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2017文化文明50篇

申论范文之文化文明50篇

目录

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4)

文化需“引进”更需“输出” (4)

美育是一种刚需 (5)

享受体育,迈向活力中国 (6)

寻找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 (7)

有书香才有故乡 (7)

涵养人格的魅力 (8)

和为贵,何之意? (9)

让阅读回归为享受 (9)

规范文艺评奖,助推优秀作品产生 (10)

以制度推动“中国好人”成风尚 (11)

补齐国民文明意识短板 (11)

家风决定国家前途 (12)

高度重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问题 (12)

发展经济更要保护文化遗产 (13)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14)

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强文化软实力 (14)

加强道德建设,提高文明素质 (15)

上好家庭教育“第一课” (15)

建设新农村弘扬乡土文化 (16)

“文化自信”三喻 (17)

漠视规则是一种“社会病” (17)

弘扬国学要对接现代文明 (18)

感知优秀传统的文化魅力 (19)

以文化输出价值观助力大国腾飞 (19)

我看中国人的文化自尊 (20)

加强文化输出发展中国制造 (21)

文化的修内功与走出去 (21)

以创意为突破口提升文化产业价值链 (22)

弘扬道德——让生命之花精彩绽放 (22)

中华文化如何更好“走出去” (23)

构建美好精神家园 (24)

重建文化自信不能吃老本 (24)

汽车文明的构建 (25)

用劳动成就美好生活 (26)

涵养公共意识关乎“你我他” (27)

文化交流中的长与短 (27)

光大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28)

不学礼无以立 (29)

放慢脚步自在有为 (29)

幸福与缺陷 (30)

心中有山勇于攀登 (31)

捍卫舌尖上的文化遗产 (31)

打造中国文化品牌 (32)

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2)

引善之甘泉润道德之花 (33)

兼容并蓄促进文化发展 (33)

加强行政执法文化建设 (34)

正视苟且拥有诗意和远方 (35)

捍卫母语 (35)

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讲政治首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这一重要要求,首次将文化自信与理想信念联系起来,深刻阐明了坚定理想信念的强大根基和深厚伟力在于文化自信,深刻揭示了文化自信对共产党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文化自信在根本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作支撑,理想信念就能愈加理性而坚定。理想信念首先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最重要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之所以是科学的,因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进步的指路明灯。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强调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就必须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把握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之上,既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发展的现实,更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既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反复,更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规律;既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更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文化自信在实践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创造的自信,有强大的文化自信作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就能愈加强大而执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道路创造、理论创造、制度创造,也是一种文化创造。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是因为这条道路蕴含着中国人民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信仰,蕴含着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价值认同,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追求,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而且具有坚实的价值根基。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也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还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法律化、制度化,是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无论是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还是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和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各种具体制度,都是中国人民价值观念的反映和价值理想的表达,都离不开中华优秀文化的指引和规导。

文化自信在内涵上是对中华文化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自信,有优秀文化基因为底蕴,理想信念就能愈加饱满而深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高度,对中华优秀文化进行了科学论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一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中华民族文化创造的重大成就,集中展示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先进成果。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

文化需“引进”更需“输出”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带来了中国文化产业在海外市场“遍地开花”的宏伟图景。然而,国外友人仍存在对中国文化理解片面化的案例,“中国印象”还不够完美,一些细枝末节的文化枝桠

范儿被广泛认真,这根本无法还原中国文化的全貌,文化领域的误解和话语权还得我们自己争取。这就需要中国能够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将文化及文化产品真正输出。

文化输出是一种文化观念的输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长期形成的对自然、社会与人本身的基本的、比较一致的观点与信念,有很多方面,比如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观念,比如中和中庸地指导我们解决社会问题的文化观念。这些观念的输出有利于传扬我国优秀的发展理念,让国际了解中华民族的同时,更能够学习这先进的文化观念,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日常、融入治国、融入外交等方面,深入人心。中国孔子学院的建立与发展正视中国传统文化输出的平台和载体,孔融让梨的谦虚礼让文化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和谐融洽;愚公移山的坚忍不拔文化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坚定梦想、服务大众。所以说,文化的输出,其实是一种文化观念的输出,它能够让全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内涵,认可和理解,甚至喜爱上“她”。

文化输出是一种文化产品的输出。文化观念的输出往往需要载体,实际可见的东西能够具有保存价值,有利于文化观念的长久传承和传播。在这方面,我国还需要总结国外在文化产品输出中的经验,将文化产品做好、做实。不仅需要广电总局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精华荧屏并鼓励“拿来”与输出,为文化产品输出提供保障;另外,文化产品的输出,我们已在路上,《泰国》、《大圣归来》等影片在国外的票房也是连连增,这正是反映了国际对我国文化的认可和喜爱,也是我国文化产品输出的典型。依靠这些文化产品,才能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入所有人心。在政策导向、鼓励创新等方面,我们仍需努力。

传统文化是我国祖先勤劳勇敢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在我们保护文化的过程中,还要输出文化,让中华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这讲师新时代下一个大国应具备的实力,这也为我国展现“大国范儿”的重大机遇。

美育是一种刚需

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若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它也容易被遮蔽。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

根据教育部日前与13个省(区、市)签署的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当地政府将会同教育部门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建立美育评价制度。这是《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印发之后,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

然而,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去培养和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却长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或许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可是,肯定也有不少人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

只是,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如今,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寥寥无几;艺术品市场繁荣火爆,但泡沫也不小,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

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可见,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求,国民很难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也很难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不断提升现代文明的水位。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是一种刚需。从现在起,全社会真正行动起来,支持美育发展,建立科学的美育评价制度,为时不晚。尤其是学校教育,要把美育课的开展真正重视起来,不断完善相关课程,配备充足的教师,探索科学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彻底从只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轻视人格养成与心灵教化的功利式教育中解放出来,注重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很多时候,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享受体育,迈向活力中国

里约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表情引起世界瞩目。

这些表情中,有胜利后的喜悦。淡定射落中国代表团首金的张梦雪,在200米自由泳比赛中夺冠、用实力“打脸”攻击者的孙杨,无不用自身的顽强拼搏诠释奥林匹克精神。而在冠军光环的背后,还有另外一种表情,也在诠释着体育精神。比如在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后,以“萌翻”大众的表情迅速走红的“洪荒少女”傅园慧,还有在射击赛场上打完最后一枪的34岁老将杜丽,虽无缘金牌,却用脸上的灿烂笑容感动亿万观众。

中国运动员,正在国际赛场上诠释奥林匹克精神的多重内涵。的确,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也代表着不断战胜自己、向新的极限冲击的体育精神。也要承认,冠军常是实力、心理和运气的完美结合。即便拿不到第一,但努力过了、拼搏过了,笑对结果,享受比赛,同样体现着值得尊重的体育精神。

对于坐在电视荧屏前的无数观众而言,后一种体育精神或许更有切身感。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将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作为重点内容,提出到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让更多群众享受体育运动、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是推进健康中国的题中之义。事实上,留心就可以发现,近几年,健身正在成为身边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办健身卡的多了,开始跑步的多了,甚至跑马拉松也不再稀奇。也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举办马拉松比赛,即便是业余选手,也能在参与中获得快乐。

尤其值得欣慰的是,在全民健身的风尚中,很多都是90后的年轻人。对他们而言,泡吧、唱K已经不再流行,在朋友圈晒出健康的体型和肌肉才够“有型”。不久前,火遍网络的“搬砖小伟”,就是工地上的一名普通劳动者,草根健身达人。他身材精壮,“拥有雕塑般的八块腹肌”,可以轻松完成抓杠、蹬杠、顺风旗、俄式挺身等高难度动作,水平堪比专业人士。和傅园慧一样,“搬砖小伟”最打动人的,是他在运动中传递出的快乐。杂乱的建筑工地,是他的健身天堂,脚手架就是单双杠,砖头和木头就是练肌肉的器械。搬砖小工的职业,杂乱的环境,丝毫影响不了他享受健身的快乐。快乐可以传染,小伟的工友和他们的孩子,受他影响,也开始加入健身行列。

全民健身,营造出如火如荼的体育消费需求,让中国的体育产业迎来机遇期。据介绍,去年我国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40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而早在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就将2025年全国体育产值目标锁定在5万亿元。业内人士指出,仅仅90后、00后的体育市场就商机无限。他们既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也是玩着足球、篮球长大的体育迷,比如北京国安就有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球迷。未来,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涵盖赛事、明星、体育场馆、体育用品,以及体育彩票、培训等在内的全产业链,将会构成一个庞大的、高度跨界的超级体育产业。

全民健身计划和体育产业的未来,看似遥远,其实触手可及。只要你懂得运动的快乐,懂得体育带来的活力,懂得快乐会被传染,就一定会有信心:全民健身必然越来越热,中国体育产业也将迎来蓬勃发展。“只要有心,哪里都可以健身,因为汗水不会骗人”,健康中国,正在活力四射地向我们走来。

寻找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

让龙袍亮起来、让建筑动起来、让瓷母时尚起来……在刚刚过去的“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日”,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一系列有趣有料的活动,吸引了不少人走进传统文化、走进艺术现场。

在很多网友眼里,故宫是个神奇的存在,常引来感叹:“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故宫!”它既是“感觉自己萌萌哒”的雍正皇帝表情包,也是纪录片里技艺精湛自得其乐的大国工匠,当然,它还是那个历经600年风雨的明清两朝紫禁城、年客流量1600万的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故宫也曾在公众面前遭遇尴尬,如今却能华丽转身,在互联网上主打造物之美,兼顾攻略之实,还时不时跟256万微博粉丝互个动卖个萌,你来我往好不从容。

社交媒体的经营,绝不仅仅是“公关”。通过互联网,故宫不仅赢回了面子,更重建了公共博物馆与公众的具体关联。环顾四周,一些博物馆给人的印象是陈列呆板,讲解套路化,缺乏互动,于是恶性循环,愈显门前冷落鞍马稀。加上服务意识欠缺、管理水平不足,使得那些博物馆脱离了跟公众生活的联系。这样的难受劲,故宫也不是完全没有体会过。

一旦接通互联网,绑定了活生生的粉丝,就再难“目中无人”了。也正是从接通社交媒体、虚心面向公众的那一刻起,人们逐渐看到了故宫越来越凌厉的攻势:博物院开放面积比例从2012年的48%一跃为2016年的76%,接连推出了虚拟现实体验、数字化微信平台、“胤禛美人图”“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等多款手机应用……多层次、多渠道地有效面向公众,人们发现,故宫找到了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个“正确打开方式”不只是与公众简单互动,而是让传统文化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变“黏稠”。在更多层次的共享中,传统文化的形态实现了丰富和再造,故宫已经不再只是那个北京城中轴线上72万平方米的皇家院子,它在云端,在数字博物馆里,在创意用品中,更为重要的是,它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从皇家私藏到国家所有,再到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共享,在故宫文物面前,人与物的关系也发生了分明的进化,早已不再是“天下至宝,尽归帝王家”,而更加接近共有共享的理想。

其实,传统文化就像一个生命体,只有跟人建立了紧密的共生关系,才能不断进化。那一件件质感优异、造型优美的文物,是先人“用生命造物”的果实,其造型之美、功用之妙,都是大自然跟人类社会千百年来不断摩擦、互相选择的结果。通过使用、欣赏和传承,今人分享着古人对美的理解、他们的情感和想象力,人塑造了器物,器物也在塑造着人。我们敬畏传统文化,正是因为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自然进化的产物,蕴藏着也许我们还未充分认知的合理性,而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古老和稀有。

那些古代典籍、历史文物,不只与古人有关,更与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有关。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引发年轻人追捧,到“石渠宝笈特展”成为舆论热点,都说明传统文化在与现代人共生共长的过程中,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力。故宫的成功转型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更是心灵的、文化的,它说明只要融入现代人蒸腾的生活,传统文化就能再发新芽。“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理应与人共同进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曾几何时,我们欣喜于社会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也困惑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匮乏与滞后。如今,故宫以其生动的故事打通了任督二脉:只有跟公众建立起共生共长的关系,传统文化才会焕发活力,文化传承才会薪火绵延。

有书香才有故乡

故乡是一个人的根。它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依恋。如果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那么书香就是精神的故乡。只有书香浓郁之处,精神的家园才会美好,故乡才是真正的故乡,才能真正给予人们以慰藉和鼓舞。

我心目中的书香社会,是一个全民阅读的社会,是一个由书香家庭、书香社区、书香学校、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乡村组成的社会,是一个领导干部带头读书荐书,亲子共读、师生共读的社会。书香社会有两个最重要的基础:书香家庭和书香校园。因为一旦在家庭和学校里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就可能成为终身的阅读者。

我心目中的书香社会,是一个为全体公民提供良好阅读条件的社会。从出版上,以各项措施激励优秀图书出版;从销售上,以得力政策确保图书顺畅流通;从服务上,在社区、学校、城市、乡村建设合格的图书馆,优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有官方民间等不同机构和独立书评人发现、推荐好书,有阅读专家研究、推广阅读方法,有国家领导人和社会知名人士身体力行倡导读书、乐于荐书,有各行各业以读书为荣。

读需要慢工出细活,推动也需要旷日持久的努力。从实践来看,政府推动书香社会建设,最容易遭遇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尤其是各地领导没有真正认识到阅读的价值与意义。二是资金支持不到位。书香社会的建设需要有一定的硬件条件,如社区图书馆建设、书店建设等,而且这些投入普遍不是一次性的,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效。三是行动落实不到位。政府推动阅读,下级部门单位为了应付检查却容易搞形式主义、形象工程,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针对这三个问题,扩大政府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切实成效,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从经验来看,政府积极倡导推动,社会广泛参与,是任何一项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全民阅读同样需要自上而下的引导和推进,也需要自下而上的行动与努力。要想让阅读推动工作落到实处,必须政府和民间共同参与、携手共进。从总体上看,政府搭台、民间唱戏是必要路径。政府应该为建设书香社会提供资金支持、舆论支持和行政支持,同时需要尽可能发挥民间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民间智慧从事阅读研究、阅读推广,从而一呼百应,在社会各个层面把阅读推动工作广泛坚持下去。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和图书馆的作用,以及媒体的作用,让阅读理念深入人心。

建设书香社会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全社会共同积极参与和努力,真正意识到精神的力量才是一切竞争力的基础,真正认识到阅读对于个人、社会、民族的价值,真正地把全民阅读作为一件大事来做。如此,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可能真正在日常生活中得以绵延,我们的精神家园才会随着物质的丰富而同时得到丰盈,我们才会在书香中从此拥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幸福。

涵养人格的魅力

人格魅力是什么?就是人的信仰、气质、品德、才智等汇聚而成的感召力量。心理学家称之为冬天里的火把,夏日里的清风;管理学者言其为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凝心聚力的吸引力,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对于从政为官者而言,人格魅力就是感人、服人、率人的软实力。

据载,唐代天德军判官任迪简一日赴宴,倒酒的侍卫一时马虎,误把醋壶作酒壶,给任迪简斟了一大盅醋。任迪简一喝,酸不可耐,但他知道军使李景略治军极严,部下稍有过失便遭重咎。于是,他咬牙饮尽,结果“吐血而归”。这件事情传出去后,“军中闻者皆为感泣”,任迪简也日益受到官兵爱戴。因崇敬他宽厚仁恕、与人为善的人格魅力,后人誉之为“呷醋节帅”,《旧唐书》亦为他作良吏传。

崇高的人格成就伟大的事业。在革命战争年代,工农群众文化不高,对马列原理知之不深,但为什么共产党人能“唤起工农千百万”?对此,小平同志曾一语道破: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当年,面对众多佃农,彭湃毅然烧毁地契,抛却“鸦飞不过的田产”;面对反动派的屠刀,夏明翰舍身昭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方志敏掌管数百万革命经费,自己却身无分文……读懂了革命先烈的人格底蕴,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带领群众革命的魅力所在、成功所能。

研究领导科学的学者得出一个公式:领导魅力=99%的个人影响力+1%的权力,极言人格作用的重要性。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是一种超然于权力之上的影响力。它蕴于内而显于外,是外在与内在的一致、才智与情愫的融合、行为与修身的统一。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领导者,言之足以服人、召之足以率人、行之足以示人、德之足以化人。考究一些优秀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个性或千差万别,但共性却多有可循——惟其平民情怀,故能赢得民心;惟其清正廉明,方能受到信赖;惟其心胸博大,才能凝心聚力。

人无贵贱之分,但人格有高下之别。高尚的人格能让权力者信而有威,卑劣的人格会使权力者“威”而无信。权力者失去公信力,纵使他吐真言、为善行,社会也会给予负面评价。当下,一些党员干部缺的不是文化水平,而是精神境界;浅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道德修为;弱的不是工作能力,而是人格力量。有的人感叹官不聊生,抱怨群众工作难做,解决问题难成。究其症结,原因之一就是为官失去了人格底蕴。

倘若讲信仰的丧失信仰,怎能信服群众?做“公仆”的热衷官威,怎能贴近群众?为官的不思作为,怎能激励群众?喊操守的自己缺德,怎能感召群众?领导干部若表里不一,患了“人格分裂症”,即便位高权重也难以服人率众。

播下一种人格,收获一种命运。党员干部能否收获人民感念、青史留名的灿烂人生,就看他是否播下了信仰坚定、品高行端、亲民为民的人格种子。

和为贵,何之意?

和为贵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但其精髓和要义究竟是什么,今天还有进一步阐发的必要。和为贵一语,出自《论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说礼的运用、礼的功用以和为最重要,以和谐为目标。依据古人解释,结合当今实际,和为贵的要义大致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即各得其所、各安其位。

和为贵反映了我国古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认识。我国古人认为,天地万物均由多种成分以一定关系共处,形成有机统一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和。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认为宇宙万物存在于和的状态中,没有和就没有世界,没有一切事物的存在。正是从这种认识出发,我国古人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应当把和作为人的一切活动的最高目标。

和是多种成分共生共荣、有机统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成分都有确定位置,与其他成分形成密切联系,对整体的和发挥一定作用。各种成分所处的位置恰当,能发挥应有作用,和的状态就能够保持;任何一种成分的位置和作用不恰当,整体的和就会遭到破坏。由此可见,整体的和建立在不同成分各司其职的基础上。每一种成分都处于它应在的位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是各得其所、各安其位。

实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就是承认差别与多样化是正常、合理的,否认差别、强求一致是不正常、不合理的;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和谐,而不是取消差别求统一。应承认在统一的整体内,各成分均有存在的权利和价值;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相互尊重,尊重各方利益,尊重不同的思想、信仰等。同时,尽自己应尽的责任,为整体的和谐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实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还应遵循无过无不及原则。过和不及都会破坏和的局面,正所谓“过犹不及”。如烹饪,各种佐料和水、火,分量都有一定之规,必须做到每一项都无过无不及,才可能做出美味佳肴。同样,在人际关系中,权利和义务、责任和回报都要讲平衡、讲恰当。只求权利、不讲义务,或只讲义务、忽视权利;不负责任或越俎代庖,都会导致对和的破坏。因此,每一个人都需认清自己应处的位置,恰当地处理个体发展与整体和谐的关系。

各得其所、各安其位不是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而是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不好高骛远,亦不推诿塞责。志存高远、锐意进取,应该鼓励;碌碌无为、不求上进,应当反对。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正确的。但同样重要的是,当一天士兵就要安于其位,尽一天士兵的职责;只想当元帅却不能当好士兵的人,非但不可能成为元帅,也不是一个好士兵。为此,应把志存高远、锐意进取与安于其位、尽职尽责有机结合起来。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来看,古人所说的各得其所、各安其位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城市和农村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级和下级的关系,以及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的关系,各种宗教、文化的关系,以至国与国的关系,都有一个各得其所、各安其位的问题。总而言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国家和社会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集体和个体秉持无过无不及的理念,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此基础上努力促进各得其所、各安其位。

让阅读回归为享受

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看书,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享用。阅读不再是看书,而是查书。前者是闲来无事,随手翻书,兴之所至,悦而受之;后者是火急火燎,急用先学,要啥找啥,追求速成。结果,一种是长期积淀,成为精神财富,受益终身;一种是狗熊掰棒子,一次性消费,舟过水无痕。阅读层次的高下立判。

要命的是,这一深一浅两种阅读路径,并没有随着传播技术的提升、书籍载体的变迁而并轨,而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渐行渐远。甚至,浅阅读更胜一筹了,阅读碎片化就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比如,长篇深论不受待见,“微言大义”颇有市场。大部头的论著不时兴了,人们只愿意读简短的信息,喜欢段子,热衷看“一张图读懂……”我们最爱用的微博每条只有140字,常上的微信,转发量很大的也多非万字平戎策。如果想了解一下基因的相关知识,很多人只会百度一下,不会专门去阅读《自私的基因》这样的科普著作。

诚然,零珠散玉也有价值,但阅读求知若一味追求省事的话,大脑沟回会变浅的。因此,给阅读做好加减法,势在必行。

加什么呢?增加深阅读的比例。其实,用什么阅读不是核心,真正的读书人是不在乎书的形式的,不管是印在纸上,还是映射在手机屏幕上,只要它还是《论语》。电子化不一定让阅读变浅,关键是所读文本浅不浅。抱着纸书看穿越小说,跟捧着手机看人文经典,收获能一样吗?

减什么呢?减掉附加在阅读上的功利性、实用性目的。虽然不必尽除,但起码别一看《孙子兵法》就想着怎么拿它赚钱。有学者呼吁大家多读无用之书,就是针对我们太奔着实用而去、碎片化截取信息的时弊。多看无用之书,方成大用,这也是辩证法。

做到这两点,让阅读真正回归为一场享受,全民阅读才有可能形成无处不在的氛围,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创新力量的增加、道德力量的增强,也就不在话下了。

规范文艺评奖,助推优秀作品产生

好的文艺奖项,有利于发现优秀作品,引领文艺潮流,提高创作水平,推动文艺繁荣。要起到这样的作用,文艺奖项就必须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就必须不断增强质量意识、严格评奖标准、优化评奖机制,把真正好的艺术作品推荐给人民,助推优秀艺术创作走向高峰。

鲁迅先生曾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文艺评奖是文艺产品的甄别和把关环节。在物质生产领域,有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粗糙伪劣的商品,一旦进入市场,既破坏生产秩序,也损害消费者利益。精神产品不像物质生产那样有统一的量化标准,如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文艺作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价,是艺术生产与推广流程当中的重要一环。文艺评奖作为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理应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严格标准是做好文艺评奖的关键。对精神产品的评价,涉及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积淀、审美情趣、艺术品位等诸多方面,因此对其把关检验,往往需要更复杂的组织和管理,精心的比较和鉴别,更多维的审视和考验。文艺评奖必须制定严格的评奖标准,从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艺术思想和艺术表达、市场反应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进行严格衡量和考察、仔细分析和论证,特别是要以公正、公平、公开的方式对待评奖,才有可能让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因此,要做好文艺评奖,必须以对人民精神生活负责的责任感和对中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投入工作,醇化思想情怀,增强质量意识。

合理的评奖机制是做好文艺评奖的关键。文艺创作的根本方向是为人民服务。文艺评奖的最终目标,在于使真正优秀的作品为群众认识和接受,并以优秀的艺术作品为文艺创作塑造范本、树立标杆。在文艺评奖中,应当注重把广大群众的评价和反馈纳入进来,让专家评审和观众评价有效结合起来。文艺评奖也是涉及公众文化权益的社会行为,除了特殊阶段出于维护公正评奖目的需要一定限度的保密外,整个评奖的标准、人员、程序、结果等都应该适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代条件下,应该说文艺评奖很容易在引入观众评价和事务公开上做到更为透明、更加合理公正,从而确保高质量的作品被适时选拔出来,为人民、为社会、为历史积累优秀精神财富。

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和群众文化生活的日益活跃,文艺生产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文艺生产者普遍关注文艺评奖,积极参与文艺评奖,这是可喜的现象。为了切实提高评奖质量,提升奖项的公信力,文化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对文艺评奖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整顿,在取消和压缩60%以上评奖项目的基础上不断严格评奖标准,规范评奖程序,严肃评奖纪律,预防和杜绝各种不正之风。人们相信,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文艺奖项,能够促进优秀作品的涌现,推动文艺创作的繁荣提高。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说,

文艺评奖中的清风,也会增加文艺创作中的正气。

以制度推动“中国好人”成风尚

加强诚信建设,关键在于制度化。作为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专门提出,要构建守信激励机制,加强对守信主体的奖励和激励。这些顶层设计,彰显了“用制度为守信者撑腰”的制度导向,将为诚信中国建设带来新的正能量。

放眼现实,诚信建设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就是:陌生人社会已经形成,市场交易和守信成本过高,守信激励不足,“老实人”吃亏的现象屡见不鲜。扶老者被讹,助人者被骗,守法企业成了一些人爱捏的软柿子,老实排队的经济适用房申购者望眼欲穿……曾几何时,老实人、诚信者在社会上几乎成了“傻”的代名词。在此前的一项网络调查中,面对“您是否因为坚持诚信吃过亏”这个问题,选择“有过”的受访者高达88.4%。

这是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守信成本太高,诚信者没有得到应有尊重和鼓励,甚至还要付出沉重代价。而相比之下,失信无需成本,失信者反而可以“食信而肥”。诚信者吃亏,失信者得利,这种强烈的反差,直接冲击的是价值底线,导致是非标准的颠倒。市场经济尤其是网络交易使人的交往范围空前扩大,在“陌生人社会”中,人们很难在这无限多的交往——交易对象和行为中辨别真伪,决定取舍。这就为失信者甚至恶意作伪者扩大了生存空间,也扩大了失信行为的受害面。对整个社会来说,诚信空间被压缩,失信空间被扩大,将导致社会的运行成本、交易风险大大升高。

经验和教训告诉人们,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唤起“内心的道德律”,让诚信成为一种有感召力的价值观;又需要借助外在的制度环境,形成守信用、讲诚信的社会风气。一方面是让守信者有荣誉感,加大对守信行为的表彰和宣传力度,对诚信企业和模范个人给予表彰,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营造守信光荣的社会共识;另一方面则是让守信者尝到甜头,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对诚实守信者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等“绿色通道”支持激励政策。

近年来,国家层面的道德模范评选,各地对“最美人物”的褒扬,“信义兄弟”“油条哥”等诚信标杆脱颖而出,已经在不断传播诚信的正能量。在制度支撑上,一些城市出台“好人法”为扶老者免除后顾之忧;税务总局将对纳税信用进行评级,让诚信纳税人上“光荣榜”,可享受相关优惠待遇;不少地方纷纷建立守信企业“红名单”“红榜”,加大扶持和优惠力度,让守信企业“有肉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守信激励机制也需因时而变,不断创新完善,提高制度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才能持续释放提倡诚信、守护诚信的正面效应。

国以诚立心,人以诚立身。现在,人们越来越迫切地认识到,信用是“基石”,诚信是每个人不能缺少的另一张“身份证”。知易行难,建设诚信的社会,让陌生人充满放心托付的信任,需要公民的思想自觉,更需要制度力量的激励和护航。只有内外兼修,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知诚信,人人守信用”的好风尚。

补齐国民文明意识短板

文明意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在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我们常说,中国用几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但硬件的突飞猛进不必然带来软件的同步提升。更何况,培养文明意识是周期长、见效慢、量化难的“虚功”,很难立竿见影、一蹴而就。与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积淀相比,我们的现代文明程度的确还有很大欠缺。但起步晚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自流,随着中国重回世界舞台中央,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尽快补齐国民文明意识这块短板已刻不容缓。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的变化,需要经历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这描述了习惯养成中人类心理的演变过程,也明示了培养文明意识的基本路径。着眼当下,我们显然还处在“服从”阶段,需要划出行为规范的红线,以刚性制度刹住不文明之风。事实一再证明,如果仅凭一时的振臂一呼和道德谴责,而没有让违规者真正感到痛彻的处罚,即使规则秩序就在眼前,依然会有人视而不见。此番新规出台,就当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心慈手软选择性执法不行,怕麻烦见事就躲更不行。只有让遵

纪守法者看到希望,让挑战秩序者付出代价,我们的社会才能汇聚起遵规守矩的正能量。

培养社会文明意识,外部强制力固然重要,但人们的“认同”“内化”才是根本所在。相关部门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还需在涵养遵规守矩的社会氛围上下功夫。当下最迫切的,就是破除法不责众的社会心态,树立起对规则的尊重敬畏。比如,以示范引领、宣传阐释等方式培育文明判断力;以公益广告、公益活动等形式提升文明感召力,等等。待到社会公众在遵规守序的前提与底线上达成共识、维护共识,这个社会就会更美好,更能维护好每一个人的切身权益。

鲁迅先生曾言,“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回顾近代历史,所有社会的进步力量,无不把“国民素质”作为发展根本。今天也是如此,我们追求国家的现代化,首先应当追求国民的现代化。我们传递给世界的,不能仅是奢侈品店里扫货的阔绰、各大景区爆满的热情,更应是谦逊有礼的大国公民形象。“重典治乱”是涵养文明意识的开端,只要我们虚功实做、持之以恒,定能获得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现代性”,提升一个文明古国的时代内涵。

家风决定国家前途

《大学·礼记》中对“齐家”也有这样的表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简单理解为家风里充满了“仁”和“让”,国风中必定也会遍布“仁”与“让”。家风是家庭教育的精华和积淀,家风既是家庭的灵魂,也塑造着国家的灵魂。

《林家祖训》有言:凡林子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内外有别,尊幼有序,礼义廉耻,兼修思四维,气必正,心必厚,行必公。试想,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受到这种家风的熏陶,那么他在生活上、处世上则必定会有“章”可寻,有“法”可依。记得有位学者说过,你是怎样的,你周围的人就是怎样的。我们处在同一个时代,我们都是身在其中的一员。“我们”二字就是靠着一个个小人物的印记勾勒而成的,小人物们的情绪相互堆积交叠,便是一个时代下的民族表情。可以说,家风决定了国风,甚至决定了一国的前途。

家风是个人成长的关键。“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当代中国,家庭始终是国人安身立命之所,而重视家庭和家庭建设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彰显了家庭建设任务之重要,揭示了家庭建设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中的突出地位。

公民品格决定了国家的前途。马丁·路德·金曾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城堡之坚固、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公民品格之高下。一个国家拥有的前途,同时也塑造了它的整体风格。从价值取向来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价值准则内蕴藏着公民品格。这种公民品格在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能自觉地协调好个人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发生冲突时,就会少一些戾气,多一分礼让,而这对于成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梦想至关重要。

整理思绪,我们不难发现,家风之于国家的前途命运意味着什么。而在所有的个体品格中,“居官”者的个体品格尤为特殊。《中共中央廉洁自律准则》也首次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认识到自己的家风不是小事,不是家庭私事,而是“一人贪戾”则“一国作乱”的大事。

高度重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问题

近年来,由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选秀大赛,席卷了小半个中国,其人气之旺,影响之广,争议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超女”为什么如此火爆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为千千万万做着“明星梦”的青少年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会,“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美丽童话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什么读书,什么理想,似乎可以完全抛诸脑后。如何才能引导我们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荣辱观,当务之急是必须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思想比较

活跃、心理比较脆弱、模仿能力极强的时期,“苟不教,性乃迁”,因此正确的引导,及时的教育,让他们懂得为学为人之道,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意义重大。

教育广大青少年正确对待名利。我国现在正处在改革开放时期,处在经济社会转型阶段,社会上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名利至上、享乐主义等都有一定的市场,这些对广大青少年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要教育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急功近利,要有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精神;不要成为名利的奴隶,为名利所累,而失去了人生的乐趣,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正确对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得到社会的肯定,你的人生才真正有意义。

教育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超女”选秀也许能让很小一部分人一唱成名,名利双收,但这只是短期的。就长远而言,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市场决定了明星的短期性。多少明星,光辉稍纵即逝,你的“星光”又能闪烁多久?为了眼前利益,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人生就会失去目标,失去动力,变得盲目。因此,一定要志存高远,确定一个长期的有意义的发展目标,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为了理想而奋斗,在不懈努力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教育广大青少年热爱科学,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青少年的根本任务还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劳动技能,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为了一时的名利,荒废学业,放弃学习,那是得不偿失的。即使“超女”选秀胜出了,试想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粗俗不堪的人又怎会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呢?失去了观众,明星还有什么生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科技的竞争,提高社会科学文化素质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科学文化素质更是不能缺少。因此,广大青少年一定要好好学习,把握学习机会,为自己今后进入社会,更好地为社会贡献力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青少年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一定要深入领会胡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真谛,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发展经济更要保护文化遗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优良的中华文化孕育了不少名人,名人的人文情怀滋养着不少地方的旅游业,使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成就了不少地方的发展佳话。然而,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还没有被一些地方政府正确认识和处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忽视了文化自身的价值。出现了争夺名人故里和“保护性拆迁”等荒谬现象,以发展躁动绑架文化资源,使文化成了经济发展祭坛上的牺牲品,佳话就变成了乱象。所以,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深思。

文化遗产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优势。我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也有着可与日月争辉、能同天地齐寿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以其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影响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利用资源,文化遗产成为一些城市和地区的形象和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展现了各地历史文化资源的独特魅力,也展现了各地历史文化的丰厚底蕴。遍布各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资源。在旅游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中,文化遗产旅游收益所占的比重相当大,是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柱。各地通过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提高了地方的知名度,从而不同程度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开发和应用突破,还可以形成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现代产业链条。

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文化遗产进行商业化推广、市场化运作,是传统文化老树开新花的必由之路。只有经济发展了,才有足够的投入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建设好。把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旅游来统筹开发,使之形成产业化,反过来可以用资源利用的收入来保护文化遗产和进一步开发历史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浏览名著、欣赏音乐、品味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中国作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传播了传统文化遗产。运用各种渠道开展跨文化对话,还消除了文化的隔阂与偏见,坚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确实可以相互促进。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我们不但要看到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更要关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切实

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要充分利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产品创作,进行知识产权开发,凸显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多重作用,让文化遗产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只要我们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就一定能实现实现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出自《荀子·修身》,意思是说若通过品德修养达到自强,则名声可与古代圣贤尧、禹齐名。对于国家也是一样,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文化与之适应。当今,文化和经济、政治日益交融,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所在,文化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变得举足轻重。

“学为化园,法为治本。”法律、政治为国家根本,而教育、道德、风俗等也是社会形成道德高尚、民风淳厚的文化来源。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规范、引领健康文化的发展,发展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有三个特点:一是网络文化发展迅速,网络语言也是日新月异;二是山寨文化发展很快;三是各地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这些特点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发光发热的同时也隐藏着种种问题。因此,我们要以规范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强国,保证文化合理健康地发展,保证文化发展的方向。

规范文化发展,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引导。网络作为新媒介,为文化的发展打造了很好的平台,以网络为依托,网络新词也是发展迅猛。我们一方面要鼓励网络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对网络上出现的三俗现象加以抵制。对于网络词语的使用,我们要加以引导,保障在网络新词发展的同时不影响汉语言的语言规范性。

规范文化发展,山寨文化需做出创意和特色。山寨文化近几年来在我国迅猛发展,从最初的山寨电子产品到现在某些地区开始山寨一些建筑特色,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不过对于这种“山寨版”建筑的行为,地方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应该看它是否能够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不是一概吸收或完全排斥。有的“山寨建筑”短时间内扩大了地方名气,但却劳民伤财,遭受各方非议;有的“山寨建筑”却依托自身优势发展出自身特色的风景,如深圳和长沙的“世界之窗”都是浓缩的“山寨版”世界建筑,却做出了创意和特色,备受热捧。

规范文化发展,传统文化教育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当前我国各地都采取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开展道德教育,因为传统文化尤其是四书五经中包含着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沉淀出来的精华。不过在运用传统文化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筛选,应过滤掉一些已经不符合当代思想的糟粕,以免对广大群众产生误导。

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强文化软实力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现实课题。自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出台了多项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已取得了丰硕成果。

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明显偏弱,文化创造力不足,文化凝聚力不强,在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因此,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发挥自身文化优势,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不断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具体地说,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其强弱主要取决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越深,民族凝聚力则越强,反之,民族凝聚力则越弱。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提

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第二,加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要开阔发展思路,更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途径,激发文化创造力,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合理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充分利用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其次,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第三,提高文化传播能力,扩大我国文化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受制于两个因素:一是内容的独特魅力,二是传播范围和途径。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不仅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而且要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和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第四,调动社会力量投身文化建设,激发公众文化创造力。物质财富的创造依靠人民,精神财富的创造更要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同时,要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扬民主精神,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发展环境。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既彰显着过去文化的厚重,又预示着未来文化的繁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中华文化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加强道德建设,提高文明素质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在各个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英模人物。但有一些地方依然放松道德建设,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倡导与荣辱观不相协调的观念,“换偶”、“人肉搜索”等给人们带来的是道德和伦理的沦丧,会给社会带来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志在必行。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正在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为人际交往、思想交流提供了新渠道和新手段,开辟了社会精神生活的新领域和新空间,同时,存在的道德多元化问题也给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对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影响越来越大。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增强道德建设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首先,建立和完善激励监督机制,引导人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加强道德建设必须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要形成激励机制,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在全社会形成讲道德光荣、不讲道德耻辱的良好社会风气。

其次,完善行为准则,使道德建设融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行为准则,把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自觉行动。对道德多元化问题起正面引领作用,使人们明辨是非、美丑。

此外,广泛开展教育引导,提高公众道德意识。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要把道德宣传教育作为重要任务,通过新闻、评论、讨论和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营造道德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要把道德教育贯穿到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整个国民教育体系,消除道德多元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加强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随着我国道德建设的不断加强,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必将有新的飞跃。

上好家庭教育“第一课”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家长融化在爱之中的教诲,是人生的第一课。价值观建设,应该成为“人生第一课”的核心任务。

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教传统中,无论是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还是作为整体的国家,都把仁德作为人生的追求和道德境界,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延绵的历史记忆和成长基因。而仁德传

承的重要途径和中心环节就是重视家庭教育,要让家庭成为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成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是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目前的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或多或少都有着价值观上的根源。比如,一些人精神迷茫、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尽管有多种成因,但家庭教育的缺位、错位、不到位,无疑是重要原因。试想,如果父母没有道德底线,如何教育孩子守住道德底线?如果父母贪污腐化堕落,何以教育孩子堂堂正正做人?这也使不少贪官被查处后,痛哭流涕地悔恨自己害了孩子。父母就是孩子的“活教材”,身教重于言传。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双向互动、彼此受益、共同成长。

家庭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家庭价值观建设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要完成好这一核心任务,首先需要牢固树立崇高的家国情怀。这是一个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是中华儿女的心灵家园,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其次需要牢固树立高尚的道德风范。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铸就光明伟岸的道德人格。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进而实现“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此外,博大的仁爱之心、勤勉的乐学思想、勇敢的担当精神,都应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加强和引导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向,把价值观教育融入家庭教育,是新时期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面临的任务。完成好这一任务,首先要高度重视家庭价值观建设和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加快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与融合。同时要高度重视家风建设,把家风建设纳入社会建设的大系统之中;重视家长学校建设,把家长学校建设纳入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顶层设计之中;重视家庭网络建设,把家庭网络建设纳入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之中。父母要善于引导、疏导孩子适时、适度上网,防止其因痴迷网络,伤害身心健康,妨害学习工作。

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始于家庭,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点,对于一个人品德形成、道德养成、价值观的培育和幸福人生的奠基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自觉地践行价值观建设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在青少年中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春风化雨,润“心”无声,既是当务之急、功在当代,也是百年大计、泽及后人。

建设新农村弘扬乡土文化

2016年8月28日,在徐玉玉被骗猝死后的第十天,六名嫌犯全部归案。据公安部介绍,6名犯罪嫌疑人中,有5名来自福建。5名福建人,有3名来自安溪县,另有两人,来自永春县,两县相邻。福建省安溪县,这个之前被媒体成为“诈骗之乡”的小县城,再一次陷入舆论漩涡之中。究其原因是因为村名以骗不到钱为耻,被抓不丢人的思想作祟,所以,要根除这一乱象,简单的惩治手段是不够的,要从思想上着手,弘扬优秀的乡土文化。

孟子提出了“四端”的思想,在其看来,“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此“四端”是仁义礼智的萌芽。而在当下社会,很多人都混淆了羞恶之心和是非之心,这种混淆往往比失去更可怕,因为它的危害更大,徐玉玉就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我们不能每次都要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后才得以惊醒,所以,正视乡村的现状,改变乡村风气,弘扬乡村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乡土文化的利用与传承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氛围。随着经济全球化对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冲击和过度商业化操作,乡土文化多样性存在和原生性受到极大的威胁,加上中国城镇化建设导致农村人口结构、生存方式的改变,无疑消解了乡土文化生存的土壤,导致当前农村文化大多数存在文化的衰落和农民文化生活的单调频发的局面。因此,才会出现扎堆诈骗,思想道德滑坡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过程,必须注重乡土文化的保护,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

乡土文化的发展与完善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而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乡土文化的发展是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文化强县”战略的推进,因文化经济发展的模式逐渐被很多乡村接受,一方面村落可以整理出自己的文化,追根溯源,另一方面,村民可以利用乡土文化吸引外地游客,带动当地产业发展。防止

陷入贫困,走向极端。

挖掘乡土文化,帮助村民找寻遗失的文明,让他们不仅可以在道德水平上有所提升,也可以在经济上摆脱“诈骗发家”的枷锁,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所探寻的一直都是思想上根除和物质上帮扶的道路。

“文化自信”三喻

从海昏侯的马蹄金到故宫的石渠宝笈,博物馆一票难求,人们在与文物的对话中感受历史;从《大圣归来》到《大鱼海棠》,电影院人头攒动,一年440亿元票房堪称奇迹……这只是当代中国文化场景的两个“特写镜头”。近年来,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公众拓展了心灵空间、构筑起精神家园。“由人化文,以文化人”,人与文化的互动生长,正是一个最好的注脚,印证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七一”重要讲话中的判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何以自信?有三个比喻,值得沉思。

文化,可喻之为河。有源头活水,有支流汇入,一路奔腾向海,会穿行峡谷掀起巨浪,也会途经平原静水深流,沉淀下河床,滋养出沃野,哺育出勃勃生机。理解文化,就需要理解其水有源、其流有势、其去有向,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赓续文化的基因。

对于我们,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孕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百年来上下求索,形成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深层精神追求的结晶,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涵养我们文化最肥沃的土壤、最充沛的水源。源通流畅、源远流长,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基础。

文化,可喻之为山。壁立万仞,挺拔巍峨,为地之锁钥,为天之柱石。山中既有大树参天,也有溪流边野花烂漫,可曲径通幽,更可登临远望。把握文化,就需要把握其高远之处、其仰止所在,才能在高天厚土间树立文化的坐标。

对于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划定时代的价值航标,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流淌于历史与现实的精神潜流。奇伟瑰丽、高迈超绝,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文化,也可喻之为海。万川涌入,涓流汇集,因包容而成其大,因丰富而成其广。可载大舟,亦可浮一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发展文化,就需要发展其多元、多样,其宽容、宽广,才能在兼容并蓄时更新文化的血脉。

对于中国,历史之船已经驶入“世界历史”的广阔海洋,“文化的对话”成为必然和必须。一方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另一方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也要以中国文化丰富人类文明的基因库。不拒众流、扬帆出海,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前行方向。

河、山、海,是“应然”境界,“实然”却常遇尴尬。或是矮化、僵化传统文化,解构、消减革命文化,截断了河流的脉络;或是抱残守缺、食古不化,既不“引进来”也不“走出去”,封闭了海洋的疆界。复兴之路上,增强文化自信,仍然任重道远。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长河浩荡,在时间的轴线上,把握住历史、现实与未来;高山巍峨,在精神的维度中,把握住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大海空阔,在世界的尺度上,把握住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让当代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漠视规则是一种“社会病”

青岛胶州一中学生常升因高考志愿被同窗好友篡改而面临无学可上一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3日中午,胶州公安通报了事件的最新进展,“经调查,郭某涉嫌违法犯罪,依法对其采取强制措施。”面对此结果,在和记者交流的最后,郭父最终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并放声大哭,他说自己平时忙生意,没把儿子教育好;自己支持让儿子受到应有的惩处,但也希望各方不要给儿子太多的压力。(8月4日齐鲁晚报)养不教,父之过。如果,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完整的,那么这个孩子的价值观才能正确,才能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如果,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是缺失的,或者是错误的,那么这个孩子无疑更容易在人生的道路上出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所接触的最早、最亲密的成人,他们的习惯是孩子的行为指南,这是家庭教育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所在。我们通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就

是此意。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家长并没有注意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并没有做好孩子的老师:他们或是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或是没有做好孩子的榜样。所以,在孩子出问题时,做父亲的当然要检讨: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做出如此荒唐滑稽的事情?原因除了所谓的愚昧、不懂事之外,还与规则意识的缺失有关——明明规则就在那里,为了自己的利益就是要逾越和触犯规则,根本不计后果。这种规则意识的缺失,也就是对规则的漠视,让他在一时间做了糊涂事。因为,这是一种惯性,在没有看到后果的可怕和受到实质的处罚之前,这种惯性就会让人下意识地把规则视若无物。

漠视规则不仅在篡改志愿的考生身上存在,漠视规则其实是一种社会病。惨痛的案例如,女子在野生动物园下车,不幸被老虎咬伤。如果,她知道下车的结果是被老虎咬伤,是母亲被老虎咬死,她肯定不会下车。但是,漠视规则的惯性让她以为不会有事情发生,以为漠视规则的后果只是自己得利。普遍的案例如,路怒一族的随意发泄。最新的新闻是,“路怒哥”被追尾后,掉头冲撞对方车辆。他就不怕酿成更严重的事故,就不怕把人撞死?可笑的案例如,大妈“组团”强行逃票,想省10元却要补交10倍罚款,难道她们就不怕出意外,就不怕自己逃票的行为成为诚信污点?在漠视规则的惯性面前,未知的结果似乎没有人在意。

人们为何会漠视规则?从教育的层面看,在于规则养成教育的不够,其中既有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有学校教育的缺失,还有社会教育的缺失——当规则教育呈现“说一套、做一套”的两张皮时,有多少人会坚守内心的规则意识?从规则执行的层面看,在于规则的模糊和执行的弹性,如果规则总是被选择性执行,总是对一些人温情脉脉,对另外一些人冷若冰霜,无法做到一视同仁,那么对规则的敬畏就无法养成,人们觉得规则就像橡皮筋一样,总是可以伸缩的,而在伸缩过程中,总是有利可图的。既然,有利可图,漠视规则也就成为了易传染的社会病。

于是,在社会性的传染中,漠视规则就可能成为一种习惯。直到极端事件发生时,人们才恍然醒悟,漠视规则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是,这样的醒悟有时来得太迟,因为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而且这样的醒悟无法长久,因为有利可图会让人懈怠。所以,面对漠视规则的惯性,应意识到规则养成教育的缺失和规则执行的弹性化,应以更完善的教育和更公平的执行,让人们更早养成规则意识。如此,才能规避漠视规则的惯性思维。

弘扬国学要对接现代文明

日前,在四川成都街头出现了一名幼童,背着书包骑在牛背上,穿着长衫的父亲则在前面牵着牛。这一幕被网友拍下来后,迅速走红网络,“父亲醉心国学让儿子骑牛上学”的话题也引起了广泛讨论。“这是我们日常内容,我平时去银行、菜市场都是骑驴去。”这位父亲表示,自己此举是在践行国学文化,并非炒作。

骑牛与骑驴,只要不违法,不过是一种自由。但把这个方式崇高化,等同于“践行国学”,则未免有些滑稽。鲁迅爱坐小汽车,陈寅恪爱吃面包,生活习惯而已,并未影响他们研究国学。杜甫的好朋友房琯在平定安史之乱时,就模仿春秋战国的典故驾着牛车出来与敌军作战,结果敌军纵火,吓得牛四散奔逃,唐军大败,人畜相杂,死伤无数。这则故事说明:其一,不要盲目拘泥古代;其二,牛是易受惊的动物,安全起见,还是要小心“驾驶”。

但不可否认的是,像这位父亲的做法,如今却并不鲜见。一些所谓国学培训机构、国学讲师,特别爱在形式上煞费苦心。甚至不惜搬出三叩九拜、戒尺板子等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物件,美其名曰“弘扬国学”。

究其原因,大概是学其形式远比探其内涵真谛的门槛要低得多。比如灌输三叩九拜,有人问“为什么”,只消说一句“古人如此”,省却多少说理与论证。只是,国学如果停留在如此浅层次的形式复古,无异于买椟还珠,甚至会把国学弄成与现代文明相对抗的姿态,凡事不问好坏对错,一切以东西古今划界。凡是古人的都是好的,哪怕骑驴;凡是现代的都是“非我族类”,都该保持距离。如此下去,国学非但不会被这些人发扬光大,相反可能会走入狭隘化、极端化、边缘化的境地,钻进狭小天地里孤芳自赏,与文明发展

割断脉络,把自己变成了一块“化石”。现如今,社会上把国学形式化的倾向越发常见,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价值的迷茫。其实,国学是个非常丰富庞杂的体系,几乎任何理念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理论依据。关键是需要有一个顺应人性、符合现代文明的判断依据。让国学更好地嵌入生活,可不是骑驴赶牛车这么浮光掠影的复古返祖,而是通过国学,使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够更加自如开张地伸展,通往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越发得狭隘,对新生、外来事物充满敌意。

理学家程颢有这么一句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国学,应当让人通向这样博大旷达、云淡风轻的境界。

感知优秀传统的文化魅力

有学者曾说,自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学热,背后是历史的气运。国家蓬勃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但是有些人对自己的文化身份却感到迷惘,内心存在漂泊感,社会也颇有浮躁与不安之气。从这个意义上说,肯定并珍视传统文化,能让我们更好地找回自己。

有人会认为,现在珍视传统的,大概只有“保守”的老一辈。年轻一代被认为追求个性,偏好奇装异服、喜欢洋快餐、爱说新奇语言,似乎与传统格格不入。实际上,现在有一群年轻人,热心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身体力行,勇敢实践,他们满怀对历史和传统的温情与敬意,用优秀传统文化磨砺自身,勇敢地承担传承复兴的责任。

汉服,是我触碰传统、触摸文化、对话历史的载体。在2014年的一场演出活动中,我第一次接触到汉服。一开始觉得这是一件美丽的服装,后来才逐渐明白,它承载了修养与智慧。中缝代表中正守直,袍袖象征天圆地方,右衽见证崇文知礼,举止之间温文尔雅、自成风骨。此后,我积极地在各种各样的礼仪庆典中进一步体会“礼”的内涵。参加射礼时,前辈教导说,不求箭无虚发,必定要身正心正;作为乐师演奏古筝时,与主客互相致礼,用宛转的乐音表示敬意与友爱;作为舞者献舞时,在盘鼓踏歌中回味一份优雅与曼妙。仪式背后是精美的秩序,以及谦和雅正的品格。

当然,实践中不乏曲折。面对疑惑和误解,甚至借题发挥的指责,同伴们已经习惯了在质疑的眼光中昂首挺胸,在互相鼓励中携手共进,希望能用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好的成效。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在西安,我们筹建了高校汉服联盟,并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社团,成功举办的成人礼、婚礼等不计其数,行走、观影、雅集、茶会等更是已经成为日常活动。汉服一步步地回到人们的视野,它背后的礼仪素养和文化内涵,也必将受到重视。

汉服美观却不单薄,要撑起它,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汉服绝不止是新奇衣装,数千年的传续中,先贤们一代又一代殷切的寄托,它已经如此厚重,值得小心翼翼地珍视。可喜的是,不少年轻人在声光化电的耳目之娱后静下心来,回溯历史、反观过去,将民族的美好呈现给世界。热心于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其实是在探索和重拾久违了的生命气象——是吞吐开阖的豁达大气,是天清地旷,是情真意切,是自强不息。只有认清自己并成为自己,才能以更丰富饱满的中国形象,自立、自强、自信于世界民族之林。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我们青年一代朝气蓬勃、昂首迈步,双脚踏在先辈们以热血守护、以精诚滋养的厚重土地上,就能看见光明大道、崭新太阳。

以文化输出价值观助力大国腾飞

价值观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核心内涵,是个人行为的准则,是国家发展的标准。孔子“仁者爱人”的观念,从古至今影响着人人相善其群。但反观当下,人们所熟知《花木兰》,是美国借由中国传统的故事改编而成,却成为了家喻户晓儿童电影。正是因为我国不重视自身文化,导致了他国的使用,这对于我国的文化输出是不利的。因此想要重获新鲜血液,就必须以输出承载我国价值观念的文化,来助力大国腾飞。

文化输出价值观,彰显文化魅力。四大文明古国,随着时间的长河或消亡、或变迁,但中国是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古国,上下五千年,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苏绣的细腻、陶瓷制作的精良、剪纸技艺的完美,都让中国拥有着风格独特的文化名片。但是,外国人看中国仍是“雾里看

花,水中望月”,根本原因并不是外国人“近视眼”,而是中国没有打开窗户,让世界看到。所以,文化输出价值观的就如满攻之箭一样,要发的快、射的准,才能让世界领略中国的文化魅力。

文化输出价值观,创造经济价值。2016年中国首座迪士尼主题乐园在上海拉开帷幕,在高昂票价下仍吸引了无数国人竞相游玩,只营业没几天就赚得盆满钵满。但是转观国内的游乐园,虽短期内产生了轰动效应,却无法保持常态化发展,与前者比肩。原因就在于国内游乐场文化产品过于单一、劣质,缺乏创意,同质化严重,但迪士尼却承载着儿时的记忆,所蕴含的文化让游客铭记在心的。因此,蕴含文化价值观的载体才能够长久的发展,赚取口碑,创造经济效益。

文化输出价值观,树立大国形象。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屹立在世界之林的根本,影响着外国对中国的看法。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不仅带去经济的交流,还让世界认识到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形象和价值观念;再者,清政府闭关锁国,看似是对外经济的封锁,其实是对于自身文化,和对外文化的交流的封锁,给世界留下的是中国封闭、落后的形象。显而易见,世界眼中的中国,都是我们所展示的,世界眼中中国的国际形象,是依靠着文化输出价值观确立的。新西兰地震中,中国以世界第一的速度接走了中国125名国民,在世界上树立了中国以人为本的形象。所以,营造大国形象,离不开文化输出,也离不开价值观的注入。

《大圣归来》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即使“落魄”的斗战胜佛仍能为了大义挺身而出,所以中国是做得出蕴含价值观的文化产品的,是能够通过蕴含价值观的文化输出让世界重新定位中国的。所以,文化输出价值观,需拥有文化自信,承认文化魅力,打造文化品牌,营造文化环境,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魅力,以文化软实力的强盛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让世界重新认识这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度。

我看中国人的文化自尊

从仓颉造字到青铜鼎上的金字铭文,从孔子的春秋大义到司马迁的秉笔直书,从唐诗宋词的传世经典明清小说的博大精深,无一不说明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然而,自外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始,外国文化日盛,传统文化式微,面对韩剧来袭,甚至有人认为损害了中国人的文化自尊。究其原因是文化自信的缺失。唯有自当下始,重拾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尊,才能让中华文化在世界的舞台大放异彩。

推动文化创新,开拓传统文化。“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推动文化创新,开拓传统文化,才能加强文化的价值,提升文化的内涵。韩剧美剧的来袭,有人认为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其根源在于文化自信的缺失。要增强文化自信,就要为文化输入鲜活的力量。高清红的剪纸艺术,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灿烂,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了国门,其成功源于敢于创新传统文化,善于开拓传统文化。剪纸方式的创新,文化经典的题材,这些都启示着我们需要去挖掘传统文化背后的精彩。叶茂源于根深,只有提升文化的内在素养,才能为文化的发展输送源动力。

促进文化交流,畅通传播渠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交流和渠道的畅通必须进化升级。中华文化走过了春秋战国百花齐放的历程,经历了汉唐盛世辉煌的熏陶,呈现了明清帝国总集太平的灿烂。然而,当今留给别人的印象却不是这些盛世繁荣,留给他们的是美食、长城、秀水街等片面化的理解或者是不理解。这些问题,归因于文化交流不足,中国优秀文化精髓没有畅通的输出渠道。因此,只有促进文化交流,畅通文化的传播渠道,才能让中华文化在发展中与国外文化发生友好的“碰撞”,如此才能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维护中国人的文化自尊。

加大文化输出,提升文化输出价值。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我国文化交流出现了交流逆差,科学发展观对文化建设的高要求,这些实际性问题都倒逼着中国文化需要加大输出,同时提升文化的输出价值。为此,中华文化必须进一步奠定自己的文化生长点,开发有价值的原创性作品,输出能体现民族良好形象的文化观念、文化产品以及文化价值,杜绝输出败坏民族形象的伪劣文化产品。要想让中国人的文化自尊不受伤害,要想让中华文化在世界享有良好的声誉,只有提升文化输出的价值,才能提高文化的认可度,让传统文化真正的走向市场,发扬光大。文化盛,则国盛;文化强,则国强;文化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中华文化在历经辉煌与磨难之后,必能如凤凰涅槃,重获新生。在批判继承自身传统文化、汲取新时代文化元素和吸收人类文化菁华之后,也必得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迈出愈加自信、愈加从容的脚步,走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