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透析患者的护理

老年透析患者的护理
老年透析患者的护理

老年透析患者的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092-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预期寿命延长,但由于老年尿毒症患者全身脏器功能不同程度下降,多系统疾病并存,血液透析治疗时与非老年尿毒症患者有所不同,往往伴有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生存率偏低。护理工作除疾病治疗观察外还有基础疾病及并发症、心理护理以保证老年病人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3年1月-10月在院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累计87例,其中男65例,女22例,年龄60-87岁,透析治疗2-3次/周,4-4.5小时/次。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疾病、经济、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自理能力下降甚或是无法自理,常会有不安,恐惧,急躁易怒、焦虑,悲观,抑郁,绝望等心理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针对性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血液透析治

疗。

年龄、疾病:老年人多伴有其他疾病,病情复杂,死亡率高,特别是老年人全身血管粥样硬化,容易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当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时,其心血管并发症常常使病情复杂,而且明显影响预后,老年尿毒症患者大多数死于心血管病变[1]。

经济、家庭:老年患者退休后收入相对较低,加上治疗所需费用,使他们感到经济负担,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绝大多数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由亲人照护,家属的语言、行为、情绪对病人病情具有直接影响;家属不能很好照护的老年患者容易产生心理负担。所有的透析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病人及家属都感到重大的经济及精神压力。

这就需要我们在做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同时,特别重视对病人心理护理的干预,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首先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优美、安全的治疗环境;护理人员善于运用自己的语言、行为、表情、姿势改善病人的情绪,使病人有安全感;采取一系列技术手段对患者进行安全、有效、舒适的透析治疗,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存活率,存活时间都大大提高。

2.2 血管通路护理

2.2.1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老年患者营养差、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导管感染。操作规范化能很好地控制导管感染[2]。中

心静脉置管除定期更换敷料外,如怀疑污染或有污染时要及时更换。置管周围皮肤观察有无过敏、发红等现象,患者有无发热现象。

2.2.2动静脉内瘘护理老年患者由于血管条件差、皮肤松弛,穿刺、止血难度大。因此护理人员须合理选择穿刺点,进针做到轻、准、稳,一针见血。穿刺完毕,妥善固定穿刺针,防止脱落,去除胶布时避免损伤局部皮肤、穿刺点按压力度、部位准确。透析结束后指导并协助老年患者正确按压。老年患者的凝血功能差,肝素代谢时间长,相对压迫时间应适当延长。治疗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处理出血或渗血。维持血压的平稳,防止内瘘堵塞情况。

2.3 加强治疗过程的护理

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向患者介绍透析的作用及可能出现

的不良反应,采取治疗手段的必要性,以解除病人对血液透析治疗的担忧。老年患者对各种感觉反应迟钝,如对低血压、低血糖、严重的心律紊乱不敏感,导致延误处理的时机[3]。护理人员需具有高度责任心、专业的急救技能,严密观察、巡视,及时记录,高度警惕性应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给予预见性护理,突发病情变化时及时给予处理。使病人舒服安全的完成透析治疗过程,做到无症状透析。

2.4 做好健康宣教

对状况较好的老年患者,鼓励参加力所能及家务劳动和

社会公益活动,使之感到生存价值;适当的社交活动也可使其生活充实,促进身心健康。

指导病人保持乐观的情绪,及时给予心理干预。让患者认识到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要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生活。

指导家庭成员关爱老年人,多理解老人,多与老人沟通,减少老人的孤独感,为老人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做好内瘘、导管的日常维护,延长内瘘、导管的寿命。

病人饮食:严格控制水分的摄入,制定合理的膳食营养。营养不良可降低患者抵抗力,大大增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几率.

老年患者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接受能力差,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4],采用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法,并利用多种形式反复进行,加深老年患者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老年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降低血液透析治疗的风险[5-6]。

3 小结

对于老年尿毒症患者来说,其死亡率较非老年透析患者或老年非透析患者来说大为增加。护士应全面观察治疗时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患者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制定合理的饮食、血压,保持好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充实生活。良好的心理干预护理可帮助患者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克服消

极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延长了患者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分析广西医学2012 年1 月第34 卷第1 期

[2] 吴华. 老年患者透析安全性评估[G]. 肾脏病学分会2011 年学术年会专题汇编,2011 :57-59.

[3] 石敏. 血透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G]. 肾脏病学分会2011 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1 :674.

[4] 梁颖. 血液透析不同透龄健康教育[G]. 肾脏病学分会2011 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1 :234.

[5] 施素华,陈丽云,邹琼芳,等.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实施效果[G]. 第十一届全国中

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0 :199-200.

[6] 何英,丁晓仙,朱惠娟.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狭窄和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和护理[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99-100.

血液透析患者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

血液透析患者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带来的关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对我院30位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总结,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提高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对透析治疗认识不足,其原发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各种失调,加之家庭、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家庭的经济负担,使他们产生恐惧、焦虑、绝望的心理变化。所以重视和加强对透析患者心理护理,使之达到充分透析,提高生活质量对血透患者至关重要。我们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行血液透析的30例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对策,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血液透析30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8;88岁,平均年龄61岁,慢性肾小球肾炎8例,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病6例,多囊肾1 例;每人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4h. 2 影响患者心理的因素

2.1 疾病因素由于其肾功能多为不可逆性损害,患者一旦了解到除肾移植外,透析是维持生命的最后治疗方法,而它只能代替正常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不能代替正常肾脏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功能,往往产生绝望、恐惧的心理。 2.2 经济因素昂贵的透析费用是透析患者的沉重负担,一旦无法支付治疗费用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2.3 社会支持有资料调查显示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对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保护作用。 2.4 自身形象长期透析患者多存在身体水肿、萎缩,口腔异味,皮肤苍白干燥、脱屑多痒、色素沉着,头发脱落等外在形象改变,大部分患者还伴有性功能减弱、性欲减退的改变,因而容易产生自尊受损、羞耻感、抑郁消沉等心理变化。 2.5 治疗因素透析治疗中的反复动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各种急性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的出现常导致患者紧张和丧失信心。 3 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 3.1否认心理此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很多患者不重视或者是认为医院误诊,不认为此病有致命性,对疾病并不在乎,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 3.2恐惧心理患者在接受血透前,大都怀有紧张恐惧心理,担心护士不能一针见血,给患者造成痛苦。 3.3悲观心理透析时间增加,长期疾病缠身,有关知识的增长,

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进行的血液透析的病人进行风险评估,并依照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适合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以血液透析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对我院经过血液透析的病人(854例)进行降低风险评估管理,加强我院透析中心关于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风险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对我院854例血液透析患者的风险评估及控制,得出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且经过这些方法的实际运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为当前使用的最为广泛和普遍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其主要特点有:(1)技术含量较高。血液透析要求精确的仪器,如血液透析仪进行检测和透析,对血液中一些非常规的检测需较高的检测技术。(2)专科性较强。现在每家医院(三甲以上)基本上都设立了独立的血液透析中心,独立于其他科室,这说明血液透析专科性较强。(3)风险性较大。血液透析所使用的血液透析机存在着不确定的风险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的854例血液透析患者(包括各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部分药物中毒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一共作了854次透析。具体患者资料为:男性患者532例,女性患者为322例,年龄范围为18—82岁。在各个年龄段,急性肾衰病例数、慢性肾衰病例数以及药物中毒病例数为:(1)18—30岁:82例;(2)30—50岁:184例;(3)50—70岁:233例;(4)70岁以上:355例。 1.2 方法 1.2.1 危险源的识别危险源的识别是在已确认危险源的前提下进行的一个特定性过程,其实质是找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排斥反应、组织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血液透析机的不安全性、外界因素对患者的危害及其在管理护理上的缺陷。危险源的识别是较为复杂的血液透析前期工作,它不仅需要收集各类可能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而且还要查阅血液透析的相关标准,从中找出有不符合的危险源。总的来说,危险源识别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患者安全、环境安全以及机械设备安全等方面。 1.2.2 风险评估在对患者进行上述危险源识别后,就需以识别的危险源为基础资料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流程为:(1)风险评估方法确立:查阅相关专业书籍及法律法规,查找透析过程中常见护理安全事故原因,并组织科室护士进行深入讨论与交流,调查研究患者既往发生过的护理安全事件以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2)风险因素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即护理、透析机操作、护理意外事件以及突发事件处理不当。风险评估最终目的就是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上述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方面,即人为因素及系统因素。人为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抗风险的能力,另外,患者不遵医行为也是构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如透析间期不注意控制水分摄入造成水潴留过多,透析当日注射胰岛素等;系统因素主要来源于透析机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管理机制上的不完善以及监控制度的不科学等方面。 2风险护理管理对策 2.1加强经常性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如组织透析室的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文件书写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深入学习和交流,定期地邀请资深专家来我院进行讲座以及一些定期的医学义务护理的社会活动。通过举行各种活动,不仅锻炼了护理人员的实践技能,又在意识或思想层面提高了她们的风险防范意识。 2.2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血液透析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经过对本院854例血液透析患者回顾性分析,在实际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异常现象,并提出相应措施:(1)恶心欲呕吐的策略:血液透析中务必要避免患者产生低血压,而且在血流量控制时要按照患者

血透病人护理常规

血透病人护理常规 一、透析时严密观测生命体征,每小时测T、PR、BP遇有特殊情况随时监测,并记录。 二、严格按照医嘱设定透析条件(降水量、透析时间、除水速度),并经第二人查对。 三、透析中用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四、随时检查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漏血,及时处理。 五、了解患者体重变化,随时与医生联系调节除水。病情变化,保证透析充分。 六、透析中出现低BP时,取头低脚高位,减慢除水速度,适当补充0.9%生理盐水。经常低BP者可采用高钠或取梯度高钠透析。 七、透析中高BP患者注意并发脑出血可采用低钠透析或考虑血容量增多的因增加除水。 八、加强透析中生活护理。 九、加强健康教育,积极进行卫生!宣传,了解病人心理,教会病人心理,教会病人自己调整入量,计算体重及保护内瘘的方法。 十、向患者介绍护理内瘘的知识,教会其爱护保养内瘘。

内瘘的护理 1、保护术肢血管避免反复穿刺为内瘘吻合术创造条件。 2、动一静脉内瘘吻合术后,术侧肢体发生肿用、疼痛、应抬高术肢,切忌压迫手术部位。鼓励患者活动术肢,反复握拳,增加血液循环。 3、严密观察术后瘘情况可触摸到血管内搏动、听到血管杂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2~4周后、内瘘成熟可应用。 4、内瘘仅限于透析用。不得用于取血或注射药物,且不能在内瘘侧肢体测量血压(抢救除外)。 5、不断更换穿刺点,依次顺序更换以保护血管。 6、防止血管瘤的形成,以松紧适度的护腕压迫血管怒张的部位。 7、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敏捷。 8、回血拨针后贴创可贴,上面用消毒纸卷压迫止血,嘱病人15分钟后取下,切忌压迫时间过长而形成瘘血栓。 9、压迫纸卷松紧度以在两侧触摸到血管转动为适宜。 10、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内瘘血栓,应极时到医院做相应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