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驱动,数据赋能

提升服务支撑能力

提升服务支撑能力,建设国家水工环信息中心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部署下,《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高站位”、“宽视野”的及时发布,标志着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随着部领导的强力推动,正不断迈上新高度。 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正面临愈加复杂形势,城镇的快速扩张、新农村建设和国家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进一步加大,不合理的工程经济活动以及气候异常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将变得更加复杂。保障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安全对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 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十一五”成果显著 “十一五”期间,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作为承担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网的建设与管理、全国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以及水工环相关信息服务的国家级单位,进一步明确了定位,并确定了中长期发展战略,制订了《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规划》、《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规划,调整了业务结构,夯实了管理基础,在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地下水监测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恢复治理、水土地质环境监测、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控、地质遗迹调查与管理等业务工作方面均得到长足的发展。 全国已初步形成了由1925个地下水监测点构成的国家级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由22万个群测群防点构成的地质灾害监测网和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

渭盆地3个重点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依托矿山统计报表制度建立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初步运行,在黄淮海平原典型区域已初步建立了水土地质环境监测网,传统监测技术与遥感监测技术的综合运用,形成了海量的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和动态信息。作为整合资源的必要手段,地质环境信息化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成效明显。 一是地质环境信息网络框架基本形成。地质环境信息网络框架构建基本完成,形成了内外网物理隔离的多级多节点网络结构,建立了连接国务院、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三峡库区以及国家气象局等部门的专用网络,IP卫星资源网建设初见成效,有力支撑了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会商、中国地质调查局野外地质调查数据传输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基于GSM/GPRS/CDMA的地质环境监测数据通信网络实现了动态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管理。此外,覆盖全国部、省级国土资源部门的主干网络和连接县市国土资源部门的广域网络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二是数据标准及规范初步建立。数据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目前已经制定的地质环境信息化标准规范主要包括:地下水资源数据交换格式标准、水文地质钻孔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库格式标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格式标准、水工环空间数据库图例标准、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数据库结构规范等。 三是全国尺度的基础数据库建设取得进展。已经建立的基础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国1:20万分幅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1:50万分省环境地质数据库、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数据库、国家级地下水监测数据库、矿山环境数据库,汶川地震更新调查数据等。此外,国土资源二号卫星将在今后遥

大数据技术和应用中的挑战性科学问题-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

大数据技术和应用中的挑战性科学问题 第89期双清论坛论证报告 大数据是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和必然结果。“大数据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于人类测量、记录和分析世界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又源于人类努力改善自身生存和生活状况的无尽追求。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观测自然现象、揭示和把握自然规律并进而用于改善自身生存和生活状况的活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人类揭示和运用自然规律是从观测和记录自然现象开始的,而这种观测和记录的结果要么就是数据,要么可以通过某种方法转化为数据。人类把握和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越强,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就越发展;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越发展,人类揭示和运用自然规律的愿望和需求就越强烈,结果是获取和存储的观测数据就会越来越多。伴随着近代传感器、无线通信、计算机与互联网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获取数据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低,速度越来越快,所获数据的种类、层次和尺度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在广度、速度和深度三个方面催生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一、开展大数据技术和应用研究的意义 粗略地讲,大数据是指在可容忍的时间内无法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传输、存储、计算与应用等的数据集合。与传统意义上的数据概念相比,大数据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征:(1)数据

规模(Volume)不断扩大,数据量已从GB(109)、TB(1012)再到PB(1015)字节,甚至已开始以EB(1018)和ZB(1021)字节来计量。“到2013年,世界上存储的数据预计能达到1.2ZB字节。如果把这些数据全部记录在书中,这些书可以覆盖整个美国52次;如果将之存储在只读光盘上,这些光盘可以堆成5堆,每一堆都可以伸到月球上。”(2)数据类型(Variety)繁多,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甚至包括非完整和错误数据。现代互联网上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所占比例已达95%以上。(3)产生和增长速度(Velocity)快。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研究报告称,到2020年全球的数据获取能力将增加50倍,用于数据存储的服务器将增加10倍。当今世界,各种数据采集和存储设备每时每刻都在获取和存储大量新的数据。这些数据有时以高密度流的形式快速演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只有快速适时处理才可有效利用。(4)数据价值(Value)大,且可整合与多次利用。对于某一特定的、仅需少量数据的应用而言,大数据呈现出价值密度低的特点,但对于众多潜在的应用而言,大数据整体往往蕴藏着巨大的价值。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撼动了世界的方方面面,从商业、科技、医疗卫生到政府、教育以及社会的其他各个领域。大数据技术和应用一方面对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另一方面也对数据获取、存储、传输、计算以及应用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开展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研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无可估量的社会经济价值和巨大的科学意义。

价值驱动因素

基于估价模型的驱动因子及其重要性分析 价值的驱动因素,是理解价值投资最重要的环节,从企业层面看,它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小组根据以往的研究实践,对企业价值驱动因素总结了六项:商业模式、品牌和营销、经营团队和管理水平、市场(规模)扩张和技术创新、产业政策、企业税率。 第一个因素是商业模式。许多人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商品生产和销售的组织模式,这种理解未免狭窄和片面,这仅仅是制造业商业模式的一个方面。商业模式的内容很多,既包括业务组织模式,也包括公司根据自己的行业地位实施的竞争策略,甚至还包括一些财务和资本上的操作,总之企业为了获得现金流所做的一切都可以概括为商业模式。以农产品(SZ.000061)这个上市公司为例,自从我们研究所推荐之后,股价表现很好,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同。之所以会有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就是由于农产品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它是农批市场,仅仅通过出租物业和收租金的方式来盈利,而现在租金照收,又开始从租户的交易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租金的增长是有限的,但佣金会随着交易量的扩大而成指数规律增加,这是需要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才能做到的,类似于证券交易所的模式。因此农产品这个公司商业模式的变化,带来的商业利益和企业价值的提升是非常巨大的。 第二个是产业政策的变化。现在资源和能源紧张,环保状况十分严峻,国家不断出台了很多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变化涉及到非常多的环节。例如宝能源(SZ.000690),因为用煤矸石发电、发电机组内部脱硫及废渣循环利用,既环保又节约资源,所以国家政策给予公司非常大的支持,它一度电的价格竟然达到0.58元,较同行高出20%以上,同时国家对于公司上网电量还有保底的承诺:不论国家电力过剩还是不足,都要保证它至少85%的发电量上网。再加上煤矸石本来的成本又非常的低,企业盈利潜力远高于其他火电公司,其股价翻番也就不奇怪了。 第三个是市场扩张和技术创新。典型的例子是生益科技(SH.600183),这个企业的主要业务是印刷线路板,目前他的市场已由国内扩展到全球,产品也由最早的单层线路板创新发展到多层,到现在最高可达十二层,技术创新能力非常强,2006年中期的净利润成倍增长,而且这种增长还将持续。 第四个是经营团队与管理水平的变化。2006年上半年深天健(SZ.000090)得到了市场的追捧,改变天健价值的一个核心的因素就是它的经营团队发生了变化,管理水平迅速上升。过去深天健的团队做房地产,在深圳市中心区莲花山脚下开发了一片很大的住宅区,地价便宜、地段好、销售价格不菲,但是毛利率只有百分之十几。而现在的团队能在地段一般,房屋售价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把毛利率提升到百分之三十以上,这是一个管理改善提升公司价值的典型案例。 第五个是品牌和营销。以山西汾酒(SH.600809)为例,在前几年因为假酒事件,企业几乎无生存之力。但“牧童遥指杏花村”的佳句大部分中国人耳熟能详,汾酒的历史和品牌仍然深入人心。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公司重塑品牌,重建营销网络,从山西到陕西,河南,逐步向全国扩张,效果显著,业绩也持续高速增长,股票表现非常抢眼。 第六个是税率。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企业税负下降,相应地企业的利润就会增加,企业的价值自然就得到提升。 企业层面价值驱动因素的变化是把握企业价值乃至价值投资理念的一个核心问题,我们不能被外在的指标体系或是其他的东西所迷惑,而是必须要把握内在的核心的东西是否发生了变化,因为她们才是影响各种财务指标的关键因素。 评估价值与市值差异分析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青岛海尔的公司价值与市场价值不完全相符,并且被高估,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股票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供求关系取决于投资者的需求与偏好,因而股票

中国移动企业级大数据中心建设指导意见V1.1(终版)资料

中国移动企业级大数据中心建设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略的服务能力,对驱动企业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对外提供信息服务型产品,实现大数据开放后的运营和服务提升,公司决定在全国围实施中国移动企业级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通过整合全公司数据资源,盘活数据资产,助力公司第三条曲线的拓展,以服务“增效、外增收”的整体企业战略,保证中国移动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设要求与重点 企业级大数据中心作为中国移动唯一、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服务和运营的平台,通过“统一采集、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和统一服务”,形成集团及各省市公司“多节点”、“网状网”形态的数据和服务共享能力;具备独立机构以承担平台建维、数据交换、资产管理、应用开发、数据服务和数据运营职责。为企业、外部客户提供“按需”的服务能力,辅助企业决策,彰显数据价值。 企业级大数据中心的建设要求包括三方面: (一)建好组织:建立相对独立的、专业的企业级大数据中心管理机构,立足公司全局,全面负责企业级大数据平台的规划、建设、运维,以及数据资产管理、产品开发和数据运营等职能。 (二)搭好平台:企业级大数据中心满足中国移动全部数据“统一采集、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统一服务”的要

求,实现逻辑集中;全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储分布于多个节点,进行物理分散,同时实现关键数据资产的异地容灾备份。 (三)做好服务:企业级大数据中心能为集团各部门、专业基地(位置等)、专业公司(咪咕、互联网、政企、在线服务、物联网等)、各省公司及外部行业提供灵活的“按需”服务。 二、建设重点 企业级大数据中心建设重点要求如下: (一)企业级大数据中心的能力要求 为了承接大数据中心的基础平台管理、数据交换、资产管理、应用开发、数据应用、数据运营六个职责,在大数据平台技术架构层面提供数据基础服务能力、系统平台管理能力、数据资产管理能力和应用共享开放能力四个部分: 数据基础服务能力:数据基础服务能力是大数据平台的基础,包含数据采集功能、数据存储运算功能、数据交互功能。数据采集需包括来自BSS、OSS、MSS的基础数据、来自于用户上网行为的DPI二次解析数据以及来自外部的第三方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运算功能可根据数据类型及应用采用不同类型的数据库技术实现对不同价值、规模、时效性的数据差异化存储和运算。数据交互功能是实现不同形式的数据存储之间的数据交互。 系统平台管理能力:大数据平台需具备系统平台管理能力,提供对大数据平台的软件和硬件资源的管理,包括诸如资源管

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心脏,也是电动汽车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直接决定电动汽车的性能,本文根据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理论,结合电动汽车的实际要求,研究设计基于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矢量控制通过坐标变换将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转子磁场定向的两个直流分量并分别加以控制,从而实现异步电动机磁通和转矩的解耦控制,已达到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效果。最后,在Matlab环境中建立了仿真系统,验证了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原理应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可行性。 关键词: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ABSTRACT Driving system is the heart of EV and one of the key parts of the vehicle that determin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V directly. According to the control technique、the method of induction motor drive system and based on the factual requirement of EV, the speed sensorless vector control was designed in this article. By transforming coordinate, the stator current is decomposing two DC parts which orientated as the rotator magnetic field and controlled respectively, So magnetic flux and torque are decoupled. It controls the asynchronous motor as a synchronous way. Finally, intim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in the environment of Matlab to validate these control arithmetic. The system proved its enormous practical value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EV; Drive system; Induction motor; speed sensorless vector control

顾客价值及其驱动因素

顾客价值及其驱动因素 企业竞争说到底可以归结为顾客之争——顾客份额和顾客知识之争,而企业拥有的唯一战略武器就是:创造和交付优异的顾客价值。 (一)顾客价值的层次性与动态性 Zeithaml在1988年指出,感知价值是主观的,随顾客的不同而不同。顾客对某一产品的期望价值不仅在不同顾客之间会所有差别,而且同一顾客在不同时间的期望价值也会不同。这表明顾客价值的性质及影响因素在顾客与公司交往的不同阶段可能会发生变化。换句话说,激发顾客最初购买某种产品的属性可能不同于顾客购买后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标准,后者可能又不同于长期使用过程中的价值决定因素。此外,引发顾客离弃的缺陷,也并不必然发生在顾客在使用产品时对主导价值评价的标准上。类似地,Ravald在1996年做出了这样论述:“不同顾客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需求、偏好和财务资源,而这些资源显然影响着顾客的感知价值”。事实上,在明确了顾客价值内涵的基础上,不难理解上述论断的科学性。例如,感知所得可能因顾客而异(如有的可能要数量,另一些要高质量,还有的要便利),付出也可能有所不同(如一些顾客只关心所付出的金钱,一些则关心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同时,顾客价值也可能因适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顾客在不同时间对价值的评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购买决策之前、实际购买过程之中和产品使用之后,顾客对价值的评估可能存在重大差异,因为在不同的时间阶段,顾客评判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在购买阶段,顾客需要比较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而在产品的使用中或之后,顾客更关心的是所选产品的效用。值得指出的是,这种现象实际上已得到证实:Gardial,Clemons,Woodruff,Schumann及Burns(1994)的研究表明:顾客在购买产品过程中对价值的感知与使用过程中或之后截然不同。即不同顾客可能有不同的价值感知,而同一顾客在不同时刻也会有不同的价值感知,即顾客价值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动态性。 后来,Flint等人在1997又进一步描述了顾客价值的动态特征,列出了能够改变顾客价值感知的一些“触发事件”(Trigger event);而Woodruff(1997)教授基于信息处理的认知逻辑,提出了顾客价值的层次模型;在对 Woodruff(1997)文章的一篇评论中,Parasueaman(1997)指出,随着顾客从第一次购买到短期顾客再到长期顾客的转变,他们的价值评价标准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全面、抽象:第一次购买的顾客可能主要关注属性层次的标准,但是短期和长期顾客可能关注的是结果层次和全局层次的标准。他还进一步提出了一个系统监测模型,把顾客区分为初次顾客、短期顾客、长期顾客和离弃顾客4种基本类型,并形象地论述了各自的动态变化。在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与提升的基础上,图1描述了顾客价值的动态层次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与供应商关系的深化,构成顾客金字塔的、具有不同特征的不同顾客细分市场上的顾客对价值感知所表现出的动态层次性。该模型认为,顾客以途径—结果(means-end)模式形成期望价值,从最低一层开始,顾客首先会考虑产品的特定属性及其效能;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时,顾客根据特定产品属性对实现期望结果的贡献,而形成一种期望和偏好,反映在顾客价值上就是使用和拥有价值(第二层);同时,顾客也会根据产品属性对实现自身目标和目的的贡献,形成对特定使用结果的期望(最

数据驱动的常识理解方法

Data Driven Approaches for Common Sense Understanding Yanghua Xiao Fudan University Kowledge Works at Fudan(https://www.360docs.net/doc/4a14645856.html,)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by KG 1、Understanding bag of words (IJCAI2015) 2、Understanding a set of entities 3、Understanding verb phrase (AAAI2016) 4、Understanding a concept (IJCAI 2106) 5、Understanding short text (EMNLP2016) 6、Understanding natural languages (IJCAI2016,VLDB2017) Knowledge Graph Construction 1、IsA taxonomy completion (TKDE2017) 2、Implicit isA relation inference (AAAI2017) 3、Error isA correction (AAAI2017) 4、Cross-lingual type inference(DASFAA2016) 5、End-to-end knowledge harvesting 6、Domain-specific knowledge harvesting Knowledgable Search/Recommendation 1、Recommendation by KG (WWW2014、DASFAA2015) 2、User profiling by KG (ICDM2015、CIKM2015) 3、Categorization by KG (CIKM 2015) 4、Entity suggestion with conceptual explanation 5、Entity search by long concept query Big Graph Management 1、Big graph systems(SIGMOD12) 2、Overlapping community search (SIGMOD2013) 3、Local Community search (SIGMOD2014) 4、Big graph partitioning (ICDE2014) 5、Shortest distance query (VLDB2014) 6、Fast graph exploration (VLDB 2016) Graph Analytic 1、Models for symmetry (Physical Review E 2008) 2、Graph Simplification (Physical Review E 2008) 3、Complexity/distance measurement (Pattern Recognition 2008, Physica A 2008) 4、Graph Index Compression (EDBT2009) 5、Graph anonymization (EDBT2010) Research Outline

全国智慧农业气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 全国智慧农业气象能力建设2019年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为贯彻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总体 安排,依靠科技和机制创新,强化综合统筹和合理布局,通过“三个平台、两个能力”(农业气象大数据平台、业务支 撑平台、服务平台以及农业气象观测试验能力、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建设,推进全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联动与融合,推进农业气象服务规模化、集约化、智慧化、品牌化发展。2019年,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初步建成全国农业气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系统,实现国家级、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数据、产品的快速访问。全国农业天气通APP(基础版)正式发布并试运行,WebCAgMSS客户端实现业务试用,10个特色农业气象业务系统基本建成。完成年度农业气象业务核心技术项目研发与区域联合试验任务。初步实现国家级、省级基础农业气象产品格点化制作。多种渠道的“直通式”服务覆盖全省60%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较2018年增长10%以上。 二、建设任务及分工 (一)农业气象大数据业务能力建设 1.农业气象大数据平台建设

(1)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建立国家级、试点省农业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实现各类农word 教育资料 .. 业气象大数据的上传、存储与管理。建立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多种技术相结合的分布式存储方案,开发农业气象数据服务MUSIC接口,为农业气象业务系统与服务平台提供高效数据服务。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通过加工流水线实现智慧农业气象数据加工、数据挖掘、算法运行、产品生成等功能。 (2)国家气象中心 开发基于WEB的国家级农业气象大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实 现农业气象基础观测、基础地理与环境信息、基础格点产品、服务主体等各类农业气象数据显示、浏览、分析及下载。(3)各省(区、市)气象局 根据业务实际情况,开发本级农业气象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强化农业气象大数据在业务服务中的应用。 2.农业气象大数据建设任务 (1)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负责全球及全国日值气象数据、全国土壤水分自动观测数据、农业气象观测数据的实时入库,通过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实现共享;负责存储和管理国家级、省级业务单位上传的农业气

现代控制理论1-8三习题库

信息工程学院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习题清单 学分、学时3学分,48学 时 课程归属 (系、专业) 自动化系 授课专业 年级 自动化大三 总章节或 总单元 6 授课周数16 教师教龄 2 命题教师签名课程负责人 签名 教学副院长 签名 课程目标: 自动控制领域的科学研究方法,已经由最早的经典控制中以输入输出模型为主,发展为现今的现代控制中以状态空间模型为主。因而,“现代控制理论”是从事自动化专业必备的知识。“现代控制理论”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牢固树立线性系统中状态空间的概念、进一步理解系统稳定性这一控制学科最为重要的概念,掌握能控与能观、状态反馈与状态估计等核心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做到各章概念融会贯通,解题方法灵活运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宏观角度把握课程的体系结构,建立起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框架。主要培养学生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分析建模能力 根据系统的工作原理或实验数据,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 2、认知和理解能力 理解与掌握能控性、能观测性与系统设计的关系,系统矩阵与稳定性的关系,输出反馈与状态反馈的关系。 3、设计实施能力 根据系统的不可变部分及给出的综合性性能指标,设计出满足控制系统要求的状态反馈矩阵,并画出模拟电路图。 第一章(单元): 绪论 本章节(单元)教学目标: 主要介绍控制理论的产生背景及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一个初步了解,并且复习、补充有关《线性代数》的内容。 重点内容:逆矩阵、线性无关与线性相关定义、非齐次方程求解、哈密顿定理、定号性理论等。 预习题1.系统的数学描述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2.自然界存在两类系统: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有何区别? 复习题1.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现代控制理论研究对象? 3.现代控制理论所使用的数学工具有哪些? 4.现代控制理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练习题 1.控制一个动态系统的几个基本步骤是什么? 第二章(单元):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本章节(单元)教学目标:

5-需求驱动的软件自适应方法

彭鑫陈碧欢赵文耘 复旦大学 需求驱动的软件自适应方法 关键词:软件需求自适应 考结构(如图1所示)在自适应软件研究和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按照这一参考结构,每一个具备自适应能力的软件实体都具有一个称为MAPE-K 的控制环路。其中,监控(monitor环节负责侦测上下文环境及系统自身的事件,发现可能导致自适应调 整的变化,分析(analyze环节负责分析变化对于需求及相关约束的影响,规划(plan环节负责规划能够适应变化的自适应调整方案,执行(execute环节负责执行规划的调整方案,知识(know-ledge 则表示完成以上各项任务所需的知识。 自适应软件与自治计算 目前,以网构软件为代表的新形态网络化软件系统逐渐成为主流。同时,普适计算和社会计算的兴起促使软件与物理世界和社会环境进一步融合。这些都使得软件系统越来越多地运行在复杂、开放并且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导致软件的运行时行为经常偏离系统的需求规约或处于非优化的运行状态。因此,自适应逐渐成为许多软件系统必备的能力。具备自适应能力的软件系统能够在运行时根据上下文环境和需求的变化动态地调整自身的结构和行为。通过运行时的自适应调整,软件系统可以实现一系列重要的运行时特性,包括保障可靠性和鲁棒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失效的自动恢复、动态配置和定制以及动态自优化等[1]。 软件系统的自适应是一种典型的自治管理能力(包括自配置、自优化、自治愈和自保护四个方面[2])。IBM

提出的自治元素参 图1IBM 提出的自治元素参考结构[2] 需求反射与运行时需求模型 传统的软件系统(即非自适应系统)的规格说明建立在对于需求和系统上下文环境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例如,一个救护车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及体系结构设计往往建立在一系列涉众需求和上下文环境的假设基础上,例如涉众的质量偏好、系统的峰值和平均请求量、可用的救护车资源、网络通信状况等。在这些因素相对稳定且能够被充分理解的情况下,软件开发者可以在开发阶段通过权衡决策确定软件规格说

价值创造驱动要素分析

价值创造驱动要素分析 公司开展内部价值创造的第一步就是战略规划,然后在制定的战略指导下进 行经营行为、财务行为、组织管理行为和营销行为等,同时与公司外部进行沟通。 公司要想实现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必须关注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即公司价值最 大化可实现价值之和最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上市公司必须牢牢盯住价值创造 驱动要素,在制定公司战略时考虑它们,即应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评估并制定公 司战略,然后实际并组织公司管理的方法和程序,最优化关键价值创造驱动要素。 如何进行价值创造驱动要素的分析呢?可利用平衡计分卡分析,关键价值创 造驱动要素可分为财务管理、公司治理、客户关系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四个方 面。 1。财务性价值创造驱动要素 该要素是战略管理的核心。上市公司需有效地整合其战略与融资管理、投资 管理、资本运营等财务管理活动的联系,重视该要素

方面的工作。 2.公司治理价值创造驱动要素 公司治理为战略管理的成功提供了基础和至关重要的制度保障,将公司治理 与公司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绩效评估和薪酬规划等结合,提高公司价值。故, 公司战略少不了公司治理。 3.客户关系管理价值创造驱动要素 满足相关者的需求是公司使命和价值的体现,对公司至关重要的相关者是客 户。现代市场是买方市场,公司应十分重视影响其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客户资源。 任何忽视客户的公司都难以长久地立足。故,客户关系管理对战略管理至关重要。 4.投资者关系管理价值创造驱动要素 投资者给上市公司提供资金,上市公司想要实现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做好投资 者关系管理。上市公司须重点关注并保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在做重大战略决策 时与投资者沟通,考虑投资者的利益,若能够获得投资者的理解与支持,不仅有 利于公司战略的实施,也有利于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认

面向领域的数据驱动的数据挖掘一个新的理解数据挖掘-中文版

面向领域的数据驱动的数据挖掘一个新的理解数据挖掘 抽象:最近,在计算机、通讯、数据存储技术、高通量数据采集技术上的进步使得收集和存储令人难以置信的海量数据成为可能。为从数据库中发现大量知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 机遇。数据挖掘是一种为处理大量的数据提供了新的理论,技术和工具的新兴领域的计 算智能,例如:数据分析、决策等等。有许多研究人员从事于设计有效的数据挖掘技术、方法和算法。不幸的是,大多数的数据挖掘研究人员把重心放在了发展数据挖掘的模式 和方法上,只有一小部分致力于数据挖掘的基本问题。本文中我们会提出一个新的数据 挖掘的理解,那就是面向领域的数据驱动的数据挖掘(3DM)模型。数据驱动的数据挖 掘算法在我们的实验室开发出来同时提出来以显示她的有效性。 1.介绍 数据挖掘是被我们从巨大的数据集总获取知识的渴望刺激的产物。它使用机器学习,统 计和可视化技术去发现数据中的知识,并且以一种很容易为用户理解和使用的形式表现 出来。许多数据挖掘方法是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统计方法的扩展、组合和调整和知识的 提取和抽象。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许多技术被应用在数据挖掘中,例如人工神经网络, 模糊集,粗糙集,决策树,遗传算法,最近邻方法,基于统计规则归纳法,线性回归, 线性预测编码等等。对于数据挖掘的研究有很多观点。现有的大量研究可以被粗略的分 为三种观点,不管在数据挖掘的研究中采取的哪种观点,大多数的数据挖掘人员对发展 数据挖掘模式和方法的技术问题投入的大量的精力,只有少数的人关注数据挖掘的基本 问题。什么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的产物是什么?我们这数据挖掘中在做什么?我们在 数据挖掘中应该遵守的规则是什么?数据领域专家的先验知识和知识丰富的头脑直接的 关系式什么? 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我们需要研究数据挖掘的过程。首先,大量相关的研究已经被 证实,一个三层的概念框架被Yao提出,它包括哲学层,技术层和应用层。这个框架的 层代表了知识利用的理解,发现和区分。Peng为数据挖掘和知识的发现领域提出了一个系统框架,它的目的就是区分数据挖掘领域和知识发现。此外,国际上还举办了有关数 据挖掘基础的研讨会。遗憾的是,仍然没有被完全认可和没有争议的答案对于之前提到 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会对基于概念上的数据挖掘模式提出一种新的理解。我们的 答案将会是“数据挖掘是知识转型的一个过程”。我们工作中关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最经 的成果也会给以介绍以展示3DM模式的合理性。 2、面向领域的数据驱动的数据挖掘模式 2.1 数据驱动的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对数据中隐含的之前未知的潜在的有用知识的非一般的提取。知识可以以许 多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对于编码知识有很多种形式,最简单的格式或许是象征性的格

数据安全能力建设思路

数据安全能力建设思路 一、前言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依据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符号或符号的组合。数据的本质就是在连续的活动过程中,经过产生、加工、传输等环节完成记录,并不断指导业务活动持续开展的过程,所以数据的价值在次过程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而传输交互与使用是数据价值的集中体现。数据安全是建立在价值基础上,实现数据准确的记录的同时完成安全交互和指定对象的加工与访问使用,防止数据被破坏、盗用及非授权访问。数据安全能力是指数据在流动过程中,组织为了保障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而在安全规划、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运营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 二、数据安全能力建设的驱动力 2.1 合规驱动 《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草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国内法律法规中明确了组织在数据安全方面的合规要求。欧盟正式施行《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简称GDPR),掀起了个人数据保护立法的改革浪潮。 2.2 业务驱动 伴随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作为支撑这些前沿技术存在与发展的生产资料,已经成为组织的核心资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保护。数据成为资产,成为基础设施,数据驱动商业成为新的商业发展的最

大创新源泉。以数据为中心的安全治理,需要把安全聚焦在数据本身,围绕数据的生命周期来建设安全能力,包括各个环节相关系统的安全情况、各个环节专门的数据安全产品和策略、安全运营、制度和管理体系设计、专业人员能力建设等。 2.3 风险驱动 数据生命周期指数据从创建到销毁的整个过程,包括采集、存储、处理、应用、流动和销毁等环节。通过对数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针对性的风险分析,可以得出: ●采集阶段 采集阶段主要的风险集中在采集源、采集终端、采集过程中,包括采集阶段面临的非授权采集、数据分类分级不清、敏感数据识别不清、采集时缺乏细粒度的访问控制、数据无法追本溯源、采集到敏感数据的泄密风险、采集终端的安全性以及采集过程的事后审计等。 ●存储阶段 存储阶段面临着数据分类分级不清、重要数据的保密性问题、重要数据缺乏细粒度访问控制的要求。 ●传输阶段 传输阶段主要是指数据在各业务平台、各节点之间、各组件之间以及跨组织的数据传输,主要的风险在于传输时存在泄露问题。 ●处理阶段 处理阶段面临的安全风险包括数据处理时缺乏访问控制、数据结果的访问接口缺乏控制、数据处理结果缺乏敏感数据保护措施、缺乏安全审计和数据溯源的能力。

第8章 数据驱动测试

第8章数据驱动测试 测试脚本的开发和维护是自动化测试的重要环节,适当地调整和增强测试脚本,能提高测试脚本的灵活性,增加测试覆盖面,以及提高应对测试对象变更的能力。数据驱动方式的测试脚本开发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章介绍如何在自动化测试过程中使用数据驱动的测试脚本开发方式,对测试脚本进行参数化,包括如何使用QTP的Data Table参数化、Action参数化、环境变量参数化等脚本参数化的方法。 8.1 数据驱动测试方法 数据驱动的测试方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把数据从测试脚本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测试脚本的参数化。 8.1.1 什么时候使用数据驱动测试方法 自动化测试对录制和编辑好的测试步骤进行回放,这种是线性的自动化测试方式,其缺点是明显的,就是其测试覆盖面比较低。测试回放的只是录制时做出的界面操作,以及输入的测试数据,或者是脚本编辑时指定的界面操作和测试数据。 如何让测试脚本执行时,不仅仅局限于测试录制或编辑时的测试数据呢?数据驱动的测试方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数据驱动测试把测试脚本中的测试数据提取出来,存储到外部文件或数据库中,在测试过程中,从文件动态读入测试数据。 注意:如果希望测试的覆盖面更广,或者让测试脚本能适应不同的变化情况,则需要进行测试脚本的参数化,采用数据驱动的测试脚本开发方式。 8.1.2 数据驱动测试的一般步骤 通常,数据驱动测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参数化测试步骤的数据,绑定到数据表格中的某个字段。 (2)编辑数据表格,在表格中编辑多行测试数据(取决于测试用例以及测试覆盖率的需要)。 (3)设置迭代次数,选择数据行,运行测试脚本每次迭代从中选择一行数据。 QTP提供了一些功能特性,让这些步骤的实现过程得以简化。例如,使用“Data Table”视图来编辑和存储参数,如图8.1所示。 图8.1 Data Table视图 另外,还提供“Data Driver向导”,用于协助测试员快速查找和定位需要进行参数化的对象,并使用向导进行一步一步的参数化过程。

大数据环境下电信数据服务能力开放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电信数据服务能力开放研究 刘春1,邹海锋2,向勇3 (1.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广州510630;2.深圳市远行科技有限公司深圳518000; 3.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广州510630) 摘要数据资源是电信运营商的核心资产,在数据激增的环境下,数据服务能力开放有利于运营商增加管道的价值和收入,但对其运营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研究大数据环境下数据服务能力开放业务需求的基础上,明确了数据服务内容,提出了数据服务能力开放平台的建设思路、体系架构和开放机制,对运营商加强能力开放平台建设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服务;能力开放 1引言 随着近年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化、社会化网络的兴起,以及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数据规模及其存储容量正在迅速增长,数据的类型也变得复杂多样。海量多样化的数据对信息的有效存储、快速读取、检索提出了挑战;且其中所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也引发了对数据处理、分析的巨大需求。因此,大数据的概念应运而生,引用维基百科的定义:“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 当前,大数据已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以利用数据价值为核心的商业服务正在不断涌现,如数据资源服务、数据分析服务、数据开放平台服务等,大数据将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它的演进将与生产力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电信运营商而言,其业务特性使得它具备了较强的大数据特征。然而,运营商业务数据快速积聚的同时,并没有从传送大量的上层应用内容中获得更多收益,却面临收入增速放缓的困境。要真正扭转这一局面,运营商必须转变过去简单粗放的网络运营方式,顺应移动互联网“开放、共享、合作、高效”等特征,逐步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向集约化运营模式的转变。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服务能力开放是这一转变的有力推手。 业务数据是运营商的核心资源,结合大数据技术,电信运营商开放自身的数据服务能力,为外部合作伙伴提供精确的用户行为收集与分析、提供精准广告投放推荐能力等数据分析服务,是强化流量经营,开展规模化信息服务运营的有效手段。这将有助于实现向综合服务提供商、集约化运营的有效转变,增加管道的价值和收入,进一步抓住未来广阔的信息化市场,摆脱被边缘化和底层化的危机,取更大的商业价值。

计算机控制理论答案

第一讲 1、什么是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请用框图形式给出实例,并简单说明其工作原理。 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机)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一般由计算机和生产过程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控制系统由工业控制计算机主体(包括硬件、软件与网格结构)和生产过程两大部分组长。其中硬件系统有主机、输入输出通道、外部设备、检测与执行机构组成; 三个步骤原理: ①实时数据采集:对来自测量变送装置的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和输 入。 ②实时控制决策:对采集到的被控量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按已定的控制 规律,决定将要采取的控制行为。 ③实时控制输出:根据控制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 成控制任务。 2、实时、在线方式、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 实时: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要在一定的时间围完成,亦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失去了控制的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线方式:在线方式亦称为联机方式,是指生产过程和计算机直接连接,并受计算机控制的方式称为。

离线方式:离线方式亦称为脱机方式,是指生产过程不和计算机相连,且不受计算机控制,而是靠人进行联系并做相应操作的方式。 3、简述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数值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有控制系统的网络化、扁平化、只能化、综合化。 第二讲 1、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过程通道的基本类型及其作用。 数字量输入通道:接受外部装置或产生过程的状态信号,同时将状态信号经转换、保护、滤波、隔离等措施转换成计算机能够接收的逻辑信号; 数字量输出通道:把计算机输出的微弱数字信号转换成能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数字驱动信号; 模拟量输入通道:把被控对象的过程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重量等模拟信号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接收的数字量信号; 模拟量输出通道:把计算机处理后的数字量信号转换成模拟量电压或电流信号,去驱动相应的执行器,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2、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的基本措施。 克服干扰的措施主要有:硬件措施、软件措施和软硬结合的措施。 其中硬件抗干扰措施包含:①过程通道抗干扰技术;②CPU抗干扰技术;③系统供电与接地技术。针对不同的干扰采用不用的抗干扰技术: ①过程通道抗干扰技术:针对串模干扰,采用滤波器、双积分式A/D转换器、双绞线作信号引线等方法来抑制;针对共模干扰,采用变压器隔离、光电隔离、浮地屏蔽、采用仪表放大器提高共模抑制比等方式;针对长线传输干扰可采用双绞线与同轴电缆进行传输; ②CPU抗干扰技术:使用Watchdog(俗称看门狗)、电源监控(掉电检测及保护)、复位等;

需求驱动测试

?IBM Software Group 需求驱动测试 ——交付高质量的系统 ? 2008 IBM Corporation

议程 ?交付高质量的系统 ?需求驱动测试 ?IBM 需求和测试管理解决方案 ?问题与解答

低质量系统所造成的影响 2006 年4 月,亚特兰大的机 场旅客检查系统发生故障,不得不由检查人员来疏散旅 客并人工检查行李 Hartsfield-Jackson 是美国最繁忙的机场。这次晚点事 故使整个美国在当天都受到了影响。

系统质量保证 ?关于质量,Crosby的定义很简单——与需求一致。 正确的需求:正确的功能的前提 致性 一致性 ?与需求保持一致并不仅仅在项目的后期用测试来验证,更强调的是在项目的每一个阶段都紧紧围绕需求这个主线来开展工作。 需求跟踪正是保证需求演化的整个过程都是与需求保持致以此保证项目和产品?需求跟踪正是保证需求演化的整个过程都是与需求保持一致,以此保证项目和产品的最终质量 Phil Crosby Phil Crosby

?需求定义 需求 ?软件产业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统一定义的名词术语来描述我们的工作。客户所定义的“需求”对于开发者似乎是一个较高层次的产品概念。而开发人员所说的 “需求”对用户来说又象是详细设计了。实际上,软件需求包含着多个层次,不同从用户角度(系统的外 层次需求从不同角度与不同程度反映着细节问题-IEEE 软件工程标准词汇表(1997)中定义需求为:?部行为)和从开发者角度(系统的内部特性) 从系统角度认识需 求 (1)用户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或能力 ?(2)系统或系统部件要满足合同、标准、规范或其它正式规定文档所需具有的条件或能力?)一种反映上面(产品是什么样的,(3) 种反映上面(1)或(2)所描述的条件或能力的文档说明。?需求是用户所需要的并能触发一个程序或系统开发工作的说明----(Jones 1994) ?从系统外部能够发现系统所具有的满足于用户的特点、功能及属性等----(Alan 而并非如何设计、 构造 从用户需求进一Davis 1993) ?需求是指明必须实现什么的规格说明。它描述了系统的行为、特性或属性,是在开----Sommerville and Sawyer 1997步转移到系统属 性发过程中对系统的约束(Sommerville and Sawyer 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