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和土壤特性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_丁佳

地形和土壤特性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_丁佳
地形和土壤特性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_丁佳

生物多样性 2011, 19 (2): 158–167 Doi: 10.3724/SP.J.1003.2011.10312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51830625.html,

地形和土壤特性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

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丁佳1, 2吴茜1, 2闫慧1, 2张守仁1*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摘要: 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功能性状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了探讨地形和土壤特性的差异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并找到影响古田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形态和生理性状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 我们于2008年和2009年夏天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4 ha大型监测样地测定了147个样方中115种常见木本植物的功能性状。所测性状包括3个生理生态性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 v/F m和PI ABS和枝条比导率)和4个形态性状(气孔密度、叶厚度、比叶面积和叶长/宽比)。结合地形数据(平均海拔、凹凸度、坡度和坡向)和土壤数据(含水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碳含量和pH值), 分析影响这些功能性状的主要驱动因子。排序结果显示, 叶绿素含量随海拔和凹凸度的上升而下降, 但与土壤中的氮含量和水分含量呈现正相关关系。由于古田山土壤呈酸性, 土壤磷素缺乏, 叶绿素荧光参数F v/F m和PI ABS与土壤氮、磷含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枝条比导率与土壤含水量具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比叶面积与海拔呈现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在小尺度上, 海拔和凹凸度是影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功能性状最关键的两个地形因子, 而土壤含水量和全氮含量是影响该地植物功能性状最主要的土壤因子。然而, 由于土壤中磷的缺乏, 诸如植物光合作用等一些重要的生理过程受到影响, 使得某些性状与环境因子之间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功能性状, 海拔, 凹凸度, 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磷量

Effects of topographic variations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on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in a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Jia Ding1, 2, Qian Wu1, 2, Hui Yan1, 2, Shouren Zhang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

jing 100093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Abstract: To elucidate the driving factors behind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especially in mountainous areas, we explored how variation in topography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affects ecophysiological and morphological traits of woody plants within the Gutianshan 24-ha plot in Zhejiang Province. This site is in a typical sub-tropical broad-leaved forest. During the summers of 2008 and 2009, we measured three ecophysiological traits (chlorophyll content,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F v/F m and PI ABS, and stem sapwood xylem specific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four morphological traits (stomata density, specific leaf area, leaf thick-ness, and ratio of leaf length to leaf width) among 115 woody species in the field. Redundanc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the most influenti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from our topographical factors (mean eleva-tion, convexity, slope, and aspect) and five soil parameters (moisture, total nitrogen content,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 total carbon content, and pH).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levation and convexity, but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moisture and total nitrogen content. The two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F v/F m and PI ABS) were strong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total nitrogen and phos-——————————————————

收稿日期: 2010-12-16; 接受日期: 2011-03-15

基金项目: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森林联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1002)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资助项目(KZCX2-YW-430-07)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ing. E-mail: zsr@https://www.360docs.net/doc/51830625.html,

第2期丁佳等: 地形和土壤特性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159 phorus content; these variables were likely interrelated with low soil pH values. Stem sapwood xylem spe-

cific hydraulic conductivit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moisture and specific leaf are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levation. Topographical variables explained 10.4% of total variation in functional traits;

mean elevation was the most powerful explanatory variable, followed by convexity, slope and finally, aspect.

Soil parameters explained 13.9% of the total functional trait variation; and soil moisture was the most pow-

erful factor, followed by total nitrogen content, pH value, total phosphorous content, total carbon content and

the ratio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ous. At this scale and at this site elevation and convexity were the two most

influential topographical factors, and moisture and nitrogen were the most influential soil factors, on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However, because of a lack of phosphorous in the soil, some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proc-

esses including photosynthesis may have been limited, thereby leading to some confusing trait/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Key words: functional traits, elevation, convexity, soil moisture, soil phosphorus

植物功能性状是指能够响应生存环境的变化, 并对生态系统功能有一定影响的植物性状(Díaz & Cabido, 2001)。McGill等(2006)认为功能性状对生物体的行为表现影响很大, 并提出了利用功能性状重建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新思路。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已经深入到生态学的许多领域,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探索性状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为研究生态系统功能的驱动因子奠定基础, 也为预测在全球变化前提下的生态系统响应提供方法和依据(Wright et al., 2005; Beaumont & Burns, 2009)。

国内外的生态学家对植物功能性状同环境之间的关系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全球尺度上, 生活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中的植物在功能性状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Reich et al., 1999; Villar & Merino, 2001)。但Wright等(2004)依据全球175个地点的2,548种植物所建立的全球叶片经济型谱, 发现在全球尺度上, 维管植物叶片在化学成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等特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尽管某些性状与气候因子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但从全球整体格局来看, 气候对性状的调节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在区域尺度上, 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得更为明显(Díaz et al., 1998)。如Craine和Lee (2003)发现新西兰岛上118种植物的叶厚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而在北极地区, 土壤养分含量对植物叶性状、繁殖性状等都有影响(Dormann & Woodin, 2002)。

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地点, 其叶片的形态、解剖结构以及水分利用状况都可能发生变异(Gratani et al., 2003); 而不同种植物却可能因为相似的环境选择作用, 表现出相似的功能性状响应(Meinzer, 2003)。我国学者对植物功能性状和植物功能型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例如Han等(2005)发现中国753种陆生植物随着纬度增高、年均温降低, 叶片氮、磷含量均有增加, 但氮/磷比变化不显著。He 等(2006)研究了青藏高原74种高寒植物的叶性状, 发现植物的功能性趋同的特点在极端环境下同样适用。Luo等(2005)分析了从热带/亚热带到温带/高山地区6个森林群落的性状数据, 发现温度和降水对林冠层平均叶寿命有显著影响。

冯云等(2008)通过DCCA排序, 发现海拔是影响东灵山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林物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刘志民等(2000)发现随着海拔上升, 青藏高原几种常见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祁建等(2007)发现辽东栎的叶绿素含量、气孔密度等生理生态指标与海拔等地形因子具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 叶形态性状也随海拔而变化。李芳兰等(2007)发现生长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四川黄栌(Cotinus szechuanensis)的叶片厚度随海拔上升而增大。植物功能性状的这些变化, 都是植物对环境异质性长期适应的结果。

关于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 大尺度上的研究使得许多重要的环境因子可能被忽略。Wright等(2005)发现气候因子大约能够解释植物叶性状变异的18%; 而如果将研究尺度缩小, 生境或微地形变量或许能够解释大尺度研究中所无法解释的环境过滤效应(Kraft et al., 2008)。在野外条件下, 影响植物功能性状的主要环境因子, 如光照、温度、降水、养分等的差别, 集中体现在地形(如海拔、坡度、坡向等)和土壤状况的差别上(Díaz et al., 1998)。尤其在小尺度上, 微生

160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9卷

境的差别能够直接影响光照、温度、湿度、土壤微生物等环境因子, 进而影响植物的生理生态过程、生长与繁殖, 乃至分布格局。

其次, 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是一些易于测量的形态性状, 如叶面积、叶长/宽比等。这些形态性状又称作软性状(soft traits), 它们在响应环境变化方面要比生理性状滞后, 使得环境因子对植物功能的作用不能得到最为灵敏的体现。而生理生态性状(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等)在一些重要的生态过程方面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孟婷婷等, 2007), 在反映小尺度的环境变化方面, 无疑要比形态性状敏感。由于测量生理性状的技术手段较为复杂, 测量周期长, 实验仪器昂贵, 以及在野外运输困难等原因, 其测定一直受到较大的限制。在世界上许多研究热点地区, 尤其是在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研究中, 有关群落组成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 但生理性状与微环境方面的信息却相对缺乏(Reich et al., 2007)。因此, 研究小尺度范围内植物生理生态性状和微环境之间的关系, 对揭示微环境对植物功能的影响以及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浙江省古田山24 ha森林长期监测样地是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的重要组成部分, 样地内生境异质性大, 地形复杂, 背景数据调查较为详尽(赖江山, 2008), 为研究小尺度下环境因子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古田山样地内地形和土壤特性与植物的形态性状及生理性状的关系, 探讨了小尺度下微环境因子是如何影响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化的, 并试图揭示影响古田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形态和生理性状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

1方法

1.1取样方法

研究地点位于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处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29°10′19.4′′–29°17′41.4′′ N, 118°03′49.7′′–118°11′12.2′′ E)。保护区内绝大多数土壤呈酸性, pH值在5.5–6.5之间。样地建设的方法参照CTFS(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样地建设方案进行(Condit, 1995)。整个样地东西长600 m、南北长400 m, 保存着典型的天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样地中木本植物(胸径≥1 cm)共159种(祝燕等, 2008)。样地内地形复杂多变, 地势陡峭, 最高海拔为714.9 m, 最低海拔为446.3 m, 平均海拔为580.6 m, 最大高差为268.6 m, 坡度范围为12.8°–62.0°, 平均坡度为37.5°。复杂的地形为本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地理条件。

样地内功能性状数据的野外取样和采集工作在2008年和2009年夏天进行。在样地全部600个20 m×20 m样方中, 随机选取147个样方(图1), 共计115种被子植物, 其中包括77种乔木, 38种灌木, 1,059株个体, 每个物种个体数不少于3个。取样方案主要参照Cornelissen等(2003)编写的植物功能性状测量手册, 在没有明显遮荫的冠层外部, 选取发育良好、未分枝的当年枝和完全展开的当年叶测量。取样时记录每个个体的标牌号, 以便与样方中的环境数据相结合。地形数据和土壤养分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古田山24 ha样地背景调查数据库。

1.2 功能性状的测定

1.2.1形态性状的测定

选择比叶面积(SLA)、叶长/宽比(LL/LW)、叶厚度(T)和气孔密度(SD)等与植物养分、水分利用有关的4个主要的形态功能性状进行测定。

叶性状的测量方法依照文献Cornelissen等(2003): 在采摘下来的叶子中, 选取3–10片完整且发育良好的叶片, 去掉叶柄后, 使用EPSON V10扫描仪(爱普生公司, 日本)获取叶面积图像, 输入到winFOLIA软件(H?lscher et al., 2002), 测量叶面积、

图1古田山24-ha样地植物功能性状采样地点空间分布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 阴影部分为取样样方。

Fig. 1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 of sampling quadrats in the Gutianshan 24-ha plot. Curved lines represent contours, and shadows represent sampling quadrats.

第2期丁佳等: 地形和土壤特性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161

叶长度和叶宽度。随后将新鲜叶片放入60°C的烘箱中烘干72 h以上至恒重, 然后使用1/1000普通电子天平称量干重(精确到0.001 g)。

比叶面积即为叶面积与叶干重之比, 叶长/宽比为叶子长度和宽度之比。叶厚度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精确到0.01 mm), 每一个体选取3–5片发育良好的叶子同时测量, 测时避开叶脉, 并尽量选择叶子的中心部位进行测量。每个个体在不同部位测量5次, 最后取平均值作为该个体叶厚度。

气孔密度采用印迹法进行取样(Sachs & No-voplansky, 1993): 首先使用透明指甲油涂抹叶片下表皮(避开主脉和大的次级脉), 静置待指甲油干透后, 小心用镊子撕下后置于小封口袋中保存。样品带回实验室后使用Nikon Ri-1(尼康公司, 日本)电子显微镜观测, 在40倍物镜下测量气孔密度。

1.2.2生理生态性状的测定

根据研究需要, 测定叶绿素含量(Chl)、叶绿素荧光(包含F v/F m和PI ABS两个参数), 以及枝条比导率(K sp)等有关植物光合作用和同化能力及枝条的水力传导效率的参数和指标。

叶绿素含量使用便携式叶绿素吸收仪SPAD-502 (Minolta Camera, 日本)测量, 该仪器测出来的数值是叶绿素的相对含量(无量纲)。每片叶子测量3–5个数值, 取均值。叶绿素荧光则使用Handy PEA 叶绿素荧光仪(Hansatech Instruments Ltd., 英国)来测量。

枝条比导率使用自制的水力结构设备, 使用改良的“冲洗法”进行测定(Zimmermann, 1978; Sperry et al., 1988; 徐新武等, 2009)。用橡胶管和密封白胶带将枝条样品固定在该装置上, 上端接10 kPa水压高度的去离子水冲洗液, 并采用真空加压泵(15G 0.4-8, 杭州羊岗泵业有限公司大溪分公司)加压100 kPa, 合计加压110 kPa。枝条下端接电子天平(Satorius, 德国, 精确到0.0001 g)。将待测枝条先在110 kPa的压力下使用去离子水冲洗3 min数次, 排出样品木质部导管中可能存在的空穴化气泡, 然后关闭真空加压泵, 使10 kPa的去离子水流经枝条。记录滴下的水重量, 并记录单位滴水时间, 枝条的水力导度K h(kg·m·MPa–1·s–1)等于通过该茎段的水流量(F, kg·s–1)与引起木质部水流的压力梯度(ΔP/ΔX, MPa·m–1)的比值(公式1)。水力导度除以该枝条茎段边材截面积(SA, m2), 即为枝条的比导率(K sp, kg·m–1·MP a–1·s–1, 公式2)。

K h = F/(ΔP / ΔX) (1)

K sp = K h / SA (2) 1.3数据处理

选取平均海拔、凹凸度、坡度和坡向4个主要的地形参数, 测量数据来源于古田山24 ha样地第一次普查数据库。测量方法主要参照文献Yamakura 等(1995)。其中, 平均海拔是指20 m×20 m样方4个顶点海拔的平均值; 坡度是指从该样方的4个顶点中每取3个顶点组成一个平面, 共组成4个不同的平面, 这4个平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平均值; 坡向是这4个平面与正北方向角度的平均值; 凹凸度是指该样方的平均海拔减去与该样方相邻的8个样方平均海拔的平均值, 处于样地边缘样方的凹凸度为样方中心的海拔减去4个顶点海拔的平均值。凹凸度为正值, 说明目标样方比周围样方高, 反之则比周围样方低。

土壤参数选取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全磷含量、土壤全碳含量和土壤pH值, 数据来源于古田山24 ha监测样地土壤分析数据(张俪文, 2010)。

为了找到影响古田山植物功能性状最重要的地形因子, 使用软件CANOCO 4.5(TerBraak & Smilauer, 2002)对实验数据进行了RDA约束排序分析。RDA分析需要两个矩阵, 分别是物种数据和环境数据。物种数据是每个样方所测植物功能性状的平均值, 环境因子矩阵则是指4个地形参数和5个土壤参数。排序之前, 对所有量纲不同的参数都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因此在排序图(biplot)中, 每个环境因子箭头长度所代表的特征向量的长度, 可以看作是环境因子对功能性状的解释量的相对大小。两个箭头的夹角可以看作是环境因子和功能性状的相关性大小。当夹角角度为0°–90°之间时, 两个变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当夹角角度为90°–180°之间时, 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当夹角角度为90°时, 表示二者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Lep? & ?milauer, 2003)。

2结果

2.1功能性状的变化

从表1中可以看出, 147个样方中植物功能性状的差异比较大。比如, 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密度(No./mm2)和叶片厚度(mm)的变化幅度分别为23.0–82.0, 76.63– 970.59 No./mm2和0.02–35.08 mm。

162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9卷表1古田山24-ha样地中所测功能性状的变化情况

Table 1 Changes of functional traits in the Gutianshan 24-ha plot

叶绿素Chl

PSⅡ最大

光化学效率

F v/F m

基于光能吸收的PSII光

化学综合性能指数

PI ABS

比导率K sp

(kg·m–1·

MPa–1·s–1)

气孔密度

SD

(N·mm–2)

叶片厚度

T

(mm)

比叶面积

SLA

(m2·kg–1)

叶长/宽比

LL/LW

最小值 Min. 23.0 0.71 5.77 0.02 74.63 0.02 2.94 1.12

最大值 Max. 82.0 0.84 75.13 5.01 970.59 0.60 35.08 6.86

均值±标准误

Mean±SE

50.7±10.7 0.79±0.02 27.23±11.78 0.38±0.45313.45±142.990.22±0.10 13.06±5.28 2.65±0.64

Chl, Chlorophyll content; F v/F m, Maximal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of photo system II; PI ABS, Performance index on basis of light energy absorption;

K sp, Stem sapwood xylem specific hydraulic conductivity; SD, Stomata density; T, Leaf thickness; SLA, Specific leaf area; LL/LW, Ratio of leaf length to leaf width.

表2古田山24-ha样地中地形和土壤特性的变化情况

Table 2 Changes of topography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Gutianshan 24-ha plot

地形 Topography 土壤属性 Soil characteristics

平均海拔Mean elevation

(m)

凹凸度

Convexity

(m)

坡度

Slope

(°)

坡向

Aspect

(°)

全碳

TC

(g/kg)

全氮

TN

(g/kg)

全磷

TP

(g/kg)

酸碱度

pH

含水量

Moisture

(%)

最小值 Min.

最大值 Max. 257.68

18.62 51.28 255.53 90.57 4.29 0.31 5.40 35.28 均值±标准误

Mean±SE

125.13±69.44 1.03±8.30 33.44±7.98181.43±38.4639.10±10.98 2.04±0.660.13±0.05 4.71±0.19 19.65±6.07 TP, TC and TN, Content of total soil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spectively.

2.2 地形和土壤特性的变化

从表2中可以看出, 147个样方的地形异质性非常大, 海拔、凹凸度和坡度的变化幅度分别为11.82–257.68 m、–16.30至18.62 m和14.48°–51.28°。而在土壤特性方面, 土壤全磷含量整体偏低, 土壤呈现较强的酸性。

2.3功能性状与地形和土壤特性的关系

对7个植物功能性状与4个地形因子和5个土壤因子的RDA约束排序分析结果见图2。结果表明, 地形因子能够解释10.4%的功能性状变异, 其中平均海拔的影响最大, 接下来依次是凹凸度、坡度和坡向; 土壤因子能解释13.9%的性状变异,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土壤含水量, 接下来依次是全氮、pH值、全磷、全碳和氮/磷比。

从排序图中可以看出, 叶绿素含量随海拔和凹凸度的上升而下降, 但与土壤中的氮含量和水分含量呈现正相关。叶绿素荧光参数F v/F m和PI ABS则与土壤氮磷含量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枝条比导率与土壤含水量具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比叶面积与海拔呈现显著的正比关系。

3讨论

RDA分析结果表明, 在地形方面, 海拔和凹凸度是影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功能性状最重要的两个地形因子; 在土壤方面, 土壤含水量和氮含量则是最重要的因子。地形是多种环境因子的复合, 温度、水分、土壤养分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地形梯度的变化上, 进而反映在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化上。尤其在小尺度研究领域, 这些非生物因子的影响尤其明显(Loreau & Naeem, 2001)。

许多研究表明, 当土壤存在氮元素缺乏、干旱等胁迫时, 叶片叶绿素含量会随之下降(Reich et al., 1999; 杨燕等, 2005)。本研究中, 叶绿素含量随着海拔和凹凸度的上升而下降(图2a),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土壤氮素和含水量与海拔和凹凸度呈现显著的反比关系(表3), 即在海拔越高、凹凸度越大的地方, 由于冲刷等原因, 土壤含氮量和含水量就越低, 进而影响叶片叶绿素的合成。这与Criddle等(1994)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已有研究表明, 叶绿素吸收光能并用于驱动光合作用, 超出植物所利用部分的那些被激发的光能, 则以荧光的形式释放出去(Seaton & Walker, 1990)。F v/F m是指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张守仁, 1999), 代表了植物潜在的太阳能利用效率(Rohá?ek & Barták, 1999)。PI ABS是基于光能吸收的光系统II光化学综合性能指数(李鹏民等, 2005)。两

第2期丁佳等: 地形和土壤特性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163

图2功能性状与地形因子(a)和土壤因子(b)的RDA约束排序分析的双标图。图中实线特征向量表示功能性状, 虚线特征向量表示地形因子,横纵坐标表示负荷量。Chl, 叶绿素含量; F v/F m, PS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 PI ABS,基于光能吸收的PSII光化学综合性能指数; K sp, 枝条比导率; SD, 气孔密度; T, 叶片厚度; SLA, 比叶面积; LL/LW, 叶长/宽比; mean elevation, 平均海拔; convexity,凹凸度; TC, TN, TP, 土壤全碳、全氮、全磷含量; moisture,土壤含水量; N/P, 土壤氮/磷比。

Fig. 2 Biplots of RDA analysis between functional traits and topological variations (a), and soil parameters (b). Functional traits are displayed in solid arrows and topological data in dashed arrows. Chl, Chlorophyll content; F v/F m, Maximal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of photo system II; PI ABS, Perform-ance index on basis of light energy absorption; K sp, Stem sap-wood xylem specific hydraulic conductivity; SD, Stomata den-sity; T, Leaf thickness; SLA, Specific leaf area; LL/LW, Ratio of leaf length to leaf width; TP, TC and TN, Content of total soil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spectively; N/P, Ratio of nitrogen to phosphorus. 个荧光参数没有随着海拔和凹凸度的上升而下降, 表明尽管海拔越高、凹凸度越大的时候, 土壤氮素表3地形因子与土壤因子Spearman相关分析

Table 3 Spearm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soil char-acteristics and topological variations

全碳TC

(g/kg)

全氮TN

(g/kg)

全磷TP

(g/kg)

酸碱度

pH

含水量

Moist (%)

平均海拔

Mean eleva-

tion (m)

–0.510**–0.579**–0.479**–0.174**–0.564**

凹凸度

Convexity (m)

–0.611**–0.719**–0.714**–0.545**–0.693**

坡度

Slope (°)

0.295**0.214**0.250**–0.044 0.112**

坡向

Aspect (°)

0.014 –0.061* 0.004 –0.046 –0.062*

TC, TN, TP, Content of total soil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spectively. * P<0.05; ** P<0.01.

含量和含水量都越小, 但这样的养分环境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仍然是适宜的, 古田山没有出现明显的氮素和水分胁迫。

有趣的是, 两个叶绿素荧光参数随着土壤氮素和磷素的上升而下降(图3a, b)。类似的结果也出现在英国的一个酸性土壤草地的长期氮沉降模拟实验中(Arróniz-Crespo et al., 2008)。世界上的许多森林地区, 磷都是最主要的一个限制因素(Attiwill & Adams, 1993; Wu et al., 2007)。Han等(2005)发现, 中国植物叶片中的磷含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氮/磷比显著高于世界水平, 这可能说明中国土壤中磷素缺乏状况比世界其他地区更为严重。汪涛等(2008)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中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土壤全磷含量比其他地区都要低。而古田山24 ha样地土壤中全磷含量平均值只有0.14 g/kg, 更远远低于中亚热带地区土壤全磷含量0.39 g/kg的平均水平(张俪文, 2010)。由于磷素的严重缺乏, 古田山的土壤影响了植物光合作用的某些过程。已有研究表明, 磷胁迫能够通过影响氮元素向Rubisco的分配(Warren & Adam, 2002)、影响类囊体膜上的能量转导(Jacob & Lawlor, 1993)、抑制Calvin循环里几种关键酶的活性等方式(Natr, 1992), 限制植物的叶绿素荧光过程和光合作用(吴楚等, 2004)。此外, 磷素的缺乏也会影响植物对氮素的吸收(Asner et al., 1997; Aber et al., 1998), 因此在本研究中, 叶绿素荧光并未随着磷素的上升而恢复(Carroll et al., 2003; Phoenix et al., 2003)。

164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9卷磷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虽然十分丰富, 但土壤中绝大多数磷是以无机盐和有机磷的形式存在的

,

图3叶绿素荧光参数F v/F m与全氮含量(a)、全磷含量(b)呈负相关(P<0.01); 土壤全磷含量与土壤pH值成正比(P<0.01)。

F v/F m, 光系统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

Fig. 3 Fluorescence parameter F v/F m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N (a) and TP (b) (P<0.01); TP and soil pH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P<0.01). F v/F m, maximal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of photosystem II.

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Bieleski & Ferguson, 1983)。已有研究表明, 土壤中磷素的分布和可利用性首先取决于土壤pH值, 酸性土壤的磷含量通常也较为缺乏(Hinsinger, 2001)。土壤中磷的有效性随pH值的变化呈现出单峰曲线的变化模式, 在pH值为6.5–7.5之间时, 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最佳(刘建玲和张凤华, 2000)。古田山样地中, 土壤pH值同植物叶片中的磷含量呈显著的正比关系(戴文燕, 2010①)。而在本研究中, 土壤pH值同全磷含量呈现显著的正比关系(图3c, R = 0.487, P< 0.01), 结合古田山土壤pH值的范围(5.5–6.5), 可以预测, 当土壤pH值趋于中性时, 土壤中磷元素的可利用性会增强, 叶绿素荧光也有可能随之恢复。

①戴文燕 (2010) 古田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上生物量估算与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

另一个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环境因子是水分供应。枝条比导率是一个能够较好地反映植物水力结构和木质部水分传导效率的指标。生长在干旱环境下的植物倾向于发育出较窄的导管以适应干旱胁迫(Wright et al., 2004; Edwards, 2006), 这是植物为避免过多水分散失所采取的一种安全性策略。在本研究中, 枝条比导率随着土壤含水量和pH值的上升而上升, 说明在土壤含水量大、并且土壤酸碱度趋于中性的时候, 枝条水分传导效率较高。气孔密度是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一个形态指标, 但在本研究中, 气孔密度与地形和土壤因子的关系并不十分明显。事实上, 关于气孔密度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李芳兰等, 2005)。植物叶片气孔的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第2期丁佳等: 地形和土壤特性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165

即使在相似的微环境下, 不同树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速度也不同。而古田山地区复杂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又使得其森林群落内部的微环境更加变化多样。因此尽管在结构上气孔密度与植物水分利用有着天然的关系, 但它在反映地形对植物水分状况的影响方面, 可能并不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指标。

植物体会根据所生长和繁殖的环境来改变自己的形态特征。当坡度较大的时候, 植物倾向于长出较厚的叶子来抵御由于冲蚀引起的水分和养分流失。比叶面积(SLA)是反映植物生存策略的重要指示性状, 能够反映植物在不同环境下获取资源的能力。通常来讲, 生活在相对贫瘠的环境中的植物具有较小的SLA, 而将更多的干物质投入用于抵御不良环境(Westoby et al., 2002); 而生活在资源丰富的环境中的植物则具有较大的SLA, 用于获取更多的营养成分(Wilson et al., 1999)。各种环境因子综合作用、共同调控植物的SLA, 这使得SLA的变化更为复杂。此前的一些研究也表明, SLA随海拔的变化并没有统一的规律, 有时会呈现单峰变化的形式, 即在环境综合因子最优的地段, SLA出现峰值(Li et al., 2006)。

随着海拔的升高, 水热条件逐渐成为植物生长发育的限制性因子, 尤其在海拔较高、相对高程差较大的山区, 海拔对植物叶片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李芳兰等, 2005; 祁建等, 2007)。在本研究中, SLA 与海拔呈正相关关系, 这可能是由于古田山24 ha 样地的相对高程差较小(268.6 m), 水热条件下降不是很明显, 还未成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而随着海拔升高, 人为干扰减少, 各种环境因子的综合条件有所好转, 加之高海拔地区云雾较多, 植物倾向于发育出大而薄的叶片, 以充分采集光照。植物在对生长和防御做出权衡的时候, 所采取的生存策略是对各种环境因子进行综合后所做出的一种最优选择。

致谢:感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宋凯、浙江省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方腾、陈声文在野外试验中给予的帮助, 感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俪文博士提供的古田山土壤养分数据。

参考文献

Aber JD, McDowell W, Nadelhoffer K, Magill A, Berntson G,

Kamakea M, McNulty S, Currie W, Rustad L, Fernandez I (1998) Nitrogen saturation in temperate forest ecosystems: hypotheses revisited. BioScience, 48, 921–934.

Arróniz-Crespo M, Leake JR, Horton P, Phoenix GK (2008) Bryophyt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and recovery from, long-term nitrogen deposition and phosphorus fertilisation in acidic grassland. New Phytologist, 180, 864–887.

Asner GP, Seastedt TR, Townsend AR (1997) The decoupling of terrestrial carbon and nitrogen cycles. BioScience, 47, 226–234.

Attiwill PM, Adams MA (1993) Nutrient cycling in forests.

New Phytologist, 124, 561–582.

Beaumont S, Burns KC (2009) Vertical gradients in leaf trait diversity in a New Zealand forest. Trees, 23, 339–346. Bieleski RL, Ferguson IB (1983) Physiology and metabolism of phosphate and its compounds. In: Encyclopedia of Plant Physiology (eds IAuchli A, Bieleski RL), pp. 422–449.

Springer-Verlag, Berlin.

Carroll JA, Caporn SJM, Johnson D, Morecroft MD, Lee JA (2003)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nt growth, vegetation structure and soil processes in semi-natural acidic and cal-careous grasslands receiving long-term inputs of simulated pollutant nitrogen deposi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21, 363–376.

Condit R (1995) Research in large, long term tropical forest plots.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10, 18–22. Cornelissen JHC, Lavorel S, Garnier E, Diaz S, Buchmann N, Gurvich DE, Reich PB, ter Steege H, Morgan HD, van der Heijden MGA, Pausas JG, Poorter H (2003) A handbook of protocols for standardized and easy measurement of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worldwide. Australian Journal of Botany, 51, 335–380.

Craine JM, Lee WG (2003) Covariation in leaf and root traits for native and non-native grasses along an altitudinal gradi-ent in New Zealand. Oecologia, 134, 471–478.

Criddle RS, Hopkin MS, McArthur ED, Hansen LD (1994) Plant distribution and th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metabo-lism.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17, 233–243.

Díaz S, Cabido M (2001) Vive la différence: plant functional diversity matters to ecosystem processes.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16, 646–655.

Díaz S, Cabido M, Casanoves F (1998)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and environmental filters at a regional scale.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 9, 113–122.

Dormann CF, Woodin SJ (2002) Climate change in the Arctic: using plant functional types in a meta-analysis of field ex-periments. Functional Ecology, 16, 4–17.

Edwards EJ (2006) Correlated evolution of stem and leaf hy-draulic traits in Pereskia (Cactaceae). New Phytologist, 172, 479–489.

Feng Y (冯云), Ma KM (马克明), Zhang YX (张育新), Qi J (祁建) (2008) DCCA analysis of plant species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strata of oak (Quercus liaotungensis) forest along an altitudinal gradient in Dongling Mountain, China.

166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9卷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植物生态学报), 32, 568–57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Gratani L, Meneghini M, Pesoli P, Crescente MF (2003)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plasticity of Quercus ilex seedlings of different provenances in Italy. Trees, 17, 515–521.

Han WX, Fang JY, Guo DL, Zhang Y (2005) Lea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toichiometry across 753 terrestrial plant species in China. New Phytologist, 168, 377–385.

He JS, Wang ZH, Wang XP, Schmid B, Zuo WY, Zhou M, Zheng CY, Wang MF, Fang JY (2006) A test of the general-ity of leaf trait relationship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New Phytologist, 170, 835–848.

Hinsinger P (2001) Bioavailability of soil inorganic P in the rhizosphere as affected by root-induced chemical changes: a review. Plant and Soil, 237, 173–195.

H?lscher D, Hertel D, Leuschner C, Hottkowitz M (2002) Tree species diversity and soil patchiness in temperate broad-leaved forest with limited rooting space. Flora―Morphology, Distribution, Functional Ecology of Plants, 197, 118–125.

Jacob J, Lawlor DW (1993) In vivo photosynthetic electron transport does not limit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in phos-phate-deficient sunflower and maize leaves.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16, 785–795.

Kraft NJB, Valencia R, Ackerly DD (2008) Functional traits and niche-based tree community assembly in an Amazonian forest. Science, 322, 580–582.

Lai JS (赖江山) (2008) Species Habitat Associations and Spe-cies Coexistence i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Gutianshan, Zhejiang (古田山常绿阔叶林物种生境关联及其对物种共存的贡献). PhD dissertation,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ep? J, ?milauer P (2003)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Data Using CANOCO, pp. 149–166.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Li CY, Zhang XJ, Liu XL, Luukkanen O, Berninger F (2006) Leaf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Quercus aquifolioides along an altitudinal gradient. Silva Fennica, 40, 5–13.

Li FL (李芳兰), Bao WK (包维楷), Liu JH (刘俊华) (2005) Leaf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of Cotinus cog-gygria in arid river valley located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Minjiang River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depending on its altitude gradients. 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 (西北植物学报), 25, 2277–228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 LF (李芳兰), Bao WK (包维楷), Wu N (吴宁) (2007) An eco-anatomical study on leaves of Cotinus szechuanensis at gradient elevation in dry valley of the upper Minjiang River.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Biology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3, 486–49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Li PM (李鹏民), Gao HY (高辉远), Strasser RJ (2005) Appli-cation of the fast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induction dy-namics analysis in photosynthesis study.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 31, 559–56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u JL (刘建玲), Zhang FH (张凤华) (2000) The progress of phosphorus transformation in soil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3, 36–4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u ZM (刘志民), Yang JD (杨甲定), Liu XM (刘新民) (2000) Effects of sever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plant physiology in Qinghai-Xizang Plateau.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中国沙漠), 20, 309–31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oreau M, Naeem P (2001)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current knowledge and future challenges. Sci-ence, 294, 804–808.

Luo TX, Luo J, Pan YD (2005) Leaf traits and associated ecosystem characteristics across subtropical and timberline forests in the Gongga Mountains,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Oecologia, 142, 261–273.

McGill BJ, Enquist BJ, Weiher E, Westoby M (2006) Rebuild-ing community ecology from functional traits.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1, 178–185.

Meinzer FC (2003) Functional convergence in plant responses to the environment. Oecologia, 1, 1–11.

Meng TT (孟婷婷), Ni J (倪健), Wang GH (王国宏) (2007)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environments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植物生态学报), 31, 150–16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Natr L (1992) Mineral nutrients: a ubiquitous stress factor for photosynthesis. Photosynthetica, 27, 271–294.

Phoenix GK, Booth RE, Leake JR, Read DJ, Grime JP, Lee JA (2003) Effects of enhanced nitrogen deposition and phos-phorus limitation on nitrogen budgets of semi-natural grass-lands. Global Change Biology, 9, 1309–1321.

Qi J (祁建), Ma KM (马克明), Zhang YX (张育新) (2007) The altitudinal variation of leaf traits of Quercus liaotungensis and associated environmental explanations.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27, 930–93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Reich PB, Ellsworth DS, Waiters MB, Vose JM, Gresham C, Volin JC, Bowman WD (1999) Generality of leaf trait rela-tionships: a test across six biomes. Ecology, 80, 1955–1969. Reich PB, Wright IJ, Lusk CH (2007) Predicting leaf physiol-ogy from simple plant and climate attributes, a global GLOPNET analysi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7, 1982– 1988.

Rohá?ek K, Barták M (1999) Technique of the modulat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basic concepts useful parameters and some applications. Photosynthetica, 37, 339–363. Sachs T, Novoplansky N (1993) The development and pattern-ing of stomata and glands in the epidermis of Peperomia.

New Phytologist,123, 567–574.

第2期丁佳等: 地形和土壤特性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167

Seaton GGR, Walker DA (1990)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s a measure of photosynthetic carbon assimil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42, 29–35. Sperry JS, Donnelly JR, Tyree MT (1988) A method for meas-uring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embolism in xylem.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11, 35–40.

TerBraak CJF, Smilauer P (2002) CANOCO reference manual and CanoDraw for Windows user's guide: software for ca-nonical community ordination. Version 4.5 Microcomputer Power, Ithaca, New York, USA.

Villar R, Merino J (2001) Comparison of leaf construction costs in woody species with differing leaf life-spans in con-trasting ecosystems. New Phytologist, 151, 213–226.

Wang T (汪涛), Yang YH (杨元合), Ma WH (马文红) (2008) Storage, patterns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s of soil phos-phorus in China.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44, 945–95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arren CR, Adams MA (2002) Phosphorus affects growth and partitioning of nitrogen to Rubisco in Pinus pinaster. Tree Physiology, 22, 11–19.

Westoby M, Falster DS, Moles AT, Vesk PA, Wright IJ (2002) Plant ecological strategies: some leading dimensions of variation between specie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33, 125–159.

Wilson PJ, Thompson K, Hodgson JG (1999) Specific leaf area and leaf dry matter content as alternative predictors of plant strategies. New Phytologist, 143, 155–162.

Wright IJ, Reich PB, Cornelissen JHC, Falster DS, Groom PK, Hikosaka K, Lee W, Lusk CH, Niinemet ü, Oleksyn J, Osada N, Poorter H, Warton DI, Westoby M (2005) Modu-lation of leaf economic traits and trait relationships by cli-mate.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14,411–421. Wright IJ, Reich PB, Westoby M, Ackerly DD, Baruch Z, Bongers F, Cavender-Bares J, Chapin T, Cornelissen JHC, Diemer M, Flexas J, Garnier E, Groom PK, Gulias J, Hiko-saka K, Lamont BB, Lee T, Lee W, Lusk C, Midgley JJ, Navas M-L, Niinemets ü, Oleksyn J, Osada N, Poorter H, Poot P, Prior L, Pyankov VI, Roumet C, Thomas SC, Tjoelker MG, Veneklaas EJ, Villar R (2004) The worldwide leaf economics spectrum. Nature, 428, 821–827.

Wu C (吴楚), Fan ZQ (范志强), Wang ZQ (王政权) (2004) Effect of phosphorus stress on chlorophyll biosynthesis, photosynthesis and biomass partitioning pattern of Fraxinus mandchurica seedlings.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 15, 935–94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u CC, Tsui CC, Hseih CF, Asio VB, Chen ZS (2007) Mineral nutrient status of tree species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subtropical rain forest of Taiwan.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39, 81–91.

Xu XW (徐新武), Fan DY (樊大勇), Xie ZQ (谢宗强), Zhang SR (张守仁), Zhang XY (张想英) (2009) Effects of differ-ent flush solutions on values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ies and cavitation resistance abilities of tress of Populus tomentosa and Pinus tabulaeformis.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植物生态学报), 33, 150–16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amakura TM, Kanzaki A, Itoh T, Ohkubo K, Ogino EOK, Chai HS, Ashton PS (1995) Topography of a large-scale re-search plot established within a tropical rain forest at Lam-bir, Sarawak. Tropics,5, 41–56.

Yang Y (杨燕), Liu Q (刘庆), Lin B (林波), Wu Y (吴彦), He

H (何海) (2005) Effects of water supply on the growth and

eco-physiology of seedlings of the dragon spruce Picea as-perata Mast. Acta Ecologica Sinica(生态学报), 25, 2152–215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ng LW (张俪文) (2010) The Effect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环境空间异质性对物种空间分布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PhD dissertation,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ng SR (张守仁) (1999) A discussion on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kinetics parameter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植物学通报), 16, 444–44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u Y (祝燕), Zhao GF (赵谷风), Zhang LW (张俪文), Shen GC (沈国春), Mi XC (米湘成), Ren HB (任海保), Yu MJ (于明坚), Chen JH (陈建华), Chen SW (陈声文), Fang T (方腾), Ma KP (马克平) (2008)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Gutianshan forest dynamic plot in a mid-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east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植物生态学报), 32, 262–27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immermann MH (1978) Hydraulic architecture of some dif-fuse-porous trees. 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 56, 2286–2295.

(责任编委: 曹坤芳责任编辑: 周玉荣)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第1-3节: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例1:D 例2:(1)①② (2)不合理地上环境没有提供独立的、相同的生长空间 (3)甲、乙两种植物地上部分是否会争夺空气中的资源。 (4)水分和无机盐。 例3:C 例4: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 例5:D 例6:(1)A根毛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2)①的名称是根毛,它是由根毛区成熟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而形成的,其作用是增大根与土壤 的接触面积,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3)保护分裂增大根毛区 (4)根毛区分生区 例7:B 例8:(1)D (2)验证植物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 (3)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4)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5)由于谷粒自身含有无机盐,因此在实验开始时应切去谷粒,从而避免植物自身的无机盐对实 验结果造成干扰。 1-5 CABCD 6-10 ABCCB 11-15 DCADC 16.(1)A与D B与C(2)探究光照强弱对两组植物生长影响(3)不合理甲、乙两盆植物土壤中都含有包括镁离子在内的各种无机盐 17.(1)少(2)A 18.(1)吸水A(2)乙小于失水 19.(1)没有控制变量,植物种类、浇水量、每天浇水次数应相同。(2)C 20.(1)1 (2)水、空气 (3)根部不能进行呼吸作用(4)样本数量少 21.(1)对照铬对玉米生长是否有影响? (2)控制变量。 (3)该含铬溶液影响玉米幼苗正常生长。 22.(1)A瓶中的泥土经过强热,B瓶中的泥土未经过强热 A (2)A瓶中无变化,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若泥土中有微生物存在,微生物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3.(1)对照实验变量。 (2)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3)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重复实验。 (4)_蚂蚁筑巢前后土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蚁巢中什么成分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24.(1)同一植物在相同的生育期,对不同的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育期对同一无机盐的需求量是不同的。 (3)不同的植物对无机盐的需求量是不同的。 1

植物与土壤的关系简介

植物与土壤的关系简介 1. 土壤的生态意义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它提供了植物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由于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具有极大的接触面,在土壤和植物之间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强烈影响,因而土壤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通过控制土壤因素就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土壤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肥沃的土壤同时能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的要求,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2. 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1)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其中固体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约占土壤总重量的85%以上。根据固体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粒分为以下几级:粗砂(直径~)、细砂(~)、粉砂(~)和粘粒(以下)。这些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组合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砂土类土壤以粗砂和细砂为主、粉砂和粘粒比重小,土壤粘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性能差,易干旱。粘土类土壤以粉砂和粘粒为主,质地粘重,结构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孔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湿时粘、干时硬。壤土类土壤质地比较均匀,其中砂粒、粉砂和粘粒所占比重大致相等,既不松又不粘,通气透水性能好,并具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农作土壤。 土壤结构是指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和团聚体的数量、大小及其稳定度。它可分为微团粒结构(直径小于)、团粒结构(~10mm)和比团粒结构更大的各种结构。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把矿质土粒粘结成~10mm直径的小团块,具有泡水不散的水稳性特点。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它能协调土壤中水分、空气和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统一保肥和供肥的矛盾,有利于根系活动及吸取水分和养分,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无结构或结构不良的土壤,土体坚实,通气透水性差,土壤中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受抑制,土壤肥

八年级科学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

八年级科学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根本原因是() A.盐碱物质植物不能吸收 B.土壤溶液浓度小,植物吸水过多 C.土壤溶液浓度大,根吸水过多 D.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细胞液的浓度 【答案】D 2.如图,甲乙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B.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C.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D.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答案】A 3.小柯将一根新鲜的黄瓜切成若干薄片后,分别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如图所示),则哪种液体中的黄瓜薄片会失水变软 A.只有清水B.只有浓盐水 C.两者都会D.两者都不会 【答案】B 4.蒲公英、丝瓜、草莓的茎分别是() A.缠绕茎、直立茎、匍匐茎 B.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 C.攀援茎、匍匐茎、攀援茎

D.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 【答案】B 5.豇豆(宁波人称之为带豆)的茎,虽没有卷须、吸盘等特殊的附属结构,但却有沿着其他物体呈螺旋状缠绕的本领,它的茎属于() A.缠绕茎B.匍匐茎 C.攀援茎D.直立茎 【答案】A 6.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⑤为叶片的上下表皮,由一层绿色的细胞构成 B.②是栅栏组织,④是海绵组织 C.③是叶脉,内有输导组织 D.⑥为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答案】A 7.在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的喷剂喷洒到叶面上,能结一层薄膜,这层膜可以让二氧化碳通过而水分子不能通过,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这类物质的作用是()。A.抗呼吸作用B.抗蒸腾作用 C.增强光合作用D.增强蒸腾作用 【答案】B 8.移栽植物时往往暂时出现萎蔫现象,这是由于() A.水分的输导受到阻碍 B.没有及时浇水 C.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拉断,降低了对无机盐的吸收 D.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折断,降低了对水分的吸收 【答案】D 9.农业生产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A.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第三章植物与土壤 知识点

科学八年级第4册第3章知识点提要 1、土壤的成分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和矿物质(无机物)、腐殖质(有机物)、空气、水分等非生物成分。土壤中的有机物包括死亡的生物提(遗体)和生物的排泄物(遗物)。土壤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 2、土壤是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风化形成的。 3、影响土壤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和比例,土壤中矿物质颗粒根据大小分砂粒、粉砂粒和黏粒三种。根据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比例不同,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 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种。其中土壤通气性最强的是砂土类土壤,最弱的是 黏土类土壤;透水性最强的是砂土类土壤,最弱的是黏土类土壤;保水性最强的是黏土类土壤,最弱的是砂土类土壤。三种土壤中最适宜植物生长的是壤土类土壤,因为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该土壤中空气与水分的比例接近1:1 ,而在砂土类土壤中,空气的比例远远大于水分,黏土类土壤中,空气的比例远远小于水分。黏土类土壤最容易搓成条,因为其粉粒、黏粒多,黏性强,这样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通气透水能力弱。 4、一棵植物体上所有根的总和叫根系,其中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叫直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叫须根系。植物的根系往往比地上部分的分布范围要略大,这有利于固定植物体和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土壤结构、肥力、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等有关。双子叶植物的根系一般是直根系,单子叶植物的根系一般是须根系。 5、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上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植物的根尖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根毛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其作用分别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使根伸长、细胞分裂和保护根尖。 6、根毛是根尖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其作用是扩大了根尖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根毛区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根尖之所以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因为根尖根毛区细胞液泡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大。移栽时要带土是为了保护根尖根毛。 7、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盐碱地不能种植农作物是因为盐碱地的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导致根毛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植物脱水而死,一次性施过量的化肥导致作物“烧苗”是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导致根毛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植物脱水而死。在探究细胞吸水的原理的实验中,加浓盐水的玻璃管中液面上升,而加清水的玻璃管中的液面下降。 8、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N 、P 和K ,其中主要针对叶起作用的是N ,对茎和根起作用的是K ,对花、果实和种子起作用的是P 。合理施肥的其中一个要求是针对不同作物应适当多施不同种类的化肥,如叶菜类可适当多施N 肥(青菜、包心菜等),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4章 植物与土壤 知识点归纳

第1、2节土壤的成分各种各样的土壤 A.土壤中的生命和非生命物质 B.从岩石到土壤 1.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 1)物理因素——风、流水、温度等 2)化学因素——化学物质的溶蚀作用 3)生物因素 2.岩石变为土壤: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成石 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过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形成土壤 C.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1.土壤的结构 1)土壤主要由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这些成分之间 相互影响,使土壤形成一定的结构 2)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3)土壤的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砂粒,细的叫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粉砂 粒

2.土壤的类型 1)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2)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 3)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D.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2.壤土类土壤的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土壤黏性适度,通 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是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 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A.植物的根系 1.植物根的分类 1)主根:由胚根直接生长形成的根,数量只有一条,向下生长 2)侧根:从主根上依次生出的根,与主根相比,又细又短,但数量众多 3)不定根:从植物的茎或叶上长出的根 2.植物根系的分类 1)直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系为直根系 2)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根系为须根系

B. 跟的吸水和失水 1. 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2. 根毛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1) 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细胞吸水 2) 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细胞失水 3. 土壤中水分进入根部的途径 土壤水分→根毛细胞→皮层细胞→木质部细胞→植物体各部分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A. 茎的结构 1. 木质茎的结构 1)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 隙小,起保护作用 2) 韧皮部:在茎横切面上呈筒状 根毛区:根毛区细胞是由伸长区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内涵丰富的细胞液,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但能较快生长,使根不断地伸长生长 分生区: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细胞排列紧密,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外观呈黄色 根冠:细胞壁薄,外层排列比较疏松,内部细胞小,排列紧密。主要起保护作用

花卉生长需要的土壤

花卉生长需要的土壤 土壤是花卉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之一,根系在土壤中舒展延伸,只要土层深厚,排水透气,酸碱度适宜,并有一定的肥力,就能正常生长和开花。由于花卉的生长发育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不同,包括对土壤的理化特性的要求也因花卉的种类而异。因此,土壤处理技术为花卉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一般盆栽花卉根系被局限在花盆里。依靠有限的土壤来供应养分和水分,维持生长和发育的需要。因此,对土壤的要求就更加严格。 一、花卉对土壤的基本要求花卉的种类很多,与其生长发育相适应土壤的特性也有很大的差别。一般而言,多数花卉要求土壤富含腐殖质,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透气性强。绝大多数露地花卉要求土壤的pH值在7.0左右,而温室花卉则要求酸性土壤。 1、花卉要求的土壤特性: ①团粒结构良好,排水透气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与矿物值粘结所成的0.01~5mm 大小的团粒。团粒内部有毛管孔隙,可蓄水保肥,团粒之间又有较大的孔隙,可以排水透气,浇水或雨后不板结。团粒结构不良的土壤,多为粘重、板结、排水不畅,栽培花卉容易导致花卉根系腐烂,叶片发黄,甚至干枯死亡。 ②腐殖质丰富,肥效持久腐殖质是动植物残体及排泄物经腐烂后形成的有机物。腐殖质含量丰富,有效态营养元素的含量丰富,利于花卉根系的吸收。增加土壤的腐殖质的方法,主要依靠增加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③酸碱度(pH值)要适宜一般大多数露地花卉要求中性土壤,而大多数温室花卉要求酸性土壤。植物对环境中酸碱性的适应性是由植物的根系特性决定的。根据植物根系对环境酸碱性的适应性将其分为:酸性土植物;弱酸性土植物;近中性(偏酸性)土植物;弱碱性土植物。各种植物对氢离子浓度的适应范围见表1-1。土壤的酸碱度通常可以用硫酸和生石灰调节,硫酸亚铁也可调节土壤的pH值。一般用工业废硫酸调节,以节约成本。 2、各类花卉对土壤的要求: ⑴露地花卉: ①一、二年生花卉: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壤土上均可生长良好,粘土及过轻质的土壤生长不良。适宜的土壤为表土深厚、地下水位较高、干湿适中、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夏季开花的种类最忌土壤干燥,,因此要求排灌方便。秋播花卉以粘质壤土为宜,如金盏菊、矢车菊、羽扇豆等。 ②多年生宿根花卉:根系较强,入土较深,应有40~50cm的土层;下层应铺设排水物,使其排水良好。栽植时应施较多的有机肥,以长期维持较好的土壤结构。一次施肥后可维持多年开花。一般宿根花卉在幼苗期要求富含腐殖质的轻质壤土。而在第二年以后则以稍粘重的土壤为宜。 ③球根花卉:对土壤的要求十分严格。球根花卉一般都以富含腐殖质的轻质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壤土也可。尤以下层为排水良好的砾石土、表土为深厚的沙质壤土为宜。但水仙花、风信子、百合、石蒜、晚香玉、及郁金香等则以壤土为宜。 ⑵温室花卉要求富含腐殖质,土壤疏松柔软,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能长久维持土壤的湿润状态,不易干燥。一般绝大多数温室花卉都要求酸性土壤.。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练习附答案第四章第二节 各种各样的土壤

第二节各种各样的土壤1.下列各种土壤颗粒中,直径最小的是() A.砾石 B.砂粒 C.粉砂粒 D.黏粒 2.粉砂粒的渗水不能说明的是() A. 粉砂粒间有空隙 B. 具有透水性 C. 粉砂粒颗粒较小 D. 具有通气性 3.在土壤的成分中,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 矿物质颗粒 B. 腐殖质 C. 空气 D. 水分 4.自然界中最适宜绝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是() A. 砂土类土壤 B. 黏土类土壤 C. 壤土类土壤 D. 人造土 5.研究“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关系”的实验应控制的变量是() A. 大小相近,同一种类的植物 B. 浇等量的水 C. 不能被雨水淋到 D. 以上都是 6.甘蔗在水分充分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甘蔗的是() A.山坡较干的沙地 B.湿润的粘地

C.比较干旱的粘土地 D.河边湿润沙地 7.下列土壤模型中,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模型是() 8.做土壤渗水实验时,必须控制条件相同的是() 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相同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⑤锥形瓶的大小应完全相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9.土壤主要是由、、和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的。土壤的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做,细的叫做,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做。 10.根据砂粒、黏粒和粉砂粒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土壤、土壤和土壤三种。黏性较差的土壤,土壤中的空隙,比较疏松,水易渗入或流出,通气性能,但保水和保肥性能。砂土类土壤的通气性能、透水性能最,黏土类土壤的保水性能

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目标检测题(DMF)

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目标检测题(2010 董明法) 八()班学号()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哪一项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A.氧和二氧化碳 B.氧和有机物 C.水和二氧化碳 D.水和有机物 2.堆在一起和蔬菜会生热,这直接来自于()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3.你的身体时刻都在与周围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你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的变化是() A.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C.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4.农艺师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A.施农家肥 B.适时播种 C.合理密植 D.及时松土 5.在下列哪种条件下栽培番茄,对增产有利( ) A.日温15°C、夜温26°C B.昼夜恒温26°C C.日温26°C、夜温15°C D.昼夜恒温15°C 6.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幼苗200株,随机均匀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 ①实验组②对照组③黑暗中培养④在光下培养⑤生长良好⑥生长不良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7.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我们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A. K B. N C. P D. S 8.在建始县花坪乡的关口村,由于那里特殊的地理位置,白天光照强、气温高,夜间气温较低,所产的关口葡萄特别甜。这是因为与别处相比() A.关口村的土地特别肥沃 B.关口村的葡萄品种与别处不一样 C.关口村的葡萄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关口村的葡萄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对较少9.国家粮食部门明确规定,粮食储存到规定年限(一般是4--5年)后,不能再作粮食出售,其依据主要是因为粮食储存过久() A.种子的胚死亡而影响种子的萌发 B.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而造成营养成分缺乏 C.种子生虫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而无法食用 D.种子发霉易引起中毒 10.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 A.叶片 B.树皮 C.花瓣 D.根尖 11.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最新第四章植物与土壤单元检测卷word版本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一个塑料袋在土壤中的自然降解需200年时间,全国每天消耗塑料袋30亿个,制造塑料袋每日消耗石油13000吨,因此我国规定从今年6月1日起全国禁止生产销售超薄购物塑料袋,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环境、节约能源B.防治空气污染 C.治理水污染D.节约能源 2.下列实验中,哪一个实验可以更好地证明土壤中含有能燃烧的有机物() 3、我们行进在公园里时,经常发现草坪上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这是因为经常践踏 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其中的科学道理是()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4、小明参加了假期夏令营,学会了如何利用植物年轮辨认方向的野外生存能力,下列有关年轮的知识,错误的是( ) A、根据树木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它的年龄 B、树木的每个年轮只包括茎的木质部 C、从植物的年轮可让我们知道南北方向的差异 D、植物年轮是由植物的韧皮部形成的5.嘉兴素有“浙北粮仓”的美誉,水稻是嘉兴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对于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茎能不断加粗B.根为直根系C.能开花结果D.种子中有两片子叶 6.古人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活中人们也发现,将植物的枯枝落叶焚烧后的灰烬留在 土壤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 A.有机物 B.空气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 7、在植树过程中,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王大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①带土移栽;②去掉部分叶片移栽;③在烈日炎炎的中午移栽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 8.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树皮可入药,但剥树皮时不能切口太深,否则会影响数的生长,其原因是与破坏树茎部的()有关。 A.木质部 B.韧皮部 C.外树皮 D.形成层 9.有位科学家给一株黑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让黑麦的根能充分地生长.到它长出麦穗的时候,统计出这株黑麦的根系共有150亿条根毛,根毛全长约10000km,这么多的根毛的主要作用是()A.把植物体固定在土壤里B.扩大吸收面积 C.运输大量的水分D.储存大量的水分

第十章 植物对逆境土壤条件的适应性

第十章植物对逆境土壤条件的适应性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有赖于良好的土壤环境。但在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的土壤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障碍因素,限制着植物生长。例如,世界陆地表面大面积盐碱土中有高浓度的盐分;酸性土壤中有高浓度的H+ , A13+ , Mn 2+和Fe2+等;淹水土壤中有过量的还原性物质和Fe2+等;石灰性土壤中缺乏足够的有效磷、铁和锌等。这些具有植物生长障碍因素的土壤称为逆境土壤。逆境土壤分布的面积广泛,而且改良难度大,因此,已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各种逆境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某些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忍耐上述不良的逆境条件。了解植物对土壤环境的生理反应和抗逆机理,对发展农业生产是十分重要的。第一节植物对酸性土壤的适应性酸性土壤是低pH值土壤的总称,包括红壤、黄壤、砖红壤、赤红壤和灰化土等。酸性土壤地区降水充沛,淋溶作用强烈,盐基饱和度较低,酸度较高。酸性土壤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酸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 酸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是低pH值,游离铝和交换性铝浓度过高(铝毒),还原态锰浓度过高(锰毒),缺磷、钾、钙和镁,有时也缺钼。各种障碍因子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其危害程度不同,有时只是某一因素起主导作用,而有时则是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一)氢离子毒害 当土壤pH<4时,H+对植物生长会产生直接的毒害作用,不仅根的数量减少,而且形态也会发生变化,如根系变短,变粗,根表呈暗棕色至暗灰色等症状,严重时造成根尖死亡。 1. 破坏生物膜高浓度H+通过离子竞争作用将稳定原生质膜结构的阳离子交换下来,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钙,从而使质膜的酯化键桥解体,导致膜透性增加。 2. 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对豆科植物的氮素营养有重要作用,而高浓度H+抑制根瘤菌的侵染,并降低其固氮效率,从而造成植物缺氮。土壤过酸还会严重降低土壤有机质的矿化速率。当土壤pH值过低时,多种微生物的活性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在自然土壤中,pH值一般都不会低于4,因而H+直接产生毒害的可能性不大。更重要的是低土壤pH值所产生的间接影响。这时土壤中抑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是铝和锰的浓度过高,即铝毒和锰毒。 (二)铝的毒害 无论是水田还是旱地,酸性土壤的铝毒现象都较为普遍。根系是铝毒危害最敏感的部位。土壤溶液中的铝可以多种形态存在,各种形态铝的含量及其比例取决于溶液的pH值。在pH<5的土壤溶液中, A13+离子浓度较高;pH值在5- 6 时, Al (0H)2+离子占优势,而在pH> 6的条件下,其他形态的可溶性铝,如Al (0H)3+和Al (OH)4-数量很多。当土壤溶液中可溶性铝离子浓度超过一定限度时,植物根就会表现出典型的中毒症状:根系生长明显受阻,根短小,出现畸形卷曲,脆弱易断。在植株地上部往往表现出缺钙和缺铁的症状。(三)锰的毒害

八年级科学下册4植物与土壤自测题

4 植物与土壤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30分) 1.某科学兴趣小组开展大白菜增产实验,结果收获时每棵大白菜重约4千克。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C) A. 土壤中的无机盐 B. 土壤中的有机物 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D. 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2.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结构是(A) A. 保卫细胞 B. 气孔 C. 叶片 D. 根毛 ~ 3.土壤中的水分参与植物蒸腾作用时经过的途径是(A) A. 土壤→根毛→导管→叶肉→气孔→大气 B. 土壤→导管→叶脉→气管→表皮→大气 C. 土壤→根毛→导管→气孔→叶脉→大气 D. 土壤→根毛→叶脉→导管→表皮→大气 4.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结构、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C) A. 气孔、导管、根毛 B. 根毛、气孔、导管 C. 根毛、导管、气孔 D. 导管、气孔、根毛 5.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A) A. 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 B. 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 C. 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 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6.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拥有世界最大的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生态绿墙,栽种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成为世博园里“绿色的明珠”。生态绿墙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帮助吸收园区内的二氧化碳,降低夏季温度。这一功能是由植物的哪些生理活动来实现的(B)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气体扩散和蒸腾作用 7.斑竹长成后茎不能逐年增粗,而香椿树却能逐年增粗。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A.斑竹茎中无形成层,而香椿茎内有形成层 B.斑竹茎中无木质部,而香椿茎内有木质部 C.斑竹茎外部无粗糙的外树皮,而香椿茎的外部有粗糙的外树皮 @ D.斑竹茎内无导管和筛管,而香椿茎内有导管和筛管 【解析】形成层向内形成木质部,向外形成韧皮部,使茎增粗。斑竹为单子叶植物,无形成层。 8.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其原因是(D) ①根毛细胞有大液泡②生有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③内有输

第3章+植物与土壤基础知识答案

第3章植物与土壤基础知识 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 1、土壤的层次结构:一般分枯枝落叶层、上土层和下土层,其中枯枝落叶层是小动物活动的主要场所;上土层植物根系大量分布。 2、土壤环境特点:主要指的是土壤的湿度、土壤疏松程度、土壤温度、光照和植物生长状况等环境因素。 3、在特定生态系统中数量较多的生物称优势物种。 4、在观察土壤生物的调查表格中,简要分析栏应着重分析土壤中生物,特别是优势物种的生活与 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5、我们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称为土壤生物;其中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土壤中含有的非生命物质有①空气;②水;③有机物(腐殖质);④无机盐(矿物质)。 6、在烧杯内盛一定量的水,将干燥的土壤块慢慢放入水中,你观察到的现象有气泡产生。 说明土壤中有空气;其作用是为植物根呼吸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氧气。 7、书本P77页图3-2测量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实验: (1)在烧杯中放入一块土壤(土壤的体积为V),缓慢注入水,直到水面把土壤全部浸没为止。记录在烧杯中所加的水的体积。记做V1. (2)用与土壤体积相等的铁块替代土壤,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所加水的体积记做V2。 (3) V1大于 V2(大于,小于或等于),因为土壤间隙中有空气。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约为(V1-V2)/V ;在土壤中,空气约占土壤体积的 15%~35% 。 8、取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壁上有小水珠;试管口冒出水雾;这个实验说明土壤中有水;它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其中小部分水供给植物光合作用,大部分水供给植物蒸腾作用。 9、实验:给你一只坩埚、一把刻度尺、一只酒精灯和一台精确度足够的天平,你有办法测量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体积的体积分数吗? (1)选取一规则几何体状的土壤样本,用刻度尺测出其相关数据,算出土壤体积数V; (2)用天平称出其质量M ; (3)将土壤捣碎,放在坩埚上用酒精灯加热,让其水分充分汽化充分散失,再称其质量M1。 (4)将水分的质量换算成体积:V水= (M-M1)/ρ水; (5)土壤中水分的体积分数= (M-M1)/(ρ水V)。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一、土壤的成分 1、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土壤中的水分:加热土壤,出现水珠 (2)测定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取用的土壤体积为V 0;此块土壤 放入烧杯后缓慢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 为V 1;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 至液面恰好浸没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 2。 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 (V 1-V 2)/ V 0 。 (3)土壤中的有机物:先称取一定量的干燥土壤,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放石 棉网上),现象:土壤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燃烧过后,再称量土壤, 发现质量变少。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土壤中的无机盐:过滤土壤浸出液,再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可见 很细的结晶物 注:①(1)图实验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②有机物能燃烧,但不能溶于水;无机盐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 3、 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土壤的组成 固体 土壤非生物 液体 空气 矿物质颗粒(无机盐):占固体体积的95% 腐殖质(有机物) 4、土壤的形成:主要包括地表岩石的风化和有机物积累两个部分。 岩石的风化:指岩石在风、流水、温度等物理因素和化学物质的 溶蚀作用和各种生物的作用下,不断碎裂的过程。 总结: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 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二、各种各样的土壤 1、 三、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1、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 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棉花、菠菜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须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如:水稻、小麦、蒜、葱等单子叶植物的根系) 土壤分类 土壤质地 土壤性状 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细 输送,不易粘结;通气、透水性最好;保水保肥性差;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 黏土类土壤 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 质地黏重,湿而黏,干而硬;保水、保肥性最好;通气透水性差; 壤土类土壤 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黏性适中,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最适于耕种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检测试卷有答案

质量评估卷植物与土壤第4章分值:120分时间:90分钟 分,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小王取两个相同的量筒,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铁块和土壤,发现完全浸没两者时,土壤中加入水的体积要大1 )于铁块中的体积,则说明 ( A.土壤中含有水分 B.土壤中含有空气 C.土壤的密度大于铁块 D.土壤容易形变 )2、以下三种土壤样品中,哪种通气性能最差,哪种保水性能最强( 土壤质地土壤样品土壤名称砂土类土壤甲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黏类、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乙黏土类土壤 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均匀壤土类土壤丙A.甲甲 B.乙丙C.乙乙 D.甲乙 3.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这些基本条件是() ①无机盐②空气③水分④二氧化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如图为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 ④区细胞排列不整齐 B. ③区细胞排列紧密 C. ①区细胞体积较大 D. ②区细胞内有叶绿体 5.如图,甲乙两根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B. 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C. 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 D. 两枝条内红色溶液是由筛管运输的

我国南方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的说法,竹笋初钻出地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同样的粗细。这说明竹茎中的结6. )(构没有 D C.木质部.髓A.韧皮部 B.形成层“科技兴农”是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的问题。下列生产措施中,其目的是降低农作物的蒸腾作用效率的是7. )( A.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泥土 B.插秧时,秧苗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早春播种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 C. 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 D. 所学生物学知识及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小明根据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8.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量的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开花了。请问小明施加的化肥是(.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和钾肥A 9.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B .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C D.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水既是植物的重要成分,也是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条件。下列各项中,与植物体吸收、运输和散失水分无直10. )(接关系的结构是 A.根、茎、叶内的导管幼根上的白色“绒毛” B. C.根、茎、叶内的筛管 D.叶片下表皮的气孔 11.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将CO通入少量水中,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后,可观察到呈红色2 B.将硫粉放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有淡蓝色的火焰产生并生成大量白烟同时贴在蚕豆叶片上下表面的氯化钴试纸,可看到上表面的试纸先变色C. 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时,摘取一张新鲜叶片,滴加碘液,可观察到出现蓝色D. 天15如图所示,将生长良好的甲、乙、丙3盆植物放在阳台上,甲盆定期浇适量水,乙、丙两盆不浇水.12. 后,甲、丙两盆植物均存活,乙盆植物枯死.对此实验,下列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A.乙盆植物因缺水桔死 B.仙人掌能存活是因为发生了变异 C.若给仙人掌定期浇水,其叶会转变成阔叶 D.阔叶植物能进化成仙人掌等叶成刺状的植物 )( 13.在如图实验中,可以证明植物根吸水主要在根尖的是

浙教版八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复习提纲修正版

八年级下科学第四章植物与土壤复习提纲 班级 姓名 一、土壤的成分 1、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土壤中的水分:加热土壤,出现水珠 (2)测定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两个相同的烧杯内分别放入体积相同的 正方体铁块和土壤,慢慢向烧杯内注水,直到正好把它们浸没为止, 注水量的差值即为土壤中空气的体积 (3)土壤中的有机物:称取一定量干燥土壤,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放石 棉网上),现象:土壤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燃烧过后,再称量土壤, 发现质量变少。 土壤中的无机盐:过滤土壤浸出液,再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可见 很细的结晶物 注:①(1)图实验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爆裂 ②有机物能燃烧,但不能溶于水;无机盐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 3、 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土壤的组成 固体 矿物质颗粒(无机盐):占固体体积的95% 土壤非生物 腐殖质(有机物) 液体:水 气体:空气 4、土壤的形成:主要包括地表岩石的风化和有机物积累两个部分。 岩石的风化:指岩石在风、流水、、温度等物理因素和化学物质的 溶蚀作用和各种生物的作用下,不断碎裂的过程。 总结: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 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二、各种各样的土壤 5、影响土壤结构的因素有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等;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矿物质颗粒的 多少和排列方式 6、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分类:砂粒(最粗)、粉砂粒、黏粒(最细) 7、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的能力主要与土壤中矿物质颗粒大小有关 8、 三、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9、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 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菠菜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土壤分类 土壤性状 砂土类土壤 通气、透水性最好;保水保肥性差; 黏土类土壤 保水、保肥性最好;通气透水性差; 壤土类土壤 黏性适中,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最适于耕种 (1)图 (3)图 (2)图 (4)图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 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一、土壤的成分 1、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土壤中的水分:加热土壤,出现水珠 (2)测定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取用的土壤体积为V 0;此块土壤 放入烧杯后缓慢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 为V 1;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 2。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V 1-V 2)/ V 0 。 (3)土壤中的有机物:先称取一定量的 干燥土壤,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放石 棉网上),现象:土壤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燃烧过后,再称量土壤,发现质量变少。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土壤中的无机盐:过滤土壤浸出液,再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可见 很细的结晶物注:①(1)图实验试管口 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②有机物能燃烧,但不能溶于水;无机盐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 3、 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土壤的组成 固体 土壤非生物 液体空气 矿物质颗粒(无机盐):占固体体积的95% 腐殖质(有机物) 4、土壤的形成:主要包括地表岩石的风化和有机物积累两个部分。 岩石的风化:指岩石在风、流水、温度等物理因素和化学物质的溶蚀作用和各种生物的作用下,不断碎裂的过程。总结: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 下,逐渐风化变成 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二、各种各样的土壤1、三、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根系:一 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 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 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棉花、菠菜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 须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如:水稻、小麦、蒜、葱等单子叶植物的根系) 2、根具有固定和吸收水和无机盐 的功能。①植物的根十分发达,生长范围比枝叶大,把植物牢牢固 定在地上;②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根吸收进入植物体的。 土壤分类土壤质地 土壤性状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细 输送,不易粘结; 通气、透水性最好 ;保水保肥性 差;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 质地黏重,湿而黏,干而硬;保水、保肥性最好 ; 通气透水性差 ; 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黏性适中,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最适于耕种

中药材种植对土壤的要求

中药材种植对土壤的要求 土壤的选择 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地,土壤质地、营养、水分、酸碱度、土壤空气及土壤微生物等均影响土壤肥力及中药材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土壤污染程度也是中药材品质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种植中药材选择土壤地块重点关注四个指标。 指标1:土壤质地 沙土:沙粒含量在50%以上,土壤通气性、透水性好,但保水能力差,土壤温度变化剧烈,对热的缓冲能力差,所以易干旱。如河滩、季节性河床等。此类土壤适宜种植耐旱的药用植物,如甘草、防风等。 黏土:土壤结构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差,但供给养分慢,土壤耕性差,耕作阻力大,不利于根系生长。药用植物一般生长周期较长,不能每年进行耕翻,同一般农作物相比,对多数中药材更不适宜。品种也只能选择以植株、花朵、叶子、果实入药的品种。如紫苏、蒲公英、枸杞等。

壤土(两合土):土壤各种颗粒的粗细比列适度,沙粒、黏粒适宜,兼有沙土和黏土的优点,是多数中药材栽培最理想的土壤类型。特别是以根、根茎、鳞茎做药的植物最为合适。适于沙土种植的中药材在此类土壤中也能更好的生长。 指标2: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对植物生长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所含营养成分较为全面,含有较多的大量元素和丰富的微量元素,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二是腐殖质是良好的胶结剂,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三是腐殖质可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四是腐殖质为黑色,容易吸收光能,提高土温。五是有机质可以使土壤保持较好的水、肥、气、热条件,这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最佳环境。 指标3:土壤PH值 酸碱度(PH值)小于6.5的为酸性土壤,在6.5---7.5的为中性土壤,大于7.5的为碱性土壤。不同的酸碱度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从而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对中药材种植来讲,酸碱度中性土壤最好。 PH值调节改良

八年级科学植物与土壤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复习知识点提要 班级姓名 1.土壤生物有哪些? 2.土壤中非生命物质有哪些?(四个实验请看书) 3.土壤中有机物来源于哪儿?无机物怎样形成? 4.土壤如何形成?土壤的组成成分? 5.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6.矿物质颗粒的种类? 7.土壤分类及质地特点? 8.土壤性状? 9.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能力主要与何有关? 10.植物的根系; 11.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何因素有关? (P105探究植物根系的分布与地下水位高低的关系) 12.根吸水主要部位; 13.根尖结构; 14.细胞的失水与吸水条件; (看P108植物细胞失水实验) 15.植物缺少氮、磷、钾各表现出的症状; 16.水华与赤潮;(P111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17.茎的分类与举例; 18.茎横切面各结构名称及功能; 19.哪类植物茎不能加粗?为什么?举例 20.水、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两个实验P116,P117) 22.蒸腾作用的意义; 23.叶的结构两个实验(P119,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水从叶片上下表面散发;现象、结

论等) 24.保卫细胞的特点及作用; 25.植物体内水的运输路径; 26.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哪儿? 27.会引起土壤污染的污染物有哪些? 28.影响土壤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因素有哪些?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B、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和气体两大类。 C、土壤中不存在微生物。 D、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 2.根尖结构中许多小而排列整齐且多呈方形的细胞,能不断分裂,使根生长的这部()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根毛区 3.植物吸收水分最主要的部位是………………………………………………………()A.分生区 B.伸长区 C.根冠D.根毛区 4.把新鲜萝卜放在浓盐水里,萝卜的质量变化是……………………………………()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5.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基本路径是…………………………………………() A、叶的筛管→茎的筛管→根的筛管 B、根的筛管→茎的筛管→叶的筛管 C、叶的导管→茎的导管→根的导管 D、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的导管6.温带地区的松树年轮第一年秋材与下列哪项之间界限最明显:…………………() A、第一年春材 B、第一年秋材 C、第二年春材 D、第二年秋材7.某些植物的茎,如玉米、小麦等,一旦长成就不能加粗,原因是………………()A.不再获得营养 B.没有形成层 C.植物已经停止生长 D.形成层受到破坏8.夏秋季节,木本植物茎中形成层向内分裂出的细胞可形成:……………………() A 、髓B、韧皮部C、木质部D、树皮 9.无土栽培就是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培育植物的方法。配制植物营养液是………()A.根据光合作用需要水的道理 B.根据植物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无机盐的道理 C.根据植物根系呼吸需要水中的溶解氧的道理 D.根据植物蒸腾作用的需要的道理 10.关于叶脉的输导功能正确的是……………………………………………………() A、只输导叶制造的有机物 B、只输导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 C、有机物、水、无机盐都能输送 D、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11.叶的下列结构中,能制造有机物的部分是………………………………………()A.上、下表皮细胞B.保卫细胞C.气孔D.叶脉12.氯化钴蓝色滤纸遇水变……………………………………………………………()A.不变色B.白色C.绿色D.红色 13.在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的喷剂喷洒到叶面上,能结一层薄膜,这层膜可以让二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