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开放性_论外部因素对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现代化的开放性_论外部因素对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现代化的开放性_论外部因素对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3月,第39卷第2期,Mar.,2009,Vol.39,No.2

Journal of North west University(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收稿日期:2008205216;修回日期:20082112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BSS007)

作者简介:陈振昌,男,陕西长安人,西北大学副教授,从事世界史研究。

【历史研究】

现 代 化 的 开 放 性

———论外部因素对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陈振昌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

摘 要:现代化并非是在一个国家内部孤立、封闭的发展过程,而是在国际范围内多种因素作用和影响下开放性的变迁过程。这些外部因素与国内因素的碰撞、交融和互动,是影响一国现代化

起始、发展和模式转换的重要力量。认识外部因素这种作用,需要突破传统的内外因关系分析框

架,用全球视野重新审视外部因素的非传统作用。

关键词:外部因素;民族国家;社会变迁

中图分类号:K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731(2009)022*******

现代化的本质是开放性。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总

是通过不断地同外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来

实现的。作为这种开放性的反映,外部因素开始成

为影响一国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如何认识外部因

素的这种作用?其超越传统作用的动力源自何处?

简单地重复有关内外因关系的哲学命题,或笼统地

把社会变迁归结为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都将无助

于对现代化本质的深入理解。一方面,内外因素在

现实变革中的相互关系远较哲学上的抽象更为复

杂;另一方面现代变迁同历史上的传统变迁之间存

在着本质差异。因此,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不仅是理

论认识的需要,而且对理解我国30年来的对外开放

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外部因素的时代内涵与历史作用

外部因素,通常指民族国家之外,影响一国社会

发展的各种跨国、跨民族、跨文化因素。在传统的农

业社会,这些因素通过有限的历史交往,不同程度地

作用和影响着一国内部的发展。如毗邻国家之间的

战争,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互市、通婚;异地宗教

的传入传出;零星的手工业技术的传播推广等等,均

通过这种“横向”联系,加速或改变着一定民族的

“纵向”发展。但是,由于生产力的性质,交往的有

限性,这种外来影响往往具有局部性、间断性和相对

同质性,难以突破文化和地理隔离机制的限制,各民

族的变迁仍处在分散性、地域性的变化总格局之中。

现代化是新型的时代变迁,它以实现从传统的农

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继而向信息社会过渡为主要社会

内容,并以工业化、信息化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

扩散为实现条件。这一特定时代内涵和变迁规模,加

强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

赖,使一切民族的变迁,包括旧体制的破坏和新社会

结构的生成,除了自身内部因素的积累、孕育之外,外

部因素的影响开始成为一个重要变量。特别当一个

国家自身积累的变革要素达到一个临界点时,这种影

响就变得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环境的微

小变动也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剧烈变化。”[1]因此,正视

外部因素的存在和作用,选择对外开放,是一国现代

化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是因为对外开放是民族国家

作为一个社会系统自维生性特征的显著表现。开放

之所以是必须的,是因为外部因素包含着一国实现现

代化必不可少的机遇和条件,它所发挥的作用也具有

35

许多非传统的性质和特点。

首先,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一国内部变革潜能的聚集和催化,是一国启动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并且首先是西欧各国率先进入工业社会的重要条件。现代文明起源于西欧。西欧多元分散的社会结构,久远的重商主义传统,以及较东方大河流域农业文明相对逊色的地理生态环境,无疑为工业文明的较早孕育提供了必要的内在条件和活动空间。但是,这些条件和因素远在现代文明形成之先,早已作为西欧传统社会的发展要素在发挥作用。虽然由此引发的欧洲传统社会局部性的突变,总量变中的部分质变随时都在发生,但并未形成单独突破旧有文明结构的革命性力量。只是到了15、16世纪之交,随着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商业革命等一系列国际性事件的发生,对西欧各国社会生活形成巨大的冲击,才使上述内在条件与生产力要素的组合获得突破封建性外壳的独特机遇,把原来零星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聚合为持续发展的独特机制,并最终引发了工业革命。

就启动现代化最早的英国而言,其内在因素的积累,在上述外来影响发挥作用之前,尚低于对地中海商业文明有久远继承关系的地中海国家。直到15世纪末,英国仍然是一个发展水平落后于意大利、低地国家、法国和南德意志的“欠发展国家”[2]。只是由于地理大发现,国际贸易的中心由地中海转向大西洋,英国在大西洋贸易中的优势和岛国地位才凸显出来。“地处欧洲极端的不列颠诸岛在地理大发现后变成走向新世界的起点”[3]。这一变化打破了长期维持在西欧各国之间的力量平衡,英国开始由旧大陆的边缘,一变为联结“一洋两海”(大西洋、地中海、波罗的海)的通商中心和交往枢纽。由于从世界性交往中不断获得新的社会能量,英国成为在外生变量催化下,成功地进行制度变革并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第一个典型。其中,源自美洲的财富和不断扩大的“国外购买力”,是推动英国原始工业突破国内市场有限需求限制,走向工业化的工厂制生产体制的决定性条件[4]。

如果我们把讨论的视角转向后来走上现代化之路的辽阔的非西方世界,外部因素在整个变迁中的影响就变得十分显著。这些国家和地区是在内部现代性因素积累不足,甚至完全不具备的条件下,出于防御性的目的强行启动的[5],而且一旦走上现代化之路,外部因素的正负效应都在制约和影响着整个发展进程。就中国现代化而论,作为现代化起点的第一个踪迹———洋务运动,本身是两次鸦片战争的产物,“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6]。于是,中国被卷入世界现代化的大潮,开始步履维艰的现代起步。此后,戊戌变法、新政改革、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大致处于“西化”模式的强烈影响之下。1917年苏俄十月革命的发生,给中国的现代发展带来新的震荡,“走俄国人的道路”成为中国最先进分子的新选择。在苏俄的示范影响下,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浴血奋斗,赢得重建新政治权威的胜利,在中国开创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是中国长期社会发展实践自主选择的产物。但外部因素,包括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对于中国能够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其次,国际范围变革经验的启示和世界性经济结构转换所提供的历史条件,是驱动持续变迁的重要力量。现代社会变迁是持续性变迁,“产生和容纳频繁变革的持久性能力”[7],是现代变迁的主要特征。只有持续变革才有可能使一个民族把最初的变革成果巩固下来,并成为新的变革的起点。但是,保持持续变革的“能力”,往往是在不断吸纳国际新因素的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就变迁的内容和时序而论,往往又是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才完成一个层面向另一个层面过渡的。作为“内源现代化”的英国,由经济制度创新到政治制度创新,经历了渐进的发展过程,但这一过程并非封闭式的自我转变,而是体现了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在每一项变革的决定性关头,都有外部支配性力量在发挥作用。从1832年的议会改革,到1854年的文官制度改革,以及20世纪初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除了变革的内在需求,外部环境的引导和启示仍是引发变化的重要因素。对它们分别带来重要影响的是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以及俾斯麦19世纪末在德国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所提供的示范。

对于晚近起步的各种类型的进行现代化的国家而言,由于变迁是在发达国家已经初步完成现代化的国际背景下进行的,因而社会变迁的持续进行,变革层面的更替,通常会受到更为强烈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的后果远较早发型国家更为复杂。一方面,发达国家的经验、技术、资金以及经济

45

结构转换所提供的历史机遇,通常是晚发型国家缩短初级工业化进程,实施赶超战略,迅速进入工业化新阶段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外部因素的介入也通常会打乱一国现代化内在的逻辑进程,使得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里的“超前”现象成为影响一国稳定、有序发展的负面因素。同时,脱离国情的外资、外来技术引进,也会带来危及国家安全与主权削弱的危险。因而,外部因素的作用对一国的发展具有多重复杂的影响。但是,无论对外部因素的影响作何评价,这种影响本身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们不能人为地排除这种影响。比较理性的做法是趋利避害,加强主体选择,而不因噎废食。战后东亚异乎寻常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开创了资源匮乏、经济落后的弱小国家和地区利用国际经济资源和外部条件走向“腾飞”的典范,被誉为现代发展中的一大“奇观”。分析其中的成功经验,除了各自内在条件之外,是充分利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以美国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向外缘地区扩散所提供的历史机遇的产物,也是东亚各国政府结合本国国情,开放性地主体选择的结果。因此,对于正在致力于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外部因素的影响是不能回避的,同时也包含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和条件;但主体选择的作用也在加大。同早期工业化国家相比,如何理智地利用外部条件促进自身发展,已成为现代化成败的关键。

第三,外部人类性要素制约和影响着各民族社会发展的未来,对各国现存的社会发展模式的转换具有规范作用。民族国家不仅彼此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而且还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同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需要,是民族国家对外开放的另一维度。然而,200年来的工业化进程,因科技进步所带来的规模和速度已严重危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的共同利益。[8]生态失衡、全球变暖、人口骤增、核战争威胁等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因素,首次使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未来发展前景成为举世瞩目的全新课题,也是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无法单独应对和控制的问题。这些因素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影响到各民族对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各民族在按自身内在条件规划现代化目标的同时,首先要考虑到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是当代世界全球化的产物。由全球化所派生出的各种全球性问题则加速着人类全球意识的觉醒。在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的共同利益成为制约民族国家发展取向的最高价值准则。它要求各民族国家转变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国家与民族,以及人的物质存在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全面和谐。在充分发挥各民族独特历史文化传统优势的同时,力争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有效地消解当代世界所面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推动各民族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各民族充分认识这些“外”在的、人类性因素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它表明: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全球性问题不断出现的今天,各民族国家只有把人类世界性发展的未来同本民族的发展现状统一起来,把各民族社会发展的“内循环”与世界范围的“外循环”统一起来,才能在外部世界所提供的有利环境下,保持有序发展。

二、外部因素超越传统作用的力量源泉

外部因素这种超越传统作用的力量是怎样形成的?它是由现代社会变迁所具有的世界性质所决定的。现代社会变迁本质上是一种世界性变迁。这种本质属性是伴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而逐步形成的。依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9];“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由此自发的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10](P51)。

在世界历史形成的过程中,建立在生产力和国际分工一定发展基础上的世界性交往以及由此带来全球整体关联不断加深的趋势,首先是跨国因素不断增多,其作用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自从15、16世纪之交的大航海打破前资本主义时期各地区、各民族的封闭、隔离状态以来,不断扩大的国际商品交换和自发形成的国际分工,开始把彼此分离的各个地区初步联结在一起,加速着世界由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的过渡。在这一过渡中,各民族有限的国内商品交换体系,逐步扩展为广泛的国际性商品交换体系,从而使各民族旧有的国内市场发展为区域性国际市场,并最终形成世界市场。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市场机制作为一种动力要素,打破了各民族的闭塞和孤立状态,把世界首先从经济上联结成一个整体。市场机制在世界整体性发展中的作用是空前的。在市场机制面前,商品,特别是廉价商品,成为“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11](P255);是超越一切民族、宗教、政

55

治和语言限制的无可阻挡的跨国力量。它把各民族的不同语言变换成一种语言,就是价格;它把一切交换手段简化为一种手段,就是货币。正是在这种潜在的、不动声色的市场法则下,一个相互依存、彼此联系的世界,处于逐步形成之中。

其次,现代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是现代工业生产力和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本质是革命的。尽管它的产生本身是市场规模扩大引起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以及旧有的经济组织长期演变的产物[12](P179-183),但它一旦确立就开始以前所未闻和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以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基础,以非生物性能源不断取代生物性能源为动力,大大改变了人类对有史以来各种自然力的严重依赖,从而开创了超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国民财富持续增长。这一历史性的突破,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把人类文明的演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工业生产方式因科技手段应用所具有的无限生产潜力本质上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新的资源配置和活动空间。这种源于工业生产方式扩张所带来的对一切非工业民族的挑战,构成我们今天所称谓的“现代性挑战”。由于挑战本身是工业生产方式扩大到世界范围的表现,它对一切非工业民族的前现代社会结构就具有一种特殊的改造和“解构”作用。正像它使本国的“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在世界范围内它“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11](P255)。无疑,这种改造作用在宗主国和殖民地会具有完全不同的面貌和形式,对于非工业民族的遭遇来说,它具有特殊的悲剧色彩。但作为“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13],它为“西方式的社会”在非西方世界的建立,创造了必要的历史前提。工业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进一步加强了自地理大发现以来,各民族的相互依存和整体联系,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不以每个民族国家的意志为转移的国际生产体系和交换体系。在这种国际体系的作用下,各个民族的生产、消费、对资源的利用,都程度不同地被纳入世界整体发展的运行轨道。各民族在长期的地理、文化隔离中所进行的文明和文化的创造,开始具有“世界历史”性质。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每一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变革都有依存关系”[10](P40),它的社会变革要求和实现条件都会受到国际环境的制约与影响,“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11](P255)。这种源于工业生产方式全球扩张所带来的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国际新格局,是外来影响不断扩大并具有全新内涵的动力源泉。

第三,由于工业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和世界整体关联不断加深的发展趋势,工业生产方式所形成的“效率机制”作为一种创新性文化成果,开始经由示范作用被推广到国际空间,扩大为一种新型的国际性发展机制,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列国奋起竞争”的国际新格局。这种国际新格局,由于各民族社会发展起点的不同,不断加大着各民族社会发展的差距;同时,由于外部“合力”的独特作用突出了民族国家对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又为各民族较快地实现社会转型,乃至“赶、超”发达国家,提供着新机遇、新条件。日益扩大的科技交流和技术转让(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足以使任何拥有自主性选择的民族,通过择优汰劣,清除经济活动中那些过时的形式,置身于国际竞争的前沿。变动不居的国际环境,常常对既定的大国地位提出新的挑战,以致于“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现象经常发生。优胜劣败的竞争机制,引导各民族不断地从外部环境中吸取现代性的力量,从而形成一种自觉的发展律令[14],推动各民族不断地通过调整、更新内部结构主动地置身于世界性变革的大潮,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提高综合国力。这种源于国际比较所形成的外部激励和示范,是保持持续变革的动力和条件。

第四,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信息化的社会。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心已从传统的能源动力物质材料方面转移到信息控制方面。信息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现代科技,作为影响最大的国际性信息文化,已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价值已为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同。科学技术的本质是超越时空的。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加快和开拓了科技文化的传播速度和途径,使科技成果传递的手段不断科学化、信息化。科学概念是人们进行科学抽象的成果,它作用于技术和生产的方式和目的主要是通过信息手段改善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来提高生产率。在人类交往活动不断国际化的今天,任何具有接受科技信息资源能力的民族,都可能依照本民族特点,通过对科技成果的扩大和重复利用,达到促进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甚至取得超过原技术创新国的成就。这种高速的传播效应,必将大大提高特定民族在国际竞争中的技术水平,从而缩短本国社会发展的旧有差距。随着科技革命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微电子技术、航天技

65

术和光学工程为代表的新技术门类,为人类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手段与可能性,从而使国际间的相互了解、联系和交往变得广泛、及时、精确和深刻。其结果必将加强世界范围内物质文化和精神产品的交流和传感过程,从而有效地克服人类在非信息时代所长期沿续下来的“重复效应”,大大加快和提高人类整体和各个民族的社会发展速度和技术水平。这种源于国际信息交流产生的影响所带来发展主体信息状态的变化,构成一国现代化的最新动力要素。

三、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相互关系的新体认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由于现代化的载体是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是该民族的主体选择,任何外来影响只有通过民族国家的主体选择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变迁时代内容的不同,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外部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存在着较大差异。首先,外部因素作用和影响内部因素的性质和程度存在着显著差别。在传统变迁条件下,外来影响具有局部性和间断性。由于地理和文化隔离机制的作用,散布在不同地域零星的文化创新成就,不仅传播的节奏缓慢,而且对于一个民族和社会的影响通常只有量的积累和旧有发展模式的修复,而不会带来结构性的变化。并且,“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方都必须重新开始;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例如蛮族的入侵,甚至是通常的战争,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的生产力和有高度需求的国家处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10](P60-61)在现代变迁条件下,外来影响具有传导性和选择性。在新的生产力要素和交往方式的影响下,不仅文化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具有环境作用于系统的功能和内涵。它客观上要求作为社会系统的民族国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发展潜能,开放性地吸纳外部有利的发展要素,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它通常能超越一般的文化传播效应,以特殊的激励、选择和互补机制,成为驱动一国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

其次,外部因素开始直接转化为内部因素,成为改变社会变迁方向的另一种根据。事物发生变化的内在根据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其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事物发生性质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一般情况下,外部因素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会引起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改变。但是,当外部因素的力量足以强大,特别是当它代表了更高程度的生产力水平和文明要素,并能满足一个民族的变革要求时,就有可能深入该民族社会内部,改变旧有矛盾的力量对比,引发社会发生结构性巨变,从而转化为社会变迁新的内在根据。马克思指出:“对于某一国家内冲突的发生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等到这种矛盾在这个国家本身中发展到极端的地步。由于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例如,英国工业的竞争使德国潜在的无产阶级显露出来了)。”[10](P81)同样,一国因文化创造方式的落后而不能积蓄足够改变社会结构的能量时,它可以因外部现代性因素的输入,获得完成社会转型所需要的新能量。这些外部因素一旦为内部结构所吸纳,并内化为新的能量,它事实上已转变为一国社会变迁的内在根据,而不仅仅是条件了。

第三,由于引起事物变化的内在根据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这些不同矛盾所构成的根据决定着事物变化方向具有多种可能性。事物向哪种方向变化,以及可能性如何转变为现实性,则取决于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事物内部积蓄的变化可能仅仅是一种态势,所谓“蓄势待发”,而把“势能”转化为“动能”的关键,最终取决于某种外部动力的引发或催化。因此,外部因素既是影响事物发展方向或性质的重要力量,也是促使事物发展变化、从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决定性条件。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曾深刻地指出:“在帝国主义存在的时代,任何国家的真正的人民革命,如果没有国际革命力量在各种不同方式上的援助,要取得自己的胜利是不可能。胜利了,要巩固,也是不可能的。”[15]所以,外部因素的作用足以影响一个国家革命的成败[16];对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亦可产生决定性作用[17]。

第四,由于现代社会变迁的世界性质,传统变迁视野中许多外在因素的基本构成与主要功能已发生重要变化。随着国际系统作用的不断加强和全球在经济上的一体化发展,一个相互依存和依赖的世界开始形成,并因世界性交往的扩大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各个部分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迭加,整体所具有的系统结构对各个部分都有制约或推动作用;各个部分也在整体的制约、影响下,处于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复杂联系之中。在这样一个非线性的网状联结系统中,由世界整体性发展规律派生出的许多跨国、跨民族、跨文化因

75

素,并非像传统变迁中许多“外来因素”较少或基本不对孤立的个体发生实质性影响,而是具有整体作用于部分,部分反馈整体的“互动”性质。它一方面聚合了系统中能够反映变迁未来趋势的最进步形态所体现的规律和要求,促使各个子系统内部革新因素快速聚集并发生相应的结构变迁;另一方面,又以独特的整体性运作机制形成与民族国家社会发展内部循环系统有别的外部循环系统。外部循环系统立足于世界性变革的整体运行规律,不以各个民族国家的意志为转移,按自身规律和要求进行运转,其规模和速度远大于、快于,并制约着各民族国家的内部循环系统。内外两种循环系统的存在,以及后者对前者明显的制约作用,赋予现代社会变迁一个极为鲜明的特征,即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已由原来传统社会中基本是民族国家内部的积累性渐变过程,转化为内外因素相结合的创新性剧变过程。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已达到如此程度,以致于任何试图置身于世界主流体系之外的民族,已无法单独、孤立地解决自已所面临的发展问题。这是一个内在的民族性传统与外在的现代性因素,在激烈的“碰撞”中走向融合的过程。迄今还没有任何民族能为我们提供相反的例证。包括英国在内的早期现代化国家,也并非封闭性的自我转变,而是在国际性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所实现的开放性变迁。事实证明: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单独实现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只有那些敢于置身于世界性变革大潮,并结合本国国情,随时注意按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发展战略的民族,才有希望从根本上实现自身的社会转型,并保持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妙[M].凌

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134.

[2]CARLO M.Ci polla,Bef ore the I ndustrial Revoluti on:Eur o2

pean Society and Economy,1000-1700,London,1993: 259.

[3]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

资本主义:第三卷[M].施康强、顾良,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404.

[4]KR I E DTE P,ME D I CK H,SCHLUMBHM J.I ndustrializati on

before I ndustrializati on:Rural I ndustry in the Genesis of Cap italis m,Ca mbridge University,1981:33.

[5]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M].张岱云

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682169.

[6]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M]∥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

[7]M.霍尔朋.政治发展的速度与代价[M]∥艾森斯塔德.

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47.

[8]E.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21世纪的生存抉择

[M].李吟波,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45262.

[9]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2.

[10]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

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1792183.

[13]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M]∥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8.

[1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119.

[15]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M]∥毛泽东选集:一卷本.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136221363.

[16]杨奎松.美苏冷战的起源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J].历

史研究,1999,(5):5222.

[17]张德明.冷战前期美国亚太政策对海峡两岸经济发展

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1):89295.

[责任编辑 刘 欢]

The i m pact of externa l factors on the st a te m odern i za ti on

CHEN Zhen2chang

(School of H istory and Cultural Heritage N orthw est U niversity,X i′an710069,China)

Abstract:Rather than a p r ocess detached fr om the internati onal envir onment,the modernizati on of a nati on ste m s fr om a great variety of external fact ors,which clash,inter m ingle and interact with internal fact ors and thus signifi2 cantly influence and enable the initiati on,evoluti on,and mode transf or mati on of the modernizing course.I n order t o understand the vital i m pact of the external fact ors,the conventi onal app r oach of analyzing the relati onshi p be2 t w 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 ors needs t o be modified and rep laced by a world-wide percep ti on of the non-tra2 diti onal r oles p layed by external fact ors.

Key words:external fact ors;nati on state;s ocial transfor mati on

85

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蚌埠六中八(14)班段懿晨(A文)论文摘要:民国时期处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大环境中,大国的激烈矛盾和 斗争不仅使国际局势复杂化,同时也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从五大 方面,论述了中国近代化的是与非,体现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曲折道路。 正文: 一、不可逆转的时代 民国时期处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大环境中,大国的激烈矛盾和斗争不仅使国际局势复杂化,同时也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国际大环境既可给中国带来积极有利的因素,也可能造成灾难。孙中山早已讲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任何国家和人民都不能背离。于是在这样浩荡的大时代背景之下,中国也进入了民主革命。 二、踏上现代化的梦与泪 至于现代性观念,则是中国近一百多年来历史发展的主题。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奋发图强,摆脱帝国主义欺凌压迫和甩掉贫穷落后,努力实现现代国家的斗争过程。现代化是民国史时期的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中国人民试图启动、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及在期中所遭遇的种种挫折或失败是永不可磨灭的。作为中国人民艰难追求的独立、自由、民主、统—和富强五大政治选项与我们强烈宣示的反帝、反封建,应该是近代中国历史运动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随着时代的变革、社会的进步、文化的不断推展和翻新、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人类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起初只靠双腿行走的慢节奏、短距离的交通方式再也 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于是,便诞生了——车。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00年,一个名叫奚仲的人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辆车。这种车由两个车轮架起的车轴,带辕的车架,车架附有的用来盛放货物的车箱构成。 最初的车,由人力来推动,即人力车。后来人们开始用牛、马拉车,即畜力车。传说,畜力车是商汤的先祖相土和王亥共同发明的。1839年,英国人麦克米伦发明了蹬踏式脚蹬驱动自行车。自行车灵巧方便,经过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不断改进,因其独特的、不可被替代的优势,依然被人们沿用至今。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 许多发明家也纷纷把瓦特的发明应用到“自走式车辆”的设计中。第二次工业革命,卡尔本次等人发明了内燃机,告别了适用笨重的蒸汽机的历史,并将其用在了汽车上。从此,汽车变为现实。现在,汽车已经遍布各个城市,“有车”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科学家也从未停止对汽车进行改进,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三、辛亥革命的功与过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共同标志着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我们分析一切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要观察它是否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完成了,就是胜利的革命;反之,则为失败。历史赋予辛亥革命的任务有两方面,一是推翻清王朝的专制腐败统治;一是建立民主共和国。考察辛亥革命,这两项任务都完成了。至于当时深刻存在的更为复杂的社会改造任务,绝非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或革命党人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辛亥革命后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封建残留以及妄想复辟倒退的势力,这在任何一个翻天覆地改变国家民族历史命运的大革命面前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对比一下l949年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政治、社会、思想领域中存在的大量旧传统遗留,已经走过了几十年,改革任务尚要深化,从中就不难理解辛亥革命胜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就不会过分地苛求革命的先行者们了。

浅析中国近代化失败之原因_与日本近代化相比较_崔青青

CANGSANG 19世纪中期,中国首先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紧随 其后,日本也被西方列强用同样的手段打开了国门,两国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两国封建统治者被迫开港通商,双双陷入了深刻的民族危机之中。在此情形下,两国国内一部分有志之士开始觉悟,开始寻求救国真理,由此开始了两国的近代化。从某些方面来说,中国走在日本的前面,两国的近代化历程也很相似,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失败了,而日本则相反,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个中原因究竟如何,中国近代化缘何失败,本文就此作一粗浅的论述。 一、两国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不同,日本的经济基础优于同时代的中国 马克思说:“商业对各种已有的、以不同形式主要生产使用价值的生产组织,都或多或少地起到解体作用,这首先取决于这些生产方式的坚固性和内部结构。”[1]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中日两国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中国的浙江、江苏、长江流域的一部分以及广东地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而在日本,这时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大阪为中心的包括北海道、琉球在内的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更为迅速。而中国则由于地理疆域广阔,交通手段极不发达,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 以上现象的形成追根究底是由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坚固程度所形成的。封建土地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变革封建土地制度为资本主义土地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所有制,其基本特点是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到了清末,土地买卖更为频繁,有所谓“千年田,八百主”的俗语,土地具有很大的流通性。又由于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商人有钱了就会通过购买土地而转化为地主,而不会来完成资本积累。地主土地所有制对来自商品经济的冲击有极大的适应性,很难从中分化出一支反抗力量。而日本实行的是领主土地所有制,其基本特点是该土地所有制建立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的基础上,将军部分的土地分封给大名,大名再把自己土地的四分之三分给家臣和武士。家臣和武士不从事农耕,而是把土地分给农民做份地。幕府禁止土地买卖,各级合法取得土地唯一途径就是靠上一级领主的封授,土地成为“硬化”的财产,流动性较小。这就使得日本的土地领主所有制在面对商品经济的冲击时显得更易被瓦解。当下级武士不能获取生活来源时,就会奋起反抗,从而转化为武装倒幕的一支主要力量[2]。 二、中日两国政治体制相比,中国的封建集权更为强大 中国是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特别是到了清朝,皇权尤其强大。皇帝集“天地君亲师”于一身,是全国最高政治权威。中央通过各种手段,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地方政权必须无条件服从中央政策。在遇到底层的反抗斗争时,中央有力量迅速扑灭。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改革力量都很难从中央束缚下分离出来。日本实行的是幕藩体制,在幕府将军下有大名,大名下有家臣,之下又有武士,集权之中有分权,是一种等级式的中央集权制,日本的大名对德川幕府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其领地内有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将军就其自身而言,只是一个最大的大名,只在其专属的领地内拥有绝对的权威。天保年间,“藩政改革”后,西南诸藩迅速崛起。社会上各种先进分子迅速在西南诸藩中聚集,形成了一支极其强大的武装力量。以这些藩为倒幕运动的经济和军事基地,日本的改革派迅速壮大,并最终成为日本的统治力量。 三、两国选拔和任用官吏制度相比,中国的科举制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在日本,等级制度十分严格,有士族和华族之分。各等级间不能互相通婚,低等的武士不可能出任高级职务,这就极易使统治机构僵化,同时极易引起下级武士的不满,从而在潜意识里反抗这种等级制度,使其统治阵营出现分化。而中国实行的科举制,对社会各阶层都有极大的诱惑力,因为只要考试中榜,就是出身寒门也可以跻身封建统治集团。这就扩大了统治阶级的阶级基础,维持了官僚机构的活力。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制度由于维护封建制度,必然会成为推翻封建制度的障碍。 四、两国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态度相比,日本表现得更为灵活,而中国则固步自封,裹足不前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儒家文明,深深影响了整个东方乃至世界。然而正因为它太辉煌了,一旦需要变革,反而成了一个文化负担。中国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以中华文化而自豪,而视外邦为蛮夷,视外来文化为“小术”。日本虽然也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和文化,但这种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在不断吸收来自中国、印度和朝鲜文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浅析中国近代化失败之原因—— —与日本近代化相比较 崔青青 摘要中国近代化的失败并不是偶然因素造成的,其背后有着极为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国际环境的深层次原因。与日本相比,中国近代化所遇到的阻力更为强大,所处的国际环境更为险恶,其先进的阶级力量亦远弱于日本。因此,中国近代化的失败是很容易理解的。 关键词中国日本近代化比较 历史研究 125 -- ··2010·6

中日现代化进程比较

中日现代化进程比较 11级地方政府治理模块王世超201127920120 各民族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自始就与近现代国际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始终受到世界体系、国际秩序及国际格局的强烈影响。现代化进程既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面,其启动过程也包含着残酷竞争、“优胜劣汰”的血腥一面,表现为国家之间、国家集团之间乃至民族与种族之间相互排斥的“零和”性质。在近代,率先发达起来的西方列强利用其优势地位, 对亚、非、拉地区大部分民族实行了野蛮的殖民统治,打断了这些地区的自然发展过程,也阻碍了其正常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是否遇到宽松、有利的国际环境以及能否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是其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由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差异,各地区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速度、成败上不会完全一致。正因为如此,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等属于民族与国家间竞争的概念密切相关。中日现代化道路就是建立在国家危难、民族振兴的基础上才走上正轨的,但一衣带水的毗邻两国,其现代化的过程却完全不同。 回溯起因:挑战相似命运不同 中日两国在19 世纪中叶的“西方的冲击”下,开始被卷入世界性的现代化浪潮之中。中日两国隔海相望,相互交往的历史超过2000 年。直至19 世纪中叶,中日两国一直在以华夏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政治、经济、文化圈内长期共存、交流和发展。 19 世纪中叶,基本上完成对其他地区殖民化的西方列强,以先进的工业文明为后盾,以廉价商品、坚船利炮和基督教义为武器至远东地区,先是要求这一地区各文明古国接受西方式贸易方式和国际秩序,继而开始强加不平等条约,一步步地把这些国家和民族逼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面对“西方的冲击”,中日两国曾同样面临被殖民化的民族危机。在突如其来的相似挑战面前,起初中日两国作出了一连串十分相似的反应:先是都坚持“闭关锁国”,其后分别采取“中体西用”或“和魂洋才”模式,试图只学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排斥其制度和思想,再后开始探索各自的现代化道路。清朝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败后,日本在为之震惊之余,迅速决定掉转船头改学西方,而中国则迟迟未能作出这一转变。19世纪中叶的一步之差,使中日两国站到了截然不同的近代起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建设西方式工业化强国的道路;中国则错过了改革图强的时机,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在近代的起点上,中日两国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同的命运?究其原因,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差异。 第一,主体反应的不同。 这一点是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原因。中日现代化起点的差异,首先来源于两国的政治统治核心对“西方的冲击”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反应:中国的末代皇朝清廷腐败衰落,全无改革开放的内在动力;日本的明治政府生气勃勃,锐意改革开放。 第二,自然经济的相异。 在西方势力东渐之前,中国经济基本上实现着自给自足,在近代前夕还有大量茶叶、生丝出口海外,用以抵消西方国家的鸦片与棉织品的进口。与此不同,当时日本则在西方货品大量输入的情况下,没有同量物品足以抵消其巨额入超。经济上的危机感也促使此时的日本极力学习西方,寻求尽可能利用西方科技来增加生产。 第三,国际环境的区别。 19 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面临的民族危机表面上类似,实质上具有很大差异。当时,从印度洋东渡而来的西方列强更为垂涎的瓜分对象是中国,而不是作为西方国家“东方航线”终点的日本。西方列强对日本没有实施大规模战争,没有进行走私的鸦片贸易,也没有提出

美国现代化进程

美国现代化进程 美国的现代化进程主要可分为经济的现代化和政治的现代化。政治的现代化的源动力是经济的发展,经济的现代化是以政治民主的不断完善发展为保障的。因此,美国经济的现代化和政治的现代化是共同促进和相互伴随的,每一时期经济的大发展都有力地推动政治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政治制度的不断发展健全又无形地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美国政治的现代化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可以放在一起讨论。 美国的现代化进程主要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8世纪中后期,即美国建国的时期 18世纪,随着美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美利坚民族逐步形成,英国的殖民统治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越来越不符合。1776年,《独立宣言》的颁布终于使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走上独立发展之路,经济的发展不再受英国的控制。《1787年》宪法的颁布,是美国政治走向成熟的标志,它使美国成为一个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确立了民主共和、人民的自由权力等制度制度,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自由宽松的环境。 第二阶段: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的西进运动 美国独立后,废除了英国殖民时期的禁止移民向西进的禁令,在1810年至1890年间,大批的移民翻越阿巴拉契亚山脉涌向西部,以19世纪初至中叶移民最多,产生的影响最大。1810年,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人口占美国的十分之一,1820年便升至四分之一,大批移民的西进为美国发现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时,西进运动也是美国领土的扩张史,美国领土从此从大西洋向西延伸到太平洋,使美国领土得到了极大地扩张。这些都为日后美国的现代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三阶段:19世纪中后期,即美国的工业革命时期 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在美国的不断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不断激化,终于爆发了南北战争,主张发展工业的北方打败主张发展奴隶制的南方,结束了奴隶制度,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也是黑人奴隶不断解放的开始,促进了美国政治民主的发展。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交叉进行,在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后,工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力发展也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为美国在一战后的崛起和二战后的称霸奠定了基础。 第四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即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首位;1913年,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920年,美国初步实现了城市化。美国的经济现代化得到了极大地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大企业为了争夺原料和市场,不断挤压小企业,使大量的小企业破产,被兼并,大企业则发展成为垄断组织。20世纪初,垄断成为美国经济的基础。在这一时期,垄断大力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极大地消极影响。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的先例,对垄断资本进行整治,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使美国经济的现代化得到了健康发展。 第五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后,即二战以后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对比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对比 通过在日本的访问、考察、接触和了解,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对日本发展的看法和评价不能简单地被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表象所掩盖。总体上,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高度发达文明的程度。与此相对照,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与日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中国发展的定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高度重视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的深刻教训,更加重视生态环保和社会发展,全面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 近期,我们组团到日本进行21天的考察调研,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到有关政府部门、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访问交流,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到东京、大阪、福冈等地参观考察。总的感受是,虽然日本经历了20多年的经济低迷,被称为“失去的20年”,但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到高度发达文明的阶段,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与日本还有巨大的差距。我们必须时刻自省自警自励,学习借鉴日本的长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 正视中国与日本发展的巨大差距 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和野村综合研究所是两家知名的民间智库。我们访问交流时,学者们都对日本的经济发展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横井正配是野村综合研究所的中国区域担当部长,他一半时间在中国,一半时间在日本,他说感觉两边落差非常大,中国的发展是朝气蓬勃,日本则是死气沉沉。中原丰是三菱综合研究所的副社长,他比喻说,日本是一个“日出的国家”,但现在却是太阳下山的国家,而中国则是太阳当空的国家。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日本许多有识之士都对

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在研究日本面临的问题症结,并寻找着重振日本雄风的未来。 访日之前,我们研究了中日经济发展的对比,可以说中日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彼消此长的过程。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此后进入了长期的经济低迷时期,被称为“失去的20年”,深陷经济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过去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到10.5%,而日本只有1.1%。1987年,日本GDP超过前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经济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94年最高峰时的17.6 7%,逐步下降到2010年的8.7%;中国经济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91年的1.83%,逐步上升到2010年的9.3%。1994年日本经济总量相当于中国的8.5 5倍,达到战后以来的历史顶峰,随后中日经济差距迅速缩小,1997年日本GD P降为中国的4倍多,2002年降为中国的2倍多,2006年降为中国的1倍多,2 008年之后两国GDP已比较接近。1990年中国居世界经济第10位,1995年超 过巴西、西班牙、加拿大上升到第7位,2000年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6位,200 5年超过法国和英国居世界第4位。2007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3位,2010年超 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今后几年,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世界各国公认,中国的崛起不可阻挡,中国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正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和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不振,使得国内外许多人看好中国,而看衰日本,甚至有不少中国人也认为,中国即将全面超越日本。 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和日本的发展?这是访日前后始终萦绕在我们心头 的问题。通过在日本的访问、考察、接触和了解,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对日本发

1980至2050年的中国现代化进程(doc20)

1980--2050年的中国现代化进程 按照“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我国已经实现了前两步,进入21世纪开始走第三步,2001~2020年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是: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为工业化、城市化、开放型经济;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推进制度创新。中国的现代化要实现三个根本性的转变: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二元经济结构到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还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制度的改革和健全。中国经济具备持续增长的诸多有利条件,2020年以后,中国将按照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逐步地从小康社会走向现代化。 一、2000年发展目标的重新定位和实践结果 中国在1964年提出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1975年重申这个目标,这反映了当时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实际发展进程证明,这是做不到的,虽然在当时人民迫切希望集中力量进行国家建设的历史背景下,这样的号召曾经起过积极作用。 中国从1979年开始实行新的政治路线,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同时对经济发展战略作了重大调整,放弃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改而实行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就是:第一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社会的水平;第三步,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经济发展战略的这种重大调整,是基于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的重新认识。这种重新认识,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的重要成果之一。在当时尚未摆脱贫困的中国,把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作为走向现代化的起点,是正确的选择。从温饱到现代化,时间跨度很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重大差别,把实现小康社会(注:“小康社会”的英译文是“a well-off society”,直译是“宽裕或者富裕的社会”;俄译文是 “среднезажиточноеобщество”,直译是“中等殷实或者富足的社会”;法译文是“société au niweau de vie relativement aisé”,直译是“生活水平相对宽裕的社会”;德译文是“Eine Gesellschaft mit bescheidenem Wohlstand”,直译是“具有低标准富裕程度的社会”;西班牙译文是“sociedad modestamente acomodada”,直译是“适度的或者有节制的富裕的社会”;是“小康(ぃくらかゅとりのぁゐ)社会”,直译是“稍有富裕的社会”。由于翻译上的困难,往往不容易找到准确的对应概念,其他文字译成中文也有类似情况。小康和小康社会,是典型的中国化的概念。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和语言的隔阂,外国朋友不大容易准确理解,但在中国并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小康”一词,源自中国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诗经》。把小康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出自公元前1世纪成书的儒家著作《礼记·礼运》,是和他们所想像的远古时代“大同”乌托邦相联结和对应的一种现实的社会形态,是虽然不能做到“天下为公”,但政治比较清明、生活比较安康的社会局面。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小康”从书斋走向民间,其含义发生变化,指的是家有余粮剩米的比较殷实的生活。中国是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度,历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往往从古代典籍中吸取思想营养而又为现实目的而加以改造。康有为、孙中山和毛泽东都把“大同”思想改造成为向前看的未来理想社会状态。邓小平则借鉴传统思想,吸取人民语言的精华,赋予小康和小康社会以全新的意义,即温饱有余、日子比较好过、但还不富裕这样的社会状态,并且把它作为贫穷落后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必经阶段。这不仅有重要的现实社会经济意义,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也是值得研究的。)作为必经的中间过渡阶段符合经济成长的一般规律。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这种重新定位,引发了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促

日本现代化进程

日本现代化进程 执教:奉浦学校黄艳红2007年10月26日高三历史加一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材料阅读、教材资料运用、解答问题等方法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1)日本现代化时间及阶段; (2)日本现代化进程各阶段的特点; (3)日本现代化进程的特点。 2.能力与方法 (1)通过材料阅读、新课知识的储备整理出日本现代化时间及阶段; (2)通过对日本现代化进程各阶段特点变化的比较分析,培养学生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信息诠释历史事实的学史能力; (3)通过对日本现代化进程各阶段政治的现代化和经济的现代化特点总结,归纳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而培养历史辨证思维的能力; (4)通过纵向、横向的对比,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归纳总结同一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 (1)认识现代化进程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必经之路; (2)认识政治的现代化与经济的现代化密切相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促进; (3)认识由于各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等差异,现代化进程会体现不同的特点; (4)认识人类文明的进程是经验与教训并存的过程。 二、重点难点: 重点:日本政治、经济的现代化。 难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特点。 三、教学模式 引导分析教学模式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设想

七、教学反思: 这是高三选修教材的二课时的“日本现代化进程”的第一轮复习的一次尝试: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作为线索,分三个阶段分别研究其现代化的特点。以材料分析并结合教材作为基本形式,采用归纳法推导出结论,采用演绎法寻找史实加以佐证,做到“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证史一致。” 在三个阶段里,紧扣考纲,以第一阶段“启动”阶段和第三阶段“复兴和崛起”阶段作为重点,通过层层递进、推导、比较,分别归纳整理出三个阶段的现代化特点,梳理出“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基本线索,突出每一课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对本单元有一个整体的思路与印象。 由于新教材的特点是:观点较多,史实较少,知识的系统性不够,为避免误入大量补充知识点的误区,采用典型史实处理的方法,以点带面,“粗杆弱枝”,从高处着眼,小处着手,形成对本单元的系统印象。 站在能力立意的高度,在整个课堂中,强调解题思路和学法指导:熟练运用材料,搜索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通过整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现代化进程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必经之路;政治的现代化与经济的现代化密切相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促进;由于各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等差异,现代化进程会体现不同的特点;人类文明的进程是经验与教训并存的过程。 本堂课得到了兄弟学校同行的认可,但有不足之处:由于本单元容量大,知识点多,时间上显得有点仓促;因为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有部分学生跟不上课堂的节奏。因为是落实知识点,课堂气氛显得有点沉闷。 学无涯,教也无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充实自己,更加完善自己。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Word文档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英国通过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首先崛起,开辟了世界近代化进程的先河。法国、美国继起成为世界强国。德、俄、日在19世纪中后期也相继跻身于世界近代化国家的行列。通过本主题的学习,知道主要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理解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和平发展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 (一)为什么要选择这一主题? 现代化意味着人类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的历史转型,是文明结构多侧面、全方位的重塑,包括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和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等内涵。现代化肇始于西欧。16—18世纪,西欧科学革命、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接踵而至,首先在英、法等国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原型。18世纪60年代后,工业革命释放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工业文明由西欧向全球扩展,作为工业文明载体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在19世纪后期形成,由此迈入现代化的全球性发展阶段。 从世界历史的演进看,现代化进程在不同国家起步有早有晚,现代化动因或产生于内部或来自外力,形成了“早发内生”,和“晚发外生”两种现代化类型。主要发达国家走上近代化道路则有三种途径:革命、改革、王朝战争,可谓殊途同归。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各国受到本国国情的影响,选择了不同发展模式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大势,对本国及其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于正身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学生,本主题将有助于他们通过审视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加深对当代中国和平发展的认识。 (二)如何理解这一主题及其学习要求 1. 英国 英国革命之所以被称为“清教革命”,从现象上看,是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斗争以宗教派别之争的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而且贯穿始终。从革命的直接导火线、对革命进程的影响而至“光荣革命”,都离不开宗教因素。引导学生分析英国革命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17世纪的英国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尚未展开,意识形态仍受宗教影响,披着宗教外衣的反映社会各阶段的思想往往更容易被接受。 英国革命历时50年,其间政体四变,最终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分析英国政治民主的特点:通过立法提高议会的权威来制约王权,在议会内部则实施分权制衡,并以两院制和两党制防止议会专权,搭起了现代民主政治的框架;但英国革命忽视平等,保障的仅是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人民大众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

中国与日本近代化道路的比较研究

中国与日本近代化道路的比较研究 (姓名:徐晨皓) (专业:电子信息班级:11047812 学号:11047854)对于中国近代发展情况和日本近代发展情况,我发现它们初始情况十分相似,但不同的是过程与结果。但是是什么导致了中国与日本近代发展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中国的近代史与日本的近代史慢慢比较,你会发现时间越往后,差别就越大,当然,其中的各种缘由我们也可以一一的体会出来。中国的近代史发展可谓是艰苦卓绝,直到现在才慢慢崛起,日本的近代史发展则是另一番景象,从崛起到妄想称霸到如今的经济强国。 那从中我们该反思些什么呢? 一、两国的近代开端。 从国家体制来看,中国是封建帝国主义,日本则是德川幕府统治,总体来看,都是统治阶级至上的国家。而且,两个国家都是以农耕为主,都没有大型的机械工具,与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的先进技术相比,都远远落后。中日两国都过着封闭的日子,与外界的交流甚少,但不同之处是,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日本小小岛国,人口少,总体中国远远富裕与日本。 20世纪70年代,中国沿海地区人民深受鸦片的毒害,同时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但这恰恰引起了英国商人的愤怒,也给英国政府进攻中国提供了一个借口。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由于清朝后期的政治制度已腐朽不堪。皇帝骄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军事废弛,清军虽然人数众多,但缺额甚多,武器落后,其装备水平与清朝早期相比反而有所退步,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已经到了腐朽的地步;清朝后期思想界处在很麻木、压抑和沉闷的氛围中;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导致的经济落后······最终,英国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清政府显得不堪一击,不得不在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39年, 日本德川幕府颁布”锁国令”实行闭关主义。但是马修·培里的两次造访让日本不得不打开国门。尤其是1854年,培里再次率领舰队来到日本,这次一共有七艘军舰,而且舰队一直深入江户湾内,到达横滨附近才停船,面对培里的强硬姿势,幕府只好接受开国的要求了。于是双方在横滨签定了《日美亲善条约》,也是日本与西方列强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同意美国船只在下田、箱馆两港停泊和购买物品;日本有义务援救遭遇海难的美国船只及人员;日本保证向途经开放口岸的美国船舰提供煤炭、淡水、粮食及其他所需物资;日本同意在18 个月内美国外交官进驻下田,设置领事等,同时规定日本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6月20日在下田签署《亲善条约》的附件,规定了下田开港的细则,其中包括在下田划出方圆7 日里、在箱馆划出方圆5 日里的驻日使馆人员的散步区。1857年6月17日又签订了《下田条约》,规定日美两国货币的同类同量交换以及领事裁判权、领事旅行权等。 中国与日本的近代开始是极其的相似,同样是在列强的逼迫下,同样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二、两国的不同改变。 先来看看日本的发展,从被美国敲开国门,其他西方列强跟随著美国,纷纷向日本提出通商的要求,于是英国、俄国、荷兰等西方列强都与日本签定了亲善条约,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时代。“黑船事件”后的日本政局一天比一天混乱,也暗示了幕府灭亡的灭亡。但是日本并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 一、彼得一世改革: 俄罗斯的前身是莫斯科公国,钦察汗国解体后获得独立,领土不断扩张,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自称沙皇,标志着近代俄国的建立。 1、改革的背景: (1)西欧国家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尼德兰和英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确立(2)17世纪的俄国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整体经济相比西欧还相当落后: (3)彼得一世希望获得良好的出海口,实现扩张的目的:彼得一世即位时的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内陆国,北边虽然后海岸线,但是基本上常年封冻,无法作为港口,彼得一世希望通过向西扩张,获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向南扩张,获得黑海的出海口。 (4)俄国军队在向克里木的进攻中损失惨重,暴露了俄国军队的弱点: 2、改革的主要内容: 1697年彼得一世组织使团考察西欧国家,自己也化名前往,一年后回国,即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1)军事上,仿效西欧样式,建立新式海陆军: (2)经济上,鼓励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 (3)政治上,改革和健全国家近代行政机构,加强中央集权: (4)社会文化方面,重视教育改革,改变社会习俗: 3、改革的影响:彼得一世改革并没有触动俄国的农奴制,但是经过改革,俄国的国力显著增强。使俄国跟上了世界潮流,开始了其现代化的进程。 (1)彼得一世改革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保证了俄国在北方战争中击败当时欧洲的军事强国瑞典,从而使“俄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站稳了脚跟”,“进入强国的行列”。到1725年,俄国已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20余万人的近代化常备军。以前俄国没有海军,到彼得一世执政末年,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已拥有各种舰只895艘,水兵28000人。 (2)彼得一世改革刷新了俄国政治、削弱了贵族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在俄国开创了近代议政制度。 (3)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列宁指出,俄国的欧化“甚至从彼得大帝时代就开始进行了”。彼得一世改革,打破了俄国闭关自守的落后状态,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马克思就认为彼得一世改革“为结束俄国百年来的落后状况,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更为形象地给彼得一世改革以高度评价,说它“让俄罗斯腾空而起”。彼得一世的改革为以后俄国的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废除农奴制改革: 1、1861年改革: (1)改革的背景: ①落后的农奴制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19世纪30年代,俄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落后的农奴制成

大国崛起之从日本明治维新看中国现代化进程

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1001 3100809024 罗虎 我从废墟走来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李世民和魏征一段对话中的摘录。先人早已告知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去吸取教训,避免走错路、弯路。对于日本,或许很多热血的中国青年都会想起中国被其欺压凌辱的那段不堪回首历史,为何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民勤劳智慧的中国会被一个只有弹丸之地、曾经蒙昧落后的日本欺压半个世纪之久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曾经的日本和我们一样都是闭关锁国下的封建君主专制社会,但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日本早已步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而中国的现代化直到今天还未取得最后的成功,目前正处于关键时刻。这便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和反省,首先日本的崛起,得益于日本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日本从建国以来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从我们中国的唐朝开始,日本就开始到中国来学习儒学,医学,佛学,茶道等等,吸收了中国的大量文化成果,从而走上了以中国为师,仿效中国发展的道路。然后在中国的鸦片战争失败和日本被美国的黑船打开国门以后,日本就意识到闭关锁国只能导致国家日益衰落,只有敞开国门,才能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走上强国之路。 反观中国,现代化初期的条件比日本优越的多,虽然经历了两次对外战争的失败,却依然保持着一等强国的尊严,而且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自然资源配套齐全......总之天时地利都站在中国这一边,

然而中国却错失良机,裹足不前。 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洋务运动;世纪之交的戊戌变法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毫无疑问,日本的奇迹般地崛起,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这些做着强国之梦的人去探究其成功的原因。一个大国的兴起是个多方面的因素。这包括: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结合;文化的因素;内部变革与外部环境的协调等等。日本的明治维新能使其迈入世界强国的行列,使其成为现代化的大国,为什么我们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就不行呢?日本国力全面上升,国民素质跃升到和西洋文明人士站在同一个水平线,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文明富强国家;中国的国力则停滞不前,从一等强国堕落为三流末国。这一天壤之别,不得不让我们对这两个运动进行对比分析一下。 在狭隘的政治目标指引下,中国的洋务运动制定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自强策略。洋务派认为“中华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因此其内容虽然十分广泛,但核心一直是创办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陆海军的军事活动。洋务运动有其积极意义,它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客观上却冲破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桎梏,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进程。但是洋务运动所具有的封建属性,决定了它不可克服的致命弱点的存在。首先,因为洋务运动由清王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所主持,其根本目的又在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所以,他们大规模引进的只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则坚决抵制和反对。这

现代日本传入中国的词汇

在中国重新开国的改革开放后,日本先是向中国输入技术,最早一拨是彩电冰箱洗衣机,后来又见高档点的照相机摄像机,再后来是核心技术含量更高的电脑汽车等,交替往复,方兴未艾。其实日本不光输出技术,还捆绑式地出口文化。像日本语就尾随西进,登陆中国,这种例子,俯拾即是,随手就能找出不少来: 在中国,早已老少咸宜的“卡拉OK”(カラオケ),就是其中之一。它原本是日语“KARA”(“空”的发音)与英语“ORCHESTRA(与管弦乐有关)”两个词的组合,原意是乐队演奏的无声伴唱带,给歌手练歌用的。在70年代进入日本各种餐饮娱乐场所,成为客人自娱自乐的热门方式。传到我国时找不出确切译法,就改加汉字直译为“卡拉OK”了。 与“卡拉OK”相联系的,还有中国现行的不少“量贩KTV”歌厅。“量贩(りょうはん)”在日语中有大量批发、批量销售之意。引申出来,兼有薄利多销、平价、自助之类经营方式。我们现在的“量贩KTV”歌厅,不但有按时计费的演唱包房,还有几十万首能自己点唱的歌曲系统,外加供顾客饮食消费可计入同一账单的小型超市,一应俱全,自主自由得很。另外,像中国一些电视台或影视机构经常推出的“影视新干线”栏目或广告,也毫无疑问是引征日本时速500公里的高速火车“新干线”而来。 我国近年常见的“闪亮登场”一词,是对日本商界、娱乐界推出某种新商品或新人新作时,习用“新登场”(しんとうじょぅ)这一惯用语的改造。这词本来源于中国,像唐代白居易就有“日暮麦登场”的诗歌,《红楼梦》里也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名句。只是后来我们中国人反而淡化不用,现而今又从日本移植回来,成了商界和娱乐界的炫句旺词儿。同类的还有“人气兴旺”、“有人气”、“很人气”之类,都源自日本句式“人气がある”,是日本形容一件事或一个人物很受大家欢迎程度的流行用语。 和人气挺近乎的,在中国还有“追星族”一词。这显然引自“暴走族”、“斜阳族”、“窗际族”之类日本流行语,指特定的一批具有相同属性的人。而对年纪大些的女性,我国现在不时出现的“熟女”,也是日本称谓年纪大一点的女性词语。不过与“淑女”不同的是,“熟女”原本贬义较浓。但在引入中国后,中性的表意更多了些,甚至还转换为“成熟女性”的褒义成份,有点靠近“知性女士”的意思了。不过,有些日本话中描绘人的用词,比如“痴汉”(趁车上拥挤吃女乘客豆腐的男人),再

各国现代化

欧洲是如何成为全球主人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英法等国通过在政治和思想领域的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为工业革命到来创造条件。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并逐次扩展到法,德等欧洲国家。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度。在推动新兴强国后来居上的同时,也掀起了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要手段的瓜分世界狂潮。 20世纪初,以英法德俄等列强为主导通过殖民主义方式,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其中,欧洲工业国是主要的工业品生产地与产品输出国,亚非拉农业国沦为经济附庸、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英国现代化 17世纪,兴于英国的启蒙运动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武器,洛克的分权学说为革命后的英国设计了政治构想。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经历半个世纪曲折与反复后,英国以革命形式结束君主专制统治。并于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君主立宪政体。此后长期的社会稳定,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的工业革命,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英国率先进入大机器和蒸汽时代,成为“世界工厂”,并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加紧对外进行殖民侵略扩张,形成“日不落帝国”。 法国19世纪的发展之路 政治领域:18世纪的法国思想领域的启蒙运动和1789年的大革命扫荡了法国传统的封建制度;《人权宣言》的发布,《拿破仑法典》的颁布等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为法国现代化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封建王朝几次复辟,虽传统的封建秩序已无法再恢复,但各种资产阶级政治势力的反复较量,各种政治体制的先后实验,一直到1875年第三共和国建立时,资产阶级民主政体才在法国最终建立,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基本实现。 经济领域: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法国通过从英国引进新技术,初步建立起现代纺织业,冶金业等工业部门;在拿破仑统治时期,通过国家政策扶持,技术革新等方式,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法国各个部门的机械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工业化进入完成阶段建立,建立起以机器生产为主导的现代工业;1870年,法国的工业产值超过的农业产值,机器大生产成为工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形势,法国进入工业社会。 美国的崛起 1775年到1783年,在欧洲启蒙思想启迪和鼓舞下,北美13块殖民地人民发动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独立战争后为巩固新生的国家,1787年《合众国宪法》颁布,美国人民运用启蒙思想以及自己的创新,构建了三权分立民主共和的联邦国家,为随后美国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上半叶,随着美国工业革命的开展,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固有矛盾激化,并最终引爆了美国内战。这场内战以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胜利告终,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黑奴制等障碍,随后美国资本主义进入到狂飙发展时期。19世纪70年代,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诞生,美国跨越发展,并在20世纪初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美国成功运用罗斯福新政,成功挽救了美国式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随后,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二战结束后美国成功登

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罗荣渠认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的大趋势;具体来说,这是以现代化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文明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深刻变化的过程"。一般认为。现代化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等。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三是政治体制由封建专制向资本主义民主共和的变化。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东方国家,在西方近代文明的直接冲击下,与西方近代文明相汇合,并在本民族文化精神的支配下,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走上了独具特色的近代化发展道路。 (一)产生(1 9世纪60、70年代):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这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早期著名的企业主要有“三厂一坊"。到甲午战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近代商办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他们已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但它毕竟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实力薄弱。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重性。 (二)初步发展(1 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出现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其中下层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 (三)短暂繁荣(1 91 2~1 91 9年):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处于夹缝中的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次发展的机会,中国经济近代化出现了一个高潮。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并存,一起成为两大思潮。但好景不长,世界大战的结束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势头。这说明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因素(特别是在近代前期)。 (四)日益萎缩(1 927—1 937年): 国民政府统治肘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五)走向崩溃(1 937.1 949):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的加强,四大家族在国统区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有明显优势.再加上日本的侵略战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受到严重摧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遭到破产。 抗日战争后,国民党为了进行内战,出卖国家主权,同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军费激增,造成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