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滴定归纳总结

四大滴定归纳总结
四大滴定归纳总结

酸碱中和滴定

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2.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1)实质:H + +OH -= H 2O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比求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关键:

①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

②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

③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

(4)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二、中和滴定所用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

三、试剂:

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指示剂的作用:

①标准液:已知准确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

②待测液: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

③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④指示剂的选择:变色要灵敏、明显,一般强酸滴定强碱用甲基橙,强碱滴定强酸用酚酞。

四、中和滴定的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 为例)

Ⅰ、准备:

(1)滴定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4.00mL 、23.38mL

①检验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

②洗涤滴定管后要用标准液洗涤2~3次,并排除管尖嘴处的气泡

③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上方2~3cm 处

① 酸式滴定管用于盛装酸性、

中性或强氧化性溶液,不能盛装碱

性溶液或者氢氟酸(它们易腐蚀玻

璃)。

② 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碱性

溶液,不能盛装酸性和强氧化性溶

液(它们易腐蚀橡胶)。

④将液面调节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

(2)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Ⅱ、滴定:(4)滴定

滴定管夹在夹子上,保持垂直

右手持锥形瓶颈部,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而不是前后振动

左手控制活塞(或玻璃球),注意不要把活塞顶出

Ⅲ、计算:每个样品滴定2~3次,取平均值求出结果。

Ⅳ、注意点:

①滴速:滴加速度先快后慢,后面可半滴,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同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直至溶液颜色变化,且30S 内颜色不复原,此时再读数。

②终点判断:当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而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即为滴定终点。

五、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原理:滴定待测液的浓度时,消耗标准溶液多,则结果偏高;消耗标准溶液少,则结果偏低。从计算式分析,当酸与碱恰好中和时,有关系式:c (标)·V (标)·n (标)=c (待)·V (待)·n (待)(c 、V 、n 分别表示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酸或碱的元数)。故c (待)=)()()()()(待待标标标n V n V c ???,由于 c (标)、n (标)、V (待)、n (待)均为定值,所以c (待)的大小取决于V (标)的大小,V (标)大,则c (待)大,V (标)小,则c (待)小。

六、中和滴定过程中的pH 变化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①酸碱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若用标准的强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强碱溶液,则反应开始时溶液的pH 很大,随着强酸的滴入,溶液的pH 逐渐减小;当二者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 为7;当酸过量一滴时,溶液立即变为酸性。若用强碱滴定强酸则恰恰相反。

②根据滴定过程中的pH 变化及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只要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即可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

在实验室里选用的指示剂一般为酚酞,当用酸滴定碱时,恰好中和时颜色由红色刚好褪去;当用碱滴定酸时,恰好中和时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一般不选择石蕊试剂,因为石蕊变色范围太宽,且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所以一般不用石蕊作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常用指示剂:酚酞、甲基橙

强酸滴定强碱:甲基橙——黄色-橙色

强碱滴定强酸: 酚酞———无色-粉红

七、中和滴定实验中的误差因素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误差因素主要来自以下6个方面。

(一)仪器润洗不当

1.盛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分析:这时标准液的实际浓度变小了,所以会使其用量有所增加,导致c待测液(物质的量浓度)的测定值偏大。

2.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或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实际所取待测液的总物质的量变少了,所以会使标准液的用量减少,导致c

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少。

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待测液的实际总量变多了,使标准液的用量增加,导致c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大。

(二)读数方法有误

1.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分析:由图1可知:

仰视时:观察液面低于实际液面。

俯视时:观察液面高于实际液面。

所以滴前仰视V前液偏大,滴后俯视V后测偏小。这样V标准液(V

标=V后测-V前测)的值就偏小,导致c待测液偏小。

2.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

分析:同理推知V标准液偏大,c待测液偏大。

(三)操作出现问题

1.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漏液。

分析:这样会增加标准液的实际用量,致使c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大。

2.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前尖嘴部分有气泡,终了无气泡(或前无气泡后有气泡)。

分析:对于气泡的前有后无,会把V标准液的值读大,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反之亦反。

3.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将待测液溅出。

分析:这样会使待测液的总量变少,从而标准液的用量也减少,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小。

4.滴定过程中,将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

分析:这样会增加标准液的用量,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

5.移液时,将移液管(无“吹”字)尖嘴处的残液吹入锥形瓶中。

分析:这样会使待测液的总量变多,从而增加标准液的用量,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

6.快速滴定后立即读数。

分析:快速滴定会造成:当已达终点时,尚有一些标准液附着于滴定管内壁,而此时立

即读数,势必造成标准液过量,而导致c待测液的值偏大。

(四)指示剂选择欠妥

1.用强酸滴定弱碱,指示剂选用酚酞。

分析:由于滴定终点溶液呈酸性,选用酚酞势必造成酸的用量减少,从而导致c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小。

2.用强碱滴定弱酸,指示剂选用甲基橙。

分析:同样,由于终点时溶液呈碱性,选用甲基橙也势必造成碱的用量减少,从而致使c弱酸的测定值偏小。

(注:①强酸滴定弱碱,必选甲基橙;②强碱滴定弱酸,必选酚酞;③两强相滴定,原则上甲基橙和酚酞皆可选用;④中和滴定,肯定不用石蕊)

(五)终点判断不准

1.强酸滴定弱碱时,甲其橙由黄色变为红色停止滴定。

分析:终点时的颜色变化应是由黄变橙,所以这属于过晚估计终点,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

2.强碱滴定弱酸时,酚酞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时立即停止滴定(半分钟后溶液又变为无色)

分析:这属于过早估计终点,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小。

3.滴至终点时滴定管尖嘴处半滴尚未滴下(或一滴标准液附着在锥形瓶内壁上未摆下)

分析:此时,假如把这半滴(或一滴)标准液滴入反应液中,肯定会超过终点。所以,这种情况会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

(六)样品含有杂质

用固体配制标准液时,样品中含有杂质。

1.用盐酸滴定含Na2O的NaOH样品。

分析:由于1 mol HCl~40 g NaOH,而1 mol HCl~31 g Na2O,所以实际上相当于NaOH 质量变大了,最终使w(NaOH)的值偏大。

2.用含Na2CO3的NaOH标准液滴定盐酸。

分析:若以酚酞作指示剂,由于1 mol HCl~40 g NaOH而1 mol HCl~106 g Na2CO3~80 g

NaOH,所以这实际上相当于V(NaOH)变大了,最终导致c盐酸的值偏大。

引起误差

的原因

操作影响因素c(待)结果

仪器润洗不当滴定前,在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未用标准液

润洗

偏高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偏高取待测液时,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

液润洗。

偏低洗涤后锥形瓶未干燥无影响

读数不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偏低

当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偏低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偏高

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刻度读数。偏低

操作不当取液时,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中偏高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偏高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溶液溅

出。

偏低滴定后,滴定管尖端挂有液滴未滴入锥形瓶中。偏高一滴标准溶液附在锥形瓶壁上未洗下偏高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无影响滴定过程中,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漏液。偏高滴定临近终点时,用洗瓶中的蒸馏水洗下滴定管

尖嘴口的半滴标准溶液至锥形瓶中。

无影响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最后一滴盐酸滴入使溶液

由橙色变为红色。

偏高碱滴定酸时,滴定完毕后立即读数,半分钟后颜

色又褪去(过早估计滴定终点)。

偏低过晚估计滴定终点。偏高

配位滴定法

一、概述

利用形成配合物的反应进行滴定分析的方法称为配位滴定法,也称络合法。能够用于配位滴定的反应,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形成的配合物要相当稳定,810≥MY K ,否则不易得到明显的滴定终点;2、在一定条件下,配位数必须固定(也只形成一种配位数的配合物);3、反应速度要快;4、要有适当的方法确定滴定的计量点。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有机配位剂是乙二胺四乙酸,简称EDTA.

二、EDTA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一)EDTA 配合物的稳定性

水溶液中EDTA 分子中互为对角线的两个羧基上的-H 会转移到氮原子上,形成双偶极离子结构。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反应式:

MY Y M =+,]

][[][L M ML K ML =,ML K 越大,配合物越稳定。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具有下列特点:1、配位比较简单绝大多数为1:1,没有逐级配位现象;2、配位能力强,配合物稳定,滴定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高;3、配合物大多带电荷水溶性较好;4、配位反应的速度快,除Ti Cr Al 、、等金属外一般都能迅速地完成;5、配合物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金属离子的颜色。

酸度会影响该反应,滴定时需满足条件:)(lg 8lg H Y s K ?≥-θ,θs lg K 查表可得,

它反应EDTA 配合物的稳定性,θs lg K 越大配合物越稳定,

不同PH 下EDTA 的θs lg K 也可以查表得到。

我们还应考虑其他配位剂的影响,其他络合剂同时存在的溶液中时会与金属离子反应,降低金属离子的浓度,配位滴定中常利用这个原理消除干扰离子。这种消除干扰的作用叫作掩蔽作用,起掩蔽作用的配位剂叫作掩蔽剂。

(二)金属指示剂

配位滴定中指示终点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应用最多的是金属指示剂。它常常是一种配位剂,能与金属离子形成可溶于水的有色配合物。常见的金属指示剂有铬黑T 、钙试剂等。铬黑T 是一个具有弱酸性酚羟基的有色配位剂,在不

同的酸度下显不同的颜色,--+--+-++

++??222n n I HI In H H H H H ,6pH 呈橙色。只有在11~7=pH 时进行滴定,颜色变化才显著。

三、EDTA 配位滴定应用(水的总硬度)

水的总硬度是指水中++22g M Ca 、的总含量,水中钙镁酸式盐形成的硬度称为暂时硬度,钙镁的其他盐类如硫酸盐、氯化物等形成的硬度称为永久硬度,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的总和称为总硬度,其单位用每升水中CaO 或3CaCO 的含量来表示。

第一步需要配置-?L mol 01.0的EDTA 标准溶液;第二步用3MgCO 作基准物质

标定其浓度,计算公式如下:)

(0.25000.25)()(m )(33EDTA V m l m l MgCO M MgCO EDTA c ?=;第三步是水的总硬度的测定,水样

水的总硬度(V CaCO M EDTA V EDTA c CaCO )()()(33=。

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概述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容量分析方法。它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或者间接滴定一些本身并没有氧化还原性,但能与某些氧化剂或还原剂起反应的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条件使反应能定量、迅速、完全进行:

1、滴定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化学反应式定量反应,且反应完全,无副反应;

2、反应速度必须足够快;

3、必须有适当的方法确定化学计量点。

若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极慢,该反应就不能直接用于滴定,那么通常我们会采用以下方法来提高氧化还原反应速度:

1、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2、升高温度;

3、加催化剂。

我查阅到氧化还原滴定法根据使用的标准溶液不同可分为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溴酸钾法等。最常用的也就是高锰酸钾法和碘量法,下面主要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高锰酸钾法

(一)原理和条件

高锰酸钾法是以高锰酸钾作标准溶液在强酸性溶液中直接或间接的测定还原性或氧化性物质的含量的滴定分析方法。在酸性条件下其化学反应式为:O H Mn e H Mn 22_44580+=++++-

测定方法有三种: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和间接滴定法。一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_242222O C O H Fe 、、+等可用直接滴定法,一些不能直接用高锰酸钾滴定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则可选用返滴定法,有些非氧化性或还原性物质不能用直接滴定法或返滴定法时可采用间接滴定法。

(二)高锰酸钾法的应用

高锰酸钾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自学过程中我学到了用它测定市售过氧化

氢中22O H 含量。

过氧化氢具有还原性,可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测量其含量。高锰酸钾自身作指示剂,进行滴定。在酸性溶液中4n O KM 与22O H 反应的方程式:O H O MnSO SO K SO H O H O KM 224424222485235n 2+++=++。

22O H 的含量可按下式计算:2

22244322102

5O H O H KMnO KMnO V M V C O H w -??=)(。 三、碘量法

(一)原理和条件

碘量法是利用2I 的氧化性的-I 的还原性进行滴定的分析方法。其化学方程式是:--=+I e I 222,V 535.0=θ?。从θ?可知2I 是较弱的氧化剂,-I 是中等强度的还原剂。

碘量法可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

直接碘量法是利用2I 的氧化性直接测定(滴定)还原性较强的的物质,又叫碘滴定法。应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9>PH 时则会发生如下发反应:O H I IO OH I 2323563++=+--

-。直接碘量法可用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终点时溶液呈蓝色。由于2I 的氧化能力不强,所以只能滴定较强的还原剂,因此用于直接滴定的物质不多,有--+--332322232AsO O S Sn SO S 、、、、等。如可用2I 标准溶液滴定32SO H ,4222322SO H HI O H I SO H +=++。

间接碘量法是利用-I 的还原性间接测定氧化物质含量的方法。测定时先将氧化物质,与过量的KI 反应析出定量的2I ,然后可用322O S Na 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2I ,通过322O S Na 消耗量,计算氧化剂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间接碘量法。间接碘量法也有滴定条件:1、增加溶液的酸度;2、加入过量的KI ;3、近终点时加入淀粉;4、室温及避光条件下滴定。间接碘量法也可用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根据蓝色消失确定滴定终点。

(二)碘量法应用(维生素C 含量测定)

维生素C 分子中含有烯二醇基,易被2I 氧化成二酮基,反应式如

下:HI O H C I O H C HA 2666c

2286+→+。测定时加入c HA 使溶液成弱酸性,减少维生素C 的副反应,且不影响滴定速度。

第一步是配置205.0I L mol -?标准溶液;第二步是标定2I 溶液浓度,可用已标定好的 322O S Na 标准溶液来标定2I 溶液浓度:

)(2)()a ()(23223222I V O S Na V O S N C I C ?=;第三步是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并计算出维C 含量。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能够形成沉淀的反应很多,但不是所有的反应都能用于沉淀滴定分析,其中只有很少的沉淀反应能用于滴定分析。原因:

1] 有些沉淀的溶解度较大,反应不完全;

2] 等量点时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指示终点;

3] 沉淀吸附很大,易造成较大的滴定误差;

4] 沉淀的组成不固定;共沉淀很严重;

5] 沉淀反应速度较慢,易形成过饱和溶液

沉淀滴定法的反应必须满足下列几点要求:

(1)沉淀反应必须严格定量完成。(沉淀组成一致,纯度较高。)(2)沉淀的溶解度很小,s<10-6g/ml ;

(3)反应速度快,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

(4)有确定化学计量点的简单方法(有合适的方法指示终点);

(5)沉淀的吸附现象应不妨碍化学计量点的测定。

用于滴定分析的反应很少,目前在生产上应用较广的是生成难溶性银盐的反应,例如

Ag++Cl-=AgCl↓

Ag++SCN-=AgSCN↓

利用生成难溶性银盐反应来进行测定的方法,称为银量法。银量法可以测定C1—、Br—、I—、Ag+、SCN—等,还可以测定经过处理

而能定量地产生这些离子的有机物,如666、二氯酚等有机药物的测定

银量法根据滴定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法和返滴定法两类。

一、直接法是利用沉淀剂作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被测物质。

例如在中性溶液中用K2CrO4作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直

接滴定C1-或Br-。

二、返滴定法是加入一定过量的沉淀剂标准溶液于被测定物质的溶液中,再利用另外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沉淀剂标准溶液。例如测定C1-时,先将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加入到被测定的C1-溶液中,过量的Ag+再用KSCN标准溶液返滴定。以铁铵矾作指示剂。在返滴定法中采用两种标准溶液。

沉淀滴定法和其他滴定分析法一样,它的关键问题是正确测定计量点,使滴定终点与计量点尽可能地一致,以减少滴定误差。

一.基本原理

银量法一般是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测定卤素离子和拟卤素离子的。有时也用NaCl和NH4SCN滴定银离子。

(一)滴定曲线

计算基础:生成沉淀物质的浓度积常数K sp ;

例如以0.1000mol/lAgNO3滴定20.00ml,0.1000mol/lNaCl。

(Ksp AgCl=10-9.807=1.56×10-10)

计算一下[Ag+]在滴定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1.滴定开始前

此时为0.1000mol/l的NaCl溶液

则[Cl-]=0.1000mol/l pCl=1.00

2.滴定至化学计量点前

Ag+不足,Cl-过量,由于Cl-的同离子效应使得Ag+的转化率非常高,几乎完全反应。剩余的Ag+可忽略不计。此时只计算Cl-剩余的量即可。

[Cl-]= (C0V0-CAgV Ag)

(V0+V Ag)

[Ag+]=Ksp/[Cl-]

当滴入18.00ml时pCl=2.279 pAg=7.537

当滴入19.98ml时pCl=4.30 pAg=5.51

3.化学计量点

是AgCl的饱和水溶液

[Ag+] ×[Cl-] = Ksp [Ag+] = [Cl-]

pAg=pCl=Ksp/2=4.904

4.过量以后

由过量的Ag+来控制溶液的平衡。

[Ag+]= (CAgV Ag-C0V0)

(V Ag+V0)

V Ag=20.02ml时,[Ag+]=5.0×10-5

pAg=4.30 pCl=5.51

5.在化学计量点前后

在化学计量点前后,由于同离子效应较弱,故AgCl的离解不可忽略,此时的[Ag+]和[Cl-]应该如下计算:

设过量的[Ag+]=2.0×10-5mol/l

[Cl-]([Cl-]+2.0×10-5) =Ksp

[Cl-]=6.0×10-5pCl=5.20

[Ag+]=2.6×10-5 pAg=4.59

二.指示终点的方法

(一)莫尔法(K2CrO4)

(二)佛尔哈德法(NH4Fe(SO4)2)

(三)法扬斯法(吸附指示剂法)

(一)莫尔Mohr法-K2CrO4作指示剂

1、原理

在测定C1—时,

指示剂反应:

2 Ag++CrO42—=Ag2CrO4↓(砖红色)

滴定反应式为:

Ag++Cl—=AgCl↓(白色)

根据分步沉淀原理,由于AgCl的溶解度(1.3×10—5mol/L:)小于Ag2CrO4的溶解度(7.9×10—5 mol/L),所以在滴定过程中AgCl首先沉淀出来。当AgCl定量沉淀后,过量一滴AgNO3标准溶液(0.04ml),就与指示剂中K2CrO4的作用生成Ag2CrO4砖红色的沉淀,指示滴定终点到达。

2、滴定条件

(1)指示剂用量

指示剂CrO42-的用量必须合适。太大会使终点提前,而且

CrO42-本身的颜色也会影响终点的观察,若太小又会使终点滞

后,影响滴定的准确度。

实验表明,终点时CrO4-浓度约为5×10-3 mol/L比较合适。

实际滴定时,通常在反应液总体积为50-100ml的溶液中,加入5%铬酸钾指示剂约1-2ml,此时,重铬酸根浓度为(2.6-5.2)×10-3 mol/L。

但这样一来会需要过量的[Ag+]来生成沉淀。

(2)溶液的酸度

滴定应在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进行。在强酸性条件下会聚

合成重铬酸钾而降低CrO42-的浓度

2CrO42-+2H+=Cr2O72-+2H2O

使得滴定终点置后,引起误差。(重铬酸根不与银离子沉淀,重铬酸根的红颜色会影响对终点的观察)

碱性太强,则析出Ag2O沉淀:

2Ag++2OH—=2AgOH↓

Ag2O↓+H2O 失去定量基础。

在强碱性溶液中将发生此反应,产生黑色的Ag2O带来误差。

通常莫尔法要求溶液的pH值在

6.5~10.5之间

碱性强可用HNO3中和,酸性强可用NaHCO3,Na2B4O7中和。

滴定液中如果有铵盐存在,则易生成Ag(NH3) 2+;而使AgCl 和Ag2CrO4溶解。如果溶液中有氨存在时,必须用酸中和。当有铵盐存在时,如果溶液的碱性较强,也会增大NH3的浓度。实验证明,当c NH4+>0.05 mol·L-1时,溶液的pH以控制在pH=6.5-7.2。当c NH4+>0.15 mol·L-1时,则需先除去。

(3)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

先产生的AgC1沉淀容易吸附溶液中的C1-,使溶液中的Cl—浓度降低,以致终点提前而引入误差。因此,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如果测定Br—时,AgBr沉淀吸附Br—更为严重,所以滴定时更要剧烈摇动,否则会引入较大的误差。

(4)预先分离干扰离子

凡与Ag+能生成沉淀的阴离子如PO43-、AsO43-、SO32-、S2-、CO32-、C2O42-等;与CrO42-能生成沉淀的阳离子如Ba2+、Pb2+等,大量的有色离子Cu2+、Co2+、Ni2+等;以及在中性或微碱性溶液中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如Fe3+、A13+等,都干扰测定,应预先分离或掩蔽。

3、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以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Cl-、Br-和CN-的反应,而不适用于滴定I-和SCN-。因为AgI吸附I-和AgSCN吸附SCN-更为严重,所以莫尔法不适合于碘化物和硫氰酸盐的测定。

用莫尔法测定Ag+时,不能直接用NaCl标准溶液滴定,因为先生成大量的Ag2CrO4沉淀凝聚之后,再转化AgCl的反应进行极慢,使终点出现过迟。因此,如果用莫尔法测Ag+时,必须采用返滴定法,即先加一定体积过量的NaCl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Cl—。

(二)佛尔哈德(Volhard)法

FeNH4(SO4)2作指示剂

这种方法是在酸性溶液中以铁铵矾作指示剂,分为直滴定法和返滴定法。

1.直接滴定法(测Ag+)

(1)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以铁铵矾作指示剂,用KSCN或NH4SCN标准溶液滴

定含Ag+的溶液,其反应式如下:Ag++SCN—=AgSCN↓(白色)Ksp=1.0×10-12

①在测定Cl-时由于AgSCN的溶解度(1.0×10-6mol/L)小于AgCl 的溶解度(1.3×10-5 mol/L),因此,在计量点时,易引起转化反应:

AgCl+SCN—=AgSCN↓+Cl-

沉淀的转化进行得较慢,所以溶液出现红色后,随着不断地摇动溶液,红色又消失,这样就得不到准确的终点。要想得到持久的红色,就必须继续滴入NH4SCN标准溶液,直到Cl-与SCN-建立起一种平衡关系为止。这样,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振荡充分时尤其明显。

(三)法扬司法—吸附指示剂法

1、原理

这是一种利用吸附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的滴定方法。

所谓吸附指示剂,就是有些有机化合物吸附在沉淀表面上以

后,其结构发生改变,因而改变了颜色。

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斯法指示剂K2CrO4NH4Fe(SO4)2吸附指示剂标准溶液AgNO3NH4SCN AgNO3

反应原理Ag++X-=AgX↓

2Ag++CrO42-=Ag2CrO4

↓Ag++SCN-=AgSCN

Fe3++SCN-=FeSCN2+

Ag++X-=AgX↓

应用条件中性或弱碱性

pH6.5~10.5

受Ba2+,Pb2+,PO43-,

AsO32-等干扰强酸性pH0~1测

定Cl-和I-时的特殊

pH受吸附指示剂pKa的限制。

理选择指示剂。注意保护胶体。

应用范围Ag+,Cl-, Br-可以I-,

SCN-不行

Ag+ Cl- Br-,I-,SCN-Cl-Br-,I-

四大滴定总结

四大滴定总结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四大滴定总结 分析化学中的四大滴定即: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沉淀滴定。 一酸碱滴定 1原理 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之间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 基本反应为 H+ + OH- = H2O 也称中和法,是一种利用酸碱反应进行容量分析的方法 用酸作滴定剂可以测定碱,用碱作滴定剂可以测定酸,这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 分析方法。[2] 2滴定曲线 强酸强碱的滴定 强酸和强碱相互滴定的滴定反应为: NaOH与HCL的滴定曲线 以NaOH液(0.1000mol/L)滴定20.00ml HCl液(0.1000mol/L)为例

滴定开始前 pH=1.00 滴入NaOH液19.98ml时 pH=4.30 化学计量点时 pH=7.00 滴入NaOH液20.02ml时 pH=9.70 指示剂的选择 (1)根据滴定突跃选择指示剂。滴定曲线显示,滴定突跃(在计量点附近突变的pH值范围)范围很大,为4.30~9.70,凡是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都可以用来指示终点,所以酸性指示剂(甲基橙、甲基红)和碱性指示剂(酚酞)都可以用来指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终点。 (2)选择滴定液的浓度。浓度大,突跃范围宽,指示剂选择范围广;但是,浓度太大,称样量也要加大,所以一般使用0.1mol/L浓度的滴度液。 强碱滴定弱酸 滴定反应为: 以NaOH液(0.1000moL/L滴定20.00ml醋酸(HAc,0.1000mol/L) 用NaOH滴定HOAc的滴定曲线

四大滴定总结

四大滴定总结

四大滴定 项目酸碱滴 定 配位滴定氧化还原 滴定 沉淀 滴定 定义以质子 传递为 基础的 一类滴 定分析 法 以配位反应为基 础的一类滴定分 析法 以氧化还 原反应为 基础的一 类滴定分 析法 以沉 淀反 应为 基础 的一 类滴 定分 析法 适用物质酸碱金属离子多种物质Ag+ , CN-,S CN-及 卤素 等离 子 反应实质H+ +B? →HB M2++Y4+ →MY4+ 电子转移银量 法(直 接滴 定法

和间接滴定法) 理论基础1.质子 理 论, 共轭 酸碱 对: 只有 一个 质子 的转 移。 2.K a K b =K w (a ,b: 共轭 酸碱 对) 3.分布 系数 1.E DTA配体的 性质:定量关 系1:1(除 Zr,Mo),多数 稳定性好 (K MY ),反应速 度快,满足直 接滴定的条 件。 2.副反应及副反 应系数计算见 附表3:α= [x′] [ x ] ([ ]是平 衡浓度,[ x ‘]是各种存 在形式的x包 括[ x],所以值 应>=1) 1.条件 电极电 位φθ′ 2.条件 平衡常 数K’ 3.影响 速率因 素:反应 物浓度, 温度,催 化剂,诱 导作用 见附 表7

δ =【HA] c = [H +][H +]+K a (可与一元碱替换) 4. 质子条件:零水准法:大量存在,参与质子转移。 3. 条件稳定常数:K MY K MY ′ =[MY][M ′][Y ′] = K MY αMαY

(应用5)5.P H的计算(附表1) 指示剂作用原理酸碱式 结构随 着PH的 变化而 转化而 产生颜 色变 化。 游离态和配合态 随着金属离子的 浓度而转化 氧化态与 还原态因 浓度比变 化而转化 见附 表7 指示剂变色范围PH=PK HIn ±1 略φθ′ ± 0.059 n V 见附 表7 常甲基橙铬黑T (自身,特见附

四大滴定归纳总结

酸碱中和滴定 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2.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1)实质:H+ +OH-= H2O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比求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关键: ①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 ②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 ③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 (4)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二、中和滴定所用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 ①酸式滴定管用于盛装酸性、 中性或强氧化性溶液,不能盛装碱 性溶液或者氢氟酸(它们易腐蚀玻 璃)。 ②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碱性 溶液,不能盛装酸性和强氧化性溶 液(它们易腐蚀橡胶)。 三、试剂: 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指示剂的作用: ①标准液:已知准确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 ②待测液: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 ③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④指示剂的选择:变色要灵敏、明显,一般强酸滴定强碱用甲基橙,强碱滴定强酸用酚酞。 四、中和滴定的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为例) Ⅰ、准备: (1)滴定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4.00mL、23.38mL ①检验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 ②洗涤滴定管后要用标准液洗涤2~3次,并排除管尖嘴处的气泡 ③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上方2~3cm处

④将液面调节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 (2)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Ⅱ、滴定:(4)滴定 滴定管夹在夹子上,保持垂直 右手持锥形瓶颈部,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而不是前后振动 左手控制活塞(或玻璃球),注意不要把活塞顶出 Ⅲ、计算:每个样品滴定2~3次,取平均值求出结果。 Ⅳ、注意点: ①滴速:滴加速度先快后慢,后面可半滴,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同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直至溶液颜色变化,且30S 内颜色不复原,此时再读数。 ②终点判断:当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而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即为滴定终点。 五、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原理:滴定待测液的浓度时,消耗标准溶液多,则结果偏高;消耗标准溶液少,则结果偏低。从计算式分析,当酸与碱恰好中和时,有关系式:c (标)·V (标)·n (标)=c (待)·V (待)·n (待) (c 、V 、n 分别表示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酸或碱的元数)。故c (待)=) ()()()()(待待标标标n V n V c ???,由于 c (标)、n (标)、V (待)、n (待)均为定值,所以c (待)的大小取决于V (标)的大小,V (标)大,则c (待)大,V (标)小,则c (待)小。 六、中和滴定过程中的pH 变化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①酸碱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若用标准的强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强碱溶液,则反应开始时溶液的pH 很大,随着强酸的滴入,溶液的pH 逐渐减小;当二者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 为7;当酸过量一滴时,溶液立即变为酸性。若用强碱滴定强酸则恰恰相反。 ②根据滴定过程中的pH 变化及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只要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即可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 在实验室里选用的指示剂一般为酚酞,当用酸滴定碱时,恰好中和时颜色由红色刚好褪去;当用碱滴定酸时,恰好中和时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一般不选择石蕊试剂,因为石蕊变色范围太宽,且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所以一般不用石蕊作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常用指示剂:酚酞、甲基橙 强酸滴定强碱:甲基橙——黄色-橙色 强碱滴定强酸: 酚酞———无色-粉红

四大滴定总结

四大滴定总结 分析化学中的四大滴定即: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沉淀滴定。 一酸碱滴定 1原理 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之间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 基本反应为 H+ + OH- = H2O 也称中和法,是一种利用酸碱反应进行容量分析的方法 用酸作滴定剂可以测定碱,用碱作滴定剂可以测定酸,这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分析方法。[2] 2滴定曲线

强碱滴定弱酸 滴定反应为: 以NaOH液(0.1000moL/L滴定20.00ml醋酸(HAc,0.1000mol/L) 用NaOH滴定HOAc的滴定曲线 为例,滴定曲线如下图: 滴定开始前 pH=2.88 滴入NaOH 液19.98ml时 pH=7.75 化学计量点时 pH=8.73 滴入NaOH液20.02ml时 pH=9.70 指示剂的选择 (1)只能选择碱性指示剂(酚酞或百里酚酞等),不能选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甲基橙、甲基红等)。因为突跃范围较小,pH值在7.75~9.70之间;计量点在碱性区。 (2)弱酸被准确滴定的判决是C·Ka>10-8。因为Ka愈大,突跃范围愈大。而Ka<10-8时,已没有明显突跃,无法用指示剂来确定终点;另外,酸的浓度愈大,突跃范围也愈大。 3酸碱指示剂 用于酸碱滴定的指示剂,称为酸碱指示剂。是一类结构较复杂的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它们在溶液中能部分电离成指示剂的离子和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并且由于结构上的变化,它们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颜色,因而在pH不同的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 常用类型 指示剂名称范围酸色中性色碱色 甲基橙 3.1-4.4 红橙黄 甲基红4.4-6.2 红橙黄 溴百里酚蓝 6.0-7.6 黄绿蓝 酚酞 8.2-10.0 无色浅红红 紫色石蕊 5.0-8.0 红紫蓝 4影响滴定结果的因素 ⑴读数:滴定前俯视或滴定后仰视(偏大)滴定前仰视或滴定后俯视(偏小) ⑵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偏大);未用待测溶液润洗滴定管(偏小) 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偏大)

四大滴定总结

四大滴定总结 酸碱滴定法 第一节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一、酸碱质子理论:酸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碱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既可以是酸,又可以是碱,这类物质称为两性物质。 实质上是发生在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转移反应,由两个酸碱半反应组成。 二、酸碱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 (一)分布系数:溶液中某型体的平衡浓度在溶质总浓度所占的比例,以δi 表示 []c i i = δ 式中:i 为某种型体 (二)弱酸(弱碱)各型体的分布系 一元弱酸 二元弱酸 (二)酸度对弱酸(碱)各型体分布的影响 弱酸(弱碱)各型体的分布系数与溶液的酸度和酸碱的离解常数有关,而与分析浓度无关。 (三)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处理方法 1、质量平衡(物料平衡):在一个化学平衡体系中,某一组分的分析浓度等于该组分各种 存在型体的平衡浓度之和,称为质量平衡 C mol/L Na 2CO 3溶液的质量平衡式 2、电荷平衡:在一个化学平衡体系中,正离子电荷的总和与负离子电荷的总和相等,称为 电荷平衡 C mol/L Na 2CO 3 水溶液的电荷平衡式: 3、质子平衡:酸碱反应达平衡时,酸失去的质子数等于碱得到的质子数,称为质子平衡 质子参考水准:能参与质子交换的组分的初始形态以及溶剂水。 例:写出Na(NH4)H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得质子产物 参考水准 失质子产物 NH 4+ —→ NH 3 HPO 42- —→ PO 43- H 3 O + (H + ) ←— H 2 O —→ OH - -三、酸碱溶液中pH 的计算 (1)当Ca a K ≥20w K ,同时Ca/a K ≥500时,最简式: 24 H PO - [][]A HA C +=[][][]a HA K H H C HA +==++ δ[][]a a A K H K C A +==+δ1=+A HA δδ[][][]HA A H Ka -?= +[][][] A HA A H C ++=2[] [][][] 2 11222 2a a a A H K K K H H H C A H ++==+++ δ[] [][][] 2 1112a a a a HA K K K H H K H C HA ++= =+++--δ[] [][] 21121222a a a a a A K K K H H K K C A ++==++--δ[][][][] C CO HCO CO H C Na =++=- -+233322和[][][][][] - --++++=+23 32CO HCO OH H Na H 2PO 4- ←— H 3PO 4 ←— +H + +H + +2H + -H + -H + -H + [][ ] [][][][] -- -+ ++=++OH PO NH PO H PO H H 343434 22[]a a K c H = +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

一、酸碱滴定 原 理 酸碱滴定法就是以酸、碱之间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 基本反应H++ OH- = H 2 O 滴定曲线与直接滴定的条件 强碱滴定强酸强碱滴定弱酸强酸滴定弱碱 cK a≥10-8 cK b≥10-8多元酸的滴定混合酸的滴定多元碱的滴定 c o K a1 ≥10-9 K a1 /K a2 >104 两种弱酸混合: C HA K HA ≥10-9 c HA K HA /c HB K HB >104 c o K b1 ≥10-9 K b1 /K b2 >104 指 示 剂 酚酞、甲基橙酚酞、百里酚蓝甲基红、溴甲酚绿 指 示 指示剂在不同pH下颜色不同

剂原理 影响滴定突跃范围因素1、Ka:Ka越小,滴定突跃范围越小,甚至不会出现滴定突跃,Ka影响的就是滴定曲线的前半部分 2、滴定剂浓度:浓度越小,滴定突跃范围范围越小 标准溶液酸标准溶液碱标准溶液HCl NaOH 基 准 物 质 无水碳酸钠、硼酸邻苯二甲酸氢钾、苯甲酸 应 用 硼酸的测定、铵盐的测定、克氏定发、酸酐与醇类的测定等 酸 碱 溶 液 p H 计 算 一元弱酸两性物质 二元弱酸缓冲物质

二、配位滴定 原理配位滴定就是以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基本 反应 M+Y=MY 配合 物的 稳定 常数 酸效应αY(H) 干扰离子效应αY(N) 溶液酸度越大,αY(H)越大,表示酸效应引起的 副反应越严重。 αY(H)=1+β1[H+] +β2[H+] 2+β3[H+] 3+β 4[H+] ?+β? [H+] ? [Y]越小,αY(N)越大,表示干扰离子 效应引起的副反应越严重。 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αM(OH)、αM(L)及总副 反应αM Y的总副反应αY 条件稳定常数K’MY αM越小,αY越小,K’MY越小,配合物稳定性越 大 滴定 条件 准确直接滴定的条件 K’MY≥10-6 分别滴定的条件 K’MY≥10-6,△lgK≥5 配位1、无机配位剂2、有机配位剂:EDTA、CyDTA、EGTA、EDTP等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

,、酸碱滴定 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之间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 基本反应H++ OH = H 2O 强酸滴定弱碱 滴疋曲线与直接滴疋的条件 指示剂指示剂原理影响滴疋突跃 强碱滴定强酸强碱滴定弱酸 CK a> IO" mi? cK b》10-8多元酸的滴定混合酸的滴定多元碱的滴定 C o?》10-9 Kd/K a2>104 酚酞、甲基橙 指示剂在不同pH下颜色不同 两种弱酸混合: C H A K HA A 10 9 4 C HA K H A/C HB K HE>10 酚酞、百里酚蓝 1.Ka:Ka越小,滴定突跃范围越小,甚至不会出现滴定突跃, 前半 部分 2?滴定剂浓度:浓度越小,滴定突跃范围范围越小 ■9 C o K)i> 109 心/心 2>104 甲基红、溴甲酚绿 Ka影响的是滴定曲线的

1?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K' M一定时,CM越大,△ pM '越大 2? 条件稳定常数的影响:CM —定时,K' M越大,△ pM越大 3?酸度的影响:二pH越氧化还原越大定K' M越小,△ pM越小 4.其他辅助配位剂的影三、氧L越大还原滴転大,K' M越小,△ pM '越小 常用掩 蔽方法 配位掩蔽法沉淀掩蔽法氧化还原隐蔽法解蔽法 应用测定石灰 石中CaO MgO的含 量测定Ga2+、Mg2+Bi3+、Zr4+、Th4+的 滴定 测定Cu2+> Zn2+、Pb2+ 解蔽齐 U 三乙醇胺NaOH抗坏血酸掩敝剂:KCN 解敝剂:甲醛 影响滴定突跃范围因素 EDT J UNT人百好JR m ft-s 甲嵐口忖时的謹建畸线 EDTAj■人冃舒■:3-4 不ra i a?p KW^曲经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

,、酸碱滴定 原 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之间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 理 基 H + + OH - = H 2O 本 指 指示剂在不同pH 下颜色不同 1.Ka : Ka 越小,滴定突跃范围越小,甚至不会出现滴定突跃, 前半部分 2?滴定剂浓度:浓度越小,滴定突跃范围范围越小 滴 疋 曲 线 与 直 接 滴 疋 的 条 件 _9 C o K ai 》10 &/K a2>104 酚酞、甲基橙 混合酸的滴定 两种弱酸混合: _9 C H AK HA 》10 4 C HA K/C HB K HE >10 酚酞、百里酚蓝 强酸滴定弱碱 cK b >10_8 多元碱的滴定 _9 c °K )i 》10 心/心 2 >104 甲基红、溴甲酚绿 影 响 滴 疋 突 跃 Ka 影响的是滴定曲线的

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a M (OH )、a M ( L )及 总副反应a M ' [FT '[Fj 条件稳定常数K ' MY a M 越小,a Y 越小,K ' M 越小,配合物稳定 性越大 原理 基本 反应 配合 物的 稳定 常数 1、配位滴定 配位滴定是以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M+Y=MY 酸效应a Y ( H ) 溶液酸度越大,a Y ( H )越大,表示酸效应引 起的副反应越严重。 a Y ( H ) =1+3 1[H+] + 3 2[H+] 2+ 3 3[H+] 3+3 4[H+]合 3 ? [H+] ? 干扰离子效应a Y (N ) [Y]越小,a Y ( N )越大,表示干扰 离 子效应引起的副反应越严重。 it : |V"| ------------- RUTA 片 鹭 *H 鼻与工住■韵*牛配事■庫出舶 |¥| 鼻轟聽傾底曲常“时导■卓庖 lAJ| + [ -W]+-屮笨」+ [订]+1 .iti 卜 TAM 」I [V] .1“ I.) + / 4 j 1 [M [Fl [f/r m [Afin 由 Er ” = LEJ 1巧 Iff _ _ 滴定 条件 配位 剂 指示 剂 指示 剂原 理 准确直接滴定的条件 K IMY > 10-6 分别滴定的条件 K'MY 》10- 也 IgK 》5 1.无机配位剂 2?有机配位剂:EDTA CyDTA EGTA EDTP 等 铬黑T 、二甲酚橙、钙指示剂、 PAN 等 指示剂游离态与配合态颜色不同 Y 的总副反应a Y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

,、酸碱滴定 基本反应 滴疋曲线与直接滴疋的条件 指示剂指示剂原理影响滴疋突跃 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之间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 H++ OH = H 20 强碱滴定强酸强碱滴定弱酸 CK a≥IO" Bi? JenMftUOOk I LI^n 巾^忖NfawI 帙 强酸滴定弱碱 CK b ≥1O- 8 多元酸的滴定混合酸的滴定多元碱的滴定 ∣W5-w nα?ι?≡m?L!,j?iι ? CdlLiII C o Kd ≥ 10-9 K√K a2>104 酚酞、甲基橙 指示剂在不同PH下颜色不同 两种弱酸混合: C HA KH A≥10 9 4 C HA K H A/C HB K HE>10 酚酞、百里酚蓝 1.Ka: Ka越小,滴定突跃范围越小,甚至不会出现滴定突跃, 前半部 分 2?滴定剂浓度:浓度越小,滴定突跃范围范围越小 C o K bi≥IO9 K√K b2>104 甲基红、溴甲酚绿 Ka影响的是滴定曲线的

1?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K' M一定时,CM越大,Δ PM '越大 2?条件稳定常数的影响:CM —定时,K' M越大,Δ PM越大 3?酸度的影响:二PH越氧化还原越大定K' M越小,ΔPM越小 4.其他辅助配位剂的影三、氧L越大还原滴c L?大,K' M越小,ΔPM '越小 常用掩 蔽方法 配位掩蔽法沉淀掩蔽法氧化还原隐蔽法解蔽法 应用测定石灰 石中Cao MgQ的含 量 测定Ga2+、Mg2+Bi3+、Zr4+、Th4+的 滴定 测定Cu2+? Zn2+、Pb2+ 解蔽齐 U 三乙醇胺NaQH抗坏血酸掩敝剂:KCN 解敝剂:甲醛影响 滴定 突跃 范围 因素 EDTJUNr人百好鼻: ≡ a-5 甲嵐时的謹建畸ft EDTAj■人冃舒Mt C?> ∣? 3-4 不ra I a K P l?W? 曲经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

,、酸碱滴定 原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之间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理 基H + OH = H 20 本 强碱滴定强酸强碱滴定弱酸强酸滴定弱碱 两种弱酸混合: C H A K HA A 10 9 4 C HA K H A/C HB K HE>10 1.Ka:Ka越小,滴定突跃范围越小,甚至不会出现滴定突跃, 前半部分 2?滴定剂浓度:浓度越小,滴定突跃范围范围越小 滴 疋 曲 线 与 直 接 滴 疋 的 条 件 多元酸的滴定 ■ ■ Si- CK a> IO"cK b >10'8 混合酸的滴定多元碱的滴定 指 示 剂 指 示 剂 原 理 酚酞、甲基橙酚酞、百里酚蓝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在不同pH下颜色不同 C o K s i> 10-9 K al/K a2>104 ■9 C o K,i> 109 心/心 影 响 滴 疋 突 跃 Ka影响的是滴定曲线的

1?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K' M一定时,CM越大,△ pM '越大 2?条件稳定常数的影响: CM —定时,K' M越大,△ pM越大 3?酸度的影响:二pH越氧化还原越大定K' M越小,△ pM越小 4.其他辅助配位剂的影三、氧L越大还原滴転大,K' M越小,△ pM '越小 常用掩 蔽方法 配位掩蔽法沉淀掩蔽法氧化还原隐蔽法解蔽法 应用测定石灰 石中CaO MgO的含 量测定Ga2+、Mg2+Bi3+、Zr4+、Th4+的 滴定 测定Cu2+> Zn2+、Pb2+ 解蔽齐U 三乙醇胺NaOH抗坏血酸掩敝剂:KCN 解敝剂:甲醛 影响滴定突跃范围因素

原理 基本反应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溶液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 方法。 Ox+ ne-=Red 条件电 极电位 4- 0.059 , -— 离子强度副反应 0.059 条件对电极电位的影响一般忽略离子强 度的影响,一般 用浓度代替活度 况谴反直来配{i民恵況垃皮应虹牝态生成混淀 述感禹生咸沆淀归T 配住反应氛化态生嚴的配住反应更穗定列还原态 生嚴的配位反应丸诜主 酸度 酸度变化直接影 响电对的电极电 位 条件平衡常数条件平衡常数K、 = 集一抵化还原反竝,U为定便*两电时的条幷电住之差愈 尢,R愈尢,反座逍行的越完全. 滴定反应条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滴定曲线与终点的测疋 > 0.35 ?0.40V 1.反应物浓度2?温度3?催化剂4.诱导作用 化学计量点前化学计量点时化学计量点后 指示剂预处理 氧化还原指示剂、自身指示剂、专属指示剂 预氧化、预还原,除去有机物:干法灰化。湿法灰化 应用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碘量法 过氧化氢测定,钙、铁、有机物的测定,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测疋铁的测定,水样中化学 需氧量的测定 硫化钠总还原 能力的测定, 硫酸铜中铜的 测定,漂白粉 中有效氯的测 定,费休法测 定微量水分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硫 酸铈法,溴酸钾法、亚 砷酸钠-亚硝酸钠法 四、沉淀滴定 原理利用沉淀反应,可以定量测定试样中某些组分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四大滴定总结终审稿)

四大滴定总结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四大滴定总结 分析化学中的四大滴定即: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沉淀滴定。一酸碱滴定 1原理 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之间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 基本反应为 H+ + OH- = H2O 也称中和法,是一种利用酸碱反应进行容量分析的方法 用酸作滴定剂可以测定碱,用碱作滴定剂可以测定酸,这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分析方法。[2] 2滴定曲线 强酸强碱的滴定 强酸和强碱相互滴定的滴定反应为: NaOH与HCL的滴定曲线

以NaOH液(L)滴定 HCl液(L)为例 滴定开始前 pH= 滴入NaOH液时 pH= 化学计量点时 pH= 滴入NaOH液时 pH= 指示剂的选择 (1)根据滴定突跃选择指示剂。滴定曲线显示,滴定突跃(在计量点附近突变的pH值范围)范围很大,为~,凡是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都可以用来指示终点,所以酸性指示剂(甲基橙、甲基红)和碱性指示剂(酚酞)都可以用来指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终点。 (2)选择滴定液的浓度。浓度大,突跃范围宽,指示剂选择范围广;但是,浓度太大,称样量也要加大,所以一般使用L浓度的滴度液。 强碱滴定弱酸 滴定反应为: 以NaOH液(L滴定醋酸(HAc,L)

用NaOH滴定HOAc的滴定曲线 为例,滴定曲线如下图: 滴定开始前 pH= 滴入NaOH 液时 pH= 化学计量点时 pH= 滴入NaOH液时 pH= 指示剂的选择 (1)只能选择碱性指示剂(酚酞或百里酚酞等),不能选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甲基橙、甲基红等)。因为突跃范围较小,pH值在~之间;计量点在碱性区。 (2)弱酸被准确滴定的判决是C·Ka>10-8。因为Ka愈大,突跃范围愈大。而Ka<10-8时,已没有明显突跃,无法用指示剂来确定终点;另外,酸的浓度愈大,突跃范围也愈大。 3酸碱指示剂 用于酸碱滴定的指示剂,称为酸碱指示剂。是一类结构较复杂的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它们在溶液中能部分电离成指示剂的离子和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并且由于结构上的变化,它们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颜色,因而在pH不同的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 常用类型 指示剂名称范围酸色中性色碱色 甲基橙红橙黄 甲基红红橙黄

四大滴定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四大滴定法的异同点总结 滴定类型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理论酸碱质子理 M+Y=MY 基础论H++B-=HB 利用两个共 轭酸碱对发 反应生酸碱半反 实质应根据pH的 变化来滴定, 找到终点Ox+ne﹣=RedAg++X﹣=AgX利用氧化物质和还 利用不同金属与利用不用的难溶原物质这之间的氧 EDTA之间的配位物的溶度积不化还原反应,实质 能力不同和配体同,及沉淀和转是条件点击电位的 的取代化 变化 莫尔法:中性或弱酸性佛尔哈德法:HNO3介质,选择性好。 法扬司法:吸附能力适当的指示剂,以及合适溶液生物酸度 1.盐效应及同离子效应 2.酸效应 3.络合效应一元弱酸

Cka≥10-8 反应 多元弱酸 条件 Cka1≥10-9 Cka2≥10-9 不 同 点两点对的电位差大lg(cK’ MY)≥6 于0.4V并且反应 即条件稳定常数 的进行程度达 K’ MY≥8 99.9% 影响 滴定 突跃 范围

因素影响的主要1.条件稳定常因素是浓度:数:浓度c一 浓度越大,滴定时,K’ MY越 定突跃范围大,滴定突跃 越小,酸碱浓范围越大 度变化10倍,2.pH:pH越小,突跃变化2个滴定突跃范 单位围越小,反之 越大1.反应物浓度 2.温度温度每升 高10℃,反应 速率v增大2~3 倍 3.催化剂 4.诱导作用 甲基橙 指示 酚酞 剂选 甲基红

择 百里酚酞等。 指示指示剂酸式 剂原结构与碱式 理结构颜色不氧还指示剂(二苯胺磺酸钠),自身指 示剂(高锰酸钾法 铬黑T 中的高锰酸钾),特 二甲酚橙 殊指示剂(碘量法 磺基水杨酸 中的淀粉)和外指 PAN等。 示剂。不同的指示 剂指示终点的方法 不同 指示剂游离态与 配合态的的颜色 不同1.莫尔法铬酸钾 2.佛尔哈德法铁铵矾

四大滴定的比较与总结

四大滴定的比较与总结 一:反应原理及滴定曲线 酸碱滴定: 滴定曲线:溶液pH 随滴定分数(a)变化的曲线 指示剂选择: pHep 与pHsp 尽可能接近,以减小滴定误差 一、强碱强酸滴定 (一)强碱滴定强酸 NaOH (0.1000mol/L )→HCL (0.1000mol/L, 20.00mL ) 1.滴定过程中pH 值的变化 (1)Vb = 0: (2)Vb < V a : 加入NaOH 18.00mL ( 3)Vb = 19.80mL (4)Vb < V a : SP 前0.1% 时 ,加入NaOH 19.98mL (5)Vb = V a (SP ): (6)Vb > V a :SP 后0.1%, 加入NaOH 20.02mL L mol C H a /1000.0][==+ 0.1=pH 3 20.0018.000.1 5.26310/20.0018.00a b a a b V V H C m ol L V V +---??=?=?=???++2.28pH = 3.27 pH =[]L mol C V V V V H a b a b a /10 0.51.098 .1900.2098.1900.205 -+ ?=?+-= ?+-=3.4=pH [][]H OH K mol L w + - -== =10 7 /0 .7=pH 5 20.0220.000.1 5.010/20.0020.02b a b a b V V OH C mol L V V ----??=?=?=???++3 .4=pOH 7.9=?pH

(7)Vb = 40.00mL NaOH 加入量ml PH 范围 △ PH 0.00→19.80 1--3.3 2.3 19.80 →19.98 3.3 --4.3 1 19.98 →20.02 4.3--9.7 5.4 ↓ 0.04 ml △ PH=5.4 2.滴定曲线的形状 40.0020.000.140.0020.02 b a b a b V V O H C V V - --??=?=?? ?++1.48pOH =12.52 pH ?=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

一、酸碱滴定 原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之间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 法。理 基本反应 ++ OH- = H H 2O 强碱滴定强酸强碱滴定弱酸强酸滴定弱碱 滴定曲线与 直接 -8 cK b -8 ≥10 ≥10 cK a 多元酸的滴定混合酸的滴定多元碱的滴定滴定 的 条 件 两种弱酸混合: -9 c o K a1≥10 -9 C HA K HA≥10 -9 c o K b1≥10 4 K a1/K a2>10 4 c HA K HA/c HB K HB>10 4 K b1/K b2>10 指酚酞、甲基橙酚酞、百里酚蓝 甲基红、溴甲酚绿 示 剂 指指示剂在不同 p H 下颜色不同 示 剂 原 理 影 1.Ka:Ka 越小,滴定突跃范围越小,甚至不会出现滴定突跃,Ka 影响的是滴定曲线的响前半部分 滴 2.滴定剂浓度:浓度越小,滴定突跃范围范围越小 定 突 跃

范 围 因 素 标酸标准溶液碱标准溶液 准HCl NaOH 溶 液 基无水碳酸钠、硼酸邻苯二甲酸氢钾、苯甲酸准 物 质 应硼酸的测定、铵盐的测定、克氏定发、酸酐和醇类的测定等 用 酸 一元弱酸两性物质 碱 溶 液 p H 计 算 二元弱酸缓冲物质

二、配位滴定 原理配位滴定是以络合反应( 形成配合物) 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 法 。 基本M+Y=MY 反应 酸效应αY(H)干扰离子效应αY(N)溶液酸度越大,αY(H)越大,表示酸效应引 [Y]越小,αY(N)越大,表示干扰起的副反应越严重。离子效应引起的副反应越严重 。 配合αY(H)=1+β1[H+]+β2[H+]2+β3[H+] 3+β 物的 4[H+] ?+β? [H+] ? 稳定 常数 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αM(OH)、αM(L)及Y 的总副反应αY 总副反应αM 条件稳定常数K’MY αM 越小,αY越小,K’MY越小,配合物稳定 性越大 滴定准确直接滴定的条件分别滴定的条件 条件-6 K’M Y≥10 K’M Y≥10-6,△lgK≥ 5 -6,△lgK≥ 5 配位 1.无机配位剂 2.有机配位剂:E DTA、CyDTA、EGTA、EDTP等剂 指示铬黑 T、二甲酚橙、钙指示剂、PAN等 剂 指示指示剂游离态与配合态颜色不 同 剂原 理

最新四大滴定归纳总结

酸碱中和滴定 一、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 法。 2.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1) 实质:H + +0H 一 = H 2O (2) 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 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比求 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 关键: ① 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 ② 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 ③ 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 (4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二、 中和滴定所用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 三、 试剂: 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指示剂的作用: ① 标准液:已知准确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 ② 待测液: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 ③ 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④ 指示剂的选择:变色要灵敏、明显,一般强酸滴定强碱用甲基橙, 强碱滴定强酸用酚酞。 四、 中和滴定的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 NaOH 为例) I 、准备: (1 )滴定管: -----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 24.00mL 、23.38mL ① 检验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 ② 洗涤滴定管后要用标准液洗涤 2~3次,并排除管尖嘴处的气泡 ③ 注入标准液至 “0刻度上方2~3cm 处 ① 酸式滴定管用于盛装酸性、 中性或强氧化性溶液,不能盛装碱 性溶液或者氢氟酸(它们易腐蚀玻 璃)。 ② 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碱性 溶液,不能盛装酸性和强氧化性溶 液(它们易腐蚀橡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