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滋病”的课题:拉开攻破的序幕

“阴滋病”的课题:拉开攻破的序幕
“阴滋病”的课题:拉开攻破的序幕

“阴滋病”的课题:拉开攻破的序幕

“阴滋病”应该重新命名:

“阴滋病”以现在的状况,暂且不要纠结于这是什么病原体,此病只是与“ HIV”的部分症状相似,跟“HIV”没有丝毫关系,也不类属反转录病毒,两者不会有共性的关联。

为何命名为“阴滋病”?因为此病的某些症状,与“HIV”感染的症状有部分相似之处,而又一直检查不出致病源,自从发现有这个病开始,患者们不断的讨论着与世纪瘟疫“艾滋病”的关联性,不断的蜂拥着往一个方向去作检验,虽然,所有的“HIV”检查都是阴性,但也阻止不了这样的“一股热情”,患者的诉求、媒体的报道,都离不开一个“滋”字,久而久之,导致了在未查出病原体之前,主导思想已经偏向一方,得出一个“阴性艾滋病”这样的名称,并造成了各种各样的说法,病程时间长的患者,随着身体症状的变化,逐渐会感到此病与“HIV”有很多区别之处,但新的患者由于身体的症状反应,继续延续着往“滋”的路子去检验、寻因、讨论,如此的往来复返,必然造成了一种乱象。

大家都知道,“HIV”是一种公认的不治之症,对于感染了“HIV”的患者来说,生命的终结已经有了时间表,假如在没有真正检查出病原体之前,就把所谓的“阴滋病”常常与“谈滋色变”的世纪绝症联系在一起,可想而知,除了“未知病原体”造成身体不适之外,更增加了一层人为思想造成的乱局。

从无数的经验分析,此病和“艾滋病”没有一点关联,大家经常讨论着的话题:病毒、细菌、真菌、分支杆菌之类的,也先不要加入太多的推测,或者,“未知病原体”是另外一种致病源,某些检验出来的细菌、病毒之类都只是条件致病、继发性的,所以,在未有确定检测出什么病原体,没有官方公布的检验结果前,称之为“未知病原体感染”会较为合适。

尽管现在的状况,大家已经把“阴滋病”说习惯了,但思想上要有明确的认识,应该从根本上把两者区分开来,否则,内心的纠结会越陷越深,更加会因为情志所伤而加重“未知病原体”对身体的影响。两种不一样的病原体,辩证和治疗法则也有很大区别。

“阴滋病”并不直接攻击免疫系统:

从研究的结果显示,“阴滋病”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并不是常常处于主动的状况,两者都介乎于进攻、戒备、防卫的状态;“阴滋病”并不是有目标性地直接攻击免疫细胞,众所周知,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像一支精密的卫队,时刻保护着身体不被外邪侵入,有识别和清除入侵“致病微生物”的功能,当身体受到不应有的致病源等因素影响,就会识别、集结和出击对付外邪,此时,需要调动免疫细胞与外邪抗衡、战斗;一般情况下,其结果只有两个,一是直接击败外邪,二是不敌外邪,要借助药物把致病源消灭,并且,免疫系统会把入侵的致病微生物记录下来,如果人体再次受到同样致病微生物的入侵,就会准确、迅速的作出反应,当然,免疫系统还有其它的一些功能和作用。

但对于“阴滋病”而言,免疫系统似乎失去了应有的全部作用,在受到病原体侵入的时候,无论表证的卫气拒邪,或是“病原体”进一步侵害身体的正邪对抗,免疫系统每每都会做出反应,但是很明显,免疫系统并不具备能够直接消灭“阴滋病”的能力,也没有可以把其消灭的特异性药物和治疗手段,自然,真正的本病就不能得以解决。

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此,中医认为,身体的阳气守内发外而顾护全身,当每次感受到病邪伺机从表向里作崇进犯的时候,阳气被逼出击应对,免疫细胞会集结抗邪,但免疫细胞的集结是有限度的,当不能击败外邪时,只能让出部分阵地,回守于内;屡屡如此,就会经常被调用,过用必然损耗,同时,免疫细胞源于体内的阳气,每次的免疫细胞集结,实际上是在加快消耗体内阳气,如此反复作用下,正邪之间的力量也会逐渐倾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体质非正常下降的状况,这样,就造成了免疫系统的检测结果波动。

由于各人机体状况不同,体内正邪两者的强弱也有区别,体内阳气的消耗也会因人而异,所以,不同个体的免疫功能检验指标,会有不同结果,有些患者,很长时间的检测指标都没有下降到临界点,只是偶尔也会出现免疫缺陷危机,不同时期的免疫检验,也会有较大的波动,由此可见,“阴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是可以逆转的。

“HIV”感染就绝然不是这种状况,“HIV”是一种直接攻击免疫细胞的病毒,对免疫细胞有一个嵌入式的整合过程,“HIV”可以“劫持”和改变人体免疫细胞的某些结构、使其失去作用,直接

侵犯和损害免疫系统,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导致免疫缺陷。

假如“阴滋病”也是以类似方式攻击免疫细胞,那么,机体无论强弱,免疫系统都会无一幸免的,受到不可修复的逐步损伤,检测的结果都会是免疫指标的不断下降。

两者相比之下,一种是免疫细胞不断被调用造成免疫功能下降,一种是免疫细胞被直接损伤而逐渐缺失,由此可见,两种“病原体”对身体免疫的作用是不同的致病概念,用中医的理论解释,这种状况理解为“逼阳外泄”,一方面是“阴滋病”不断的侵害机体,另一方面是体内阳气被逼激发出抗邪的信号,整体而言,这是由于机体功能的因素,正邪两股力量在体内经常对抗,形成了身体有形的感受,同时也造成了阳气逐渐减弱,免疫力自然就会出现间竭性下降,在“未知病原体”没被彻底清除出体内之时,这种状况都会一直存在。

从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阴滋病”并不是直接攻击免疫细胞,而是不断消耗体内阳气,用一种“拖、耗”的方式,造成身体整体机能加快耗损。

所以说:“阴滋病”并不是直接攻击免疫系统

“阴滋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原体”?

确实,有这么一种“未知病原体”的存在;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暂时检验不出结果,并不能说就没有此病,中、西医是两套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在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判断的结果不一样,也是不奇怪的事,同时,人体的构造是复杂的、疾病的种类也是复杂的,如果单凭没有检查出病原体,而不考虑综合状况,就确定是精神因素造成,这是不客观和不够谨慎的,如果,单是精神因素造成患者身体这样的感受,无论怎么说都不会站得住脚;其反应出来如此的症状,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折磨和痛苦,可以看看以下的患者反馈和描述:

以上是某个患者身体症状的反应,以天的症状表述为单位,类似的身体症状反馈积累了过千份,花费很多精力去研究,从分析的结果证明,病原体可以囊括全身,可在体内无处不到,并且会形成局部病灶和内损,造成了机体的上下为病、前后为病、左右为病、表里为病,涉及人体十二经络系统,累及五脏六腑,这些全身性的症状,经络病和脏腑病同时存在,有表邪、里邪、伏邪、标病、本病之分,造成了非常复杂的状况,有影响机体气机不畅的、有经络堵塞、运化不力造成的证候,有病原体直接造成了身体的内损,有病邪层层深入造成的病灶和证候的变化,这些都足以影响到脏腑功能的正常生理活动,如果只用症状去讨论,就没法开展治疗,但如果不把如此众多的症状辨别清楚,也不是中医辩证施治的治疗之道;“病有标本,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所以在治

疗的考虑上,首先要辨别清楚致病的根源,分清症状、部位的证候和属性,标病、本病何在,辨清机体的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病邪深浅尺度等等。

有人说:“阴滋病”有一定的智能程度,也不为过,这可以从“未知病原体”的特点而论述:

1、不受免疫系统的攻击而被消灭、不强烈的表现出来

2、侵入身体后并不直接攻击某一脏腑实质

3、有很好的免疫应答适应性,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可根据体质的衰盛而进退

4、难于被现有的所有检验手段发现???

5、可以存在于体内任何部位,但不反应出典型病况,并可造成任何部位的局部病灶

以上的这些特点并不能反映全部,但每一点延续下去,都是造成了其复杂、隐匿、特殊的根源,无一不是避过了现在医学上对感染性疾病的理解,这也体现其阴险之处。

“阴滋病”,以其所特有的隐蔽性、复杂性和特殊性,造成了各种各样中医证候的疾病,在当今医学常规的诊治方法下(包括中、西医),当病原体侵入身体的时候,基本都能避过了初始的治疗手段,由此形成一个漫长的慢性发展疾病。

“阴滋病”是如何逐步造成身体的损伤?

“阴滋病”:是“一种病原体”可以演变出数十种证候的致病源,在初始侵入机体时,当属于“湿温病”范畴,随着伏邪的形成,应着六淫邪气,造成了各种的温病、湿病证候和其他病症,春天应于风邪,会造成春温、风温病,夏天应于暑邪,造成暑热伏邪、暑温病甚至火温病,冬天应于寒邪,会现寒湿证,体质日虚必变成虚寒证,还有因“病原体”在体内的作用而造成的其他病症,这些都有本病标病夹杂在内,标病会因六邪之变而减,因证候之辩治而退,但本病未除,每当六邪变化之时,标病就会合着本病而令伏邪加深,病情就会加重,机体抵受病邪的能力会逐渐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身体就陷入恶性循环而令病情逐渐加重。

从最初感染的一、两个感染体,这个时候,健康机体突然被外邪侵入,身体除了出现卫气抗邪(免疫应答)、诸如感冒、发烧等表证之外,“阴滋病”不会造成身体的任何实质损伤,当复制到一定数量后,有了生存空间,会慢慢形成包囊体(症状中的结节),然后在身体内寻找最适合生存的部位,造成有形的伏邪和病灶,吸取生存所需的养分,每天在消耗着健康的身体机能,不会随时主动与阳气正面搏击,所以,患者会感到症状时轻时重,随着正邪两者的差距发生变化,复制能力也会加强,再往下一个部位寻找生存空间,一旦有适合固定生存的部位,就会再造成伏邪,长此以往,身体就好像一个战场,机体组织被一小块一小块的被占据,形成很多结节和伏邪,出现全身不适的症状,也没有固定的规律性。

1、当病原体侵入健康机体的开始阶段,机体的免疫应答(卫气拒邪)无一例外会比较强烈,根据各人体质、感染部位、感染方式的不同,会出现各种不同反应,感冒、发热、咳嗽、四肢酸软、疲倦、腹痛腹泻等等症状,此类都是初始的表证症状(卫气拒邪阶段的正邪相搏),此时,看似很普通的疾病,就诊时按照症状用药,发热的退热、腹泻的止泻,有感冒的按照寒热适当用药,这些问题都会很快解决,类似的标病表证,会在一段时间反复出现,这是健康机体受到致病外邪滋扰,正邪相搏

的身体正常反应,体内阳气越强,卫气充盈,反应就会越强烈,反复的次数也会越多,此时只为表邪,也就是所谓的“急性期”,直到机体免疫系统适应了对表邪的应答;此时腠理已伤,卫气拒邪的反应不再强烈,身体的感受和反应会逐渐平复下来,减少了强烈的反应,如果在此之前能把握机会,治疗会相对容易很多,但很可惜,这种“未知病原体”似乎有着和体内阳气共存的本能,既不会很猛烈的攻击身体内部,也总是能躲过卫气拒邪这一关,接着,很自然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步入漫长的慢性期。“消耗”的阶段由此开始,此时,中医辨证,主证为太阳病,也称为“卫分证”,此时腠理已疏泄不固,强行固闭只会关邪在内,于事无补;治疗时也应开合有度,辩外邪强弱而进退,所以说:“善治者治皮毛……”。

《内经?素问》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生半死也。充分说明了病邪由浅入深的过程,另一角度去解释,就是病邪每深入一层,治疗的难度就会加大,现代的说法:病从浅中医,也是同一道理。

2、在机体健康状况下,卫气对外邪有着强烈的抗拒反应,当身体适应了卫气对抗表邪的正常反应,之后感冒、发烧等明显的正邪相抗反应越来越少,甚至数年都不会有发烧、感冒等,随后,身体开始步入了长时间的“亚正常”状态,根据患者体质强弱,“未知病原体”会先后向机体深一层进犯,病入肌肤在此时开始,所以会有肌肉跳、体热、肌肉结节或发热、冒汗、体倦乏力等症状出现,各种“小毛病”不断,因机体的阳气和各脏腑功能强弱而有所不同;此时,在两个层面的病邪相互作用下,如果看不通致病的根源,已经难于治疗,只能对症消除标病,畅通气机,舒缓症状;之后,随着春夏秋冬、寒热相交,身体经历生、长、化、收、藏的转换,“病原体”应着六淫邪气,患者机体各部位的强弱,成了病原体进一步入侵的选择方向,比如:患者的某一脏腑功能相对较弱,或者,由于其它原因造成某一脏腑的阶段性功能低下时,相对应的生理活动指标也会较弱、其抵抗外邪的能力就会减弱,“阴滋病”正是能够因于此而搏击于阳气之处,也是寻找更进一步侵犯的所在,所以,不同机体会有不同的病况,千变万化,如果单以症状去讨论,会摸不着头绪,但不言症状就等于不辩证,就不是中医治疗之道,所以,在论症状的同时,必须考虑致病的根源,所以,一切的治疗,都不能离开辩证施治的原则;此时,第一层的伏邪已经产生,并且开始出现内部的微损伤,这个过程较长,机体阳气的强弱决定病情发展的速度,此时,主证为阳明病。

3、之后整个病情的发展,少阳、太阴、厥阴、少阴等证候相继出现,并且反复无常,都以影响着各脏腑功能的正常生理活动为主,影响着五脏的阴阳平衡,十二经络、五脏六腑都被累及,随着春夏秋冬,寒热往来,体质会加速下降,病邪伺机再深入进犯,造成“病原体”在体内一层压着一层,层层积压、寒热交杂、表里为病,严重影响机体的健康生理活动,造成人体阳气不能正常运化的恶性循环状态,长此下去,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说,“阴滋病”从感染开始就与人体阳气在无形的相抗,对应着患者身体的感受,就是有形的正邪相搏,患者每次感受到的所谓发病,实际上就是“病原体”伺机向体内透进,而体内正气鼓起相抗而造成的有形感受,但是,机体时刻都需要阳气来滋养,阳气本是为了人体健康的生理活动而服务,长期被病邪影响着一部分,结果是:健康机体受累、体质下降、提前衰老、各种证候不断、甚至发展成脏腑病变的可能;凡病必会非正常的耗散元阳,久病伤阴也是必然的,所以,此病会造成阴阳皆耗,这个过程可以会较长,暂时不能用数据统计,根据机体体质而论,估计可以是数年、十年或者更长,这样的持久对抗本来就是不对称,输家永远是身体。

综合以上分析:“阴滋病”是一种非常精微和细致的感染性“致病病原体”,其发展过程缓慢,其细微程度超出了我们对一般疾病的理解,从受到感染的时候,就开始耗损体内的阳气,扰乱全身经络系统,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机能活动,令各脏腑功能逐步减弱,并在体内渗透内侵,形成伏邪和病灶,病邪由浅入深,每深入一层,病邪造成的症状就会加重,机体整体的生理活动功能就会因此再减弱,如果没有其他基础疾病,脏腑的检验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前,一直到患者主诉身体感受的症状非常严重,都是在消耗着阳气,以中医的理论,这样的发展,必然会五脏、阴阳皆损伤,直到出现变数之前、或者阳气耗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状况,发展下去会非常糟糕。

“阴滋病”是一种“阴邪”:

相比起其他“致病源”不同,“阴滋病”对人体的攻击力和致病程度并不猛烈,虽然不直接攻击脏腑,但其影响着整个经络系统、影响着五脏的相互协调作用,影响着五脏的正常活动功能,从而令到脏腑缓慢地减弱健康生理机能活动的作用,让机体在不知不觉中、非正常下降,“未知病原体”似乎谙得阴阳之道、似乎也懂得滴水成河的道理,每进犯身体一步,好比有一种步步为营的功能,当患者体质稍强之时,其并不与阳气正面搏击,只是蛰伏着吸取所需养分、寻找机会,待到体内阳气减弱,再伺机进一步向机体内部入侵,假如:“阴滋病”对人体的致病反应更为强烈,显现出的体表症状比较明显,或者就不会出现这样一种摸不着头脑的局面,所以说,“阴滋病”是一种阴毒、阴险的病原体。如此历经岁、月的消磨,其后果让人有着深远的思考。

什么是阳气?

为何前文多次提到阳气?因为,阳气与“阴滋病”有莫大的关联,阳气是滋养身体生存条件的基本物质,阳气由先天元气、后天清气、和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微之气结合而成,再通过脏腑不同的功能而滋养全身组织,保障脏腑功能在生理过程中的各自作用。

可见,阳气是由脾、肺、肾功能的协同作用转化而来,那么,人体有了阳气够不够?是否就是健康了?答案是:否;还需要阴阳五行的互依互约,脏腑各自发挥应有的功能,才能完成整个健康生理活动过程。

中医认为: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脏腑功能的反映,各个脏腑有着不同的生理功能,通过经络联系全身的皮肉筋骨组织,构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五行对应五脏,相生相克,保持着相对的平衡,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合此道者,气血平和、风调雨顺;累累犯之,逆势而行必成影响健康之乱局。

元气源于天,受精于父母,故有先天之说,元气包含元阳与元阴,元气是生命之本,一般情况下,讨论元气之伤多数以元阳而论,元阴之伤是更进一步的耗损,所以,元气是阳气生成的最重要物质。

元气是可数的,虽不能用数字计算,但可用时间推算,人自从出生就和元气相关,不论任何事都在消耗着元阳,无论是工作、饮食、休息,还是其他的一切,都无一例外;元阳的消耗速度,区别在于生、长、化、收、藏的循环作用中,也区别在于:元阳是否出现非正常耗损。

凡是疾病,都会造成元阳的非正常耗损,久病必伤阴;久病五脏皆损、元阴元阳的耗损,也在情理之中、合乎中医之理;“阴滋病”正是在这种状况下,不断影响着人的阳气,加快消耗人体的元气。

从检验结果论“阴滋病”

“未知病原体”可以影响到十二经络,造成脏腑功能整体下降,但我认为,不单只是十二经络?从一些患者的检验结果,和用药后反馈的指引,任督二脉和脊髓也会被“病原体”侵入,下面列举一例:

这是某一“阴滋病”患者的脊椎检验报告,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到,脊椎从上到下一条线,从颈椎到胸椎、腰椎、骶椎都出现了检查结果的病变,这样的检验结果,骨科医生都会告知:退行性病变、是不可逆转的,只能通过机能锻炼和物理治疗,减缓病情发展;按照常规诊断,这是正确的,但换一个思维,如果从“阴滋病”的角度去考虑,就不一定这样认为,不少患者在讨论症状时,经常提到后背、脊椎、腰部不适的感觉,这些患者,年龄也只在30—40岁之间,在以前,这个年龄段的人不会有这么多此类的脊椎“退行性病变”的病况,以人类生长和衰退的过程,这类病况也不应该多发于这

个年龄,并且,在治疗的用药过程,也加入了治疗督脉的方药,患者可以明显感到督脉的反应;督脉为病、脊椎反折;一些患者的病况也正符合此症状,以此论证,“阴滋病”必然累及到督脉;督脉受累,任脉自然也会被概括之中,所以我认为,“阴滋病”也可侵入到任督二脉,并且,以督脉与脊髓的相互关系而论,脊髓也会受到“未知病原体”的侵犯,因于以上的考虑,先假设:由于“阴滋病”造成的这种颈椎、胸椎、腰椎的所谓“退行性病变”,并不属于真正机体衰退造成的“退变”,只是受到“阴滋病”侵入的形成的病灶和暂时功能受累,那么,就不一定是不可逆转的,只要把“未知病原体”彻底解决,再加以调理、机能锻炼等,病况应该会得以解决,这个问题,要在之后一段时间,才能有最终的反馈结果。

既然是同一病原体造成的病况,在这些检验上就不可能只是个案,所以,这类的检验,在治疗时也是纳入考虑之中;以上只是一例,还有一些其他症状,也可在检验结果里边看得出问题。

在检验方法不能检查出结果的时候,如果只按照固有的思路去考虑问题,会有可能遗漏了某些关键要点,在碰到复杂的问题时,应该多花心思,多种角度去考虑,不能完全依照条条框框,中医理论给予了我们广泛的思维空间对疾病辩证,判断问题要客观、再客观,辩证要仔细、再仔细,用这样一种思维最为合适:“人体的构造是复杂的、疾病的种类也是复杂的”,这样,就会更加多了一分细致和谨慎。

轻、重患者的区别,对治疗“阴滋病”的影响很大:

在受到感染后的整个过程中,患者会分出两种不同的情况:虚证和实证,寒证和热症,也是属于阴阳的对应。

轻症和重症的患者,最基本的感受会有两种情况:

1、病程短、体质好的患者,一般此类患者多为热性体质,身体经常表现为浮躁、好动、多言、欲宣

发,标病的症状感受强烈、标病的变化会更多,身体经常出现反复湿热状况,此为阳证。

2、病情长、体质差的患者,相比之下会复杂很多,视乎其体内伏邪的多少,身体各部位会出现郁、

困、绑、空洞的感受:脏腑受郁,阳气不能宣发,身体像被一个网或者是绳子“绑”着,或者躯干、肢体被捆绑的感受,自觉全身围困重重,身体舒展不力,腰背无力,甚至某些部位有空洞感,病原体争抢资源的状况会越来越严重,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种病例,长此下去会有可能出现不可逆转的器官实质病变,此为阴证。

就“阴滋病”而言,寒热、虚实的体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热性体质因日久受病、久病致虚,虚则藏寒,体质会由热转寒,阳气不得宣发,不能滋生化源,寒邪郁里、久则体虚,实证也会变成虚证,历经春秋冬夏,就会形成虚寒证;反之,寒性体质也可通过治疗,逐渐温出寒邪,郁热也会渐透而出,元气得以生机,阳气得以升发,虚证寒证也会变为实证热证,当然,内中也必然会产生一些另外的证候,所以,阴证和阳证也会相互转换,一切尽在体内“阳气”二字。

体虚病重的患者,多现虚寒之象,虚:久病则虚,则体内阳气不足,抗邪能力弱,寒:寒主藏,无论夏天冬天,清阳都难于升发,更易于藏邪,所以,有虚寒证患者会症状多变,除了表邪的阳证反应减少,更多的是“阴邪”在体内的表现,更多的是“郁、虚、困、绑”等等系列感觉会此起彼伏,难以辨别清楚,此病有多难受和复杂,理论上说,受此病折磨的经历越多,就会感受到越是复杂,治疗的时候会比较容易懂得感受和理解病况。

夹有虚寒证的患者,治疗也相对困难很多,“未知病原体”侵入身体后,热邪渐郁于内,寒气压于热邪之上,加上素体虚弱,更难于温出寒邪,这也是一种恶性循环,寒气越盛、病邪越深、热邪就被压得越深,治疗更是多了一重关卡,治疗的难度也会加大很多。

特别要提到此病造成的“郁”:

郁:是此病最主要的特点之一,也会因各人病情轻重而有所区别,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卫气拒邪”的表证之后,“郁证”的病状已经开始形成,随着病情发展,“气郁”“湿郁”“热郁”“风郁”“火郁”“痰郁”还有因七情所致的内郁等等,此类郁证不单只是证候之郁,也不是某一脏腑之郁,病原体在体内所造成的所有变化,都可考虑在“郁”的范围,这些“郁证”虽属于标病,但大多数会夹杂着“未知病原体”郁于体内,造成了标病本病交积的“郁证”,会因为机体病情深浅的不同、轻重缓急不同而交叉体现出来,会在机体病情的不同变化而随证而发,或宣发不出;这些“郁证”也给辩证和治疗加大的难度,任何一个病例,如果不解开这些“郁”,就不能治疗“阴滋病”的本病。

何以说能够“攻破阴滋病”?

理解病机和病理,是最重要的关键:

治疗疾病:无论是中医或西医,无论是哪一种疾病,如果不了解其病理、病机,谈何治疗?如何考虑治疗的方向?病机:就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去探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

只有对疾病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和认识,有了理论依据的支持,在治疗上才能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才能运用医理、确定治疗原则,更好地使用法则和治则,否则,像“阴滋病”这样的复杂疾病、症状繁多,本病标病夹杂、表里同病、寒热相交,前、后、上、下、左、右都会有症状,在辩证的时候,由于各种各样的症状出现,会容易造成辩证混乱或错辩病证。

每一种新的疾病,研究治疗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经历,正因为有了这些经历,才能慢慢累积成为经验,有更多的经历才会有更好的经验,此病虽然复杂多变,但无论怎样变化,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总不会离开中医理解人体、理解疾病的大理论前提,相对于“阴滋病”而言,到现在为止,我理解的“阴滋病”,在大理论前提下,需要更加细化,其细致程度和深度已经超出了一般的正常范围。

如果不搞清楚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包括疾病的属性、病位、病势、深浅程度变化、影响身体机能的原理,对身体造成什么样的损害、及其可能出现的变证、对预后的评估等系列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把疾病致病的原理和后续的整个链条理解清楚,才能有治疗解决疾病的方法;只有弄清楚这一系列问题,在治疗上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才能运用医理、贯彻治疗原则,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正是因为不断累积而来的经验,才能找寻出这些关键,从病理去推断,用医理去分析,到底是什么造成患者如此的身体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症状?患者感觉的“胀、痛、痒、郁、结节”、“身体不同部位的症状”、“体型的变化”、“四诊的信息”等等?为什么患者机体症状各有不同?为什么检查不到病原体?为什么体表不显现出特异性的症状?包括对“精神论”的考虑;治疗用药后反馈的判断、也给予了判别“未知病原体”的属性和治疗上的经验,这一系列的精细过程,每一步都得用心去考虑,用医理去推断和衡量;从不同的角度,用综合思维去考虑和追踪,甚至用反向思维法推断,根据各种病症和患者的感受,用中医的理论,以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为基础去做模拟:“未知病原体”,能够造成这样的症状,是怎样做的?进入身体的过程遇到体内正气,是如何躲过,往哪方面寻

找生存的所在?如何做得到?如何形成了另一个症状、另一层病灶?这样一层一层的往深处探讨,这些都可在中医理论的范畴内去完成,只是花费很多精力和脑筋;有了以上这些,才会把病理病机理解的比较透彻,现在对“阴滋病”的理解程度,可以说能够经得住理论的推敲和实践的考验,但是,在中医“理、法、方、药”的整个治疗体系中,理、法只是走出了前期的步伐,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论依据和方向,在实践中,方和药是结果;虽是同一种“病原体”,但因各人机体不同,症状的变化有很大的区别,在处方用药中会有很多不同之处,后面还有漫长的路;从古至今,在中医学的范畴里,没有谁可以自称是最好的,努力向前走,是唯一要做的,但是,无论什么疾病,有了理和法,就不会没有方和药,“理、法、方、药”也是中医治疗疾病必须经历的一个综合过程;所以,攻破“阴滋病”是有理有据的,所以说,攻破“阴滋病”的序幕由此拉开。

根据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判断,只要是“阴滋病”这种“未知病原体”感染,没有到脏腑实质性病变,无论如何复杂,都可以把这种“未知病原体”完全清除。

引用一段名言:曹仁伯--------

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万全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

如果医者都按照这段格言去做,中医会走得更加好

治疗:以攻破“阴滋病”为第一选择,也是最终目的

虽然“阴滋病”对机体的攻击并不猛烈,但这种“未知病原体”有较强的自我增殖能力,在“病原体”初始侵入机体的时候,其感染源只有很少很少的数量,皆能够躲过免疫系统的清除、避过所有的治疗手段,能在身体里复制、蛰伏、发展病情,假如不把病原体完全的清除出体内,必然会有重新发展的可能,所以,每个病例在治疗的开始,就应该将“未知病原体”及其造成的病灶全部解决,不达目的不罢休作为目标,这个目标应该很清晰,无论如何复杂,都应该追求把病原体全部清理出体内,尽管病原体在体内可以无处不在,也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直到完成全部为止,所以,只要“阴滋病”的治疗一旦开始,就不应该中途放弃,否则前面的工作就会前功尽废;在治疗期间,无论什么时候,到了哪一个程度,也都要有这样一种思想,经常打上一个问号:体内的“病原体”到底还有没有?如果有,到底留存于身体哪一个部位?任何一个已经形成病灶的部位,都不能放过,否则就是隐患,实际上,这也是更深入细致的求证,治疗过程的辩证、判断、治疗和后期的跟踪都显得非常重要,这不单只对医者有较高的要求,对于被治疗者来说,也有很高的要求,必须要细心的感受、观察,和足够的耐性,治疗的反馈也是非常重要。治疗的门槛也相应较高,治疗期间,为配合治疗,也必须设立一些规则,设立好一整套的方案、来完成整个系统治疗过程,每一个病例,从病历的建立和档案归存,都需要有前后对应的完整性,否则会有断层的可能。

对于每一个病例,在决定开始治疗时,就要考虑这是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过程,“阴滋病”可以侵害十二经络,五脏六腑无处不到,造成阴阳皆损,五脏皆耗,形成多种多样的变化,以这样能够侵害十二经络、影响着脏腑、气血,阴阳的疾病,一系列的症状和病灶,标病本病夹杂,不可能以一个或者几个方剂完成整个治疗过程,不考虑着整体的配合,单想着对病原体如何杀灭,这是西医的概念,中医治疗讲求辩证,讲求针对机体的配合用药,中医也没有神丹妙药,以我目前对“未知病原体”的理解,此病没有可能制出标准方剂,只有在辩证论治的过程,尽量把繁杂减少到最低程度,从“阴滋

病”所影响整个机体的考虑,如果在30方剂之内,能够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完全的解决了“阴滋病”,其人对此病的理解和用药可以算非常精准,按照现在的经验,要完成整个过程,我用了四十余方,在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而辩证施治,并且,不同个体的机体强弱、病证不同而变化的方剂还不算在内。

由于“未知病原体”在体内的诡异,造成了症状的变化无常,在不同的机体,不知何时会出现何种症状,也会经常多种症状同时出现,所以在辩证、用药时就需要更加巧妙处理,治疗的时候,一天临证用药3方、甚至4、5方也属正常,固定的方药也会经常交替转换,有些方药会多用、而有些方药会少用,一切都要以辩证为主导方向而用药。

此病在治疗过程,也不能以一般疾病的方法去诊断,在治疗上也有着“阴滋病”的复杂和繁琐,与其他疾病不同,此“病原体”在体内无处不在,在不同的个体,病原体在哪里存在、到了哪个部位,不能用一般的望闻问切能够辩别得清楚,某一种症状,是标病、本病,也要认真详细考量清楚,并且有前后的对应、反馈的连续性、和一直的追踪,所以,医生和患者的沟通,需要更加紧密的配合,这种诊证,基本上是每天都在进行,辩证也要很仔细问询,这就需要两者都非常重视治疗的最终目的,否则也是难于走到最后。

以前期的经验去考虑,由于大部分人对中医的理论指导思想、和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概念缺乏理解,往往会在治疗过程有很多疑问和忧虑,这些疑问甚至会变成猜忌,在实践中的结果,光是用文字简单的解释也不能达到很好效果,患者总是因为知识上的缺乏和误解,导致困惑重重,所以,在治疗期间,在不同阶段,有必要针对一些病症和理论作阶段性的讲座和解释,否则也会造成了沟通上的断层而影响进程。

治疗的原则:

在治疗的整体概括上,以下几个方面是基本要考虑的前提:

一、针对“未知病原体”这种外邪的清除

二、对因“未知病原体”造成其他标病证候的治疗

三、对体内阳气和体质的调理

以上这三个方面治疗的过程中,有些方剂可以同时进行,有一些症状就需要分开辩证和用药,这是中医大纲里对医理、病理和药理的既有方针,也是在从治疗经验总结出来的结果。

治疗也必须遵循中医的医理理论,以经络系统为基础,以这个基础为切入点,通过辩证,在八纲中寻病况,六经中找病源,在辩证治疗的时候,辩阴阳是第一要点,其次辩寒热,八纲中的此两本,在此病的治疗中非常重要,此病造成的寒热相交,表邪里邪为患,虚实夹杂;个体体质的区别,寒热、虚实、阳气强弱等等,都要区分考虑。

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病灶层层积压,“邪有来路、必求邪之去路”,治疗当以扫散表邪为第一步,再由表入里,层层分解、层层托透,引邪外出,在过程中,或清或散、或补或泻、或解或攻,每一步都是在辩证中如何考虑使用法则用药的过程。

总结整个治疗过程,虽说是治疗“未知病原体”,由于所有的标病病症、体质区别、阳气的关联性,都会影响着治疗的效果,所以,在治疗“阴滋病”的同时,实质上是对整个身体的一个全面的调整。

“阴滋病”应该以一个专项课题来讨论:

作为一种独立“未知病原体”的存在,在此病可以演变出数不清的证候的时候,在一直检验不出致病源的时候,要在此众多的病证中确定这就是“阴滋病”,要让这种“确诊”得到公众的认可,想想会有多大的难度?或许你还理解不到这内中隐含着的关键,或者你会这样说:“身体是我的,我的身体里是否有病,我的感受最清楚,我就是得了某种病”,这也没错,但这只是你自己的感受,我很理解患者的这种感受,也懂得确实有这种“致病源”的存在,也知道为什么患者身体会受到这样的痛苦和折磨,但在没有权威的检验手段得出结果的时候,你的这个认为有哪些科学依据?用什么证据说服别人认同你的这种感受?既然没有,就要想办法,现在,在这个圈子里,由于“病原体”有说不清的复杂,给人有一种乱七八糟的感觉,甚至有些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乱局,如何能够走出这个局面、扭转这个乱局?这个问题很费人心思,我也曾经想过很多很多,预估着各种可能性的出现,觉得最有必要就是构建一个关于“阴滋病”治疗的专项课题,从症状、身体的痛苦和折磨、治疗的反馈,点点滴滴的累积,这样才可以更加深入的一步步往前推进,让公众加深对这病的理解,得到进一步的认可。

任何事物都在一个“局”的当中,这个局是一个局部、局域的含义,广义而论,从一个国家,到一个企业,一个家庭,包括建立,运作,制度等等,都离不开一个大局延伸出来的框架,局内人总会比局外人能够了解事情的本源;人类疾病也是如此,各种各样的疾病也是从影响人体健康的大局区分出来,“阴滋病”自然也不能例外,在人和事的框架里,一切也应该围绕着此病的话题进行,这样就会比较专业,专业就会带来这一个“局”的进步,也会减少了混乱局面带来的不良影响,既然讨论的话题考虑在一个框架里进行,在此框架里也要订立一些规则,把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区分开来,这样才能逐渐走向更好。

疮疡中医辨证论治

一.疮疡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感染性疾病,是外科范围中最常见的疾病。临床有一般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两种,一般性感染有痈、疖、疔、发、有头疽等;特异性感染有流痰、烂疔、疫疔等。疮疡的临床特点,在肿疡阶段一般以红、肿、热、痛为主,在溃疡阶段则多以溃腐流脓及机体组织损伤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功能障碍及全身中毒症状。 痈 痈是指发生在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但不同于西医所称的“痈”。痈有内外之分,内痈生于脏腑,外痈生于体表,两者虽同属“痈”,但因其发病部位不同,辨证论治和护理也不同,本节仅叙述外痈。痈的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结块范围直径多在6~9cm,有红肿热痛,易起、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伤筋骨和内陷。 西医学中的体表浅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蜂窝织炎等疾病,均可参照本病症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外感六淫之邪,或过食肥甘厚味,湿热火毒内生,或外伤邪毒导致经络阻隔,营卫不和,气血凝滞所致。热毒蕴结,故患部赤热。热毒较盛,腐血烂肉乃成脓。气血虚弱之体,因毒滞难化,不易透毒外出,常致病情加重。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本病有许多名称,如颈痈、腋痈、脐痈胯腹痈、委中痈等,但多数性质、诊治护理原则基本相同。根据所兼邪毒的差异,辨证有所侧重。一般地说,发于头面部者,常夹风温和风热;发于下肢者,多夹有湿火和湿热;发于中部者,多夹有气郁或火郁。 (二)辨证分型 1.风热毒盛(初期) 证候表现:初起时皮肉间突然肿胀,表皮灼红,疼痛,逐渐高肿,可见发热、头痛等热象,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护治法则:祛风清热,行气活血。(治疗代表方:仙方活命饮加减) 2.湿热火毒(成脓期) 证候表现:患处肿热高突,痛如鸡啄,纳呆口苦,壮热不退。若局部中软应指,示脓以形成,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护治法则:清热活血,托毒透脓。(治疗代表方:黄连解毒汤合透脓散)外治宜切开排脓。初溃时用九一丹纱条填塞引流,外敷金黄散。 3.脓泄邪退(溃后期) 证候表现:患处脓出,症状减轻。若排脓通畅,则肿消痛止。若脓出而疮口四周仍坚硬,或脓水稀薄,疮面新肉不生,为流脓不畅,或体质虚弱,不易收口。

糖尿病中医辩证施治)

糖尿病中医辩证施治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消渴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消渴分为三种类型:渴而多饮者为上消;消谷善饥者为中消;口渴、小便如膏者为下消。 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素体虚弱等因素均可导致消渴。该病的病机特征是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以燥热为标,且两者互为因果:燥热甚者则阴虚越甚,阴虚甚者则燥热越甚。消渴的病变部位在肺、胃和肾,而以肾脏的病变为重。如果患者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滋润,则会出现口干舌燥、烦渴多饮的上消症状;若患者胃热炽盛,腐熟水谷的能力过盛,则会出现多食易饥的中消症状;若患者肾虚精亏,不能约束小便,则会出现尿频量多、尿浊如脂膏的下消症状;若患者兼有肺燥、胃热与肾虚的因素,则会同时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 糖尿病的病程较长,该病患者的病情常常日久不愈,最终会因气阴两伤而合并出现其他病变。例如,患者若肺燥阴伤,可合并肺痨等病症,若肾阴亏耗,肝失滋润,可合并雀目、内障、耳聋等病症,若燥热内炽,蕴毒成脓,可合并疮疖、痈疽等病症,若阴虚燥热,炼液为痰,痰阻经络,可合并中风偏瘫或胸痹心痛等病症,等等。 在临床上,根据中医理论可将糖尿病分为肺热津伤型、胃热炽盛型、肾阴亏损型和阴阳两虚型。那么,对各型糖尿病应如何进行治疗的呢? 一、肺热津伤型糖尿病 该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口渴多饮为主,并伴有口干舌燥,随饮随渴,尿频量多,舌红少津,苔薄黄而干,脉数等。治疗此型糖尿病应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主,可选用《丹溪心法》中的消渴方(可加减)。其方药组成是:生地、花粉各18克,黄连、荷梗(藕秆)各10克,沙参、麦冬各15克,藕汁、姜汁、蜂蜜各适量。每日一剂,用水煎服。患者若因肺热津伤而致气阴两亏则可选用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功效的玉泉丸。其方药组成是:人参10克,黄芪25克,花粉、葛根、麦冬、茯苓各15克,炙甘草6克;患者若肺热炽盛则可选用具有清热泻火、益气生津功效的白虎汤加人参汤(可加减)。其方药组成是:石膏30克,知母9克,粳米15克,炙甘草3克,人参、黄连各6克。患者若烦渴的症状减轻可继续服用消渴方进行治疗。 二、胃热炽盛型糖尿病 该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多食易饥为主,且伴有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等。治疗此型糖尿病应以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为主,可选用《景岳全书》中的玉女煎(可加减)。其方药组成是:石膏30克,熟地黄24克,麦冬、牛膝各9克,知母、黄连、山栀子各6克。每日一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虽然皮肤病发生在人体表面,但通过气血经络与人体内脏紧密相关。某些皮肤病发于皮表,肌肤腠理受邪,可趋于内,影响内脏;而一些内脏疾病亦可形诸于外,通过皮肤表现出来。因此中医辨证治疗皮肤病,既有与治疗内脏疾病相同的—面,又具有其独特之处,现简述如下。 一、八纲辨证 八纲是指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是辨证的总纲领,皮肤疾病亦不例外。阴证与阳证、表证与里证、虚证与实证、寒证与热证,是四对既互相对立而又互有联系的基本证候。八纲是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常作为辨证施治的基本法则,其着眼点是对疾病大体的病理分类,而非完整而具体的证,突出反映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辩证法思想。在八纲辨证中阴阳为总纲,也就是把疾病分为两大类,其中表证、实证、热证是阳证,里证、虚证、寒证是阴证。 (一)辨表里证 【表证】 表证即六淫邪气从外侵袭机体造成的位于体表的轻

浅证候。主要见于外感疾病的初起阶段。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疼痛,或见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痛不适等症,舌苔薄白,脉浮。可见于风瘾疹(急性荨麻疼〉之风寒外束、卫外不固证。 【里证】 里证泛指病变部位在里,即脏腑、气血运化异常所表现的证候。如溻皮疮(剥脱性皮炎)随病情发展出现皮肤暗红,或见疲斑,偶有青紫,大量糠秕状鳞屑,伴髙热,口干唇燥,甚则热陷心包,神昏谵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二)辨寒热证 寒证与热证反映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 【寒证】 寒证指由阴盛或阳虚所导致的以寒冷为主的一类证候,临床表现为恶寒或畏寒喜暖,面色咣白,手足厥冷,口淡不欲饮,分泌物淸稀置多,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质润,脉迟或紧。在皮肤科疾患中可表现为皮损颜色暗淡,肤温偏低,或自觉疼痛得温则舒。可见于冻疮,手足厥冷(肢端动脉痉挛症:!、皮痹(系统性硬皮病)等。 【热证】 热证指由阳盛或阴虚所产生的以温热表现为主的一类证候,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喜冷,口渴喜冷饮,面

红皮病型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

红皮病型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2006年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ICD10:L40.801)。 1.多见于成人。 2.慢性病程。可急性发作,常伴有明显全身症状。 3.寻常型银屑病特征性皮损常消失。典型症状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浸润和脱屑。急性期:皮肤色泽鲜红,肿胀、渗液明显;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渗液、肿胀减轻,皮肤浸润肥厚,反复多次脱屑,鳞屑细小如糠秕状或小叶片状,手掌、足跖部可呈现手套、袜套样脱屑;恢复期:脱屑减少,皮疹颜色转暗,伴色素沉着。红皮病控制后可出现寻常型银屑病皮疹。 4.粘膜(如口腔、外阴部、尿道口或肛门周围)可见红肿、糜烂和溃疡。 5.常侵犯毛发、指甲,可出现不同程度毛发脱落、指甲(趾甲)增厚浑浊,甲板有小凹坑、纵嵴和横沟。 6.常见全身表现如发热、寒战、淋巴结肿大(腹股沟、腋窝淋巴结最易受累)、肝脾肿大、肾损害、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水和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 7.白细胞总数常增加,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减少,γ球蛋白相对增加;尚可出现血红蛋白减低,血沉增快,血尿、蛋白尿等。 8.组织病理:除银屑病的病理特征外,其变化与慢性皮炎相似。呈显著角化不全,颗粒层变薄或消失,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有明显的细胞内和细胞间水肿,但不形成水疱。真皮上部水肿,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早期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晚期多为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浆细胞等。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皮肤性病学》(范瑞强、邓丙戌、杨志波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 1.火毒炽盛证:周身弥漫性皮肤潮红、浸润、水肿,大量脱屑,皮损处灼热瘙痒。常伴高热、寒战、心烦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绛,苔黄或黄厚,脉滑数。 2.湿毒蕴肤证:周身皮肤潮红,水肿明显,可伴糜烂渗液,皮损痒痛兼作。伴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中医区分糖尿病类型

中医区分糖尿病类型 中医如何区分糖尿病类型?黎主任表示,中医对糖尿病的辨证分型至今尚缺乏统一标准,主要分型有: (1)根据临床主要症状分类。在中医文献中常把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消论治。上消主症为烦渴多饮、口干舌燥;中消主症为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下消主症为尿频量多,尿如脂膏。这种分类方法有些片面,因为临床上三多症状并不是截然分开,往往同时存在,仅表现程度上有轻重不同而已,故治疗上应三焦兼顾、三消同治。《医学心悟·三消》篇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经验之谈。 (2)根据阴阳偏盛偏衰分型。分为阴虚型、阳虚型、阴阳两虚型。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 (3)阴阳辨证与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相结合分型,北京协和医院分为阴虚型、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火旺型、阴阳两虚型、阴阳两虚火旺型、血瘀型共七个证型治疗。1991年全国中医糖尿病学会辨证标准协作组通过1504例糖尿病临床观察分为五期五型论治,分期为糖尿病前期(Ⅰ期)、糖尿病症状期(Ⅱ期)、合并症早期(Ⅲ期)、合并症中期(Ⅳ期)、合并症重危期(Ⅴ期)。 糖尿病前期(Ⅰ期): 1、形体多数超重或肥胖,食欲旺盛,貌似健壮,精力体力有所减退; 2、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 3、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但餐后有高血糖及糖尿,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血脂多数偏高; 4、可伴有Ⅰ期高血压,无其他血管神经并发症; 病机特点:阴虚为主。 糖尿病症状期(Ⅱ期): 1、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乏力等; 2、血糖、尿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均高,血脂多数偏高; 3、可伴有高血压,无其他血管神经并发症; 病机特点:阴虚化热。 合并症早期(Ⅲ期):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痤疮地病因病机分析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地慢性炎症.好发于男女青春期地颜面及胸背皮脂腺丰富地部位,临床上以面部地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为特征,易反复发作.本病属于中医学“肺风粉刺”病地范畴. 中医认为痤疮主要是由于先天素体肾之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不足,相火天癸过旺,加之后天饮食生活失调,肺胃火热上蒸头面,血热淤滞而成.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肾阴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人之生长发育与生殖.<<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若素体肾阴不足,会导致女子二七和男子二八时相火亢盛,天癸过旺,阴虚内热而脸生粉刺.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肺胃血热 面部皮肤主要有肺经和胃经所司.<<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肺之和皮也,其荣毛也”.在中医五行理论中,肺属金,肾属水,若素体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滋于肺,可致肺阴不足.另外肺与大肠相表里,若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大肠积热, 上蒸于肺胃.合而导致肺胃血热, 脸生粉刺、丘疹、脓疱.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痰瘀互结 肾阴不足,肺胃血热,日久煎熬津液为痰;阴虚血行不畅为瘀.痰瘀互结于面部而出现结节、囊肿和瘢痕. .冲任失调 肾阴不足,肝失疏泻,可使女子冲任不调.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不调,则血海不能按时满盈,以至女子月事紊乱和月经前后脸部粉刺增多加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西医认为痤疮是一种多因素地皮肤附属器疾病,其详细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已知内分泌失调,皮脂分泌旺盛以及毛囊内微生物感染是痤疮发病地主要因素.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内分泌失调 目前已经公认内分泌雄性激素在痤疮地发生、发展和持续状态中起着非常重要地作用.雄性激素主要由性腺和肾上腺分泌,其中以血清睾酮作用最强.睾酮在皮肤中经与α还原酶作用转变为组织活性更强地双氢睾酮刺激皮脂腺地细胞周转和脂类合成.血清或皮肤组织中雄性激素水平过高,或毛囊皮脂腺单位地雄性激素受体过多,或雄激素与雌激素受体之间地比例失衡,或雄激素受体对正常血清雄激素地敏感性增加均认为与痤疮地发生有关.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皮脂分泌旺盛 毛囊和皮脂腺是雄性激素靶器官.在不正常水平地雄激素作用下引起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产生过多过浓地皮脂郁积在皮脂腺导管内;另一方面在雄激素地刺激下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管腔变窄,更进一步加重了皮脂排泄不畅,形成了临床上所见到地丘疹和粉刺.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毛囊内微生物感染 已知表皮和毛囊皮肤内存在痤疮棒状杆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组微生物,其中以痤疮棒状杆菌跟痤疮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皮肤中地皮脂分泌过多给这组微生物地生长提供了良好地环境,它们分解脂肪,促使皮脂转化为游离脂肪酸,后者使毛囊及周围组织发生非特异性炎症.游离脂肪酸产生地炎症反应和细菌本身引起地炎症共同形成临床上所见地红色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脓肿.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其它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和优势概要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和优势 糖尿病是以持续性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不足或者生物作用障碍(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敏感性降低 , 或者两者同时存在所引起的。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经历了千百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糖尿病前期 糖耐量减低, 即餐后 2小时血糖高于 7.8mmol/L但低于 11.1mmol/L,是糖尿病的一种前期阶段,其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比正常糖耐量人群约高 100倍,并且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具备与 2型糖尿病相同的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糖耐量减低相当于中医学的“消渴” “睥瘅”等范畴。早在《内经》就有“上工治未病”等预防思想,许多研究也表明,通过中医药健脾、化痰、活血干预治疗, 不仅可降低糖耐量异常患者的血糖、血脂, 同时可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 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逆转糖耐量异常 , 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2.减轻或改善临床症状 有些糖尿病患者服用西药血糖虽然控制良好,但口干、疲乏、多汗、四肢麻木、水肿等症状长期存在, 对此西药常感无能为力。但中医能在糖尿病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辨证治疗、对症下药,一般很快可以消除或减轻症状, 使患者可以像健康人一样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延缓或逆转早期慢性并发症 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最突出、最显著的优势。糖尿病实际上血糖只是一个表象, 最根本的就是要看到它的最终结局, 就是并发症。糖尿病危 大血管的并发症主要出现在心脏、脑,还有足部大的血管并发症,比如心梗、脑梗,糖尿病足这都属于大血管的病变。还有微血管病变, 比如眼睛视网膜的病变, 可以导致失明;肾脏病变可以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采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 的方法治疗,能够明显缓解肢体凉、麻、痛的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症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采用补益肝肾、活血通脉等方法治疗, 可以促进眼底出血渗出的吸

厥阴病的奥妙和乌梅丸之秘密。刘英锋

厥阴病的奥妙和乌梅丸之秘密 刘英锋 我们按照生理病理以及治疗方法把厥阴病进行阐述,重点从三个方面:一个是厥阴主证病机特点,这个我们要深挖其内涵,就像李老用四逆汤治疗三阴证一样,他对格阳证有独到认识;第二个是厥阴病主方用药的特点;第三个是寒温杂证类证对比,它有衍化,我们怎么来驾驭。这里我们想从乌梅丸慢慢衍生出乌梅类方。 厥阴病病机特点为“阴阳往复、动荡生风”,从运气论则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阴进阳退则寒生,整个趋势在寒化;反过来,阳进阴退则热长,整个趋势在热化。那么这跟肝风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在阴阳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肝风便产生了,就像我们扇扇子时左右摆动则风生一样,这个既是生理也是病理。 生理上的肝风是阴阳协调,相互配合而形成的一种摩荡之势,就像晨风习习,微风拂面,传统文化称之为阴阳摩荡,就是擦肩而过的时候可蹭到,但是不阻碍你,这种状态机体充满生机。 病理上的肝风是阴阳出入不顺了,卡住了,二者不能和合交往,形成动荡、冲击、碰撞之势,这种碰撞就会形成病理状态下的肝风,这个风中医称之为贼风,有害之风,这种肝风在体内狂风乱作,肆虐无忌,会对五脏六腑形成种种冲击破坏。

所以厥阴病的主线就是肝风内动,这种肝风既不是单纯的寒风,也不是单纯的热风,而是寒-热错杂之风。厥阴病的核心离不开肝,为什么厥阴病会出现寒-热错杂之象?这个和风木自身特点有关系,因为水生木,木生火,它下连肾水,上联心火,一旦产生变化很容易连带引起水、火的异常,因此就会出现寒-热错杂的现象,这是形成厥阴病寒-热错杂的生理基础。 肝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其体易虚,其用易亢。肝阴容易消耗,肝阳容易浮动。 “寒热错杂+ 肝风内动”是厥阴病的核心病机。 太阴病也有寒-热错杂,就是后世的连理汤,而厥阴病的寒热错杂则是在寒热错杂之中夹有肝风。 因此“寒热错杂+肝风内动”是厥阴病主证中的主证,特色中的特色,不同于一般的寒热错杂证。 厥阴病的临证特点是厥阴病的提纲条文,六经提纲条文深刻反映了本经病证的主要特点。其实,厥阴病提纲条文已经把厥阴病的两个特点和盘托出,它一方面讲了寒热错杂的表现;一方面讲了肝风内动的表现。 在提纲证里头,肝风内动的表现很隐晦,有点儿扑朔迷离。我们知道,风主动,肝风内动就必须显示出“动”象。我们分析,厥阴病的肝风不

(推荐)银屑病中医辨证治疗

银屑病中医辨证治疗 530023 南宁市园湖路2号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欧柏生 从血论治,治分三证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以红斑、丘疹、银白色鳞屑主的炎性、复发性皮肤病,见于青壮年,冬春季节易复发或加重,夏季好转或消失由牛皮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目还没有一种根本疗法能控制其复发。所以,治疗方案应倡导“绿色无毒、减少复发”的原则。 中医认为,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多为素体肌肤燥热,久则血热、血燥、阴耗而发病,且血热之病机贯穿银屑病发病过程的始终,治疗常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滋阴润燥为法。根据银屑病三不同时期的表现可分为三证,即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治疗银屑病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应针对不同的发病原因、不同的类型,分期给予不同的治疗。临床医师在充分掌握患者的病史后应采取个体化的辨证治疗方案。 血热证 多见于初发、病程较短的患者。皮疹多为点滴状,色鲜红,新疹不断出现,旧疹不断扩大,炎症浸润明显,鳞屑由少到多,瘙痒程度不一,舌红、苔黄、脉弦。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方药:田七清银汤化裁:田七粉10克(冲)、板蓝根30克,紫草9克,蒲公英3 0克,虎杖30克,黄连9克,石膏30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生地30克,麦冬12克,土茯苓30克,竹叶3克,甘草3克。 血瘀证 多见于静止期,病程较长的患者。皮疹为斑块状,色暗红,鳞屑较厚,呈银白色,很少有新疹发生,顽固难治,部分患者瘙痒明显,舌质紫暗,脉弦涩。治法:活血化瘀,方药:桃红四物汤化裁:桃仁12克,红花3 克,生地30克,白芍30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丹参30克,乌梅12克,生牡蛎30克,虎杖30克,白鲜皮12克,白术12克,甘草6克。 血燥证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来源:网摘2008年12月9日 研究表明,在所有治疗糖尿病使用的221种中药中,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最高。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0味药物为:黄芪、生地黄、葛根、玄参、知母、赤芍、白术、牡丹皮、石膏、泽泻、山药、丹参、黄连、枸杞子、甘草、熟地黄、黄精、五味子、乌梅、柴胡、白芍、苍术、天花粉、茯苓、当归、山茱萸、川芎、玉竹、人参、鬼箭羽。 分析发现,糖尿病临床典型症状治疗用药具有如下特点:燥热内盛常用葛根、石斛、玄参、麦冬、石膏;脾虚湿滞常用党参、白术、厚朴、半夏、苍术、茯苓、薏苡仁、陈皮、砂仁;肝郁气滞常用柴胡、当归、白芍、赤芍、白术、茯苓、葛根、甘草;水湿停聚常用茯苓、泽泻、白术;气血亏虚常用黄芪、当归、山药、丹参、阿胶、五味子、炙甘草;瘀血阻滞常用桃仁、红花、水蛭、川芎、白术、鬼箭羽、丹参;肾阳亏虚常用枸杞子、肉桂、山茱萸、牡丹皮、菟丝子、淫羊藿、山药;肾阴亏虚常用黄精、枸杞子、女贞子、玄参、菟丝子、生甘草;肝胆湿热常用大黄、茵陈、黄芩、黄连、苍术;湿热下泛常用薏苡仁、葛根、黄芩、黄连。 在治则方面,根据“阴虚为糖尿病发生的实质,气虚是糖尿病不愈之症结,血瘀是糖尿病合并症的关键,阴阳两虚是糖尿病发病的趋势”之病机,中药复方的治疗原则主要集中在泻火、降火、生津、滋阴、补肾、化瘀、通络等方面。 由于患者个体有差异,病程有长有短,受损脏腑有所偏重,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故有主张从三消论治的:上消以烦渴多饮为主症,证属肺胃津伤,方以白虎加人参汤,或麦门冬汤,或玉泉散为主方;中消以多食善饥为主症,证属胃热炽盛,方以白虎汤,或玉女煎,或调味承气汤为主方;下消以多饮、多尿为主症,证属阴精亏损,方以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八味丸为主方。又有主张以病因论治的:阴虚阳盛用玉泉散合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气阴两虚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阴阳两虚用金匮肾气丸;瘀血内阻用核桃承气汤合生脉散加减。通过对30味高频率使用的中药的分析也可看出,对于糖尿病患者,主要是用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而其中用药次数最多的补虚药黄芪可益气;清热药天花粉和生地黄可养阴,丹参、川芎、鬼箭羽则增强活血祛瘀之力。 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以及非磺脲类) 双胍类(促进糖的利用) α-糖苷酶抑制剂(延缓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胰岛素增敏剂(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胰岛素及其类似药物

厥阴病-肝胆热而脾胃寒

厥阴病---肝胆热而脾胃寒 厥阴之热是来自肝胆的风木相火的上冲,厥阴之寒则是由于脾胃的阳衰和阴寒的不化 【转载】学习《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体会舍得学习《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体会 《伤寒论》的厥阴病篇历来被医家们所重视,但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分歧,所以,它是有争议的一篇。为共同研究起见,谈一谈我们对《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肤浅体会,其中错误的地方希望同道们批评指正。六经为病的提纲证各有自己的特点,而厥阴病的特点是“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所以,它和其他五经的提纲证则截然不同。对这条的解释,注家见解不一,有说是热证的,也有说是寒证的。说热证的有成无己,他说:“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邪至少阴者,口燥舌干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成消渴者,热甚能消故也……此热在厥阴也。”说寒证的有钱天来,他说:“邪入厥阴,则阴邪自下迫阳于上,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而消渴也。消渴者,饮水多而渴不止也。阴中之阳,受迫而在上,故消渴而胃觉饥,然终是阴邪,所以不欲食。客热尚不杀谷,况阴邪乎?”除上述认为热证、寒证以外,还有认为厥阴病是阴阳混淆、寒热错杂证的。例

如,舒驰远的见解就是这样,他说:“按此条,阴阳错杂之证也。消渴者,膈有热也。厥阴邪气上逆,故上撞心;疼热者,热甚也,心中疼热,阳热在上也。饥而不欲食者,阴寒在胃也。强与之食,亦不能纳,必与饥蚘俱出,故食则吐蚘也。此证上热下寒,若因上热误下之,则上热未必即去,而下寒必更加甚,故利不止也。”以上的热、寒、寒热错杂三种意见,究以何者为是?我认为舒驰远的阴阳错杂的说法是比较正确的,而成氏、钱氏的单热、单寒的说法,就值得商榷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厥阴病的特点和少阴病不一样,如果把厥阴说成或寒或热的一个侧面,那就和少阴病的寒化证、热化证相等同,也就无法反映厥阴病的特点,则有失六经分证的基本意义。况且,中医学是以朴素辩证法思想作为说理工具的,而中医学能够反映客观的证候,能够反映证候的本来面目,就在于它的阴阳辨证方法的正确。就以厥阴而言,大家知道,它是三阴经最末的一个,《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可见厥阴的“厥”字,是有极尽的意思在内的。这一名称表示了病至厥阴,是阴寒到了极点,而阳气也到了极衰的地步,然而,事物到了“极”,就会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突变,也叫“物极必反”,或者叫“物穷必变”。所以,“极”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条件,如果不认识这点,就谈不上中医阴阳学说的完整性。为此,我们认为厥阴病应该是在它的阴寒之极的时候,

第八章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第八章皮肤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第一节皮肤病的辨证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主张整体和局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祖国医学有八纲、脏腑、经络、卫气营血及三焦等辩证方法,这些方法已在中医学课程中作了详细阐述,这里仅有重介绍皮肤病的局部症状辨证。 (一)自觉症状辨证 1.瘙痒痒是由风、湿、热、虫及血虚等因素引起。 (1)风痒为遍身作痒,痒无定处,流窜不定。皮损以头面为主,多呈干性,舌红或淡红、苔薄。 (2)湿痒特点为脂水没淫,缠绵难愈。以会阴、下肢为多,苔白腻、脉孺。 (3)热痒以皮疹发红、焮热作痒为特点。常遇热加重,舌红、苔黄、脉数。 (4)虫痒特点为痒若虫行,奇痒难忍,部位固定,夜间为甚。 (5)血虚痒多为全身作痒,皮肤干燥脱屑,舌淡、脉沉细或缓。 2.疼痛系气血壅滞、阻塞不通所致。疼痛固定属血瘀,痛无定处属气滞。寒痛者皮色不变,皮温不高,自觉夜痛,得热则减:热痛者皮色红,炽热而痛,得冷则减。喜按喜温则为虚痛,拒按喜冷则为实痛。 3. 麻木麻木系气血不通,经络阻隔所致。即所谓气虚则麻,血虚则木。 4.灼热多属热毒、火邪所致。 (二)皮肤损害辨证 1. 斑疹 (1)红斑多为血热所致。红斑压之褪色者,还可由气分之热或风热引起。压之不褪色者也可见于血瘀。红斑稀疏则为热轻,色深、分布密集则为热重。 (2)紫斑可由血分热盛、迫血外溢,积于皮下;或因寒邪外束,气滞血凝所致;也可由牌不统血,溢于脉外而成。 (3)白斑多由血虚、气滞或气血不调所致。 (4) 色素沉着斑多属气血不和、肾虚或肝郁气滞所致。 2.丘疹色红细密伴瘙痒者属风热,色红较大者属血热,疹色暗红而压之不褪者多见于血瘀,正常肤色或疹色不鲜者为气虚、血虚及血燥。 3.结节多属气血凝滞,湿热蕴结或痰核所致。 4. 水疱疱周有红晕者为湿热或热毒,无红晕者多属脾虛湿蕴。 5. 脓疱多由湿热或热毒炽盛所致。 6. 风团疹色白属风寒或血虚,色红多属风热。此外,抓后出现红色风团或条状隆起者,也可由血热生风所致。 7.鳞屑急性病后见之为余热未净,慢性病时出现鳞屑为血虚或血燥。鳞屑油腻多为湿热,干性常为血虚风燥。 8. 糜烂糜烂多属湿热,糜烂结有脓痂属湿毒,慢性湿润糜烂多为脾虛湿盛所致。 9. 溃疡溃面肉芽水肿,色淡为脾虚湿盛,溃疡红肿疼痛为热毒,溃面灰暗无泽、平塌不起为血虚。 10.痂浆痂属湿热,血痂多属血热,脓痂常为毒热结聚。 11.抓痕多为风盛、血热、血燥及血虚所致。 12.皲裂以寒盛所致者为多,也可由血虚风燥引起。 13.癥痕多由气血不和或气血凝滞所致。

中医治疗消渴症

中医治疗消渴症(包括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症,在中国历代的医籍中都有论述,其内容十分丰富。如:《黄帝内经》中指出“五藏柔弱者,善病消瘅”即消渴症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有关,又云“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指明此病因与嗜食肥甘有关。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丸主之”。另有高士宗语:按平脉篇云: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上入胸膈,盖精血少,则气逆往上奔,故曰柔弱者必有刚强,谓五脏之精质柔弱而气反刚强,就是柔者愈弱,而刚者愈刚强,刚柔之不与也。朱永年也说过:有五脏之消瘅,有肌肉之消瘅。五脏之消瘅,津液内消而消渴也。肌肉之消瘅也,肌肉外消而消瘦也,盖因内者必及于外,因于外者必及于内也,形体为五脏外内之相合也。以上所举沧海一粟,但已经为消渴症奠定的完整的理论基础,而在治疗上常用的中药就有百味之多。以上简述只就是为了说明中医治疗消渴症(包括糖尿病)的历史源远流长,只就是古代没有“糖尿病”这个病名,中医学将具有多饮、多食、多尿,久则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称为“消渴”,而消渴症包括糖尿病。 糖尿病不就是消渴症,而消渴症包括糖尿病。 现代中医学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病,实际上这种认识就是错误的,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在此不做论述。 辨证论治就是中医治疗消渴症的精髓,远至宋代,上、中、下三焦分型论治“消渴”的格局即已形成,并由此产生了“三消”分治的辨治方法。即

“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有肺燥、胃热、肾虚之别。“三消”分治大体如下: 一,上消:治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药用:黄连、生地黄、花粉、天冬、麦冬、藕汁、姜汁、知母、甘草、人参。 二,中消:治宜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药用:石膏、知母、元参或玄参、麦门冬、大黄、芒硝、生地、熟地、牛膝。 三,下消:治宜滋阴固肾。方药用:山药、山萸肉、生地、仙灵脾、黄芪、地骨皮、人参、鹿茸、肉苁蓉、鸡内金、五味子、黄柏、泽泻、 栀子、茯苓。 四,若伴有血瘀者可加用丹参、山楂、桃仁等。 随着中医学不断发展,现代中医学对消渴症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三消”分治的观点已逐渐被脏腑辨证的理论所代替,使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根据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分三期论治: 一期,为消渴病前期。消渴病尚未形成,但有可能发展为消渴病。该期的主要病机特点就是“阴虚”。形成阴虚的原因主要就是禀赋有亏、贪食甘美、过度安逸,可表现为阴虚肝旺、阴虚阳亢、气阴两虚。一期病人多有形体肥胖、头昏乏力、口甜等症状,但因尚未化热,所以往往没有消渴病“三多一少”的典型表现。 二期,为消渴病期。此期消渴病已经形成,但尚未出现并发症。此期的病机特征就是“阴虚化热”,即病人在一期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加之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或因外邪侵袭,或因过食辛辣燥热,或因劳累过

2020年糖尿病中医辩证施治)(课件)

2020年糖尿病中医辩证施治) (课件) 糖尿病中医辩证施治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消渴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消渴分为三种类型:渴而多饮者为上消;消谷善饥者为中消;口渴、小便如膏者为下消。?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素体虚弱等因素均可导致消渴。该病的病机特征是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以燥热为标,且两者互为因果:燥热甚者则阴虚越甚,阴虚甚者则燥热越甚。消渴的病变部位在肺、胃和肾,而以肾脏的病变为重。如果患者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滋润,则会出现口干舌燥、烦渴多饮的上消症状;若患者胃热炽盛,腐熟水谷的能力过盛,则会出现多食易饥的中消症状;若患者肾虚精亏,不能约束小便,则会出现尿频量多、尿浊如脂膏的下消症状;若患者兼有肺燥、胃热与肾虚的因素,则会同时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糖尿病的病程较长,

该病患者的病情常常日久不愈,最终会因气阴两伤而合并出现其他病变。例如,患者若肺燥阴伤,可合并肺痨等病症,若肾阴亏耗,肝失滋润,可合并雀目、内障、耳聋等病症,若燥热内炽,蕴毒成脓,可合并疮疖、痈疽等病症,若阴虚燥热,炼液为痰,痰阻经络,可合并中风偏瘫或胸痹心痛等病症,等等。?在临床上,根据中医理论可将糖尿病分为肺热津伤型、胃热炽盛型、肾阴亏损型和阴阳两虚型。那么,对各型糖尿病应如何进行治疗的呢? 一、肺热津伤型糖尿病 该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口渴多饮为主,并伴有口干舌燥,随饮随渴,尿频量多,舌红少津,苔薄黄而干,脉数等.治疗此型糖尿病应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主,可选用《丹溪心法》中的消渴方(可加减)。其方药组成是:生地、花粉各18克,黄连、荷梗(藕秆)各10克,沙参、麦冬各15克,藕汁、姜汁、蜂蜜各适量.每日一剂,用水煎服。患者若因肺热津伤而致气阴两亏则可选用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功效的玉泉丸.其方药组成是:人参10克,黄芪25克,花粉、葛根、麦冬、茯苓各15克,炙甘草6克;患者若肺热炽盛则可选用具有清热泻火、益气生津功效的白虎汤加人参汤(可加减).其方药组成是:石膏30克,知母9克,粳米15克,炙甘草3克,人参、黄连各6克。患者若烦渴的症状减轻可继续服用消渴方进行治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糖尿病中医辨证 中医辨证论治 (一)无症状期 证候:一般没有突出的临床表现,食欲旺盛,而耐劳程度减,化验检查一般血糖偏高,但常无尿糖。应激情况下血糖明显升高,出现尿糖。 治法:滋阴养肾。 方药:麦味地黄汤加减。 (二) 1.阴虚燥热期 (1)上消(肺热津伤证) 证候:烦热多渴,口干舌燥,尿量繁多,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加减。 (2)中消(胃热炽盛证) 证候:多食易饥,口渴多尿,体形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而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玉女煎加减。 (3)下消(肾阴亏虚证) 证候: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味有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固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2.气阴两虚证 证候: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方药:七味白术散加减。 3.阴阳两虚证 证候: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则饮一溲一,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形寒畏冷,阳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摄。 方药:肾气丸加减。 4.痰瘀互结证

证候:“三多”症状不明显,形体肥胖,胸脘腹胀,肌肉酸胀,四肢沉重而刺痛,舌黯或有瘀斑,苔厚腻,脉滑。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 方药:平胃散和桃红四五趟加减。 5.脉络瘀阻证 证候:面色晦暗,消瘦乏力,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夜间加重,唇紫,舌黯或有瘀斑,或舌下青筋怒张,脉弦或沉涩。 治法:活血通络。 方药:血腑逐瘀汤加减。 (三)并发症 1疮痈:治以清热解毒,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芪六一散加减治疗。 2.白内障、雀目、耳聋:治以滋阴补肾,益精补血,用枸杞地黄丸、养肝丸、磁朱丸加减治疗。 ? 上消主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 ? 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饮食调 ? 护原则: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施膳配 ? 方:①菠菜银耳汤;②莲子茯苓糕H3;③ ? 鲜石榴汁。上消肺热津伤,内热积盛,肺 ? 胃雍热,易成大便秘结,应多食新鲜青 ? 菜,也可用大黄、天冬、玄参泡水以清热 ? 生津,保持大便通畅,使燥热得以下行。 ? 中消主证: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秘 ? 结,舌苔黄燥,脉滑实有力。饮食调护原 ? 则:清胃泻火,养阴保津。施膳配方:① ? 香菇烧豆腐;②小米粥;③菠菜根内金米 ? 汤饮;④胡萝卜粥。常食可健脾胃、助消 ? 化、清虚热,补虚损。下消主证:下消分 ? 肾阴亏虚、阴阳两虚。肾阴亏虚证见:尿 ? 频量多。混浊如脂,口干舌燥,舌红脉细 ? 数。饮食调护原则:肾阴亏虚宜滋阴补 ? 肾;辨证施膳:①番薯黑米粥;②枸杞饮; ? ③芹菜饮。常食可滋阴补肾.健脾和胃。 ? 阴阳两虚:饮一嗖一,面色黧黑,耳轮焦 ? 干,腰膝酸软,阳痿,舌淡苔白,脉沉细

沈绍功治疗皮肤病辨证特色

沈绍功治疗皮肤病辨证特色 一、概述 皮肤病是发生于人体皮肤及皮肤附属器的一类疾病。沈师对皮肤病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认为“有诸内必形于外”,故“治外必治内,治内能除根”。这一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病因 皮肤病的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内因和外因。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均可导致气机不畅,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滞则血凝,久则成瘀。外因主要是风、湿、热、毒等;内因主要是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特别是肝肾亏损。然而大多数皮肤病都与风邪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体腠理不密、卫气不固时,风邪乘虚入侵,阻于皮肤,邪毒结聚,内不得疏通,外不得表解,使营卫不和,气血运行失常,肌肤失于濡养,则可发生皮肤病,其病变发生迅速,游走不定,泛发全身或多发头面,可见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等;湿邪侵入肌肤,郁结不散,与气血相搏,多发生疱疹、瘙痒、渗液、糜烂等,病程缠绵,难以速愈;外感热邪或脏腑实热蕴郁肌肤,不得外泄,熏蒸为患,可发生皮疹、灼热、痒痛、溃烂等,常伴身热、口渴、便秘、尿赤、苔黄、脉数等证候。皮肤病因失治或误治,或难治而转为慢性,其中以肝肾不足

为多见。表现大多呈慢性过程,其皮损有干燥、肥厚、粗糙、脱屑并伴头晕目眩,耳鸣如蝉,腰膝盩软,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象弦细等全身征候。 (二)强调辨证 皮肤病的辨证,首先要对病情进行周密的调查,运用四诊八纲的方法收集资料,然后再进行综合归纳,作出正确的诊断。 1.辨性质 皮肤病的性质主要分为急性、慢性两大类。急性皮肤病大多发病急骤,发病原因多为风、湿、热等,以实证为主,一般与心、肺、脾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因心主热,火之化,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诸病源候论》云:“肺主气,候于皮毛;脾主肌肉。气虚则肤腠开,为风湿所乘;内热则脾气温,脾气温则肌肉生热也。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也。”慢性皮肤病大多发病缓慢,发病原因多为血瘀或营血不足,肝肾亏损,冲任不调,以虚证为主,一般与肝、肾两脏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肝主藏血,血虚则生风生燥,肤失濡养而为病;肾主藏精,黑色属肾,肾精不足则可产生皮肤的色素改变。 2.辨瘙痒 一般急性皮肤病的病痒多由外风所致,故其症状有流窜不定、泛发而起病迅速的特点,可有风寒、风热、风湿的不

中医治疗消渴症

中医治疗消渴症(包括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症,在中国历代的医籍中都有论述,其内容十分丰富。如:《黄帝内经》中指出“五藏柔弱者,善病消瘅”即消渴症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有关,又云“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指明此病因与嗜食肥甘有关。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丸主之”。另有高士宗语:按平脉篇云: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上入胸膈,盖精血少,则气逆往上奔,故曰柔弱者必有刚强,谓五脏之精质柔弱而气反刚强,是柔者愈弱,而刚者愈刚强,刚柔之不和也。朱永年也说过:有五脏之消瘅,有肌肉之消瘅。五脏之消瘅,津液内消而消渴也。肌肉之消瘅也,肌肉外消而消瘦也,盖因内者必及于外,因于外者必及于内也,形体为五脏外内之相合也。以上所举沧海一粟,但已经为消渴症奠定的完整的理论基础,而在治疗上常用的中药就有百味之多。以上简述只是为了说明中医治疗消渴症(包括糖尿病)的历史源远流长,只是古代没有“糖尿病”这个病名,中医学将具有多饮、多食、多尿,久则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称为“消渴”,而消渴症包括糖尿病。 糖尿病不是消渴症,而消渴症包括糖尿病。 现代中医学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病,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在此不做论述。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消渴症的精髓,远至宋代,上、中、下三焦分型论治“消渴”的格局即已形成,并由此产生了“三消”分治的辨治方法。即“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有肺燥、胃热、肾虚之别。“三消”分治大体如下:一,上消:治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药用:黄连、生地黄、花粉、天冬、麦冬、藕汁、姜汁、知母、甘草、人参。 二,中消:治宜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药用:石膏、知母、元参或玄参、麦门冬、大黄、芒硝、生地、熟地、牛膝。 三,下消:治宜滋阴固肾。方药用:山药、山萸肉、生地、仙灵脾、黄芪、地骨皮、人参、鹿茸、肉苁蓉、鸡内金、五味子、黄柏、 泽泻、栀子、茯苓。 四,若伴有血瘀者可加用丹参、山楂、桃仁等。 随着中医学不断发展,现代中医学对消渴症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三消”分治的观点已逐渐被脏腑辨证的理论所代替,使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根据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分三期论治:一期,为消渴病前期。消渴病尚未形成,但有可能发展为消渴病。该期的主要病机特点是“阴虚”。形成阴虚的原因主要是禀赋有亏、贪食甘美、过度安逸,可表现为阴虚肝旺、阴虚阳亢、气阴两虚。一期病人多有形体肥胖、头昏乏力、口甜等症状,但因尚未化热,所以往往没有消渴病“三多一少”的典型表现。 二期,为消渴病期。此期消渴病已经形成,但尚未出现并发症。

第七章 厥阴病辨证论治

第七章厥阴病辨证论治 (TREATMENT OF JUEYIN DISEASE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概论 (INTRODUCTION) 厥阴指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及其所络属的脏腑。足厥阴之脉起于足大趾,沿下肢内侧中线上行,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行连目系,出额与督脉会于巅顶。手厥阴之脉起于胸中,出心包络,下膈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上抵腋下,循上臂内则中线入肘中,下前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至中指出其端。足厥阴肝主藏血,主疏泄,与胆相表里。既能调畅情志,调畅气机,又参与脾胃的运化机能。手厥阴心包为心之外卫,代心用事。心包之火以三焦为通路下达于肾,使肾水温暖以涵养肝脏。在生理情况下,肝胆达条,气机和畅,纳运有序,阴阳燮理,以促进脏腑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健康。 厥阴病是六经病证的最后阶段。若病入厥阴,则肝失条达,气机不利,易致阴阳失调,又因厥阴具有阴尽阳生,极而复返的特性,故厥阴病常以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为主。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说:“阴阳各趋其极,阳并于上则热,阴并于下则寒。”本篇所论的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上热下寒证,反映了厥阴病寒热错杂的的证候特点,故作为厥阴病的提纲。然厥阴受邪,阴阳失调,若邪从寒化,则为厥阴寒证,邪从热化,则为厥阴热证。病至厥阴,正邪相争,阴阳消长,阴盛可厥,阳盛易热,阴阳互有争胜,则表现为手足厥热交替出现。此时可根据手足厥逆与发热时间的长短,程度的轻重,来判断阴阳消长,病势进退及预后。若由于“阴阳气不相顺接”而致四肢厥冷者,称为厥证。厥阴篇还记述多种呕吐、哕、下利等证,这类病证并非皆属厥阴病,集中论述意在鉴别对比,以提高辨证论治能力。 厥阴病的形成,既可由本经自病,亦可由他经传来。厥阴病的治疗,因证而异,可采用“寒者温之,热者清之”或寒温并用等方法。上热下寒证,治宜清上温下,乌梅丸为代表方剂;厥阴寒证,或温经养血,或温胃降逆,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为代表方剂;厥阴热证,可用凉肝解毒之法,白头翁汤为代表方剂。至于厥、呕、哕、利诸证的治疗,当遵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来进行。 厥阴病的预后及转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厥阴正复邪祛,可有向愈之机;厥阴阳复太过,可发生痈脓、便血或喉痹等热证;若阳亡阴竭,则预后不良。 第一节厥阴病辨证纲要 (Outlin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for jueyin disease) 【学习要求】 掌握厥阴病辨证提纲。 【原文】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①,心中疼熱②,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326)【词语解释】 ①气上撞心:心,泛指心胸部位。气上撞心,即病人自觉有气上冲心胸部位。 ②心中疼热:自觉胃脘部疼痛,伴有灼热感。 【原文析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