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VT技术

Intel-VT技术
Intel-VT技术

我的另一个blog:https://www.360docs.net/doc/4612257675.html,

分类: 基于Intel-VT技术的虚拟机实践 2010-12-09 13:40 471人阅读 评论(0) 收藏举报

IA-32 架构

1.1

.1 IA-32

IA-32 处理器提供了四种处理器模式来支持系统的运行,这四种处理器模式分别是:

a)实模式:实模式是 16 位的运行模式,跟早期的 8086 处理器兼容。处理器一开始启动的时候,进入的就是实模式。程序可以通过实模式进入保护模式和系统管理模式;

b)保护模式:保护模式是 32 位的运行模式,它扩展了地址位数,同时提供了丰富的保护机制(权限管理机制,包括段保护机制和页保护机制),以及向后兼容机制;

图 3 . 1 四种模式状态图

c)虚拟 8086 模式:在保护模式下提供的兼容 8086 的模式,使处理器在保护模式下能够更好地运行 16 位程序;

d)系统管理模式:特殊的模式,操作系统可以进入该模式进行电源管理;

四种处理器模式的转换关系如图 3.1[9]所示:

.2 Intel-VT

Intel-VT 技术

1.2

IA-32 上的虚拟化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虚拟内存管理。虚拟内存管理机制为程序提供了远大于真实内存的虚拟内存。后来,为了能够在保护模式下更好的支持早期的在实模式下的程序的运行,英特尔又加入了虚拟 8086 模式。虽然虚拟 8086 模式并不能完全兼容真实的实模式程序,但是也算是英特尔处理器虚拟化的一次尝试。

Intel-VT 技术,是英特尔公司设计出的硬件辅助虚拟化的一套解决方案。 Intel-VT 具体包括分别针对处理器的VT-X/VT-I 、芯片组的 VT-D 和网络的 VT-C 技术:

a)处理器虚拟化 (VTx/VTi) :包括英特尔虚拟化灵活迁移技术( Intel VT FlexMigration )、英特尔 VT FlexPriority 、英特尔 VT 扩展页表( Extended Page Tables ):

i.英特尔 VT FlexPriority :当处理器执行任务时,往往会收到需要注意的其它设备或应用发出的请求或 “ 中断 ” 命令。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对性能的影响,处理器内的一个专用寄存器将对任务优先级进行监控。如此一来,只有优先级高于当前运行任务的中断才会被及时关注。英特尔 FlexPriority 可创建 TPR6 的一个虚拟副本,该虚拟副本可读取,在某些情况下,如在无需干预时,还可由客户操作系统进行更改。上述举措可以使频繁使用 TPR 的 32 位操作系统获得显著的性能提升。(例如,能够将在 Windows Server* 2000 上运行的应用的性能提高 35% )。

ii.英特尔虚拟化灵活迁移技术( Intel VT FlexMigration ):虚拟化的一个重要优势是能够在无需停机的情况下,将运行中的应用在物理服务器之间进行迁移。英特尔虚拟化灵活迁移技术( Intel VT FlexMigration )旨在实现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当前服务器与未来服务器之间的无缝迁移,即使新的系统可能包括增强的指令集也不例外。借助此项技术,管理程序能够在迁移池内的所有服务器中建立一套一致的指令,实现工作负载的无缝迁移。这便生成了可在多代硬件中无缝运行的更加灵活、统一的服务器资源池。

iii.扩展页表( Extended Page Tables , EPT ):为了减少实现内存虚拟化(跟影子页表相比)的难度和提升内存虚拟化的性能, VT-X 提供了 EPT 技术,直接在硬件上支持客户虚拟地址 -> 客户物理地址 -> 主机物理地址的两次转换。

b)芯片组虚拟化 (VTd) :如果没有 VTd 技术,虚拟机监控器必须直接参与 I/O 交易,这不仅会减缓数据传输速度,还会由于频繁的 VMM 活动而增大处理器的负载。 VTd 提供了客户操作系统直接访问真实硬件的机制,极大的减少了服务器处理器的负载。

c)网络虚拟化 (VTc) :英特尔 VT-c 可针对虚拟化进一步优化网络。从本质上来说,这套技术组合的功能与邮局非常相似:将收到的信件、包裹及信封分门别类,然后投递到各自的目的地。通过在专用网络芯片上执行这些功能,英特尔 VT-c 大幅提高了交付速度,减少了 VMM 与服务器处理器的负载。 VTc 包括虚拟机设备队列 (VMDq)和虚拟机直接互连 (VMDc) :

i.借助虚拟机设备队列( VMDq )最大限度提高 I/O 吞吐率:在传统服务器虚拟化环境中, VMM 必须对每个单独的数据包进行分类,并将其发送到为其分配的虚拟机。这样会占用大量的处理器周期。而借助 VMDq ,该分类功能可由英特尔服务器网卡内的专用硬件来执行, VMM 只需负责将预分类的数据包组发送到适当的客户操作系统。这将减缓 I/O 延迟,使处理器获得更多的可用周期来处理业务应用。英特尔 VT-c 可将 I/O 吞吐量提高一倍以上,使虚拟化应用达到接近本机的吞吐率。每台服务器将整合更多应用,而 I/O 瓶颈则会更少;

ii.借助虚拟机直接互连( VMDc )大幅提升虚拟化性能:借助 PCI-SIG 单根 I/O 虚拟化( SR-IOV )标准,虚拟机直接互连 (VMDc )支持虚拟机直接访问网络 I/O 硬件,从而显著提升虚拟性能。如前所述,英特

)标准,虚拟机直接互连 (VMDc )支持虚拟机直接访问网络 I/O 硬件,从而显著提升虚拟性能。如前所述,英特尔 VT-d 支持客户操作系统与设备 I/O 端口之间的直接通信信道。通过支持每个 I/O 端口的多条直接通信信道,SR-IOV 可对此进行扩展。例如,通过单个英特尔万兆位服务器网卡,可为 10 个客户操作系统中的每个操作系统分配一个受保护的、 1Gb/ 秒的专用链路。这些直接通信链路绕过了 VMM 交换机,可进一步提升 I/O 性能并减少服务器处理器的负载;

Intel-VTx/VTi

.3 Intel-VTx/VTi

1.3

VMX(virtual-machine extensions) 架构

.3.1 VMX(virtual-machine extensions)

1.3.1

VMX 主要针对两类软件提供支持:

a)虚拟机监控器:在 VMX 的支持下,虚拟机监控器能够获取处理器的最高权限;

b)客户软件: VMX 提供一套敏感指令,当客户软件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敏感指令的时候,就会将控制权交给虚拟机监控器;

图 3 . 2 VMX 转换

针对这两类软件, VMX 提供了两类操作模式:根操作模式和非根操作模式。虚拟机监控器运行在根操作模式下,客户软件运行在非根操作模式下。两种模式的转换称为 VMX 转换 ( 如图 3.2[10]和图 3.3[11] ) 。

图 3 . 3 Intel-VT 在操作期间的转换

图 3.3 :白色的区域代表 VMM 在根操作模式下,而交叉阴影和黑点的区域代表两个活动虚拟机的运行阶段。

软件在 VMX 的生命周期:

a)软件通过 VMXON 指令激活 VMX 模式,当处理器激活 VMX 模式时,是处在根操作模式下;

b)当处理器处于根操作模式下,通过执行 VMLAUNCH 和 VMRESUME 指令(如图 3.5 ),处理器能够进入非根操作模式;

c)从 VMX 非根操作模式退出到根操作模式的原因很多,基本上分为条件退出和无条件退出两大类;

d)当处理器处于根操作模式下时,软件可以通过执行 VMOFF 指令,退出 VMX 模式;

1.3.1.1 根操作模式

处理器在 VMX 模式下的行为基本等同于处理器在保护模式下的行为,除了以下几点:

a)VMX 根操作模式有一套新的指令 (VMON,VMOFF 等 )

b)在 VMX 根操作模式下, CR0 和 CR4 的某些值是不支持的;

c)如果一个逻辑处理器是在 A20 模式下,那么 VMX 开启就会失败;

d)INIT 信号在 VMX 根操作模式下是阻塞的;

1.3.1.2 非根操作模式

客户操作系统在非根操作模式下运行。当客户操作系统遇到一些预先设定的条件时,会自动退出到根操作模式下。

从非根操作模式退出到根操作模式下,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1.无条件退出:即遇到某一个事件的时候,直接退出;

2.有条件退出:即遇到某一个事件的时候,根据 VMCS 的控制执行域的设置来决定是否退出;

1.3.1.3 虚拟机控制结构 (VMCS)

针对 VMX 操作, Intel 定义了虚拟机控制结构。这个结构只能够被 VMCLEAR, VMPTRLD, VMREAD, 和 VMWRITE 操作。

在逻辑上,虚拟机控制结构被划分为 6 部分:

a)GUEST-STATE 域:虚拟机从根操作模式进入非根操作模式时,处理器所处的状态;

b)HOST-STATE 域:虚拟机从非根操作模式退出到根操作模式时,处理器所处的状态;

c)VM 执行控制域:虚拟机在非根操作模式运行的时候,控制处理器非根操作模式退出到根操作模式;

d)VM 退出控制域:虚拟机从非根操作模式下退出时,需要保存的信息;

e)VM 进入控制域:虚拟机从根操作模式进入非根操作模式时,需要读取的信息;

f)VM 退出信息域:虚拟机从非根操作模式退出到根操作模式时,将退出的原因保存到该域中。

1.3.2 内存虚拟化

第一代的 Intel-VT 技术,并没有提供硬件支持的内存虚拟化技术。因此,内存虚拟化一般采用影子页表(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第二代的 Intel-VT 技术,提供了硬件支持的内存虚拟化技术: VPID 和 EPT 。

1.3.

2.1 VPID

VPID 是一种硬件级的对 TLB 资源管理的优化。通过在硬件上为每个 TLB 项增加一个标志,来标识不同的虚拟处理器地址空间,从而区分开虚拟机监控器以及不同虚拟机的不同处理器的 TLB 。

在软件上使用 VPID 非常简单,主要做两件:

a)为每个 VMCS 分配一个 VPID ,且这个 VPID 只要是非 0 的,且和其他 VMCS 的 VPID 不同就可以了;

b)在 VMCS 中将 Enable VPID 置 1 ;

1.3.

2.2 EPT

图 3 . 4 EPT 原理图

EPT 是在原有的 CR3 控制寄存器页表地址映射的基础上,引入了 EPT 页表的另一次映射。这样, GVA (客户操作系统的虚拟地址) ->GPA (客户操作系统的物理地址) ->HPA (宿主操作系统的物理地址)两次地址转换都由CPU 硬件自动完成。

图 3.4[12]是 EPT 原理图。这里假设客户机页表和 EPT 页表都是 4 级页表, CPU 完成一次地址转换的基本过程:

1.CPU 从 Guest CR3 指向的 L4 页表。由于 Guest CR3 指向的是 GPA ,因此 CPU 需要通过 EPT 页表来实现Guest CR3 GPA->HPA 的转换。 CPU 首先会查看硬件的 EPT TLB ,如果没有对应的转换, CPU 会进一步查找 EPT 页表,如果还没有, CPU 则抛出 EPT Violation 异常由虚拟机监控器来处理;

2.获得 L4 页表地址后, CPU 根据 GVA 和 L4 页表项的内容,来获取 L3 页表项的 GPA 。如果 L4 页表中GVA 对应的表项显示为“缺页”,那么 CPU 产生 Page Fault ,直接交由 Guest Kernel 处理。注意,这里不会产生 VM-Exit 。获得 L3 页表项的 GPA 后, CPU 同样要通过查询 EPT 页表来实现 L3 GPA->HPA 的转换,过程和上面一样。 CPU 会依次查看 L2 , L1 页表,最后获得 GVA 对应的 GPA ;

3.获取 GPA 之后, CPU 通过查询 EPT 页表获得 HPA ;

1.3.3 中断虚拟化

在虚拟的环境下,虚拟机有诸多的设备,包括虚拟机监控器模拟的虚拟设备和直接分配给客户机的物理设备,这些设备都需要发送中断给 VCPU ,以便得到处理。因此,虚拟机监控器也需要提供中断虚拟化的支持。

图 3.5[12]展示了物理平台的中断架构。首先, I/O 设备通过中断控制器( I/O APIC 或者 PIC )发出中断请求,中断请求经由 PCI 总线发送到系统总线上,最后目标 CPU 的 local APIC 部件接收中断, CPU 开始处理中断。

在虚拟机的环境中,虚拟机监控器也需要为客户操作系统展现一个与物理中断架构类似的虚拟中断架构。如图

3.6[12]所示。和物理平台相比,每个 VCPU 都对应一个虚拟 Local APIC 用于接收中断。虚拟平台也包含了虚拟

I/O APIC 或者虚拟 PIC 用于发送中断。

图 3 . 5 物理平台的中断架构

图3 .6 虚拟机中断架构

.4 Intel-VTd

Intel-VTd

1.4

由于现在操作系统跟外设有大量的交互,因此虚拟机监控器必须支持客户操作系统的 I/O 请求,即 I/O 虚拟化。I/O 虚拟化的支持必须采用以下几种模型之一[13] :

a)仿真:虚拟机监控器为客户操作系统模拟一个设备。 I/O 虚拟化可以提供很好的兼容性,但是在性能上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b)新的软件接口:这种模型类似于 I/O 仿真,不同之处在于虚拟机监控器提供的是针对客户软件设计的设备接口。

c)直接分配:虚拟机监控器直接分配设备给客户软件。这种模型需要额外的硬件设备支持。

d)I/O 设备分享:这种模型是直接分配模型的扩展。一个 I/O 设备支持多个接口,每个接口分配给一个虚拟机。

I/O 虚拟化

1.4.1

.4.1 I/O

为了实现直接 I/O 分配, Intel-VT 为虚拟机监控器提供了以下几种功能[13] :

a)I/O 设备直接分配:分配 I/O 设备给虚拟机,扩展虚拟机的保护和隔离属性;

b)DMA 重映射:从硬件的直接内存访问,提供独立的地址转换;

c)中断重映射:支持中断路由给合适的虚拟机;

d)可靠性:记录和报告中断错误给系统 DMA ;

1.4.1.1 DMA 重映射

DMA 重映射为设备访问内存提供硬件隔离。通过不同的 I/O 页表,使得每个硬件设备分配到特定的域。当设备尝试访问系统内存是, DMA 拦截访问,并且判断是否允许该访问,同时他还决定真实的访问位置。频繁的使用 I/O 表数据结构,该数据结构能够被缓存。 DMA 重映射机制能够被每个设备独立的配置。

1.4.1.2 中断重映射

中断重映射提供重映射和路由从 I/O 设备的中断请求。

1.5 本章小结

Intel-VT 技术是英特尔公司推出的旨在提高虚拟机安全性和性能,降低开发虚拟机难度的硬件辅助虚拟化方案。Intel-VT 包括处理器虚拟化,芯片组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

Intel 处理器在保护模式的基础上,提供了 VMX 模式,以支持 Intel-VT 技术。 VMX 模式又分为根操作模式和非根操作模式两种子模式。虚拟机监控器运行在根操作模式下,客户操作系统运行在非根操作模式下。

虚拟机控制结构是处理器专门为VMX设计的一种数据结构,用来支持根操作模式和非根操作模式之间的切换。

第4章 遥感技术系统

目录 第4章遥感技术系统 (1) §4.1遥感平台 (1) 4.1.1 地面平台 (1) 4.1.2 航空平台 (2) 4.1.3 航天平台 (2) §4.2遥感传感器 (4) 4.2.1 传感器组成 (4) 4.2.2 传感器的分类 (7) 4.2.3 传感器的性能 (8) §4.3遥感数据的接收记录与处理系统 (10) 4.3.1 地面接收站 (10) 4.3.2 遥感数据处理中心 (11) 4.3.3 遥感基础研究与应用中心 (12)

第4章遥感技术系统 遥感技术系统主要由遥感平台、传感器和遥感数据的接收、记录与处理系统组成。 §4.1 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Platform)是指装载遥感传感器的运载工具。遥感平台的种类很多,按平台距地面的高度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地面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在不同高度的遥感平台上,可以获得不同面积、不同分辨率、不同特点、不同用途的遥感图像数据。在遥感应用中,不同高度的遥感平台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相互配合使用组成立体遥感观察网。常见遥感平台见表4-1。 表4-1可应用的遥感平台 4.1.1 地面平台 置于地面上和水上的装载传感器的固定的或可移动的装置叫做地面遥感平台,包括三角架、遥感塔、遥感车等,高度一般在100m以下,主要用于近距离测量地物波谱和摄取供试验研究用的地物细节影像,为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作校准和辅助工作。通常三角架的放置高度在0.75m~2.0m之间,在三角架上放置地物波谱仪、辐射计、分光光度计等地物光谱测试仪器,用以测定各类地物的野外波谱曲线;遥感车、遥感塔上的悬臂常安置在6~10m甚至更高的高度上,在这样的高度上对各类地物进行波谱测试,可测出地物的综合波谱特性。为了便于研究波谱特性与遥感影像之间的关系,也可将成像传感器置于同高度的

plc电子计算器

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电气控制与PLC 设计题目:电子计算器 系别:电气工程 年级专业: 12级检测 学号: 121203021030 学生姓名:滕禹铄 指导教师:金梅 教师职称:副教授 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 基层教学单位:仪器科学与工程系指导教师:金梅 学号121203021030 学生姓名滕禹铄(专业)班 级 检测一班 设计题目电子计算器设计 设计技术参数1.设计内容见附页(22) 2.使用组态王实现上位控制 3.公共实践(四层电梯) 4.公共实践(邮件分拣)(选作) 5.查阅资料(变频器) 设 计要求 采用PLC进行设计。画出系统图,采用梯形图编程,并给出相应的组态控制工程(附主画面)。结合公共实践部分,完成设计说明书。 参 考资料“电气控制”类图书及论文资料“可编程控制器”类图书及论文资料 周次20周应 完成内容分析设计要求、查资料、确定方案,设计梯形图、设计上位组态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 基层教学单 位主任签字 摘要 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是微机技术与继电器常规控制技术相

结合的产物,是在顺序控制器和微机控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用作数字控制的专用计算机。自1969年针对工业自动控制的特点和需要而丌发的第一台PLC问世以来,迄今己30多年,它的发展虽然包含了前期控制技术的继承和演变,但又不同于顺序控制器和通用的微机控制装置。它不仅充分利用微处理器的优点来满足各种工业领域的实时控制要求,同时也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护人员的技能和习惯,摒弃了微机常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表达方式,独具风格地形成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形象编程语言和模块化的软件结构,使用户程序的编制清晰直观、方便易学,调试和查错都很容易。用户买到所需PLC后,只需按说明书或提示,做少量的安装接线和用户程序的编制工作,就可灵活而方便地将PLC 应用于生产实践。而且用户程序的编制、修改和调试不需要具有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这样就破除了“电脑”的神秘感,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是最值得重视的先进控制技术。PLC现已成为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PLC、CAD/CAM、ROBOT)之一,以其可靠性、逻辑功能强、体积小、可在线修改控制程序、具有远程通信联网功能,易与计算机接口、能对模拟量进行控制、具备高速记数与位控等高性能模块等优异性能,同益取代由大量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记数继电器等组成的传统的继电一接触控制系统,在机械、化工、石油、冶会、轻工、电子、纺织、食品、交通等行业德到广泛应用。PLC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 电子计算器,PLC,组态王

中图法分类号(TP3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中图法分类号(TP3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TP3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TP3-05 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计算机文化、计算机心理学等入此.) TP30 一般性问题 TP301 理论、方法(计算机原理入此. 开关理论入TP17.) TP301.1 自动机理论(自动机入TP23.) TP301.2 形式语言理论(形式语义理论入此.) TP301.4 可计算性理论 TP301.5 计算复杂性理论 TP301.6 算法理论(计算机数学等入此. <3版类名:计算方法、算法理论>) TP302 设计与性能分析 TP302.1 总体设计、系统设计 TP302.2 逻辑设计 TP302.4 制图 TP302.7 性能分析、功能分析(可靠性、灵敏度等分析入此.) TP302.8 容错技术 TP303 总体结构、系统结构(总论计算机硬件及其外部设备的著作入此. 专论各部件的著作入TP32/38有关各类. <3版类名:结构、构造>) TP303+.1 元件 TP303+.2 插件、机架 TP303+.3 电源系统(供电形式、保护系统、UPS等入此.) TP304 材料 TP305 制造、装配、改装(计算机的大密度装配技术入此.) TP305+.1 微小型化工艺 TP305+.2 防潮、防霉、防腐工艺 TP306 调整、测试、校验 TP306+.2 调整、测试方法 TP306+.3 故障诊断与排除 TP307 检修、维护 TP308 机房(机房设施、计算机中心设施、计算机环境等入此.) TP309 安全保密 TP309.1 计算机设备安全 TP309.2 数据安全 TP309.3 数据备份与恢复 TP309.5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TP309.7 加密与解密 TP31 计算机软件 TP311 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TP311.1 程序设计(程序正确性理论入此. <3版类名:理论方法>) TP311.11 程序设计方法 TP311.12 数据结构 TP311.13 数据库理论与系统

简述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简述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简述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2、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3、 2 。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a) 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 5、b) 地形起伏的影响 6、c) 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 7、d) 大气折射的影响 8、e) 地球自转的影响 9、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0、a)丰富的信息量 11、b)直观性强 12、c)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13、d)现实性强 14、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5、a)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 16、b)提高图像分类精度受到限制 17、(1)大气状况的影响 18、(2)下垫面的影响 19、(3)其他因素的影响 20、5、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21、a)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 22、b)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 23、c)遥感影像几何纠正与图像处理 24、d)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拼接 25、e)地理地图与遥感影像的复合 26、f)符号注记层的生成 27、g)影像地图图面配置 28、h)影像地图的制作与印刷 29、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5分) 30、(1)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31、(2)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征 32、(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33、(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 34、(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 35、2、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6、6分) 37、丰富的信息量;直观性强;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现实性强 38、3、遥感影像解译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9、6分) 40、直接解译标志:形状、颜色、图形、纹理、大小、阴影;间接解译标 志:相关关系。 41、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2、6分)

电子计算器设计范文

电子计算器设计 组员: 陆鹏飞(组长) 谭义 严广

信电学院电气10-9班 目录 1. 课题任务………………………………………………………………………… 2. 方案比较与选择……………………………………………………………… 3. 电路设计……………………………………………………………………… 4. 程序设计………………………………………………………………………………5.测试方案……………………………………………………………………………… 6. 系统调试…………………………………………………………………………… 7. 数据测试与处理……………………………………………………………… 8.总结…………………………………………………………………………………… 9.参考文献……………………………………………………………………………… 10.附录……………………………………………………………………………………

1.课题任务 本次设计是用AT89S51单片机、LCD显示器、控制按键为元件来设计的计算器。利用此设计熟悉单片机微控制器及C语言编程,对其片资源及各个I/O端口的功能和基本用途的了解。掌握keil应用程序开发环境,常用的LCD显示器的使用方法和一般键盘的使用方法。 本次设计的电子计算器主要完成加/减/乘/除运算,使用1602LCD显示器显示数据,具体如下: 1.具备删除功能:如数字输入错误,可以通过删除键,对错误的数字进行删除操作。 2.具备括号内运算功能:如((1+2)*3+4)/5 3.具备连续计算的功能,可以使得计算具有一定的方便性。 4.具备日期时钟显示功能 5.具备蜂鸣器按键提示功能 6.计算结果可保留至小数点后六位 7.具备复位功能 8.可进行小数运算 2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及工程管理模式分析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及工程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电子信息技术及工程管理模式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和工程管理的内涵,分析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工程管理的特点,并研究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模式 1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和工程管理的内涵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革命也一直在持续,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地进行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计算机电子技术和网络的联姻,让计算机技术走上了信息化的快车道,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捷的服务,人们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进行网上沟通、网上购物和网上娱乐。人们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进行便捷和高效率的工作。可以说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1]。 2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工程管理的特点 2.1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具有其一定的优势。首先,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充分发挥数据库的作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中的数据具有较高的真实性,能够为工程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来做出正确的决策。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能够确保各数据的统计过程,保障数据的科学性;其次,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确保所得到的工程信息具有准确性,避免因人工失误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或是质量上的问题。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通过网络数据库得到所需要的工程信息,以充分提升我国工程管理水平;最后,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方式已经朝着集约化发展,力求通过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智能化程度。实施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有利于创新人们的思维,提高人们的行为能力,可以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 2.2 工程管理的特点 现阶段的工程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工程管理所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所谓工程管理,就是对工程中所需要做出的决策和计划进行监督,控制好工程中的各个施工环节,协调各工程管理部门,以引导其开展高效的工程管理工作,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预期的工程管理目标。在工程管理工作中企业不仅要开展有效的经济活动,还要实施技术经济活动,但这两方面的活动都不属于正常稳定生产中的内容;②工程管理具有复杂性,十分烦琐。从技术上来说,在工程项目中所需要运用到的科学技术并不止一种,类别多样,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

潮汐发电技术的应用及前景

潮汐发电技术的应用及前景 摘要:本文介绍了潮汐能发电的概念、特点、基本原理及我国潮汐能发电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潮汐能发电有其优点. 也有其发展的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能源资源的日趋紧缺. 潮汐能发电在不远的将来将有飞速的发展. 关键字:潮汐能、发电、潮汐电站、发展现状、技术、前景、能源 前言: 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1%,它接受来自太阳的辐射能比陆地上要大得多.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供材料表明,全世界海洋能的可再生量从理论上说近800亿千瓦,浩瀚的大海蕴藏着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波浪能、海流能、潮汐能、温差能、盐差能等。在诸多形式的海洋能中,其中海洋潮汐能量含量巨大,且目前开发技术比较成熟、开发历史较长和开发规模较大者,也当属潮汐能。它是最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能源之一。 海洋潮汐能是由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相对位置不断改变及地球自转在一昼夜中地表各处受太阳、月球引力的合力不断改变,导致海水周期性地涨落的现象。海水潮汐能的大小随潮差而变化,潮差越大潮汐能也越大.像加拿大的芬迪湾、法国的塞纳河口、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恒河口以及我国的钱塘江都是世界上潮差较大的地区。 现代潮汐能的利用,主要是潮汐能发电。潮汐能发电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于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力发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一、潮汐发电的基本原理 潮汐能是月球和太阳等天体的引力使海洋水位发生潮汐变化而产生的能量。潮汐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发电。潮汐发电的工作原理与常规水力发电的原理类似,它是利用潮水的涨、落产生的水位差所具有的势能来发电。差别在于海水与河水不同,蓄积的海水落差不大,但流量较大,并且呈间歇性,从而潮汐发电的水轮机的结构要适合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具体地说,就是在有条件的海湾或感潮河口建筑堤坝、闸门和厂房,将海湾(或河口)与外海隔开围成水库,并在闸坝内或发电站厂房内安装水轮发电机组。海洋潮位周期性的涨落过程曲线类似于正弦波。对水闸适当地进行启闭调节,使水库内水位的变化滞后于海面的变化,水库水位与外海潮位就会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即工作水头),从而驱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就是将海水的势能和动能,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利用潮汐能发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潮汐的幅度必须大,至少要有几米;第二海岸地形必须能储蓄大量海水。由于潮水的流动与河水的流动不同,它是不断变换方向的,因此就使得潮汐能发电出现了不同的型式,例如:①单库单向型,只能在落潮时发电。②单库双向型,在涨、落潮时都能发电。③双库双向型,可以连续发电,但经济上不合算,未见实际应用。在单向方式中水头变化范围较小,平均工作水头略高,这样可以减少水轮机的数量和尺寸,从而减少潮汐电站的投资;而在潮差较小、海湾条件允许的电站,采用双向工作比较有利。 二、潮汐电站的技术关键 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资源,蕴藏量大,运行成本低。对于环境影响小,发电不排放废气废渣度水,属于洁净能源。 潮汐电站由7 个基本部分组成:潮汐水库;堤坝;闸门和泄水道建筑;发电机组和厂房;输电、交通和控制设施;航道、鱼道等。潮汐发电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低水头、大流量、变工况水轮机组设计制造;电站的运行控制;电站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和海洋环境对电站的影响,特别是泥沙冲淤问题;电站的系统优化,协调发电量、间断发电以及设备造价和可靠性等之间的关系;电站设备在海水中的防腐等。

电子计算器的设计

目录 第1章电子计算器控制工艺分析 (1) 1.1PLC简介 (1) 1.2PLC电子计算器特点 (1) 1.3电子计算器控制要求 (2) 1.4电子计算器设计要求 (2) 第2章电子计算器PLC控制系统设计 (3) 2.1系统选型 (3) 2.2系统硬件连接图 (3) 2.3输出I/O点数 (3) 2.4梯形图 (4) 2.5程序运行 (6) 第3章电子计算器PLC监控系统设计 (7) 结论与体会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第1章电子计算器控制工艺分析 1.1 PLC简介 PLC英文全称为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即:可编程逻辑控控制器,顾名思义;它本来的含义是具有柔性的(可编程)主要来完成逻辑控制(针对数字量)工业控制器,它代替了传统的靠硬触点来做的控制系统就象当初的计算机已经演变为电脑一样,现在的PLC也由早期单纯地实现逻辑控制演变为一个可进行数模、模数转换,可进行定位控制,等一个功能强大的工业控制器,可以说它在现代社会各种需要自动控制的场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 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例如三菱公司生产的F系列PLC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30 万小时。一些使用冗余CPU的PL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则更长。从PLC 的机外电路来说,使用PLC构成控制系统,和同等规模的继电接触器系统相比,电气接线及开关接点已减少到数百甚至数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在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PLC以外的电路及设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这样,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也就不奇怪了。 1.2 PLC电子计算器特点 从某种角度而言,广义的“计算机”概念是包括“电子计算器”的。电子计算器中也有集成电路,但计算器的功能简便,价格更加便宜,利于携带与稳定性好。与电子计算机的最大区别在于:计算器只是简单的计算工具,有些机型具备函数计算功能,有些机型具备一定的贮存功能,但一般只能存储几组数据。计算机则具备复杂存贮功能、控制功能,更加强大,在中国俗称“电脑”者也。计算器和计算机一样都能够实现数据的录入、处理、存储和输出,但它所以区别于计算机的就是,它不能自动地实现这些操作过程,必须由人来操作完成。而计算机通过编制程序能够自动进行处理。所以以自动化程度来区别二者,就在于是否需要人工干预其运行。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第四从人地关系看资与环境 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一、教材分析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是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单元活动的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遥感的概念、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影像的初步判读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了解遥感技术的特点,工作原理流程及其应用领域。 技能要求:能够运用遥感影像中的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对遥感影像进行简单的解译。 情感要求:关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在地理科学中的应用,思考和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的热爱地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遥感工作原理 难点:遥感影像的判读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一学生所学内容,尚未分科的平行班内不少是学理的好手,所以并不担心学生物理知识的不足。对于

气氛不太活跃的班级一定要让学生活动起,投入到角色中去,才能很好的理解遥感的原理。 五、教学方法 1.问题探究教学法:设置若干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合作得出答案。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总结检测→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初步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并把学生科学分成若干小组。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预习的落实情况,并了解和归纳学生的疑惑,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和更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地关系的一些相关知识,知道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资与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

潮汐发电概述

潮汐发电 潮汐是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因白天为朝,夜晚为夕,所以把白天出现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出现的海水涨落称为“汐”。这种现象曾使古人很纳闷,不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后来细心的人们发现,潮汐每天都要推迟一会儿,而这一时间和月亮每天迟到的时间是一样的,因此想到潮汐和月球有着必然的联系。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中已提到潮汐与月球的关系,东汉时期王充在他所著的《论衡》一书中则明确指出:“涛之起也,随月升衰”。但是直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拉普拉斯才从数学上证明潮汐现象确实是由太阳和月亮、主要是月亮的引力造成的。 万有引力定律表明引力的大小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比月球对地球的引力要强大得多,但太阳的引潮力却不到月球的1/2。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或称起潮力)虽然起因是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但却又不是太阳和月球的绝对引力,而是被吸引物体所受到的引力和地心所受到的引力之差。引潮力和引潮天体的质量成正比,和该天体到地球的距离的立方成反比。因为太阳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2710X104倍,而日地间的平均距离是月地间平均距离的389倍,所以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阳的引潮力的2.17倍,因而从力学上证明潮汐确实主要由月球引起。打个比喻,如果某地潮水最高时有10米高,差不多7米是月球造成的,太阳的贡献只有3米,其他行星不足0.6毫米。 太阳的引潮力虽然不算太大,但能影响潮汐的大小。有时它和月球形成合力,相得益彰,有时是斥力,相互牵制抵消。在新月或满月时,太阳和月球在同一方向或正相反方向施加引力,产生高潮;但在上弦或下弦时,月球的引力作用对抗太阳的引力作用,产主低潮。其周期约半月。从一年看来,也同样有高低潮两次。春分和秋分时,如果地球、月球和太阳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这时引潮力比其他各月都大,造成一年中春、秋两次高潮。此外,潮汐与月球和太阳离地球的远近也有关系。月球的公转轨道是个椭圆,大约每27.55天靠近地球和远离地球一次,近地潮要比远地潮大39%,当近地潮与高潮重合时,潮差特别大,若远地潮与低潮重合时,潮差就特别小。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也是椭圆,在近日点太阳引力大,潮汐强,远日点,引力小,潮汐弱。

遥感技术发展前沿

课程论文 题目:遥感技术发展前沿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中国·武汉 二○一二年十二月

遥感技术发展前沿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遥感技术的最新技术和以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遥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 1概述 广义上的遥感是指与物体不产生接触的情况下获取物体的有关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摄影测量是遥感领域中研究得最早的技术学科.现代意义上的遥感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在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是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地表的信息,通过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从而实现研究地面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应用技术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逐步受到重视和人类社会对环境、资源危机意识的增强,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等多方面技术发展的带动下,遥感技术在多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2中国卫星遥感与定位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 经过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的范畴已经从当初的单一遥感技术发展到今天包括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在内的空间信息技术,逐渐深入到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与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发展与应用水平业已成为综合国力评价的重要标志之一。 2.1中国卫星遥感应用的发展 遥感技术集中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通信和地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遥感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15年将人类带入一个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对地观测的新时代。各种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大、中、小卫星相互协同,高、中、低分辩率互补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将能快速、及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分辩率、时间分辩率和光谱分辩率的对地观测海量数据。 自70年代以来,我国高度重视遥感技术发展与应用,跟踪国际技术前沿并努力创新,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连续四个五年计划中,给予重点支持,在遥感技术系统,遥感应用系统、GIS等方面均取得突出进展。 2.2 建立了国家级资源环境宏观信息服务体系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产生,不同地点、不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地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化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模块化和组件化、WEB GIS。WEB GIS的目的是解决分布式G玛之间的联网,实现系统资源的共享。分布式皤是当前的大趋势,主要原因是地学的数据量大,结构复杂,而且还要不断更新,只能是建立不同专业、不同地点的分布式GIS才是最佳方案。

电子计算器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题名称电子计算器 姓名 学号 院、系、部电气系 专业 指导教师焦咏梅马丽高艳玲 2011年7 月3日

电子计算器设计 一、设计目的 简易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我们这次设计的题目是简易加减计算器,实现一位数的加减法,通过键盘扫描第一个数,然后扫描有没有加减功能键按下,如果功能键按下则继续扫描第二个数字,扫完第二个数字之后然后确定是加法键还是减法键按下,然后调用加减法子程序最后扫描有没有等于号按下,如果有等号键按下则结果输出数码管显示。 学习和掌握单片机中常用接口电路的应用和设计技术,充分认识理论知识对应用技术的指导性作用,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与应用相结合的实践和锻炼。通过这次设计实践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对所学的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二、设计要求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我们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数字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通过实践更好的了解单片机,巩固了键盘扫描,数码管,等一系列单片机的知识。本次设计我们需要AT89C51芯片,要充分理解各个管脚的用途;还是用了一个四位一体的共阴极的数码管,要知道其位控和字控的引脚位置;还用了4*4的键盘;采用手电复位。 本课程设计要求: 1.扩展4*4键盘,其中10个数字,3个功能键,1个清零 2.强化对于电路的焊接 3.使用四位数码管接口电路 4.完成十进制的四则运算(加、减); 5.实现结果低于五位的连续运算; 6.使用伟福6000 软件编写程序,使用汇编语言; 7.最后用ptotel模拟仿真; 8.学会对电路的调试

新编《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新编《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作者:————————————————————————————————日期: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订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40m2的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控制用于计算机机房和微型计算机机房。 第1.0.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 第一节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 第2.1.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 第2.1.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水源充足、电。和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 二、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 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 四、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第2.1.3条当无法避开强电磁电磁场干扰或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可采取在效的电磁屏蔽措施。 第二节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 第2.2.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应按计算机运行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一般宜由主机房、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第二类辅助房间、第三类辅助房间等组成。 第2.2.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形尺寸布置确定。在计算机设备外形尺寸不完全掌握的情况下,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主机房面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1.当计算机系统设备已选型,可按下式计算: A=KΣS (2.2.2-1) 式中A--计算机主机房使用面积(m2); K-系数,取值5~7; S-计算机系统及辅助设备的投影面积(m2); 2.当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尚未选型时,可按下列式计算: A=KN(2.2.2-2) 式中K-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4.5~5.5(m2/台); N---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总台数。 二、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面积的总和,宜等于或大于主机房面积的1.5倍。 三、上机准备室、外来用户工作室、硬件及软件人员办公室等可按每人3.5~4m2计算。 第三节设备布置 第2.3.1条计算机设备宜彩和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主机区、存贮区、数据输入区、数据输出区、通信区和监控调度区等。具体划分可根据系统配置及管理而定。 第2.3.2条需要经常监视或操作的设备布置应便利操作。 第2.3.3条产生尘埃及废物的设备应远离对尘埃敏感的设备,交宜集中布置在靠近机房的回风口处。 第2.3.4条主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遥感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一前言 二遥感信息技术基础 三遥感信息技术的应用 3.1遥感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3.1.1利用红外扫描仪监视石油污染 3.1.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富营养化 3.1.3通过遥感技术调查废水污染和泥沙污染 3.1.4应用红外扫描仪监测水体热污染 3.1.5通过遥感技术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和水体沼泽化 3.2.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3.2.1臭氧层 3.2.2大气气溶胶 3.2.3有害气体 3.2.4气候变化 3.3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3.4应用遥感技术监控生态环境 3.5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自然灾害 四遥感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4.1遥感影像获取技术越来越先进 4.2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和模型越来越科学 4.3 3S一体化 4.4建立高速、高精度和大容量的遥感数据处理系统 4.5建立国家环境资源信息系统 4.6建立国家环境遥感应用系统 五总结 六参考文

一前言 遥感,作为采集地球数据及其变化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世界围得到广泛的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在理论上、技术上和实际应用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遥感数据源向着更高光谱分辨率和更高空间分辨率发展的同时,处理信息技术也更加成熟;在应用方面,结合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向着更系统化,更定量化的方向发展,是遥感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 二遥感信息技术基础 遥感技术是指从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器上,利用各种波段的遥感器,通过摄影、扫描、信息感应,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技术,具有遥远的感知的意思。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遥感”这个词,到1972年美国陆地卫星计划发射了第一颗对地观测卫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军事、国防、农业、林业、国土、海洋、测绘、气象、生态环境、水利、航天、地质、矿产、考古、旅游等领域,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为人类提供了从多维和宏观角度去认识世界的新方法与新手段,遥感技术能够全面、立体、快速有效地探明地上和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其效率之高是以前各种技术无法企及的。 三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3.1.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3.1.1利用红外扫描仪监视石油污染 全球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及其制品高达1000万吨,利用多光谱航片可对海面石油污染进行半定量分析,将彩色航片同步拍照与近红外片做的彩色密度分割图相比较,更精密地判断和解译信息,参照图片画出不同油膜厚度的大致分级图。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图像,特别是数字密度分割图,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油量的分布情况。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可把相差零点零几厚度的海面油膜区分出层次来,这有利于用航空遥感对海面油的扩散分布和半定量研究。浓度大的地方是黄色,往外扩散的油膜变薄,呈黄紫混在一起的颜色,再往外扩散的油膜就更薄些呈紫色。通过对污染发生后各天的气象卫星图像的对比分析,确定油膜的漂移方向,计算出其扩散速度和扩散面积。 3.1.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富营养化 浮游植物中的叶绿素对蓝紫光和红橙光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我们就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推算出水体中的叶绿素分布情况。赤潮区的海水光谱特征是藻类、泥沙和海水的复合光谱,另外有机或无机颗粒物也会吸收入射光,影响水体的透明度。 3.1.3通过遥感技术调查废水污染和泥沙污染 废水的颜色与悬浮物性状千差万别,特征曲线上的反射峰位置和强度也不大一样,可以用多光谱合成图像进行监测。水中悬浮泥沙的浓度和粒径增大,水体反射量也会相应增加,反射峰随之红移,定量判读悬浮泥沙浓度的最佳波段是0.65~0.85微米。 3.1.4应用红外扫描仪监测水体热污染 应用红外扫描仪记录水体的热辐射能量,真实反映其温度差异。在热红外图像上,热水温度高,辐射能量多,呈浅色调。冷水和冰辐射能量少,呈深色调。热排水口处通常呈白色羽流,利用光学技术和计算机对热图像作密度分割,根据少量的同步实测水温,画出水体等温线。

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目的:了解常用电子计算器的基本类型及功能,为自主选择处理统计资料的计算器,提供依据。掌握程序型计算器(fx-350MS)的使用,为分析统计资料打下基础。 一、电子计算器的类型和功能 电子计算器(electronic calculator)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它与电子计算机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可随身携带等优点。 电子计算器从功能方面可分四型: (一)简易型:可作四则运算、平方、开平方运算、百分比运算、常数运算及存储器运算。 (二)函数型:除简易型的功能外,还具有函数运算功能,如:三角函数、对数、指数、阶乘、双曲函数及统计运算和相关运算等,如:fx-100型、fx-140型。

(三)程序型:除函数型功能外,还具有编写程序和运行程序的功能,如fx-180P、fx-501P等。 (四)复合型:除有计算功能外,还附加其他功能,如时钟、日历显示、报时、打印等,如fx-6100、fx-8100等。

二、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计算器:开电源键“ON”;显示屏出现“O”。运算结束后关闭计算器:关电源键“SHIFT+OFF”;显示屏上所有内容消失。如果长期不使用,应把电池取出。使用和携带时,避免太强的振动。 (一)键盘及键功能 1.显示窗:位于上方,用于显示输入的数字,计算结果和中间结果。 2.控制开关(键): (1)电源开关:开关置于ON 则接通电源,反之则切断电源。 (2)AC键:计算器的电源开关置ON 侧,若停止操作5 分钟以后,电源会自动断开,此时只要按一下AC 键就可以接通,或者重复操作一次电源开关,但此时存储器内容会被消除。 3.功能键: (1 有内容,包括出错显示E。 (2

中图法分类号(TP3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中图法分类号(TP3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TP3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TP3-05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计算机文化、计算机心理学等入此.) TP30一般性问题 TP301理论、方法(计算机原理入此.开关理论入TP17.) TP301.1自动机理论(自动机入TP23.) TP301.2形式语言理论(形式语义理论入此.) TP301.4可计算性理论 TP301.5计算复杂性理论 TP301.6算法理论(计算机数学等入此.<3版类名:计算方法、算法理论>) TP302设计与性能分析 TP302.1总体设计、系统设计 TP302.2逻辑设计 TP302.4制图 TP302.7性能分析、功能分析(可靠性、灵敏度等分析入此.) TP302.8容错技术 TP303总体结构、系统结构(总论计算机硬件及其外部设备的著作入此.专论各部件的著作入TP32/38有关各类.<3版类名:结构、构造>) TP303+.1元件 TP303+.2插件、机架 TP303+.3电源系统(供电形式、保护系统、UPS等入此.) TP304材料 TP305制造、装配、改装(计算机的大密度装配技术入此.) TP305+.1微小型化工艺 TP305+.2防潮、防霉、防腐工艺 TP306调整、测试、校验 TP306+.2调整、测试方法 TP306+.3故障诊断与排除 TP307检修、维护 TP308机房(机房设施、计算机中心设施、计算机环境等入此.) TP309安全保密 TP309.1计算机设备安全 TP309.2数据安全 TP309.3数据备份与恢复 TP309.5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TP309.7加密与解密 TP31计算机软件 TP311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TP311.1程序设计(程序正确性理论入此.<3版类名:理论方法>) TP311.11程序设计方法 TP311.12数据结构 TP311.13数据库理论与系统

世界三大著名潮汐发电站

世界三大著名潮汐发电站 【字体:小大】 潮汐发电原理及概况在海湾或感潮河口,可见到海水或江水每天有两次的涨落现象,早上的称为潮,晚上的称为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月球、太阳的引潮力以及地球自转效应所造成的。潮汐是一种蕴藏量极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需开采和运输、洁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建设潮汐电站,不需要移民,不淹没土地,没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结合潮汐发电发展围垦、水生养殖和海洋化工等综合利用项目。潮汐发电是水力发电的一种。在有条件的海湾或感潮口建筑堤坝、闸门和厂房,围成水库,水库水位与外海潮位之间形成一定的潮差(即工作水头),从而可驱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 近年来,与潮汐发电相关的技术进步极为迅速,现已开发出多种将潮汐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械设备,如螺旋浆式水轮机、轴流式水轮机、开敞环流式水轮机等,日本甚至开始利用人造卫星提供潮流信息资料。利用潮汐发电日趋成熟,已进人实用阶段。国外已投运或设计中的潮汐发电站见表3。 潮汐发电在国内外发展很快。欧洲各国拥有浩瀚的海洋和漫长的海岸线,因而有大量、稳定、廉价的潮汐资源,在开发利用潮汐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1967年,世界上第一座潮汐发电试验电站在法国朗斯建成,装机24台,总容量240兆瓦,利用潮

差8米,至今为止,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电站。我国从60年代至今,已建成潮汐电站9座,装机总容量为1120千瓦。我国潮汐资源相当丰富,据统计,我国可开发的潮汐发电装机容量达21580兆瓦(2158万千瓦),年发电量约为619亿千瓦小时。世界三大著名潮汐电站简介1、加拿大安纳波利斯潮汐电站加拿大安纳波利斯潮汐电站座落在芬地湾口安纳波利斯-罗亚尔。该地潮差为4、2~8、5米。电站采用全贯流水轮发电机组。全贯流式水轮机安装在水平的水流通道中,发电机转子固定在水轮机桨叶周边组成旋转体,定子安装在水轮机转轮外边,构成没有传动轴的直接耦合机组。由于发电机的尺度不受限制,可以采用最优的转子直径,得到较高的转子转动惯量,以改进电网发生意外事故的动力稳定性,较易解决通风,检查、维修也方便。这些都是优于灯泡式机组之处。全贯流机组由于其结构紧凑,可以比采用灯泡式机组,工程造价低。但其难点在能经受推力和转子飞逸时保持稳定和转子轴承的安全运行,以及转子轮缘和壳体中间的密封。 该电站所采用的受力轴承是常规的水动力套筒式。密封由特殊的合成材料弯曲压贴在构件上,用水作润滑。该电站安装机组一台,额定功率为2万千瓦。转子直径7、6米,4个叶轮叶片,18个导叶,定子直径13米,设计水头5、5米,流量378米3/秒,额定转速50转/分,年发电量5000万千瓦小时。机组由对河川小型全贯流机组有经验的瑞士设计、加拿大制造。该电站利用现成控制洪水的堤坝,包括一条长225米的堆石坝,一个人工

电子计算器7441819683

重庆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_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_ 专业班级:计科普08 学生姓名:谌洪舟学号: 2008441100 设计地点(单位)______I512__ _______ _ 设计题目:____ 电子计算器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 2011年 01月 05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 ________

重庆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电子计算器 教研室主任:指导教师:冯骊骁 2010年12 月10日

嵌入式系统是后PC时代被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平台,它通常都具有低功耗、体积小、功能强、集成度高等优点。此设计一个具有加减乘除功能的计算器,硬件采用ZLG2410实验箱的矩阵键盘和数码管,控制芯片为ZLG7290。此计算器能够实现整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的计算功能,并用led数码管动态显示,操作简单、实用。 通过此课程设计,对MagicARM2410实验箱操作更加熟悉,对ADS1.2的编程和调试更加灵活。较好的熟悉并掌握了ZLG7290的操作原理和编程,以及led数码管的显示原理及编程,对以后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MagicARM2410 ADS1.2 ZLG7290 led数码管

1 系统需求分析 (1) 1.1 设计内容与要求 (1) 1.2 设计参数 (1) 2 概要设计 (2) 3 详细设计 (3) 3.1 键盘部分 (3) 3.2 显示部分 (3) 3.3 流程图 (4) 3.4 功能函数 (5) 4 测试 (11) 5 总结致谢 (12) 6 参考文献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