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因客体关系精神分析

克莱因客体关系精神分析
克莱因客体关系精神分析

克莱因客体关系精神分析

国际精神分析运动

驱力模式

自我模式

对象关系模式

自身心理学模式

克莱因的对象关系理论通常被视为传统驱力模式和对象关系模式的中介。

第6讲克莱因客体关系精神分析

第一节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克莱因

第二节客体关系的核心概念

第三节克莱因的客体关系--儿童精神分析

第四节儿童游戏治疗技术

客体关系理论之母

Klein 克莱因

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

1882.3.30-1960.9.22

精神分析学家

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

游戏心理治疗的创始人

精神分析之路

1910年在布达佩斯第一次偶然读到《论梦》1910年与桑多尔?¤费伦齐联系并接受其分析桑多尔?¤费伦齐

1920年卡尔·亚伯拉罕邀请她到柏林工作1924年初,她开始接受亚伯拉罕的分析

卡尔·亚伯拉罕

1925年12月后,每天进行有规律自我分析1925年夏,接到欧内斯特·琼斯的邀请到伦敦欧内斯特·琼斯

克莱因伦敦学派与安娜维也纳学派出现冲突

1960年9月22日,克莱茵在伦敦去世

安娜·弗洛伊德

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克莱因

客体关系的核心概念

1、客体与内部客体

2、潜意识幻想

3、驱力

4、投射性认同

5、分裂

6、修复

用成人的语言对前语言期的幼儿体验做出假设;试图穿越我们从未能完全穿越过的界限。

好乳房与坏乳房

“好乳房”使幼儿感到沐浴在爱中,充满奇妙的食物并转化成爱,他沉浸在维系生命的乳汁中,于是他便爱上了这个好乳房,对它身怀感激。

“坏乳房”使幼儿感到受到虐待,饥饿从内部侵袭着他。曾经喂给他坏的乳汁,现在正在从内部毒害他,然后又抛弃他。对它充满强烈的破坏性报复幻想。

好乳房的爱——具有保护和恢复的效力

坏乳房的恨——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力

客体与内部客体

客体(object)和客体关系(objectre lations)

对象(object)和对象关系(objectre lations)

关于客体和客体关系的概念是一切客体关系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

“内部客体”是克莱因理论的核心概念。

部分对象(partobject)

整体对象(wholeobject)

潜意识幻想(unconsciousphantasy)

在婴儿早期的潜意识幻想中,母亲的意象被分割成“好的”与“坏的”两类,

随着整合能力的发展,他才把“好”妈妈与“坏”妈妈综合成完整的、现实的整体母亲形象。

驱力(drive)

驱力是先天地而且是不可分离地指向对象,驱力与对象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躯体不是驱力的源泉而是驱力表达的工具。

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identification)

弗洛伊德的重要心理机制:(复习)

投射是将自我不能接受的欲望、冲动、意念投射给外界的某个对象。

内投则是将原来指向外界的仇恨和攻击性冲动与感情转而投向自身。

认同是指在潜意识中将自我与对象等同起来,以减缓自我所受到的压力和焦虑。

克莱因认为内投和投射自婴儿诞生起就存在而且贯穿一生。

投射也并不限于破坏性的情绪和冲动,婴儿自己的好情绪的投射也创造了理想的好对象。

克莱因新的防御机制——投射性认同

婴儿将自我和内部对象的分裂部分投射给外部对象,并在潜意识幻想中使外部对象认同为这些投射的部分,从而达到控制对象的目的。

投射性认同是的目的是排除内在的焦虑和危险。

分裂(splitting)

原始分裂是受内部死亡本能引起的消亡感的威胁,婴儿为了保护自己,把包容着死亡本能的那一部分自我分裂掉,并攻击性地将它投射给原始的部分对象——母亲的乳房。

分裂的目的是试图通过理想化并借助对于坏乳房的全能性否认来保护好乳房。

修复(reparaiton)

修复是由婴儿全能性地摧毁好对象而引起的罪疚感和失望感唤起的,试图通过修补和再造重新获得内部和外部的好对象。

对象关系的核心概念

1、客体与内部客体

2、潜意识幻想

3、驱力

4、投射性认同

5、分裂

6、修复

克莱因对象关系理论的理论内核,概括为四个方面:

1、儿童心理性欲发展观

2、儿童心理结构观

3、儿童人格结构观

4、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观

哲学出发点

人性基本上是社会性的,“关系”应置于人性发展的最核心位置。

自我是由意识或潜意识层面上的内在关系构成的。

儿童心理性欲发展观

Freud:俄底浦斯情结约出现于3-4岁,大约在6岁时达到顶点。

克莱因:

第一口唇欲阶段,部分对象乳房都是好的。

第二口唇欲阶段,大约半岁左右产生了矛盾,俄底浦斯情结就在施虐欲冲动和仇恨的领域里发生了。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的俄底浦斯情结,都是开始于与乳房的部分对象关系。

男孩和女孩一样都经历了一个对母亲的身体既欲望又憎恨再到欲望父亲的阳具的阶段,称为男孩的女性心态。

男孩很早就开始了女性心态和男性心态之间的斗争。在女性心态中,他由认同母亲转向欲望一个好的阳具,在男性心态中,他认同父亲并欲望母亲。

所以,男孩的阉割焦虑既来源于他对仇父恋母的敌意所引起的焦虑,又源于他对母亲身体和她体内的危险的阳具的幻想性攻击所产生的被报复的恐惧感。

儿童心理结构观

1、偏执-分裂样心态

2、抑郁性心态

3、两种心态的连续性和交替性

克莱因———心态概念

弗洛伊德——阶段概念

偏执-分裂样心态——出生到3-4个月左右

抑郁性心态—————第5、6个月直到1岁

偏执-分裂样心态

分裂——母亲的乳房就被分裂为“好”乳房和“坏”坏乳房。

偏执——婴儿为了保持愿望满足的幻觉,他必须将好对象理想化,并全能性地消灭坏对象。

抑郁性心态

儿童爱他的母亲,但由于母亲不能总是满足他的愿望,有时他便对母亲萌生了强烈的恨。

这种仇恨和破坏性冲动使得婴儿害怕自己会毁灭母亲从而失去她,于是陷入抑郁性的焦虑。

3、两种心态的连续性和交替性

仇恨强烈——迫害性焦虑——偏执-分裂样心态

爱比恨强烈时——抑郁性焦虑——抑郁性心态

当仇恨强烈时,体验到的是迫害性焦虑,属于偏执-分裂样心态。

当爱比恨更为强烈时,就体验到抑郁性焦虑,属于抑郁性心态。

在正常的发展中,偏执-分裂样心态在很大程度上都要被抑郁性心态超越。

自我与超我——儿童人格结构观

如果乳房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婴儿会以抓、咬等方式攻击母亲的乳房,由此婴儿在幻想中认为乳房会对他的攻击进行野蛮地报复。

这是超我的迫害性和施虐特征的最早根源。

当婴儿处于爱和满足的状况时,它会内投理想的能够爱与被爱的乳房,这是超我的自我理想方面的根源。——自我理想

自婴儿诞生之初,就既存在一个基本的自我,也存在一个原始的本能生命,自我和伊底是同一心理结构的不同方面。

嫉妒与感恩——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观

假设:嫉妒诞生于最早的婴儿期,直接指向早期的部分对象。

儿童常有两种对立的反应:

一种是发展为爱的满足反应,它是感恩的原始形式;

一种是敌意和嫉妒,它基于婴儿认识到食物、爱和舒适的源泉外在于自身。

感思——爱情感的表达——生本能的表现

嫉妒——恨情感的表达——死本能的表现

感恩与嫉妒是克莱因一贯重视的爱与恨情感的表达,也是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表现。

因而嫉妒与感恩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儿童游戏治疗技术

一、儿童精神分析的目标与任务

二、游戏治疗技术的基本原则

三、游戏治疗技术的环境设置

大多分析师认为:

1、儿童不存在疾病感,也没有寻求帮助的需要,因而不可能希望他们合作;

2、人们也不可能让一个儿童静静地躺在沙发上进行自由联想;

3、人们普遍认为,儿童仍然依恋他们的父母,不可能发展出移情。

克莱因的结论:

假若给予适当的条件,儿童自由的游戏将和成人的自由联想一样起到同样的作用。

儿童精神分析的目标与任务

目标:治疗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即分析自我及其对象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因为它们受到潜意识幻想的影响。

任务:密切关注儿童游戏的内容,理解、把握和认识由病人表达出的复杂情绪和焦虑,并通过移情分析,将潜意识的焦虑提升到意识之中,从而得到修正。

游戏抬疗技术的基本原则

1、分析情境的稳定性

2、重视移情关系

3、重视解释

4、保持分析的中立性

与儿童尽可能严格地建立一种分析的情境:规定儿童分析会谈的时间也是每周5次,每次55分钟。

一个人如果不能建立正确的分析情境,他就不可能观察到移情,而如果他不分析移情,他也就不能建立正确的分析情境。

重视移情关系

安娜:儿童不能产生适当的移情,因为儿童在现实中还依恋和依赖他们真实的父母,即“老版本仍未过时”。

克莱因:移情分析是精神分析技术的关键。

克莱因:内部父母通常被分裂为理想的和迫害性的人物。

在分析中,父母的理想的和迫害性的特征都可以被投射到分析者身上。被转移到分析者身上的并不是与真实父母的关系,而是儿童与内部的幻想人物的关系——即父母的意像。

不管是积极移情还是消极移情,都有利于解除儿童爱与恨之间的冲突,有利于儿童更好地理解他自己的冲动和情感的全部现实。

重视解释

建立信任和减少焦虑最有效的方式是解释病人的材料。

对于病人提供的所有材料进行“即时”的或“此时此地”的解释。她不仅解释儿童的行为和语言,而且解释儿童的幻想和真实的生活事件,不仅解释积极移情,也解释消极移情。

移情解释是揭示病人早期的对象关系,是一种关系解释或关系分析。

对解释语言的要求是,尽量避免技术性的术语,用简单的语言、提供正确的且贴近儿童生活经验的解释。

对嫉妒的分析可以驱动病人的欣赏和感恩能力。

嫉妒分析能够产生相当戏剧化的结果:过去曾被否认的好感觉现在可以忍受了,发现给予和索取的快乐。

儿童的游戏完全是自发的,分析者尽量不去干涉。

分析者参与儿童游戏的基本原则:分析者应尽可能少地参与活动,只有当他的合作对于儿童充分地表达他自己是必需的时,分析者才参与合作。

游戏抬疗技术的基本原则

1、分析情境的稳定性

2、重视移情关系

3、重视解释

4、保持分析的中立性

游戏治疗技术的环境设置

房间的布置应特别适于儿童。

每个儿童应有他自己的抽屉或箱子,里面装有供他自己使用的各类玩具,这些玩具只用于治疗,不准带走。

小玩具似乎特别适于表征儿童的内部世界,应避免带有特殊含义的玩具。

玩具小人不能穿制服或特殊的服装,不带有暗示某一类特殊游戏的职业或角色特征。

时间或空间上的任何改变或分析者的变化都会被病人注意到并纳入他们的潜意识幻想情境中。

时间上的变化,常被理解为病人与分析者之间权力关系的体现。

精神分析中客体关系评估

精神分析中客体关系评估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客体关系量表;临床评估 1 前言 客体关系理论作为新精神分析的一种理论在当今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领域应用相当普遍。在西方,客体关系早已应用于精神病理的解释,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的评估和分类以及疗效的预测;而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主要综述了西方客体关系的基本理论、客体关系的评估方法以及客体关系评估在临床中的应用,希望能对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2 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概述 客体关系理论是西方精神分析的最新发展之一,主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以及塑造这种模式的留有“过去印迹”的早期生活关系[1]。自Freud创立精神分析以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精神

分析理论经发展演变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主流的精神分析理论经历了从经典的Freud精神分析向自我心理学发展,形成了客体关系及自体心理学理论,它们与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同:(1)关注的重点从本能内驱力转变到关系;(2)对心理结构的性质和形成有不同的看法;(3)从不同角度看待发展阶段;(4)对心理冲突和治疗结果存在不同的观点[1,2]。 Freud人格理论的基本要素是将本能内驱力作为基本的人类动机,内驱力先于客体,客体是用来满足内驱力欲望的,基本上决定着客体关系的质量。客体关系理论家梅兰妮·克莱茵是第一个修改了Freud的内驱力模型,对人际关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仍保留了对本能的强调,她认为本能与客体具有内在联系。费尔贝恩进一步发展了克莱茵的思想,立足于“纯粹的”客体关系立场,认为主要的内驱力都是对关系的驱动,而不是生物本能的满足,因此他是从人际互动而非生物本能方面考察人格和动机。其他的客体关系理论家如伊迪斯·雅各布森及奥托·康伯格试图将内驱力模式与纯客体关系模式进行整合,发展新的模式。海因兹·科胡特不考虑Freud的Libido的客体投注,而关心自恋性投注,注重的不是两个不同人之间的关系,认为客体被体验为自体的一部分[1~3]。 客体关系理论家关于心理机构不同于Freud的本我、自我、超我,他们认为人格的组织和建立是内化的结果。个体通过内化将他或她环境中的规则性互动和特征,转化为内部的规则和特征[1,4]。

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中德精神分析系列课笔记 发表于:2010-12-03 13:35 | 分类:个人日记阅读:(15) 评论:(0) 《客体关系》中德精神分析系列课笔记小窗明月/yl 主讲人:李鼎智 核心提示:精神分析分为三大块:经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自体心理学很大程度上从温尼科特等人的理论中发展而来。经典理论强调驱力,客体关系理论强调关系。客体关系理论确实非常实用。 1、精神分析分为三大块:经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 2、经典理论强调驱力,客体关系理论强调关系。 3、客体关系理论确实非常实用,有时比驱力理论好用多了。但理论发展时间不长,才几十年,是不太成熟的理论。有些现象无法用客体关系理论解释。但驱力理论经过了时间的验证,已有100多年,有很多精辟的地方,不要否认它。 客体关系理论更强调前俄底普斯期,强调关系。人是哺乳动物里生存能力最弱的,特别是刚出生的时候。生存下来靠的就是关系,和抚养人的关系。 在客体关系理念中,客体这个概念,就是指除了主体以外的所有东西(主要指人)。过渡客体可以是物,但它是有条件的。关系可能是内在的,也可能是外在的。(和弗洛伊德关于客体的概念有区别)。如,我做事的时候,内心总有另一个声音。 关系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本质上基于与他人的互动。认为客体是人。而弗洛伊德认为,性驱力是人发展的基本动力。认为客体是原欲的目标。所谓动力,就是那些冲突、不适应、焦虑。 客体关系理论暂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总结归纳。所以相比理论,更重要的是临床实践。马无名说,精神分析是做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 4、经典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都是因果决定论,都在归因。 经典:强调本能,研究固着、退行,因为内驱力紧张、所以投注到客体、最后释放、消失、否则聚集、固着 客体关系:强调关系,研究缺失、建构、成长环境、早年亲子关系 5、客体关系理论家费尔贝恩说,没有本我,人最重要的自我,自我是与生俱来的,力比多是自我的一个功能。(他将本能终极原因替换了) 6、客体关系理论寻求客体的指向作用。否认弗提出的死本能(克莱因除外),认为死本能其实是对挫折的反应,表现出的焦虑、敌意。 7、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攻击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防御,是对某一病态情境的响应或反应,受到挫折后的反应,他们更关注人格结构的形成,外显出来就是严重的关系困扰。重复过去早年的关系模式。 如,自杀是种攻击性行为,没法对外攻击,只有对内攻击,对自己,是极度受挫后的反应。 8、母子关系(广义的母子,指第一抚养人和孩子的关系,可以是爸爸或其它抚养人),决定了自我对客体世界的完整印象。决定了与人交往的模式和剧本。 如果这个关系不好,婴儿的自我可能扭曲,不完整。可能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发展出不良的人际关系。 9、婴儿一定会和周围人有互动,如游戏,这是最早的客体关系。如,有人看到领导就怕,这时领导就好像他的父母,他就好像领导的孩子,重现着小时的关系模式。 10、客体是个体愿望或行为所指向的人,一个被投注情感能量的人物。(包含着爱和恨,爱恨总是交织在一起的)如,父亲干扰我太多,我恨他,为什么会恨?为什么会难受,因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客体关系理论与自体心理学 摘要作为当代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流派,客体关系理论和科赫特的自体心理学两个理论体系在渊源和内容上具有复杂的关系,他们既有一致的理论态度,又有着不同的理论建构。这两种理论对于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关键词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科赫特精神分析 作为最重要的心理学理论之一,精神分析理论自20世纪初创立以来,就不断有着各种新的发展,产生各种新的理论,由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开始,荣格创立了心理分析理论,阿德勒埃克森等人也分别构建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在当代精神分系的理论发展中,最重要的则是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 theory)和科赫特(Heinz Kohut)创立的自体心理学(Self-psychology)理论。 一,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内容 1,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由英国心理学家罗纳德·费尔贝恩和梅兰妮·克莱因等人所开拓。 客体关系即人际关系,该理论认为,人格形成的关键在于客体关系而非弗洛伊德理论中“利比多”的推动作用。人类最基本的动机是寻求客体的动机,而人类的一切活动,究其根源都是为了与客体建立满意的关系。因此,客体关系具有动力的性质,它是心理活动的机能,也是人格的动力来源。 客体关系理论探究的是心理结构(指的是自体与他者,或客体之内在影像)的早期形成与分化,以及这些内在结构是如何于人际情境中呈现。这些理论家所着重的点是早期生命的种种会带(给后)来持续影响力量的关系上。 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都具有原始的、未分化的整体自我,这是人类最本质的特点。但是,由于自我具有关系的本质,它总是会不断地寻求建立同客体之间满意的关系,因此,在现实中 又难免会遭遇各种挫折(包括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挫折) 。由于婴儿的能力有限,它们只能采取从主观上改造客体的方式来应对挫折,由此也使得原始自我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单一的连续体,而成为一个多重的结构,即内心结构( endop sychicstucture)。 在费尔贝恩的理论中,内心结构是由彼此之间存在互动的三个部分、六种成分所构成的,即中心自我与理想客体( ideal object,即被接受的客体,是被带入内部的好母亲,它通过好的乳房经验而建立) 、力比多自我与令人兴奋的客体、反力比多自我与令人拒绝的客体。 在人格发展的问题上,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的实质是自我客体关系的成熟,综合了弗洛伊德的阶段理论与克莱因的心态概念,构想了一个全新的人格发展图式。在自我客体关系从不成熟到成熟发展的每一阶段中,身体需要与特定的身体区域———例如口唇、肛门和生殖器———只是自我偶然的兴趣所在。个体发展在整个过程中归根结底主要发展的是心理方面的关系特性,而力比多的满足仅是次要的。 而与此对应的,该理论认为,心理问题的产生与早期经历的密切关系,是由于客体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由此发展出的心理治疗理论,也着眼于对客体关系的分析与利用。 2,科赫特的自体心理学 科赫特的自体心理学旨在理解和解释自身的发展以及在人际交往情境中自身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其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是“自体”(self)与“自恋”。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是精神分析在现代最重要的发展。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学中最具有活力的一个理论分支,被誉为现代精神分析的“圣经”,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强指导性和适用性。用于探讨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的成长。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1 基本理论观点 客体(object)最早是弗洛伊德开始使用的,用于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婴关系,认为客体(人或物)是本能得以满足的对象。客体理论家认为客体指的不是物,而是某个个体的意愿、情感和行为所指向的人。客体理论家认为的客体承载了某一种情感(爱或恨),Object 作为本身意义而言是对象,由主观意识所染指后为客体。客体关系则指人际关系以及关系中的互动在其内心世界留下的痕迹。客体关系理论则是重视关系,并以客体和客体关系为基础的精神分析观点。客体关系理论家不像古典精神分析强调先天生物学因素,转而关注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客体理论家认为婴幼儿期对外在关系体验的内化形成了内部客体,婴幼儿早期形成的内部客体就像内在的“模板”,影响个体对以后生活中其他人的感知和反应。 主要的客体关系理论家有克莱因(Melanie.Klein)、温尼科特(D.W.Winnicott)等。他们提出了不太统一、各自独立的理论。 2 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2.1 克莱因(Melanie.Klein)

克莱因是德裔英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并被认为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克莱因保留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但认为本能与客体有内在的联系,认为驱力是表示关系的,天生就是朝向客体的,她的工作为弗洛伊德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克莱因对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贡献,分为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从理论上来说:对本能理论,特别是死亡本能理论提出与弗洛伊德不同的观点。克莱因把本能分为爱的本能和死亡本能。爱的本能是寻求与他人的关系。死亡本能是指与部分客体相联系的充满了迫害、敌意、危险和焦虑的幻想世界,死亡本能是儿童早期喜欢将世界分为好与坏的原因,这些儿童接触到的客体依次被投射到儿童的内心原欲,产生了一个内在的表象世界――一个被分成破坏性(坏的)和善良仁慈(好的)两个部分的世界,正是好客体和坏客体之间的动力性相互影响构成了克莱因关于婴儿精神世界的观点。 提出儿童早期的内部世界的构成= 幻想+投射+家人照顾,克莱因认为幻想指的是心理预期,是内部世界的基础。作为防御的投射是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情感、冲动归属到他人身上。 她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发展,用偏执分裂状态和抑郁状态描述婴儿早期经历的两种基本的精神状态。偏执分裂即把客体分成不同部分,不同部分独立存在,如把客体分成全好或全坏。抑郁状态时爱与恨指向同一客体,婴儿表现出对客体既爱又恨的矛盾情感,这会引起

客体关系学派的三个重要的理论家(1)

客体关系学派的三个重要的理论家 李小龙编译 当科胡特(Kohut)开始构建自体心理学大厦时,英国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们也已经或开始关注一些同样的问题。回顾两者对精神分析的贡献颇有意味。科胡特在他的著作中对英国客体关系理论的参照很少,他对其中一些与他的概念相近的内容并不十分了解。另一方面,英国的客体关系理论家却没有能够将他们的一些发现像科胡特那样系统化,其中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英国理论家在看待自恋这个问题上,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摆脱主流的道德观念的态度。对比两者或许会加深我们对一些重要的观点和结论的理解。 伊恩·萨蒂(IAN SUTTIE) 考察客体关系理论,从伊恩·萨蒂(Ian Suttie)开始无疑是最为合适的。萨蒂是早期塔维斯托克(Tavistock)小组的核心成员,他的工作令人注目地预示了费尔贝恩(Fairbairn)、冈特瑞普(Guntrip)、巴林特(Balintt)和温尼可特(Winnicott)的工作,并和梅兰妮·克莱茵(Melanie Klein)遥相呼应,后者对客体关系理论做出了更为全面的贡献。不过,萨蒂的观点代表的是与他那个年代的传统精神分析理论的决裂,而梅兰妮·克莱茵的意义主要在于她是一个过渡期的人物,在为维护客体关系理论的一致性所做的努力中,她并没有明确地超越内驱力防御心理学(drive defence psychology)。 1923年,萨蒂给国际精神分析杂志寄去一篇文章,欧内斯特·琼斯(Ernest Jones)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拒绝发表该文,与此同时,琼斯也见识了萨蒂富有才华的独创性。正如琼斯的传记(布罗姆,1982)里所说:“批评性的材料是一回事,而富于创新意义的论断则完全是另一回事。”现在,萨蒂被视为首批客体关系理论家中的一个,这是一种迟来的认可。根据布罗姆的看法,萨蒂的基本观点是:“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这个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他寻求客体的行为从出生时就显露出来了。这就以一种完全的客体关系理论代替了弗洛伊德的双重本能(dual instinct)理论”。

曾奇峰--客体关系精神分析学习笔记

曾奇峰--客体关系精神分析学习笔记 1.学精神分析不要用脑子而是要用身体。 2.精神分析是人格理论是探索工具是治疗方法。 3.心理治疗不是治疗一个人,而是治疗一个家族链。 4.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天然的心理治疗师。 5.逆反心理是父母亲的问题而非孩子。 6.催眠是给治疗者以暗示,精神分析是挖掘潜意识的东西。 7.精神分析理论的出现,使西方国家集体意识发作率降低。 8.精神分析是研究关系的学问,研究的对象是爱恨情仇,如果说它不是科学,那么它一定高于科学。 9.精神分析可改为与育儿学。 10.精神分析揭示了父母与子女间的相互残杀的关系。 11.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心世界向外投射的结果,而他的内心世界又是在早年的时候与其父母亲的关系中形成的。 12.人在六岁之前形成人格,六岁之后的经历是六岁前的强迫性重复。 13.移情就是一个人把他早年与父母亲的关系转移到与咨询师的关系上来。 14.弗洛伊德是把神经症变为移情神经症进行治疗,而自恋性人格障碍不能移情,所以不能用精神分析进行治疗。 15.享受自由的代价是忍受孤独。 16.永远不分析别人,只说自己的感觉。 17.越是本能的越可靠。 18.女人让自己漂亮是吸引男人的,女人让自己皮下脂肪增厚是准备生孩子的,女人让自己肥胖是对性的拒绝。 19.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部分地是被这个人教会的。 20.贫穷的实质是受虐。

21.一个人早年的时候不被人喜欢,就在后来勾引别人不喜欢自己。 22.父母对孩子不好,孩子就越来越离不开父母。 23.移情是过去的重复,是时间上的错误。 24.高考焦虑不是怕考不好而是怕考好,是害怕成功。 25.胃溃疡是内心有孤独和依赖的冲突,是“吃不消了”。 26.晕车船是因为控制性过高。 27.哮喘是内心孤独和依赖的严重冲突。 28.鼻炎是家庭控制太强。 29.乳腺癌是因为与妈妈关系不好,是对妈妈的报复。 30.在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起了很大作用。 31.回避自己的很多想法,可能是成病的原因。 32.精神化的表达是从躯体-行动-图象-语言的发展。 33.解释无所谓对和错,只要能整合病人的经验就是对的。 34.心理治疗是一种人造的非自然的关系。 35.说出对病人的诊断就是对病人进行贴标签暗示。 36.一切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 37.性的需要是追求快乐和繁殖,攻击的需要是证明比别人优秀,这是内驱力理论的两个基本点。38.人活着就是为了寻求关系,是客体关系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 39.一个人宁可在心理装一个对自己的迫害者,也不愿意自己没有关系。 40.一切心理障碍都是关系的障碍。 41.每个人都倾向于活在过去,精神分析是要人们活在当下。 42.性交是用女人的存在证明自己的存在。 43.看到父母做爱留下的创伤是嫉妒和孤独。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生下来就和环境格格不入。弗洛伊德和他同时代的人认为,人和动物一样,注定要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简单的幸福。但是,根据带有霍布斯色彩的弗洛伊德对人类社会的看法,个人的自私欲望的追求会危及其他个人,所以人类群体需要控制每个个体的享乐目标。儿童时代的任务是社会化,即把具有动物冲动的儿童转变为具有复杂心理装置的成人。成人心理装置中有复杂的检查和障碍系统,可以将动物的冲动和目标引导到社会可接受的文明生活中。 与弗洛伊德相比,当代所有重要的精神分析学派都倾向于认为,人类婴儿出生后是符合并适应他们所面对的世界的,而不是那么格格不入。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不同意父亲对“本我”的过分强调,认为应该给予“自我”足够的重视。1936年,她出版了著名的《自我与防御机制》,确立了自我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1939年,Heinz Hartmann出版了《自我心理学及其适应》一书,提出了“无冲突的自我场域”,为自我划定了一个独立的研究范围。哈特曼提出自我和本我都是遗传的,都是由先天的“未分化母体”产生的。它们是同时存在的心理功能,具有自己独立的能量。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自主问题和自我适应的基本功能。适应是自我在心理机制上试图维持人与环境平衡的结果。顺应这一概念为弗洛伊德向当代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的转变提供了核心的概念媒介。在哈特曼之后,许多自我心理学家,如斯皮兹、雅各布森和马勒,都致力于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试图深入描述婴儿自我的发生和发展。

当自我心理学在美国兴盛时,英国的一大批精神分析学家开始改变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再强调生物学因素,而是强调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形成了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并不是指无生命的客体,而是指具有爱、恨、欲等情感的人性客体。“客体”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在讨论本能驱动和早期母婴关系的语境中使用的。然而,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对客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关注远远超过对本能欲望的关注。他们非常重视并强调了人际关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幼儿对外关系经验内化形成内部客体,内部客体又会影响个体对外关系经验;换句话说,幼儿时期形成的内部对象就像内部的“模板”,影响个体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感知和反应。 梅兰妮·克莱茵的工作是弗洛伊德理论向客体关系理论过渡的一座桥梁。她保留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但又认为本能与客体有内在的联系,驱力是表示关系的,天生就是朝向客体的,这改变了弗洛伊德认为驱力是无目标的看法。在生命之初,本能驱力就出现在一个客体关系的背景中,并被客体所调整。婴儿寻找乳房和食物不仅仅是为了能量的释放,更是为了关系的需要。这种对本能驱力和客体关系两方面的强调,与弗洛伊德认为驱力是无目标的观点显著不同。在人格的结构问题上,克莱茵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也有所不同,她认为自我在婴儿出生时即已存在,超我也是早在生命之初就被建立起来。她强调最初的婴儿内部幻想世界的重要性,是与部分客体相联系的充满了迫害和敌意的既危险又让人焦虑的幻想世界,它来自于婴儿自身的死本能。婴儿通过不断地运用投射、内射、分裂等机制去控制强烈的需求、恐

客体关系理论简介

客体关系理论简介。 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来就与他的环境格格不入。弗洛伊德和他的同代人相信,人类就像动物一样,注定要拼命追求简单的幸福。然而,根据弗洛伊德的霍布斯人类社会观,追求个人满足会危及其他个人,因此人类群体需要控制每个人的快乐目标。童年的任务是社会化,即把具有动物性冲动的儿童转变为拥有复杂心理装置的成年人。 成年人的精神装置有复杂的检查和障碍系统,可以将动物性冲动和目标引导成社会可以接受的文明生活形式。与弗洛伊德相比,当代所有重要的精神分析学派都倾向于认为人类婴儿符合并适应他出生后面临的世界,而不是格格不入。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loyd)不同意父亲过分强调本我的观点,认为她应该对自己给予足够的关注。 1936年,她出版了著名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确立了自我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1939年,海因茨·哈特曼出版了“自我心理学及其适应”一书,并提出了“无冲突的自我领域”,从而为自我界定了一个独立的研究范围。哈特曼指出,自我和本我一样,都是从先天未分化的矩阵中继承和产生的。它是一种同时具有独立能量的心理功能。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自我自治和自我的基本功能--适应问题,这是自我试图在心理机制内维持人与环境平衡的结果。

适应概念为弗洛伊德向当代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的转化提供了核心概念中介。在哈特曼之后,斯皮茨、雅各布森、穆勒等许多自我心理学家都致力于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试图描述婴儿自我发展的过程。当自我心理学在美国蓬勃发展时,一大批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开始改变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再强调先天生物因素,而是强调早期母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形成了客体关系理论。物体不是指无生命的物体,而是具有爱、恨、渴望等情感的人的物体。“客体”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在讨论本能驱动力和早期母婴关系的背景下提出的。 在客体关系理论家中,他们关注客体与客体的关系,而不是本能的欲望,重视和强调客体与客体的关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婴儿期外在关系经验的内化形成内在物,而内在物又会影响个体的外在关系体验;也就是说,婴幼儿早期形成的内在物就像内部的模板,影响着个体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感知和反应。梅勒妮·克莱因的作品是弗洛伊德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之间的桥梁。她保留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但认为本能和客体是内在联系的,驱动力表达了这种关系,生来就是面对客体的,这改变了弗洛伊德关于驱动力是无目的的观点。 在生命之初,本能驱力出现在客体关系的背景中,并被客体调整。婴儿寻找乳房和食物不仅是为了释放能量,也是为了满足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对本能驱动力和客体关系的强调与弗洛伊德的驱动力是无目

克莱因客体关系精神分析

克莱因客体关系精神分析 国际精神分析运动 驱力模式 自我模式 对象关系模式 自身心理学模式 克莱因的对象关系理论通常被视为传统驱力模式和对象关系模式的中介。 第6讲克莱因客体关系精神分析 第一节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克莱因 第二节客体关系的核心概念 第三节克莱因的客体关系--儿童精神分析 第四节儿童游戏治疗技术 客体关系理论之母 Klein 克莱因 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 1882.3.30-1960.9.22

精神分析学家 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 游戏心理治疗的创始人 精神分析之路 1910年在布达佩斯第一次偶然读到《论梦》1910年与桑多尔?¤费伦齐联系并接受其分析桑多尔?¤费伦齐 1920年卡尔·亚伯拉罕邀请她到柏林工作1924年初,她开始接受亚伯拉罕的分析 卡尔·亚伯拉罕 1925年12月后,每天进行有规律自我分析1925年夏,接到欧内斯特·琼斯的邀请到伦敦欧内斯特·琼斯 克莱因伦敦学派与安娜维也纳学派出现冲突

1960年9月22日,克莱茵在伦敦去世 安娜·弗洛伊德 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克莱因 客体关系的核心概念 1、客体与内部客体 2、潜意识幻想 3、驱力 4、投射性认同 5、分裂 6、修复 用成人的语言对前语言期的幼儿体验做出假设;试图穿越我们从未能完全穿越过的界限。 好乳房与坏乳房 “好乳房”使幼儿感到沐浴在爱中,充满奇妙的食物并转化成爱,他沉浸在维系生命的乳汁中,于是他便爱上了这个好乳房,对它身怀感激。 “坏乳房”使幼儿感到受到虐待,饥饿从内部侵袭着他。曾经喂给他坏的乳汁,现在正在从内部毒害他,然后又抛弃他。对它充满强烈的破坏性报复幻想。

心理辅导理论——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 一、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一)梅兰妮·克莱因 1、生活简介 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1882.3.30-1960.9.22)女,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她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创解,开拓了理解最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被誉为继弗洛伊德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她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因癌症逝于英国伦敦。 梅兰妮的父亲原来是一名犹太法典的学者,37岁时,他脱离了自己的正统背景并接受教育,最终获得了内科医生的资质。梅兰妮十分钦佩她父亲的独立精神和科学态度,但她和父亲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亲密,这可能部分是因为当梅兰妮出生时,她父亲已经50多岁了。梅兰妮觉得与母亲更亲近,她对母亲怀有很深的感情,梅兰妮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二姐西多涅9岁去世,当时梅兰妮5岁。西多涅去世前有一年的时间卧病在床,这期间,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努力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克莱因,姊妹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长大以后,梅兰妮与一个叫伊曼纽尔的男孩建立了类似的令她感到鼓舞的关系。伊曼纽尔比她大5岁,很有天赋,在伊曼纽尔的影响下,梅兰妮对文学和音乐倾注了自己的热情。克莱因14岁时决定学医,在她哥哥的辅导下,她通过了入学考试,进了维也纳预备高中, 17岁那年,克莱因考上了大学,几乎与此同时,她订婚了。她的婚姻改变了她的计划,她放弃了从医的打算,在维也纳大学改修艺术和历史。但她始终保持着对医学的兴趣,并对自己没有学医感到遗憾。她在治疗方面的极大兴趣和天赋在她的精神分析工作中得到了展示,对她来讲,治疗永远是最重要的。 梅兰妮·克莱因是与弗洛伊德同一时代的儿童心理治疗师,她在刚刚从事临床工作的时候便对精神分析产生了兴趣。为了对这一新学科有更多的认识,她接受了弗洛伊德最出色的弟子之一桑多尔·费伦兹对自己进行心理分析。在分析进行到某一阶段时,费伦兹建议她考虑将精神分析技术应用到对儿童的心理治疗工作中去。克莱因遵从了费伦兹的建议,并几乎一手开创了临床研究的全新领域。1 2、主要理论及观点 (1)游戏治疗 她首创了对儿童精神分析的技术,即游戏治疗,希望通过使用玩偶、泥巴、图画和其他一些非言语的方式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 (2)内在客体世界 克莱因发现:与儿童用来控制情欲冲动的能量相比,儿童使用了更多的能量来建构他们的人际关系世界。因此她声称:儿童的行为较少受其情欲冲动所驱使,而更多是受其生活中重要人物的情感所左右。对克菜因来说,这些人物的内在表象,也就是她所称的儿童的“内在客体世界”是构成心理的素材。儿童的内在世界是一个人际关系的世界。 在儿童生活的所有关系中,克莱因最为关注“母子关系”,认为它是其他所有关系的原型。她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自我的核心与婴儿最初的且最基本的客体关系(即与母亲的关系)联系非常密切。克莱因认为,在婴儿出生前,母亲就已经为婴儿而存在,母亲建构了一种无意识的内在只知觉的形式,这种“内在母亲”决定了儿童对外在世界的回应方式。 (3)死亡本能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object-relations):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关注外部客体(父母和孩子世界中的其他重要的人)对于建立内部心理的影响。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底普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3岁的俄底普斯前期的冲突之上。 简介: 客体(object)一词为弗洛伊德(Freud)所使用,对婴儿而言,客体指满足需求的事物,对儿童而言,客体一词可与『他人』互换,客体关系即指人际关系。而此等人际关系乃塑造了个体当前与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不论是真实的或幻想的。 客体关系是指存在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客体是一个与自体相对应的概念,客体指的是一个被爱着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外在客体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和东西,内在客体指的是心理表象,即与客体有

关的影象,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自体也是一种心理表象,指的总是一个内在的影象,基本上是属于自己的想法,感觉或幻想。 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进而言之,人们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型态的关系。例如:过于依赖与过于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复著刚学走路时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型态。 理论起因: 梅兰妮·克莱茵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认为儿童天生就具有死亡本能,即攻击性,破坏性本能。他们的心理世界充满了原始的冲动,谋杀和自杀的倾向。任何内驱力和本能都是与客体相联系的。初生婴儿只能根据他所体验到的客体的好或坏来代表这个客体。此时,他所体验到的只是客体的部分特征,所以称为部分客体。本能和内驱力支配着婴儿的内部世界。客体关系以内驱力或本能形式呈现出来。儿童的焦虑与恐惧都源于死亡本能。当客体引起婴儿的恐惧和焦虑时,为了防止报复或被毁灭,而想控制客体甚至毁灭客体。他会采取例如投射,内射,分裂,理想化与贬抑,投射认同的心理机制。婴儿不断地运用心理机制来控制他们的欲求和需要,逐渐能把同一客体的各种不同特征整合在一起,逐步形成完整的客体表象,并建立客体关系。 梅兰妮·克莱茵认为,死亡本能是引起儿童内在焦虑和被迫害感的原因,由不同客体引发的被迫害感激发了他对被报复的恐惧,而这种早期的的焦虑和恐惧又会影响以后的客体关系。在治疗中,个体与客体的关系以移情的方式转移到治疗师身上,治疗师要对这些移情进

关系精神分析最主要的三种理论形态

关系精神分析最主要的三种理论形态 精神分析运动在经历了长达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之后,再次迎来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弗洛伊德开创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在最初受到其追随者和学生的支持与推崇后逐渐步入暮年,精神分析运动的后继者们在传承学科统绪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理论批判和创新,使精神分析这门学科在新的时代精神与哲学思想的浸淫下得到不断完善自身和日益扩大影响。关系精神分析是对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最年轻也最具反叛精神的一种继承,它肇始于 1983 年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客体关系》(Greenberg & Mitchell,1983) 一书。该 书指出,精神分析学科已完成“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 ,即理论核心由驱力转向关系,其认识论则由实证主义转向建构主义。关系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是: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 人类的基本动力,寻求关系是人类的根本动机。不同于精神分析运动史上常见的理论派别分裂倾向,关系精神分析自创立之始就反对教条主义与门户之见,倡导各派别理论之间观点的整合,主张积极借鉴新的哲学思想与外部学科知识。关系精神分析认为,各派别理论之间的共同点多于不同点,精神分析师可以在一个宽泛的理论假设基础上捐弃派别之成见,共同推进学科之进步。由于关系精神分析体现出其时代性与包摄性,使其研究队伍迅速扩大、研究范围不断拓展、理论建构日益多样化,逐渐发展成为当前精神分析运动的主要势力。不同的关系精神分析学家在保持以关系作为理论核心的同时,在具体理论方面则不尽相同,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形态。总的说来,关系精神分析最主要的理论形态有三种即整合性元理论、社会建构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它们是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一致认可和共同遵循的学科规范。 一、整合性元理论 关系精神分析的整合性元理论的特点是整合性与归纳性,其目的在于: 梳理精神分析 的所有关系模式的共同点,强调各种理论中所包含的关系主题,从最根本的元理论层面将各种理论引导到共同的关系假设上。关系精神分析开创者米切尔(Mitchell,1988) 提出了 最具代表的整合性元理论,包括关系基质(relational matrix) 概念、关系-冲突模式和互动 层次(interactional hierarchy) 理论等。 (一) 关系基质———关系模式的整合工具 米切尔认为,精神分析内部存在两种综合性的理论模式,一是驱力模式,二是关系模式。虽然关系模式的诸理论家们都认为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心理单元,但他们却忽视彼此理论间的相似处,而互相攻击对方的理论,抱有门户之见。因此,关系模式实际上处于一种分裂状态。为了整合关系模式的诸理论所具有的关系思想,米切尔提出“关系 基质”的概念,用以包摄宏观意义上的“关系”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

客体关系1

客体关系(三)第一讲2013/6/27晚 1、客体关系理论:概论 (1)客体关系理论和心理治疗。 (2)客体关系心理治疗。 2、客体关系的发展: (1)母性分裂。 (2)想象分裂。 (3)自体分裂。 (4)认同分裂。 3、问题答疑与案例督导。 后精神分析技术 潜意识——以力比多为驱动力 心理问题——人们的行动和情绪反应是基于内心潜意识的情结,而不是现实因素。 释然和领悟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与周围环境中的个体,以及人们与自己建立的关系模式,一直会影响人们。 想象一下,假如你需要别人的帮助。 绕弯子 暗示 情绪 脸色 卖萌 假如你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你会怎么办? 非常像:你打过去了,对方没有接。 投射——没有被认同 我们投射的方式(暗示,卖萌,强势,伤春悲秋)——客体关系模式。 当没有被认同的时候,我们采取的方式(愤怒,抱怨,沮丧)——客体关系应对模式。 模式多,且灵活。

无意识中使用的,而且我们使用它是为了达到我们的目的(被认同)。 第一,客体关系模式和防御机制都是在无意识中使用的。 第二,客体关系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防御机制是为了逃避由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带来的焦虑的。 投射-认同:交互模式。 第一步:投射之后,被认同,强化关系模式。 第二步:投射之后,没有被认同,灵活调整变化新的模式。 心理固着。 四个分裂的阶段。 推导出来的理论。 现象学 0-1岁:母性分裂 主要任务:获得生存。 客体关系重要对象:母亲(或者充当母亲角色的人) 理想的母亲:及时满足,随时出现,乳汁饱满,顺畅,怀抱温暖的,关心体贴的。。。。。。 不理想的母亲:回避,隔离,乳汁匮乏,没有耐心的,等待的,失望的。。。。。。母性分裂:好母亲,不好母亲。 1、哭——得到满足。 2、哭——得不到满足。 3、不哭——得到满足。 4、不哭——得不到满足。 5、哭与满足之间没有确定的关系。 0-1岁,建立了,关乎生命存在的衣、食,安全等关系模式。 1-3岁,独立行走,自主探索世界。与母亲分离的时间会越来越长。 过渡客体:布娃娃,有特殊手感或者气味的东西。 过渡客体:对母亲或者特殊部位的想象。 好的母亲的映像:温柔的,慈爱的,关怀的,思念的。 不好的母亲的映像:抛弃的,心狠的,不关怀的,不想念的。 好的母亲的映像中:孩子会感受到自信,安全,被爱。模式:主动关心,主动表达,做一个妈妈喜欢的孩子。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底普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3岁的俄底普斯前期的冲突之上。 客体一词为弗洛伊德所使用,对婴儿而言,客体指满足需求的事物,对儿童而言,客体一词可与『他人』互换,客体关系即指人际关系。而此等人际关系乃塑造了个体当前与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不论是真实的或幻想的。 客体关系是指存在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客体是一个与自体相对应的概念,客体指的是一个被爱着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外在客体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和东西,内在客体指的是心理表象,即与客体有关的影象,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自体也是一种心理表象,指的总是一个内在的影象,基本上是属于自己的想法,感觉或幻想。 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进而言之,人们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型态的关系。例如:过于依赖与过于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复著刚学走路时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型态。 客体: 是与主体相对应的概念,指某个体的意愿、情感、行为所指向的人。 部分客体: 初生的婴儿只能根据他所体验到的客体的“好”或“坏”来代表这个客体,此时,他所体验到的只是客体的部分特征,故称之为部分客体。 完整客体: 当婴儿能够同时体验到客体既能给他带来满足,又会使其受到挫折等多面性时,他是将客体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在体验,这就是所谓完整客体。 过渡性客体:它是指当婴儿意识到与母亲的非共生性以后,为缓解由此引起的对现实的焦虑与孤独感而创造出的一个部分主观取向、部分现实取向的过渡性情景。最典型的过渡性客体有柔软的毯子、玩具,甚至入睡前的某种特定的物品或声音等。 客体表象: 是指客体在个体内部精神世界的反映。个体体验到的客体与现实环境中的的真实客体往往并不完全吻合。决定个体对该客体的内在感受和现实关系的是这个内在的客体表象。 自我表象: 是指个体与客体相处时,有关自我的精神表达。这种自我表象可影响个体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在现实中如何发展或处理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婴儿在早期与客体是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不能区别他与客体之间的差异。此时,他的自我表象实际上是自我与客体的混合表象。随著年龄的增长,以及与客体的不断接触,婴儿逐渐可以将自我与客体分开,区别出我与非我、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 分离: 它同时包含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和防御过程双重含义。从正常的心理发展层面来讲,分离意味著婴儿可以借此机制来处理那些对他而言仍显得混乱而不连贯的早期生活体验。从防御的层面来讲,当婴儿尚无力将他对客体的体验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客体经验时,分离机制可以帮助他在爱恨交织的矛盾情感中选择性地保留一种情感体验而避免焦虑,从而形成所谓部分客体表象。 共生: 指婴儿对与母亲处于一种未分化的熔合状态的内在精神体验。 客体关系理论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解释与治疗: 边缘型人格的特征为平时情绪焦虑,易怒,易冲动,长期空虚孤独,忧郁不安,如遇压力事件则易导致短暂性精神病,表现出短暂的激动,幻听及妄想等症状。用客体关系理论解释边缘型人格,即是以人格发展和亲子互动的观点解释此类人格精神病理的心理成因。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object)一词为弗洛伊德(Freud)所使用,对婴儿而言,客体指满足需求的事物,对儿童而言,客体一词可与『他人』互换,客体关系即指人际关系。而此等人际关系乃塑造了个体当前与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不论是真实的或幻想的。 客体关系是指存在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客体是一个与自体相对应的概念,客体指的是一个被爱着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外在客体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和东西,内在客体指的是心理表象,即与客体有关的影象,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自体也是一种心理表象,指的总是一个内在的影象,基本上是属于自己的想法,感觉或幻想。 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进而言之,人们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型态的关系。例如:过于依赖与过于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复著刚学走路时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型态。 [1] 理论起因 梅兰妮·克莱茵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认为儿童天生就具有死亡本能,即攻击性,破坏性本能。他们的心理世界充满了原始的冲动,谋杀和自杀的倾向。任何内驱力和本能都是与客体相联系的。初生婴儿只能根据他所体验到的客体的好或坏来代表这个客体。此时,他所体验到的只是客体的部分特征,所以称为部分客体。本能和内驱力支

配着婴儿的内部世界。客体关系以内驱力或本能形式呈现出来。儿童的焦虑与恐惧都源于死亡本能。当客体引起婴儿的恐惧和焦虑时,为了防止报复或被毁灭,而想控制客体甚至毁灭客体。他会采取例如投射,内射,分裂,理想化与贬抑,投射认同的心理机制。婴儿不断地运用心理机制来控制他们的欲求和需要,逐渐能把同一客体的各种不同特征整合在一起,逐步形成完整的客体表象,并建立客体关系。 梅兰妮·克莱茵认为,死亡本能是引起儿童内在焦虑和被迫害感的原因,由不同客体引发的被迫害感激发了他对被报复的恐惧,而这种早期的的焦虑和恐惧又会影响以后的客体关系。在治疗中,个体与客体的关系以移情的方式转移到治疗师身上,治疗师要对这些移情进行解释与分析,让早期被内化到病人生活中的客体和内在冲突再外化,通过修正内化的客体减轻病人的内在焦虑。 马勒把客体关系概念集中在一个人的心理诞生方面,她认为心理诞生是一个分离与个体化的过程,由此婴儿才能与母亲分离并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婴儿心理诞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自闭,共生,分离-个体化,建立客体恒久性。马认为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挑战和危机。如果儿童特定发展阶段不能如期完成或突遇创伤性事件,便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尤其在封闭阶段和共生阶段亲子关系中断或者遇到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就会导致各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当分离与个体化过程均停顿或者失败时,常导致精神病或边缘型人格违常;当分离过程停顿或失败,但个体化过程正常,常导致自恋

客体关系理论

弗洛伊德认定,人天生与环境相左。弗洛伊德及其同时代者认为人类像动物一样,注定要不顾一切地追求简单的快乐。但是,在弗洛伊德那带有霍布斯色彩的人类社会观点看来,个体追求私欲满足将会危及其他个体,因此人类群体需要对每个个体的享乐目标加以控制。童年的任务就是社会化,是将具有动物性冲动的幼儿转变为拥有复杂精神装置的成人,成人的精神装置中有错综复杂的检查和阻碍系统,可引导动物性冲动和目标变成社会可接受的文明生活形式。 与弗洛伊德相比,当代所有重要的精神分析学派更倾向于认为,人类婴儿符合且适应他出生后所面临的世界,而并非那么格格不入。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不同意父亲对本我的过分重视,认为应该给予自我足够的重视;她于1936年出版了著名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确立了自我在精神分析研究中的地位。1939年海因兹·哈特曼出版了《自我心理学及其适应问题》一书,提出了“无冲突的自我领域”,从而为自我划定了一个独立的研究范围。哈特曼提出,自我与本我一样都是遗传的,都是从先天“未分化的基质”中产生的,是同时存在的心理机能,具有自己独立的能量。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自我的自主性和自我的根本机能——适应的问题,适应是自我试图在心理机制内维持人与环境之间平衡的结果。适应概念为从弗洛伊德到当代弗洛伊德主义自我心理学的转变提供了核心概念媒介。继哈特曼之后,斯皮

茨、雅格布森和玛勒等许多自我心理学家致力于儿童的早期发展研究,试图深入地描述婴儿自我的发生发展过程。 当自我心理学在美国繁荣发展的时候,英国的一大批精神分析学者开始改变经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再强调先天生物学因素,转而强调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形成了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并不意味着无生命的物体,而是指爱、恨及渴望等带有感情的人性客体。“客体”这个概念,最早是弗洛伊德在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婴关系的背景中开始使用的,而在客体关系理论家那里,对客体与客体关系的关注超过了对本能欲望的关注,他们对于人格形成中的关系影响,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强调。婴幼儿期对外在关系体验的内化,形成了内部客体,这些内部客体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体对外在关系的体验;也就是说,婴幼儿早期形成的内部客体就像内在的“模板”,影响个体在以后生活中对其他人的感知和反应。 梅兰妮·克莱茵的工作是弗洛伊德理论向客体关系理论过渡的一座桥梁。她保留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但又认为本能与客体有内在的联系,驱力是表示关系的,天生就是朝向客体的,这改变了弗洛伊德认为驱力是无目标的看法。在生命之初,本能驱力就出现在一个客体关系的背景中,并被客体所调整。婴儿寻找乳房和食物不仅仅是为了能量的释放,更是为了关系的需要。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