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知识转移研究述评_林枫

国外知识转移研究述评_林枫
国外知识转移研究述评_林枫

管理论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6卷第5期

J O U R N A LO FC H O N G Q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V o l.16N o.52010

收稿日期:2009-06-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2045)

作者简介:林枫(1977-),男,湖北武汉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司发展研究;徐金发(1946-),男,浙江绍兴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司发展研究。

国外知识转移研究述评

林 枫,徐金发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摘要:知识的创造和转移是公司竞争优势的基础,文章通过对现有有关知识转移的文献进行归纳和整理,分别从知识内涵、知识转移的定义、理论基础和视角、过程、领域、测量以及评价等方面,对国外知识转移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知识转移的研究局限以及未来展望,明确组织知识转移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关键词:知识;知识转移;内隐性;网络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0)05-0047-08

业务环境的动态性和市场竞争的复杂性,使得组织知识成为发展公司持续

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1]。公司需要转移和获取新的知识以寻求发展和生存,因

此知识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2]。它影响了主要的组织成果,包

括企业的能力、人力资源的发展和绩效,高新技术公司的新产品开发以及短期的

新产品财务绩效等[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组织内和组织间的知识转移进行了许

多研究,组织内和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已成为战略和组织研究的根本主题[1]。学

者们从组织学习理论、网络理论等视角来考查知识转移有关的问题,并取得了丰

富的成果。国内对知识转移文献的综述较少,有的也不系统,因此做一个基于知

识转移的文献评述是必要的,以厘清:(1)该研究领域所运用的主要理论基础及

其所研究的主要内容;(2)做一个理论和方法论上的归纳和总结,启发新的研究

内容和完善现有的研究,以利于知识转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知识的内涵

(一)知识的定义

知识是一个具有多层含义的概念。传统的定义是把知识作为“经过确证的

真实信念”(j u s t i f i e d t r u e b e l i e f)[4]。N o n a k a认为,知识是个人的“信念”以及“可

确证性”,并强调了知识是验证个人信念的人际动态过程,也部分地表达了个人

对真理的渴望[4]。

虽然“知识”和“信息”这两个词语经常交替使用,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明显

区别的。信息是讯息流,它可以增加、重构或改变知识。而知识是由这些讯息流

所创造和组成的,它根植于其拥有者的承诺和信念之中[4]。

(二)知识的分类

在知识管理文献中,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研究情景、研究视角,对知识的分类

47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6卷第5期

也不尽相同。通过整理有关知识转移的文献,我们对知识分类进行了一些归纳,如表1所示。目前,普遍接受的是P o l a n y i1966年提出的的显性(t a c i t)知识和隐性(e x p l i c i t)知识[5]。“显性知识”是可以用正式的、系统的语言来传递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具有个人的成分,很难形式化和交流。隐性知识根植于行动、承诺和具体的情景中,很难用正式的语言来清晰地表达。因为它嵌入到个体的经验中,并涉及无形的因素,如个人的信仰、观念和价值观系统。隐性知识包含认知和技术两个层面。认知层面聚焦于J o h n s o m-L a i r d所说的“心智模型”(m e n t a l m o d e l s),人们运用此模型在心灵中建立和操作类比来构建外部世界。技术层面主要包括运用在特定情景中的诀窍、工艺和技能[4]。

表1 知识的分类

作者研究视角知识分类P o l a n y i(1966);N o n a k a(1994)知识属性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K o g u t a n d Z a n d e r(1992,1993)转移成本信息和诀窍

J o h a n s o na n d V a h l n e(1977,1990)组织学习客观知识和经验知识 注:根据有关文献归纳整理。

(三)知识的维度/特点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和分析层面研究了知识的维度,以及这些维度对内部和外部知识转移的影响。表2和表3分别归纳了影响内部和外部知识转移的知识特点。可以看出,这两种视角之间存有共性,知识特点对这两种转移非常类似。另外,这些特点对知识转移过程有显著影响,或产生了因果模糊性而阻止转移过程,或创造模仿的障碍。比如,很容易转移的知识,也更可能被竞争对手模仿[6]。虽然这些特点以及其他没有列出的知识特点,可能影响了知识转移过程,但还是需要说明几点:其一,隐性和显性是知识的两个维度,因此,可成文性(c o d i f i c a-t i o n)是有利于知识转移的机理,而不是知识特点;其二,知识的可教导性(t e a c h a b l e)代表了知识的接收方和来源方的特点,它取决于它们的吸收能力;最后,知识的可观察性(o b s e r v a b l e)反映了竞争对手识别公司外部的战略知识的能力,因此,也不是知识的特点[7]。

表2 内部知识转移研究

作者知识特点结论

K o g u t a n dZ a n d e r(1993)可成文性、可教导性和复杂性技术越是内隐,技术越有可能在公司内转移

Z a n d e r a n dK o g u t(1995)可成文性、可教导性和复杂性系统依赖性和

可观察性可成文的程度和教导能力的难易对转移速度有显著影响

S z u l a n s k i(1996)因果模糊性知识的因果模糊性是内部知识转移的障碍

H a n s e n(1999)复杂性(隐性和系统性)单元间的强联结有利于研发团队的系统知识转移;单元间的弱联结鼓励项目团队从其他子单元搜寻有用的知识

L o r da n d R a n f t(2000)隐性在多样化公司的单元之间里,内隐性是内部

转移的障碍

B o u-L i u s a r e t a l.,(2006)内隐性、复杂性、专用性和系统性知识特点对知识转移过程和竞争优势有不

同意义

(四)知识的测量

公司是资源的集合[8]。而知识被定义为资源,

也就存在测量的问题[9]。一个重要的挑战是公司获取的知识的一个重要成分是内隐性的,这种知识不容易测量[10]。显然,知识资源不能简单地用定量的方法如研发支出、专利数据来获取[9]。出于战略的原因,一些公司可能避免获得专利。因此,用专利数代表知识是一种很弱的替代。一些学者用定性方法发展了一些测量知识的新方法,如K i n g a n d Z e i t h a m l 依据组织的资源观和认识论(e p i s t e m o l o g y),对组织知识做出明确的定义,从实践管理者的视角,用四步骤方法来测量组织的知识[11]。第一步,定义范围———行业和组织的选择,因为知识资源的重要性在不同的行业和组织是有差异的,这种控制增加了识别出知识资源的相对全面的可能性;第二步,问卷(p r o t o c o l)设计,这有助于管理者聚焦在组织层面的知识;第三步,数据收集,与C E O s见面来识别组织的知识资源;第四步,数据收集,考查管理者对组织知

48

林 枫,等 国外知识转移研究述评

识资源的感知来测量组织知识。这种测量的依据是给公司提供竞争优势的能力。这种方法虽有些粗糙,不能充分识别出组织的知识,但这种测量组织知识的认知方法对组织知识提供了一个适当的描述。

另外,Pér e z-N o r d t v e d t等也通过定性的方法,通过现场研究,他们要求回答者基于资产的价值识别知识的特点,从而测量知识[3]。S a m m a r r a a n d B i g g i e-r o认为,对知识的认知测量与客观的测量是同样重要的[12]。

表3 外部知识转移研究

作者知识特点结论

I n k p e n a n d D i n u r(1998)隐性和显性个体之间的高程度的交

互作用需要内隐知识的转移

S h e n k a r a n dL i(1999)隐性股权合资是公司寻求隐性知识转移

的选择工具

S i m o n i n(1999)隐性、复杂性和特定性隐性是国际战略联盟的知识转移的

最显著的决定因素

B r e s m a n e t a l.(1999)清晰表达的程度(隐性和显性)知识的清晰表达度显著地与转移过

程有关

H e i m a n a n dN i c k e r s o n(2002)内隐性和复杂性内隐性和复杂性造成合作公司间知

识转移的问题

P e r e z-N o r d t v e d t e t a l.,(2008)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和不

可替代的知识特点和知识转移部分受到接受方的学习意图和来源方吸引力的影响

二、知识转移研究的主要框架

(一)知识转移的定义

从转移成本的角度,T e e c e首先提出有关知识转移的概念,认为技术的国际转移能积累大量的跨国界应用的知识,主要分析的是水平的技术知识转移。此后知识转移逐渐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热点议题。知识转移的理论基础来自于K r o n e等的信息理论(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t h e o r y)[13],该理论识别了两个人交流的基本因素:来源方(s o u r c e)、接收方(r e c i p i e n t)、知识、渠道、编码、解码等,指出知识转移是知识的来源方与知识的接收方之间组织知识的双方交换过程[14-15]。

其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转移进行了一些延展。如I n k p e n等[16]在分析网络里社会资本对组织间知识转移时,采用A r g o t e等[17]的定义,认为知识转移是一个网络成员受到其他成员经验影响的过程;B o u-L i u s a r等在分析战略性知识资产的转移时,认为知识转移是指公司内的单元间(内部转移)或不同公司间(外部转移)的知识交换[7];E a s t e r b y-S m i t h 等将知识转移定义为一个组织学习其他组织经验的事情(e v e n t)[10];W i j k等认为,组织的知识转移是一个过程,其中组织的行为者———团队、单元或组织———交换和接受其他组织的经验和知识,并受它们的影响,它需要对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1]。

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知道,知识转移是知识从来源方到接收方之间转移的一个过程,其目的是有利于知识在公司内或合作公司间的流动,以提高公司竞争优势和能力。

另外,知识的转移类型根据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分类。G u p t a等在分析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时,认为知识的流动是多个方向、多个维度的,根据其流动方向,可以分为提供给姊妹公司的知识和技能;提供给母公司的知识和技能;接受姊妹公司的知识和技能;接受母公司的知识和技能这四种具体类型[13]。B r o o k s也是根据知识流动的方向,将其分为: (1)水平转移,指知识在相同等级层次单位之间的流动;(2)垂直流动,指知识在高低等级单位之间的流动。

(二)知识转移的理论视角

分析知识转移的理论视角,主要集中在组织的学习视角和网络视角。

1.学习视角

学习可以理解为对实践活动的改进,其来自于公司间知识的转移[18]。A r g y r i s根据问题的解决来定义学习,认为“学习是发现和纠正错误的一个过程”。

当经验系统性地改变了行为或知识时,就发生了组织的学习或个体的学习。市场知识,包括市场机会和问题的认知的获取主要来自于市场中业务活动的经验,其影响了组织的创新活动,以及对所执行的实践的不断调整。公司可以通过快速的学习来获取所需要的技能,建立问题解决的能力,从而促进网络内知识的创造和转移[18]。组织的学习或个体的学习对组织知识的储备有很大贡献,这通常是以组织外部边界的实体的知识转移形式进行的[3]。

2.网络视角

公司网络为网络中的公司提供了网络资源,它是公司有价值信息的来源。网络给公司提供了获取知识、资源、市场或技术的机会,公司可以通过它们在网络中的定位来获取知识[16]。通过网络中成员的重复和持久的交换关系,网络成员间的知识转移和获取成为可能,并且网络资源对公司绩效有显著影响。它通过公司间知识共享的惯例———孤立的单个

49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

16卷第5期

公司难以产生获得超出平均收益之上的“关系租”(r e l a t i o n a l -r e n t )来达到[19]。D y e r a n dS i n g h 认为,公司间知识共享的惯例是公司间交互作用的一种规则的模式,它允许专业知识的转移、再结合或创造。

组织行为者的密切社会交互作用促进了知识的转移[20],但不同的网络类型,如公司内网络、战略联盟和产业布局(I n d u s t r i a l d i s t r i c t s ),影响知识转移的条件不同[17]。I

n k p e n 等分析了这些促进或阻止网络知识交换的条件,在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上的侧重有所不同

[17]

(三)知识转移的过程

基于上面论述的信息理论逻辑,一些学者研究了知识转移以及这种转移过程成功的每个因素,他们明确了知识转移的基本元素———来源方(s o u r c e )、渠道、信息、接收方(r e c i p i c e n t )和情景,所有的这些因素都影响了知识转移的过程[3,14-15]。S

z u l a n s k i 通过运用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分析公司的内部知识转移,识别了转移的阶段以及与转移不同阶段困难有关的因素,认为影响每个阶段的因素是不同的,尤其是来源方性质对知识转移的影响随转移的展开会下降[14-15]。比如,在转移的发起和实施阶段,来源方的投入和合作是最需要的。然而,一旦接收方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它与来源方的交互作用会减少。因而,当转移展开之后,接收方的性质可能变得更重要。这种逻辑同样适用于公司间的知识转移,

只是它涉及至少两个组织,需要理解这些组织间的交互作用的动态性[1]。图1展示了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

图1 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来源于S z u l a n s k i ,2000)

(四)知识转移的领域

组织知识是公司竞争优势的基础,这些知识通常是在组织内部发展起来的,跨组织单元的内部知识转移提供了竞争性的收益;然而同样重要的是,日益加剧的竞争使得公司也需要拥有从外部学习的能力[10],来自于外部机构转移的知识已经成为公司成功的重要考虑。因此,跨组织和在组织内获取和转移知识对于公司的成功相当重要[1]。这两种(知识转移的)过程涉及不同类型的边界,每一个都有独特的问题[10]。W i

j k 等认为,组织内和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关系量和公司在网络中地位的中心性,这两个因素对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更重要[1]。另外,H

o l m q v i s t 认为,组织间的学习和组织内的学习之间也存在交互作用,边界在区分组织间和组织内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21]。

知识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实践中,通常成功的转移不容易达到。即使简单的组织内的知识转移,也有很多因素影响转移的效果和效率[14]。而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更加复杂,因为它涉及边界、文化和过程多个方面的性质[10]。

1.组织内的知识转移

组织内的知识转移是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来源,也是公司绩效的一个驱动要素。组织内的知识转移也经常是费力、费时和困难的[15],它主要关注组织内部粘性知识成因与影响因素、转移的障碍以及有关的因素、转移的过程以及促进转移的措施。S z u -l a n s k i 在分析知识粘性时,阐明了知识转移的基本元素:来源方、渠道、信息、接收方和情景[

15]。根据这个逻辑,影响组织内知识转移的影响可以从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得出,如图2所示。

图2 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来源:B o u -L i u s a r e t a l .,2006)

2.组织间的知识转移

在许多行业,公司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利用公司间合作来获取必要知识以及获取其他公司拥有的专业化技能的能力,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很难通过纯粹的市场交易进行模仿和获取[22]。组织间知识转移会更加复杂,它涉及边界、文化和过程多个方面的性

质[10]。

(1)影响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因素。

一些因素被视作有利于知识在组织间转移,这些因素落入两种分类:特定知识的变量,即与所要转移的知识属性有关,如内隐性、模糊性和复杂性[6];涉及特定合作伙伴的变量。与从事合作的公司特点

50

林 枫,等 国外知识转移研究述评

有关,如吸收能力、先前经验、文化和地理距离[23-24]。

I n k p e n等在分析网络中的公司间的知识转移时,认为产业布局(I n d u s t r i a l D i s t r i c t)里的公司,必须认识到协作和知识的共享能提升它们的竞争地位[16]。另外,公司还必须认识到,结合产业布局里的经济的、文化的和技术的资源可以导致知识的创造。S a m m a r r a等运用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考查了公司间的协作关系,发现运用合作中的公司,不仅仅获取了技术知识,而且不同程度地获取了市场知识和管理知识,增强了公司的创新能力[12]。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采用双边(d y a d i c)的知识转移,认为影响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因素主要是四类:来源公司和接受公司的资源和能力,所转移的知识的性质以及组织间的动态性(d y n a m i c s)[10](图3)

图3 影响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因素(来源:E a s t e r b y-S m i t h e t a l.,2008)

首先,在影响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因素中,吸收能

力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它是识别新知识的价值并消

化和应用这种知识的能力[23]。来源公司需要吸收能

力评价传递给接受公司的知识价值;而接受公司的

吸收能力受到它过去的经验、文化和知识保持能力

的影响。L a n e等的研究表明吸收能力有利于公司间

的知识转移;而G u p t a a n d G o v i n d a r a j a n的实证研究

说明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的数量(a m o u n t)有很大

贡献,它对组织间和组织内的知识转移起了很重要

的作用[13]。另外,来源公司需要组织内的转移能力,

使其能把知识以有效的方式传递给接受公司;而接

受公司需要依靠组织内的转移能力在组织内传播知

识,使得它能消化和应用。M a r t i n等从知识基础的

视角,研究了来源方和接收方知识转移能力的性质

和特点,它们对知识转移成本有显著的影响。最后,

来源公司的转移动机和接受公司的学习意图决定了

知识转移的程度[10],Pér e z-N o r d t v e d t等的跨边界的知

识转移实证研究表明,来源公司的转移动机和接受

公司的学习意图对知识转移有正的影响[3];G u p t a等

的研究表明了学习动机(意图)对转移的知识量有正

的影响[13];缺少获取知识的动机导致转移过程中的

“粘性”或困难[14]。

其次,知识属性,如内隐性、模糊性和复杂性,也

影响了知识转移的能力和所消化的速度。内隐性知

识很难模仿,对组织会产生很大的潜在收益[4]。关

于知识的内隐性对转移的意义,已经有大量的研

究[6,14-15,24]。S i m o n i n认为,复杂和内隐的知识更难

转移[24]。另外,因果模糊性是指竞争对手很难理解

公司是如何创造竞争优势的[8]。缺少理解造成了难

以模仿,虽然因果模糊性不能保证公司保持竞争优

势,但它至少创造了模仿的障碍[7]。S i m o n i n的实证

研究表明,知识的模糊性与知识转移是直接负相

关的。

最后,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涉及至少两个组织,这

两个组织彼此可能是合作者,同时又是竞争对手,既

竞争又合作,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交互的动态性[10]。

E a s t e r b y-S m i t h等识别了四种因素:权力关系、信任和

风险、结构和机理,以及社会联结。来源公司和接受

公司经常处于权力不对称的地位,前者更有优势地

位[10]。H a m e l研究了战略联盟中的知识转移,认为

合作方的讨价还价的能力取决于学习的能力,能快

速获取对方技能的公司,会减少依赖并增强讨价还

价的能力。更进一步,I n k p e n a n dB e a m i s h认为,知

识获取能力的差异会减少联盟的合作基础,导致联

盟的不稳定并可能最终使得联盟终止。Pér e z-N o r-

d t v

e d t等的研究显示,双方之间的关系对知识转移的

51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

16卷第5期

效果和效率有很强的正面影响[3]。

信任和风险也会显著影响知识转移。U z z i 在分析嵌入性对经济行为影响的性质和过程中,提出嵌入性联结中的信任是一种治理结构,其存在于个体之间和个体之中的社会关系中。D h a n a r a j 等研究说明了信任有利于知识转移,它通过创造了一种安全感,使得所转移的知识不超出初始的意图[25]。另外,风险是不期望的知识转移,其导致公司竞争优势的丧失。

组织间关系的结构是指知识转移发生的情景,转移机制是建立在这个情景中的。通常来说,组织的知识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需要采取某种战略联盟的形式,它们影响了组织的交互作用并影响组织的

知识的转移[10]。

同一组织的成员间或不同组织间的非正式社会联结,是知识流动的较好的导管(s u p e r i o r c o n d u i t s ),这样的联结可能有助于减少文化差异,无论是组织内的还是组织间的,有利于知识的流动[10]。

(2)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与知识转移难易的关系。

另外,W i j k 等对组织间与组织内的知识转移的前因和后果进行了元分析[1](

m e t a -a n a l y s i c r e v i e w ),通过分析特定知识、特定组织和网络的特点与组织知识转移难度的关系,

得出主要变量与知识转移的难易程度(图4)(正号表示与知识转移的难度正相关,负号表示与知识转移难度负相关)。

图4 知识转移主要变量与知识转移难易程度的关系(根据Wi j k e t a l .,2008归纳)

(3)组织内和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关系。

组织内与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是明显不同的,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比组织内的知识转移更加困难和复杂,但两者之间也存在潜在的相关

[10]

。M a s o na n d

L e e k 的研究表明,组织内的信息流动主要是垂直式的,而组织间的信息流动主要是水平式的[18]。S z u -l a n s k i 认为,其他事情相同的情况下,内部的知识转移典型地比外部的知识转移受到更少的秘密障碍和法律障碍,而且它们能更快地转移,最初也不复杂[14]。S

z u l a n s k i 认为,知识的“转移”,而不是使用“传递”,强调了知识在组织内的移动是一个特别的经历,而不是一个渐进的传播过程,取决于涉及的每一个人。因此,最佳实践的转移可以被视作来源方和接收方的组织知识的双边交换[14-15]。

(五)知识转移的测量

知识转移可以根据接收方的知识变化、创新水平或接受公司的绩效来衡量[10]。因此,知识转移的测量,可以通过测量知识的变化或绩效的变化来得到[17]。如K

o t a b e 等运用与专利引用有关的分析来作为知识转移的指标。但一个重要的挑战是公司获取的知识的一个重要成分是内隐性的,这种知识不容易测量。另一方面,通过测量绩效的变化来评价知识转移,涉及控制与转移不相关的因素[10],即还需要控制一些可能影响接受方绩效的因素[17]。但A r -g o t e a n d I n g r a m 认为,以绩效为基础的测量方法较适合内隐知识的获取,比直接测量知识的方法要好;而口头的知识测量方法,不能得到经验丰富的参与人所获得的知识[17]。(六)知识转移的评价

如果公司理解知识转移的过程和影响它的变量,公司能力就会得以提升,知识转移影响了组织的主要成果[3],对组织的绩效和创新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所转移的知识提升了难以

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的组织能力和竞争优势,因而提高了组织的绩效[1,14]。S

t e e n s m a a n d L y l e s 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和知识基础理论,实证了知识转移与绩效之间存在正的相关性。

另外,组织知识转移也会对创新产生影响。虽然知识的转移是一个复杂的活动,但通过公司内和公司间的知识转移,公司在竞争优势上获得了显著的收益。D a y 认为,公司可以从消费者、竞争对手、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学习,使得其产品和服务能适应新的需求和不断变化的顾客偏好。U z z i 运用社会网络的理论,分析了顾客对价格、时尚追求敏感的行业———服装业,阐明了网络中的组织是一种共生的关系。通过网络成员的持久的联结(而不是一次性联结)使得网络成员所转移的及时和准确的知识成为服装不断改进、创新的来源。因此,组织的知识转移使得组织能产生新的思想来开发新的产品[26],并

增加了组织的创新性[1]。

三、结论以及未来展望

根据以上的分析,组织内和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存在异同点。它们共同的理论基础是信息理论,分别从知识的特性、来源方、接收方和具体的情景方面进行分析以得出相应的结论。两者也存在差异,比如,M a s o n a n d L e e k 发现,组织内的信息流动主要是垂直的,而组织间的信息流动主要是水平的[18]。而且,公司的层级结构既影响了组织内的,也影响了组织间的信息流动。W i j k 等的元分析也表明,民族文化差异对转移的影响,在内部比在外部更突出[1]。

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涉及不同的企业文化、民族文化、权力分配、信任等问题,因而更加复杂和困难。而公司需要获取知识来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如果没有恰当的整合知识的机理,从外部环境所获得的知识就得不到有效利用。魏江等[27]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从实现途径的视角,基于知识形态的整合、知

52

林 枫,等 国外知识转移研究述评

识主体的整合和知识平台的整合,从而实现知识整合的实现途径。该研究虽对知识整合的机理做了一些研究,但还不具有更大的归纳性。未来的研究需要运用历时方法来考查公司所获取的知识和利用情况,需要更深入地考查知识转移与知识整合、知识应用的关系。

另外,组织知识转移的研究,也需要考虑知识转移的程度,考查知识转移的多个维度,如速度和质量,以获得对它的前因后果更全面的理解,以及组织的前因后果在知识转移的不同阶段(如发起、实施、跟进和整合阶段)的差异[1]。卢兵等构建了组织知识转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知识转移的水平和效率,是国内对知识转移评价的一个探索性的研究,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和延展[28]。其次,需要发展更好的测量方法,比如对内隐知识的测量、调查数据和二手数据的分析、知识转移的测量等,以获得更好的构思,使结论更有归纳性和稳健性(r o b u s t n e s s)。

最后,也要考虑特定情景的缓冲效应。比如,

T s a i研究了吸收能力和网络地位的交互作用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中心网络地位给公司接近新知识提供了重要的便利,但它对业务单元创新和绩效的影响可能要取决于该单元能吸收这种新知识的程度,如果它没有充分的能力来吸收这种新知识,也就不能提升它的创新和绩效[26]。未来的研究也需要考虑这些潜在的缓冲效应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另外,也需要考虑外部网络的权变效应(c o n t i n g e n c y e f f e c t s)对组织层面特点有效性的影响,即可能需要从网络层面来考查这些特点的权变效应对知识转移的有效性[1]。

参考文献:

[1]V a n WI J KR,J A N S E N J P,L Y L E SM A.I n t e r-a n di n t r a-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k n o w l e d g et r a n s f e r:am e t a-a n a l y t i cr e v i e w

a n da s s e s s m e n t o f i t sa n t e c e d e n t sa n dc o n s e q u e n c e s[J].

J o u r n a l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S t u d i e s,2008,45:815-838. [2]P E T E R S E N K J,H A N D F I E L D R B,R A G A T Z G L.A

m o d e l o f s u p p l i e r i n t e g r a t i o ni n t on e wp r o d u c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J].J o u r n a l o f P r o d u c t I n n o v a t i o nM a n a g e m e n t,2003,

20:284-299.

[3]PéR E Z-N O R D T V E D T L,K E D I A B L,D A T T A D K,

R A S H E E DAA.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a n d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c r o s s-b o r-

d e rk n o w l e d g et r a n s f e r:a ne m p i r i c a le x a m i n a t i o n[J].

J o u r n a l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S t u d i e s,2008,45:699-729. [4]N O N A K A I.A d y n a m i ct h e o r yo f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k n o w l e d g e

[J].O r g a n i z a t i o nS c i e n c e,1994,5:14-37.

[5]李钢,刘益.国内外企业知识转移的研究现状分析[J].

情报杂志,2007(9):10-13.

[6]Z A N D E R U,K O G U TB.K n o w l e d g ea n dt h es p e e do f t h e

t r a n s f e r a n di m i t a t i o no f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c a p a b i l i t i e s:a ne m-p i r i c a l t e s t[J].O r g a n i z a t i o nS c i e n c e,1995,6:76-92.

[7]B O U-L L U S A R J C,S E G A R R A-C I P R E S M.S t r a t e g i c

k n o w l e d g e t r a n s f e r a n d i t s i m 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 c o m p e t i t i v e a d-

v a n t a g e:a n i n t e g r a t i v e c o n c e p t u a l f r a m e w o r k[J].J o u r n a l o f K n o w l e d g e M a n a g e m e n t,2006,10:100-112.

[8]B A R N E YJ B.F i r mr e s o u r c e s a n d s u s t a i n e d c o m p e t i t i v e a d-

v a n t a g e[J].J o u r n a l o f M a n a g e m e n t,1991,17:99-120.

[9]S P E N D E R JC.M a k i n gk n o w l e d g et h eb a s i so f ad y n a m i c

t h e o r yo f t h ef i r m[J].S t r a t e g i cM a n a g e m e n tJ o u r n a l,

1996,17:45-62.

[10]E A S T E R B Y-S M I T HM,M A R J O R I EA L,T S A N G.I n t e r-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k n o w l e d g e t r a n s f e r:C u r r e n t t h e m e s a n df u-

t u r e p r o s p e c t s[J].J o u r n a l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S t u d i e s,2008,

45:677-690.

[11]K I N G,Z E I T H A M L.M e a s u r i n g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k n o w l e d g e:

Ac o n c e p t u a l a n d m e t h o d o l o g i c a l f r a m e w o r k[J].S t r a t e g i c M 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 n a l,2003,24:763-772.

[12]S A M M A R R AA,B I G G I E R OL.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a n ds p e c i-

f i c i t y o f i n t e r-f i r m k n o w l e d

g ef l o w s i ni n n o v a t i o nn e t w o r k s

[J].J o u r n a l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S t u d i e s,2008,45:785-

814.

[13]G U P T AAK,G O V I N D A R A J A NV.K n o w l e d g e f l o w s w i t h-

i nm u l t i n a t i o n a l c o r p o r a t i o n s[J].S t r a t e g i cM 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 n a l,2000,21:473-496.

[14]S Z U L A N S K IG.E x p l o r i n gi n t e r n a ls t i c k i n e s s:i m p e d i-

m e n t s t o t h e t r a n s f e r o f b e s t p r a c t i c e w i t h i n t h e f i r m[J].

S t r a t e g i c M 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 n a l,1996,17:27-43.

[15]S Z U L A N S K I G.T h e p r o c e s s o f k n o w l e d g e t r a n s f e r:Ad i a-

c h r o n i c a n a l y s i s o f s t i c k i n e s s[J].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B e h a v i o r

a n dH u m a n D e c i s i o nP r o c e s s e s,2000,1:9-27.

[16]I N K P E N A C,T S A N G E.N e t w o r k s,s o c i a l c a p i t a l,a n d

l e a r n i n g[J].A c a d e m yo f M a n a g e m e n t R e v i e w,2005,

30:146-165.

[17]A R G O T EL,I N G R A M P.K n o w l e d g e t r a n s f e r i n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a b a s i s f o r c o m p e t i t i v e a d v a n t a g e i nf i r m s[J].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B e h a v i o r a n d H u m a n D e c i s i o n P r o c e s s e s,

2000,82:150-169.

[18]M A S O NK,L E E KS.L e a r n i n g t o b u i l da s u p p l y n e t w o r k:

a n e x p l o r a t i o no f d y n a m i c

b u s i n e s s m o d e l s[J].J o u r n a l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S t u d i e s,2008,45:759-784.

[19]D Y E R J H,H A T C H N W.R e l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c a p a b i l i t i e s

a n d

b a r r i e r st ok n o w l e d g e t r a n s f e r s:

c r e a t i n ga

d v a n t a g e

t h r o u g hn e t w o r k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J].S t r a t e g i cM 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 n a l,2006,27:701-719.

53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6卷第5期

[20]Z A H R ASA,I R E L A N DRD,H I T T,M A.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x p a n s i o nb yn e w v e n t u r e

f i r m s: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d i v e r s i t y,

m o d e o f m a r k e t e n t r y,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l e a r n i n g,a n d p e r f o r m-

a n c e[J].A c a d e m y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 n a l,2000,43:

925-950.

[21]H O L M Q V I S TM.E x p e r i e n t i a l l e a r n i n g p r o c e s s e s o f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a n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w i t h i n a n d b e t w e e n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a n

e m p i r i c a l s t u d y o

f p r o d u c t d e v e l o p m e n t[J].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c i e n c e,2004,15:70-81.

[22]M c E V I L YB,M A R C U S A.E m b e d d e dt i e s a n d t h ea c q u i-

s i t i o no f c o m p e t i t i v ec a p a b i l i t i e s[J].S t r a t e g i cM 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 n a l,2005,26:1033-1055.

[23]C O H E NW,L E V I N T H A LD.A b s o r p t i v ec a p a c i t y:a n e w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n l e a r n i n g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J].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 S c i e n c e Q u a r t e r l y,1990,35:128-152.

[24]S I M O N I N B L.A m b i g u i t ya n dt h ep r o c e s so f k n o w l e d g e

t r a n s f e r i ns t r a t e g i ca l l i a n c e s[J].S t r a t e g i cM 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 n a l,1999,20:595-623.

[25]D H A N A R A J C,L Y L E SM A,S T E E N S M A H K,T I H A-

N Y I L.M a n a g i n gt a c i t a n de x p l i c i t k n o w l e d g et r a n s f e r i n

I J V s:t h e r o l eo f r e l a t i o n a l e m b e d d e d n e s s a n dt h ei m p a c t

o np e r f o r m a n c e[J].J o u r n a l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B u s i n e s s

S t u d i e s,2004,35:428-442.

[26]T S A IW.K n o w l e d g et r a n s f e r i ni n t r a-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n e t-

w o r k s:e f f e c t s o f n e t w o r kp o s i t i o na n da b s o r p t i v ec a p a c i t y

o nb u s i n e s s u n i t i n n o v a t i o n a n d p e r f o r m a n c e[J].A c a d e-

m y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 n a l,2001,44:996-1004. [27]魏江,王铜安,喻子达.知识整合的实现途径研究———

以海尔为例[J].科研管理,2008(3):22-27.

[28]卢兵,廖貅武,岳亮.组织的知识转移分析[J].科研管

理,2007(6):22-30.

AR e v i e wo f K n o w l e d g e T r a n s f e r B a s e d o n F o r e i g nS t u d i e s

L I NF e n g,X UJ i n-f a

(S c h o o l o f M a n a g e m e n t,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H a n g z h o u310058,P.R.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T h e c r e a t i o n a n d t r a n s f e r o f k n o w l e d g e a r e a b a s i s o f c o m p e t i t i v e a d v a n t a g e i n f i r m s.T h i s a r t i c l e g e n e r a l i z e s a n di n t e g r a t e s t h ee x t a n t l i t e r a t u r e s e x a m i n i n gt h e k n o w l e d g et r a n s f e r.I t a n a l y z e s t h e c o n n o t a t i o no f k n o w l e d g e,t h e d e f i n i t i o no f k n o w l e d g et r a n s f e r,a n d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 b a s i s a n dp e r s p e c t i v e s,p r o c e s s,d o m a i n, m e a s u r e m e n t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k n o w l e d g e t r a n s f e r.

B a s e d o nt h e r e v i e w,t h e p a p e r p r o p o s e s s o m e l i m i t a t i o n s a n d f u t u r e o r i e n t a t i o n s,a n d s p e c i f i e s t h e f u r t h e r d i r e c t i o n s o f k n o w l e d g e t r a n s f e r.

K e y w o r d s:k n o w l e d g e;k n o w l e d g e t r a n s f e r;t a c i t n e s s;n e t w o r k

(责任编辑 傅旭东) 54

农村居民的自我分化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关系

农村居民的自我分化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关系 中文摘要目的了解农村居民的自我分化与健康促进生活方 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10个县20个村共847名农村居民,使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结论河北省农村居民的自我分化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没有关系 关键词:农村居民;自我分化;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英文摘要 卫生部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城乡居民主要死因,且居民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1]。其中,与不良生活方式等有关的疾病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具有资源消耗较少,效果显著的特点,因此人们对疾病的关注点应从被动地治疗和干预转向主动培养健康促进生活方式[2-3]。PS:促进健康行为(health promoted behavior):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自我分化是Bowen在其家庭系统理论中提出来的核心概念。指个体出生后,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逐渐从最原始的本我(id)种分化出自我(ego),在行为上也逐渐由本能冲动变为接受现实规范的约束,即个体能够将理智与情感区分开来的能力。故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10县,每县抽取1镇,每镇抽取2村,共20村,每村抽取50名,共1000名成

年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为分析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与自我分化水平高低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根据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等、较低),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10县,每县抽取1镇,每镇抽取2村,共20村,每村抽取50名,共1000名年龄20~80岁意识清醒,能配合调查工作的成年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03份,回收率为90.30%,其中有效问卷847份,有效率为93.80%。 1.2 方法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进行入户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填写完毕后由调查员当场核对回收。调查工具包括: (1)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2)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scale):主要测量人们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共48个条目,包括自我实现、人际支持、适当营养、压力处理、健康责任、和运动休闲6个维度。采用Likert 4级计分法,由个人自评其行为执行频率,从来没有计0分、偶而如此计1分、时常如此计2分、都是如此计3分,总分0~144分。本研究中,总分≤47分认为较低水平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48~95分为中等水平,≥96分为较高水平。由于每个维度所含条目个数不同,为便于比较,将各维度得分换算成标准化得分,标准化得分=(各维度得分均值/满分值)×100。分数愈高表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愈好,对健康愈有利。该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总量表的Cronbach’sα为0.94。(3)自我分化定量表[8](DSI): 1.3 统计分析采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一般情况用频数和频率描述,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自

研究生创业教育中的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研究生创业教育中的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目前,關于研究生创业教育中知识转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包括影响因素、转移模式、转移绩效等。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知识源、知识、知识受体、转移媒介、转移情境等方面;知识转移模式包括双螺旋结构等,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多个因素和单个影响因素入手,本文从风险评价以及知识转移机制等几方面总结了知识转移的研究现状,并论述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标签:研究生;创业教育;知识转移 一、研究生创业教育中创新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许多学者认为,知识转移过程是以知识需求为纽带,以知识流为载体进行的,主要包括知识发出方、知识接收方、知识库和知识需求等要素。因此,在研究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时,焦点会集中在知识源、知识、知识受体、转移媒介、转移情境等方面。从知识的复杂性、可表达性、内嵌性,知识源转移知识的意愿和能力,知识接收方的吸收意愿和能力及知识转移情境的信任和沟通四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知识转移过程分为初始、匹配、实施、调整和整合五个阶段,分析各个阶段中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知识本身的因素,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知识转移的能力,企业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距离;知识本身、知识供方的转移意愿及能力、知识受方的学习意愿和吸收能力、文化、信任和转移渠道对知识转移存在影响作用;合作伙伴、管理沟通、利益分配、知识特性、合作风险这五个主范畴对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合作存在显著影响;知识转移过程中,初始阶段主要受政府推动或市场需求影响。吸收阶段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知识接受方学习吸收消化新知识的能力。教育理念、领导者重视程度、教学体系的完善程度、评价制度以及资源利用则会影响研究生创业教育中知识转移的效果。 二、研究生创业教育中创新联盟知识转移模式研究 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显隐知识通过四种方式进行转移和扩散,分别为显性知识间的转移、隐性知识间的转移、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移和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移;技术转移的知识双螺旋结构模型,把物理学中“场”的理论引入到知识转移方面,利用该模型分析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的机制。研究型大学-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模型中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大学研究者、大学技术管理者和大学管理人员、公司和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内企业和科研院所知识转移模型;生产需求型、产业集群型、创新网络系统型三种知识创新模式,分析由知识吸收、知识生产、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应用等环节构成的知识创新综合机制,为塑造与知识创新相适应的企业竞争力提供理论框架。 三、研究生创业教育中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绩效研究

某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题目某某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选题的意义与背景: (一)选题意义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间的竞争已由产业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的竞争演变成了企业人才的竞争,企业人才成为了应对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人才是企业的骨干力量,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人才竞争。就留住人才不具任何优势公司而言,公司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吸引一批优秀人才,用好、培养好现有人才,在现代企业管理下,盘活现有人才,实施人才经营战略,减少人才管理风险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流失是企业资源的最严重损失,这种损失有时是难以估量的。一个关键人才的流失将影响和带动大批人员的流失,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该公司的研究,调查影响企业人才流失的内外因素,提出能帮助企业留住人才的有效措施。最终将结果运用在同类型的公司中,为他们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帮助其明确影响企业人才的流失,并针对原因,找到适合的留人办法。同时,对于企业人才来说,能够更加明确自己在企业中地位和作用,有利于自己的长期职业规划,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二)选题背景 人才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拥有了充足的人才,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我国的人才市场建设起步晚,体制还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再加上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人才的管理有许多不足之处。许多的中、小企业还没成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流动也频繁,其中不乏一些有能力、有知识的人才,人才的流失,也逐渐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研究表明,

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综述

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综述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深入,有效教学的内涵从原来注重知识传授的片面时效向“生命课堂”的全面时效观转变。如何提高教学时效,优化教学效果成了摆在教师与学生面前的迫切问题。本文着重从新课程新视野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做些探索和思考。 有效教学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自教学诞生以来,教育者就在追求有效教学,进行有效教学的探索。但作为一种鲜明的教学理念和自觉的教学实践,其历史并不长,国外要稍早些,但国内是近阶段的事。本文就把国内现在进行的有效教学研究做个粗浅的探讨。 有效教学的研究分为国外有效教学和国内有效教学两部分。国外有效教学着重从教的角度研究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师的 特征或品质开始研究,教师的这些特征或品质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生理和心里特征或品质,如外表、魅力等,二是与教学工作相关的特征或品质,如体谅学生等。教师要成为有效教学的教师,必须培养有效教师的所具有的特征和品质。继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努力发现能促进学生学习并使他们学习进步和发展的教学行为,同时避免国外进行有效教学研究时所存在的问题①。总之,教学的有效性,决定作用在于教师,只要教师能进行有效教学,那么有效教学就算是进行了,我觉得有效教学应从师生两方面进行研究,因为教师的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来体现的,从这方面说,

教学的有效性其实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国内进行的有效教学,大致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大部分还在讨论有效教学的特征、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及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研究等等。我把国内的有效教学罗列了一下,大致讲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首先,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指的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内容要具有发展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要具有挑战性,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二是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我们说的开放性,一是指教学内容既要联系学生生活的世界,又要联系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二是教学内容要联系社会生活与科技发展的现实,三是教学内容要尽可能的情境化②。 其次,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是指科学的组织、清晰的讲解。科学的组织指教学实施时保证了教学内容、活动、策略、秩序等的合理性科学性,尤其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安排。科学地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秩序井然,合理分配教学讲授和辅导、学生思考和参与的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减少课堂干扰,使教学按照教学计划设定的方向顺利进行③。黛安?蒙哥马利(Diane Montgomery)还倡导“策略的上课计划”,注重活动的转换。 Roshenshine&Furst(1971) 将清晰的讲解简单的定义成“教学 清楚和易于理解。”因此教学要做到清楚明了 再次,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指监控能力。监控能力分为教师的监控能力和学生监控能力。对教师的监控能力的研究,黛安? 蒙哥马利认为,课堂上“的问题学生”出现的“问题”,大多不是学生引起的,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自沉浸理论提出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介绍了沉浸感的提出与完善及其产生条件,分析了网络学习的概念和本质,指出了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沉浸感对网络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沉浸感;网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网络学习在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网络学习效率不高。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沉浸感从提出到完善,已经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对网络上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沉浸感概述 1.1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 随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沉浸理论延伸至人机互动上的讨论,Webster等人视这种互动具游戏( playful )和探索( exploratory )的特质( Webster,Trevino&Ryan,1993 )。Ghani和Deshpande( 1994 ),以人机互动对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两个沉浸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完全专注( concentration )和活动中被引导出来的心理享受( enjoyment )。Novak、Hoffman和Yung 等人从1996年开始,即对网络沉浸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模式发展,有别于原始的沉浸模型,在人机互动中的沉浸主前提( primary antecedents ),除挑战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之外,还必须加上专注(focused attention)。之后Novak等人针对其模式做修正及更仔细的研究(Hoffman&Novak,1996; Hoffman,Novak&,Yung,1998,2000),并针对不同的网络行为做沉浸模式的检验,研究发现,网络使用行为中,信息寻求最容易进入沉浸,其次为阅读与书写。不同的网络活动型式,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E-mail 等,也会带来沉浸经验的差异。 1.2沉浸体验条件 沉浸理论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备受重视,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_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1.引言 当今社会中,大学生作为由“学校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社会交往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影响他们的社交活动,也影响着其社会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1]。 Reynolds在研究中指出:心理咨询中的大学生心理问题80%以上与人际关系有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困扰是其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最重要的起因,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己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2]。 从我国现有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类的研究文献当中,关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研究当中大多表明当今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令人堪忧。彭纯子2000-2001年间在湖南省高校的调查表明,约有16.26%的大学生体会到比较严重的社交焦虑[3]。王晓刚、张甜等在2005年对重庆地区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后也发现他们的社交焦虑的水平略高于正常水平[4]。由此可见,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社交焦虑都是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作为高校和谐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其重要性不容轻视。 但就作者的文献检索来说,发现国内外对社交焦虑和自我监控、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几乎为零。以前的研究发现,自我监控会影响到一个的自我表露状况,同时自我监控作为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它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而社交焦虑则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据此,笔者尝试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为将来做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高其心理素质提供理论依据及现实的指导。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曲阜师范大学的1-2年级大学生,采用分层整体取样的方法抽取710名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陈振帮 摘要:本文意在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以图能够对当今我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提出一个新的指导途径。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在地区变量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其它的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同时社交焦虑和自我监控、自我表露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同时他们之间的回归效应也比较明显;自我表露起到部分中介的效应。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监控自我表露 作者简介:陈振帮,河北省衡水市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 148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探讨开题报告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探讨 专业12秋人力资源 学习中心苏州 姓名施丽花学号712116312003 指导教师傅夏仙 年月日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研究现状 中小企业在人才流失问题上普遍存在着一些管理问题,关于中小企业人才流失这个课题,中外学者分别在人才流失对企业带来的危害和相关原因上进行了分析。 国外学者J.Hack认为人才流失将会直接导企业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减弱。在他的研究中,他指出人才流失从根本上来看,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善的结果。针对这种现象,他指出企业一旦出现人才流失问题,将会直接危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Lee Dyer在他的硕士学论文写作中指出,对于企业而言,人才流失是仅次于财务危机最大的企业危机。企业人才流失如果变得严重,不仅会直接危及企业的人才队伍,更是破坏了企业的发展能力。Amin W在分析了密歇根州6家农场后,对人才流失现象也做出了很好的说明。在他的研究中,他指出人才流失将会直接导致企业创新能力减弱、生产效率下降,并最终体现到企业竞争力的减退。 关于人才流失对于企业的危害,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邢宏伟在对一家公司人才流失问题进行研究后,指出人才流失是企业最大的危害,一旦出现人才流失情况,直接损失的是企业的财富和未来发展的能力,而后者对于企业而言,是最致命的损失。赵欣在对GJK企业人才流失进行研究后,则指出该企业近些年来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核心技术的丧失。人才流失后,尤其是转投竞争对手公司后,虽然有各种保密协议的约束,但是由于这些人才在本企业的实际工作,将会不可避免的导致自己核心技术的外泄,只是比起那种故意泄露核心技术的损失要小得多。其次,人才队伍的不稳定,而且还将会加大企业成本,比如新人才的培养以及适应时间等等。第三,对企业未来市场布局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关键产品的人才流失。 人是一种拥有各种需求的复杂生物,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Berelson)和斯坦尼尔(Steiner)曾经说过“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小詹姆斯等著,《管理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95页),如果企业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员工的需求,人才流失是个很自然的结果。 盛建英在对我国家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进行研究后,就指出目前很多家族企业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存在用待遇代替精神关怀的问题,过分强调待遇而忽视人才的精神满足,结果导致很多人才对企业难以形成忠诚度,最终选择了离开。冯兆田则认为我国很多企业之所以人才流失现象较为突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企业给人才所提供的环境空间太为有限。他以我国民营企业为例,指出目前很多

近十年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发展述评_刘超

在知识经济时代,“有效教育不能再集中于曾经需要记忆的、构成稳固知识库的信息块的传播。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高效学习,这样他们就 能应对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工作与社会环境”, [1] 实现高效学习的手段之一即“帮助学生发展必要的 认知(智力)工具和学习策略”,[2] 对所学知识建模, 因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关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 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3]知识 可视化作为认知工具中的重要表征,在教育领域中有机运用,所能发挥的作用恰如一剂催化剂,“能帮助教师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与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与学在学生‘想学’、‘愿 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4]在学生“学懂”、 “学会”、学活”的能力层次中升华,从而促进有效教与学。 笔者以Knowledge Visualization 为主题关键词,以“2004~2011”为起止日期,从CALIS 外文期刊网数据库中共检索至相关文献共135302篇,经过筛选获得部分有一定代表性的文献,并通过对这些核 心文献的仔细研读后发现:国外对于“知识可视化”无论是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抑或评价研究都凸显出相当的深广度,尤其是理论研究,更是涌现出一批蕴含较高参考价值、引领学术潮流的文献。此外,以上诸多研究方向皆保持不断创新、臻于完善的发展态势。具体主要研究成果大致归纳如下。 一、知识可视化的前世及今生 “知识可视化”虽是2004年才正式兴起的新兴研究领域,但“可视化”的相关研究却由来已久。早在由布洛斯·麦卡米克(Bloss McCamic )于1987年2月所发表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报告《科学计算中的可视化》(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 ),可视化(Visualization )一词即作为专业术语正式出现,由此拉开国外“可视化研究”的序幕。直到2004年7月,M.J.埃普拉(M.J.Eppler )和R.A.伯卡德(R.A.Burkhard )共同编写的工作文档《知识可视化———通向一个新的学科及其应用领域》(Knowledge Visual -ization -Towards a New Discipline and its Fields of Application )[5] 发布,则标志着知识可视化正式成为 〔摘要〕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 它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在日益强调有效教与学的今天,已逐步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学家及一线教学实践者的关注。本文以近十年国外部分核心文献为研究基础,对知识可视化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扼要述评,以期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关注。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国外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发展述评 笪 刘超 文

肝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综述)

肝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肝癌是世界第5大常见癌症,以其高致死率成为名副其实的健康杀手。而肝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仍未明确【1】。而近年来随着肿瘤干细胞概念的提出,同样在肝癌组织中发现了一群能显著影响肝癌发生、发展,并影响肿瘤复发、转移及耐药性的一类细胞,即肝癌干细胞(LCSCs)。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概念的提出,为肝癌的认识及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2】。本文即肝癌干细胞做一综述。 【关键词】干细胞肝癌LCSC 肿瘤干细胞的概念: 在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表现出较正常细胞不同的多种形态学及功能学上的差异,传统上多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肿瘤细胞内正常基因的过表达【3】或异常突变【4】所致。同时细胞生长赖以维持的微环境亦可影响正常细胞的向恶性细胞演变【5】。近年来多向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多样性及异质性是一类具有类似于正常干细胞的自我修复,多向分化及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群分化演变的结果,这类细胞群即被称之为肿瘤干细胞(CSCs)。【6-7】肿瘤干细胞是影响肿瘤转移、耐药性及复发的重要因素,因此,基于肿瘤干细胞的诊治将是肿瘤(包括肝癌)诊治的关键。 CSCs最初是从白血病中分离得到的,随后,在多种实体肿瘤组织,包括胃癌、前列腺癌、胰头癌等中先后发现了类似的细胞群。但现阶段关于CSCs的具体来源仍不甚明确,现有的说法认为,其来源:一是干/祖细胞周围细胞微环境的变化和细胞本身基因异常表达所致干细胞的肿瘤化;二是干细胞增殖产生的前体细胞发生突变,丧失成熟能力,仅保留高度增殖能力所致。

而关于肝癌干细胞(LCSCs)的来源亦可分为: 一、慢性肝病(Chronic Liver Disease,CLD)介导下,反复的慢性炎症刺激及肝细胞再生过程中,正常肝干/祖细胞的基因表达及遗传调控的异常而产生。【8】 二、肝细胞所处微环境的改变,正常肝脏细胞的脱分化所致【9】。Barone 等人经过实验发现,正常成熟肝脏细胞或胆管上皮细胞在特殊条件下以可发展成为具有无限制恶性增殖分化的细胞群。【10】 LCSCs关系到肝癌起病、进展及治疗的预后。其概念的提出为对肝癌的认识和诊疗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如何有效分离出LCSCs,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肝癌的靶向治疗将是临床上对于肝癌诊疗的重点。现有的常用分选方法有:1)基于LCSCs细胞表面标志物(cell surface marker)的分选法; 关于LCSCs的细胞表面标志物: 1.EpCAM:EpCAM (Epithelial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亦称为CD326、17-A、ESA、EGP4,是一种由GA-733-2基因编码的分子量为40kDa的跨膜糖蛋白。EpCAM 在早期肝脏发育中就有表达,广泛存在于肝脏干细胞及肝母细胞中,而正常成熟肝细胞上无表达【11】,它的活化和高表达预示了肿瘤的活性、侵袭能力和恶性程度。Bae【12】等检测到EpCAM在结节性肝恶性肿瘤中存在高表达。而沉默EpCAM基因后,肝癌的肿瘤等级、APF水平等显著下降。 2.CD133(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33)又名AC133,同样也是一种细胞跨膜糖蛋白,表达于多种干/祖细胞表面,在肝脏肿瘤组织中,CD133(+)细胞相对于CD133(-)的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与致瘤性【13】。Yin【14】等人以1000个CD133(+)细胞注入小鼠皮下导致成瘤。而CD133(-)细胞不具备致瘤性。

工作沉浸述评及展望

2012年第21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2No.21 收稿日期:2012-06-04,修回日期:2012-10-10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2.21.034 工作沉浸研究述评及展望 祝丽怜1,陈志霞 2 (1.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2.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工作沉浸是指个体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短时间的高峰体验,主要由专注、工作享受、内在工作动机三个核心要素所构成。目前使用较多的相关测量工具主要是Bakker 工作沉浸量表。工作沉浸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工作特征、工作资源及相关工作态度等方面,其结果变量主要涉及工作绩效、离职倾向和积极情绪等因素。未来研究主要应在工作沉浸构成要素及其内在机制、测量工具的本土化、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开展更多工作。 关键词:工作沉浸;内在工作动机;工作资源;工作绩效中图分类号:F272.92;F27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2)21-0151-04 Review and Prospect of Work -related Flow ZHU Lilian ,CHEN Zhixia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 ) Abstract :Work -related flow is a short -term peak experience at work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absorption ,work enjoy-ment and intrinsic work motivation.Th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mainly used is the Work -related Flow Inventory (WOLF )which is generated by Bakker.The affecting factors include 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 resources and related working attitude.Its consequence variables involve job performance and so on.An avenue for future research on flow is to examin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ree elements.Second ,it will be relevant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re-lated flow and work engagement.Third ,the culture adoption of measurement methods is relavant.Fourth ,the diversity of research methods should be used.Finally ,the intern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research is still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as well as the specific concerned with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and related mechanism research.Key words :work -related flow ;intrinsic work motivation ;job resource ;job performance 1研究背景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 通 过对科学家、作曲家、作家以及运动员的研究发现,当从事一种可控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且需要一定的技能、受内在动机驱使时,人们会产生一种独特的狂喜状态,感受到一种“流动”的存在和幸福生活的美好体验,这种状态就是“沉浸(flow ,又译作心 流、富乐、沉醉感等)”[1] 。沉浸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国外学者针对日常生活、工作、休闲、运动、学习、人际交往、艺术创作和网络虚拟空间 等诸多领域的沉浸体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2-5] 。Csikszentmihalyi 和LeFevre 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沉浸或畅快体验都来自工作而不是自由休闲活动,人们在有责任的活动中往往比在无责任的活动中会更多 地体验到沉浸感[4] 。Schallberger 和Pfister 也认为,沉浸主要由高积极性活动体验构成,这种体验更多 发生在工作中而不是休闲活动中[6] 。Rheinberg 等的研究也发现,工作中沉浸体验分数较高,而休闲时 间中快乐/满意的分数比较高[7] 。 2工作沉浸的内涵结构及测量 2.1 工作沉浸的内涵和结构 根据Csikszentmihalyi 的定义,沉浸也称为乐观体验(optimal experience ),是指个体专注于活动时,由内在快乐所引发的被活动深深吸引的状态,是一种自然发生的、完全投入到所参与活动或任务中的、 自我享受的特殊状态[8] 。该心理状态具有以下九个 特征[9] :①挑战和技能平衡;②行动-意识融合;③目标清晰;④反馈明确;⑤高度专注;⑥控制感;⑦自我意识消失;⑧时间转换;⑨自带目的性。一般来说,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当人们意识到情境的挑战性恰好与自身能力之间达到平衡状态时,沉浸体验都可能出现。Jackson 和Marsh 把该理论引入到运动心理学领域,并将其界定为一种最佳乐观体验,即运动员全身心投入到一项任务中并创造出 发挥最佳运动水平的意识状态[10] 。 2005年Bakker 正式把沉浸的概念引入组织行为

对自我表露的部分研究

对自我表露的部分研究 当人们把有关自己的秘密信息展示给另一个人时,他们就在进行自我表露。表露者要考虑信息的隐秘程度。另外,把谁作为表露对象也要经过慎重选择。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者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体体验到成长和快乐的重要环节。例如,罗杰斯提出,在一个值得信任的关系背景中把自己公开地表露给另一个人,是逐渐理解自我的重要一步。 然而,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间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自由地向别人表露自己的信息,是因为他本身是心理健康的人,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得益于对朋友、爱人的自我表露。 当然,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很难做到的。我们通常会尽力避免让别人发现我们身上的许多不被人喜欢的人格特点或者坏习惯。我们害怕自己陷入难堪境地或失去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的尊重。但是罗杰斯认为,所有这些欺瞒的结果是,我们更担心,更害怕别人发现真正的自己。更为重要的一点,人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才能逐渐地真正认识自己。通过把感情转变为文字,我们会更加认识这些情感,仅仅在头脑中思索这些情感是达不到这种认识的。如果我们没有关注到自我的所有方面,我们就无法成长并成为充分自我实现的人。 自我表露在心理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当来访者能够毫不隐瞒地投入与咨询师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时,来访者会受益更多。来访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就会更接近真实的自己。 当前,许多不同取向的咨询师都认同自我表露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治疗关系不是单向的。罗杰斯认为,治疗师恰当的自我表露对治疗是很有益的。这种表露可以营造信任的气氛,从而鼓励来访者更多地自我表露。许多研究者发现治疗师的自我表露与来访者的进步呈正相关。但是,有的心理学者担心治疗师谈论自己的私人信息会对治疗进程有负面影响。治疗师自我表露到什么程度才适宜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1、表露的相互性 根据这一社交规则,人们在初次结识时的交谈中,所表露信息的隐秘程度大致在同一水平。只有你逐渐地把隐秘信息告诉我,我才会把我的告诉你。一些研究表明,那些年仅8岁的儿童似乎已理解并遵循着表露的相互性原则,

知识转移论文:基于创新视角的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知识转移论文:基于创新视角的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摘要]分析1996年以来发表的129篇国内外基于创新视角的知识转移研究学术论文,对当前基于创新视角的知识转移研究的研究层次、研究视角、研究对象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一个包含3个维度、15个要素的知识转移研究框架,并总结目前基于创新视角的知识转移理论研究的不足,以为将来知识转移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知识转移合作创新创新网络文献综述 [分类号]f062.3 自“十二五”开始,中国后工业化时代已经来临,中国不仅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变,而且产业升级、企业转型的需求非常迫切,培育并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是重中之重。创新有多种分类方式,比较常见的有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以及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等区分。 创新能力的本质是知识,创新就是利用知识来产生新的知识,有效的知识转移可以为创新能力的提升积累和增加知识基础。知识转移是一个动态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势能高的主体向知识势能低的主体转移知识的过程,基于合作创新的知识转移往往是双向互动、在多个行为主体之间同时进行的,知识发送方和知识接收方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经过文

献研究,本文构建一个基于创新视角的知识转移研究框架,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国内外学者基于创新视角的知识转移研究,着重梳理中国学者近几年在该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1、研究现状 1.1 文献统计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选择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和检索工具,以“知识转移”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出1996-2010年6月份发表的相关文献1419篇,并以“创新”作为并列主题词进行检索,共检出相关文献291篇,再以“知识转移+创新”作为并列题名进行二次检索,共检出相关文献70篇,剔除重复论文1篇,得到相关文献69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献62篇,以其作为本研究的中文文献集合。 在emerald数据库以“knowledge transfer"与“inno -vation”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出1990—2010年6 月份的相关文献142篇,再以“knowledge transfer”与“innovation”为题名进行二次检索,共检出相关文献67篇,这67篇论文构成了本文研究的外文文献集合。 陈立敏等曾对2000-2007年发表的282篇有关“知识转移”的中外文文献的关键词及出现频率进行过统计,其中“创新”与知识转移同时作为关键词的出现频率仅为27次,

本课题国内外及区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本课题国内外及区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1.课题的研究现状评述 “兴趣”是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古今中外许多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对其做过许多的研究。从心理学角度讲,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事,可以发挥智力潜能的80%以上;而做不感兴趣的事情,则只能发挥智力潜能的20%左右。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他对自己获得巨大成功的经验总结。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的热情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以至后来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杨振宇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观察力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增强自信心,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2、课题研究的意义 (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所以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真挚而深厚的情感。这样往往会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从而更加努力、乐意地去学习它。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强调过兴趣的重要性。他说:“知之不如好知,好知不如乐知。”所以由古至今,无论学习什么,都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学进学好学透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3、课题的研究价值 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都离不开老师对他们进行的学习兴趣的培养。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更重视学生个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或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增强他们走入社会的竞争能力。 (二)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课题的研究目标 现代教育的核心地位是学生,学生应该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索、发现、批判和创新。所以充分的培养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最大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提升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能力。因此,学习国内外有关的先进教学方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寻求高效的数学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强化思维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使我校教学质量走出低谷这一困境。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 采用座谈等形式分别调查各年级,各班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对调查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分析归纳兴趣不足的各类原因。 (2)、激发并维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 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兴趣不足的各类原因分别进行研究。每个小组成员对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原因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开展重点研究。

原生家庭对大学生个体心理问题的影响

原生家庭对大学生个体心理问题的影响---从家庭系统理论 出发 摘要 原生家庭是大学生个体最初成长和学习的环境, 也与个体的情 感表达、行为模式、依恋风格以及亲密关系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家庭系统理论与以往心理治疗领域里只关注个体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它认为个体的问题是其原生家庭每个成员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 张把个体的问题放在整个家庭的背景下看待, 原生家庭也因此成为 了治疗者了解患者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显示, 个体心理和行为障碍是家庭治疗领域中所受关注最多、研究较为广泛的一个方面, 从家庭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 在原生家庭中, 每个家庭成员的自我分化水平、慢性焦虑情绪以及成员间的关系模式等因素都会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乃至今后的亲密关系造成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家庭系统理论;原生家庭;攻击性行为;抑郁症;强迫

每个人刚出生时都犹如一张白纸, 经过身处各种环境的影响, 逐渐过渡到 一个“社会的人”。而家庭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初接触并生长的环境, 一个人性格的塑造、自我意识的培养、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以及他与他人交往时的情感、态度表现等都与其原生家庭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通常意义上, 我们把一个人从小出生长大的那个家庭称为原生家庭[1]。根据现有的研究表明, 原生家庭不论是对个体的人格发展还是心理健康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 在原生家庭环境中, 父母各自的人格特点、父母之间的互动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都会作为成长的重要动因给个体的身心发展留下烙印, 甚至影响人的一生。[2] 一、家庭系统理论概述 20世纪40年代末,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为了防止治疗者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受到移情的干扰, 治疗者必须避免和患者的家庭成员接触。但是,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Murray Bowen在一些治疗过程中与患者家属接触后发现, 患者和他的家属尤其是父母之间, 很容易造成情绪的相互影响。在研究了许多病例后他认为, 家庭就像是一个基本的情绪单位, 家庭成员活动时, 他们的情绪是相互作用的,因此他们所表现出的情绪以及产生的心理问题也都和家庭成员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3]。因此, Murray Bowen提出了家庭系统理论, 之后, 他的助手Michael E.Kerr完善了该理论。[4] 与之前的其他方法不同,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社会系统 作用的结果, 而家庭又是社会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系统, 个体的发展与所 处的家庭息息相关。家庭系统理论是将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的单位, 看成一个系统, 每个家庭成员都是组成这个系统的一部分, 它不再以一种孤立的视角看待个体 发展, 而是强调在家庭这个系统当中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情绪等的互相作用以及对彼此造成的影响。 二、原生家庭与大学生个体心理问题 (一)原生家庭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上, 关于原生家庭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 方面。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之所以与原生家庭密切相关, 是因为在家庭的三角关系中, 孩子是受教育者、接受者和学习者, 成长过程中, 孩子把父母当成学习的榜样, 并从父母那里习得一些个体经验与感受, 逐渐内化成自己特有的沟通方式、

武术教学国外研究综述综述

武术教学外文文献综述 1.0武术的英语翻译 在英语中,武术一般有两种翻译:“Martial Art”及“Wushu”,非正式翻译“Kongfu”。从维基百科查询,可以得知在英语中,“Martial Art”的定义与概念大于“Wushu”。后者是前者的分类之一。定义解释如下: “Martial Art”通常是广义的武术,指经过整理传承的搏击训练体系,通常可以防身、参与竞技、身体健康、娱乐甚至帮助人类进行精神及身体素质的发展。亦可以为技击艺术。如摔跤、跆拳道柔道等。在欧洲,武术传统(技击艺术)可以追溯故罗马。当时代表性的运动为拳击、摔跤及古希腊式搏击[1]。 “Wushu”②是狭义的武术,属于技击艺术的一种,指全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全接触式的中国传统技击艺术。也可以非正式的“Kongfu”代替。在中国又被称为国术,竞技性武术分为套路和散打。因此又可以翻译为“Chinese martial Art" [2] 2.0武术在国外的传播与发展研究 以“Martial Art”为关键字在“Primo Centre 学术资源索引”库搜索,得到35481条记录;以“Wushu”为关键字在“Primo Centre 学术资源索引”库中搜索,得到3697条记录。 查看前30篇,50%左右只有信息记录,显示标题作者等信息,无法展开全文,从文章类型看,20%左右为无关文章,60%以上皆为报道性文章,原刊登在一些文化、时政类报刊中。主要关于武术的分类、历史、传播、功能等。 关于武术在国外的传播与发展情况, Meir Shahar, 在《明代少林武术》一文得序言中提到“二十世纪见证了令人激动地文化交流,特别是随着中国的搏击技术开始在西方受欢迎起来。这种搏击技术以其独特的军事性、治疗性及宗教性目标为特色,少林的威名也通过武术得以广泛流传。”[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