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浅谈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摘要】在政府众多的财政收入形式中,税收是最为主要的,税收构成了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税收的内涵和特征出发,分析了财政和税收的关系,并对如何正确处理财政和税收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财政;税收;关系

1.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所谓国家的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如发行货币获得的收入,公债取得的收人以及税收取得的收人等等。总的来说,政府的财政收入包括利润收入、债务收入、税收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利润收入主要是国有企业税后按规定上缴的利润收入即国家从参股企业中取得的分红收入;债务收入是指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在国内发行国库券和国际债券,并向外国政府、国外商业银行、国际金融组织提供借款等取得的收入;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主要和最普遍的形式,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2.税收的内涵和特征

2.1税收的内涵

人们通常习惯将税与税的征收合称为税收,从根本上来说,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执政职能,凭借其拥有的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国家通过税收取得的财政收入,为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经济保障。由于税收是一个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知识归纳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一、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2.财政收入的构成: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3.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二、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2.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3.分配政策的影响 (1)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2)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3)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点拨:(1)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有利于行使国家职能,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2)但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国家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也将妨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3)财政收入的增加,从根本上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还受分配政策的影响。必须在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因此,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必须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三、财政支出及其构成

财政与税收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财政与税收》第一章至第六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从财政学对物品的区分标准角度分析“设置岗亭不允许载货汽车通过的桥梁”属于()。 A.纯公物品 B.混合物品 C.私人物品 D.商品 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最重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经济政策 3.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 A.准公共需要 B.纯社会公共需要 C.私人需求 D.以上都不对 4.转移性支出中最重要的支出是()。 A.捐赠支出 B.补助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 D.投资性支出 5.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价格 B.经济发展水平 C.收入分配制度 D.收入分配体制 6.依照税法规定,将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部分称之为()。 A.起征点 B.免税额 C.减免税 D.免征额 7.国家各项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统称之为( )。 A.税收 B.税收政策 C.税收制度 D.税法 8.国债是国家以()的身份利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分配形式。 A.债务人 B.债权人 C.债务人或债权人 D.中间人 9.我国预算要经过()的审批才有效。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财政部 10.一个地方性水库与三峡工程是不同的,从区分公共需求层次性的角度讲,二者的差异在于()。 A.投资额 B.投资主体 C.收益范围 D.投资风险 11.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改革目标应为( )。 A.现收现付制 B.基金制 C.收付实现制 D.社会保险税 12.在现阶段,我国的分配政策的总原则是()。 A.先效率后公平 B.先公平后效率 C.公平和效率相结合,效率优先 D.效率第一 13.公共物品容易形成“免费搭车”的现象,是由于公共物品具有()。 A.非排他性 B.非竞争性 C.排他性 D.竞争性 14.在下列国债发行方式中,最适宜国库券发行的方式是()。 A.固定收益出售 B.直接推销 C.连续经销 D.公募拍卖 15.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的税收支出形式是()。 A.税收豁免 B.纳税扣除 C.税收抵免 D.延期纳税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A.立法和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财政手段 D.强制手段 2、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 A.历史性 B.非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单一性 3、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 D.历史性 4、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体现在() A.征收通货膨胀税 B.税收的档次爬升效应 C.造成财政收入虚增 D.使财政收入数据失去信度 5、下列关于“瓦格纳法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A.是由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一种财政支出扩张论 B.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将其阐述为财政支出的绝对增长 C. 这是一条经验性法则,但能描述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半个世纪以来的财政支出变化趋 势

财政与税收重点

简答题 一、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哪些?P60 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正向作用、线性关系 (2.)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制约作用 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政府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政 策倾向确定财政收入的水平 3、价格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由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的变化是影响财政 收入增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1)价格总水平 (2)价格结构性变化 二、国债发行的方式有哪些?P83 1.承购包销方式 2.公募拍卖方式 3.直接发行方式:亦称承受发行法 4.连续经销方式 国债负担是指国债的发行和偿还所产生的经济负担。包括: (1)债务人负担(借债要还本付息的负担) (2)债权人负担(考虑认购人的实际负担能力) (3)纳税人和其他劳动者负担(国债实际是捐税的预征,往往会形成债权人,债务人和纳税人的负担) 四、预算外资金的特点和定义P105 1、定义: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机构为履行或 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2、特点 (1.)自主性:财政专户存储,单位拥有支配权与使用权 (2.)专用性:专款专用 (3.)分散性:来源繁多、分散使用 (4.)灵活性:自行安排使用,管理灵活 五、财政政策的效应有哪些?P126 1.“内在稳定器”效应 2.乘数效应: ①投资或公共支出乘数效应;②税收乘数效应;③预算平衡乘数效应 3.奖抑效应 4.货币效应

六、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哪些?P123 1.税收(税收作为调节手段,一是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是调节收入分配关系) 2.财政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3.公债(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财政工具) 4.财政预算(预算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反映在财政收支的规模和收支差额上) 七、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1.社会保险 2.社会福利 3.社会救济 4.社会优抚 八、税负转嫁的主要形式以及定义是什么?P150 1、定义: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名义上缴纳税款之后,主要以改变价格的方式 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2、主要形式: (1.)税负前转:亦称顺转或向前转嫁, (2.)税负后转:亦称负逆转或税负向后转嫁 (3.)税负消转 (4.)税负辗转 (5.)税负叠转 (6.)税收资本化 九、增值税的特点有哪些?P182 1.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避免重复征税 2.具有征收的广泛性:税源充裕、道道征税 3.具有税收中性:同一商品同一税负 4.实行税款抵扣制度 5.实行价外税制度:消除对成本、利润和价格的影响 十、影响税收制度结构的因素有哪些?P168 1.生产力发展水平 2.经济结构 3.政府调节经济的意图 4.税收征管水平 5.历史原因 6.国际影响 计算题 一、增值税

课时作业(8) 财政与税收

课时作业(八)[课时8财政与税收] 时间:10月4日:班级:姓名:基础演练 1.[2012·杭州质检] 2011年以来,浙江省积极推进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全省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1.2%;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51.6%。这表明() A.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B.财政能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C.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我国财政赤字逐年增加 由图表可知() ①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的基础②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增加的根本因素③我国财政盈余逐年增加④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增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2012·长沙模拟] 2011年9月28日,湘西自治州出台了《湘西自治州地方税费征收保障办法》。《办法》强调,州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不得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的决定。这是因为税收() A.具有无偿性B.固定性 C.强制性D.随意性 4.[2012·盐城质检] 漫画《上调》告诉我们,个人所得税的上调有利于() ①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②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③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④调节过高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③④ 5.[2012·开封质检] 小张经营一家电器行,“十一”黄金周期间,小张外出旅游,从而导致10月1日没有按时到地税局交税。对此种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A.欠税,旅游结束到地税局补缴税款就可以了 B.偷税,最终将受到罚款或者法律制裁 C.骗税,以外出旅游为借口,达到不交税的目的 D.抗税,通过非暴力手段,达到不交税的目的 能力提升 6.[2012·合肥质检] 2011年9月29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1年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11年底前,安徽省要完成推广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600万只的任务。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体现了财政() A.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 B.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是资源配置的基础

财政与税收第1阶段测试题

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财政与税收》第一章至第六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一般来说,财政分配活动的主体是() A、企业 B、居民 C、国家(政府) D、财政部门 2.从世界各国的财政实践来看,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 B、剩余产品 C、工业产品 D、流通商品 3.在我国目前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最稳定的来源是() A、国有资产收益 B、国债收入 C、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D、税收收入4.在财政职能中,能促进社会公平的职能是()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D、监督与管理职能 5.为确保各个时期社会对公共产品需求的均衡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应采取()来确定公共产品的价格 A、平均成本定价法 B、二部定价法 C、负荷定价法 D、听证法6.为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对支出效益能以货币计量的项目应采用()进行评价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最低费用选择法 C、公共产品收费法 D、因素分析评分法 7.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与安置8.在税制要素中,能反映国家(政府)课税深度和尺度并是税制核心的要素是()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课税标准9.对需求弹性大而缺乏供给弹性的商品(服务)征税所造成的税负宜采用的税负转嫁方法应该是()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10.世界上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通行做法是() A、动用上年结余 B、财政透支 C、财政发行 D、发行国债

《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

《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总学时:72学时,其中面授24学时,自学48学时 适用专业:经管类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财政与税收是金融学、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是将财政学与税收学的有关知识与国家财政与税收政策、企业的具体业务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既有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与政策分析,又有实际的业务知识,是一门实用性、政策性较强,对从事实际经济活动有重要使用价值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财政与税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制度,充分认识国家财政、税收与企业的关系,以及在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掌握财政与税收的基本业务实践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财政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主要税种的计算,以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地理解国家的财政政策和税收制度,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有关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 2.掌握主要税种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在讲授的基础上,引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方法。 4.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录像、英特网等手段。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讲授要运用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而且注重课堂讲授的理论的循序渐进,注意与经济学基础知识的结合和运用,尽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授课时结合相关内容引入案例分析,课后适当布置作业,以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课程与财税政策、法规和制度密切相关,因此在使用本大纲时,应结合现行财税政策、法规和制度,对有关内容作较为切合实际的说明。 大纲正文 财政篇 第一章总论学时:12学时(面授4学时,自学8学时)本章讲授要点: 1.财政及产生与发展

财政与税收作业3

财政与税收作业3 Array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 (1)市场经济国家实行公共收费时一般遵循的原则有 ()。 A、受益公平 B、成本补偿 C、专款专用 D、强制性 E、经济效率 (2)属于使用费或用户费的公共收费项目有()。 A、高速公路通行费 B、工商执照费 C、管道煤气费 D、药品生产许可证费 E、电话费 (3)属于证照费的公共收费项目有()。 A、停车场收费 B、商标注册费 C、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费 D、矿产资源补偿费 E、结婚证书费 (4)通常情况下,使用一项公共服务或公共设计的成本包括()。 A、资本成本 B、营动成本 C、边际成本 D、平均成本 E、拥挤成本 (5)依据现行规定,我国有权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立项和调整收费标准的机构包括()。 A、国务院 B、中央政府各部门 C、各级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 E、省级财政部门和计划(物价)部门 (6)现阶段我国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征收、使用管理做出的基本政策规定有()。 A、由收费部门和单位自收自支 B、收费时统一使用收费票据 C、凭收费许可证收费 D、未纳入财政预算的收费收入缴入专户 E、将收费收入缴入国库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商品课税 2、税务管理 3、税务登记 4、公共收费

5、国债 三、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什么是行为税?其特点是什么? 2、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区别是什么? 3、公共收费有何特点? 4、对税务工作人员违法的制裁有哪些?

5、关于我国税费制度改革的思路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计48分) 1、试述税收筹划的一般方法 2、国家预算的调节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财政与税收第阶段考试题

财政与税收第阶段测试题

————————————————————————————————作者:————————————————————————————————日期: 1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财政与税收》第一章至第六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从财政学对物品的区分标准角度分析“设置岗亭不允许载货汽车通过的桥梁”属于()。 A.纯公物品 B.混合物品 C.私人物品 D.商品 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最重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经济政策 3.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 A.准公共需要 B.纯社会公共需要 C.私人需求 D.以上都不对 4.转移性支出中最重要的支出是()。 A.捐赠支出 B.补助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 D.投资性支出 5.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价格 B.经济发展水平 C.收入分配制度 D.收入分配体制 6.依照税法规定,将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部分称之为()。 A.起征点 B.免税额 C.减免税 D.免征额 7.国家各项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统称之为( )。 A.税收 B.税收政策 C.税收制度 D.税法 8.国债是国家以()的身份利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分配形式。 A.债务人 B.债权人 C.债务人或债权人 D.中间人 1

9.我国预算要经过()的审批才有效。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财政部 10.一个地方性水库与三峡工程是不同的,从区分公共需求层次性的角度讲,二者的差异在于()。 A.投资额 B.投资主体 C.收益范围 D.投资风险 11.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改革目标应为( )。 A.现收现付制 B.基金制 C.收付实现制 D.社会保险税 12.在现阶段,我国的分配政策的总原则是()。 A.先效率后公平 B.先公平后效率 C.公平和效率相结合,效率优先 D.效率第一 13.公共物品容易形成“免费搭车”的现象,是由于公共物品具有()。 A.非排他性 B.非竞争性 C.排他性 D.竞争性 14.在下列国债发行方式中,最适宜国库券发行的方式是()。 A.固定收益出售 B.直接推销 C.连续经销 D.公募拍卖 15.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的税收支出形式是()。 A.税收豁免 B.纳税扣除 C.税收抵免 D.延期纳税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A.立法和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财政手段 D.强制手段 2、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 A.历史性 B.非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单一性 3、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 D.历史性 4、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体现在() A.征收通货膨胀税 B.税收的档次爬升效应 C.造成财政收入虚增 D.使财政收入数据失去信度 5、下列关于“瓦格纳法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1

《经济生活》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知识点归纳+课时作业)

《经济生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知识点归纳 (一)国家财政 1、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注意:财政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促进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说明我们国家财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也体现了财政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要保持基本平衡。 ①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②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2、财政收入与支出 (1)收入收入的构成:税收、利润、债务、其他收入 (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2)分配政策。 (4)财政支出的构成: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5)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二)征税和纳税 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3、税收的种类: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4、税收的作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各项职能实现的重要保证。 5、依法纳税:违反税法的现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3.8.1 国家财政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任何国家为了履行对内对外职能,必须要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都要有自己的财政。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财政的内容是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 ②财政的特点是强制性 ③财政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

《财政与税收》练习题

《财政与税收》练习题 吴凯 第一章财政概论 1.简述财政的含义。 2.简述财政的特征。 3.简述公共物品的特征。 4.简述市场失灵的表现。 5.简述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 6.简述科斯定理的内容。 7.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 8.简述财政的无直接偿还性。 9.简述市场不能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实现财富分配的社会公平的原因。 10.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 第二章财政支出分析 1.简述我国将财政支出按照国家职能分类的内容。 2.简述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区别。 3.简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4.简述瓦格纳法则。 5.简述皮库克与威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6.简述财政支出结构的制约因素。 7.简述政府对文教科卫干预的原因。 8.简述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9.简述基础产业的特点。 10.简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11.简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12.简述社会保障资金来源。 13.简述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14.简述现收现付制。 15.简述完全积累制。 第三章财政收入分析 1.简述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2.简述财政收入的分类。 3.简述预算外收入的内容。 4.简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因素。 5.简述非税收入的概念。 6.简述公债的特点。 7.简述公债与私债的区别。 8.简述公债的功能。 9.简述衡量国债限度的常用指标。 10.简述公债的偿债的资金来源。 第十章政府预算 1.简述政府预算的含义。 2.简述政府预算的功能。 3.简述政府预算的特性。

4.简述政府预算的分类。 5.简述国家预算的编制原则。 6.简述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其建立的原则。 7.简述部门预算的特点。 8.简述部门预算的编制原则。 第十二章财政管理 1.简述财政管理的含义。 2.简述财政管理的目标。 3.简述财政体制管理的内容。 4.简述公平征税的实现方式。 5.简述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 6.简述财政管理体制的构成。 7.简述分税制的含义及其内涵。 8.简述分税制改革的意义。 9.简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0.简述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进一步调整完善的方向。 11.简述预算外资金的含义。 12.简述预算外资金属于财政性资金的原因。 13.简述预算外资金的特点。 14.简述绩效评价的含义。 15.简述绩效评价的特点。 16.简述财政绩效管理的特点。 第十三章财政政策 1.简述财政政策含义。 2.简述财政政策的性质。 3.简述财政政策的类型。 4.简述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5.简述汲水政策的特点。 6.简述财政政策的目标。 7.简述财政政策的工具。 8.简述财政政策的传导媒介。 9.简述财政政策的效应。 10.简述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效应。 11.简述财政政策的货币效应。 12.简述货币政策的含义。 13.简述货币政策的目标。 14.简述货币政策的工具。 15.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及其组合模式。 16.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时滞的差异。

西安交通大学月课程考试《财政与税收高起专》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西交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1.所谓“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是指()。 ①、个人一次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超过20000元 ②、个人一次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超过50000元 ③、个人一次取得的劳务报酬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 ④、个人一次取得的劳务报酬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0元 2.稿酬所得,适用()税率,税率为(),并按应纳税额减征() ①、比例20%30% ②、固定20%30% ③、比例30%20% ④、固定30%20% 3.税收的强制性依靠的是()。 ①、国家对国有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②、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③、国家的政治权力 ④、社会习惯势力 4.国债二级市场一般是()之间的交易。 ①、政府与证券承销机构 ②、国债承销机构和认购者 ③、国债持有者与政府 ④、国债持有者与国债认购者 5.税负转嫁的形式不包括下面哪种形式() ①、前转 ②、后转 ③、旁转 ④、上转 6.下列所得一次收入偏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的是() ①、稿酬所得 ②、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③、劳务报酬所得 ④、偶然所得 7.政府在公民之间再分配购买力的支出称为() ①、分配支出 ②、福利支出 ③、转移性支出 ④、购买力支出 8.按税负能否转嫁可将税收分为()。 ①、从量税和从价税 ②、价内税和价外税 ③、直接税和间接税 ④、一般税和目的税 9.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属于()。 ①、积累性支出

②、消费性支出 ③、补偿性支出 ④、生产性支出 10.增值税纳税人的销售额中的价款费用不包括() ①、收取的手续费 ②、收取的包装物租金 ③、收取的运输装卸费 ④、收取的销项税额 11.进口应税消费品,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消费税税额,其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是()。 ①、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 ②、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③、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增值税 ④、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12.如果政府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 ①、物价水平下降或就业增加 ②、物价水平上升或就业增加 ③、就业机会减少或通货膨胀 ④、通货紧缩和就业机会增加 13.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主要来源于() ①、自身积累 ②、政府预算支出 ③、吸收存款 ④、商业银行存款 14.纳税人生产的应税消费品,在()时缴纳消费税 ①、生产 ②、完工入库 ③、销售 ④、售出并收款 15.下列哪些手段会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 ) ①、税收收入增加 ②、减少财政支出 ③、增加债务收入 ④、增加政府投资 16.国家可以通过财政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这主要是通过( ) 实现的。 ①、发行国债 ②、增加财政收入 ③、增加财政支 ④、控制财政收支的数量方向 17.为了解决结构平衡带来的通货膨胀问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方式为() ①、双松 ②、双紧 ③、松的财政政策,紧的货币政策

财政与税收(第三版)各章节习题

第一章习题 一、选择题 1. 财政的职能主要有( )。 A. 资源配置 B. 收入分配 C. 经济稳定 D. 财政监督 2. 市场失灵的表现有( )。 A. 公共产品 B. 外部效应 C. 信息不充分 D. 自然垄断 3.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区别的主要标准是( )。 A. 非排他性 B. 非竞争性 C. 不可分割性 D. 排他性 4.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 A. 企业 B. 国家C.家庭 D. 社会团体与组织 5. 财政产生的条件有( )。 A. 社会条件 B. 文化条件 C. 经济条件 D. 历史条件 E. 政治条件 6. 属于典型的负外部性的例子是( )。 A. 海上灯塔 B. 汽车尾气 C. 企业对资源的配置 D. 义务教育 二、判断题 1.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下,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 2. 现实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着这样一些物品,它们满足我们的共同需要,在同一时间中可使多个个体得益,并无须通过竞争来享用,这些物品被叫做公共产品。( ) 3. 税负不变是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目标构成要素。( ) 4. 财政产生的首要条件是政治条件。( ) 三、名词概念 1. 财政 2. 市场失灵 3. 外部效应 4. 公共产品 5. 资源配置 四、问答题 1. 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表现。 2.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以及实现该职能的财政手段。 3.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以及实现该职能的财政手段。 4. 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以及实现该职能的财政手段。 第二章习题 一、选择题 1.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是( )。 A.政府预算 B.财政收入 C.财政支出D.财政政策2.当产生( )的结果时,是因为购买性支出增加。 A.劳动力的工资率降低B.社会生产萎缩

财政与税收电大作业

财政与税收电大作业

保定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 财政与税收 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

保定广播电视大学 二O一一年十一月 《财政与税收》形成性考核(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就现代财政而言,财政是一种;财政是一种范畴,财政活动是一种分配活动;是社会再生产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公共物品的特点表现为、和三个方面。 3、税收的主体是;税收的主要目的是;国家征税的依据是。 4、税收具有与其它财政收入形式不同的特

征,即税收“三性”是指、、。 5、税收具有两个职能是指税收的和。 6、亚当·斯密第一次将税收原则提到理论的高度。她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税收四原则,即、、、。 7、决定税收负担水平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二是。 8、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经过各种途径将应缴税金全部或部分地转给她人负担从而造成与不一致的经济现象。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市场经济 2、公共财政 3、税收公平原则

4、税负转嫁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政府的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区别及各自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简述税收对稳定经济的作用。 3、税收负担有哪些决定因素?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财政的职能 2、论述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及其衡量标准 《财政与税收》形成性考核(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中国现行的商品课税体系主要由以下四个税种组成:、、营业税和关税。 2、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价款在计征增值税时扣除办法的不同,增值税可分为三种类型:、和,其中型增值税最能体现增值税的优越

财政与税收学习辅导二(第四章-第六章)

财政与税收学习辅导二(第四章-第六章)

财政与税收学习辅导二 (第四章—第六章) 第四章商品课税和金融企业的纳税业务 学习目的和要求:重点掌握商品课税的概念和特点,增值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征税规定,消费税的主要特点,营业税的主要征税规定;难点在于增值税税基的确定区分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掌握不同情况下营业税计税依据的确定,理解我国加入WTO后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尤其是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企业的影响。 本章我们应该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 ●商品课税的概念和特点 ●增值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征税规定 ●消费税的主要特点 ●营业税的主要征税规定 ●增值税税基的确定 ●掌握不同情况下营业税计税依据的确定 具体内容如下:

重点 1.商品课税的概念和特点 商品课税又称商品劳务课税或流转课税,是指以商品交换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全部或部分货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因此,商品课税必须以商品交换和提供劳务为前提,与商品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2.增值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征税规定 (1)增值税的概念和类型 (2)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应掌握增值税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了解有关征税范围的特殊规定和免税规定。 (3)增值税纳税人的基本规定和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 (4)增值税的税率和征收率。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的税率包括基本税率、低税率和零税率;小规模纳税人适用6%或4%的征收率。 (5)增值税的计算方法。包括一般纳税人应纳税款的计算,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款的计算、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的计算。 3.消费税的主要特点 即征税范围的选择性、征收环节的单一性、

财政与税收的教案

第8课财政与税收 考纲展示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3.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 4.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 【主干解读】 理解1种意识 纳税人意识 把握2种关系 财政收支的关系、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理清2个构成 财政收入的构成、财政支出的构成 牢记2个作用 财政和税收的作用 区分3个特征 税收的基本特征 牢记4种行为 违反税法的行为 考点一财政收入与支出 考点梳理 1.财政收入 (1)财政 ①含义:国家的收入与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②实现形式:财政主要是通过国家预算的形式实现的。

③本质:一种收入分配关系。 (2)财政收入构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3)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温馨提示】财政收入并非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财政收入的多少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财政支出 (1)含义: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2)构成: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3.财政收支关系 (1)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2)财政盈余: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3)财政赤字: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温馨提示】合理的财政赤字有利于经济发展,过大的财政赤字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重难突破 1.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保障财政收入持续增加。 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全面认识财政赤字 (1)含义: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如果财政支出略大于财政收入,不属于赤字。 (2)出现的原因 ①收支不平衡:当年财政支出超过了财政收入,财政收支结构失衡。 ②调节经济: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加大财政支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 (3)产生的影响

《财政与税收》作业集答案

《财政与税收》习题集答案 第1章财政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二、名词解释 1.财政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行使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它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2.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3. 市场失灵 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市场的这只“看不见的手”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使现有的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但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市场经济自身所不能克服的固有的缺陷和弊病,统称“市场失灵”。 三、问答题 1. 财政活动带来的各种益处有哪些? (1)、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 (2)、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 (3)、提高民族素质 (4)、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5)、提供生活补贴

2. 现实生活中的税收活动有哪些? 人们在享受政府通过财政活动提供的福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居民和企业通过缴税等方式为政府提供财政收入来源。(1)与个人利益有关(2)对个人消费、企业投资产生影响(3)与生产和消费结构等社会经济相联系(4)税收关系到提高民族综合素质(5)税收关系到生产活动的积极性。 3. 国家财政税收遇到的挑战有哪些? (1)如何提高基本建设的效率。国家耗费巨资负担投资兴建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基于对纳税人负责的态度,如何统筹安排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利益,如何提高工程的效率和社会效率,成为一个问题。(2)行政事业费用如何使用。行政事业费用支出占据了财政支出的一大部分,如何使用行政事业费用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3)如何为生活困难公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政府负有保证全体公民基本生活权利的职责,然而,对于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事故等生活苦难的公民,政府如何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成为一个问题。 4.描述财政的特征有哪些?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财政分配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它由国家来组织,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4)财政是一种集中性的、全社会范畴的分配(5)财政分配具有无偿性。 5.论述财政产生的条件? a.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更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b.财政本身是一个分配问题。属于经济范畴。 c.财政的产生的两个条件 财政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财政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 第2章财政支出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C

财政与税收(简答部分)

第一章 2 简述财政的四大构成要素 (1)财政主体。财政的分配行为是由国家或政府来发动、组织和承担的。①在财政分配行为的参与主体中,主导的一方是国家。②国家或政府作为财政分配的主体,与财政有密切的关系。 (2)财政客体。即财政对象,一定期间内的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或一部分国民收入。社会产品和服务,即国民收入(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最终产品和所提供的全部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国家或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根本之源。 (3)财政形式。国家或政府组织财政分配活动所采用的具体形式。分配形式可以是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 (4)财政目的。财政分配的直接目的是满足国家或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原因是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和经济职能。 3.简述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1)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 (2)应当是一视同仁的财政 (3)是非市场盈利的财政 (4)是法治化的财政 4.简述财政干预资源配置的必要性及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机制 (1)必要性——市场不能提供高效(最优)的资源配置 ①市场不能提供公共品 ②外部经济性的存在 ③递减工业的存在以及垄断、信息不对称(递减工业看PPT) (2)机制——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减少市场失灵造成的资源配置的无效或低效的具体途径或方式 ①确定资源总量在两大部门的配置比例 ②有效配置政府部门拥有的资源 ③使市场效率损失最小化 5.画出税收自动稳定功能的示意图并加以简要说明 PPT 4页 6.画出财政自动稳定功能的示意图并加以简要说明 7.财政的一般特征 财政具有公共性和利益集团性(阶级性)。①公共性:财政活动所具有的满座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的属性,是不同社会形态下财政的共性。②阶级性:财政作为国家的分配活动,反应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论述(简述)财政的一般特征。 (一)财政是国家的经济活动 (二)阶级性与公共性 (三)强制性与无偿性 (四)平衡性 8.财政的基本职能 三大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效率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公平职能、稳定经济职能——稳定职能 (一)效率职能: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引导人力和物力的流向,最后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的目标。 (二)公平职能:政府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职能。收入或财富的分配本身是市场资源配置过程的结果,而对这个结果进行调整或纠正,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表现。即通过调节各分

中级经济师 财政与税收 第一章

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职能 第一节财政的概念 一、财政产生的经济与政治条件 (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原始社会末期,财政产生。 (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出现为财政产生提供了政治条件 二、财政的一般特征 (一)财政分配的主体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它包含几层含义: 第一,国家是财政分配的前提; 第二,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处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 第三,财政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二)财政分配的对象 从财政分配的实际内容来考察,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即剩余产品的一部分。 (三)财政分配的目的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社会公共需要具有四个特征: 第一,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公共产品,其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 第二,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产品不具有排他性; 第三,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无需付出代价或只需付出少量的费用; 第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来源只能是剩余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社会公共需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保证执行国家职能的需要(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如国防、外交、普及教育等。 (2)准社会公共需要。如高等教育、医疗事业。 (3)大型公共设施。如邮政、民航、电力和城市公共设施等。 三、公共财政理论 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理论 公共产品的特征:

1.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2. 受益的非排他性 3. 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4. 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二)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 市场失灵的五个主要表现: 1.公共产品缺失:请结合已讲的公共产品的特征来理解 2.外部效应: 3.不完全竞争: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与失衡 (三) 构建我国公共财政理论体系 1.以市场经济为前提,正确认识财政的性质。 2.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范围。 3.正确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划分各级财政的权责和收支范围 第二节财政的职能 从财政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看,可以把财政职能概括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这三个方面。 一、资源配置职能 必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之所以必须进行财政资源配置,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1)许多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和满足; (2)市场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 (二)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1、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2、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 3、调节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之间的配置 财政实现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手段: 1、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这主要取决于社会公共需要在整个社会需要中所占的比例。 2、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其主要手段是通过税收、投资、财政补贴和财政体制中的转移支付等手段和政策来实现。

财政与税收习题与答案

《财政与税收》习题与答案部分 第一章财政概论 一、名词解释 财政(国家财政)财政学公共产品外部效应市场缺陷 二、单项选择题 1.财政是随着( A )的产生而产生。 A.国家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C. 封建制度D.社会化生产方式 2.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 )。 A.国家B.国有企业C.主管部门D.个人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的是( D )。 A.国家B.计划C.财政D.市场 三、简答题 1.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公共产品有哪些特征?如何对公共产品分类? 3.财政的职能是什么? 第二章财政收入 一、名词解释 财政收入 二、选择题 1.财政收入按形式分类可分为(ABCE )等主要形式。 A.税收收入B.债务收入C.国有经济收入D.一般经济收入E.政府收费收入 2.政府从事财政收入活动的首要目的是(A )。 A.获取财政资金 B.进行收入再分配 C.改善资源 配置 D.稳定经济 3.从公共产品的特点来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而进行筹资的最佳财政收入手段是( B )。 A.政府债务 B.国家税收 C.企业利润 D.政府收 费 三、简答题 1.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3.财政收入的来源构成包括哪些内容? 4.财政收入形式构成的变化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财政支出 一、名词解释 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公共定价法最低费用选择法 二、多项选择题 1.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不断增长,主要是因为( AB ) A. 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临时因素 D.国际因素 2.政府的购买性支出,主要有( ABCD ) A.行政国防支出 B.科教文卫支出 C.基础产业投资 支出 D.农业投资支出 3.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AC ) A、非竞争性 B.竞争性 C.非排他性 D.排他 性 E.消费性 4.影响公共支出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ABCDE ) A、经济发展的需要 B、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 C、 人口增长 D、社会福利的改善 E、物价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 1.政府的公共支出( B ) A、只能用于提供公共产品 B.主要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 混合产品 C.主要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 D、只能用于提供部分混合产品 2.财政支出所强调的公平原则是( B ) A.经济公平 B.社会公平C.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 D. 社会的绝对公平 3.政府发行的公共债务,尽量用于( B ) A.以行政国防为主的经常性支出 B.以公共投资为主的资本性支出 C.以市场为中心的私人支出 D.以政府为中心薪俸支出 4.财政支出中的效益原则首先是指要实现( C ) A、经济效益 B、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宏观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 5.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是( D ) A、基础产业提供的服务 B、科学研究 C、义务教育 D.国防提供的服务 四、问答题 1.如何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2.为什么说公共品一般要由政府提供? 3.财政支出可以进行怎样的分类? 第四章国家预算 一、名词解释 国家预算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二、选择题 1.我国从1994年起在全国实行( C )财政管理体制。 A、包干制 B、分成制 C、分税制 D、分灶吃饭制 2.我国目前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的税种有( B )。 A、土地增值税 B、资源税 C、房产税 D、消费税 3.政府预算最早产生于( B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4.我国政府预算的执行机关是( 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C、中国人民银行D、各级国库 5.政府决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 C )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A、政府计划 B、经费计划 C、政府预算 D、 税收计划 三、问答题 1.政府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的程序是什么? 2.如何完善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 第五章政府债务 一、名词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