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一讲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十一章  第一讲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十一章  第一讲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十一章 人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学案30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目标定位]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能根据相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三个基本原则。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采集渔猎时代

(1)人类与环境保持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 (2)人类对环境既①________又依赖。 2.农业文明时期

(1)与环境的②________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2)人类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出现了人地关系科学的萌芽。 3.工业革命以来

(1)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2)人类提出“③__________”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二、直面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占据一定的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④____________,超过资源⑤____________时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超过⑥____________时形成环境污染。

2.环境问题的成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3.环境问题的危害:全球性环境问题,已经危及人类生存;局域性环境问题,有些已演变成⑦__________,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4.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具有地域差异

(1)聚落:城市表现为⑧____________,乡村表现为⑨____________。

(2)国家: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⑩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着?______与?______的双重压力。 【问题思考】

1.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________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 2.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__________的需求,而又不危及?__________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3.内涵????

??

? 持续发展是基础

?

持续发展是条件?

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4.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

?

原则?

原则○

21 原则

【问题思考】

2.清朝的康熙皇帝在圣旨中说:“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这种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

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探究点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影响

下图是“几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厄尔尼诺现象对东南亚的______________(国家)的气候影响最为显著。

(2)目前图中的A 区域面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试分析其产生的人为因素。

(3)北美东部及欧洲西部是全球酸雨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其原因除了与该地区工业高度发达相关外,还深受大气环流________带的影响。 【反思归纳】

课前准备区

①崇拜②对抗性③征服自然④物质和能量⑤再生速度⑥环境自净能力⑦社会

公害⑧环境污染⑨生态破坏⑩环境问题?发展?人口?发展?当代人?

21共同性

后代人?生态?经济?社会?公平性?持续性○

问题思考

1.人口增长过快;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治理。

2.违背了持续性原则。地球的面积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3.公众参与。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1)印度尼西亚(2)荒漠化人口激增;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等人类不合理的土

地开发活动。(3)西风

反思归纳

过度索取自然植被过度捕猎工业“三废”垃圾污染物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导学案.docx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导学案 目标锁定 1.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状况; 2.掌握中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3.分析不同人地关系思想指导下人类活动产生的后果。 4.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新知存盘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1.人类社会早期(史前文明,采猎文明时期) 1)生产力水平:; 2)人类活动:; 3)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有限,地适应环境; 4)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2.农业社会时期(农业文明时期) 1)生产力有了的发展; 2)人类活动:以畜力和金属工具进行; 3)对环境影响:加大,要求自然; 4)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出现的思想,进而出现 和思想。 合作探究 【活动探究一】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 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人地 关系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在不同时期,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行为表现和作用后 果不同。 材料一: 1. 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n ào) 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 越之水,浊重而泊,故其民愚疾而垢。(春秋·管仲· 《管子·水地》) 2.“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 (《管子》) 3.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西汉·戴圣《礼记·王制》)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轲· 《孟子·公孙丑》) 5.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战国末期·荀况· 《天论》) 6.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谷·第三》) 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思考一:释意,并说明上述说法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分别是哪种理论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1.工业社会时期 生产力水平: 18 世纪中叶始于英国的,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人类活动:大规模地使用和; 对环境的影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空前的和; 19 世纪,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认为各地区人类 活动取决于所在的的性质。拉采尔的观点发展成为近代 的。 20 世纪初,法国地理学家P·白兰士提出了,该理论注重人对环境的 和的能力,把地理学的重心从转移到这个积极因素上来。 1920 年英国学者罗士培提出了人类通过文化的发展,进而对自然环境变化产 生长期适应的 观点。 1923 年美国学者巴罗斯提出用生态学的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观点等。 2.二战以后 环境问题:、、问题日益严重。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谋求人地,出现了;和谐论,又称为,它主张人类应,。 世纪年代,又出现了一种更新、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论—— 。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等诸多因素相协调,是从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来阐述人地关系。 时间提出者观点 19 世纪德·拉采尔 20 世纪法·白兰士 1920 年英·罗士培 1923 年美·巴罗斯 二战后多位学者 20 世纪 80 年代环发大会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将来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排放构想,预计到下个世纪末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将比1990年上升1~3.5℃,降水增加3%~15%。 近百年(1909年—2019年)来中国陆地区域平均增温速率高于全球平均值,达 0.9℃—1.5℃,近15年来气温上升趋缓,但仍然处在近百年来气温最高的阶段;全国平均年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沿海地区海平面1980年至2019年期间上升速率为2.9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速率;未来中国区域气温、降水量将继续上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还将增加,海平面将继续上升,自然灾害风险等级处于全球较高水平;2020年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到45%的上限目标;近期的技术升级、产品价值链提升、第二产业内部和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对节能减碳的效益贡献较大,中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对未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至关重要;林业碳汇是当前和未来重要的增加碳汇途径;2030年左右我国基本完成工业化与城镇化,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在此阶段达到峰值,但发展方式、政策导向和科技创新等都将对峰值时间和水平有所影响。 东北地区 在21世纪,东北区域地面年平均气温继续上升,降水量略有增加。与1971年至2000年平均值相比,在温室气体三种排放(分别为高排放、中等排放和低排放)的情景下,2019年至2030年、2071年至2100年区域地面年平均气温将分别升高1.0℃至1.1℃和2.5℃至 4.3℃。2019年至2030年区域降水量略有增加,2071年至2100年增加8%至14%。在温室气体中等排放的情景下,与1971年至2000年平均值相比,本世纪末年暖日和暖夜、高温日数可能增多,冷日和冷夜霜冻日数趋于减少,年最大连续干日天数趋于减少,暴雨日数、大暴雨日数、平均日降水强度、强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比例均有所增加。 华北地区 未来温度继续上升,降水可能趋于增加。在高和低两种不同排放情景下,预估21世纪华北区域年、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上升速率为0.23~0.44℃/10年,与1980—1999年平均值相比,21世纪20年代华北区域年平均气温可能增暖0.99~1.11℃,30年代可能增暖1.17~1.61℃,50年代可能增暖1.80~2.54℃,其中,冬季升温速率最大,春季最小;降水量年际波动较大,总体呈增加趋势,增速为0.8%~1.8%/10年,21世纪20年代、30年代、50年代华北区域年降水量分别可能增加0.95%~1.11%、1.17%~1.61%、 1.8%~6.29%,其中,冬季降水量增加速度最快。 华东地区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案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目标引领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时间上的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教材引领 聚焦重点:人地关系思想在时间上的演变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破解难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三.学法引领 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列表总结规律。 四.学程引领 学程之一人地关系历史回顾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人类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一直与环境休戚与共。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程度,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手段,还会受到“人地关系”思想的制约。 自主探究:环境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不同时期,人类是如何与环境相处的?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共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同学们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读完下面的几段话,读完后填写下表。 人类社会在早期的采集渔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并且发展缓慢,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那时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把一切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归结为一种超自然力量作用。 进入农业文明,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食物供应变得稳定可靠,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在这一时期,人类还不能正确的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只能机械地进行迁移,以此逃避大自然的惩罚。尽管当时有神论和天命观主宰着人们的思想,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例如,在古代中国,逐步有了保护生物和因地制宜等主张。 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人类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开始提出“征服自然”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而当人类陶醉在取得胜利的时候,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实施报复,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渐由局部扩展到

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让学生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能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能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会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并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二.教材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地理教学的核心部分,基于前面学习的不断深入与铺垫,地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本节从过去、现在、未来即以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直面环境问题、探索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线索展开教学,是本书的总结和升华。 三.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通过前面所学的人口、城市、工业、农业及交通等人文地理的知识,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区位分析能力,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已有认识。因此,如何由理论知识上升为切身的体会并付诸行动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回顾过去,了解现在,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践的必然性。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时间轴上的演变以及当代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材料,知道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培养分析图表、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 2.将“环境观”与“发展观”统一起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 五.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 (二)难点:如何处理好经济的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地发展。 六.教学策略 采用直观教学、活动教学、讲练结合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夯实基础

第一章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m第一章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一、什么是气候 1、天气 天气指的是短期内(通常指一昼夜)的气象要素(比如温度、湿度等)和气象现象(比如云、雾、雨、雪等)在一定地域内综合表现的大气物理状况。 2、气候 气候指某一个地区或地点内多年的天气状况。(张光业、苏文才编著的《气候学基础》,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3、气候、天气的关系 气候和天气都是表示大气物理状况的指标,天气指的是短期内的大气状况,而气候指的是多年的天气状况。 二、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 (一)我国气候的变化过程 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在,我国的气候有冷暖干湿的波动变化。关于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分期,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划分为9个时期。如果从距今1万年前算起,我国的气候变迁大致可分10个时期: 1、距今1万年到距今8000年,气候较为寒冷,为一气候寒冷期。 2、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间,仰韶温暖期。 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间,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我国的气候总体上较温暖,但气候也有所波动。 分为3个时期: (1)距今8000年至5000年间,我国气候较为温暖。在我国各地都能找到证据。

A.陕西西安:在西安的半坡遗址(年代距今5600-6080年),出土的动物骨骸有獐、竹鼠和貉(hé)等。獐现在只分布于长江流域的沼泽地带。竹鼠以竹笋、竹根为食,说明当时关中一带分布有大量的竹林,但现在陕西境内只有沿秦岭北麓还有少量的竹林分布,陕西境内已没有竹鼠了。貉则喜欢生活于河湖之中。这些动物遗骸表明,在距今五六千年前,西安一带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 B.上海一带:上海菘泽、亭林、唯亭遗址的孢粉分析,证明距今 5460±110年上海一带植被是青岗栎、栲为主的常绿阔叶林-落叶混交林,气候大致相当于现在浙江省中南部的气候,由此推测当时上海地区年平均气温要比现在高出2-3℃,气候比现在温暖。 (2)距今5000年至4500年间,相当于屈家岭文化时期,气候有短暂的降温过程。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共9个文化层,第五、六层的动物种类最少,一共只有5种,没有发现喜暖动物,推测可能是气候变冷造成的。 通过对北京地区、辽宁南部地区、内蒙古中东部地区气候的研究,也证明距今5000年前后我国确实存在一个温相对较冷的低温期。 (3)距今4500年至3000年间,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至殷墟时代,我国的气候又转温暖。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文化层第四层,时代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距今4500年至4000年),动物种类增加到9种,其中喜暖动物2种(水鹿、轴鹿),这2种动物现在分布于南方;1种喜冷动物,其余则为适应性较强的动物,显示龙山文化期比屈家岭文化期的气温有所上升。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文化层的二三层,时代相当于先商和早商时代,动物种类增加到12种,喜暖动物增加到3种,占动物总数的25%,显示气候较龙山文化时期更为温暖。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有动物遗骸,说明当时的动物有獐、竹鼠、水牛、象、貘mò,现在的水牛分布于淮河以南,象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的森林中,亚洲貘则分布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的沼泽森林中。 甲骨文记载在武丁时代打猎捕获象。说明在殷商时代我国的气候要比现在温暖湿润。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说课稿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说课稿 说课人:李忠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型是新课。 一、教材内容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地理教学的核心部分,基于前面学习的不断深入与铺垫,地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必然。本章是地理必修2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主要从过去、现在、未来即以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直面环境问题、探索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线索展开教学。因此,它是本书的总结和升华,目的是通过本章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充分认识到人类与环境协调统一的重要性。 二、课标要求及解读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本条“标准”目的是了解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可以通过生动的历史事实,深入浅出地作介绍,或使用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条“标准”同上一条“标准”一样,是以正确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想形成为主要目的,认识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注重对世界主要环境问题的系统归纳,加强分析材料并从中归纳出结论的能力训练。 三、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通过对前面所学的人口、城市、工业、农业及交通等人文地理的知识,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区位分析能力,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如何由理论知识上升为切身的体会并付诸行动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回顾过去,了解现在,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践的必然性。 四、教学设计思想 (一)讲清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正确理解人地关系。本节主要从人地关系这个传统问题入手,对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历程进行梳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与环境关系的实质。归根结底,人与环境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环境不协调,则出现环境问题。教学内容编排将按照追溯人地关系的演变(过去)──环境问题的表现(现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未来)这样一条主线展开,重点把握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在时间轴上的变化、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以及理解人地关系。 (二)教会学生判读联系框图。对于已经给出的完整的因果联系框图,要把握住主导因素,层层深入,递进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 五、教学过程 学习主题一:过去——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以多媒体展现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本专题的兴趣,归纳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第四章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4.1概述 一、问题的重要性 1、气候是变化的。 地球形成至今大约经历了46亿年,在这46亿年里,气候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冷暖交替。干时变换,时地球气候演变的基本特点。 2、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空间尺度有全球性的,也有局域性的。其变化对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生物、海洋、地质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也受到这些过程的反馈。气候变化的研究涉及了气象学、生物学、考古学、地质学、地理学、天文学、水文学、海洋学以及人类进化和发展史等学多学科,而研究气候变化又用到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等学科。所以可见,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多么复杂。 二、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 1、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有长达数百万年,甚至数千万年的冰期和间冰期循环,也有几十万年、万年、千年、百年、几十年甚至几年的气候变化。现在世界上气候学家公认的气候变化时间有以下几种: (1)106-108年:大冰期气候、大间冰期气候 (2)105年:亚冰期与亚间冰期气候 (3)104年:副冰期、副间冰期气候 (4)102-103年:寒冷期与温暖期气候 (5)100-101年:世纪及世纪内气候变化(包括年代际、年际尺 度的变化) 2、气候史分级 根据时间尺度和研究方法,地球气候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1)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①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主要指距今22亿年(其中了解较多的是6亿年以来)——1 万年的气候变化。 ②其气候特点: a、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 b、气候变化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 c、温度振幅为10-15oC。 (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①时间:一般指距今1万年左右以来的气候变化 ②气温变化:气温变化振幅一般为5-10oC (3)近代气候变化主要描述一、二百年以来有气象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 §4.2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一、地球年龄的计算方法 研究过去的气候,需要一个时间的概念,地质上计算地球年龄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同位素年龄,即绝对年龄,另一种为相对地质年代。 (1)同位素年龄:以年或百万年为单位,表示的是矿物和岩石形成到现在的确切年龄。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岩石发现于格陵兰,距今约38亿年,由此推算可知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2)相对地质年代 ①定义:是将地质历史划分为一些自然阶段来表示地质事件发生和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

历史变迁中的气候变化

历史变迁中的气候变化 人类的进化史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兴起与跌落、战争和浩劫,以及重大科学发现和文化成就的取得,除了我们看得见的人为因素以外,冥冥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有气候的变化。 科学家们认为,自然环境变化对人来文明的影响是很大的,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到土地的产量,从而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带来影响。这种影响在古代人口高密度的农业社会当土地产量减少时会带来饥荒、移民和国家力量的减弱,从而引起战争、动乱和朝代更替的严重后果。 对古代中国而言,气候在温暖期和寒冷期的转换,往往决定着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实力的强弱对比和农牧分界线的南北飘移,由此引发或加剧民族冲突,进而决定中原王朝的兴替。秦汉是一个气候相对温暖的时期,虽然其间也出现了多次年代尺度的冷暖波动,但冬半年均气温较今约高℃,最暖30年出现在西汉初年(前210~前180年),冬半年平均气温较现代高℃左右。与之相应,秦汉时期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农业种植北界向北推进至河套以北地区。继秦汉暖期之后,中国气候进入了一个长达近400年的寒冷时期,即魏晋南北朝冷期。当时我国东中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低℃以上,其中,最冷30年出现在南北朝中期(481~510年),冬半年平均气温较现代低1 .2℃。在这个寒冷期中,匈奴、鲜卑、羯、氐和羌等游牧民族纷纷内迁,割据中原,北方农区因此大幅度向南退缩,牧业甚至进到华北平原。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复以河阳为牧场,恆置戎马十万匹,以拟京师军警之备”。当时大片农区已转变为牧区,其农牧分界线自碣石至上谷居庸关,折向西南常山关,沿太行山东麓直达黄河。虽然这条界线并非完全是气候的产物,但是与气候寒冷导致游牧民族大规模南迁密切相关。隋唐(特别是唐代中前期)气候总体温暖,我国东中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高℃以上,其中,最暖30年(691~720年)较今高℃。唐中叶“安史之乱”后,我国气候再次转冷,并持续至五代时期。当时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约低℃,虽然其间也有短暂回暖(如850年前后),但幅度不大,气温仍较今约低℃。在此期间,中国再次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动乱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如吐蕃、契丹、党项等)伺机南扩东进,

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解析版)

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选择题 1. 流行于中国古代民间的相地术也称风水术,古代许多的民居,甚至许多的城市、乡村选址都是严格按照风水理论进行踏勘后确定的。这种风水理论体现的人地关系是() A. 地理环境决定论 B. 天人合一论 C. 人地伙伴论 D. 人类中心论 【答案】B 【解析】所谓“风水”,是相地术的一个俗称。按中国的传统习俗,大凡兴工动土,都要察看地形环境,看它是否得“风”得“水”,然后择宜土,避凶地。风水学反映的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体现的是天人合一论,故答案选B项。 2. 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B. 古希腊时期的人地关系已经得到了和谐发展 C. 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 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答案】D 3.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图中正确反映人地伙伴论关系的人地关系模式图是_________图。 (2)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中,属输入、输出方向错误的是_________图。 (3)四图中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环境的作用,未提及环境对人类社会反馈作用的是_________图。 (4)四图中只强调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的是_________图。 【答案】(1)D(2)A(3)B(4)C 【解析】(1) 人类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就是反馈作用。不利于人类的反馈作用就会产生环境问题。故D 正确。 (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而A图表示人类从环境中输入废弃物,而将物质和能量排放到环境中,故错误。 (3)B图中四支垂直箭头均表示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而没有环境对人类社会反馈作用。 (4))C图中四支垂直箭头均表示环境对人类社会对的反馈作用,而没有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 4. 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矛盾最尖锐的一种人地关系是() A. 人地伙伴论 B. 天命论 C. 地理环境决定论 D. 人类中心论 【答案】D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学习复习计划练习题及答案.docx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 典型例题 ] 1、下列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A、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B、人们只要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改造和战胜自然 C、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既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能完全听命于自然环境的摆布 D、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 解析: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化。许多学者认为,人类与地理环境之 间不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进行生产生活活动,既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又不能完全听命于自然的摆布,进而沦为大自然的奴隶。这就是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思想的主要观念。这些思想观念的提出,使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理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建立与完善起来。 答案: C [ 基础练习 ] 一、选择题 1.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开始有了科学的萌芽时期是 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世纪后的工业革命时期 世纪 60 年代以后的现代化时期 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可持续发展论 B.人定胜天、地理环境决定论、天人相关论、可持续发展论 C.天人相关论、人定胜天、地理环境决定论、可持续发展论 D.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可持续发展论、天人相关论 3.我国古代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 以人为本,人定胜 B.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 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4、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认为 A、地球上的所有纬度都适合人类居住 B、热带最适合人类居住 C、温带最适合人类居住 D、寒带最适合人类居住 5、下列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认的观点是 A、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D、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6、著名地理学家 F. 拉采尔是 A、法国人 B 、德国人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学设计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地理教学的核心部分,基于前面学习的不断深入与铺垫,地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必然。本章是地理必修2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主要从过去、现在、未来即以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直面环境问题、探索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线索展开教学。因此,它是本书的总结和升华,目的是通过本章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充分认识到人类与环境协调统一的重要性。 二、课标要求及解读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本条“标准”目的是了解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可以通过生动的历史事实,深入浅出地作介绍,或使用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条“标准”同上一条“标准”一样,是以正确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想形成为主要目的,认识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注重对世界主要环境问题的系统归纳,加强分析材料并从中归纳出结论的能力训练。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本条“标准”属情感、价值观教育方面的教学要求。对学生的要求是使他们“领悟”到“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初步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并落实在学生个人行为的变化上。 三、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通过对前面所学的人口、城市、工业、农业及交通等人文地理的知识,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区位分析能力,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如何由理论知识上升为切身的体会并付诸行动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回顾过去,了解现在,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践的必然性。 四、教学设计思想

中国发展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

中国发展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 学号:20111329018 学院:公共事业管理 班级:公管1班 姓名:邵彦

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把气候变暖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都高度关注和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气候、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科技等众多领域,时间跨度又很长,因此,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策的制定应从国家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并把气候变化问题放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与外交政策的大框架下统一考虑,以期气候变化问题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是_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消除贫困是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必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还将增长,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形象将更加突出,无疑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1.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温室气体限控的压力增大。京都会议后,一些发达国家试图以《京都议定书》已规定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为由,集中全力向中国和印度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施压。有的发达国家甚至明确提出将发展中国家“有意义的参与”作为其批准议定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并与公约的资金机制挂钩。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减排的理由包括:环境原因、竞争力原因、政治原因等。虽然这些理由严重背离了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公约特别强调的:“发展中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义务,将取决于发达国家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减轻这种压力的艰巨性。 2.对中国现有发展和消费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起点低,到2003年底,仍有59.5%的人口为乡村入口,面临着继续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长期发展任务,人均资源短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传统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是一种资源耗竭型、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从发展模式的选择看,虽然各国有权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都遵循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很少有国家发生例外。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商品能源消费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相关关系,可以说,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消费方式下,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费必然达到较高的水平。世界上目前尚没有既有较高的人均GDP水平又能保持很低人均能源消费和排放水平的先例,中国面临开创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新模式的挑战。 3.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继续增长,中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将继续增加。有关预测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有可能在2025年左右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十排放大国。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 3、应用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风水”惹得祸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风水总 是跟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一些打着 “风水”旗号的江湖术士也借此行骗发 财。尽管“风水”里有一些封建糟粕, 但作为其思想核心的“天人合一”思想 对于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风水文化与居住环境实践应用最早的国家,风水文化广泛影响着中国古城市规划、园林规划、民居、陵墓等的设计思想与方式。注重生态环境,提倡人和环境的和谐,房屋和环境的和谐,讲求以人为本,在风水文化中备受推崇。 尝试探究: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大致经过了哪些阶段? 提示: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由最初的“崇拜自然”经历了“利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阶段,直到现在的“谋求人地协调”阶段。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1.史前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 (1)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以渔猎和 为主。 (2)人地关系: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 ,只是被动地 自然环境,与环境是一种 关系。 2.农业文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 (1)生产力水平: 技术得到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 (2)人地关系:人类大规模地 自然,开发利用 等农业自然资源;人对自然的依附性 ,对抗性增强。 (3)环境问题:局部地区开始出现,如 、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大多源于 。 (4)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能正确认识 的不协调,但有了科学的 。 3.工业文明——人地矛盾日益 时期 (1)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 ,人口数量 ,经济实力空前提高。 (2)人地关系: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人地关系全面呈现 ,人地矛盾迅速 。 ???????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 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人类发现 的速度环境的污染程度超过了环境对污染的 不可逆的环境退化程度超过了人类建设新环境的速度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案)重点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案) 陈晓(长泾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不正确认识导致人与环境尖锐对立。 2.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3.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性。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各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在学生找材料、分析材料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鼓励学生演讲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引发学生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 4.以讨论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性。 2.将“环境观”与“发展观”统一起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可持续发展理论 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的分析 课时 1课时 引入: 这首有名的曲子是什么呢?学生回答《高山流水》,这样优美的音乐把我们带到一个宁静、清晰的世外桃源。大家仔细观察图画中的高三流水,这个水是怎样的呢?好大家再请看这一瓶水,这瓶水是我取自前面泾水河中的,看了这两种水的对比,你有什么感受呢?泾水河的水原来也是和图中的水一样清澈透明,那么是谁把它弄脏的呢?学生回答“人类”。是的是我们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一步步的破坏着自己的生存环境。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人地关系的思想的演变。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是怎样的呢? 我们这里分为三个时期,采集渔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所以我们分为三组,一组负责一个时期,组内上面的3个问题: 采猎时代——人类崇拜自然——人地基本协调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不仅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同时由于两种差异性的交互运行,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本文试图勾勒出这种特点和影响的大致轮廓,以就教于方家同仁。 一、时间差异性 气候包括气温和干湿状况两大基本要素,研究历史气候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①〕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是阴历二月下种,比现在早一个多月。北京附近的泥炭层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里生长着大量的阔叶林,代表着相当温和的气候。 2.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 3.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春秋》中有鲁国“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载齐鲁地区农业种植一年两熟。 4.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寒冷期,这个寒冷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部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 5.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其间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当时气候温暖可见。 6.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此间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以通车,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两度全部冻死。 7.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温暖期。1225年,道士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说明当时北京气候比现在温暖。 8.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严寒期。此间,1329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橘尽冻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从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 五千年来,我国气候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交替变迁,其时间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 二、空间差异性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说课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就开始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大,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弱变强,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球。与此同时,人类为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人地关系思想也在不断进步与深化。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历程及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 展进程,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在教学方法上,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时,应多找一些身边的事例或典型的案例。必要时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关于环境问题的科普著作。教学重点 1.人地关系思想产生、发展的渐进过程。?? 2.现代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类型的内涵、 产生条件及其影响。教学难点从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得出人地关系的正确选择――可持续发展论。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课时安排 1课时?と?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 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过程。 2.掌握现代人地关系的发展进程。 3.了解现代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初步认识其演变的条件、原因,学会分析不同人地关系思想指导下人类活动产生的后果。二、过程 与方法 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深入讨论,对比归纳。 2.认真阅读教材图及补充资料,归纳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掌握归纳法的运用。 3.查阅资料,了解不同人地关系思想的代表人物及论著,通过 媒体(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书籍等)获得关于人地关系的新观点、新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第一节我们学习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明确了环境问题是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 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针对由人类引发的环境问题,人类自身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待,又是如何对待的呢?也就是说人地关系思想是如何随时间的推移、生产力的发展而演变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共同探讨的内容。板书: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推进新课师我们首先探讨古代人地

全球气候变化

2.4全球气候变化 【学习目标】 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2.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知识梳理】 1、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 2.全球变暖的具体对策 1.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 2.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成分,不仅仅指二氧化碳,另外还有水汽、臭氧、甲烷、氟氯烃化合物等。其共同特点是能够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其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 3.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但冰川融化不会使淡水资源更加充沛。事实上,冰川融化的水基本上都流入海洋或被蒸发,很难转化为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再加上全球变暖使世界各地的蒸发量普遍增加,从而使得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更加缺乏。

【直击高考】: (2013高考题四川卷)26分)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6 图7 (1)选择图6和图7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6分) (2)据图6和图7,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10分)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 (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 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变大D.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第4节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 课时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2.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的是() A.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B.黄赤交角的变化 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 3.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2010·厦门模拟)“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的“新”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

世。图甲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乙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 图甲图乙 4.图乙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 A.①B.②C.③D.④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近2万年来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 B.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 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在冷暖交替变化 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悉尼报道当地时间周五,研究人员宣布一块面积是中国香港两倍大小的冰山从南极脱落。近几年南极冰架不断分离,导致冰山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据此回答6~7题。 6.南极冰架不断分离,冰山的数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可能是() A.温室气体增加B.太阳辐射增强 C.臭氧层空洞扩大D.酸雨危害严重 7.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 B.一月0 ℃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 C.南海诸岛的面积迅速增大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朱腾刚 (河南大学环境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摘 要:人地关系在地理学中是指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地理学 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随着社会和生成力的发展而发展,先后经历了天命论、地理环境决 定论、或然论、协调论等认识阶段。当前,人地关系的协调论已成为全球共识。 关键词: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K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790(2007)02-0143-03 收稿日期:2006-10-14 作者简介:朱腾刚(1978-),男,河南范县人,硕士研究生。 人地关系在地理学中是指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地理学的理论概念,这里的 人是指社会的人,是指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人,是指有意识地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而组成社会的人。 地,是指与人类活动紧密联系的,有机与无机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地理环境,也指在人的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即社会地理环境[1]。对人地关系的探讨一直是地理学的主题,也可以说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古往今来的地理学家和哲学家大都对人地关系进行了论述和探讨。从远古到现在,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现代地理学三个阶段。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也从天命论、地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到人地关系协调论不停地变化。可以预言,未来的人地关系思想仍将会变化。本文主要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作了概括性的阐述和评价。旨在理清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脉络,更好地认识、理解地理学这门科学的发展,以期能对地理学科未来的发展作出一些展望。 1 人地关系思想的天命论 在地理大发现以前的古代地理学时期,天命论的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这种思想的产生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落后是密不可分的。奴隶制以前的社会,人们基本上仅处于认识和探索自身生活环境的状态。对于周围可以感知的高山、河流、森林、草地、湖泊、海洋等自然世界,人们不知其何时存在、从何而来;对于山崩、海啸、地震等自然现象更是感到神秘,脑海中充满了敬畏和猜测。在中国古代,人们敬山神、祈河神的现象普遍存在,人们认为存在神灵在看不见的地方统治着自然,也统治着人。因此,人们感觉自己受制于自然。在随后的社会中,尽管生产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人们对周围的环境也有了更多认识,但是仍然不能有更深的理解,再加上统治阶级的的理论需要,天命论依然在人们头脑中占统治地位。中国杰出的哲学家老聃(公元前580-500)就认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说: 畏天命。!诗经?中关于日食、月食、地震的记载,殷代甲骨文中有关气候、收成的卜辞,都可以看出那时听天由命的不可知论色彩[1]。 天命论的人地观在古代欧洲同样盛行。在欧洲人看来,是上帝创造了 地球和人类,人生活在上帝的掌管之下。泰勒斯(公元前624-547)认为 地球是上帝用水创造出来的, 地球是漂浮在世界洋上的一个大岛。这可能是欧洲关于 地球起源的最早的猜测。泰勒斯的学生阿拿克斯蔓德(公元前610-546)后来大胆提出宇宙的形成根本就没有什么上帝的干预, 地球是自由地悬挂在宇宙中的一个圆柱体。可是他的想法是缺乏根据的,并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毕达哥拉斯学派和亚里士多德先后提出了地球是球形的,这一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但仍是最大胆的猜测。在欧洲,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圣经?,并在中世纪达到了鼎盛。当教会统治了国家的时候,其他思想被排斥、扼杀。哥白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