法律的根本原则是( )

A.天赋人权

B.人道主义

C.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D.自由、平等、博爱

27.对于“哲学”的完整表述应该是( )

A.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统一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理论和实践的统一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28.社会革命的实质是( C )

A.社会文明的更新

B.国家政权在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转移

C.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

D.国家政权在各个阶级之间的相互转移

29.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3B点

C.矛盾的观点D。普遍联s83a6

30.在少数干部中存在的“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是( B )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结果

B.剥削阶级思想侵蚀的结果

C.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

D.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

31.国家的起源是( )

A.人们为了解决纠纷而制定的契约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结果

C.调和阶级矛盾和维护社会秩序需要的产物

D.剥削者欺骗被剥削者的产物

32.事物的量是事物自身规定性其特点是( C )

A.事物的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B.特定的量规定了事物特定的质

C.同质的事物有不同的量

D.量的变化不影响事物质的稳定性

3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因为( )

A.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

B.生产力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决定因素

C.生产力是自然关系所以决定社会关系

D.生产力是第一性的,生产关系是第二性的

34.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不可分,因为( )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C.度量时间离不开空间的特性

D.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

35.哲学的生产力范畴是( )

A.说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际能力

B.标志人们用物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能力

C.标志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D.标志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水平

36.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

A.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B.先人后己

C.集体主义D.抛弃一切个人利益

37.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C )

A.个人意识B.社会心理

C.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等D。道德和艺术

38.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形式是( A )

A.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B.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C.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D.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39.对森林的乱砍乱伐会使土地沙化,这是因为( C ) A.物质生产活动有天然的破坏作用

B.地理环境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C.无计划生产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

D.森林生长在不宜生长的地方

4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体现了

A.实用性和有效性的高度统一

B.系统性和具体性的高度统一

C.真理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

D.确定性和变化性的高度统一

4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42.事物的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指的是( )

A.同质的事物没有量的差别

B.不同量的事物其质也不同

C.事物的质就是事物存在自身

D.一定事物的质总有一定的量

43.我国古代人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句话表达了( )

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

44.矛盾的普遍性可以做如下表述( )

A.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矛盾

B.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C.每一事物和事物之间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

D.矛盾即思想和客观事物的不一致

45.意识依赖于物质主要表现在依赖( )

A.思维的发展B.人的大脑和客观存在

C.天生的聪明D.勤奋好学

二、双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

二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

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选错的,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

共10分)

l.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A )( C )

A.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相互联结和相互结合的关系

D.内在动力和外在条件的关系

E.主要和非主要的关系

2.生产方式之所以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在于

A.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建立在生产方式之上的

B.它决定着各个社会形态的全部具体特点

C.它规定了一切社会形态的社会生活细节

D.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前提

E.它是一切社会形态的社会关系建立和生长起来的基础

3.在科学上,高能物理和天体物理的研究证明,地球上的核反应、元素蜕变现象与宇宙天体物理活动之间存在共同规律,这说明,两种现象之间具有( C )( E ) A.间接的联系B.偶然的联系C.本质的联系

D.外部的联系E.内在的联系

4.下列哪些理论进一步证明了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B )( D ) A.宇宙热寂说B.非欧几里得几何学

C.牛顿力学D.相对论E.唯能论

5.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是指( )( )

A.普遍性B.同一性C.斗争性

D.特殊性E.客观性

6.阶级的实质是( D )( E )

A.经济收入不同的社会集团

B.政治思想不同的社会集团

C.社会分工不同的社会集团

D.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E.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

7.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 )(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B.我们的思维能否反映现实

C.认识是否来源于实践

D.世界观是否是哲学

E.意识能否变为现实

8.下列活动中哪些属于社会实践基本形式的具体表现( )

A.司法人员办案

B.艺术家表演

D.运动员训练

C.农民培育作物新品种

E.医生诊病

9.民播种时要估计种籽的发芽率,从可能性的范畴看,这是( )( )

A.区分可能性的程度

B.从量的方面把握可能性

C.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D.区分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

E.把握可能性的性质

10.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哪些论点是正确的( C )( E )

A.一切生命物质都具有意识

B.所有物质都是有意识的

C.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D.大脑活动是意识产生的根源

E.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三

个到五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

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选错的,该题无分,每小题1

分,共5分)

l.联系的普遍性是指( )( )( )( )( )

A.每一事物内部诸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着的

B.各个事物之间通过中介相互联系

C.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联系

D.具体事物是世界普遍联系的一个环节

E.整个世界是张普遍联系之网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 )( )( )( )( )

A.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

C.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E.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 A )( C )( D )( )( )

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B.上层建筑可以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党正确认识和利用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规律

D.经济基础的发展必须有上层建筑的保证

E.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可以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4.下列哪些活动属于人类独有的意识活动( )( )( )( )( ) A.三思而后行B.饿了要吃东西

C.眉头一皱计上心来D.求生的本能

E.运筹帷幄之中

5.“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矛盾的”,这种观点是( )( )( )( )( )

A.把逻辑矛盾和客观矛盾混为一谈

B.用逻辑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普遍性

C.割裂了客观矛盾和逻辑矛盾的内在联系

D.否认逻辑矛盾是客观矛盾的反映

E.把逻辑矛盾与客观矛盾绝对对立起来了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2.简述实践的基本形式。

3.简述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4.简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社会基本矛盾和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关系。

2.试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对实际活动的指导意义。

华工《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答卷需抄题,请在姓名后面加上个人编号) 1、请根据本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 义。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谈谈如何推动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25 分) 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①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生 活的重大举措。为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不能再继续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劳动这三个要素,因为它违背科学发展观,是经济起飞初始阶段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粗放的增长方式,依靠这种增长方式难以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②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 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同世界上的创新型国 家相比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比例和自给率低。③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国家的任务,既反映了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 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们提 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要让国内生产总值翻几番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讲是我们这个国家 民族生存、发展、统一的需要。 作为一名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推动创新型国建建设的途径有:第一,国家和企业 应制定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规划,如发动机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第二,制定和 ______ 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产业政策,如国家给予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激励政策,提高研发人员的自主创新意识;第三,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尤其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女口新能源汽车等;第四,推进国际合作。自主创新是开放式的创新,因此,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2、在你的专业领域,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社会责任感?为什么?(25 分) 答: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有: ①践行科研诚信,净化科研氛围 诚实向来是一种美德,它更是科技工作者探索、治学的态度,是一个国家社会的保障。科技工作者要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遵守最基本的行业规范,从客观事实出发,严谨、真实的记录、发表自己的研究过程,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不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如果科技工作者做不到这些,不仅会影响科技的进步,也会影响社会公众对科技事业的信任度。 ②开展科学探索,创新研究成果

江苏大学 马克思试卷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类别:A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 A.实事求是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2.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 A )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 3.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C )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 D.逻辑性 4.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B ) A. 不可逆性 B. 客观现实性 C. 可知性 D. 伸张性 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 A ) A.广延性和伸张性 B.持续性和顺序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有限性和特殊性 7.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 D.一切创造性活动 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 B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改变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可以消灭规律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 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1.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

Superkids 1期末测试

SK--1期末考试卷 Name Score 一、选择正确的字母填空。(25分) b c d f g m n p r s t w 二、读一读,将正确的图片顺序填到括号里。(6分) 1.( ) I like tea. 2.( ) I don't like candy. 3. ( )I like rice. 4. ( )Do you like rice? No, I don't. 5. ( )Do you like candy? Yes, I do. 6.( )Do you like juice? No,I don't. 三、走迷宫,标出1,2,3,4,5,6。(6分) ( )dancing ( ) playing ( ) reading ( ) sleeping ( ) painting ( ) eating 四、情景交际。(10分) A B ( )1.What are you doing? a.Have some juice. ( ) 2.Where is my cat? b.Yes, I can. ( )3.Do you have a paddle? c.It’s on the desk. ( )4.I’m thirsty. d.Yes,I do. ( )5.How are you? e.I’m reading. ( )6.Whose bird is that? f.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 )7.Can you jump? g.It’s mine. ( )8.What’s your name? h.No, I don’t.I have a glove. ( )9.Can a horse swim? i.My name is May. ( )10.Do you like bananas?j. Yes,it can.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院、系:年级:专业:

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 1.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答:对。(2分) 生产力是在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形成和运动虽然离不开人的精神因素,但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运动变化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一定时代的生产力既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又成为后人进行实践的既定前提。因此,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2分)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错。(2分)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从辩证矛盾的含义可以看出,对立(斗争性)和统一(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2分) 3.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答:对。(2分) 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不是主观自生的,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它也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根据。(2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没有无运动的物质。(2分)任何运动都有它的物质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所谓“纯粹”的运动是没有的。(2分)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物质从本质上是不运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由外部力量的推动而引起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唯心主义则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2分)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里?

1辽宁科技大学马哲期末考试试题

马哲期末考试试题 1、试述辩证否定观(否定之否定规律) (1)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 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即否定之否定,它具有周期性而且是上一个周期和下一个周期的无限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3) 辩证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4) 辩证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辩证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2、 试述科技革命的社会作用 (1)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 (2)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技术上的新发明不断涌现,而当这一进程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则会产生科学技术上质的飞跃和重大突破,从而推动社会生产、经济和生活领域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把人类社会的这一历史现象称为科技革命。(一般地说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3)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①第一,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②第二,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

(完整版)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考试练习题

(A)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思考题: 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答: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科学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认识方法,它贯穿于科学的整个过程。科学研究方法论则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它是一门思维科学,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中介,具有反思性、普适性、经济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答: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首先,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其次,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再者,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最后,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法国复辟时期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思考题: 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答: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应做到: (1)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因为它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的先进性,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一种科学而完备的方法论。 (2)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坚持辩证法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对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借鉴,切忌拿来主义,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3)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有现实的对象性基础和实践性条件,而对象世界、人的实践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要想保持并发展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就必须使其与对象的发展演变保持同步的更新。 (B)简答题: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需对你的立场进行展开说明。) 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你如何理解?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需对你的立场进行展开说明) 答: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客观性所决定的。真理的客观性,不仅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且在于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客观标准。实践成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应该是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的东西。而唯一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的,便是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通过实践检验人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才能使真理具有客观的确定性,经得起反复检验。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直接地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同实践产生的客观结果相比较对照,使真理获得现实的证据。 此外,作为检验理论是非实践的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我们应当辩证地加以理解。要追本溯源。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对实践检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要把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起来。凡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就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凡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认识,就坚决及时地加以纠正;凡尚未被实践证实或证伪的东西,就要在实践中继续研究和探索。既要防止主观盲目性,又要防止思想僵化。因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你如何理解? 答:这句话可以总结为,理论指导实践,马克思对“改变世界”的推崇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这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这里的反对既不是逻辑的反对,也不是道德的反对,而是“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因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马克思的哲学理想就是在这种实际的批判中实现哲学的世界化或在现实中实现哲学。 其次,这也是马克思从事意识形态批判的需要。意识形态批判乃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也十分突出的特点,这也正是其真正的优势之所在。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实践哲学是区别于其他实践哲学的。它提出了不同的实践范式,既反对形而上学的理论至上观,也反对了实用主义之理论与实践的完全和一观。 最后,马克思之所以推崇“改变世界”,是正确揭示人的本质的诉求。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及其本质乃是生成着的,这种生成性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实践本身对人的存在的塑造才能被表现出来并得到确证。就此而言,实践乃是哲学把握人的本质的唯一可能的视野和途径。这样,马克思就同过去的实践哲学家们区别了开来,这也是马克思哲学不同于也优越于以往哲学的地方。 (C)一、思考题: 1.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人的生命就像牛或昆虫的生命一样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吃饭、睡觉、活过一段时间、生殖,别的动物也是如此,生命没有任何最终的目的。你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来分析和反驳这种观点? 答:这段话引自罗伯特·所罗门的《大问题》开篇,其观点从整体上颇显片面,首先人存在是有价值的,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为一个人,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态度,或者将决定了你的生活会成为什么样子,其中隐藏着传统关于主观客观的关系。 其次,我们要明白作为一个人生活的意义,而非像动物一样。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2. 如何理解“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答:题中所阐述的主要是以“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相互作用为基础,进一步表现了人与自然通过对象性关系建立起来的相互依存的整体关系,“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都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生产实践活动实现的。 其中,第一句话说明的是人的感觉意识的存在,是要以某个具体的参照物来说明抽象的感觉存在。人的感觉和感觉的人性是要通过它的具体对象而表现出它的存在,是随着人类社会出现而出现的。而第二句则是从五官感觉跟实践的关系出发,这里讲的感觉应该是社会中人的意识,这种意识是有别于动物的意识的。它是人类不断实践过程中形成,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而且随着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是以往所有实践的总结和积累。 二、案例题: 1. 请举例说明对下段话的理解“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答:空想社会的灭亡及苏联解体等都充分论证了上述观点,在资本主义尚未完全发展的时代,强行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行不通的,而资本主义又终将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但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长河下,其取代资本主义又是一个曲折蛮长的历史过程,却是必然的历史走向。现今社会里就存在是不完全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相信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是社会主义,之所以现在不完全的社会主义可以与资本主义并存,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能够容纳的全部生产力没有完全爆发出来。 (D)一、概念题 1. 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 答: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们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最终动因的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二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答:社会基本矛盾是两对矛盾,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而言是生产关系,对于上层建筑来说则是经济基础。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这样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整个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也要发生变革,社会就将由一种形态或制度发展到另一种形态或制度,推动着人类社会从较低级向较高级的社会形态发展。由此可见,“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三、案例题 1. 马克思曾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请用社会矛盾的研究方法来解释。 答:这句话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其所创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表述。其中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与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式是竖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三)社会、政治,乃至精神生活属于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的领域。按照这个科学的理论,政治、精神都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属于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属于社会意识的领域。

superkids3期末测试题

SuperKids ⅢTest Name:Teacher: Score: 听力部分20分 1.Listen and circle. 听单词并圈出来。10’ 1. Sunday Monday Saturday 2. Tuesday Thursday Wednesday 3. ping-pong soccer tennis 4. volleyball gymnastics badminton 5. cheese child chips 6. pretzels crackers peanuts 7. pizza potato peanuts 8. sh ch ph ot 9. in ig it en 10. ame ake ase ane 2.Listen and choose. 听句子并选择序号。10’ ( ) 1. A: It’s Sunday. B: It’s Saturday. ( ) 2. A: Do we have school on Monday. B: Do you have school on Monday. ( ) 3. I can juggle. Can you ? B: I can jump. Can you ? ( ) 4. A: No, he doesn’t. B: No, he does not. ( ) 5. A: He has some cheese. B: She has some chips. ( ) 6. A: It’s time for dance class. B: It’s time for soccer practice. ( ) 7. A: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B: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 ) 8. A: Does she have any pizza? No, she doesn’t. B: Does he have any watermelon? Yes, he does. ( ) 9. A: The music festival is in May. B: The Spring Festival is in February. ( ) A: Is he a police officer? Yes, he is. B: Is she a doctor? No, she isn’t. 笔试部分80分 3. Circle the different pronunciation.不同发音的单词8’1. cat hat can bat 2. sat sad bad bad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库答案

答案 一、单选题 1、B 2、B 3、C 4、C 5、C 6、C 7、D 8、C 9、C 10、B 二、多选题 1、ABC 2、ABCD 3、ABCDE 4、ABCDE 5、ABC 6、ACD 7、CD 8、CDE 9、CE 10、ABCDE 三、名词解释 1、经济基础: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 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2、理性认识:(1)使认得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感性材料的抽象和 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内部关系和整体的认识。(2)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3)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社会进步:是对社会进步发展的总概括,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 社会本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社会基本领域的变化和变革。 四、判断说明: 1、一切社会意识都是社会意识形式。 答:(1)此命题是错误的 (2)社会意识从高低不同层次看,可以区分为社会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低水平的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态则是高水 平的社会意识 (3)只有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才是社会意识形态。

2、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的就是真理。 答:(1)错误 (2)这是正确的前提发引了错误的结论 (3)真理是有用的是指它能指导实践、改造客观对象 (4)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真理观 五、简答题 1、简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其辩证关系。 (1)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关系,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程度,人们日常物质生活 条件的状况等等。 (2)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及其成果的体现,它包括两个方 面:智力、文化、方面和思想改造方面。 (3)二者关系:a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一定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 b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物质 文明的正确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2、简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人民群众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它包含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的 大多数,那些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和社会集团

大学马哲考习题型资料(问题+答案)

精心整理 1.如何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答:第一、哲学的物质概念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 第二、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自然科 2 3.答:第一、果。 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本身。世界是物质运动的多样性的统一。 第三、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在于:(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坚持彻底唯物主义,批判宗教迷信、唯心论、二元论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集中体现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性;“求”就是探求和研究。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客观现实,尊重客观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3)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也是我们正确运用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方法的重要前提。物质世界既是统一的又是多样的,即多样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既要坚持基本原则的集中统一,又要做到方式方法的灵活多 样。 4. 5. 道路? 一方面,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活动改造的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在正确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坚持实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贯彻实施,从而处理和解决好我国经济与社会、当前近期发展与未来长远发展的关系。

superkids3期末测试题

期末测试 Name:Teacher: Score: 听力部分20分 1.Listen and circle. 听单词并圈出来。10’ 1. Sunday Monday Saturday 2. Tuesday Thursday Wednesday 3. ping-pong soccer tennis 4. volleyball gymnastics badminton 5. cheese child chips 6. pretzels crackers peanuts 7. pizza potato peanuts 8. sh ch ph ot 9. in ig it en 10. ame ake ase ane 2.Listen and choose. 听句子并选择序号。10’ ( ) 1. A: It’s Sunday. B: It’s Saturday. ( ) 2. A: Do we have school on Monday. B: Do you have school on Monday. ( ) 3. I can juggle. Can you ? B: I can jump. Can you ? ( ) 4. A: No, he doesn’t. B: No, he does not. ( ) 5. A: He has some cheese. B: She has some chips. ( ) 6. A: It’s time for dance class. B: It’s time for soccer practice. ( ) 7. A: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B: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 ) 8. A: Does she have any pizza? No, she doesn’t. B: Does he have any watermelon? Yes, he does. ( ) 9. A: The music festival is in May. B: The Spring Festival is in February. ( ) A: Is he a police officer? Yes, he is. B: Is she a doctor? No, she isn’t. 笔试部分80分 3. Circle the different pronunciation.不同发音的单词8’1. cat hat can bat 2. sat sad bad ba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题库

21、只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才能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1、答:错误。(3分)(1)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对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和外国的,应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而不是彻底否定。(3分)(2)借口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在理论上是否定一切,从而否定发展的形而上学观点;在实践中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崇洋媚外思想。(2分) 2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2、答:错误。(3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还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1分)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2分) 2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也成了商品。 23、答:错误。(3分)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劳动力的使用,能够成为商品的只能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3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向工人购买的是劳动力。(2分) 21、唯物主义都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错误。(3分)唯物主义一般都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认为这种反映具有能动性。(3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一般会否认这种能动性。(2分) 22、人的现实本质是由他/她的选择决定的。错误。(3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体系。(3分)人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的限制,所以人的选择并不能决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2分) 23、剩余价值不产生在流通领域中。正确。(3分)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3分)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产生剩余价值,但可以实现剩余价值。(2分) 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错误。(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且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不能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相混同。(2) 22、真理没有阶级性。正确。(3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3分)因而真理的内容不因任何认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真理没有阶级性。(2分) 2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错误。(3分)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乃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

大学《马克思》考试重点题目及其答案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含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和学说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户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4哲学的基本问题? 含义:世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两大类现象和人类的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两者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同时也就必然成为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 意义: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内的整个世界的规律奠定基础。 5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分。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6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方式。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在实践过程中吧,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从人类产生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势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SuperKids-3-少儿英语1-3单元测试题

New Edition SuperKids ⅢTest Unit1---3 Name:Teacher: Score: 听力部分20分 Ⅰ.Listen and circle. 听单词并圈出来。12’ 1. Sunday Monday Saturday 2. Tuesday Thursday Wednesday 3. ping-pong soccer tennis 4. volleyball gymnastics badminton 5. cheese child chips 6. pretzels crackers peanuts 7. pizza potato peanuts 8. sh ch ph ot 9. in ig it en 10. ame ake ase ane 11. at an ad am 12. ock ox un up Ⅱ.Listen and choose. 听句子并选择序号。8’ ( ) 1. A: It’s Sunday. B: It’s Saturday. ( ) 2. A: Do we have school on Monday. B: Do you have school on Monday. ( ) 3. I can juggle. Can you ? B: I can jump. Can you ? ( ) 4. A: No, he doesn’t. B: No, he does not. ( ) 5. A: He has some cheese. B: She has some chips. ( ) 6. A: It’s time for dance class. B: It’s time for soccer practice. ( ) 7. A: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B: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 ) 8. A: Does she have any pizza? No, she doesn’t. B: Does he have any watermelon? Yes, he does.

精选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考试题库310题(含答案)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310题[含参考 答案] 一、单选题 1.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B A.政治关系 B.生产关系 C.家庭关系 D.宗教关系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C)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D)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4.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分配关系 C.产品交换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5.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B A.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C.产品分配不公、收入差距加大 D.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6.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B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 7.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D 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D 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 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9.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10.“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经典论断的含义是C A.科技革命对统治阶级有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可以直接变革社会制度 C.科技革命可以促进社会政治革命 D.滥用科技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11.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 B A.道德关系 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12.从本质上看,认识是(D) A.主体心灵的主观创造 B.主体心灵对客体的直觉 C.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哲期末试题

马哲期末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 1.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 A )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2.“宿命论”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上( A ) A.夸大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B。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C.否认了精神的作用 D。否认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3.生产关系体现了( C )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物与物的关系 4.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C ) A 。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 C。劳动者 D。生产资料 5.国家是代表( B ) A.统治阶级利益的 B.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 C.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 D.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D )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7.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D )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的本质问题 C.世界的本原问题 D。实践的本质问题 8.某人得病住院,想吃水果,子女们给他买了苹果、樱桃、梨送去,他说他要吃水果而不是这些苹果等,他犯的错误是( B ) A.把个别当作是独立的存在 B。把一般当作是独立的存在 C.认为个别就是一般 D。认为一般就是个别 9.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 B ) 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最终动力 D.唯一动力 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 B ) 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阶级关系 D。人的理性 11.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会导致( A )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12.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或出发点是( D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3.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 ) A.机器设备 B。原材料 C。燃料 D。辅助材料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D ) A.国内市场竞争激化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垄断经济加强的结果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特定的两重性,它是( C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生产资料旧价值转移和新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劳动力价值转移和剩余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16.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D ) A.银行资本 B。工业资本 C。商业资本D金融资本 1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 C )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源是( C ) A社会化大生产 B资本积累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 19.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 D ) 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 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的比例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考试试题及答 案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一. 单选题(共40题,共40分) 1. 二战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实际控制者是( ) (1分) 2.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1分) 3.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剥削,是由于它( ) (1分) 4. 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这种观点意味着( ) (1分) 5.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1分)

6.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中( ) (1分) 7.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 (1分) 8.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1分) 9. 真理和价值在认识和实践中是( ) (1分)

10.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1分) 1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1分) 1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1分) 13. 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 (1分)

14.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 (1分) 15. 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 (1分) 16.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 (1分) 1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 ) (1分) 18. 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